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节目类型

2024-05-07

晚会节目类型(精选6篇)

篇1:晚会节目类型

故事从“说”开始

--谈话类节目《说出你的故事-鲁豫有约》

绪论

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名为《东方直播室》的节目。这个节目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邀请嘉宾和观众在演播室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这个节目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电视诞生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中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国内现在至少有200多档访谈节目,其中不乏一批具有成熟品格、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栏目,比如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央视的《面对面》、《对话》以及《非常静距离》、《人间》等等。这些节目各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分属不同的的门类,有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等。根据叙事对象及模式又可分为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和以话题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本文主要以《说出你的故事-鲁豫有约》为例,对其节目特色及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受众诉求,进而拓展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空间。

一、叙事模式

电视谈话节目又称为“脱口秀”(TALKSHOW),原指美国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其字面意思是“交谈的展示”,香港则音义结合地译为“脱口秀”。它以主持人的“脱口”成章的语言机敏和较多的表演“秀”的成分为最主要特点。这类节目的形式有的是一个人的“独白”,例如凤凰卫视的《娱乐串串烧》;有的是两人或多人的“对话”,如央视的《对话》,它对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焦点话题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节目风格随和不乏机敏,幽默而赋有智慧。具体来说,电视谈话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

由于电视谈话节目在节目的定位和编导的安排下,其种类千差万别。而分类的参照物和依据不同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分类形式。根据围绕中心来谈话的“中心”不一样,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和以话题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人物类谈话模式是围绕某个人物展开的叙事模式。节目中的嘉宾可以是公众人物,也可以是平民百姓,他们身上都有些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可以显示出某种特质或精神,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或某些心理需求,又或是可以反映当下时代的人文关怀,实事政策等。

主题类的谈话节目是围绕设定的某个话题,展开探讨,以话题为中心,各个谈话参与者依托话题进行叙述从而完成叙事。这种主题可以是时事政治或是生活琐事等中的某种现象或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就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结果预测、现实意义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分析,参与者各抒己见,各种观点看法都能得到呈现、交流和碰撞。参与者可以只是主持人和嘉宾,也可请观众参与讨论或旁听。主持人的作用是对谈话进行引导和控制,把握谈话的节奏和方向。谈话节目的话题可以是单一性的,也可以是多个话题的复合型,也可以是大话题套小话题。这种节目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突发举办的。

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理论研究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挖掘,而它的叙事模式也在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和分类标准的不同有着更多元化的变革。

二、主持人与节目

随着访谈类节目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受众对访谈类节目欣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不仅要求话题具有新思想、新观点,还要求主持人的风格具有个性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任何类型的节目都应充分发挥其个性,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一点对于形式比较单一的访谈类节目尤为重要,而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的主线,其个性就决定了节目的整体个性。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拥有一名主持人该具备的学识、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应拥有自己的个性。

陈鲁豫在凤凰电视台的形象定位是清新、时尚、知性的,她的主持风格也是亲和、自然的,在她的节目中,处处表现出的是机敏和智慧,这个特点在她的《鲁豫有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人物访谈可以很好得发挥她的个性特点,节目的亮点和看点也在于鲁豫的挖掘能力和交锋中的锋芒智慧,综合来看,鲁豫对访谈对象和节目的掌控能力属于比较上乘。

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访谈类节目的风格。一般而言,电视访谈类节目风格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相关。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因她的机智和沉稳的气质,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切形象。在栏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她的亲切自然打动了所有的人,她的个性风格使其节目轻松、随意,赢得受众的一致喜爱。

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可能深化访谈类节目的内涵。在具体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自身素质,自身风格,对节目内涵的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至高境界。风格定位:人文化的视角 面对面谈话风格。《鲁豫有约》就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谈话空间中尽量为被访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场”氛围,让被访者感到舒服,愿意与主持人沟通,愿意把心底最深处的话讲给观众听。正如鲁豫所说,“我要给被访者一个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这正充分体现了节目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有利于打造访谈类节目的品牌。《鲁豫有约》充分尊重了鲁豫的个性特点,为她提供了发挥个人优势的空间。鲁豫的记忆力超强,看一遍提纲基本上就能记住所有该问的问题,再加上她亲切自然随和的提问方式,使观众感觉《鲁豫有约》这个节目也特别的亲切。

面对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以及网络的竞争,中国电视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电视台“门面”以及形象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其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关系着电视节目价值的实现。节目主持人只有在节目中显示出“个性”风格,才能取得他人无法代替的竞争力,这种“个性”不仅仅包括主持风格、语言,更是其自身成长经历和情感感悟的一种体现。谈话类节目又被称为“主持人的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赋予了主持人广阔的表现空间来充分展示自我,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个性鲜明、独具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节目的影响、提升节目的品味。

