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2024-05-10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精选十篇)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1

一、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内涵及其规律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但确是需要进行理论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概念。高等教育作为不断嬗变、动态发展的教育形式, 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 存在自身运动发展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的不断更替, 推动着高等教育在自身内部逻辑活动中, 持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所谓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发展性特征的总和, 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统一, 它包括了从微观教学到宏观决策的诸多领域。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是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为适应环境、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路径选择, 其实质是秉持什么理念, 依赖什么要素, 借助什么动力, 通过什么途径, 体现什么价值, 实现怎样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反映了高等教育在起点、过程、结果等多个角度呈现的总体特征, 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在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果等方面是否实现了理性发展。

高等教育经历了漫长历史演进过程, 并依然处于变革和发展运动中。适切的发展方式对于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 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自外部社会力量的推动, 也源自对自身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间, 我国高等教育在制度建构、结构优化和规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但发展方式理性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低级阶段, 对教育发展目标的关注常常局限在一些外在的显性目标上, 如教育规模、发展速度、学校数量等; 只有当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更高阶段, 才会更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隐含目标和适应性等问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调整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改革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进行详尽的系统分析, 了解目前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方式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识别影响改革的关键因素, 并最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1]。总结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我们认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需要遵循以下规律性的要求。

首先, 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 质量要素, 其实质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之后的一种更高追求, 是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刚性要求; 结构要素, 高等教育自身存在各种结构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又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结构等发生着密切联系, 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 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中, 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的自我完善和社会适应性的整体提升; 公平要素, 即以包容性协调增长为核心, 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高等教育权益的均衡, 将高等教育的公平理性“公共化”。

其次, 要考虑三个基本规定: 创新驱动, 旨在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 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的有效集成, 是整合内涵式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未来教育等主题教育, 聚合而成的一股新的教育思潮总汇; 协同推进, 旨在改变原有相对单向、封闭的发展思维, 建立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包容合作、知识共享、开放共建的高等教育体系[2]; 以人为本, 指新的发展方式应突出“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 其基本问题是观念的更新换代, 从见“物”不见“人”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

最后, 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效益性原则,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利益协调机制, 对办学要素进行整体优化, 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3]; 可持续性原则,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推进教育实践迈向新境界; 自主性原则, 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超越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直接推动, 实现高等教育的自主调整与自我优化。以上三要素、三规定和三原则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依据。

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维度与路径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交叉点上。高等教育各种发展要素是承接社会需要的载体, 也必然成为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基本变量。教育要素在结构方面的变化、内涵方面的优化以及组合方式上调整成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基于此, 本文以高等教育发展所依靠的教育要素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 将要素所共有的结构维度 ( structure) 、制度维度 ( system) 、技术维度 ( skill) 确定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三重维度 ( 简化为“3S”维度)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就是高等教育在结构属性、制度属性和技术属性三个维度寻找最佳耦合或最满意耦合的过程, 以此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模型。

高等教育发展要素的耦合有三个维度,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也相应地存在三种路径。

其一, 教育要素组合方式转变型, 主要指在“结构维度”上教育要素组合方式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必然涉及对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调配。而调整教育结构为发展要素的有序流动与有效组合提供了宏观框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体系的整体效能, 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对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在诸种转变方式中具有首要地位。

其二, 教育要素运作方式转变型, 主要指在“制度维度”上教育要素运作方式的转变。制度带有稳定性、长远性特点, 它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4], 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关键和核心内容。制度设计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突破口。落后的制度使各种教育要素结合松散, 不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制度创新能够改变管理落后的状态, 也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三, 教育要素作用方式转变型, 主要指在“技术维度”上教育要素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方式的转变。教育必然涉及技术、途径和手段的选择, 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育要素作用于教育对象的质量、速度和效果。基于技术维度的教育要素作用方式转变, 必须整体考虑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通过系统性的变革, 改造教育过程, 焕发教育、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以上分析, 是出于论证需要而把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维度和路径从系统中分离开来讨论。事实上,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是一个多维的支撑系统, 结构是前提, 技术是基础, 制度是保障[4]。这些维度与路径在对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作用是交互作用实现整体效能的。三种路径在各自维度上通过各自力量的整体一致或此消彼长, 便发生了推动或抑制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进的效果。总之, 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 诸多因素的作用通常以这几种方式发生: 或者其中一种在某个历史阶段、某种情况下显著突出, 并暂时掩盖其他路径的效用; 或者几种路径此消彼长; 或者几种路径发生共时作用, 尽管作用力并不均衡。合适的路径选择, 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情境决定的。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支点

教育发展方式研究的核心是战略选择问题,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要立足于结构维度、制度维度与技术维度, 寻找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路径相契合的战略突破口。我国要想实现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的转变, 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以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为支点牵动教育全局, 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渐进性变革。

( 一) 以结构优化为战略支点,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要素的有效流动与组合

教育结构对于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动态的历史过程来看,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存量改造和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的复合式发展道路。在大众化初期, 如果说以增量发展为主, 存量改革为辅, 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实现发展的话, 那么新时期转变高等教育发展则需要为以存量改革为主, 加强对教育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发挥的关注, 引导教育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 必须强化“结构优势”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把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放在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重视, 实现以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主的内涵发展道路。在宏观层面, 政府要把结构布局调整作为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工作, 推动大学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层; 在中观层面, 把科类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创新评价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引导大学特色发展; 在微观层面, 把专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大学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势与我国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城乡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和持续的变化有效对接。整体上, 将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使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规划和调控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切实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从而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 二) 以制度创新为战略支点, 依靠制度建设驱动内涵转变

