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地位较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 篇1: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摘 要: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来维护自身权利。应建立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持网络,发展第三部门力量,完善和落实社会服务政策,最终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目标。

关 键 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社会网络

由于弱势群体自身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来探索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社会保障。

一、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学是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网络学者认为,人们往往是通过一种网络式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形成人际关系。一个小的网络通过与另一个网络或者单独的网络结点相联系,从而形成更大的网络。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每个人都置身于这个大系统之中。因此,有学者把社会网络理解为:在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个人的社会网络则是指个人能借以获得各种社会资本或社会支持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格兰诺维特将“关系”定义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 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力量概念。在他看来,关系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如果耗费在关系上的时间越多、情感越紧密、相互间的信任和服务越多,这种关系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强度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此理论认为,资源不仅可通过占有获得,还可通过网络关系来间接获取, 即社会资源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人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网络理论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高, 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几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个体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 社会网络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资本。他认为,所谓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 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 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社会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通过“制度化的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资源的集合体,这种制度化的网络是在特定的工作关系、 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性的关系来加强。这种“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 获得这种会员身份就有权利调动和利用这种资源。

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 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就是个体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的社会网络。 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被认为有益于缓解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络的匮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近几十年来, 管理学界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也迅速被应用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分布在企业经营、劳动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和灾后恢复等诸多领域。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虽未被正式引入到社会保障领域,但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逐渐关注社会网络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意义。 中国素有强调人际关系和网络的文化传统,因此人们高度依赖于从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得到的社会支持。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援助体系,对受助群体的权益保障起着保护作用。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弱势群体, 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 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学界一般把社会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后者则是社会原因造成,如下岗、失业等人群。弱势群体在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各个时期都普遍存在着,是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

弱势群体的“弱势”之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精神慰藉、合法权益、服务缺失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到政治、经济地位的限制,弱势群体在社会交往方面有很多障碍的。其社会交往圈小,出现最多的是亲戚或邻居,这显然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浓重影响,是家庭关系扩大的表现。但是在友情方面,很少有弱势群体可以得到来自朋友的支持,不仅是世道人情所致,弱势群体本身的心理障碍也是原因之一。

总结近年来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的研究, 笔者认为,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1. 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 社会网络规模是指构成社会网络的成员数量,它是衡量个体拥有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韦尔曼认为:网络规模越大,能够提供情感、物质、信息及社交陪伴等社会支持的网络成员数量就越多, 个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 刘传江和周玲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网络规模进行比较发现:湖北省4县市农民工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为21,大大低于4个城市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35 [1] 。

2. 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 社会网络的密度也可称为关系强度, 是衡量社会网络结构松紧程度或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刘传江和周玲的研究结果是: 湖北省4个县市农民工网络密度为75.19, 武汉市下岗职工网络规模密度为50.15,都大大高于4城市网络密度平均值28.36 [1] 。社会网络密度大, 表明个体属于相同社会圈子的可能性较大。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弱势群体本身社会群体交往能力的不足。

3. 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种类较少, 异质性低。 社会网络关系指的是社会网络成员间的具体关系。关系越强,越可能共享和交换资源;关系越弱,自我在工具性行动中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成本。异质性反映网络成员在社会特征或人口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张文宏通过对2000年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 发现同行政管理阶层和白领阶层相比, 工人阶层网络中的关系种类更单一 [2] 。

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维护自身权利, 其所长期生活和接触到的社会群体也多为社会底层, 经济实力和自身素质的限制都令他们难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此,应该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合理定位社会保障水平和方向。 如何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问题,使他们在生活、教育、就业和福利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 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是一个有着社会互助功能的制度,实质上体现了互惠互助以及在互惠互助中的他助与自助。“他助” 的主体来自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个体之间通过连结形成社会网络,各种信息、名誉、声望等社会资源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 社会网络向存在于其中的个体提供更宽和更及时的信息获取渠道、 更多的物质资源获取渠道以及更多的关注等。

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 社会网络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关系无论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研究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认为,强关系多、密度高、同质性高和分散性低的网络将更有利于人们保持精神健康。群体通过广泛地参与社会组织、自愿性社团等民间团体,并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与其他社会个体进行情感和信息上的交流,原本狭窄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提高了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关系结点和密度,在不断选择群体的过程中也促使了高同质性和低分散性社会网络的形成。

第二,社会网络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职业发展。格兰诺维特在研究就业的过程中发现,提供工作信息的人往往是弱关系。赵延东通过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的调查表明,70%的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使用了社会网络途径 [3] 。社会网络不但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还能在求职、就业、职业升迁以及个人成就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而这方面的保障功能对于低收入者,或是贫困家庭而言尤为重要。

