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墨精神大学教育

2024-05-12

孔墨精神大学教育(精选七篇)

孔墨精神大学教育 篇1

一、科学精神内涵初探

科学精神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

1.坚持精神。 我们之所以觉得科学成果宝贵, 并不只是因为它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以此来造福人类, 还因为在科学成果当中, 有着科学家们的艰辛付出与不懈追求。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坚持不仅仅是科学态度与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科学家们最为宝贵的一种精神品格。

2.求实精神。 求实即不带有成见和偏向性的,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实。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 简单来说, 科学必须要追求真理, 不能够盲从潮流和迷信权威, 也不能够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看待, 更不能把局部看成全体。在进行科学的探究过程中,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摒除各种会引发偏见的因素, 充分尊重事实并追求真理。

3.独立精神。 从根本上来讲, 独立精神是所有进行科学活动主体的一项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求。 就针对于科学家来说, 要求其必须要有独立的客观精神。 而针对于社会来说, 就要求其必须要具备民主精神。在科学的发育过程中, 民主是其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社会环境, 也是其实现发展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

4.创新精神。 所谓的创新, 其实指的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来依靠自己的智力, 去发现和掌握一些现阶段还没有被知晓的知识, 并对其加以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其实就是开拓创新。

5.怀疑精神。 如果我们从科学理论的发展角度来加以分析的话, 那么就可以看出, 科学知识和理论之间始终是在不断发展的。 所以说, 我们需要用一种开放并且客观的心态, 来正确看待科学。 缺乏怀疑精神, 容易导致盲目轻信。

此外,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 科学研究还离不开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科学越来越成为科学家们的一项共同事业。 因此, 合作精神随着科学综合性的不断增强而愈显突出。

二、对大学科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我国的大学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壮大。 但什么叫大学?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大学之大究竟指什么呢? 从根本上说, 教育不仅是传授灌输知识的一个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心灵再造和新型拓展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起一批能够转移社会风气、 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知识分子, 并不只是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家。

科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要实现“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这一总体目标。 科学素养不进包括了科学知识与能力, 同时也包括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

其中,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良好体现, 科学素养在整个大学文化系统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本科阶段虽然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 但是其对于科学精神的实际理解相对来说还比较缺乏, 并且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历史的、 现实的、制度的以及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 在时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急功近利和极其浮躁的利益心态导致大学校园内的管理企业化、教学机械化、学术研究行政化、教师浮躁化、学生功利化。 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只有在良好的制度和文化氛围中, 科学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三、大学科学精神的培养

1.教育学生投身实践, 身体力行。 科学精神的培养, 往往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实践基础上的。 所以说, 学校需要及时为大学生来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与方式, 并进一步加强实践与实验教学, 确保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获得锻炼与体验, 并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其对科学的领悟与运用能力, 以及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此外, 要求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 让他们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当中去, 并充分了解与认识科学研究的各个过程与不同阶段, 以此来对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有效掌握,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虽重要, 但不是全部。 一般地说, 科学精神是关于 “事实的知识”, 解决“是与非”, 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 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 解决“善与恶、美与丑”, 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 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 不仅要求其必须能够掌握比较专业的科学知识, 以及拥有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还要求其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世界观, 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提倡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人文教育的科学化。 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要点:第一, 对于价值取向来说, 要求其必须要对科学的整体价值有一个充分的重视, 并且要求科学教育必须要定向于人。 第二, 对于课程方面来说, 要求其必须要开设沟通科学和人文的相关课程, 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 同时也要讲解科学方法, 突出科学文化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的传播与养成。

3.树立科学信念, 崇尚科学理性。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在教育中必须教育学生必须要对客观规律有一个足够的尊重, 并且要把其对于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科学认识, 来作为人们的基本行动指南。 在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中, 科学史的教育尤为值得一提。 科学史是国际上相对较新的一门学科, 在我国, 这个学科还不太为人所知。 科学史讲述的是科学的发展历程,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 科学史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科学史是实现文理学科之间有效联结的一座重要桥梁, 其不仅仅是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 并且掌握科学精神的一个理想途径, 同时也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历史意识培育的一种重要方法。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已经有许多的高校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了科学史课程。

4.教材的改革。 传统的教材通常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的, 并且其所看重的往往是结果, 而不是过程。 相对于智慧开发而言, 更看重的是其是不是真的符合标准答案。 这种教材往往会对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造成不小的限制, 并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怀疑精神得不到有效激发。 因此, 如果说我们不能对这种教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改革。最终还是会导致学生自身科学精神的缺失。作为一种精神境界, 科学精神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长期培育的。 在实际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 这种科学精神的强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只有对其进行不懈的探索, 才能真正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风貌, 并进一步使之成为先进的知识与文化研究者和知识的传播者。

5.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来源于科学实践活动, 科学方法有综合归纳法、数学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社会调查法等, 它的意义更在于回归应用于科学实践活动之中。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 往往要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再回归到实践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科学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横向学科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研究方法, 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的认识工具。

6.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 对于科学精神来说, 科学知识和科普文化是其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有效掌握,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精神的认识。高校需要通过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来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并且要求这些活动必须要以科普为主题, 以此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得到更加丰富的科学精神熏陶。

摘要: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观念, 科学精神直接影响到科学态度的确立、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知识的获取。科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育科学精神, 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初步分析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并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大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科学精神,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志明, 韩文秀.中国大学要培育现代科学精神[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

[2]黄民成.论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

[3]庞学铨.走向一流大学的基础——重建现代学术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 .

[4]陈琴, 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2) .

[5]易显飞, 林慧岳.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现状的实证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 (2) .

