转基因粮食作物

2024-05-06

转基因粮食作物(精选十篇)

转基因粮食作物 篇1

1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农田种植制度的影响

尽管单一地种植转基因作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可观的利益回报。但事实证明, 其危害性也是明显的。第一, 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对于一个新品种与病虫害的斗争是很脆弱的;第二, 种植单一作物的土地容易因气候条件的变化或其他植物病原体的出现而遭毁灭;第三, 单一地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会造成基因资源多样性的流失, 破坏种植体系的完整性;第四, 使基本物种面临被灭绝的危险;最后, 由于大量生态位对其他作物而言, 是不可能占据的, 随着抗除草剂作物的大量推广, 势必会大大增加除草剂的用量和有效性, 将会进一步降低作物种植的多样性, 反而有利于杂草群落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对广谱除草剂产生适应的竞争性物种快速进化。

1.2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节肢动物群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 转基因抗虫作物能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使害虫数量达到极低水平, 不但影响其天敌的食物来源, 同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含毒素的害虫会引起天敌发育延迟、死亡率增加, 对天敌产生不利的影响。

2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

2.1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这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不可相比的。然而,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及其产物进入土壤后, 可能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影响微生物活动过程, 其根系分泌物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外来底物的利用。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改变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 这些微生物关系到植物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酶的合成和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

2.2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原生动物、线虫及小型节肢动物是土壤动物的典型类群。转基因作物能够间接影响土壤原生动物, 当改变土壤微生物时, 土壤原生动物会快速发生变化。

在根系土壤中, 以细菌和真菌为食的线虫通过调节分解作用和营养的释放作用而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烟草凋落时, 其周围的土壤与亲本和空白土壤相比, 弹尾目种群数量下降。

3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的遗传污染

3.1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有可能成为侵害性杂草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能入侵和改变其他作物栖息地, 而许多性状的改变都可能增加转基因作物杂草化趋势, 例如种子休眠期的改变、发芽率的提高、对有害生物和逆境忍受性的增强, 都有可能提高转基因作物生存繁殖能力, 从而可能导致转基因作物理论上的杂草化。鉴于此种担忧, 美国政府下令将几种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种植在隔离的环境中, 以杜绝其与近缘的植物杂交而形成杂草。

3.2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有可能促使形成新病毒和有毒细菌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作物的染色体上携带了抗病毒基因, 但作物所携带的转基因病毒由于其在植物体内的重组作用有可能产生新病毒, 并且这种抗病毒的转基因作物若将其抗性基因扩散到其他病毒中, 通过基因重组或异源包装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更具危险性的植物病毒, 导致难以防治的新的病毒产生。在商品化过程中, 尽管这些抗病毒的转基因作物利润可观, 但存在着一些风险。

4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靶标昆虫抗性的影响

据报道, 田间和室内试验都发现有几种鳞翅目昆虫对Bt毒素产生了抗性, 认为使靶标昆虫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推广种植转Bt基因棉有关, 其植株中毒素基因的持续表达对靶标昆虫形成了很强的选择压力。

昆虫对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其种群的抗性增强是必然趋势, 但通过庇护所和多种抗虫基因相结合, 可延缓靶标生物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抗性发展。

5 转基因粮食作物新品种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家认为, 转基因粮食作物是非自然进化的物种, 他们都具有很强的“选择优势”, 可以取代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 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的结构变化, 继而引起一些连锁反应, 进而影响以原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天敌、昆虫捕食者 (如蜘蛛、瓢虫、鸟类等) 的分布和生长发育。在生存竞争中,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给已有的动植物带来很大的灾难。

6 结语

任何一种高新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基因工程技术也不例外, 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风险。所以, 既不能因为转基因作物暂时还没有发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案例发生而忽视其安全性问题, 也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将其拒之门外。

什么是转基因农作物 篇2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含有遗传信息的DNA分子,比如,农作物在什么条件下开花,长多高等性状都是由基因来控制的,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性状都是基因和环境的综合作用结果;转基因农作物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一个物种的基因整合、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得到的农作物,比如将胡萝卜的某个基因整合到水稻中,从而让水稻中也产生胡萝卜中具有的产物,

什么是转基因农作物

目前,常见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等。我们在超市里购买食用油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标签上都会标有“含有转基因成份”等说明,这意思是说用来加工这种食用油的原料,如大豆,是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作物:进退之间 篇3

4月14日,德国农业部部长伊尔莎·艾格纳宣布,德国将禁止本国农民种植由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研制开发的转基因玉米M810,因为“它对环境有潜在危害”,也有调查表明,过半的德国农民反对转基因作物。

此前,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希腊和卢森堡都相继对这种转基因作物发布了禁令。可是,欧洲食品安全局曾在过去数年间多次对M810的安全性作检查,均未发现负面影响。

如此看来,这项禁令仿佛政治意味浓于科学依据。一直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绿色和平组织为这一决定叫好,可是转基因作物的支持者,包括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长沃尔夫冈 A·赫尔曼却指责这项决定有可能导致研究人员和机构弃德国而去。孟山都更是已经就此提出上诉。

这些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1996年,人类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自那以后,各种风波一直伴随着这些饱受争议的植物。可与此同时,它们正以迅猛的势头扩散开来——最近5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接近10%的年增长率上升,到去年已经达到1.25亿公顷。而栽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也从最初的6个,扩大到现在的25个。

转基因作物的美妙诺言

现代转基因技术和相对“自然”的人工选择与杂交技术不同。

当袁隆平冒着大太阳奔走于田间地头,辛苦找来雄性不育株,建立筛选系统,寻求优秀后代时,实行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却可以坐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室里,通过 “DNA重组”的方法,把来自其他物种的外来基因直接插入农作物的基因组里,制造出抗虫、抗除草剂、或者富有营养的新作物。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前景无限。可是,当科技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世界上第一例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出现于1994年。由美国加州一家农业公司Calgene研发出一种“保鲜”西红柿,不易腐烂,保存时间长。可惜,由于Calgene缺乏西红柿种植经验,选取了次等的西红柿品种,再加上转基因西红柿成本太高、收摘时损失又多,根本无法盈利,不久这种西红柿就退出了市场,Calgene也被孟山都收购。

被种子公司们吹嘘为全人类的救星、解决粮食危机的魔棍的转基因技术,真的实现了那些美妙的诺言吗?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年度调查报告显得信心十足:根据中国、南非、菲律宾的研究,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Bt玉米和棉花(Bt—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以杀死害虫),产量均比非转基因型高出10%左右,再考虑到节省的农药成本,可以增加农户收入60%。

可是,且慢鼓掌。另一个国际组织“忧思科学家联盟”最近调查了20年来科学界研究转基因作物成果的文献,在今年4月发表了“史上第一份对转基因作物的详细报道”。这份报道则表明,除了Bt玉米在产量有微弱的增加(在过去13年间增长了3%~4%),其他所有转基因作物在产量上都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低于传统作物。这份报道还称,过去十来年间农业增产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传统技术,包括杂交和人工选择。

这两项互相矛盾的报告,让人疑惑。不过,《科学》杂志报道“忧思科学家联盟”的成果时指出,很多农民对这项调查结果并不会吃惊,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冲着增产去购买转基因作物种子的。抗虫的棉花和玉米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的作物使得高强度去除杂草变成了可能,而被广为传颂的黄金水稻,富含β-胡萝卜素,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里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再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

虽然产量很重要,但因为过去十来年里转基因作物没有明显增产作用就一棍子打死,仿佛太过武断。

疑虑重重

不过,转基因作物的质疑者,还有很多别的顾虑。

首先是对人体的安全问题。虽然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目前市面上的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没有本质区别,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孟山都也发表了一项长达3个月的小鼠实验结果,证明以转基因食物喂养的小鼠与正常小鼠身体状况没有显著区别。可这项实验的结果虽然得到了欧洲食品安全局的认可,还是饱受争论。

