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04-20

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丁耀民

一、宁波区域创新的创始条件

1、区位条件: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之滨,居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隅,宁绍平原的东端。北临钱塘江、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上虞、嵊县、新昌,南濒三门湾,陆域南接台州市的三门、天台两县接壤,东与舟山市(舟山群岛)隔海相望,由于宁波市沿海地区的区域位置条件,决定了宁波区域特色是开放性、外向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2、资源条件:沿海资源,境内海岸线总长830公里,岛礁面积256.3平方公里;山资源,西有仙霞岭山脉东脉,天台山和四明山;平原资源,境内东北部和中部系宁绍平原冲积平原,低山丘陵间有小块河谷平原;水资源,境内主要水系甬江为省内七大水系之一;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人均土地面积低于浙江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宁波人均土地只有2.6亩,相当于浙江省的73.6%和全国23%。由于宁波区域在历史上“地少人多”,决定了外出经商的人较多。根据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要素,但宁波区域创新的特点,不是通过资源性扩张的经济增长,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区域经济增长。

3、政策因素:宁波区域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政策因素不一致,但主要归纳为两种发展形式: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的体制内供给型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以自发经济组织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宁波区域创新一方面与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有关。从1984年4月宁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宁波为计划单列市,享受相当于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88年宁波被批准为“全国较大的市”,有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权力,1993年宁波又被列入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中央又明确宁波市为副省级城市,中央政府放权给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而地方政府通过制度供给使经济制度得以变迁,从旧体制向新体制演进。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而不少乡镇集体企业实际上是带红帽子个私经济,同市、县、乡政府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有关,特别是鄞县、慈溪、余姚等北三县的县域经济的优势比较明显。

4、文化因素:宁波是我国开埠较早的城市,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在宋代设有市舶使,又是近代沿海城市开放口岸,传统的经商意识浓郁,虽然在清初曾受“海禁”,但开放性。浙东文化成为近代宁波帮产生的思想基础之一。受浙东学派的“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宁波帮的工商文化思想对宁波区域经济甚至对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工商业的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为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海外宁波帮继承和深化了近代宁波帮的经营思想传统,又积极反哺家乡的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宁波现代港城文明则是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一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精神。宁波文化以浙东文化为主线,与宁波商帮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以现代港城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共同构成了宁波区域文化,也决定了宁波区域创新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浙东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即非正式制度安排,也是宁波区域的制度创新的重要的内容,宁波区域的经商传统使宁波人更容易接受 1

市场经济,政府一但放松管制,其释放的能量是巨大。

5、经济结构:国有、集体、个私、外资混合经济结构,从宁波市1999年所有制结构结构来看,国有经济占22.1%,集体经济占19.8%,个私经济占34.8%,外资经济占14.2%。乡镇企业作为沿海江浙地区发展的增长点,成为宁波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持,在全市工业产值上五分天下有其四,而宁波的经济总量中60%是县域经济的份额,其中乡镇企业是功不可没的。宁波区域的个私经济在全国很有名气,2001年在总产值、销售额、出口交货值上宁波在浙江省11个地市占5 个第一位,而且在对外招商引资发展也比较快,已经占到了浙江省的25.3%。国有经济通过有进有退,使国有资本从低层次产业向高层次产业集中,1998年与1995年相比国有企业数减少了319家,减幅达53%,但总资产却增长了92.3%。

6、产权结构:宁波是较早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城市,呈现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70年代末,宁波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开始兴起,通过80年代的发展,个私经济基础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给乡镇集体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1996 年开始宁波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使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从1998年开始宁波对县区一级的国有集体进行改制。到2001年底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基本上完成了改制。宁波区域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为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转变;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三是各种所有制结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弥补、共生共荣。

