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2022-07-13

第一篇: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2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社会救助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的制度。它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住房以及法律援助等内容。

一、 我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在救助灾民和困难群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不断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灾民应急机制为主体,社会动员机制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制定和落实救灾应急预案,保证受灾群众的衣、食、住、医等基本需求,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2、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1996年我市在鲤城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贫困群众的应保尽保工作目标。截止2005年4月底,全市城乡

1 低保对象47202户103543人,月发放低保金548.87万元,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3、社会捐助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在街道和社区创建“爱心慈善援助中心(站)”等捐助新模式。

4、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出台或即将出台。在医疗救助方面,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和泉港区已被确定为试点,分别于5月份、6月份和今年底施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医疗救助基金。教育救助、廉租住房也即将出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全国性或全省性的社会救助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出台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与现阶段社会救助不相适应的规定、办法,为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分类施救的办法尚未建立,目前绝大部分救助是以“低保线”为界限。要积极探索低保边缘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办法,拓宽救助渠道。

3、社会救助网络不够健全,救助信息不够畅通。在乡镇(街道)、村(居)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体系。

4、资金筹措增长机制不够健全。社会救助资金投入比例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增长,社会筹资渠道不够顺畅,社会广泛参与的

2 平台没有建立。

三、实施社会救助的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提前4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和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在普遍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的居民。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这种情况给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泉州在更高平台上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形成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网络健全的制度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面更广,水平更高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

1、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扩大保障面。首先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使因病或因灾返贫的困难群众及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脱贫或生活水平超过低保标准的群众退出低保范围,最终达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今后每过

一、两年,各地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提高管理和服

3 务水平。

2、逐步建立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随着城乡低保制度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困难群众相当普遍存在的患大病而无力就医的问题更加突出。他们患病后只能从维持基本生活的低保补助金中挤出一部分用于买药就医,或因无力负担医疗费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据民政部门抽样调查,城市中有60%左右的低保家庭中至少有一人患有各种疾病。农村低保对象中因病或因残致贫家庭人数达3.8万人,占农村低保对象的48%。医疗救助问题成为当前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和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势在必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城乡贫困群众患病后到医疗机构就医,由政府对其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补助的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就是从救助对象、救助范围、申请和审批程序、救助服务、救助资金筹集和管理方面加以规范,用制度来保障城乡贫困群众切实得到医疗救助,解决或缓解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作为当前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为切实做好我市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工作,缓解他们“医疗难”的问题。我们应以城乡低保制度为依托,不断拓展专项救助的内容和形式,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摆上突出位臵,积极与卫生、财政等部门

4 做好调研工作,搞好试点,从低标准、小范围起步,着重从帮助五保户、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贫困家庭解决大病、重病医疗问题入手,逐步推广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地方财政要根据财力按一定标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目前,鲤城区已出台了《鲤城区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于5月1日正式实施。丰泽区、泉港区也已制定好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并提交区常委会研究;晋江市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一体化,对因家庭成员患大病在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晋江市慈善总会再给予适当补助;安溪县则采取资助困难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因家庭成员患大病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各试点县(区、市)将在下半年组织试行。其他各县(区、市)也正在对困难群众家庭进行摸底工作,拟定最急需救助的病种和对象,测算出所需的医疗救助基金,为制定医疗救助方案做前期准备工作。

3、爱心慈善援助中心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捐助活动经常化、捐助主体社会化、捐助行为志愿化、捐助服务公益化和捐助物资调剂市场化。今年我市将在27个街道推广建立“爱心慈善援助中心”,逐步构建一个以城乡低保为主要内容,其他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济体系。目前,鲤城区通过建立“爱心慈善援助中心”,将法律援助、医疗、再就业、救助物品领取等优惠服务项目集为一卡,实行“一卡通”制度,开辟了社会救助的新渠道。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

5 大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真研究,在实践上深入探索,在推进中不断完善,努力建立适应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慈善晚会策划书

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慈善晚会策划书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探索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保障体系与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委积极宣传、组织申报,环境艺术设计系团总支的《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被立项为2010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项目实施以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利用课余和周末休息时间开展了“益阳市特殊弱势群体状态调查”、“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暑假三下乡活动”、“三月学雷锋、六一儿童节、九月重阳节慰问活动”、“毕业生义卖捐赠活动”等,送去爱心和温暖,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希望通过晚会活动,有更多的爱心企业与人士来参与、支持慈善爱心事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一、活动主题:奉献爱心,共建和谐。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慈善爱心事业,关注身边的特殊弱势群体,弘扬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9日(暂定)

