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2024-05-03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精选十篇)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1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意义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高校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制定相应培养方案,建立并运行相应教育机制,从而培养具有突出实践工作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两大规定性:一是“应用型”,即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二是“人才”,要具有综合的、较高的素质,能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在应用中创新。

从根本上说,应用型人才培养代表了我国教育事业对教育规律和教育功能的更深刻认识。就教育规律而言,关仲和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科型、研究型的大师级人物,而且要培养大量技术型、应用型的优秀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观察,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各类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叶飞帆认为:“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多样的。高校就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种多样的专业,培养多品种的应用型人才。”

1.2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大学精神建设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正逐渐展开,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一种新的现象值得去关注,那就是部分管理者或研究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有针对性的、短平快的教育培养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应用型高校不需要大学精神建设。对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去辨析并进而思考一些相关问题。

应该说,大学精神建设在近几年的大学建设中引起了较多的重视,大学精神对于大学发展、人之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然而,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大学在全面吸收历史文化传统、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积淀而成的。因此,大学精神的形成固然意义重大,但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当代,大学精神建设往往面临着很多力量的冲击,包括市场功利性对学校的侵蚀、大学精神世界的庸俗化与管理主义的流弊等。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精神建设起步较晚,以上诸多力量的干扰再加上对大学精神建设的认知不清,阻碍了我国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发展。

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下,部分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对大学精神建设有轻视与误解,引发很多问题。孙泽平教授指出,“由于受旧的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是培养定位不准确。”一些院校在市场适应中功利化,用短平快的方式,为企业或机构培养“高文凭打工者”,忽视师生的综合素养和长久发展的潜力。部分院校变成营利机构,扩大招生规模,收取高额费用,教育水平低劣。由于缺失大学精神,很多高校培养方向迷失,无法出现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的契合:理论与经验探讨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的理论契合

有研究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就是学以致用,只需重视应用型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社会需求即可。这种说法未免太过于狭隘。虽然说,应用型人才要“能力为本”,但高校“人才”培养的真正标准,还应该至少符合如下几个标准:具有充实的知识基础;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德才兼备,正确应用能力;能够调整自身以适应变革。无论哪种高校,大学都不应以培养工匠为自己的真正追求。爱因斯坦曾这样解释大学:“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而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人才而言,首先为“人”,继而论“才”。

中国的大学办学,往往面临着两个大的任务:一是面向实际,扎稳根基;二是着眼未来,不断超越。唯有跨越这两个挑战,才能建立卓越的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吴景深教授指出:“欧美和香港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的目标与定位,不过他们更愿意称作大学的使命或愿景。(大学)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引领和导航。大学是要培养有远见卓识的、有责任感的、富于创新与进取的人才。”

以下内容一般被认为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自律、进取、向善的道德精神;求实、创新、开放的学术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等。大学精神被视为大学灵魂的塑造者,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影响一所大学发展的深层因素。从根本上讲,大学精神对于为人、成才和处世,都是极其必要的,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大学精神建设为其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保驾护航。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共进的经验参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很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上很好地处理了二者关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们的发展路径和诸多举措,可以为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共进提供很多经验参照。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11世纪以来,西欧城市逐步兴起,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社会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应运而生。欧洲中世纪大学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建设,主要体现为如下:一是倡导学术自由和自治权,欧洲中世纪大学多是自治团体,它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保持相对独立性,可以自由研究学术;二是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巴黎大学内文法、修辞、伦理、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课程构成“自由七艺”;三是大学内部具有相对民主和平等的机构,学术交流活跃。在这种大学精神氛围下,欧洲中世纪大学人才培养取得很大的进展。

进入当代社会,为应对技术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形成几个有影响力的模式,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和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CBE)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注重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直坚持保证教育的质量。其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功绩,还在于他们坚守大学精神,保证大学的良性运行。

3 建设大学精神,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大学精神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的契合点,集中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乎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和培养效果,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需大学精神的指导、推动和保障。根据教育部规定,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

大学精神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会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牧宝应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追求,遵循这样的理念: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注重实践与应用、适应国民的全面发展和终生需要、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等,也就是强调做人与做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次,大学精神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手段提供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涉及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建设大学精神利于不断革新教育方式,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最后,大学精神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内在激励,提升教师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投入。孙泽平指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的努力更为明显,因此,往往缺乏改革动力。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外在的制度性激励,也需要增强内在动力,建设大学精神可以提供这种内在激励。

4 结语

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培养大批合乎需求、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简化为技能培训而弱化知识基础,忽略人格培育,仅为当前就业考虑而罔顾人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出现这种问题,和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精神的欠缺紧密相关。这既是对大学精神建设的误识,也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发展,实现教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2]孙硕.艺术类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242-243.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4]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4]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大学语文教学与精神家园的建设论文 篇2

当今社会,大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为了学生的就业取向,更多的设置专业课程,学生出于对现实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大学中语文教学被忽视,语文教学被直接的忽视,间接上也就忽视对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第二,缺乏明确目标。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学习诗词歌赋、古今名著等,通过语文学习,对大学生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提升自身修养,形成健全人格,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缺乏特别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缺乏明确的主题,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大学生还不能得到真正的怡情益智的东西,也就无法较好的建构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第三,缺失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文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注意素质培养,重视精神建设,人文关怀从教育的主体出发,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吴宓提出文学教育的作用在于“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情、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但当前语文教学中恰恰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无法真正进入学生内心。革新大学语文教学,建构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第一,深入挖掘教材,培养高尚情操。文学历史上,不乏志士仁人,他们已将高尚道德情操反映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作品,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

