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2024-05-18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精选十篇)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篇1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人们生活水平高低差异大等问题, 我国大力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 先后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作为探路军, 加强我国所处中部位置区域的经济建设, 大力扶持东部区域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先发展。现阶段, 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 主要是为了通过提高我国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来加快我国整体改革开放的进程。比如, 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国家不断对西部建设进行政治以及财力物资方面的扶持、我国西部区域, 也不断在加强与周边区域, 以及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技术合作交流, 审视掇拾, 及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调整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技术技能, 在调整过程中通过结合用线连点, 由点成面等多种方式, 有效利用区域核心城市, 以及主要交通枢纽, 进行有项目侧重点的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保障日常生活的设施建设, 铺设通往国外、通往其他区域的西部铁路, 根据西部资源特点, 开通专门的西煤东运的便利通道。同时, 西部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对环境的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国家充分结合西部区域的地理特点, 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 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实现了退牧还草, 以及建立西部地区天然林保护区。除此之外, 我国在进行西部经济开发建设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对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在教育上, 深入贯彻并发展国家义务教育, 以及其他职业学习的教育;在医疗建设方面, 不断完善西部偏远地区医疗卫生环境, 优化医疗专业人员配置, 帮助西部就医难的地区, 建立简单的医疗机构, 促进医疗人才培养, 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科技技能方面的创新;在经济贸易方面, 不断提高对西部地区, 边境口岸设施的发展与完善, 进一步实现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进行多边贸易往来, 实现经济技术合作, 发展西部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 国家也对西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了扶持, 并加强了财政部对西部区域经济建设的资金扶持, 全面深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为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 建立了一个长效、安全、稳定的经济建设资金渠道, 全面保障了西部经济建设的创新建设。

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重视农业, 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等问题制约, 农业技术方面也够先进, 为了实现老工业基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区域必须实现适应现阶段全国的经济发展的工业结构转型, 还要对该区域的国有企业进行创新性的组织改革, 努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如果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首先就要结合东北区域特点, 着重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在原有基础上, 加强对东北区域的粮食基础建设, 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正规化、产业化、科学化、结构化、机械化等形式特点的经营方式, 加强对农业商品率以及农业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引进农业方面先进的机械操作设备, 并附带提高东北地区农副产品的发展研究, 同时进一步扩展该区域钢化材料、生产生活必备的石化、机动车辆、船只等需求量大的生产生活必备品的基地建设, 努力发展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建设。同时, 根据东北地区各地方特点, 实施资源开发补偿, 以及重点衰退产业援助等方面的建设。另外还要加强交通建设, 完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 甚至一些通往外省地域的公路运输通道方面的建设, 促进东北地区市场体系发展, 努力通过区域创新, 建设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同时提高东北地区与周边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经济往来, 以及先进经济技术的协同合作。解决老工业基地严重的黑土地水土流失, 以及偏远地区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重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雄威。

二、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 笔者认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先确定指导方向, 这个方向不仅要能体现创新的价值, 还要充分展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质。笔者根据我国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 对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实例中, 总结出这样几点方向:

(1) 打破区域发展局限, 实现开发区域的扩展。这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牺牲环境, 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 避免出现经济开发过程中, 划分区域占用大面积土地, 建立收效甚微的经济项目开发, 浪费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还不能让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在土地的无效利用过程中, 还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 甚至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料。所以, 我们要在充分考虑了潜在增长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根据区域环境承受能力、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以及资源利用角度, 调整创新系统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 确定经济发展的核心。这需要我们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根据区域经济分布特点, 城镇结构特点, 以及企业发展特点将一个大区域, 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 并围绕核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以此保障经济能力相似, 人口分布相似, 产业结构相似的区域, 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从而, 建立一个产业发展群, 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结构链, 壮大相似区域的经济规模。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能够优化产业转型, 推动区域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比如, 我国在加强对中部区域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采取借助中部区域原有的基础设施, 进行企业转型, 提高以提高该区域产业水平, 作为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手段, 通过我国中部区域产业特点, 进行产业优势强化, 进而得到承东启西的效果。同时, 将中部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核心, 建设中部地区特色化的粮食主产区, 同时不断增加对中部地区农业方面, 建设基础性设施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提高我国中部区域粮食方面, 主要农产品的批量规模化生产能力, 提升我国农业方面农产品生产, 以及加工的产品增值。并且我国还加强了对山西、河南、安徽等盛产煤炭地区, 企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持, 还研究开发有关坑口电站, 以及煤电联营等特色产业的建设。并结合中部地区, 企业经济特点, 调整有关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支柱性产业的生产结构, 建立具有中部地方特色的, 精品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也大力发展矿山机械方面的技术以及功能齐全的输变电等装备的生产与制造, 甚至为了增加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力, 中部地区已开始研究建设涉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利润丰厚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拓宽技术合作研究领域, 以及企业经营的范围, 中部地区建立多个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 将运输便捷、快速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境内外港口, 以及通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机场建设作为运输体系的重点兴建项目。不断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方面设施的建设工作。

(3) 统一调度, 平衡发展过程中各功能项目的进度。这需要我们适当根据总体发展状况以及核心区域发展情况, 限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产业大规模聚集, 或者是人口的超载负荷现象, 避免个别发展过快, 或者经济突发状况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所以, 必须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位, 规范经济发展空间, 建立科学、有效的开发空间结构, 及时调整人员分布以及经济合作调度。比如, 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实施了倡导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发展的政策。政策中明确:要我国所处东部的区域,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 做到优化自身经济结构, 以及适当根据形式转变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作为领头羊, 带领其他区域共同完善, 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从而帮助我国发展较慢的中西部区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具有东部特色的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 以及基础综合型服务业, 推动经济建设过程中, 产品的精加工细加工, 进一步开发我国自有的高端产品, 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加工的地位升级, 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保护我国特色, 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 实现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提高, 加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加强对我国土地, 能源等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 并通过结合可行性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加强东部地区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等在推动区域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加强合作联系, 传授经验推进我国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接受国家宏观的经济调度。

