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类型

2024-05-07

患者类型(精选八篇)

患者类型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及分组

强迫障碍组(OCD组):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到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OCD患者。正常对照组(NC组):北京安定医院职工家属、进修医生家属及实习生家属。

1.2 纳入标准

OCD组: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Ⅳ(DSM-Ⅳ)强迫障碍诊断标准,年龄为18~60岁,性别不限 ,具有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本人自愿加入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NC组:与OCD组性别、文化程度配对。

1.3 排除标准

OCD组: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癫痫,排除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及长期饮酒吸毒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NC组:排除躯体及精神疾病、精神病家族史、长期饮酒吸毒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者。

1.4 研究实施工具

1.4.1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CID-I) 由李涛等翻译并略做修改,王志青等进行了补充校正[2]。

1.4.2 关系评定问卷(RSQ) 于1994年由Bartholomew等编制,共30个条目,用于测量一般亲密关系中的成人依恋,主要根据鲍尔比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理论,考察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对自我及他人所持的态度[3]。RSQ中文版,由郑晓星在特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样本中修订,其量表整体的Cronbach's α为0.814 8,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0.84之间,其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4]。

1.4.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修订版(FACESII-CV)由费立鹏等(1991)修订,主要用于评价家庭2个方面的功能:①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②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和不同发展阶段而改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信、效度[5]。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实际家庭与理想家庭量表各30个条目,调查要求受试者按照家庭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情况来回答 。每个条目采取1~5分的5级计分方式:不是=1分;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亲密度和适应性分别进行统计。

1.4.4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等信息。

1.5 统计及分析方法

运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2组一般资料对比

本研究发放问卷162份,最后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问卷有效率93%。有效问卷中OCD组75份[男性46份,女性29份, 平均年龄(29.4±8.8)岁],NC组75份[男性38份,女性37份, 平均年龄(33.9±9.6)岁],采用χ2检验对比2组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2组成人依恋类型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OCD组与NC组的成人依恋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5名OCD患者安全型、淡漠型、迷恋型、恐惧型依恋各占16.0%、33. 3%、38.7%和12.0%。见表1。

[例(%)]

注:OCD组为强迫障碍组,NC为健康组;RSQ—关系评定问卷。2组比较,χ2=24.803,P<0.01。

2.3 2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比

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比OC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FACESII-CV各因子得分,结果显示,OCD组与NC组在家庭实际亲密度和适应性及亲密度不满和适应性不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低于NC组,亲密度不满、适应性不满高于NC组。见表2。

2.4 OCD组成人依恋类型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

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方法,结果显示,OCD组中安全型依恋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呈正相关;恐惧型依恋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呈负相关;迷恋型依恋与家庭实际适应性呈负相关,与适应性不满呈正相关;淡漠型依恋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呈正相关。见表3。

注:OCD组为强迫障碍组,NC为健康组。

(r值)

注:aP<0.05; bP<0.01。OCD组为强迫障碍患者组,RSQ—关系评定问卷。

3 讨 论

Bartholomew等根据对自己及他人的表征是积极还是消极2个维度,将成人依恋关系分为以下4种类型:安全型(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迷恋型(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他人是可接受的)、恐惧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淡漠型(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后3种类型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3]。

本研究结果显示, 75名OCD患者以不安全依恋类型为主,其中迷恋型和淡漠型是OCD组的主要依恋类型。迷恋型的个体由于对自我评价低,对他人评价高,他们渴求依赖和控制他人,如果他人不能满足自己需要便会出现焦虑,为了摆脱焦虑的困扰,就会出现代偿性的强迫行为。淡漠型的个体由于对自我评价高,对他人评价低,他们不愿依赖于别人,也不愿被别人依赖, 因而对是否有亲近的感情关系不太在乎,他们习惯于将思想与情感分开,并与不会发生自我矛盾的其他观念联系起来,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具有象征性的强迫性仪式[6]。

