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观点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通过归纳分析高职教育科研大讨论的成因及各种观点,提出了自己对发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六点启示和看法,从而间接或侧面地回答了讨论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关键词]高职;科研;讨论;启示一、高职科研大讨论的起因近2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等教育观点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等教育观点发展论文 篇1:

解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学科性视角

摘 要:《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自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学者高度评价,而从学科性视角审视该书,其对高等教育学内部建制的完善和实践工作者外部需要的满足均有一定边界。未来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需要取法于方法性视角。

关键词:多学科观点;高等教育研究;学科性视角

所谓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从研究目的、研究程序、研究形式来看,实际上就是单个学者进行的个别研究。个别研究则是不同学者从单个或者多个学科观点出发分别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研究,为后期的集体研究和整合研究奠定基础,其研究目的在于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某种意义上,《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正是这样的一部著作,只是没有最后作一个归纳整合,使各个学科观点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一、为什么要再解读?

由潘懋元教授领衔、来自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参与撰写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自2001年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学者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此书是一部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力作,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建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凡关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论述几乎无不以此书作为重要参考文献,足以说明该书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外部建制上取得了卓越成绩,学界有目共睹,诸如人才培养(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机构(各级高教学会、高教所、院校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临时研究者、短期研究者、长期研究者、终身研究者)、各级研究项目与研究基金、学术刊物、学术文献等方面,堪与其他成熟学科媲美。但多年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并没有改变高等教育学在其他学科学者心中的形象,高等教育研究者缺乏与其他学科学者平等对话的独特话语系统,甚至还缺乏与高校管理人员对话的经验体悟,致使高等教育学没有形成与其外部建制相匹配的社会影响力,它依然只是众多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可以说,高等教育学外部建制发达,内部建制任重道远,它还只是一门应然学科,距离实然学科还相差甚远。原因何在?是否与《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示范作用有关呢?此为理论上的必要性。

此外,就高等教育实践而言,本书对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意义重大,是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他们理性思考、作出高等教育决策的重要知识积累。面对高等教育行政和高校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实践工作者只就教育论教育是肤浅的,何况教育学并没有成为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个视角,故而还需要从教育之外的多个角度来分析解读,才能深刻把握问题症结,作出的决策才能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11个学科和理论的视角为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了分析解读的“利器”,使得实践工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问题需要人们从教育之外的其他学科角度来“看”。由于实践取向,他们不只是为了获得理论的高度,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他们不只是关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哲学意蕴等,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用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的话语系统和方法来关照实实在在的高等教育问题。《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实践工作者的需要?此为实践上的必要性。

总之,解读不是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也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必要自我反思,因为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能更好确定未来路在何方。

二、为什么要从学科性视角解读?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部建制为何缺乏,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怎样才能更好满足实践工作者的需要,或许从学科性视角解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所谓学科性视角,它有两层涵义:建设一门成熟独立的高等教育学;回答如何“看”的问题,与方法性视角相对,意味着把相关学科的某种(而不一定是全部)研究方法连同一些特定范畴一起引入对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譬如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话语系统,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石。

建设一门成熟独立的高等教育学是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矢志追求之一,因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指向性,缘于五个方面:时代背景、赶超意识、直接原因、政治体制、学科情结。多学科研究的介入,也没有改变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指向性,潘懋元教授引进多学科研究方法于高等教育研究中来,其初衷就是为了建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我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现实问题(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要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和方法论准备,逐步向学科建设的目标逼近。”[1]众多学者也是从理论建构的作用上给予该书高度评价。

与方法性视角“看”高等教育相对,从文化学的学科性视角“看”高等教育,研究者将高等教育视为文化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着力研究高等教育传承文化、适应文化、创造文化的功能,着力研究文化的各种属性如何制约与影响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及探讨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整合、文化的交融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将文化学特有的“文化”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解读文化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研究的问题转化为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及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文化学,或者说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成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石。

