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

2024-05-03

三江源(精选十篇)

三江源 篇1

1青海“三江源”环境难民形成的原因分析

1.1原始环境恶化是环境难民形成的主导因素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导致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之一, 也是人类过度破坏环境、掠夺环境资源所带来的后果, 主要表现在土壤退化、气候变暖、水源干枯、干旱等方面。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三江源”地区气候出现了异常的干旱化趋势。江源区特有的高原气候、地理区位及植被生态系统具有先天性脆弱性、易损性和难复性等特征, 生态链比较复杂、脆弱和敏感, 相当容易遭到破坏。根据青海省气候局对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发现, 其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草场退化与沙化极其严重。据调查, 三江源保护区50-6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黑土滩”面积已达119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 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 占青海全省“黑土滩”面积的80%。而沙化面积也已达253万公顷, 每年仍以5200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2)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三江源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754万公顷, 多年平均输沙量达8814万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21万公顷, 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303万吨;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也达240万公顷。 (3) 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近年来源区来水量逐年减少, 黄河流域的形势更为严峻。水文观测资料表明:黄河上游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 年平均径流量减少22.7%。年降水量在以每2.81mm/10年的速率减少, 而年蒸发量却以5.8mm/10年的速率增加。 (4) 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三江源区部分生物及其种群数量呈现锐减状态, 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并将持续面临巨大的破坏与威胁。

1.2自然灾害加速了原始生态链的断裂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江源地区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变得四季分明, 正改变着当地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三江源地区经常出现频繁降雪和极端低温天气, 不仅给畜牧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而且给野生保护动物也带来了灾难。在雪灾发生初期, 极端低值气温使野生动物被冻死现象比较严重, 长期不化的大雪覆盖草原后, 大量的草食性野生动物因觅食困难, 又被饿死。此外, 近年来,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三江源地区夏天持续升温, 高温干旱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草场放牧也受到影响, 野生动物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鼠害被认为是三江源区与雪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也是这一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鼠害对玉树草场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啃食牧草;二是掘洞翻土, 造成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黑土滩, 草场退化。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 使草场土壤结构被破坏后难以恢复, 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草原上肆无忌惮的老鼠随处可见, 老鼠不仅吃掉草根, 鼠洞更是密密麻麻, 每平方米甚至达七八个之多, 堆积的大量土丘覆盖地面植被, 成为草场退化、草皮沙化的诱因, 大面积裸露的“黑土滩”让人触目惊心。据调查, 在鼠害最为猖獗的时期, 三江源地区发生鼠害面积达9666万亩, 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 50%以上的黑土滩都是老鼠所致。

1.3人类掠夺性开发和利用活动是环境难民形成的重要原因

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速度较慢且不易显现, 且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修复和调节的功能, 因此人为因素对三江源地区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明显, 且挽回不利影响的代价高、进度慢、难度大。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传统的消费模式严重的加剧了人类与三江源地区草场资源之间的供求矛盾。在青海三江源地区, 传统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农牧业为主, 工业发展缓慢, 同时伴随着牧场地区的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畸形发展, 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效益,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外, 在发展畜牧业和资源新消耗性产业的同时没有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使得导致环境破坏的企业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却让当地的民众承受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

2解决“三江源”环境难民问题的路径分析

三江源地区的难民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社会问题, 需从法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角度研究, 并制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战略。

2.1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切实地保护生态环境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该会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 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 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与自然重修旧好, 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类之间和平共处。

人类的需求是世代延续、无限上升的, 而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却是稀缺而有限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截至目前为止人类所共同接受的最高境界的发展观, 它使人类由只会向自然索取转变为关注、保护自然, 有意识地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在现代产业发展条件下, 既要保护生态环境,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又要开发区域优势资源, 促进区内商品经济发展。围绕源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 构建新型的适宜区域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入手, 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起生态保护区。当地政府也必须吸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以确保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力度, 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2.2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青海三江源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 由于过度放牧、乱耕滥垦、无序采挖、大肆开发等等原因, 导致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技术节约资源、减轻污染负荷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强调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三江源地区政府在寻求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途径的同时, 要积极地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类生存之间的良性运行, 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地恢复,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3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建立环境维权制度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保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 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社会公众在资源、环保问题上最为利益攸关, 理应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公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维权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我国有必要在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 将环境管理政策落到实处, 促使政府和公众积极地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 对于破坏环境的企业, 必须给予法律的制裁和经济的赔偿。同时, 公民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主体, 必须逐渐地培养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利用各种媒介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使公民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后代的利益密切相关。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与延伸, 生态环境不断地被破坏, 人类也不得不因失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离开家园。青海三江源地区因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及人类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而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居民也被迫迁移至其他地区, 沦为环境难民。阐述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形成的原因, 并从环境社会学的角度, 提出解决三江源难民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环境难民,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对策

参考文献

[1]高丽娟, 霍文冕, 窦立宝.环境难民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4) .

[2]汪青春, 张海玲等.长江黄河源地气候变化诊断分析[J].青海环境, 1998, (2) .

[3]陈文玲.三江源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应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中国经济时报, 2008, (6) :13-16.

[4]林兵.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借鉴与反思[J].江海学刊, 2008, (2) .

[5]UN,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nd Development[M].Agenda 21, U.N.Doc.A/CONF.151/26 (vol.1) , 1992.

[6]谢富胜.在可持续发展中追求代际和谐[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1) .

[7]王晓梅.“三江源”环境难民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8]汪延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 2006, (2) .

三江源知识 篇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玉树、果洛全境和海南、黄南、海西的部分地区,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占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划分18个核心区,核心区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这不仅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特殊的地理位臵、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以及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雪线上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植被日少、沙漠化面积扩大、鼠虫害严重,已对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四个显著特点:(1)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历史文化: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冰川退缩,湖泊、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加剧,冰雹、霜冻、干旱、雪灾等次数有增无减;草地沙化严重;虫鼠危害严重,三江源地区10%以上的面积有鼠害,虫害面积占3.73%;水土流失严重,占三江源地区的11%由于盗猎等行为,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如果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受严重影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好江河源头的生态系统,保护好高原湿地,为高原特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举世瞩目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屹立在通往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通天河大桥旁。三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他们均发源于玉树境内,故称为“三江源”。其纪念碑由花岗石雕成,纪念碑基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16平方米,象征着三江源保护区31.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名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

纪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长江源纪念碑

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是一处神灵之所,神性,圣洁,孕育了华夏的文明。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大冰峰。藏语里“格拉丹东”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它像一座父亲山,而它的儿女,就是它身下七十几条现代冰川的冈加曲巴冰川。

