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

2024-05-04

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精选十篇)

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 篇1

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总的要求是:要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为目的,以科研课题为载体,练就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文化,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全新理念的数学教材是课程改革成功的载体

应当承认,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有其成功之处,特别是在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严谨性方面成为全世界(包括西方先进国家)都在竞相研究和学习的一大特色。我们的中学数学课本系统性强,细腻严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传统数学课本过于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内容窄、深、旧,数学素材与生活内容偏离较远;教学方式的单一、被动、死板,严重脱离实际,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这一套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给中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推开了一扇多彩的窗户。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体验着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学习内容的选择、数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评价方式的确定等方面,新教材都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有益的尝试,值得称道。课本告诉孩子们:数学无处不在。当你走进银行存压岁钱,打开报纸读金融信息,当妈妈为你办教育储蓄,当你拿到一年的月历,当你与同伴玩“24点”游戏,当你看到天气预报……你都能感到其厚实的数学背景!数学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绝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我明显地感觉到,与以往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显然更乐于学习数学。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课本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节的“读一读”中,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以往我也曾将这一问题介绍给学生,但反响平平,应者寥寥,大概觉得其艰深苦涩而望之却步。而这一次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我还没有作要求时便已有学生三三两两在讨论,等到我要求思考“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时,教室里已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性急的已经宣布找到了答案,随即又否定了自己或被人“嗤之以鼻”,陷入新一轮的冥思苦想之中。课上我没有宣布答案,也没有硬性留作业,只说:“大家再想想办法吧。”谁知第二天一到校,一群学生围了上来,要我看他们的成果——有“原始”的演算,写了三四篇作业纸,结果自然是半途而废,因为实在太复杂了!有人在电脑上试图通过编程解决;有人在网上查资料;有人翻阅《少儿百科全书》……粗略地估计出来了,更精确的结果出来了。孩子们为他们的发现而兴奋,我更有说不出的感慨……

三、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

新课程改革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学生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辩得口舌生风,他们出入各家商店,了解商业运作与数学的关系,他们钻进图书馆查找统计资料,他们迷醉于网上下载有关图片……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经历了数学学习这变幻万千的过程,这样的数学学习的确不再让学生厌恶,而感到数学是如此的亲近,触手可及。

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实用的数学,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创新,教师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探索,不断地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作出精心的设计,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材生动有趣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实际和周边环境,我作了一些较为成功的课堂设计,略举几例说明:

1. 教学方式要活泼生动,与生活贴近

人们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而不是用书本。如何让学生在依据课本的同时,开动大脑思考,对数学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进取,是作为数学老师最大的乐事。具体来说,在“有理数”(《数学(七年级)(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部分教学中,笔者就有这样的认识,初中数学中,关于“数”的教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理数的教学,二是实数的教学。有理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实数是有理数的扩展。有理数的教学安排在初中一年级第一册的第二章,它是小学数学向中学数学的过渡。教材首先从实例出发,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负数,接着建立了一套有理数的概念,并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绝对值,并介绍了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2. 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向引导式

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3节“可能还是确定”中有“掷骰子”的游戏,需要学生亲自在课堂上做实验。有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不敢让学生拿骰子做实验,认为这会让学生与赌博联系起来。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对有些事情不能避而不谈,关键是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建立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先讲纪律,讲游戏目的,讲“小骰子,大学问”的故事——最初刺激数学家们思考概率与数理统计问题,就来自掷骰子的游戏。

3. 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处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各种文化载体充盈在我们的周围,学生与我们几乎在一同接受着各种知识和文化,我们应该抱着与学生一同学习的心态,把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求知精神传给学生。

在“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中,立体图形的名称学生能很快接受,但多面体中的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则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请学生数一下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具有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把结果记入表中,并算出最后一栏的结果。他们惊奇地发现,最后一栏的数是完全一样的!