此外,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敲响警钟的文章也不时出现。譬如2004年《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指出,转基因蛋白有可能从食物转移到人类细胞里,并进行表达。虽然并没有证据说明这些蛋白质对人体有害,但这毕竟对推销转基因技术的公司形成了挑战。

而对转基因植物过敏的事情也屡有发生。在印度,自从转基因抗虫棉花广泛种植以后,棉农里有很多人产生了咳嗽、红眼、瘙痒的过敏症状。

去年英国的BBC电台赶赴印度采访这件事。“我以前种植普通棉花的时候就没有这种问题。”一名妇女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么说,但是她又说,转基因抗虫棉的经济效益很好,所以她愿意为此受些罪。

外,澳大利亚的一个实验室发现,当把豆角里的一种抗虫基因转移到豌豆身上时,这种原本无害的蛋白却能让小鼠产生过敏症状。

这点小差异就足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不由得让不少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物心存疑虑。所以,即便对于已经通过安全检验、可以上市的转基因食物,有不少国家也尊重消费者的意愿,将它们贴上特殊标记。

除了人体安全,转基因作物对环境是否安全也是个大问题。很多人担心,转基因作物会影响生物多样性。被引入的外来基因也许会随着花粉传播流入野生植物,这些不速之客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会不会产生超级强大、不怕虫不怕除草剂的野草?实在难以预计。

抗虫转基因作物也有其独特的问题。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素对人类无害,却专杀害虫,能减少农药用量。听起来不错,可是,任何杀虫剂,无论是化学农药还是生物毒素,用长了,昆虫都能产生相应的抗药性。虽然从Bt玉米引入市场开始,政府和公司都提供了许多方法延缓抗药性害虫的出现,但十来年过去了,对Bt有抗药性的害虫已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数个国家被发现。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避免Bt失效后农民回到喷洒农药的老路上去,还需要许多农业生物专家的不断努力。

不止于科学

有些人认为,真正棘手的事情,还不是上面这些。

在过去十来年中,总部位于美国圣路易斯的农业公司孟山都一家独大,几乎独霸转基因作物的市场。由于其垄断地位,再加上专利保护,它销售的转基因作物的种子比普通种子要贵得多。

过去十年间,美国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子价格增加了一到四倍,传统种子的供应量下跌,转基因种子所占的市场份额日益扩大。由于转基因种子受到专利保护,孟山都不允许农民在年末保留一部分粮食作来年的种子,必须继续向它购买,这与千百年来的农业习惯相悖,许多农民对此怨声载道。

除了提高种子价格,孟山都还有其他办法赚钱。上世纪90年代,它向阿根廷低价提供抗除草剂的大豆,并且不收取专利费。很快,阿根廷种植的大豆中99%都来自孟山都。农民要种孟家的大豆,就得用孟家的特殊除草剂。当特殊除草剂的专利快到期时,孟山都发现自己的利润将受到影响,于是试图向阿根廷索取专利费,在遭到强烈反对后,它转向进口阿根廷大豆的欧洲国家,要他们为专利付费,以损害阿根廷大豆的出口。

中国近年来在转基因的科研开发上投入很多,成果也不少,但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却异常谨慎,目前只有Bt棉花在国内大面积栽种。除了甜椒、番茄等一些蔬菜和树木,主要作物上都未大规模引进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粮食作物 篇4

报告说, 过去10年中农作物单产大幅提高主要在于传统育种技术以及农耕技术改善。转基因玉米品种仅小幅提高单产, 而转基因大豆根本不会提高单产。这与孟山度公司以及其它种子生产商常常做出的研究结果大相庭径。

协会称, 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唯一用处是认识了植物自身的基因组。许多育种技术能够通过利用这一认识从中受益。传统的植物育种技术可以更好的改善杂交品种。

环保协会这项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科学家们研究农作物产量、影响不同农作物的因素以及环境及其它因素对单产的影响。据协会数据显示, 整体上来看, 这些研究显示单产增加并不在于转基因基因改变, 而是在于其它因素。协会建议美国农业部取消转基因研究资金, 将资金用于其它更有用的用途以及项目上去。

转基因粮食作物 篇5

摘要:转基因作物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生事物,然而新生事物的产生总会伴随着伦理之辩。转基因作物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本文就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生态伦理原则加以规范,以促进转基因作物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生物多样性;生态伦理观;可持续

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Corp),是指利用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通过改造作物的遗传组成所获得的某种新的遗传特性的作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的大量推广及应用,使社会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伦理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一、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的生产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种植面积直线上升,转基因研究正在全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 转基因作物因其插入基因的特殊性,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

第一,转基因作物有演变成超级杂草的可能性。抗杀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就有可能导致公司研制和应用更强有力的广谱杀草剂,不加区别地杀死许多物种。抗杀草剂转基因作物在收获之后残留于土壤的种子,也可以自动出芽,而成为像野草一样的“自生植物”,这就得用其他杀草剂去杀它,如此往复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第二,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基因污染,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基因的水平转移几乎遍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物种,任何物种的任何基因都可能传播到其他任何物种,业已表明,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和作为标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经侵入土壤的真菌和细菌之中。这些微生物群体在环境中可以起到“高速公路”和“水库”的作用,使其所携带的这类基因得以复制和传播,并与其他基因发生重组,生成新的病原菌。相对于以往任何种类的污染而言,“基因污染”最为特别也最为危险,因为它是一种可以自己迅速繁殖并且大面积扩散的污染,而人类又对其束手无策。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迄今并未发现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数亿人食用 4000多种转基因食品,连续多年也未发现对健康产生任何伤害。但是,转基因作物对大自然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完全证实。转基因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许要等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才会显现。已有教训表明,任何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都有可能会在当地引发一场生态浩劫。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过程只经历了不足 10年的时间,然而,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 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才能被发现。转基因作物一旦进入自然生物链,其人造的特性和缺陷就会无休止地流传下去,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收回,对大自然的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

二、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转基因作物不仅跨越了时空等外来的限制,更是打破物种之间自然规律的内在制约,对其他物种构成威胁,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自然的整体性。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为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物种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和生态的整体性。由于转基因生物是一种外来物种,它比传统的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厉害。多样性是生态稳定性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多样性生态社会有利于消除干燥和其他环境紊乱。同一生态系统的物种在一个既互助又竞争、既制约而又平衡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中相互联系,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但是转基因作物却打破了这种和谐机制,自绿色革命推行转基因作物以来,已对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性造成了有害影响,转基因作物在遗传上是均一的,因此有利于植病和害虫的肆虐;转基因作物需要大量投入肥料、水、杀虫剂和重型机械,这一切都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三、转基因技术对生态伦理观的挑战

任何一个自认是健康文明的社会里,科学的追求,不可能在道德与伦理的真空中进行。转基因技术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一样,不能回避或是无视伦理道德问题。生态伦理是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生态伦理学中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物种都将自己视为中心和目的,将其他自然存在物看作是手段和工具。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物界不仅存在着生存竞争,还存在着互利共生。大自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物种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任何环节的变化或缺损,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动,严重时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只是生物链条上的一个普通环节,他完全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因此,人类只有将自然界也当作目的并维护自然界存在的利益,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利益。转基因技术对生态伦理观发出挑战,在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中,它没有体现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和道德关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普遍应用,给生态坏境带来了潜在威胁,基因科技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人类对生态圈和自然界的伦理意识受到了挑战。

四、转基因作物研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转基因技术不断突破而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领域。数以万记的转基因细菌、病毒、植物和动物将被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其中某些可能会对地球的生物界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在世界散布不稳定甚至毁灭性的、不可逆的基因污染。人们不禁要问:转基因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吗?现代人究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生存观与价值观,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护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确立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是生态伦理学最核心的思想之柱。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很鲜明的伦理意义,维护人类的持续生存,必然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并把其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

