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它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体现的丰富内涵,彰显强大的精神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关于新时代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影响的研究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工作也需要加强重视。只有做好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运行的可持续性。其中,雷锋精神作为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关键的影响。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实施雷锋精神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雷锋精神;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引言:在大学校园中,德育教育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颇具难度的工作。作为老师以及相关负责人,需要正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切实地做好教育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下面,文章将以“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核心,以“大学生的德育”为重点,实施相应的研究与分析。

一、雷锋精神概述

雷锋精神,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指以“雷锋”名字来定义的一种精神。该精神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以及无私奉献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时代,它既包含了“坚持社会主义”的信仰,而且也包含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它也涵盖了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以及创业精神等。也就是说,它要求人们具备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具备锐意进取的品质,还有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等品质。

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雷锋精神是一种关键的体现。在相关会议中,领导人已经做出“要从娃娃抓起”的强调。也就是说,从小培养优秀品质与道德,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措施。对于高校而言,对大学生做好相应的教育渗透,也是一项关键的举措[1]。

二、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德育中的意义

(一)输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在一些政策的影响下,当前社会上的独生子女较多,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此类的大学生数量也较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受到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部分存在大学生的品质较低等现象。例如,部分存在一些“自私”的表现,以及“贪图物质享受”等行为。

针对这种现象,学校需要及时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雷锋精神的渗透,来转变大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形成更加理想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当学生实现知识与素养兼具的时候,才能为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因此,加强雷锋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这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形成较好的思政素养,也有助于取得更加理想的职业发展,获得较为完善的人生成长。无论是对于社会而言,还是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件有益于双方的事情。

(二)保持雷锋精神的活力

雷锋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社会的发展中也获得了更多的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基础,它具有很强的传播与发展的必要性。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该精神的关键传承者。加强德育渗透,突出该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其运用能力,能够保持其精神活力[2]。

三、雷锋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在德育教学中,老师要加强雷锋精神的渗透,以便于实现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也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接下来,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讨德育渗透的措施。

(一)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的质量,对于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并且加深对雷锋精神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后期的道德行为与表现而言,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要想打造积极的德育文化环境,不仅需要注重时间上的一致性,而且也要注重环境影响的实效性。例如,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参加“雷锋活动”,来加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此为道德准绳,为之进行有效的奋斗。再者,在大学期间,通过积极参与“雷锋班”活动,以及“雷锋团支部”等相关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加深对其精神的理解。另外,通过一些“学雷锋个人先进事迹”的展览,以及组织一些“精神研讨会”等,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重视性,加深学生的德育培养。

除此以外,在毕业阶段,以“应届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交流会”或者“研讨会”为主要形式,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做出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如,爱岗敬业的精神,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等,都是重要的精神体现。

另外,在学校的一些公众场所,也可以设计一些德育相关的标语,并且突出雷锋精神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的构建,能够实现全过程的德育渗透,从而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组建一支雷锋志愿队

在大学校园中,让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一项关键的教育举措。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成立“志愿者协会”,以及成立“慈善义工队”等,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通过参加一些“关爱残疾儿童”的活动,以及“关爱失独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雷锋精神,促进德育发展。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场馆的“志愿讲解”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科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业与德育水平的共同进步。

通常情况下,通过这些志愿活动的锻炼,学生能够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可贵,并且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学生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在運用所学知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专业能力与德育水平的同步提升[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利用雷锋精神进行德育渗透时,老师要讲求教学方法,注重实际需求,构建“学雷锋”的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该精神的最大价值,同时取得最优异的教育效果,以及让学生获得最有效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新春.刍议“做雷锋精神的种子”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18(08):91-93.

[2]曾莉.弘扬雷锋精神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8(02):31-33.

[3]韩仲旭.新时代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6):245-246.

