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2024-04-23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共6篇)

篇1: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如何调试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是当前教育所不可忽视的。对宁波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经济 困难、家庭文化水平低以及认识上的偏差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改善经济状况,保障社会权利;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第三,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救助工作。

社会;弱势群体;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群。为了研究之便,我们把弱势群体归为贫困、残疾、单亲、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各类人群的子女。弱势群体子女由于其父母在经济、政治 和社会中的弱势,经常置身于“困苦”环境,加之其心理抵御能力差,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疾病或者社会问题。中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关注并有效地解决中小学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既是家长、学校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调查运用了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学生与家长调查问卷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现状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从老三区分别抽取好、中、差小学、初中、高中各3所。从中共抽取弱势群体子女2731人,同时随机抽取非弱势群体子女(对照组)879人,合计发出问卷3610份,收回有效学生问卷3145份,家长问卷3500份。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

一、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现状分析

综合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

(二)不同性别弱势群体之间

不同性别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性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性弱势群体子女。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和总分上,不同性别弱势群体子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抑郁因子分和恐怖因子分的性别差异又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在恐怖症状方面,女性弱势群体子女因子分超过临界值两分的人数比例为28%

左右,而男性则不到20%;总分超过临界值160分的人数比例女性为47%,而男性则不到43%。

(三)不同年龄弱势群体之间

不同年龄段的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级别学校弱势群体子女总分超过临界值160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小学10%左右,初中超过40%,高中(或中专)则接近60%。

(四)不同等次学校中弱势群体之间

调查结果显示:好、中、差三组不同学校等次弱势群体子女表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和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另外,差异非常显著的因子分和总分的平均秩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差学校” “中等学校” “好学校”。这说明差学校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最少,好学校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最多,中等学校介于差学校与好学校之间。学校的等次对弱势群体心理状况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二、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困难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人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的根源。调查显示,有19.66%的弱势群体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其中残疾人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最低;弱势群体家庭月开销在300元以下的占33.18%:500元以下的占63.9%,可见弱势群体家庭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人性、生活上的贫困性决定了他们在于女的教育支出上就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最为严重的是,生活富裕的家庭与弱势群体家庭的强烈反差令弱势群体子女羡慕、嫉妒,继而自卑、仇视。“学校等次越好,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则越差”这个调查结果也恰恰说明强势与弱势的贫富对比会使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失衡。因为所谓“好学校”是社会财富、社会地位、社会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而这些也正是弱势群体子女所缺乏的,在这种强势的包围中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自我封闭,这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二)认识的偏差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尽管调查显示,弱势群体子女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弱势群体子女各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并不是对照组没有任何心理问题,也不是弱势群体子女都有心理问题,恰恰有许多弱势群体子女非常健康、非常优秀。所以,上述社会的和家庭的因素固然重要,也只是一个外部条件,弱势群体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

三、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弱势群体是需要特殊关爱和援助的群体,他们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举全社会之力。

(一)改善经济状况,保障社会权利

经济的障碍严重阻碍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可为发展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从经济上扶助弱势群体,但是总体而言,在资源分配和权利赋予上,更多的是按照社会主流人群的主观意志排列组合,尽管这样会使弱势群体获得一些资源,但是所占比重很少。要真正改善弱势群体的地位和处境,必须赋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权利,并赋予他们发挥这些权利的公平机会,发展他们在使用这些权利时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援助弱势人群。

(三)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与救助工作

学校是培养人的主阵地,各级学校都要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做好教育引导、预防与救助工作。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要有心理健康和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为此,学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增长相关知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第二,纠正认识偏差,根植合理观念,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一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和网页,成立心理咨询室等途径,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其保密性和针对性为学

生所欢迎,特别是成功地运用 现代 化 网络 教育转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进课堂,通过讨论、交流、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正视自己的弱势地位,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为了激发弱势群体子女的斗志,教师可以介绍弱势群体子女成才的案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为弱势群体子女寻找心理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正是在集体的比较中产生的,他们需要与自己具有共同性质的小团体求得心理的平衡。所以,各学校可以将具有共同特点的弱势群体子女组成小组,在这些小团体中,让他们寻找与自己相近的心理感受,寻找相近的沟通语言和沟通方式,寻找相互间无障碍的心理支持。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弱势群体划定在一个小圈子里,在为他们寻找支持的同时更要教育弱势群体子女主动将自己融入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在广泛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

太阳社区

郑姗

篇2: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穷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研究。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

正文:教育公平是实施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关注并有效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完善和建构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且不容回避的问题。

1.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虽然已为众多研究者所瞩目,但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形成统一的共识。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到的基本共识,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通常具备下述特征:物质生活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由于制度安排或个人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政治上不能有效表达自身利益、捍卫自身权益。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只要社会还存在等级、贫富差距,存在权利效应,就会有弱势群体的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分类同样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先生给出的,他在解释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四类人,他们分别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从贫困这个角度讲,农民尤其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也应该属于这一行列。无论从相对贫困还是绝对贫困来讲我国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是人数最多、最弱的群体。本文所关注的弱势群体主要指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人群。所指的弱势群体子女即上述群体子女。