(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上,环境道德要求人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人类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盲目开发和利用所造的严重后果。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包括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和应用中,我们应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应该破坏原物种的生存环境。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为了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更有理性地介入到自然中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考量,实现三者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转基因技应用中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的最高原则。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制定可持续生存的原则作为生态伦理的原则,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这就要求科学界和伦理学界来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作物,在正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的同时,加快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伦理原则等来加以规范。

参考文献:

且慢批准转基因作物 篇6

在中国,目前也出现了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转基因作物。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中国有关政府机构和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进行立法。据专家称,中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方面,将主要借鉴美国的做法,即坚持“实质等同”原则,即除非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风险性,否则就认定其与传统食品在实质上是等同的,不存在风险性。

这个消息实际上是第一次公开承认,转基因作物已经在中国的农田地里种下去了,而且是在没有立法的情况下,现在立法等于是给已经出生的婴儿补发“出生证”。对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国内外一直是存在争论的,且反方拿出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不是一个“在科学上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就能轻易带过的。

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问题,12年前国外动物实验就指出了清晰的、非预期的健康威胁,可是那些转基因利益相关者说没有人体实验结果,所以不能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健康威胁。如果是这样的话,香烟上也没必要标注“抽烟有害健康”,因为没有一个科学实验,能够证明某人是死于抽烟的。事实是,一个人抽一两支烟没有问题,抽一两年也许没有问题,而抽一辈子烟就会造成肺癌。转基因食品目前面临的问题恰好如此,一个人吃一两顿转基因米饭没有问题,吃一两年也许没有问题,吃一辈子也许健康就出现问题。我们周围的食物不仅仅是水稻转了基因,食物中已经转了上百种。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间断地吃100多种转基因食物,谁还能拍着胸脯说转基因食物就是安全的?

既然是安全的,为什么还要“最大限度降低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呢?显然是对转基因食物不放心,然而,对于转基因食物不放心,能够通过立法得到安全保障吗?在中国,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目前的农业格局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无法执行按标准距离隔离种植转基因作物法律。因为转基因农作物对非转基因种植者和环境潜在影响太大,美国人才在两类农地之间规定必须有至少500米宽的隔离带,中国的农田是地块挨地块的,根本不可能找到500米的隔离带。在湖北、湖南,农民非法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就根本没有隔离带,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如果强行推广了这些隔离带,那么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将大大减少,这与用生物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第二,那些不良种子商唯利是图,假种子都敢卖,转基因种子早就卖了,怎么奢望他们通过“登记造册区别管理”。中国农户数量极大,居住密集,土地犬牙交错,谁也没有办法管理,只有指望种业和农民的良心,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良心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第三,“实质性等同”有巨大的欺骗性。中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方面,将主要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的“实质等同”,是给别国种植转基因粮食,是打击贸易对手的暗器。美国生产的转基因大豆、玉米一是给机器“喝”的(做生物柴油),二是给牲口吃的,三是出口给穷国家的,四才留不足10%给自己的穷人吃,中国那些“实质等同”的大米能够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吗?如果不能,为何实行双重标准呢?

转基因作物的事实与谣传 篇7

Q:转基因作物助长超级杂草?

A:事实

长芒苋是美国东南部农民的眼中钉,因为它会与棉花争夺水分、阳光以及土壤中的养分,并且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占领整片农田。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农民就在广泛种植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通过基因改造,能够耐受除草剂草甘膦。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将这种除草剂推向市场时,所使用的商品名为“农达”。刚开始,转基因作物加除草剂的方法十分有效。但2004年,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县,人们发现了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长芒苋,而截至2011年,这种长芒苋已经散布了76个县。

一些科学家和反对转基因的团体警告:栽种转基因作物后,由于农民对草甘膦随意使用,使许多杂草都开始进化出抵抗除草剂的能力。自从1996年抗草甘膦农作物推出以来,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杂草种类已经达到24种。但是,无论农民是否种植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的杂草始终是农民无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尽管科学家还没有推出可以耐受除草剂“莠去津”的转基因作物,但还是有64种杂草对这种除草剂进化出了抗性。

实际上,这些杂草的出现,源自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成功。通常,农民会使用多种除草剂来减慢杂草抗性的产生。他们还会通过犁田翻土,去除表层土,释放二氧化碳,以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这种除草方法不会促使杂草产生抗性。而转基因作物出现后,种植者完全依赖草甘膦。这种除草剂的毒性较许多其他化合物低,且可在无需翻土的情况下杀死多种杂草。于是,农民年复一年地种植同样的转基因作物,而不再通过轮种或变换除草剂来防止抗性杂草的产生。

上述做法得到了孟山都公司的支持。这家公司曾宣称,只要使用得当,杂草并不容易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现在,孟山都公司对草甘膦的使用也改变了立场,建议农民使用混合除草剂和翻土来除草。

为了给农民提供新的杂草治理手段,孟山都公司和其他生物技术公司,例如美国陶氏益农,正在研发与不同除草剂合用的新型抗除草剂作物。他们希望能够在几年之内将这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科学家大都认为,即使是这些新技术,最终也会有失效的一天。但是,以色列杂草科学家乔纳森·格雷塞尔认为,完全放弃化学除草剂并不可行。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控制杂草还是比翻土耕作更具效率,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性也较小。他说:“如果农民采用更具持续性的农耕方式,并结合使用混合除草剂,那么他们就不再会遇到这么多问题了。”

Q:转基因作物导致农民自杀?

A:谣传

2013年3月,印度的环保及女权主义活动家凡达纳·希瓦一再重申一组令人担忧的统计数据:“自从孟山都公司进入印度种子市场以来,已有27万印度农民自杀。”她认为这是一次种族屠杀。

这一控诉的依据是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人口自杀率的升高。自孟山都公司2002年开始在印度销售转基因作物种子以来,这已成为每次谈及企业剥削时一再重复的例证。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Bt棉花,含有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能够抵抗某些害虫。但它进入印度市场的过程并不顺利。一开始,这种棉花种子的价格比当地的杂交品种高5倍,致使当地的经销商将Bt棉花种子与传统的棉花种子混合,以便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这些假种子再加上错误的使用信息,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庄稼和金钱的损失。这无疑给当地农民雪上加霜,因为长久以来,当地农民承受着严苛信贷体系的压力,迫使他们向地方银行贷款。

然而,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及研究中心的农业社会经济学家格洛沃尔认为:“将农民自杀完全归咎于Bt棉花,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虽然经济困难是造成印度农民自杀的一个驱动因素,但自Bt棉花引入,农民的自杀率并没有任何变化。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证实了以上观点。他们收集、分析了与Bt棉花和印度农民自杀相关的政府数据、学术论文以及媒体报道,然后在2008年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并在2011年更新了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印度人口的年自杀总数从1997年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万人,但在同一时期内,印度农民的自杀人数却一直保持在每年2万人左右。

马丁·卡伊姆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一位农业经济学家。在过去10年中,他一直在研究Bt棉花对印度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尽管Bt棉花在印度的起步不顺,但它已经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在对印度中南部533户棉花种植家庭的调研中,卡伊姆发现,从2002年到2008年,由于虫害损失的减少,这些农户的棉花每公顷的产量增加了24%。在同一时期,由于棉花产量的提高,农民的平均获利增加50%。卡伊姆说,考虑到转基因棉花所带来的利润,我们就不会惊讶,现在印度种植的棉花9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环境人类学家格伦·斯通谈道:Bt棉花带来的增产还缺乏充足的实验证据。他不仅对印度Bt棉花的产量进行了实地调研,还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大多数报道Bt棉花增产的同行评议论文,都属于短期调研,而且调研时间通常都集中在转基因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头几年。

因此,他认为这些研究有失偏颇:首批采用该项技术的农民,往往是那些经济比较宽裕且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而他们种植的传统棉花产量就已经高于平均水平。

这些农民种植的Bt棉花产量高,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那些昂贵的转基因种子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斯通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印度的传统棉花田地已经所剩无几,因而无法就产量和利润与转基因棉花进行比较。卡伊姆承认,许多相关研究仅着眼于转基因棉花的短期经济效益,但他在2012年发表的研究,将这些影响因素纳入考虑之后,还是发现转基因棉花的经济效益较高。

格洛沃尔认为,Bt棉花虽然没有导致印度农民的自杀率激增,但也绝非棉花增产的唯一因素。他说:“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成功与否,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在印度的发展仍在继续,我们还无法对此作出决定性的结论。”

Q:墨西哥野生作物遭到转基因作物污染?

