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有效应用

2024-05-07

词块有效应用(精选七篇)

词块有效应用 篇1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摆脱对英语写作的恐惧感,并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词块理论,帮助学生构建作文的基本框架。

一、强化阅读,积累英语词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在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平时积累的英文句子和短语是写作的灵感源泉。对词块的积累是学习英语的好习惯,而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和毅力,更需要教师孜孜不倦地引导和提醒。词块的积累分为很多种,常见的有短语词块、句子词块等。

以实用性的英文文章为例。这类文章会注重介绍问题的解决措施。此时学生可以将文中涉及到解决问题措施的连接句子以及常用语积累下来。如,1. 问题现状;2. 怎样解决(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学生可以进行如下词块积累:

In recent days,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need to be dealt with. These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f we don’t handle them. First, __________(此处写事情发展的现状). Second, __________(此处写现状所带来的危害).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s,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__________(方法一). For another, __________(方法二). Finally, __________(方法三).

实用性的作文是初中生在考试中常常会遇到的作文类型。学生进行上面的句型词块积累可以使实用性作文条理更清晰,逻辑更合理。

二、深入解释,熟练掌握词块

在学生对词块有了充足的积累后,教师便可以开展深入解释。在对学生进行词块解释时,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不要让学生感到厌倦。另外,教师要明白,学生对词块有一定的积累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词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境。英语来源于英美人的日常生活,而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千差万别。初中生对词块的理解难免会不到位。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要强化英美国家背景知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渐了解英美历史文化,从而感悟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学生在英美文化的熏陶下会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掌握词块的具体使用情境和方法。由此可见,日常英语教学中对英美历史文化的渗透以及教师在进行词块训练前对学生进行的词块解释,对学生深入地理解词块的使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写作实战,检验词块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积累的短语词块和句型词块就是学生写作的大米。在对词块有了充足的积累并学会了教师所讲的词块的使用方法后,学生便可以开始英语写作实战,在写作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前,要先为学生确定一个写作主题——可以是文章读后感、电影观后感等等。例如,初中生在阅读完《风雨哈佛路》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主题的作文,如“坚持”和“追梦”。《风雨哈佛路》是一本励志书籍,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强、勇敢、有梦想的女性。在她求学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然而她却靠坚强的毅力和伟大的梦想支撑自己走下去。学生阅读完此书后,教师也可以在班里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书中的经典语录和读完此书后所积累的英语词汇。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写作前,教师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写作思路以及对重点词块的应用。写作完成后,教师要认真为学生批改作文,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词块使用方面的错误。批改完成后,教师要对优秀的英语作文进行表彰,并在班里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对方词块使用的优点,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在英语作文中的词块使用,不断进步。

词块有效应用 篇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 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书面表达评分原则中, 最高的一挡的要求: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如:3500词, 维克多英语等) 。他们能基本掌握单个单词的意思及拼写, 但真正让他们运用词汇时, 就会出现束手无策、出现“大脑一片空白”、提取不到所需的词汇、词汇误用、语言运用不当或过多地反复使用某一单词;或者写作时无句型、中式英语, 只会运用缺乏新意、单调乏味的简单句子结构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积累英语词汇记忆时, 割裂了词与词的有机关联, 忽视了词块的整体连贯性, 处于一盘散沙状态, 没有对庞杂的英语单词进行“词块化”, 导致他们用词时出现过渡连接差、内容不连贯、结构不清晰、全文层次不明等现象。该文就以词块理论为基础, 通过词块的有效利用来解决学生语言输入多、输出少的问题, 探讨如何通过词块的利用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 词块的定义

词块 (chunk) , 亦译着语块、组块、板块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 这些单词在语意或语法上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该概念最早是由Becker (1975) 率先提出的, 他认为词块即是集功能和形式于一体, 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的语言词块[1]。卫乃兴认为, “这些实质上是一些高度惯例化的搭配, 长度不等, 结构繁简不同, 是预先装配好的词组, 而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搭配缝制成话语的过程。[2]”语言学家Mi chael Lewis的词块教学法理论 (lexical approach) 讲到, 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 这些模式化的结构 (lexical chunks) 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 供人们提取使用[3]。心理语言学认为, 词块是使用者用于整体记忆和提取的一串词, 它可按不同类别存储于心里词库中, 为语言提供捷径[4]。由此看出, 通过词块教学能有效的解决英语学习中输入多、输出少的问题,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词块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Michael Lewis (1997:255) 认为英语有四种词汇组块: (1) 词、短语 (Polywords)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 (2) 搭配词 (collocations) :指那些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 最典型的是动词——名词, 形容词——名词搭配对; (3) 惯用话语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 (4) 句子框架和引语 (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 :与第三类相似, 区别在于第四类仅指书面语词汇。概括起来讲, 词块具有三个性:

1) 稳定性

英语中含有大量固定的词块, 其中有的单词不能任意替换, 如:commit suicide, be particular about, go on a diet, on the way, in the way be used to doinggrow rice/, much to one’s surprise/joy/delight.... (换词但意思不同的) , be absorbed/buried/engaged/lost/occupied in (换词但意思相同的) 。稳定性就具有了很强的规律性, 变化的灵活性较小, 从而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就小, 所付出的努力也随之减少, 从而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书面表达过程中遇到选择搭配词的困难、词汇贫乏、不得体、不符合语言习惯等问题, 使语言的输出更为流畅, 准确性更高。

2) 扩容性

词块是较大的词汇构块, 有时是整个句子甚至语篇的领域。通过词块记忆, 可以帮助学生从个别单词的识记转移到了较长的语篇结构,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久而久之,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停留在单个词的狭小范畴上, 而是到语篇层次上, 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语篇理解和加工方面的能力, 如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not only...but also...,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what is more, in addition.

3) 互选性

丰富的英语语言里存在着大量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块, 如:on the way/around the corner/have sth in store (即将到来) result in, lead to/consist in/give rise to/contribute to (导致) , be keen on/be fond of/be crazy about/be mad about (喜欢) 等。这样能有效的解决搜索不到所需词汇、词汇贫乏、选词困难的现象, 为学生化解短时间内写作出现的问题, 提供了灵活选词、恰当表达、合理创造的空间。

实践证明, 写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量。若储存的词块有限, 在写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语法规则临时组装大量短语, 这必然会减慢转换速度, 丢失内容, 妨碍文字表达的顺利进行;相反, 若储有大量的词块供学习者迅速提取和直接运用, 就提高语言信息处理表达的自动化程度[5]。

4 词块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由于词块是较大的词汇构块, 有时甚至是整个句子, 有其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 比脱离语境的单词更容易被记住, 能够直接提取运用, 所以通过词块的方式去记忆单词, 一次性记住量就会大大增加。记忆既不容易出错, 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地道性, 也能提高文章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打破单个词的词汇教学常规方法, 充分意识到词块是理想的词汇教学单位, 把教育的视角从语言规则的教授中转移到词块意识的培养上。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潜意识中把词块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来学习, 教会学生辨别、寻找词块的能力, 尤其是词块的形式和意义, 区分词块结构中的固定成分和可变成分。

教师应结合相应的语境, 以词块为单位进行讲解, 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的词块来提高他们的语块意识, 增加对词块的敏感性。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 如阅读原著、21世纪英文报、疯狂英语等杂志、观看原版电影以及收听英语广播等的学习过程, 关注并搜集整理归类词块, 来增加自然语言的输入, 消化吸收存储备用。在讲解词汇时尽量将特定的词汇讲解与相应的语境和背景相联系, 积极创造交际情景, 让学生进行相关词块的练习。例如, 牛津英语Module 3Unit3 Amazing people时, 我就要求学生搜集各种与人相关的词块。如人物的品质描写:be always ready to help sb./be strict with himself in sth./love doing sth/be patient with sb./live a simple life/have a warm heart etc.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词:iron will/hardworking/bad-tempered/warm-hearted/easy-going confident等。学生对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 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5 优秀范文赏析

下面是一位学生就“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运用词块方式所写的一篇文章为例。

题目:众所周知, 每个人都希望保持一份好心情, 因为好心情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一篇短文并就如何保持好心情谈谈你的看法。

1) 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促进工作和学习;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

保持幽默感;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为人友好, 多与人分享乐趣。

针对这篇书面表达, 笔者要求学生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步:明确主题

这是一篇与我们生活非常贴切的文章, 也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常见话题, 如M6 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等模块中找到相关的资料信息。

第二步:列出词块

列出所需要的词块如:a good sense of humor;take delight in;take up;no matter what等等;

第三步:优化句子结构和句子的衔接

列出相关的词块后, 然后使用恰当的连贯词块和常见的句型如:It is well known to us all that;First, Second...;If we...we will...;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do最后连词块成句。

It is well known to us all that a good mo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work and life.It not only can help promote our work and study effect, improve our life quality but also can make us stay healthy.

Then how to keep a good mood?First, we should maintain a good sense of humor.Second, we should take up some hobbies and interests.Thir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be friendly and take delight in sharing our interest and pleasures with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Last but not least, keep a balance-and-normal heart no matter what we face, success or fail.Be optimistic, try every effort to find the beautiful aspect in our lives.Finally, I think we should keep calm and try to overcome our difficulties when facing them and try to make progress in our work.