2.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而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且是对人性、人权的侵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1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义务教育虽然是强迫教育。但实质是一种赋予性机会。而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普九”人口覆盖率低于65%的省区全部集中在西部的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儿童的入学率仅为80%,并且巩固率低,流失率高,辍学现象严重。教育部公布的1998-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基本情况计算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在校总数4%,而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民工子女就学存在诸多矛盾,如二元户籍制度与受教育权的矛盾;办学条件与教育支付能力的矛盾;公立学校中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这些矛盾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症结。

2.2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或歧视。表现在:(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弱势群体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危房尚存,必需设备不足,师资力

量单薄,生员无保证。而“民工子弟学校”较之全日制公里学校收费低廉,管理灵活。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和标准,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连儿童最基本的课程需求都无法满足,在加上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原则缺乏公正性,课程改革注重“跨越式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牺牲了农村和非发达地区的利益。(3)教师整体素质低,以及“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必然好”的畸形学生评价标准,使弱势群体子女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流动人口子女即便获得了入学的机会,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收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歧视”,极少数教师甚至公然地“歧视”。

2.3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这主要是指不能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实现。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的实证研究表明基本相似的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并不大,而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最大因素是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从弱势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其子女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就业的不平等问题。北京市招生办曾统计1990年背景市录取大学新生17248人中工农子女3651人,仅占21%,这其中教育均等的失衡问题足以略见一斑。

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弱势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十分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家庭经济、文化处境不良

目前在国家教育资源尚未极大丰富的较长时期内,都需要家庭不断投入。贫困地区农民经济状况差,生活贫困,温饱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子女的教育只能放在次要位置。下岗职工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她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进城民工由于文化技术较低只能从事一些服务型行业中脏、苦、累、差的工作。他们中有不少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任何保护,更不必谈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其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接原因。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由于落后的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如“多子多福”“读书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等陈旧思想限制了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

3.2国家政策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健全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认识的影响

国家颁布的《户口管理条例》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负担过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趋势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在教育公平原则下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制度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有各个县、乡财政管理,其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掌握了主要财政却承担极少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着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此外,教育政策较长时期执行教育资源分配重点倾斜政策,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向重点学校,实验学校倾斜,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对落后地区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保障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再加上我国业已形成的富有的歧视贫困的、城市的歧视农村的、从事脑力劳动的歧视体力劳动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弱势群体被歧视,其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4、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研究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有力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面临社会转型,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有效地解决。

4.1健全法制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

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全国和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健康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进一步确保受教育者的教育权不受侵犯。

4.1.1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政府有责任担负起为适龄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同时弱势群体子女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尽快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

4.1.2妥善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彻底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使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镇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权。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民工子女教育“公办为主”的办学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

4.1.3制定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补贴或教育费减免的政策。

为特困户、失业贫困户子女提供必要的特殊帮助。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强制私营企业主部门承担起本企业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保证这些家庭的子女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4.2建构无差别、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做到教学公平

4.2.1转变观念,端正学校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

制度化教育确立了经年难改的“应试”模式。学校管理者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区别对待学生的做法,如快班与慢班、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分,目的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提高升学率。因此转变这种观念采取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4.2.2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公平。

我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一位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一视同仁,体现平等,而不是少数教师公然的“歧视”。

4.2.3要正确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办学水平从根本上判断不是看升学率高低而是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让一些考核评价指标:如辍学率、合格率、学校事故率、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投诉情况等项目对学校的评价硬起来。真正把以分数为中心的管理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上,形成对学生的尊重保护氛围。

4.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加快办学形式多样化

4.3.1合理配置资源。

在指导原则上要体现整体公平,差别对待和切合原则。有效利用资源,加大对经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区”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对口扶贫工程”。同时改革招商体制,缩小招生录取上的地区差异。

4.3.2公立学校要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团就学的主要渠道。

这是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上规定的,并且,同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支持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办学,设立教学基金会等,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助学金,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

4.3.3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

试行“教育券制度”即:委托某个机构向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发放一定面值的“教育券”吸纳民工子弟的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券向有关部门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教育券的经费来源可采用政府财政拨一点,外来人员出一点,用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讲教育券的发放范围扩展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发放对象是贫困学生。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借鉴教育券的经验或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参考文献:

[1]郑杭生.走向更加公平的社会[Z]2003-1-20

[2]郭小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30

[3]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教育学刊,2003

[4]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7

[5]王腾迈,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研究.2002-6-3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equity research Pick to: Poor farmers, migrant workers laid off into the city, the unemployed

篇3: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不同类型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也是一个国际化词汇。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突出。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在国外较早就有研究。欧美国家在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文献中有大量研究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衡量指标、弱势群体人员的构成、类型分析、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救助等方面[1]。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时间并不长。2002年3月,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术语, 也是“弱势群体”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 这表明弱势群体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贫困、文化素质低等方面原因, 其子女存在着教育机会严重失衡的现象, 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较普通家庭子女多[2]。因此, 深入研究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及教育问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概念界定

1.1 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

社会弱势群体也称“社会脆弱群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 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

目前,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义有很多种, 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是贫困群体论。

郑杭生[3]等提出:“社会脆弱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生活有困难群体。

二是竞争弱者论。

陈成文[4]提出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万鄂湘[5]等认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即使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公平竞争的法规和政策, 也会有部分社会成员由于受其本身各类条件的限制, 经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三是综合特征论。