其次, 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束缚, 在坚持正确原则基础上, 适当引进适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 西方先进思想, 做好中西方结合。在指导思想上,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理念, 积极将经济结构调整, 以及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 积极促进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型, 根据我国有关企业创新“着眼长远发展, 优化整体布局,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创新能力”的规范, 实现企业资源的创新整合, 建立完善的创新结构, 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 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比如, 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中, 明确提出:迫切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协作, 创建一个科学、健全、完善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它不仅要包括市场机制, 还要包括必备的互助机制。这就需要地区在执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 不断突破区域限制, 推动市场的产业, 以及机制的合作与转型。积极号召全国各区域, 实现多样化创新建设, 综合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研究、加强掌握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密切合作。同时, 在国家不断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给予政策, 资金扶持的时候, 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区域, 施行不同区域的

最后, 就是做好创新。因为根据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考虑到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技术研究、产业特点、经营管理、合作等方面, 所以, 笔者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合作创新等四点进行详细分述。

由于我国人口多, 地形复杂, 所以, 在建设创新系统的时候, 需要在考虑区域人口问题以及区域土地资源现状、整体规划格局以及现有经济结构特点与分布情况等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 将可以被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分类, 分出建设优化开发, 经济发展重点开发、程度限定限制性开发, 以及某些产业影响全面经济发展, 需要暂停的开发等四类经济发展类别, 从而合理规范经济建设的开发秩序, 完善经济发展必需的合理性空间开发结构。比如, 我国在实施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我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的经济建设的时候, 不仅仅加强了我国政府财政转移扶持, 强化我国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财政性投资力度, 全面支持我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断加强合作, 与周边地区甚至是周边国家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面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基础性设施环境进行提高。甚至为了实现产业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研究, 大力发展这些区域的学前教育, 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迅速普及。并为了经营管理与合作的创新, 创办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 提升这些地区民族大学建设, 增加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 国家也大力兴建少数民族, 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社区, 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 帮助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特色文化的出版行业发展。在此基础上, 由于考虑到特色产业的弘扬与发展交流, 还兴办了特色的双语教学示范区。培养掌握先进知识技能的少数民族人才, 巩固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强对我国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 以及其他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三、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 推进经济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全球都处于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 所以,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就要寻求高效率的创新方法。由于, 信息化便捷, 快速的特点, 只有信息化才能满足区域创新系统在建设方面的需求, 所以, 在区域创新系统利用信息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根据自身创新发展的特点, 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让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更好地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

(2) 促进技术发展: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国家及区域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提供基础服务的部门, 构建一个创新的结构体系平台, 这样才能满足区域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才能满足我国自主创新的需求, 才能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可见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可以促进技术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借鉴发展较快的区域的经验, 甚至引进先进的外国知识技能, 指导不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所以, 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打破了传统的区域限制, 促进了地区甚至境内外的合作交流。

(4) 提高地区竞争力: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根据区域特点, 不断优化区域企业产业结构, 协调区域间合作交流, 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促进交流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样就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 增强企业产业配制, 全面围绕经济社会, 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能力。

(5) 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通过我国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 实施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等项目, 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区域创新系统, 对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 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使用了先发展部分地区, 再由经济发达的区域带动, 其他区域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导致现在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甚至出现极端化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极端区域经济, 产生的贫富差距, 我国政府选择继续保持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区域,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同时, 加大对那些在经济发展方面, 技术、产业都较为落后的区域, 进行经济发展的创新扶持力度, 并增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 增强经济建设过程中, 各区域间的发展合作,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经济建设, 平稳、有效向前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成.全面建设区域创新实现经济均衡发展[J].经济时报, 2013 (09) 211-212

[2]王一齐.推进区域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发展[J].环球经济, 2012 (19) 101-102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篇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林业建设以经济效益为主向以生态效益为主转变。随着国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所起的支撑作用。林业承当着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市必须将生态林业建设摆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针对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谈几点看法。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入问题,保护合法权益,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2.逐步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要结合本地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建立并逐步增加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重点支持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对从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农牧民生活补偿。切实解决好生态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补偿额度、补偿的公平性等关键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生态补偿的积极性。

3.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抓好森林博物馆、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森和纪念林。开发森林文化产业,弘扬生态文明,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为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4.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战略目标转移

我国现有的16亿多亩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源头,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无可估量,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这些宝贵的天然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木材供给随之减少,而需求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矛盾相当尖锐。必须正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其他依托森林的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产品生产。要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他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

5.依托科技进步,服务生态林业建设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重大林业工程科技含量,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其主要发展思路为:一是优良树种、品种推广。推广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的三倍体毛白杨,经济价值高的薄皮核桃,果大无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果沙棘,抗寒强的紫果云杉和耐旱、耐寒、生长快的小叶杨造林。二是育苗技术推广。推广容器育苗、祁连圆柏扦插育苗、地膜覆盖育苗等技术。三是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处理各类造林苗木,配套推广杨树伐根嫁接技术、固体水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汇集径流整地造林技术等。

6.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以森林保健为中心,以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为主体框架,通过完善和配备先进的预防体系设备,运用高新的预防技术和手段,形成快速准确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决策的体系,达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全方位监测、有效防御和及时处置。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蔓延的趋势,逐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其建设思路为:以无公害防治为主,并逐年加大生物防治比例,在控制原发生面积的基础上控制成灾率。

7.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支持

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和实施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外资(贷款和赠款)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国家预算内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的使用,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管好用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8.森林火灾预防,做到未雨绸缪

抓好项目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篇3

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虽然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勢,但在项目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对区域投资和项目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全面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另一方面,在项目建设中表现出工作作风不实、所采取的措施不力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好项目建设,以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突破项目建设问题建立求真务实的作风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现有的项目建设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要任务就是突破项目建设问题建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其一,将抓好项目建设贯穿与区域经济工作的始终。应积极召开项目建设的专项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并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对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深入研究和探讨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抓好项目建设的检查与推进工作,认真对项目建设情况分析总结。其二,应建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在项目建设内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环境。应深入研究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内激励项目建设的政策,强化区域之间的合作沟通,借鉴和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的项目建设的经验,采取一些具有突破性的项目建设激励措施,有效地稳定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并制定相应的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解决好干与不干的问题,以及区别对待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的求真务实作风与脚踏实地作风。其三,动员项目建设内外的各种力量,带动区域经济内各种先进的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抓投资抓项目建设。应借助好新闻媒体的作用,密切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内的项目建设,树立和评比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先进典型,强化务实举措的工作宣传力度,突出项目建设的成效,并对责任心不强的项目投资进行曝光。