孔墨精神大学教育 篇2

中国的高等学府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之后,随着外强的侵略以及多年的国内战争,到了19世纪中国大学的大学模式和制度深受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自有大学之日起,大学精神总是伴随左右,虽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却实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大学精神”一词最早见于上世纪初几位著名学者的文章中。1923年代理北大校长蒋梦麟做了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概括为北大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马寅初也发表了同名演讲,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的北大精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人将“清华精神”当成自己的口头禅。这些言论可以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在国内出现的最早源头。虽然大学精神早已有之,但是直到近十余年来才在国内外真正出现了一些具体明确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大学精神的意义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长期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积淀的极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教学成果、教学特色及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发展。大学精神可以说是大学办学的灵魂和理念,是大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传统和良好风气的指南,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导向。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即便是同类大学,由于它的地域文化及环境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精神特质。譬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不同精神内涵的概括。

大学精神的建设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发展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回望过去数千年的大学发展历史,可见,哪里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哪里就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就有民族的强盛和世界一流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大学若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想走在世界教育的前沿,就必须要首先解决好大学精神的问题,因此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要把大学精神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三、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尽管教学手段和模式在变化,大学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将体育运动与教学艺术完美结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并且具有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大学体育教育不但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还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最有效的课程,为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的相互联系

通过对大学精神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到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累积的独特精神特征。大学体育教育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的风气及学生性格品质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建设作用。一所重视体育教育的大学往往更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毕业生。诸如欧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体育教育,他们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具有“运动家的气派”来评价一个公允的人,很多外国的领导人都是体育运动的忠实爱好者。像俄罗斯总统普京自称是“运动疯子”,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经常和年轻人在一起进行锻炼。我国的北大和清华每年在学生之间进行定期的体育竞赛,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熏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及工作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将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精神分开来看,而是要在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大学精神的培养,并且以大学体育教育为大学精神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五、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与大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每一所大学都是探索和传授知识的殿堂,因此大学毫无疑问地具有鲜明的科学精神。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认为:处于知识、技术、人才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因此每一位大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研发。教师应该成为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路人,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70年前的话至今仍然掷地有声。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现代体育已经发展成一门涵盖材料、生物、电子、网络、建筑、美术、服装设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大学体育教育是对体育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体育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为教学和训练的基础,因此大学体育同样具有科学精神。

六、如何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

经过分析我们看到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精神是大学体育的导向,大学体育教育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大学精神的培养。新时代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首要课程,还是学生身心教育和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科学精神是众多方面的大学精神里最本质的精神,大学体育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能够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加强大学体育教育自身的科学化

体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其科技化程度也日益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的这一步伐,积极吸收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用于自身的教学与训练当中,不断使自身的科学化程度加强。另外,还要积极探讨更加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手段。精神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加强大学体育教育自身的科学化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先决条件,加强自身的科学精神气质能够对学生起到言语所无法达到的教育作用。

2. 结合体育竞赛的方式开展科技比赛

体育竞赛是在校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在其它学科上的学习兴趣,应该结合体育竞赛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各学科的技能大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也会逐渐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科学精神,对各项大学精神的建设也同时起到促进作用。

3. 开展以体育科技介绍为内容的理论课。

目前的大学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并没有专门介绍体育科技的课程。开展一些介绍体育科技的课程或讲座,可以使同学们在了解体育运动的同时加强对科技的兴趣,使同学们在认识上,将体育与科技紧紧结合,这样也是使同学们透过体育增进科学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大学何为,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2].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 储朝晖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3].大学精神, 杨东平编, 辽海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呼唤游戏精神 篇3

关键词: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游戏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

老龄问题是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性的一大难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资料显示,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的老龄人口的数量将是学龄前儿童数量的两倍1,再从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看,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步入了老龄化阶段。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开展老年教育恰恰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是社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老年大学,由于音乐课常常是我国现今各个老年大学中课时数最多、学员人数最多的课程,被老年朋友誉之为“精神按摩”课程,老年朋友们喜欢音乐,也想学好音乐,然而现今的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老年大学的音乐教学不应该等同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因此对老年大学音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正是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查阅和实践调查后,提出我国当代老年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倡导“游戏精神”的张扬,这是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根本。

二、游戏精神与音乐艺术

“游戏精神”在游戏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它是一种自由自主、超越功利、愉悦快乐及想象创造的精神。

康德是近代西方思想史上较早谈论游戏并从游戏论的角度分析艺术现象的理论家,他说:“艺术有别于手工艺,艺术是自由的,手工艺也可以叫做挣报酬的艺术。”“以愉快的情感作为直接的意图”的艺术是自由的,而“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艺术则是不自由的,对于自由的艺术我们把它看作游戏,对于不自由的艺术我们把它看作劳动;2在康德看来,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活动,游戏的本质也是自由的活动,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康德“把音乐和‘颜色艺术’列入所谓‘感觉游戏的艺术’。音乐艺术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是表现为美的听觉艺术还是快适的听觉艺术,要看接受者在听音乐时是否动用了想象力和知性能力将所听到的各种声音组织成一个有形式的整体。”3游戏作为自由活动,它是纯粹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多种感觉上的满足:“各种感觉常在变化的自由游戏经常是满足感的来源,因而它促成健康的感觉。”4

席勒提出了很有特色且影响很大的两种音乐艺术理论,他首先申明了他对美和艺术的“看法大多是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的5,席勒认为,“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理性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况的人是理性的人。但这两种冲动各自都有强迫性,不能直接结合。若使这两种冲动能以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6而艺术的本质就是游戏。

席勒指出:艺术的目的与功能应该是轻松的娱乐与严肃的认识和教育的统一,即“寓教于乐”,“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是人。”7……游戏是自由活动;“审美的游戏”是因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而具有“审美自由”的活动;8……“当形式从外部,即通过人的住所、家庭用具、服装逐渐向人接近的时候,形式也终于开始占有人本身,起初只是改变人的外表,最后也改变人的内心。为了取乐而做的那种没有规则的跳跃变成舞蹈,没有一定姿式的手势变成优美和谐的哑语,为表现感受的那种混乱的声音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节拍,转变为声。”9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当我们上升为高等动物后,我们发现,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由于每一个具有智力的生物都服从这一条规律,即当它的器官停止活动的间隙比通常时间长时,就变得格外易于活动。于是,当环境准许模仿时,对器官活动的模仿也就轻而易举地代替了真正的活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游戏”10

德国美学家谷鲁斯说:“依据格鲁斯意见,游戏是过剩的力量的表现的这个看法并不完全为事实所证明。小狗互相游戏,直到筋疲力尽,可是经过短暂的休息,便又游戏起来,这一点儿休息不会使它们的力量过剩,而只是刚好使它们可以把游戏恢复起来。儿童的情形也是这样的情形,例如,他们即使因长时间的游戏而非常疲乏,可是只要一开始游戏他们就立刻忘记了疲劳。他们无须休息很长的时间,也无须积聚剩余的力量……力量过剩不是游戏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对它极其有利的条件。”11