李学林[6]认为:“弱势群体就是由于能力或机会都处于劣势地位而只能较少地占有社会资源的人群共同体”。张敏杰[1]认为, 弱势群体应该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 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社会变迁中, 这个群体是社会援助的对象, 是社会福利的接受对象”。

1.2 社会弱势群体的分类

一般学界把社会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7]。生理性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生理性的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长期患病者等。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生活困难, 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主要包括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者等。也有学者在“生理性社会弱者”、“社会性社会弱者”之外, 补充了“自然性社会弱者”, 主要包括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自然灾害的灾民[4]。

2 研究成果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及教育问题经过近年来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心理研究方面

2.1.1 研究方法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情况的调查研究范围遍及贫困农村和普通城镇。对象主要包括了小学、中学、技工中职学校和大学等的学生。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

如蒋玉芝、吴携春[2]以长沙市稻田中学、树木岭中学、37中等学校的在校初中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及文献分析等方法, 以艾森克个性测验儿童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问卷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496份, 并利用WJZ 2000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录入和统计处理, 研究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特点。而庄坚[8]对上海市真光中心学生以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访谈、观察等方式, 对学生的家庭状况、人际交往、心中最大的困扰、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胡进[9]参照儿童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内容, 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 选定育英小学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为施测对象, 调查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可能存在着的心理问题。而高署琴等[10]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5月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RC) 》, 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李智能编制的《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 分别对民工学校初一与初二学生共100人及温州普通初中初一与初二共106人, 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 笔者综合为以下几点情况: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所得结果比较客观。 (2) 选取的问卷量表应根据研究需要而定。若研究对象的年龄不同, 小学生可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儿童问卷等, 中学生可采用《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等;若研究心理综合症状时, 可采用SCL-90, 而研究针对预测的某些心理问题, 如孤独、焦虑等, 可采用相应的量表例如儿童孤独量表等进行测量。 (3) 现普遍使用的量表编写年份都较早, 可能存在滞后性, 若能有针对性的新量表研发将会对相关研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 样本的来源如果只有一所学校没有太大的代表性, 笔者认为应在相应的学校中选取3所或3所以上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 (5) 样本的数量也不可过少, 笔者认为总样本量至少应有500人或以上。 (6) 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统计和处理可以使用相应的统计软件, 如SPSS等。

2.1.2 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由于特殊身份、特殊处境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大多数学者认为,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人际交往困难、问题行为多、厌学、孤独、焦虑等。

胡轶群[11]认为由于弱势群体子女的思维方式、行为和非弱势群体子女有很大的差别, 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卑和无望感、人际交往困难、问题行为较多。而王建祖[12]认为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存在强烈自卑感;人际交往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强烈的不公平感;明显的不安全感4个问题, 并提出解决对策。李晓东[13]表明, 据福建省农调队的调查, “留守儿童”有1/3学习成绩不好, 56%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来自福建省一些派出所的数据显示, 因打架、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 有60%是“留守儿童”。郭嫒英[14]研究技工学校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认为这个群体中的学生既有一般贫困生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如自卑、冷漠、内心敏感、脆弱、孤僻、不交往、焦虑、多疑等。还有其他特殊点, 如外表高傲、极度挑剔、不包容、更不宽容等。

2.2 对策方法方面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 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方法。

李艳红[15]等认为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困难、家庭文化水平低以及认识上的偏差等。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改善经济状况, 保障社会权利;第二, 重视家庭教育, 办好家长学校;第三, 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救助工作。邓美英[16]认为物质和制度上的保障并不能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的问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 以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是全社会的责任。颜玉[17]等从弱势群体子女和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内涵界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涵、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之间的异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及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等6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卢伟[18]认为生活压力、同伴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给予弱势群体青少年心灵关怀比物质援助更重要。钟万莲[19]认为关注校园弱势群体, 应承认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方能构建和谐教育风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综合专家学者提出的对策方法主要分3个方面: (1) 社会方面, 要关注、重视、关怀; (2) 家庭方面, 家长要关心、加强教育; (3) 学校方面, 要因材施教、加强教育引导, 尤其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3 不足之处

笔者以“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主题, 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自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10年间的研究情况进行检索, 结果见表1、表2。

笔者分析后认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第一, 对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数量偏少, 存在较大的研究缺口, 应加强相关的研究。

第二, 在已有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中, 大多数文献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问题,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特别是中职学生这方面的研究严重缺失。

在义务教育阶段, 有学者研究指出, 很多社会弱势群体即使是仅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 所需交纳的学杂费已使他们难以承受。到了高中、大学阶段他们就更不得不省吃俭用, 千方百计地为子女筹措学费, “教育致贫”是很多贫困家庭的现实情况。文献表明, 许多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或以下[20]。

反观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剧烈的转型, 企业也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转变, 需要大批的一线技术性劳动者。而承担培养一线劳动者这个重任的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这类学校的长期教育或者短期培训, 劳动者就能获得相应的操作技能, 走上相应的初、中级技术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一门技术, 更可以让他们尽快进入社会实习和工作, 可以提早为家庭经济出一份力。同时, 国家对贫困中职生有免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或其他补助等的政策。另外中职学生也可以通过成人高考继续深造。

