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竞争力

2024-05-22

文化产业竞争力(精选十篇)

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1

一、新兴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日益丰富,文化产业涵盖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实践证明,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也在更大范围内被认可。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进一步体现,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以网络游戏为例,2009年行业收入达258亿元,比08年增加了39.5%。同时,网游、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播出版权收益仅占总收入的30%,其余70%均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在某种程度上,文化衍生品在今后的发展与行销也都将依赖于新兴文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析新兴文化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其在体制上较灵活且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彻底改变了文化的传授格局。而传统文化产业由于短期内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在用人机制、进入门槛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致使大量资本、人才向新兴文化产业集中。对于传统文化产业,体制性障碍已成为影响其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对于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市场对其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预期。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结构调整,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

二、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国际意义

根据WTO裁决,我国将于2011年3月19日以前对美国等相关国家进一步开放娱乐文化产品市场,这意味着新兴文化产业将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的“桥头堡”最先向国外风险资本开放,大量的国际资本将抢占国内新兴文化市场,未来中国与国外文化产业之间的竞争将重点表现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

1、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象征,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国家精神文化与物质经济的紧密结合,这不仅提升了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且也实现了精神文化通过物质产品的进一步传播。同时,通过对思想文化的开发以及相关产品价值链的衍生,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市场价值会产生市场乘数效益,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文化消费在居民整体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在美国,文化消费所带来的相关产品的市场价值占到整个G D P的1/4,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出口额已超越了航天工业跃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我国传统文化单位多为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较低,且普遍存在文化产品类型单一、技术含量低、区域划分明显等状况。同时,由于相关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保护色彩,文化资源难以合理流动,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内部长期缺乏有效的产业价值链,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凭借成熟的产业链运营几乎垄断了国际传统文化市场。以美国《读者文摘》为例,据统计其国际发行量达到了2800万册每年,相比之下我国国内期刊年度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杂志却寥寥无几。短期内,我国传统文化产业领域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

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化消费群体不断壮大,新兴文化产业规模也迅速扩张,其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显现,截止2009年底,我国已有51款国产大型网络游戏产品输出到美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创汇收入达1.06亿美元,同比增长47.2%,比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高出7.7%。同时,随着第九城市、盛大、分众传媒等一批新兴文化企业陆续登陆纳斯达克等国际资本市场,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日渐明显,已与西方文化企业形成了有效的对抗。因此,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是快速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的着力点

新兴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是通过将文化创意内容与现代信息科技进行有效结合而形成文化产品,进而经过产业价值链的衍生提升相关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衍生关系到整个产业运营模式的有效性,而新兴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既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本运营手段的保证,也需要一个稳定有效的市场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支持与保护。就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传统文化企业体制转型,实现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的核心因素是产业化的运营模式,由企业自身的市场运营能力决定。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必将催生新的市场运营模式。因此,增强我国文化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构建合理有效的产业运营模式,是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由于思想、制度的制约,我国多数传统文化企业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大量的文化资源都掌握在这些传统文化企业手中,使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流通。这不仅导致了我国文化企业市场运营能力较低,也使得整个文化行业缺乏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如果传统文化企业能够实现现代公司体制改革,既可以实现新兴文化传播技术与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整合,又可以促使文化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使整个文化行业的发展更符合市场需求。1998年,韩国政府就是通过将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与舞蹈文化、影视文化等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也正是这种特殊的产业运营模式实现了相关企业之间文化资源的有效共享,成功推动了“韩流”文化的广泛传播。由此可见,加快体制改革,实现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企业竞争力,而且对于理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构建有效的产业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新兴文化业态集群化发展,构建新兴文化产业特色价值链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厂商以及相关单位机构所组成的群体,各个主体之间存在合理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集群化发展可以实现文化产品研发企业、生产企业、传播企业、服务企业等相关主体的聚集与协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完整构造,进而促使新兴文化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

文化产业的竞争是整体价值链的竞争,而对于新兴文化产业这个特殊产业,特色文化价值链的延伸则是竞争的关键,通过推广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新兴文化产业特色价值链的有效整合。目前,我国新兴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如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已形成了若干动画产业集群带。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一批主业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新兴文化产业集群。

3、构建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对文化产权的法律保护

有效的产业化运作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个动态调整机制,尤其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产权市场的构建直接决定着产业化运作的成败。而在我国,由于产权法律体系仍在逐步完善,文化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出现了很多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以及消费者的侵权行为,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无法体现,文化企业的创新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具有法律保护效力的产权市场。对于新兴文化企业,创意是其产品价值的核心,对创意产品产权的保护直接决定着我国新兴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以美国为例,这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权保护机制,构建公平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国内文化资源的有效流通,从而成为了竞争力最强的文化大国。而在日本,除了有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外,政府也出台了《著作权中介业务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中介业务、经纪人业务等产业环节的法律规范,这不仅对文化产业形成了有效的法律保护,也为产权交易市场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日本在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领域占领了国际30%的市场。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制定完善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形成对新兴文化市场的有效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发更多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通过开发创意产品来发展壮大。

4、通过资本化运营,提升我国新兴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有效的资本运营不仅能够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而且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不断完善。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能够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将大量社会资金引入文化产业。通过重组并购,不但产生了时代华纳等世界级文化巨头,而且也实现了整个文化产业链的有效整合,极大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资本运营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企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2008年,以韩国移动通讯、澳洲电讯为首的一批国际跨国企业,先后通过收购太合麦田、皓辰传媒、泡泡网等企业进入我国新兴文化产业。同年,新华财经传媒收购了China Media Network公司,其主营业务由单一的财经业务扩展到现代体育与娱乐领域,目标受众也从传统的电视观众转向潜在的手机用户和网络用户,实现了向新兴文化企业的成功转型。在当前国际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新兴文化产业可通过资本化运营,实现跨文化、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全球性金融危机往往预示着全球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诞生,而新兴文化产业作为利用科技和智慧创造价值的新型行业,充分地发挥了人力资本的思维创造能力,符合人类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亮点。因此,我国的文化企业应抢抓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通过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文化产品顺利、持续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让境外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客观公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江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M],人民网,2008.11.19

[2]、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M],新华网,2009.09.26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2

1.1文化产品的新颖性与特异性

文化内容创意的关键就在于独创性和显著的区别性,国外很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直接界定为“创意产业”,并特别强调文化创意的“独创性”是文化产品最突显的商业特点和价值体现.一旦将文化产品囊括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当中,就可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造丰富财富.

1.2文化企业的劳动力要素

人才因素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人力资本是文化企业最渴求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不断产生创意成果的保证.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动力是要拥有众多具备较强创新能力、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创意产业则急需具备较强原创性灵感的科技人才和运营、策划、管理人才,这无疑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之一.

1.3文化产品的科技化水平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产业借助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产品形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传媒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文化产品生产率.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在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对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1.4文化产品的资金投入

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3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走在

了前列,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从广州开办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始,广东的文化产业经历了发育、转型、快速发展等若干时期,已进入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达到相应产业规模、水平,并形成特色,孕育着更大发展的阶段。

1.广东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在国民经济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底,广东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1205.43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0%强,占广东GDP总量的6.6%,从业人员177.29万人。2006年增加值1673.0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4%。这个规模,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相比,也是可观的(北京200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960多亿元,上海2004年445.73亿元,浙江2004年669.70亿元)。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一方面,它已作为支柱产业,体现并带动了信息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通信、广播电视和视听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进程大大加快。调查组所赴广东,佛山、江门、珠海、深圳等地,电视数字化传输的普及率在提高,佛山等地数字电视台入户率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这三个原来分工明确的行业出现融合汇集现象,在广州我们已看到电视在设手机频道。同时,新媒体也正在纳入产业范围。广东自网络游戏产品开发始,扩及动画卡通、手机游戏、多媒体,正在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网络游戏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品运营、产品展示、产品出口、电子竞技的产业链。广州天河软件园已成为国内软件聚集度最高、发展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基地。该园区2004年在网络游戏方面的收入达6.1亿元,占国内网络游戏收入的1/4。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广东家用视听产品制造业发展迅猛,2004年创造增加值为282.41亿元,增长23.4%。相应地,印刷、工艺美术品制造、玩具制造、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也很发达。这说明广东在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之后,经济形态已经实质地发生变化,以制造业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往以文化产业、服务业为特征的知识、服务经济转移,至少已经出现了诸业态交融的状况。

