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2024-05-02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精选八篇)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1

关键词:J2EE,资助管理,贫困生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技术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高校已经形成以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绿色通道、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为主要形式的资助体系。上海电力学院每年申请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的贫困生都在2, 000人以上, 无论是数据采集、数据报送, 还是资格审察, 核算放款, 工作强度都非常大。任务重, 人员少, 资助工作实施过程必须管理信息化。

Java于1996年6月年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提出, 与其它编程语言一样, 这种语言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时它的主要用途是制作产生动态网页的 Applet。J2EE (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是一种利用Java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中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其优势就在于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商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

二、高校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科技发展给资助工作带了的挑战, 促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形成“奖、贷、助、勤、补、减”资助体系, 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 资助信息不共享。我国资助工作分散管理, 从而导致资助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容易产生资助过于集中的现象。当地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但这些信息学校没有渠道得知, 所以高校在资助工作的实施上普遍遇到资助信息难以共享的难题, 这也是导致重复资助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 也导致资助工作上信息孤岛的形成, 从而影响资助工作的开展。

(二) 传统工作方式工作效率低。按照国家专职资助管理人员的配比每2, 500名学生配1名, 但绝大多数高校的专职资助管理人员的配比远低于这个标准。随着高校扩招, 贫困学生人数增长, 资助管理老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 在信息统计、分析、上报等方面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很难。

三、资助管理需求分析及流程设计

设计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对资助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为学校资助管理提供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各二级院系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口令登录该系统, 对管理的困难学生信息进行维护、更新、审核, 实现资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 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并能够实现贫困生数据的一次性调动、存档及输出, 支持表格文件信息生成。

(一) 困难认定流程。

贫困生认定工作, 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根本和关键, 做好了贫困生认定工作, 学生资助工作就能高效、顺利地开展。所有的资助项目都以困难生为基础, 困难生管理界面要求能实现困难生的申请、评定、审核, 以及困难生贫苦等级的更改、信息维护等功能。

(二) 勤工助学管理流程。

学生的勤工助学涉及到岗位信息、学生工作状态、报酬发放等。首先我们要汇总岗位信息, 形成数据库。其次对学生申请及上岗的操作。学生针对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公布的岗位进行申请, 用工单位和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 最终确定学生的上岗信息。再次学生上岗后的考核管理。用工单位上报本单位在岗的勤工助学学生的考核结果, 资助管理中心设置考核的等级, 且查询考核的结果。最后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管理。用工单位上报在岗的勤工助学学生报酬, 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最终的学生报酬情况可通过报表导出, 交由财务进行发放。

(三)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流程。

国家助学贷款涉及面比较广, 不如其他的基本在校内操作, 还涉及到银行方面, 还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学生网上申请贷款, 填写贷款申请表, 填写前自动检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扩展信息的填写情况。终审通过后可形成一份需贷款的学生名单, 并可将此名单送交到银行作为制作合同的基础数据。整合学校和银行的信息, 导入系统, 生成上级部门需要的信息。对于个别违反诚信教育的同学, 进行违约信息管理, 录入离校的学生的贷款违约信息, 便于查询、统计和管理。

(四) 其他资助项目管理流程。

助学金、奖学金、减免学费等其他资助项目在每次评定前, 可计算满足条件的学生、各院系的名额分配情况、是否开放学生申请、申请的起止时间等。学生申请和审核管理。然后学生网上填写申请表, 提交后老师根据设置的流程进行审核。二级审核后确定获得资助的学生名单, 可停发或续发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减免学费等。另外, 确定的获资助学生名单可导出公示, 公示未通过的学生可撤销。

(五) 数据输出管理需求分析。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需要系统能生成用户经常性使用的报表, 并能以明细报表和统计报表两种形式输出, 报表要支持Excel/PDF 格式的导出或者直接打印。目前上海市资助管理中心每季度需要学校上报困难生信息、贷款信息等多种数据表格。

四、数据库设计

一个成功的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在数据库设计时应考虑到给定的应用环境, 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 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

概念设计的目标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可用E-R (Entity-Relation) 图来描述概念模式。根据需求分析和数据流流向, 资助管理系统的主要E-R图如图1。

数据表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功能模型、E-R图等进行的数据模型设计, 由于本系统设计数据表众多, 选取主要数据表如表1。

五、功能结构

设计本系统时, 按照需求分析, 首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行清晰和严格的划分, 将复杂和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的问题, 建立逻辑可行的、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 对各模块抽象汇总, 结合功能需求, 完成系统功能结构设计。按照功能分析, 可将系统分为以下几部分, 每部分又包含若干子模块:分析汇总以上各功能模块, 建立系统功能结构图, 如图2所示。

资助信息管理模块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 它有六个子模块。困难生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贫困生申请和审核, 及对贫困生信息的查询、维护和统计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管理三个模块主要用于该三个资助项目的申请和审核, 及其信息的维护、查询和统计。勤工助学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岗位信息的整合, 及学生申请和审核、上岗考核报酬发放等, 还包括对勤工助学信息的维护、查询和统计。助学贷款管理模块包括关于贷款的申请、审核, 及学生违约管理, 并做好贷款信息的维护、查询和统计。统计报表输出管理主要是对以上所有模块信息生成报表和输出管理。

参考文献

[1].顾黎明.高校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美]HerbertSehildr.Java参考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第4版

[3].Justin Couch.J2EE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2

同志们,同学们:

下午好!

