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平面设计

2024-05-04

中国画与平面设计(精选十篇)

中国画与平面设计 篇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中国画的水墨、线条以及章法布局等都在其中充分运用, 使的整个产品呈现出含蓄深邃、典雅古朴的感觉。相关产品不仅尽显了现代视觉感, 同时还附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一综合特质大大增加了顾客感知, 为相关企业赢来了信誉度, 增加了市场份额。鉴于此, 本部分内容, 文章将以水墨、线条、留白以及色彩等中国画元素为切合点, 谈一下中国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会中国画的内涵, 以及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

一、中国水墨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水墨画是利用“水+墨”的形式, 使他们在宣纸上有很好的交融, 这种交融不但充满诗意, 而且附有典雅、空灵之感, 同时还能将其内涵和意蕴运用到现代化的设计当中去, 进而使得水墨画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1. 水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图1是一则茶叶的包装盒设计。在这幅作品中, 设计师充分利用茶叶这一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通过产业的文化神韵和悠久历史, 同时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 使得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飘逸、淡雅和轻灵的神韵;同时通过大面积的水墨渲染, 那附有清香怡人的淡淡清香的茶叶的意蕴则跃然画中。

2. 水墨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九九归一·澳门回归》 (如图2) 是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代表作品, 这幅纪念海报是正值澳门回归之际所创作的。整个画面所呈现的是有“99”二字所组成的“水中的涟漪”, 一片莲花落入其中, 代表了一种叶落归根、花开花落以及生生不息的意象。这幅作品是靳棣强先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住过统一的自然欣喜, 通过洁白的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在清澈的余白中, 试图演绎禅的意境。

图3也是靳棣强先生的作品, 这是一则为环保花纹纸所作的招贴推广设计, 名为《自在》, 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中国画的技法。整个画面的主体是一双显眼的具象草鞋和以萆体韵昧的“行”字, 带有水墨的山水云构成了整幅图的背景, 整体画面所呈现的是一种“悠闲”和“自在”。当然, 这里的自在表现的较为含蓄, 这也符合我国东方的传统文化, 它通过一双草鞋来表达了人的存在, 抒写了人的闲散之情。这幅作品通过含蓄之美的抒写, 做到油藏有漏, 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

二、中国画的留白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具体运用

1. 留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留白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留白, 实际上是运用了“以实显虚”的绘画规律, 给读者营造一种遐想的空间, 让整个画面“留白”中的“无”, 变为实际上的“有”;通过版面中的留白, 不但可以凸显出其他主体的地位, 同时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整个画面所营造的和谐、宁静的氛围, 给读者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精神上都带来了美的享受。

2. 留白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 在海报设计中, 如果整个版面诠释文字、图片的话, 会给人们一种压抑的感觉, 进而给人一种远离感。但如若把中国画中的留白巧妙运用到海报中去的话, 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而通过章法布局的合理运用, 营造了一种以虚衬实, 突出主体, 留有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合理的留白能给海报增添很多意趣, 深化意境, 但在留白上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大片了留白而留白, 避免造成版式的空洞无物, 一旦留白就要注意内容的呼应关系和过渡。如图5中中国风的地产宣传海报, 海报图片并没有描绘高楼林立拥挤画面, 而是将一幅幅优美的国画与楼房远景巧妙结合, 画面的远景流露出楼房一角, 更多的是在画面上方留出、留空白, 给人一种恬淡、优雅的田园式风光。给消费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3. 留白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标志设计标志是一种用来传达信息的符号, 象征某种特定事物, 具有特殊意义。它以特定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来表达一种抽象的精神内容。标志在保证信誉、树立形象、推销产品、加强文化交流、增加识别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认为, 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留白, 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标志设计中简洁美特征的体现。由于在设计中, 往往会凝聚企业文化、产品内涵等于实体, 人们往往会忽略留白的存在, 或留白所营造的遐想空间, 进而造成一种“不简洁”的心理感受。二是留白不等于空白。标志设计中, 运用留白时, 也要在六百中体现文化和内涵, 否则将会成为真正的空白, 失去了运用中国画元素的意义和本质。三是留白要强调对比中有统一。标志设计中方的留白运用, 不但要注重形与形之间的对比关系, 彰显出其独特的个性, 同时还要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达到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如图6所示, 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徽标, 题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整个画面所呈现的是一种动与静相结合的场景。整个徽标设计采用了红底色和留白字形加以表现, 将中国印章与书法艺术形式通过巧妙地留白与运动特征相结合, 画面整体系列感强烈,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融合了传统、典雅的设计语义, 有效地表现了主题, 强调了中国文化底蕴。整个标志设计充分体现出含蓄、深远、微妙、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将中国画的留白手法运用到标志中的成功案例。

三、结语

中国传统元素是一个符号,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平面设计的概念来到中国不过二十多年, 但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生活的迅猛发展, 它已成为了重要的设计门类, 从商业广告到杂志书报, 已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平面设计应该植根于中国的土壤, 面向世界的市场, 把中国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国际性的视觉要求及现代实用艺术的审美形式融为一体, 在大大促进产品价值的不断得以提升的同时,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德义.艺术的涵义[M].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2]宗炳, 王微.画山水序叙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3]杨成寅.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先秦汉魏南北朝卷[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4]杜哲森.中国绘画断代史元代绘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5]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胡萍, 唐书安.张立辰中国画理法讲习录[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9.

[7]尹建国等.中国书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7.