四、活动地点:

秀峰公园西大门广场

五、主办单位:共青团益阳市委、益阳市慈善总会、湖南工艺美术职

业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艺系团总支学生会、益阳市爱心协会

协办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儿童福利院、益阳市特殊学校、益阳红网爱心家园、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各社团

六、活动开展

(一)成立领导机构

总顾问: 成 员: 总负责: 晚会活动开展下设7个小组,具体名单和工作任务如下:

1、联络组:负责联络参与活动的各有关部门和组织。

2、外联组:负责外联寻求赞助。

3、宣传组:负责晚会活动前期校内的宣传工作和协助专业人员搞好晚会现场的布置,以及请帖的设计制作与填写、募捐箱制作。

4、会务组:负责晚会活动前期和过程中的各项会务工作。包括德育实践项目前期活动的文字、图片材料,制作出精美的汇报短片和宣传展板;茶水的摆放、席位卡的制作、纪念品的发放等。

5、安全保卫组:负责配合相关部门搞好晚会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安全保卫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处理紧急事件。

6、节目组:负责晚会各节目的前期接洽和过程中的联络、衔接。

7、机动组:负责晚会过程中各种临时性的工作的处理。

(二)任务分工:

1、益阳市慈善总会: ①现场募捐资金的管理;

②邀请其他慈善机构的参与;

2、共青团益阳市委:

①政府相关领导的邀请;

②秀峰公园场地、治安、交通部门的联络;

③高校团委联络。

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委: ①晚会活动的统筹安排 ②晚会全程管理;

③晚会活动用品的准备。

4、益阳市爱心协会:

①爱心企业和个人的联络、捐赠资金的落实;

②纪念品的联系和落实;

③捐赠牌匾(证书)的制作;

④晚会舞台、音响、灯光等的联系。

5、益阳市红网爱心家园: ①宣传媒体的联络;

②活动的宣传;

③爱心会员的宣传发动,参与活动。

(三)晚会流程:

(1)舞台的搭建和现场的布置。

(2)领导、嘉宾的接待,签到、纪念品的发放。 (3)晚会流程

1、开场舞蹈《自强不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介绍领导、嘉宾

3、益阳市领导致辞

4、益阳团市委领导致辞

5、益阳市慈善总会领导致辞

6、学院领导致辞

7、节目《军魂》,湖南城市学院

8、益阳市儿童福利院领导讲话

9、公布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情况,颁发证书

10、《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德育实践系列活动短片观看

11、节目大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备注:节目增加待定)

(4)活动结束合影留念。清点捐款,清理现场。

八、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2、注意维护现场秩序。

3、晚会节目衔接要紧凑,道具要准备齐全。

慈善晚会筹委会

2011年3月

第三篇:群体性事件与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一: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就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社会是和谐稳定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面广量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重大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涉及面越来越广。二是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趋向。三是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处置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流血事件。四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千方百计地插手、利用群体性事件,企图煽动、制造**。

当前,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材料二:治理群体性事件应有开放心态

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分析,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基本上属于经济利益诉求问题,具有非对抗性,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如果有关地方和部门高度重视,妥善处理,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和处理好的;但是如果久拖不决,往往就使历史遗留下的矛盾问题与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酿成大祸。基于这一务实判断,在治理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上,尤其需要有关地方和部门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以及利益对立关系显性化,成为这一时期个体利益矛盾和群体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矛盾既由发展引起,也应当能够通过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不能条件反射似的视之为“闹事”、“作乱”,更不能动不动就采取“反恐”手段或专政手段予以严厉处置。

群体性事件既然基本上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在少数地方和部门却由于处理不当导致矛盾激化,使事态扩大升级。2008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些地方发生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很多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有关。”故此,一些主持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地方和部门,需要时刻自警和反思,看看自己能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公正客观。

分析:以开放心态治理群体性事件,应当注意疏通合法的民意表达渠道,健全和完善正常的缓和冲突、化解矛盾的机制。按照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信访部门应承担起日常性的信访保障职能,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或基层。此外,还应当让群众发表意见和建议、表达利益诉求,以此促使有关地方和部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关注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有助于舒缓公众的焦虑与紧张,营造宽松活泼的社会环境。

材料三:“实属必然”:瓮安事件沉甸甸的警示

种种信息表明,6?28瓮安事件正向理性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事件本身已经平息,各种权威信息也已迅速公开,真相正一步步揭示;同时,有关部门的深刻反思和对主政官员的问责,也已雷厉风行地进行。