从全国来看,更为深刻的问题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不是一个被西方资本和技术同化的地区,而是一个文化自我生息繁衍、日益强盛的文化大省。在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额的同时,在广东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个数字,若干年前,港台和境外电视在广东的收视率与本土及大陆的收视率之比是7:3,而今天是3:7。广东省委、省政府2002年就作出了把广东建为文化大省的决定,并且成立了建设文化大省的专门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应该说这也是有战略意义的。

2.广东文化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特点

目前,广东文化产业门类及行业已形成稳定的格局。新闻服务业、广播电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前文所提及的网络信息服务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都已具备一定规模,而且各业基本都有经济效益突出、竞争力很强的产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如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南方报业集团和南方传媒等。

同时,广东文化产业的特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在总体上文化的体制已转型,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广东各地的主流媒体基本已成为规范的市场主体。而且这些主流媒体集团的运转状况是良好的。广东省的广播电视传媒主营收入全国排名第一,南方报业集团及各地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也达到相应规模,年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纸就有8种,发行量在百万份以上的报纸4种。其次,民间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文化主要行业的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全省民营文化企业17869个,从业人员24.12万人,分别占全省文化企业总量的46.61%和18.72%。在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流通业中,民营企业经济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再次,广东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也在显现。广东文化旅游正在发展,全省各地的人文地理游和演艺地理游正在兴起。如江门侨乡的碉楼,已被批准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晚近代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也成为游人选择的重点,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故居以及黄埔军校、黄花岗等。2002年广东的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386.12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102.6%。2002年深圳接待过夜境外游客449.5万人,其中港澳游客319.87万人,占绝大多数,深圳、珠海港澳游客的入境游等日益活跃。会展业也蓬勃发展,在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深圳已形成一批全国性、国际化的会展品牌,如广交会、高交会等。

跨地域的特点不仅反映全省各地之间的产业联结,而且反映于港台地区的交流、合作、融合。除人流之外,进出口交易也十分活跃。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文化制造业产品,如DVD播放机、与电视机配套的电子游戏机、玩具三种出口额2004年达到100亿美元。印刷业已成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平均消费水平低于香港,大量港民和企业到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进行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印刷、设计、软件等创意产品和文化及创意服务方面的消费,也日益频繁、经常。

3.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市场体系建设的问题,这是全国共性的问题

首先是文化市场性质的问题,是不完全的市场与半市场的背景与环境问题。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来看,在主流媒体和行业上,事实上是存在着垄断的,尽管多数主流媒体已实现改制,但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客观上影响了整个文化产业的规模,进而影响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大到全国,影响国家文化竞争力。

其次,市场主体的问题也与市场性质相关,由于市场准入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文化产业领域客观上受到限制。据2003年的统计,虽然民营企业数占文化产业企业数的46.6%,但营业收入只占13.61%,资产总额只占14.73%。

当然,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体系是更为直接的原因。在顺德,经营效益很好的孔雀廊艺术公司,呼吁版权可以抵押以取得银行贷款。这家公司制作经营粤剧为主的音像制品、产品远销国外,在加拿大温哥华等地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这不仅是民营企业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产业金融环境的问题。从市场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就是市场要素、资金的激励机制的问题。

最后,这些关于市场性质、主体机制、要素的问题,都反映在市场规则和政策体系上。广东各地都在呼吁国家制定更为积极、具体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更为主动、开放、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规则。

从广东的情况看全国,文化市场

体系建设到了实质突破的阶段

首先,全国经济形态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要求我们较之以往更重视、更实质地面对文化市场体系建设问题。2006年全国人均GDP已突破1700美元,产业结构和水平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在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形态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文化产业正在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发挥作用,并且正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前述广东网络信息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等就是例证。广东发生的情况在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环渤海的地位也正在发生。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的情况也成为趋势。因之,重新审视认识文化产业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冷静、理性、客观地说,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尚未深入具体到那样的程度,一些经济部门尚未正式将之纳入视野,无论是政策、法规,包括产业统计目录都尚不完备。离建立资源整合、要素支撑、社会动员等比较完备的支持系统尚有很大差距。

同时,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文化产业提出的战略性挑战,靠目前的办法,从总体上看还不够积极、有效。广东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但内容产品方面的出口很弱。核心文化产品中的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均为进口额大于出口额。2003年这些产品的贸易逆差严重到7:1,引进、输出,版权件数比例为11:1。这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就原因看,主要缺乏内容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我们的创新主体群还较单一,基本是原计划体制内的。而各地虽然有一些财政和行政支持的措施,但总量都有限,金融系统基本没反应。所以全社会的力量并没有充分动员起来,文化生产力的解放总体上是乏力的,至少是缺乏有效激励。

从抢抓战略机遇期的高度来谋划

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从抢抓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高度,来谋划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要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的文化大国发展战略,重点采取分区域发展措施,让一部分地区更自觉地率先发展起来。第一是把经济大省、强省变为文化大省、强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实行特殊政策,把传媒、娱乐、信息以及相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客观上讲,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这些省市2006年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北京、上海已超过6000美元,产业结构必然相应调整,已具备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给予有针对性的政策,培育文化“增长极”,必将产生突出的效果。第二是在全国各类地区进行文化产业布局,按照经济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之后与走出去的思维,在新疆、东北、西南及中部各省份区域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培育市场要素,推进社会动员,也将产生明显的效应。这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不仅顺应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也是符合节能与资源合理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略的。

其次,要培养以金融支撑为重点的市场要素支撑体系。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市场要素中,重点调整金融政策,建立若干国家扶持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以扶持充当文化“增长极”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持大的文化产业集团、集群,扶持内容产业的自主创新企业,对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实行放活政策,在全国形成若干“增长极”地区的金融集群,若干文化产业行业的金融集群,全国各类地区的扶持文化产业搞活的金融政策集群,真正有效地解放文化生产力。

再次,要重点研究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问题。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拉动整个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拉动整个农村地区的服务经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应简单采取一些发达国家福利政策的方式,而应将之置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制格局中来通盘考虑。通过政府采购这个杠杆,撬动整个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闸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类产品市场的活跃,拉动整个服务经济。

最后,要深入研究文化市场准入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应下决心在主流媒体行业打破垄断,形成体制内竞争,这必然激发活力,而且也能有效避免行业内部腐败。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足以应对产业化、全球化挑战的产业集团、产业集群。否则,目前的体制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没有竞争的压力,就没有强大的动力,这是难于应对未来形势发展的。

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 如果政府能够识别出战略性部门, 就有可能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如何选择战略性产业呢科特勒的产业吸引力因素理论对于选择战略性产业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现在或未来的产业吸引力反映在以下几个因素上:一是高附加值;二是产业关联度高;三是具有未来竞争力;四是产业专门化强;五是出口潜力大;六是本国需求前景良好。

从以上几种选择标准看, 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战略性产业。

2 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的繁荣对于传播本国文化和历史, 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进而提高本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竞争领域。文化贸易的强大, 其基础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程度,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贸易的基础。要加快发展文化贸易, 必须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中国文化贸易现状分析

3.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 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逐渐起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逐步走向世界。据商务部统计, 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总额达978.8亿美元, 相当于2002年文化贸易出口总额的3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多以瓷器、杂技、武术、戏剧、动漫及电影出口为主。如中国的大型杂技、武术综艺舞台剧《太极时空》仅在德国就演了149场, 在德国上演进行到一半时, 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其次,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显示, 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加坡、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和中国15个国家中, 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居末位, 说明中国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

再次, 中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 缺少实力雄厚的企业, 文化产品精品少, 文化产业品牌更少。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使得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

3.2 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2-2010年, 中国文化贸易呈总体顺差、结构性逆差状态, 且总体顺差随着出口额的不断增长逐步扩大。中国文化贸易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总体顺差与结构性逆差并存。2010年文化商品贸易总体顺差901.6亿美元, 而文化服务贸易逆差2.5亿美元。在文化商品贸易中, 2010年视听领域的逆差达2700万美元, 其余各大领域均实现顺差。从文化贸易领域看, 中国在设计、手工艺、视觉艺术领域保持着顺差优势, 视听产品和服务领域处于劣势。

第二, 国际营销不到位。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营销。而我国文化产品的宣传费极低, 达不到应有的推广效果。

第三, 政府对文化贸易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 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文化发展政策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4 对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文化出口的若干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 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第一, 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立文化产业品牌。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 积淀了大量的文化财富。这是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时, 先天的具有比较优势。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书籍在版权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都是传统文化优势的体现。

第二, 要采取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 明确文化发展战略, 加强文化贸易发展的立法。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在财政支持力度、投融资渠道的选择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建立能够协调各方的专门机构, 制定文化产业及贸易发展的专门法律, 逐步构建与WTO规则相适应, 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系统。

第三, 注重培养文化贸易人才。为了使国际文化贸易教育与文化贸易之间紧密结合, 有关部门如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委和文化企业, 应该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基地”, 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化艺术与国际贸易的复合型课程, 对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培养大批国际文化贸易的骨干和后备人才。

第四,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促进文化交流与贸易结合。在办好公益性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 以市场原则为前提, 促进文化交流活动与贸易的结合。

第五, 开展国际合作借渠道出海。中国文化企业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 通过与经济实力、管理水平、运作经验和相关资源占有均在全球文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境外文化公司合作, 将有助于自己借渠道出海, 较迅速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及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邓笛思.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6) .

