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2024-05-13

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精选十篇)

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篇1

一是逆向立意是作文是否具有独立性的关键, 它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智力作基础, 必须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作支撑。也就是说, 知识智力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 最后把学生引向逆向立意的殿堂。

《阿Q正传》:阿Q精神是国民软弱性的代名词, 几十年来人们已是下了定论。然而阿Q爽直真诚, 是爱是恨绝不含糊, 宁肯演出“恋爱悲剧”或惨遭毒打, 也不像许多现代文明人那样当面竖起大拇指背后吐唾沫, 脸上一堆笑怀里一把刀。他每次失败或受辱之时总是咬紧牙关, 从不灰心, 准备下次有机会反攻。人, 本就应该有点“阿Q精神”!《愚公移山》:愚公何必要移山。愚公是愚蠢而勤快的人的代表, 是愚蠢与落伍的代名词, 做法不知变通, 头脑冥顽不灵, 手段不伦不类, 不仅害了自己, 甚至搭进了子孙, 到头来只能博得“持之以恒”的美名, 却成不了大事, 太行、王屋之迁移毕竟归结为神话。此观点可用拿破仑的话加以印证:“世界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 唯有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结论是, 莫做愚蠢而勤快的人;杞人忧天何错之有?这观点是对传统的“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的挑战, 从“彗木相撞”可以看出杞人忧天并非毫无道理, 难道人一定能战胜上天吗?许多自然现象告诉我们, 并非如此。另外, 老马未必识途, 笨妇难为有米之炊, 旁观者未必清, 补牢何须亡羊之后, 攻毒不必以毒也属此类。

二是逆向立意取材于观察, 用之于现实,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 提出已富有现实意义而不落窠臼的观点来。

三是逆向立意属独创性, 应以灵活性作为基础, 应有深度和新颖性, , 要克服人们的“心理定式”的消极影响, 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去洞察事物, 导致新的发现, 引发新的观点。

四是逆向立意的风格是匕首投枪, 无私无畏, 去掉唯书、唯上、唯师的思维定式, 善于发现并揭露人生、社会、历史中的不良面, 在揭露中有让人思过、改革进取的效能, 但也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保持高尚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例一:好马要吃回头草。人生过程是逐步完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允许人们有错漏, 错漏很多是可以弥补或必须弥补的, 那些高傲地扬着头, 对过去的失败不屑一顾的人, 他们恐怕还是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同样的跟斗的;放下虚荣的架子, 经常来吃一吃“回头草”的人, 他们在前面的人生道理上会避免更多的错误, 减少缺憾的出现。人生要完美, 须提倡吃“回头草”。

例二:示弱也是一种美丽。绕山而流的溪水之所以美, 是因为它那与刀削壁立的山崖相映成趣;一茎纤纤的花草之所以美, 是因为它那弱不禁风、远离喧嚣、独处一隅的脉脉幽情;初涉人生的少女之所以美, 是因为她在严酷的的生活面前所表现出的令人担忧的天真无邪和乐观快活……

以上一些例子, 或许有人不接受, 但逆向立意应有这种倔强精神, 文章在这种精神支配下将更焕发、更会神。当然, 逆向立意也有其局限性, 并非所有的立意都能逆向。逆向立意应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 我们提倡立意的新颖, 而新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 立意的正确与否, 往往与思想认识, 看问题的角度有关, 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由果到因、由后到前、由反作用到作用反顺向思考, 才能达到深化和思维的灵活。离开实际的逆向立意是空中楼阁, 是胡言乱语, 逆向立意不仅是艺术, 也应讲究科学, 切莫随意逆向。另外, 逆向立意的文章应同定向立意的文章加以对照, 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比较才有进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篇2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摘 要:逆向思维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分析法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为寻求最佳解答而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的、与习惯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

关键词:逆向思维 拓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解题思路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提高人们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我们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通过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即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其它课程的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会学生正确而灵活的思维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向思维用得较多,这是从已知条件推出或导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但是当已知信息很多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解题,这时改从单一的终点出发推导就

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使他们摆脱单纯机械的正向思维习惯,从而养成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达到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还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经常逆问

教学中,在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经常有意识地挖掘互逆因素,进行逆向设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能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培养逆向思维意识,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学生学习共轭复数的性质|_Z||Z|及

_ZZ|Z|2之后逆向问学生:“模相等的两个复数是

共轭复数吗?”、“积是实数的两个复数是共轭复数吗?”、“你能将二项式x2y2分解因式吗?”这样,可以加深对共轭复数性质的理解。

可以改变解题时无从人手的困难。逆向思维就是一种

像上例可供逆向考虑的问题在教材中是无处不从结论或终点出发推出条件的思维方法。

在、无所不有的,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抓住它,并逆向思维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分析法思维,是在予以适当的处理,就能使学生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习解决问题时,为寻求最佳解答,而从不同角度对问题

惯,正向思维及逆向思维同步发展,减少正向思维对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这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是五年一贯501、502,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都很差,通常是面对一个问题显得手足无措,缺少数学解题中应具备的应变能力。我对他们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除了他们个别在知识掌握脱节外,大部分学生是由于掌握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只习惯正向思维。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先入之见,形成思维定势面对数学题只习惯于正面思考问题,造成思维的片面和狭隘。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消极作用。鉴于这种问题,我在18

逆向思维的抑制作用。

其次,注重逆用

长期的单向思维会使学生思维呆板,解题思路不灵活,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解题教学,注意经常性地启发学生逆向利用概念、定理(若逆定理存在)、公式、法则、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1、逆用定义或逆用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是通过揭示其本质属性来定义的,学术交流