A:未知

2000年,墨西哥奥克萨卡山区的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希望为他们种植的玉米申请有机认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戴维·奎斯特同意帮助他们,以获取许可,进入他们的田地开展一个研究项目。但是,奎斯特对这些农民种植的玉米进行遗传分析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地出产的玉米含有一段转基因,而这段基因正是孟山都公司在抗草甘膦及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中,用来提高转基因表达的DNA片段。

墨西哥不允许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因此这些转基因可能来自墨西哥从美国进口的食用转基因作物。由于当地农民可能不知道这些是转基因作物,而将其当作普通种子进行种植。奎斯特推测,墨西哥的玉米可能已与这些转基因品种杂交,导致转基因DNA混入原生种。

该项发现一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奥克萨卡即刻成为了媒体、政治的焦点。许多人责骂孟山都公司污染了玉米的历史发源地,因为在墨西哥,玉米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农作物。奎斯特也因为研究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检测转基因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认为转基因片段会散布于基因组中的观点,而遭到攻击。《自然》杂志最终撤回了对该论文的支持,但并没有撤销这篇论文的发表。2002年,对该研究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自然》杂志的编辑在脚注中还专门写道:“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原论文的发表。”

自那时起,学术界很少公开发表关于墨西哥玉米中转基因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经费不足,以及研究结果不统一。

2003年至200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的植物生态学家艾利森·斯诺,对采集自墨西哥奥克萨卡125个农田的870个植物样本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在玉米种子中发现任何转基因序列。

然而,2009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分子生态学家埃琳娜·阿尔瓦雷兹-拜拉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阿尔玛·派尼若-尼尔森,发现了与奎斯特在2001年(在奥克萨卡23个地点采集的3个样本)和2004年(2个样本)所发现的相同的DNA片段。

在另一项研究中,阿尔瓦雷兹-拜拉与合作者发现,从墨西哥全国1 765户农民那里收集来的种子中,有一小部分含有转基因。在当地社群进行的其他研究中,也不断发现转基因的踪影,但这些研究却很少能得以发表。

斯诺和阿尔瓦雷兹-拜拉承认,取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转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斯诺说:“我们在不同的田地取样,所以他们发现了转基因,而我们则没有。”

当科学界在争论转基因片段是否侵入了墨西哥玉米时,墨西哥政府也在纠结,到底该不该允许Bt玉米的商业化种植。

斯诺谈道:“转基因作物进驻墨西哥的玉米地似乎已经无可避免。有些证据甚至显示这是正在发生的情况,但现在还很难说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后果又会是什么。”阿尔瓦雷兹-拜拉坚持转基因的散播将会危害墨西哥玉米的健康,改变其特性,例如外表及味道,而这些品质对那里的农民是相当重要的。

一旦转基因进入原生种,就很难(即使不是不可能)被去除。批评者还推测,随着转基因性状在当地玉米种群中长期积累,原生种的健康最终是会受到影响的(例如与原生种抢夺能源和资源,或者扰乱原生种的代谢过程)。

斯诺说,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她认为,就算这些转基因进入其他植物,它们对植株的生长也只会造成中性的或有益的影响。2003年,斯诺和同事通过实验证实,如果将Bt向日葵与野生种杂交,其转基因后代虽然仍需密切照料,但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它们的抗虫能力与种子产量都有所提高。斯诺说:很少有研究者进行类似的实验,因为拥有这些技术的公司通常都不愿意学术研究者进行这类实验。在墨西哥,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论并不局限于潜在的环境影响。农作物科学家凯文·皮克斯利是国际玉米与小麦改良中心的负责人,他认为墨西哥国内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他说:“科学界的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墨西哥人在感情上和文化上对玉米的深厚依托。”支持或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无论多严谨,总会忽略背后涉及甚广的大环境,而在这些大环境下,情况往往会变得微妙、模棱两可、混乱不堪。卡伊姆谈道:“转基因作物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所有农业挑战,它并非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但是,对它肆意诋毁也不恰当。真相往往存在于中间地带。

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的探讨 篇8

1 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

1.1 国外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开始, 一直到2006年的10 a时间里, 转基因作物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由170万hm2, 迅速扩大到1.02亿hm2, 而到2008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25亿hm2。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尚居世界第六, 主要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主。

三联生活周刊报道20世纪末在菲律宾曾经出现过一个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组织NGO, 他们也曾一度活跃, 甚至组织过暴力反抗。但是在2001年菲律宾政府还是通过了MON810 (转基因玉米) 在菲律宾进行商业化种植的条例, 同时批准该玉米可以作为主食和饲料进入菲律宾市场。在此之后, 转基因油菜、马铃薯、大豆、甜菜也都相继走上了菲律宾人的餐桌。

2003年全球瞭望中报道:欧盟对待转基因食品始终保持冻结态度, 原因来自于民意调查, 调查中指出超过70%的人不愿意接受转基因食物。1997年欧盟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900万t。而1998年降低到640万t, 美国出口欧盟的转基因玉米也从1997年的160万t降低到30万t。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欧盟在20世纪末期对转基因作物持有保守的态度。然而在2001年和2004 年分别出台的两套法案:Directive on the Deliberate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Genetically edified Organisms (2001/18/EG) 和 Regulation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Feed (1829/2003) 之后, 欧盟对待转基因的态度从过去的保守, 转变为严格的审批, 直至2007年通过审批的共有8种转基因品种, 其中玉米有5种。而转基因抗虫玉米也在欧盟内部部分国家开始商业化种植, 以西班牙为首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7万hm2。与此同时, 法国和德国也开始对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进行注册。2010年3月3日欧盟宣布批准欧盟国家种植一种转基因马铃薯, 这一决定被认定为是欧盟委员会转变对转基因农作物立场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的领头人, 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6 400万公顷位居第一。其中以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为主。自20世纪末期, 他们便极力推崇各个国家进行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 转基因大豆也曾一度对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和阿根廷等国家十分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一开始美国政府就对生物技术的研发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 在转基因产品管理方面更是全面开放, 使得美国在农作物转基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

1.2 中国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转基因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 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 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待转基因的态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口众多,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 将为我国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转基因作物和产品是按人类的意愿生产出的满足人类各种各样需求的产品, 而且, 这些产品迄今尚未出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结果。而且转基因作物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甚至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以转基因农作物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新型的高技术、战略性产业, 我国抗虫棉的广泛推广应用说明了这一点[3]。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七五”以来, 国家通过各类科研计划项目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支持转基因事业, 经过近20年的努力, 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尤其是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然而, 由于国内外有关转基因安全性方面的争论、政策的不确定性, 致使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进程进展缓慢。2009年8月17日农业部发放了“华恢1号”和“Bt汕优63”在湖北省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为转基因水稻和其它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大部分研究者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表现为观望的态度。其主要原因表现为转基因的一些不确定性, 也即人们所意想不到的“非预期效应”。一是外源DNA (基因) 随机插入可能破坏宿主原有的功能基因, 产生非预期效应;二是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或形成新的代谢产物, 产生非预期效应;三是可能诱发突变产生非预期效应;四是转基因产生高水平表达的酶可能引起继发性生化反应, 产生非预期效应;五是基因逃逸和漂移产生的非预期效应;六是其它非预期效应[4]。