当今社会倡导扬正气,树清风,清正廉洁,公正开明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想,古代很多优秀作品都蕴含这种高尚的精神,例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千古名句,是当时仁人志士的真实写照,也激励着现代无数有志之士奋发图强。挖掘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以此来教育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充实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第二,注重综合教育,提升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珍爱生命爱护他人,热爱祖国珍爱和平等,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大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教育大学生要学会和平相处,懂得只有和平相处才能实现共赢。第三,拓展教学资源,充实精神家园。狭义的语文教学指语文课堂教学,广义的语文教学指课外生活的外延。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大学生在“小课堂”中学习知识理论,在“大课堂”中锻炼综合能力。现在高校有些大学生感到生活无聊,学习乏力,精神贫乏,语文“大课堂”能很好的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例如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杂志征稿活动,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又能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去边远山区和农村支教支边,通过这项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城乡生活差距,感受边老山区农村的生活状况,看到农村的落后,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的学习条件,立志努力学习工作,为改善中国的落后山村,建设美好家园认真学习,不断努力。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精神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等职业院校急剧增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保证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性环节;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高职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出现了一种过分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倾向,大学语文等人文修养课程的课时量一减再减,有些院校甚至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这种重技能,轻理论;重知识培训,轻个人修养的教育理念,虽然能在短期内使职业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笔者认为,修养课程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能够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人文教育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然而,人们过多地将目光聚集在技能培养上,很少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即使有人关注,也只是从人文性的字源、词源入手加以阐释;从文化学视野理解;从语言学角度剖析。这些阐释大多从外部入手,很少从大学语文人文性内部进行本体及本性的探讨。要使语文教育人文性有理论上的新突破,必须从教学的内在联系上,把握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精髓,进而指导实践。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也应该成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东西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活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两者是相统一的。高职教育也应遵循这些规律,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技能技术等认知和再认知领域,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工具性)。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涵包括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人类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自由、超越的希望。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人文精神的体现程度。

“人文”一词在《易经》中已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其中,文化、文明的实质便是人文。在西方,“人文”主要指人文主义思潮,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重人性发展,培养和谐人格的教育思想。尽管在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有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表现形式,但其教育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即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培养使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人性。“人文”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倡导一种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包括以下主张: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主张以个人需要為其存在的基础,使人形成完善的人性、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在教育内容上,提倡学习人类传统文化遗产,认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价值标准存在于人类文化遗产中;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视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提倡非强制的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和感受的训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是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在大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就是说,在语文教材中富含的大量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熏陶的文化价值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健康的发展,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熏陶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具体来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文化中所包含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语文人文价值,注重体验人类所有的文化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是单纯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大文学、社会、哲学、历史、艺术等与人文学科内容有关的课文分量,或增加带有人文性质的选修课,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工具为本的基本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关怀、爱护人类及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人文素质,树立博大宽容的自然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展,塑造身心健康、友爱正直、追求自由、知识丰富,兼具理性的一代新人。

加强人文教育是对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受语文学科性质单一“工具论”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忽视了母语的文化特性,对母语缺乏感情。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也因此产生了思维惯性和教学定势,逐渐走向边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职教育的功利性。首先是职业教育的泛技能化。职业教育常常被作为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一味强调技巧、技能和技艺,各类培训考证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产生了功利思想,对人文教育毫无兴趣。其次是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存在问题。语文教学和其他素质教育学科一样受到技能培训导向压力的困扰,教学课时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少,无法走进文化内核;学生学到的内容很少,浅尝辄止,无法接触到文化的精髓,致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二是职业教育观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必须从“人”的高度定位大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要使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所涵盖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通过阅读、感受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需要既具备人文精神,又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与高技能的人才。年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

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建设的关键是加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三个方面开展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建设:

第一,要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育观。回顾我国两千多年语文教育的历程,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人文的基点上。从古代到近代,语文教育一直以教化为本体,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贫乐道教育,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学无止境等思想教育。语文独立设科后,智能培养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以智能培养为本体,语文教育立足于对人的智能培养。近代“开启智能”成为当时社会的第一主题,改革开放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成了响彻全国的口号。现在,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人文性建设。

以人为本,要牢固确立语文课程中“人文”的地位,主张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在教育目标和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性和美好的精神生活。语文课程的人文营养应该能够使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不应将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知识、技术或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上,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批判力。

第二,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分配、教法选择、教学方式等都依附于其主要能力培训课程的建设。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其成为旨在陶冶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课程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旨在陶冶的课程,是因为其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陶冶了性情,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写作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悟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要引导,二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层,探得个中滋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第三,创新人文教学方法。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志,从而发现真理。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应重视启发诱导学生的自悟。这些都反映了创新性的人文教育方法觀。创新性的人文教学方法具体包括: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旨在激励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等等。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会使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的创新创造。文学作品是人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作品才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不可能具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那种动辄用标准答案和标准化的理解衡量个体色彩鲜明的作品的做法,是独断的、无效的。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那种僵化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扼杀了人的个性、言语的特色,扼杀了创造的幼芽。学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个性特征不同,阅读课文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这并非否定标准的科学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创新的人文教育方法目的,是让教师在尊重科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进行平等的对话。要进行讨论,说明理由,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自觉自悟。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因此,在某些问题上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的行为,会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清时.从中外著名科学家身上得到的领悟[J].中国高等教育,1999,(1).