突破思维定势做好项目建设专项检杳

应建立开放性思维的统筹谋划、引进区域经济发展内的项目,勇于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与思维定势,多角度、全方位做好项目建设专项检查。其一,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内的开放性,建立开放思维,主动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其他先进地区的外部发展密切联结起来,统筹谋划、引进好的项目,实现以大项目建设推动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积极将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到项目上,以项目为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制定出项目建设的全面发展战略,谋划好项目建设的发展思路,以具体的项目来承载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在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以区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影响为基础,引导区域向蓄势待发的新阶段发展,实现跨越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提升项目建设层次和水平出发建立开放性思维、市场性思维与科技性思维的项目建设。其二,应建立法治思维,做好区域范围内的项目投资与建设的专项检查。法治思维是项目投资与建设的保障,不管是什么项目都需要在尊重法律权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治逻辑来进行区域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应把握好区域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条件,深入观察、研究、分析和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发展好项目建设的环境,营造区域范围内的法治化的环境,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基本办事原则,加大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执法力度,在努力构建公平规范项目建设与经营环境的基础上,确保项目投资与建设的诚信,为区域提供公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依法整治区域范围内的重点项目的所有施工环境,严厉打击项目建设范围内的不务实的工作作风与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制止和纠正项目建设内以权代法等的行为,坚决杜绝任何项目建设干预市场主体经营运行的行为,确保政府以及法治思维为区域范围内的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强化项目建设开放意识发挥好区域优势

应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开放的意识,充分发挥区域内的经济优势,强化区域范围内各地区之间的沟通合作,有针对性地挖掘区域资源,加大项目建设的招商引资力度。其一,充分利用好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市场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区域内的各产业加速聚集,整合一切资源,全力打造区域范围内的增长极,以促进区域间合作共赢的局面为导向,引导项目建设管理主动作为,积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对接,并利用好先进的项目投资的辐射效应,积极开拓区域范围内的全球视野,主动引进来先进地区的高端项目,并瞄准区域范围的人才建设和培养,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全力开展项目建设的合作,坚持将项目引进来并促使其走出去,推动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竞争力与影响力较强的投资项目。其二,以市场思维出发进一步改善项目建设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吸引、运作区域范围内的项目,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导向,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思维形式。应全力做好区域范围内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的资源配置,充分认识并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市场的力量,建立全面的市场思维,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吸引并运作更多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项目,规范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干预行为,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全面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建设改革,从而强化并提升项目建设的服务意识,优化区域范围内各项目建设的发展环境,搞活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内的金融,切实拓宽区域范围内的融资渠道,积极搭建区域范围内的项目合作平台,进一步优化布局,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篇4

一、南通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现状分析

(一) 南通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1、地理环境

良好的区位资源条件是形成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 甚至是先决条件。而南通就具有这样良好的区位资源条件。南通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和江苏的中部, 是长江出海口北岸的第一座城市。它东濒黄海, 南临长江, 三面环水, 与上海隔江相望, 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双重优势于一身, 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区域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16座城市之一, 兼有内陆和海外两大经济和物流辐射扇面。

2、基础设施

南通拥有226公里的长江岸线、210公里的海岸线和293条内河航道的水运网和过江通道, 拥有万吨级码头38座, 5万吨级码头19座, 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通航往来, 并开通南通至香港、日本、韩国三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南通境内共有国道2条、省道8条, 联系市区与各县 (市) 的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 “五横六纵一环”的公路网已经形成。南通组织实施的“一横两纵, 五条港口铁路”铁路发展规划, 以及配备先进的导航配套系统的南通机场, 进一步完善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另外, 南通的仓储业发展基础较好, 已建有粮食、棉花、食糖等多个专用仓库, 共有各类国家、省、市重点仓储企业78家, 重点企业仓库57万平方米, 堆场66万平方米, 石化液体储罐102万平方米。已建成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为辅的传输网, 宽带城域网、IP骨干网建成并不断扩容, 金融系统同城清算与POS联网已成功延伸到6县 (市) , 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网络。

3、经济环境

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几年来, 南通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物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 南通充分发挥濒江临海的区位优势, 物流总量突破1.97亿吨, 增长15.2%。其中港口吞吐量完成1.039亿吨, 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 集装箱完成36.4万标箱, 增长4.8%。公路和内河水路完成货运量9179万吨, 增长6.4%。铁路完成148万吨, 增长45.6%;空运完成2080吨, 增长26.8%。全市各类物流企业达到128家, 增长30.5%。化轻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一, 汽运物流列全国物流百强42位, 大地物流等5家企业获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称号, 全市物流发展呈现突破态势。2007年, 南通物流总量要达到2.3亿元, 增长15%。可见, 南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逐年不断增强。

(二) 南通区域物流分析与预测

我国对物流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物流业的相关经济统计资料, 还未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因此, 在研究南通市物流业的发展情况时, 只选取对南通市物流具有代表性的南通港全年货物吞吐量作为南通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来进行分析, 通过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预测南通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用散点图对南通市2002-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进行统计描述, 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港口货物吞吐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港口预测特点本文选用了适合时间序列的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假设港口货物吞吐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i=a+b t;其中, Yi:南通市i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 a、b:趋势系数, t:时间序列, 为自变量。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其中, R-squared为拟合系数, Std.Error为标准差, t-Statistic为t统计量, Prob.为伴随概率, F-statistic为f统计量。由此可得到趋势系数:a=3617.92;b=1659.74

则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i=3617.92+1659.74t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 拟合系数R-square为0.990771, 说明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很好。做显著性为95%的假设检验, 从F分布表查得F的临界值F0.05 (1, 3) =10.13, 而检验值F-statistic为322.0790, 远远大于F临界值, 而Prob (F-statistic) =0.000377也远小于临界值, 说明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 回归方程的关系是成立的。从回归系数的伴随概率看, 要远远小于1, 几乎为0, 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斜率为1659.74, 其意义表明南通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每年将增长1659.74万吨。随着南通经济的增长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南通港货物吞吐量还会持续不断地增长。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通未来几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进行预测:

二、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对南通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动脉, 是连接区域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 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 南通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对南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 创造规模效益

区域物流中心是实现物流业和整个流通领域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重要措施。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是适应南通社会的大流通的需要,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战略性的管理思想, 对南通市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序、有效、系统化的组织管理, 利用其专业化的设施设备、专业的物流管理和专业的核算体系, 来提高物流组织活动的专业水平, 从而形成规模效益, 提高南通经济的整体效益。

2、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区域物流中心通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和良好的集散条件, 吸引货物到该区域, 成为区域货物集散地, 形成某种货物的交易中心, 促进以南通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获取不同区域的产业比较优势, 并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 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 对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 可以为南通的物流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合理调整南通市的用地结构, 从而为南通市城市功能布局的完善创造有利的条件。

3、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南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 南通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物流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但这也使物流给南通的发展带来交通拥堵、噪声、光污染严重等负面影响。而合理的区域物流中心可以减少物流线路, 减少货站、货场等相关设施在城市内的占地, 通过对物流中心的集约作用, 将分散的物流企业及物流设施整合到一起, 从而减少车辆出行次数;集中进行车辆出行前的清洁处理, 从而起到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南通市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据有关专家估计, 如果在城市的合理地点建设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 可使城市内的交通量减15%-20%, 并减少物流对中心城区的噪声污染, 实现废物集中处理和用地结构的调整。

三、结语

目前, 南通市的现代物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具有综合物流管理、高水平综合运输管理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类型还相对较少。缺乏核心企业的物流产业很难有效地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致使南通的物流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规范, 最终影响到南通市的物流和经济的发展。

而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可以整合该区域的资源, 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 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的流通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是南通市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南通物流产业, 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步伐, 可以改进和提高南通市经济运行质量, 完善其现代化功能, 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从而促进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 在南通的经济中心, 或者是靠近经济中心形成区域物流中心, 对南通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创造规模效益, 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南通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南通物流业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并阐述了区域物流中心对南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域物流,物流中心,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陈瞡, 杨开忠.空间组织与城市物流[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188-195、203-232.

[3]汉斯.克利斯蒂安.波弗尔 (Hans.Christian Pfohl) .物流前沿——实践、创新、前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区域加快经济建设若干意见 篇5

***区关于加快经济建设若干意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区委提出了“建设三产业大区、二产业强区、一产业精品区,力争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政府指出,完成区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更快更好地推进全区的经济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城市环境改造建设为突破口,以财源建设为支撑,坚持求真务实,强化学习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开拓前进,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向公平、繁荣、健康、文明的小康社会迈进。

——坚持科教兴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坚持体制创新,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机制促竞争,以竞争促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努力把***区发展融入到国内外经济大循环之中。——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速度、效益和发展后劲的统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3、总体发展格局

实现***区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必须深刻把握做实萨区、做大萨区、做强萨区的总体要求,突出“以我为主”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科学谋划,力争形成以“一镇、两园、四区”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一镇,就是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契机,规划建设好春雷镇。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功能、逐步开发”的原则,统筹考虑春雷地区的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规划,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经济,力争把春雷镇建设成新兴工业区、新型居住区、生态旅游区。两园,就是辟建空港经济产业园。以*****飞机场、北方温泉城、黑龙江软件园为依托,以引进龙头规模企业为牵动,重新调整和规划春雷地区68平方公里的产业布局,辟建***区空港经济产业区。力争使这一地区成为产业高度聚集的高档次城市新区,成为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示范区,成为未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范提高***开发区工业园。以现有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广场的招商启动为载体,通过规范、引导与服务,进一步完善功能、培植特色、营造环境,使园区具有更高的产业优势、更高的产业效率和强大的投资吸引力,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特色园区。四区,就是通过优化整合,打造东、西、南、北四个市场集群区。东部,以东风新村为中心,以现有商业集团为基本框架,按照“高、精、新、特”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地区的城市功能和独有的商业氛围,打造具有精品商业特色的东安市场集群区;西部,以会战大街为核心,统筹规划周边地区的市场建设,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速商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规模、水平和档次,巩固商业中心地位,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会战市场集群区;南部,以万宝大市场为主体,以城市规划与改造为契机,集中发展以建材、装饰、石材、仓储、物流等业态为主的大型货物集散中心,打造东城区重要的万宝市场集群区。北部,以新友谊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和富臣家居国际博览中心为支撑,结合友谊地区游泳馆、体育馆改造,打造以家居装饰为主业的友谊市场集群区。

4、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及近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到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2亿元,年均增长15%。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590000万元,同比增长1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5100万元、248000万元、3369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6、14。

——到201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力争实现6亿元,年均增长10%。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力争实现370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9。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既然农村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要想做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就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阻碍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为区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可能。

一、当前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占用农村区域发展用地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面积也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商务住宅区,因此,对于土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效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3700万亩,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5100多万亩,可见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越来越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大量的农田被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对于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经过小城镇建设征用的土地,土质难以恢复原貌,土地受到化工原料的污染,肥力下降,土地贫瘠,还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合继续耕种。

(二)城镇化发展挪用大部分建设资金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虽然耗费的资金较多,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地区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上,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将地区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农业区域发展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但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对农业投资上,很多地区都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生产面积小,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此外,城镇化建设征用耕地的费用较低,而且征收的资金也多用于城镇化建设,导致农业发展更加困难。

二、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反之,城镇化发展还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以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完善土地制度

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保障城镇建设的足够面积,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建筑时,采用高科技技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建筑物高度。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于居民点分散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搬迁,实现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中,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要不断研发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量。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时,尽可能将城镇化扩展的方向转向其他相近的地区,尽量不占用农田和耕地。

(二)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

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保障城镇化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财政对于两者间的宏观调控,首先,要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我国是人口大国,13多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财政应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投资,为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供便利。对于农民购买的机械化产品实施优惠补贴政策,让农民买得起设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所需工具和产品,也要适当进行补贴,保证农民的生产成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农产品价格也要进行调节,保障农民的劳动和收入成正比。在农产品品种研究上,加大财政对于农产品品种的研究投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三)以体制改革激活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改变当前小城镇投资的单一化局面,实现对于农村区域经济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市场来间接调控经济。这就要求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完善优化,对于城镇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土地的征用,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小镇的相关建设方面,进行公开的招标,吸引资源向城镇汇集;还可开创合资项目,吸引投资,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城镇经济发展好了,自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除了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要加强农村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新型的农村合作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倡、帮助农村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地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结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好了,能推进城镇化向城市化迈近,也能推动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除了上述的相关推进措施外,还有很多经济调节方法,需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不断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善同,刘勇.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西部地区发展,2001,(03).