制度创新是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逻辑起点。适宜的制度不仅是促进教育自身发展, 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还是通过影响教育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来重塑教育发展的动力。如何获取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制度功能, 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也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完善制度体系, 规范政府行为。现有的国家政策文本相对宏观, 对于教育制度、体制的规定还有不完善、不充实的突出问题; 地方各级教育政策则明显“单薄”, 省级统筹制度尚在初级探索阶段[5]。当前, 亟需顶层的制度设计, 加强中央和地方以及各部门之间政策措施协调以及改革步调的衔接。二是完善制度内容, 处理好五种关系, 即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关系、全国一盘棋调控与地方积极性发挥的关系、转变评价方式与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关系以及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6]。三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增值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系、由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由大学行政化向去行政化运作的三大转型, 我国大学的发展也理应回应这种转型, 通过唤醒学校主体意识、增强变革能力、拓展自主发展空间为主要任务, 以现代大学章程为载体, 以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为依托, 以合理的权力结构为保障, 把深化大学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 进而建立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 系统推进改革。

( 三) 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战略支点, 以质量内驱力对接公众教育需求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不仅涉及制度因素的生长和结构性变动, 也必然会引起实践层面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改革包含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微观实践层面的技术、方式、手段、技能等综合因素。教学模式改革攸关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成败, 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又一战略支点。影响教学模式改革的“变量”众多, 其中, 教育技术是承载教育改革与发展向前飞奔的一条轨道。目前在教学领域, 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变化最快、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变革了教师教学方式, 创新了课程的表现方式, 也颠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很欣慰地看到,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中, 教育技术也沿着有利于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效率的轨迹而变化、发展和出新。然而, 教育技术的进步并不足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形式。变革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扭转僵化教学制度的失衡导向; 变革教育组织形式, 解除班级授课制和批量生产对教学组织的长期绑架, 向个性化、分散化、远程化的教育组织形式转型, 使教育回归本源活力。另一方面, 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 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人力支持与智力支持[7], 为教学模式改革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奠定基础。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完美融合, 形成高等教育内部的质量生成机制, 是提升高等教育内驱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

摘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 并契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实践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质是教育发展阶段性重点的转变、教育发展模式的变更和教育价值的再选择, 即从教育要素耦合的结构维度、制度维度和技术维度来反思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不同路径, 并寻找与之相契合的战略突破口, 以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和教学改革为支点牵动教育全局, 实现教育发展方式变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战略支点

参考文献

[1]范明, 等.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系统分析[J].江苏高教, 2013, (4) :47.

[2]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J].江苏高教, 2013, (4) :10.

[3]张德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2) :2.

[4]高树仁, 张秀萍.高教强省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江苏高教, 2012, (1) :45.

[5]杨润勇.新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3) :28.

[6]刘国瑞, 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2) :16.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2

一、坚持安全为先

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谈到多种模式,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幼儿园应十分注重对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因为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如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的问题。因此,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必不可少,因为看护、爱护不如自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应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呢?首先自己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及丰富的安全知识,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不可大意,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专题活动、宣传讲座等形式为幼儿及家长进行生动的自我保护知识。教师也可以在健康教育课上用形象的语言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了遇到鼻子出血怎么办、摔倒后要注意什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等等具体的问题,同时用动作引导孩子究竟该怎么做,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可以通过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向家长介绍一些安全、自救的知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幼儿优秀的成长导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知识。促进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主题活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幼儿为主,转变学习方式,让每个幼儿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听、练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学习,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幼儿喜欢的多种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统一思想认识,确保转变教育目标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有集体,小组及个别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发挥与施展的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的培养与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做好铺垫,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就能打好基础,为今后求学,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发展方式;教育观念;战略地位;教育资源;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11-03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时期。在这五年期间,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是值得认真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求基础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由精英教育向普惠教育转变,由基础教育的数量满足型向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满足型转变,由部分学校优先发展向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方向转变,由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向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转变,从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向追求教育的公正与公平转变。

一、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基础教育成效显著。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省两级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更加重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适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实现了由重点抓学前一年教育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转变、由举办学前班向举办规范幼儿园转变。二是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了利用闲置农村小学校舍和超编小学教师两大资源,建设农村规范幼儿园战略。三是组织实施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创建规划,探索出了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四是省、市主城区和县城城关镇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城区和县城民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渴求,从而使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65.35%,位居全国前列。

(二)更加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省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二是创出并推广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经验。如,承德农村学区改革、石家庄“一托二”联合校、邯郸市区通过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四种模式”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09年11月教育部在我省邯郸市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其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为促进初中生源均衡,我省还全面推行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大部分公助生招生指标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四是为促进师资均衡,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等等。

(三)更加着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是注重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以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素质为目标,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二是开展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和示范作用的学校。三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及时启动实施了高中课程改革。四是我省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有615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251所。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在校总规模达到256.6万人。

(四)更加注意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06年到2010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由355亿元增加到717.69亿元,年均增长9%。二是初步建立了教师招聘、培训机制,重视教师在职培训,2006年以来省级共培训中小学教师28200人。使全省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由65.8%提高到82.3%,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由38.8%提高到65.7%,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2%提高到94.4%。三是创新实施了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工程。四是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普遍提高了教师工资水平。

(五)更加尽力创造实现教育公平的条件

一是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二是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将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年补助750元,初中生1000元,保障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要。三是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率达94%。

(六)“十一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仍然没有处理好教育为社会服务和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关系、应试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精英教育和普惠教育的关系、数量扩张和提高质量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全面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布局欠合理,教育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尚未达到均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

二、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建议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必须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发展方式。面对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一是确立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确立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职能观。二是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主要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三是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

nlc202309022115

中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确保基础教育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是确保基础教育重点、优先发展。我省不仅要把重点、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主要内容,还要各级政府、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合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二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切实予以政策、财政和制度的保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三是基础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做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人才转变。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必须由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发展向提高质量型的内涵发展转化,使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使每一个接受该阶段教育的学生,享受到好环境、高水平、平等、公平的国民教育。这就要求:一是学校布局合理化。尽量处理好生源减,少和学校集中、扩大规模的关系。:做到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按着市、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年生源减少的情况,布局校区、适度集中和扩大规模,尽量控制班额。二是学校建设标准化,结合实施“校安工程”,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全部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等方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三是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均衡师资配置,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区的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使校长、教师交流和师资培训常态化。四是以教育信息化为平台,加快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城乡基础教育在区域内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一定要做好基础教育发展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我们认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机触:改革的路径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落实好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建设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真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分明、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二要根据我省实际隋况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绍费投入长效机制。三是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基础教育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及时审慎出台《校园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校、园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公益性原则,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改变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育教学方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使基础教育在充分发掘广大青少年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

