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弱势群体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银行弱势群体范文

银行是弱势群体?全国人民笑了

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银行张建国昨天下午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到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当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连李克强总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上市银行本月底将公布2014年的年报,根据2013年的年报,五大国有上市银行2013年共实现利息净收入1.62万亿元,如果再汇总中小银行的利润,加上可观的息差、手续费、财务厂部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则银行业利润2013年已超过2万亿,2014年还会再跃上新台阶。

商业银行较高的利润首先是源于2008年以来持续的信贷扩张。过去几年间,累积了50多万的信贷增存量,贷款盘子大了。利差收入与信贷投放量正相关,得益于总量扩张,200

9、20

10、20

11、2012年,商业银行年利润增幅都在20—30%之间,一些激进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出现50%的利润高增长。2011年,中国银行业年利润首次突破万亿,2012年只用9个月时间,就把万亿利润踩在脚下,当年利润达到1.5万亿。

从2013年开始,伴随着主动调控,破除GDP崇拜,经济增速高位回落,审慎偏中性的信贷政策对应信贷投放的理性回归,商业银行年利润增幅可能会回落到10%左右,但基于庞大的信贷存量,银行每年2万多亿的利润依然是全球最靓丽的风景。“弱势群体”能录得全球最高昂的利润和年薪,那谁都愿意去做这样的“弱势群体”。

我们经济总量约为全球的1/7,但银行业利润已占全球银行业利润的1/3强,中国银行业无疑是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但近年来,各大行高管“卖萌”声不断,利率市场化一起步,就有人惊呼 “银行业利润反转的拐点到了”, “利差收窄了,相当部分的利润反哺给实体经济了”。现在,实体经济十分困难,万亿利润的背后是实体经济的凋落,但银行家们一边自豪地说“躺着想不赚钱都难”,一边矫情地嚷嚷“中国银行业利差水平在世界范围来看是偏低的”。

实际操作层面,除银政合作中银行吃哑巴亏无处申冤,在由银行主导的银企关系下,中小企业议价能力明显偏弱,特别是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贷款利率上浮从过去10%水涨船高,反复开票贴现,强买强卖搭售无关产品。

甚至笔者亲眼看到一位小企业主因对银行超过利率200%的资金成本稍有微词,一位基层行长拉下脸来教训他:“能贷给你就不错了,收点费、买点保险算什么,你去找高利贷吧。价格问题是你能谈的吗?”

一些银行看到企业一有困难,贷款虽然还没有到期,却无情冻结扣划企业资金,企业有时就差这一口气,银行为了自身安全,绝情地抽贷款,犹如给ICU的重症病人拔掉氧气管。一些地方,银行和不良担保公司联手讨债,企业主被逼得下跪,逼债甚至逼出人命来。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才是“弱势群体”?你懂的!

中国银行业动辄逾万亿的利润并不是因为自身创新能力强、风险管理水平高、服务特别好,而是长期以来特殊的国家管制、牌照垄断和利差保护的制度红利使然,它造就了中国银行业令人炫目的“世界第一”的超额利润和特定群体动辄百万、上千万元计的高年薪,但天文数字般的高利润和高薪酬并没有成就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强大的金融体系,每一轮信贷洪峰过后都会出现不良资产的集中爆发,整个行业会进入“还债周期”,这两年不良资产爆炸性增长就是明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十多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份额只有一个零头,几乎忽略不计,过度保护、竞争不充分,利率市场化步履蹒跚,长期的“父爱主义”和温室效应宠坏了银行业,它不会更强大,只会更娇弱。我们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每有风吹草动,就有人跳将出来卖萌、发嗲。这回,建行张行长一卖萌,一发嗲,把总理都给逗乐了。总理笑了,全国人民都笑了!这真是苦恼人的笑!

第二篇:弱势群体管理

这学期来,我校根据情况及教育实际的要求,对后进生、二女户、留守儿童等有困难的学生,制订了关爱她们的工作计划,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在生活上、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尽量给予更多的关怀,采取措施让她们更好学习发展,热爱集体,热爱学习。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弱势群体成长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尊重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 成立弱势群体帮扶领导小组,采取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与困难学生实行结对子帮扶,学校建立“心灵小驿站”与困难学生心理交流,教育帮助她们。因此,我校的主要工作方法是:

第一,和需要帮助的学生交朋友,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告诉他们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战胜他们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扬起理想的风帆,发挥自身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第二,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力争上游。