第三,社会网络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中国是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强关系在社会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费孝通在探讨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时曾经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解释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 [4] 。唐钧和朱耀垠的研究表明,由亲属、邻里等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对弱势群体普遍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第四,社会网络有利于稳定社会,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网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 来自公民的理解则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强大力量。 社会网络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连结在一起,个体通过社会网络传播社会保障信息,增强了彼此对于社会保障的信心。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从以上对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看出,弱势群体由于其先天不足, 难以形成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却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具有互济功能,帮助弱势群体建立更加有利的社会网络, 是社会保障的内涵所要求的。 以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看待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思考, 试图在为受助群体提供经济援助之外以精神和服务的角度来关怀他们。 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同时也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和完善社区支持网络。 弱势群体普遍组织能力弱,处于被组织状态,更多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等外在力量帮助其整合。 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弱势群体不仅能够从各种社会组织中获得所需资源,还能够通过内部整合,拓宽维权渠道,保护自身权益,增强彼此的感情交流,维护身心健康。

2. 发展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力量。 第三部门主要指从事志愿活动的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可以填补政府办养老机构的某些服务空白, 更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 促进社会整合和公民参与。 我国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 要大力发展第三部门的力量, 鼓励创建各种民间服务团体,发展慈善机构,设立基金会等。

3. 健全社会保障服务制度,拓宽服务渠道。政府应通过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形式,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服务等。 作为引导者的政府应建立相关服务机构, 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网络, 为其提供参与社会网络的平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应出台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 激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就业服务,既能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 又能够促使各种类型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增加整个社会网络的规模。

参考文献:

[1]刘传江,周玲.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 人口研究,2004(5):12-18.

[2]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 社会学研究,2004(6):1-9.

[3]赵延东. 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 社会学研究,2002(4):31-37.

[4]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刘文敏)

作者:梁莹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 篇2:

从社会学视角谈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策略

摘要: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地位较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key word:Minority groups Social security Harmonious society

随着“两会”的落幕,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渐成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致使他们离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还有距离,社会和各级政府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审视加强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惠及弱势群体。

一、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最深厚的基础就在于社会公平,即指要让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基本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其次,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让弱势群体生活更有保障或更好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再者,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可以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可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创造力,使这一庞大群体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

二、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策略

(一)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科学调整救助范围,把符合条件的或者新出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合理调整和提高保障标准,做到既满足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又与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又能发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的作用。

实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残疾、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实行分类施保;对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70岁以上困难老人等,实现重点保障,补助标准高于一般人员50%;

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低保对象评议、公示、审批制度, 将新出现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现有低保对象困难程度加重的,提高救助额;收入提高的,降低救助额;收入已经稳定、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退出。

落实城乡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根据城乡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

(二)做好特困群体救助工作,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落实《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救助对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救助站房屋维修改造列入基本建设规划,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做好救助工作。

加大城乡贫困老人救助力度。制定针对贫困老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的政策, 落实老年人各项补助金;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努力解决好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

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灾难)应急救助体系。建立各类灾害救济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把受灾贫困户和特困户适时纳入救济程序;自然灾害救济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级预算安排的救灾资金不低于全部救助资金的30%。

(三)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财政补助、彩票公益金和接收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基本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基金,扩大大病救济覆盖面;对重残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提高救助额度;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渠道充实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补助标准,较好地解决大病无钱医治和因病返贫问题。

(四)推进教育救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政策。保证弱势群体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对困难家庭学生义务教育寄宿费、生活费,按标准予以补助。

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残疾、弱智等特殊群体教育,加快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希望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贫困、低保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爱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建构一个更加完备的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尊严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只有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才能减小弱势群体的规模才能改善全体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魏自涛.弱势群体的成因及社会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3]柴志明、冯溪屏. 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作者:杨爱萍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论文 篇3: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与完善

一、弱势群体的特征与范围

1、弱势群体的特征。

(1)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造成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遭遇到其它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2)生活上的贫困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质量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3)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而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

(4)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在心理上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5)在维护权益方面的弱势。如进城的农民工的权益常常得不到较好的保护;在个人能力与占有信息、资源方面的弱势,如“三无”人员的能力缺陷,城乡贫困人员的信息与资源占有方面的缺乏。

2、弱势群体的范围。

现阶段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者群体。在中国长期的二元体制下,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和倾斜政策,使得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社会救济的对象只占到城市总人口的1%。但是,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宏观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城市贫困现象开始出现并且日益严重。

(2)失业者群体。由于产业结构变化,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城市中开始出现大量下岗职工,许多人生活出现困难,还有部分退休和失业人员的生活也有困难。2000年我国的城镇综合失业率为5.05%,2001年估计则会上升为5.74%。而随着下岗与失业的并轨,我国的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3)残疾人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这一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亿多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我国有残疾人5164万。在残疾人群体中,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的一部分人在福利企业就业,但是收入较低;而没有劳动能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则只能依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据统汁,我国目前70%的残疾人的经济来源是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