综合创新思维方式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篇4

历史不能割断, 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科学化、现代化思维方式并不简单排斥传统思维方式, 而是基于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对传统思维方式加以扬弃、整合和优化, 使其实现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系统 (特别是西方文化) 思维方式的交流、互补和融合。只有这样, 才能较好地促成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整体性思维来讲, 它符合现代系统论注重整体综合的基本原则, 但却不像现代系统思维那样重视分析研究。现代的系统综合是建立在对系统各要素充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因而是真正科学的综合。如果我们能既认真吸取和继承传统思维注重整体综合的合理内核, 又克服和剔除其模糊性、猜测性、封建性等不科学的落后因素, 再着重融入现代科学的分析思维方法, 就既可以实现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向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的转型, 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现代系统思维, 并使其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实现内在结合。

但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一方面对传统思维方式中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因素继承发扬得不够, 传统思维方式中某些精华性的东西已经或正在从我们的思维活动和教育实践中淡出;另一方面, 对其中消极陈腐、不利于现代化的东西又批判克服得很不彻底, 造成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滞后。同时必须看到, 在思维方式上,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优势, 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因此, 在思维方式变革中, 世界各民族理应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在全球化时代,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都在其向科学化、现代化的转变中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从总体上看, 这种情况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就是东西互补, 中外交融。

所以, 在思维方式的转型和创新上, 我们必须摆脱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状态和情绪化、简单化的处置方式, 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价值态度, 而采用辩证的综合, 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世界潮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融会贯通古今与中西, 博采各种思维方式之精华进行综合创新。本着这种精神, 结合上文对传统思维方式优劣利弊的具体分析, 笔者认为, 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新和转变思维方式, 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确立个体独立性的思维方式

思维主体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没有个体也就没有整体。根据我国传统思维方式过分强调集体 (整体) 性而忽视甚至抹杀个体性的弊端, 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更应该强调个体思维的独立性。确立个体独立性思维方式, 就是要使个人由某种关系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性的个人, 具有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思维, 能自尊、自立、自主、自强, 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独立性是一个人所应有的基本特征, 更是现代人所必备的时代精神。没有独立性, 就不会有自己的个性, 更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一个人云亦云、唯书唯上的人, 只能是一个平庸之辈。这种意识成了一个民族的普遍心理, 又不去改变它, 这个民族将与现代化无缘。当然, 我们强调思维主体的独立性, 并不排斥整体性, 而是强调要摆脱教条主义、集群理念等各种框框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束缚, 允许、尊重和倡导个人的积极探索。只有在尊重个人的独立存在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的集体和社会中, 人们的创新潜能才能充分地发挥, 这样的集体和社会才是活生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集体和社会。因此,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确立个体独立性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真正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 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理解尊重学生,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自由的发展, 努力塑造集独立个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于一身的新型理想人格。

二、确立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研究人生特别是人的精神生活, 更多的是要靠直觉感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重直觉感悟而轻科学理性。因此, 要确立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首先必须引导人们的注意力从聚焦于对人生、人事、人际关系的主观世界的揣摩探索扩大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个世界的科学探索上, 更多地应用科学理性客观公正、精确严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旦人们的思维视野拓宽了, 新的思维方式也就容易得到应用发展, 从而突破传统思维定式, 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其次, 必须重视学习和掌握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科学理性精神的实质是崇尚探索、质疑, 以事实为基本出发点 (即使是假设也要求建立在客观事实上) , 重视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 追求对事物认识和把握的精确性和规律性。为此, 要弘扬质疑、批判精神, 掌握逻辑思维方法,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认识。还应重视科学实证方式, 大胆假设, 严密论证。不仅对自然界的研究, 就是对教育等社会问题的研究也要高度重视观察、实验、数理统计等实证方法, 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促进认识的严密精确。教师除了自身必须首先牢固树立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外, 还应随时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素养, 使其逐步形成求真务实、严谨缜密的思维作风, 并在显意识与潜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更为充分、协调的发展。

三、确立求异多向性的思维方式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从本质意义上说, 就是“见人之未见, 思人之未思, 行人之未行”, 即创新的思想源泉是求异思维。而要树立求异思维就应当敢于怀疑, 勇于质疑, 并由此生发出新异、多彩、多元的发展性, 创造性, 突破性的新构思、新思想、新思维。综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 无一不是冲破已有的定见, 求异创新的结果。我国传统中庸调和思想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求同思维有余, 求异思维不足。人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单调, 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只强调“一”而忽视“多”。其结果是使人们的思维、思想信于一统、定于一尊, 在丰富多彩的客观存在面前, 强调和强求主观思想和意念上的一元和一统, 导致人们从思想、观念到言论、行动, 一切都逐渐陷于僵化、简单化、趋同化。久而久之, 人们普遍潜在的创新性思维源泉也必然随之陷于枯竭。因此,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学会对事物及其联系做多方位、多视角、多元素、多层次的考察、探索和思考, 在事物的宏观与微观的复杂性中历史地把握事物本体,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对比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并以此形成思维素养和思维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当然, 要倡导创新精神, 培养求异多向性的思维方式, 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外, 还必须创造宽松、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使人们敢于怀疑、突破, 乐于超越、创新。