肩负着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承载着贫困大学新生对明天的美好憧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年新入学贫困大学生资助仪式,帮助贫困大学新生解决燃眉之急。首先,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不畏生活艰辛,在逆境中奋进,在奋斗中成才的学子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无私奉献、倾情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关爱贫困学子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专门出台《**县资助贫困大学生专项资金筹集管理暂行办法》,认真落实贫困寄宿生补助、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国家资助、职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和涉农专业免学费等各类资助政策,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体系,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特别是从*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以来,共资助贫困大学新生*余名,累计发放资助款*余万元,使我县近年来考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全部顺利入学,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县,捐资助学、奉献爱心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各界的自觉行动。

刚才,捐助方代表和奖学金获得者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借此机会,我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全社会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资助活动。

大家知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发展也面临较大压力,但今年的活动仍然有这么多的企业家伸出援助之手,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公司等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和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这一弘扬美德、提高全民素质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中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向贫困学子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点燃他们的希望,用真情放飞他们的梦想!

二是希望有关部门创新思路、注重实效。

新入学大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县总工会、团县委、教体局、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局要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协调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用我们扎实的工作和真情打动人,努力增强学生立志逆境成才的信心。要进一步完善助学措施,建立健全助学档案和跟踪帮扶制度,挖掘助学潜力。要进一步创新助学载体,通过爱心捐助活动、结对帮扶助学等形式,提高活动影响力,注重活动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先进集体和个人,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这项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未来、播种希望的良好氛围。

三是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学有所成。

在座的各位同学,不仅是幸运的,更要成为优秀的。你们要珍惜资助、自强不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感恩社会、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奉献、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希望你们将来学成之后努力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让助学帮困、和谐友爱的传统美德通过你们的双手传递下去,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和希望。

同志们、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使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不断推动新入学大学生资助活动深入开展,共创和谐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大学生们学习进步、早日成才!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篇3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前身是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中心 (挂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牌子) , 2002年批准, 2004年正式成立。20 () 7年经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 更名为“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挂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中心牌子) ”。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0名, 内设综合办公室、高校后勤管理科、高校资助管理科、屮职中小学资助管理科、信息管理科、财务科和党支部办公室等7个科室。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全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学前教育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负责落实资助政策和措施;负责管理学生贷款、外资贷款及国内外的赠、援款等;负责制定高校后勤改革的措施和管理规范, 优化后勤资源配置, 协调教育系统、高校及各方面的供需关系o fj II., ^4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浅析高校学生资助经费的管理 篇4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实现了4%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管好用好教育经费的任务更突出,要求更迫切,社会关注度更高。 2013年4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要求合理安排使用经费,突出促进公平,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2014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国家助学贷款 (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和资助比例进行调整,目的是进一步健全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更好地满足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在此客观背景下,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经费管理和效益进行研究, 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客观需要。

二、高校学生资助经费来源及构成

目前,国家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 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建立了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三助”(助教、 助研、助管)岗位津贴、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在内的多元奖助政策体系。 其中:

(一)国家奖学金 。 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 每生每年8 000元。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 。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 000元。

(三)国家助学金。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全国平均每生每年3 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 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 000元。

(四)国家助学贷款。 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额支付。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 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 000元。

(五)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 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学生毕业后每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金额本专科生不超过8 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 000元,分三年补偿代偿完毕。

(六)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 是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 、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而设立的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三、当前高校学生资助经费问题分析

(一)经费来源方面,资助总量不能满足广大贫困生群体的需求。

1.面向贫困生的财政拨款资助项目少 ,申请条件苛刻 。 从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可以看出, 面向贫困生的财政拨款类资助项目主要是国家助学金, 其资助面约占在校生的20%,但生均资助额度较低 ,且规定只能用于生活费开支 ; 其次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其资助对象的要求较高,须是品学兼优、 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在校生, 而且资助面较小,仅为在校生的3%;而国家奖学金,奖励对象是优秀学生,尽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申请,但相对难度较大。

2.学校资助贫困生专项经费不足 ,政策执行难到位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教财[1999]7号)指出,为保证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学校每年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 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适当提高勤工助学补助标准,加大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前些年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之财政投入不足,学校通过银行贷款加强基础建设,导致办学成本提高,办学压力增大,教学经费紧张,贫困生专项经费很难得到保障。

