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教育

2024-05-18

农业高职教育(精选十篇)

农业高职教育 篇1

一、创新校企 (地) 合作方式 构建产学结合机制

推进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规范, 也是现代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体现。如德国是双元制, 美国有专门的产学合作计划, 英国则主要体现在现代学徒制中。因此, 产学合作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 。在我国, 通常把产学合作理解为职业院校寻求企业对其办学的支持, 这是因为学校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强调, 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方式的创新机制。

根据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1.定向培育。即与农业企业合作, 定向培养人才。学院先后与成都旺达饲料公司、四川巨星集团、四川元丰农资连锁公司等农业企业合作, 实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师团队共同组建、教育教学共同完成”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人才需求“订单”, 实施人才“定制式”培养, 并组建了“旺达班”、“元丰班”、“巨星班”等农业企业冠名班, 其中元丰农资连锁公司还为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每年5000元的资金资助, 旺达企业每年为该班的培养提供不低于20万的专项资金。

2.项目开发。围绕一定的科技应用项目, 组织师生投入开发活动, 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以项目为中心加以整合和运用。如学院集成并推广的“生态鸡养殖”项目、“二荆条辣椒提纯复壮”项目等, 在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局部区域扶贫中已显现出了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新加坡新川公司合作参与的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开始了产业化生产。

4.园区示范。学院在金堂县高板镇包包店村建立了占地200多亩的科技示范园区, 饲养了100余头黑白花奶牛, 推广篁竹草栽培, 开展食草鸡的提纯复壮选育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在过去两年中, 该示范园区累计产生的效益达到100万元以上, 受到村民的普遍好评。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建立凯特杏基地, 面积6000多亩, 开辟了杏花观赏旅游项目, 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5.项目嵌入。即通过与企业合作, 选定优势项目, 组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广泛的实践项目特别是创业项目中, 如学院与四川华迪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大北农集团等联合举办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班;利用校内实训中心与成都成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苗木花卉、食用菌栽培等创业项目班等, 引发了学生积极的创业热情。

6.融入企业。即学生具有学院学生、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在与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合作中, 学院有专门的旺达服务团队长年参与旺达的经销商和职工的培训, 同时, 旺达班的学生还根据旺达企业的需求, 利用假期和实训时间, 参与企业的工作, 双方共同管理, 共同承担育人工作。

7.校地合作。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一种必要形式。如学院与成都市双流县、金堂县、青白江区等区县合作, 实行“政府引导、学院支持、协会组织、农户参与”的校地合作模式, 通过建立“专家大院”、科技示范点、技术推广基地等,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在采用各种校企合作形式时, 十分注意按照“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原则来建立一种长效的持续发展机制:学院按照企业 (区域) 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 (区域) 培训员工、合作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同时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 提供各种机制和便利, 吸引企业专业人员深度参与学院的发展咨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指导, 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关系和联系。

二、强化产学结合基础 共建生产实践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正如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所指出的:“在我国, 职业院校作为主要学习地点, 既不可能在规模上也不可能在数量上对真实职业环境进行一比一复制, 因此, 教学资源的综合配置, 以较少的投入办较多的事情, 就成为职业院校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才可能实现”。[2]

为此, 我院建立了一批功能配套的, 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作物生产和病虫防治实训场、园艺园林专业实训场、畜牧生产和疫病防治实训场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 园艺园林专业实训场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学结合的基础条件,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如引入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四川种都种业公司、成都三夫子公司等企业, 与学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其中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投资5800万元, 在学院流转的130亩土地上与学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规划养殖祖代种猪1100头, 2008年已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与成都市双流县政府合作, 在黄龙溪镇华严村、籍田镇红碑村分别建立“科技专家大院”, 推广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科技成果, 带动了较大区域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与新加坡天荣实业公司合作在双流县共建年产150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提高院内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室和高仿真实训基地的配置与功能基础上, 学院与200多家企业、村社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建立了100多家深度合作、相对稳定的院外实训、实习基地, 为学生半工半读、生产实践和顶岗劳动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基地。

三、推进教学过程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职业教育必须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职业教育的教育应以情境教学为主”, “职业教育的教学框架是一个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 强调的是整体的教学行动与典型的职业行动的整合。”[2]我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 始终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把推行工学结合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形成了“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三结合”。

一是推进育人与社会相结合, 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重在把握好四条操作主线:在目标构成上, 注重文化基础、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整合渗透;在组织形式上, 注重课堂学习、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知情意、教学做、讲练用的辩证统一;在学习评价上, 注重学业测试、产品展示、实践考核的综合运用。二是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重在抓好教学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的匹配、交融与互补。三是推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强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重在创建情境学习、行动学习、服务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2.实现“三循环”。

首先是实现认知—体验循环, 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认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实践环节, 强化实践的生产性, 加深学生实践的成功体验。其次是实现实训—实践循环, 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和仿真实践, 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再次是实现操作—实习循环, 通过优化专项技能实习、综合实习和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时间比例的过程管理, 提高学生的生产经验和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两指导”。