[8]王彦发.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设计与中国文化 篇2

设计在中国源远流长,只是在最初不叫设计,当然现在人们将古代的设计作品统称美术。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已经看到审美意识的萌发,我国最早的北方岩画也可上溯到1万年前,传统绘画的最早一缕曙光,是从彩陶文化中透露出来的,彩陶的装饰纹样成为我国一切装饰纹样的始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祖先们自从开始了美术活动,就再也没有停止过美的创造。从原始时代璀璨的玉器和彩陶艺术,到奴隶制时代盛极一时的青铜工艺,从气势宏大的秦汉艺术,到审美自觉时代的六朝书法绘画和佛教艺术,从“灿烂而求备”的唐代美术,到宋元明清的人文画民间艺术等等绵绵不绝,其中的雕塑和建筑对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颇深。

这些先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充分体现出这是人类思想与灵魂相撞的美丽的精神火花,赋予物体一种理由一种让他们永存下去的理由和意义,我们由衷的感到他们的伟大和执着。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艺术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将经过数以万计的人的努力和研究,欧美近些年在设计方面的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美国的发展更让人瞠目。他们在设计与文化和谐交融方面做得非常好,虽说这个发展仅仅几百年的国家没有多少历史文化,可他们就是把这点文化在设计甚至在其他领域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们呢?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度却在干什么,每年都有好多搞设计的人去国外取经,可结果呢!一切显而易见,我并不反对去国外镀金,我就是想我们这些搞设计的人从我们的文化中创作出我们自己独到的作品,就像《周易》中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辩证观。

当代的设计几乎涵盖所有领域,但是糟粕作品居多,要想在这个领域好好发展并非易事,我这里只就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融合谈谈,电视中的广告而言不要过分追求欧美风格,让观众大惑不解而觉莫名其妙。建筑设计方面我们有更多的借鉴欧美现当代建筑,古罗马建筑,印度建筑,我们的故宫建筑和民俗建筑等等。在现代城市建筑和别墅建筑方面都是很好的材料。再说园林设计我们可从古画如《清明上河图》,唐寅的山水画中,江南的遗产文化私家园林,北京的皇家园林等等。我们可以学到无数的好东西。《道德经》所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中国文化没有像两河文化,印度文化乃至希腊文化那样,于长途跋涉中衰败乃至陨落,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至今,与主体不断的吸纳同化外部因素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中国美术设计有强大的纳构力,它具有不断吸收可用者而又不丧失自我的旺盛生命力。所以说当代的设计可植根于中国文化,我觉着它在设计方面有着强大的潜力。我们绝不做,学师者生,似师者死。

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的融合 篇3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元素融入其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已经逐步成为平面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就必须要将我国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起来,将更多中国风的元素融入其中,实现现代与历史的交融,进而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的结合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考。

将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将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效果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厚重感的中国元素融为一体,符合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符合许多现代都市人的审美眼光。同时这也是对于我国博大悠久艺术的一种弘扬和展现,对于实现平面设计行业的进步和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设计思想观念需要更新

现代平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发展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在当今社会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平面设计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形势,只有不断的进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创新与进步。当前,一些平面设计的思想和来源,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设计风格,或者融入了一些西方比较流行的元素融入。目前 ,在整个平面设计行业市场当中,设计思想观念需要更新,设计思想风格需要多样化。

2.融入传统元素

由于平面设计主要是现代化的一种产物,所以一些从事平面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忽视传统元素的融入,过分的注重现代元素。这样容易使现代元素过多,而丧失一定的历史文化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代表,所以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发扬。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这些元素的融入,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发扬,也可以实现对平面设计的内容补充和完善。

3.平面设计要不断创新

艺术的灵感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好的平面设计作品会具有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这要求设计师不仅具有良好的藝术素养,善于从生活发现创作的灵感,更要及时更新设计理念,用于创新出符合时代和大众喜欢的作品。

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融合的运用

1.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

我国的传统艺术,实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将其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往往可以更好的实现平面设计的多元化表现手法。例如中国传统艺术当中,中国画可以说是艺术的典范与特色,而中国画的散点式构图更是为整体的画面基调奠定,带来了重要的作用。而就剪纸艺术来说,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剪纸艺术作品当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对称的图案,讲求对称的造型,提倡均衡的展现,所以给人一种和谐之美。这些都代表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独特展现方式和独特表现手法,而这些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才能够更好的将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内容进行结合,并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传统艺术具有吉祥文化的寓意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当中,传统文化具有吉祥的寓意,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都代表着吉祥和如意。牡丹象征着富贵,而鱼则象征着和谐美满、丰收连连。所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最容易通过比喻、比你、双关等形式,将一些带有寓意的事物赋予一定的吉祥如意色彩。而这些元素一旦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这对于现代的平面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3.传统艺术是丰富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来源

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究其本质而言,传统艺术应当是是现代平面设计重要的创作来源和灵感激发根源。我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多民族的共同智慧来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因此传统艺术并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兼顾,而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挖掘,所以民族发展过程当中创造出的历史文化内容,都可以做为现代平面设计的灵感来源,不断的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与想象。例如,在青海、西藏等一些旅游风景区的酒店、饭店等在店招设计、VI平面设计等过程中充分融入了藏区地域文化特色,并将藏区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背景,突出了传统民族文化。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需要汲取多方面的元素,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完善和创新。这就需要将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丰富而浓厚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将更多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独特民族风情,深厚民族情感以及浓郁中国风的内容展现出来,更好的推动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作者简介:高清(1978-),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六书”造字与中国平面设计 篇4