3.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数量有限 ,还须大力倡导 。 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高校也纷纷设立基金会、校友会,面向社会广泛吸收社会捐赠,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由于捐赠资金必须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专项使用,而指明用于贫困生奖、 助学金的项目、金额、范围,相对于贫困生的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二 )经费资助方面 ,资助对象的资格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资助对象的资格认定。目前,高校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 必须向学校或经办银行提交由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并盖章的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作为证明材料。 无疑这份《调查表》将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调查表》所承载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该如何得以保障?而且我国目前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还未消除, 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别很大, 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对贫困生资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因此,仅凭一份《调查表》 对贫困生进行资格认定,尚不够科学,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情况,如:部分不该享受资助的钻了政策空子,而真正需要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却未能享受应有的政策优惠。

(三 )经费管理方面 ,缺乏经费使用后续跟综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 学校资助工作有着严格的程序:第一步,由学院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认定和材料审批;第二步,由学生资助中心组织评审并报学校审批;第三步,由财务处根据资助评审结果进行资助经费发放。从流程上来看,资助经费的发放似乎就是资助工作的终点。 其实,学生获得资助后, 其经费使用去向、使用是否合理,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资助经费使用效益如何,这些方面都是资助工作的延续,需要作进一步的信息跟踪、调查、分析、评价、 反馈。 目前,这些后续工作还没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评价机制也需逐步建立和完善。

四、完善资助体系加强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从政府层面分析 。

1.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教育主管部门须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资助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政策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高度重视政策宣传 ,大力传递舆论正能量 。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媒体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 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积极进行回应,做到不回避、不推诿,要充分展示政府负责任、讲公正的正面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3.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保障经费使用严格规范 。 第一,要建立内部、外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覆盖经费使用管理全过程的常态化、制度化经费监管体系。 第二,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防范财务风险。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第三,要将监管结果与工作考核、 财政拨款等挂钩, 真正发挥监管对规范管理的促进作用,避免走过场、形式化。

(二)从高校层面分析。

1.强化预算管理 ,确保资助经费落到实处 。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68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教财[1999]7号)及国家有关资助贫困生政策精神,高等学校须将贫困生资助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科学、合理测算年度学费总收入,并按规定的比例提取资助经费, 列入学校年度收支预算。 设立学生奖励和资助专项基金,按专用基金进行管理和核算。 年终,根据全年实际学费总收入调整资助额度,以维护经费预算的综合性、有效性、 严肃性、可控性。

2.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经费管理有章可循 。 第一 ,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通过宣传、培训,提高遵守财经法规、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 全面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和校内经济秩序。第二,修订学校资助经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校内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等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 规范各项资助经费的申报流程和报名条件。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标准科学合理、程序客观公正。第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切实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3.推行绩效考评 ,提高资助经费使用效益 。 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要对学生资助经费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 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效率、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改变重投入、轻管理,重分配、 轻绩效的状况,全面提高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考核指标包括:助学经费提取比率、助学经费总体支出实现率、 助学奖补资金专款专用率、助学贷款违约率、贫困生资助覆盖面、生均资助金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学生及家长满意率等。

4.加强部门协作 ,构建资助经费监管体系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涉及学生资助中心、学院、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等多个部门。 其中,学生资助中心是资助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资助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建立健全资助学生信息档案、组织资助评审、 组织学院资助工作考评、 资助经费效益评价等;各学院是资助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负责对学生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贫困生资格认定、资助申报材料的审核与报送、对受资助学生进行信息跟综等;财务处是资助经费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学生资助经费预算、 资助发放、经费使用情况分析、资助经费决算等;审计处和监察处是监督部门,审计处负责资助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监察处负责对学生资助经费的财务预算、 决算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并对各类资助经费评审过程及评审结果进行监督。 只有各部门分别扮演好管理者、执行者、监督者的角色,充分履行各自职能,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相互配合, 相互监督,才能确保学生资助经费在阳光下运行,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开展。

(三)从社会层面分析。

1.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单靠政府和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关注贫困生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多渠道多形式资助困难学生,就能有效缓解当前资助经费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尽可能减少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2.发挥社会监督职能 。 一方面 ,推进财务信息公开 ,把学生资助信息和经费使用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公开, 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公开、透明、规范。 另一方面,发挥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等社会力量,对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后续跟踪、调查、评价,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深入开展,促进良性发展,实现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合理安排经费用途,突出促进公平,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围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学生资助经费为切入点,分析资助经费来源、资助对象评定、经费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新时期完善资助体系加强经费管理的措施,目的是管好用好资助经费,更好地发挥国家资助政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5

“奖贷助、勤补免”加“绿色通道”, 各项政策成体系

问1:国家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答:近年来, 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政策内容上, 以奖贷助为主、勤补免为辅。一“奖”。本专科生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研究生有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二“贷”。有生源地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两种, 本专科生、研究生都可以申请。三“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国家助学金。除了国家级奖助学金之外, 各地各高校还设有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四“勤”。本专科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 研究生可以申请从事助教、助研或助管的“三助”岗位津贴。五“补”。有路费和生活费补助, 有特殊困难补助、伙食补贴等, 有毕业后应征入伍或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 还有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政策。六“免”。包括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政策、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

问2:每年有多少大学生可以获得这些资助?