“两指导”是指学院的专任教师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组成教学团队, 对学生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导。加强“两指导”重在两个方面, 一是优化指导队伍。二是优化指导过程, 实施“分层化”的指导方式和建构“职业化”的指导内容——“分层化”是指对学生分层分类进行指导, 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树立亲农的理想”, 二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练就事农的本领”, 三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实践兴农的目标”;“职业化”是指通过专业教育、职业规划、创业体验、生产操作等活动, 使学生能够较清晰地了解行业发展态势, 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较全面地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 我院正逐渐形成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在服务中育人”的办学特色。

摘要:作为培养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农业高职教育, 必须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机制, 通过项目开发、园区示范等方式, 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 以形成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产学结合,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著.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研究论文 篇2

高职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但不应将人才仅仅定位为适应型人才。高职农业院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型人才同时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以适应型人才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鉴定教育质量的一大标准,从单方面的就业教育观念渐渐转变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共同并进的教育理念。

3.2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高职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进行创业宣传,介绍成功创业的案例。学校要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营造一个宽松的、激励创业、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3.3加强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农业院校要想成为真正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势必要有一支或几支能很好完成创业教育任务的师资队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农业院校必须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尽可能多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创业实践队伍中,或至少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尽可能多的接触创业人士以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学校还要注意吸收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丰富师资队伍构成。总而言之,各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建设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以满足创业教育需求。

3.4改革高职农业院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应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给予必要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农业院校要整合优化各自的现行课程体系,在加强基础性课程教育的同时兼顾综合性课程的开设,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将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及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还应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着重强调未来高职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及相关特色,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5培养职业创新能力

高职农业院校在社会中扮演着培养农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技术适应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双重重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职农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着农业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因此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谢爱军.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李文学.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5).

农业高职教育 篇3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68-03

收稿日期:2014-0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401)。

作者简介:束剑华(1963—),男,江苏丹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高职教育研究。Tel:(0512)66098522;E-mail:sjhszny@126.com。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次聚焦“三农”,主题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哪些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農业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如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新要求,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特点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将会在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1.1农业生产集约化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很少,目前又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还需占用耕地,要养活养好13亿人口,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生产集约化又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生产技术集约化等方面。

现阶段我国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的重点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土地、化学品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资本和人才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式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在上述两大转变中第二个转变是第一个转变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路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农业部初步统计,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已达 0.18亿hm2,占家庭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的21.5%[2]。根据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苏州范围内2012年年底前已全面完成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流转。

1.2农业经营一体化

市场的一体化、全球化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有利于使农业的外部经营内部化,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经营一体化的关键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针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实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增加农业的资金、科技和装备投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一体化经营。据农业部统计,至2012年12月底,流入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为186.67万hm2,比2009年增加115%,占流转总面积的10.3%[2]。

1.3农业服务社会化

与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相配套的是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加快发展新型农技服务、新型农机服务、种子种苗服务、农资供应及指导服务、农经综合服务、农产品现代物流、农产品检测认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新型农民培训、农村金融、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会展经济、农业物联网服务、农业总部经济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现阶段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健全和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职能;加快构建以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为支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依托、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服务社)建设,发挥好为农服务作用。

1.4农业管理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信息化在农业管理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打造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惠农信息平台,强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精准农业等信息技术应用。二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高设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这方面江苏省提出“建好一个平台、集成一套体系、强化四类示范”,即: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决策指挥系统平台,对接入系统的温室大棚、生产基地或规模养殖场进行远程智能监控;集成一套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推广普及提供支撑;重点推进智能畜禽养殖业、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水产养殖业、智能露地农业生产4类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

nlc202309042151

根据农业部编制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3]。

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给农业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

2.1优化专业结构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将快速兴起,继而将有效刺激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需求[4]。农业高职教育应及时适应这一新变化,及时增设相关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2.2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社会化进程,继而有效刺激对新型农业社會化服务的需求,现代农业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5]。现代服务业是对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农业高职教育应认真研究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更加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的设置、建设和发展。

2.3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满足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农业高职教育应该成为这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2.4重视创业教育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和各地将出台一系列促进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农业高职教育应像重视就业教育一样重视创业教育。

3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对策

农业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应主动适应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1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面向

“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对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1)在服务面向上,应由主要面向生产领域,转向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部领域,尤其要重视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的建设;(2)专业内涵上,应该由主要围绕传统生产技术设置专业,转向围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和多功能农业设置专业;(3)人才定位上,应该由主要为国家农业技术部门培养人才转向主要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和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处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认真分析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给农业高职院校带来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苏州、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将全院的36个专业进行了改造、调整、整合和优化,组建了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机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现代管理等10个专业群,分别对接现代农业产业中一、二、三产等产业领域,增设了生态农业技术、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物流等新专业,专业定位更加明确,服务面向不断拓展,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3.2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合作教育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人才的新定位,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明确要求。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为农业高职教育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一是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合作主体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企业合作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二是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将更加主动和有力。对农业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在深入实施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苏州市政府“科技结对现代农业园区”工程和学院“科技为农服务”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配套建设和“苏绿学院”“园艺职教联盟”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创新和完善了“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推动合作、以合作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在此基础上,2012年11月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牵头,联合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构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和集团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3.3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实用人才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长时间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创造了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盟以替代他们父辈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和创业型青年职业农民。