(4)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群体是一种年龄弱势群体,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理性弱势群体。其中,独居的高龄老人、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成为明显的弱势群体。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中国人口老年化的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或者依靠家人实现保障。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人群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

1、强化政府的社會政策支持。

(1)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给予政策倾斜和提供公平就业机会等,并且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政府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在立法方面,要实现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立法的体系化,包括立法形式体系化和立法制度体系化。从广义上说,社会弱势群体立法保护体系由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妇女和儿童保护法、老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所构成。从狭义角度看,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社会法的核心,在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基本法的作用。现在突出的立法任务是抓紧制订社会保险法,修改劳动法典,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立法。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应围绕着权利保障展开,在机会、能力和物质帮助方面给社会弱势群体以保护。

(2)政府还要有其它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提供政策支持。如美国政府的弱势群体保护行动是一项寻求推进社会公平价值的法律设计,公共机构通过对弱势群体保护行动的计划、政策和法律服从,承担起执行这些法律规章的责任。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反对就业雇佣歧视,而且要求雇主、工会和就业咨询服务机构采取积极的行动步骤,通过准备和实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计划,来减低社会中存在的弱势集团成员不能充分被代表或雇佣的状况。

2、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1)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保障公民因工伤、疾病、失业和年老收入减少或丧失时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要完善保险立法以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一步。

拓宽工伤保险范围,保障农民打工者的权益。工伤保险的宗旨在于对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而丧失劳动力者,给予工资补偿、医疗保健护理、伤残补偿及生活照顾。现实生活中,一些厂家在聘用农民工时根本就没有参与工伤保险,一旦出现了伤亡事故,便与农民“私了”,厂家逃避了责任,而带给打工者的可能是一辈子的苦楚。因此,立法应扩大工伤保险的范围,强制一切企业都必须参与工伤保险,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在立法中应确立起全面的失业保险体系。首先,我们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失业登记制度,明确标准,扩大范围,力争让每一位失业人员都能登记在册,减少“隐性失业”的人数;其次,我们要加强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负起责任,共同分担失业保险费用的缴纳任务,以防患于未然。

探索适合农村发展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的责任一直在于家庭,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让一对农村夫妇赡养四个以上老人,将会不堪重负,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试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譬如在农村税收中提留养老保险费,初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未来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能得到社会保障。

(2)完善社会救助法。社会救助,也叫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者给予物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的体现,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是济贫与救灾。在我国,“贫者”指广大城乡贫困者,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一群体的人数已达5000多万。救灾,主要针对自然性弱势群体而言的,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受损的人口在2亿人以上,救灾扶助始终是一项任务。

(3)发展专门性社会福利事业,保障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之外的各种福利事业与公共服务。它包括公共性福利事业和专门性福利事业,其中后者是国家与社会对于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特别社会保障的体现。通过统一立法,真正体现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原则,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福利待遇差异,建立起统一协调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同等的对待,不但要在物质上,而且要在精神上真正满足“三无”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求。通过强制立法规划,保障社会福利事业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4)完善社会保障争议解决程序。当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受到侵犯时,应当有简单快捷的法律途径获得救济,包括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内容通常与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相关,如养老金、最低生活补助费等,在解决社会保障争议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境况,应当尽可能地使受害的弱势者能通过最简单便捷而且收费低廉的程序获得救济。用现行的司法程序法来解决社会保障争议,成本过高,不利于切实地保护弱势者的社会保障权。建议这类问题主要应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受害者的申请费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弱势群体切实有效地得到社会保障。

3、发挥“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作用

“第三部门”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它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9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又兴起了一场创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民众创建了各种团体、基金会和类似组织,它们以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发展、保障公民权利等长久以来似乎为政府所忽视的目标为己任”。它既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私营组织,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和自治性等特征。第三部门可以填补政府机构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空白,特別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整合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可以“成为合作、关心、精神生活和智能创造的蓄水池”。新时期我国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要大力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作用。如鼓励创建各种民间团体,设立基金会,以及发展专门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

在司法保护方面,必须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诉讼成本过大的问题。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贫困使其难于支付昂贵的诉讼成本,当权益被侵犯时因没有能力支付昂贵的诉讼成本而无法寻求司法的保护,如此司法对弱者的保护只是一种可能性却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就应该在简化程序和减少诉讼成本方面探索出路。国外的“小额诉讼”经验值得借鉴,同时要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为社会弱势群体寻求司法保护提供社会支持。

总之,能否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使得他们都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政治风险,促进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学院)

作者:党增民

上一篇:高墩施工桥梁工程论文下一篇:学习动机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