答:各级各类资助政策的大门, 向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敞开。据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有3700多万人次获得资助。以2013年为例, 全国2600多万普通高校在校生中, 一是近1/3获奖学金。770多万人获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各级各类奖学金, 占在校生的29%。二是近1/3获助学金。700多万人获包括国家助学金在内的各级各类助学金, 占在校生的27%。三是1/10获国家助学贷款。265万人获国家助学贷款, 占在校生的10%;330多万人获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 占在校生的12.6%。四是1/10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2013年秋季学期, 74万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 占当年本专科生新生总数的10%。五是1700多万人次获其他各类资助。其中, 1100多万人次获特殊困难补贴和伙食补贴, 310多万人次获勤工助学, 24万人获学费减免, 20万人获新生入学项目资助, 10万多毕业生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8万多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 140万人次获其他资助等等。平均下来, 每位在校生可获得1.4人次资助。

问3:高校学生资助资金都有哪些来源渠道?

答: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 来源渠道日趋多元。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统计, 2013年, 普通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总额是574亿元。一是1/2的资助资金来自财政。其余, 21%来自高校事业收入提取, 26%来自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 3%来自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二是2/3的财政资金来自中央。288亿元财政资金中, 中央财政安排了171亿元, 占60%;地方财政安排了117亿元, 占40%。三是近八成的资助资金用于奖助贷。资助资金总额中, 各级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占到54%,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及用于贴息的资金占到26%。

问4:如何保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答:为保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中央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各学校, 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 建立健全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保障机制, 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从中央到地方, 一是机构健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和高校五级管理体系和领导机制, 形成了中央宏观指导、省级统筹领导、地市积极配合、区县认真实施、高校全面落实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制度完善。基本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体系, 每一项资助政策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办法。例如, 对国家奖助学金, 有名额分配、资格认定、评审公示、发放管理等制度, 对国家助学贷款, 有风险补偿、奖励返还、风险分担、征信管理、绩效考核、以奖代补等机制。三是宣传到位。各地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国家资助政策, 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从家门到校门、从高中到高校, 资助政策无缝衔接

问5: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哪些资助?

答:每年6月份, 财政部、教育部都要印制数百万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让每一所高校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新生在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后, 如实填写调查表, 经当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后, 据此申请办理入学前和入学时的资助项目:一是路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有困难的, 可申请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这是中央财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设立的, 向中西部地区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应届毕业生, 一次性补助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可以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申请办理, 也可以直接向原就读高中申请。经认定、评定后, 每生可获得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二是缴纳学费和在校期间生活费有困难的, 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 大部分省份均已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覆盖全国30个省份、86%的区县。大多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申请或在就读高中提出预申请, 经当地民政部门或所在高中审查盖章后, 到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签订《借款合同》, 领取贷款受理证明, 入校时由学校帮助办理贷款确认回执手续。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度本专科生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 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三是无法缴纳学费、住宿费的新生, 还可通过“绿色通道”先行办理入学。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一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 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 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问6: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

答:为畅通群众信访渠道, 方便广大高校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资助政策, 反映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教育部全年开设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66093315。每年8月15日-9月15日, 在新生入学期间专门开通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 每天从早上8点开通到晚上8点。同时, 教育部还通过门户网站设置的政策咨询专栏答复相关咨询, 学生和家长也可通过信函方式反映资助政策执行有关问题。在校生可以到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咨询及办理手续。除教育部门外, 个别金融机构也开设了咨询电话, 如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开通95593热线电话, 想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学生可拨打咨询。

表现好、手脚勤, 获取资助更光荣

问7:在校期间, 哪些人可以获得哪些国家奖助政策?

