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类型

2024-05-18

节目类型(精选十篇)

节目类型 篇1

1 节目类型的多样化

1.1 单一样式的节目

单一样式的节目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只有简单的样式,就如看到的一样,这样的节目就是一个整体,具有这些特性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剧、动画片等。

1.2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指的是电视节目内容专一,只作讨论类或者新闻类的节目,且这种节目大多有固定的播放时间,不随其他因素而改变,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当然,也有临时因为一些重大事件而添加的节目,如“奥运会专题”“震后抗震救灾专题”等。总之,这些节目的内容单一且都有其核心的内容专题。

1.3 脱口秀节目

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发展还未成熟,主持人往往只有一个,一般是主持人用幽默风趣的解说形式去讲述一些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时事。主持人可以不时地加入自己的观点,以突出节目风格,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等就是这种类型。

1.4 户外真人秀节目

户外真人秀节目最近越来越火,由于明星的加入,短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大片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节目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明星平时生活的窥探欲望,从节目中了解一些明星的性格爱好,觉得明星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湖北卫视的《如果爱》等。

1.5 娱乐新闻类节目

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类型层出不穷,而且这种电视节目创新的风潮似乎还不会停下,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转型,通过对节目的升级创新来找到新的出路。那些新闻类节目是肯定会保留的,因为其是人们每天获取时事资讯的最好途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节目的风格也在慢慢变化着,有严肃正经的《新闻联播》,还有风趣幽默的《新闻播报点》,更有一些电视台专门设立一个节目报道娱乐新闻。

2 节目风格多变

2.1 网络热词的运用

基于人们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节目也越来越新颖。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在播报时也会使用一些网络热词,如人民日报这样严肃客观的报纸也会用“给力”这种网络词汇作为标题,足以看出在如今的受众生活中网络热词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网络热词的运用普及在某种程度上也推进了文化发展。

2.2 邀请网络热点人物

除了用一些热点网络词汇去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观众能听得懂且乐意观看外,某些综艺节目还会邀请一些网络热点人物来吸引受众,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这类节目风格轻松愉快,邀请的嘉宾能与现场的观众互动,让观众真实的感受这些人物的性格。

我国电视台节目的创新许多都是基于别国的节目之上的,并不全是原创。许多网友都希望电视台在以后节目的创新中能够多添加中国自己本土的文化元素和自己原创的思想;此外,那些科技教育类的节目可以变换形式,使节目更有趣味,更吸引人。只有说教不再刻板严肃,这些说理性的节目才更贴近生活,更为受众所喜爱。

3 总结

电视节目的类型在今天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中有了更多样化的改变,从前单一的电视节目,到如今已是百花齐放,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鲜明的风格,而且节目风格的改变也是很大的,从严肃、不苟的节目主持风格到风趣幽默再到搞怪无厘头的节目风格,每一个变化都是创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孙宝国.电视节目三大概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

[2]孙小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突围[J].电影评介,2011,(20).

[3]陈虹,郝希群.2009—2010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0,(6).

电视节目类型论文 篇2

————以《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为例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形态日益丰富,每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内部细分也日趋成熟。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细分形态之一: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通过访问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围绕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展开谈话,以谈话方式凸现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受众。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以“人”为看点,访即采访,谈即谈话,借助人的故事来吸引观众,依据不同的职业属性,可以将人物访谈类节目分为明星类访谈节目,像《超级新闻场》,政企精英类访谈节目,文化名人类访谈节目、混合类访谈节目,如《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这几类中要数混合类访谈节目采访对象最为广泛,只要是有故事、时下热点人物,观众想要勒脚的人物都可以成为采访对象,这样人物和话题都比较丰富。

下面以《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为例,对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中的混合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做简要分析。

先以《鲁豫有约》为例谈谈明星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特点。

2002年1月1日,凤凰卫视向全球华人同步推出周播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先后访谈了156为人物,他们中大不部分是明星或焦点人物。这是一档以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为节目定位的全新访谈类节目。说它是一档全新的访谈类节目是因为它在2005年改版后培养了一批新的观众群,并且在节目的形式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节目的名字由原来的《说出你的秘密》变为了《说出你的故事》,在收视率和职业责任感的双重驱使下,《鲁豫有约》跨出了改版的一步。被邀请的嘉宾涉及范围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扩大,从栏目的副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有故事的人”都可以列入被邀请的行列中来,人文关怀的气息更重了,也更加贴近和关注人的精神层面了,特别是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精神和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将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作为节目的创新切入点,是《鲁豫有约》在众多访谈类节目中始终受到观众的喜爱的重要原因。

《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长篇人物专访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日晚21:30在新闻频道播出。《面对面》秉持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的诉求,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他们因为非凡的影响力进入了《面对面》,而《面对面》让他们更加具有影响力。节目的理想是:为变幻中国制作一份打开的人物志。所以,它以更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中国。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午间专题栏目《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的节目特色,从中总结一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主持人的选择:要求主持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决定一档谈话类节目的因素很多,但主持人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谈话节目的特殊形态和即兴交流的特殊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会成为节目的核心代表,而且也

容易在受众中拥有比其他类型的主持人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的影响力,因此,要想使电视谈话节目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抓住一批基本的热心观众,就要善于在节目中挖掘主持人的优势潜质,积极在谈话中展示出主持人的个人风采和个性魅力。

崔永元朴实随和、轻松活泼、机智幽默的个性特征赋予了《实话实说》独一无二的风格,而随着崔永元的离去,这种魅力也就荡然无存。《面对面》里王志给人的感觉是言辞犀利、思维敏捷,眼神里既有审视也有诚恳,他的这种直来直去不容含糊的主持风格和“质疑式”提问方式成了《面对面》标识性元素之一,是王志个性特征和魅力的体现。

《看见》周末版正式亮相,两位主持人一刚一柔,柴静主要负责人物专访,邱启明则主要采访新闻事件。

纵观那些有影响的谈话类节目,都有着一个出色的主持人,给节目锦上添花并使之充满活力。可以说谈话节目成就了主持人,同时主持人也形成了节目的风格。每一位主持人由于其性格、气质、脾气秉性以及生活经历、审美追求都带有“这一个”的特性,所以,他们都有着一个只属于个体本身的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和手段。

2、明星主持人的谈话艺术化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中支持人与嘉宾往往素不相识,或了解肤浅,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谈话者卸去彼此间角色的面具,形成真诚、朴实的交流,主持人的态度非常重要。首先,陈鲁豫的谈话很真诚,不会让人感觉是在作秀,得到嘉宾真诚地回应。另外,陈鲁豫在谈话过程中对嘉宾还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在相互尊敬的平等语境中对话,营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最后,陈鲁豫是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节目中,她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嘉宾,让嘉宾充分表达,而她多以一个亲听者的姿态出现。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节目时,开场前往往会来到舞台中央讲些笑话,博得大家开口一笑,对嘉宾和观众的紧张情绪起到了缓冲作用。通俗、平易、即兴、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拉近主持人和嘉宾的距离,引导其尽快进入角色。《看见》中柴静采访一上海留日男孩因向母亲索要学费未得,变飞回上海,在上海机场捅了母亲九刀。柴静也是安静的听母亲哭着诉说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有病,我不怪他。