那么,由概念得出其本质属性以及由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引出概念的定义就是一种互逆的过程,另外,某些概念存在逆概念,如函数与反函数,一一对应与逆对应等,教学中利用这种定义的可逆性及逆概念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使某些解题过程得到简化,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如下面的例子:

数学问题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进行思考,即从条件入手,求得结论,但也有些问题从正面思考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这时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采用正难则反的思维,做逆向思考,即从结论入手或从结论的反面入手进行思考,这样有时很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具体的做法有:

1、执果索因——分析法 当一个题目的条件很难向结论靠拢时,可运用执果索因的办法来寻求解题的思路,即从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推出一个已知成立的式子。

例2 已知到另一焦点的距离就可利用椭圆定义的可逆性来求。

略解:设这点到焦点F1(3,0)、F2(0,-3)的距离分别为d1、d2,由于L是椭圆的一条准线,故知,例l 椭圆xy1上有一点,这点到直线25162225l:x的距离d=5,求这点到两焦点的距离。

3分析:只要先求出这点到椭圆右焦点的距离,它

sin()sin(),且sinsink,kz,求

证:ctgctgctg()ctg()

dd1c3,即1,解之,得:d1=3,故d255da2a-d1=10-3=7

分析:条件等式中是正弦函数,而结论等式中是余切函数,显然,从条件很难推出结论,因此采用分析法,从化“切”为“弦”入手,变换结论等式为条件等式。

2.逆用公式法则 在进行公式教学时,教师应对

证明:

公式作一些适当变形,并强调公式的逆向使用,学生

要证在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就能做出有益的联想,会对公式作逆向使用。如进行(n1)!(n1)n!的教学后,ctgctgctg()ctg()

只需证明指出(n+1)n!=(n+1)!、n×n!+n!=(n+1)!、n×n!=(n+1)!-n!、n!=(n+1)!-n×n!等一系列变形,学生在ctgctg()ctgctg()

即:进行“证明:1!+2×2!+3×3!+…+n×n!=(n+1)!-l”时,很容易将式子中的每一项n×n!变形为(n+1)!—n!,从而构成部分交错相消项,使问题得到较简捷的证明。

如果学生在逆用概念公式中尝到了甜头,就会大大激发起对“逆用”的兴趣,这无疑对其逆向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要逆思

我们要正确解题就需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解决

coscos()coscos()sinsin()sinsin()只需证明

sin()sin()

sinsin()sinsin()因k,故sin()0

因此,只需证明 19

学术交流 sinsin()sinsin()即:

浅谈启发性日语教学

——如何营造一个协调的日语听力课堂气氛

外国语学院

任凤凤

摘 要: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随sin()sin()sinsin由已知条件可知上式是成立的,且以上推证的每一步都可逆,这就证明了

着我国加入WTO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交融,国际间各种商务活动如:会议、接待、招聘、议价等,越来越频繁。而日本经济的强大使得日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日语逐渐在国际上盛行起来。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日语专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日语语言的这门技能呢?

关键词: 日语教学 语言技能 培养 沟通 在日语语言中有四大技能:听、说、读、写。其中听力占主要成分。因为训练听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所以加强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理解力、创新力,成为日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听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亦称“文化悟力”。这两种能力表现在日语听力课堂上,即为识记磁带发出的语音形式,准确地辨析词义,然后从词义、句义到文章中心大意,迅速辨析、思索、组合、归纳,并从中悟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这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占有能力,包括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对这些知识的占有与理解无疑会提高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悟出的语义更深刻,更准确。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力呢? ctgctgctg()ctg()

2、否定结论——反证法

有些命题不论是从条件入手,还是从结论入手,都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这时,可考虑从结论的反面入手,逐步推出与已知事实相矛盾的结论,从而否定结论的反面,达到证明原命题的目的。

3、反面求解——反求法

证明题在直接证明不易时,可采用反证法,同样,解答题在直接求解不易时,也可以考虑从问题的反面求解。

4、否定命题——反例法

数学中并非每个命题都是真命题,有的命题虽从多方面进行推证,但仍不能得出结论,因此,很自然地对这个命题的真假产生了怀疑,从而设法否定命题,而这只需举出一个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的结论的例子——反例,就可以了。实践证明:教学中采用:“逆问、逆用、逆思”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任樟辉 《数学思维论 》 广西教育出版社

3、郑均文、张思华 《 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陈洁恩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的几点做》 中学教研(数学).培养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学生或一般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听力训练中存在学术交流 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①语音障碍②语义障碍③心理障碍④文化悟力障碍。其中,听力的语音障碍,为这四种障碍之首。日语学习者应下决心攻破它,然后向更高层次迈进。

往会导致其在做听力题时脑中一片空白,从而影响听力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听力训练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教师上课态度要亲切,语言要生动、幽默,注意多鼓励、多表扬,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对于听力较差的同学要耐心细致地加以指导。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日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浊音,半浊音,拗音,拨音,语调。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老师或录音机进行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

比如:在西餐馆吃饭的会话。可以虚拟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学生对这种训练很感兴趣,起到很好的口语训练效果。合适的多练是培养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如同交响乐队的指挥,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导学生演奏的人。他要根据所学内容,组织指挥进行大量丰富多彩的练习,时而提问题、时而重述、时而朗读,或一个人演奏或两个人合奏或齐奏,在他的指挥下,整个课堂充满紧凑而活跃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会感到新鲜多样,趣味无穷。外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主人。