二、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对策

1、制度创新

(1)政府体制创新:一是政府政策行为创新。继续推行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共生共荣的生存政策,使不同所有制企业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共同享受均等的国民待遇,削减审批事项,降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门槛。政企分开(政府职能与企业的职能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国有资本管理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开、中介组织从政府和事业单位分离出来,把政府的部分服务职能移交给中介组织来承担);建立政策运作工具体系,有效地运作和落实政策。特别是把政策实施作为运行政策进行服务的过程,建立政策研制、解释、传递、辅导、执行的工作班子和政策操作技术人员,培育一批政策服务技术官员。二是政府法律行为创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和竞争都要在科学严谨的法规框架内有序地进行。利用宁波较大城市的地方法规的立法权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建立行政法律监督体系,使之符合国际惯例。三是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信息化和“电子政府”,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与WTO规则市场开放原则接轨,进行政府上网,办公自动化,进行行政理念现代化;进行政务公开,根据法律文件规定贯彻政府透明度和公开性原则,公开政府重大决策,公开重要法规规章,公开行政行为的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使宁波地方政府成为“阳光下”的政府;决策科学化,充分利用“外脑”的参谋作用,为行政首长科学决策服务,减少决策失误和“拍脑袋”工程,通过民主化进行科学决策。四是政府廉洁形象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从官本位向人本位转化,从政府管理的强制性命令政策向依法办事转化,从体制上消除“权力寻租”的源头,首先要制约行政权力,使政府的权力从市场中退出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一把手”的制约和分权。

(2)企业体制创新。首先是市场机制的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步伐,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权改革进一步完善,建立有效的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规则,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统一市场,切实规范市场秩序;其次是民营企业机制再创新,利用宁波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加入WTO的机会,对民营经济体制进行再创新。通过家族型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使民营企业能自主创新、规模扩张和直接融资;通过专业集贸市场向现代市场发展,使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网络化和品牌化;通过低层次的专业化产业区向科技品牌型的新型产业组织发展,使区域特色经济或块状经济进一步形成,将会给民营中小企业转化为新一轮的体制压力和动力。

(3)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创新首先要进行金融观念的一场变革,对金融风险度、金融服务成本、金融资产进行观念上创新,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其次对金融体系进行创新,宁波区域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金融的体系上形成了以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外资金融机构登陆宁波,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金融体系创新形成科研、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技术转让及产业化的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工具的创新,是宁波金融创新的重点。

(4)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仅仅局限于城镇,广大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其中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从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和自由职业扩展,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仅仅是大病统筹,职工的门诊医疗保障也仅仅局限于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的生活保障,也是宁波区域现阶段政府的最主要工作。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同时与 WTO规则的市场开放原则不相适应,要争取建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就业机制来切实解决失业问题。迎接数年后WTO真正的挑战。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同时,发展现代金融、咨询、旅游和软件媒体等高技术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减少磨擦性失业,同时切实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迎接世贸组织的挑战。

2、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入股、期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办法,引进适用性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留住外地高素质人才,把企业塑造成真正的创新系统的主体,同时分配制度的创新是激励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人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最能激励人的积极性的是体制、机制和分配制度的创新,而其中以分配制度的创新是现阶段最直接的创新方式。通过科技产业化,建立起金融、税收、分红、报酬等政策杠杆体系及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体系。由于企业内部缺乏,而大量的科技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运行机制是技术创新的真正目的。宁波区域的高新科技术园区作为技术的孵化器所起的创新作用还不够明显。此外,商业化目标、商品化生产,是当代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专利技术、专用技术和技术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生产能力。

3、管理创新

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理区和旅游服务区进行服务和管理创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上要利用与市场接轨的新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创新;在新城区的管理上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委托授权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旅游服务区管理上,重点发展山、海、水、文化的优势,创建四个不同特色的风景带,以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为中心包括四明山

脉在内的名山风景带、正在创建国家级风景区的东钱湖包括天童寺、阿育王寺景区的佛教旅游风景带和正在策划 “江南第一古城”的慈城镇为中心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保国寺、上林湖文化旅游风景带及以象山海滨风景区为中心包括周边沿海的海洋旅游风景带。