作者简介: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4

核心概念界定

1.联大精神

联合大学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催生出的特殊教育现象。在相同背景条件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在各自拥有独立特性的同时也拥有很多共同特征,因此笔者将联大精神分为共性精神与个性精神。

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在办学期间所形成的拥有共同特性的精神为共性精神——即,兴学强国、严谨求实、活泼创新。

两校为保国家教育精华免遭战争的灭顶之灾而西迁腹地,为兴学强国; 战争给两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不少困难, 但联大对老师学生的要求一直都是治学严谨、踏实求实,如两校明确规定,若学生每学年一半课程不及格会被勒令退学,这一标准从未降低;同样,即使是战火纷飞,两校都始终保持活泼创新的氛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在茶话会上公然嘲弄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学生不会因身份限制而屈从权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相当平等,不会因受到学生质疑而恼羞成怒。

个性精神专指两所大学形成精神风貌的区别之处。

独立民主是西南联大最为独特的精神,也是其创造辉煌的重要原因。以“教授治校”为例,西南联大的最高机构是常务委员会,其下是教授会与校务会议。校务会议负责学校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教授会除负责教学与科研指导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常委会和校务会议形成制约作用,确保教师在联大的主导地位。西北联大因距延安解放区较近,处于战略地位,国民党恐其受到影响,一再加强控制,先后强迫其取消俄语教学以及拆分西北联大等。西北联大只得服从战略意识,导致西北联大在自由精神方面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西北联大的校训“公诚勤朴”的“朴”字体现其个性精神。笔者认为, “朴”即扎根西北:无论教授科研, 还是学生就业,他们都将西北地区列为首选。即便战争结束,组成西北联大的多数高校也选择留在西北,为20世纪西北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西南联大师生则选择北返,仅将师范学院留于昆明,发展成为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2.校园文化

《辞海》由浅入深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从这一形态上看,校园文化同样如此,它们相互依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金字塔:高校建设过程中为建筑赋予文化意义,努力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的效果,即物质文化建设。它是金字塔的底部,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易获取的文化层面;其上是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最难获取的文化层面。

近年,校园文化优良与否逐渐成为衡量大学综合水平的标准,精神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回归和平年代下的大学和联大相比已然拥有靓丽广阔的校园和完善的规章制度, 但精神文化的缺失就注定无法拥有当时的辉煌。

校园文化建设之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与西北大学作为两所“联合大学”的遗脉,其校园文化建设受联大精神的深刻影响。因此,笔者在两校发放调查问卷以求在此方面作出探索。

1.物质文化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有一二一校区与呈贡校区两处。西南联大的遗址就坐落在一二一校区内,为此,云师大专门修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制校门、西南联大博物馆等“红色”建筑。在呈贡校区的建设上,学校修建了闻一多像、红烛广场等。西北大学的桃园校区有西北联大纪念雕塑多处,并在西北联大旧址即城固校区修建纪念碑。针对此类建筑,59% 的被调查者认为其设置恰到好处,有文化积淀;有27%的老师同学认为这些建筑数量过多,已审美疲劳;10%的受访者表示极少关注它们的含义;还有4%的人勾选“无法评价”。

此外,高校热衷新建、改建具有服务功能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报告厅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极好的基础环境。但多数受访者对这类建筑的评价都不高,原因多为“不实用”。经调查,笔者发现虽然高校拥有这批文化设施却不直接开放,而要经过一系列申请手续后才能使用,过程繁琐。因此导致“使用率”低,“服务性”没有发挥出来。

当下高校的物质建设,已处于严重“饱和”状态。而物质文化建设,却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匮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制度文化建设

当下制度文化建设与联大时期相比大相径庭,但仍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这是值得肯定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仅需看学校能否正常运行,便能恒定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基础是否稳定。

高校在这一层面也做出了探索与创新:云师大于2013年成立西南联大讲坛办公室,策划举办西南联大讲坛。这一将机构建设与校园历史结合,借助历史品牌,弘扬联大精神的行为,获得极大好评。

但“成熟”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能与“好”的制度文化建设划等号吗? 就“您对当下校园管理模式的评价”这一问题,两校共6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校园管理过分“行政化”,办事效率低下;有23%的师生认为校园行政组织功能设置多重叠,造成教育经费支出大。

3.精神文化建设

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精神文化建设反倒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最成功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进行,确保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但政治因素的介入导致校园精神文化无法保持独立性, 阻碍自由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使精神文化结构较为单一僵化,精神文化建设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求和发展。日益功利的学术氛围也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难题。教师在当下的科研考核机 制下若想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要有足够的学术成果,对“量”的追求必然导致“质”的下降。同样,在高等教育环境“大众化”的背景下,学生也陷入成果量化的恶性循环中。这种氛围下,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导致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匮乏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形式主义泛滥。物质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极明确的衡量标准:校园绿化、占地面积都能当作衡量准则;高校排名等社会现象则成为衡量制度文化建设的标准;但精神文化的好坏却没有统一测定指标。因此,高校对于这类隐形文化的建设,自然不愿多费心神。

但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以西北大学为例,在校庆11周年时特举办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使学界目光重聚西北联大,再次弘扬西北联大爱国、求实、公诚勤朴的精神。

联大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当下启迪

1.校园建设:从“扩张建设”到“内涵特色”

高校扩建之风兴起已数年有余,物质基础铺垫早已进入成熟阶段。美丽的校园和教室确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联合大学的土胚教室、茅草房相比,当下的校园环境胜却当年无数。但艰苦卓绝的环境却培养出了杨振宁、师昌绪、赵洪璋等杰出的科学家。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也为当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奢华办学显然无法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更无法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有大学精神的填充,否则校园的物质建设只是金钱堆砌的石壁。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 重视隐形文化建设,抛却功利主义思维,找准学校定位,才能够“内涵特色兴校”。

2.管理办法:从“管”大于“教”到“弱化行政”