四、如何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

1. 听、说相结合。听和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辩证法的原理,听和说是一对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听的能力提高了,可以为流利准确的表达创造条件,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出;而说的能力提高了,则反过来促进听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然后要求学生在反复听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练习日语口语,多用日语表达。除每节课安排五分钟的 [休み]外,还可开设日语角、做日语游戏、举办日语晚会、教唱日语歌曲、举行日语朗诵、演讲比赛等。

2. 听、写相结合。一是:默写。默写要求较高,可分步进行,从默写单词开始,然后到短语、句子等。二是:填空。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填空,由于训练材料语速较快,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去听、去理解,并且还得具有熟练的书写单词能力。错误!链接无效。、坚持用日语授课,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日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尽量用日语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日语氛围。这样不但对提高学生日语听力水平大有裨益,而且会使其对学习日语产生兴趣。

五、帮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

1. 辨音题。一般录音最多放两遍,所以听录音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要敏捷,判断要准确、果断,要相信自己。在听之前,先看一遍所给词汇,注意它们的不同点。

2. 对话题。要求学生看完题目后,对听的材料作出判断,这是听者理解并掌握所听内容的首要条件。这可以帮助听者积极地想像、推理和判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听者理解所听内容。如材料的题目是:レストランで食事をします,听者应先想一下所学的订餐及在餐馆吃饭时的一些用语和情景,在听的三、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

教师为学生选择的听力材料要考虑难易适度、语速适中。否则会由于生词过多而影响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从而造成厌学的心理。另外,所选材料应注意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如选择一些幽默故事、风土人情、人物简介、日语歌曲等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对日语的兴趣,创建轻松愉快的听力氛围。过分的紧张和焦虑往 21

学术交流

过程中对比自己的想法同所听的材料有哪些异同。再如碰到填空题,可以根据语法现象及固定搭配来猜测该填什么,然后再听音。对话常为一男一女,对话结束时,由第三者提もんだい,然后作出选择。做这类题时要先快速浏览选项,根据选项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例如 :(A)レストランで 食べます

(B)家で 食べます(C)食堂で 食べます 三个选项都是地点,在听时要注意对话的内容、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训练内容,设计好听力课的教学步骤,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

3.短文理解题。明确听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量听懂每个词是不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基本就能理解全文。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抓主要内容,只根据材料的只言片语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理解,得出错误结论。正确判断辩识标志。听力材料中往往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标志,是听力测试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些标志往往提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如转折、条件、让步、因果、比较、并列等。

例如:A:明日はいっしょに 映画へ行きませんか。それから レストラで食事でも…… B:でも、あさっては試験ですから、ちょっと„„

其中A [でも] 表示提示,列举。B中的 [でも] 表示转折,[ちょっと] 后面话没有说完,它表示委婉的拒绝。所以在听的过程中要找关键词。有可能一个词一个语调就会改变整个一句话的意思。所以要在听得过程中不要只光听前半句,要把整个句子听完,因为日语的语法是主、宾、位,表达意思一般主要在句子的句末,所以要判断这一句是肯定还是否定,就要有耐心听完整个句子,注意句中出现的标志性词语,否则就会弄错。

例如:[私の話がほとんど聞き取れないんじゃな

いか]这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如果只听到一个 [ない] 就马上下结论说这是个否定疑问句的话就完全错误了。继续听完这一句话就知道这句话是个肯定的疑问句。所以学生要善于把握这一点,可以在比较的过程中提高听的能力。

4.理解检查。学生听完材料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以及时得到教学反馈。然后让学生讨论,相互补充,达成共识。最后教师可以边放录音边让成绩较好的学生逐句复述听力内容。教师应注意听说结合,为了说得出,必须听懂,只有听懂了,才能说得出,以说促听,以听带说。

六、诱发兴趣,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设计每堂听力课,在有效培养学生听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听音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听音效果良好。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一些较难的材料,在听之前教师可以把内容简单复述一遍让学生有大体了解,并提出问题及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做这类题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找主要意思。一篇短文听完,务必了解六个どうして問題,无须每句话每个词都听懂,注意从短文内容的整体上理解,切忌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某个生词或难句上。在听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如笔记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结果等,这样在听第二遍时还可以进行检查、核实,作出必要的修改,最后敲定正确答案。

试论逆向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培养 篇3

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千人一面,没有新意。怎样才能打破当前作文教学的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逆向思维的反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灵活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笔者希望通过逆向思维的培养打破教条、刻板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多一点智慧,多一点灵气。那么,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日常生活入手

我们是中国人,说的是中国话,写的是中国文,也就是时时、事事有语文,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开展逆向思维训练。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发生了这样一幕:公共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爆胎,汽车无法行驶,一位小朋友就问妈妈,汽车爆胎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说是因为天气太热,汽车充气太足而造成的。那位小朋友就反问妈妈,如果天气冷了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不管那位妈妈回答的对与错,笔者从小朋友的提问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原来时时处处都有逆向思维的好教材。

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观察到什么现象,都朝相反的方向想一想,思维的空间宽阔了,就会有许多有益的、有趣的发现。有的同学告诉笔者:李老师,我根据你的要求朝相反的方向想了这样一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妈妈天天催我上学,要求我不能迟到,要好好学习,我很不耐烦。那一次我就静下心来想如果妈妈不让我上学,什么也不让我学习,那我不就会成为童话中那个在塔中呆了很多年后,连话也不会说了的白痴吗?所以我的心情就好起来了,再也不烦妈妈的唠叨了。可以说,运用逆向思维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从课本教学入手