四、确立动态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以来, 重人生之道、轻事物之理的内倾性的思维方式很容易造成人们思维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使人们习惯从现有的知识和传统的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用过去说明现在, 用道德、政治的眼光去观察、判断和评价一切事物, 忽视对世界上的新情况、新变动、新成果的客观了解和借鉴。这必然导致落后和僵化。特别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世界创新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若仍旧封闭保守、自以为是, 将被时代大潮流远远地甩在后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 也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 在科学技术、制度体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创新仍然滞后, 迫切需要人们树立起更加灵活务实、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落实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就更要具备健康明智的文化心态, 确立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转变思维方式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应将教育改革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结合起来, 以思维方式的变革和转型来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应当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为此, 要大力研究、宣传和普及现代思维科学知识, 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中, 在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引导广大师生确立科学化、现代化思维方式。要在弘扬传统思维方式固有优势的同时, 重点针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弊端和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 进行重点突破与整体转型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变革, 使我们的思维更具批判性、创新性、开放性、前瞻性、辩证性、敏锐性、严谨性和实效性, 为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更为坚实、先进的思维方式基础。在建构和确立现代先进思维方式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先行一步, 走在学生前头, 以发挥好对学生思维方式形成、演变的引导、示范和熏陶作用,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克服阻力, 深入人心, 少走弯路, 更富成效。

摘要: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改革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结合起来, 以思维方式的变革和转型来推动并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应汇通古今中西进行综合创新, 确立起更具个体独立性、科学理性、求异多向性和动态开放性的现代思维方式。要大力研究、宣传和普及现代思维科学知识, 引导广大师生确立科学化、现代化思维方式。

教育发展方式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5

2月17日下午,大坞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根据活动计划安排进行集中学习讨论。

全体领导干部、书记,宣传科、调研室、督查科等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镇党委书记宋彦德主持。

会上,宋彦德书记全文领学了枣庄书记李同道在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体领导干部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随后,各位领导干部、书记分别就“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以来,各自学习、讨论情况谈了心得体会,对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汇报。

崔晖镇长对大讨论活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园区建设、植树造林、项目建设、机关作风等工作做了重点安排。

最后,宋彦德书记作强调。

一是要把枣庄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纳入大讨论活动中,要学深、学透,对照枣庄、滕州两级市委要求,做好结合文章,谋划好当前工作。

二是要狠抓落实,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解读两级市党代表大会报告,突出大坞工作重点,明确措施,坚定不移的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6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因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衡量,即教育评价问题,就成为了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评价改革,其目的是对传统重分数轻技能、多指责少表扬、重灌输轻启发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过程。档案袋评价法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项目就是符合这种评价理念的两种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以杜威的“学生为中心”、“教学民主化”的教育思想为理论根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评价改革思想为思想基础的评定方法,属于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最先实践于美国。该评价法通过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同学甚至社会人士,将体现学生学业表现、心理发展等材料进行有计划、有选择性的收集,结合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发展、成就和进步状况。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简称OECD)于1997年发起的,为OECD成员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该评价项目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上设计的测试,十分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PISA从个体学习者、教学、学校和教育体制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还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教育因素等方面对学生和学校进行考察。其测试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三者组成一个循环体(如图1所示),而且在每一次评估中只对其中一个主要领域作深入评估。如2000年国际学生评价重点是阅读素养,2003年转向数学,并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问题解决能力,2006年转向科学,2009年又重新回到阅读,以此类推。

二、档案袋评价法与P15A差异分析

理论基础。档案袋评价法产生的时代正是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理论大行其道、建构主义等教育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些理论所强调的注重学生自我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对档案袋评价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等也对人们重新看待学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PISA评价方式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处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考察他们对学校特定课程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运用在校所学知识能够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做到哪种程度。因此,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贯彻的始终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即教育是为了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目标。每一种教育评价方式必有其特定的评价目标,即此项评价测量的是学生哪一项或者哪几项素质,属于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其测试结果是可以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还是仅仅作为一个水平和程度的呈现等。

档案袋评价法不仅具有设计上的创意和方法上的创新,而且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关注过程”、“强调质性评价”以及“教学与评价整合”的改革趋势。它的进行和实施具有连续性,显示的是学习者的成长过程。另外,它体现了学习者学习全程的多元信息,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注重挖掘学习者隐藏的学习潜能。

PISA评价既是一项选拔性测试,又是一种水平性测试,即通过PISA测验,其结果既可作为选拔的标准,又能够看出受测者当时的学业水平。其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国中学生(15岁)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否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关注学习成果的质量,学习成果的等价性和学习机会的均等性,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四个子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PISA的评估重点并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学校的常规课程内容,而主要是在于评价学生是否做好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评价主体。一项评价主要由谁实施、实施的对象是谁,这便涉及评价项目的主体。PISA项目主要针对的是OECD国家(后来也有一些非OECD成员国家如中国参与)中的15岁的青少年(相当于初中毕业生),测试其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说PISA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是确定的。而对于档案袋评价法,其研究对象则是不确定的。就目前此项研究实施的情况看,研究对象有幼儿园的儿童,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对艺术类学科或者学生在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的时间段用档案袋评价,其效果会比较好。因此,无论从研究的适用者方面还是研究的实用性角度考虑,档案袋评价法的研究对象都是不确定的,相对于PISA研究法,其包括的范围也更大,更细致。

评价内容和类型。评价内容即研究,它是对学生的某些素质,某些方面进行测量、关注;类型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者衡量尺度对研究进行种类划分的结果。

档案袋评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的具体构成因使用目的、提交的对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产生差异。目前,对档案袋分类较为权威的是美国学者格莱德勒的分类方法,他依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理想型(ideal)、展示型(showcase)、文件型(documentation)、评价型(eval-uation)以及课堂型(class)五类。理想型,即通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文件型,即用于记录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成就,内容包括学生作品、同学反映,以及教师对其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评价、观察、考查意见、表现性测试结果;展示型,即用于向家长和其他人展示由学生本人选择出的最好、最喜欢的作品,以及成果和获得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等;课堂型是一种总结性文件,用于向家长、管理者报告学生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描述所有学生取得的成绩及表现情况的总结,以及教师的年度课程、教学计划及修订说明,还有教师给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评语;评价型,即根据预定的标准,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表现情况进行标准化的评价。还有约翰逊的三形态说,即按照人选材料的性质将档案袋分为最佳成果型(best-worksportfolio)、精选型(selection port-folio)和过程型(process porffo-lio)三种。另外,根据档案袋的严密程度和是否具有规范性的结构又将档案袋分为结构性档案袋、半结构性档案袋和非结构性档案袋三种。