如果从社会学的学科性视角“看”高等教育,研究者则着力探究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着力探究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历的影响,以及分析高等教育机会问题。[3]我们看到的是,研究者将社会学特有的“社会分层”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解读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的相互关系,研究的问题转化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以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社会学或者说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分层”成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石。

事实上,《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很多论述都在某种程度上着力探讨高等教育与“其他”的关系,诸如高等教育与经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与科学建制等两者的关系。所以,从学科性视角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对于我们从多个侧面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活动和现象意义重大,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一条研究路径,这也正是该书的价值所在。具体表现在:第一,提供了新的概念与措词,如学术权力、规模效益、生均成本、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等都是高等教育研究者运用其他学科措词思考高等教育问题的结果。第二,提出了新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在其他学科话语系统的诱发下,深化了研究内容,变换了领域与层次,从不同角度给予解释。第三,改变了固有的提问方式,不再局限于高等教育自身,杂交式追问成为基本方式。第四,提出了新的研究规范,相关学科成熟的学术规范刺激着研究者不断反思高等教育研究自身存在的问题,丰富了高等教育理论知识体系。

但从学科性视角审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它有两点不足:第一,借用其他学科的基本范畴。在这种视角下,构建高等教育社会学与高等教育文化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社会分层”与“文化”范畴,如果将这两个核心范畴抽出,高等教育理论中的东西所剩无几。这种“示范”效应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生搬硬套其他相邻学科的理论、概念、术语,频繁使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词汇,且以这些学科的逻辑为基准,企图为高等教育问题寻找药方和合法化依据,这样极有可能使得高教理论成为其他学科理论的从属理论,因为剥离“高等教育”四字后区别不大,或在某些概念前塞入“高等教育”四字也未见不妥。第二,站在其他学科立场言说。基于学科性视角,研究者就会用社会学的分层理论研究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的关系、用文化学的理论研究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用市场分割理论研究成本分担与学费问题、用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的权力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权力结构,这些都是以其他学科的方式提出问题,再从其他学科的视角观察并回答这些问题,把高等教育变成其他学科的实践领域,用高等教育活动来验证和说明其他学科的理论。

学科性视角虽然拓宽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但无法从研究对象自身(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20岁左右的青年学生)抽绎出高等教育的特定范畴以作为本学科的特有标记,以区别于其他学科,从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内部建制。此外,站在其他学科立场进行言说,没有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意识,也就当然不可能为高等教育实践者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武器。因此,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转换视角,回到高等教育自身进行言说。

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路在何方?

从学科性视角解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该书的局限性还是存在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如何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走出一条既能解决高等教育学内部建制,又能为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工具的路子,值得高等教育研究者深思。笔者以为,从实践工作者出于实践取向的现实,方法性视角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所谓方法性视角就是研究者借助相关学科的话语系统,将其用作“方法”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不是借用它们,将其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石。

社会分层与流动是社会学的特有范畴。如果从方法性视角来运用该范畴“看”高等教育,就是只是把社会分层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分层问题,看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是如何分层的,探讨高等院校的变革方式,而不是分析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马丁•特罗正是在方法意义上开展“地位的分析”,他始终把“分层的观点”作为分析解读高等院校系统形状的工具,对二战前后的老大学、新大学、非大学性质的高等院校在权力、财富、名望和声誉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回答为什么各国的高等院校都是按照这个等级次序发展,认为尖子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是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新建的非大学高等教育系统,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地位等级上,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市场竞争使然,另一方面是由国家干预所致。[4]

“文化”则是文化人类学的特定范畴,托尼•比彻直接吸收人类学分析文化的传统,把文化看作“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基于此,他把高等教育整体或某些部分看作是一个文化系统,综合运用哲学分析与现象调查(譬如访谈),探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术文化现象,重点分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文化。他对六个学科各个层次的100多人展开访谈,分析访谈材料时,第一步就是对每一个学科作详尽的文化人类学描述,再收集受访者对描述的反应。他发现不同领域中的知识群与学术文化有关系,特定的学科埋藏在特定的知识群中。他进一步分析了背后隐藏的原因,解释道:“学科文化(学者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不同在于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文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学术文化的若干环境因素、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知识的性质。”[5]从托尼•比彻对学科文化的人类学分析,我们根本看不出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适应、创新、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的只是如何将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来剖析高等教育某一部分(学科文化差异)背后的种种因素。