语文课本是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材料,课本本身就是思维的载体,所以它应该成为逆向思维训练的样本。

譬如,学习《陋室铭》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弄清题目的含义:为简陋的居室写的铭文。然后提问: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要突出陋室的什么特点?同学们自然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应突出陋室的“简陋”。等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大意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突出的偏偏是“陋室不陋”,跟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这时笔者告诉同学们这叫反向立意,运用的思维方法是逆向思维。因此这篇文章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也是刘禹锡这篇短文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个原因。

三、从克服思维定势入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笔者觉得很有意思。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病,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同样是抽烟和祈祷,祈祷时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敬,而抽烟时要求祈祷,则可以表示在闲暇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笔者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讲给同学们听,然后问道,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同样的情况,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谁能猜出另一个教徒是怎样向神父提出请求的?同学们议论纷纷,不仅生动地叙述了故事的后半部分,而且运用反向思维猜到了“另一个教徒”请求的话语。

笔者还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格言和成语等生疑质疑。名人名言,警句成语,往往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警策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容易产生一种就是如此的固定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说的只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某一个角度而言的。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

通过做这样的思维体操,希望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反面发现许多潜藏着的奥秘。写作也是这样,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可以从事物的反面进行立意。

四、从巧妙构思入手

写作文,讲究立意的新颖,构思新奇。那么怎样达到这样的写作目的呢?笔者注重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做逆向思维训练。如写落花,有人写“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如果据此构思立意写文章,总也摆脱不了悲凉、凄惨的情调。而如果借鉴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立意歌颂落花,就能写出新颖的文章。

教学中,笔者还让学生对已成定论的问题、事物发表截然相反的看法,引导学生引用古人的“翻案法”,促使学生反向思考。如写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笔者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所有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学生们展开讨论。有学生举例子说,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过去在学习上遥遥领先,于是他便开始洋洋得意,不思进取,因而成绩不断下滑。有学生还想到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次大家写出的作文就有了这样的立意:学习知识应不感到满足,因为学无止境。无论学到多么丰富的知识,那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还有的同学写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就会逐渐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合理运用,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写出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立意新颖的好文章。[e]

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4

一、主动探求作文立意、构思中的“新”和“巧”

立意、构思是在写作中属于思维的阶段, 关系到我们作文谋篇布局的整体成败。如何指导学生创新作文立意、学会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们写作时的创新能力呢?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要敢以打破求同思维的习惯性限制, 主动学会逆向思维。使得他们既要学会“从千丝万缕中寻接头”, 又要尝试灵活学会“反弹琵琶”, 让学生的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从而使立意、构思勇敢跳出俗套, 脱离“群众意识”, 在出乎意料之外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一) 梳理整合写作思路, 学会反面立意

在语文写作中, 学生经常会在下笔之前想得很多, 心中好像有千言万语要表达, 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如果学生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加以相应点拨和有针对性引导。培养学生拿到题后先思考再动笔的好习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经先生说过:“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教师做写作指导工作时, 让学生在写作前梳理整合写作思路, 也就是说要明确先写什么, 其次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只有这样, 才会使文章思路清晰。接下来要思考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文章主题在更多意义上会不会与别人存在雷同?可不可以尝试着从反向立意构思?这样经过一番深入透彻思考, 作文主题才会脱众出新, 写出的作文才会胜人一筹, 不落窠臼。因此, 我们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立意上多下工夫, 让他们勤于思考, 善于分析, 才能让文章的主题出新脱俗。

(二) 学会“倒骑毛驴”, 勇于打破常规写作顺序

我们知道,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立意构思方面的新颖性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 要想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可以从写作的顺序上积极探索, 强调“反其道而行之”, 学会“反弹琵琶”和“倒骑毛驴”这样的写作顺序, 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喜欢采用顺叙的手法, 也即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写, 他们会经常采用“开篇点题———引入事件———抒发感受”的如此单一的构思模式。这时, 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更多的运用倒叙、插叙的手法, 善于在写作过程中设置悬念, 使情节环环相扣, 跌宕起伏, 做到写作顺序上的“倒骑毛驴”, 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让文章更加出彩。比如, 写《温暖》这样的文章, 我们可以“我”在同学们的歌声中兴奋的吹灭蜡烛, 感受温暖来开头, 接着再交代为何同学会集体为我过生日的缘由, 如此一来, 先创设感人情景, 渲染气氛, 接着再追叙事件, 就会大大的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再比如, 要求学生写《遭遇》一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打破开篇点题的这样传统模式, 可以先把遭遇突发事件的场面具体描绘, 接着再补写前因后果, 使故事情节显得波澜起伏, 文章的吸引性自然不言而喻。

二、切实做到精讲精练, 学会举一反三

在写作训练中, 教师可以灵活采用相应例文来进行指导,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多向思考, 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 也就是在共同中寻不同, 在反向中思辨求异, 逐渐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比如, 指导写作《学海无涯苦作舟》一题的文章, 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先充分思考再构思。根据思维定势的习惯, 人们总是会一昧地强调学习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劳动。事实是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如果一昧强调“苦学”的精神, 未必就一定能求到好的结果。再者说, 因为读书太辛苦, 会导致使多数学习差的学生产生不良的消极思想, 进而自卑, 甚至于丧失了自信和勇气。教师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立意构思时, 可以反思这些消极观点, 让学生从积极方面思考探索, 主动学会逆向思考, 从“寓教于乐”的角度去重新考虑, 把困难当作游戏的“堡垒”, 以攻克“堡垒”为快乐, 把“苦学”转变为“乐学”层面, “反弹琵琶”, 这样的立意构思角度转换, 就显得新意盎然了。