[2]吕康娟,刘延岭,关柯.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1,(05).

[3]孔祥智.当前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0,(06).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篇7

1 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打造科技服务业发展品牌

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于2001年启动建设, 2005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是全省三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现阶段包括创新园区、胜利园区、高新园区三部分, 总占地近800亩, 设施面积13.7万平方米, 在园企业153家, 年技工贸总收入15.3亿元, 创造就业岗位3700个。近年来, 大学科技园紧紧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机遇,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园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学科技园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山东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山东省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园区、东营市创业孵化基地等称号。2009年, 大学科技园作为“加快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 写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 大学科技园在科技部、教育部开展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 并被列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园区, 成为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08年以来, 大学科技园两度被授予“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5月, 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视察大学科技园, 对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 加快条件设施建设, 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2008年, 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 更好地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撑引领作用, 市政府和中国石油大学调整了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 提出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高新园区。在借鉴国内优秀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大学科技园按照“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引领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五个一” (即依托一家骨干企业、联合一家大院大所、引进一名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联建一个研发机构、服务一个主导产业) 的发展模式, 在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集创新、创业、研发、孵化于一体的区域生态产业技术研发社区, 即“生态谷”。“生态谷”作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建设项目, 2010年相继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和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其中, “生态谷”核心功能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生态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国家、省级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了园区服务功能, 提高了综合承载能力。2011年,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技术实验室、国家风电装备实验室室外实验室、山东-巴伐利亚清洁技术集群东营办事处等高端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园区, 为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提升园区技术支撑能力

大学科技园积极整合创新资源, 借力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扎实做好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2008以来, 大学科技园已累计承担各类项目19项, 获得支持资金2900余万元。园区承担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油田化学品创新平台及特色产业开发, 建立和完善了标准化实验室4个、中试基地2个、生产线3条, 为全市油田化学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1年, 大学科技园“石油装备研发产业化示范平台”项目, 获科技部批准与清华、浙大等大学科技园共同实施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服务业专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集成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项目, 获得扶持资金312万元, 该项目也成为我国首个由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体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 吸引了一批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园区, 带动了园区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促进了创新资源的集聚。仅2011年, 入园企业就承担市级以上项目34项, 获得上级资金1779万元, 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苗圃”。

4 强化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 构建高端人才工作平台

大学科技园始终坚持把高端人才载体建设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2008年以来, 园区启动了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泰山学者岗、黄河口学者等为主体的高端人才载体建设, 为吸引优秀创新人才参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经积极争取, 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人保部、博管会的批准, 成为东营市第一家综合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科技厅批复在大学科技园设立院士工作站;园区依托山东省油田化学工程中心申报的石油精细化学品泰山学者岗进入第二轮评审;园区推荐的张贵才教授成功进入东营市首批“黄河口学者”行列, 园区初步形成了管理规范、结构合理的高端人才服务体系。2010年, 大学科技园以胜利高原公司为依托, 联合中国石油大学, 启动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石油装备分站, 首名博士顺利进站工作。进站博士岳吉祥承担的“全液压煤层气钻机研制”课题获得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 是东营市2011年度唯一获得资助的项目。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实施的“石油装备研发产业化平台应用示范”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列入2011年度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急需人才专项经费首个资助项目。中组部人才局徐家新局长、省委组织部于刚副部长对大学科技园“打造高端人才服务平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5 优化发展环境, 努力塑造一流科技园区

一流的科技园区需要一流的发展环境。园区把优化园区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着力点, 大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经积极争取, 大学科技园连续三年通过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减免资格审定, 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大学科技园。2010年, 市政府出台了《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优惠政策》, 提出未来五年, 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入园机构技术创新活动, 并在园区建设用地、配套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相关政策的落实, 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为突出科技园区高端品质, “生态谷”在建设过程中,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 集成应用了地源热泵、跨季蓄能、光伏发电等八项节能技术,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示范园区。大学科技园先后被评为“市低碳生态小区”和“山东省建筑节能示范园区”, 并成为全省科普教育基地。为营造园区崇尚创新的文化理念, 园区创建了创新论坛, 开展了创业大赛, 设立了图书馆、电影院, 丰富了园区文化生活, 得到了入园机构的好评。

农村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8

我国是一个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各个地区发展进度不同, 一些地方发展较快, 经济发达, 一些边远地区发展落后, 农民生活贫苦,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 必须坚持走出来的政策, 建立一整套体系, 全方面共同发展, 全方面协调发展, 像农村农路这个公益建设, 政府需要大力的支持才可以, 如果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证, 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 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要致富, 先修路, 这个道理就说明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公路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将近13亿人口, 人口基数比较大,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方交通条件不同使得各地发展不平衡, 为了扩大农民的收入, 丰富农民的生活, 提高农民的幸福感, 所以必须加快各地的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 不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 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3亿中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村镇, 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 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农业, 对手工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的显著作用, 这无疑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2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面临的调整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使困难重重,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这就需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才能促进发展。即使基金有限, 可以先把资金用于某一方面的建设, 所以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国家也逐年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这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 因地制宜, 适应当地的发展条件, 培养高技术人才, 采用成熟的技术才能促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 转变管理模式, 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才会对农村的公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 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 也辐射到其他周边。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招商引资, 还需要周边城镇的积极配合, 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说单独的, 都是与周边紧密联系起来的, 与周边的地区息息相关的, 周边地区提供强大的服务促使当地的发展, 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周边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实现双赢的目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对沿线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思想, 新企业的引入提高的沿线地区的发展, 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 不仅提高了物质生活, 也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丰富的文化生活, 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 推动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发达的交通条件, 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 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农村公路建设, 节约了农民大量的时间, 并且促使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发展, 小轿车逐步走进了农民的家庭, 农民幸福感提高, 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4 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公路建设之前, 在农村主要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 农民的唯一收入来自耕地, 直接产生与自然界, 靠天吃饭, 生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 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然而, 随着公路的建设, 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现了, 进行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 这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 由原先的第一产业, 变成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 提高了市场能力, 产业得到了优化, 资源得到了整合, 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将不同的产业部门整合起来, 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的产业比重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旅游业, 酒店业和教育业会发展壮大, 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5 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单一的某一区域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在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某一地区发展不仅影响当地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水平, 也对沿线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拉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 首先本地的交通发达后就直接给沿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节约了本地人的出行时间, 地区之间交通便利, 给招商带来了条件, 对沿线的区域发展, 社会进步, 居民的生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实习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本地的发展模式, 周边也可以借鉴, 有助于对周边地区居民的思想解放。区域发展的一部分就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 城镇之间的交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市场的不断扩大, 就要求加强农村之间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合作, 降低成品, 才能使农村进一步发展, 随着农民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消费水平的改变, 现在的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所以农村公路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同时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统筹区域发展, 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 不仅可以发挥本地的优势还可以促进其他城镇的发展, 农村可以通过加快公路建设,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可以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以实现全面发展, 以点带动线, 以线带动面, 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就可以促进统筹区域发展,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6 总结