当下高校的教务工作与管理工作几乎是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关系也是相对平等的。从本质上讲,这种结构是极好的,它使教职工各司其职、提高效率,还为教学科研提供后勤服务保障。但在发展过程中,“管”优于“教”的情况逐渐显现,直接导致教学工作者得不到完全独立权,以及校园行政“冗官”“冗费”等不良现象出现。因此, 弱化行政部门职能对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管理办法革新刻不容缓。

(1)缩减管理岗位

减少管理岗位、裁减管理人员,直接减少管理费用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让教育经费切实使用到“教育”上去;也能提高办事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校园管理过程中对科研教学工作造成的束缚和伤害。

(2)公权力退场

公权力退场可以解释为:政校分开,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与行政干预。公权退出高校管理这一做法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对西南联大时期“教授治校”模式的复刻,改变高校崇尚权力的现状,回归教授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本质。

3.学术环境:从“一技之长”到“涉猎广泛”

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极注重对学生的通才教育。而现在学生和老师在学习教学中仅被允许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虽然高校设立了部分通识课程,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但这仅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范畴。老师和学生的学术学习活动都受到了学科的限制,高校重视的是塑造和培养“专家”而不是“大家”。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5

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委8号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文化建设的规划,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广泛开展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进一步弘扬科大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班级、院系、校园,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了班级、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和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自1958年创办至今,经历了北京初创、迁址重建、改革创新三次艰苦创业历程。50年来,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实现了教科双赢。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70%;从第一届毕业生算起,迄今有40多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中就产生1名院士,为全国高校之冠;研究成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5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科大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学校半世纪超常规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资源,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弘扬科大优良传统,学校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障碍,才能不断向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为此,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征文、讨论、研究、凝练、教育、传播工作,以科大精神擎起校园文化的大旗。

二、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

50多年来,中国科技大学以良好的校风、学风著称于高校之林。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中有“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之句。1959年开学典礼,郭沫若在长篇演说中,将科大校风概括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了使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抗大优良传统,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定名为《永恒的东风》,并请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为校歌谱曲。

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希望中国科技大学“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甚至早在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大协议,支持中国科大创办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份协议作为我国“985工程”签署的第一个重点共建协议而被载入史册。

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实现这个宏伟理想,需要一种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把科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科大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需要科大精神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学校举办“重温校训、励志成材”征文活动,并专门组织力量,成立“中国科大文化研究”课题组,从文化的视角对科大精神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再认识,进而对科大文化传统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对科大文化的系统研究,学校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作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科大校训虽有时代的烙印,但反映了中国科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是科大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内在驱动力。二是半个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坚持将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不跟风,不追求时髦,永不服输,“敢为天下先”,在内涵发展、所系结合、育人为本、民主办学、文化创新等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形成了坚韧不拔、勤奋刻苦、民主开放、学术自由、理实交融、创新进取的文化品格,必须永远传承下去,中国科大精神这面校园文化的大旗必须高高飘扬。

三、科大精神大讨论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更好地发挥科大文化资源在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的积极作用,2005年10月,校党委发出通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理念的大讨论。通知发出后,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积极投入到精神理念大讨论的热潮中来。学校先后展开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学生代表、民主党派代表、中老年教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等系列座谈会,畅谈科大精神。随后,科大精神理念的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很多师生、校友积极撰写文章,纷纷表述自己对科大精神的理解和看法。学校开通了“科大精神大讨论”网站,《中国科大报》还开辟“科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发表文章近百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的大讨论中,学校还专门邀请一些院士、校领导、资深教授、杰出校友为大学生作报告,以弘扬科大的优良传统,激发青年大学生们爱国心与报国志。当这些科学大师、青年才俊们以自己的的人生体验和切身经历向青年一代诠释自己心中科大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时,与会的莘莘学子深受感染,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地掌声。自2006年4月以来,中国科技大学先后举办25场以“科教报国50年”为主题的“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施蕴渝、朱近康、彭子成、辛厚文、郭传杰、孙显元、韩荣典、俞书勤、朱清时、李定、舒其望、吴奇、张树新、蒋华、胡成行、许武、侯建国等纷纷走上台来,用科大精神的法宝为青年一代释疑解惑。几十场报告会下来,上万人次学生接受了教育。

与此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演讲、辩论会、主题报告等,组织师生对科大精神理念的集体讨论,进一步回顾、整理、传播科大优良传统和文化,以充分发挥科大精神及文化传统在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培育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普遍认识到,中国科技大学在5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营造了具有科大个性的文化氛围,积淀了具有科大个性的精神特质,这种氛围和特质量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科技大学致力于“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致力于建设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科大精神的凝练与提升