第三,多宽容需要帮助的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帮助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等原因,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兴趣更浓一点,学习效果也搞好一点。反之就会又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作业错误多,或者停滞不前。这时,最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实践证明,谁能在需要帮助的学生心田上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需要帮助的学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二、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代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回答教师“怎样教”这个问题时提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教师启发引导他们自悟明理,尝试成功,感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在教学中我校是这样做的:

1、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

2、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需要帮助的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4、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吸引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注意力,注意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用顺口溜、故事等引导需要帮助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5、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 总之,通过努力,我校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需要帮助的学生会越少。我校会继续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这一工,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学校还多方面联系社会上的爱心妈妈,至今有四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社会妈妈,社会妈妈负责孩子的全年的学习开销,还定期到学校看望,节假日领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校园爸爸、校园妈妈——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四、感受温暖,快乐成长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过各种关爱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护网络并取得较好成效,留守儿童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仅学会了自理、自立、自强、自律,还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出现了广大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家长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学校四项关爱留守儿童措施威海教育局网给予报道,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在齐鲁晚报给予报道,在全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校园爸爸妈妈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结合教师开展的“教师帮扶”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五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一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第三篇:弱势群体犯罪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其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阻碍,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足够重视。本文在对弱势群体犯罪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弱势群体犯罪的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对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伴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群的犯罪预防工作,对保障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弱势群体犯罪的现状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因自然、生理和社会等原因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所谓弱势群体犯罪是指弱势群体所实施的具有危害社会关系,依照法律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近年来, "弱势群体"犯罪占有一定比例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本市公安机关的治安分析报告,中心城区的外来人员作案数占全部刑案作案人员数的76%。农民工进入城市,实施大量犯罪,主要基于几点原因:一是贫富差距导致心理不平衡。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同样的工作,领取不同的工资;同样生病,不能享受城市人同等待遇等等,由此造成心理失衡,极易引发犯罪。二是不能及时就业而无事生非,进行盗窃、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因处陌生人社会而缺乏道德束缚。"当农民生活中缺乏流动性时,自然形成的以习惯和家庭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所统治的以及集体责任为特征的传统的农村生活抑制了犯罪。"①四是文化程度偏低而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利用计算机等,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青少年犯罪除了其特有的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以外,在转型期主流价值观念迷失,人生缺乏信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学校中提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往往被社会中的暴力、色情、凶杀、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所代替,导致青少年受外界不良影响而实施犯罪。

老年人犯罪也越来越多。我国正逐渐成为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老年人因不适应退休后的单调、孤独、寂寞;有些人由于经济来源缺乏,生活没有保障而实施犯罪。甚至一些下岗、待岗人员、残疾人犯罪案件也累见不鲜,等等。

二、弱势群体犯罪的基本特征

弱势群体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弱势群体犯罪的主体特征

从职业上看,弱势群体的犯罪主体中无业人员占绝大部分。这些人因找不到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四处游荡,极易滋生犯罪念头。

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2%以上。这部分人因文化素质低下,较难找到工作,生活无着,再加上法制观念淡薄,故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从年龄上看,大部分为35岁以下青壮年,低龄化趋势明显。当前,由计算机网络引发的犯罪断增多,有的为了获取上网资金实施犯罪,有的年甚至选择网友为侵害对象,实施抢劫绑架、诈勒索、强奸等犯罪活动。

从性别上看,男性约占90%,女性约占10%,但女性犯罪上升趋势较快,尤其是在性犯罪及财产性犯罪类型方面,女性犯罪势头尤为迅猛;从来源上看,大多来自贫困地区,绝大部分犯罪人群属于经济贫困人士。

(二)弱势群体犯罪的客体特征

弱势群体犯罪涉及的种类很多,抢、盗、奸、骗、流氓、贩毒几乎无所不包,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财产型犯罪。据2000年的公安机关的犯罪统计,弱势人群侵财类案件占全部案件数的比例,上海达91%,广州达84%。被害人总量分布方面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在大多数犯罪类型中,男性被害人比例普遍高于女性,但在性犯罪、拐卖和抢夺案件中,女性被害比较突出。被害人类别中,商人、三陪女、出租车司机和未成年人是最大的受害群体。

(三)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特征

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特征可以从逐富心理、从众心理和反社会心理等几个方面得到折射。

一是逐富心理。弱势犯罪主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潮的影响,往往会把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视为人生唯一目标。当其对财富的欲望不断膨胀而又缺乏相应的谋取手段时,其往往会在逐富心理的支配下产生通过不当途径来满足自我愿望的犯罪意念。

二是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地缘、血缘和乡缘情结、物类相聚心理和互动同化心理。该种心理在外来务工人员这一弱势人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是反社会心理。一般表现为不满、逆反和报复心态。弱势犯罪主体往往生存在主流文化及主流政策之外,生活在倍受歧视、缺乏保障的社会环境中。故其难免会产生与社会规范相冲突、相抵触的思想及对抗情绪,并最终有可能激化为反社会的极端犯罪心理。