与档案袋评价法相比较,PISA评价法的评价类型则简单得多,它选择阅读、数学、科学素养三个领域作为其评估对象,认为这是现代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人们应对生活所需的关键能力。作为一种循环式的评价方式,PISA评价法每3年进行一次,分别测评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具体是指“被测试者能理解、运用和反思文章的能力,以增加个人的知识,发挥个人的潜能,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个人的目标”;数学素养指“学习者能识别、理解和从事数学工作,能从数学的角度做出充分判断,是目前和将来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与同伴和亲戚的社会生活,以及作为建设性的、有爱心的及反思性的公民的需要”;数学素养则是指“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得出有根据的结论,以便理解和帮助做出对自然界和通过人类活动使其变化的决策”。每一种素养都包括内容(概念)、过程和情境三个维度,每一次评价都以其中一种素养为主,其他两种素养为辅。

三、实施结果分析

档案袋评价法经过数年的实施和测验后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在一些地区也有了成功实施的典型,如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设计的“笔耕袋”、“阅读袋”,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实习小组开展的“愿望袋”活动,有的学校还设计了数学“出题本”,这些都显示了档案袋评价法广阔的应用空间。另外,档案袋的实践经验指向行动研究是进行档案袋评价法的最有效途径。

PISA利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在时间短、样本量小、试题量大、覆盖面广、成本低、误差小、减轻学生负担、减少考试焦虑的同时,确保了评价的科学性,拓宽了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使教育评价更具实用价值,取得了广大教育研究者和师生、家长、学校的一致认可。2000年,PISA共收集了近26万有效的学生样本,实现了阅读素养的提取信息、解释说明、反思并评估,还有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5个维度的测量与评价;2003年,PISA共收集了27万多个有效学生样本,实现了数学素养的变化和关系、数量、空间,以及形状、不确定性、问题解决、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7个维度的测量与评价;2006年,PISA共收集了39万多个有效学生样本,实现了对科学素养的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和使用科学证据等三个科学能力,以及科学兴趣、支持科学探究等两个对待科学的态度和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等7个维度的测量与评价。2009年,PISA有68个国家和经济体参加,其内容除了在2006年设计的阅读素养内涵基础上有所发展之外,还开发了电子阅读技能的评估。总之,每次PISA测试的结果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如“芬兰模式”等。另外,在2009年的测试中,上海作为我国大陆唯一参加的地区还获得了三项测试均位居首位的好成绩。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两种评价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各个参与主体(教师、学生、学校及家长)对评价方法的认识不够充分,使评价方法的施行受到阻碍甚至无法顺利实施;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为指向标的教育目标仍对一部分人的教育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导致“偏离正轨”的档案袋评价法难以施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对已经极为忙碌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和困难;档案袋内容不明确且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且会因为缺乏交流和反馈导致同一区域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不同;PISA实施的不连续性对学生的测评无法持续;繁重的准备工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个测评对教师和参与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等。

研究者们也发现,要有效开展这两种评价法就必须强化评价主体的理解与互动。另外,科学选择评价内容与评定标准对提高评价的质量和发挥其教学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思考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现了对既定的义务教育任务的完成之后,已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教育评价,使教育评价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以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上述所提及的档案袋评价法和PISA评价法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启示。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倡导学习环境和内容的生活化和情境性。PISA评价法与档案袋评价法中关注的——学生是否准备好去应对未来的挑战、注重学习过程等与基础教育改革所要求的也有相同之处。

但不可否认,作为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评价方法,无论是这两种方法本身还是施行时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如上述已经提及的一些问题。PISA虽说已经具备了极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认可度,但毕竟只是3年举行一次,在这期间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如何进行评价、采取哪种方式评价,这都是需要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另外,在评价施行之前的准备工作和活动进行中的工序繁琐而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无论是对参与活动的教师、学校、评价组织,还是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都将是巨大的投入。

然而即便存在诸多困难,但就目前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来看,跨国间的教育评价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参与PISA评价项目也是必然的要求和结果。PISA是一项在理论、技术、管理上具有先进性的系统研究,亦是一项以改进教育政策为目的的实证研究。这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势必会给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首先,除了关注测试结果中显示的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外,PISA也注意到学生与学校的背景,并更加关注学校和教育政策在提升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而这正是我国目前教育评价研究或教育评价手段与方法中甚少涉及的。PISA从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了学生成绩差异的社会经济根源及教育资源投入效益预测等更深层次的分析报告。它主张各阶层的孩子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成长的教育,这也与当前我国倡导的教育均衡、关注教育投资的有效性相一致。因此,要建立同我国国情一致的教育评价制度,就必须深入分析影响教育成效的各个因素,挖掘各区域对教育有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在建立全国大的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各个区域有针对性的次级评价策略。

其次,若将PISA项目的评价对象进行扩展,则PISA每3年进行一次的测试制度正好与我国现行的“6-3-3”学制的阶段划分一致。也就是说,在小学三年级结业后进行的第一次测试可以作为小学初级阶段的学业水平判断,后续便是在小学六年级—一小学升初中的年份、初中三年级——初中升到高中的年份、高中三年级,即所谓高考年份(以上安排是按照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6-3-3”学制进行安排的,另外一些特殊地区则应进行具体分析)。PISA的这四次测试结果既能有效显示以上所述各个阶段我国青少年的学业进度和水平,并作为终结性的能力测试对学生进行考核,又能对学生的毕业升学起到正常纸笔测试所起到的筛选作用。

最后,针对一些部门和人士提出来的在PISA每3年一阶段的测验间歇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PISA评价法与档案袋评价法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相结合来解决,由此也可建立起一整套评价体系。这就与国际上流行的、认为评价方法应当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倡导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和情景化,这是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PISA评价方法和档案袋评价法作为世界上较为先进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与这些要求不谋而合,因而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和安排后产生的多元评价,势必会对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完善产生有益的影响。