通过对科大文化传统的系统研究,以及开展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认为,中国科大在历经北京创建、南迁重建、创新跨越与内涵发展等发展阶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先进文化与优良传统,其内涵极其丰富。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强国报国信念。中国科大诞生于“两弹一星”的国家需求,是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而建立的,目的在于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尖端人才、贡献尖端科技。科大的创建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其创建者大多是开国元勋和科学大师,他的建立寄托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强国情结。因此,围绕国家目标,创造一流业绩,达到一流水准,从来就是科大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科大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命运与共、息息相关。二是追求卓越品格。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永远是科大人的目标。正是这样一种品格,使得科大人即便历经磨难,甚至在文革南迁濒临解体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坚忍不拔,逆境图存,并在科学的春天里展翅高飞。三是创新进取精神。科大创校之处就被《人民日报》称赞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她从一开始就尊崇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教育与科研发展内在规律的,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50年办学历程中,科大总是能够在办学理念、模式、教学思想、科研体制等方面,勇于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四是民主自由传统。创新需要宽容,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信任和激励。民主管理与学术自由是科大的优良传统之一。科大的民主校风,集中地表现在不惟上、不惟书、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相对而言,这里比较少有论资排辈,比较少有学术门户之见,比较少有学术压制。院士、专家的权威与青年才俊的闯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科大历经挫折又几度崛起,再度辉煌,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科大的民主传统,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特长,能够有畅通的渠道集中众人之智慧,不断创新。五是科学务实作风。在生活中,朴实无华;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工作上,务实稳健;在思维方式上,理性客观;校园风物方面,也是淡雅自然。在办学思想上,科大始终按照自身的目标定位确定每一时期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战略,始终保持着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决不盲目跟风的独特个性。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热潮中,科大人坚持走“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不靠规模创一流,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科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学校是育人场所。科大的文化传统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人才。50周年校庆是所有科大人的盛事,学校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精心策划和布局,全面挖掘、梳理、传播学校办学成就、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集中营造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在迎校庆期间,学校宣传部门专门组织力量,经过长时间的策划、研讨、编辑、修改、审定,正式出版《中国科大报校庆纪念特刊》(50版),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出版发行后,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赏。在2006-2007年组织开展20多场报告的基础上,宣传部将报告会进行录音、录像进行整理、编辑,并结集出版(现已正式出版上、中两册)。从老校刊、校友回忆等材料中披沙拣金,搜集汇注,整理出版了《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宣传部还将拍摄的科大风光图片挑选出来,并配以清新自然的文字,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大风物》,将科大十年来的报道进行精选,结集出版了《十年关注——1998-2008年媒体报道选辑》。充分反映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研究专著——《梅与牛——中国科大的文化传统》也经过10多次业务研讨、修改,业已通过专家终审,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全面展示在国防战线上默默奉献的科大校友成就一书——《携笔从戎——从科大走出的将军》,经过集中采访并通 过有关部门保密审查后,也即将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无疑成为一本本生动的教育参考书。

学校还在新华社、安徽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整体策划了少年班30年、中科院创新育人50年、教师节等宣传报道,集中地向社会展示了少年班30年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和经验,集中展示了中国科大创新育人的成就。5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推出50年不下讲台的史济怀老师的典型事迹,《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以及省市媒体分别陆续刊发了专题、专栏、系列深度报道等文章。校庆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和省市媒体刊发了中国科大校庆50周年的报道。2008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带来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当天,新华社发出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文播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和各省机关报均作了报道。

2009年3月,由香港凤凰卫视精心打造的校庆专题纪念片《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一经播出,更是好评如潮。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各种资源(阅读资源:《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文集》(上、中)、《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中国科大报建校50周年纪念特刊》;环境资源:校史馆、博物馆,校风纪念碑,郭沫若、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贝时璋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塑像,现代艺术中心、陶艺中心,校园内其它文化景观;仪式资源:开学典礼、迎新晚会、主题班会、教唱校歌等),从2009年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将新生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帮助入学新生了解中国科大创新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建设目标、文化传统与品格、学术传统与规范、大师风采与人文环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科大的文化氛围,形成对中国科大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自觉传承、弘扬优良校风学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大人”。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6

第一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大学从发展方向来看,一定会走向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不是大学为所欲为,不是大学不受约束。政府可以通过评估、拨款等方式监督大学,但是大学和政府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大学向谁负责呢?在走向法治的时候,大学向法律负责,政府和法律可以给大学划定红线。大学踩越红线,要承担法律后果。最严重的,甚至可以被撤销和解散。我们现在对大学的管理,一定要把“底线”和“顶线”分开,政府的任务不是给大学划“顶线”,每天指挥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划“底线”,就是说,要告诉大学哪些是雷区,哪些事情不能做,这就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大学都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第二是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大学和出资者的关系。最近日本和韩国所推行的大学法人化改革,政府仍然是出资人,但是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了。过去都是政府单方出资,故大学必须服从政府。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以后,大学所获得的资金应该认定为是法人财产,出资人的意志就不再决定大学的意志。美国的大学筹资也是多元的,特别是私立大学,那么多的企业和校友捐赠等社会资金进入大学后,就成为大学的财产,其支配使用由大学自主决定。出资人的意志不能主宰和决定大学的意志,出资人的某些符合大学精神的意志可以通过契约来实现。

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7

进入技术时代后, 技术性淡化了人性, 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 结果, 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 人性又屈服于技术, 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 出现了两种畸形人, 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 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早在本世纪初, 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 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 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目前也在大学教育中增加了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课程, 其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 更要注重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 因为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 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真正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使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的根本, 因此, 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为宗旨的医学技术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 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 临床诊疗手段不断更新, 但同时医疗卫生费用也急剧升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则明显下降。追根溯源, 是医学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于是, 让医学从那种“太技术化、太非人性化、太官僚化”的取向回归于人性化的呼声日渐高涨。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 重铸医学的人文价值, 已为各国医学界及社会公众所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 以医学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社会、伦理、法津和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迅速崛起, 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 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 形成了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新教育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 从国际重大项目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艾滋病控制, 到新药临床研究和新技术临床应用都包含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和课题。人们已深刻认识到, 欲解决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难题, 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 需要有更加广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需要医学院校把建设医学的人文精神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构建, 同时以此来彰显医学院校独特的大学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 是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的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医学人文精神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是从人的价值这一核心理念中引申出来的。在医学院校如何坚守和培植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文精神, 并以此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精神的体现,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 在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的同时, 注重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建设, 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使医学生和谐发展, 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顺应这一趋势, 通过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条件。将人文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医院文化相结合, 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带有浓厚人文精神教育色彩的校训、校歌, 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在各类宣传教育中增强人文精神教育。抓校园环境、医院环境、课室环境和宿舍环境建设,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烛照和熏陶。