一般来说,社会性的弱势群体是在社会结构分层中产生出来的由于社会分层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这种结构性的不平等使得社会资源不均衡地向少数社会上层成员过分集中,并对下层社会成员,或者说弱势群体,形成了巨大的结构压力,使得他们比其他社会阶层更容易走向犯罪。

三、预防和减少弱势群体犯罪的有效途径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权利分配的不公正以及对弱势群体人权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只有消除社会的不公正因素,从多方面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保障,才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弱势群体的犯罪。

(一)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执法保护

所谓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执法保护,就是要求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为此,各行政机关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执法力度。尤其要把以下几方面作为执法重点:

其一,消除就业歧视行为。可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受理歧视申诉,具体可以对就业要求中有关性别、年龄、身体特征、受教育程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并对确有歧视规定者提起诉讼,以实现对违规者的惩处。惩处措施包括对受歧视人的损失赔偿及惩罚性罚款。

其二,处罚无理解雇行为。应明确规定企业解雇的理由,即仅在企业面临经济困顿或雇员因严重违法违纪或其他原因不能适岗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雇职员,否则就是无理解雇行为。当确有无理解雇行为发生时,应当责令企业实施撤回解雇命令、恢复原有岗位并做出赔偿等补偿行为。

其三,规范劳务中介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必须严厉制止各种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及各种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对未经许可成立的非法职业介绍机构要坚决取缔;对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以信息公司或咨询公司、劳务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等名义,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各种组织,予以坚决制止;对在职业中介活动中利用虚假信息、或与用人单位相互勾结进行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予以坚决惩处;对从业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

(二)司法措施

司法救助制度是一国民主法制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国法治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成为公民实现公正和权益保障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西方成文法国家,公民享有司法救济权都直接或间接地规定在宪法原则之中,但是在我国,宪法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司法救助究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还是仅仅是司法机关的道义责任,在我国是不明确的。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对司法救助的定义和范围都作出了规定,但是该规未明确司法救助的性质,司法救助往往被看作是国家和司法机关对弱势群体当事人的一种施舍。为了更充分地实现社会公正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立法上应该明确地把获得司法救助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需要救助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规定为国家和司法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在我国司法救助的方式仅限于诉讼费用的减、免、缓,不能满足弱势群体维权的需要。为了真正实现司法救助的价值,必须要使司法救助的方式多样化。弱势群体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导致其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途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司法救助还应该包括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培训。

(三)社会舆论方面--提倡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权予以充分尊重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凸现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应该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既不能一味地指责社会、同情犯罪人,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弱势群体,否则都有违社会公正。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尊重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如果社会舆论能够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尊重与关怀,少一点歧视和非难,则有利于平衡势群体的心理落差,消除部分弱势群体的反社会情绪。社会舆论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树立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四)社会保障预防

孔子在《礼记》中对"大同社会"有过精辟的描绘: "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有所养。"这些论述,其实就是社会对弱者的帮助一种构界。在当社会,社会保障成为对弱势群体可能遭遇的各种危险加以防护的全网。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虽已基本确立,但仍有一部分势群体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音。我国首先要尽快建立涵全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救助。次要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最后, "有权利必有救济",对侵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的行为要进行法律救济。在现实生活中,弱群体的社会保障权受到侵害,如果不能对给予法律的救济,则弱势体的社会保障权等于被人为地剥夺,这就更容易引起弱势群体对会的仇恨,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第四篇:关爱弱势群体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金钱不是万能的,关爱需要的是社会的共同关注。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身在校园的我们也可以为关爱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力量,而我们身边的榜样也是数不胜数。

3月28日,齐河县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晏城街道办事处社会福利中心,给老人梳头洗脸、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该县自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大学生村官们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目前,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发展到 50多人,救助了100多人。无独有偶,进入七月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化科学院的800名大学生把一腔浓浓的爱心洒向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偿献血,立即行动;为民工送去精神食粮;“阳光天使行”。