综上原因,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弱势群体子女都会选择中职学校就读。所以研究中职阶段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是很必要的, 笔者认为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篇4: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关注这个校园特殊群体,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方能构建和谐教育风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构建爱心网络,开展亲情教育

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爱心的奉献能有效地化解弱势群体子女对学校、老师的抵触心理,为今后社会稳定打好教育基础。

学校四(3)班钟斌同学,父母外出打工,跟随姑姑姑爷生活。由于缺乏亲情,常多愁善感,看见别的家长雨天来送伞,总是眼巴巴地盯着看。每天上学都姗姗来迟。学了电脑后,迷上网络游戏。姑爷没文化,找到一次打一次,起初挨打一顿能维持几天,会做些作业。可渐渐地,姑爷看着才做,一转身就不做。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姑爷都显得很无奈。

我们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时,让班上的三好生钟常歆与他结对。钟常歆一有空就去找他玩,课外教他做作业,与其一起阅读课外书。本学期初,老师利用“品德与社会”课时间,组织全班同学为他过生日。听着伙伴们友好的生日歌,他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此后,老师还每隔一星期,陪他与父母通电话,聊学习,诉思念,话未来。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变了。不懂的题能主动请教别人,有时还拿自己的经历去劝解班上懒散的人。每次看到要搬作业本,他总是第一个上前。

二、把握教育契机,培育健康心理

我们抓住“开学选干部”这一时机,将教育机会倾向于校园“弱势群体”。如我班的曾琴,家庭耕地被城镇建设征用,生活拮据,但她志气高。我们让她担任数学学习委员。受到重用的她勤奋好学,乐于进取。流动人口子女一般都能吃苦,对于体育活动往往都喜爱和擅长,我们将体育作为加强他们的自强精神、解除烦恼不安情绪、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我们的认可,日渐消除弱势群体子女的自卑。

考试前后、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是我们疏导弱势群体子女的必修课。我们还定期编排“心理健康板报”,教会孩子自强,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教给孩子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群策群力,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三、实施赏识教育,激励孩子成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没有人不期盼得到尊重,得到爱,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间断地给予肯定和赞扬,为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而喝彩,“好孩子”才能顺利开花结果。获得成功,对于校园弱势群体来说更为迫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他们,捕捉他们进步的闪光点,用激励促进取,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导他们懂得“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弱势群体子女的成功感和荣誉感。

新生陈小燕,从小父母离异,今年随父亲进城打工,转来我校。由于基础较差,单元测试不及格。上课时,她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说话细声细气,像蚊子叫。有一天,我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让孩子读课文,然后表扬她:“不错嘛!你没有读错一个字,要是再响一些,我会听得更清楚。”孩子大受鼓舞,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第二天,她又来朗读,果然声音高了许多,我大加赞赏。第三天读完,我试探地问:“明天你敢在班上大声朗读吗?”“敢!”女孩朗声回答。第四天,女孩果然勇敢地站起来朗读课文,同学们都很惊讶,我带着大家鼓掌。女孩一天天活泼起来……

四、实施学科渗透,强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为此学校设立“行为改变命运,品德成就人生”宣传栏,刊登名人名言、先进人物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创编《习惯三字经》,每天通过校园广播循环播放,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大力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收到良好成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这个故事。很快,孩子讲完了,老师开始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德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们。辛德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她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德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的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老师:辛德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车夫。

老师:如果狗和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的跑回家么?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会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德瑞拉有仙女的帮助,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们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师。她会用一个故事来延伸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再用这几个问题延伸出它们的答案,再又从答案中引导出几个不同的人生道理,从而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而且,她还能从那些不美好的角色入手,也能让那些角色把延伸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成立家长学校,落实和谐教育

美国医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对孩子的帮助中,父母给孩子的关注、爱护、理解,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6倍。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弱势家庭缺少思想、文化的“充电”,“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产生偏颇。为了培育家长的教育意识,有必要创立“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的经验,提高家教水平,促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营造更和谐的教育空间。

从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今天,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合乎社会发展及其身心需要的最好的教育,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让这些成长在不利环境中的学生,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摆脱“弱势”的阴影,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意识,他们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让我们用爱心培育一朵朵健美的生命之花。

篇5:巴西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巴西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既干扰了经济的发展,又影响了政局的稳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巴西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是制约巴西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两极分化、贫困现象加剧。1930年热图利奥·瓦加斯执政后,以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取代了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为巴西经济的发展和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模式,并在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实现了经济上的两次飞跃。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高。正如《圣保罗州报》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尽管巴西经济出现“奇迹”,但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之中得到实惠的只是少数阶层,大部分人并没有得到益处,而且相当多的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1〕80 年代债务危机以后,巴西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进口替代模式,其经济由此得以复苏和发展,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却进一步扩大了贫富之间的鸿沟,使巴西成为世界上国民收入分配最不公、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周刊的一篇文章甚至说巴西是“社会不平等的世界冠军”〔2〕。少数富人腰缠万贯,而广大穷人却食不果腹。在世界358名拥有亿万美元财产的巨富之中,有6名来自巴西。〔3〕根据巴西国家税务总局1995年的统计,全国有460人的资产在1900万美元以上。沃托兰汀财团老板安东尼奥·德莫拉埃斯、环球新闻社老板罗伯特·马利尼奥和卡·科雷亚建筑公司老板塞巴斯蒂昂·卡马尔科拥有的财产都超过20亿美元。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指出,巴西20%最富有者的收入是20%最贫穷者的收入的26倍。圣保罗天主教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拉迪斯劳·多夫博尔在1996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占巴西家庭1 %的富裕家庭人均年收入达4.5万美元,而占居民人数一半以上的穷人人均年收入则不足543美元。全国20%贫困家庭的收入在1994年仅占总收入的3.25%。根据巴西全国主教会议1995年一份文件的数字,巴西有6450万人的月收入与巴西最低月工资(74美元)持平或低于最低月工资。有144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中,其中690万人处于赤贫状态,缺乏最基本的食品、饮水、健康保障和教育。全国有3200万人处于半饥饿之中,每天摄入热量仅1900卡,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2500卡(成人)。