整个公式得出过程自然,而且这里面有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比给出公式再让其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总之,课程改革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从事着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职业;我们又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总结。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为教改中的弄潮儿,掌握更多的教学规律,获得更多的创新意识,上出更多更好的课。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林益生.数学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篇2

田镇义和完小 赵学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好这一理念的关键是要注重 “四个创新”,突出“四个结合”,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情境,坚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国共产党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都是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地促长自主学习,也不能无限地使用合作学习,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地进行整合。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就不一定追求形式上的合作讨论。只有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研究结果多样、独立思考困难、解决策略不同、需要分工操作等确需合作讨论的问题时,才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以至争论。在合作学习中,要努力提倡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的精神,在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创性的同时,注意方法的引导和训练。从而在教学中形成一种通过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和表达,构筑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思维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式,坚持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接受学习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能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不但时间不允许,教学进度将受到影响,而且中差生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要辨证地理解和运用接受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推行积极的接受教学。在教学中把握好“引”和“导”的度,避免“满堂灌”,避免机械重复的“讲”和“练”,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教、扶、放”的关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通过接受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创新教学思路,坚持知识灌输与方法应用相结合。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在数学教学时,既要体现它作为生活知识普遍性的一面,也要体现它作为思想方法特殊性的一面;既要明确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但同时又必须注意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应该辨证地处理好数学思想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必须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头脑。

创新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用考试和分数来评价学生是现行基础教学的主要特征。实施新课程教学,虽然要求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但这并不表明要完全抛弃考试和分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能把考试和分数当“靶子”攻击,不能让形而上学到处泛滥,把正确评价与分数评价对立起来,要正确处理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心态,有机结合使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正确的、新颖的观点,应及时予以肯定,对考试成绩好予以表扬对差生也要充分进行鼓励。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表扬,不批评,从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

树立新课程理念 走进数学课程教学 篇3

一、启发的艺术性、科学性

对整堂数学课教学离不开启发式教学。启发教学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和思维受锻炼的深度,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启发教学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具有科学性,符合思维探索的顺序性,对知识概念的整理性、归纳性以及它的艺术性并能促进师生双边的互动,在互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和趣味性。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皮利亚倡导的从一般性问题开始,逐渐向较特殊的问题过渡的设计原则。

二、新课程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是辩证统一的

教学技能的强化训练还能在课程改革中出现吗?在课改过程中有这么一种论调,学习不能靠强化,必须让学生兴趣地去学习,强调愉快教学,而且经常把以前的一些教育手法看成不切实际的。于是,在课上热热闹闹,结果到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知如何下笔了,做出来的答案正确率降低。针对这种现象,总结一句话就是:课堂上学生一看就会,课下自己一做就错,或者大家讨论就会,自己独立完成就错。其实,这种现象是我们教学思想存在一些误区。以前的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现在课改就是让学生课上轻松地学习,课后不必训练。其实这种学生学起来不见得轻松了,因为这恰恰违背了心理学中的认识规律。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必须依靠学习动机来完成,而学习就必须靠强化完成,强化在学习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识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只不过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强化手段来进行愉快教学。心理学普雷马克(D.Premak)就提出一种强化密切相关现象,叫作普雷马克原理: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欢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这个原理也称为“奶奶的规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了”。在教学中应该经常运用这个原理,这是由数学这门科学决定的。运用强化手段设计应具有阶梯性、启发性,相互关联的探索性问题,给学生一顿思维大美餐。例如,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

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任意一点,

CE⊥AB,DH⊥AB,DF⊥AC垂足分别为H、F。

求证:CE=DH+DF

方法(1)取长补短证明:过D点作CE截成两段,再利用矩形,三角形全等有关定理分别证明,这两段线段DH、DF对应相等。

方法(2)利用较少用的面积方法证明,这时①三角形ABC面积用CE如何表示?②DH、DF分别在哪个三角形中,哪边上的高?回答问题后,再要求学生用高来表示对应三角形的面积,这时候许多同学就依据三角形ABC,△ABD、△ACD的面积上存在的量的关系,轻松得出结论后证明。