nlc202309042151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政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五位一体”(人才培養、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共建合作平台,各专业群均建立了自己的校企合作平台,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2)共享资源,以校企互聘、互兼为重点,学院与合作各方共享人力资源,学院一方面选派教师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园区)进行挂职锻炼,在企业建立教授(师)工作站,另一方面聘请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领导、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并在学院设立“技师工作站”,为学生实训授课;(3)共育实用人才,一方面合作各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编制、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技能训练、学生顶岗实习、创业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根据政府及农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职业农民培训。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学院还与太仓市政府签订协议,由太仓市政府出资,在2003—2005年期间采用单独招生和定向培养的方式每年为太仓市培养50名基层全科农技员,在量身定制青年职业农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通过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与政府联手、与行业联通、与企业联姻,用联动方式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途径,探索形成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业教育体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徐忠界和他的园林植物医院就是学院创业教育典型代表,他在学生期间就荣获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创业计划大赛第1名,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12年他被江苏省政府授予“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31/c_124307774.htm.

[2]董峻.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资本下乡”[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2/15/c_114679892.htm.

[3]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2014-03-21]. http://www.moa.gov.cn/ztzl/sewgh/.

[4]徐文华,周汝琴.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3-415.

[5]丁丽军,赵莎莎,钱建中,等.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23-25.张永强,才正,陈晓萌,等.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的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以黑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71-473.

新时期农业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索 篇4

1当前高职院校考试中存在的弊端

1.1对考试功能认识存在偏差

考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考试具有评价、鉴定、引导、激励等功能。在现行高职院校考试中主要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 忽视考试其他功能的发挥。现行考试往往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尤其是学生成绩直接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 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化倾向。这种只看重考试结果的做法严重削弱了考试的激励功能和反馈调节作用, 造成学生只认考试成绩, 不重视是否真正掌握应用技能。

1.2考试形式单一, 内容片面

一次性闭卷考试仍是大部分课程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的考试基本采用笔试方法, 而口试、操作、综合考试较少。这样的考试不利于职业能力素养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单一的考核形式, 就容易把学生推入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 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 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在多数的课程考试中, 考试题型不尽合理, 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和简答等客观性试题比重大, 而综合思考题、创新提高题和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比重太少。

1.3命题欠规范, 试卷分析不够

通过高职院校试卷分析发现, 有些课程, 尤其是专业选修课, 有部分任课教师因忙于科研, 不能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授课, 在命题时降低考试标准, 甚至划定考试范围。还有些任课教师在命题时, 试题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准, 随意性较大, 所教与所考相差甚远。另外, 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为了考试成绩及时上交和上网登录, 对试卷分析不够重视。即使做了试卷分析, 也大都是简单地进行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分布的统计, 对考试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缺少认真分析。而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科学地分析试卷的则更少。

1.4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考试改革

1.4.1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 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 而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 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1.4.2考试形式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 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如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 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 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和见解等方式。考试要从课程的目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出试题。理论考核以“够用为度”, 实践性强的课程, 一定要增加动手能力的测试。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加大实验实训的比例, 加强实践教学, 采取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分离, 单独成课, 单独考核的方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减少以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和知识量的多少为主的客观性题目, 相应增加综合性、分析性、应用性等以考查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的主观性题目。

1.4.3注重日常考核

一考定论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也不利于鼓励和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应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 把学生的成绩分散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论文、课堂交流、社会调查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 指导教学更好的开展。成绩的评定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 才能测试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 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小论文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

1.4.4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 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岗位特色的专项技能, 还要按岗位或岗位群的内涵要求, 具有的解决生产第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考核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特点, 职业资格证书应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个性特点、学习基础等情况进行考取, 鼓励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校内相应课程的考试可免试, 直接把考证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单获得相应学分, 真正实现校内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的统一。

总之, 高职院校要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 明确考试改革的思路与方向, 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试, 用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考评模式, 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亚兰.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 2007, (6) :168~169.

[2]王志红.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7 (5) :495~496.

[3]张金标, 邵露.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7, 12:39~41.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之思考 篇5

王武源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就业办)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并将长期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扩大就业的一条出路。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回乡创业适势可行。农业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创业教育,加强引导,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业背景

首先,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学生自主创业。1999年国家做出扩招决策后,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15多万人,2002年123万人,2003年175万人,2004年232万人,2005年250多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成为了新的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就业压力也较去年进一步增加。“就业难?创业去!”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推向自主创业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积极拓宽就业道路的同时,有关部门不断推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利好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出路,既能减轻就业压力,并带动他人就业,还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保持经济活力。

其次,国家政策的支持有效地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去年起,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政策,都给了大学生创业以极大的激励。

第三,崇尚自由、彰显个性的现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促发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自己当老板,既能不受制于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可通过创业获取财富来证明自己能力,还可以更长久的解决就业的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的单一心理,而且还认识和溶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农业高职毕业生创业的可行性

大学生创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成功率不高,国际通常的成功率为20%,国内仅10%。农业高职大学生群体成份特殊、从事的行业特点明显等,因而农业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值得更多的关注。

(一)农业高职生回乡创业大有作为

1、伴随改革开放30年,国家积累了较强财力,近年来开始支援、补贴农业,出台了相当多的支农、惠农政策,为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项目开发奠定了政策保障。

2、我国农业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发展高潮,新农村建设、土地合理流转等需要大量高素质管理者和劳动者,给大学生回乡创业创造了机会保障。