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后, 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变本地的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本地的产业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改变当地的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国民实习, 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本地区发展了, 还能促进周边和沿线一些地区的快速发展, 农民走出去, 技术引进来, 加快改革, 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快速发展, 也可以带动全面发展, 以农村为中心, 点带动线, 线带动面, 农村和农村相连, 农村和城市相连, 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春蕾.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控和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12) .

[2]程元栋.浅谈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 2012, 11 (11) .

[3]潘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J].三农研究, 2011, 11 (17) .

[4]刘芳.农村公路建设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 2009.

[5]辛萍.农村公路投资模式市场化途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0.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区域发展

2003年2月24日, 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1], 由此, 低碳经济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广泛关注的命题, 进而成为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研讨主题。按照最初的设计,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实质是要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来更大的经济产出, 同时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多的工作机会[2], 以后各国虽提出了不同的“低碳经济”设想[3], 但节约、集约使用能源, 降低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成为大致相同的努力方向, 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主要途径。

在低碳经济广受关注的同时, 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中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两者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相似追求使之共同成为中国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解析

“低碳经济”一词虽被频繁使用, 但其确切概念并未在学界取得广泛共识。日本学者Α.Dagoumas和T.S.Barker表示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追求碳的最低排放, 并强调减排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4]。K.Gomi则强调低碳经济要求实现现有技术、制度和人员行为的转变[5]。与此同时, 国内学者也拥有其各自的见解。庄贵阳[6]、冯之浚[7]、牛文元[7]等认为,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崔大鹏[8]、鲍健强[9]等则认为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新变革, 它将使人类社会由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由此看来, 学者们普遍认为, 低碳经济建设乃是促进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并将以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为前提, 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在短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之策, 更是长期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低碳经济将不仅是能源经济的革命, 更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特征的影响不容小觑。

1.低碳经济直接解决的是碳排放问题, 而这又主要起因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的现代特征。过大规模和过高比例的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可能使人类面临不可再生能源短缺的困境, 而且已经造成CO2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酿成气候变化的巨大危机, 因此, 降低碳排放的要求表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权益之计, 实际也是提前破解资源能源短缺难题的必要之举。

2.低碳经济不仅是生产技术的创新, 更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低碳经济的实现不仅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增进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碳储存与转化的水平, 而且要通过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塑造进一步降低整个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正因如此, 低碳产业区和低碳社区建设同样是低碳实践区建设的重点, 低碳城市不仅意味着新的城市产业结构, 也同样意味着新的城市生活理念。

3.低碳经济问题的研究凸显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外部效应, 不仅CO2气体可以跨区域流动, 而且其过高排放的后果将是全球性的, 因此, 低碳经济建设的成果为全球所共享, 而低碳经济的建设也必须依赖于全球的普遍参与, 只有形成合作共赢的区域间关系发展理念, 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达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 从而使各国都能克服先增长后治理所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 为全人类走出文化决定论的误区、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创造条件。

二、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任务, 理论界也由此兴起了生态文明的研究热潮。陈逸飞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 在生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王朝全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称[10]。对于什么是生态文明, 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大多学者都对强调了生态文明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前提。其具体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前提下的文明形态, 倡导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其次, 生态文明致力于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有效解决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成果, 生态文明客观上要求加速实现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型, 这就与低碳经济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要求具有了相似性。同时, 两者的提出又都基于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性, 因而不少研究都有将两者混用的趋势。本文认为, 深入剖析两者的内在关系无论对于低碳经济或生态文明建设都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1.相似的提出背景。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对几百年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二三百年是人类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二三百年。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发生了相对于农业文明的革命性变革。但是工业文明时期的飞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严重的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 急需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值得注意的是, 在众多的生态危机中,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现象, 必须要找出一种低碳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理念便应运而生了。由此观之, 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深刻反省自身的结果, 而生态文明的出现则是为了解决全面的生态问题。两者都是在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约束下的产物。

2.相容的发展目标。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以降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为目标。生态文明是国际社会在寻求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内涵与核心思想是从文明重建的高度, 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在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同时, 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由此观之, 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在实践目标上具有相似性。

3.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案。生态文明的内容非常丰富, 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 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实际行动, 涵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在经济方面, 生态文明强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并重, 由此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代表的生态经济类型逐步走进人们视野。总的看来, 低碳经济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 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带所来的一系列问题, 更强调在经济领域的环保。纵观全局, 生态文明是在较宏观层次上提出的总体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则是专注于解决全球变暖、能源危机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注重观念更新, 进而成为人们关注生态文明发展较为重要的一面。