这里孕育出了长江的正源——沱沱河,此名来源于蒙古语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缓慢的红江)。

长江源头纪念碑在沱沱河大桥附近,中国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青海省水利厅联合在长江源头设立的石碑。碑的正面是江泽民题写的“长江源”三个大字,背面是国家测绘局、青海省政府、四川省政府共同撰写的铭文。除正源外,长江还有一个北源,一个南源。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又那木齐图乌兰木伦(蒙古语意为红叶江),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源出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海拔5432米,流经多尔改错(藏语意为石头湖,蒙语称叶鲁苏湖,意为沙湖)在曲麻莱县以西的楚拉地区注入通天河。

长江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是一片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沼泽地。

沱沱河流与当曲汇合在一起以后,叫通天河。

通天河在玉树接纳巴塘河后进入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之间,称为金沙江。

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侧,流到四川省宜宾市。当它和北面流来的岷江在宜宾汇合之后,才称为长江。

格拉丹东冰川

格拉丹东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格拉丹东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格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尾部有5公里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公里,宽1.3公里,尾部有2公里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有野牛、野驴、藏羊羚、雪鸡等珍禽异兽和水晶石,周围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格拉丹东冰山群属于山岳冰川,高达六七十米的冰塔林,银盔白甲,高耸入云,一座挨一座,有的象撑天玉柱,有的如摩天水晶楼,有的似宝剑寒气凌凌直刺云天,有的锋如奇塔异峰千姿百态,冰塔林中,有高高耸起的冰柱,有玲珑剔透的冰笋,有形如彩虹的冰桥,有神秘莫测的冰洞,还有银雕玉琢的冰斗、冰舌、冰湖、冰沟……神工鬼斧,冰清玉洁,简直是一座奇美无比的艺术长廊。夏秋季节,山上银装素裹,山下野花烂漫。格拉丹冬冰峰附近海拔六公里以上蕴藏的冰山水晶石,被称为“江源瑰宝”。

姜根迪如冰川

姜根迪如冰川,又称姜根迪如雪山,位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海拔6542米,长江正源沱沱河就发源于此。“姜根迪如”藏语是“狼山”,人越不过的意思;这里人迹罕至,千万年以来形成的古老冰川区风光秀丽,景观独特。

姜根迪如冰川位于格拉丹冬峰(藏语之意是“尖尖的山”)西南部,由南北两大冰川构成,冰舌海拔5400米。姜根迪如北支冰川宽1.3公里,长10.1公里,冰塔林最高达20多米;姜根迪如南支冰川宽1.6公里,长12.4公里,整条冰川相对破碎。数百年以前,南北两条冰川的末端曾连在一起,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逐年退缩,两条冰川相互分离。近三十年间姜根迪如冰川已后退600米。沱沱河即发源于姜根迪如冰川,全长346公里

在各拉丹东的周围发育有69条现代冰川,最著名的、也是最大的要数姜根迪如冰川。它位于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全长有21.5公里。呈马蹄形分南北两支下伸到海拔5400米和5450米高度。姜古迪如意为狼群出没的冰川地带。它之所以为世人瞩目,是因为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长江的正源——沱沱河的源头。

当臵身于姜古迪如冰川中,会感受到冰川就象一座冰塔林,在冰塔林间穿行,好象臵身于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中,想像的翅膀会随着眼前的冰塔、冰柱而飞舞:这片大地,不知是哪个年代,从海洋升高成为高原的,这些冰塔林一开始是一整座硕大无比的冰体,阳光和冷风成为大自然的雕刻艺术家,千万年来不懈地雕凿着、切割着。如果有阳光照耀,这片冰世界就会莹莹闪烁起来,光彩夺目,生动而壮美。

这就是“滴水成河”,万里长江从这里起步。

姜根迪如冰川前的冰塔林(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进林摄

黄河源头牛头碑

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一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牛头碑建在位于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铜版铸模镶嵌,碑式别致,字体雄浑,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朴实的品格。纪念碑选择了原始图腾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犷、坚韧、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强烈凝聚力和向心力。

依偎在古朴、雄浑、粗犷的牛头纪念碑围栏旁,那披银挂甲的巴颜喀拉山遥遥在望,高耸入云,皑皑雪山下,草原碧绿如洗。那撒满山冈、湖畔的牛羊,安然游动;黑白相间的帐篷点缀在绿绒毯上,似扁担,如蘑苦,青烟缭绕,牧笛悠悠。这优美恬淡的绝艳风景,使人乐而忘返,回味无穷,顿生心荡神驰之感。在札陵湖

三江源移民 篇3

2000年,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青海省果洛县黄河源附近湖床干涸、草场沙化的现象。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动脉,流经工业中心地带,第三条主要河流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中国以及周边地区的未来取决于如何保护这个水塔。200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污染者,气温升高直接导致青藏高原草场退化。中国政府决定在青海省三江源建立一个新的大型自然保护区,旨在遏制植被侵蚀,保证下游水源充足。

但对藏族牧民而言,三江源是他们最后的家园,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人类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正在逐步瓦解这里的游牧人口及其生活。根据生态移民安置计划,到2014年,青海将建成53万个牧民定居点,牧民根植于土地和游牧生活的身份将受到严重挑战。对很多牧民来说,尽管他们住进政府提供的免费板房,子女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但与土地断裂导致的身份迷失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藏族教师多杰描述义务教育是如何推动牧区移民的,“一些生活方式正濒临灭绝。现在,你很少看到有人还在马背上,改善生活取决于教育,但保护我们的文化更取决于人。”

曾为牧民的环保者唐拉说,“刚开始,人们觉得这是件好事,不久他们意识到要买肉和牦牛粪,出钱修厕所,他们也没有足够的钱搬回去。”70%的移居牧民失业,依靠政府救济生活。

一个研究牧民生活和野生动物保护的NGO组织却有不同观点,“没有什么文化是博物馆展品,藏族游牧文化将继续创造和再创造自身。我们最大的创造力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古代的生活方式毕竟存在于古代,人类通过生存和进化适应多变的环境。几千年来,牧民靠野生动物求生,今天也是。”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4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整个三江源地区生态类型最集中、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体系最完整的区域, 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核心保育区。该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第二大、高原物种多样性最为集中的超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也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涵盖多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群。保护区2 0 0 0年5月建立, 2 0 0 3年1月晋升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为1 5.2 3万平方公里, 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4 2%, 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1 8个保护分区组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因其地理区位独特, 保护对象复杂多样, 根据主体功能, 国家将其定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功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空间布局上, 中西部以野生动物类型为主, 东部以森林灌丛类型为主, 湿地类型主要区划在源头汇水区和高原湖泊周边。三江源区分布有大小河流1 8 0多条, 大小湖泊1 8 0 0余个, 雪山冰川2 4 0 0平方公里, 沼泽湿地8 0 0 0多平方公里。三江源保护区野生动物中兽类有2 0科8 5种, 鸟类1 6目4 1科2 3 7种 (包括亚种2 6 3种) , 两栖类7目1 3科4 8种。中国或青藏高原特有种5 4种, 占63.5°/。。三江源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 7科4 7 1属2 2 3 8种, 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8%, 植物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 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兰科植物有3 1种。 (赵金德供稿)

