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精神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大学生创新精神范文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作 者】高宝立

【作者简介】高宝立 《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北京 100088

【内容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发现的关系,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 键 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7]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456,495.

[3] 林秀华,等.创新能力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4]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Ψ洞笱С霭嫔纾?000.71.

[5][6][11]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95,93,102.

[8]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

[10] 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91.

[12][13][14][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998)[R].第10条(a),第9条(c),第9条(a),第9条(d).一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是该国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而教育则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切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要创新,就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2]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据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认知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据有关调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此外,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影响创造力的获得与发展[3]。创新能力表现的过程是思维过程、实践过程、探索过程的优化组合。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创造力并非少数人所特有,“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而“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4]。作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5],大学所进行的教学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创造和加工,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

力,乃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学生未来所要起的公民作用时,广博的见解也是为普通教育所必需的”,高等教育“必须再次转向整个人的教育、全面的个人的教育”[6]。因此,在大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中,应使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等。高等学校要克服那种认为无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单纯技术倾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往往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工作中,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文”“道”之争是教育史上的老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高校要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坚强的意志等)协调发展,“把教学论从以认识论为指导推向价值论,使认识论与价值论有机地结合起来。”[7]

在全面素质培养中,要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很强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这都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不可忽视培养聚合性思维,因为,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模式[8]。

第二,处理好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

对于以学习前人知识为主的大学生来说,经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走着一条快速地掌握知识的捷径。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二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9]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问题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即只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此,有必要加以分析。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学好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条件。高等学校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基本目标,教学目标决定了高校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探索性。那么,大学生的学习同科学家的研究,在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上,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求大学的教学,要有科于学生去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使教学过程既区别于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又在某些方面相似于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大学中的探究“确定了强有力地表现联结体的主要条件,充分地使高级的教学和学习与科研的观点和方法整合起来,并和限制在大学学科在实用的知识以内的学习整合起来。”[10]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把科学家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的独创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适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学生学习中的独创性,使教学体现出研究活动的成分,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究等创造性活动。高校的基础课知识体系和专业设置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与突破,将是高校

教育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二、 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在教育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状态时,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大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动力之一,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启发式教学和友爱教学对个人来说是获益最多的教学方法”[11],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中,常见的观念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忽视学生的潜在发展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考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学生观的创新上,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智慧潜能。要消除教育教学过程中压抑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升华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求知创新,获得前进的力量。只有用“创新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学习才会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才成为一个自身得到提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创新的过程。第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更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创造性地去开辟未来。高等学校的教学不应仅仅传授知识,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上。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12],“应利用和提倡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能力,学会进行创造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13],教他们“学会学习”。

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是思维能力,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思维能力只能在积极思考中才能得到提高。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大学的教学活动应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正确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追求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敏捷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第三,将大学生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在实际过程中,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往往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这种理解有失偏颇。高等院校不但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将他们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主体观得到

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最科学的方法,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将无法实现这一转化的工作,学生的主观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14],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它更要求其成员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也只有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去解决挑战性的新问题。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应加强教学活动的启发性,广泛采用诸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根据经济、科技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的办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理论和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以宽口径学科教学为基础,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经验和创新技能,乃至在某些专门技术领域作出创造性成果。

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设计并组织,同时,要审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要求,适时改革培养模式,调整培养口径,从培养计划、教学组织与管理到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考试改革,都要根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当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还未形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亟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教育教学评价主体、标准和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因为“测验方法不仅应能增强记忆力,还能增强理解力、实际工作技能和创造力”[15]。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惟有创新,才是增强高等教育生机与活力的必由之路,而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更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不断进行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

第二篇:“红船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

【摘要】“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创新。鉴于当前大学生比较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借助学习践行“红船精神”,创新学习“红船精神”系列活动和践行“红船精神”系列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践行“红船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专家称有的博士生毕业后都不会找课题,实在是高等教育的悲哀。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正处在战略发展机遇期,创新创业已上升为政府行为,高校也把创新创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推动。当前嘉兴正在开展学习“红船精神”建设党建高地活动,嘉兴学院作为红船旁的大学,学习“红船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认为借助学习“红船精神”的东风,在大学生中大兴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学习样板。

“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创新。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撰文阐述“红船精神”内涵,提出“红船精神”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1]“红船精神”内涵有三个方面“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中国自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有无数次的农民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唯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才是开天辟地的,更重要的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是寻求中国出路的伟大创新。奋斗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以及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都贯穿着创新的理念和行动,因此,创新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我们学习践行“红船精神”,就是要学习践行创新精神。