“六书”既是中国汉字的构成方式, 也是一种视觉传达的方法。汉字字源的图象性特征使得汉字成为中国传统图形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反映了古人对于图象的视觉理解和经验总结。古人一般把“六书”的前四种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 称为造字法, 后两种 (转注、假借) 称为用字法, 用现代平面设计的眼光来看待前四种造字法, 我们可以发现里面包含了能够给予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的启迪和灵感。

象形造字实际上是古人运用了形象概括的能力, 这是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基本能力, 是学习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要求。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人类认识活动的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1]”。汉字的形与象是先人对物象的主要特征加以再现的结果, 为理解与想象创造了一个颇具张力的施展空间。象形的造字智慧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在标志设计过程中, 通过吸收和运用象形文字其图形化、具象化的构造方式, 增加标志图形本身的艺术性和表达内涵, 使图形既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 也有中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其创作理论依据。举世触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在其视觉设计形象方面得到世界的广泛赞誉, 其核心标志设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功不可没, 此标志设计正是在深刻研究汉字象形性的基础上获得创意灵感, 对篆书汉字“京”重新演绎, 巧妙的与肖形印整合而幻化为一个飞奔冲刺、挥舞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 整体造型完美诠释了奥运体育精神, 而且具有神在象外, 象在言外, 言在意外的中国造型艺术特点。这一切都是基于汉字的象形思维为此标志带来思考的切入点和创作灵感。

指事造字法造出来的汉字实质上是指“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标记的一种字[2]。”汉字的指事构造, 包含着平面图形设计中的事物特征高度概括性的能力, 此思维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变性和通用性, 而这正是平面设计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智慧。设计师韩秉华创作的海报设计作品《苏州印象》是运用指事造字思维的成功案例, 该作品运用汉字“州”为主要视觉图形, 并把笔画掏空以苏州园林的典型木雕窗花作为指事符号溶入其中, 笔画与窗花错落有致寓意苏州的特有形象, 再施以水影渲染, 唯美至极。指事思维要求平面设计作品既有形又有意, 设计者通过灵活运用该思维方法, 使作品具有“视而可识”和“察而见意”的效果。指事的造字智慧将能指导中国平面设计师创作出更副有韵味更让人会心微笑的设计作品。

通过会意造字法创造的汉字与象形的相比带有更多的抽象概念, 正由于其抽象性, 它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联性更加明显。左安民先生在《汉字例话》中归纳出会意字的五种造字构成方式, 对平面设计颇具启发意义。这五种方式包括:同体会意, 异体会意, 改形会意, 组合会意, 反文会意。

同体会意本身就是一种图形构成的方式, 中国汉字往往以重复三次的方式表示多, 而平面图形也同样存在着此视觉心理, 纽约水族馆标志也同样运用了此思维方法, 采用变形的鱼或水鸟的图形与纽约的缩写“NY”并重复三次完美地融合在适合纹样中。异体会意是通过异体组合来表达引申含义, 现代平面设计中异形同构的图形创作方式与其十分接近, 图1中所示是一张运用了异体会意思维创作的戏剧海报, 作者把主体人物的双眼替换成女性的乳房, 通过两者的异形同构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并使观众对此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 改形会意、组合会意、反文会意等思维在平面设计中也能加以运用, 虽然不是直接挪用, 但能对平面设计的构思方面起启迪作用却毋庸置疑。

形声造字法是在象形字、会意字基础上引申出来的造字思维。随着许多事物和抽象概念的不断出现, 运用象形法和会意法已很难表示, 因此就产生了大量形声字, 形声字成为汉字中占总数最多的文字, 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字。在文字的结构上体现出字形、字义、字音三位为一体的特点, 是多维组合的综合性文字, 文字在构造方面较之前面所述的三种汉字类型有更多的变化形式。针对平面设计而言, 形声造字是一种打散后组合或重构的思维方式, 如“江”“河”二字, 取“水”为形, 取“工”“可”为声再进行重新组合, 这种方式为平面设计创作提供了切入手段和表达手法。“六书”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严谨的思考过程, 源远流长的中国汉字经过三千年的推敲与辨证, 证实“六书”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智慧, 我们中国平面设计师与其崇洋媚外地去寻找所谓的新设计形式, 不如从根本出发, 探究我们先民的“六书”造字智慧, 将其在平面设计当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98

中国书法艺术与标志设计 篇5

标志是一种大众传播符号,通过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的含义。在处理现代标志设计造型时,如果仅仅是狭义的从字形、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性的角度来着手设计,这样的标志设计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较强但感觉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在尝试着将中过传统文化观念和元素融入标志设计中去。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法艺术作为华夏文化特有的艺术门类,对现代标志的影响也逐渐增强。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的出现,促使全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科学、文化、艺术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姊妹艺术相互交融,互为贯通,彼此借鉴。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加入WTO 后,国内商品要想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除产品质量外,其设计是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国外设计的新手法、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必须在设计中加入强烈的民族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中国设计水平有了新的突破,我们才更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标志设计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大至国家形象,小至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都需要个性鲜明的标志。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以其或古朴、清雅、苍劲、灵动的艺术风格区别于一般的电脑美术字。可以说,真、草、隶、行、篆等多种书体的异彩纷呈,使得简单的黑白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书法艺术本身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结合着书法艺术的线条美、墨迹美、空间美和意境美,才能完美组合成书法艺术标志。似书似画,亦书亦画,成为书法图形极富现代风貌的表现样式。在具体设计中,造型、笔墨、肌理、色彩、构成,都是成为书法艺术标志创作的重要元素。如果将书法艺术进行创意改进融入多种设计元素打破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界限,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可以形象的传达字意与语义,跨越了人类交流的障碍,使思想感情通过书法艺术得以快速传达,也使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走向世界。