3、农业高职大学生有专业知识、懂技术、熟悉农业生产项目和经营管理,为回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提供了技术保障。

与传统农民创业较之,回乡创业大学生有显著特点:“新”---大学生的思维观念、经营理念前卫,能运用全新的经营模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创办农业经济实体规模化:或大型种植,或大型养殖,或大型加工;或做农场主,或做农业类相关老板。经调查,农业高职大学生表示,回乡创业,他们信心足、热情高、信息广和有知识、懂技术、熟悉农业生产项目经营管理等优势,一定能干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的新型企业家。

4、农业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不会很高,容易筹集;创业风险相对较小,市场风险不大,创业成功率较高。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来看,不少集中在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比如女大学生养猪明星燕君芳、千亩葡萄园主大学生肖华、还有我省玉山18名大学生创办的千亩高山蔬菜基地等等。

(二)农业高职生回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障碍

1、传统思想观念。与其他类别大学生比较,农业高职大学生具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乡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社会背景较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最终目的是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正因如此,多数农业高职大学生生基本上选择大中城市尤为沿海大中城市就业,并且千方百计谋求非“农”字职业,真正回家乡从事“农”字职业、创业者极少。即便偶有个别大学生回

乡就业、创业,也难承受乡邻的不解议论和怀疑眼光的考验。

解决回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传统思想观念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向农民宣传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宣传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积极的人文舆论环境。让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光荣的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农民心田,让欢迎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成为农村的一种新时尚,最大限度地消除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包容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人文环境形成之日,就是众多大学生自主自觉回乡就业、创业之时。

2、创业资金不足。无论是搞种植,还是搞养殖,或是搞农产品开发加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解决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现有农村金融体制。有五种方法可以尝试,一是盘活、整合乡村存量公有资产,作为标的,向银行抵押融资,以此建立乡村农业创业基金。二是允许乡村以集体所有制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域、矿山等)为标的,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融资,以此建立乡村农业创业基金。三是允许农民以自己承包的自然资源、合法的宅基地和房屋等不动产为标的,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四是乡村政府出面,发动农民以入股形式建立发展农业的社会化合作互助基金。五是乡村政府出面,通过募捐的方法建立农业创业基金。

3、创业平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推广和实行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经营体制。农民通过承包集体自然资源,自主生产自主经营,以合同形式与村委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经济关系。眼下,各村的自然资源均已被承包到各家各户,且承包期30年、50年不同。于是,希冀回乡创办规模化农业经济实体的大学生,面临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怎样获取创业平台——规模化的土地或规模化的森林或规模化的水域等。解决农业高职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平台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具体做法如,政府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采用多种方法对已承包出去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合法的流转、集中。或在本村内进行流转、集中,或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流转、集中,或跨乡镇(县区)进行流转、集中。

三、农业高职院校自主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受环境影响很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决定的。创业能力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靠的是教育和培养。国外的创业教育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20世纪60~70年代间,国外的院校就开始在教学中大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商学院更是普遍重视给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系列课程,创业学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已经成为成熟的学科。国内的创业教育始于当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社会重视。

施行创业教育应注重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创业教育的地位。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改变传统教育培养机制,完善创业教育组织建设,搭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训练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创业环境。中观层面,指高校如何进行创业教育。学校不同,学科特色不一,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向也就不一样。例如农业高职院校着重突出农科特色,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加强与实施创业教育。微观层面,主要指大学生个体应加强培养自主创业所需能力,为走向社会开展创业做准备。

(一)立足市场经济,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既需要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从事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活动,也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创业活动,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更是需要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化解日益明显的社会矛盾。这些现象都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机会。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停留在由“应试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型阶段,创业教育则处于萌芽阶段,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创业教育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并推动发展。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形式,是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二)培养师资力量,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农业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下列人员担任创业教师:有丰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和校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等。

除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外,农业高职院校还应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即突破课堂教学形式,以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主要传授书本知识、显性知识,而自主创业能力更强调“隐性知识”,即隐藏在大脑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包括信念、价值观、判断力、激情、责任心等。隐性知识支配实践行为,对实践结果起决定作用。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实践获得,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需要创新现行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学会创业学习,。

(三)联系学生实际,传授过硬本领

自主创业所需能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知识技能(专业知识、企业运作知识)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1.宽基础强技能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越来越表现为高新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具有综合、交叉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就必须有深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职业技能训练,是立业、自主创业的前提和基础。

2.决策判断

一个创业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决策者。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决策能力体现了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能力是基于领导行为或领导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在解决群体组织问题时,在群体中发挥组织作用,表现出稳定的状态。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社团活动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4.社会交往

交往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顺利完成交往任务并运用交往技能达到某种工作目的的心理特征,包括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亲和力、协调力等。这些都是自主创业者必须学会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进行自主创业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与各行各业的人员沟通交流,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创建服务平台,激励创业实践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农业高职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势在必行。农业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措施、借用各种平台,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竞赛活动主要是为了推动学院自主创业氛围的形成,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筹划和思考的能力。

2.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

社团活动可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提供初级平台,学校应给予政策、经费支持,并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帮助创业社团发展。