保护三江源倡议书 篇5

当无数人都在恐惧着的时候,他们却做出了一场惊人的举动——徒步长城,寻找民族的脊梁,追寻古人的智慧,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的山河大地,他们仅仅20多岁,一群毫无户外生存经验的青年,问他们是什么力量让你做出如此选择,答案就是民族大义,生命信仰,自我追求,他们就是东方青年未来发展中心的青年。

的确,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一个环境污染,地球遭受严重破坏,众人都在向钱看的时代,的确需要有这样一群人敢为人先、做常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情。不为个人,只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唤醒身边的青年,活出生命的本色,活出真我的风采,让自己真正融入社会、融入民族、融入国家、融入这个需要有志青年崛起的时代,社会危机四伏,人口质量下滑,青年一代不如一代,而国家的崛起靠的正是这群青年,民族何以立?!国家怎能兴?!

4月到8月徒步长城的圆满成功向世人宣告这一壮举的实现,无数青年被震撼,社会各界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年是可以的,同样身边的人也一定可以!当众人感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时,他们再一次发出生命的挑战,20徒步长江、长城、黄河,追寻母亲情怀,寻找精神力量,考察黄河、长江、长城沿线,为将来构建绿化带,建设生态家园、美丽中国而全力奋战,长江源、黄河源、地处高原,海拔4000多公里,高寒缺氧,困难重重,那是向生命发出的挑战,可谓九死一生,面对经济、体能、家庭的巨大压力,面对社会各界的不理解,他们仍然决定要三箭齐发,越难越要挑战,同样越难越有价值,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无法推卸,这是他们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和呐喊!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水的源头,孕育着华夏子孙数千年,绵延不绝,如今,环境恶化,源头冰川急剧消融,难以想象如果国人再不去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国还能支撑多久,保护母亲河,保护长江源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可推卸也无法推卸,试想,没有了母亲河、长江源,没有了长城,生命将如何繁衍,民族将如何延续?

没有人要求他们去这样做,同样这项工程也绝非几个人所为,理应人人参与,从为保护地球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什么我们青年身上看不到民族的脊梁,看不到青年应有的朝气?为什么对民族,对这片土地没有爱的那么深沉?因为我们从不曾亲自去看、去听,去丈量祖国的大好山河,去领略56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大家庭的一切一切,不看不听不走怎能对民族有感情,怎能对生我们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产生割不断的感情?唯有我们亲自踏上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感受,去触摸、去聆听、去欣赏、去品味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发现祖国是那样美,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亲眼目睹了长城的伤痕累累,视频看到了长江源冰川的消融,眼看着自己的家国被摧毁,世界文化遗产被一点点的破坏我们怎能不行动?怎能高枕无忧?!怎能再度吃喝享受?!怎能懈怠等待灾难来临?

面对山顶挑战,他们甚至以生命做赌注,同为华夏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很多人虽不能和他们一起患难,但却可以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为他们保驾护航,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经济保障,用自己的方式携手并肩共谋此项利国利民的公益工程!有幸参与实属幸运,若无机缘定要为此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公益工程,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保护世界遗产,保护母亲河,保护长江源,构建绿化带,建设美丽的新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族大义面前,在生死存亡关头,大胆的向困难说再见吧!只要相信,奇迹定能出现。

危机逼近三江源 篇6

三江源,负载了悠久的自然史和中华文明史,贡献巨大。然而,三江源的原生态恶化现在却让人不得不担忧。

美丽三江源

三江源头均在青海境内,这个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又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壮丽奇伟的山川美景、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极丰富的高原动植物种资源,素称为全中国的“水塔”。

三江源总面积为31.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4.1%。地理上,这个区域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区域内的主要大山脉有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等。这里属典型的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空气稀薄。独特的三江源生态造就了世界上最大面积高海拔湿地生态景观。

三江源天然湿地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3大类,共7.33万平方公里。河流湿地,主要是由长江、黄河和澜沧江3大河流的干支流水系及其河床型湿地构成,境内有大小河流多达180多条,总面积达1607平方公里,出省界水量:长江占25%,黄河占49.2%,澜沧江占15%。湖泊湿地,由三江源的1.6万个大大小小湖泊构成,总面积0.51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188个,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最著名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依然错、多尔改错等,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沼泽湿地,是缘于多年冻土层发育和大量冰川雨雪积水而形成,面积达6.66万平方公里,著名的有星宿海沼泽、当曲沼泽、扎阿曲沼泽等。

三江源孕育了极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7科471属2238种,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在野生经济植物中,仅中药材就达400多种,著名的红景天、雪莲、冬虫夏草、贝母、大黄、藏茵陈、黄芪、羌活等,遍地皆是。三江源的野生动物和珍奇动物也很多,兽类有85种,鸟类有237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

生态危机逼近

笔者在青海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生态极为敏感和脆弱的三江源原故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和环境恶化的局面日益严重。

据冰川专家们称,长江源从1970年以来,年均后退25米。黄河源头也一样,冰川萎缩,雨雪补给年渐减少,以至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位下降了2米以上。全国湖泊最多的“千湖之县”玛多县境内原有4千多个大小湖泊,现在只剩下2千个。据黄委会水文水资源上游局(兰州)玛多水文站提供的观测资料,自1960年以来玛多县黄河沿处已经断流7次,断流时间最长的2000年一年内就断流2次累计122天。

而造成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湿地面积在急剧减少。冰川水是三江源地区的主要补给水源,但三江源地区的冰川现正在急剧退化,从1993年后有科学测量起,每年因表面减薄和末端退缩,就导致冰川下流水量减少3亿立方以上,现在情况还在加剧。冻土也在继续退化,现在比九十年代减少了1成约16万平方公里。

在去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的沿途,我们已经看不到过去到处都是的那些小溪小河,无数干涸的河床无奈地躺在那里,星宿海众多的水泊大为减少,另一些曾经碧蓝得惊艳的湖泊,干涸成褐色的泥炭湖盆裸地,像一块块秃斑,看上去令人心焦。