标志设计也可以利用汉字结构的图案性,按照平面构成的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在字形、结构、笔画上加以夸张、变形、装饰使原本就具有图案性的文字更加具有艺术造型的美感。如陈汉民设计的中国银行行徽。这个标志由三枚古钱币的的外形对应构成一个汉字“人”形的图案。由于“人”字结构本来就具有对称的形式美,经过艺术的加工,更具有对称、平衡、重复、和谐等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和动感。同时,该行行徽还准确、鲜明、简练的表显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概念和特定要素,表现出标志语言的魅力。极具民族内涵和时代气息,也显示了汉 字标志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标志设计中还可以利用笔画形态进行抽象的表现,借助结构特征进行形式上的加工,甚至将文字转化为形象,形成新的“意象字”,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与之相关联的抽象概念,从而引起人们的联想,唤起社会的广泛认可。标志设计也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创意,选择相应的汉字、字体和表现形式,如“致美斋”、“古汉酒”这类老字号的商标都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特色,从而引起人们对品牌产生古老名贵之感。

中国书法艺术对标志设计,以及其它类别的现代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汉字与生俱来的图形特征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传递民族文化理念的最佳手段,创造中华民族风格的重要途径。不仅是现代的标志设计,包括现今的平面设计要走出自己的特色,都必须吸收本国的传统艺术思想,并把它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西方设计。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画与平面设计 篇6

中国的汉字书法已经被当作设计界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构思来源。但在应用中国的书法元素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应当要有效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寻求书法元素与设计的融合方法,钻研汉字书法的装饰元素和它们的表达方式,适度运用,不仅仅注重汉字书法的外在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具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前景,并让其在国际艺术设计的领域中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形音意;融合;适度运用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粹,它历史悠久,是具有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的一门艺术。书法艺术要求做到字体的典雅清正并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韵味。它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运用在设计中能够很好地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性和历史性。作为一门广博精湛的文化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艺术现象。书者只需对形式本身就具美感的汉字作艺术加工,就可以让其变为抒发情感的艺术工具,我们可以从这些书法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文化底蕴之深厚。集中体现了华夏美学的精神的书法,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运用到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不仅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的审美品位有所提高,而且可以展现出作品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而探求到同时具有现代语言和民族内涵的设计语言。

书法在它的出现和发展上都与中国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字被当作书法艺术之载体,书法艺术被运用到设计中与汉字被运用到设计中,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差异——书法艺术被应用到设计中不仅作为汉字的表达方式,它也作为意境和传统的文化韵味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其中富含丰富的现代动感。这让书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被看作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话题。

对于书者与设计者而言,书法与设计都是他们用来表达感情的,只是相对设计而言,书法更多的是个人化,这就是为什么书法得以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因。当前,在我们许多的平面设计中,电脑美术字的应用占主要地位,美术字具有便捷、规范的优点,但它却少了书法的艺术性,在书法面前其更显呆板,少了书法的那份灵气与活力。在今天,面对玲琅满目的机械制图设计,设计师们早已厌倦,他们需要一些新鲜的设计元素,而书法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书法作为字体中不可缺少的枝叶,它富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根源及丰富的民族文化情怀,它作为艺术设计元素,早就深入到设计师们心里,进入到设计世界了。设计的精髓在于创新,我们在做平面设计时应当在文化元素与图形元素中更好地发掘并创新。我们可以在保证设计作品的画面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地传递出设计作品的信息并表达作者的情感,并且可以更大的激发出观赏者内心的情感,以加强作品的文化内涵。把书法艺术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亦古亦今,亦静亦动,无论怎样,感觉都很合适。这样不仅综合了抽象绘画、字体设计、构成艺术与图形设计这四种处理形式,也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的最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这相比单一书写书法而言,可以别具一格地与其他各个艺术元素相结合,例如:印章、石器、玉佩、竹简、瓦当等一系列工艺品与物件,与这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缩影的物件结合在一起,可以令书法在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别具现代风味。现在,书法艺术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在招贴海报、平面广告、书籍装帧与商品包装的设计中,特别是商品包装与招贴海报。将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到古老字体中,在产生了剧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能凸显历史与传统,这就加深了设计作品的品评气韵与文化深度。

书法字体的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运用电脑中自带的书法字体;二是书法家或设计师自己的手写。这两种运用形式都各有所长,某种时候第二种方式更为自然和具有艺术性。同时,因为传统书法是历经千百年,去糟粕、取精髓,已经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格局,其中很多字体已经具有自己独特鉴别符号,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运用书法艺术进行设计时拥有相应的基础,否则可能会“东施效颦”。我们看到的许多海报、广告类设计作品,看起来就是简单随意的笔迹,好像是设计者随手画出的一样,但就是这简单的笔迹背后,富含的是设计者们不懈的努力,这是他们一遍遍练习得来的。作为东方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在艺术表达手法上独具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书法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意美可感心、形美可感目,音美可感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三美,而“形美”则需要通过书法艺术来实现。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是利用汉字为媒介,通过其形体来传达艺术,自由构造出文字的结构形式,创造出特定的用于表达情感的符号,这就构造出艺术的境界,并相应表达了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此外,不同字体的线条走速、走向及停顿,能产生一定的韵律,如音乐般美妙,又能通过这些线条生成代表着书法形美之精髓的气韵美。所以,具备了表现形式丰富、意象美以及结构美等优点的中国传统书法是现代艺术设计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不管是广告、标志还是书籍、招贴和包装,书法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是值得设计者们学习和借鉴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更加宽广。能够发现国内外许多艺术设计者已经大量的在设计中加入中国书法元素,并且也有了不错的绩效。如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尤其是比较注重传统文化的书籍,通常都是由书法家书写书名,这让封面设计更具内涵与典雅。