∵S△ABC=S△ABD+S△ACD

∵ 1/2AB·CE=1/2AB·DH+1/2AC·DF

又∵AB=AC    ∴AB·CE=AB(DH+DF)

∴CE=DH+DF

等接着再深入问:若D点不在底边BC上而在BC延长线上呢,你能得出结论吗?如何证明?结论CE=DH-DF。马上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投入积极的猜想验证中去,又因为它的阶梯性,学生再开始思考不显得吃力,会有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感觉。又因为它的探索性,则学生思维向更深刻、更广的层次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和创新,我想这就是问题的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去激发学生学习时,要注重程序,固定比率强化与变化率强化,做出正确运用,才能使数学的学习得以顺利地、愉快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可以一概否定,新课标应该同样可适用于强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三、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的体现与培养

新课标对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的强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与应用意识等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旨在促使这些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学,成为新课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和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

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注重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

“观念与意识”决非等同于计算、作图、证明等简单的技能,它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的感觉。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知,学习是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数学观念与意识的获得也是要在主体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被建构起来。由此可见,经验是发展数学观念与意识的基础,而实践活动则是数学经验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意识必须强调学生的活动性,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体验来建构自身的数学观念与意识。例如,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经历运用数学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应用意识。

(二)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鼓励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来思考问题

由于数学是模式的科学,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都被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失去其直观背景,而成为量化的模式,这就使得学生面对的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不能体会数学知识从现实中产生所需要的数学观念与意识,失去了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机会,这不利于学生数学观念与意识的培养。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的思想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数学观念与意识的培养也一样离不开现实情景,教师应通过创设一定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与意识。endprint

(三)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数学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作用,学习环境的优劣对教学质量起着制约作用。数学观念与意识的培养也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要使学生有机会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因为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让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进而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老师应努力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以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的感知,进而发现和创造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使数学观念与意识在自主探索中生成、发展,在合作交流中有机会得到分享和巩固。

“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认真研读《标准》,搞好对学生“数学观念与意识”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观念与意识的健康发展。

四、以人为本,使学生爱学数学

(一)增加情感投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知识面不广、见识少,所学知识仅限于书本知识,加之对他们父母辈生活的熟悉,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用处。而他们的家长多数文化程度低下,限于认知水平,对子女的期望值不高,相当部分家长甚至抱着让孩子在学校多待几年,避免过早走入社会上学坏,待个头长大了,回来帮助干农活等等的思想。这些在客观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要针对各类学生,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尽早地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这期间,我们教师要增加情感的投入,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尽快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以满腔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一踏进教室,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以强烈的爱心、热情的方式去感染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对教师倍感亲切,愉悦心情油然而生,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利于信息的接受。在课堂上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热情的肯定。动之以情,攻心为上,让学生感到教师热爱他们,热爱数学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同时,课余时间教师要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聊天,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数学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的数学知识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就会爱自己的教师,所谓“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数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当学生有了“我要学”并且喜欢上数学之后,教师要注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的动机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成分。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事物行动本身引起,间接兴趣由事物的行动或目的引起。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能否借助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引起他们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结合,将短暂的兴趣变为稳定的兴趣,借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办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五、课堂学生的“参与、互动、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过程。教,是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只有让学生“参与、互动、创新”,才能使他们主动得到发展。

(一)突出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创新”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在于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创新”获取知识的过程。于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性质,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纸片模型,在课堂让学生自己演示,发现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导出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创新”

数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不通过艺术化的讲课,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教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兴趣。教学时,教师若善于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打开思维的“闸门”,就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创新”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时,由三角形六个元素,课前教师做若干对全等三角形纸片:①两边夹角对应重合的;②三角重合;③三边重合;④两角夹边重合;⑤两角一对边重合;⑥两边一对角重合的。课前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两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合有几种情况,不能完全重合的又有几种情况,然后分组讨论,得出两个三角形会完全重合的应具备几个条件,有几种可能。这样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抓住时机,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一步加以运用。