再如, 我们可以把“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故事放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写《“滥竽充数”冷思考》。读过《滥竽充数》一文后, 根据一般常规, 人们总是会一昧地批判那位南郭先生。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相反方面去考虑思考:南郭先生其实也有值得赞扬的一面, 如他有自知之明, 说不定逃跑之后会去痛改前非, 认真学习吹竽呢, 还可以设想他是一个敢于发现自身缺点, 善于学习的人, 对此教师可加强学生们的想象性点拨。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指导, 就是说, 滥竽充数也许并非全是南郭先生的错, 也是“齐奏”这种方式的错所导致, 假如没有“齐奏”这样的方式, 那便不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我们为何不引导学生辩证性地批判齐宣王呢?正是因了他的做法, 才让无能之人有机可乘, 这种领导在我们的社会中也不少见。同时还可进一步思考批判与南郭先生一齐吹奏的那批人, 他们明知南郭先生毫无吹技, 却不敢或不想揭露, 只是一味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这种处世态度会危害社会, 值得我们彻底抵制, 如此说来值得批判的人应是这些人。还有, 针对“开卷有益”这一话题我们也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角度去构思, 明确指导学生如果读不健康的书不但无益, 还极其有害。

指导学生学会这些精妙独到的立意和构思指导, 学生既会从中得到启示, 在相应训练下, 会写出一篇篇佳作, 同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师假若能抓住学生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别人, 甚至对书本怀疑、批判的学习特点, 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创设一种情境, 找准一个触发点, 进一步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适时加以有针对性地点拨, 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培养其逆向思维过程中, 不断提高其写作中的创新能力, 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获得成功, 还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有力促进和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

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篇5

这种逆向思维的效益显而易见,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让任选其一写一篇议论文,后者就是对前者的反弹。逆向思考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些固有的观念、惯常的做法,取其相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结果。由于他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变了,因此能够得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而别具一格、出奇制胜。如: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良药苦口利于病”是说正确的批评往往使人感到不舒服,不乐意接受。但它对于治病大有好处。逆向思考就是:良药不见得苦口,自从出现糖衣药片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正确的批评并非是急风暴雨,为了治病救人选择正确的方法就不见得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强调规矩对方圆的重要性。逆向思考却是过分强调规矩,限制过死,就会束缚人们的手脚、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说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逆向的新含义是:撞钟是和尚的分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应该大加褒奖。

“墙倒众人推”原比喻当人受挫折时,众人乘机来打击他,逆向思考:碍事的墙、挡道的墙、老朽的墙就得推,不仅推旧墙,还应众人立新墙,才能建设新世界.“东施效颦”对东施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现在人们都用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显示自己。但如果就东施的精神而言,还是有利可讲的,她见先进就学,精神可嘉。

“杞人忧天”是说古代那位杞人非常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栖身,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忧天”也有一定的道理,强调人类对地球应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从而防患未然。

“艺高人胆大”道理不言自明,而“胆大人艺高”更有道理,因为胆大的艺人会勇敢地向高难动作探讨,不断创出新招;“愚公移山”你说显示了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我却说搬家更讲经济效益;“滥竽充数”你说南郭先生灰溜溜地跑了,我说他有知耻之心,他会改弦更张,开始新的生活;“龟兔赛跑”你说兔子骄傲在半路睡觉结果赛跑失败了,我却说兔子应该睡觉它有逆向心理,它觉得与乌龟赛跑的制度不合理。

逆向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篇6

《减数分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其在教材中的位置,研究必修2教材,发现整本书按照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编排,整书以基因为主角,从基因的规律、位置、本质、功能、变化、利用、传递六个方面分别诠释基因的行为。减数分裂属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从教材编写上承接第一章基因的规律,又与后文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做铺垫;从难度分析,减数分裂属于原始生殖细胞通过两次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一个整体连续的思维去判断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行为,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和联想能力,对高中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从近年的高考中,也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即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使最终染色体数目减半。学习时我们人为将其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Ⅰ(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减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每个时期都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行为变化。

方法一:以图形分析具体分裂过程

教学中单独以某一时期染色体变化图形要求学生指出所在时期,以图养学,使学生加深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方法二:以染色体行为判断精细胞基因型

若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的(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选这一道练习题的目的在于从基因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形成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两相同两互补,突出减数分裂的特点把握。

方法三:结合图形,逆向分析判断染色体行为

已知现有A、B、C、D、E、F6个精细胞,结合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哪两个精子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图A和图?摇 ?摇,图?摇 ?摇和图D。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摇 ?摇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摇 ?摇个次级精母细胞。

(3)精细胞E、F和?摇 ?摇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摇 ?摇精母细胞。

针对学生答题情况,所以在讲解时,我首先反复突出减数分裂的特点“两相同两互补”,分析与A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总体应该也是“大黑”和“小白”(无法排除是否发生交叉互换),以此原则找到E和A来自同一个次级,以同样的道理找到C和D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根据来源同一个精原细胞的两个次级精母是互补关系的,于是倒推回去与A和E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的染色体组成,最后推出题目的答案:A、E、F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D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本次探索主要是建立在对减数分裂各过程染色体行为分析基础上,对其正向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与建立,选取课堂中经典的几道题型,在难度和内容上都选用层层递进的安排,因此学生在做题的背后,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加深对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和图形判断,再配以同考量的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逆向角度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掌握,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我对其他知识点再进行这种逆向思维训练时,发现有时效果并不佳,结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次实践经验发现,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是必需的,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明晰学生解题思路,又能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但与此同时,还是要注意一个顺序和一个深度,逆向思维是一个逐渐过渡需要培养的思维,是作为教学中顺向思维的一个辅助和补充。因此在实际教学安排中,任课教师可以大胆尝试培养逆向思维,但也应该注意把握课程进度:①在了解学生能力基础上循序渐进,正确把握学生顺向思维;②进行适当的过渡和铺垫,多找典型题型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③引出逆向思维,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艳.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学习数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2).