If we follow the suggestions above, I am sure we will have a good state of mind all the time.

从上文可以看出, 通过词块能避免要点的遗漏, 表达方式、方面的错误, 减少遣词造句的负担, 节省从思考到词语再现或选择的时间, 有效地连接语句, 使全文结构紧凑、流畅, 增强了文章的连贯性和层次感,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对提高学生写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6 结束语

中国有句谚语,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利用一切事物认知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从模仿到创造。即在学习初级阶段, 先大量的以词块的形式输入语言知识, 吸收到一定程度后, 通过模仿、套用结构进行填充或重新组合, 从广泛的吸收到最终的产出这一基本规律。词块对提高英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其自身的优势[6], 通过词块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 有效地解决国内英语学习中“高投入、低产出”的难题, 从而提高书面表达的准确性, 流畅性和地道性。

参考文献

[1]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 andNewman, 1975.

[2]卫乃兴.搭配研究五十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

[3]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Language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4]陆婷, 马广惠.国内词块研究回顾[J].英语教师, 2012 (1) .

[5]丁言仁.戚众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5 (3) .

词块有效应用 篇3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让学生在积累一定词汇的基础上再去进行语法教学, 倾向于灌输模式, 这种做法无形中把英语的教与学分离开来。而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最终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 去分析,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和提倡以应用为目的词块理论教学不谋而合。词块理论主张在学生从语法角度对英语具有初步认识后, 更换教学角度, 以词块为主线, 对英语进行再认识, 通过输入、吸收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活动引导学生辨认、学习、使用和积累语块, 达到复习、巩固和扩展、提炼的目的。

一、理论依据

何为词块?词块就是词与词的组合, 是介于习语和自由搭配之间的半固定搭配。Lewis (1993:93-95) 提出了词块教学法 (lexical approach) 。他认为, “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 词块与语法密切相关”。1997年, 他又把词块分成四种类型:1) 单词和短语;2) 搭配或以较高频率出现的单词组合;3) 惯用话语;4) 句子框架和引语。词块作为一种语言构件, 兼具形式与功能性质, 融合了语法、语义、语境三者的优势,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本文将就词块教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二、词块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 挖掘规律, 垒词块。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但至少总有几片相似的树叶。英语中没有两个重样的词汇, 但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单词还是有很多的。枯燥乏味的单词单纯靠死记硬背要花去很多功夫, 而且效果还不见得好, 过几天又会忘记。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有一定组织结构或逻辑层次的材料较易记忆而不易遗忘。这告诉我们找寻单词的记忆规律是一举几得的事情。

(1) 单词组合, 举一反三

1) 同义反义。利用单词的一词多义以及同义词近义词组合, 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掌握记住更多的单词, 而且一段时间后回忆复背的效果也会好很多。如表示不见了我们可以说missing/gone/lost, 表示高兴的单词有happy/ joy/delight/pleased等。常见的反义配对如颜色方面的单词等。2) 形近组合。形近组合主要是利用单词的一些拼写的相似性, 主要为一些单词的派生词, 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单词词性的掌握了解。如单词准备可以归纳为:prepare ( 动词) 、preparation (名词) 、prepare for (为…做准备) 、makepreparations for/ be in preparation for (为…做准备) 等。3) 音形结合。纯粹的去死记硬背单词, 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要较好的掌握单词, 我们需要眼、手、耳、口多方感官密切配合, 眼睛看, 嘴巴读, 耳朵听, 手比划, 多管齐下, 方能事半功倍。

(2) 组词成块, 汇块成句。单一的单词意思较多, 学生的理解掌握很费时间, 而且准确率不高。要更好的去理解掌握, 绝佳的途径是让学生把词组成词块, 通过掌握词块去掌握单词。英语当中的单词是固定的, 但它所组成的词块是多变的, 如take, 可以构成take in (吸收, 理解, 欺骗等) 、takeoff (脱掉, 起飞, 成功等) 、take up (占据, 从事, 做等) 、takeon (呈现, 雇佣等) 等常见语块。我们可以通过汇块成句来帮助记忆。如:

The little girl knew little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so shewas easily taken in.

After many years’ efforts, his career took off at last.

After graduation, he decided to take up teaching in thewestern part of China .

When I returned from abroad many years later, I found myhometown take on a new look.