据青海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三江源已经有50%-6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同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玛多县副县长扎洛告诉笔者:“黄河源头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草场平均退化速度比七十年代增加了1倍多。”上世纪七十、八十和九十年代3个卫星图片显示:扎曲下段与约古宗列曲之间沙漠范围明显扩大并拉长,吞食了大部分约古宗列的湖泊,原没有沙漠的玛多地区,从九十年代起已出现大片沙漠(沿黄以北);卡日曲、扎曲、约古宗列曲及扎、鄂两湖一带原有的高寒草原化草甸,现已大部变成了干黄的稀疏草原。

我们在曲麻莱县玛多乡走访时看到,这里的草原也大面积退化枯萎,一些地方满目是“黑土滩”而极少绿草依在。在长江源头沱沱河一带,沿岸的草甸也大不如前,随处可见枯草裸地,甚至沿途时见沙迹和采矿留下的一处处开挖地伤及沙砾堆。

由于水源减少,湿地萎缩,加上过牧、垦植和采矿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据青海省统计,三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1%,共3.44万平方公里,每年向长江和黄河输送的泥沙达到1亿吨。生态恶化使这里近20%的动物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另外,鼠害的猖獗也给三江源地区雪上加霜,鼠害面积达3.24万平方公里,达日县和玛多县重灾区高达50%-65%,牧民们说一亩草场足有四五百个老鼠洞。走在达日县桑日麻、特合土乡的草原上,脚下到处是大鼠洞,不小心就会陷进脚去,令人浑身发紧。

三江源生态恶化,使不少当地藏民重又退回到游牧的原始生活方式,有些人永远地离开了原生存地而不知去向,人口统计都成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全国第一富”的玛多县现已变成了著名的国贫县,30%多的牧户靠走牧、租牧甚至偷牧勉强维持生活。在草原上,时见赶着瘦弱的羊群流浪的一家家老小藏族牧民人群,那疲惫憔悴、凄楚可怜的样子真是令人心酸!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离乡的行囊总是越来越重,茫茫的雪域何处是家的影踪”。在鄂陵湖北部的路旁,我们碰到一个叫扎西的牧民,他举家离开扎陵乡的家到这里租牧,一脸的沮丧道出了内心的凄然!扎陵乡的书记马桑增和乡长华吾多杰,在鄂陵湖边对笔者忧心忡忡地说:“守着扎陵鄂陵两湖没草场,全乡外出走牧的牧民已经达到40%,今后群众的日子不知怎么个过法……”

保卫三江源

三江源的生态危机,首先引起科学界的关注。1999年国内水资源专家对澜沧江进行了一次大型综合考察,之后提出“保护三江源”的紧急呼吁,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2000年5月23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省级)正式成立。当年7月22日,江泽民同志亲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题写了碑名,8月19日,国家林业总局和青海省政府在玉树州通天河桥畔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3位少年儿童带着从三江源不同地段采集来的水和土,与国家和省的领导一同种下了代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3棵象征树。2002年,国务院批准三江源为国家级保护区。

青海省林业局李若凡处长告诉笔者,在组织专家对三江源地区再次进行了大型科学考察之后,国家林业规划设计院做出了总体规划,经把三江源作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一号工程”。

规划中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不含可可西里),占青海省土地面积的21%。保护区分为6大块18处,有核心区(封闭区)、缓冲区(半封闭区)和过渡区(开放区),核心区3.12万平方公里、缓冲区3.93万平方公里、实验区8.18万平方公里。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及水资源的洁净和持续补给,认识和掌握这里自然环境演变规律,以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据称,保护区建成后,将与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9.74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54%,可涵盖最需要保护和治理的生态区域。

据青海省副省长苏森和省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三江源保护区成立后,建设保护力度加大,逐步进入正规,已取得可喜进展,三江源局部生态有所好转。但他们坦言,生态保护工作受到诸多难题的困扰。譬如,“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工程涉及25.8万人,需要安置移民13万人。然而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资金还没有着落,定居点还要建学校、卫生所,通水电、广播、电视和电话等,当地乃至青海省的财力根本无法解决;实施各项生态工程,对占“三江源”区总面积50%左右的天然草场、湿地、森林、冰川雪山实行严格保护,需组建一支庞大的自然保护区管护队伍,但至今没有制定出“三江源”区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偿和水资源补偿办法,更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等。

尽管如此,三江源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恶化速度很快,必须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和寻求国家更多的支持。专家呼吁国家应考虑建立上中下游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补偿机制,实行全流域统一利用、保护和管理。全国政协委员任震宇建议中央政府成立“江河统一管理领导委员会”,以有计划地统盘使用水资源,并集资支援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在首次喜马拉雅地区高原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新疆)上,另一些专家建议:鉴于三江源的生态恶化非常迅速,治理保护建设应当加快步伐;因三江源地区贫困度很大,要加大投入力度,需国家强有力支持,依靠国家依靠全国的力量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建立专项基金,使“建设者受益,享用者尽责”的原则得到体现;加强国际合作,开展三江源湿地生态科研工作,尤其优先开展与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的一些科研项目;尽快制定湿地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依法有效实施保护。

三江源区平均风速气候变化特征 篇7

关键词:平均风速,变化特征,异常年份,突变,三江源区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海拔高度一般在4 000 m以上, 生态环境脆弱, 是重要的水源区, 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在三江源区, 由于风蚀作用, 牧区草原地表沙化, 牧草减产, 严重破坏了脆弱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 给当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本文运用气候倾向率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 对三江源区近40年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 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及特征, 期待为当地经济及环境的保护, 防灾减灾,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降低灾害损失,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发展风能提供参考依据。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对于我国的风速变化特征, 气象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任国玉等[1]研究发现, 近47年来全国年平均风速经历了明显的减弱趋势, 减少速率大于0.1 m/ (s·10年) ;王遵娅等[2]研究认为, 青藏高原1970年代以风速增大为主, 其中部的正值中心达1.2 m/s, 而1980年代几乎风速都有减小, 该区90年代的年平均风速比50年代减少了约29%。田莉等[3]用线性趋势法分析, 西北地区的年平均风速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 变化率为-0.12 m/ (s·10年) , 青海、甘肃和新疆均出现突变点。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 风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越来越多的气象工作者着眼于区域风速变化的研究[4,5,6,7]。张占峰等[8]对柴达木盆地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地区近40年平均风速, 大风日数的年、季、年代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姜永见等[9]对三江源区的气候变化分析表明, 风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气温的上升而降低。