塑造、凝练与涵养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 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特点和目标定位来确立自己的大学精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大学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稳定不变的, 而是在历史的传统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中, 逐步累积、共同建构、不断创新而形成的动态精神资源, 大学精神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翻版, 而是在党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和普遍价值指引下贴近本土、面向社会、具体可行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它既要有展望未来、胸怀全球的宽广视野, 也要有脚踏实地、关切民众的人本情怀, 它既要有“科学、人文、自由、批判、独立、创新”等所有大学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 更要突出不同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发展历程、社会文化条件下每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定位, 它应是普遍追求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这样, 既有精神共同性, 又具精神个性的大学才能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立心明志、凝聚感召和辐射引导的使命, 坚定大学的自我意识, 推动自身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医文相融”的原则,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专项人文技能培训、防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环节, 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人文教育全程不间断, 医学人文教育特色鲜明, 以服务社区、着眼预防观念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大学精神引领着大学的文化氛围, 会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经常聘请医学专家举办讲座、组织社团文化活动、建设课外兴趣小组、开拓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倡导人文精神, 陶冶医学修养, 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蕴;要美化校园环境, 加强学校管理, 创造一种清新向上、自由舒畅、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启迪学生的心智, 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 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通过医学院校独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对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 形成健全人格, 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 影响和感染其他人, 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加强人文修养, 引导学生, 使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又具有高尚的医德, 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需要改变教育内容及方式, 而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又必须依赖于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首先要健全完善课程体系, 重视人文课程的设置, 增强人文课程的学时数。其次要注意医学与人文学科内容的融合, 这不是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 而是寻找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 使二者之间真正交叉融合, 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再次, 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空间, 并鼓励他们学习人文学科, 这样在医学与人文双重教育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的心智,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分为四大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学艺术等美育类课程、人文基本技能类课程。四大类课程覆盖在必修课、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及公选课等各大课程门类, 开设时间贯穿除实习阶段外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诚如汤用彤先生在1940年致时任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大,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人不可一日无魂, 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尤为重要的是, 大学精神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象征, 更是国家愿景、民族传承、社会意识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体, 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关乎大学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兴盛。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 在治校理念中凝炼大学精神, 在教学科研中提升大学精神, 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大学精神, 在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 响应时代召唤, 塑造理念先进、个性鲜明的大学精神。

摘要: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医学院校作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 更要注重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 因为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 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在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的同时, 注重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建设, 将医学与人文融合, 使医学生和谐发展, 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 使之形成健全人格, 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 影响和感染其他人, 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研究 篇8

一、大学精神概述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 是一所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柱, 使得大学不断的超越自我和其他同类院校, 并不断的向前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 有效的、合理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方针对一所大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前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体系, 主要有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学风、校风、教风和管理作风等等[1], 既有大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层面上的精神文化, 又有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实践层面上的精神文化。当代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 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不应该是虚无缥缈的, 而是必须存在的, 并通过大学中的人和物来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通过大学各阶层的领导根据该所大学的具体情况所提出的大学的一些办学思想来体现出来的, 是各阶层领导智慧的结晶;大学中只有人的思想无物的体现是万万不可的,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计划, 大学中的教学建筑就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教学建筑不仅应当具有其他建筑不曾拥有的应用功能, 同时还需要具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和应用价值, 诉说着大学的思想理念。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校训同样也是大学价值层面的一种体现, 大学的校训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该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 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目的及要求, 彰显着大学的办学主张。除此之外,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定也无形中和大学精神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 因为当今的大学在建立大学制度的时候起引导作用的是大学精神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如果说在大学中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中, 找不出该规章制度中所彰显的或承载的思想或者是教育理念, 那么不仅这种规章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同时大学本身所制定的理念也相应的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大学精神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及员工通过多年的实践而得出的经验并把经验适时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学发展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反应出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1. 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的制定是大学执行者与管理者思想的共同结晶,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在社会中是如何存在及发展的。一个成功的办学理念, 它引导着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学术上能保持自由性、并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打破常规, 提出新思路、开拓新视野。大学要想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适时的进行创新, 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 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大学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自由、民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教育教学作风。办学理念的自由不仅要办学规章制度上的自由, 同时还需要思想上的自由。大学在制定适合本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办学理念制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要独立自主的去完成分析、解决以及制定等一系列流程, 只有独立了才会有自由的存在, 无独立也就无法谈自由;其次是要民主, 大学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不仅要保持自主性, 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大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要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单一的, 只有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才会有新鲜血液的流入, 才会更好的体现出民主;最后是实事求是, 大学办学理念的制定是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的实际情况去制定, 自由、民主以及实事求是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口号, 而是一种作风,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只有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才能很好的减少政治关系和利益的介入。

2. 重塑大学精神。

在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方面,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 是一所大学各种优良品德的全部体现, 同时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和行动指导。大学只有真正的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状, 才能在各个大学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大学文化首先应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文化;是一种能体现人性自觉、唤起对人性的尊重, 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文化。”[2]大学的制度文化只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机制相吻合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其功效, 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的物质文化在形成初期就要充分的考虑是否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 使大学物质层面的东西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及人文价值;大学精神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重点, 要从学生不同的价值追求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性等方面作为根本出发点, 同时要充分尊重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个性发展, 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为学生实现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 与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代表了当前社会人类精神的两个基本的方向。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求善”精神, 是以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价值以及伦理为核心的精神, 指向的是人类终极关怀层面, 即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原则;“求真”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基本要求,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求真”精神, 更多的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性精神, 大学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教育重地, 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教学和科研, 实验室以及会议室中充满着学术的气息, 为社会培养着一批批科学人才。因此, 当前的大学精神要体现出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本质特征, 既不能只顾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视科学精神的培育, 也不能只顾科学精神的培育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只有两条腿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才能使大学在当今竞争比较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3. 提倡个性化办学。