3、建立创业示范园

规划一定面积,配备一定设施,建立农业创业示范园,供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和练兵,并配备专业老师指导。通过实地练兵,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学习生产技术、掌握市场变化。

4.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让大学生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的实际环境。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和实习,能有效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农业高职教育 篇6

一、影响湖南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的实践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城镇发展相对滞后等多重特点,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需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通过农村的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但是,湖南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没有大的突破。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3左右,我国这一比例为1:1,湖南仅为1:0.92。全省现有的4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平均资产仅20多万元,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落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有限,制约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不起来,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限制了湖南农业传统优势地位的发挥,农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很落后,尤其是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离不开农业企业家的作用。为此,要树立人才观念,实施农业人才战略。

2.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湖南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进行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湖南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需要大力發展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为入学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在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前,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是初中,进入工业化初期,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到高中文化,但更多的要求是具有一定技能的高中文化者。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这一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3.湖南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高职教,开发人力资本。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但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从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来看,还有一定差距。以常宁市三角塘镇某村为例,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86.4%,受过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的占7.9%,受过一年以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只占2.8%。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与收入有着直接的关系。以2005年为例,在同等的生产条件下,文盲、半文盲年均收入1950元;受过小学和初中教有的人年均收入分别为2175元和3300元;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平年收入8200元。而人平均年收入过万元的种、养、加大户,都是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由此可见,没有文化,要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是很难的。因此,对广大农村劳动者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是职业院校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发展湖南高职教育的对策

1.充分认识发展农业高职教育对本省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拉动作用。湖南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科教育类型,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局面,可以说,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对湖南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八成以上人口都集中在农村。能否切实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大批农村劳动力能否合理科学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随着湖南省“三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二次产业的快速扩张,也急需大批受过高职教育的劳动者;并且对受过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细化。以农副产品深度加工为例,将需要大批拥有较高技能的加工储运、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2.调整专业结构,根据“三农”需要设置专业。农业高职在设置专业时,一定要深入农村、深入市场进行调查,邀请农、林、牧和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种养殖大户的代表进行论证,要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以及市场预测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当地农业、牧业和加工生产体系、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出发,从整个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所需专业,构建农、林、牧、加、管等专业群。在设置新专业的同时,还要对老专业进行改造,赋予新的专业内涵,使老专业焕发新的生机。本院近年来根据当地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的战略思路,增设了生态养殖专业、园林花卉专业;又根据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和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来自于市场,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市场上去,很受社会青睐,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就读,每年招生都在300人以上。

3.依托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推广农业科技的新网络。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抓住农村职教不放。要将现代先进的、成熟的农业科学技术及时引向农村,建立一个推广农业科技的新网络。现在,我们有大量的新技术还躺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里,没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据有关部门统计,转化率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和转化率都在70%以上。因此,要把科技的源头活水及时引向广大农村,沟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基层推广网络的渠道。

4.改革教法,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当前农业和林业对从业人员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农林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农林业的科技含量太低。许多实践已经证明,新科技装备了的农林业,经济效益是并不低下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农林教育的吸引力也不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比较陈旧,不足以有效地提高农林业的科技含量。因此,应迅速更新各级农林教育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思想,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读书是学习,生产实践技能训练也是学习;教室是课堂,生产基地同样是课堂。坚持走校企、校场、校乡联合办学的路子,直接为“三农”服务。校企联合办学就是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学生就业门路;学校与大型的养殖场、种植场联合办学,把这些场所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师生们在实训基地,既学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又为“三农”服务做贡献。

农业高职教育 篇7

(一)农业职业院校的课程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在农业类的高职教育中,容易对专业性的农业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片面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导致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刻意减少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全面职业素质教育较少,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不高。

(二)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高职院校不能够正确认识全面素质教育,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色,同时农业类院校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说实际下田种植,培养室观察室培育新品种幼苗等,都缺乏有效的设施和条件。学生的课堂活动和业余活动也和普通学校相似,缺乏职业性,农业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也逐渐消失。

(三)农业职业素质教育手段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诉求

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教育差别不大,也缺少职业化的氛围,没有供学生实际试验种植的土地,职业素质教育仍然较为重视课堂而非实践,注重知识的学习而非实践能力的提高,注重理论教学而非实际教学,注重大众化教学而不是针对性教学。

二、农业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对于职业教育观缺乏正确的认知

自古以来,我国都较为推崇人文教育,尽管人文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过于片面的重视科学教育也使教育失去了其本身的特点,在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职业教育以及为培养专业化人才以及职业技能人员的教育受到冷落。

(二)功利主义导致农业高职院校忽视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目前在办学理念以及价值取向方面更加倾向于功利,片面强调以就业为指导,过分强调专业性,特别是对于农业职业院校而言,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学农业就是要和土地打交道,要一辈子种地,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学校也没能及时地更正学生的学习观。功利主义把这种专业性的教育看成学生的一种谋生手段,忽视了教育人为主的功能,只考虑岗位需求,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农业高职教育偏离实践教育目的。

(三)职业院校缺乏有效的素质教育机制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够正确,导致学生的职业培养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也缺少针对性,仅仅依靠一些社团活动以及实践活动难以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三、相关解决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

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人品素质,同时需要全面认识到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职业素质内容,加强对与职业道德的建设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