(二)失业和半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巴西经济的发展始终未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1994年巴西失业人口为990万,占全国经济自立人口的14.3%。近2年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1996年3月仍达6.38%,仅圣保罗市就有120万失业者。〔4〕巴西严重的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第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增加了就业压力。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占全国人口的36%上升到1993年的78.2%。经济发展所能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就业的需要。进城的大批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和知识,很难在现代工业部门中立足,因而失业者众多。第二,经济模式的转型加剧了失业现象。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减少公共部门,等等。这种模式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使失业现象增多。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中,大批工人被解雇。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使进口商品大量增加。许多企业因抵挡不住外国产品的竞争而倒闭,众多员工失去工作。公共部门的减少和机构的精简,也使大批工作人员丢掉了饭碗。例如,1996年10月卡多佐总统宣布将裁减政府机构的15.57万工作人员的决定后,5.5万人立即被解聘,其余人则自愿或被迫退休。〔5〕巴西银行因重组而在1995年裁减了5.6万名职工。第三,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工作岗位减少。例如,1990~1994年间因生产上采用高新科学技术,而使巴西减少了65万个工作岗位。1995年又有26.1万工人失去工作。没有学历和缺乏一技之长的工人,寻找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城市犯罪率上升。失业率的增加、贫困化的加剧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导致社会治安恶化,暴力、贩毒、走私、盗窃、卖淫等犯罪活动增多。据统计,1980~1989年,巴西全国共有82万多人死于暴力。里约热内卢是世界有名的暴力之都,绑架、凶杀、街头枪战时有发生,每天平均有20人被杀,仅1994年就有8408人死于非命。贩毒和武器走私活动猖獗。据巴西军方估计,犯罪集团活跃于里约热内卢66个贫民区中的49个贫民区。直接从事贩毒和武器走私的人达1.13万,每月平均出售1300公斤可卡因。盗窃和走私汽车成风,全国平均每3 分钟就有一辆车被盗,每年被盗汽车高达20万辆。在邻国巴拉圭行驶的汽车,大部分是从巴西非法进口的被盗汽车。在巴西大约有50万少女在街头卖淫。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使巴西监狱人满为患。全国的511所监狱仅能容纳6万名犯人,而1996年第一季度竟关押了13万人,狱外还有5.6万犯人。在押犯95%是穷人。为缓解监狱爆满的紧张状况,卡多佐总统不得不在这一年的4月11日颁布大赦令,有条件地特赦1.3万犯人。

(四)农村土地冲突加剧。巴西长期存在严重的土地问题。全国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共有4亿公顷,而每年耕作的土地只有6000万公顷。大庄园主兼并土地和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统计,目前1%的土地所有者占据了全部耕地的44%,大批农民根本没有土地。因生活所迫,无地农民武装夺地现象不断增多,与庄园主、警察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1985~1995年有1000 农民死于这种冲突,仅1996年4月17日一天在帕拉州就有20多名农民因夺地而被警察打死。

(五)歧视妇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妇女约占巴西人口的51%。近年来巴西妇女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受歧视的情况仍很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多数妇女在非正规部门就业。70年代以来,巴西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很快,从197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20.8%上升至1995年的35.5%,从而使巴西成为拉美妇女就业率最高的国家。然而,由于社会对妇女的长期偏见,以及妇女在子女入托、就学等方面存在很多后顾之忧,众多妇女仍被排斥在正规部门之外。她们不得不进入非正规部门,主要从事非熟练性的手工劳动和家庭服务业,而且多为非全日工。这些妇女的收入很不稳定,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没有社会保障,享受不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第二,男女同工不同酬。尽管巴西宪法规定男女同工同酬,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业妇女在收入上同男子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劳动报酬要比同工种的男子低50%。巴西妇女就业之初一般从2 个最低工资干起,工作10年才能提到7个最低工资,而男子却能在同样时间内从2.6个最低工资提到10.9个最低工资。巴西最大工业城市圣保罗的就业妇女与男子在整体收入水平上的差距居美洲各地之首。例如,1985年男子平均收入至少是具有同等教育水平妇女的2倍,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男女的收入差别则更大。〔6〕第三,妇女受家庭暴力之害者多。巴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受丈夫虐待的现象普遍。巴西民法条款中把妇女视为丈夫的从属,并认为家庭暴力只是个人问题。妇女承担了家庭中几乎所有的繁重劳动,极少有休息娱乐的时间。第四,妇女参政的比例小。根据1995年的数字,巴西联邦政府的21个部中只有1位女部长;27 个州中只有1名女州长。在众议院513席中,妇女仅占31席;在参议院81席中,妇女只占2席。而在最高司法机构中,只有1名妇女任最高劳工法院法官。