2 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的几点看法

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是因为还有些问题没有彻底弄清楚, 转基因作物在分子水平上至少存在3个疑问。其一, 在随机插入目的基因后产生的连锁反应尤为未知;其二, 插入基因后会不会产生污染, 增殖, 以及扩散;其三, 一旦发生问题如何对其进行清除。而这一水平上的问题, 都是现在技术无法预测和解决的。

而从宏观的角度讲, 也至少存在3个问题, 其一,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即对食物链的影响;其二, 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其三, 转基因作物独有的专利保护特性。

2.1 生态安全问题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较少, 结论也不一致。例如, 转Bt-棉花可提高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5];不同生育期转Bt-棉的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6];转Bt-水稻的土壤中真菌数量提高, 细菌数量显著降低, 放线菌数量没有显著变化[7];转Bt-水稻对土壤中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种群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厌氧发酵细菌种群有显著刺激作用, 对厌氧固氮细菌种群有一定刺激作用[8];转Bt基因玉米与常规玉米、空白土壤相比, 加残茬分解土壤与空白土壤对照相比, 可培养的原生动物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9]。由此可见,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某些组份 (微生物、原生动物等) 有影响, 但这些影响也同时受农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评估方法等的影响。此外, 农艺措施对土壤生态系统组成的影响远大于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影响, 而且许多研究证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常常是易变而短暂的。吴孔明院士在2010年5月28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名为:“次生虫害在多种作物种的爆发与中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棉花的关系”一文中指出, 次生虫害的爆发与中国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息息相关。然而, 转抗除草剂以及转抗病虫害基因的植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田间除草剂以及杀虫剂的用量, 这无疑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10]。早在2008年新华社就有过DDT残留竟然在遥远的南极企鹅身上发现。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 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人工植入基因是否会不定项漂流入自然界并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抗性基因的插入对目标生物的影响对某些食物链构成是否是本质上的破坏;抗性基因的插入对非目标生物是否存在潜在的威胁。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 就现行的研究进展来看还无法断言其生态的安全性[11]。

2.2 食用安全问题

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 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特别是Bt基因的引入。2001年德国发生Bt-176玉米喂牛导致70头牛由于腹胀最终致死。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资助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证实转Bt基因与转抗除草剂的杂交玉米喂食老鼠, 会使其繁殖能力下降。而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 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 导致44%的幼虫死亡。如果说这些实验报告都是真实的, 那么为什么转Bt基因的玉米依然可以商业化, 而且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呢?

按照实质等同性原则, 孟山都公司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40-3-2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转基因大豆品种的所有氨基酸含量和普通大豆品种没有显著的差异;内源蛋白过敏源及其含量和普通大豆品种没有差异;cp4-epsps和已知的毒蛋白结构没有相似性, 急性老鼠管饲法试验也表明cp4-epsps无毒。此外, 国内采用“农业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性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40-3-2, 其结论为安全[12]。

德国科学家Flachowsky.G等自1997~2007年针对转基因作物饲喂猪、牛、鸡等进行了18项研究, 其中包括转Bt-玉米、Pat-玉米、Pat-甜菜、Gt-大豆、Pat-马铃薯及Bt-马铃薯等作物饲喂家畜和家禽, 研究转基因作物的营养价值、饲喂转基因作物后动物的代谢水平以及对后代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种动物饲喂各种转基因作物配成的饲料数年后, 转基因作物对动物消化系统等体征的影响不明显, 转Bt-玉米中少量的真菌毒素及其副作用对动物基本无害[13]。

孟山都的Doull.J等对转Bt-玉米品种 (MON863, 含有Cry3Bb1基因) 进行持续90 d饲喂老鼠的毒性研究, 并由Séralini 等 (一直怀疑MON863可能导致肝病) 进行重新分析, 最后召集专家组对孟山都原始试验结果及Séralini等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认为90 d的试验没有发现对老鼠的毒副作用。统计结果表明饲喂剂量对老鼠都没有表现出生物的和临床的症状[14]。

2.3 专利保护问题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任何国家、任何个人、任何机构都不享有专利权, 他们是世界的财富。然而只有转基因或者说基因改良后的品种享有专利权。孟山都公司在中国野生型大豆中获取高产基因, 转移至大豆品种中, 之后一口气申请了64项相关专利。这简直就是野外天然资源的一种掠夺。美国当代著名的外交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全世界人口主食的小麦和水稻始终没有大规模商业化的原因。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 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 甚至是哪一个生物公司所控制, 它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3 结论

回顾历史, 工业革命让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 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的严重污染。信息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有了本质的变化, 原来原始的语言文字交流方式变成了全世界通用的电波。在第一次绿色革命中, 农作物丰收、病虫害明显减少, 但是与之伴生的便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而造成土壤退化, 甚至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 更有甚者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第一次绿色革命所带来的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 第二次绿色革命也就是所说的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油然而生, 无可非议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还不得而知。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收获, 随之而来的也都是不小的问题。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冒着各种风险采纳新的技术去解决人类生存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面对转基因, 始终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小心求证, 大胆假设, 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危害。目前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耕地面积日渐减少, 灾害性气候事件不断增多, 粮食增产的速度已满足不了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对作物进行改良, 世界粮食危机在所难免, 因此大力开发转基因技术是保障粮食刚性供给的必要手段。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多重压力, 在依靠传统技术难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总量与质量的挑战下, 发展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我国政府的重大议案, 并引起广泛关注。实践证明,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 在降低生产损失、增加生产能力、减少农资投入、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质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已显现巨大潜力。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的主导, 针对转基因技术存在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以及国内外对转基因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对转基因安全问题的看法。

浅谈转基因作物的专利保护 篇9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学逐渐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稍加留心我们便能发现,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生物科技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 人类社会迄今已经经历了5 次经济变革, 其名称与根本特征分别是: 狩猎采集经济 ( 劳动力+ 石器) , 农业经济 ( 土地+ 劳力) , 工业经济 ( 资本+ 机器) , 信息经济 ( 人工智能+ 资本) , 生物经济 ( 生物知识+ 技术手段+ 劳动力) 。①纵观人类的发展史, 每次重大的突破无外乎是源于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进步, 因而在每一次科技重大突破的同时, 也必然在不断地推动着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生物技术更是如此, 由于在生物科技的时代, “生物知识与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两大生产要素, 而这两者都是研发者的一种“无形财产”, 倘若不在立法层面加以保护的话, 必然会极大地挫伤了研发者的积极性, 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 如果给予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话, 结果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显然, 尤其是联系到是否应该给予转基因作物专利权保护这一问题上更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二、转基因作物专利保护的历史

从20 世纪70 年代初科恩 ( Cohen)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转到大肠杆菌体内, 揭开了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序幕算起, 转基因技术至今已有40 余年的历史。而转基因技术从一问世开始就引起了法学界的高度关注, 只不过关注的焦点还不是是否应该给予专利保护, 而是担心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生物界和人类带来风险, 因而当时在讨论如何规范相关研究。

在1975 年的阿西洛马会议上, 十几个国家的一百多名分子生物学家、政府官员和法律专家经过充分讨论, 达成《阿西洛马会议建议书》, 确立关于重组DNA技术的基本策略, 包括认可它对于生命科学的意义, 正视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继续研究。与会者还强调, 在重组DNA技术发展的十字路口, 公众的参与是必要的。基于该建议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NIH) 于1976 年颁布《重组DNA分子研究准则》, 开始对重组DNA操作实施管理。②

从那以后,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专利权授予就在美国铺展开来。发展至今, 全球最大的转基因育种公司孟山都公司, 发展至今占据着美国90% 的转基因种子市场, 同时该公司的转基因种子在许多国家拥有专利。

三、对转基因争议的焦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把它形象地分为绿色生物技术 ( 农业) 、红色生物技术 ( 医药) 、白色生物技术 ( 工业) 和蓝色生物技术 ( 海洋) 。虽然我们在社会上听到了许多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质疑的声音,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多数民众并不反对转基因在医药、工业、环保、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利用, 争论的焦点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食用。