可见,方法性视角下的多学科研究立足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把关系密切学科的特有范畴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中作为分析、解读的方法,不仅没有把高等教育领域作为检验其他学科理论的试验田,而且始终坚守高等教育立场,以开放的胸怀处理高等教育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为我所用。至于能否从对象中抽绎出高等教育学自身特有的范畴,以完善高等教育学内部建制,相对于学科性视角层面的研究,方法性视角的研究更有可能性,因为它立足高等教育自身,可为本学科的理论建构提供知识积累。尤其是,方法性视角可为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方法借鉴,满足实践取向的需求。

总之,从学科性视角解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既能让人们看到该书的价值和边界,又能激发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未来走向,具有解构和建构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1][2][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07-162,260-289﹒

[4][5]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0-170,171-207﹒

作者:陈金江 王 骥

高等教育观点发展论文 篇2:

对高职科研大讨论的几点启示

[摘要]通过归纳分析高职教育科研大讨论的成因及各种观点,提出了自己对发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六点启示和看法,从而间接或侧面地回答了讨论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

[关键词]高职;科研;讨论;启示

一、高职科研大讨论的起因

近2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1184所,比本科院校还多105所,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2008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907万人,而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2009年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比1999年的474所增长了1.6倍。2010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共有1239所。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半壁江山,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在稳步发展。另外,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课题,需要高职院校来回答,然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对长期从事中等职业教育而现在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师和管理者来说,毕竟是一项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只能靠自己通过科学研究,在实践中逐步学习、逐步探索和逐步解决。

去年年底,自发形成的“高职院校要不要提倡搞科研”的讨论,引起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先后有《谁说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和《高职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等11篇文章参加讨论。

这次讨论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它拓宽了人们的思路,给人以启迪,无疑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讨论除了针对“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的问题外,还牵涉到怎样认识“科研”,高职院校如何搞科研等许多问题。各路学者和研究人员从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各抒己见,观点鲜明,旁征博引,犹似“华山论剑”,争论激烈,从而使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升温、深化和升华。

二、讨论中产生的主要观点

1 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观点是:既要克服教师只会教学,不搞科研的现象,又要避免教师只做科研,不愿上讲台的现象。高职院校只要通过制度设计,就能有效地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产学研结合服务,使科研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2 不要把高职科研神秘化。主要观点是:科研没有身份限制,科研并非科学家、大学教授的专利,现实生活中出自平民百姓之手的科研成果并不鲜见。排斥高职搞科研,除了我们长期将科研神秘化的因素之外,对高职师资的科研能力缺乏信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 高职的真正“短板”不是科研是教研。主要观点是:高职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度,不是加大科研,而是要加大教研。高职教育的核心关注点,应聚焦在教学中,鼓励并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就是开展科研,也是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4 高职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主要观点是:从科学研究和职业教育的定义上看,科学研究显然更应该属于以研究为主的综合型大学之责。从国家配备的资源、所招学生的生源以及国家给予高校的定位来看,高等职业院校都不应承担科学研究的工作。高职院校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

5 勿让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的“短板”。主要观点是:从实际应用看,前沿、高尖端型的科研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一线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能力方面的项目研发更能凸显高职院校的优势。职业院校必须尽快补好科研这块“短板。”

6 高职科研期待制度保障。主要观点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改制、合并升格而成,以往教学中不重视或根本没有科研的习惯根深蒂固。要让高职科研走上正轨,成为其特色办学的重要增长极,必须要有完善、配套的制度保障。

7 高职院校到底要不要搞科研?主要观点是:高职教育搞科研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经济、产业等外在对它的要求。因此,该讨论的是高职院校该如何搞好科研,而不是要不要搞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为教学中心工作服务,走出校门,到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