“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决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有可靠的依据的。依据一有工人阶级的条件。“五四”前后中国产业工人已超过200万,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走上街头,实行罢市、罢工、罢课,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表明中国工人已成为自为阶级,工人阶级呼唤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二有“五四”运动培养的干部条件。经过“五四”冼礼,一批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深入工厂、农村,宣传发动工人、农民,成长为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领袖,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依据三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组织条件。在建党前夕,中国先进分子在上海、北京、长沙、济南、东京等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南陈北李”相约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依据四有《新青年》等舆论宣传条件。为了宣传发动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建立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湘江评论》等。依据五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依据六有共产国际支持指导的条件。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给予中国很大的帮助,派马林、尼科尔斯基来中国具体指导建立中国共产党。等等。因此,大学生学习践行“红船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千万注意一定要“落地生根”,要有依据。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接“地气”,有根据呢?依据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围绕创新型人才来设计和培养。依据二要有领导推动。大政方针既定,干部是决定条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领导重视才能最终落实。依据三要有团队合作。教师团队合力培养和学生团队合作学习都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依据四是要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氛围。氛围是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创新精神多半要靠高校创新文化熏陶熏出来的,有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动力和方向。依据五要有学科知识作背景。每每要创新时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学好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才能助大学生创新成功。依据六要有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评价考核是导向,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能使创新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目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强,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是受中学应试教育的遗风影响。中考、高考历经数十年,虽然在不断完善,但几经改革,总给人越改越负担重的感觉。新课改是成功的,但中考特别是高考却是越来越难考的。其次是高校浮噪的学风教风校风影响。大学生在忙什么?大学生中不乏有读书用功的,但也有不少大学生是不好好读书的。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经常是空荡荡的,情人坡、情人屋等场所到是人满为患;课堂上玩手机、打嗑睡等甚至逃课、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体来说,大学生学风不怎么好,急待改进。教师在忙什么?敬业的教师大有人在,但忙于跑课题、社会服务项目,争科研经费,被学生喊为老板,心思不在教学上,经常叫学生为自己打工的事常有报道。校风有好的,但问题很多。学校领导们经常忙于跑项目、泡会议,以至于学校改到痛处是课堂教学改革、改到难处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是受社会重文凭轻能力的大环境影响。招生看分数,难倒怪才奇才。就业设学校门槛、专业门槛、文凭门槛,实质上就是轻实际能力。第四是受传统文化中求稳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有“出头檐子先烂”、“枪打出头鸟”、随大流等思想,这种消极文化遗风犹存,“小富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思想就是例证。要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下猛药,关键是政府要在创新制度和创新体制上进行实质性的推动。当然,学校也要发挥主动性,在现有创新政策下,挖掘潜力,巧借各种创新平台,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嘉兴学院借助学习践行“红船精神”活动,创新培养创新人才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第一,开展学习“红船精神”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学习“红船精神”系列活动有“听一场红船学术报告、看一部红船专著(影视作品、南湖革命纪念馆)、听一堂红船党课、开一场红船歌会、写一篇红船征文。”依托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雄厚的学术研究力量,由中心主任陈水林教授领衔开设“红船精神”系列专题学术报告,陈教授研究“红船精神”二十多年,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出版了专著,发表论文多篇,是党史研究专家,因此学术报告为学生解读“红船精神”内涵,理解其创新核心内涵帮助不少。专著有《“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陈水林著)、《弘扬“红船精神”精神争做时代先锋》(胡建成著)等等,专著的容量比讲座更大;看一部红船影视如《开天辟地》,接受共产党社会革新的视觉冲击;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在革命前辈革新社会的实物展示中给大学生烙上继承革命遗志的印。在党课中专门安排有关“红船精神”内容,为党课增添南湖特色。红船歌会以听觉冲击宣染红色氛围。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们总结自己学习“红船精神”的体会,抒发自己对党的感情,阐述对“红船精神”的理解,检阅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面貌。第二,开展践行“红船精神”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践行“红船精神”系列活动有“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规划、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小发明活动”等等。“三下乡”指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和教育下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要经过方案设计后报学生处、团委申批,凡批准的三下乡活动都能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在服务项目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对农民有实惠的项目。社会调查是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需要,由教师开列调查题目,学生自由组建课题组,经申报立项后(重点调研课题还可获得学校经费资助)实施,最后以调研报告或论文形式经评审通过方可结项。职业生涯规划现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选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明确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从自在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作了制度上的安排,真正的自觉还得靠学生自己对专业的认同才能做到,老师要做的就是对专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解读、指导。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是高校常态的服务社会形式,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嘉兴学院大学生在服务省运会和全国残运会中得到省委领导和运动员们的肯定。科技小发明在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历年的省大学生科技发明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明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发明竞赛将在嘉兴学院举办,这也是对嘉兴学院大学生科技发明能力的最大肯定。借助学习践行“红船精神”活动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切合实际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