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5

已建立的文化产业集群应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提高集群创新能力上,努力寻找自身独特的集群核心竞争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贪大和模仿,培养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增加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不可复制性,才是文化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对应活跃的知识要素层,集群一定要摒除僵化的组织体制,建立具有活力的,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制度要素层对于知识要素的整合能力。

总体来说,如果我国的文化产业集群遵循培养活跃的创新能力,辅以灵活的组织形式,配合成熟的社会资本网络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发展形式,那么文化产业集群最终会实现良性发展并且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鲁开垠.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向志强,陈静.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社会科学家,(5)

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6

【关键词】创新视角 影视文化产业 竞争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步提高。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文化产业所占的经济比重甚至占到了国家GDP 相当大的部分。和经济发展情况相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文化强国将成为文化输出国,主要向其他国家输出影视作品,或者成熟的影视产业模式,甚至是价值观。文化产业相对较弱的国家就会成为被动的文化产业接受国。创新是文化产业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时代需要注重个性化的创新与创造,避免生产大量同质性的文化产品,因此,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潮中,我们应该重视创新生产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影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我们的影视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价值观的和文化的输出。

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影视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单一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是保证影视文化产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融资的方式相对单一,为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很多支持。目前,我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缺乏营养,且融资渠道的单一。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影视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起来,使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参与进来。

2.缺乏原创性内容以及文化价值表达

拥有独特创意是影视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影视文化产业丧失了创新能力,那么最先反应的就是市场。受众对于文化产业的表达方式及内容是相当敏感的,如果影视文化产业仅仅是通过外包装将产品包裹得光鲜亮丽,而缺乏实际内涵,那么最终的发展情况也会不尽人意。因为影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必须得到受众的认可才能够生存下去,如果仅仅执着于旧有的观念而止步不前,缺乏创新,那么终究在市场上难以持久。

3.对影视文化产业链的开发不足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运转良好的产业链基础之上。产业链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影视文化产业从源头的开发、创意、投资,一直到后期的宣传、销售、反馈紧紧联系在一起。成熟的产业链可以使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为顺畅,从上游的投资制作,一直到下游的宣传营销,整个过程配合得当,结果完美。但是,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在发展当中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链,在提倡创新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拥有良好的创意,但是却不能得到良好的宣传;有时宣发团队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前期投资不足,创意单调,又使得其在后期的营销当中缺乏力量。所以,建立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是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基础。

4.影视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单一

就目前来看,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受众群体较为单一,主要年龄层集中在中青年群体。要使影视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拓展受众群使受众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样,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制作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建立起市场互动,丰富受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影视文化产业不断完善和进步。此外,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待提高。而提高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受众群体数量,有助于激发影视文化产业的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二、提升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1.提高影视文化产业的集约化水平

检验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在提倡创新的市场环境下,影视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并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影视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创作者、营销者以及消费者。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影视文化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还在发展当中,很多影视文化机构的资金缺乏,不能进行良好的创作。虽然行业提倡以创新的视角解决问题,从创新的角度进行产品构思和创意表达,但是,面对匮乏的资金,影视文化产业当中的很多企业和团队都不得不妥协让步,很多优秀创意和表达被埋没,使得影视文化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足够的创新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影视文化产业的融资平台,将实力较弱、较小的影视文化机构进行合并,以此赢得融资,扩展实力,增强影视文化产业的集约化水平。

2.加强影视创新能力的培育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与投资环境有关系,同时也和影视文化作品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行业的持续化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影视文化产业对于创新的需求就变得愈加迫切。因为创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或创意的表达方式,它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必备的元素。只有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影视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和团体才能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影视文化作品从制作前的准备到制作过程,以及后期制作和宣发,都将需要将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可以说,创新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创新能力,影视文化产业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作品。具体来说,影视文化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建立良好的创新培育机制。从影视文化产业的源头开始创新人才的培育,从学习、创作,一直到后期的实践,使创新人才和整个影视文化产业共同成长,完善影视文化产业的创作体系。同时,我国还应当加强对影视文化产业创新的鼓励和扶持,对于积极进行影视文化创新的人才或团队,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保护其创新热情,同时还要保护其创新成果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在行业内得到分享。

3.加速产业融合与开发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象征着我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影视文化产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影视文化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交流,以及影视文化产品的营销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影视文化产业,需要学习其他国家比较先进的融资方法,同时也可以加强政策扶持,使影视文化产业得到发展助力。尤其是在市场上对影视文化发展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时,影视文化产业就需要更多的融资进行创意的实现。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创意,也无法将其完整的呈现出来,使受众理解并接纳这种创意。同时,也可以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市场上具备实力的团队或企业加入到影视文化产业当中,为整体产业链的完善补充力量。使影视文化产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创作知道创作衍生产物在市场上的营销,形成一套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系统。此外,影视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健康的竞争环境,避免恶意打压,要通过合理的融资渠道加强竞争实力,使影视文化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4.加强政府部门对产业发展的扶持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选择和检验,市场的需求和喜好反映的是受众对于影视文化产业的接受程度。创新是影视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新依托于雄厚的资金支持和积极的政策引导,所以,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当就影视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或者为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或者是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政府部门可以给予重点扶持,引领电影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树立发展典型。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对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影视文化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为其在后期的宣传和营销活动中提供便利。影视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竞争激烈,产业链较长,需要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可以鼓励影视文化作品的创新和完善。政府也可以扶持影视文化产业与市场上的其他产业进行合作,进而衍生出新的产品,使影视文化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促使影视文化产业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量是巨大的,受众的眼界及欣赏水平也会因此而提高,受众对于影视文化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影视文化企业及团队都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影视文化产业必须提高影视文化产业的创作质量,尤其是要加强影视文化作品的创新工作,提倡原创,用丰富的创意内容来不断颠覆传统的表达方式,给受众呈现具有层次感和新鲜感的影视文化作品,才能真正得到国内外受众的认可,使我国的软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高其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詹成大.基于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浙江民营影视产业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2011,(05):27-29.

[2]谢鸣宇.无锡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学术新论,2013,(11):36-39.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刍议 篇7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 目前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以及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祁述裕等编著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是比较权威的著作, 该书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比较概念, 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竞争力, 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 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该书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以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辅助产业、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等5大要素为基本内容, 并将5大要素具体分解为17个竞争面、67个竞争力评价指标, 建立了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赵彦云 (2006) 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发展能力, 包括文化内容的竞争力与文化产业活动的竞争力。徐萍 (2006) 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应表现为:第一, 区域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在全国领先, 市场占有率高;第二, 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创新能力强;第三, 居民收入水平高, 文化消费市场活跃;第四, 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 文化产业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五, 市场开放、法制健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环境优良。花建 (2005) 指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7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李宜春 (2007) 认为, 文化产业竞争力, 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 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一) 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

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WEF (世界经济论坛) 和IMD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 其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 是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及前人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业对于该国或区域文化资源享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 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为国民经济体系贡献价值的能力, 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总和。

(二)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它直接体现一国或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是指文化产业赢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战略管理范式,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应具备的某些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它包括了4大核心能力:第一, 整体创新能力。它指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产品形式、科技手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整体创新能力。第二, 市场拓展能力。它指文化产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 这不但包括在已有的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 而且包括率先去开拓新的市场, 打开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第三, 成本控制能力。它指文化产业内部通过组织的合理化, 促进有效竞争, 有效地配置资源, 从而不断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第四, 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指文化产业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资源等相协调, 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文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

在文化管理上, 政府与文化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尚未理清。文化主管各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条块、部门、行业和区域分割, 既难以形成合力, 又使经营单位在工作中无所适从。文化行政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是引发文化行业管理中许多问题和矛盾的最大根源。在文化的管理手段上, 表现为存在“重行政手段管理, 轻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的现象。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各类文化产业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时, 缺乏科学高效的手段。