逆向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逆向思维有助于解难释疑

课文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 如果单纯从正面解释, 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和理解。此时换一个角度启发学生去思考, 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借助地球仪的旋转, 从反面提出如下假设让学生思考: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昼夜状况将如何变化?假如地球自转而不绕太阳公转, 昼夜和四季有何变化?假如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自转, 昼夜和四季又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和讨论, 一般都能认识到:如果地球透明, 则只有白天没有黑夜。而地球自转、公转与否, 则直接关系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否变化, 即直接决定了昼夜和四季的变化。此时可以接着假设: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不是66.5o, 而是90o, 太阳的直射点在什么地方?会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只要旋转地球仪进行演示, 学生就会想到:太阳固定直射在赤道, 无四季更替、无昼夜长短、无极昼极夜现象。

这样难度适中的反面假设提问, 既配合和加强了课文内容的正面理解, 又能促使学生解难释疑、牢固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同时, 活跃的课堂气氛, 对提高学生兴趣也会产生帮助。

二、逆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向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可以说进行逆向思维, 是启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向的钥匙, 有了逆向思维这把钥匙, 才能打开发散思维的大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 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常常局限于事物的表面。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进而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如在介绍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而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时, 我们应适时提出青藏高原在水平方向上对气候的影响。假如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 新疆等内陆地区的气候有何变化?南亚的气候有何变化?学生由此可以进一步联想到:如果欧洲南部没有阿尔卑斯山、美洲西部没有科迪勒拉山系, 两地的气候又将如何变化?如果这些山脉的走向变了, 气候又会发生如何变化?等等。

再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问题, 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 但他们却很难搞清楚悉尼的房屋哪面朝阳。如果先假设悉尼在我国境内, 学生们马上就能回答出南面朝阳。接下去就比较好回答了:如果悉尼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哪面朝阳?悉尼在南回归线以南, 哪面朝阳?悉尼和我国季节相反, 昼夜是否也相反?等等。

从以上事例可知, 先假设后发散, 问题就能源源不断地提出来。这样, 既扩大了学生的思路, 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并为以后的集中思维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第一步。

三、逆向思维有助于课文内容的深化提高

课本中有些内容看上去很平淡, 教师讲课没劲, 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 如果运用常规教学方式, 难免课堂气氛沉闷, 效果差。我们如果能及时地运用逆向思维, 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森林资源”一节教学中, 先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让学生了解森林有调节空气、含蓄水源、增加湿度、保持水土的作用, 然后提出问题:假如地球上的森林被砍光了, 我们人类会受到哪些影响?学生经过一一对号就能认识到, 如果森林消失了, 大自然失去了调度, 必然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空气严重污染, 干旱风沙加剧, 水土流失严重, 人类将失去生存的场所。

可以看出, 同样的内容, 只要我们在上课时角度变换一下, 课就会上得生动活泼, 而且课文内容的外延和内涵也明显扩大了。无疑, 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课堂容量都是有好处的。

逆向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例一:“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水和酒精,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比较在两种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按正常思维去考虑, 学生会较容易分析:由P=ρgh得出, 酒精液面较高、水面较低, 则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 (A指水内某点, B指酒精内某点,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受压强:PA中ρ大而h小, PB中ρ小而h大, 两个变量无法确定PA、PB的大小, 对于解答此题产生相应难度。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去考虑这个问题:两个容器中A、B两点水平面以下液体的压强哪个较大?学生则可容易得出PA下>PB下, 而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即PA+PA下=PB+PB下;, 又可知PA下>PB下, 则较顺畅的得出PA<PB, 此题可解。这种解题方法学生也易于理解, 大大节约课上讲解时间和降低题目难度。

例二:在光的反射一部分中, 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光源A, 平面镜和镜面同侧点B, 求做点光源A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已知点B的光路图”。在我的教学经历中, 此题一直是学生作图中的难点:多数学生会先找法线, 即连线AB, 然后找线段AB的中垂线, 与平面镜交于点C, 连接AC、CB, 画上箭头即认为完成光路。此过程只考虑A、B两点与C点连线等角, 忽略线段AB中垂线不一定与镜面垂直 (即中垂线不一定是法线, 其两侧夹角不一定为入射角和反射角) , 造成此题误解。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采用逆向思维法, 假设此题入射和反射光线已经做出, 那么将B看做自己的眼睛, 通过平面镜从B处看入射光线则是由经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沿直线射入眼睛的 (即B点) , 学生则可容易得到答案:先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连接A′B (与A、B点同侧部分为实线, 异侧为虚线) , 与镜面交于C点, 即CB为反射光线, 连接AC则得到入射光线, 添上“箭头”, 此题即解。