3、话语空间广泛,选题独具匠心《鲁豫有约》明确了“说出你的故事”的节目定位,邀请的嘉宾都是“有故事的人”,《鲁豫有约》对这些人物关注的出发点是他们身上的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时代的不断发展,那些走入人们视线的所谓“有故事的人”也会层出不穷,人们会不断地企盼着从这些“有故事的人”的身上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而这类电视访谈类节目恰好就是给予受众这些信息比较权威和及时的渠道,所以观众对于这种节目类型比较感兴趣。

4、直指内心的情感表达和积极正面的情感诉求

《鲁豫有约》题材广泛,被访人物身份虽有差异,但是节目在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上,有统一的诉求,直指内心,启迪美好,在感动和感悟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我为整容狂》 一期节目的结尾,鲁豫以一个朋友的口吻告诫大家:如果不是心理或工作的需要,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整容,相信你是最美丽的。这样的质朴、坚韧、温暖、真挚的话语在《鲁豫有约》中很多,在抚慰观众的同时,也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再说《面对面》的一期节目《久病床前有孝女》,讲述的是一个叫孟佩杰的女孩从八岁开始照顾瘫痪的养母八年,后来经媒体报道,她成了全国道德模范,自此生活才稍稍得到改善。当《面对面》主主持人古兵采访养母的时候,养母说在她试图自杀未遂后,女儿说:“妈妈,你要好好活着,因为活着你就是我的天。”让无数观众感动的流泪。

5、、受众定位明确

凤凰卫视一直致力于沟通两岸三地甚至于整个大华语圈,具有全球的视野,再加上广泛的信息采集量和较为宽松的意识形态空间,受到知识分子青睐。作为凤凰卫视话语空间的代表,《鲁豫有约》的目标受众定位于一批文化层次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注重节目内涵和深度,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6、节目选择了适合大众口味的栏目话题

节目正是要通过展示这些有特殊经历人的丰富精彩的人生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动观众,启发观众思考,让观众分享嘉宾的喜怒哀乐、人生经验。《鲁豫有约》在寻求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共鸣点,提供了个人心理寻求社会思想的辅助,以及个人窥视他人心理秘密心态的平台。《看见》也是如此,对人物的关注是抓住了这些新闻眼,而不是人物本身,这样节目才有了精髓,才可以常作常新。“微博女王”姚晨作为《看见》首期嘉宾亮相,为何选择姚晨作为首期嘉宾,柴静表示,姚晨不仅是人气超高的微博女王,她的公众关注度高,还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一点难能可贵。

7、节目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说:“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这一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是以记者的形象出现,以采访的形式完成节目,观众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交锋中领略到被访者的人格魅力,也获得了超越新闻事件本身的深层意义。《看见》的主持人邱启明也曾在在微博上说:“不容忍哗众取宠的辞藻,不容忍沽名钓誉的题材,社会再浮躁,也会有一群始终坚守的人”——送给身后的《看见》

节目类型 篇3

然而,同为谈话类节目,但因主持节目内容的不同,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 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在谈话类节目中谈论新闻时政,便是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作为此类型的主持人,不仅仅需要具备一个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同时也要满足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一)客观公正,避免情感倾向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因此无论是作为一个新闻播音员还是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坚持播报或讲述中的真实客观,坚持自己的情感与新闻立场的一致性。由于在谈话的过程中,编辑、导演只能为主持人提供一个大致的谈话提纲,具体说什么、怎么说、用什么词句、口气说,都是需要主持人即时判断决定的。

另外,既然要谈新闻,便要拨开新闻的表象看其实质,其中不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去分析、评判新闻,这样更容易造成个人认知因素的掺杂。倘若主持人在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的时候,主持人老是过于关注这个新闻人物所在地域的外界评判,并引以为据,那就有可能在谈论过程中失之偏颇了。

(二)严谨 用词准确

在所有类型节目的话语中,新闻用语是最精确、最严谨的。即使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放在新闻中都有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含义。尤其在一些涉及政治类的新闻条目中,有时候误说了一个词都有可能引起重大的政治差错。在普通的谈话节目中,话说错了,说一声对不起,重新说一遍就好了。而在新闻时政类的谈话节目中,由于话题的严肃性和敏感性,主持人一旦发生了口误,很有可能是无可挽回的错误,甚至被所有的受众视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政治素养。

(三)恰当把握谈话分寸

在任何节目中,主持人的话语都必须保持分寸。任何过分的一个玩笑或者不恰当的比喻都有可能造成听者的不愉快,甚至让嘉宾或观众对谈话产生抵触。而在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言语的恰当性更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对话者的心情,更涉及新闻的公正严肃。当然,其中还有尺度的把握问题,主持人既不能像《新闻联播》的播报那样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也不能像一个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嬉笑怒骂无所不为。保持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平实又真诚、既亲切又礼貌的谈话分寸,这对于每一个新闻时政类节目的主持人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

二、专业话题类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体育竞技类谈话节目、金融财经类谈话节目、医药健康类谈话节目等等都属于典型的专业话题类谈话节目。与其他谈话节目不同,专业话题类谈话节目探讨的是某一个特殊领域的话题,节目中的嘉宾、参与节目的现场观众也都来自特定领域,或者具有特殊的需求,会题注特殊的问题;另外,谈话的方式也不在是嘉宾观众出于同一个平面内共同座谈,而使以专家介绍为主,主持人、观众则处于一个聆听、反馈的辅助地位。正因为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主持人提出了一些有别于其他节目主持人的特殊要求。

(一)专业:了解谈话领域,不做局外人

既然要求专业话题类谈话节目谈的都是专业性的话题,自然要求主持人对所主持节目中涉及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做金融节目就要了解金融知识;做体育节目,自己最好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总之,了解谈话节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甚至成为该领域内的“半个专家”甚至“一个专家”,是做好一个专业话题类节目主持人的必备条件。

(二)业余:明确个人身份,不做伪专家

对于专业节目主持人来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是应具备素质之一,只有与谦虚谨慎的外在表现相结合,才算是真正具备了对专业话题类谈话节目的驾驭能力。有的主持人总喜欢甩开节目嘉宾、专家的协作和指导,把原本属于嘉宾的讲解、分析一股脑的“独立”完成,这种只做专业不做业余的主持态度很不好。不但抹杀了专家的存在价值,更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相信受众不需要主持人的越俎代庖,而是专家的权威讲解。

三、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社会生活类节目主持人一般以亲和、自然而作为基本素质,与此同时,要具备深刻性与思辨性。

(一)贴近生活 还原真实 形成共鸣

既然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说的就是生活中的事儿,那么和观众嘉宾打成一片显然是节目主持人的第一要务。高高在上、遥遥相对显然无法使老百姓对主持人产生信赖感,观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就无法真实的表达,这样的话,主持人口才再好,也是无米之炊。