而对于转基因作物和粮食的问题, 反对者所对抗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 转基因生物不自然; 2. 不安全; 3. 外国知识产权陷阱论; 4. 政治阴谋论。

而其中第三条“知识产权陷阱”在国内目前比较有市场, 持这样观点的人多半认为, 在中国种植或者研发的转基因作物涉及多项国外专利, 因而一旦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 势必让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研究之前都要经过国外专利权人的同意, 这样便使我国粮食安全受到国外的威胁。这也便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法保护。

四、对转基因技术专利保护的原因

知识产权的立法目的就是保障无形财产的所有权, 而专利权是知识产权之下的一个分支 ( 还包括著作权、商标权) , 旨在保障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排他地享有对自己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③有人做过这样的概括, 专利法就是通过授予“近乎绝对垄断”的专利权的方式, 换得权利人将自己的技术方案“近乎苛刻的公开”, 达到鼓励发明创造、促进发明创造投入实际应用、提供技术信息和资料等作用。而这样的制度在生物经济的时代中, 更是尤为重要———法律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社会更加高效更加公平, 是为了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至大化。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谈谈对转基因作物施行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A生物科技公司的科研人员, 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终于找到了影响大豆抗倒伏的基因序列, 并认为有广泛的商业前景, 如果A公司是理性的, 它一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必然会选择将成果作为商业秘密, 加以保护, 这样固然保障了对于知识的独占权, 但同时也产生了如下问题:

( 一) 要完全保护商业秘密的成本极高, 对于生物研究这样参与人数众多的项目, 想保证成果不外传, 几乎是不可能的。

( 二) 可能导致大量的重复劳动, A公司将重大的生物学发现不公之于众, 其他公司如果也想生产抗倒伏的大豆的话, 必须也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 做重复的工作, 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发展。

( 三) 资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A公司固然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 率先找到对应的基因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拥有强大的商业头脑来营销有现成的厂房来投产, 如果后期的经营不好, 便是糟蹋了之前的成果。

( 四) 增加了谈判的成本, 纵使A公司想清楚了上面几条, 决心将自己的成果出手转让, 但基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双方的谈判必然不会得到有效的沟通, 势必增加了谈判成本。

如果稍有不慎, 该商业秘密口口相传, 很快便会进入公有领域, 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A公司的劳动成果, 长此以往A公司研究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大打消, 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

明显, 这样用“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障自己对于特定的技术排他性的占有, 势必带来极高的社会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 “专利法”应运而生, 它是以国家的形式来承认专有权, 并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专有权实施。由此看来, 通过专利法来保护转基因技术, 既规避了“搭便车”的现象, 又鼓励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既保证了公平又提高了效率。

五、对转基因作物专利保护的几个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 似乎这是一套极好的对付“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案, 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并非那样显然。究竟应不应该给转基因技术以专利权的保护, 依然备受争议, 接下来就以2013 年初, 美国联邦高院判的“鲍曼诉孟山都公司”一案, 来引入对于转基因作物专利保护的几点思考。

这个案情, 简言之就是农户向孟山都公司 ( 全球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在转基因种子与作物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购买大豆种子时就要签条约, 只能吃或者卖种出来的大豆, 但不能把他们作为种子重新种植。鲍曼就比较聪明, 他直接从粮仓买了食用的大豆, 但他没有吃, 而是把他们种了下去, 用除草剂杀死了那些没有抗草甘膦特性的大豆, 并将收获的种子用于之后种植季的种植, 同样也能得到抗草甘膦性状的大豆植株。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架空了孟山都公司, 于是这个公司就把鲍曼起诉了, 鲍曼不服逐级上诉直到最高法院, 但法院一直认定鲍曼侵犯了孟山都公司的专利权。④

我想如果这里我们单纯去看这个结果的话, 显然由于买种之前就签过协议, 用合同法来看, 鲍曼完全没有道理不败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 如果没有合同的话, 鲍曼是否依然侵犯孟山都公司的专利权? 换句话说, 法律本身该不该赋予孟山都公司专利权 ( 这里我们不从“实然”的角度来看, 因为我国专利法第25 条明确规定“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 所以我们这里是从“应然”的角度上来分析, 这样一套制度本身到底是不是达到了法律制定最初的目的———高效、公正、促进社会发展……

( 一) 是否符合专利的“三性”

众所周知, 专利作品的根本特征就是其“三性”, 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我们先来看其的“新颖性”, 我们知道孟山都公司自身在转基因的植物的培育方面毫无疑问是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水平。那么我们大可以揣测在它之前是不会有人发明过类似的产品, 所以符新颖性的要求; 接着我们来看其“创造性”, 也就是重点看这个产品的“难”, 也就是看本领域的非技术人员是否需要投入许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个人认为这个是必然的, 因为面对这样一个需要大量的高科技的背景与技术投入的项目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经过目的基因的寻找、切割、整合、培育以及筛选等诸多的过程, 而这些当然是不会显而易见的;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实用性”, 显然说, 这种抗除草剂的新品种大豆无疑会给予农民许多的方便, 可能因为之前农民无法在大豆田里施用除草剂来清理杂草, 而这样的一款新型的种子无疑会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说这样的实用性毫无疑问。而且通过我们发现该商品在市场上的热门程度我们不难理解其实用性———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商业的宣传作用对于市场的影响。

综上所述, 这样的产品显然是符合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在我们不讨论中国法律中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的前提下 ( 我国这样的立法, 是出于本国利益的考量, 防止其他国家对于相关技术的垄断, 是考虑到我们国家目前的生命科技水平) 。显然在美国, 对于这样一个在基因工程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无论是为了自己国家的经济收益还是出于鼓励本国的创新的目的, 它都会去努力保护这样的专利产品, 所以理所当然, 美国法律授予了该转基因作物专利权保护。

( 二) 鲍曼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侵权

以上我们谈过了像这样的转基因技术发明能否申请专利, 那么下面我们以这个为前提, 来谈谈, 既然这样的产品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那么鲍曼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于专利权人的侵权行为。之前的文献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都是围绕着“鲍曼的行为是否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和“‘权利穷竭’是否适用于本案”, 然而这些都太过专业化, 这里我是想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谈谈鲍曼的行为构成侵权的原因。

从目的上来说, 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 是为了让人类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 是为了人类整体的福利的最大化。由此看来, 如果法律对于这样的专利权不加以保护的话, 那么所有的人在头一次从专利权人那里买过种子后便会去自己生产以后用的种子, 那就不会有公司愿意投入之前的巨额资金来研发这样的产品, 也就不会有农产品产量的大幅提升, 哪里还能有随之而来带来的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 当然有人会问: 著作权根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技术公开”吗? 但是我们说所谓的技术公开是在有“专利”的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的总福利得到更大的提升, 当然公开了会更好。但是如果“公开”的本身有酿成了“没有专利”的后果, 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之嫌, 所以从专利权法的立法目的上来看, 我们应当认为鲍曼的行为构成侵权。

从结果来看, 这个案子可能是最早将“转基因作物的专利穷竭原则”的讨论放到聚光灯下的案件之一。那么对于它的审判结果就至关重要, 可能作为今后类似案件审判的一个参考。那么我们说审理的结果就给像孟山都这样的公司吃了一颗“定心丸”, 鼓励他们排除那些专利权的顾虑, 继续积极地投身生产, 因而起到了鼓励发明创造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法院认定鲍曼的行为构成侵权。

( 三) 现实上这样的专利权能否真正得到保护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专利权保护似乎无可厚非———农民愿意买种, 说明对于他自身的福利是有提高的; 公司愿意研发种, 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说明对于它自身来说也是有利可图是———于是我们便说,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说明这样的“市场机制”是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是最大化的, 因而我们应当去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加以保护, 以维持这一机制的正常运转。但这样的逻辑实际上只是局限于“理论”上的分析, 从实际上来说, 这样的保护是否能够实现则是一个“现实”问题。