(二)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在全国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文化产业发展很少。在边远和贫困地区, 经济基础薄弱, 很难开展文化活动,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了。并且, 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 造成文化产业供求不平衡。同时,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当今时代,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 从内容到形式, 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 必将得以广泛应用, 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

(三) 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低

在目前特定发展阶段, 很多文化产业企业仍然处于“手工作坊”阶段。文化产业缺乏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 从国外经验看, 跨国性的大型企业集团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 我国文化产业产品差异性较小, 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 造成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不足, 在内容上、运营模式上都存在同质化现象, 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单位是国家高度控制的领域, 目前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必要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形成了行业管制严, 进入退出存在较大壁垒的局面。

四、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一) 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 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产业政策的制定。首先, 在文化产业组织政策上, 第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促进有效竞争政策, 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主要有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第二类是充分利用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 目的是限制过度竞争, 主要有直接规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其次, 在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上, 力求做到纠正文化产业发展偏差, 促进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和支持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文化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成长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缩小文化资源分配的差距, 促进社会文化公平。最后, 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上, 从产业布局和产业技术两方面分别制定相关政策, 以实现文化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目标, 给予文化产业发展恰当的定位;促进文化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形成文化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力。

(二) 转变观念, 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应该继续转变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树立更加开放的大文化发展观。树立新型的文化产业观, 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新的富于时代性的准确定位:一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从“依赖政府、行政推动”转变到“企业自主、市场运作”上来;二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视野从“生产经营、固守本业”转变到“资本经营、多元发展”上来;三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从“以文补文、以文养文”转变到“壮大产业, 繁荣事业”的高度上来;四是把发展文化业的主体范围从“脚下之产、国有之业”转变到“天下之产、国民之业”上来;五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从“画地为牢、小富即安”转变到“合作双赢、永不知足”上来。

(三) 健全文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是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上寻找措施和制度保证, 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 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 探索建立新形式下党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二是要深化文化产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人才社会化管理机制。三是要加快演出、展览等中介机构的改革与建设, 推进集约化、系统化的营销服务, 扩大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份额。四是要以资产为纽带, 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 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实现跨地区发展, 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运行机制方面, 一是要建立现代市场机制。坚持市场导向, 运用市场机制来策划、造势、包装和运营, 按照市场的要求对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 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 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 建立保证文化产业正确导向、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更好地履行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当在其职责权限之内进行科学规划, 制定基本规则, 提供各种信息, 创造良好的交易平台, 而不在于直接插手企业的具体运作。三是要创新激励机制。只有增强了微观活力, 激发了文化主体的积极性, 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增强, 文化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 才能占有新资源, 打造新品种, 做成新品牌, 形成新影响。五是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形成多元的文化投入机制。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打破行业垄断, 积极吸收境外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四)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

合理的产业结构, 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首先, 注重调整行业结构, 建立文化产业综合开发体制, 纵横拓展规模效益。在事业与产业、产业内部各门类、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实现联动发展, 实行多种行业联合开发、交叉开发。其次, 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组织结构升级。在财政税收和融资政策方面予以扶持, 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兴建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 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 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整合中小文化企业, 提高文化产业的相关度和集中度, 以形成优化组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再次, 优化产品结构, 创造品牌, 培育精品, 打造特色与个性, 避免同质竞争,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扩大文化市场准入范围的情形下, 保持传统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五) 打造强势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特色化经营, 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名品牌是一个企业或产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产业的声誉、促进产品销售, 而且名牌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无形价值。我们应立足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基础资源与独到创意结合、文化内涵与科技手段结合, 合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精心整理出一批有基础、有潜质的项目, 面向海内外招商, 引进高水平的大企业集团前来进行品牌开发。由市场解决开发资金、独到创意、最新科技手段应用, 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 以品牌开拓市场, 在市场中做响品牌。在打造本土品牌的同时, 注重引进成熟的知名文化娱乐品牌。

参考文献

[1]、赵彦云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4) .

[2]、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11) .

[3]、花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 2005 (2) .

[4]、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2) .

[5]、卿立新.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求索, 2007 (3) .

[6]、吴声怡, 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福建论坛, 2007 (6) .

[7]、史征, 刘小丹.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 2008 (17) .

[8]、巩汝浩.浅析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原因[J].消费导刊, 2008 (5) .

[9]、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 2009 (2) .

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研究 篇8

1.1 福建茶产业生产现状

福建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在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类品种丰富繁多,区域内囊括六大茶叶类别中除黑茶、黄茶外的乌龙茶,白茶、红茶、绿茶的所有品种。乌龙茶是福建茶叶的主打产品,而安溪的铁观音和武夷岩茶是福建乃至全国最出名的乌龙茶种类。其中,安溪出产的铁观音素有“茶王之称”,品质优良的铁观音冲泡7次之后仍有余香,“美如观音重如铁”久负盛名,也因此冠以“铁观音”的名号。闽北的乌龙岩茶最为出彩的莫过于大红袍了,因其拥有特殊的“岩韵”和生津止渴、抗病提神的功效,康熙皇帝脱下红袍挂于茶树之上,“大红袍”之名便由此而来。红茶和白茶主要出产于闽东,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和白毫银针等白茶也都久负盛名,各类茶种也都香高味醇,保健功效闻名遐迩。其中,正山小种早在17世纪就远销欧洲,成为英格兰皇室的皇家红茶。绿茶类的覆盖范围主要在福州、宁德、泉州、龙岩等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石亭茶,此茶因其“三绿”和“三香”闻名,外销于东南亚等地[1]。

福建地区产茶历史悠久,自建国起来,该区域茶业的发展速度也是极其迅猛的。茶叶种植面积从1952年的23 160公顷增长到2009年的194 840公顷,茶叶产量从1952年的4 900吨发展到2009年的265 700吨。在十年内,红毛茶产量从2000年的1 615吨到2009年的6 545吨,绿毛茶从2000年的72 431吨到2009年的109 187吨,乌龙茶从2000年的50 685吨到2009年的139 082吨,福建茶业的发展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10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10

由上表可见,福建茶叶产量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近十年来是十分令人鼓舞的。特别是红毛茶的产量在2009年提升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这表明近十年来国家和地区对福建茶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当地人民对本地的特色产业也毫不放松。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为福建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此表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茶叶单位亩产量在十年内并未有显著提高,并且各类品种茶叶的产量每年的增加幅度并未有质的飞跃。这表明,当前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依赖基础要素的投入,福建省的茶叶企业因循守旧自身固有的茶叶生产技术,茶叶生产用地越来越多,但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政府对茶叶生产机构的调整,对茶叶企业转型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是摆在福建省茶业发展面前的一个瓶颈问题,应对这一问题也是任重而道远的[2]。

1.2 福建茶产业出口现状

近十年来福建茶叶产量猛增,尤其是乌龙茶产量发展迅猛。但是从2001年开始,福建茶叶的出口量却呈U字形增长。2001年茶叶出口总量为20 371吨,茶叶出口贸易总额为5 175万美元。2001-2004茶叶出口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2003年茶叶出口量比上年下降了21%。到2005年和2006年,福建省茶叶出口形势稍有好转,茶叶出口量也有明显的恢复,但2006年的茶叶出口总量为17 397吨,出口贸易总额为4 848万美元,仍没有突破2001年的数据水平[3]。参照下图:(福建茶叶出口总量及各类茶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福建海关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虽然福建省茶叶年产量以高于10%的平均速度飞速增长,但是茶叶出口量所占比重却持续偏低,并在其间呈U字型增长,这便暴露了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的许多问题:诸如国际知名品牌少,无法在国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茶叶科技水平低,茶叶农残量高等等问题。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随着国外发达国家以保障人体健康为由,相继制定了苛刻的农残量标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形势便愈加严峻。首先是日本在2006年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中将进口茶叶农残量的检测项目从原来的71项增加到276项,大幅度提高了进口茶叶的准入标准,让本身质量控制力度不强的附件茶叶更难走出国内市场。并且,欧盟在2000年和2008年相继退出了一系列进口农产品农残量标准,农残检测项目大量增加,对各种农残量的标准限制也更加苛刻,并且其中很多标准在中国目前的技术情况下是很难检测出来的。虽说国外茶叶市场有明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倾向,但这也代表了当前农产品消费的一个总体趋势。就茶叶市场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安全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加,绿色、健康成为当前人们消费的主题热点,尤其是针对茶叶这种重金属含量较高的产品,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出现一系列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事件,因此,国外市场以人体健康为由设定这一系列新标准也是不无道理的[4]。当前,如何解决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是摆在福建省茶叶发展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绿色贸易壁垒的外部原因便是刚才所说的人们消费主题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消费绿色、无毒、无公害的产品,另一方面,日本和欧盟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可以达到保护本土茶业的目的,在贸易日趋自由化的今天,一些国家仍然利用一些不平等的规章条例限制对福建茶叶的进口。当然,国外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也有我们福建茶业深层次的内部问题。首先便是福建省茶叶本身就有的质量问题,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进程中,公民的卫生健康意识还比较淡薄,国家相应的法规还未完善,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还未完全形成有效地机制,再加上技术问题,国内的质量检测标准根本赶不上国外的先进水平,因此,福建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差也就成了必然现象了。其次福建省茶产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不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规模化、产业化才能标准化。要实现绿色产品战略,对茶叶中的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有效地控制,单靠小农户、小作坊生产时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发展大规模生产经验,对选种、栽培、加工、包装一系列生产环节进行严密控制和操作,并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才有标准可言,才能实现福建省茶产业链条的合理化、规范化运转。但当前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却是企业与农户分离,缺乏大型生产基地,农民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导致市场上茶叶品牌繁多,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形成规范化管理。还有就是福建省茶叶知名品牌太少,管理者品牌意识不够强,福建出产的各类茶叶都冠以名茶,一流茶叶的名号,假冒伪劣产品众多,缺乏国际知名的大品牌。