(二)为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制订可行的培养方案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及学生的培养计划方面,需要制定出专门的适用的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接受职业教育,同时应当把农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加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以及完善自身,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需要构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平台,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构建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农业类专业教育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为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四)努力完善教师职业素养,保障学生的职业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品质的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确保能够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1]王华云,张怀春.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社会学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

农业高职教育 篇8

如何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以农业类专业为主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才能有的放矢, 否则就会走过场, 流于形式。目前农业类高职院校也已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课程体系, 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同, 方式方法不一, 其效果各有差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从内容的选择, 到方法的更新, 也要经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把握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点

首先, 我们要了解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重点所在。由于当今国内和国际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 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向前发展, 国家政策也作相应的调整, 所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既有稳定性的一面, 也有动态性的一面。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基础

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是因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这是坚定学生政治信仰的基础。当前要教育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二)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是重点

这几年, 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 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2004年的“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的“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2010年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可见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既可了解“三农”问题的重点, 又增强献身农业, 服务基层的信心。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学习是关键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国家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其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让学生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耳熟能详, 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聪明才智和贡献力量的理想。

(四) 对当前时事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了解贯穿始终

做好热点问题的解疑释惑, 主动应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着力析事明理, 深入解读中央有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讲清政策内容, 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国内外形势, 引导学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把报国热情转化到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上来。教育学生当前中国的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仍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 就在于我们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有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从容应对的政党, 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艰巨性、复杂性的同时, 坚定学生跟党走的信念。

二、梳理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难点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实施过程中同样会出现思想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不引起重视, 容易走过场的尴尬局面, 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其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一方面学生的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掌握好专业技能, 形势政策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 无所谓;另一方面教师的认识也不到位。认为形势政策教育是上面的政治任务, 不可不抓, 也不要过于认真, 做个样子就行, 至于成效如何暂时无从谈起。

(二) “轻农”思想根深蒂固

这是制约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瓶颈。由于绝大多数农业院校系公办学校, 很多在省控线以上的低分考生虑家庭经济因素和学费承受能力, 迫不得已选择了农业院校, 看中的是“公办”招牌和远低于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而非主观意愿。在无奈选择农业院校后, 选择一个非农专业成为很多人“身在农校跳出农校”满足心理安慰的首选。即使就读于农业类专业, 将来是否从事这个专业, 现在还是未知数。传统的“轻农”思想根深蒂固, 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开展。

(三) 教育队伍有待优化

目前, 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构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教育任务又主要集中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身上, 辅导员多数不是思想教育专业出身, 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缺乏理论支撑, 对形势与政策的把握很难到位, 加上学校对上岗前的培训忽视, 队伍的优化迫在眉睫。

(四) 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教育队伍存在问题, 师资力量过于单薄, 表现在教育形式上显得过于单一。照本宣科, 或播放多媒体课件, 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形式的单一, 既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缺乏对形势与政策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解读, 不能启发学生, 学生听起来也是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能有所思, 不能有所悟。

三、找准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落脚点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如果没有落脚点, 那就容易只流于形式, 最终没有取得实效。由于缺乏系统性, 连贯性, 因而不能内化为学生综合素质。

(一)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是介于思想品德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理解和分析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国际国内形势、时事热点等, 解决学生认识领域的问题, 这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最基本的落脚点, 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

(二) 坚定理想信念,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最终目的, 是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围绕上述方面展开, 教育过程做到纲举目张, 有针对性、有目标性。

(三) 开阔视野, 形成开放思维, 抵制不良思潮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开阔视野和开放思维的综合性人才, 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已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形势与政策教育可弥补学生这一方面的不足。国际风云、社会热点、国情民生等借助现代快捷传媒, 使广大学生更快更多地了解当今社会。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形成开放思维, 又要加强正确引导, 让学生明辨是非, 抵制不良思潮, 积极唱响时代主旋律。

(四) 增强献身农业服务基层信心, 摒弃“轻农”思想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开展, 让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了解到农村是大有可为的一片热土, 基层同样是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各行各业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心理上逐步完成从“轻农”到“知农”再到“爱农”的思想转变。辅助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 加强校企合作, 以促进就业等打消学生思想疑虑。

四、挖掘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兴奋点

只有找准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兴奋点, 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变外界灌输为自我要求, 不断拓展受教育的途径。

(一) 改变课堂教学僵化模式,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照本宣科和播放多媒体课件, 都属于单一的灌输形式。改变这一形式, 就是要积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课堂辩论法等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之际, 举办“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主题讨论活动, 让学生各抒己见。

(二) 拓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渠道, 让学生身临其境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可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选取一些发展势头好、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和优秀基层典型,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深受, 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 结合时代特点, 选择热点事件和话题

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 对社会热点比较敏感。如近期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在校大学生, 不可能置之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经常选择热点事件和话题, 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热点事件, 理性探讨热点话题。与农业有关如南京小龙虾事件、香烟重金属超标事件等, 都可以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热点话题。