《鲁豫有约》的采访对象与大部分访谈栏目都不一样,她的关注点不是当下的火热人物,而是一些过气的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也就是俗称的“有故事的人”。她的采访范围也不局限于演艺明星,而是集中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时期在这个时代有特殊记忆的人物;很多人物完全是历史性的,一些人物是敏感性人物;从访谈的内容看,她关注的是人物的命运和一个人生的精彩。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涉及到经济,文学,外交,政治,演艺各个方面,她从人性的角度,探寻人物的精神世界与心灵空间。

应该说,这样的节目需要采访者的知识面与人生阅历的支持,事先要进行大量的案头工作,对人物的主要事件与人生经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甚至对人物的生活细节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访问时有所作为。对人们所关心的而被访人物又有所避讳的话题能有所突破,《鲁豫有约》使人物访谈节目充满温情而又有文化上的厚度。

“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这就是整个节目的总体定位。而从节目的名称也可以清楚得看到,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嘉宾在与主持人交谈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形式展开的。

三、作为娱乐节目的形式的谈话节目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大部分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在迅速下滑,此类节目经常出现“节目雷同,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主持人的个性没有凸现出来。访谈类节目虽然各有不同的卖点,但访谈的基本思路差不多,一般都是邀请明星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目前,我国谈话类节目陷入央视拷贝国外、地方拷贝中央的怪圈。一些存活较久的如《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长期的模式化运作使受众一眼就可猜透节目意图,对节目产生审美疲劳。

《实话实说》节目的一夜成名,使得诸多的谈话节目一拥而上,某些谈话节目没有经过很好的策划,便照搬别的谈话节目成熟的样式,克隆谈话节目,节目样式全是主持人,嘉宾,观众,连主持人说话的语气都要模仿。许多谈话节目主题不够深刻,节目中刻意搞笑,庸俗至极。这些节目没有创新能力,只能一味的放弃自我,追求庸俗。为了使节目有看点,谈话节目的制作者一味的往名人上凑,往热点上挤,导致一个嘉宾可能去好几个节目做客,谈一样的话题,说一样的内容,大多都是成长的经历,成名的经历,还有对角色的理解等等。

国内谈话节目虽然存在着模仿克隆的现象,总体上来说它们基本上还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尤其像《实话实说》、《对话》等优秀的谈话节目大受欢迎,并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真正地在为人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供自由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创造了可供老百姓表现个性的空间,我们追求的是谈话过程的真实和生动,不主张给人结论,而是隐藏我们的主观倾向,把判断权还给老百姓。这既符合电视纪实美学的要求,也是现代传播的理念

对于此种境况,解决之策,首先应该是结合社会上百姓当前关心的热点话题去访谈,其次就是主持人应该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主持风格,不能模仿他人,应把眼界放的开阔一点,放眼各行各业和不同国家人士,用自己的个性风格去主持一档节目,只有这样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使节目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谈话类节目作为中外电视荧屏上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它给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谈话类栏目的兴起归根结蒂还是由于人们社会心理的转变,受众主体意识的增强。人们除了保持对名人、明星的关注和兴趣外,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表现为对普通人生活和命运的关注,观众更喜爱在荧屏前看到普通人的故事,希望能够说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吉妮·格拉汉姆·司科特(美)《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和影响》,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张鬻《从电视谈话类节目看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新学术,2008年4月 郭晋晖《“脱口秀”在中国——试评近年兴起的电视谈话节目》文艺争鸣 2002年 第2期 p77-80 徐雷《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格局和流变脉络》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4卷第3 期 p97-1002004 年7 月

易文《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 新闻知识 2004年8月 p39-41 于泓《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新闻爱好者 1999年 第3期 p78-79 曾斌 《电视谈话节目创作的伦理思考》,http://

卫宁、周磊《浅论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艺术》中国电视2005(6)

篇2:晚会节目类型

————以《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为例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形态日益丰富,每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内部细分也日趋成熟。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细分形态之一: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通过访问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围绕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展开谈话,以谈话方式凸现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受众。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以“人”为看点,访即采访,谈即谈话,借助人的故事来吸引观众,依据不同的职业属性,可以将人物访谈类节目分为明星类访谈节目,像《超级新闻场》,政企精英类访谈节目,文化名人类访谈节目、混合类访谈节目,如《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这几类中要数混合类访谈节目采访对象最为广泛,只要是有故事、时下热点人物,观众想要勒脚的人物都可以成为采访对象,这样人物和话题都比较丰富。

下面以《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为例,对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中的混合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做简要分析。

先以《鲁豫有约》为例谈谈明星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特点。

2002年1月1日,凤凰卫视向全球华人同步推出周播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先后访谈了156为人物,他们中大不部分是明星或焦点人物。这是一档以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为节目定位的全新访谈类节目。说它是一档全新的访谈类节目是因为它在2005年改版后培养了一批新的观众群,并且在节目的形式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节目的名字由原来的《说出你的秘密》变为了《说出你的故事》,在收视率和职业责任感的双重驱使下,《鲁豫有约》跨出了改版的一步。被邀请的嘉宾涉及范围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扩大,从栏目的副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有故事的人”都可以列入被邀请的行列中来,人文关怀的气息更重了,也更加贴近和关注人的精神层面了,特别是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精神和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将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作为节目的创新切入点,是《鲁豫有约》在众多访谈类节目中始终受到观众的喜爱的重要原因。