本研究发现,OCD组家庭实际亲密度低、实际适应性差。这提示OCD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松散,家庭的应变能力差。家庭成员间可能会有较多的问题和冲突,当个体面对应激事件及承受压力时,家庭成员很少给予相应的支持和理解。这与国内廖力维等[7]的研究相一致,提示家庭功能的缺陷对OCD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依恋与家庭功能方面,本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与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呈正相关,不安全依恋与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呈负相关(淡漠型除外)。提示在OCD患者的家庭中,如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依恋水平,也相应地会具有良好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实际家庭成员间越亲密,家庭的应变功能越好,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就越积极,越正性;反之亦然。由于OCD患者的父母多不信任子女的能力, 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 期望值过高,使子女心理成长受阻,对环境的适应容易出现困难,会使子女产生自卑感,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或自尊心过强而产生焦虑、强迫症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形成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从而导致一些精神活动的异常。

因此,在临床上开展对OCD患者的依恋类型及家庭功能的测评,进而指导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家庭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增强其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等,将有利于OCD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为OCD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及其预防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范红霞,申荷永,张敏.近20年国内外强迫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及动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92-694.

[2]First MB,Spitzer RL,Gibbon M,et al.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DSM-IV-TR Axis 1 Disorders,Research Version,Patient Edition[C].(SCID-1/P)New York:Biometrics Research,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lnstitute.2002.11.

[3]Bartholomew K,Perlman D.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J].At-tach Proc Adul,1994,5:17-52.

[4]郑晓星,杨蕴萍.关系评定问卷(RSQ)中文版在特定HIV感染者中应用的信效度考察[M].北京:首都医科大学,2011.

[5]费立鹏,郑延平,邹定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01.

[6]甘向东,张玉欣.强迫症状合并精神病情症状99例临床分析[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2,3(4):297.

患者类型 篇2

1.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而甘油三酯水平正常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重点是限制总胆固醇的摄入量,最好能将每天总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及鸡蛋黄(每只鸡蛋的蛋黄含有250~300毫克的胆固醇)、蚌、螺蛳、鱿鱼、墨鱼、鱼子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可适量地吃一些瘦猪肉、瘦牛肉、鸭肉、鸡肉、鱼肉和牛奶(每500毫升牛奶仅含胆固醇30毫克)等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此类患者在烹调食物时不可使用猪油、牛油等动物油,应使用豆油、玉米油、菜子油等植物油,每月的用油量应控制在500~750毫升以内。另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可多吃一些豆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香菇、木耳等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的食物,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关键首先是要控制进食的总量(以便控制体重);其次是要限制糖的摄入量。临床研究发现,吃糖可使人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因此,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白糖、红糖、水果糖、蜜糖以及所有含糖的食品和药品。另外,此类患者应绝对禁止饮酒,并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3.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增高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重点是既要适当地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又要控制总的进食量,同时要忌吃甜食,戒烟限酒,并要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患者类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5~58 (36.8±1.2) 岁;合并妊娠者5例。

1.2 方法

15例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施行单纯摘除手术, 20例施行子宫全切除手术。随访5年, 3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复发, 其中2例是静脉内平滑肌瘤, 给予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治疗, 另1例是上皮样平滑肌瘤, 给予门诊观察处理。

1.3 核分裂象计数

按照Van Diest提出的核分裂象标准计算, 在高倍镜下从见到核分裂象区域开始算, 连续仔细观察50个HPF (高倍视野) , 再选取其他区域重复观察4次, 以核分裂象最多的计数, 计算10个HPF内所含核分裂象数[2]。

2 结果

2.1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本组15例, 组织学上表现为典型良性, 肌瘤朝脉管内生长, 累及静脉及淋巴管。肌间肌瘤边缘、黏膜下肌瘤蒂附着处有脉管, 肌瘤突入脉管内。同时, 子宫外盆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在阔韧带可见到结节, 卵巢静脉内及宫旁均有条索状肿块, 切断静脉后能从静脉腔内拉出肿瘤, 部分肿瘤充满静脉腔, 继续增大呈圆形, 外观紫褐色或灰白色。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形态观察, 镜下可见肿瘤是由形态学良性肌瘤组成, 而核分裂象<2/10 HPF者为脉管内平滑肌瘤, 在2/10~5/10 HPF者为具有潜恶性脉管内平滑肌瘤, >5/10HPF者则为侵入性脉管内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治疗后极易复发, 本组中复发3例, 给予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治疗。