作者单位均系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于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 篇7

一、新时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 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规模有所扩大, 教育类型日益丰富, 教育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入学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 教育规模扩大中的教育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和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职业教育的比重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较少。无论是职业教育的从教人员数量, 还是职业教育中的在校学生的人数, 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都是较少的。其次,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乡镇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没有城市教育的水平高。乡镇的教师待遇比不上城市教师的待遇, 后期参加学习的机会也没有城市教师的多。国家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最后, 初等教育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高等教育中对学生“放羊式”的管理。高等教育往往采用粗放型的管理, 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2. 教育整体质量不高

我国的人口多, 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大, 教育发展首先要重视规模。教育规模扩大后, 则需要重视教育质量, 由于发展带来的惯性, 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忽视教育质量的问题。办学方式的转变, 民间资本的参与, 使教育向商业化模式转变, 经济利益的趋势难以兼顾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片面发展,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管理过于严苛, 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生的选择有限, 造成学生升学压力大, 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育, 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这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综合能力普遍偏低, 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二、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的途径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我国产业升级和“中国梦”设计和实现的要求, 重在优化教育规模和结构, 旨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要将内生方式和外生方式相结合, 以实现新时期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育发展的内生方式, 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首选。

1. 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配置

教育结构即教育体系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精英人才,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注重发展乡村教育, 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协调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 实现新时期教育区域平衡发展。

2. 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着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要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授, 又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教师要区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 因材施教,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特长。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 废除老旧的教学内容,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时代性。

3. 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8

一、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是建设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 必须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大幅度地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3号) 明确指出:“制定气象人才培养规划, 加大气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力度, 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气象人才梯队”“加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提高教育培训能力,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技教育, 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充分利用部门内外、国 (境) 内外多种培训资源, 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 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气象部门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 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国家和省两级预报员的轮训和县局长综合素质的培训;以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 强化岗位培训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轮训”。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对气象职工综合素质的要求愈高。气象人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是业务发展、服务理念的考验;二是新知识、新技术的考验, 要求气象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过硬的综合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才能保证气象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才能保证气象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更好地开展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工作。事业的发展靠人才, 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 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发展气象事业的新定位更加突出了人才战略在气象事业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二、气象人才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不断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部门形象进一步改善, 气象工作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气象事业的发展、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气象工作面对形势和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还难以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工作的要求, 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高、精、尖、专人才短缺。整体队伍的学历层次、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尽合理, 存在着“根重杆粗梢子尖”现象, 而且气象工作急需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较缺乏, 拓展领域所需的交叉学科人才较为匮乏。

(二) 对教育培训没有足够的认识

气象职工的职责任务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项:一是学习, 二是工作。只有学习好, 业务技能素质才能跟上形势, 工作才能符合更高的要求。但在部分职工思想认识中, 学习、教育、培训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足。个别单位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人力和财力投入不多。

(三) 教育培训能力不足

教育培训能力不足, 突出表现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资源不足, 突出表现在教学场所, 培训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上。

三、加快转变气象教育培训发展方式的对策与思考

以上现状和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 就会直接影响气象人才队伍的发展, 影响到现代气象业务的科学发展。因此, 要抓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创新培训理念, 营造出“讲学习、爱学习、抓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加快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笔者认为,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气象教育培训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 以认识求进步、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

在新形势下, 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 使气象职工树立“五种理念”:一是牢固树立“气象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的理念;二是树立“教育先行”的理念;三是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四是树立“全方位教育”的理念;五是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 处处是学习之所, 时时是学习之机, 事事是学习之果”的共识, 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要选准切入点。总的来看, 当前, 内蒙古气象部门职工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与工作需要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大专以上学历占有很大比例, 但真正专业对口、具有真才实学、掌握气象业务所需相关最新专业知识技能的偏少。因此, 开展教育培训要事前认真调研, 摸清实情, 因人而宜, 根据年龄、知识结构具体情况, 本着“急用先学, 学以致用”的原则, 确定参训学员、培训教材、培训形式等;事中因材施教, 采取长短结合, 分级分类, 集中培训、组织助学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构建合理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着力提高业务骨干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后岗位运用, 巩固成果,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不断更新知识, 增强业务技能。

(三) 以制度求规范, 夯实基础, 强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当前, 从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与保障角度看。气象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 管理者素质还有待提高, 教育培训制度体系还有待健全完善, 在培训管理、教学档案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从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方面看, 工作调研的力度还需要加强, 在对基层一线气象职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方面还有不小的“欠账”。笔者认为, 夯实基础, 推进规范化管理, 是气象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构建完善气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各项配套制度, 构建通畅、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 认真执行好有关制度和规定, 严格按工作分工和权限办事, 理顺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机制, 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四) 以需要求质量, 增强培训针对性

提高培训效率当前的气象教育培训工作, 过多地侧重于业务技能培训, 属于实用主义或被动的培训, 即“缺什么, 补什么”“要求什么, 培训什么”, 由于时间有限, 职工往往难以静下心来学习, 被动地接受, 这不利于建立长效的气象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也导致培训效果打了折扣, 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要切合气象业务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入手, 确定培训层次、内容和方式,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注意以训促学, 切实抓好部门各个工作岗位技能培训;以考促学, 大力加强气象基础基础知识培训;以赛促学, 抓好气象基本业务、气象服务和管理三支气象队伍的专业人才培训和能手选拔培训;以练促学, 充分利用运程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开展培训。要考虑干部的层次性与差异性, 实行分类培训, 形成梯次。在对参训人员的文化水平、年龄层次、岗位技能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把培训对象分为重点类、更新类和补缺类等三个类别, 针对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确保培训取得实质性效果。一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精通本职业务且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员作为重以学习现代气象业务管理和息处理技术为主, 提高对气象业务长远发展的研究和解决实际业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业务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提升高精尖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具备大专文化同等学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更新类, 侧重于学习气象新知识、新业务和新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其他人员则属补缺类, 根据其岗位要求、专业经历。按照“干什么, 学什么, 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业务培训, 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要求。