《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长篇人物专访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日晚21:30在新闻频道播出。《面对面》秉持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的诉求,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他们因为非凡的影响力进入了《面对面》,而《面对面》让他们更加具有影响力。节目的理想是:为变幻中国制作一份打开的人物志。所以,它以更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中国。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午间专题栏目《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鲁豫有约》《面对面》《看见》的节目特色,从中总结一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主持人的选择:要求主持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决定一档谈话类节目的因素很多,但主持人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谈话节目的特殊形态和即兴交流的特殊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会成为节目的核心代表,而且也

容易在受众中拥有比其他类型的主持人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的影响力,因此,要想使电视谈话节目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抓住一批基本的热心观众,就要善于在节目中挖掘主持人的优势潜质,积极在谈话中展示出主持人的个人风采和个性魅力。

崔永元朴实随和、轻松活泼、机智幽默的个性特征赋予了《实话实说》独一无二的风格,而随着崔永元的离去,这种魅力也就荡然无存。《面对面》里王志给人的感觉是言辞犀利、思维敏捷,眼神里既有审视也有诚恳,他的这种直来直去不容含糊的主持风格和“质疑式”提问方式成了《面对面》标识性元素之一,是王志个性特征和魅力的体现。

《看见》周末版正式亮相,两位主持人一刚一柔,柴静主要负责人物专访,邱启明则主要采访新闻事件。

纵观那些有影响的谈话类节目,都有着一个出色的主持人,给节目锦上添花并使之充满活力。可以说谈话节目成就了主持人,同时主持人也形成了节目的风格。每一位主持人由于其性格、气质、脾气秉性以及生活经历、审美追求都带有“这一个”的特性,所以,他们都有着一个只属于个体本身的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和手段。

2、明星主持人的谈话艺术化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中支持人与嘉宾往往素不相识,或了解肤浅,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谈话者卸去彼此间角色的面具,形成真诚、朴实的交流,主持人的态度非常重要。首先,陈鲁豫的谈话很真诚,不会让人感觉是在作秀,得到嘉宾真诚地回应。另外,陈鲁豫在谈话过程中对嘉宾还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在相互尊敬的平等语境中对话,营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最后,陈鲁豫是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节目中,她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嘉宾,让嘉宾充分表达,而她多以一个亲听者的姿态出现。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节目时,开场前往往会来到舞台中央讲些笑话,博得大家开口一笑,对嘉宾和观众的紧张情绪起到了缓冲作用。通俗、平易、即兴、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拉近主持人和嘉宾的距离,引导其尽快进入角色。《看见》中柴静采访一上海留日男孩因向母亲索要学费未得,变飞回上海,在上海机场捅了母亲九刀。柴静也是安静的听母亲哭着诉说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有病,我不怪他。

3、话语空间广泛,选题独具匠心《鲁豫有约》明确了“说出你的故事”的节目定位,邀请的嘉宾都是“有故事的人”,《鲁豫有约》对这些人物关注的出发点是他们身上的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时代的不断发展,那些走入人们视线的所谓“有故事的人”也会层出不穷,人们会不断地企盼着从这些“有故事的人”的身上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而这类电视访谈类节目恰好就是给予受众这些信息比较权威和及时的渠道,所以观众对于这种节目类型比较感兴趣。

4、直指内心的情感表达和积极正面的情感诉求

《鲁豫有约》题材广泛,被访人物身份虽有差异,但是节目在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上,有统一的诉求,直指内心,启迪美好,在感动和感悟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我为整容狂》 一期节目的结尾,鲁豫以一个朋友的口吻告诫大家:如果不是心理或工作的需要,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整容,相信你是最美丽的。这样的质朴、坚韧、温暖、真挚的话语在《鲁豫有约》中很多,在抚慰观众的同时,也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再说《面对面》的一期节目《久病床前有孝女》,讲述的是一个叫孟佩杰的女孩从八岁开始照顾瘫痪的养母八年,后来经媒体报道,她成了全国道德模范,自此生活才稍稍得到改善。当《面对面》主主持人古兵采访养母的时候,养母说在她试图自杀未遂后,女儿说:“妈妈,你要好好活着,因为活着你就是我的天。”让无数观众感动的流泪。

5、、受众定位明确

凤凰卫视一直致力于沟通两岸三地甚至于整个大华语圈,具有全球的视野,再加上广泛的信息采集量和较为宽松的意识形态空间,受到知识分子青睐。作为凤凰卫视话语空间的代表,《鲁豫有约》的目标受众定位于一批文化层次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注重节目内涵和深度,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6、节目选择了适合大众口味的栏目话题