关心“弱势群体”,首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办实事。引长江浩荡之水来救涸辙之鱼,固然精神可佳,但那未免太不实际,还不如先提来一桶水救急。给三代同室的住房困难户许诺十年后盖洋楼别墅,不如现在就先给他解决一间住房来得实惠;搞那些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如给最低收入户送去一车煤球两袋面粉。我所在的大学里,有些贫困生连吃饭都很困难,常常是个把月不沾荤腥,学校就从实际出发,每个星期补助他们两餐荤菜,这当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聊胜于无,多少起到救急作用,学生们还是很感谢学校的。二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位需要关爱的人,因为是他们组成了这样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过去,我们曾经无知又狂妄地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梦醒之后,这才发现,原来最需要解放的是我们自己。因而,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切勿好高骛远,还是务实一些,从关心好身边的每个人,特别是关心“弱势群体”做起,不让一个老实人受屈,不让一个穷人挨饿,不让一个困难学生辍学,不让一个下岗工人失去生计,这些事情也许不能做得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尽力而为,能做多少是多少,能救几个是几个,因为“每条鱼都在乎”,现在就“在乎”。

关爱弱势群体既给我们的世界一份温暖也给我们自身带来了价值,提高了个人修养和素质,让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看着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我们怎么可以无视他们眼里的希望与纯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希望可以给予他们我有限的力量,也许渺小但是相信可以给予美丽的“种子”。现在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组织爱心团队捐献爱心物品,离开了校园我们可以选择以一位乡村教师让爱驻扎在他们的心里。对于许多的孩子而言贫穷不是伤,受伤的是心灵,不论是大山的孩子还是聋哑残疾儿童,我们曾经在国旗下多次表明的心愿:将来成长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也许这些点点滴滴被认为是“治标不治本”,可是还是有那么些人真诚地点亮了手里的“蜡烛”。在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切实做好农村的扶贫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团结起来风险每一分宝贵的力量。

第五篇:弱势群体(1)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中人均收入很低、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温饱问题、需要社会关爱和救助的特困对象,包括家庭主要成员死亡或残疾致贫、家庭中有人生大病致贫、因自然灾害致贫以及其它因素致贫的农村特困户。

(一)农村弱势群体构成及产生的原因。

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者残疾致贫,二是因为家庭中有人生大病致贫 ; 三是因为自然灾害致贫 ;四是因为鳏寡孤独和其它因素致贫。

从农村弱势群体构成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造成农村弱势群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 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又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质量不高、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缺乏等困难,这又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弱势群体的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

2、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出务工难,家庭经营开展难,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

业,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缺少发展资金和思想观念陈旧等方面的原因,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形成贫困--辍学--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3、偶然因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残疾、生大病和遭受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大有人在。

(二)在扶持农村弱势群体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工作。让农村弱势群众或者说是低收入者享受社会救助。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实现敬老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等方式。以敬老院为依托,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相结合的五保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能较好地发挥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不断加大救济资金投入,确保因灾致贫群众的正常生活。通过解决他们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的同时,多渠道、多措施、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努力实现让农村弱势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学生有学上、有病能医治”的救济工作目标。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对临时困难对象及时进行生活救助,努力构筑社会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真

正使弱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继续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尚未全员参加农村社会保险,要通过宣传,让农民知道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处,不要因小失大。

二是农村特困户救助标准偏低,覆盖面与现实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三是五保供养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农村老龄人口增多,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不断增加,难以做到应保尽保。

四是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因家庭成员生大病致贫的农户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农村医疗救助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农村弱势群体最期盼的救助形式。

(四)扶持农村弱势群体的对策和建议。

从农村少数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应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

1、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的大环境。 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的氛围;要制定和落实扶持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关政策,使他们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关爱;要

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与农村弱势群体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和信息保障;要加大对农民的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要加快城镇建设化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发展

二、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策划和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能源、教育、卫生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要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用于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制定农村弱势群体就业扶持政策。 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要改单一的“输血”为“造血”功能,从治表转向治本。采取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像对待下岗职工一样,对农村弱势群体中自谋职业的,要积极鼓励并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

5、 在健全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中要突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在进一步扩大农村

特困户社会救助的基础上,参照城市低保金筹措机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农村特困户救助标准,不断扩大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6、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大病救助机制,减少农村因病致贫的人数,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弱势群体”扩大化是社会之痛,它不但加剧了社会不公,破坏了社会正义,也打击了人们的上进心,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要减少社会“弱势群体”,别无他法,一是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首先消灭经济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再就是把一切纳如法律轨道之内,通过法律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让公民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经济上强势了,权利上也强势了,自然也就没有“弱势”之说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银行弱势群体范文】相关文章:

银行关爱弱势群体07-25

银行是不是弱势群体09-06

关爱弱势群体范文05-26

高校弱势群体范文05-27

关于弱势群体范文05-27

校园弱势群体范文06-03

弱势管理范文05-17

个人弱势范文04-09

鉴藏家群体范文05-20

完美的群体范文05-21

上一篇:英语话剧简讯范文下一篇:银行信贷审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