格罗塞在艺术起源研究中说:“介乎实际活动和审美活动之间的,是游戏的过渡形式。游戏和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因为它和实际活动一样,常常追求一种外在目的,而游戏和实际活动的区别,却因为它本身也含有愉快的情感;只有艺术是仅仅注重活动的本身,而毫不注重无关紧要的外在目的。我们如果要一目了然于实际活动、游戏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帮一点忙,就是用直线来表示实际活动,用曲线来表示游戏,用圆圈来表示艺术。”12

关于音乐与游戏的关系,康拉德·朗格认为“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听觉游戏是音乐的先导。听觉游戏产生于听觉器官活动的需要,…儿童有节奏地欢叫是歌唱的开端,在小孩子击鼓、吹喇叭和真正的器乐演奏之间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无性质的区别。毫无疑问,音乐是直接从听觉游戏产生的,它只是由于精细的技术和幻觉性才同听觉游戏分开。…音乐是精致的、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巨大的表现力而提高了的听觉游戏。”13“舞蹈的先导是运动游戏。……最纯粹的运动游戏是儿童进行的无目的的、有节奏的运动。它同舞蹈,这项由人培育出来的最高级、最精致的运动游戏,很少有区别。这里的界线也完全是不固定的。”14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朗格认为,听觉游戏、运动游戏与音乐艺术之间几乎没有质的区别,而只有量的差异。

关于音乐与游戏的关系,胡伊青加提出:“我们的祖辈视音乐为paideia(教养、文化),为既非必须亦无用处的东西,……只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东西。”15他还指出:“与游戏一样,音乐也是建立在对一套习常规则──节拍、音调、旋律、和谐等等──的自愿接受与严格运用之上的。……音乐在本质上乃是一种游戏,一种在受限范围内有效的约定。这种游戏和约定没有外在目的而只带来愉悦、松弛和对精神的高扬。……音乐既是一种能够激发情感的神圣力量,又是一种游戏。”16关于舞蹈,他说:“舞蹈……在一切时代、一切民族那里都总是纯粹的游戏,即最完美的游戏形式。……不是舞蹈自身中有某种游戏因素或与游戏相关,而是它就是游戏的构成部分。……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形式,并且是一种特别完美的形式。”17总的说来,胡伊青加认为,音乐艺术具有明显的游戏性,他甚至断言:“音乐和舞蹈”都是“纯粹的游戏”。18

此外,玛克斯·德索和普列汉诺夫对游戏也有论述。玛克斯·德索说:“美学理论常常追踪到儿童游戏中去,藉以解释艺术特征。这种回归的目的是要在普遍的人类才能中去找到那种试图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非常使人迷乱的事件根源,要从根本和普遍的人生特质中获取艺术感。”19

伽达默尔是近代以来以谈论游戏和主张艺术游戏论著称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也是在这方面社会影响最大的极少数哲学家之一,伽达默尔认为,游戏是人及其活动的存在方式,游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精神:表现为游戏的轻松愉快性与严肃性;游戏的对话性和参与性;游戏的自为性、自我表现性与创新性。

以上介绍的是国外游戏艺术理论代表人物的有关论述,其实关于游戏、游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曾经指出:“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这个新要素加入,于是把原来游戏的很粗疏的幻想的活动完全变过。原来只要有表现,现在这种表现还须具有美的形式。因此我们说,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而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有金砂,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20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艺术理论的阐述,特别是音乐艺术和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介绍和阐释,我们不难看出,艺术活动的确具有游戏性,而且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活动或较为纯净的理性意识活动相比表现出了相当明显的游戏性。因此,笔者由此提出,“游戏精神”也应当是艺术活动中的必然存在,在音乐教育这一特殊的艺术活动中倡导“游戏精神”这一观点应当是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三、我国当代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呼唤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自觉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愉悦快乐的精神,是一种感受体验、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的精神,是一种积极表现、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平等参与、交流对话的精神,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自我生成的精神。张扬“游戏精神”恰恰与我们当今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在坚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原则下,进一步丰富老年学员的情感体验,培养老年学员的审美情趣,激发老年学员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培养老年学员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老年学员的友爱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帮助老年学员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使老年学员成为家庭音乐教育和社区音乐教育的重要一员。

(一)从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看

我国当今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据笔者的个案考察和问卷调查得知,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教材问题,有数据表明,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套完整而正规的老年大学音乐教材(零散的也极少),很多老年大学的教材都是各地的音乐教师自己选编的,有的干脆是随便找一本教材替代,也有的是从兄弟院校借用过来翻印的油印教材,教材二次翻印后效果不好,因此教材的编写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而如何在教材中体现出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游戏精神”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其次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问题,一方面,因为老年大学基本上是属于一所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学校,学校一般都不能付出比较高的课时费,这就需要所聘任的音乐教师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教师的主要来源常常又是普通学校音乐教师以及剧团等文艺演出单位的演员,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所接受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常常使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学,习惯性地按照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剧团演艺人员在教学方面常常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因而他们都常常会忽略了老年人这一特殊学员的身心特征,忽视了老年大学音乐教学的根本属性,不能够正确了解老年大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取向,这就导致了教与学之间的部分脱节,而这恰恰是整个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何体现“游戏精神”,则是一个需要在培养专业的老年大学音乐师资方面提出来的一个课题;另外还有许多问题,如:学习的环境问题,课程的设置问题,教学设备的改进问题,老年大学艺术团参与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问题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热心于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广大师生和理论工作者们共同努力。

因此,从我国当今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中“游戏精神”的严重缺失。相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说,老年大学应当更加强调“游戏精神”,更加强调音乐教育的愉悦性(追求老有所乐)、超功利性(不为考试、不为名利)、情感需求性(自我满足、自我表现、审美需求、友情需求)等等,也就是说,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应当始终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应该充分体现这样的“游戏精神”,我们可以有理由地认为,提倡“游戏精神”的张扬是激发我国当今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中师生生命活力的一条良好途径。