2.2 非典型性平滑肌瘤

本组7例, 该类肌瘤体积较小, 多数瘤体直径<5cm, 镜下子宫肌瘤奇异形态细胞为多灶性分布, 难以与平滑肌肉瘤鉴别。奇异形态细胞核分裂象在0~1/10 HPF, 且无凝固性坏死的为组织学上良性平滑肌瘤。

2.3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本组10例, 这类肌瘤无异型, 核分裂象<5/10 HPF, 光镜下容易辨认。当核分裂象在5/10~10/10 HPF、细胞轻度异型时应判断为潜在恶性, 当核分裂象>10/10 HPF则应诊断为肉瘤。

2.4 上皮样平滑肌瘤

本组3例, 这种子宫肌瘤比较罕见, 与普通平滑肌瘤的梭形细胞相比, 其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 排列为索条状, 与上皮细胞相似。多数为良性且核分裂象在0~1/10 HPF, 若>1/10 HPF则为潜在恶性。

2.5 脂肪性平滑肌瘤

本组3例, 均发生在绝经期肥胖女性中, 伴有脂肪肝疾患, 这类肌瘤体内含有脂肪成分, 组织学呈良性。

2.6 恶性潜能未确定的平滑肌瘤

本组有2例, 这类肌瘤不符合常用的诊断标准, 难以进行良、恶性判断。

3 讨论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在镜下组织学中极少数有恶性倾向, 其中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生长在子宫肌壁、盆腔静脉内, 呈多结节性、不规则性、浸润性生长[3]。脂肪性平滑肌瘤呈棕黄色、编织状、质地硬。对于这两类典型良性肌瘤建议进行病理冰冻切片, 诊断时与临床医师详细沟通, 注意肌瘤包膜完整性、边界清晰性、表面血管情况的描述[4]。此外本组中3例复发, 其中2例患者是静脉内平滑肌瘤。研究报道表明,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生长、蔓延与雌激素受体的浓度有关, 据此对于复发者给予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治疗[5]。此外,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向脉管内生长并突向管腔内, 累及静脉和淋巴管, 病变范围可超出子宫, 顺延静脉游走, 甚至到达髂静脉、腔静脉、右心室等。研究报道,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 还可因肺部、心脏等再出现肌瘤而危及生命。临床对于子宫外静脉管浸润者还要进行子宫外肿瘤切除手术, 以减少复发, 提高预后[6]。恶性潜能未确定性的平滑肌肿瘤在术前要与病理医师及家属充分沟通, 作出良、恶性比例判断, 以决定是否扩大手术范围[7]。通常情况下,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者应给予肌瘤剔除手术, 术后保持随访, 一般术后恶变和复发率较低, 临床诊断也要改变传统的“一锤定音”观念, 理解其中的诊断难度, 做到有效沟通与适度治疗相结合, 避免过度治疗与漏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岚, 刘易欣, 吴海霞, 等.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J].天津医药, 2012, 40 (9) :932-933.

[2]刘永洁.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28 (14) :88.

[3]李青, 李红兵.子宫平滑肌瘤487例临床病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 2008, 19 (3) :158-159.

[4]王秀芹, 李新功.罕见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16 (3) :200-202.

[5]Galajda Z, Copotoin C, Suciu H, et al.The diagnosis morphological praticulariti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in a case of intravascular leiomvoma extended to the right heart chambers[J].J Vasc Surg, 2010, 51 (4) :1000-1002.

[6]Cohen DT, Oliva E, Hahn PF, et al.Uterine smooth-muscle tumors with unusual patterns:imaging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AJR Am J Roentgenol, 2007, 188 (1) :246-255.