(六)种族歧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巴西是个移民为主的国家,种族构成非常复杂。在各色人种中,黑人、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长期受歧视,并且得不到公正待遇,大多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收入菲薄。月薪在1个最低工资以下的黑人,占就业黑人总数的59.6%。黑人与白人同工不同酬,黑人就业者的平均月薪只有87 美元,而白人就业者则在250美元以上。即使从事体面一些工作的黑人,其待遇也比白人低得多。例如,黑人工程师的薪金比白人少19 %,黑人医生的收入比白人低22%,黑人教师的工资比白人低18%。就业黑人妇女的收入则仅为白人妇女的1/3。

(七)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巴西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退休金制度上。巴西的退休金制度建立于本世纪40年代,规定男性工龄满35年、女性工龄满30年退休,巴西人退休年龄平均为52岁。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享受退休金的年限也越来越长。随着1988年宪法关于有权享受社会福利保障规定的出台,享受养老金的人数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巴西日益明显,30年来巴西人口增加了1倍,而退休人数增加了11倍。据统计,1997 年巴西退休人数已达到1570万,是1982年的两倍。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已从50 年代的1∶8升至目前的1∶2。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多,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1995年11月巴西各级政府在职公务员为56.5万多人,工资开支约8.16亿雷亚尔;退休和领取养老金者共49万多人,开支为8.91亿雷亚尔。公务员的退休金总额比在职公务员的工资总额还要高出约0.75亿雷亚尔。退休金支出日益增多,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赤字。此外,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有利于特权阶层。例如,巴西的议员只要任职8 年并交纳一定的保险税,退休后每月可获得2000美元左右的退休金,而绝大多数人退休后只能平均领取130美元左右的退休金。这种退休体制也是巴西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原因之一。

(八)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巴西是拉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然而教育的发展却与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巴西对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无法改善学校基础结构、更新教学设备和进行教育改革。接受8 年完整基础教育的儿童只占15%,而墨西哥和秘鲁分别为69%和70%。据巴西地理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巴西现有14岁以下的童工为380万,他们不能上学,从事繁重而危险的劳动,不享有任何劳工权利和社会保障,身体受到严重摧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巴西是世界上入学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其东北部地区的文盲率高达33%。巴西每年花在学生身上的人均费用为120美元,不足国际组织要求标准的一半。地方的教育经费还经常被挪作他用,每年达20亿~30亿雷亚尔。〔7〕例如,马瑙斯市的一座赛马场、圣保罗郊区的马瓦足球场和体育中心就是用教育经费修建的。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文化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学生留级、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劳动者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社会问题是巴西走上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也是巴西的沉重包袱。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巴西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拓宽就业渠道,减少贫困现象。失业人数增加、贫困现象加剧既阻碍了现代化进程,也造成治安混乱、社会动荡,因而引起巴西政府的关注。由于就业已成为巴西人最关心的问题,1994年卡多佐在竞选总统时就把增加就业作为要完成的五大目标之一,许诺在其任期内创造1200万个就业机会。1996年2月,卡多佐政府推出一项增加就业的新计划,决定对那些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注意培训职工的企业提供期限更长、利息更低的贷款,5年内提供的贷款总额为472亿美元。巴西政府在3年内向基础工业、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投入60亿美元,以创造30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巴西联邦政府还同地方政府协作,投入3亿美元以培训150万劳动者,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巴西还专门成立一个由劳方、资方和政府三方参加的劳动委员会,研究就业方面的法律与问题。巴西政府在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贫困现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93年后,巴西曾发起向贫困开战的运动,成立了全国食品保障委员会,政府向饥民发放了大量食品。从1990年到1997年,巴西的贫困率已由48%下降到28%。〔8〕

(二)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巴西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趋势的加剧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本世纪70年代,巴西开始修改传统的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支持节育。1984年巴西政府正式颁布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妇女保健计划,从而把控制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96年初,巴西国会还拟定了一项有关鼓励绝育的法律草案,规定由国家支付妇女做绝育手术的一切费用。巴西政府控制人口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妇女节育率在1992年已占66%。巴西的生育率在不断下降,育龄妇女的平均子女数从1970年的5.8人降至1996年的2.4人,预计今后40年中将降为1.8个。〔9〕与此同时,巴西还采取措施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放慢城市化速度。1996年10月,政府宣布向亚马孙地区和马托格罗索地区移民的计划,大量投资于马代拉河航运工程和亚马孙州伊塔夸蒂亚拉港的扩建工程,吸引和鼓励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移民。全国最大城市圣保罗人口增长速度已由90年代以前的4.5%降至目前的1.9%。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城市化速度的趋缓,使交通、住宅、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压力有所减轻,社会治安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三)实行土地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巴西的严重问题。巴西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曾提出土改,但未见成效。土地征购法直至1946年才在巴西出台。1964~1983年军政府执政期间建立了土改机构,征收了大约910万公顷土地,安置了7.2万户无地农民。萨尔内文人政府上台后于1985年10月颁布土地改革法,1988 年宪法又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内容。1985年~1994年,巴西共征购673万公顷土地,安置了18.9 万户无地农民。卡多佐就任总统后,把解决农业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示要加速分配土地的进程。从1995年年初到1996年5月,卡多佐政府已安置了5.2万户无地农民。为了加速土地改革,1996年4月巴西政府、议会和司法三大权力机构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土改和土地征用部,整顿征购土地的机构,增加土改经费,成立地方治安特种部队,以制止农村夺地事件的发生,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