办学理念指引着大学教育方法和教学方针的制定, 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当前各大学之间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趋于同质化, 教育方法和教育方针大多都是相同的, 加之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直延续着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育方法, 导致现在的学生厌学, 思维懒散。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 大学必须要制定适应自身大学发展、带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以深化教育改革为核心, 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为新时代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当前大学在教育理念的制定上仍不完善, 需要进一步补充和修补。大学在教育内容的制定上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潮流, 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 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大学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发展, 改变课程设置单一、科目设置比重失衡的现象, 对课程设置上存在主导地位比较明显等问题上进行调整, 以实现课程类型的多样化、科目比重分配均匀;通过加强学科之间的综合、综合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展开等方法来达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有选择的进行课程设置来满足他们的差异性, 这种选择性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 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大学的教育内容要适时的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 当新的教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时, 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传授, 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新的教育内容有效的发挥作用。最后要逐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科学研究是无止境、无边界的, 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种思想的集合, 是社会的产物, 但大学不能因自身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 不能社会需要什么就去迎合什么, 使大学成为社会的附庸。大学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国际竞争并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制定培养人才的政策和制度来满足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当前大学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大学精神缺失、大学办学理念功利化和实用主义、缺乏自身发展的个性等问题,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下降, 从而阻碍了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求学校的教育体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教育体制,

发展创新教育, 针对大学精神文化所出现的问题来重塑大学精神, 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 并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意识。因此, 科学的、合理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 同时还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摘要:大学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应当适应社会的需求, 培养出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文化建设作支持,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及灵魂, 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把大学精神文化很好的建设起来,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卢晓中.大学精神文化刍议[J].教育研究, 2010, (07) .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研究 篇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 并首次明确将文化归类为“国家软实力”, 这一号召赋予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庄严的社会使命。在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由此可见,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在大学生未来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活力和朝气的群体, 他们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代, 在社会市场化、信息网络化、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时代潮流、新生事物都比较敏感的群体, 往往能更直接、更鲜明地体现出自主精神、开放视野、竞争观念、创新意识等时代的特征。正是这些时代特征, 激发了大学生求学上进的需要、欲望与激情, 使大学生充满活力与发展的张力。大学生是代表着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群体, 他们既会受到现代化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 也有着符合自身特点的, 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部生活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方面。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在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时代, 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更加迫切, 形式也更加多样, 已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2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概念及现状

所谓精神文化, 是指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 表现为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诸多形式, 主要包括哲学、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理论【2】。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价值主体进行价值活动时, 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 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变化的总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具有可变性, 它受社会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对外政策、社会环境及主体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大学是人类知识的殿堂, 精神的家园, 人才成长的摇篮,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最具青春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 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 也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最佳时期, 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时期。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 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陶冶高尚的个人志趣情操, 养成坚韧顽强的个性品格, 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环境对于人的品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3】。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连续几年的扩招, 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不得不承认,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特别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 改变了过去精英阶段大学教育封闭在象牙塔内的状况。大学生接触到了社会范围内的各种价值观、行为表现、时尚潮流, 受到来自世界各方信息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有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不甘人后的好胜心, 他们在分析问题时, 由于阅历的浅薄, 把握问题能力的不足, 思想比较激进, 得出的结论也很不成熟, 受到挑衅时容易丧失理智, 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同时, 一些消极腐败的不良思想倾向也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模糊, 并伴随着道德滑坡和精神信仰缺失的现象出现。例如, 在贡献与索取, 义与利之间的价值取向上, 相当一部分学生明显向后者倾斜。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弱化与崇拜西方文化的盲目, 主流意识的淡化与多元思想的盛行, 高雅文化的缺失与通俗文化的泛滥等形成鲜明对比。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 许多传统道德在一些大学生面前失去意义, 让人不得不对大学生这个群体重新审视。

3 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举措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现状昭示我们, 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不健康的思想, 不能放任自流, 必须加以制止和教育。综合国内外教育界对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研究成果, 总结出以下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3.1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民族文化传统以无形的巨大力量, 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 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极其深远。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道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知德行善”,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态,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能肩负跨世纪历史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因此, 学校教育应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之中, 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 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道德升华, 免受腐败消极思想的侵蚀, 提高自己对是非的判断力。

3.2 利用网络优势构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

在网络文化日渐发达的今天, 大学生普遍依赖网络媒介。但网络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需要充分合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 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系统安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校园网络, 控制消极恶意信息的传播, 特别是要防止有害文化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侵蚀和影响。使大学生可以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 了解世界最新动态, 拓展自己的视野。学校可根据大学生的需求, 建设完善电子图书馆, 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方式, 使大学生利用广泛的网络资源为自己补充所需知识和技能, 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天地。通过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责任和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目的地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 可以有效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发掘创新思维, 并通过活动建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类大学实践活动是大学的第二课堂, 校园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问卷调查、勤工俭学、外出实习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可以开阔视野, 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锻炼,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集体主义和为他人服务的价值观念。同时高校可以组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 如文艺晚会、棋牌对决、书法文学社、寝室文化大比拼等活动,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提高大学生素质, 丰富他们的阅历, 使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外, 还应该积极开展课外学术活动, 增强校园学术氛围, 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增强校园合作气氛, 并且有效组织教学实践、社会公益和勤工助学等活动。