(五) 以贡献求发展, 围绕能力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气象职工业务素质, 业务技能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 是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培训, 使气象人才岗位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第一。在需求策划的指导思想上由单纯学习知识向注重提高能力转变;第二, 培训理念上由单纯提高素质向提高素质和能力并重转变;第三, 在机制建设上, 由行政制度要求向岗位技能要求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机制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用人观, 积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六) 以创新求活力, 强化质量意识, 指导教育培训工作

科教兴气象, 人才强气象, 转变教育培训发展方式,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培训工作, 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教育培训工作, 用改革的精神, 推动教育培训工作, 其落脚点在于创新。一是培训理念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实现工作创新的前提。二是培训内容创新, 在培训中, 要尽快构建符合气象业务各岗位培训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标准。三是培训方式的创新。要利用气象部门主干网络或因特网, 大力开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可将拟定的题库、案例库等有关教学课程放置网上, 共享优秀教育培训资源, 规范内容, 降低成本。要变单渠道培训为多渠道培训, 但最终的立足点在于提高能力, 注重质量和效果。四是培训机制的创新。培训机制建设是推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基础, 包括激励机制, 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机制等等。

(七) 以服务求支撑, 紧扣发展主题, 科学推动教育培训工作

服务支撑是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定位。为气象事业发展服务, 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一条主线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充分利用部门内外的教学资源, 有为方能有位, 教育培训的为核心体现就是“服务”。全力以赴为提高气象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服务, 促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教育培训事业就会得到不断支持和发展。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永远。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培训, 全面加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 是当前乃至今后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研究建立一种在业务发展和培训需求之间紧密衔接的快速反馈机制, 开展教育培训需求调研, 及时掌握情况变化和需求变化, 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培训内容, 拓展新领域, 积极开展有效培训工作, 耻气象人才能够及时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 最大限度地利用培训资源, 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培训效益目标。

摘要:文章论述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在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分析了内蒙古气象人才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新形势下气象教育培训发展理念、组织管理、办学思路、培训模式等, 对加快气象教育培训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理性探讨。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9

一、高等教育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概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 而如今, 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已经不符合社会要求了, 单纯的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标准显得过于局限, 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表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 高等教育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不能离开经济而存在, 经济不能离开高等教育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 经济竞争联系着教育竞争 (TifentalsZvigulis, 2003) 。一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高等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经济体制决定高等教育体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决定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市场供求决定高等教育的供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影响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等;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一直把经济发展作为它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不断地寻找适合于经济发展的行为模式, 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但同时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也有消极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 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发展关系, 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高等教育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首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又好又快的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刻的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次, 伴随着“三大转变”的发生, 更多的职位需要高素质人才、更多的岗位要求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为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持。最后,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高等教育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的作用

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内容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促内需, 增消费, 保证经济转向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调整消费、投资和出口比例关系。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机构失衡会制约经济发展, 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三大产业失衡向产业结构平衡转变。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变大量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 经济增长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创新的发展。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促进技术创新, 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转变, 由科学技术的缺乏向发达的科技和较高的创新能力转变。

2. 高等教育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稳定的、持久的因素。消费需求不足是目前经济的主要形势, 单纯依靠投资、出口不能保证经济全面发展。以2007年和2008年统计数据来看, 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128793.8亿元, 最终消费率为49.0%;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149112.6亿元, 最终消费率为48.6%。从世界范围来看, 年均最终消费率为77.6%, 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基本达到了70%以上。2007年投资率为42.2%, 2008年投资率为43.5%。从世界范围来看, 年均投资率为22.1%, 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由此可见, 我国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 而消费需求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将近30%, 这样一些行业生产过剩, 不利于居民生活状况。居民的消费支出影响最终消费, 高等教育的消费支出又直接的影响到居民消费从而影响经济。高等教育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方式促进内需消费。一方面, 高等教育通过扩招直接刺激消费。受过良好教育个人的高收入能够增加政府税收、减少国家资金支持。这也可以解释为更多的消费, 这是一种生产者获益于所有有教育背景的人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这种转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物质消费占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下降, 精神消费的比重上升, 高等教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成为居民储蓄首要消费方向。2008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607.7万人, 在校学生数高达2021.0万人。具调查, 每增加一名大学生, 国家在正常经费上需要花费上万元, 这必将拉动许多领域的消费, 相应扩大了内需, 再加上各高校的基建投资, 拉动内需消费的效益将更大。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 促进社会流动, 间接参与扩大内需。高等教育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但能够促进制度创新和高尚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还能够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高品质、高效率, 从而从不同角度增加物质和精神消费。另外, 当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产品寿命期不断缩短, 这时的内需消费更多来自拥有量的更新, 而这种新产品的产生, 必然需要高等教育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3. 高等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下图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行业增加值情况:

如上图所示, 我国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 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高, 从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间, 第一产业增加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三农”问题的存在, 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 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居于高位, 这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同样制约着经济发展。从2005年到2007年, 每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虽然有所提高, 但第三产业并没有发挥出其潜在作用, 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还有一定差距。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部分提到: (1) 改造提升制造业 (2)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加快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 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潜力,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促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保证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等教育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某研究表明, 高等教育基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会使工业产量增长0.35个百分点;并且, 就读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数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会使农业产量增长0.15个百分点。首先, 各高校引领知识创新的重任, 培养造就了各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高等教育为提高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供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科学技术纳入农业的生产中, 使农业实现现代化。其次, 高等教育使第二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引领科技创新, 并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最后,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可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合理化。发展高等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 进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密集度和对各要素的利用效率,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

4. 高等教育对加强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 在以知识加工、传播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未来社会, 学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如今, 各高等院校已成为高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 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以及科技发明与推广的中心, 它所拥有的大批高、精、专人才所创造和开发的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市场, 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另外, 高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培养和造就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教育通过培养、训练以及吸引最有潜力的人才, 来创造高素质的劳动力对我国而言,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必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使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必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和重要知识贡献。