答:包括高职学生、第二学位学生在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 以及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都可以申请获得以下三类奖助项目: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的, 可获得国家助学金。这是助困类资助项目,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全国平均20%的本专科生可获得;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 凡是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获得。资助标准是每生每年本科生平均3000元, 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 博士生不低于1万元。国家助学金由学校按月发放, 用于解决在学期间的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特别优秀的, 可申请国家奖学金。这是奖优类资助项目, 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 每年奖励4.5万名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和5万名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及以上本专科生。奖励标准是每生每年本专科生8000元, 硕士生2万元, 博士生3万元。国家奖学金属于一次性奖励, 与目前的学费标准相当甚至有节余, 获得者可以基本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支出。三是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 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学业奖学金。这是奖优助困相结合的资助项目,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二年级及以上、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 3%的本专科生每生每年可获得5000元奖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 用于奖励支持学业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每生每年硕士生不超过1.2万元, 博士生不超过1.8万元。励志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都可以用来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问题。也就是说,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 在获得国家助学金以后, 还可以通过勤奋学习, 申请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可以基本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或学习费用等支出。

问8:这些国家奖助政策需要怎样的程序获得?

答: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 都由各高校统一组织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一是本人申请。有意参评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 都可以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 填写提交申请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二是资格认定。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 需要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其中,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同一学年内不能同时申请获得。三是综合排名。申请本专科国家奖学金的学生, 原则上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评选范围内都要位于前10%, 若其中一项或两项排名超出前10%, 但均在前30%以内, 只有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情况下, 才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四是两级公示。院系将通过组织答辩、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初评, 形成推荐名单报学校审定。为保证评审结果公开、公正,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一般实行院系和学校两级公示, 公示期间学生如有异议, 可向相关部门申诉。

问9:除获得国家奖助学金之外,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资助, 以及如何获得?

答:一是部分师范生, 可以享受免费教育政策。如果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以及部分地方试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 在校学习期间, 可以享受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 并补助生活费的政策。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可通过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解决学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可以通过本校学生资助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额度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力发展, 大部分省份已停办校园地助学贷款业务。如要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可先与就读高校联系, 咨询是否能够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二是应征入伍的在校生可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解决学费和还贷问题。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在校生, 对之前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 可在应征报名时登录大学生征兵报名系统, 在线申请一次性补偿或代偿, 经学校审核盖章和县级征兵部门盖章后, 由学校帮助办理。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 (高考录取后保留入学资格直接入伍学生) , 入学报到后向学校提出学费减免申请。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三是退役士兵, 可享受学费资助。对退役一年以上, 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从2014年起, 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将采取“先免后补”方式, 即各高校要先免除符合资助条件的退役士兵学生应资助的学费, 待审核后, 中央财政按程序将退役士兵学费资助资金拨付给相应高校。四是学有余力的可申请勤工助学和“三助”岗位津贴, 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生在学校组织下, 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本专科生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 每月不超过40小时, 每小时酬金不低于8元人民币。高校统筹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 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 并提供“三助”津贴。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 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及科研间接费列支。同时, 研究生还可向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申请助教和助管岗位, 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六是除此之外, 还可以申请校内设置的各种资助项目。包括高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的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

学费有补偿、贷款可代偿, 下基层和去当兵“不吃亏”

问10:学生毕业期间和毕业后, 可以申请哪些奖助项目?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6

1.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管理现状。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历练至今, 在其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保障体系。一方面, 有较为健全的法律保障。基于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 美国《独立宣言》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为了国家利益, 资助贫寒学生, 培养精英人才”, 为各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提供了政策导向。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法》并在接下来30多年间进行了五次修订、1978年通过了《中等收入学生家庭资助法》等, 这一系列法案为资助事务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 美国现有的资助具有其多样性。美国高校学生资助其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其资助来源上, 包括家庭和个人收入、联邦政府基金、州政府基金、院校基金、银行贷款以及非盈利基金机构基金, 还体现在其经济资助形式上, 美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创建了不同的资助形式, 其资助范围基本上能够覆盖所有的学生, 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都可以通过补助学金、奖学金、贷款、学费减免等形式获得资助。

2. 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管理现状。

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类, 助学贷款。此项贷款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递交不同的贷款申请,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家庭经济苦难交不上学费而辍学的问题。第二类, 勤工助学。其目的在于把无偿资助变成一种有偿资助, 使受资助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生活资助的同时, 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的舞台。勤工助学主要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第三类, 助学金资助, 助学金主要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主要包括政府助学奖学金、高校助学奖学金、社会捐赠助学金三类。第四类, 困难援助, 此类资助主要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有其特殊性, 本着救急不救穷的原则, 对于特别困难或者突遇灾难的学生进行学费减免、发放生活补贴等资助措施, 并设立专项“贫困生资助基金”。第五类, 绿色通道, 针对被录取入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先办理入学手续, 避免了家庭贫困学生因交不清学费而无法报到入学的现象。