患者类型 篇4

1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病症问题概述

1.1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病症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在对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这一综合病症的类型及其护理方法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通过单独对糖尿病和心律失常的论述对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这一综合病症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一病症的病理、症状、易发人群、及其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首先从糖尿病患者入手,紧接着讨论心律失常,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综合讨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这一病症。所谓的糖尿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病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另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这一病症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当中,当然,对于一些平时食用大量含糖的食物且缺乏锻炼的青年人人群当中也少见。其发病的病理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含量出现失衡或者胰岛素发生病变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的平衡状态,最终引起患者形成糖尿病。透过其发病病理我们就可以看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血糖含量失衡引起,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锻炼习惯,注意尽量减少含糖分较多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强化身体器官的机能,增强免疫力。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也就很明晰了,主要有药物调理、食物调理和运动调理,药物调理主要是通过给患者体内注入适量的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

1.2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类型探析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统计方法的分析,利用随机数表抽取负荷要去的若干患者,设定一定的指标,对其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病程、等各项指标进行对症治疗,并记住计算机对糖尿病病程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最后我们发现糖尿病并发心率失常的类型主要有心动过速、室上性期前收缩最多等,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糖尿病对心脏的影响是是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代谢不正常而引发大血管、微血管、心肌等与心脏密切相关的器官发生严重的病变,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病症。

2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病症的护理体会

2.1 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病症进行科学护理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目前我们对于一些单一的病症已经能够完全掌握和控制,但是在有些综合性症状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诸如对于集心率失常和糖尿病两种疾病与一身的患者来说,我们往往会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和瓶颈,这些瓶颈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于患者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我们都很清楚地是,无论是针对那种冰病症,对于患者的护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好坏,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恢复程度。

2.2 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病症进行有效护理的策略分析

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的类型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这一综合征的有效护理进行具体的论述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其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具体而言,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要对药物护理等事项有明确的认识,另外,当遇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而如果医生不在身边,护士一定自行对其进行基本的调理,做好医生的助手。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是我们在医疗过程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加强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的体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于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及其特定的护理手段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探析,并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有效的护理给出了几点心得体会和相关的建议,相信这对医疗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晓昕,金光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5):25-26.

[2]黎昆伟,张淑婷,胡祖荣,等.瑞芬太尼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68-3170.

患者类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 (SA) 34例, 男24例, 女10例, 年龄64.38岁±8.9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ACS) 56例, 男41例, 女15例, 年龄59.09岁±14.18岁。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为:典型心绞痛发作, 临床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4支血管中至少一支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50%并且≤100%;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诊断标准为: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 (常表现为非ST段抬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 (常表现为ST段抬高) , 造影结果同冠心病分类标准。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dkins法, 直接法判定病变的狭窄程度) 显示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其中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 其为单支病变组 (31例) , 双支血管狭窄≥50%者为双支病变组 (29例) , 两支以上者为多支病变组 (30例) 。对照组30名,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男22名, 女8名, 年龄58.50岁±10.50岁。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性别及传统高危因素上无统计学意义, 且冠脉造影无异常。所有患者排除标准: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周, 心绞痛患者稳定小于3 d; 有急、慢性感染证据或肿瘤, 近期手术或创伤, 慢性结缔组织病及瓣膜病等病史。

1.2 方法 标本采集及测定: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肘静脉血4 mL, 缓慢加入玻璃管中离心10 min 左右 (3 000 r/min ) , 分离出血清, 然后置于-20 ℃冰箱保存待测。Hcy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空腹血浆Hcy浓度正常值为5 μmol/L~15 μmol/L, 高于此值为高Hcy血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行方差分析及q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cy水平比较

各组间高危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A组、ACS组血清 Hcy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ACS组血清Hcy 水平显著高于 SAP 组 (P<0.05) 。详见表 1。