例三: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 现在的农村初中生普遍计算能力不强, 在解决稍复杂的计算题过程中, 常因计算错误而减分。但是多数学生往往依据正向思维分析, 由已知到求证, 一步步推导, 一步步计算, 最后由一个基本公式或变形公式得出结果, 而计算过程一步错则步步错, 且往往费时、费力, 准确率低。如果先不按步骤计算, 而是依据题意和公式列出最终等式, 经代入数据则可发现, 现有物理计算题多数关键数据存在比例关系, 约分后可大大降低计算的难度, 较顺利得出正确结果, 甚至降低解题难度。如第一种情况, 例如, “一空瓶可装水100g, 问能装多少克酒精 (ρ酒精=0.8×103kg/m3) ”。此题较简单, 第一步计算出水的体积, 第二步依据内含条件V水=V酒精, 利用m酒精=ρ酒精V酒精即可得出, 但如果按步骤分析后, 列出最终等式, m酒精=ρ酒精V酒精=ρ酒精V水=, 经代入数据则可直接得出m酒=m水, 容易得出数据 (此种情况对于填空题或选择题较适用) 。第二种情况, “一木块, 放于水中露出水面, 置于另一种液体中则有露出液面, 求该液体密度。”此题如果按正向思维去考虑, 可依据木块在水中漂浮情况求木块密度, 然后依据木块在第二种液体中漂浮情况求P液即为可答。但是, 由于不知木块体积则易使多数同学无从下笔, 如果此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分析题意, F浮水=F液, 而木块体积一定, 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设未知数法”找出最终等式:左右相等, 得到, 即可解答出此题。

此外, 如在学生不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而做题目是已知物距>2f, 像距大于f小于2f范围, 求找当物距大于f小于2f的, 像距范围一类题目 (填空或选择题较多) 时, 可将像物看成两点, A可成A′, 且可有实际光线成像, 则根据光路具有可逆性, A′定可成A, 顺利完成解题, 大大降低解题难度和解题时间, 同时还能拓宽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双向性。利用逆向思维还可以在电生磁———磁生电、直流电动机线圈如何在磁场中中顺利旋转、物体浮沉条件以及力学分析二力平衡类题目中给学生以启示, 降低题目难度。这对于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以及增强用物理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裨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适当增加逆向思维训练, 即“倒过来想一想”或“假设已经怎么样”, 如“在比较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大小时, 通过该点下面的压强大小得出该点所受压强;求做光路时, 假设该光路已知, 通过假设间接得出光路”等问题, 能开阔学生思路,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分析物理原理的能力和兴趣。

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篇9

本文就这种情况, 做了一些探讨, 以望有助于学生突破思想障碍。下面就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人们常常根据密度的大小去鉴别物质, 那么, 从反面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如果发现了某种从未发现过的物质密度, 就能发现新的物质。像氦气, 就是人们发现从未发现过的密度而发现的。又如, 讲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 可以布置一些已知像的性质, 要求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去判断物体所在位置的习题, 让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若经常引导学生用相反的方式进行思维, 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单向思维定势的影响, 而且能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物理规律, 从多角度去掌握物理规律。

例如:人站在匀速前进的汽车上, 跳起来后落在何处?

对于这样的说理题, 很多学生认为人起跳后落在起跳点后面。若正面列举:人站在地面上, 跳起来后落在何处?因人与地球具有相同速度不停地运动着, 人跳起仍落在原地, 还不能排除习惯形成的“地球静止不动”的错误观点的干扰。而列举反例:有一个人站在作匀速前进的敞篷卡车上往上起跳, 后来发现他摔倒在车后地上了, 这可能吗?这样的题能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原来的问题。其好处是:引导学生从事物发生现象、变化规律的对立面来研究问题, 既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创设情境中领悟所学的物理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从相反的方向或相反的角度去考虑, 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

再如: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盒后成为较宽的平行光束, 那么该盒子中的光学器件可能是 ()

A.先一个凸透镜, 后一个凹透镜

B.先一个凹透镜, 后一个凸透镜

C.先后两个凹透镜

D.先后两个凸透镜

分析:据光路可逆, 不妨把盒子右边的平行光来看作入射光线, 由于左边平行光束较窄, 因而右边的平行光束经第一个光学元件后必成为会聚光, 会聚光束再经过第二个光学元件后又成为平行光束, 由此可断定: (1) 两个光学元件均为凸透镜, 并且它们的主轴重合, 其中有一个焦点也重合; (2) 左边为一凹透镜, 右边为一凸透镜, 两透镜的主轴重合, 且它们有一个焦点重合。选B和D

下面是我对逆向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大家看我演示一个实验, 当我用手拉动木块, 它便运动, 当我停止拉动, 它便静止。

因此, 可以断定:运动者皆被推动。

请同学们思考, 我的论断对吗?

(让同学作充分思考和讨论)

二、教学过程:请同学们把讨论结果说一下

同学A:我认为是对的, 我每次拉桌子, 停止用力, 他便停下。

同学B:不对吧!骑自行车停止用力后, 它还会运动一段距离呢!这说明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来维持。

师:有的同学认为我的观点不对, 可是2000年前,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都说:“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 停止用力, 物体又归于静止。”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桌子不推就不动, 树枝无风就不摇。然后, 故意说:“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让同学再做讨论, 让同学们争论。)

同学C:当我们踢足球时, 球离开脚后, 虽然不受力, 但仍能运动, 怎么就说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呢?