★ 课题项目:2021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青年思想引领中的价值意蕴与逻辑进路”,课题批准号:SYSK2021-03-09。

作者:白岩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建立以雷锋精神教育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摘 要: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它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体现的丰富内涵,彰显强大的精神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今天,把雷锋精神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充实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对于构建以雷锋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雷锋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机制

一、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常抓不懈,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艰苦奋斗、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品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打造学雷锋活动品牌,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立以雷锋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势在必行。

二、以雷锋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格局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对于雷锋精神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效果和实践、教育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却很少聚焦通过雷锋精神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方面研究。为此,着重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如何有效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使得雷锋精神教育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逐渐形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良性机制,从而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最终形成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工作机制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以雷锋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设想

雷锋精神从本质上而言是与时俱进的。岁月变迁,时代进步,雷锋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升华,彰显着耀眼的时代魅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雷锋精神教育,并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必将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将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从长远看,以雷锋精神教育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形成,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将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支持和保障。

1.坚定理想信念方式。

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集体主义意识,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青春与力量。引导学生自觉把自己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使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改变静止的观念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改革创新、勤劳致富、公平竞争、互利互惠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国人的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然而就狭义的雷锋精神而言却与雷锋精神不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推动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狭义的雷锋精神相融合,改变相对静止的思想观念方式,使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力地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注重实绩功效方式。

工作实践中既要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又要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在开展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工作中,如何确保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的内在统一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层次性、针对性和渐进性,要从具体问题的实际出发,解决好不同思想层次学生的学雷锋目的和内容、形式内在统一,切实达到预期的工作实效。

4.倡导志愿服务方式

雷锋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永远的形象代言人。从志愿服务的宗旨、精神、内容、原则、形式等方面与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活动具有强烈的内在联系,其本质上同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然而从活动的主体而言,学雷锋活动则更加体现行为者的道德素质,而志愿服务活动则更加体现行为者的业务素质。学雷锋活动是长期、持久的,有集体但更注重个体行为,青年志愿者行动则多为短期,一次性,群体性的。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志愿者行动的有益方式,补充到学雷锋活动中,从而使学雷锋活动也具有更强的凝聚力量、更大的活动空间、更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更广泛的国际基础。

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推动志愿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像雷锋那样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统一起来,使活跃在学雷锋活动队伍当中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使雷锋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

四、构建以雷锋精神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

不断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使得广大大学生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既能较为明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又能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同与肯定,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2.积极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注重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深刻理解志愿精神,行动上不断外化志愿精神。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指导,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积极探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形式。

抓好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志愿者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大学生提供一条深入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

4.注意借鉴国外志愿者管理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起步早,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要充分借鉴成熟做法,使志愿者活动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众多领域。

五、实施对策或建议

1.科学定位,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活动根本,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活动主线,用雷锋精神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提升学生思想境界。要坚持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全校学生学雷锋、树新风、同进步、共成长,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关注成长、贴近实际的原则。把学习雷锋活动和实施成长计划结合起来,找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最佳契合点,使学雷锋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和工作实际。要坚持典型选树、打造特色的原则。坚持每年一度的评选表彰学习雷锋标兵制度,注重雷锋团支部的创建和校园雷锋班的建设,注重发挥学习雷锋精神研究会的引导作用,着力打造活动品牌,逐步形成自身特色。

2.丰富内容,提升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要在狭义雷锋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要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争做学习优秀标兵、科技创新标兵。要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争做勤俭节约标兵、自立自强标兵。要教育学生学习雷锋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个人美德,争做助人为乐标兵、志愿服务标兵。要教育学生学习雷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争做社会工作标兵、文化活动标兵。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雷锋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明确的成才导向和鲜明的校园特色,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广大学生的成才紧迫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树立起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营造氛围,创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要立足校情着眼实际,着力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用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完善自身的品格塑造,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的制度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建设校园文化的精神环境,指导和激励大学知荣辱、辨是非、明善恶、懂美丑,不断形成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工作逐步打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大环境,不断提升雷锋精神的时代魅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学校要定期听取学习雷锋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加强对活动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各基层单位要把学习雷锋活动纳入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计划中,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组织实施,提升活动实效。要加强对学习雷锋精神研究会的具体指导,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学习雷锋活动的内涵。要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把学习雷锋活动经费纳入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保障学习雷锋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活动评比表彰和考核评价制度,逐步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志堂.大学生村官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