2.2 冠状动脉病变各组血浆Hcy水平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 血浆Hcy水平呈逐步增高趋势, 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 (P<0.01) , 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Hcy水平与CHD关系密切, 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 Hcy主要是通过致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机制损伤内皮细胞功能, 加速AS的起始和发展。有证据显示, Hcy刺激血管细胞的增生以助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血栓形成, 并通过促进内皮的产生和抑制一氧化氮合成一氧化氮合酶, 从而影响血管的舒缩反应。同时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 泡沫细胞增加, 可导致动脉壁糖蛋白的纤维化结构, 促进炎症吞噬, 形成斑块。高Hcy可以通过减少载脂蛋白AI (ApoAI) 的表达和增加 CYP7A1的表达来促进动脉病变斑块的进展[1]。国外资料显示, 高Hcy血症可通过CD40-CD40L作为免疫炎症调节途径, 通过诱导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导致斑块破裂[2]。

孟存良等[3]研究认为:Hcy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和狭窄程度独立相关, 高Hcy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和病变程度加重。血浆中Hcy水平每增加4 μmol/L, 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率增加40%[4], 且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一定关系, 血浆Hcy水平越高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重[5] 。本研究结果表明:CHD各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Hcy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Hcy水平的增高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和冠状动脉阻塞的支数呈正相关。提示Hcy与CHD关系密切, 它极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过程, 是CHD一个的独立危险因子。

由此可见, Hcy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Hcy在CHD患者诊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同时对CHD伴有高Hcy血症的患者应积极干预, 降低血浆Hcy水平, 将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有望更有效地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降低CHD的病死率。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与冠心病 (CHD) 的关系。方法将9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 (SA) 34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ACS) 56例。另设对照组30名, 为健康体检者。以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单支病变组 (31例) 、双支病变组 (29例) 和多支病变组 (30例) 。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ACS组显著高于SA组 (P<0.05) ;多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 (P<0.01) , 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 (P<0.05) 。结论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 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而增加, 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冠状动脉

参考文献

[1]Mikael LG.Elevated homocysteine reduces apolipoprotein AI ex-pressionin hyperhomocysteinemic mice andin male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 Research, 2006, 98 (4) :564-571.

[2]Varo N, Libby P, de Lemos JA, et al.Soluble CD40L risk predic-tion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 2003, 108:1049-1052.

[3]孟存良, 齐晓勇, 赵勇军, 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关系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 (3) :170-173.

[4]Ataker GB, Resum H, Ueland PM, et al.Influence of arornatasein-hibitors OH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in post 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J].Clin Chem, 1999, 45:252.

患者类型 篇6

1 害怕恐惧型

这类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很害怕, 不敢面对。表现为紧张, 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护士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术前宣教,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对造影手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缓解其紧张的情绪, 有问必答, 和患者多沟通, 多交流。

2 焦虑忧郁型

这类患者对手术费用及手术预后顾虑较多。表现为沉默, 不愿说话。护士应当对患者多一些关心, 多一句问候,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尤其加强术后的健康指导。

3 大意不在乎型

这类患者对手术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不重视。表现为不听话, 不配合。护士应当及时详细的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 告诉其配合的重要性, 并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巡视, 并告诉其家属做好监督工作。

4 胆小紧张型

这类患者表现为术后肢体僵硬, 一动不动, 怕穿刺处出血。护士应当手把手的教患者如何活动, 告诉其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巡视观察。

5 糊涂健忘型

表现为一些老年患者对术后的肢体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记不住了。护士应当耐心地对这类患者增加宣教次数, 语速要慢, 声音稍大, 可主动询问患者还有什么问题, 及时解答, 必要时将注意事项写下来。

患者类型 篇7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体质,调查,相关性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 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也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根综合征的总称[1,2]。颈椎病的治疗包括手术及非手术疗法, 针对颈椎病的发病特点, 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 而中医体质基础上的健康管理在治疗颈椎病过程中显示了更好的疗效[3]。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 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 并分析疾病的病变性质与发展趋势等, 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4,5]。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逐渐深入, 颈椎病的主要体质研究及相关体质标准的统一化、定量化便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以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调查颈椎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颈椎病的相关关系, 为颈椎病的中医体质辨识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3 月-2015 年12 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被诊断为颈椎病的200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入选标准: (1) 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2) 按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确诊为颈椎病; (3) 意识清楚, 具有基本的语言读写能力, 能够理解和回答问卷的问题[6]。 (2) 排除标准: (1) 中途主动退出研究或不配合问卷调查及中医体质辨识者; (2) 罹患急性疾病、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同时, 在体检中心随机选择200 例非颈椎病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