面对这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当地党政部门正视社会矛盾的态度和清醒认识,令人印象深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这起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迟早都会发生”,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加之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基于对这起事件的清醒认识,当地在依法追究参与打砸烧的犯罪嫌疑人的同时,也问责了一些负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相关官员,瓮安县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政委和局长等均已被免职。同样,信息的及时公开,听取各种意见的座谈会的举行,遗体鉴定的公众参与等,这些合法而理性的举措,使得这起事件渐呈平息之态势。

防范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关键在平时。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能站稳中立的裁判者立场,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公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基本权利,建立起公众对政府的忠诚和信赖;同时,司法也要把政府和公众个人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力避出现公民求告无门的境况。否则,如果平时的一些小事处理不好、处理不公,无数的小事,在无数群众之间口口相传,最终就会酿成影响当地社会整体稳定的大事。

分析:瓮安县相关官员被问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裂痕。但是,即便从瓮安县本身,这起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方面的遗留问题也需要尽快调查解决,而从更大的意义上看,显然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具体事件的平息,更应该举一反三,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革新,完善公民权利保护,使权力切实受到监督和制约,防范此类事件在异时异地重演。

材料四:瓮安事件与官员问责:执政理念开始变化

6月28日,贵州瓮安县一名中学女生怀疑被奸杀,引发逾万民众围攻县委及县政府,放火焚烧公安局大楼;之后,瓮安事件的图像很快就传遍了互联网。

三四天过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亲赴瓮安实地调查之后,指出事件的深层原因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一句话,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县政府行政不力、不公,人民群众积怨过深。石宗源为此先后三次向瓮安人民道歉。更令人意外的是,瓮安事件首先得到处理的不是参与骚乱的民众,而是当地主要官员,原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和政委都撤销了职务,后来连州委书记也被连带免职。

这种发生群体事件首先问责官员的做法,乃是第一次。考虑到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迅速做了批示,有理由认为最高当局对地方政府的最初说法并不认同,要求查清引发事件的深层原因。瓮安事件的处理结果,表明中国执政党的治理理念开始发生变化。

分析:长期以来,"稳定压倒一切"是各级政府执政的最高信条,缺乏监督导致各级官员的执政行为越来越简单粗暴,而过去上级甚至中央政府为了维护政府的统一权威和形象,通常硬着头皮顶住不肯认错,这就导致本来只是一个基层政府官员的责任,被连带放大到整个政府的责任。如今,中央政府已经开始明白不能再被"绑架",对地方官员再不有效问责,民众迟早会对中央政府问责。"查明深层原因"的潜台词,即是查明每一级地方官员的责任。 材料五:"孟连事件"促干部反省工作态度和作风

2008年7月19日上午,公安机关在孟连县公信乡、勐马镇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过程中,对勐马镇5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时,遭到500多名胶农手持长刀、铁棍、锄头等工具围攻。冲突导致41名警察被打伤,9辆警车被砸坏,民警使用防暴枪自卫,15名胶农被打伤,2人被击中致死。这起警民暴力冲突事件的背后,是当地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来已久的矛盾纠纷。

虽然事态已经平息,但事件留下沉痛教训,引起当地干部深刻反省。

“对党充满感恩之情,待人善良温和的傣族群众,拿起了刀斧棍棒,与警察对抗,用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件事情必须引起我们当政者的深刻反思,必须引起各级干部铭心刻骨、灵魂深处的反省!”在22日晚上召开的普洱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严厉警告在场官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纪恒指出,胶农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胶农长期以来对橡胶公司的积怨逐步转化为对基层干部、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怨,最终集中爆发引起冲突。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机制不健全,群众没有地方讲话,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是这起冲突事件带给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教训。

分析:胶农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集中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和作风存在问题,离群众的期盼差距太远。部分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听不进群众意见,离群众越来越远。正如李纪恒对这种现象提出的严厉批评:“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因此,各地要切实引以为鉴,加强基层党政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党政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及时把各种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材料六:群体性事件暴露基层治理弊端

贵州“瓮安事件”刚刚平息,又发生了云南“孟连冲突”。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暴力冲突事件,执行任务的民警被数百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死亡。

从贵州瓮安到云南孟连,却在仅仅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相继发生了两起群体性暴力冲突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严重暴露我国基层政府治理的重大弊端。