(二)畅所欲言 集体讨论 气氛良好

就像家庭中的温馨气氛要靠家中的主人精心布置一样,节目现场轻松随意的气氛也要靠节目录制现场的主持人来细心营造。主持人要牢记“谈话者是节目的衣食父母”这样的一种观念,让大家融入到这场大戏中来。

四、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一种十分流行的谈话类节目,它可以被看做是娱乐节目的一种变体,也可以说是谈话类节目领域的延伸,对这类节目主持人有如下要求:

(一)轻松 自然 活泼

既然在节目中存在着娱乐的因素,那么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的播出就更多担当着在受众工作学习一天需要好好的休息和放松的时候,让观众身心愉悦这样一个“重任”。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用一种轻松的状态与嘉宾交谈,与观众互动。可以时不时在节目中开个玩笑,调节一下气氛。

(二)思维活跃 妙趣横生

在中国内地,纯粹的综艺娱乐谈话节目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在某一档综艺娱乐节目中附带一个明星的访谈板块,或是掺杂了一些主持人与明星的问答和对话的元素。这时,主持人能够思维活跃,富有幽默感就至关重要了。当然,也应注意尺度的把握:当主持人将幽默搞笑视为主持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唯一宗旨,而彻底抛弃了舆论导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个别庸俗恶搞的现象,因此,要轻松洒脱,机智灵敏的同时,还不忘舆论导向的正确,即做到亦庄亦谐,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谢来:《最新欧美电视节目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一月第一版。

[2] 张小琴:《电视节目新形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3] 王群 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单位:勃利县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

节目类型 篇4

关键词:音乐主持人,语言特点,节目主持,风格

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还需要根据特定的节目选取适当的语言风格,让听众在听节目的时候,不但可以欣赏音乐,还可以接受文化的陶冶。音乐是一种最动听的声音,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广播音乐节目是听众喜欢的音乐节目之一,在广播电视台的所有节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和唱片业不断创新,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给音乐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对音乐节目主持人风格的探索,讨论提高节目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1 音乐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1.1 儒雅型:

儒雅型主持人通过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功底博得听众的喜爱。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这类主持人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主持的节目通常带有很强的知识性和逻辑性,内容丰富,可以给人启发,主持人所应用的语言都是比较含蓄但是有深度的,具有特殊的魅力。

1.2 恬美型:

恬美型主持人利用恬静、美好的声音和温馨的语言给听众留下甜美、轻松的印象。这类型的主持人通常都是年轻的女性,她们富有强大的亲和力,青春有朝气,让人觉得非常容易沟通,常用真挚的情感来感动人。

1.3 幽默型:

幽默型主持人经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主持节目,这类节目通常比较搞笑,可以给听众带来无限欢乐,释放压力,能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使得听众对节目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提升节目效果。

1.4 活泼型:

活泼型的主持人大多是年轻人,通常采用活泼的语调来主持节目,节目氛围轻松、快乐,经常可以使听众开怀大笑。这类节目主持人紧跟时尚潮流,在节目中会听到很多流行音乐,谈论的话题也比较新潮,听众也多是年轻人,主持人和听众间很容易产生一致性。

2 音乐主持人的语言美

广播音乐节目除了为大众带来欢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和教育听众,所以,音乐主持人的语言美是非常重要的。

2.1 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互相搭配。

在音乐节目中,除了要准确地把握语言标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互相协调。如果说音乐语言是“红花”,那么文字语言就是“绿叶”,只有红花和绿叶配合协调,才能组成一个成功的音乐节目。但是如果“红花”和“绿叶”颠倒过来,节目效果就不能保证了。所以,音乐节目主持人需要对语言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2.2 注意感情。

一个好的电台广播节目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所以,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善用语言来传达思想感情。音乐是打开心灵的手,主持人用自己的语言和感情来感染听众,才能使听众跟着节目走,受到更多的启发和心灵上的碰撞。比如,河南电台城市之声每天直播的节目《城市维他命》中的主持人蔚蓝,她就很善于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引导听众进行思考,在思考当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其中一期节目的开头先放了一首林俊杰的《冻结》,通过这首略显伤感的歌曲,主持人引出了对时间的“冻结”,提出每个人心中都有“被冻结的那一段时光”,紧接着就抛出了几个深深埋在80后脑海中的儿时玩具和食物,像钻石糖、大大卷和小霸王游戏机等,这些东西一下就让听众回到了小时候,勾起了对那段时光深深的回忆,并不由自主地跟着主持人的思绪走。

3 提高音乐节目主持语言效果的思考

3.1 注意选材:

目前国内的音乐电台可以划分为欣赏类音乐节目、杂志类音乐节目、娱乐类音乐节目和情感类音乐节目等。其中,欣赏类音乐节目是音乐类节目最纯粹的一种方式,主要就是以音乐的赏析为节目的主要内容,其语言主要就是引导听众来欣赏音乐。而媒体传播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教育听众,所以,想要提高音乐节目主持言语效果,就一定要注意选材内容。

3.2 语言表达之美:

主持人知道了语言之美的重要性之后,如何进行传达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音乐类节目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让听众在听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所以,主持人需要利用自己声音的特点,并结合音乐节目的内容,来将听众的思绪引入当天的话题当中,并且通过音乐的欣赏,来帮助听众得到心灵上的升华。

3.3 注重节目编排的合理性:

电台广播节目分为很多个板块,这些板块的组合也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在广播音乐节目中,主持人可能会挑选很多歌曲来播放,但是这些歌曲是杂乱无章的,需要利用排序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很多节目中引入的榜单功能就是一种排序,比如《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等,这种编排既能增加节目悬念,又能得到更多的听众参与,使节目发挥更大优势。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机等其他媒体给电台广播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电台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如何利用语言之美来吸引更多的听众,是每一个电台主持人都面临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还应加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我爱记歌词》电视节目类型分析 篇5

《我爱记歌词》是浙江卫视在2007年十一黄金周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它脱胎于美国的《合唱小蜜蜂》,并结合了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卡拉ok和风靡欧美的歌词记忆游戏。开播了三年多,《我爱记歌词》获得了不菲的收视率,下面,我将分析一下其节目形态。

一、全民K歌的节目策划理念——平民化

《我爱记歌词》是建立在全民K歌的社会土壤上的,它是目前国内门槛最低的一档综艺节目,节目现场犹如一个大型的卡拉ok,它不论身份职业,不论年龄样貌,只要是想唱歌、想表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拼的不是歌声的美妙,不是唱功的高低,而仅仅是对歌词的记忆力。这样零门槛的节目设置,想社会上每一个普通人敞开了大门。

既然是K歌类节目,那么歌曲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爱记歌词》主要是选择经典老歌和当下热门歌曲,是公众耳熟能详的、陪伴很多人成长的、或者是红遍大街小巷的歌曲。音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爱记歌词》的宣传语就是“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你是否会应声歌唱?”这一点,明显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让观众在熟悉的歌声中欣赏、放松和娱乐。