2 福建茶文化资源的挖掘

2.1 福建茶文化开发的局限

福建茶文化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先天环境,但是发展到如今,文化的发展和开发就不单单是一首诗、一部曲的传颂所能带动的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都处于多元化时代,文化也相应地走出了多元化的路线,不仅仅只是我们单纯想象的历史资源才称之为文化资源了。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福建茶业不能再因循守旧,不单单要对我们的企业进行深化改革,同时对文化的概念也要进一步革新。当前,我们对茶文化的开发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第一,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茶产品本身就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并且福建地区在很久以前茶叶已经远销海内外。但是随着历史的推动,福建茶叶却没有很好的沿袭流传下来的历史传统,推广福建的茶文化。像前辈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有关茶叶的赋颂,很多仅仅是作为经典供游客欣赏、把玩,而不能将其深入挖掘,没有一个很好的理念将茶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茶叶的销售紧密联系起来。究其原因,有关茶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强,从政府到企业,往往关注的是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都用在培养茶叶生产第一线的人才上去,而对文化这个背后强大的推动力却不十分重视,难以形成一个庞大的茶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导致福建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难以形成竞争力,效益提升缓慢。

第二,福建地区茶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相比全国而言,福建的茶文化氛围确实比较浓厚,但是翻开福建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书卷,会感觉现在的茶文化氛围多少有些轻描淡写。要打造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茶都”,现在的文化氛围是远远不够的[5]。氛围,并不是依靠一首诗、一部曲、一块石碑就能烘托出来的。当前能体现出茶文化氛围的行业仅仅是相关的文化传媒,旅游等行业,远远没有达到群众广泛参与的程度。包括制茶产茶的企业,都没有对茶文化氛围有足够的认识。要达到“茶都”所应有的标准,就必须达到区域内的所有消费者能爱茶、评茶、道茶。针对此点,就要求社会上要积极推动各类有关茶文化产业、茶道艺术、茶文化交流的活动,企业内要促成各种文化服务项目的落实。

第三,茶文化服务意识不强。

当前社会的消费热点便是时尚,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是一天比一天旺盛。尤其是茶叶这种特殊商品,人们购买茶叶的时候第一眼望去的往往不是茶叶的质量如何,而是这种茶叶所具有的文化 内涵,这集中体现在茶叶的包装上。还有人们走入茶艺居的时候,往往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消遣的,这时候这个茶艺居的主题文化色调应该是能宽释人们心灵的场所。而当前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茶叶包装全都冠以“茶王”等名不副实的旗号,并且包装样式也大都一样,毫无创新可言,更别提有多深的文化内涵了;都市中的茶艺居内部装修基本类似,所做的事情也基本都是卖茶,对茶叶的文化促销和文化品饮根本没能形成足够的重视。当然,茶文化服务意识不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茶文化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社会上对于茶叶营销缺少文化上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总的来说,全国的文化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福建的茶文化研究也是新生学科,当前福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承显得明显后劲不足,茶文化人才及其匮乏。但此时也正是福建茶产业卧薪尝胆的时期,只要培养出了茶文化人才,让政府、企业、消费者都能受到茶文化的熏陶,福建省的茶产业便走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2.2 福建深入挖掘茶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由于福建省茶文化产业建设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虽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却处处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要打造打响“茶都”的品牌,发挥福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从市场、结构、机构、融资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协调规划,政府与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明确并制定福建茶文化资源挖掘和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第一,加快塑造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的步伐。

新兴的茶文化产业绝对不能走传统产业的老路,不能再发展了几十年之后,还要回过头来考虑机构改革的问题。在建设茶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时候,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把企业塑造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让企业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去摔打、磨练。同时,要着重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多多扶植骨干企业,吸收私人资本,大力发展大中型民营企业,将福建茶文化产业的微观元素向集团化方向推进。对于已经处在萌芽发展阶段的茶文化企业,要及时给予指导,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已经偏出发展轨道的企业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保障茶文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保证茶文化资源的合力配置,推进茶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现代化生产。

第二,要加快福建茶文化品牌的塑造。

塑造品牌的目的便是要提高知名度,进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福建茶产业来看,范围内的企业品牌意识普遍不强,并且对品牌的概念就是浮夸,而没有捉摸在品牌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的推动力,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管理机制也极度不完善。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势必会影响到新兴的茶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使福建的茶文化品牌在福建的饮食业、文艺业、影视业等行业撑起属于福建茶文化的一片天,深入挖掘福建茶文化的巨大商机,努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茶文化产业品牌之路,积极引导文化消费[6]。在茶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包装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茶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条件下,一定要注重培育以多种产业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基地,提升茶文化消费的档次和规模,集中力量抓好茶文化产业的大工程大项目,精心培育和打造福建的茶文化品牌。

第三,加快推进福建茶文化产业机构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一定要加快成立福建茶文化产业协会的步伐,协会起着整合全省茶文化资源,加强茶文化产业行业自律、开拓省内省外市场、加强产业内文化企业的沟通交流等作用,协会并不属于政府,而是树立起一道利于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保障茶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在现代产业的建设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开发和培育同样影响着一个产业的繁荣程度,在演出、展览等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中介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育和繁荣文化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7]。同样,在推进福建茶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在推进文化产品营销网络化、系统化的过程中,完善的文化经纪人制度也能大幅度提高产业的运作效率。因此,茶文化产业的建设离不开相关机构的蓬勃发展。

第四,加强茶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力度。

福建的茶文化产业要发展,不能只是局限在大中型城市,县镇乡级的茶文化工作的开展也是必须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招商引资项目,相应在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商业一条街、古玩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等等,但是唯独罕听到文化一条街,尤其是在福建这个文化元素众多的地区内,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推动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股份制、个体私营等形式参与兴办茶文化产业的建设是福建茶产业要发展的必由之路,目的便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福建的茶文化产业要发展,决不能走传统产业发展的老路,茶文化产业是新生的,有层次的产业,要在发展初期便做好长久的规划,在品牌、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去培育,走现代化产业的道路,福建的茶文化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只有采取了合理的对策,才能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福建茶文化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本文随后所要采用的层次分析法中,将有关决策问题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个层次。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目标便是通过对福建茶产业与茶文化的研究,从而找出发展福建茶产业的文化对策。本文的目标层便设立为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持续力等五个方面[8]。至于二级指标的设立,便是本人综合分析所调查研究的数据及其专家教授所给的意见,剖析上诉一级指标五大要点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具体指标设计见下表:

3.2 计算待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并根据专家调查法所搜集的数据,构造出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并根据和积法对判断矩阵进行简单的运算,求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具体如下表所示:

经过上述五个图标的计算可以很轻松地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向量,其中:

W=(0.060,0.189,0.122,0.584,0.045)

W1=(0.065,0.554,0.252,0.129)

W2=(0.581,0.309,0.110,)

W3=(0.471,0.193,0.072,0.264)

W4=(0.213,0.116,0.600,0.071)

W5=(0.058,0.550,0.144,0.248)