三、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

由于低碳经济其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更为短期和现实的努力方向, 因此, 低碳经济的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示范区, 就是在地区实行低碳经济, 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2]。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目的是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生态文化,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 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 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一) 国内外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 从全球到中国都正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英国是全球低碳实践的先行者。其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 批准了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三个示范城市。这三个示范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为:在实现途径上较注重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在城市规划上, 强调战略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城市建设上, 强调技术、政策和公共治理手段并重。并且在提出可测量的碳减排目标和基本战略的同时, 着重实现途径选择的实用性, 在最大程度上争取了公众支持[13]。日本十分重视环保理念的宣传示范工作, 在推行“碳足迹”、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措施过程中, 也都进行了相应的示范试点[14]。近年来, 国内也开始着手建立低碳示范区。2009年8月, 国家发改委批准吉林市作为国内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保定、上海、贵阳、杭州、无锡、天津多个城市也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 还有不少地区有了开展低碳经济实践的新动向。其中, 上海、保定旨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 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通过上述案例,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贵借鉴。

(二) 以低碳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 观念更新是前提。

正如前面所述,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有着相似的提出背景以及相容的长远目标。因此, 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努力推进观念更新能有效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然而观念更新既是重要的, 但又是困难的。长期以来,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高碳”发展思想已深入人心, 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 忽视人们的观念更新,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将难以为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政府需要考虑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以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2. 利益协调是基础。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当中, 低碳拥护者与受益者, 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相关经济效益分配往往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 不仅使各地区的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 而且也影响了各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进而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因此, 协调各方利益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更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则是协调各方利益的主要方式。

3. 制度创新是关键。

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纵观世界各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 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政策与法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近几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和政策, 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对于中国来说, 当前更应该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工作以及“绿色”政策的制定。

4. 技术创新是保证。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 有效控制碳排放, 防止气候变暖, 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 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 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即是说, 低碳技术创新不仅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也是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要实现技术创新, 一方面, 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 (CDM) 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 要逐步重视国内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重点攻关效益大、见效快的低碳技术。

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篇10

3.2误差修正模型

本文建立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其中, 和为短期时, 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对出口、进口的影响程度。是误差修正项, 反映各类商品出口、进口向长期均衡收敛的过程;误差修正项由长期均衡关系模型得到, 对于出口而言, , 对于进口而言, 。

由回归结果 (见表2) 可以看出, 短期内,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出口增长率的影响都是负向的, 即汇率波动导致进口、出口增长率下降。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出口增长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 表明人民币贬值, 进口和出口增长率均会下降。

就影响程度而言, 短期来看,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并且对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于进口而言, 短期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增长率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并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影响程度最大,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最小。

4结语

本文通过计算人民币有效汇率, 借助于GARCH模型测度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 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三类商品分别进行研究, 得到每一类商品的进口、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间的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

进出口企业应当适当的依据长期均衡模型得到的长期均衡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短期动态关系作出相应的反应。

短期时, 面对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时, 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商应当及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以应对出口量下降从而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不利影响;虽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没有影响, 但是该类商品的出口商也应当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当出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时, 要及时的调整出口量, 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口方面, 这三类商品的的进口商都应当做好存货准备, 以防止人民币汇率波动时由于进口量下降而对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消极影响。

长期而言,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影响都是显著的;所以, 这三类产品的出口商在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时应当做好各项调整措施, 以应对其造成的长期影响。进口方面,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显著, 但对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增长率没有影响;因此, 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商应当调整公司的经营计划, 以应对存货消耗完而原料尚未补足时的生产运营;虽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没有影响, 但是该类商品的进口商也应当加强风险意识, 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安辉, 黄万阳.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

于中美和贸易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9 (10) .

[2]黄锦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

响—基于1995-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

题, 2010 (9) .

[3]卢向前, 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05 (5) .发展需要更大型的船舶、面积更多的土地和水域, 由此导致船舶和城市失去往日紧密的联系, 港口要应付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就必须迁往具有更深水域和更广阔土地的地方。”[1]Hayuth详细梳理了技术进步和海港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为“运输技术的进步 (如船舶大型化、装卸技术的改进、集装箱化等) 和运输体系的转变 (如多式联运、市场化、信息化等) 导致了港口功能的转变, 港口从单纯的运输节点和门户功能转变为集运输、储存、加工、包装、分配等为一体的物流系统, 而这导致了港口之间的竞争从区域内的竞争 (如鹿特丹和安特卫普、马赛和热纳亚、伦敦和南安普顿) 转向更大范围的竞争。”[2]在技术进步论之外存在着港口区域发展理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港口腹地理论和滨水区开发理论。港口腹地理论认为港口腹地的存在与变化是港口作用于城市、区域的一大表现。Mayer等指出, “海运业技术变化使得航运公司必然在运营中追求规模经济, 具体做法是将特定区域的件杂货集中到一两个港口处理以提高效率。在新的技术条件下, 传统港口腹地概念变化很大。在集装箱时代到来之前, 杂货港口服务的腹地普遍比现在小, 大部分港口货物的来源地与目的地至多在几百公里之外。而在当代发达国家, 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大大拓宽了港口的吸引范围, 大量的集装箱货物由陆上运到与装货港或卸货港相距几千公里的地方。多式联运使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这三种交通方式间的相互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3]

因此, 集装箱运输的兴起拉近了港口与经济腹地的关系, 港口的发展动力从单纯的依靠技术的进步转到区域经济发展上来, 这对一些中小港口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Vigarie认为港口工业区经济结构演变对港口发展至关重要, 其主要作用为: (1) 吸引直接相关于或依赖于基本核心工业的其他工业; (2) 地方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支持与补给, 促进工业区的区内、区际经济相互作用, 从而使工业区协同于当地环境; (3) 多种产业融合于工业区并产生自增长效应; (4) 直接或间接吸引劳动力; (5) 工业区连接多种交通网并成为人口迁入中心, 从而增强其自增长效应。[3]王曙光归纳了海港城市的共性, 主要表现在:“ (1) 港口与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关系; (2) 海港在城市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港城市往往是以现代海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对外交通枢纽, 城市的经济中心功能依赖于海港斌能的充分发挥; (3) 依赖于港口、海洋、水域条件的港口工业、外贸工业、外贸加工业在城市工业结构中通常占有很大比重; (4) 随着海港的日益现代化, 港口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到强化。”[4]