同学D:百米赛跑到达终点, 想收脚也收不住。看来物体的运动不是靠力来维持的。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看来我的观点是有问题。

(趁学生已有初步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问。)

师:那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来考察一下力到底对运动有怎样的影响呢?或者说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将怎样运动?

这一段教学, 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而且也使学生建立了正确认识, 为下一步教学铺平了道路。接下来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论断, 于是课堂上又一次出现了讨论的高潮。同学们纷纷出主意, 共同设计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即用小钢球从高度相同的斜面上滚到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 观察球的运动情况与所受阻力的关系。我采用了这个建议并作了演示, 再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同时向学生指出, 研究问题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必须深入分析, 找出事物的本质联系。

课后我了解, 学生对惯性定律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本章以后各节的教学,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得也比较顺利。我的体会是如果按正常顺序去教, 去灌输, 让自己充当正义的角色, 即使让学生记住了牛顿第一定律, 也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的认可。但是如果我站在反面, 被他们用事实论证驳倒, 这种认识就比较稳定了, 必定人是不会怀疑自己的。

语文中的逆向思维 篇10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学会了逆向思维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品评,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再运用逆向思维,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决不否认作品的原有主题,这是前提。下面叙说几例。

先说《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几乎人所共知,小乌龟胜了, 胜得荣耀,博得了鲜花和掌声;小兔子失败了,败得很惨,遭到了批评和嘲讽。如果逆向思考这则寓言,效果就新鲜了。列位看官, 且听我一一道来。其实,小乌龟你没什么可得意的。

第一,小乌龟有点胜之不武。因为事先是兔子主动邀请他参加比赛的,且不说兔子出于何种目的,是炫耀自己的本领或是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单就这一主动来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诚意,不是吗?可是,为什么在比赛途中你小乌龟眼看小兔子在睡觉,却不去叫醒他,竟视而不见,匆忙从他身边穿过,可能还幸灾乐祸吧。为实现自己的冠军梦,就这样你拼命地向前爬去……我看,这起码是对对手的不尊重,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品德也荡然无存了,更何况还伤害了小兔子及观众的感情。因此,就算小乌龟赢得了比赛,也是胜之不武。

第二,小乌龟有些居心不良。赛前,你小乌龟不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吗?既然你们双方实力差距这样悬殊,那么为什么你还要参加这场比赛呢?明知是以卵击石,却偏要试试。难道除了“贵在参与”或是为给小兔子面子,迎合友谊,你就真的没有一点想赢得比赛的心理吗?注意,我说的是一点,就算是一点点。那么,这一点点胜利可能的保障是什么呢?还不是侥幸对手在比赛中会出差错嘛。即使小兔子不睡觉,你小乌龟还可能希望他脚崴了,肚子岔气了什么的呢。不然,你拿什么去保障那“一点点”呢?要知道,任何比赛,没有谁既想参加,又不想拿冠军的吧。

第三,比赛结局的负面影响大。小乌龟明明是在拿己之短和他人之长在较量,可怕的是你居然胜利了。说可怕,是这件事太容易把别人领入误区。以后大家若纷纷效仿都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会成什么样子?比如,蜗牛也想来碰碰运气,蚂蚁要和大象比一比力量,喜羊羊想和灰太狼比试谁能吃肉等等,肯定会笑话百出的啊。而失败者,则可能会哀声一片。

基于以上三点,我觉得小乌龟没什么可得意的。

再说小兔子,虽然本次比赛失败了,但大可不必自责到底,我看倒是件好事。第一,通过本次比赛,你毕竟看到了自身的毛病, 就是轻敌,这一点众所周知,你也自明了。第二,通过这次比赛你可以看清小乌龟的为人。要知道,有时候人的好意可能会遭到冷遇,甚至是被暗算,今后行事需严谨,认清敌友才是关键。第三,失败毕竟才这一场,吸取教训,你可以再邀请小乌龟比啊。即使三局两胜制,你也不怕的,你有实力的呀,青山常在还怕没柴烧吗?

如此一来,对这场比赛,龟兔就应该慎重认识彼此,重新给自己定位。故事中,小乌龟的自信、坚韧、敢于拼搏的精神不可抹杀; 小兔子的傲慢轻敌,也不可瞒过。

再以《愚公移山》为例,也适用逆向思维。此文既是寓言故事, 又有神话色彩。故事赞美了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天动地移山成功;讽刺了另一对比人物———智叟的目光短浅。众家评论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可是,也许会有学生问:如果我们逆向思考,认为愚公就是愚,智叟有其智呢?下面找依据。愚公的愚有三。一是太行、王屋二山阻止他出入,他可以搬家而没搬,愚不?二是让“无穷匮也”的子孙移山,无异于自判世世代代服役。愚不?三是愚公移山目的,难道只因为他“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代价岂能一个大字了得,还不愚?

另外智叟的智,也非徒有虚名。他以笑愚公“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而力阻,却遭到愚公一顿杂七杂八的抢白,便“亡以应”了事。他的智有二,一是愚公残年余力是事实,二是面对一个比自己还固执的人,觉得没有再与其辩论的价值,由他去得吧,才“亡以应”了嘛。对牛弹琴谁之过呢?由此说来,二人的愚与智就得辩证地看了。

又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引用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文天祥、闻一多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证。好,没错的。不过,也许会有学生问:此文是否告诉我们为了“骨气”二字, 做事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一味地强硬呢?如此一问,大家肯定会想起“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好汉不吃眼前亏”等警句。所以,我们有时也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此处用逆向思维多有宽度啊。

上一篇:系统选择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