(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互动、创新”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模型等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的实物结合,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最后回到抽象的概念定理。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①课前让学生做好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涂上红色,一个边长为两直角边差的正方形涂上黄色;②做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各边为边长做三个正方形。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各位同学动手按①的条件拼成一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由②也拼凑出图形,教师抓住时机,提出让学生探究①正方形面积可以怎样表示出,从而列出代数式,发现具有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由②发现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从而也得出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并促进了知识地内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让学生全体“参与、互动、创新”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学习效果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程。心理学实践表明,反馈地及时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积极参与教学,大胆发表见解。

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 篇4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 首先, 作为数学老师必须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这场改革的重要性, 了解课改的意义, 要对过去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充分的反思和认识, 对我们原有的教学行为作一番深入思考和总结.我们会发现旧的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教授———小结———作业”和旧的教学行为“教不会就练会, 练不会就考会”严重制约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出的都是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的人才, 既缺乏主动性, 更谈不上实践创新.

现代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有价值的数学, 对生活有用的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突出人性化.作为教师, 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做到真诚尊重每名学生, 平等对待每名学生, 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发言, 给学生以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真正构筑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 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

例如, 在教材使用上, 一方面要用教材, 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渗透的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实际, 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 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 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 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纸杂志等.

二、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1. 重视情境创设,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要结合具体内容, 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 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境, 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 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 “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 建造一个花园, 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 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 学生通过认真思考, 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 (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 ,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 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 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 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 感受数学的力量, 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 选择合适的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1) 设疑.精心设计一个问题, 布下一些疑问.新教材中就有这样的问题素材.如:“日历中的方程”, “你能追上小明吗”, “我变胖了”等. (2) 导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从实际生活里引用一些趣味的事例, 作为课堂教学导入,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 置悬.授课中、授课前要留有空白, 增设悬念, 刺激学生学习思考的欲望, 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4) 讨论.要给学生时间、机会, 让同学们讨论.现代青少年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他们敢想、敢说, 喜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鼓励他们充分展现自己, 这样他们就会对学习数学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例如, 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 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 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 自取名字时, 当学生知道和了解了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 你不能不说,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迈向学习化社会, 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 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 与同伴交流, 达到学习经验共享, 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 把思想表达清楚, 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例如, “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 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 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 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 “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 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 观察思考, 然后探究出结论.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篇5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奖。如“ 战车、” “风筝、” “夕阳夹山、倒影入溪、” “一个人、一座山、一个太阳等等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一开始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4.3立体图形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我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华师大

版初一数学(下)6.3实践与探索P14 ,T·2这是一个有关形状体积变化的问题。教材中只是作为一个练习题出现并没有类似例题,我针对这类问题设计了一节课。课上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马上去做,而是找来两只一大一小的两只圆柱形的杯子,一只杯子中盛满水,开始做实验。通过实验引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解决此题的几种方法。再比如讲解P15 ,问题2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P14 关于幻方的阅读材料以及P122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篇6

一、反思备课过程

反思备课过程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而是探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失误,弥补不足。备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课前的准备活动,更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备课观念是灵魂是统帅,能够指导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是备课内容正确、充分的大前提。教师备课先要备教育教学观念,这是备课活动的开始。备课的具体过程是备课的核心,是将准备的教学内容诉诸于文字的过程,备课理念由此才可以体现出来。教案设计的流畅和详尽是课堂教学顺利协调进行的依据。课堂教学结束,备课并没有结束.课后的备课反思环节,实际上是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反思可以不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我从以下两点反思我的备课过程:首先,课后征求学生的听课反馈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其次,坚持每天记教学反思日记,如实记录每节课备课中自己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方式与理由、学生特点的分析、教法的选择及理由等方面的设计意图。这些过程就是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要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反思课堂中出现的指令是否有利于学生思考;反思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反思自己的教学节奏是否有利于驾驭学生的思维;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表情、反应等各种举动,从中体会得失。因为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思维的群体,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不完全可控的,所以再完美的设计在课堂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甚至失误。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这一内容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教学鲜活生动,我恰当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了学生喜爱的动画,通过两只小熊的演示,引出这堂课的主题内容,即——行程问题,并利用画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出这节课重要的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我观察到学生们的思路始终随着画面前进。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学生很快就思考出了由画面设置的问题,并且充满兴趣地进入了接下来的问题研究。