本文是2010嘉兴市社科规划课题《打造“红船精神”引领的嘉兴思想高地建设研究》和2010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科研课题《“红船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1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姜仿其(1964-),男,浙江平湖人,大学本科,哲学学士,浙江大学访问学者,嘉兴学院平湖校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三篇:谈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精神

谈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摘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创新这一领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处理好学生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开启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一、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科技创新活动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的类型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具有理论探索、科技创新的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规律与创新知识的重任,需要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高水平的研究探索能力。学术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研究探索能力是学术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应用型人才则能将发现、发明、创造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最终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综合应用知识、复合能力、开拓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通过对这两种人才内涵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必备要求。在现阶段我国还处在应试教育的时期,偏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还很弱,而科技创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所以,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既能奠定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培养科技学术研究的能力,又能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科技创新精神,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完成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二)科技创新活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偏重于知识理论的阐述和验证,在成绩考核中,主要偏向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在无形之中就把实践教学以及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实际能力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纯粹的理论学习在教学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导致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往往不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差。

科技创新活动则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在实际中得到培养、锻炼,不断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形势有着极大地作用。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动员学生参与。

在开展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动员学生普遍参与,对于重点的项目进行重点指导,形成点与面相互促进的局面,并加强学生间的团队意识,但不能埋没学生的个性。各类各级竞技型竞赛与普及型科创活动相互补充,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科技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成都大学的信息科学相关学科为例,实施学院“春蕾计划”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搭建校、院两级学科科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项目,开展以实验为手段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科技创新实验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正保教育杯”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等各项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就信息科学相关学科统计,每年参与科创活动的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次。

(二)优化选择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时间。

不是每个年级都适宜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注意与学生课程学习内容相配套,注意课堂内外的

有机融合。如成都大学在低年级生中配合英语教学开展“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书写能力;在大学

二、三年级生中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到两年,使学生既能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又能得到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的全面锻炼,为学业中的毕业设计、就业后的工程管理等打下基础。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与设置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段,以形成活动的互补性和连续性,不要频繁过多的进行活动,也不要把所有活动集中时间进行。

(三)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合理适度的科技创新活动。

当前经济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会、协会、杂志社等纷纷组织各级各类科创活动,开展各级各类竞赛,竞赛经济也逐渐形成规模。在这些纷杂的竞赛活动中,必须根据学科专业特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进行科学选择,组织学生参加适宜适度的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

学生科创活动的开展不能以“量”取胜,必须把握“度”和“质”。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创造热情、智慧潜力、可塑性都很强,但由于学生对于各种学科欠缺深层次的认识,学校必须按照基础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实际能力培养的层次培养体系,遵循学生知识结构发展的规律,进行合理引导,使得科创活动能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耗费学生过多精力和时间,影响正常教学。

(四)建立鼓励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际动手能力,国家、社会和学校在制度、政策、资金、场地、设备上的大力支持,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

学校将科技创新成绩纳入学习成绩,认定学生科技创新成绩为素质教育一部分,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科创活动的开展,使得管理工作规范,做到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学校成立创新教学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科创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主体,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开展各种科创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实验室培养、实际项目锻炼的多层次培养结构,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以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定期开展“科技活动月”活动,开展实验技能大赛、奇思妙想大赛、现代生活知识大赛等科技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验室、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对推动同学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术思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学校校在科技创新活动开方面进行要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完善管理制度,搭建科创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活动,开展各种竞赛、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的学科竞赛。

学校必须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契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第四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

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

径。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因此,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知识为难、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

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内涵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简单他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划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据心理学的划分,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动,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其次,从学生总体活动来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整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2.活动教学的界定

从以上对于活动的分析中,可以给活动

教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发展性意义,那么活动是怎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发展、素质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

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1.活动的主体因素

(1)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要获得人类已有的经验,必须是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发生。如果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依托,这种学习活动便不能实现,更不要说取得成功,最终也就不可能使个体得到发展。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和作用方式,都受到他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特征。