节目正是要通过展示这些有特殊经历人的丰富精彩的人生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动观众,启发观众思考,让观众分享嘉宾的喜怒哀乐、人生经验。《鲁豫有约》在寻求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共鸣点,提供了个人心理寻求社会思想的辅助,以及个人窥视他人心理秘密心态的平台。《看见》也是如此,对人物的关注是抓住了这些新闻眼,而不是人物本身,这样节目才有了精髓,才可以常作常新。“微博女王”姚晨作为《看见》首期嘉宾亮相,为何选择姚晨作为首期嘉宾,柴静表示,姚晨不仅是人气超高的微博女王,她的公众关注度高,还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一点难能可贵。

7、节目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说:“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这一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是以记者的形象出现,以采访的形式完成节目,观众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交锋中领略到被访者的人格魅力,也获得了超越新闻事件本身的深层意义。《看见》的主持人邱启明也曾在在微博上说:“不容忍哗众取宠的辞藻,不容忍沽名钓誉的题材,社会再浮躁,也会有一群始终坚守的人”——送给身后的《看见》

篇3:晚会节目类型

1 节目类型的多样化

1.1 单一样式的节目

单一样式的节目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只有简单的样式,就如看到的一样,这样的节目就是一个整体,具有这些特性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剧、动画片等。

1.2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指的是电视节目内容专一,只作讨论类或者新闻类的节目,且这种节目大多有固定的播放时间,不随其他因素而改变,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当然,也有临时因为一些重大事件而添加的节目,如“奥运会专题”“震后抗震救灾专题”等。总之,这些节目的内容单一且都有其核心的内容专题。

1.3 脱口秀节目

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发展还未成熟,主持人往往只有一个,一般是主持人用幽默风趣的解说形式去讲述一些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时事。主持人可以不时地加入自己的观点,以突出节目风格,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等就是这种类型。

1.4 户外真人秀节目

户外真人秀节目最近越来越火,由于明星的加入,短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大片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节目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明星平时生活的窥探欲望,从节目中了解一些明星的性格爱好,觉得明星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湖北卫视的《如果爱》等。

1.5 娱乐新闻类节目

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类型层出不穷,而且这种电视节目创新的风潮似乎还不会停下,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转型,通过对节目的升级创新来找到新的出路。那些新闻类节目是肯定会保留的,因为其是人们每天获取时事资讯的最好途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节目的风格也在慢慢变化着,有严肃正经的《新闻联播》,还有风趣幽默的《新闻播报点》,更有一些电视台专门设立一个节目报道娱乐新闻。

2 节目风格多变

2.1 网络热词的运用

基于人们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节目也越来越新颖。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在播报时也会使用一些网络热词,如人民日报这样严肃客观的报纸也会用“给力”这种网络词汇作为标题,足以看出在如今的受众生活中网络热词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网络热词的运用普及在某种程度上也推进了文化发展。

2.2 邀请网络热点人物

除了用一些热点网络词汇去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观众能听得懂且乐意观看外,某些综艺节目还会邀请一些网络热点人物来吸引受众,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这类节目风格轻松愉快,邀请的嘉宾能与现场的观众互动,让观众真实的感受这些人物的性格。

我国电视台节目的创新许多都是基于别国的节目之上的,并不全是原创。许多网友都希望电视台在以后节目的创新中能够多添加中国自己本土的文化元素和自己原创的思想;此外,那些科技教育类的节目可以变换形式,使节目更有趣味,更吸引人。只有说教不再刻板严肃,这些说理性的节目才更贴近生活,更为受众所喜爱。

3 总结

电视节目的类型在今天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中有了更多样化的改变,从前单一的电视节目,到如今已是百花齐放,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鲜明的风格,而且节目风格的改变也是很大的,从严肃、不苟的节目主持风格到风趣幽默再到搞怪无厘头的节目风格,每一个变化都是创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孙宝国.电视节目三大概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

[2]孙小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突围[J].电影评介,2011,(20).

[3]陈虹,郝希群.2009—2010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0,(6).

篇4:“同类型的节目太多了”

多年以来,湖南卫视凭借一系列有全国有影响的节目树立了中国头号娱乐频道的品牌。从2004年起,其《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又扛起了选秀节目领头的大旗。这两档节目都在热播之后引起国内其他电视台的蜂拥效仿。

在很多选秀节目频频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领军者的湖南卫视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选秀节目?又如何看待选秀节目目前的境况?

中国新闻周刊:选秀类节目是目前湖南卫视观众最喜欢看的节目吗?

李浩:它有自己的特征,比如青少年和女性观众比较多,像男性观众可能喜欢其他类型节目。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快男”相比往年,制作更精细,但收视率却不如从前,你怎么看这个状况?