近年来,书法运用更加广泛、多样。因为标志设计、招贴、包装等设计领域里都运用到中国书法艺术。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造字原则就是用字形表达字义,所以只需要通过一些艺术处理,汉字就可以作为标志符号了。可以运用传统书法对汉字进行创新,使其独具特点,具有书法艺术的汉字就可以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标志了。用汉字书法艺术作为标志的表达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每种艺术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他们既具有共同点又彼此具有差异而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他们是在互相联系中发展的。我国的汉字书法艺术,具有线条上的张弛的节奏与力度之美,结构上的和谐平衡、灵活多变的造型之美,虚与实、白与黑的艺术处理手法的章法之美。

在现代的招贴设计中更注重在文字的基础上采用形象化的处理的表现手法,从近年来各类招贴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招贴设计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在满足设计与主题内容需求的基础之上,将文字形象进行转变,使它不仅能帮人们理解这些文字所含的意义,更能感受主题内容被字体的形象所赋予的艺术渲染力;另一方面是利用字体的组合形态或其结构形态所表达的文字含义,深入的进行创意设计,使其具有意象性。在招贴设计中利用传统书法,有利于设计者表达个人的思想,这可以是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渲染力,这是单纯的利用电脑软件设计所不具备的。

商品的流通使包装得以出现,它广泛存在于商品的原始开发及后期生产中。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要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适当的包装必不可少,商品包装必须要易于识别,包装得当及具有自己相应的特点。传统的单一的图形标志已经逐渐被各个品牌独特的字体标志所代替,在这样的趋势下,商品包装的字体需要更精心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书法书写的字体将更具其特有的魅力。中国在商品包装设计上使用书法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在某些名酒的包装上,其字体给人的感觉仿佛历经年代,古韵犹存,如此朴实。在一些旅游产品与儿童用品的包装上,其字体让人觉得富含生气,如此轻快活泼,给人以向上的感觉,这些成功的例子反映出设计者在书法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构思与创造,具有非凡的才能。

设计师都利用中国汉字作为设计元素,因为中国的汉字书法是设计界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构思来源。当然设计师们应有效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寻求书法元素与设计的融合方法,钻研汉字书法的装饰元素和它们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仅仅注重汉字书法的外在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具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前景,并让其在国际艺术设计的领域中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李颖宽,包装设计[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柳林.民族化包装设计[M],武汉: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5]邱振中.书法的形态阐释[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石岩.中国书法艺术对现代版式设计的启示[J],包装与设计, 2005(08)

中国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汇 篇7

近代历史, 不需多说, 中国在经济、军事上曾处于被欺凌的状态多年。清代的闭关锁国, 事实上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机会。

在科技发展、成型, 并逐渐与其本国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虽然科技和大工业生产曾一度排斥纹饰、传统元素、复杂的色彩, 排斥漫长的手工艺岁月的文化痕迹。但随着新艺术运动等文化思潮的自然出现,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文化、艺术、科技、工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这一最终目标, 相互妥协了。只有功能的产品、以短暂的新奇感获得市场的产品最后也要征得人性的首肯。

造物科技基本成型以后, 它所包含的文化痕迹, 也相对固定了下来。然后, 它们以产品的形式来到了中国, 对于物质匮乏的中国人来说, 首先感受到的, 使用它们的实用性, 往往对其包含的文化痕迹浑然不知。在一件简单的沙发中, 其实包含了巴洛克时期扶手椅的抽象造型意念, 一把小巧的汤勺别致的弯曲角度, 实际上是来自维多利亚时期的宫廷餐具。那个工业与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历史过程, 那个时段, 我们已然错过了, 一去不返。

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设计教育高速发展, 除了传统艺术院校从纯艺术专业中增加了设计系科, 各综合性院校也从各自不同的优势出发, 有效的建立了全面的设计系科, 中国的设计教育空白, 迅速填补了。最初一批设计专业教师, 多为国外设计院校学成归来, 以欧洲、日本归来为主, 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备的设计作品案例、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 令多年遵循前苏联绘画教学体系的中国艺术教学界, 耳目为之一新。其后, 大批设计专业学生走向社会, 在短短十数年间, 使得中国设计能力能够满足同期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但是, 任何一种设计方法是无法替代其所包裹的文化核心的。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件色彩大块、构成简洁严谨的海报作品, 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北欧设计, 当看到一件色彩雅致、灰白细腻、曲线简单考究的包装作品, 会联想到日本某位设计师?因为, 当你继承了某种体系完整的设计方法, 熟练操就一种配色技法, 一种构成手法, 在不知不觉中, 该设计体系的文化痕迹, 就以然在你的作品中若隐若现了。正如世博会德国馆, 延展在空中的许多直线, 相互之间构建出精准与严格的模数关系, 简单的灰色, 在阳光下舒展出若干个层次分明的受光面。此时, 你又如何能不联想到包豪斯, 不联想到仿佛坐在屋角沉思的格罗皮乌斯呢。

曾几何时, 设计师们, 可曾想到今日我们的设计所包含的, 竟多是异邦的文化。

今天, 中国的设计、生产, 面向内需是毋庸置疑的, 外贸加工的经济比重, 随着国内成本的逐步递增而下降, 设计服务人群, 当以中国人为主。

解决了温饱、解决了全面的物质需求之后, 追求品质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加工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之后, 生产技术环节的水平, 特别是在日用品方面, 基本已经达到了和国际接轨的状态。此时, 产品文化含量的不足, 就越发明显的出现在社会面前。

以往, 当一个设计师着手一件要求体现传统文化意味的设计项目时, 比如一件茶叶包装, 他会怎么做呢?先翻开一本日本设计画册, 寻找类似的包装, 不行再看看香港设计师的年鉴, 找找灵感。可想而知, 模仿的作品自然是下真迹一等了。被消化过的, 抽象过的文化养分, 再次移植到新的作品中, 拼凑、画蛇添足的痕迹很难消除。

那么, 我们所需要的传统文化养分, 在哪里呢?