3.3 单因素评价

本人通过专家调查法所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数据,用以确立隶属度进而完成单因素评价矩阵,最终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具体评价结果见下文所示:

3.3.1 文化凝聚力单因素评价

由此表可得文化凝聚力的单因素判断矩阵为:

B1[00.240.470.180.110.160.260.370.120.090.110.180.540.140.030.150.130.410.200.11],而W1=(0.065,0.554,0.252,0.129),根据W1与R1的结果可以得出文化凝聚力的评价向量为:

B1=W1·R1=(0.136,0.222,0.425,0.139,0.078)。

3.3.2 文化生产力单因素评价

由此表可得文化生产力的单因素判断矩阵为:

R2=[0.260.330.240.120.050.170.370.260.110.090.080.140.570.160.05]而W2=(0.581,0.309,0.110)。

根据W2与R2的结果可以得出文化生产力的评价向量为:

B2=W2·R2=(0.212,0.321,0.282,0.121,0.064)。

3.3.3 文化传播力单因素评价

由此表可得文化传播力的单因素判断矩阵为:

R3=[00.100.550.220.130.240.280.360.080.040.130.160.340.250.1200.080.390.330.20],而W3=(0.471,0.193,0.072,0.264)。

根据W3与R3的结果可以得出文化生产力的评价向量为:

B3=W3·R3=(0.056,0.134,0.456,0.224,0.130)。

3.3.4 文化创新力单因素评价

由此表可得文化创新力的单因素判断矩阵为:

R4=[0.350.260.240.1500.330.390.28000.290.420.200.0900.190.470.280.060],而W4=(0.213,0.116,0.600,0.071)。

根据W4与R4的结果可以得出文化创新力的评价向量为:

B4=W4·R4=(0.300,0.386,0.224,0.090,0)。

3.3.5 文化持续力单因素评价

由此表可得文化持续力的单因素判断矩阵为:

R5=[00.110.250.430.210.100.200.280.290.130.070.140.220.320.25000.260.490.25]。而W5=(0.058,0.550,0.144,0.248)。

根据W5与R5的结果可以得出文化创新力的评价向量为:

B5=W5·R5=(0.065,0.137,0.265,0.352,0.181).

将以上做出的评价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可得:

C1=(0.136,0.222,0.425,0.139,0.078)。

C2=(0.212,0.321,0.282,0.121,0.064)。

C3=(0.056,0.134,0.456,0.224,0.130)。

C4=(0.300,0.386,0.224,0.090,0)。

C5=(0.065,0.137,0.265,0.352,0.181)。

3.4 综合评价

将上文单因素评价所得的评价向量综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对总目标进行评价的模糊判断矩阵,根据已经得出的W,即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即可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B=W[C1C2C3C4C5]=(b1,b2,b3,b4,b5)[0.1360.2220.4250.1390.0780.2120.3210.2820.1210.0640.0560.1340.4560.2240.1300.3000.3860.2240.09000.0650.1370.2650.3520.181]=(0.060,0.189,0.122,0.584,0.045).=(0.233,0.322,0.277,0.127,0.041).

对所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可得最终评价向量

C=(0.233,0.322,0.277,0.127,0.041).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最大隶属度原则,Max(ci)=0.322.因此,本文对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的最终评判等级为“较差”[9]。

3.5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对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的评价等级为较差,这就意味着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要发展,还需要从各个指标上多下功夫,下面就对各单因素评价交过进行具体分析。

福建茶产业文化凝聚力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一般,在企业价值观的明晰程度,企业分工协作能力、消费者的认可以及员工的满意程度方面都不太理想,评价等级一般表明福建茶产业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凝聚力的建设,只是在总体思路与方法上需要加以改进。

福建茶产业文化生产力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较差,在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区位优势方面,福建茶产业的文化生产力总体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尤其是当前福建茶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进行有效改造,这也是摆在福建茶产业发展面前的一道很棘手的问题,并且福建茶产业的企业组织形式比较落后,不能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极大影响企业生产的效率。

福建茶产业文化传播力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一般。当前福建茶业企业对品牌的重要性才刚刚有所认识,所以福建茶产业的品牌培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因为福建茶企业规模较小,茶产业组织机构不够严密,所以在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仍是待需开发的一片荒地,而在媒体的推广方面,福建茶产业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毕竟福建茶产业在很多区域都是支柱产业,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也都很强。

福建茶产业文化创新力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较差。企业内员工的平均文化水平是初中文化,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创造力,再加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强,并且在技术研究的投入上处于很低的水平,所以福建茶业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力,难以生产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文化创新力同时也是福建茶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大突破点,在以后福建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始终是围绕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主旋律。

福建茶产业文化持续力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较高。福建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并且也在不断地推进文化服务产业的建设,政府与地方也为福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福建茶产业发展的曙光,福建的茶产业发展有较高的持续力,需要茶产业不断促进各个指标的优化,形成福建茶产业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

摘要:随着茶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茶叶的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福建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已经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增强福建茶产业的竞争力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福建发展茶产业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就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提升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最终达到稳步提高福建茶产业区域竞争力的问题。

关键词: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咏梅,苏祝成.中国茶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0-106.

[2]丛林.福建茶业科技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茶叶,2006(2):1-4.

[3]蒋颖.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4):5-8.

[4]吴其勉.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2):33-34.

[5]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5-28.

[6]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20-37.

[7]顾江.文化产业研究(3)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40-170,.

[8]李莉,陈忠.管理定量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60-188.

提升双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篇9

(一) 什么是文化产业

1947年, 德国的阿多诺 (Theodor Adorno) 和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在其《启蒙的辩证法》一文中首次提出了“cultural industry”———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目前, 文化产业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述, 在这些表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前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大卫·索斯比 (David Throsby) 在其《经济学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是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并不断向外扩大与延伸, 以“创造”为核心并与其他各种投入相结合而形成的各类文化产品的经济集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文化产业指的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 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前新闻出版总署、前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 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中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二)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理论界大多从文化产业竞争力背后的要素组合结构论述, 比如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关产业关联度、产业整体资源、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效益等方面。

顾乃华、夏杰长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 指的是生产文化产品或者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者在政府 (尤其是地方政府) 构建的商业环境下, 控制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和服务时, 在文化市场上体现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吸引力, 主要体现在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 前者反映文化产业在当前的经营效益以及占据市场的能力, 后者反映文化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角度看, 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的能力;从市场占有能力的角度来看, 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表现为在国内外文化市场上更大市场份额的占有能力。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城市 (或地区) 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五大基本要素:文化需求的竞争力、政府政策以及行业管理的竞争力、文化资源的竞争力、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相关辅助产业的竞争力。

二、双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双流具有丰富的以古蜀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 以临空资源为特色的便捷的交通体系, 充足的土地资源贮备等优势, 近几年,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双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文化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亮点和城市形象的新符号。

(一) 抓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 顺应了产业大发展浪潮

2009年, 成都市提出了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的发展目标, 同时出台了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2) 》。

2011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吹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指明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为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基础。整体大背景的政策利好, 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双流抓住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 相关的规划和扶持政策陆续跟进, 极大地促进了县域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 为双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速

双流, 这座连续18年蝉联全省“十强县”,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第十八强的经济强县,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期, 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宣传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3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正式公布, 《意见》在融资、税收等方面制定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凸显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于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带动性大的新兴产业, 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 而双流县委、县政府前瞻性地预见了这种趋势, 很早就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鼓励办法。早在2009年, 双流县委第十一届68次常委会决定, 组建双流县文化旅游管理委员会, 为县政府派出行政机构, 负责全县文化旅游业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协调服务等工作。其具体职责包括指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拓展文化旅游市场, 承担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在成都市提出双流建设“以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以及打造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后, 双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将以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来发展。2012年, 双流县委制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意见》, 同年, 双流县还制发了《双流县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双流县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打造中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 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 规划先行从而确保科学发展

在推进文化产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双流以创新的思路实施规划先行的战略, 2011年, 双流县文旅委积极编制并完成了《双流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双流县动漫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 双流文旅委结合《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双流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完成了《双流县文化创意产业布局规划》, 提出了“三区多点”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总面积达26.1Km2, 三区为新城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文化保税区、黄龙溪文化名镇区;多点涉及华阳、胜利、兴隆等街道 (镇) 。

目前, 新城公园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已经启动, 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包括了:动漫娱乐、体育竞技、文博展示、现代传媒、创意设计、高端商务六大板块。