李浩:去年“超女”的收视率可能是因为有2005年“超女”的效应,开始时大家期待值比较高。但“快男”是一个从低向高走的状况。

收视率的下降,我感觉还是同类型的节目太多的缘故。

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你们开始筹办第一届《超级女声》时,是否想过会引发后来这么大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李浩:没有。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在制作一档娱乐节目。后来出现的关注和讨论都是猝不及防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这里是有必然性的。

每年上级主管部门都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有很多的规定。因为它被关注的特别多,优点会被关注,不足的地方也会被放大。所以我们一直是小心谨慎地来做这类节目。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看2006“超女”开始,绯闻比比赛本身更受关注的现象?

李浩:其实对负面内容的关注一直都有,但是我觉得主流还是对节目的价值、创新的意义、选手身上闪光点的关注。如果一个节目负面效应占多数我们就可以把它停掉了。

对我们来讲,外围的炒作不能起决定作用,更多应该考虑的是节目的本身:选手的质量、评委、主持人等几个因素,节目整体的设计,这些要素我们一直抓得很紧。

我们本身坚持不去作恶意的炒作。有些事情的发生跟我们没有关系,一般对于那些伤害节目品牌、电视台的品牌的事情我们都会通过发表声明等方式进行引导,但更多的还是靠节目本身来树立它自己的权威性。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快男”中出现杨二车娜姆这样的评委插曲,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李浩:我觉得应该把它视为一个提醒,告诉我们哪些环节是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其实我们跟评委一直都有很多的沟通,我觉得到目前来讲还是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的。我们不会针对某一个人,这是对评委的一个总的要求。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让这个节目做到“可控”?

李浩:导演、评委、选手、主持人这几方面都很重要。我們的管理非常严格,有完整的流程,包括直播的管理,从台长到部门主任都会在现场,一直到最后一个播出环节。而且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监控系统,所有的节目都是延时播出,不当情况出现时我们可以及时处理。

中国新闻周刊:你们怎样保证跟众多选手达成默契,而不至于出现个别选手“不听话”?

李浩:这还是跟节目的取向、设计很有关系,节目本身的价值观要得到选手们的认同,如果他们不认同就可能出现问题。包括主持人、评委都是这样。

这要求比赛前的沟通,我们要去引导他而不是利用他做事情。一定是要让选手感觉到我们是在帮助他成长,挖掘他身上最闪光的东西,而不是把别人的缺陷放大。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几个方面的人一块来完成的,不能只靠导演,或者只靠选手。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节目制作者,这是不是很矛盾:一方面需要很多的悬念来吸引观众,另一方面,又希望选手按照实力,正常进行比赛?

李浩:我们还是努力把这两点结合到一起。肯定会有一些设计,比如导演会放大一些东西,像情感的元素、竞争的元素或者是选手本身与众不同的特质等等。

中国新闻周刊:你感觉目前选秀节目处于怎样的阶段?

李浩:现在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还不能视为低谷,因为总体而言,今年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国做选秀或其他综艺类节目,和国外的商业频道有什么不同,底线是什么?

李浩:是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下发的那些规定吧。既是要求,又是底线。

中国新闻周刊:做了四年的选秀节目,你们是否做过总结,有哪些得与失?

李浩: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些研讨会,但还没有对选秀节目作特别系统的总结。我们也在思考,比如这种节目的规律,我觉得以节目为本、以内容为王还是最重要的。另外,这种节目需要你不断的创新,观众需要新的表现形式,选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经过这几年的运作,我们有了一定的自信,就是有这样的品牌,面对同样的节目时,选手可能会首先选择我们。另外,就是对节目的引导、管理、甚至策划,以及对舆论的把握分析都是非常严密的。这个节目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形态,所以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支持。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以来,湖南卫视也在做一些“高端”节目,可是像《大明王朝》的收视率并不理想。

李浩:就是没有收视率我们也要做。我们的频道中需要有这样的节目,这又回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话题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节目类型,希望对观众的结构、层面有拓展,这是我们接下来的一个重点。

篇5:主持人及节目类型分析

1、新闻评论类主持人:

各年龄层的成人均适宜。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对各方面知识均有涉猎,最好能懂外语。在主持时庄重严肃、谈吐直率、口齿伶俐、思路敏捷。应具有悦耳的音质,并且语言运用准确,普通话标准。在性别上,公众对男性主持人的倾向高于女性,但二者不存在质的差异。

2、综艺娱乐类主持人:

19-45 岁最适宜。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擅长表演,懂乐器,知识广博,外形英俊靓丽。主持时能够轻松自然、热情活泼、笑容可掬、幽默风趣,并且具有丰富的表情,口齿伶俐,思路敏捷。在语言上,应具有悦耳的音质,语言运用准确,普通话标准,而且语言能够口语化,生动灵活,与观众交流随和。在性别上,公众对女性主持人的倾向高于男性,但二者不存在质的差异。

3、教育服务类主持人:

各年龄层的成人均适宜。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学有专长且知识广博,最好能懂外语,有的栏目应外语流利。外貌上,观众对其无特定要求,但在主持时应该轻松自然,亲切温和,与观众交流随和。语言运用准确,普通话标准。在性别上,公众对女性主持人的倾向高于男性,但二者不存在质的差异。