从现实来看, 即使法律赋予了转基因作物以专利权保护, 要维护这样的秩序, 成本是巨大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其一, 侵权本身的容易性; 其二, 参与人数的众多性。

个人认为关键是因为这里我们要保护的是“大豆”, 而大豆是自花传粉自花受精的作物, 也就是说亲本的优良性状很容易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那么也就是说, 一个普通的农民, 就算不懂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 只要他拿到了一粒这样的种子, 经过多代的人工筛选 ( 正如材料中所说, 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困难) , 它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于把自己生产的种子推向市场。

在这里, 这是大豆的天然特征而造成的, 如果这是一个玉米的品种, 那么由于它要异花传粉, 所以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很难保证多代以后, 原有的优良性状依然保有———这就给了侵权行为带来了困难。

相反, 对于转基因大豆种子这样“发明困难, 生产容易”的专利品, 固然理论上可以授予专利权, 但实际生活中侵权却是比比皆是———比如市场上有一家企业发现把铅笔做成六个棱的形状会有效地防止铅笔落地、有人想出了在铅笔的另一头安上一块橡皮……事实上单单一支铅笔我们便可以发现有许多满足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的细节, 这些我们大胆地揣测在第一次被想出来时是完全可以申请得到专利或者实用新型。然而这样的专利权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却是值得思考的。

大公司之间的诉讼是常有的, 甚至于正是有了这样的审理与诉讼才保障了相关法规的实施。然而, 铅笔作为一种初级的轻工业产品, 它的市场不会只集中在几个垄断公司的手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小学校门口卖的那些没有名字的花花绿绿的铅笔, 这些铅笔的生产商可能就在当地, 可能只是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厂房, 这样的厂子可谓全国遍地都是。就算他们未经授权使用了专利, 别说去把这些厂子侵权的行为都起诉一遍, 就是把全国所有生产铅笔的厂家都统计出来都有些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像铅笔这样的初级轻工业产品, 由于其本身易于生产, 由此导致了生产人数的众多, 而这样的小厂家却在民间在在当地占据着大量的市场, 因而要完全控制这类行业里的专利权的实施成本很高, 相当困难。

那么, 我们再来看看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行业。首先从侵权的难易程度上近乎于没有门槛要求, 任何人都有侵权的能力———只要他获得了一粒这样的转基因大豆种子。

那么我们再来看大豆种植产业中的生产方式, 我们不难发现, 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都是各家各户自耕自种, 因而具有一个巨大的潜在侵权人群; 同时, 由于农户无论是种植作物的种类还是购种的渠道都是不可预测的, 因而企业很难也近乎于不可能将所有种植大豆的人家都调查一遍, 看看有没有侵权, 这样做的成本是相当之大的。

况且, 就算我们调查出了种植大豆的所有人, 那么专利权人又该如何才能证明农民现在种下的大豆种子不是从原厂家买来的? 首先由于大豆自身的优良性状能够得到良好地遗传, 要发现“正版”与“盗版”的区别十分困难, 企业又无法在种子上加盖“防伪标记”———种子最后是看不见的, 而且, 就算企业有办法区分“正版盗版种子”, 但是被告人完全可以狡辩说我家的种子是邻居买时一起帮忙捎回来的……

所以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 我们似乎能够这样理解:“法律可以赋予你专有权, 但如果你能想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来保护你的专有权, 那么就可以。如果成本本身太高, 远远地高出了保护可能带来的收益, 这时就不妨使之进入到共有的领域。”由此可见, 仅就本案的情景来说, 我们似乎可以说, 固然法院承认鲍曼构成了侵权, 但实际上, 孟山都公司的“专有权”依然难以保障, 因为有成千上万个“鲍曼”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侵权。

( 四) 在转基因专利权授予上的博弈

法律的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权衡, 也就是说法律在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同时一定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不论是法律的制定和施行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这两方势力的博弈。同时在转基因专利权的授予上与不例外。这里我将其归类为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的博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下面对于两者我们来分别做简要的分析。

首先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的博弈。这里我们用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看, 为什么一个本身看似完美的制度, 却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看巨大的争议。

正如下面图1 中所展示的, 最初的制度构想的情况是A框中那样, 这样公司研发出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的种子, 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更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投入, 使农户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其他经济活动之中, 并将产值向公司每年缴纳一定的购种费用———以上只是制度的构想, 但实际上, 会有许多像鲍曼一样的聪明人, 尤其对于那些自花传粉闭花受精的农作物来说, 通过几年的筛选, 农户自己完全可以筛选出纯合的种子, 这样一来实际情况便到了B框那样, 此时公司无法获利, 便产生了“孟山都诉鲍曼”这样的案例, 然而, 农户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公司不可能把每家每户都调查一遍, 并把所有的侵权人都起诉一遍, 完成这样浩大的工作量, 显然是不可能的。此时公司想出了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 在种子基因中引入“终止子”———有选择地配置植物DNA来杀灭自身胚胎的做法, 制造出不育的种子。这样一来, 即使农户在收获后保存好这些植物的种子以备日后种植, 这些种子却永远不会发芽。这样一来将农户面对“低产, 不交费”与“高产, 交费”的选择中选择了D框———便是公司与农户博弈的结果。

纵观这样的结果,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这样真的好吗?我们真的达到了立法的目的了吗?

从公平上来看, 农民自主留种权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农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而“终结后代型种子”的诞生堂而皇之地侵害了农民的合法利益。虽然表面上来看, 农民依然有不选择这样的转基因种子的自由, 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节———开始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自己的“终结后代型的种子”, 然而这样的种子产量很高, 作为一个理性的农民,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去种植这种种子……十年过去了, 当有一天, 公司忽然将自己独自占有专利权的种子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这时农户们想不种这样的转基因种子, 还可能吗? 他们还会找到之前的种子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例子———在菲律宾, 农民过去培植了数以千计的传统稻米品种, 而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两种改良品种就占据了整个稻米生产区域的98% ———由此可见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还会一直固守之前的生产方式, 有谁还会十年之后依然有那些曾经的“非终结后代型种子”。如今, 产业化的农业推动了单一种植, 因为它需要以此来满足对生产的集中控制和对食物的集中分配。这样, 单一种植和公司垄断相互得以强化。⑤

有人评论说, 现在有三个过程在同时强化对种子, 也就是食物链第一环的垄断控制: 经济集中、专利和知识产权以及基因工程。⑥所以我们说表面上农户们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但实际上却是使少数的几家大公司逐步达成了垄断全球的种子市场的阴谋。这样的做法显然对于农户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 虽然跨国公司声称这种技术是必需的, 这样它们才能收回投资。难道这样真的可以吗? 显然这样的结果,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成本是巨大的: 其一, “终结后代”的成分扩展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带来严重的基因污染; 其二, 这样的技术会破坏原有的农业多样性、破坏农户历经千载岁月发展出的可持续性农业系统。显然这样的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在是否赋予转基因技术专利保护这一问题上, 不但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纠葛,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总体上来说, 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般比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程度要高。可以说,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种“强保护”状态, 而相对而言, 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弱保护”状态。其中的原因大家不难想见, 目前世界上主要转基因技术作物的知识产权都在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型生物技术公司,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可以收取大量的专利许可费更有利于实现其国家利益。⑦一直以来, 专利权的保护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专利认证方式, 同时公司在A国获得了专利, 并不代表在B国也能得到保护。然而二战以来, 美国先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组织, 不断推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⑧不难想见这样的目的也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量。

由此我们再来反观之前的“鲍曼诉孟山都案件”便不难理解, 这个案子本身是美国判的, 而美国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 显然是要支持这样的专利权的保护, 一定会不允许农民擅自生产这样的“专利种”, 否则将会给美国的研发公司带来损失, 但为全世界其他“搭便车”的国家带来了绝对的福利。然而这一条在我们国家并非如此, 下面将重点介绍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保护状况。