4、知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年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甚至整个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科教兴市”是知识创新的标志,而教育产业化、企业知识化则是知识创新的主题。宁波区域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对高等教育需求比较大。但宁波的高等教育现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目前只有宁波大学是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学科的设置和研究生的学位相对落后,需要在教育体制上创新,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角度不断提高教育档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以合同制、聘用制的创新方法对在分配和贡献上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和办法。在教育模式上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能力”与“学历”、“专业”和“就业”上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多学科、综合性的分析动手能力,这样可能扩大就业的选择范围,提倡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随着跨国公司企业并购风的到来,双语人才、计算机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国际金融人才在“本土化”的经济浪潮中将大量就业;从企业知识化来看,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本途径,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起到主导作用,职业知识创新和非职业知识创新同时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创新的量化和激励,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激发起全员创新的热情,使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建立知识管理体制,对知识进行评诂、考核和激励,设立知识主管,与国际接轨,并且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篇2: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创造宁波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意味着已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提出了宁波如何以崭新的城市内涵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课题。这是一轮更高起点的竞争,需要果敢应对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生态、民生与经济等现实矛盾。宁波市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运用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谋求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这包含着宁波的远大卓识,战略眼光和非凡勇气。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用智慧的技术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宁波着眼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产业、推引智慧管理、提升智慧人群、提高城市智商,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的目的,破解城市发展难点。这是一个高立意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宁波市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评“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基础。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取得了信息化宣传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重大成果,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宁波特色。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宁波优势,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宁波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意志,要融入宁波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宁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认真研究,宁波应该抓住时机,用创新的理念,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功能再造,研究制订高起点的、具体的、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健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并且受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的制约,推进难度大,因此,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

导部门和一系列支持系统。主导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整合和集中智慧城市各参与主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推动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专家咨询系统和知识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和深化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充分挖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努力形成“顶层管设计、中层管协调、底层管落实”的工作机制。

篇3: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1.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问题

甘肃目前仅6.3%的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 而全国为8.7%。全省3/4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97%的小型工业企业没有开展研发活动, 大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全省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95%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完善, 由于重视不够或缺乏资金或无合适项目等原因, 部分企业满足于现状,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明显不足。面对未来市场进行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储备的危机感不强。

1.2 企业自主创新受制于研发经费投入偏少

研发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经验显示,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才能维持现状, 达到5%才具有竞争力。而甘肃省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仅为0.46%, 远低于全国1%的水平。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7.2%, 多数企业不具备投入大额研发资金的能力。融资渠道不畅, 风险投资市场发育滞后, 甘肃省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2010年,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 来自政府部门的有1.65亿元, 仅占7.91%;企业自筹19.14亿元, 占91.7%。

1.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

2010年, 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占全国的0.4%, 拥有注册商标占全国的0.3%, 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82项占全国的0.6%, 企业缺乏并且低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1.4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破解机制障碍的关键

2011年4月24日,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这一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协同创新贵在形成“无缝对接”的机制, 旨在解决包括政产学研之间的协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协同之间的机制障碍。导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难以取得突破和企业自主创新薄弱的原因, 是甘肃省协同创新能力尚未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中试研究、集成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较弱,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严重不足。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院所的耦合度不到20%。

1.5 小微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提升小型微型企业的创新能力, 以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 加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甘肃省多数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融资难、贷款难一直使其成长如履薄冰。专利质押贷款最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融资新模式, 但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小微企业的专利质押融资效果欠佳。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问题是, 专利质押融资本身也处于一个困境之中。银行懂金融不懂专利, 企业懂专利不懂估值, 双方信息不对称, 难以达成估价。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推进融资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模式创新、担保模式创新尚未细化。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等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还未建立。

1.6 科技评价体系成为制约技术创新活力的瓶颈

当前科技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中存在的科技资源分配不公、评价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目前甘肃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58%。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 研究生学历的只占0.54%, 大学本科学历的也只占13.95%, 分别比全国水平低0.44和2.31个百分点。近20年来, 全省至少有4000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孔雀东南飞”。从科研人员的评价来看,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非创新导向。在以课题制资助为主的条件下, 争取到科研项目往往成为科研单位评价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 而不是创新。另外, 重论文数量, 不重论文质量;考核评价的周期短、过度频繁等问题, 也对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形成负担。二是不能宽容失败。课题的过度竞争以及政府对不成功的科研项目不再支持的作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研项目验收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和科研人员评价上不能宽容失败的风气盛行。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流失严重, 无法适应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发展的需求。甘肃省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较多, 福利待遇低、缺乏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激励考核制度、没有足够的经费从事研究与开发、缺乏研发与创新的试验设施等都是主要因素。

2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产学研合作的主体,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眼于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组建技术创新联盟, 联合攻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 并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 支持建设省级和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加快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 力争把这些企业培育成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2.2 着力强化协同创新