1.2 方法

1.2.1问卷调查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来收集颈椎病患者的资料,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即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 健康相关行为, 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是否熬夜等。

1.2.2中医体质辨识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体质判定, 该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9个分量表组成, 共计6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 (1-没有、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 调查对象根据个人情况据实回答。原始分和转化分主要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结果计算, 其中原始分=各个条目评分之和, 转化分=[ (原始分-条目数) / (条目数×4) ]×100, 分数为0~100分。依据转化分对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判定, 具体判定标准见表1。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颈椎病患者之间的关系,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200 例颈椎病患者中平和质55 例 (27.5%) , 偏颇体质145 例 (72.5%) , 以偏颇体质为主。91 例 (45.5%) 为单纯偏颇体质, 54 例 (27.0%) 为兼夹偏颇体质, 其中, 兼夹两种、三种、四种偏颇体质分别为32 例 (16.0%) 、11 例 (5.5%) 、11 例 (5.5%) 。

2.2 两组的中医体质分布比较两组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X2=36.226, P<0.001) , 结果显示, 健康人群平和质比例35.5% 高于颈椎病患者19.2%;颈椎病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高于健康人群, 阳虚质25.8% 其所占比例最高;健康人群各种体质分布较为均匀, 偏颇体质较颈椎病患者构成比例少, 见表2。

2.3 颈椎病患者中医体质分析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为了解中医体质类型与颈椎病的关联, 以颈椎病患病情况 (颈椎病=1, 健康者=0) 作为因变量, 偏颇体质作为自变量, 同时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及是否体育锻炼、每日平均步行时间等健康相关行为指标作为混杂因素一起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自变量赋值见表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与平和质相比, 阳虚质人群患颈椎病的危险度显著增高 (OR=1.329, P=0.002) , 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体质判定, 探讨分析了颈椎病患者和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 为患者建立针对性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奠定基础。而且可作为一个动态研究, 成为下一步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效果的评价依据, 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所谓兼夹体质, 是指以一种体质为主, 兼夹其他类型体质, 即受调查的个体同时有多个体质类型的量表得分均达到该体质的判断标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颈椎病人群以偏颇体质为主72.5%, 且27.0% 的偏颇体质人群为兼夹体质。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兼夹体质 (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 普遍地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 且占有一定比例[7,8]。中医体质学认为, 9 种体质类型是体质的相对稳定状态[9,10,11,12]。在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不同类型的体质可相互转化。兼夹体质也就是转变的中间过渡阶段, 是一种体质向另一种体质移行阶段的状态。针对兼夹体质进行有效调治, 能极大改善个体健康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健康人群的偏颇体质构成比例低于颈椎病患者, 且各种体质分布较为均匀, 而平和体质构成比例高于颈椎病患者, 说明体质类型对是否发病具有倾向性[4,5]。本次研究还发现, 阳虚体质人群患颈椎病的风险是平和体质的1.329 倍, 危险度显著增高。阳虚质主要是指阳气不足, 该体质以脾肾阳虚为多见, 是一种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同时精神状态可表现为萎靡不振, 喜静[13,14,15,16]。阳虚体质的锻炼方法主要以振奋、提升阳气为主, 可选择如散步、慢跑、跳绳、太极拳及球类运动等各种适合自己的项目[17,18]。

患者类型 篇8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4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 其中男性98例, 女性36例, 患者年龄18~57 (38±5.2) 岁, 中位年龄37.5岁, 其中小于中位年龄的患者113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82例, 摔伤35例, 爆炸伤11例, 其他损伤导致骨折6例。其中下颌骨骨折73例, 颧骨骨折21例, 颧弓骨折14例, 上颌骨骨折13例, 鼻骨骨折7例, 颌骨骨折6例。全部患者均经X线及CT检查确诊符合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断标准, 并确定骨折范围和损伤情况。