五、寻求农业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突破点

(一) 培育专业思想是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讲, 个人行为的产生受思想意识主要是动力的支配, 这种动力既可能源于兴趣的驱动, 也可能来自功利的迫使, 对于大学生而言, 心智发展已到一定阶段, 逐步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培育专业思想, 是激发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兴趣的基础。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 才会关注与专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形势分析、社会热点和专业前景, 从而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将来就业积累专业素养。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针对目前师资力量薄弱特点, 以及兼职教师专业人数远远超过专业教师数量的现状, 加大师资建设力度。通过校内外教学交流、召开学术报告会、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 形成一支满足形势与政策教育任务的优秀师资队伍。

(三) 建立考核机制是保障

通过建立考核机制, 增强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自觉性和自发性。考核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 又包括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是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不拘泥于一张试卷, 可采用撰写感想体会和探究论文。考核既注重过程, 又注重综合评价, 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真正能学有所得, 学有所思, 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孙长明.形势与教育课的教学特色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农业高职教育 篇9

一、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一)学校的内在需求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确定了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为总体工作目标。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和人才任务目标指导下,高职院校开展大量的探索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但无论是高职教育理论界,还是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对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式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尚需改革。我院在专科转轨办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培养真正的职业性人才尚需加大改革力度,经过学习和总结我们认识到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增加企业实训时间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随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工学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行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学校教育与行业的脱轨问题,甚至简单的改革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农业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覆盖企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只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运行、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进行贯通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因此,积极开展农业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前期改革基础上,以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比重,延长企业实训时间为切入点,提出了“4-1-1”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及其内涵

(一)“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

自举办高职以来,我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在高职教育举办初期就推出了:划线、分段、切块、融合等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在种植类专业形成了按农时季节开展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双线并行的 “双线”模式,在养殖类专业形成了校内学习、企业实训交替进行的“3-2-1”模式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006年起,我院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方向,以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比重,增加企业实训时间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企业体验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和企业就业实习的企业实践体系,并确立了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和自主创业型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推出了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征的“4-1-1”人才培养模式。

(二)“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4-1-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为参照基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指用4个学期在校完成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这期间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用1个学期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需求,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集中安排学生到生产性企业顶岗实训,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技能和综合专业能力。第6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组织学生到拟就业企业进行就业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增加职场体验。“4-1-1”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增加了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延长了校外顶岗实训时间,突出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

三、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依据

(一)遵循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从人的成长角度研究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及其招生制度下,决定了高职学生属于感性认知能力比较强的一类学生。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是,在1997年就提出了“能在实验室练的,就不在教室里讲;能在基地里干的,就不在实验室里练。”的改革思路。率先提出以农时季节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有效地推动了农业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该模式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提高了学生学技术的积极性,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遵循农业生产规律,按照农时季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干中学”是适合这类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院在试办高职教育初期就开始探索把教学进程与农业生产进程结合起来,按照农时季节,结合生产任务,边干边学,做到“用教学过程,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两个效益”。开展“项目教学”等生产性实训受到学生的欢迎和企业的认可,也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按企业需求和学生的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传统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长的后熟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为了缩短教学与岗位需求的距离,便积极开展企业实训,并在2007年将企业实训系列化,形成了企业体验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和企业就业实习的企业实训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较早地开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解决学生岗位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4-1-1”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与实施

(一)“4-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的种植类专业“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在“4-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种植类专业实行了“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训双线并行,以生产任务为驱动,实现校内、校外两个教学循环的教学模式。即校内实践以生产任务为导向,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载体,形成校内实训的肺循环;企业顶岗实训则以企业任务为导向,以企业基地为载体,形成企业体验实训、企业顶岗实训、企业就业实习大循环(图1)。由于种植类生产的周期长、季节性强,在校内要实现生产性实

训则教学环节必须按生产环节设计,随着基地的生产任务走。在校外企业的实训要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则教学环节必须跟着企业的生产任务走。从而有效保证种植类专业的“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4-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的养殖类专业“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养殖类专业通过“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以基地或企业的岗位工作为导向,采用双班轮流、校内外两个基地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实训,全面组织和安排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4-1-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目标。由于畜牧业的生产性企业产业化水平较高,防疫要求也高。企业通常要求整进整出,因此,采用两个班级,通过校内外两个基地交替进行,以达到养殖类各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专业就业岗位能力需要,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核心,实现校内外企业联动,充分发挥真实企业场景的教学工厂作用,使班级在基地间交流循环,实现工学交替,充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形成“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见图2)。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该模式的具体进程安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校内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训练阶段;第二阶段:校外企业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为4个学期。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以2个班级为单位,在畜牧生产和兽医诊疗2个方面的实训基地中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校内基地间的循环,全面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行业和专业的了解,开展1周的企业感受实习,为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共2个学期。分为二个时期:企业顶岗实训和岗位就业实习。

①企业顶岗实训时期:1个学期。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企业岗位群需要,安排学生到生产性企业参加实训,全面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在该时期同样以2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内外企业双向循环交流,实现工学交替,持续而稳定的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构建起校内外实习基地联动式教学工厂。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实战演练的同时,根据企业生产项目种类和技术专长开设企业主修课,以企业兼职教师培训为主,以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不断加强学生的特长培训。从而为第6学期就业实习进行能力上的准备。

②岗位就业实习时期:即第6学期,全面推行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实习工作。该时期与择业就业挂钩,通过“校企双选会”确定实习企业和人员。将学生的毕业实习和企业的岗前试用合为一体;学生与企业在实习期间经过双向考核与选择取得共识,实习结束前学生与企业即可签订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书。

在“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方法,进一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重点加强考试评价改革,针对职业能力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形成导向清晰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将重点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全面纳入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五、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成效

一是促进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吻合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差过大,新的教学模式则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的同步。同时,推动了我院的课程建设。

二是形成了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三是促进了校企结合的紧密度。

四是促进了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和企业实训的管理。

五是促进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六是毕业生就业率和优业率得到不断提高。

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农业行业特点和我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积累而成的。“4-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同一时期全国同类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中取得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向军等.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9-21.