云南孟连冲突与贵州瓮安事件在背景和起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据报道,孟连冲突的导火索,是19日清晨警方强行带走5名胶农。而起因却是当地胶农与橡胶公司的利益之争,是经济利益纠纷。也就是说,孟连冲突是一起由经济纠纷未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广大胶农经济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加之警力使用不当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它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从媒体报道情况看,至少在两个环节上橡胶公司和地方政府忽视了胶农的基本权利。一是橡胶公司滥用垄断地位,压低橡胶收购价格,显失公平,严重损害胶农的合法利益;二是在胶农与橡胶公司因收购价格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地方政府简单粗暴地动用警力,只重视了秩序的稳定而严重忽视了矛盾的解决,客观上无视和损害了胶农的合法权利。从一系列的举动看,当地政府完全站到了橡胶公司一边,成为维护橡胶公司利益的代言人,胶农的集体维权行为屡屡被当地政府强行阻止,结果必然加深胶农对政府和警察的不信任,多年来一直聚积着的怨恨,终于借警察强抓胶农而爆发,引发了严重的群体暴力事件。对照贵州瓮安事件和云南孟连冲突,两地群体暴力事件发生的深层背景却是如出一辙,不能不让人深思。

分析: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结果虽然表面上平安了,但怨气却不断积累,矛盾和对立却不断加深,从而为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埋下了火种。瓮安事件和孟连冲突就是很好的例证。从这个意义上讲,瓮安事件和孟连冲突应当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依法施政,以人为本的典型教材,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警示。

材料七:群体性事件敲响基层执政警钟

6月28日至29日凌晨,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引发大规模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突发事件。

7月3日,陕西省府谷县一村民驾驶农用货车为逃避检查跳入黄河并死亡。一些民众包围住警察,并把警车掀翻、砸烂。

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县发生胶农聚集和冲突事件,40余名公安民警和10余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2名胶农死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连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导火索不同,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大体相同,实乃多年矛盾蓄积而致。几起事件无不是由群众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等造成的。以瓮安事件为例,由于在矿权纠纷处理、移民搬迁后期扶持、土地占用费等问题上政府漠视民众利益,偏袒矿山企业,引起民众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不满、不服,积怨加深,在民众与政府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偶然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民众和社会情绪的“井喷”,酿成不应有的过激行动。

孟连事件同样如此。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指出,胶农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胶农长期以来对橡胶公司的积怨逐步转化为对基层政府和干部的积怨,最终爆发引起冲突。

分析:这几起事件给我们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而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不能让百姓言论成为“堰塞湖”。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不应回避矛盾,而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回避矛盾,只能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积重难返。

材料八:我国实施新规禁止滥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

200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就颁布实施《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规定》指出,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或者违反规定携带、使用武器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规定》指出,对于因决策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信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领导不及时处理重要来信、来访或不及时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未按有关规定落实领导专办责任,久拖不决,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规定》指出,对于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重大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应到现场处置而未到现场处置或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分析:《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对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出了明确规定。禁止滥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这一规定直指当前群体性事件中警民冲突的要害。这是近年来第一次对某一领域违纪行为,同时发布党纪、政纪处分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同时,颁布实施《规定》也是完善公务员纪律惩戒制度的重要步骤,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材料九:从信息公开看瓮安事件

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17岁的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死者家属对此不满。6月25日,第二次尸检再次认定李树芬溺水死亡,死者家属仍表示怀疑,之后关于该女学生死因的传言开始在小县城里广泛流传。有传言说,女学生是被"奸杀后投入河中";还有传闻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一时群情汹涌,全城哗然。

6月28日,对死因鉴定结果不满的当地部分群众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并发生严重暴力冲突,县委、政府和公安局遭到焚烧打砸,数十台车辆被焚。7月3日由贵州省著名法医组成的专家组对李树芬尸体进行了第三次尸检,再次认定李树芬确系溺水死亡。

由于一个女学生死因及死亡事件处理的各种半真半假的信息的四处流传,不明真相的群众聚集起来,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群众“不明真相”是实,但他们不明真相事出有因。为什么少数人能够煽动利用民众从而造成群体性事件?当当地政府失去公信力,新闻媒体声音单一乃至失声时,民众必然“不明真相”。不明真相而又义愤填膺的民众,最容易被高度情绪化的传言动员起来,势必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在指出群众不明真相的同时,必须指出导致群众不明真相的责任方是掌握“知情权”和“信息发布权”的当地政府。

任何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首先封锁,这些基层政府的惯常做法。但是这种认为封锁消息可以保持稳定的做法,已经被多次证明无效。2008年5月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信息公开明确为政府的法定义务。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及时发布真实信息,这既是政府依法行政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同时也是防止事态恶化的技术性措施。信息越早公开,政府便能越早掌握主动。这是瓮安事件的教训,也是此类事件避免重演所必须吸取的教训。