4、体育类节目主持人:

19-45 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学有专长,知识广博,最好能懂外语。在主持时能够轻松自然、幽默风趣、口齿伶俐、思路敏捷。具有悦耳的音质,语言运用准确,普通话标准。在性别上,公众对男性主持人的倾向明显高于女性。

5、少儿节目主持人:

19-30 岁,且不排除 18 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具有大专或大学文化程度,学有专长且知识广博,擅长表演,懂乐器。富有童心和朝气,主持时能够热情活泼、轻松自然、亲切温和、笑容可掬、幽默风趣、口齿伶俐、思路敏捷。具有悦耳的音质,语言运用准确,普通话标准。在性别上,公众对女性主持人的倾向明显高于男性。

受众对主持人形象的定位,一方面代表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一方面依托于长期以来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认知模式。被公认的主持人形象类型所引导。

如在性别方面,多认为新闻评论类和体育类节目更适合于男性主持人,而综艺娱乐类、教育服务类和少儿类节目更适合于女性主持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普遍强调大学文化程度是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但对少儿类节目主持人可以放宽到大专文化程度;

在年龄方面,19-45岁是主持人对栏目的适合性较广泛的年龄段,并可以接纳18岁以下的少儿节目主持人;

在特长方面,多认为综艺娱乐类和少儿类节目主持人更应具备表演素质和乐器方面的特长等等。以主持人的工作职责范围与工作形态为依据划分为四类

(1)独立型主持人可以独立地承担整个节目的采、写、编、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

(2)单一型主持人则只是或主要从事话筒前的播音、主持工作;

(3)参与型主持人参与到采、写、编、播的各个环节中,与其他编辑、记者共同完成节目制作,与编辑记者处于平等位置;

(4)主导型主持人则相当于节目组中的指挥者或领导者,既是主持人,同时也是制片人或主编。在我国较为多见的是单一型主持人和参与型主持人。

按节目性质把主持人划分为四类

(1)新闻性节目主持人: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专题专栏主持人

类型一: 传统播音型

代表人物:李瑞英、海霞、康辉等主持风格:端庄大方、播音自然流畅

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形象、气质有较高的要求。《新闻联播》主持人李瑞英参加了20 多年来中国与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被称为央视《新闻联播》的标志之一。因此,李瑞英的主持风格也被老百姓默以为新闻主持人的标杆,其主持风格可概括为:端庄、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吐字清楚、圆润,衣饰简洁、庄重、典雅,播音自然流畅。这一类型的主持人都是实力派主持人,专业水平令人称赞。多年来如一,没有创新、变化,实在也是节目的要求。

类型二: 新闻讲述型

代表人物:敬一丹、张泉灵、吴小莉等主持风格:文化修养和阅历深厚,个性化的语言与神态新闻讲述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新闻播报类型,主持人可以在不影响节目主旨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讲述习惯适当添加字句,甚至答应适度的现场发挥。举止与表情,也是个性的组成部分。2009 年央视新闻改版,更是让张泉灵、敬一丹等新闻主播发挥了更多新闻评论空间。张泉灵在播报新闻时,观众经常 可以看到她会根据节目内容的情节需要,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一笑丰富的表情变化,为她主持的《24 小时》陡添魅力。而地方台,湖南《晚间新闻》李锐、张丹丹更是把农家里院的平常事件“讲” 得有声有色,徐疾有度,给观众以如沐东风的感觉。

(2)专题性节目主持人:包括知识性节目主持人、教育性节目主持人、竞技类节目主持人 类型一: 事实评析型

代表人物:崔永元、撒贝宁、胡一虎等主持风格:极具个人特色,睿智中不失幽默的调侃、点评印象中的崔永元直率坦诚,不为名利所动。同时,也是冷笑话之王。他领跑第三届天下英才中国100 主持人满意度调查榜,据榜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专题节目对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有较高要求,节目中类似于“脱口秀”的互动给主持人留有发挥的空间。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的时候,把这档节目打造成了全国谈话类节目的名牌。凭借机智、幽默的风格,崔永元颇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在老百姓心中留 下了居高不下的回响率。与崔永元类似,撒贝宁主持的《今日说法》栏目、水均益主持的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都具备这样的特点。而凤凰卫视胡一虎主持的《一虎一席谈》、江苏卫视真人故事型栏目《证实》等也由于话题尖锐,引起了长久的关注。另外,北京电视台徐滔主持的《法制进行时》、栗坤主持的《时尚装苑》、安徽电视台罗彬主持的《第一时间》等人气颇高。类型二: 嘉宾访谈型