[2]栾艾华,王玉莉.浅析雷锋精神内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基金项目:

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2012年度立项课题(编号:JGZXS1213)

2.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编号:ZS2013007)

作者:张徽 李真军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弘扬雷锋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融合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勇前进。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努力实现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随着社会的发展,雷锋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雷锋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为重,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情怀。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把这一根本宗旨牢记在心,时刻将其践行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雷锋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雷锋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3.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素养。

雷锋把任何一个劳动岗位都看做是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战场,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对任何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革命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讲价钱。

4.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雷锋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在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5.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累;勤俭节约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雷锋一生保持革命军人本色,艰苦奋斗,克勤克俭。雷锋积极参加劳动,利用新年假期到农村帮助社员劳动。他还自己动手用废弃的木板做成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拣来的废品积攒下来,有时间就将其分门别类,尽量为国家节约开支,他还把不能用的废品卖掉,换来的钱全部交给部队。

6.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优良品质。

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是道德的根本;信是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雷锋是个讲诚信的人,雷锋的诚信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决心做什么就一定会排除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雷锋下定决心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这样说了,更是这样做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树立了一座永远的共产主义道德丰碑。

二、当前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日益迅捷便利,大学生在思想、信仰、价值观方面经受了巨大的冲击和碰撞,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1.爱国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爱国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和行动准备。他们在面对众多大是大非问题时态度明晰,懂得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和实践爱国主义行为。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作用下,爱国主义精神在少数大学生身上呈现弱化乃至缺失的倾向,他们爱国情感的表达较淡漠,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下降,对社会主义信念淡化。极少数大学生或是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知行脱节,缺乏实际爱国行动,或表现为爱国行为的选择缺乏理性。

2.享受意识强烈,劳动观念淡化。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劳动观念,轻视劳动,不愿意参加劳动,怕吃苦受累,做事拈轻怕重,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喜欢整理个人内务卫生,寝室内脏衣物、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有的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每到周末带回家让家长洗。有的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灰心丧气,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

3.浪费现象明显,节约观念淡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一些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部分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追求阔绰的生活,赶时髦、重派头、讲排场,追求“超前消费”。校园里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在学校食堂,常常会有学生将吃不完的饭菜倒掉,甚至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也是如此,认为把饭菜带回宿舍很没面子。

4.诚信与责任意识薄弱。

面对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意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不融洽,友情淡化,往往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作弊,企图蒙混过关,甚至有学生充当枪手,赚取实惠;有的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在具有偿还能力时能拖则拖,不守承诺,想侥幸“赖账”;有的学生就业时不守承诺,匆忙签约,随意毁约,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良印象;有的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主体意识,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对建立团队协作精神、集体服务意识和大局服从观念考虑不足;还有的学生道德观念意识淡薄,不遵守共同行为规范。

三、将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1.积极发挥第一课堂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讲课过程中加入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通过雷锋这一光辉典范去开展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的正面教育,批判各种消极腐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把追求远大理想与注重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就是要发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钉子”精神;就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就是要坚持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将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辅导员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应坚持把雷锋精神贯彻到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学生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养成习惯,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通过开展学习雷锋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加强雷锋精神的宣传,将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与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报国本领的具体行动。

3.将弘扬雷锋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弘扬雷锋精神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学习雷锋事迹报告会、演讲比赛、图片展、影片展等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开展评选,表彰学习雷锋先进个人,通过榜样示范力量,教育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为国家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引导学生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点滴的具体行动中。积极引导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雷锋社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习雷锋的长效机制,并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孜勤.雷锋精神与中国[M].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

[2]陈永华.论弘扬雷锋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9).

[3]卢进丽.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策略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4]李强,王大军.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失范与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

作者:李敏

上一篇:民族精神民俗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教师课前备课政治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