本文利用三江源区18个气象站1976—2015年的逐月观测资料, 对该地区风速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三江源区18个气象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序列通过信息化格式检查和质量检查, 资料质量较高, 因各站风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不一, 本着既考虑资料的均一性和序列长度, 又尽可能反映三江源区风速变化的原则, 选取1976—2015年近40年逐月平均风速资料进行分析。对期间迁站的同德、河南、曲麻莱、玉树4个站的风速资料, 通过差值法进行了订正, 保证了序列的连续性和均一性。

1.2 研究方法

按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生成逐季、逐年序列。对各站近40年平均风速数据作算术平均处理, 得到各站1976—2015年季平均风速序列, 以分析其季、年、年际变化等气候特征。

平均风速的气候倾向率采用一元线性方程分析方法[10], 且对趋势系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用于分析逐年、逐月平均风速资料的变化特征, 采用距平大于标准差的2倍作为异常标准分析平均风速的异常特征。

气候突变检验采用Mann-Kendall法, 对检验中出现的多交叉突变点, 结合滑动T检验法进行再次验证确定。M-K曲线图中, 若UFK或UBK线在临界线内变动, 表明被检验参数变化趋势和突变不明显;如果UFK或UBK的值>0, 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 反之则呈下降趋势;当超过临界直线时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如果UFK和UBK2条曲线在临界线之间出现交点 (给定显著水平α=0.05, 那么临界值u0.05=±1.96) , 则交点对应的时刻即为突变开始的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风速的地理分布特征

表1为近40年三江源区各站年平均风速统计结果, 可以看出, 18个台站中, 五道梁、沱沱河、玛多3个站的年平均风速最大, 分别为4.3、3.9、3.1 m/s, 这与李耀辉等[11]研究的结果是一致, 五道梁、沱沱河是西北地区4个大风中心中的2个, 年均大风日数均在100 d以上;玉树、班玛年平均风速最小, 分别为1.0、1.2 m/s。从各站计算出的气候倾向率结果看, 近40年来, 除河南、玉树年平均风速无变化, 同德、曲麻莱平均风速呈弱点减少趋势外, 其余台站年平均风速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沱沱河、五道梁、玛多3个站年平均风速减少最为显著, 分别为-0.21、-0.20、-0.19 m/ (s·10年) , 大部分台站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都通过了0.05以上显著性水平检验。从三江源区18个气象站年平均风速地理分布图 (图1) 来看风速的变化, 西部平均风速最大, 南部、东南部平均风速最小。

注:*、**、***分别表示通过0.05、0.01、0.001的信度检验。下同。

2.2 平均风速的年际变化特征

从整个三江源区平均风速的年际变化线性趋势来看 (图2) , 年平均风速呈明显减少趋势, 变化率为-0.11m/ (s·10年) , 符合任国玉等[1]得出的近50年全国风速的减少率大于0.1 m/ (s·10年) 的结论, 与田莉等[3]得出的近50年西北地区风速的减少率-0.12 m/ (s·10年) 大致相同, 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表明该地区年平均风速减小趋势非常明显。近40年三江源区平均风速为2.3 m/s, 1992年以前, 年平均风速的变化在均值线以上, 1992年以后, 年平均风速在均值线以下;平均风速最小值为1.9 m/s, 出现在1997年, 年平均风速最大值为2.6 m/s, 出现在1976年、1979年、1980年和1982年, 高于平均风速0.3 m/s。

从年代际变化来看, 年平均风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图3) , 可分为偏强期和偏弱期, 1992年为转折期, 1976年到1990年代初为偏强期, 年平均风速距平均为正值, 最高差值达0.3 m/s;1990年代至2015年为偏弱期, 距平值为负值或零。1975—1980年, 平均风速达到最大, 为2.6m/s;1980年代, 平均风速微弱减小, 为2.5 m/s, 1990年代初平均风速明显减小, 为2.2 m/s;21世纪初, 减弱趋势有所缓和, 2001—2010年、2011—2015年平均风速均为2.2 m/s。

表2是根据世界气候组织对气候异常的判别标准判断的异常年份, 可见三江源区的年异常值出现在1997年 (负异常) , 三江源区春季平均风速出现了2次异常偏大年份, 分别为1976年和1979年;夏季平均风速在1979年异常偏大;秋季则出现了3次异常偏大年份, 分别为1976年、1981年和1986年;冬季平均风速在1977年异常偏大, 1997年则异常偏小, 这与全年平均风速的异常偏小年份一致。

注:“+”表示正异常 (偏大) , “-”表示负异常 (偏小) 。

2.3 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特征

对1976—2015年三江源区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分析可知 (图4) , 近40年四季年平均风速均呈明显减小趋势, 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风速以-0.19、-0.08、-0.06、-0.09 m/ (s·10年) 的速度显著减小, 春、夏、秋季均通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冬季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春季变幅明显, 秋季变幅较小, 四季平均风速的减小幅度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的气候特征。该地区春季平均风速减少最显著, 与冬季是中国平均风速减少最显著的季节[12]的结论有不同之处, 笔者认为, 地域不同是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三江源区18个台站的分析, 大部分站四季平均风速变化表现为下降趋势 (表3) , 但下降幅度不同。玉树在四季的平均风速最小, 春、夏、秋、冬分别为1.4、0.9、0.8、1.0m/s, 其倾向率在四季以0.01~0.02 m/ (s·10年) 的速率变化, 呈弱的增大趋势。在冬季, 五道梁的平均风速最大, 为5.4 m/s, 减少率也最大, 为-0.21 m/ (s·10年) , 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春季, 五道梁、沱沱河的平均风速最大, 均为4.7 m/s, 沱沱河的减少率最大, 为-0.35 m/ (s·10年) , 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夏季, 五道梁、沱沱河的平均风速亦最大, 均为3.5 m/s, 班玛平均风速在10年间减少幅度最大, 为-0.19m/ (s·10年) , 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秋季, 五道梁的平均风速最大, 为3.5 m/s, 沱沱河的减小幅度最大, 为-0.18m/ (s·10年) , 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综合各站情况来看, 除玉树外, 其余各站平均风速在春季都呈明显减少趋势, 在夏、秋、冬三季各站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2.4 平均风速的月变化特征

图5为三江源区风速的月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 源区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 9月平均风速最小, 为1.9m/s, 3月平均风速最大, 达到了2.9 m/s, 这与田莉等[3]分析的西北地区4月风速最大的结论有不同之处, 恰好说明三江源区风速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很有研究意义。通过分析各站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可知, 各站月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月份各有差异, 基本出现在2—5月。