8 高职院校该如何搞科研。主要观点是:如何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科研体系,帮辅制科研体系就是针对于此应运而生的。“帮辅制”,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现有的科研能力较强的人员,组织专职科研队伍,对科研能力较差的教师进行帮助和辅助的意思,而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9 高职科研须重视“三要素”。主要观点是:一些专家、学者质疑高职院校该不该搞科研,重要原因在于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缺乏信心。高职院校科研应该把握好“三要素”:一是立足师生“双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二是重过程探索,不盲目求结果。三是始终站在应用前沿。

10 高职科研应立足解决自身问题。主要观点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立足自身实际,挖课题、立项目、干实事、做文章。必须对本院的办学特色、教育定位和育才模式提出科学论证。高职院校的自身特點与实际情况,决定了其科研工作应当针对职教特点,面向职教学生,不能越俎代庖。

11 高职科研工作应独具特色。主要观点是:高职院校侧重应用性技术、技能与工艺培养,这些都存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问题,这就离不开科研。高职科研工作应独具特色,搞科研是为了以“研”促“教”。在科研课题立项上,应坚持为“产”而“研”、为“产”服务的原则。

三、对高职科研大讨论的6点启示

方兴未艾的高职教育科研大讨论,是我们重新学习、再认识高职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好机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也使我们很有感触,产生了以下6点启示:

1 科研与教研的定义及区别。

①科研的定义及内涵。

科学研究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中某种事物的规律、本质、原理和基本属性进行探索、论证的过程及其结论。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②教研的定义及内涵。

教研则是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现象、规律、本质、原理、形式、方法与实现途径进行探索、论证的过程和结论,也是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思考,通过假设寻找解决问题方案,并通过方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过程和结论,也是教学理念实现再次升华的过程。

③科研与教研的联系与区别。

笔者认为:科研在高职学院是指包括教学研究活动在内的一个比较大的科学研究范畴;而教研的范畴相对较小,科研与教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教研只不过是科研在教学领域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广义和狭义之分,宏观和微观之别,一般和特殊而论。人们通常所说的科研

应该指广义、宏观和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而教研则可视为狭义、微观和特殊意义上的科研。

2 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必然把科研推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前台。

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雨后春笋般高职院校的成立,顺应了国家和经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也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广阔美好前景的同时,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课题和新要求,在高职院校成立和发展道路上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高职院校来回答。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必然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把高职科研工作推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前台。

3 高职院校的所有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科研成果的支持和指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规划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编制:二是学院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需要通过科学论证才能最终确定:三是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设想、方案、具体计划和具体实施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地科学探索才能逐步形成和逐步完善;四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与创建精品课程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也需要通过不断地科学探索才能逐步形成;五是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划、计划和实施过程需要及时不断地科学论证、修改和完善才能顺利实现:六是学院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和发展结论只有通过科学的评审和鉴定才能客观公正评价。

4 科研离不开学院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具体支持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搞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学院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与管理工作者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同与积极参与:其次,学院在人、财、物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并取得相应成果的基本保障:再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必要外部条件,尤其学院领导的积极参与,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第四,建立和逐步完善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是孕育科研成果获奖的摇篮,是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学术水平和学院知名度的主要动力源之一:最后,科研成果的验证、转化、取得实效和推广应用,需要学院提供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实训场所和外部应用环境。

5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键和核心。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是建立一支懂教育、熟悉行业和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队伍,其核心是要有一批在教育和专业方面均有成果建树的骨干成员,这是保证科研工作质量,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学院知名度的基础,这是由国家对高职学院的定位、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层次所决定的。

6 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科研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具有相互推动作用的良性发展机制。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二者之间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内涵与形式区别。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功能,而作为三大基本功能之一的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应处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并妥善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发展科研?科研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在学院领导、全体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者的面前,需要我们这些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学者和管理者共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不断验证,逐步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各自院校实际的科研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具有相互推动作用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任君庆,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J].中国青年报,2009-12.