三、高等教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服务策略

1. 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扩大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

调整需求结构, 增加高等教育物质消费, 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消费市场, 增加人民对高等教育消费机会。另外还应注意知识和文化的精神消费,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稳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近年来, 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本科生、研究生大量扩招, 2000年,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220.6万人, 2006年, 普通高等教育招人数是546.1万人, 到2008年, 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达607.7万人, 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以及高考年龄的放宽, 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可喜表现。但是, 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应是多样化, 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样化、模式的多样化、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以适应各类层次的需要。二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大学后续教育, 统筹各级各类资源, 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 积极推进社区教育, 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增加高等教育消费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 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 必须充分发挥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的优势, 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更大责任。法律授予权利的政策体系对于高等教育实现其社会目的所必需的, 这种政策体系包括严密的政府监督、有效地指导。首先,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其次, 要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在教师教材教法、教学科研设备、社会实践基地、经费投入安排等方面保障到位。最后, 要健全多层次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对现有的监测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完善, 探索校内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 鼓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质量进行评估, 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教评价模式。

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形成新型的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进而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建立开放型高等教育体制。促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将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从空间上和层次上拓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二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建立服务型高等教育体制。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 就是要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产业结构发展相衔接, 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求各高校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优势的基础上, 要抓好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要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等专业, 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生产”出具有高超专业技能、优良专业素质的人才。

摘要:新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战略方针。在新的环境和背景下, 为了在国际上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就必须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而高等教育是取得这些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阐明了高等教育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提供的服务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NIU Outreach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Higher Education Alliance for the Rock River Region

[2]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

[3]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4]Ceyda OZSOY,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dolu University, Eskisehir, TURKEY October18-19th, 2008

[5]D.avid Bloom, David Canning, and Kevin Cha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 Harvard University September20, 2005.

[6]Ceyda OZSOY,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dolu University, Eskisehir, TURKEY October18-19th, 2008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篇10

一、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 中要求,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务, 教育改革关系千家万户, 当前我市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异常突出, 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要把握好改革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教育改革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需要以改革精神推进教育法治, 以法治方式保障教育改革。

(二) 依法治教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教育管理, 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 还是学校内部管理, 都是一种行政性、执行性的管理活动, 要求有很高的效能。而传统的教育管理中, 政府各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职权存在交叉、责权管理并不明确的状态, 导致履行职能时会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只有通过立法确立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对学校的权利和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才可以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减少对学校直接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过程的干预, 进而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运行。

(三) 依法治教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

教育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 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与教师及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上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办好学校。有效地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 就必须对教育关系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职责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要求各方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教育活动。一旦出现教育纠纷, 法律手段则是解决教育纠纷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沈阳市开展依法治教的实践与探索

(一)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1.推进简政放权, 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编委办的统一部署, 我市依法共分三批下放和取消三项行政权力。下放的两项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公办) 设立、撤并的审批”“民办学校 (非学历) 的许可及管理权限”, 取消的一项即“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备案”。同时, 我们做好各项下放权力的培训, 保障区县能够正确行使权力。简政放权, 既规范了审批事项, 又提高了教育部门的行政效率。

2.梳理责权清单, 明确主体职责

今年,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全力开展责权清单的梳理工作, 在原有 《行政职权目录》 的基础上, 结合“三定”工作及简政放权工作, 梳理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旨在形成“权责对等”的教育管理机制。此外, 各区县还从反面梳理学校的责任清单, 明确学校“不可为”的范围, 以此来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 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3.配备法律顾问, 加强队伍建设

作为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市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工作。市教育局常年聘任法律顾问, 中小学也已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 协助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日前, 市教育局下发了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 要求各区、县 (市) 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实现市、区、校三级法律顾问制度的全覆盖。

(二) 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进依法治校

1.落实全会精神, 确定改革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要求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正是体现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思路, 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确定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项目, 以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的下发为标志, 全面启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

2.以章程为抓手, 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章程在校内规则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学校内部治理的“宪法”, 也是学校自主办学、民主治理的根本法和重要依据。去年, 我市出台了 《沈阳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依据该办法制定学校章程, 要求区县 (市)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章程进行核准, 使学校办学有章可循, 避免随意性。目前, 所有区县 (市) 已全部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校章程的核准工作, 实现了我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全覆盖。

3.梳理各项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质是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要求学校有运行良好的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目前, 全市中小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梳理和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预计年底前形成“一统三配”、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三)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 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1.做好法治教育的师资准备工作

法治教育, 师资为本。为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我市着力开展了法治教育培训工作。同时, 要求各区县、各学校积极开展区本级、校本级培训, 确保“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教师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法治培训。培训有助于提升校长及教师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也为深化我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2.做好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渗透工作

《决定》 中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列入国家课程。当前, 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现有学科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小学以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为主, 初中以 《思想品德》 为主, 高中以 《思想政治》 为主, 确保开齐、开足课程, 并且鼓励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法懂法, 树立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还可以使他们浸润在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里, 培养自身自觉、理性地遵纪守法精神。我市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高中宪法通识系列讲座活动、法治大讲堂、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保护“两法一规”宣传活动等, 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促使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治意识。

三、几点启示

(一) 应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必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进一步简政放权, 改进管理方式, 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构建三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 进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 应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作用

推进依法治校, 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章程作为“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相关制度为配套的学校制度体系, 使各项改革探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此, 应该加强宣传、学习和落实, 更好地发挥章程在学校建设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中的重大作用, 形成依章治校、按章办学的良好氛围。

(三) 应完善教育追究问责机制, 依法、依规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追究、问责

在依法治教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教育的相关主体都存在对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尊重的现象。在教育管理、学校办学中,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 必须做到依法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超越或者滥用教育行政职权的、违反法定教育行政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都应该依法对其追究、问责。

上一篇:高速公路现代通信技术下一篇:PCI监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