(四)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多年来,巴西广大妇女为改变男女不平等的不合理现象和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全国性妇女运动的推动下,1988年宪法反映出妇女的部分愿望,如建立反家庭暴力的官方机构、确立农业女工的福利津贴、企业主为女工幼儿提供日托服务、产妇享有4个月的休假、男女同工同酬等。卡多佐总统在1996年三八妇女节时,宣布实施一项全国反对侵犯妇女权益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政府将通过举办培训班、电化教育等方式,提高妇女的文化、技术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同时,计划还建议修改刑法,把殴打、性骚扰和强奸妇女的列为刑事犯罪。

巴西政府还采取不少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例如,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1996年使马托格罗索州的12个城市减少了上千名童工。1997年1月,卡多佐总统宣布实施消除童工计划,当年将解放在一些州的矿区从事劳动的5万名童工。政府制定的“儿童国民奖学金计划”,规定复学童工的家庭每月可得到50美元的补贴。这一年巴西政府还专门拨款7000万美元,以使包括在伯南布哥州甘蔗种植园务工的1.3 万名儿童在内的4万~5万名童工复学。同年3月初,卡多佐总统宣布将向国会提交关于禁止14岁以下儿童工作的宪法修正案。

(五)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完善,又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卡多佐总统执政后把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项“优先目标”,1995年2月向国会提交了社会福利方案,修改现行退休养老保险体制是其中主要内容。该方案提出以年满65岁退休制代替工龄退休制;取消妇女比男子提前5年退休的制度;取消教师、记者、法官等特殊阶层提前退休的待遇,以及公职人员、军人享受优惠退休金并同时获取几个退休金的规定;退休金的发放同贡献挂钩,取消公务员早退休而领取全额退休金的规定等。〔10〕这项议案在众议院受到阻挠,被要求加以修改。卡多佐总统则在1997年2月表示,将要求参议院恢复原议案,不同意进行修改。为了取得工会方面的支持,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于现代化发展的福利制度,巴西政府还同工会组织举行了多次谈判。

(六)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为了改变基础教育滞后的局面,巴西政府注意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把8 年基础教育定为义务教育。1971年巴西议会通过第5692号法令,宣布将小学和初中合并为基础教育,对7岁以上儿童给予义务教育。1988 年巴西宪法又明确规定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同时对非学龄的人实施免费教育。巴西教育部还在基础教育的5~8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为毕业后就业创造条件。首都巴西利亚专门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子女的奖学金。里约热内卢市政府向2.5万名失学儿童提供基本生活费,资助他们就学。市政府还开设一些儿童技校,使贫困儿童学习工艺技术,提高谋生能力。

尽管巴西政府为解决不断增多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社会问题积重难返,不是靠几项政策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而且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因为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仍然存在。巴西政府虽为增加就业动了不少脑筋,但每年只能创造9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就约达150万,这还不包括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的大量失业者。即使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就业机会也不会满足日益增加的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加速和范围的扩大,人员的精简会使失业大军更加庞大。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巴西存在已久、根深蒂固,在议会、党派和政府中存在着维护特权阶层利益的强大势力。卡多佐总统提出的改革有损于特殊阶层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提案在议会中受挫就是明显一例。贫富之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贫困化趋势的加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巴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注释:

〔1〕巴西《圣保罗州报》,1994年7月3日。

〔2〕巴西《阅读》周刊,1996年12月25日。

〔3〕美国《福布斯》杂志,1994年7月号。

〔4〕埃菲社里约热内卢1996年6月16日西文电。

〔5〕阿根廷《号角报》,1996年10月13日。

〔6〕纳克拉美洲报道,1995年5~6月号。

〔7〕巴西《阅读》周刊,1995年10月25日。

〔8〕埃菲社华盛顿1997年3月15日西文电。

〔9〕埃菲社里约热内卢1997年1月2日电。

篇6: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体现在:课外阅读范围狭窄,缺少合适的书籍,学生阅读兴趣淡薄;课外阅读无选择性,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课外阅读的时间少,阅读浮光掠影,读后效果差。因此,激发外来务工者子女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子女、课外阅读、对策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情况。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然而,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由于受家长教育素养、学校办学条件、社会教育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学生语文素养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阅读现状并分析原因

银川西夏八小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

1、课外阅读范围狭窄。

调查了被访者家长对其课外阅读的认同程度,发现他们购书面比较狭窄,功利性比较明显。他们虽然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成绩,但往往把注意力停留在卷面的分数上,希望孩子通过看书能提高学习成绩,很少考虑对孩子整体语文素质的培养。学生长期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课外知识非常浅薄,课外阅读兴趣淡薄。