代表人物:水均益、杨澜、陈鲁豫主持风格:文化底蕴深厚,扎实的新闻采访功力

很多专题性节目是为主持人“量身定制”,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魅力和能力。而该节目成功后,主持人也成为该栏目的品牌代言人。凤凰卫视更是这种类型节目的鼻祖。陈鲁豫的《鲁豫有约》、吴小莉的《小莉看世界》等一推出,就让观众印象深刻。阳光卫视创办人杨澜的《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也会抵进嘉宾访谈,东方卫视袁叫主持的财经脱口秀《波士堂》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3)文艺性节目主持人:包括文艺节目主持人、晚会节目主持人、综合文艺节目主持人类型一: 知性化路线

代表人物:董卿、朱军等主持风格:大气端庄,字正腔圆、大型晚会

公布的“中国100 主持人公众形象满足度调查榜”中,排名最靠前的综艺主持人是中心电视台的董卿,湖南卫视的汪涵紧随其后,来自台湾电视台吴宗宪排名第9,央视主持人李咏、朱军的排名分别是第18 名、第31 名。台湾的 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陶晶莹、小S(徐熙娣)等人的排名均在60 名左右。可见,在综艺节目主持领域内,大方、亲切的知性风和整蛊、麻辣的娱乐风,二者颇有平分秋色的态势。不过纵观全局,相比之下“知性风”更能登大雅之堂,在观众心目中得分更高些。

类型二: 娱乐化路线

代表人物:吴宗宪、汪涵等主持风格:好开玩笑,会造气氛,王牌节目

港台开创了主持人娱乐化的先河,也出来了一批以曾志伟、吴宗宪为代表的高着名度主持人,分别主持的《奖门人》、《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创造了高收视率的王牌娱乐节目。后来居上的徐熙娣、蔡康永等更是将嘉宾访谈类栏目 《康熙来了》延伸至演唱会,辗转内地淘金。固然没有电视的媒介传播平台,通过网络,内地很多年轻观众对于《康熙来了》等已十分熟悉,内地演唱会场场爆满也就不难理解了。

(4)服务性节目主持人:包括经济服务(信息服务)节目主持人、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听众观众信箱主持人;如都市节目,女性节目、时尚节目、旅游节目、餐饮节目、汽车节目,等等。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比新闻、文艺等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参与程度更高,有时他要与嘉宾展开交谈,有时要亲自操作演示,有时甚至要作为角色进入表演情节当中。这就要求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既要有较高的主持才智,又要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同时他还应是一个性格开朗,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心理专家,在节目中他能娓娓道来,如数家常,把一些锁碎的生活条理化、系统化、知识化,将自身情感恰如其 分、不温不火地揉进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给受众以无穷回味。

1、指导型服务节目

以介绍日常生活的实用知识,提供具体的方式方法为主,带有指导意义和较强知识性、实用性的服务节目。《天天饮食》主要特点: ① 示范性 —— 用具体操作、演示全过程的方法教会受众掌握某种技能、技 巧。② 时令性 —— 根据时令的变化,提醒受众注意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 提供具体的指导。③ 参考性 —— 通过一定分析,提供某些参考性建议。

2、公益型服务节目

以社会广为关注的信息为内容,并能给最普遍的受众带来公共利益的服务节 目。(主要是公益广告)主要特点:公益性

3、商业型

以促进销售为目的向受众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或代客户传播产品及服务的的服务节目、有偿服务节目。(主要有电视购物、商业广告等。)主要特点:营利性

根据主持人的外表、表情和动作所形成的视觉感受对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划分为五类:

(1)权威型。这种类型主持人的特点是外表端庄、表情严肃、声音沉稳,体态语言较少,给人以正襟危坐的感觉,多适宜于新闻节目。他们所播报的内容多为国内外重大时事,涉及 政治、经济、军事等严肃话题。他们还常常代表政府或某些权威部门发表重要的文件或通告。这类主持人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

(2)记者型。这种类型的主持人往往并未受过专业的播音训练,对他们的外形要求也相对较宽,着重强调的是广泛的知识背景、敏捷的反应能力、现场的组织能力与即兴的表达能力。他们力求用诚恳的态度与专业的分析来增强节目的可信度,因而语言与动作都较为朴实、自然。

(3)教师型。这种类型的主持人大多外形和善,表情诚恳,态度和蔼,通常在知识含量较高的节目中出现,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充满自信是他们的特点,体现出较好的个人修养与 知识积累。

(4)朋友型。这种类型的主持人随和而健谈,语言与表情都较为轻松自然,多是即兴发挥,与受众一起对各式各样的话题进行方方面面的讨论,营造出邻居、朋友或同事之间畅所欲言的亲近感。这种类型的主持人善于倾听、善于提问、善于总结,同时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与 控制能力。

篇6:《我爱记歌词》电视节目类型分析

《我爱记歌词》是浙江卫视在2007年十一黄金周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它脱胎于美国的《合唱小蜜蜂》,并结合了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卡拉ok和风靡欧美的歌词记忆游戏。开播了三年多,《我爱记歌词》获得了不菲的收视率,下面,我将分析一下其节目形态。