围绕发展壮大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统筹协调, 既注重深化省部、省级中央科研单位及省际间科技合作与交流, 又注重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尽快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富有活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并强化科技资源重组整合和开放共享, 加快组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重大科技合作平台, 积极引进和吸收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 增强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同时, 细化实化扶持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 统筹用好财政、信贷、风险投资等资源, 着力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通过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反弹琵琶”来带动省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实体经济发展对接;支持和鼓励省外研发机构、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与我省联合建立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 努力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2.3 着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

坚持把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和培育后备人才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一方面, 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加快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能够带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的领军人才。另一方面, 制定和完善扶持企业和科研院所灵活用人的政策措施, 创造高层次科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的环境。再一方面,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使用、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正使科技人才有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

2.4 着力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统筹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坚持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调整优化投入结构,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 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 为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 通过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 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和高新创业投资基金, 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重大项目吸纳信贷资金、公司资本和私募股权资本, 支持符合条件的科研创新项目上市融资, 实现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融合。

摘要: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相继召开, 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就甘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11甘肃科技统计年鉴[R].2011.

[2]编委会.2011甘肃发展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篇4: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今世界,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在区域内制定并实施新的地方标准体系。比如说,东京城市圈,东京与附近的千叶县、崎玉县、神奈川三县共同构成日本最大的城市圈。东京都早在2003年就制订了《粒子状物质排放标准》,并在相邻的三个县同时执行,形成了东京城市圈大气治理的地方标准体系,创造了区际联动、共治大气环境的典范。

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达成共识,抛弃利益纷争

目前,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考虑,建立新的地标体系,还没有达成共识。在理论界,大多数的北京学者可能投赞成票,天津学者不置可否,河北学者可能持保留意见。在实践层面,三地更是利益纷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北京更愿意将较高的北京地方标准推向天津和河北,天津和河北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出于财政和就业压力的考虑,可能难以接受。

因此,要想使京津冀三地在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上达成共识,还需要中央政府下定决心,给予承诺。

首先,要说明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对提升首都国际地位和中国国际影响的重要作用。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虽然对京津冀三地会带来暂时的经济压力和困难,但这种牺牲是值得的,是对全国的贡献,对长远发展的贡献。

其次,中央政府要承担起对京津冀三地的补偿责任,给三地吃“定心丸”。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给京津冀三地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北京损失可能最小、天津次之,河北可能最大。中央财政应该仔细测算三地的损失情况,并根据损失的大小来进行相应的补偿。

二、要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京津冀三地标准化委员会四方共同组成的“京津冀标准化委员会”,负责“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订、评估、修订、发布、实施、监督和问责等工作。

其次,要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京津冀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由四方按照等额的原则组成,国务院主管标准化工作的副总理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第三,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中央财政出40%的资金,京津冀三地各出20%的资金。资金主要用于“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订、评估、修订、发布、实施、监督和问责等方面的工作支出。

第四,建立一个“京津冀新地标体系”发布和监控平台,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定和发布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严格执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发布和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对“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实施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及时进行整改和问责。

三、要寻找交通、环境和产业三大领域标准化工作着力点

第一,在交通一体化方面,要根据京津冀发展现状和国际发展趋势,搞好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工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像日本东京城市圈学习,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一是建立京津冀城际高铁网,制定城际高铁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轨道交通系统是支撑大都市圈高效运转的基础,按照国际通行做法:15公里半径以内的核心区以地铁为主,15-30公里近郊区以快线铁路为主,30-70公里远郊区以市郊铁路为主,70公里以上以城际高铁为主。东京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目前,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承载着85%的出行总量。与东京城市圈相比,京津冀城市圈的城际高铁还很不发达,缺口巨大。因此,未来的京津冀城市圈要大力发展城际高铁,形成京津冀城际高铁网,并制定城际高铁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

二是要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大数据管理,完善智慧交通标准,提高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服务的标准一体化。

第二,在环境保护方面,京津冀三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突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的掣肘,大幅度提高“京津冀新地标体系”标准,加强监测的技术含量,提高问责的威慑力度。