2.5 平均风速的突变特征

平均风速的长期变化具有一定的突变性, 用M-K进行突变检验 (图6) 。由UF曲线可见, 1976年至1980年代中期, UF曲线在统计值0以上波动变化, 上升趋势不明显;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 UF曲线在统计值0以下, 呈下降的趋势, 但这种下降趋势不明显。自1990年代以来, 三江源区平均风速有一明显的减少趋势, 这种减少趋势均大大超过显著性水平0.05临界线, 甚至超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 (u0.001=2.56) , 表明三江源区平均风速的减少趋势是十分明显的。根据UF和UB曲线交点的位置, 曲线在±1.96信度线内相交于1991年, 确定三江源区平均风速1990年代中期的减少是一种突变现象, 说明在1991年三江源区年平均风速发生了显著的减少性突变。而从季度变化看, 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在1994年、1993年、1992年、1989年发生了突变现象, 突变点均在信度线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各站的突变年份也不一样。用M-K并结合滑动T检验法, 对三江源各站年平均风速进行突变检验, 结果发现, 泽库1986年、治多1980年、杂多1982年、囊谦1986年、班玛1987年、曲麻莱2010年、河南1995年、玛多1994年、沱沱河2000年、达日1987年发生了突变, 且突变点均在显著区内;其他台站或没发生突变, 或虽然年平均风速有变化, 但突变点不在±1.96信度线内, 未通过信度检验, 则认为突变不存在。

2.6 影响风速变化的因素

影响风速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 除大气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变化外, 还受到当地地形、热力作用和观测环境改变等的影响。到目前为止, 风速下降的原因仍存分歧, 主要观点有2种:一是大气环流的减弱。江滢等[12]的研究发现大气环流的变化是造成中国年平均风速呈显著减少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此外, 由于中国是典型的季风区, 一些针对东亚地区的研究也显示东亚季风确实存在缓慢减弱的变化趋势。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下垫面变化都是导致近地层风速减弱的诱因。三江源区的风速大小与地理分布和地形有很大的关系。三江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 m以上, 其地面观测的风, 相当于内地对流层中层的风, 故风速较大。如西部的沱沱河和五道梁[11], 海拔高度超过4 500 m, 该区地势高峻, 山体庞大, 冷空气活动频繁, 常年盛行强劲的偏西风, 故风速大, 而东南部的班玛、囊谦因海拔低, 很少受到系统性大风影响, 风速较小。北部易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 风速偏大。在三江源区, 日温差大, 日照时间长, 辐射强烈, 下垫面受热不均, 在热力作用下, 动量下传, 易产生较大的风, 这也是高原地区常见风的形成形式。通过对三江源区平均风速与年平均气温的统计分析, 风速与气温的变化曲线呈反相位, 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3 (P<0.05) , 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近40年在气温逐渐升高的同时, 三江源区风速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这与姜永见等[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表明风速在一定程度上随气温的上升而降低。

3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近40年五道梁、沱沱河、玛多三站的年平均风速最大, 分别为4.3、3.9、3.1 m/s;玉树、班玛年平均风速最小, 为1.0、1.2 m/s。沱沱河、五道梁、玛多3个站年平均风速减少最为显著, 分别为-0.21、-0.20、-0.19 m/ (s·10年) , 大部分台站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都通过了0.05以上显著性水平检验。三江源区年平均风速地理分布呈西部最大, 南部、东南部最小的特征。

近40年三江源区平均风速为2.3 m/s, 年平均风速呈明显减少趋势, 变化率为-0.11 m/ (s·10年) , 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表明该地区年平均风速减小趋势非常明显。近40年四季年平均风速均呈明显减小趋势, 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风速以-0.19、-0.08、-0.06、-0.09 m/ (s·10年) 的速度显著减小, 春、夏、秋季均通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冬季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春季变幅明显, 秋季变幅较小, 四季平均风速的减小幅度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的气候特征。春季平均风速减少最显著, 与冬季是中国平均风速减少最显著的季节[12]的结论有不同之处, 地域不同是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源区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 9月平均风速最小, 为1.9 m/s, 3月平均风速最大, 达到了2.9 m/s。

根据UF和UB曲线交点的位置, 曲线在±1.96信度线内相交于1991年, 确定三江源区平均风速1990年代中期的减少是一种突变现象, 说明在1991年三江源区年平均风速发生了显著的减少性突变。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在1994年、1993年、1992年、1989年发生了突变现象, 突变点均在信度线内;三江源区的年异常值出现在1997年 (负异常) , 春季平均风速出现了2次异常偏大年份, 夏季在1979年异常偏大;秋季则出现了3次异常偏大年份;冬季在1977年异常偏大, 1997年则异常偏小。

江滢等[12]在总结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得出, 认为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分速、大风日数、最大风速均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变化。冬季是中国平均风速减小最显著的季节。从全国平均来看, 出现较大风速及静风的天数在明显减少, 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的减少趋势主要是由出现大风速日数减少造成的。通过对三江源区平均风速的分析研究, 该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呈显著性减小趋势。

参考文献

[1]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 2005, 63 (6) :942-956.

[2]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再分析[J].气象学报, 2004, 62 (2) :228-236.

[3]田莉, 奚晓霞.近50年西北地区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技, 2011, 39 (32) :20065-20068.

[4]申红艳.沱沱河地区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 2006 (1) :42-44.

[5]杨雪艳, 田广元.近40年中国东北地区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吉林气象, 2009 (2) :2-4.

[6]李艳, 耿丹, 董新宁, 等.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3) :336-340.

[7]刘传顺, 刘玉莲.近50 a黑龙江省地面平均风速变化[J].黑龙江气象, 2010 (2) :26-30.

[8]张占峰, 张焕平, 马小萍.柴达木盆地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10) :90-94.

[9]姜永见, 李世杰, 沈德福, 等.青藏高原江河源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J].山地学报, 2012, 30 (4) :461-469.

[10]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11]李耀辉, 张存杰, 高学杰.西北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 2004, 24 (6) :714-724.