二、层层淘汰、制造悬念的节目模式——叙事

一档节目是否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冲突与悬念”,也就是节目的叙事元素。

《我爱记歌词》精心设置了5个竞赛环节,包括歌词大接龙、歌词大填空、今天谁领唱、300秒倒计时以及擂主大挑战。在竞赛过程中,选手之间产生竞争,通过层层PK,最终获胜的将成为本周擂主,并获得10000元大奖,以个人名义捐赠给慈善资金。那么,究竟谁会被淘汰,谁会顺利晋级呢?给观众留下了悬念,这吸引观众关注下去。

《我爱记歌词》成功地将一档唱歌节目赋予叙事元素,加强了冲突与悬念,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默默为喜欢的选手打气、加油或者祈祷。

三、提供一个平民展示才艺的舞台——特殊环节

《我爱记歌词》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为选手提供表演才艺的机会和舞台。当一个选手被淘汰时,在下台前,只要他想,都可以把自己独特的才艺秀出来,如跳舞、朗诵、表演魔术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虽然是比拼歌词记忆力之外的一个展示,在才艺展示的过程中,却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亮点和惊喜,他们的表演或搞笑雷人,或精彩至上,或温情感人,惹人欢笑,惹人落泪……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为远在哈尔滨的奶奶唱原创歌曲的男孩,当时,《我爱记歌词》节目组还进行场外电话连线,无线电波中,感人的音乐响起,“请您放心,我会在这里好好照顾自己。希望你同样好好注意身体,别着急,我很快回去陪你,我想告诉你我好想你……”男孩为奶奶送去满满思念,奶奶为他捎来声声叮咛……这时,主持人、现场的每一个人,热泪盈眶;坐在荧幕前的我,也热泪盈眶。

这样的特殊环节,让平时没有“舞台”的普通人秀出其不普通的才艺,让观众见识更多感受更多,也在不知不觉中让节目充满了温情和感动,一举多得。

四、节目团队的形象打造——知名度与影响力

首先是主持人,帅气幽默的华少,性感甜美的朱丹,这一对老搭档,智慧而不失幽默,相互调侃而不失分寸的主持风格,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主持”。

再者是六大“超级领唱”,王滔、海峰、袁野、唐宁、思琦、郑赟,优美的歌声,独特个性的唱法,默契和谐的合作,为观众带来音乐视听的享受,吸引了不少人气。

还有专业的乐队、养眼的伴舞美女,他们都是《我爱记歌词》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乐队的现场演奏,为现场营造一个十足的卡拉ok气氛,音韵、旋律、动感…..而伴舞团随着音乐的翩翩起舞,则成为现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这对于节目剪辑、镜头转接有很好的效果。

五、注重观众互动——参与

“参与”是综艺娱乐节目的一大特色,只有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才能赢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我爱记歌词》还特地设置一个“今天谁领唱”的环节,让普通大众能来到现场成为“领唱”,同时也更体现了节目本身的平民化。

《我爱记歌词》还十分注重现场的互动和气氛的营造,首先,每期的选手就是摄像头在开场音乐秀时从观众席中“捕捉”的。虽然这是节目前就已安排妥当的,但这一细节的设置,似乎让所有观众都参与到其中,都可能会被成功“捕捉”成为选手。尤其当特别节日时,《我爱记歌词》还会对现场成功接唱的观众派送红包,鼓励了观众积极参与,很好地调动了现场气氛。

此外,《我爱记歌词》开通短信抽奖,凡是发送短信到本节目的,将有可能获得手机一部。这是很多节目都会用到的吸引观众参与的方法,一直屡试不爽。

《我爱记歌词》的发展瓶颈

然而,由于经典老歌和当下热门歌曲总是有限的,随着节目的播出,合适的歌曲资源枯竭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但如果转而选择那些不太热门或不够经典的歌曲,则可能吸引不了观众的持续兴趣和观众,很难引起观众内心的音乐共鸣。

另一方面,由于“超级领唱”要短时间学唱更多的歌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领唱”的优美和悦耳。

少儿频道可开发的游戏节目类型 篇6

一、各少儿频道的整合路径

各少儿频道基于办台方向, 整合之路呈现出以下路径:

身份整合。目前大致朝两个方向发展。其一, 少儿频道办台之初, 不少电视台将其受众笼统定位为0—18岁的未成年人, 但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特征差异比较大, 生理及心理区隔要求进一步细分市场, 随着电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些少儿电视频道细分市场条件成熟, 开始将少儿受众群进一步区分为不同区间。如重庆少儿频道以1-7岁的儿童为主要收视群体, 兼顾7岁以上的青少年;或由少儿年龄群向边际年龄群 (青年) 延展。因为青年已经接近当下成人频道节目收视群体, 所以节目资源空前拓展, 收视稳定性加强。如辽宁青少频道, 节目包括少儿喜欢的动画片和青年喜爱的车友俱乐部等时尚节目。

功能转化。节目设计转向科普教育宣传, 类似于教育频道。这样的频道并不是基于儿童作为主动性兴趣受众考虑, 节目内容的观看主体定位为少儿的监护者如父母、学校等。虽然名为少儿频道, 且有几个时间段的动画片在装点门面, 但孩子实际上成为被述客体。如宝宝健康小常识, 一些谈话节目重在以成人视角解析少儿教育问题。此类节目成为少儿频道的主体类型。

种属权重。纵观各少儿频道, 动画片、剧情片占据频道相当大的比重, 其他如游戏类节目、实践交互性活动比重很小, 有的频道甚至没有游戏节目, 只是简单粗放型的“动漫片+少儿活动资讯+综合新闻”的编排结构。以央视少儿频道为例, 动画片占据节目资源的60%以上, 其他地方少儿台动漫节目甚至占到90%强。动画片成为少儿频道的绝对资源与收视霸主。

情景捆绑。节目整合依据的受众对象不再限于年龄区间, 而是根据一些生活或特殊文化习惯进行联姻。四川妇女儿童频道和江西少儿家庭频道整合后, 节目资源向主妇趣味倾斜。

二级转播台。此类整合是将少儿节目整体排挤掉, 成为其他频道剩余节目 (副产品) 的播放平台, 如重播型节目、小众型节目、闲适型节目等等, 已经完全褪去了少儿频道的特色。

二、整合动力分析

不得不承认, 少儿频道半公益半市场的尴尬位置, 让其在发展中面对诸多问题, 具体有:

1. 节目类型开发力度不够, 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

大部分少儿频道中动画片故事片比例过多, 其他少儿节目类型过于单一。

少儿频道主要节目形态是展示型节目, 包括动画片、故事片、文艺节目展演、纪实生活节目等。这些节目只是单向传播信息, 节目流程、节目姿态是自足的, 就像海报栏或展板一样, 电视受众只是被动接受各种信息。少年儿童的思维是“前”建构的, 但展示型节目宛若以色列的隔离墙, 堵住了思维流转的可能性。