三、反思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探索 篇7

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认真学习与贯彻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 以学生为本, 以教导处教学计划为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较好地完成高中必修1下半册与必修3的部分教学任务;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 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 不断研究数学教学, 改进教法, 指导学法, 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

高中教学内容程度较深, 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面对全体, 因材施教, 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优待差, 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 抓好三类学生的教学, 促进尖子生, 带好中等生, 扶好下等生。教师通过教学, 要使学生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此外,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 这是教师提高复习课效率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所以, 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材, 在明确教材系统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 灵活自如地“剪裁”教材。教师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体验去旁征博引, 并合理地进行拓宽加深, 严格做到站位高、低入手。宁可数量少, 但要质量精, 充分展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魅力。同时教师要果断地删除与高考主题关系不大乃至无关的内容, 力求真正“搔到痒处”, 切实给学生绘制出一张完整的高考知识网络, 让学生懂一点, 晓一类, 通一片。

三、教学措施探索

1. 通抓四点发教学模式, 即:学知识点、抓重点、找疑点、攻难点。

(1) 学知识点。

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本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册的知识点, 熟知应掌握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

(2) 抓重点。

教师要使学生抓住本节课、本单元、本册的的重点, 并灵活地运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 会做相应的习题, 特别是重点习题。

(3) 找疑点。

教师每节课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难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疑化难。

(4) 攻难点。

对于本节课、本单元的难点及重点, 教师要集中精力对学生加强训练, 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形成数学能力, 化解难点。

2.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接受知识困难又非常容易遗忘的特点,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总结好学习方法, 只有总结好了方法才会学有所获。

3.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照顾全体学生, 提高尖子生, 带好中等生, 抓住后进生。教师可采用以优带差的方式共同提高,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5.

教师要想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 把课程讲明白, 多使用直观简捷的教学方法, 注重兴趣的培养。

6. 根据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 要及时有效地搞好复习。

教师要在课前提问时抓住重点, 在每周的自习课上搞好一周的复习巩固, 做好每个单元的训练。

7. 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信心, 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

教师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殊不知, 师生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急于求成, 更不能以教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因此,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 做到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 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复习基础知识,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应试能力, 确保在高考中得分。

四、教学建议

1. 深入钻研教材。

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 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 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 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 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要使学生听得懂, 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起点,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分析难点, 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 充分回归教材, 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师还要勤于收集反馈信息、勤于分析, 给学生以二次补授的机会, 将学生在复习中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 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 在整体上, 教师要重视对数学的应用,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 (开阔学生的视野) , 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新的认识体系, 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 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 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 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 让师生双方密切合作, 交流互动,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 每人每学期制定一个专题, 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 以积累教学经验。

此外, 在高中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 但课后解题 (特别是遇到新型题) 又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 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并灵活运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为此,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致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体现“师生互动”的主体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在探索中理解、巩固知识, 掌握方法, 感悟数学思想的精妙绝伦,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提高应试能力之目的。

五、总结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篇8

一、明确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思维

随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提升,以及各个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更加深入和普遍,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对于教师来说,他不仅要能“做”,而且要教会学生去“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应该有对数学学科的整体理解,从而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尊重学生的思想,理解个体差异

以往的教育忽视学生的认知情感,把学生当作承受知识的容器,不断增加新知识,同时又要巩固旧知识,导致学生新旧积压,新的学不好,旧的学不扎实。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一块地里的庄稼也有高低之分,学生也是如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播种施肥,而且要理解学生,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不能顾此失彼,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应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三、理性与感性叠加,完善学生的情知模式

言传身教不只是传递知识和技能,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情感的共鸣,传递者站在经验的基础上使学习者感受以往失败的挫折感,同时也有成功的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才更加有真实性,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进入到理想的情景中,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再失败与成功中崛起,再理性与感性中升华。