传统文化, 要能够自然、贴切地运用于作品之中, 需要系统、庞大的理论研究和分层次的素材积累。

这, 对于独立的设计师个人, 是巨大的挑战。所以, 今日中国的设计师, 著名的、无名的, 面对力图表达传统文化的设计题材, 往往无奈的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传统元素, 使得观者一见便产生“这是一个中国风作品”的印象, 比如直接在模特儿头上套个鸟笼子的手法, 或是古代乐器演奏交响乐。这样的作品无法真正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只能当作行为艺术, 观看一次、聆听一次也是可以的。但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梁祝或是费加罗的婚礼, 甚至不可能造就一辆甲壳虫车。二是把传统元素和完全对立的现代元素硬性对接, 也就是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元素强制放置于一个空间。比如花旦在大厦顶上的走台, 或是一些少数民族演员牵强的在和一群外国人载歌载舞。上述两种作品,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不断涌现, 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天、明天, 如果在我们的舞台、屏幕之上还是把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展现给世界, 特别是展现给中国人。也许那时, 中国庞大的设计师人群、艺术研究者们, 将会无法回答人们的质疑, 将不得不反思我们是否又在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错过十年。多年来, 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总量并不少, 古代艺术、造物、纹饰、营造的基础研究已有了相当的积累, 但往往带有浓厚的考据色彩。同时, 以传统文化为题的地产、贵重工艺品、家具等产品的推出也不在少数。但缺失的中间联系层次, 造成了丰厚的文化养分, 无论是形态上的, 还是精神上的, 无法上行延伸至产品层面, 犹如空有庞大根系的大树, 无法将养分输至树梢, 结出的将是硕大而空心的果实。

服装设计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与应用 篇8

关键词:服装设计,中国画,借鉴

服装行业是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挑战的行业,它瞬息万变,设计作品不断变幻,市场是检验设计师作品的唯一标准。让设计作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并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是每一个设计师追求的目标。要使作品具有生命力,作品就必须具有文化内涵。服装界早就提出,服装文化必须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地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说要有民族化,找出自己不和别人重复的位置。民族化,其一是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将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借鉴、发展;其二是将外来的形式同化在具有民族的气质之中,经过一番改造融合、扬长避短的过程。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在设计中借鉴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的传统艺术宝库中,中国画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应用的时候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内容拿来单独使用,把一些中国画的内容做成工艺品,为中国画在更多的地方获得应用提供了空间,也使中国画在更多的地方得到了普及,较好地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

一、服装造型设计对中国画的借鉴

在传统国画中, 构图也叫章法, 或称布局。晋顾恺之称“置阵步势”, 南齐谢赫论画“六法”之“经营位置”, 即是构图。构图是画者在确定创作立意后所面临的第一个,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构图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作者画面的表达效果。绘画的构图就是有计划地处理画面的结构, 使画画的形象有条理地加以安排, 使形象在画面的安排合乎美学原理, 准确地体现画家构思立意的要求, 圆满地表达画家的创作意图。服装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之一, 因受中国画的欣赏习惯及风尚的长期影响, 在设计手法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但由于服装独特的材质要求和创作形式, 又使得服装造型设计的表现方式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如中国画中的一技巧———“留白”, 是作者利用观者的心理共鸣所产生的形象对应, 使空白变得有形有物。观者既可欣赏画面的空灵境界, 又可产生具象的联想, 从而使空白转虚为实。在服装造型设计时可用来表现女性的着装美, 如露脐装, 旗袍开叉处理, 晚装的露背处理等, 服装上的镂空处理中都是采用了“留白”处理, 从而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其独具特色的空间处理形式, 具有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的特点, 通过作品的虚实处理, 作品能够突出主体、深化意境, 能使欣赏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若露得含蓄、性感, 就能恰如其分地体现穿着者的体态语言和文化品位。中国画艺术表现手法上线描为其主旋律。一向讲究骨法用笔, 其中“线”所取得的辉煌更是层出不穷。我们在服装设计, 应通过线去恰如其分地表现形体、结构、体积、空间、量感、质感及节奏起伏, (见图1、图2)

二、服装色彩对中国画的借鉴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在服装设计中,色彩可以说是形成服装风格不能或缺的一个因素。由于不同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中国画中黑白灰之间的色彩关系运用在服装设计中较为独特。中国画的色彩笔墨处理色调淡雅,注重水墨变化和渲染等笔法技巧,使其产生一种绮丽动人、充满灵气的特殊美,看似无心为之,实为有意。中国画中的黑白灰水墨的处理及其淋漓的灵动效果使其独具魅力。在服装设计中的黑白灰色彩搭配同样是永恒的经典,通过对中国的丝绸、绢等面料进行色彩晕染的虚实处理,如:通过扎染、晕染等染色工艺处理手法来表现,同样达到一种或轻灵飘逸、或高贵典雅、或前卫时髦、或性感妩媚或诡异神秘等效果。而对其它一些单色或几种简单的色彩使用,使色彩和形象在其中变得绮丽、动人,充满灵气和神奇,游离在古朴与时尚中,激发观者无限的想象和回味。(见图3、图4)