分析: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披露的法制化通道,增强公共事务的透明度,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对于信息披露中的渎职行为要依法处罚。要积极发挥媒体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保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报道权利。 材料十:云南马关:矿区群体性事件善后

“2006年我们县里发生过著名的‘5?2’事件,可以说冲突的激烈程度比最近贵州的‘瓮安事件’差不了多少。”2008年7月3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说,“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转变”

马关县地处西南边陲,现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铟、锡、锌、铜等11类47种,其中铟金属3779吨,目前居全国第一位;锡金属29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冲突的原因是矿山企业在当地的整合收购和开采活动中,与村民无法就补偿地基和耕地方面达成共识,当政府试图帮助公司强行开工开矿时,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

“靠山吃山,靠着矿却没过上好日子。”贾沙乡的村民们如此怨言。要解决好矛盾,政府不能靠简单炸封洞口来解决,要让村民参与开发,让老百姓也获得一定的利益。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打砸事件发生后,我们和政府达成共识,决定今后10年每年从企业利润拿出400万元支持镇里的基础建设,并对老年人和贫困学生进行补助。”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华联公司”把公司内的剥离工作环节拿出来,成立新的公司负责生产,让矿区范围内的所有老百姓参与,让后者直接从中获得收益。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旦大家的利益被捆绑在一起,就没有人愿意看见企业利益受到外来侵害了。

马关县的一名官员表示,“矿山企业在开采中获得利益后要回报村民,让村民也获得相应的利益,这在马关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目前,仅都龙镇内就有近2000人在各企业务工,每年可增加群众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

专题综合分析:群体性事件正在考验中国

“瓮安事件”、“府谷事件”、“惠州事件”、“孟连事件”„„短短一个月内,群体性事件密集发生。虽然几起群体性事件规模很小,暴露出的实质却是重大社会问题。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应有的服务职能。比如在公共事业范围内,修路要过路费,建校要集资费,拆迁要劳务费。一边是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高档桥车云集,另一边是贫困潦倒,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现象丛生。从近期几起群体性事件看,一些矛盾原本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只是因为有人对“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熟视无睹,或者从开始就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才激起了民愤。正像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言: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不作为,公共权力使用不当造成对民众利益的损害,肆意粗暴对待民众的合法利益表达是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他还发出警告:“„„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近些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化解各种矛盾,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大局稳定,相关领导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

群体性事件一般是由改制安置、房屋拆迁、农民负担、干部作风、执法不公等问题引起的,一些领导同志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古人说:“善为政者,防于未然”。化解社会矛盾,贵在主动,贵在及时。回避的结果,只能使小事变大,简单变得复杂,人为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注重社情民意,直面现实,未雨绸缪,及时调查,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始发阶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沉着冷静——不激化矛盾。

主要负责同志决不能害怕群众,躲而不见,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主动接待,靠前工作。以一种理智、宽容、忍耐的态度,尊重上访者的权利,让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出负责任的解释和答复。接待上访群众,要态度诚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即使对极少数有过激行为或别有用心、有意挑起事端的人,也要注意场合,讲究策略。万不可在群众不明真相时的火头上,动用公安干警当场抓人。

三、恪守承诺——不失信于人。

群众上访是为了使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接待上访者,必须耐心倾听,找出要点,根据问题的性质,解决的难易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作出答复。接访工作最要讲诚信。凡经过缜密思考和集体研究决定的表态、承诺,一经作出,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必须坚决兑现,不能有丝毫大意。

四、慎审果断——不留后遗症。

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涉及法律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必须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政策。总之,处理具体问题要有利于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大局的稳定,既全面慎重,又干净利落,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五、尽职尽责——不半途而废。

有些重大复杂问题的处理,因受条件的限制,有一个逐步解决的过程。既然接受任务,就应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一抓到底。越是困难,越在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畏难退缩,都将导致前功尽弃。

第四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省劳动保障厅文件《关于印发<省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和*办发〔2004〕12号文件《印发<关于妥善处置群体上访、异常上访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劳动保障部门职责,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在县政府统一布署下,与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原则;

3、快速反映,冷静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原则;

4、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股室和业务经办机构协同处置原则。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县社会保险局、县就业管理局、县医保中心、局办公室、劳动监察仲裁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社会保障股、培训就业工资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劳动保障系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维稳办)及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文件另发)。维稳办设在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局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应急预备队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主,成员需要时从局属各单位抽调应急,应急预备队按照群体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门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二)报告制度