2. 没有真切考虑少儿特点, 主打节目定位偏移

当下少儿频道仍在践行成人专业频道的发展模式, 最大表现就是动画片等戏剧性节目的一统天下。其实, 叙事性节目的诉求对象主要是成人, 而少年儿童尚未进入完整的交往场域, 游戏的参与是孩子们的主要生活与思维方式。动画片大行其道表面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但动画片的“静观”方式可能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与行动力。

游戏节目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正好契合少儿整体生理心理成长结构与规律。在建立起游戏性节目的主体地位后, 再根据少儿特点开发出多阶段多层次的游戏类型, 这样既更贴近少儿受众真实需求, 也能达成少儿频道主旨诉求。所以将游戏列入核心节目类型, 对于少儿频道是势在必行。

三、少儿游戏节目类型分析

1.“四益”性游戏节目

从游戏对人的指导功能上看可以分为:益智性游戏节目, 益身性游戏节目, 益心性游戏节目, 益情性游戏节目, 简称“四益”。结合少儿不同的年龄段特点会生发出更多的游戏类型。

益智性游戏节目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目前此类节目开发较为成熟, 如央视针对幼儿的有《七巧板》, 锻炼思维想象力;针对少年的有《三星智力快车》, 培养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等。

益身性游戏节目中, 体育竞技类节目表现比较突出, 如户外攀援活动。节目强调身体参与。传统游戏如跳房子、丢沙包, 这种户外普适性游戏在当下多媒体时代不但没有被媒体引导推广, 反而被电子虚拟游戏替代。因此, 游戏开发者可借少儿频道为推介平台, 让益身性游戏丰富起来。

益心性游戏节目目前尚处空白状态。此类游戏的设定目的是促进少儿基本人格类型的形成, 包括交往能力、独处时孤独情绪自我排解能力等等。这些游戏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结构, 形成不骄不躁、平适又不失活泼的性格, 如团队竞技游戏。

益情性游戏节目旨在培养少儿充沛丰满的情感世界, 如情景扮演类游戏。

2. 具体游戏形式

从游戏空间上分, 可以分为室内空间游戏, 户外空间 (社区) 游戏, 野外空间游戏。室内空间游戏:家庭是孩子的基本生活空间, 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石。室内空间特点是局促狭小。基于此, 室内游戏设计应重在趣味性, 将游戏设计的价值动机与家庭主题相结合, 游戏的结构形式要考虑空间大小。户外 (社区) 游戏:户外是孩子与陌生界建立交往关系的场域, 此类游戏要考虑如何协调孩子之间的意见分歧, 培养意见生成与调解能力。野外游戏:野外空间泛指家邻空间外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它主要是对孩子“逃逸监护空间”的一次“假释”, 培养孩子自主决断问题。

从游戏人数上分, 有独角戏, 小型群体游戏, 大型团队游戏。独角戏设定基于目前暂时性和长期性留守儿童的存在, 着眼于孩子一个人独处时如何面对孤独, 如何调整身心情绪等。小型群体游戏, 如传统的编花篮、踢毽子等, 要注意游戏的难度, 最好是有“合作”关系的, 即伙伴之间合作和意见整合得越好, 越容易获得成功。大型团队游戏:几个小队组合作为游戏主体, 此类游戏竞技性会加强, 对孩子年龄要求偏大, 它往往结合野外空间游戏展开。

从内容上分, 针对幼儿阶段的有模仿型游戏;针对年龄稍大好奇心越来越强的孩子有叙事型游戏;针对喜欢冒险刺激的, 有真人秀情景游戏, 等等。

3. 融入电视传播特点

游戏节目最难突破的难题是电视呈现。节目不能完全沦为游戏的展演。首先, 游戏要具有场域性, 这个场域可以把电视受众也纳进电视节目现场, 电视受众和现场游戏者同场游戏, 条件许可下由少儿受众设计游戏阶段性走向, 决定游戏者人数及资格, 等等。其二, 节目设计要具有可传播性, 即通过展示游戏的魅力, 使其具有可模仿性, 最终通过社区等现实场所的流行, 而达到倡导少儿进行多种游戏 (包括户外) 的热情及影响力。其三, 游戏节目可以进社区, 或邀请少儿受众入游戏节目现场, 其目的是扩展游戏性节目的影响力, 使游戏场域成为少儿的基本生存方式。

游戏性节目不是电视台一力可以筑成, 需要有一支长期从事游戏创作的专业队伍, 还要积极吸收民间及海外优秀游戏因子为游戏创作服务。

附:作者来信

《视听界》编辑部:

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 篇7

关键词:综艺节目,类型演变,文化语境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电视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我国的电视类综艺节目的类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对综艺节目的变化进行解读, 可以看出我国文化变迁的历程以及社会发展的轨迹。

一、综艺节目类型的主要演变过程

我国的综艺舞台在不同的时期是由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为主导的, 也就是说,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不同类型的演变过程同样也是综艺舞台中起主导作用的节目类型的变化过程。在这里也要了解, 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与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电视综艺节目是共同存在的, 这些起到主导作用的节目与非主导作用的节目一起构成了我国的整体综艺节目类型。

1. 综艺晚会类。

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综艺晚会类节目是我国当时电视综艺节目的代表, 这类节目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主, 迎合了中国人除夕夜“守岁”的传统, 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 变成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这类综艺节目以其自身的即时、便捷的特点在当时的综艺节目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并且对当时的文化节目进行了整合, 也对节目的目标受众进行了固化。

2. 娱乐游戏类节目。

在90年代的中后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综艺晚会类的节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时娱乐游戏类节目开始代替综艺晚会类的节目, 娱乐游戏类节目以自身的猎奇、游戏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逐渐取代了综艺晚会类的节目, 这类节目以湖南卫视在1997年推出的《快乐大本营》为主。这类节目中没有传统的综艺晚会类节目的正统与凝重, 加重了节目内容中的刺激性与新鲜度, 使得节目的轻松娱乐性更强。这种类型节目的成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变革带来了动力, 使我国的综艺节目中第一次出现了理念的更新以及类型的转变, 从而使变革在综艺节目的发展中成为常态。

3. 博彩竞猜类节目。

在2000年前后, 博彩竞猜类节目开始蹿红, 这类节目内容更加广泛, 节目中所设的环节也更加简单, 参与者逐渐实现平民化, 节目中所得的物质奖励的额度也更高, 节目中的互动与博彩成为这类节目独具的特性。随着时间的前进, 这类节目中所具有的博彩性质也在不断地增强, 虽然这类节目的收视率较高, 但它仍无法成为综艺节目的最终归宿, 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不断地出现, 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目光。

4. 选秀类节目。

从2004年起, 我国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普众选秀类, 这类节目以选手展示自身的才艺为基础, 使普通人的明星体验的需求得到满足。自这类节目问世以来, 在我国掀起了全民参与以及收视的浪潮, 打破了传统的综艺节目的范式, 为我国的综艺节目带来了具有颠覆性的突破, 将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使综艺节目的类型发生变化的文化语境

通常来说,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所以艺术类型的发展变化也与经济、社会、心理以及文化等语境及背景有关, 它包含一部分社会历史阶段中特有的特点。