[2]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7:8-12.

农业高职教育 篇10

一、化学实验当中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

人的心理素质, 即为人在进行感知、想象、思维以及观念情感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修养和能力, 其中可以涉及人的性格、兴趣、动机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化学属于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在化学的教育中不仅需要将化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传授, 还需要将科学的方式和思维进行传授,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在现代社会, 实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 也是从时空局限向社会化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断地激发, 从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不断培养。在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

(一) 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营造出和谐教学的氛围

在对农业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修养, 从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积极的榜样, 使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教师的自身修养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方面。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从而做到对学生本身的尊重和鼓励, 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鼓励,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学习本身的积极性,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便利条件。

(二) 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在化学实验中, 实验室的环境经常会使学生产生恐怖的心理状态, 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又会对学生的好奇心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 为了消除学生本身存在的化学实验恐惧心理, 就需要创造出良好的化学实验的教学环境, 改善传统化学实验室中的环境, 为了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化学实验室, 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感受, 可以在课前打开通风系统, 从而排除化学药品所带来的气味。对于实验室当中的试剂瓶, 也要进行整齐摆放, 将各种物品的标签进行明确, 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后能够辨认出实验当中所要用到的物品以及物品的浓度, 起到降低学生心理恐惧感的作用, 并且还要对实验室中的规定向学生传授, 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 注重教学实验方法, 化解学的生心理困扰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创造情景的方式来活跃学习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求知欲望。在进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 处理好教和学的良好管理, 利用发现教学、情景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断提升, 从而培养学生本身良好的意志。比如在进行固态酒精的制作实验过程中, 在上课之前, 老师就需要将已经制作完成的固态酒精进行展示, 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最后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还要将固态酒精的危害进行传授, 让学生了解危害。利用此种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的同时, 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并且还可以设计一组点火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兴趣, 在点火构成当中利用魔棒点火的方式来对固态酒精进行点燃, 也就是利用沾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来和高锰酸钾固体的结合, 对固态酒精进行点燃。利用此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本身的兴趣, 刺激学生体内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对课堂气氛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 还要利用情感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在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其有着相当大的好奇心, 每一位学生都想自己尝试一下。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会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实验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会担心实验失败, 有的学生会担心在实验当中发生爆炸, 而有的学生会担心实验当中所释放的气体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等。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当中不敢动手去实验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做好预习的准备, 从而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 对实验的目标进行明确, 了解在实验当中所应用到的药品的特性, 并且对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应该及时向老师报告。另外,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分组,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将学生中操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 利用相互之间的鼓励和支持来对实验进行完整操作。如此, 在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能力的同时, 还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心理素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实验失败的小组, 也应该帮助其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并且在下次实验中进行改进, 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最后, 还要重视语言评价的积极作用,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或者责备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 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守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果出现了需要批评的时候, 也要做到真诚相待, 使学生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化学实验的课堂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反应比较慢或者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也应该对其优点进行不断地肯定, 利用更多的问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化学实验的操纵过程中, 有的学生对于化学药品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 从而影响实验的整体进行, 在此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主动地靠近学生, 将化学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告知并且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来完成化学实验。同时, 教学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化学实验以及化学仪器的安装操作, 从而增强学生本身的心理安全系数, 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操作, 增强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 在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 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 还要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评价, 也就是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在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对于成绩偏上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信心。在评语方案中可以利用“对本次实验原理以及操作过程理解透彻”“有独到见解”“分析问题有超前思维”等评语来进行评价。对于在实验当中不认真的学生, 需要进行实验方面的指导,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认真思考, 做了上一步不知道下一步, 对知识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对化学方程式也没有进行全面的理解, 在进行实验报告的批改时, 需要利用温和的语言来对学生的实验主动性进行提升, 加深学生对于实验本身认真思考的意识, 使学生可以在本次实验中吸取教训, 形成严谨的学习作风, 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科学意识和心理素质,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融入, 使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 可以对自身的心理体验和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完成对化学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 将学习行为进行不断改善, 最终实现心理潜能的发挥和创造力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当代大学生中, 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危机问题, 因此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 在农业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过程中, 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使其在拥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情况下, 也可以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 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良好的保持, 从而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所面临的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 与此同时, 其中的压力和挫折也伴随着人们, 因此在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在农业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当中, 不仅要培养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学生, 还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对化学实验中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在农业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心理素质,策略

参考文献

[1]董敏.化学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4) :78-79.

[2]蔡同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2 (6) :56-57.

[3]顾兆俊.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路径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2 (35) :12.

[4]刘青.高中化学教学中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2 (9) :50.

[5]严国建.例谈采用“预学案”进行化学教学符合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要求[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3) :217-218.

上一篇:业主风险下一篇:中值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