六、我国现行法律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

概括地说, 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于转基因作物实行较弱的保护。

我国2008 年修正的《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 “对于 ( 四) 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相当于从根本上否认了转基因作物的专利保护。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完全不受到保护, 研究者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但植物新品种权对权利权人的权利也做了很多的限制。

在我国2014 年实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十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授权品种的, 可以不经品种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使用费, 但是不得侵犯品种权人依照本条例享有的其他权利: ( 一) 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及其他科研活动; ( 二) 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可见我国赋予了农民特权, 使之可以自由留种而不构成侵犯他人植物新品种权。同时也规定了进行育种与科学研究同样不构成侵权。这两点保障了我国科学的研究与粮食的供应不会受制于少数几个转基因公司。

不仅如此, 我国2008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第三十八、四十四条更是规定, 如果人们认为权利人因滥用知识产权而涉嫌排除或限制竞争, 还可向有权机关举报, 由该机关对其行为实施调查和依据反垄断法予以处罚。

由此看来, 我国已有多方面的措施来有效防止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 较好地维护公共利益, 因而至少就目前来看, 跨国公司不能用转基因的专利权来阻碍我国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 也不能由此来控制我国的粮食生产。

七、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几点思考

刚才我们主要谈了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法保护, 然而从宏观上来看, 专利权的问题只是转基因应用中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 是否要推广转基因作物在我们的媒体上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反对转基因作物的人总结下来, 大致有以下几种理由: 1. 不自然2. 不安全3. 容易落入外国专利保护陷阱4. 阴谋论, 下面想从自己的理解, 对于这几个方面一一做简要的分析:

对于转基因生物的“不自然”, 我想这个纯粹是哲学上的考虑要“敬畏自然”, 但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因噎废食, 试想如果人类真是要追求“自然”的状态的话, 我想之前所提及的人类文明史上的5 次经济革命也就大可不必存在, 我们也就一直自然地生活在狩猎采集的社会。所以这样的理由未免牵强。

而对于第二条理由“不安全”, 这也是纪录片中崔某某一直强调的一点, 诚然我们承认由“转基因食品已近20 年, 尚未有为人们所公认的证据能够证明转基因生物或食品具有环境危害性或食品危害性”并不能当然地推出“未来也一直安全下去”, 但是我们的整个科学尝何不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经验观察的体系之上? 曾经读过一本书, 叫《科学哲学》, 让我感触颇深, 里面讲到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牛顿定律本身也是观察出来的, 只是因为尚未发现有与之矛盾是事实, 我们就姑且承认它的正确性, 显然这样的对“不安全”的考量无异于杞人忧天———正如我们之前每天打开电视都没有发现它爆炸, 并不能保证它下次打开时不会爆炸, 但我们需要因此就觉得电视是个“危险物品”吗? 因而这样的解释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关于第三条“专利权陷阱”我想经过我刚才讲的那些, 我们也不难看出, 至少在当下的知识产权体系中, 这一点尚未对我国产生影响, 甚至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会构成威胁———距离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体系真正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就我个人而言, 觉得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便是“阴谋论”———可能夹带帝国主义或跨国公司的阴谋, 威胁发展我国的粮食安全⑨。这一点刚才在谈“专利法保护转基因技术中的争议”中也有提及, 总的来说这样的话题就不再只是法学所能解释的, 这与当前的国际关系、各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各国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关的书籍也不少, 诸如《失窃的收成》《粮食危机》。像这样的话题很难说清谁对谁错, 只希望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多些思考, 多些体悟。

参考文献

[1]李嘉.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2]王淑君.自我复制技术语境下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困境及消解—以鲍曼诉孟山都案为视角[J].学术界, 2014.

[3]魏玮.鲍曼与孟山都, 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3-6-26.

[4]刘银良.转基因论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法学, 2012 (3) .

[5]刘旭霞.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半衡思考[J].知识产权, 2007 (5) .

[6]刘银良.美国域外知识产权扩张中的论坛选择政策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 2012 (2) .

[7]张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8]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9]席瓦.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篇10

1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原则

全球各国都加强了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 主要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制定了相关“基于实质等同性”的安全评价原则和标准, 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安全性评价[1]。

2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外实验研究现状

目前, 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有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种研究途径。体外实验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进行评价分析。主要有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如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分析;抗营养因子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成分和天然毒素分析;因基因修饰生成的新成分和其他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成分分析等。还有转基因作物主要成分稳定性分析:如加工贮存过程中转基因作物稳定性的研究[2,3];转基因作物在动物体内消化稳定性的研究[4,5]等。

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豆粕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钙和总磷8种普通营养成分与普通大豆含量较接近, 无显著差异[6,7];转基因大豆中氨基酸[8,9]、微量元素铁、铜、锰、锌含量与普通大豆相近[7]。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植酸磷、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活性和蛋白溶解度等抗营养因子未发生变化[7], 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凝集素等在二者之间也具有实质等同性[10]。研究者还认为尽管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豆粕C14∶1脂肪酸[8]、C22∶0脂肪酸[7]、共轭亚油酸[8]含量存在差异, 但二者差异没有实际意义,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各种脂肪酸含量与传统常规大豆间无显著差异。转基因大豆与常规大豆具有实质等同性。部分研究也表明转基因玉米[11,12]、转基因大米[13,14]与普通作物具有实质等同性。

3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内实验研究现状

体内实验主要是通过先饲喂动物转基因产品, 然后通过研究实验动物身体各方面机能参数 (日常活动、体液指标、器官发育、病理检查等) 来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些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对动物的影响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相同。如有研究证实:转基因大豆对动物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没有显著影响[15]。饲喂转基因玉米后, 动物与饲喂传统饲料表现相同, 而且血液、尿液组成, 免疫相关参数, 病理特征相同[16], 转基因玉米与常规非转基因玉米具有相同的生物学营养等价性[17], 动物喂养试验, 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8]。转基因水稻和其亲本大米有同等的食用安全性[19], 对动物的主要营养效应指标无明显影响[20]。

但也有一些研究证明, 转基因作物会导致动物器官功能和结构上发生变化, 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耐草甘磷大豆能引起成年小鼠的胰腺[21]、睾丸[22]、胚胎[23]细胞形态结构和相应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器官功能受到扰乱。饲喂动物食用转基因大豆的孕鼠产下的幼仔出生死亡率高, 且幼仔体重增长缓慢[24]。另外有研究表明饲喂老鼠两年耐草甘磷转基因大豆, 老鼠体内衰老标志物表达增多[25]。同样该转基因大豆也能引起兔子心脏、肾脏酶活性的改变[26]。转Bt基因玉米对大鼠的肝脏和肾脏有轻微伤害, 并且出现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更[27]。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中, 与非转基因稻谷组相比转基因稻谷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正常, 脏器重量相当, 脑、心、脾、肺、肾、胃、睾丸、卵巢未见异常, 但病理检查发现小肠腺瘤增生, 对病变小鼠小肠线粒体DNA一级结构进行测定, 发现了2个有意义的突变[28]。

研究现状表明,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的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在学术上存在争议,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还需要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4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发展趋势

随着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深入开展, 人们普遍认识到, “实质等同性原则”的提出对转基因作物安全的评价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它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标准,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食用转基因作物后营养方面的问题, 个体本身的变化可能不明显, 但营养摄入后累积的副作用可能是显著的, 所以转基因食品成分代替传统食品成分后由食物整体引起的直接、间接、急性或累积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此外引入基因带来的副作用如过敏、DNA向肠道菌群的转移、代谢激素分泌失衡、营养改变等非期望效应也成为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新的切入点。为了能够观察到摄入转基因作物的非期望效应, 探求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真相, 应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及功能形态学技术进行长期多代喂养试验。

5前景展望

上一篇: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下一篇:虚拟仿真技术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