2 我国地方内河港口发展现状剖析

传统上, 内河港口的功能定位就是用来接送旅客和装卸货物的,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客户对内河港口所需服务的提升, 内河港口除了完成运输功能外, 还具备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沿海港口获得中央或省级政府的重视, 而大型港口发展的趋势却是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泊位专业化。在此背景下, 地方内河港口发展的负面因素如货源不充足、港口码头散而乱、运输时间长却更显突出,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内河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无足轻重了, “地方港口一般具有吨位小、航线短、机动灵活、快捷方便的特点, 尤其是对地方小批量的散、杂货有较强的适应性弥补了大港的不足。这使得小港在服务地方的同时, 达到了大、中、小港口的互补, 在互补中, 实现了港口组合, 这样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又免去了大、中型港口走向国际化的地方之忧。”[5]当前阻碍内河港口发展的阻碍因素有以下几点:

2.1 内河港口管理体制陈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内河港口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交通部主要负责对港口实行行业管理, 对港口生产发展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等实行统一领导和监督, 内河港口的主要管理权下放到地方, 虽然地方政府推动了内河港口体制的改革, 但仍旧存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垄断了港口的投资和航道的建设, 港航部门既充当政府的监管部门又成为内河港口的经营企业, 致使港口的市场体系发展缓慢。

2.2 内河港口定位不清晰

近来随着各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 使得港口的定位问题尤为重要, 东部沿海地区内河港口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地区内部不同港口之间的竞争使得港口定位问题进一步突出。内河港口之间的无序竞争, 码头、泊位的同质建设, 会使同一腹地的货源产生激烈竞争, 并形成盲目投资, 内河港口特别是其中的中小港口的规模扩张, 必然带来能力的过剩, 造成浪费和损失, 也对港口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2.3 内河港口功能落后

我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早已经过亿吨, 但从货物结构来看, 主要是大宗散货, 港口的业务收入较为单一, 港口企业的运营效率较低, 港口的功能受限于运输节点。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现代内河港口的功能向“综合运输服务业”转型, 由运输链某一个节点扩展至整个运输链;由单一为水路货运服务向各种运输方式服务转变, 由特种服务扩展至综合服务;由单一为货物组织生产, 完成货物空间位移的港口承运人向物流经营人转变。

2.4 内河港口码头结构不合理

我国绝大多数内河港口的装卸设备及船舶大都陈旧, 装卸工艺十分落后, 有些码头甚至利用自然滑坡进行装卸, 影响航道安全和周边环境。码头建设和经营主体散、乱、弱、小, 有相当一部分码头未经正规设计、施工、验收, 没有相应等级标准和技术要求。港口布局非常零乱, 港口建设中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如集装箱码头、木材码头等存在结构性短缺。

3 内河港口与区域发展互动建议

美国地理学家Taaff等人提出了一个海港空间结构演化模型, 其论点是:海港空间结构演化是内陆交通网络发展的结果。随着内陆交通干线的兴建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 与之相联系的居民点不断壮大, 部分与交通干线和居民点有密切往来的港口加快发展, 同时通过不断袭夺附近港口腹地的方法带动内地中心和居民点的发展, 从而形成港口和腹地互动的良性循环。因此, 对于地方内河港口而言, 它们可以通过扩散与集聚效应来壮大自己。同时, 港口的扩散效应与周围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紧密联系, 受到港口辐射的中小城镇能够获得经济增长的养分。具体而言, 实现内河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有以下建议:

3.1 改革内河港口管理体制

当前港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港口运营监督和规费征收。内河港口管理体制束缚了现代物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内河港口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其可采取的措施分三步走:第一步设立内河港口管理委员会, 该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使命就是开发内河港口资源, 促进港区和地区经济形成相互融合。第二步则是港航部门为主导协调各部门负责内河港区范围内的一切基础设施, 具体的操作由企业来进行, 在码头、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后, 出租给码头运营商, 收益部分用于港口再建设。第三步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企不分是港口体制改革的难题, 通过股权的稀释引入行业内的领导者, 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资金。

3.2 内河港口的布局应该合理

内河港口不同于沿海大港, 其服务的对象就是区域市场, 成为沟通腹地与外部市场的桥梁。由于港口岸线资源有限, 因此内河港口的布局如果不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不仅浪费宝贵的岸线资源而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在合理布局港口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确定地方内河港口的具体功能。要以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来看待地方内河港口的发展, 根据地方内河港口在大中小港口群中的地位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另外, 在地方内河港口群内部确定各个港口承担的具体功能, 完善内部各港口之间的分工, 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第二, 地方内河港口目标是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因此在自然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布局尽可能分散、均衡并尽可能与沿岸城镇建设相结合, 带动沿岸段经济的发展。

3.3 提升内河港口的功能

如果内河港口的发展单靠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显然难以为继。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货物结构之外进一步提升内河港口的功能, 其具体做法是:第一, 港口企业生产模式变革。港口生产模式、组织机构应由单纯运输装卸结构转变为具有多种组织运输框架结构, 机构设置应以客户为中心, 以适应市场需求来设置, 让港口功能向多极化发展。第二, 以集装箱业务为中心, 整体提升港口功能。集装箱业务是现代港口发展的重点, 它涉及的产业链长, 根据测算每增加一个集装箱泊位, 相对应的就业岗位为2.7万个。由于集装箱码头投资大, 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 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投入。

3.4 开拓货物资源

货物资源是内河港口的生命线, 港口经营企业面临公路、水路的激烈竞争必须面向市场, 积极有效地开拓货源。不可忽视的是, 内河港口之间为了防止自身的经济腹地被其他港区侵占, 货源信息对外封闭是普遍现象。本地政府应促进临港工业的集约发展, 在坚持港口发展规划的前提下, 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 强化区域集聚;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 确定合理的临港工业布局;在招商引资时注意引进与本地产业关联度强、对优势产业带动强的高质量项目。

参考文献

[1]Brian Hoyle.Global and Local Change on the Port-CityWaterfront Geographical Review, Vol.90, No.3 (Jul., 2000)

[2]王列辉.国外港口体系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 2007 (03) .

[3]徐永健等.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 2001 (08) .

[4]王曙光.港口发展的区域观点[J].经济地理, 1993 (01) .

上一篇:Apriori下一篇:技术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