三、服装面料的设计对中国画的借鉴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在服装设计中,正确运用服装材质则是服装设计成功的诀窍,面料是服装的生命载体,面料的不同选择就如同中国画材质选用的不同及不同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出或粗矿或细腻,或轻盈或悬重,或硬挺或柔软等不同的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在服装工艺处理方面同样可借鉴中国画的线描手法和渲染技法等特点,如:采用传统的刺绣、手绘、蜡染、扎染、辑线等手法,在本色面料上进行贴、缝、绣,增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扩大服装实的内容,达到一种自然天成的奇特效果。又如,褶裥的应运。服装上一般褶裥的应运与百折裙之类以褶裥工艺处理为特色的服装在搭配时便形成线条处理上的疏密关系,体现了中国画的线条处理上的所谓“密不透风,疏可窜驹”的要求。此外,中国山水画表现山石明暗、凹凸和质感,通过各种用笔技法来表现。在服装上,我们常见的牛仔服装面料的各种磨洗方法,其它面料的抽褶处理等方法就可以做出中国画的“飞白”、“蹭皱”、“枯笔”等技法效果,形成一种粗矿中透细腻的独特美。还有一些其他独具匠心的面料工艺手法,如对面料进行抽纱处理,使其表面具有不完整、呈无规律的通透不一,密实的结构与疏松的交错,肌肤的若隐若现,醉人心扉,形成虚实对比,很好地演绎中国画的疏密、虚实关系,形成别具特色的美。(见图5、图6)

四、服装品牌对中国画的借鉴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便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丰富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同时,由于画者的绘画习惯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在服装设计中,也由于设计风格及设计定位的不同,设计者与生产者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给服装作品也都打上了品牌的烙印。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服装差异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设计者为了传播品牌文化或者为了平衡服装的整体视觉,在服装上运用自己的品牌标识,以此追求服装的完美。

服装既属于物质文化领域,又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实用和审美的统一。总之,服装设计是“美”和“用”融为一体的产物,理解中国画的特点并在设计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借鉴中国画的元素通过联想、重组、物化等艺术手段,便能使作品独具特色。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对服装的空间、光线、结构、肌理、材料、色彩、图案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为我们在服装设计这种视觉创新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同时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更深的发展,也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从而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江平, 石春鸿等编.服装简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屠恒贤.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广元.东方色彩美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

谈北欧设计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 篇9

1 北欧设计的演变

在20世纪以前, 北欧的园林多模仿欧洲国家的流行风尚, 这一时期, 各国的花园建设规模也与欧洲大陆近似。1880年斯堪的纳维亚的民族主义争鸣, 触发了著名的“民族浪漫主义”运动, 这一运动在北欧近代史上极具震撼力, 导致了斯堪的纳维亚社会、经济、文化与艺术的空前发展。这一运动旨在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努力创造一种适应世界潮流的新设计。20世纪20年代末, 德国包豪斯的功能主义传入北欧, 首先影响了北欧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 50年代是北欧设计的一个辉煌时期, 在建筑、景观和工业设计中都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并占据了世界设计领域的一席之地[1,2]。

2 北欧设计的主要特点

北欧的设计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产物, 具有和德国功能主义和美国商业设计不同的特点。纵观200多年来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一直具有浓郁的现代风格和地方特色。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 既重视产品的实用功能, 同时强调设计中融入人文因素, 使得手工艺传统理念与崇尚功能的现代主义理念得到了完美的结合[3,4,5]。具体而言, 北欧设计主要有如下特点。

2.1 强调民主的设计

19世纪, 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 民主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但肯定不是最坏的选择。北欧的民主社会传统孕育了它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设计思想[6]。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的“民主”和“平等”思想是其古已有之的社会体制的产物。相比于法国、意大利这些以奢侈品闻名的国度, 北欧国家的国际知名品牌相当多的是代表着物美价廉的产品, 如IKEA家具、H&M服装等。为普通人提供普通的, 但精良的设计却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各个设计领域追求的最高境界。

2.2 强调科学独创性的设计

北欧设计师们十分重视设计中的科研工作。众多设计机构都有自己的科研单位, 从产品的使用功能、空间构造、造型尺度、选取材料一直到节点细部都有细致的研究, 以保证设计质量。北欧设计在朴素简洁的大风格下, 追求着产品内在细节的细微差异, 从而满足个性社会中人们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独创性是北欧设计的另一大特点。“不重复自己的作品, 更不抄袭别人的作品”成为了很多北欧设计师的座右铭, 使得设计产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7]。

2.3 追求简洁与优雅的结合

在“少即是多”的浪潮中, 北欧设计的简洁风格被推到极致。在家具设计方面, 就产生了完全不使用雕花、纹饰的北欧家具, 如著名的IKEA;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 室内的顶、墙、地6个面, 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 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在其他产品上就产生了造型简洁优雅而精细的设计。对于北欧的设计来说, 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工业化形成了产品造型的简洁朴素, 而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又促使了产品造型的进一步简单实用[8,9]。

3 北欧设计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作用

在当今的中国, 风景园林建设的速度之快, 建成的作品之多, 为世界所罕见。但在建设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也是非常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设计风格。中国是文明古国, 一部源远流长的古典园林史, 就能够让人自豪, 但是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笔者认为, 北欧设计的风格和理念, 值得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界很好地借鉴。