(二)从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心特征看

笔者在对老年大学音乐学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员都是因为需要调整退休后自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最初的动机参加老年大学音乐学习的。由于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为国家为社会作奉献的“劳动者”变成了受社会供养的“闲人”,从有承担各种工作任务而忙碌变为无职务而整日无所事事,生活节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退休后如果依然闲住在家,则其社会交往明显减少了,此时若再有子女分离,老伴有病或去逝,则很容易随之相应地出现神经精神调节的障碍。因此通过参加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活动,一方面使自己“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另一方面,结交了大量的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朋友,扩大了社会交往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失落是老年人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由于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使老年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无所能为”的失落心理,因此在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想尽办法让学员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学习一些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同时组织好老年大学艺术团,经常参加一些富有社会效益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员们真正体会到自己仍然是社会中的一员,如上饶市老年大学组织的老年大学艺术团在近年来就很活跃,他们不仅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文艺汇演活动,比如节日欢庆文艺汇演、三下乡文艺汇演等等,而且老年大学的音乐学员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了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中。此外,老年学员在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游戏的方法后,还能够让老年人在家庭音乐活动和社区音乐活动中体验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其次,怀旧是老年人容易产生的又一心理。对于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价值目标的改变使老年人的心理反差变大,因而怀旧心理也变强烈。因此在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老年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多选择一些如革命歌曲,经典电影歌曲等等以唤起老年学员对往事的回忆,旧曲重唱,常常会让老年人回忆起很多往事,思绪万千,从而精神振奋,似乎年轻了,把忧愁与烦恼抛至九霄云外,保持乐观,消除紧张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值得提倡。

再次,孤独和依赖也是老年人容易产生的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循循善诱,极富耐心,在互动的、合作的、群体的音乐教学中帮助学员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具有游戏精神的音乐教学之中。

(三)老年大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特点看

老年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既具有普通课堂教学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若干特点。揭示和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促进我国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事业按照自身规律健康发展。

1. 休闲性特点。

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不同,在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中,功利主义价值从首位退居其次,非功利的理想价值升居首要位置。对于作为受教育者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基本属于超出求职谋生这一基本需要的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人们在这种满足中“有时会更加迷狂、心驰神往,体验到更加高级的‘幸福’。”21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具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所不具备的休闲特点。各地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实践已表明,学员们既不为高分,也不为名次,更不为文凭和职位晋升等等,主要是为了自我实现的满足,这是一种没有外界压力、没有思想负担的教育,是名副其实的“愉快教育”。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这一特点,要求老年教育从内容到方式、方法,都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灵活性,这就是说要求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具有“游戏精神”。

2. 多样性特点。

我国老年大学音乐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事业,也是社会老龄工作的组成部分;既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又应贯彻老年工作的宗旨。它是向老年人群体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成人教育,它是帮助老年人开创健康、快乐、上进、有为的晚年生活而进行的颐养康乐与进展有为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是满足人的本性需求的教育。老年大学音乐学员常常不受特定的学习范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项目上完全地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志,今天学习这些内容,明天学习那些内容,上午练练琴,下午唱唱歌,晚上跳跳舞,尽管他并不打算成为演奏家、歌唱家或舞蹈家。这些千差万别的兴趣爱好,决定了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也同样对老年大学音乐学员没有压力感、特别人性化,完全是一种自愿自觉参与的活动,比较随意,具有“游戏精神”。

3. 差异性特点。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对象文化水平悬殊,因而,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实际包括了从扫盲到博士后的所有教育层次。因此应充分发挥老年同辈群体的作用,提倡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强化群体合作意识,这也恰恰是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具有“游戏精神”的体现。

如,在上饶市老年大学的一次课堂教学实践22中,老师要教唱的歌曲是《江西老表抗洪歌》,这是一首一人领唱、众人伴唱与合唱的具有江西鄱阳湖船歌风味的歌曲,旋律优美、简单易学且节奏感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运用了一个“赛船”的音乐游戏: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一人当划船者,站起来随着音乐节奏一边划船一边喊号子。另一人当坐船者,坐着唱这首船歌。第一遍,划船者一边喊中速号子,一边划船(双手半握拳,每小节第一拍用力向前伸出,第二三拍双臂曲肘,双拳收回胸前)。乘船者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每小节第一拍拍一下。第二遍,划船者一边喊快速号子,一边划船(双手半握拳,每一拍的前半拍用力向前伸出,后半拍双臂曲肘、双拳收回胸前)。其他同第一遍。……

老年朋友们在音乐游戏中一边学习歌曲,一边体会音乐的美。尤其可贵的是每个人都在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肢体来参与和表现着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教学趣味性强,很受学员们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此外还较好地培养了学员们的合作意识。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寓学于乐的富有游戏精神的教学方法,在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中是很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四、结语

我国当今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尚处于发展时期,由于长期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就要从“游戏精神”这一根本出发,改变课程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寓学于乐,培养学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校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倾向,建构和谐、民主、平等的新的师生关系。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全体老年人,老年大学音乐教育具有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老年大学有责任积极引导在学和不在学的所有老年人自由自主、自愿自觉地参与到老年大学的音乐教学中来。

论人文精神与大学体育课程教育 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体育,人文体育观

1 前言

体育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体育教学本质是通过身体的运动达到对人的培育与教化。从当今大学体育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的教学目标仍然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外在表现形式,而对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体育精神存在明显欠缺。重新审视当下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只重视体能而忽视精神培养的模式,在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人文就是指提倡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爱护人、培养人,是对人的根本态度和任务。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类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人文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健康品格培养和豁达性格完善[1]。

由此可知,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品性培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自觉地坚持和弘扬人的精神主体性,尊重人格和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品位,进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而高校的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人文思想与体育教学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把握体育教育的人文本质,深刻理解体育中的人文精神,对素质教育,对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2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缺失

“人文精神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灵魂”[2]。“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专辞》,可见早在先秦,儒家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将教育目的从传统的外化技能传授提升到人的内在修养培养上来,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

体育运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体育运动可培养学生的竞争开拓精神,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现今的大学体育课程同其他专业或者公共科目相比明显处弱势地位。首先,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可以说仍然处于附属地位,未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关注,也没有引起大学一线体育老师的足够重视;其次,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对体育课基本处于应付考试的程度。如此看来,发展与加强大学体育教学,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思想教育非常有必要和迫切。在现行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能力、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培养,所产生的结果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纯粹只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而并没有挖掘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等人文精神。从而导致学生自主能力、情感意愿、体育价值观、人格塑造、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整体不和谐发展。