3. 中美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管理的区别。

中国现行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混合资助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制相比较, 也存在着差异。第一, 在资助资金来源,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主要来源于社会、政府、学校以及家庭, 而中国则主要依靠社会、政府和学校。第二, 在资助方式上, 美国相对于中国来说资助方式更加全面多样化, 中国虽然也较为全面, 但资助项目仍待完善。第三, 在资助对象上,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对象所覆盖的面积较广, 基本包括了所有在校的大学生, 中国目前的资助对象主要针对品学兼优以及家庭贫困的学生。第四, 配套制度上, 美国学生资助事务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做保障, 相关的配套制度也具有约束力, 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且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第五, 服务体系上, 美国在联邦、各州政府和各高校都设有完善的学生资助机构, 能够全方位地服务于受资助对象, 中国目前主要在各高校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服务的范围仅仅针对本校的学生。

二、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1. 加强高校学生资助事务法制建设。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革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资助模式, 但仍然缺乏相应明确的法律制度对资助过程的规范性进行保障,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事务所通过的各项法案较为细致地对资助事务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定, 展现了美国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一方面, 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大多采取学校与生源地相结合认定的方式, 此种认定方法的人为影响较大, 会造成一定程度上认定不准确以及资助金分配不公的现象, 应建立相应的认定机制, 并对已认定的贫困生采取监督机制, 有切实的法律制度作保障才能使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 针对我国所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可借鉴美国经验, 建立担保机构, 用于帮助政府追踪和回收学生贷款, 并适当延长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

2. 加大高校学生资助力度。

我国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主要的资助对象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与贫困生, 且贫困生的认定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 并不能完全公平公正地去鉴定, 就会导致一部分贫困生不能被覆盖。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大资助力度。一, 加大资助金额, 尽可能覆盖所有学生。我国的资助金额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学校, 其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必须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 扩大资助资金来源。二, 设立多种专项奖学金。除了政府、社会、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 应大力大力提倡社会、企业、个人等各种类型的专项奖学金, 奖学金的多种形式能够活跃奖学金资助机制, 因此资助的力度也就越大。三, 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岗位是资助学生比较理想的一个资助方式, 学生通过劳动获得资助, 对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可增加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 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威廉伯戈奎思特认为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要看一个学校拥有的资源多少, 其中包括教师、学生数量, 图书馆藏书量, 校园设施体系和资金资助体系。资助体系固然重要, 然而无论哪个国家的体制政策, 都不能全盘照搬, 这就需要在学习别国好的体制政策的基础上, 根据本国国情和文化, 在启发中去发展和创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走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20-129.

[2]赵中建.试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J].电力高等教育, 1994 (4) :10-15.

[3]漆小萍.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4:165-179.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7

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高等教育阶段应缴费上学, 且各高校基本实行学生缴费才能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教学管理体制。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 多数高校都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 建立了较全面的资助体系。但资助体系作为相对高额的学费与完费注册制度这对矛盾体间的桥梁在建立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需不断完善。

一、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背景

1.学费增长过快, 多数家庭感觉吃力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体制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呈现快速上升之势。据统计, 1993年~1997年我国高校学费增长率为27.65%。但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年生均学费增长至2769元, 比1998年增长了40.3%, 学费也占到了当年全国公立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13%左右。随后, 学费以每年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速度一路飙升, 直至2000年的生均学费达到了5000元上下。住宿费也有所增加, 两三百元的宿舍几乎都涨到了千元左右, 学费增长的速度远超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速度[1], 加之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贫富分化, 下岗失业等, 多数家庭对支付高校学费感觉吃力。

2.财政拨款不足, 学费成为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 高校的教育规模得到历史性的发展。但也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扩大教学基础设施、引进师资等办学经费的需求, 给高校带来巨大的办学压力; 另一方面, 随着贫困生比重增大, 高校学费筹措压力增大。虽然2000年以来, 国家严禁上调学费, 严格控制住宿费, 但是仍给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压力。

目前多数高校都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形成了财政拨款为主, 学费、校办企业上缴、社会捐集资等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格局, 学费成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 对高校日常运行及建设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贫困生比重增大的前提下, 若缺乏相应的资助体系, 必然对高校教育经费的筹措带来体制上的影响。

3.完费注册形成欠费制约, 资助体系应时而生

2005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为此许多高校都执行完费注册制度, 即学费缴纳与学籍挂钩的管理规定。这就形成一个矛盾, 高额学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压力, 但是学费作为高校重要的经费来源, 又不得不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作为国家保证所有学生参加正常的教学管理活动, 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应时而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设概况

多年来,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和资助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实现教育公平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及其重大的作用。积极开通绿色通道, 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捐赠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途径在内的多元化资助工作体系, 切实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绿色通道”保证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

绿色通道允许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无需任何费用先报到入学, 给予一定的时间筹集学费或者根据核实后的情况进行相应资助。

2.全面开展国家助学贷款, 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各地通过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调动经办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2,3], 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大范围覆盖, 据统计, 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基本在18%左右, 2011年已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3864人, 占全校在读本科生15%以上, 占贫困生总人数93.7%。