不管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认识教育的新规律并适时地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成效,教育的投入才能真正变为学生的成就。古人云,学而时习之。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理当为了教学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当然也要时“思”之。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讲解,重要的是要配以基础、经典的习题,当然适当地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那是最好不过了。教师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选择例题和习题时最好能从易到难呈阶梯式展现。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突破教学难点也是有帮助的。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教师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最后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在选择例题时,例题最好是呈阶梯式展现。我在准备一堂课时,通常是将一节或一章的题目先做完,再针对本节的知识内容选择相关题目,往往每节课都涉及好几种题型。

六、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师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七、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我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八、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我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

九、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一堂课中,教师应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刚工作时,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

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与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教师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十一、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恰当地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谈新课程数学教学策略 篇9

一、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 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而这些都是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二、当前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1. 学生的应用题基础薄弱

长久以来, 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重课本、轻生活, 因而生活阅历有限, 对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 教师们常常在教学中抱怨“学生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实际上, 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而是学生阅历不足造成的.另外, 很多学生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不知道怎样去分析, 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 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我曾做过一次调查, 针对所教的初一两个班的学生, 入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应用题的得分情况是这样的:

考试中遇到应用题, 有信心, 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方法的占21%;信心不足, 但会尽力去想办法解决, 争取多得分的占42.1%;没有信心, 根本不知道应用题该如何下手的占36.9%, 从调查的结果看,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 信心严重不足.

2. 传统教学方式和旧教材的影响

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弱, 与老师的教学不无关系.长期以来, 我们的老师都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解题, 不太重视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和教学, 而且旧教材在这方面也比较缺乏, 没有实践性活动的专题, 而且一些应用题的素材也比较陈旧, 根本不能跟当今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没有用, 老师又不注意引导, 以致影响了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甚至对整个数学科都产生不利影响.

3. 学生接受解应用题训练的机会较少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些教师认为应用题文字叙述长, 分析起来繁琐费时, 课堂效率不高, 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又无法在短期内形成, 在以往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重也不高, 所以教学中分析探索过程往往一笔带过, 更是很少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法指导.所以学生接受训练的机会少, 自然解应用题的能力只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三、优化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1. 从基础入手, 树立学生学应用题的信心

从前面调查的结果看来,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 信心不足, 不知道怎样去分析, 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还是要先从基础抓起, 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简单的应用题背景较简单, 语言较直接, 容易使学生领会如何进行审题, 理顺数量关系, 容易建立数学模型, 为解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又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 增强学应用题的信心.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弄清问题——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2. 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应用题教学

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 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 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 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学, 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其实, 我们现在用的“华东师大版”教材, 已经很好地注意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在讲每一个知识点之前, 都先结合现实应用提出问题, 也就是先以应用题开头提出问题, 引出悬念, 然后才讲新知识.其实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训练解应用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这一教学内容上的引导.比如, 在讲“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开头就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绿苑小区住宅设计, 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 并且长比宽多10米, 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这虽然是一道较简单的应用题, 一般学生很快就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但这也是一个训练的机会, 而且当学生发现所列出的方程跟以前所学过的不一样时, 更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章新知识的兴趣.但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切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 让人很难理清头绪, 这样既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更谈不上有引起学习新内容的兴趣了.总之, 选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围绕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 从简单到综合, 逐步深入.

3. 重视过程教学, 培养建模能力

“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 学生解应用题能力差, 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 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 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 教会学生思考, 例题的教学是关键.在初中阶段, 常见的数学应用题模型有下面几个:建立方程 (组) 模型、建立不等式 (组) 模型、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函数模型、统计型问题、建立三角模型、建立几何模型.教师可以分别进行专门练习, 特别是在初三复习时, 进行系统复习总结很有必要.

4. 培养数学兴趣, 让学生觉得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 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 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脱节的, 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 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从而热爱数学. (3) 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 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4) 鼓励攻克数学, 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 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 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5. 通过多种途径转化文字语言

教会学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转化文字语言, 更好地理解清楚题意.