调整三江源区产业结构的思路 篇8

源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同, 加之自然条件和政策取向不同, 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和水平就会有很大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 就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的比重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先升后降, 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将不断稳定上升。从统计数据看, 近几年来源区第一产业产值占该区GDP的比重仍为57%多, 占全省的13.0%, 虽有下降却远高于全省水平;第二产业比重为14.22%, 占全省的45.4%;第三产业比重为29.97%, 占全省的41.6%。可见源区第二、三产业仍然比重很小、发展缓慢。虽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 其方向也是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 增加二、三产业比重, 但成效似乎不大。而且, 在三次产业中, 具有发展优势的畜牧业占源区GDP的比重最大, 至于采掘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规模小, 从业人员少, 长期发展的后劲不足, 即使这样, 也为源区的GDP增长贡献了近43%。这说明, 源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 经济效益差。由此可见, 源区过于倚重第一产业, 降低了产业结构的效益, 阻碍了经济发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一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2.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 使源区形成了重数量、轻质量, 重速度、轻效益, 重投入、轻产出的粗放发展惯性。近几年, 各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为了尽快摆脱贫困, 他们更多关注短线的基础产业,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如源区在牧业生产方面, 虽已实现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 但仍未建立合理的草场利用运行机制和牲畜设备制度, 草场的掠夺性利用和利用不充分问题同时存在。一是牧业生产条件改善不大, 管理粗放, 不能按科学方法组群, 也不能按畜种、畜群配置草场;畜种结构单一, 大小畜比例失调, 小畜发展缓慢, 能繁殖的母畜比例小, 这导致繁殖慢, 更新周期长, 大畜商品率低, 浪费了草场资源。二是草场生产力极低, 网围栏和种草面积不大, 草地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牲畜增长速度, 草场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和适当的补偿性投入,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3.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消费结构的要求。

从根本上说, 消费结构决定产品结构。近20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发展, 买方市场已形成, 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 消费偏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名、优、特产品倍受青睐。而源区的产品多是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 对市场的依赖度不大, 并受技术水平、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 中低档产品多, 产销率不高。即使是“优势产品”, 市场占有率也不高。与此同时, 源区新产品开发慢, 产品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 进而导致产业结构与市场消费结构不相适应。

4.农畜产品产业链短, 加工企业未形成规模。

源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并不少, 如肉类联合加工厂、洗毛厂、皮毛厂、藏毯厂、乳品加工厂等。但众多的企业弥补不了这样一个缺陷:加工企业小而不全, 数量众而不优, 零散混乱不能形成规模。这种科技含量低、小打小闹的企业产生的效益本来就不理想, 更难有资金扩大规模实行现代化管理, 直接导致了源区农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级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不高。另外, 在种植业、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之间也出现矛盾的状态:由于种植、养畜或加工能力有限, 加工业难以做到“生产什么就加工什么”, 种植业、牧业也无法跟上“加工什么就生产什么”, 从而使农畜产品转化率一直偏低, 无法形成产业链, 或产业链不长。

5.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力量, 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它不仅可促进新产业的诞生,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 而且还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 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源区也极力加大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但毕竟财力有限, 而且区内人口文化程度低, 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依然依靠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的扩张, 技术进步过程缓慢, 技术创新总体能力弱、意识差, 导致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也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调整源区产业结构的思路

1.调整产业结构必须遵循生态环境的保护重建的基本前提。

鉴于源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为了重建源区的生态环境,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于源区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因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保护和重建已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源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最终指向, 是源区产业选择和发展的前提。因此, 源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生态效益为重, 兼顾经济效益,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实行政府主导的模式。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依据。政府可通过投资、管制等措施, 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 通过立法、协调等手段来影响产业结构。源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 市场体系不健全, 资金不足, 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较差。源区调整产业结构的“瓶颈”产业恰恰是这些“外部性”很强的基础产业, 这些产业投资巨大、盈利低、资本回收期长, 仅靠市场机制肯定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起飞”所要求的条件, 且源区自我积累能力有限, 因此更需要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倾斜政策, 聚集资本, 加快“瓶颈”产业的发展, 而不能任产业结构自行发展。

3.确立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 注重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 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能够带动其它产业一起发展。源区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因素制约, 不具备发展第一产业的优势和基础。而且从藏族群众的消费结构看, 生活消费品主要来自于畜牧业, 可见畜牧业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也不可能脱离畜牧业这一基础。源区拥有的草地资源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发展畜牧业恰恰是对当地优势资源的最好利用, 而且畜牧业与当地开展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 在调产业结构过程中, 不能忽视畜牧业的主导地位, 应以畜牧业的发展为核心, 结合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4.在产业选择和发展中要重视民族文化因素。

按照民族学的观点, 文化因素对于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往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民族因其生活环境不同, 而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尽管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民族文化对于外部环境的选择和利用具有能动性, 这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源区90%以上居民是藏族, 因此在这一地区进行产业选择和调整时, 必须尊重藏族的畜牧业传统经济文化类型, 单纯依靠经济手段, 忽视文化因素, 在民族地区未必有效。比如, 在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选择上, 以为把移民安置在城镇, 既保护了移出区的生态, 又加快了牧区城镇化速度,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 原来游牧的牧民很难适应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所以, 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选择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产业类型, 而是首先要改变牧民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在产业选择上要尊重藏族群众的信仰, 如渔业的发展是否适合这个地区?原来产鱼量较大, 主要原因就是藏族群众因为信仰问题不吃鱼, 现在要发展渔业就要考虑藏族群众是否愿意接受。

5.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优先发展基础产业。

三江源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 以山地地貌为主, 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 海拔3 335~6 564 m;气候寒冷, 属高寒大陆性气候, 只有冷暖两季, 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年降水量为420~560 mm, 多集中在5—10月份。三江源区各地年平均气温在-5.4~4.1 ℃之间, 年平均气温最高中心在囊谦县, 达4.1 ℃;玉树县次之, 年平均气温为3.2 ℃左右。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季多, 冬季少, 秋季多于春季。春季 (3—5月份) 各地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20.3%, 大部分地区在18%以下[1,2]。样地所在地区为三江源自然生态区域, 监测范围涉及玛多、玛沁、甘德、久治、班玛、达日、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兴海、同德、泽库、河南等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 总计16县1乡。

1.2 调查项目

三江源生态监测野外监测点 (样地) 设置草地监测样点, 监测内容包括草地植被群落结构 (植物高度、覆盖度、多度、物候期) 、产草量、植物种类频度。地上生物采用标准收获法, 样方面积为1 m×1 m, 重复6次。地上生物量按优势种、主要伴生种、其他植物按草群的经济类群分别称鲜重[3,4,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草地类型有三大类, 分别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优势种为克氏针茅 (Stipa krylovii roshev) , 草地型为克氏针茅+短花针茅与克氏针茅-细叶苔草。高寒草原类优势种为紫花针茅 (Stipa purpurea griseb) 。高寒草甸类草地优势种为高山嵩草 (Kobresia pygmaea) , 此类草地型比较丰富。自然生态区域草地植物营养枝平均高度为6.0~8.6 cm, 生殖枝平均高度为12.0~20.7 cm;自然生态区域的天然草地总覆盖度在50%~100%之间, 其中植被优势种盖度为29%~83%;在自然生态区域中, 温性草原类鲜草产量为1 377.34 kg/hm2, 高寒草原类鲜草产量为1 871.70 kg/hm2, 高寒草甸类鲜草产量为2 983.39 kg/hm2。