国家奖助学金作为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 扩大受助学生的比例, 一方面强化资助资金的管理, 确保及时发放;学校通过从事业经费中配备一定比例的经费等, 积极落实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 2011年学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605.87万元, 获奖学生9495人次, 其中发放的奖助学金中针对贫困生的比例达72%以上。

3.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费减免等为补充, 完善资助工作体系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作为资助工作的补充, 在资助的同时能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2011年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近4000人次, 安排经费发放勤工助学工资541.5万元。另外学校配备一定比例的事业经费用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地震灾区学生的学费减免, 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使得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健全措施

1.全面了解新生家庭经济状况, 公正使用“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作为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解除上学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 多数高校都能认真贯彻并作相应的解读, “缓交”措施就是很多高校为部分困难学生筹集学费给予的时间宽限。但是从历年的欠费数据分析看, 有的学生存在高额欠费, 甚至在校四年每年都在欠费, 但是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 完全达到毕业所需的学分要求, 这与高校执行的学生完费后才能注册、才能选修通选课、才能评奖评优的完费注册制度是矛盾的。深究原因, 问题几乎都出在“缓交”的不当使用上。如果对“缓交”的界定不严谨、适用范围规定不明确, 就容易有学生利用“缓交”期的特殊优待, 不办理任何贷款又能一路绿灯直到毕业。

为建立学生缴费参与教务活动的良好氛围, 首先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对“缓交”做一个规范的界定: 明确“缓交”是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组成部分、界定好“缓交”适用的对象及允许办理“缓交”手续的情况、建立“缓交”期满的跟踪调查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及时遏制非贫困生恶意利用“缓交”拖欠学费, 部分贫困生只办理缓交不及时办理贷款而误用“绿色通道”, 同时跟踪调查缓缴期满学生的费用缴纳情况, 对恶意使用缓交的学生实施相应的惩罚等。另外, 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避免其他学生滥用这一措施, 导致正常管理程序上的漏洞。

2.对学费标准较高的困难学生进行重点资助

由于目前不同专业类别学费标准存在差异, 如艺术设计类、软件类等专业收费标准高出国家贷款最高限额数倍,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学费在贷款后仍存在较大缺口, 相对高额的学费使得该部分学生成了贫困生中的贫困生。从近几年的欠费数据看上述几个专业欠费额一直是欠费总额的“主力军”。以学校2011年3月欠费数据为例, 三个专业的贫困生占全校贫困生总数的10.6%, 而欠费额占总欠费的56%以上。

对该部分贫困生, 高校应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基础上, 区分重点资助与一般资助[4], 利用好资助政策加强对该部分贫困生的引导:如做好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宣传, 一方面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 同时也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为该类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开发利用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等。

3.进一步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扩大国家助学贷款覆盖面

2007的年新资助政策, 国家明确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 通过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大多数贫困生通过贷款基本解决了正常的上学问题, 但由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中西部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偏低, 贫困生基数较大, 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原因仍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成功办理助学贷款。从学校2011年下半年收费数据分析看, 未办理任何贷款但可认定为贫困生的欠费生占欠费生总人数16%, 欠费额占欠费总额26%, 而其中中西部贫困生未办理贷款的现象尤为突出。

为此, 国家及高校应以多种途径, 多种方式宣传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 同时, 还应加大国家关于学生缴纳学费的法律规定及高校完费注册制度的宣传力度,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学生充分认识到办理助学贷款的必要性, 提高积极性;另外, 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 利用好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基层单位就业可享受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优惠政策, 进一步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

摘要: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高等教育阶段应缴费上学。随着高等教育收费体制的改革, 由学生家庭分担的高校教育成本比重增大, 并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 很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资助政策, 建立了一系列学生资助体系。在目前高校基本实行完费注册的管理体制下, 资助政策执行的成效很大程度直接体现在学生的费用交纳和教学注册情况, 本文将从收费管理的角度解读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健全前景。

关键词:高校,收费管理,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网.中国高校公自费学费并轨十年多数家庭感觉吃力[EB/OL].http://news.sohu.com/, 2007-09-06.

[2]韩天雪.完善风险补偿金机制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89~91.

[3]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印发《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通知. (教财 (2004) 15号) 2004-6-28.