这些问题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主要从训练人的身体机能出发,提高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或者是为了应付教育部规定的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体育健质达标测试,这种体育观把整个注意力放在对人的生物性的效果上,只一味要求人的生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只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与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把体育课程教育当作了一种纯粹的育体活动,而淡化了其浓默厚重的育人意义[3]。

3 树立高校人文体育观

“人文体育观,指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3],这是胡小明在1999年提出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呼唤体育以人为本,体育不能无‘人’”的主张。

“人文体育观是以人文的观照去阐释体育,指导体育发展的思想体系”“当代人文体育观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使人们意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人性意义,并使体育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体育真正走上‘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轨道[4]。”

学校体育是我们体育教育的基础,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不仅是锻炼学生体能、体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如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本领、构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夫全面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首要的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力,随外围环境而发达,有障碍则萎缩矣”[5],可见在他的眼中体育是首要,与人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而当今高校的体育教学状态并不乐观,课内体育不受重视,只关心成绩与学分。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也缺乏指导,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外,对体育多采取放任态度,一些措施和管理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

在高校,首先必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增强体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体育是全面开发人才治理的强大动力。体育活动本身是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如果不锻炼身体,那么大脑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6]。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首先要形成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要在心里重视体育。如果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对某项竞技活动产生极大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和精神。

体育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共同的爱好和运动过程中容易使人的关系融洽,有利于产生心灵的共鸣。大学体育规范着高校学生的习惯和行为,通过体育也塑造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大学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比如足球比赛,篮球与乒乓球等体育项目,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紧张、单调的气氛,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加学生学习生活情趣。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经验。可以说,体育的人文价值功能,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体育塑造人的完整人格,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主体性。体育在大学校园生活中丰富了大学生的身心,使得学生保持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体育是大学一项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尤其是在体育竞技活动中,这些都表现地非常明显[7,8,9]。

体育活动中人的身心是互动与发展的关系。高校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要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还要面临着以后工作就业的压力,所以通过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得到减轻,人的精神也会轻松愉快。同时体育活动本身也需要精神参与,其精神自身得到锻炼和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意志受到磨练,懂得如何团结协作,这些作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康的人格,能够培养人乐观、勇敢、进取、豁达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品质[10,11]。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观的建立又是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1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而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组织体育活动方面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只有几个方面的配合与努力,才能使体育朝和谐发展的道路前进。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树立人文体育观对大学体育发展非常重要。

4 建构大学体育人文精神

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中级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13]。可见,以人为本,重视人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才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建构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应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首先,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应体现与加强人文精神方面。当今学校体育教学是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前进的,那么如何更好实现体育目的与作用,使体育能够身心兼顾,更好的为人服务、对社会有利,就是体育教学探索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在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精神方面的要求,比如明确对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文明学习与生活态度的要求;明确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比如心理健康方面:学生智力发展状况,心理适应能力,情绪、反应能力等。在心理素质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竞争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团结协作,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体育文化素养方面:应该加强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学生身体锻炼运动与评价知识,体育基本技能活动以及体育道德观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体育道德观念和独立锻炼与体育欣赏能力等。

重视体育的人文性能使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和谐统一,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当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就对高校的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中,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的高校体育老师还局限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很多高校老师对体育理论不够重视,教授内容单一,教法传统没有创新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怎么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质量,怎么提高体育在高校的地位,真正达到体育育人为目的的教学就至关重要。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践这一过程,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把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权限下放到体育教学部,再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决策课程内容,然后教师更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校环境和学校体育校园文化构建等,大力、充分地渗透人文理念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运动与锻炼中成长、成熟,从身体到心灵达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人文教育思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文的社会是不能想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接受者,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人。学生有权利也应该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学校应该针对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那么教师应该一方面根据教学大纲,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发挥其所长,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课程一样从中赢得信心,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在学生自我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和感染学生;学生于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中,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且培育自身追求和平、自由、民主的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提到的是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目标内容,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能动性要很好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最后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没有最后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切努力就没有标准和量化的尺度,没有优劣差别,就没有改变的信心和意义。那么学校评价体系应该怎么做相应的改革,才有利于体育和谐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和量化学生的考勤,以及最后的考试和最终得到的分数情况,那么这些硬性措施有时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不敢轻易去改变,害怕影响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打击师生的积极性,还严重忽视和影响学生的情感、意愿,自主能动性和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形式,才能适应新时期对体育发展的要求。学校可以采用态度决定一切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体育分数,比如一个比较肥胖的学生上课过程中非常认真努力了,通过一年学习100m成绩较学习初提高了3s,但100m考试还是没达到及格标准,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给其及格,甚至优秀。另外,也可以通过区别教学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合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不是“一刀切”地教授同样的内容,即在教学与考核内容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所改变,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来代替其不适合的教学内容。

体育文化是人的精神文化,体育文化促进人文精神的升华。体育文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所追求的不仅是人的身体性的健康和活力,在精神层面,体育文化的精神应该能够带给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强调体育对人的全面塑造,有必要把人与文化作为学校的双向建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问题。

教育研究共同体与大学精神 篇5

1995年9月,我作为硕士新生到华中师范大学报到,自此开启教育研究生涯。

这个选择承载着我的生命经验和梦想。我妈妈是位喜爱音乐的中学数学教师,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激发着她在生活中展现数学才华:在书桌上摊开《上海服饰》和一缎紫色法兰绒,竹尺比画之际,她手执画粉,果断画出数条线段、N个几何图形,持一把锐利长剪,边缘齐整地剪下这些几何图形,于缝纫机上一番排列组合,让裁缝锁了边,一条领口多重褶皱、自然下垂的春秋连衣裙,便已然美滋滋地穿在我的身上。我见过她弹风琴,教学生唱歌,更见惯了她台灯下批改作业,以及节假日时往往毕业数年的学生来家探望师生其乐融融的场景,师生之间情谊的纯粹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我初中的英语老师、数学老师专业能力高超,且对我关爱有加;中专老师启发我们批判地思考;武汉大学的校园典雅静美;雅斯贝尔斯绿白封皮的小书《什么是教育》中“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1],都将我引至教育研究领域年轻的我怀揣梦想,希望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找寻改进中国教育的良方。