2.2 三江源自然生态区域草地经济类群产草量比例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温性草原类禾草所占比例比较大。兴海县的克氏针茅+短花针茅草地型也是禾草所占比例最大, 为72.26%;其次是可食杂草, 为22.13%;莎草和毒害草的产草量比较小, 可见温性草原禾草产量较高。高寒草原主要以紫花针茅为主, 主要分布在玛多、泽库县。玛多县可食杂草产量最高, 为40.31%;泽库县莎草产量最大, 为39.70%。高寒草甸的草地型比较丰富, 包括高山嵩草型、高山嵩草+杂类草型、矮生嵩草型、嵩草、禾叶嵩草+甘肃嵩草、藏嵩草、垂穗披碱草型、高山柳等。其中河南县和甘德县禾草产量比例最大, 分别为47.52%和59.52%。

3 讨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寒草甸类草地型比较丰富。草地经济类群的分类主要分为禾草、莎草、豆科、可食杂草、不可食杂草和毒害草。垂直分布的规律也较为明显, 草地植被分布从下而上分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

三江源自然生态区不同类型草原植被优势种有明显区别, 例如高寒草甸优势种有禾叶嵩草、高山柳 (Salix oritrepha) 和金露梅 (Potentilla fruticosa) 等, 同时伴生种有早熟禾、矮生嵩草 ( (K.humilis) 、珠芽蓼 (Polygonum viviparum) 等, 不同草地类型的伴生种也有所不同。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草地经济类群产草量的对比中, 温性草原禾草的产草比例较高, 高寒草原类中莎草的比例和可食杂类草的比例比较高, 高寒草甸类中可食杂草的比例比较高[6,7]。

4 小结

草地类型是由于气候、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试验仅以草地经济类群产量为对象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 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草地植被类型的不同而区别利用。

参考文献

[1]杜岩功, 崔骁勇, 葛劲松, 等.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 2010, 27 (3) :9-14.

[2]曹广民, 龙瑞军.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J].草地学报, 2009, 17 (1) :4-9.

[3]徐有绪, 丁彩霞, 赵亮.植物种群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J].青海草业, 2009, 18 (2) :28-30.

[4]WANG C, LONG R, WANG Q, et al.Effects of altitude on plant-species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meadow, Qinghai-Ti-betan plateau[J].Aust J Bot, 2007, 55:110-117.

[5]刘德梅, 马玉寿, 董全民, 等.三江源区天然草地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研究[J].饲草与饲料, 2010 (2) :91-93.

[6]王启基, 王发刚, 周华坤, 等.三江源东北部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策略[J].草业科学, 2010, 27 (2) :59-65.

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篇10

1 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

1.1 草地退化和沙漠化程度日益严重

据统计, 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目前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 000万公顷, 占区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4%;沙化面积达253.33万公顷;荒漠化平均增加速度由20世纪70~8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

1.2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分别达到8 800万吨和1 300万吨。

1.3 源头水量逐年减少

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 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了27%、24%和13%, 黄河上游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 1997年源头首次出现断流。

1.4 草原鼠害严重

目前, 最严重的地区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0%以上, 鼠害使本已十分脆弱的高原高寒自然生态面临毁灭的边缘。

2 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无论是法学学者还是其他自然学科学者均曾做过大量调查、研究, 并得出较多理论成果。但是, 综合各家学说及理论成果, 其恶化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历史成因, 二是自然条件客观原因, 三是人为因素。近年来, 虽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略有变化, 平均气温略有提高, 并衍生出冰川融化等生态问题;但是总体上, 气候等自然客观条件呈平稳发展状态, 单纯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高原生态环境恶化亦未引起较严重的生态灾难。可以说, 人为因素是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 而且相当多自然条件引起的生态灾难, 其根源亦是由于人类自身活动所引发的。

3 保护治理对策

3.1 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

2005年国家批准建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区”, 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短期、局部保护的意义较小, 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而言, 以三江源保护为契机, 应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 按照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 大力保护、永久保护, 是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基本要点;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和行政措施, 以确保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力度。

3.2 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从生态环境产品公共性的本质出发, 江河源区资源共享、中下游受益者 (省份) 应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还应成立“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 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金渠道为4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的环境保护建设基金;二是中下游地区的补偿基金;三是社会募捐;四是发行生态彩票, 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上中下游、全社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可以面向全球吸引资金和人才, 把江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变成一项国际性、自觉、广泛的社会行为。这不仅对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都有重大意义, 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依托优势资源和环境特色, 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江源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宗教特色突出、文化交汇突出、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 草原地区更是独具特色。因此, 三江源区拥有众多世界极品旅游资源, 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这些资源涉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历史等众多领域, 例如:中华水塔———三江源, 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青海湖, 班禅、达赖的故乡, 集宗教、艺术为一体的佛教文化, 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代表性文化等都是三江源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也是青藏高原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只要江河源的旅游设施改善和宣传促销得利, 这些需求就会变成现实的大市场, 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也有利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3.4 加大生态移民力度, 尽快让农牧民脱贫致富

三江源区经济发展落后, 在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因为无论法规多么严格, 对于尚未解决温饱又无生计的农牧民来说,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都是难于消除的。可以借鉴一些经验, 三江源区移民应从牧民的实际出发, 按照以草为本、以大畜牧业安置为主的原则, 宜养则养, 宜种则种。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 调动江河源区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对源区居民予以补偿, 为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具体做法:一是江河源区移民必须移得出、稳得住。只有人口移得出, 草场不放牧, 生态才能得到保护。移民搬迁安置费应及时到位, 能让移民在入住地稳得住。二是移民要逐步致富。要将移民的致富与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突出有地方资源优势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 增加移民的收入。三是以市场为导向, 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业深、精加工企业的发展, 按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 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企业, 培优育强,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移民的收入。

3.5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不仅严重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此,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目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窘境, 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湿地的意识、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治理并恢复草地生态的自觉性。因此,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 动员包括新闻媒体产业界、科研文化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在内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 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 既要公开区域环境质量, 也要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 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推行环境决策民主化, 保障公众参与影响自己利益的环保决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的全过程。

3.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江源区的开发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线型经济发展之路,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使三江源区生态得到修复, 资源损耗降低, 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提出了未来治理保护对策, 以期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恶化原因,治理对策,青海三江源

参考文献

[1]陈孝全, 苟新京.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下一篇:单极子天线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