群体性及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在局机关的,由维稳办负责接待;发生在局属单位的,由各单位负责接待。最先发现或接到群体性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弄清事件起因、规模、涉及人员、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维稳办。维稳办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和通报企业主管部门。3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在4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10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2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对正在处理的重大事件情况,要随时向市局报告,涉及敏感外事问题的群体性事件,要在2小时内向县外事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三)处理方法

1、了解情况,立即上报。涉及劳动保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局机关、局属单位或其它地方,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要迅速赶到现场,了解详细情况后,及时向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报告,并按要求进行上报和通报。

2、研究对策,妥善处理。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急预备队要服从县政府统一调度,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共同研究处置方案。要照顾好现场老、弱、病、残人员,稳定职工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同时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团结大多数职工,孤立少数闹事者,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力争把问题就地解决好。要严防出现越级上访和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现象发生。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与职工代表对话,找出问题症结,制订可行处理方案。在制订处理方案时,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答复处理。根据处理方案,服从安排,严格按政策答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能发表带有倾向性和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言论。

第五篇:青原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青原区涉及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

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青原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处置的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工作。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Ⅰ级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一次性参与人数5000人以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的事件;

3、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突出,已发生大规模的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4、阻断铁路繁忙干线、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8小时停运,或阻挠、妨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施工,造成24小时以上停工事件;

5、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

6、出现全国范围或跨省(区、市),或跨行业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互动性连锁反应;

7、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对 1

待的事件。

Ⅱ级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等,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进京的非法集会和集体上访事件;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群体性事件;

3、已出现跨省(区、市)或行业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或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4、其他视情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Ⅲ级为较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较广和有可能赴省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事件;

2、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5人以上、10人以下受伤群体性事件;

3、其他视情需要作为较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Ⅳ级为一般群众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造成5人以下人员受伤事件;

3、其他视情需要作为一般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劳动保障部门职责,把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和国家安全。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

性事件,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区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权责结合、分工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按照《青原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措施,实现应对和处理涉及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度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改制、破产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反馈和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反应灵敏、共同参与、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和处理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成立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陈井明局长任组长,肖木水副局长、纪检组长王艳华任副组长,区社会保险局、区就业管理局、局办公室、劳动监察仲裁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协调指导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维稳办)及

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维稳办设在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局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应急预备队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主,成员需要时从局属各单位抽调应急,应急预备队按照群体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门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二)报告制度

群体性及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在局机关的,由维稳办负责接待;发生在局属单位的,由各单位负责接待。最先发现或接到群体性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弄清事件起因、规模、涉及人员、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维稳办。维稳办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和通报企业主管部门。3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在4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10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2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对正在处理的重大事件情况,要随时向区委、区政府、市劳动局报告。

(三)处理方法

1、了解情况,立即上报

涉及劳动保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局机关、局属单位或其它地方,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要迅速赶到现场,了解详细情况后,及时向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报告,并按要求进行上报和通报。

2、研究对策,妥善处理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急预备队要服从区政府统一调度,

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共同研究处置方案。要照顾好现场老、弱、病残人员,稳定职工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同时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团结大多数职工,孤立少数闹事者,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力争把问题就地解决好。要严防出现越级上访和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现象发生。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与职工代表对话,找出问题症结,制订可行处理方案。在制订处理方案时,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答复处理根据处理方案,服从安排,严格按政策答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能发表带有倾向性和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言论。

(四)善后处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维稳办人员要及时将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对新闻媒体一般不公开报道,确需报道的,依照相关规定执行。要认真分析事件的起因,评估事件后果。要对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总结经验教训。对在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研究防范措施,预防事件的再度反弹。对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在处置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有功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扬。

四、工作要求

1、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工作理念,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队员要服从统一调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处置群体性事件

过程中,做到细心、耐心、热心、公心。

2、维稳办人员要严格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按规定时限进行上报和通报,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

3、认真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关系到全局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涉及职能科室和业务经办机构要协同配合,团结一致,不能互相搪塞、推诿,更不能置之不理,任由事态发展。

4、局属各单位要根据本预案制订相应工作制度,强化“窗口”服务功能,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积极树立劳动保障系统良好形象。

5、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察工作,积极预防,力争将矛盾消化于萌芽状态和初发阶段。

青原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二OO八年六月十六日

上一篇:人力资源工作创新下一篇:人生经典励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