中华传统中,教育之所往往毗邻山水华中师大亦然,建于清幽的桂子山。我喜欢入校门沿香樟梧桐竹林缓坡而上,那段路途恰好可以沉淀珞瑜路上的喧嚣,绕过山石校园在眼前豁然开朗。离校时,那段路途又恰好可以让我悠游回顾课堂与校园的时光中秋时分,老图书馆门前丹桂飘香,秋风甜腻,我们在微醺中往来。文学院青砖庭院静谧,绿琉璃瓦“大屋顶”飞檐灵动,入学初期,因和文学院几位同学同在一个辩论小组,我便偶尔到美丽的文学院讨论。

教科院建于一座山坡上,要拾级而上去听课。

一、“异化”问题讨论里的大学精神

在那里,任钟印先生用浓重的湖北话,中气十足地讲解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我也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从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那里新认识的马克思—一个与我多年学校教育所勾勒的形象大为不同的马克思。1991年年初,在读了弗洛姆的《为自己的人》《爱的艺术》后,我深深地被他的哲学与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吸引,陆续读了他的《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健全的社会》《逃避自由》《恶的本性》与《弗洛伊德的使命》。这位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致力于融合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深入探讨健全的人和健全的社会的条件与特征。在弗洛姆看来,精神健全的人“能够去爱和创造,摆脱对氏族和土地的乱伦依恋,通过把自我看作力量的主体和代理者而建立一种自我意识,认清内在的和外在的现实,即促进客观性和理性”[2]。一个健全的人,“能够而且必须使自己在心理上做到,不是去寻找安全感,而是要能够无所畏惧地忍受生命的无常”[3]。健全的人将力量“奉献给生命而不是奉献给死亡”[4]。记录这份读书笔记的日期是1991年2月5日,丰厚悠远的哲学世界,闪烁着正义、价值与仁慈之光,吸引着十八九岁的我,盼望成为一个有创造的、自由的、独立的,能无所畏惧地忍受生命无常且有能力通过爱与世界联结的人。一个健全的世界,仍然需要“从人的角度”去考察,考察它是否有助于消除人的异化,消除对经济和国家的偶像崇拜—“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爱,如果不包括对人类的爱,就不是爱而是偶像崇拜”[5]。在《健全的社会》中,弗洛姆解释“教育”一词的最初与最基本的含义是“引出和启迪”人身上具有的东西[6],我也从苏格拉底、雅斯贝尔斯那里读到“唤醒”的内发论教育观。人性善恶兼具,何种人性被“引出”与“唤醒”,植根于“人类生存的特定条件”[7],“唯有教育才是实现人道主义的决定性步骤”[8],这个教育当然需要以良善为旨归。这段对教育的论述,正是对我学生时代某些重要体验的理论解释,当然教育经验也不乏对之的背离。

正是在《健全的社会》里,我第一次读到马克思书写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主义理想,竟然是自由—社会主义“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弗洛姆解释道,这一目标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实现。由此,我看到深切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我尤其对马克思和弗洛姆都探讨过的异化问题感兴趣。学界对“异化”及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的兴趣,被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的发表所激起,学生时代对学校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味同嚼蜡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买回《共产党宣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好奇地阅读,还致信文化艺术出版社得邮《异化问题》(1986年)上、下两册。因此,《异化与教育》顺理成章地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典选读”课我提交的论文。

我介绍了学界对马克思后期著作中不再使用“异化”概念的解释分野: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放弃早期观点,改用阶级斗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提倡暴力革命,并以其实践哲学的勇气做出“改变世界”的努力。我评论:如果以娜拉的出走隐喻革命,那么,“娜拉走后怎样?我们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革命自身不是目的,革命以后重建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更为关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另一些学者认为,“人”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对象。如他在《资本论》中所表现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泯灭人性的研究的继续。“异化不但没有被马克思忘记,而且还是他后来所有著作中的中心问题。”[10]基于对“异化”内涵更深广的分析,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批判了扭曲人的精神、造成人单向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异化”的概念提供了一个诊断西方社会痼疾及开出处方笺的思考和行动的视角。在此过程中,“异化”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我赞同后一种解释,或者莫若说,我希望如此。

我也述评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四个方面分析人的异化及其社会根源:人同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人同劳动的异化、人同其类的本质的异化及人同其个体之间的异化。我还评述了弗洛姆对血缘异化、国家崇拜的研究:“崇拜偶像的人在自己的创造物前低下了头,而偶像则以一种异化的形式体现了人自身的生命力。”[11]我认为,为了克服对偶像的盲目崇拜,为了克服种种异化,克服将自身的力量泯灭于对国家、群体、他人的依赖中,需要一种基于批判的、个性的、负责与合作的教育。鼓励学生用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未经自身思考和检验的知识,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一切。即,与其教给他们一种可能的绝对的真理,不如引导他们养成批判的态度和思考的能力。事实上,没有人是真理的占有者,因为人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茫茫黑暗中的探索。我们将发现什么是比较好的,知道我们需要改进的事物是什么,这是我们知道的一切,也是我们能做的一切。

任钟印先生提醒我,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年仅26岁,那时还太年轻,49岁时出版的《资本论》中的主要理论已是剩余价值学说,包含了异化概念,并严格限制于解释经济现象,而不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那样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现象,因此他希望我关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分析他的理论变迁。几年后,我读到任先生于1984年发表的《异化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他早在此文中批评以马克思已抛弃的异化理论取代成熟的马克思理论的观点[12],但他仍然给我的这篇课程论文打了高分。这是教师支持乃至欣赏学生有理有据地批判性思考的大学,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大学,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虽以大学为象征,但不局限于大学。2001年,我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后,我评价中的最高分也一直给予那些在课堂上有理有据地提出批判性思考的学生。

在互为师生的公共空间里,北师大吴式颖先生常敬重地和我谈及作为学长的任钟印先生慷慨地给她的专业建议与合作,例如任先生1995年建议吴先生基于《外国教育史简编》编写一部论述更为详尽的教材,并积极参与吴先生带领的九所师范院校专业团队编写《外国教育史教程》。出版于2003年的影响深远的十卷本《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是吴先生邀约任钟印先生共同担任总主编的。吴先生对每一位引导过自己、与自己合作过的人和故事都念念不忘,80岁那年,她将与任学长的认识历程写入《让过去启示未来—吴式颖八十自述》一文[13]。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大学研究者之间的精诚合作。