1. 经济因素。

一般来讲, 社会的经济水平决定着这一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我国的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转变, 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综艺节目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相应的, 市场化的程度较低, 同时还受到计划经济模式中政府主导的惯性影响, 在对自身进行定位的时候综艺节目自然就会将自身定位在弘扬时代旋律上, 与之相对的综艺节目类型就是以春晚为代表的综艺晚会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到了90年代, 我国的电视行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转型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媒体对自身的结构性也进行了多层面的调整, 因而也就出现了娱乐游戏类以及博彩竞猜类节目, 这些节目使群众的感官欲望得到满足, 这种由市场需求到收视控制再到欲望化的改变是社会经济的变革所带来的。

2. 电视文化因素。

电视文化生态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似, 同样存在着结构平衡等相关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时, 在我国占主要地位的主导文化致使电视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不断趋于统一, 此时大众文化形态的落后与主导文化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当时我国的电视文化生态中的结构性缺失问题, 造成电视文化生态难以维持平衡的情况。在各种综艺晚会类节目中, 人们对于小品类节目的喜爱充分表现了群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新形态的需要, 综艺节目应及时地将这部分的结构性缺失填补完全。选秀、竞猜以及游戏类节目的出现, 是新时期中时代与历史的必然选择。

结束语

最近, 除了以上几种综艺形式外, 模仿日韩等国的明星互动类节目也开始受到人们的瞩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综艺节目类型仍然会发生不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萧盈盈.中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7, 02:84-87.

[2]朱博文.我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J].传播与版权, 2014, 06:64.

节目类型 篇8

近年来, 当我们在观看陕西卫视《都市女孩》、安徽卫视《剧风行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电视节目时, 会发现他们都是由多名主持人来共同主持一档节目, 电视节目主持群的趋势日益明显。对电视节目主持群的结构类型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对于打造品牌栏目、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优化主持群结构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电视节目主持群概念

所谓电视节目主持群, 就是指按照特定规律及电视节目的具体特点,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特点、个性鲜明的主持人组合在一起的主持形式。在解读电视节目主持群概念时, 应该要注意主持群和多人主持的联系和区别。多人主持不一定是主持群, 但主持群必定是多人主持,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特定规律”和“特点鲜明”, “特定规律”是指主持群应该要按照电视节目要求和设置原则来对主持人角色、数量进行分工。“特点鲜明”则要求主持群中的主持人在表现欲、行为特征、话语风格、性别搭配等方面都要协调但不单一相同。所以, 电视节目主持群是多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主持人组织配置形式, 是基于多人主持模式上不断发展出来的。

电视节目主持群的主要结构类型

1.等腰三角型

在等腰三角型主持群中, 电视节目进程往往由姿态中立、不温不火的主持人主导, 它是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而其余的主持人则处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针锋相对、势均力敌。没有这2个观点不同的底角, 那么整个电视节目就没有吸引观众的靓点, 而若没有调节气氛和把控全场的主持人主导, 那么整个节目将会混乱不堪, 只有这三者的相互配合协调, 才能够将电视节目的矛盾高潮不断制造出来。典型代表如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和贵州卫视《人生》。《人生》节目中担当主导角色是舒高和曹颖, 他们轮班上岗来协调全场气氛、把控节目进程;而“电波怒汉”万峰和话锋犀利的辛唐米娜则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来进行激烈辩论, 以此来获得不同观众群的支持。

2.同心圆型

同心圆型的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电视节目中拥有主导权只有一位主持人, 而其他主持人则围绕这个主持人来构成外围圈层, 至少两层。典型代表如安徽卫视《剧风行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在《快乐大本营》中处于核心主持人地位是何炅, 而何炅的主要搭档是李维嘉和谢娜, 在整个电视节目主持的全过程, 李维嘉和谢娜就围绕何炅来展开主持, 而杜海涛和吴昕则处于相对边缘的外圆位置, 只是起到辅助、调剂性的作用。同心圆型主持群的组合方式多采用“搞怪逗趣型”+“多才多艺型”+“亦庄亦谐型”。

3.锦上添花型

锦上添花型主持群通常是在传统的多人主持或者双人主持的基础上, 再多增加一到两名主持人, 而新增主持人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锦上添花, 而没有节目进程主导权, 仍然是由原来的支持人把握节目的话语权。典型代表如台湾《康熙来了》, 该节目在徐熙娣 (小S) 和蔡康永搭档的原有基础上, 多增加了陈汉典。虽然仍由徐熙娣和蔡康永来掌控节目的访谈进程和总体风格, 但是陈汉典却使得整个节目风格变得更加活泼, 他以他反面典型的特点来逗乐现场观众和嘉宾, 增加收视率。

4.接力队型

接力队型主持群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整个电视节目进程分为若各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由一位主持人负责, 步步推进、环环相扣, 最终达到节目的目的。典型代表如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奥运向前冲》及中央电视台的《众志成城》大型直播报道节目。如在《众志成城》节目中, 白岩松等主持人定位为评论员, 与嘉宾一起分析和讨论灾情;张泉灵等主持人则深入到灾区进行现场报道;赵普等主持人则留在演播厅实时播报滚动消息;接力队型主持群结构较好地实现了嘉宾与主持人之间、记者与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之间的无缝对接, 让这个节目变得极具震撼性、气势磅礴、吸引人心。

电视节目主持群结构对节目信息传播的影响

1.正面的促进效应

正面的促进效应主要是体现在电视节目运作理念于主持群结构类型相互配合协调的情况下, 能够对电视节目信息的传播有效促进。

(1) 创造悬念来增加戏剧冲突

主持群结构类型能够给电视节目带来更多的冲突和悬念。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采用同心圆型主持群, 在核心主持人的主导和调控之下, “外围”圈层的主持人为争取自己在节目中的地位而相互竞争, 他们的竭力表现为节目增添了许多戏剧冲突元素, 创造出更加抓人眼球的娱乐效果。再如《人生》节目“电波怒汉”万峰和话锋犀利的辛唐米娜在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情感话题时所迸发的剧烈碰撞, 使整个节目冲突不断、充满悬念, 给观众带来较强的冲击感。

(2) 深化互动来扩大参与空间

电视节目主持群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观众与主持人之间、节目与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之间的深化互动, 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电视节目的参与感。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虽然分别以汪涵、何炅为同心圆的“圆心”, 但也没有压制其他主持人的风采, 不是“一枝独秀”, 所有的支持人都默契配合、积极互动, 给广大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收视体验。

(3) 叠加信息来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节目主持群与过去的双人主持或者单人支持结构相比, 层次性特征较强。在主持群结构中, 不同层次的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都各自不同, 会丰富电视节目的信息层次, 扩大其放大效应。例如, 传统新闻节目的主持形式都是采用单一的新闻播报, 很容易由于缺乏思想的碰撞而出现“一言堂”。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众志成城》多位主持人各司其职、轮番上阵, 涵盖分析评论、现场连线、消息播报等全部过程, 不单单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客观报道, 更能够大幅度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深度关注。