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8

关键词:资助管理工作,高校学生,经济困难生认定

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和贫困生问题的日益加剧,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专家和学者呼吁国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国务院在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提出了综合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种资助渠道, 对贫困生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 力图构建完善贫困生学生资助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但是在实施和运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株洲市高校为例, 对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过去曾被称为贫困生。2005年, 中共中央颁布的第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 贫困生被称为经济困难学生, 从此之后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称谓逐渐得到认同。依据《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定义则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学生资助: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 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私人等多方参与, 由一定的机构和人员实施的, 对学生提供的旨在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和发展成才的包含各种援助的社会活动。

二、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2007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形成了以奖、助、减、免、勤、贷等六种方式为主的较完善而系统的资助政策体系。主要范围包括:1.国家奖学金;2.国家励志奖学金;3.国家助学金;4.国家助学贷款;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师范生免费教育;7.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 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 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 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 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 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虽然我国各领导阶层都高度重视高校助学工作, 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 但是不免存在一些缺陷, 需要我们发现, 改进, 完善。

三、株洲市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1. 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做好各类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但对认定困难额度的标准、认定小组产生办法、认定的程序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细则, 造成各地各高校在具体操作时没有统一的标准, 容易产生问题。以株洲市高校为例, 贫困生认定需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生基本情况、家庭结构人口收入、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因素均由学生本人填写后再由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证明所填写的内容真实无误, 并盖公章予以认可。然而, 这份盖公章的认定表并不一定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困难程度。因为学生居住地的居委或乡镇往往对所辖居民的现实家庭情况不够了解, 或者出于熟人的人情关系等, 不经过调查了解就表格上直接签字盖公章。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家庭收入的隐秘性、证明的可信性等影响因素, 即使是家庭成员组成结构和从事职业相似、在校表现也相似的学生, 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仍会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资助资金和资助面的扩大, 受助学生比例大幅增加, 除烈士子女、孤儿、低保家庭子女等特殊困难学生能够得到资助外, 其他学生生活经济状况差距很小, 参与认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所以单凭同样《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学生在校表现难以对学生贫困程度加以区分。

在贫困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 株洲市各高校采取在院系组成民主评议小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方式, 这个民主评议小组的产生没有一个指定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以辅导员或班主任、班委等组成一个10人以下的评议小组, 集体讨论申请情况, 再投票决定该申请学生的困难等级。但是, 从多次困难生认定的实际工作中, 班级中成绩优异或者表现良好的申请者更容易获得认定小组的肯定。相反, 一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同学, 学习成绩一般且与同学交流不多, 认定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把他们评为一般困难的等级。另外, 有些在平时生活中给同学的印象不太困难的人, 虽然民主评定结果是不困难, 但是因为该生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已经给予经济困难的官方认证, 所以学校认定小组也没有办法彻底否定他的困难评定。另外,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断变化, 及时掌握这些变化的情况并给予认定和资助, 在操作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家庭经济困难生依赖思想严重和心理援助缺失。

在现有的“奖、贷、助、勤、补、减”的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下, 株洲市个别高校因认识不到位, 工作中对学生重经济资助, 忽视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某些受助学生由于受错误思想影响, 感恩意识缺失。部分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 有的甚至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 不但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 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得的, 坐享其成, 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对社会的感恩也就难以产生;部分有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立即辞掉岗位;个别获得贷款的学生毕业后缺乏按时偿付利息和本金的意识;极少数受助学生牢骚满腹, 怨气冲天, 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高校对受助学生缺失教育, 使受助学生责任及感恩意识淡薄, 该现象在株洲市高校中己成为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价值一道的障碍。

四、改进株洲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些建议

1. 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方法。

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放在学生入校后, 一方面要审查贫困证明, 发挥参考作用。另一方面是要求所有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条件允许下参加勤工助学, 改变“无偿资助”模式, 引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改善生活条件, 通过勤工助学情况和过程, 学校也能观察到学生的表现和真实经济情况。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库,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 制定符合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资助政策, 提高资助工作的运行效率, 合理分配资助资源, 确保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身上。

2. 建立资助工作监督机制。

首先, 在制度设计上, 除了来自国家层面的要求外, 株洲市高校还应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和可操作性的监督细则。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不能单凭政府的证明, 高校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表现, 建立动态和弹性的监督机制。其次, 在操作流程上, 高校应改变按人数或指标划分资助名额、等级的程序, 建立有学生代表参与的评价监督机制, 确保资助流程的透明公平;拉长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时间, 用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开展深入细致的认定工作, 让所有学生都能全面了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监督中以提高困难认定的准确度。最后要建立一套资助后期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生如有违反资助管理办法, 高校可追回资助资金并给予学生相应处分, 从而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落到实处。

3. 加强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 建立学年小结制度。

在实际开展工作中, 株洲市各高校应重视经济困难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经济帮困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加强思想教育进行精神扶持。首先, 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 开展励志教育, 经济困难生在承受繁重学习压力的同时, 也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 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多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 给经济困难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环境。同时, 各高校可以在每个学年结束时, 要求受到资助的经济困难生写一份书面的小结说明当年获得各类奖助金的收支情况, 学习和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收获和体会。通过小结, 各高校能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受助情况和日常表现, 小结也可以作为学校发放下一年度的各类资助的重要参照。

上一篇:现代诗歌的意象叙述下一篇:输卵管通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