一是进一步提高车用油品质标准和车辆排放标准。提高油品的品质是改善区域大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在法律法规上易于通过和操作的手段。比如说,美国旧金山地区通过立法,提高了油品的标准,尽管比其他地区油价增加了5%,但减排作用非常明显,人在车尾基本上闻不到太多的气味。整个立法的过程也比较容易。目前,京津冀城市圈车用油品质还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另外,车俩的排放标准也还要进一步提高,严格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老旧车辆。

二是治理施工扬尘,推广北京的垃圾运输标准。北京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云动模式”是建立在大数据、云信息基础上的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模式,主要包括“一个地方标准和一个云信息平台”两方面内容。

“一个地方标准”,是指发布了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地方标准。这个地方标准要求建筑运输车辆必须达到货箱密闭、限速限载、举升定位、即时监控、标识统一、全身统一涂装苹果绿等技术功能。

“一个云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北斗导航的技术,建立一个监控所有建筑运输车辆的云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云信息平台,实时掌控所有建筑运输车辆的动态运行情况,以便做出快速反应和果断决策。

篇5: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永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内容摘要: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时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维护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我县食品药品管理现状的调研,提出来了从六个方面建设完善预防和惩治防腐体系,使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上始终有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封堵权力腐败的制度通道。加强药监人员行为自律,做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如何加强我县级药监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是摆在每一位药监干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而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筑牢防腐防线将是做好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管理工作,维护全县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就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

一、反腐倡廉防范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药监局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执法部门之一,肩负着全面实施法律所赋予的“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在群众和管理相对人眼里是一个有权的单位,而权 力往往又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社会又处于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功利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变味,一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急功近利思想正在日益蔓延,在一定程度上会侵入到人们的肌体,并影响到药监干部。永宁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核定药品监管行政编制5人、工勤编制1人。除了依法履行《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赋予的职责外,还增加了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而且根据永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永政办发[2009]166号)文件精神,又将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承担的餐饮服务许可、餐饮业、食堂等餐饮环节的监管职责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我局,依法履行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而目前,永宁县有餐饮经营户432家,保健食品、化妆品专兼营经营户94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近200家。人员不足,监管体制不顺,各项制度不很完善,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等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更突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县工作实际,反腐倡廉工作的工作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政务公开工作是否透明,监督执行机制是否到位;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日常监督检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接受举报等操作是否规范;稽查工作中的立案、调查、审查、结案是否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反腐倡廉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二、如何建立反腐倡廉工作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药监队伍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反腐倡廉工作运行机制,它是药监系统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加强药监人员行为自律的前提,是确保实现执政为民的制度保证。在反腐倡廉运行中,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执法队伍的自律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前提。一个一心为公并有战斗力的执法队伍,一个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队伍,一个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队伍,反腐倡廉工作定会卓有成效。而每个领导的言行自律对队伍反腐倡廉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做到“自警、自省、自重”,也只有自己的“自警、自省、自重”,自己才会自律;而每个干部的自律,才能形成“公生廉,廉生明,明则威”的执法队伍。

二是领导重视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与否,是这项工作有无成效的关键。领导重视体现在:首先是对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人、财、物”上,要配备作风正派、素质过硬的同志到纪检监察岗位,要亲自过问并研究解决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必须的经费开支,要落实好纪检监 察必要的办公场所及办公所须的基本物资,要在具体实践中多关心和爱护从事纪检监察的同志,多为他们撑腰、鼓劲。其次是做模范执行制度的表率者。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自己“正”才能带动众人“正”,领导既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园”中“规矩”的制订者,又是“不成”的监督者、规范者、校正者。

三是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始终把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长期与定期、经常与重点、条与块的有机结合,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纪律条规教育,竭力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牢记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宗旨;引导他们自觉做到勤政为民、文明执法、廉洁奉公、服务热情的良好形象;同时要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不断予以深化,做到与典型案例剖析、现身说法、组织讨论、自我剖析相结合,全面深挖剖析腐败的思想根源和主客观因素,及时为干部职工敲响警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是要实现“阳光”操作。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规范和制度。让制度和规范填满每一个点和面,让所有的工作都置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阳光”操作。