一、全民K歌的节目策划理念——平民化

《我爱记歌词》是建立在全民K歌的社会土壤上的,它是目前国内门槛最低的一档综艺节目,节目现场犹如一个大型的卡拉ok,它不论身份职业,不论年龄样貌,只要是想唱歌、想表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拼的不是歌声的美妙,不是唱功的高低,而仅仅是对歌词的记忆力。这样零门槛的节目设置,想社会上每一个普通人敞开了大门。

既然是K歌类节目,那么歌曲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爱记歌词》主要是选择经典老歌和当下热门歌曲,是公众耳熟能详的、陪伴很多人成长的、或者是红遍大街小巷的歌曲。音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爱记歌词》的宣传语就是“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你是否会应声歌唱?”这一点,明显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让观众在熟悉的歌声中欣赏、放松和娱乐。

二、层层淘汰、制造悬念的节目模式——叙事

一档节目是否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冲突与悬念”,也就是节目的叙事元素。

《我爱记歌词》精心设置了5个竞赛环节,包括歌词大接龙、歌词大填空、今天谁领唱、300秒倒计时以及擂主大挑战。在竞赛过程中,选手之间产生竞争,通过层层PK,最终获胜的将成为本周擂主,并获得10000元大奖,以个人名义捐赠给慈善资金。那么,究竟谁会被淘汰,谁会顺利晋级呢?给观众留下了悬念,这吸引观众关注下去。

《我爱记歌词》成功地将一档唱歌节目赋予叙事元素,加强了冲突与悬念,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默默为喜欢的选手打气、加油或者祈祷。

三、提供一个平民展示才艺的舞台——特殊环节

《我爱记歌词》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为选手提供表演才艺的机会和舞台。当一个选手被淘汰时,在下台前,只要他想,都可以把自己独特的才艺秀出来,如跳舞、朗诵、表演魔术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虽然是比拼歌词记忆力之外的一个展示,在才艺展示的过程中,却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亮点和惊喜,他们的表演或搞笑雷人,或精彩至上,或温情感人,惹人欢笑,惹人落泪……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为远在哈尔滨的奶奶唱原创歌曲的男孩,当时,《我爱记歌词》节目组还进行场外电话连线,无线电波中,感人的音乐响起,“请您放心,我会在这里好好照顾自己。希望你同样好好注意身体,别着急,我很快回去陪你,我想告诉你我好想你……”男孩为奶奶送去满满思念,奶奶为他捎来声声叮咛……这时,主持人、现场的每一个人,热泪盈眶;坐在荧幕前的我,也热泪盈眶。

这样的特殊环节,让平时没有“舞台”的普通人秀出其不普通的才艺,让观众见识更多感受更多,也在不知不觉中让节目充满了温情和感动,一举多得。

四、节目团队的形象打造——知名度与影响力

首先是主持人,帅气幽默的华少,性感甜美的朱丹,这一对老搭档,智慧而不失幽默,相互调侃而不失分寸的主持风格,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主持”。

再者是六大“超级领唱”,王滔、海峰、袁野、唐宁、思琦、郑赟,优美的歌声,独特个性的唱法,默契和谐的合作,为观众带来音乐视听的享受,吸引了不少人气。

还有专业的乐队、养眼的伴舞美女,他们都是《我爱记歌词》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乐队的现场演奏,为现场营造一个十足的卡拉ok气氛,音韵、旋律、动感…..而伴舞团随着音乐的翩翩起舞,则成为现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这对于节目剪辑、镜头转接有很好的效果。

五、注重观众互动——参与

“参与”是综艺娱乐节目的一大特色,只有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才能赢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我爱记歌词》还特地设置一个“今天谁领唱”的环节,让普通大众能来到现场成为“领唱”,同时也更体现了节目本身的平民化。

《我爱记歌词》还十分注重现场的互动和气氛的营造,首先,每期的选手就是摄像头在开场音乐秀时从观众席中“捕捉”的。虽然这是节目前就已安排妥当的,但这一细节的设置,似乎让所有观众都参与到其中,都可能会被成功“捕捉”成为选手。尤其当特别节日时,《我爱记歌词》还会对现场成功接唱的观众派送红包,鼓励了观众积极参与,很好地调动了现场气氛。

此外,《我爱记歌词》开通短信抽奖,凡是发送短信到本节目的,将有可能获得手机一部。这是很多节目都会用到的吸引观众参与的方法,一直屡试不爽。

《我爱记歌词》的发展瓶颈

然而,由于经典老歌和当下热门歌曲总是有限的,随着节目的播出,合适的歌曲资源枯竭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但如果转而选择那些不太热门或不够经典的歌曲,则可能吸引不了观众的持续兴趣和观众,很难引起观众内心的音乐共鸣。

另一方面,由于“超级领唱”要短时间学唱更多的歌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领唱”的优美和悦耳。

上一篇:广场揭幕仪式讲话下一篇:八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