2、课外阅读无选择性。

一方面,许多外来务工者子女对读物的选取,往往只求趣味,以图画为主的读物尤其受到他们的亲睐。到了高年级,还有同学捧着诸如《老夫子》这类漫画书乐不可支。另一方面,他们对课外书籍信手拈来,不加选择。低年级捧着《三国演义》读得一知半解,高年级却在看注有拼音的彩图读物,甚至一些超越他们辨别能力的读物也读得津津有味。由于读物的制作与出版、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低级趣味的东西。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容易把丑的看成美的,甚至进行效仿。

3、课外阅读浮光掠影。

尽管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许多教师也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可数据显示,外来务工者子女在空余时间真正选择看课外书的人还不到一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学生一天到晚忙于应付作业,个别学生每天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做家长布置的课外练习。有的打工者想通过知识文化改变孩子命运的渴望非常迫切,自己省吃俭用,但一到双休日,就把孩子送进各级各类培训班学习。因此在家阅读课外书的人就少了。

其次,这些家庭的经济大多数不富裕,父母只管拼命赚钱,加班、上夜班屡见不鲜,很少顾及孩子的业余生活。自觉性不高的孩子就把时间花在玩耍和看电视上。外来打工者的家庭独生子女少,大多数有两个孩子,有3个、4个孩子的家庭占到了被调查总数的5%。笔者在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家庭式的外来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如修理、环卫、饮食,贩卖蔬果、副食和家庭服务及建筑、搬运等脏、累、苦的工种,他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却非常能干,有的会照顾更小的弟妹,有的帮家长管店,哪有时间和心思看书,这也是读课外书比例不高的原因之一。随着年级的增高,帮家里做事而不能自己支配时间的比例在增长。

这些学生为完成阅读作业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他们读书时,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和心智的投入。而且,大部分学生读不得法,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与习惯,读后仅留有趣味情节的印象,效果甚微。部分学生书读得不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

4、家庭缺少读书氛围。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家长工作之余,喜欢在电视前或者搓麻将、打扑克中度过,几乎不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多数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也是孩子没有兴趣来选择阅读的原因。

二、针对现状,寻找对策

1、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要激发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推荐合适的读物。

教师要向家长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是不同心理阶段的递进,所以,读书内容的指导必须体现层次性,符合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才能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一般说,低年级学生普遍对色彩鲜艳、配有图画的读物感兴趣,教师就可向他们推荐配有拼音和识字的彩图读物,让他们通过拼音汉字理解内容;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比低年级上一个档次;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教师可从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出发,向学生推荐多种形式的读物,像诗歌、寓言、科幻小说、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

这样,根据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内容和形式,让他们跳出以作文读物为主的狭窄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为了给学生选好读物,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特别要广泛地认真阅读儿童读物。

(2)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为了使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要注意课外阅读的反馈,给他们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低年级举行童话故事、儿歌擂台赛,中年级举行演讲会、手抄报比赛,高年级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背诗大王”、“读书能手”等先进个人,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与激励,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3)整合阅读环境。

教师要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外来务工者子女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可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①西夏八小学建有有了学生阅览室,可以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去自由阅读喜爱的报刊杂志。针对学校馆藏书籍陈旧过时的状况,学校专项拨款购置了一批时新书籍,班级轮流两周一次向学校图书馆借书。②发动学生搜集合适的课外书自愿捐给或借给班级,用班级活动经费购书,设立班级“红领巾小书库”。每天中午,学生就能置身书的花丛,成为“花丛”里快乐的“蜜蜂”。③适当地让学生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互相借阅,资源共享。④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介绍中外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介绍智慧型家长重视小孩课外阅读的经验和成果,提倡外来务工者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⑤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社会这一部“无字书”。

2、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作为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原则:

(1)课内外结合。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以课内带课外,有利于知识的互为迁移。

①读课文里的人物事迹。小学语文课本写到了许多古今中外有名的人物,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曹操,《一夜的工作》中的周恩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等等,阅读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但有助于学习课文内容,还能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思想的熏陶。

②读作者的原著或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如教了《少年闰土》一课,可以让学生课外去阅读《鲁迅》;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小学课本中每学期都收录了几首古诗,教学这些古诗时,可参考大纲中的“小学古诗”背诵篇目,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这样,不断把名家名作推荐给学生,使他们了解原著的全貌或同一作者作品的风格,初步培养鉴赏能力。

③读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读物。如学习《船过三峡》、《桂林山水》、《黄山奇石》,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当地人文景观的书;教学《开国大典》、《再见了,亲人》、《刻骨铭心的国耻》之前,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时代背景的书,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蜘蛛织网》、《翠鸟》、《鸬鹚》等课文后,学生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积极向他们推荐《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科普说明文《陨石》,向学生推荐贾平凹的散文《丑石》。(2)读写结合。每看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都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圈点点,摘录下优美的句子,写一写体会,对书中的人物作简单的评价。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低中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低,可采用“摘录式”,摘录好词好句,简单地写文章的主要内容;高年级采用“心得体会式”,写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

(3)读导结合。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根据“新大纲”列举的学生要养成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①经常读书看报、浏览期刊的习惯。②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③“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④勤于使用各类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资料的习惯。⑤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习惯。总之,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提升外来务工者子女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多种方式多渠道地保证阅读资料的来源。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使读书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回复产品质量告知书下一篇:一王寨一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