(四) 招商与促建并重, 加快加速产业发展

2009年至今, 文旅委统筹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招商与促建并重, 采取“走出去招商、以商招商、政策招商”等方式, 大力推进优质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目前,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 一是建成了王志纲工作室、杨继瑞工作室、三都博物馆、南湖、极地海洋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引进的艺森 (动漫) 公司的作品———《果园宝贝》在央视一套连播;二是梦视界创意工场、蓝顶艺术新村、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入建设阶段;三是国际数字新媒体产业园、中经传媒、三都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进入洽谈阶段, 并正在积极引进中旭盛世风华、香港同源等文化创意企业。

三、双流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双流文化产业起步早、步调大、举措实, 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先发优势, 但是面对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愈加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以及国际文化强国极力进入中国市场而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双流文化产业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过于宽泛且力度不足

目前, 同全国文化产业强市相比, 双流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 尚未建立力度较大的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平台

目前, 搭建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平台在全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华东地区以苏州和常州为例, 2009年, 苏州出台了《关于推动苏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 每年从市级财政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 建立市级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2012年, 苏州市财政将引导资金数额更是提升至4000万元, 并将逐年递增1000万元。2009年, 常州市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2009年起5年内,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 高新区财政每年配套安排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软件、动漫、网络游戏、服务外包、设计服务、文化艺术及其他辅助服务等创意产业发展。

另外, 比如华南地区的东莞市, 2012年, 该市公布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 根据该意见稿, 东莞市在未来5年内将在财政、税收、土地等多个方面采用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共安排16亿元专项资金来扶持东莞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国家文化中心, 北京早已致力于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并一直在政策上鼓励银行类金融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比如从2006年到2009年短短几年时间, 北京已经投放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20亿元, 支持了358个重点项目, 带动社会资本200亿元。

目前, 文化产业扶持的专项资金具有很强的产业针对性, 从其他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 高效、科学的专项扶持资金的设立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力。

2. 文化产业供地政策略显扶持力度不足

在调研中发现, 和全国文化产业强市相比, 双流文化产业供地政策略显扶持力度不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用地价格, 和全国其它文化产业强市相比, 双流均高出较多。

在土地扶持政策方面, 国内的文化产业强市在向产业供地时大多采取了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的方式, 具体操作方法有划拨或者以工业地价的价格向文化产业供地。以金一文化为例, 当时江苏省江阴市为了引进该企业入驻, 采取了以工业用地的低价方式向企业供地,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快速入驻投产,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经济总量的提升。就具体规定而言, 2010年, 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试行) 》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1.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 依法简化文化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 优先安排用地。2.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中涉及土地资产处置的, 按国家和省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执行。改制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 经市政府批准, 可仍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 应依法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 经评估确定后, 可以作价出资 (入股) 等方式处置。3.对新增非国有资本投资的营利性文化产业项目用地, 应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 经批准可以划拨方式使用。

另外, 比如绍兴市, 2010年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该通知规定: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出租兴办文化创意产业, 经城市规划许可, 其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国有文化企业使用的原划拨土地, 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 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可仍以划拨方式使用。

在调研中, 笔者发现以工业地价的低价方式或者直接划拨方式的供地政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土地政策,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文化企业起步的负担, 从长远看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 缺少品牌意识和领军型企业, 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有待提高

双流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偏低,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的精品力作数量较少。以动漫产业为例, 目前双流的原创动漫仍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动漫产品中尤其缺少像“蓝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这样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原创作品;其二, 缺少具有领军性质的大型文化企业, 这些就导致了双流文化产业园区在建设和招商中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

另外, 双流虽然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很多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缺少品牌意识。以位于双流永兴镇, 依坡而建, 距今已经150年的同治龙窑为例, 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看, 同治龙窑无疑是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绝佳品牌, 可目前同治龙窑在产业上基本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更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三) 高端复合型人才有待进一步培养

目前双流还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 缺乏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又擅长产业运营的管理者, 缺少领军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已经成为了双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另外, 双流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培训体制还不完善,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自我培养的速度还不能满足双流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文化创意从业人员为例, 双流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远不到10%, 而相比之下, 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数据要高很多, 在纽约, 文化创意相关的从业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 在伦敦则是14%, 而在日本东京, 这一数字更是高达15%, 文化创意人才的高密度聚集正是这些城市发展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 为它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 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够健全

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机制在双流并不够健全, 这也成为了双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就产业特点看, 文化产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很大的行业, 而产出周期却很长, 产业要发展除了离不开企业自身造血外, 在前期还需要外部的输血。然而, 在间接融资方面, 由于在文化企业的资产组合中, 无形的资产多, 有形的资产少, 可以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少, 并且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中介评估机构的发展严重滞后, 因此, 金融机构给文化企业贷款时面临的金融风险就较高, 放贷的动力不足, 文化企业的贷款难度较高。另外, 在直接融资方面, 大多数的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以及财务业绩都很难达到上市融资要求, 目前, 上市直接融资并不是文化企业融资的普遍选择。因此, 由于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和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工具难以与其有效对接, 金融创新落后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2

需要指出的是, 和工业企业成熟的融资模式相比, 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 缺乏成熟的评估、交易和风险分担平台, 金融支持机制的整体生态环境较差, 这些也是以知识产权收益为核心资产的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融资中介服务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双流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中介机构, 这就导致了相关机构对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主动服务能力偏低。二是缺少贷款风险分担组织, 政府或者第三方组织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或者贷款担保服务将大大降低企业在融资中的金融风险, 而双流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文化企业的此类扶持资金, 并且现有的保险和担保机构在面对文化企业时普遍持犹豫态度, 市场上缺乏专业性的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3三是缺乏专业性的版权质押交易平台, 与有形资产交易相比, 文化企业的交易中以产权交易为方式的较多, 并且交易更加复杂和专业性, 由于缺乏完善的交易处置平台, 作为贷款债权人的银行一方往往很难处置文化企业在贷款融资过程中所质押的文化版权, 因而在更注重风险控制和责任追究的形势下, 银行信贷员对文化企业的融资往往不能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

四、提升双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 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力, 释放文化资源的整体经济效应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对文化资源的低效率、重复性整合是县域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双流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该避免进入这一误区, 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三点着手:其一, 应重点加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路线以及配套政策科学化的“顶层规划”, 避免文化资源重复性组合以及低层次产业项目的“一哄而上”;其二, 应大力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总部经济, 这可以借鉴北京、上海、深圳这些文化产业强市的成功经验, 扩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度,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来双流投资;其三, 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双流的体育、旅游、物流、建筑等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融合其他产业来打造文化产业整体链条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如哈利波特就是最近几年在文化产业链开发中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从小说的创作、出版到电影的改编、发行再到相关产业比如与其相关的旅游产业的开发, 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 整体产业链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亿美元以上。

(二) 建立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起科学统一、权威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据悉, 中宣部目前正牵头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对已经实施多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修改和完善, 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推出后, 各地区必须严格按照统计指标体系的范围执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各省市在对各自辖区进行统计时, 可以少于国家的统计分类, 但不能超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范围。

建议双流县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符合双流县域实际发展情况的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外延。双流应依据文化产业行业分类, 全面做好对文化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当然, 在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也存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交叉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 笔者建议可依据比重划分的方法, 比如, 如果一个传统产品的市场价格有超过50%以上的增加值来自于设计、品牌、创意等带来的文化附加值, 那么这个传统产品就可以归类为文化产业产品;如果一个传统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50%来自文化产品的销售收入, 那么这个企业也可以归类为文化企业。此外, 要做好县、镇两级文化产业的统计衔接工作, 做到数据的来源一致、分析的方法一致, 为文化产业相关运行部门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4

(三) 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项扶持资金,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专项产业扶持资金是一种官方的资金支持形式, 双流可以学习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设立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 专门扶持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优秀文化项目建设。

在具体操作上, 专项资金的扶持额度可按照该企业对GDP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值为依据, 并要重点考虑那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巨大发展潜力的、广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同时, 可以成立文化产业担保基金, 担保基金的成立可按照双流政府与民间资本、商业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 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另外, 专项资金的运用不能忽视规模小但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文化企业, 双流文化企业里面中小企业数量占了绝大多数, 其机制灵活、成本低, 在双流县域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中,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中小企业往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这些中小企业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 双流政府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积极健全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 进一步加大中小文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5

(四) 加大对优秀的文化产业项目供地的优惠力度

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强市在对优秀的文化产业项目供地时都给予了较大力度的优惠。当地政府会优先保障重点文化产业建设用地, 另外, 在价格上, 当地政府通常会以工业用地的低价位甚至以直接划拨的形式向优秀的文化产业项目供地。