2.负面的干扰作用

(1) 配角游离, 弱化传播效果

在锦上添花型或者同心圆型的主持群中, 若某些主持人长期处于边缘化, 不能将其特点展现出来, 那么就会陷入较为尴尬的处境, 显得可有可无, 也会弱化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

(2) 人多且杂, 加大掌控难度

若主持群中的支持人风格同质化、定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 那么就会使得节目主持的难度和现场掌控造成较大的问题。

(3) 团队出场使得电视节目的成本预算大幅度增加

节目类型 篇9

一、了解车主心理需求,节目播出方式充分尊重私家车主收听习惯

驾驶人无论驾驶的是私家车还是营运车辆,最关注的应该都是路况。驾驶人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哪里道路拥堵,为何拥堵,以便及时绕开拥堵路段。另外一些堵车原因也是驾驶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针对这一问题在广播路况爆料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群互动等方式,让私家车主通过微信语音,微信照片,短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参与到路况爆料中,让他们成为早高峰报道的组成部分,说明堵车原因,吐槽不文明开车行为,发表个人观点,这样,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移动终端,然后在节目中集群,这比简单的路况爆料会更加有趣,车主们更有参与感,社群也会不断壮大,并且更有稳定性。

二、根据不同车主群体驾驶时间合理设置节目环节,科学控制收听时长

营运车辆的工作形态,决定了他们每天大量时间都在车上,这保证了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去收听广播节目。而广播的传统形态,就是一小时,甚至两小时的大时段节目。主持人的声音长时间在你耳边陪伴,这养成了很多听众的习惯性收听,也造就了很多明星主持人。但是,私家车主们呢?他们每天在车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班,下班,出门办事的路上,他们的收听时间相对是有限的。传统的大时段节目,可以有起承转合的安排,可以有前后节奏的变化,可前提是听众得有时间听完整。以南京交通路况为例,从浦口到江宁,在没有出现极端堵车状况之下,四十分钟就可以到位,于是很多的私家车主们,觉得听的不完整,听的不过瘾。需要设置一档节目形态,让私家车主能够尽量听完整,听的相对过瘾。

私家车广播的类型化策略,则是将大时段节目拆分成小部分,每个小部分时长都控制在3分钟以内,而这些3分钟的部分又包含了服务,娱乐,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主持人则是根据不同的时段,按照收听人群的分布,来选择最合适的部分,将其穿插连接。这样的节目节奏会比较明快,最重要的是,能让私家车主在有限的车上时间里,听到多个完整的内容。

三、碎片化广告模式减轻听众听觉疲劳,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实现广告商与听众的双赢

广告播出形式。现在各套频率的广告串编方式,都是整点,半点,15分,45分的播出点位,连续的广告集中播出,有的高峰时段,广告时长甚至达到10分钟以上。长时间的广告播出,直接造成的就是听众流失,因为对于收听者来说,连续的广告会让他更快的陷入听觉疲劳,结果就是关闭或者换台。而且连续的广告,也并不会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论对于投广告的客户,还是广播本身都是伤害。而私家车广播碎片化的播出方式,就可以将大段的广告拆分,每一个小部分,都是广告插入的地方,在听众还没有产生听觉疲劳的时候,广告已经转成他感兴趣的节目内容,这样,既能保证听众不会换台,也给了广告客户更多的宣传效果。

四、节目播出内容贴近私家车主收听偏好

经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私家车的多数车主购车原因基本上都是家庭生活用车,例如工作代步出行,家庭生活需求等。由此推断大部分私家车主均有稳定工作,有固定住房条件,达到小康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这部分人群对问题大部分有更多的自我观点,对收听的节目品质有一定的质量要求。车内空间是除了家庭之外另外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由于当前社会,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压力都在加大,绝大多数私家车主并不希望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听到沉重并空洞的说教内容。他们更需要的是上班前的轻松,下班后的放松,无聊时的陪伴,堵车时的娱乐等。鉴于这方面心理需求,需要为车主们量身定做浅收听,娱乐化,精制作,短小快的节目形式。

浅收听,即将广播内容简单告知车主,告诉车主有这么一个事情,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深入关注。

娱乐化,以听众的娱乐需求为基本根据,把现在最流行的,最搞笑的,最时尚的,用娱乐的方式在私家车广播里展现出来,让听众听的时候能够开心一笑,同时要注意内容的质量,娱乐并不等同于低俗。!例如结合社会热点创作的微广播情景剧,用听众觉得容易接收的方式播给听众。让听众听着不累,听着快乐,快乐最重要!

精制作,即所有的广播内容都要经过精心编写和制作,最后达到几乎完美的状态呈现到听众面前。前文提到的微广播情景剧,其实只是私家车广播节目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内容不仅仅是微广播情景剧,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类型的,我们称之为插件。这里面涵盖了吃喝玩乐,车友服务,观点吐槽种种方面。对于听众来说,主持人的即兴表达会有惊喜,但是这种惊喜永远没有提前精心制作好的内容,来的精致持久和难忘。不求听众全部记住,但只要有一秒让听众快乐,这就是成功。

“短小快”,是根据车主们出行时间规律,他们没有大段时间听冗长繁重的内容。节目制作需要将有趣的内容进行浓缩处理,提炼最精华部分,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主持人则是串联线,将这些珍珠有机串联。每个主持人,根据自己不同的节目时间段,根据这个时间段收听人群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住持风格,来选择自己需要的“珍珠”巧妙的串联起来。线体现的是主持人的个性,“珍珠”体现的是频率的特色,呈现在听众耳边的,就是一套私家定制的广播节目。

综上所述,电台广播是听众群针对性比较强的传媒类节目。不同的广播内容和形式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私家车广播针对的是私家车主听众群,需要用特色风味满足这一特定人群。在目前国内众多车主广播节目中,拥有独立明显风格特色,人性化的节目设计,独树一帜,才能在广播媒体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林开秀.《城市广播电台的生存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11月.

节目类型 篇10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虚拟成像技术的不断提高, 虚拟技术已经大规模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以及荧屏当中。除了传统的3D游戏以及动漫等制作方向, 虚拟现实的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电视的行业, 开始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上大放异彩。这其中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人能够在时间、空间以及导读的方面彻底摆脱掉限制, 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各项布景都是在电脑上进行加工制作, 省去了搭建真实布景的时间精力以及成本, 缩短了制作周期, 提高了单个演播大厅的使用效率。

1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原理

在传统演播室常规技术系统的基础上, 虚拟演播室增加了三个其他的系统进行虚拟播放。首先是摄像机的运动以及跟踪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瞬时获得摄像机的运动参数;图形计算机, 这个计算机可以生成合适的背景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和前景的图像保持一种适度的透视关系;色键合成器, 这个可以将真实的前景以及由图形计算机所生成的背景或者说是虚拟背景合并输出, 使得背景可以以假乱真。当虚拟演播室开始进行运作的时候, 摄相机拍到的以各种规格蓝箱背景的人物或者景物送到色键器的接收器当中并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变成前景画面;通过摄影机的跟踪系统将摄像机所采集到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参数传送到图形计算机当中, 然后计算机根据各种已经获得参数的运动轨迹对背景进行虚拟化加工, 生成合适的虚拟画面以及相应的遮挡信号。同时, 通过三个装置之间的联动, 使得前台的真实人物以及虚拟布景和布景三者进行同步联动, 形成高度仿真的透视关系, 同时造成一种真实人物处在虚拟空间的感觉。