3.4 加强大学校园的软件建设

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 不仅靠自身的意识行为去培养, 同时他们也需要正确的引导。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状态的形成, 并非仅靠几次活动、几个讲座、上好几门课就可以完成的, 必须靠包含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来实现。”在教育领域中, 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 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同。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 而文化育人的关键则在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这种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 能够促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的形成, 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原动力和支持力的就是学校文化力。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 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4】。因此, 大学校园要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确保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同时坚持正确的校园舆论方向, 确保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航向, 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文化建设, 增强校园的活跃氛围,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建设, 推进校园和谐发展,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4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 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严谨的态度, 为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作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形成新观念、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实现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由形态文明向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的深化与拓展, 还需要高等院校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2004-08-26 (6) .

[2]郑永廷, 罗珊.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26 (1) :1.

[3]靳珠.中美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 :40.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观念的建设 篇10

一、物质视觉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显现层的大学组织文化载体, 又称物质视层。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环境、建筑设施、教学实验装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这些物质视觉载体, 凝聚着一个大学组织文化的抽象内容, 是大学组织体在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在大学组织行为里积累形成的。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 首先要有一个适于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基本环境, 以保证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安定、合理的环境, 顺利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能否真正体现“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理念, 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在设备得寸进尺硬件的建设上, 应强调与其服务功能相匹配的适宜的环境条件等。“细节决定优势”在大学环境建设方面有重要意义, 如硬环境方面的校舍、教学楼与教室、电子教学设备, 学生的食宿与运动锻炼场地条件, 科研环境条件设施, 以及环境的绿化美化等, 都需要经过规划, 本着实用、耐久、先进、经济的原则来统筹规划。目前, 在一些大学出现一种贪大求洋, 过多占用土地资源, 不顾需要和承受还贷能力的搞建设, 以致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运转, 值得引以为戒。

大学的管理者要明白, 大学的环境设备建设等设施仅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物质视觉层文化方面, 这只是大学的全面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之一, 是一个基础硬件, 不能缺少。领导者要认识到,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积极因素, 是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培养的提高。因为, 这些条件是靠人去创造的, 人才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层建设主要是指大学组织内的规章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 它是大学组织文化核心层与外显层的中介, 是由虚体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是中层的组织文化, 又称制度层、规范行为准则层, 这些制度层文化能具体地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色, 是一个大学中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大学内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规范等, 是大学和谐运行的保障。

目前, 许多大学追求高新发展,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建筑, 许多专业的创建, 机构设置的增加等, 都使大学教职工等人员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新变化, 都需进行制度文化建设, 需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规章条例和实施方案, 才能保证大学教育发展或转型的顺利实现。制度是协调上下级之间、组织内外关系的纽带, 或者说是一种无形的通道。正是通过制度建设, 才能确立和规范教职员工与学生适应新变化行为的共同标准。

三、精神观念的培植

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 是大学中深层次的核心文化, 又称“精神观念层”。是指大学组织体中广大教职员工共同的意识形态、观念, 包括学校的管理哲学、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人本主义、人文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 决定着制度行为层和物质视觉层建设和发展。精神观念是职工价值观的体现, 是大学职工内心的稳定的态度, 是组织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

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等任务, 应成为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与重点, 是大学管理层需要十分重视的工作。精神文化建设, 具体应抓以下几五个方面:

1.确立大学发展目标。管理者要同全体职工一起, 共同研究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如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师培养、科研研究等目标追求。对有关争取省或国家级“重点大学”、重点学科或重点试验室建设的规划, 以及校园建设规划, 优秀教师、研究人才的招聘等等, 都可作为大学组织的奋斗目标。

在确立大学组织目标时, 要注意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 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不能贪大求洋, 不切实际, 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2.提出大学的组织精神。组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活动、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往往以标语、信条、格言和训诫等形式表现。如:医科大学的校训中, 提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以质量为核心, 优质、高效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等。”口号等精神理念等, 都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3.铸造大学形象。大学的组织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学组织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 或者说是一个大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和品牌。大学形象的形成与建立是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分不开的。也与在学的社会公关形象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大学教育质量、科学研究水平、职工与学生素质、职工教学与科研道德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等以及在社会上和毕业生服务单位心目中的总的印象。一个大学的形象建立和维护, 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积累过程, 是需要几代大学职工辛勤奋斗的结晶。

4.强化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总枢纽, 把握住教师的为人师表, 重视教育科研道德的培育, 就把握住了大学组织文化的“总窍”。大学生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 而人才又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以,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要从小处入手加强道德教育。大学是一片圣洁的学术领地, 必须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管理者要引导职工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认认真的搞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能对职工中出现的不正之风, 加以规范和教育, 在市场经济文化低迷的年代, 维护信一个大学的神圣形象。一个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 往往同大学的领导密切相关, 是几代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明白了学校文化与学校领导的关系, 我们的领导者们就能担负起创建优秀大学先进文化的重任。

5.提高员工文化素养。文化的主体因素是人, 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人员素质上台阶”在“组织管理上等级”, 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重视职工的价值,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 才能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才能实现大学教育目标。

大学组织文化是由物质视觉层面、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层面和精神观念三个文化层面组成的, 三者是相互联系、依存和制约的。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三者的地位、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方式, 这样才能使组织文化建设有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

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能够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使人善辩。”通过大学创新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 促进大学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当代科学与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夏临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4, (9) .

上一篇:质量基因下一篇:三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