五是体系规范和完善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一是组织 体系的规范和完善。药监局与县纪检监察部门形成密切配合工作格局;建立指导与被指导、但又互为监督的组织工作体系,杜绝组织上腐败问题的发生。二是制度体系的规范和完善。首先要对重要岗位的各个环节都要明确制定出办事程序和相关制度,对权力运作过程实施严密监控;其次要认真制订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并做好配套的实施意见,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再次要制订政务公开、行政处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及其它内部财务、办公、人事等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遁。三是规范和完善操作运行体系。要明确具体操作中的领导、执行科室、责任人员及限定的时间、服务内容等,尽力解决好“谁实施、谁负责”的问题

篇6: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新情况层出不穷的今天,它已不是一个

简单的健康概念或生活水平问题,而成为一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地区稳定的战略问题。

形势所迫。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溧阳市已于2008 年步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现代化,还包括社会现代化、市民现代化等方面,其中包含了人均预期寿命、万人拥有医生数等硬性指标。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好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其意义已超出医学的传统范畴,成了考量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是顺应群众期待的现实呼唤。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快捷、方便、安全、实惠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期盼。四是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传染病流行态势十分严峻,其中不少传染病以突发、爆发流行的形式出现,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慢性病已经成为百姓健康的主要威胁。原有公共卫生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现状所求。溧阳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组织管理、硬件配套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迫切要求完善设施、强化功能,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把公共卫生等同 1

于医疗卫生,对其长期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在预防”的理念不牢;配合协调不够。二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投入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妇女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偏少,特别是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卫生防病与监督机构发展滞后。三是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与布局不尽合理。

职责所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的内涵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将公共卫生工作明确定义为“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这表明,公共卫生的目标是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延长期望寿命,而实质是公共政策,核心是政府责任,需要由政府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颁布公共卫生法律。因此,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仅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旨在投资于人民健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是加快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按照“责任明确、反应灵敏、运作协调、高效权威”的要求,调整

充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把镇一级行政区纳入成员单位,健全覆盖城乡、组织严密、反应及时、处置果断的统一指挥调度体系,强化政令畅通、保障有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处理联动机制,确保人员、设备、车辆和物资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卫生局作为主管单位,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总抓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明确市疾控中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管理和日常处理责任单位。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根据防范得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的总要求,不断深化细化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规范疫情突发时的启动和处置程序,确保临阵不乱、有序实施。经常分析研究公共卫生体系运转情况,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快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加大市、镇、村三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力度,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市级医院为骨架,镇卫生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全面进行技术设备特别是实验室检测设备和现场监测设备等的配套升级,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中毒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针对当前传染病突发、频发的严峻形势,按照现代传染病控制策略和建设标准,加快筹建高标准、高配置的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承担全市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任务。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快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方便和满足广大农民一般医疗、预防保健的服务需求,同时明确农村社区和村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方面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彻底消除农村疾病预防保健网络的盲区,解决疾病防控体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重视加强对村卫生服务站和人群密集地如学校、工厂医务室的管理,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纳入市卫生局正常管理轨道。

三是加快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充实各医疗机构“120”急救力量和设施,提高反应速度和急救水平,进一步发挥其紧急救援的主力军作用。组

建技术诊断专家指导组和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应急救治队伍,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定期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并分设若干专业应急工作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医疗机构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依托市人民医院,组建市急救中心和“120”急救指挥中心,实现对急救设施和人员的科学、合理、快速调度。根据区域分布范围,选择条件较好的镇卫生院建立急救分站,构筑市、镇两级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控制及时、救治有序的医疗紧急救治网,实施急救工作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用足用好急救资源,缩小急救半径,确保意外伤害、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是加快健全监测预警报告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健全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报告系统,实现市、镇两级相关部门

和各类医疗机构的联网与信息共享,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村卫生服务站延伸,完善群防群控网络,增强快速反应、快速控制能力。重点推进数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平时为全市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作为应急指挥处置信息支持系统,并依托该平台,建立信息报告专用网。落实网上直报、日报、零报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信息直报,切实提高数据报告质量,缩短疫情报告时间,杜绝缓报漏报现象,确保在第一时间实现预测预报。市卫生局负责对各类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收集、汇总和分析,作出正确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经市政府同意,市卫生局通过新闻媒体依法向社会公布疫情,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情权,正确引导舆论和群众情绪,避免引发社会恐慌或波动。