2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分类

2.1 由机械传感器跟踪方式引导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

由机械传感器跟踪方式引导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是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最先被使用的一种方式, 并且直到现在, 这种技术还在被不断采用。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原理简单, 操作不复杂, 系统设施便于维护。它的操作原理是在摄像机上的各个不同部分安装机械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把摄像机的各项运动参数进行回传, 传输通道就是串行接口, 这样就可以控制虚拟场景的变化以及生成了。

2.2 通过图形识别技术进行信号追踪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

通过图形识别技术进行信号追踪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采用了信号追踪中最常用的网格追踪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在进行追踪摄像的时候其背后的蓝色背景幕布需要画有特殊形式的网格, 摄像机在进行前景拍摄的同时, 也对背后幕布上的网格进行追踪以及抓取。将这个图像进行数字化之后一并送入图形处理计算机当中进行分析, 利用特殊的方法, 对摄像机的起始参数进行计算, 结合当前的数据就可以进行当前运动参数的计算了。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固有的缺点。首先是红外线摄像机运动参数的精度表现要远远低于机械传感器;其次是如果镜头脱离开带有网格的背景的时候, 跟踪系统很有可能因为失去了追踪目标而导致方向感的失灵;摄像机如果想要一直保持运动参数的精确性, 就要保持其重要参照物的相对位置较少移动;镜头对网格的要求特别高, 在使用上产生了焦距的限制, 主持人的特写镜头会导致其跟踪系统失灵;计算机相对于其他两种方式, 计算量变大, 画面处理时间更长, 延时现象更为严重。

2.3 通过红外线跟踪技术进行跟踪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

根据各类需要, 在演播室之内安装上足够数量的红外线摄像机, 这些摄像机要求位置进行固定。同时, 在可移动的摄像机以及演员的身上也安装上红外线发射器。这样, 随着演员的实时移动, 红外线摄像机也就能够进行高精确度的对移动摄像机以及演员的运动参数捕捉。这个时候, 计算机再进行运算处理的活动。

这种采用了图形识别技术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和上文中提到的采用机械传感方式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相比, 其特殊优点是可以在增加机位的时候尽可能压缩成本, 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对摄像机精确位置的限制以及对摄像机长时间进行校准的缺点, 同时摄像机可以在不同的轨道进行运动拍摄。

通过红外线跟踪技术进行跟踪的虚拟演播室拍摄系统是目前最先进也是最高端的跟踪系统。这种系统对于演员的移动性没有要求, 对于电视构图中经常涉及到的取景构图没有什么限制, 但是其主要问题是价格过于高昂。一般说来, 一个成功的虚拟演播室就是能够结合其三者的优点, 同时通过取长补短, 把三者的劣势给抛弃掉。当三者的跟踪技术同时启用的时候, 系统可根据当前

广播电台不仅是极具影响力的传媒之一, 也是我国党政与人民的喉舌, 承担着舆论传播与监督的重要职责, 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百姓了解时事新闻、交流社会生活感受的重要平台, 广播编辑的工作对于保证广播节目质量、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都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更应在自身岗位上探索广播事业发展的新道路。

1广播编辑自身能力的创新

广播编辑大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

全媒体时代中的广播编辑工作的创新

文丨何耀辉

方面进行分类, 一种是整理、编辑、加工广播资料以及新闻报道等全方位的工作, 另一种则是节目的编辑工作。广播编辑在整个传媒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更应当具备“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素养。

1.1良好的政治修养

广播作为重要的主流媒体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能够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 是普通百姓获得方方面面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自然也成为了我国党政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广播中的新闻播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编辑工作要以严格的政治观念、严谨的政治态度进行, 编辑人员要有充分的政治敏感度, 保证正确舆论的引导, 让百姓了解党政方针政策的实质性, 起到宣传和鼓舞的作用。只有培养良好的政治修养广播编辑工作才能从采制稿件、选择排序等一系列环节中体现和保证广播内容的质量。

1.2组织与编发技巧的创新

广播编辑的工作重点便是策划组织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 广播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迎来了新的挑战, 广播编辑是广播媒体的中坚力量, 肩负着引领舆论和服务民生等一系列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把握广播事业发展脉搏、积极满足大众收听需求、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 编辑工作也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本文从广播编辑工作入手, 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工作的全新重点与途径。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编辑;工作

拍摄的优先度进行启动切换, 在保证参数正确的基础上, 把相应的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这种系统的性价比相对来说比较高, 能够对各种拍摄要求进行满足。

3 虚拟演播室在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3.1 电视领域

现在许多电视台都开办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栏目, 比如科教、经济、新闻等。这些栏目需要不同的录制场景, 但是电视台的实际面积情况决定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利用虚拟演播室, 一个演播室就可以被多个栏目使用, 减轻了经济负担, 也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3.2 教育节目

现在各种教育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如果可以使用虚拟演播室进行教育节目的录制, 那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传统的幻灯片不能和老师同步、幕布式幻灯片过于模糊的缺点, 使得讲解效率大幅度提高。

3.3 虚拟人物

通过在真人身上装上足够数量的传感器, 对真人的动作以及表情等进行捕捉, 并且把这些动作传到图形数据库中进行综合处理并虚拟人物, 使得两者之间的动作变得一致。这项技术一般应用在电视台的少儿频道, 通过原创的可爱卡通3D人物进行和真人的互动, 获得收视率。

3.4 虚拟重放

这项技术主要的应用对象是体育频道以及发生重大事件的新闻频道。虚拟演播室可以对体育项目 (比如足球) 进行逐帧逐秒地回放, 并能把画面瞬间变成3D场景进行点评。如果发生了重大新闻事件 (比如某地立交桥坍塌) , 那么虚拟演播室可以对事故进行虚拟化的复现, 使观众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4 总结

虚拟演播室技术出现没有很长时间, 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 原因是这项技术和高科技技术, 比如数字模拟技术、计算机图像传送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 虚拟演播室也在不断的发展。虚拟演播室必将开创电视节目技术的美好明天。

摘要:虚拟演播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来说是一套极其新颖的系统。它结合了大量的电视系统中的最新科技, 对色键技术、电视摄像机的跟踪技术以及图像的生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结合。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演播室的原理和其内部的系统结构, 同时对这个技术在不同电视节目的制作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虚拟演播室,电视节目,应用

参考文献

[1]万新宁, 臧亚娟.荆门市气象影视中心数字虚拟演播室的建设[J].电视技术, 2010 (9) .

[2]王爱华.浅谈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其应用[J].山西科技, 2010, 25 (2) .

[3]陶秋荣, 徐明虚.拟演播室在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10) .

[4]唐玉川.电视节目制作中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2) .

上一篇:云南古建筑下一篇: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