二、历时的比较与共时的比较

在华中师大,杨汉麟教授给我们讲外国教育史。我对思想史尤其感兴趣,譬如美国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教育观,我们讨论杜威命名的“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讨论进步主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结、批判性思维、探究、互为师生等教育思想,讨论要素主义者倡导的将社会的“共同知识”和“共同价值”授予儿童。以历时的比较考察20世纪的教育,会发现这两种思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钟摆式的张力中,这种现象超越美国国界,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一种对理想教育的寻求似乎隐含在这两种教育思想应对教育命题的平衡中。我兴致盎然地条分缕析这两者的学校观,提交《学校:何去何从—从进步教育与要素教育的对立谈起》作为课程作业,并于1998年2月发表在《江西教育科研》。

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的消长,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历久不衰,乃至直指当下。杜威1919年及孟禄1921年的来华讲学,以及他们的高足蒋梦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改革者的推动,使中国1920—1940年的学制及课程标准具备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多种特征。几番沉浮的80年后,2001年针对“传统教育”之弊端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次在很大程度上回归进步主义的教育理念。张力和修正如影随形,最显著者莫若2004年的“王钟之争”:王策三先生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与钟启泉先生的回应《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几乎是要素主义者与进步主义者之争。以我2003年参与课程改革开展课堂观察后再评述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之争,我深知,对刚被要求步出直接讲授知识之途的教师,要尝试去引导学生活动,继而指导他们有效地将活动中探究的新经验建成理性知识,这个挑战常常过于巨大。因此,儿童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获得的直接感觉印象往往不能发展成概念的抽象符号思维,由此,他们往往停留于直接经验,被限制在特殊的物质符号的低级水平,这是杜威倡导改革时便指出的感觉主义经验论教育哲学的致命缺陷,却常常难以避免地发生在改革之初。但这一转换中的挑战,并不意味着它的目标与意义归于无效,重回外在于经验的知识系统亦于事无补,重要的是要不断致力于有效重构经验与知识的联结。2006年,我在《如何评价一场教育改革》中论及了要素主义于1950年代重执“回到基础”大旗时并非要回到50年前的起点,在进步主义教育风行的50年间,对“儿童经验”的关注以及课程与经验的联结,已作为新的内容写入教育理论,成为美国教师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教育原则及日常教学实践,所以此次回归是螺旋式的上升。每一场教育改革都是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做出的诊断,所有的改革都会被新的改革替代,都有终止的一天。评价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是它是否能给教育的历史带来有价值的新理念、新实践,促进人的成长[14]。

1 9 9 6年,正当举国热烈探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时,我以课程论文《现代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参加同年秋季在湖南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十届年会,次年发表于《江西教育科研》。对诸多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我认为其价值是“在素质教育的名称下对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模式做自觉的探索……素质教育并非对过去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的全面否定,而只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忽视学生个性和自主精神教育弊端的一种补救和改良”[15]。我改写了徐志摩的两句诗,论及教育须注重学生在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差异并尽力实现“人尽其才”—“如果他是一只鸟,就让他尽情歌唱;如果他是一朵花,就尽力实现花的芬芳”。

浅谈人文精神与大学英语教育 篇6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育

从柏拉图提出的“哲人治国”到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 从中国《易经》中所说的“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到《大学》里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人文精神早已是几近与大学同龄的古老话题。

20世纪是现代教育成就显赫的时代, 大学成为科学与人才的重要源泉, 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大学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升华他们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国家、对人民缺少深厚感情, 价值观明显趋于功利, 甚至有少数同学走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歧途, 出现了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情况。

良好的个性发展离不开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 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学学科教育中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但是, 我们需要承认, 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种种缺陷, 人文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缺少教育者期望中的魅力。从大学生群体对人文教育的评价看, 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 设课越来越少;不少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及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 许多获理科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选修人文学科课程往往被作为混学分的手段;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茫然无知。这一局面与日见红火的科技教育、市场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大学生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为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活动和人文科技立项研究活动, 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观察力、思辨力和审美力, 可以有效弥补各专门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缺陷, 确保新一代大学生既有科技素养, 又富有人文气息, 形成文理交融的良好局面。

大学生是一个最富有创造活力和创造激情的群体,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组织引导是关键。所以人文教育可以贯彻在每门课程 (特别是专业课程) 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一般在60%以上, 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教学就是如此。在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 必须兼顾素质培养。无论是对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 尤其是对公共英语教学在大学里面向的是各类专业的广大学生而言, 大学英语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随着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 作为让中国融入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媒介———外语已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 外语教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 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脱节, 必然使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 也就是缺乏中西文化素养。外语教学既要让学生具备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 也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此基础上, 让他们学会比较和鉴别。外语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人格化的过程, 是形成人生修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是获得知识和技能, 也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对语言和语言的学习者有着潜移默化的滋养, 有助于心灵的完善, 全面人格的养成。所以,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道路的思考, 通过语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 特别是英语教师, 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播者, 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育者, 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巨大的。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还要采取积极措施, 促使教师在职教育应逐步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抓好外语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比如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 加强各级外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教育质量, 校企合作, 增建教师培训基地等, 选派骨干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研修等。只有给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的空间, 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 教师才能实现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否则, 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认识和实现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 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不断总结和丰富外语教学经验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英语教师本身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 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 领会到独立、批判, 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因此, 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必须要做到: (1) 在英语课堂上, 转变身份角色, 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把民主自由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 (2) 具有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底蕴, 不仅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通晓其他学科, 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3) 改变过去少数学生体验成功, 多数学生体验失败的英语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 具有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5) 具有丰富的情感, 健全的人格, 增强教学的生命力。