五是加快健全监督执法体系。加强以市卫生监督所为主体、以镇卫生院为补充的卫生监督执

法工作,依法强化对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的监督、检测与控制,力求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增强应急反应和日常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拓宽执法领域,切实抓好源头监控。健全公共卫生执法监督责任制,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依法治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探索卫生综合执法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卫生监督分所力量,在镇卫生院派驻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探索卫生监督工作垂直管理模式。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强化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义务,实现从理念上强化、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健

全、力量上加强,牢固确立政府在发展卫生事业中的主导地位,责无旁贷担负起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关心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市长担任第一召集人,各相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卫生防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若干专业委员会,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具体抓好专委会范围内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绩效评估体系,把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公共

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按照“政事分开”原则,重点强化公共卫生协调职能,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中介机构发展,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高效联动的公共卫生工作格局。加大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充分认清公共卫生姓“公”的特质,坚持公共财政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应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在内的重要公共物品的投资力度,提高全市财政支出中公共卫生的投入比例,提高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标准,健全公共卫生事业费与财政支出同步甚至更快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公共卫生经费足额到位。在卫生事业费的分配中,突出“两倾斜一保证”,即向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急救系统倾斜,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倾斜,保证公共卫生系统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坚决杜绝以搞创收来维持日常开支。加快卫生系统内部改革,把政府卫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转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逐步形成公共

卫生服务以政府投入为主、临床医疗以市场为主的卫生医疗新格局。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同时积极争取贷款项目和国家补贴投入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发展格局。

保障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围绕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重点抓好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现场处置、卫生监督、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的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适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完善公共卫生学科和人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配备标准,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把好人员准入关。着重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对乡村医生、校医、厂医的技术辅导,着力构建自己的“专家库”和“学科权威”。在市疾控中心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基地,担负全市应急处理队伍的培训任务。以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扩大分配自主权,充分调动卫生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合理的人才

流动和激励机制,努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引导市级医院的业务骨干向社区流动,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为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建立人才支援交流使用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资

源的对口合作,重点开展卫生下乡等活动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为加快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创造条件。同时,加强镇防疫专职人员的管理,把镇防疫专职人员纳入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任务考核,为使基础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人才保证。

篇7: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丰华

食品安全问题,是党和政府,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正因为如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是个十分艰深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除了必须理顺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专项整治工作外,抓好源头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而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则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是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贯穿于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个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主体,才能激励食品行业的各个层面、各个个体讲信用、守信用。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通过食品信用综合评价即根据国际通用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依据质量保障机构和社会监督机构提供的食品质量信誉度建立奖惩考核机制,便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包括行政处罚记录、社会信誉度、行业资格审查、生产销售记录台帐、质量检验报告单、食品质量抽检报告、职工健康档案、添加剂测量、客户投诉电话记录及处理和行业标准等。信用标准要以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将企业信用分成“诚信企业(A)、较诚信企业(B)、一般企业(C)、不诚信企业(D)”四个等级,定期发布,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奖励和退出机制。对于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如A级企业)可以在监督检查、年检换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如经严格、科学、规范的评定,设置“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扶植信用好的企业创名牌、占市场,做大做强;对于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如C级企业)则要加强监管,必要时采取降级和限期整改措施;特别是对信用等级极差的违法违规企业(如D级企业)要实行严厉惩戒,可以采取强制退市措施,确保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样不仅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行政监管效率,而且能实现食品企业公平竞争,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又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

二、强化监管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

企业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以此为出发点,就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企业要实现追求利润的目的,必须以诚信为基础,提高食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提高社会的可信度。要实现社会诚信必须达到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和食品企业的诚信。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代表着政府诚信,具有社会公信力,在促进企业发展中作用很大。政府的诚信表现为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打假保优。因为食品监管部门是国家设置的专门用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执法部门,既有法律支持,又有监管技能支持,对于保护合法经营者诚实守信行为,惩戒欺诈失信行为即打假扶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强化食品监管是实现企业诚信和企业价值统一的最有效形式。通过有效监管使诚信企业从中获利,实现对食品产业的扶优扶强,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