(2)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

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意义不大;自觉适应——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任务、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主动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3)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的活动对活动主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它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行为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行为中的情绪和效率。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正确估计自我能力,选择活动的方式内容,对问题不断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满活力。反之,效能感比较弱的人,参与感也随之下降。

2.活动的客体因素

(1)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对发展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否恰当,要看它与主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如何,因为过高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安排教育的顺序与目标。

(2)活动有无成效。活动的成效会激励主体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假如活动不了了之。只会产生消极影响,

(3)活动的方式与类型。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促进人的不同的发展,如有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创造活动、反应客体的认识活动。占有客体的欣赏审美活动、检测

客体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他们虽共同对人的发展发挥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有所侧重,如艺术、科学活动——创造性;科学与历史活动——批判性思维;文学、戏剧活动——自主性发展,扩大眼界,丰富人的想象等。

(4)活动条件的提供。活动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活动材料和活动工具的提供,活动氛围的渲染和创设,活动场地的大小,活动规模的大小(如班级规模),活动空间的灵活布置,活动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5)活动的有无指导。对活动的设计和适当的指导易使活动产生成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反之,易放任自流,降低学生成就感。

(三)活动教学涵盖的教育理念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活动教学期望的实践效应。为此,活动教学必然对实验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评

价及其相应的操作体系进行系统的,富于创新的构建。这种教学新形式涵盖以下内容: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确定适合于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活动目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适当调整、补充、改造现行课程与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与经验的联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改革考试和教学评价,实施以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多样化评价策略等。为此,必须在观念上凸现出以下教育新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活动促发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

用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

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为特点,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身体验、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总之,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3.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活动教学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实践活动的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将实践观点引人教学过程,从而必然地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必然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首先,教学的对象、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处在身心两方面不断变化。构建的过程中;其次,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因素会不断生成,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是一个动态过程。活动教学重视教育情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活”的因素对教育意义的生成,重视学习过程诸多因素的改变对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

这种动态性使得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上。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

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较少干预;活动氛围上,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以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同时创设自主、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实现学校生活和管理的民主化;活动时空上,不局限在课堂内、学校内,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开发社会与生活等广泛的教育资源。

(四)活动教学的实践效应

活动教学不论是作为教育观念的体现,还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变必然具体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体体现出不同的自主参与程度,处于不同的学习、活动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而,考查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活动情形和活动状态是将活动教学与其他教学区别开来的重要而有效的指标。据此,可在以下对比中对活动教学的课堂

效应作一描述。

记忆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方式接受和记忆大量知识,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动手做事的机会,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易产生焦躁、烦闷、厌恶、冷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适应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自觉适应状态。虽时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但这种思维为教师所把持与牵制,只是教师思维的再现与印证。教师被自身设计的教案与思路所奴役,对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不能放手。学生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时而充满激情和渴望,时而又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

创新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创造状态。教师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不再为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所左右,对于超出备课范围的意外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因势利导将教学引向深入。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

维的空间,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置的教案框架里,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状态,表现出热情、活跃、积极、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活动教学追求的就是属于创新水平的教学。

第五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感悟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正逐步成为一种“模具”,不管你有多少棱、角,都将一天天被磨去,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型。我们的教师,正像辛勤的“园丁”,不管你多绿、多艳,为了整齐划一,都将在“园丁”修枝剪的咔嚓声中被无情地剪掉。一个个满想象力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高,就逐渐变成“听话”的“解题机器”。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我作为我国教育战线中的一员,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也将会成为“园丁”中的一员。在第五单元的学习当中,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

其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外国教育家来到中国考察。他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一个小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然后他到中学做了同样的事情,学生们的回答整齐划一:“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

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孩子会有什么创造性?那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国家又谈什么发展?这个例子让我深深的震撼,我国的教育对孩子思

维的破坏性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从这些孩子的身上让我看到了我们“明天”的苍白、单调。

我国的教育一个“统”字了得。统一的体制、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仿佛一切为了制造标准件。这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市场经济不需要全国统一模式。人是最千差万别的,教育又怎能搞大一统、标准化呢?一个模式只能束缚教师及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师的组织教学必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不能也不容许出现其它不“协调”的思维。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要学生描述一场想象中的精彩球赛。绝大多数同学都把电视中看到的球赛,加上多种多样的形容词,绘声绘色地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有个懒学生写的只是一句话:“很抱歉,由于突然下雨,人们盼望已久的这场球赛只得改期。”这自然就被老师惩罚了。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教师却把最高分给了这位“最偷懒”的学生。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美国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喜欢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学生。

张伦

上一篇:党校培训班小结范文下一篇:读我与地坛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