同时, 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中的树木花草、图书设备、操场房舍, 校园中的规章制度、人际关系、日常教学, 都在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首先, 建造美丽的人文校园, 积极、和谐的学校文化有利于营造教师富有诗意的生活, 要努力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的一草一木处处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增加了学校的人文积累, 学生身处其中, 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与感染。在财力充足的保障下, 学校的整体设计和建筑应有美学思考, 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如诗似画的校园里养育诗情画意的人文素质。校园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 应该具有优美的物态人文环境和构建和谐的人际人文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具有长效性。从形式上看, 它没有确定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也并不明确自己处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它仰赖于物化的环境如图书馆、实验室、大操场、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与显性课程教学不同, 隐性课程教育是非学术性的教学, 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认知范围, 但学生从中获得的主要是情感、态度、气质、信仰、价值观等人文方面的启示。

培养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要建构充满人文精神的英语教学课堂, 使英语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 作为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学以交际性教学为原则, 以“应试”的功利主义为指导, 使英语教育丧失了其作为人文学科理应具备的人文内涵。作为教师应深刻认识到, 从应试教学到人文教学是人文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强化的最根本的前提, 我们的教育应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源泉, 成为提升社会文化和道德的文明灯塔。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大学生精神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7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市场化、生活数字化的今天, 相对物质需要而言, 大学生对精神需求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1] , 而且具有独立性、差异性、矛盾性、多变性和功利性等新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理想信念, 但也急功近利。

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 近年来有许多大学生表示要求入党, 希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 其中有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被调查者认为, “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要求入党的同学 “很普遍”和“相当多”的占了73%[2] 。这表明, 一些大学生在入党动机问题上存在功利性。

2.求知欲强, 但重速成实用。

大学生求知欲强, 往往最先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新要求。许多大学生希望自己拥有一技之长, 希望能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或优秀的工程师或出类拔萃的学者等等。因此, 进入大学后就立志要考研深造的大学生为数不少。大学生重视学习、增进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固然无可厚非, 但又是远远不够的, 求知的本质不仅仅是接受职业培训, 把自己培养成“会说话的工具” (爱因斯坦语) , 而是应把自己培养成能够批判、继承、发展社会文明的人。

3.渴望尊重, 但缺乏个性差异认同。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一直处在家人关爱之中心, 往往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 也难以做到对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在学校生活中, 往往一方面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张扬个性, 另一方面却又怕被别人孤立;在得到家庭人员的认同和尊重, 而未得到同学的认同时, 情绪波动较大, 很难找到平衡点, 徘徊在追求个性张扬与渴求认同的两端。

4.向往休闲娱乐, 但仅追随时尚。

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好奇、浪漫、刺激才是现代人的生活。因此, 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他们关注的目光已超越大众文化而追随时尚, 诸如近两年涌现的“超女”、“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红楼梦中人”等选秀节目之所以能风靡全国, 并拥有数量惊人的大学生“粉丝”, 也是因为这些节目能满足大学生追随时尚、表现自我的精神需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7年1月23日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 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人, 而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 达35.2%[3] 。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构成了我国网络用户的主体。网上听音乐、网络游戏、手机铃声下载、打牌下棋、在线看电影等都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最为时尚的娱乐休闲方式。

5.有交往需求, 但只要快乐享有。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期。在这个时期, 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的现实压力, 许多大学生感到负担沉重, 自尊感得不到满足, 总希望寻求新的方式来解脱或补偿现实世界中的失落, 特别希望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获得真挚的友情。然而, 在现实世界中, 一些大学生因个人敏感、脆弱、胆怯却又不敢去交往、去寻找信任, 而是利用QQ、MSN从网络上去寻觅亲友。异性交往也是大学生的重要需求。但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爱情有功利性和随意性倾向, 并对婚前性行为现象持宽容态度。至于在性道德意识方面, 大学生则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权利去把握, 旁人无权干涉。在一项对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中, 有68.19%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消除空虚和寂寞”;有83.14%的女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恋人将来是否成为夫妻”很难说, 这反映当代大学生只注重恋爱过程, 强调爱的“现在进行时”[4] , 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时光, 解除寂寞的享乐。

二、从大学生精神需求出发,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 因此就理所应当从大学生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出发,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根和存在之魂, 也是引领人们思想行为、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 更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因此, 在新形势下需要紧紧抓住影响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问题, 积极而有效地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大学生,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归宿。

具体来说, 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因此, 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心组织大学生经常性地开展 “走进社会、服务人民、融入时代、感受人生”等一系列思想丰富、意义深刻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追求, 激发大学生的热情, 振奋大学生的精神, 充实大学生的生活,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

健康向上、内容生动、形式鲜活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 而那些紧贴时代发展, 崇尚和谐快乐, 焕发青春朝气的校园文化活动, 更能引导和满足大学生鲜活多样、动态多变的精神需求。因此, 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和重大节日积极开展爱国荣校教育活动, 结合大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展“畅想未来、放飞青春”的主题活动, 结合社会先进文化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 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美化大学生的心灵, 激发大学生的灵感, 开启大学生的智慧。另外, 还可以通过开设哲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等系列课程, 促进大学生“读书修身”, 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调、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协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

3.注重人文关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学校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 满足大学生在求知、交友、娱乐方面的需要, 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建立教育、管理、咨询、指导、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学生工作平台, 使教育实现导向功能和德育功能, 管理实现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 指导实现互动功能和培养功能。教师要走进大学生班级、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区, 发现和尊重每一名大学生的特点, 激发他们的创造萌芽, 促进大学生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同时开设思想教育工作的“超市”、心理咨询热线、团体训练营, 指导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设计, 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实现从知识拥有到知识创新、知识贮备到知识运用、信息占有到信息更新全方位的转变, 使大学生成为思想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

4.加强网络管理, 建设思想教育新阵地。

学校要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 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通过开设经典电影欣赏、名师讲坛、科学常识、人生哲理等网上课堂, 使“红色网站”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时还可以建立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网络平台, 邀请有着丰富社会阅历和生命感悟的优秀教师担当大学生的导师, 随时与大学生进行互动沟通, 真正平等独立地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等等, 避免不良思想文化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渗透。

摘要:把握大学生精神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市场化、生活数字化的今天,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形象化、感性化等新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些新的实际出发, 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 2007, (11) .

[2]齐卫平, 扬帆, 陈晓晨.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入党动机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2) .

[3]腾讯科技.中国网民半年新增千万总数已达1.37亿[EB/OL].http://tech.qq.com/a/20070123/000190.htm.

上一篇: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下一篇:就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