三、人民群众参与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因此,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不讲信用者在社会生活中付出惨重的代价,到处受到舆论的谴责。考察食品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诚信,食品企业是否诚信,群众心中最有数,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群众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还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执法回访活动,让人民群众发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然新闻监督和人大、政协、纪检的监督也不可忽视,只有把食品监管部门纳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逐步暴露不足,兴利除弊;只有把食品企业置于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起到规范行为,震慑违法活动的作用。

四、加强法制建设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食品监管法制建设是促进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的法律保障。因为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行政,公平、公开、公正,才能规范社会秩序,才谈得上建立诚信机制。如果徇私枉法,执法不公就会使诚信毁于一旦。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处于改革之中,食品监管因法制不健全而导致多头执法(有的环节重复执法,有的环节成为监管盲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这从客观上给食品监管事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食品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已箭在弩上,势在必行。我们常说,行政执法中,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监管执法活动,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而只有增加行政行为透明度,使广大食品从业人员了解、熟悉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才能有助于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其诚信度。同时,通过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可以增强监管行为的透明度,对于防止执法的随意性和滥用自由裁量权,反对行政执法中的腐败行为也大有裨益。因此,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执行好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推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和措施,以此不断加大“政府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成本,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整体规划, 统一指导, 行政推进

1. 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指导。

为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能力, 我县成立了高台县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审定委员会, 具体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县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县教体局先后印发了《高台县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指导意见》《高台县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制定了《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学校课程教师培训制度》《学校课程制度》,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目的意义、原则、方式和要求, 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进程。

2. 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加强学校课程管理。

教体局制定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有效落实了全县统一的中小学作息时间、各年级周课时总量和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各中小学要严格遵守课程计划, 严格控制各年级周课时总量, 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授课时数的基础上, 留足适当的教学时间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

3. 整体规划, 行政推进。

全县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实施学生培养层面上的“123”工程, 将学生的才艺培养、运动健身技能培养、生活自理技能培养和学校课程建设紧密相结合, 各校将“123”工程的实施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 教体局编写下发了《123活动实施指导意见》, 各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制定出详细的课程纲要, 大力实施活动类学校课程。同时, 县教体局开发了《北凉古都骆驼城》课程, 作为七年级的必修课在全县实施。

二、注重示范, 区域联动, 整体推进

1. 建立试点校、项目校带动, 以点带面。

在全县全面启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后, 县教研室教研人员加大调研力度, 深入到全县初中、学区, 调研学校课程建设情况, 把一些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内开发得好的学校树立为试点校, 先期将全县初中、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定为试点校, 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同时, 2009年县国庆小学和我校等五所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建设项目试点校, 教体局以项目校建设作为全县学校课程整体推进的抓手, 加大了对这些试点校和项目校的指导和帮扶力度, 对各校定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思等问题研究活动, 指导这些学校及时纠正开发与实施中出现的偏差, 根据不同区域的社区特点、学生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分别对试点校和项目校进行指导, 共同研讨, 认真总结出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 然后在全县推广成功的建设经验。同时, 试点校和项目校的课程开发也为其他学校准备好了第一手较规范的学习资料, 可以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2. 城镇带动农村, 区域联动。

我县城区学校课程建设起步最早, 已经开发和实施了多种学校课程, 这些学校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体局多次组织农村学校观摩学习城区学校, 并通过送教下乡、召开研讨会、培训会等方式培训农村教师,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同时, 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帮扶, 建立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 用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 克服了农村学校课程建设进展缓慢、层次不高的困难, 区域联动。

3. 中心小学引领全学区农村小学。

全县各学区相继成立了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学区课程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参与培训、进行课程课时的安排和管理, 及时组织研讨活动, 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反思等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课程开发的认识和开发能力, 并督促、检查和指导学校执行情况。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辖区内不同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分别对各校进行指导, 共同研讨, 认真总结出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

同时, 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示范引领作用。学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校课程开发组学习中心小学的经验, 召开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活动, 将中心小学比较成熟的实施方案、制定的实施细则、评价制度、课例、课程编排的框架、视频音像资料、实验教师的体会与反思等进行展示, 并通过下发问卷、召开研讨会等形式, 集中全学区优势力量修订完善中心小学的校本教材, 还组织全学区性的学校课程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开展评优推优活动。对于规模小的学校, 直接使用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以点带面, 促进区域内整体推进。

上一篇:用心育人用情沟通下一篇:财务部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