1.2方法

对于上下颌骨骨折移位不显著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措施, 一般以牙弓夹板钢丝进行固定并于口外施颅颌绷带固定。在全部患者中有61例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其余患者实施手术切开复位治疗, 其中35例颧骨骨折和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外不固定, 另38例患者则采用钢丝、克氏针及微型钛板进行内部固定[2]。术前分析患者骨折部位以确定手术进路, 对于面部颧弓骨折患者实施颞部小切口手术, 若情况较复杂则辅以眶下切口;对于下颌骨折患者则沿下颌骨2cm处实施切口。一般患者在术后无需进行固定, 但本研究中使用钛板治疗的患者有72例, 术后对于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的患者辅以30日的颌间固定。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的骨折线进行X线扫描, 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张口受限、复位异常及神经损伤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咬合对位异常及眼睑异常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以数 (n) 与率 (%) 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术后对患者实施3~24个月的随访, 其中129例患者骨折线对位无异常, 治愈率为96.3%, 有5例患者张口受限, 其中3例患者因钢丝固定不良导致错位, 2例患者因再次发生碰撞导致复位异常;有2例患者因颏神经损伤造成下唇麻木;全部患者无眼睑异常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口腔颌面部处于人脸部外露部位, 功能上属于维持面部形态和牙齿咬合关系的关键部位, 在外力作用下易导致口腔颌面部组织损伤或骨折[3]。此类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功能, 同时由于骨折影响患者面部特征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这就需要通过口腔颌面部手术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原, 以矫正患者的面部变化及口腔功能[4]。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交通情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也导致我国交通事故率极速上升, 本研究中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有82例 (61.2%) 患者由交通事故造成。在本研究中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3.1%, 远超女性患者的26.9%, 同时年轻患者的比例高于年纪稍大的患者, 这证明由于性别及年龄原因易导致年轻的男性受到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中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主要目标为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 并矫正患者面部损伤, 在治疗中通过损伤骨折位置进行切口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5]。现阶段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主要措施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若患者骨折程度较轻且位移并不明显的患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 通过外部固定保证患者病情不会加重, 本研究中有6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占总例数的45.5%, 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治愈60例, 治愈率为98.4%, 一例效果不佳患者则是因为生活中大意导致病情加重, 后经手术治疗治愈。骨折部位发生明显移位且牙齿咬合错位较明显的患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方案能够对患者的骨折位置进行深度矫正, 这样能够保证患者在手术后基本恢复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手术中采取的技术主要为内口切开、颞部小口及眶下小口切开。 本研究中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 这是由于患者矫正钢丝在固定上出现了问题, 最终导致错位, 其中2例患者则是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其钢丝错位;有2例患者因颏神经损伤而导致下唇麻木, 在本研究中属较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并未有患者出现眼睑异常的情况, 这证明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措施基本有效。

在发生口腔颌面部骨折时, 患者常常伴有颅脑损伤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这时, 医护人员就要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急救。当患者被送达医院后, 医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细心检查患者的受伤原因、时间、损伤部位, 以及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和其他伴随症状, 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总之, 充分了解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 有利于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时发现危险, 而合理的手术径路既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损伤, 又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繁胜, 赵建江, 谭海波, 等.老年口腔颌面部损伤救治320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 (4) :1146-1149.

[2]张蓉, 邰丽.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13 (2) :1186-1187.

[3]陈晖, 顾金良, 张玉芹, 等.美学护理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疗效的观察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S1 (5) :1313-1314.

[4]蒋健.分析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探讨[J].中外医疗, 2011, 2 (1) :1041-104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患者类型】相关文章: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类型及护理分析09-11

类型人物04-30

合同类型05-13

作文类型05-17

机构类型05-08

心理类型05-09

媒介类型05-16

节目类型05-18

损坏类型05-18

初中语病类型04-10

上一篇:水墨文化下一篇:STM32F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