和其他文化产业强市相比, 双流对文化企业的供地价格过高, 笔者建议, 双流在对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供地时应该给予更大程度的优惠力度, 在接洽一些具有发展前景, 且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时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甚至以工业地价的优惠力度向其供地,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助推双流文化产业的高速持续发展。

(五) 加大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金融支持力度

固定资产少是大多数文化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 因此, 融资难是文化企业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双流政府不仅仅要不断完善信用制度和控制信贷的金融风险, 还应该在信贷的政策方面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双流应该积极学习国内其他文化产业强市, 探索将专利权、著作权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方式, 为双流县文化企业在间接融资上提供更加具有积极效果的服务和支持。

具体来讲, 双流应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文化产业企业直接性的对接合作,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 探索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 完善和改进信贷管理制度和流程, 加大有效的信贷支持, 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双流应该大力鼓励县域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强劲的文化企业直接进行融资,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重点支持中小型的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进行融资;另外, 对于那些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应该持支持态度并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在投融资的配套机制上, 应加快制定著作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质押办法, 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 建立和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积极开发适应文化产业的担保业务的品种, 积极构架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分摊机制。

(六) 大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功能区

文化产业功能区是文化企业的集聚区域, 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势、快速地释放集聚效应、强化产业竞争力。搞好文化产业功能区是双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双流应加强现有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 不断提高功能区服务水平。

为此, 双流应该尽快修订出台《双流文化产业功能区认定和管理办法》, 并研究制定《双流文化产业功能区日常管理实施细则》、《双流文化产业功能区评价标准》等政策措施。与此同时, 应利用现有的良好资源做好功能区项目招商推介宣传工作, 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具有领军性的文化企业在双流投资, 引导文化产业大型项目落户功能区, 引进具有总部性质的大型文化企业以及具有研发性质的创新设计中心入驻功能区。

(七) 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双流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首先, 要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 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 还要保证能把人才留在双流, 让专业人才在文化产业领域一展所长, 使得引进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 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一是搭建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体系, 可以采取进高校培训、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另外, 双流应该根据自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培训和调研考察活动, 从而了解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为双流培养一批熟悉产业情况、懂得营销策划、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八) 积极提升双流县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能力

地区自身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是衡量这一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 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必将逐步提高, 双流作为经济强县可以积极引导居民增加文化产品的消费, 深度挖掘和开发现有文化消费项目, 并积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 比如随着新城公园中文化产业项目的逐步建成和运营, 双流居民可以在家门口进行文化产品的消费, 这些都可以促使地区内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总结

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弱已经逐步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 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以及提升综合国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以双流为例, 对其县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总结了双流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双流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提升双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其实, 双流在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是我国县域地区遇到的共性问题, 笔者希望本文能够给政府决策部门在拟定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惠林, 《文化产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李茂民, 《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6期。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篇10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国内许多大城市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决策写入政府报告。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 势头强劲, 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 有8千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仅环境优美, 而且民营经济发达, 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消费潜力。杭州在《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中提出“创意产业”要成为“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700亿元, 达到702亿元, 增长16.2% (按可比价计算, 下同) , 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 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2012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达1060.70亿元, 增长15.6%, 占全市增加值比重的13.59%, 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2012年,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限额以上企事业单位资产总计达4622.07亿元, 增长15.0%;从业人员达53.19万人, 增长5.9%。其中核心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1668.47亿元, 增长21.0%, 占文化创意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全部收入的82.3%,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企业分别实现收入647.79亿元和445.09亿元, 分别增长37.4%和15.1%;文创产业外围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359.04亿元, 增长11.7%。

本文结合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长沙、重庆、天津、成都十大城市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数据, 核算并比较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竞争力因子。

一、竞争力因子测算

(一) 基础 (实力) 因子X1

实力竞争力用来评价一个地区生产与提供文化创意产品的能力。选择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11、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X12、已建或在建产业园区数量X13、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投资完成额X14等指标来进行衡量。X11、X12、X13能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X14能反映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1) 根据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杨丽萍2011年研究数据。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四个变量可以分成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11、X12、X13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14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水平因子, 第二公因子称作基础因子。

由此计算得到

(二) 收获 (收益) 因子X2

收益竞争力用来评价一个地区在文化创意产品经营中, 所获得的利益。选择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21、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X22、图书、报纸和期刊印数X23等指标来衡量。X21能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X22能反映出艺术表演的收入水平;X23能反映出出版业的产出和收益情况。

根据统计软件分析, X21、X22、X23同属于收益公因子, 各变量与收益公因子的关系是:

收益公因子=0.466X21-0.790X22+0.892X23

由此计算得到各地区收益公因子为:

(三) 结构因子X3

结构竞争力能体现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选取核心层增加值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X31、企业R&D经费指出率X32、专利授权量X33。X31能反映出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X32和X33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X31、X32、X33三个变量可以抽取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32、X33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31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技术结构因子F31, 第二公因子称作创新结构因子F32。

技术结构因子F31=-0.059X31+0.902X32+0.939X33

创新结构因子F32=0.991X31-0.252X32+0.100X33

由此计算得到

(四) 环境因子X4

环境竞争力是指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扶持、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 以及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选取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41、政府专项资金投入X42、文化事业单位数X43、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比重X44、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X45等5个变量。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X41、X42、X43、X44、X45五个变量可以抽取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42、X43、X44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41、X45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直接环境因子F41, 第二公因子称作间接环境因子F42。

直接环境因子F41=0.032X41+0.923X42+0.875X43-0.177X44+0.673X45

间接因子F42=0.862X41-0.093X42-0.255X43+0.948X44+0.431X45

由此计算得到

(五)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因子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由以上四大因子决定, 因此, 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CCIC测度模型如下:

计算可得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如下表:

二、结果分析

从上述测算结果来看, 基础实力方面, 天津、上海和北京比较强, 杭州比较弱。这主要由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 目前已建或在建产业园区数量相对其他城市比较少。此外, 文化体育娱乐业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加, 这方面的固定投资完成额目前处于低水平。

收益方面, 广州位居第一, 杭州位居第二, 武汉第三。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对杭州经济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是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 杭州出版物的水平和艺术表演水平也比较高,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杭州人们对创意产品的消费也日益热衷, 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

技术结构方面, 上海第一, 深圳第二, 北京第三, 杭州位居第四。

创新结构方面, 成都第一, 杭州第二, 长沙第三。

从整体结构来看, 成都第一, 上海第二, 深圳第三, 杭州第五。这说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在10大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 创意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合理, 特别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强。

直接环境方面, 重庆第一, 北京第二, 深圳第三, 杭州第六。

间接环境方面, 广州第一, 北京第二, 上海第三, 杭州第五。

从整体环境来看, 北京第一, 广州第二, 上海第三, 杭州位居第七。这说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宏观发展环境在全国居中等偏下水平, 还有待改善。政府专项资金投入额度有待增加, 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改造和发展, 要采取措施引导居民进一步扩大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政府在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渠道上要加大管理力度。

三、政策与建议

(一) 优化产业园区建设

就目前来看,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个数、已建和在建面积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 都是比较少的。杭州市政府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在保留原有城区工业老房子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创意产业园区, 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此外, 政府还要加强产业园区质的提高, 规划整合现有园区散、小、杂的局面, 把同类创意企业安排在一个园区内, 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促成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二) 增加文化体育娱乐方面的投资

政府应增加或引导私营企业增加文化体育娱乐业方面的投资建设, 为全市消费者提供优良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服务。杭州现有公共图书馆10个, 文化馆10个, 文化站94个, 各类博物馆54个, 还有许多纪念馆。杭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也日益转型, 通过艺术下乡和进社区服务, 受惠更多民众。杭州还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 如宋城千古情、杭州乐园、杭州烂苹果乐园、杭州科技馆、水底世界等。

(三)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创新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创新创意容易被仿造, 因此, 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创意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仅要惩罚鲜明, 同时要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提供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降低交易成本。只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受到保护, 才能进一步激发创意者的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四) 促进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渠道通畅

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及宽带等是消费者消费创意产品的渠道。阿里巴巴网络交易平台在商家和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11日支付宝成交金额达191亿元, 已经成了消费者主要购物渠道。为此, 政府部门应打击垄断, 引导相关网络商, 降低入网门槛, 减少网络使用费用, 以方便更多民众。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10)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3]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 2011 (3)

[4]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 2011 (2)

上一篇:苏北乡镇企业下一篇:能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