3.1 人情味和地域性

在中国园林建设初期, 全国上下出现了“大草坪”、“大广场”热等不正常的现象, 归结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无疑与忽视人情味和地域性、不考虑地域所要解决的问题、盲目照搬景观形式有重要关系。在成熟时期的北欧设计, 北欧各国都有从各自传统中汲取设计灵感和进行语言提炼的设计传统, 这种传统导致了北欧设计在用材、设计语言和工艺上都极具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人总是习惯在展望未来和回望历史之间找准自己的定位, 一个没有地域特征的环境, 是一个没有精神的、空虚的家园。同样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 也实为大地域环境的差异, 形成了诸如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园林等不同风格的园林类型。这些风格迥异的古典园林, 应该与地域的经济文化、人文氛围取得统一[10,11,12]。

3.2 环保性设计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 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对地球的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反思, 设计师开始重新考虑设计的作用和职责, 绿色设计也应运而生。而这样以来, 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简单地说就是把环境性能纳入产品设计的目标, 力求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13,14]。概括地说环保性设计要做到3R (reduction at the resource, reuse, recycle) , 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在中国, 环保问题已经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它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 北欧设计中的环保性应融入到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中。

3.3 设计创造性上的自我要求

中国年画与现代设计的再设计研究 篇10

1. 年画的起源、形成和类别

年画发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 灶神和纸马的发源也与门神一起, 这两个种类的年画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最早出现的, 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历了两千多年, 一直到现在门神还未衰落褪色。所以, 可以把中国年画看做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长久的画。在汉代, 门神和灶神差不多已近出现了造型的雏形。例如《山海经》、《论衡》等书中都出现了“神荼”“郁垒”之说。尤其是《独断》还详细介绍了两门神的来历, 简单地说明了祭祀门神的习俗程序。

一直到了隋唐时期, 门神内容发生了变化。年画中还添加了儒、道、释等宗教色彩。更加显露出了世俗的一些故事, 于是年画中开始出现了妇女、美人等。年画的形成是在宋代, 同时这也有利于宋代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发展, 也让年画艺术本身更加稳定成熟。北宋初年, 经济得到了发展, 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这一点不仅为年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也得到了民间大众的观赏。从此奠定了年画艺术的基础。

然而汉唐以来的年画艺术在传承传统绘画的同时在创作的宗旨、题材内容和技巧手法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和特点。因此又发展成了独立的画种。

年画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商品。是古代民间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因此, 从它的艺术形式、制作技巧和题材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定义上和技艺上划分。从定义上划分可以分为狭义年画和广义年画, 通常专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称之为狭义年画, 如众神排位、门神、灶神等。包揽着所有的关于世俗民风的年画称之为广义年画, 如:喜画、扇面画、灯屏画等

2. 年画的制作

民间年画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 只是有几个不同地区还是有存在一点制作上的差异, 总体来说绘刻年画原版一直到印刷出成品只需要四道工序。

(1) 绘画师先起稿和定稿, 在毛边纸薄棉纸上进行简单的白描。

(2) 刻工将画师定稿用粉糊反粘在梨木或者杜木版上, 留下画稿墨线去除空白处, 然后完成墨线版

(3) 画师将墨线印出画样, 再在画样上上色, 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 刻制出彩色的一整套印版, 一般都不会超过五块。

(4) 刷工会把每幅年画的墨线和套色版准备好以后, 开始把数百张压在印刷画案的固定位置, 再把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 用手将纸进行翻转, 将颜料涂匀在画版上, 右手用板刷刷纸, 然后在换另一种颜色版, 一直到最后一张。

二、年画与现代设计的再创作

1. 形式语言的再造

年画的构图一般来说都很饱满, 基本上占据了整一张纸空间, 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色彩饱满, 内容丰富。顺应了古代人追求圆满吉利的说法。而现在人们在制作年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画面效果, 追求装饰性、创作性, 线条的分割曲直有度, 粗细均衡, 刚柔相济, 给整个画面赋予了节奏感、韵律感。而年画中一些造型也得到了一定的概括和提炼, 寥寥几笔, 很明了地概括出了整张画体现出来的内容, 夸张传神, “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要把年画与现代设计进行一个再设计的话,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画面的完整感并将其沿袭, 我们要将两种元素巧妙的结合, 进行再创造。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年画中的造型和色彩。我们要秉承着“古为今用”、“形神兼备”这两点将传统年画的形象内涵和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2. 色彩的意象

年画的色彩一般还是比较鲜艳的, 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视觉效果, 并且每张画都会有一个小故事, 有不同的内涵。当然, 每个地方的年画表现色彩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有些地方还是带有当地的风俗文化的。我们试想如果把年画中的这些色彩运用到在宣传手册、标识设计甚至广告招贴中, 在加上个性的设计, 那是不是就会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尝试着运用这一系列的色彩感。不仅单纯的使整个设计感变得更加丰富, 而且“中国味”也将一直融合在了现代设计中, 会让一些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新的认识。

三、现代设计中的年画“血脉”——陈幼坚的四喜小人

四喜小人是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公司的标志图案, 它很好的反映出了中国“年画”和现在设计的一种再设计, 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再创作。陈幼坚走的是“东情西韵”用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此标志可以说承用了年画中的线条韵律感和节奏感, 以及造型的喜庆饱满的特点。它从民间年画图案“四喜娃”中汲取灵感, 线条概括力强却又不失丰满的内容, 形象的用现代的简练手法再现年画中的丰满、均衡的形式韵味。又狠灵活的以黄色为主, 黄色在中国古代表示的是尊贵和丰收的意思。所以, 它不是简单的模仿, 而是一种再创造。

四、结语

上一篇:课堂架构下一篇:中低压无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