6. 鼓励质疑, 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时, 总是想问老师, 或找些权威的书籍, 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 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 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 敢于怀疑的精神, 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 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 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 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例如, 抛物线y2=2px的一条弦是直线y=2x+5, 且弦的中点的横坐标是2, 求此抛物线方程.某“权威答案”如下:由y=2x+5, y2=2px, 得4×2+ (10-p) x+25=0 (1) ;由得p=2, 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4x.质疑:把p=2代入方程 (1) , 方程无实解, 或方程 (1) 要有Δ=4p (p-20) >0, 即p<0, 或p>20, 故p=2不合题意.本题无解.

教学中, 对这样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 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 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 质疑教学, 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 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高中数学统计教学建议 篇10

在高中统计内容的教学中, 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 所以要尽可能关注在义务教育统计学习不达标的学生.比如, 在学习统计图表时, 建议安排像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内容的复习;又如, 在数据的数字特征学习中, 建议通过几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回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概念, 并在新的情境中体会它们的含义, 以帮助学生对初中阶段统计内容进行复习与提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

另外,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 要尽量选取具有丰富背景的内容和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 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数据和问题情境应尽可能来源于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 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教学中, 既可以选择反映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实际上, 很多渠道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有意义的问题, 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面寻找素材.当然,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他们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调查, 或让他们自己去收集生活中的数据, 供课堂活动和讨论使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统计的兴趣.

二、注重让学生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统计所研究的问题一般具有不确定性.例如, 应用统计方法由部分推断总体具有随机性.用统计来解决的问题, 其结论往往是以不完全的信息作为依据, 是可能犯错误的, 这一点与确定性思维存在差异.经典的数学一般以演绎的方式来搭建平台, 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确定性思维.而统计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利用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有关信息, 它以归纳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 即不确定性思维或统计思维.统计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它和确定性思维一样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因为在自然界和实际问题中, 严格确定性的事物十分有限, 随机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由不确定的数据进行推理是普遍而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并能告诉我们犯错误的概率.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虽然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有100%的把握, 但它可以使我们在常识范围内不能作选择的地方作出某种决策, 而且提供足够的信心.因此, 统计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从不确定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数学内容, 它能使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作出决策.

例如, 对于统计结果的随机性, 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因此, 由样本得到的平均数、方差等等, 都不是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等等.这个区别十分重要, 要让学生认识到样本的随机性.也就是说, 两个人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同一个问题时, 他们抽样的结果一般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做两次, 抽样的结果也不会完全一样) .因此, 由不同样本得到的结果也会不相同.换句话说, 结果有随机性, 下结论可能会犯错误.另一方面, 虽然不同的人最后得到的结果互不相同, 但由于随机事件频率的稳定性, 当样本量很大时, 许多问题的结果差别一般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说, 虽然结果可能犯错误, 但统计的推断还是有意义的.这也正是统计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即关注对随机性中的规律性的研究, 通过对表面随机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当然, 作为教师还应该清楚样本随机性产生的误差是可以估计的, 也可以估计由此犯错误的概率, 这和样本抽取不当以及故意制造误导产生的错误是完全不同的.

三、正确把握线性相关性的教学

在统计中, 重要的是寻找好的方法, 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套用公式计算回归系数, 对学生来说都不困难, 但更应该让学生关注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和合理性.

在线性相关性的教学中, 如何刻画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教学中, 建议教师提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鼓励学生就“如何刻画”展开讨论, 让他们自己探索线性回归直线的求法.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引入线性回归方程.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将借助散点图探索出不同的估计线性回归直线的方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交流.学生进行了探索和交流之后,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的估计方法差别很大, 那么我们应当选取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更合理些呢”, 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讨论统计方法的合理性,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并为最小二乘法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直观的想法 (一种好的方法应保证求出的直线与所有点都尽可能地“近”) , 转化为精确的数学语言, 由此体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求线性回归方程并不是唯一方法,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法的意义与合理性.

上一篇:英语课文背诵下一篇:社会主义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