[2]王旭明,高职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J].中国青年报。2009-12-14.

[3]熊丙奇,高职的真正“短板”不是科研是教研[J].中国青年报,2009-12-14.

[4]孙海泉,高职科研须重视“三要素”[J].教育与职业,2010-4.

[5]王寿斌,高职科研期待制度保障[J].中国青年报,2010-2-13.

作者:戴新忠

高等教育观点发展论文 篇3:

非洲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

编者按: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非洲高等教育国际网络创始人丹姆特·泰非拉(Damtew Teferra)和埃塞俄比亚圣玛丽大学创校校长温德伍森· 塔姆拉特(Wondwosen Tamrat)于2017年11月26日在美国高等教育内情网站上刊发题为《正在形成中的非洲私立高等教育轮廓》的文章,探讨了非洲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本刊对此编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很小。该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上下徘徊,这主要是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高等教育基本上仍属于公共事业,这是非洲大陆在获得独立后实现自力更生的一个象征,直到20世纪90年代,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几乎没有得到发展空间。

目前,私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非洲高等教育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之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各种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巨大的社会需求以及全球化发展成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仅埃塞俄比亚一国,就有120多个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加纳、南非和乌干达也拥有众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且这几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数量都超过了公立高等教育机构。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促进非洲大陆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尽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和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目标方面存在各种差异,但非洲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成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选择。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对于非洲大陆相关经济体和国家的建设活动至关重要,他们提供与就业市场相关的各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和创业技能培训,还通过创造各种替代性学习机会帮助非洲保存极为稀缺的外汇资源。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促进了其与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体系的活力和效率。1990年,在南非,提供工商管理学硕士(MBA)项目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只有5个,就读的学生人数大约1000名;由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在十年后,提供MBA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增加到40个,就读学生人数增长到1.5万名。在埃塞俄比亚,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推出远程教育晚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前者常常效仿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做法。

卓越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还提供了公立高等教育机构难以效仿的治理功能。一些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被认为是“死板的”,而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则因其活力、效率和灵活性而受到称赞。例如,肯尼亚大多数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造了不同于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有利于学生与工作人员展开对话的环境而受到赞扬。

传统的观点认为,公立高等教育机构通常面向弱势群体以及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办学。事实上,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办学也有利于弱势群体。在埃塞俄比亚,接受私立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超过了50%,而接受公立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仅为35%左右。在乌干达,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女性学生录取比例约为40%,与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女性学生录取比例不相上下。

坦桑尼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为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而作出重大贡献。埃塞俄比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向数千名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坦桑尼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在高等教育入学率较低地区开设分校等方式,提升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虽然非洲大陆还存在各种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负面评价,但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拥有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工作并且富有创新是值得肯定的。随着许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逐渐实现各自项目的多样化,人们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刻板印像正在慢慢改变。

2000年以来,通过设计出具有国际特色的教研项目,肯尼亚的阿迦哈和基里里女子大学(Agha Khan and Kiriri Women’s Universities)已经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在某些国家,一些“半精英”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已享有盛誉,入读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的难度越来越难大。入读诸如肯尼亚的美国国际大学(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等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条件极为严格,公布学生录取结果常常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在尼日利亚,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赢得了家长们的尊重,后者替子女选择高等教育机构时往往优先选择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为了提高质量、广泛吸引学生,某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与国外高校建立各种合作关系。贝宁的国际管理学院(Institute International de Management)与欧洲和美国一些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埃及,开罗美国大学(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Cairo)被視为是一所精英高校。在埃塞俄比亚,圣玛丽大学(St. Mary’s University)已设法将其各种活动与非洲大学协会(AAU)协调一致,并与非洲联盟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密切合作,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国际性学术会议。

私立高等院校在非洲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开始逐渐提升,而且它们越来越多地履行曾经完全由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履行的职责。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为非洲各国提供各种关键性支持,帮助后者满足社会各界对高水平的培训和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者:周岳峰(编译)

上一篇: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论文下一篇:我国大学教师师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