2.研究策略, 磨炼技巧, 扩词块。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对路的策略, 成功的保证。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着力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 通过提高学习技巧, 来扩展自己词块的积累。

(1) 凸显重点, 逐个击破。笔者学校所用的译林版牛津教材, 每个单元配备的单词比较多。如果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去掌握全部的单词, 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个时候需要任课教师去精心挑选, 选出相对而言较为重要, 较为常用的一些单词以及着重强调由这些单词所构成的词块, 由点到面, 由面及篇。

(2) 掌握技巧, 学会切块。最近学生碰到这样一道题, 题干为:As I will be away for at least a year, I’d appreciate____ from you now and then _____ me how everything is gettingalong.该题是考查学生对appreciate sth./ doing sth的掌握情况, 但题中now and then (本义为时不时, 经常) 被不少学生看成now// and then (现在//然后再…) , 导致题目错选。由此可见, 掌握切块技巧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句子大有裨益, 应加强练习。笔者的尝试做法是让学生在学习生词以后, 带着课上分析的重点词块, 去预习课文并划出相应的词块, 以及引申出一些新的词块, 并注意它们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充当的成分。课后在学生相应的巩固练习中, 也要求学生试着去划相应的一些词块, 积累词块, 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3.学以致用, 多元整合, 悟词块

(1) 多形式操练。课堂上通过示例, 要求学生模仿并造句, 并且尽可能多的结合语法知识进行一句多译以拓宽和巩固知识面。如翻译:

我在擦窗户的时候, 手指弄伤了。

While I was cleaning the window, my finger got hurt.

While (I was ) cleaning the window, I had my finger hurt.

以此来巩固词块have…done和get…done并兼顾复习非谓语动词和省略的一些语法知识。又如在课文学习结束时, 给出几个关键的词和词块, 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词块,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发挥, 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retell) , 在一位同学复述时, 要求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并相互学习, 以此来加强自己对语块的理解, 促进语块的运用能力。

(2) 灵活多变。语块理论认为学生应该能够在接受到新词块的时候, 通过自己的分析, 吸收和理解, 能够进行发散思维, 再输出新的材料。即输入——分析——输出——反馈——再输出。反馈作为词块教学的精华所在, 要求学生能接受词块并进行扩充深化, 再通过多元词块达成升华, 最终达到灵活运用, 输出的目的。

4.务实求效, 情感投入, 驭词块

(1) 促参与, 增情感。过多的单词和词块也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把一个单元的词汇分成若干个部分, 并且每个部分都挑出几个重点词块来引申且控制好量, 检查也分块进行, 这样, 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乐于去尝试新的方法, 乐于接受新的词汇, 变“逼”为“主动”。

(2) 创语境, 重运用。现今中学英语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 没有办法去真实体验地道的语境, 如缺少外籍教师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通过播放跟课文内容相当的原版短片, 如discovery频道的一些节目, 让学生去体验地道的原版英语的味道, 并要求他们留言句子中的词块。抑或在课前5分钟给学生播放英文歌曲, 并在投影上显示歌词, 其中留有几个空格, 要求学生能把词块补充上去。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的发音以及听力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而且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 表达也有了一丝地道的感觉。

(3) 多积累, 多扩散。词汇靠的是积累, 词块亦是如此。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词块不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不会写出地道的句子和文章。因此, 对词汇和词块的检查要灵活多变, 常抓不懈。多元整合, 积少成多。并在平时的闲暇时间做好分类汇总, 并留意句子的表达, 搜集优美的句子, 做好从单词---词块---句块---篇章的转变。真实做到量到质的演变。

总之,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去学习词汇, 积累词汇并运用词汇, 是英语老师的一大挑战。词块教学在词汇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些不足。另外课堂有限的单位时间也给词块教学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同时,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多花功夫去研究并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群体的教学理论。

摘要: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仍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如何教才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词块理论着手, 通过找规律、谈策略, 从应用和实效两块入手, 来探究当前英语教学中引入词块理论的一些可行性尝试。

关键词:词块,英语教学,效率,运用

参考文献

[1]楼静.词块——搭建英语“高楼”的“预制板”[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2.

[2]张福.词块理论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1.

[3]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词块有效应用 篇4

关键词:新课程,词块学习策略,写作教学,有效性

一、词块学习策略提出的背景及涵义

1.词块学习策略提出的背景。作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重难点——写作教学, 目前仍在低谷中徘徊。英语写作已成了英语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也成了英语教学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累”的高投入、低输出的教学现状, 本文通过尝试把词块学习策略引入课堂, 来解决学生这种语言产出水平低于语言接受水平的问题, 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词块的定义。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 具有特定语义和结构并以固定或者半固定形式存在的, 有利于提高语言生成能力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例如:As is often the case, /a great many people/ don’t have much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这个句子是由四个词块组成的。词块有如下特点: (1) 词块具有稳定性。每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公式化的、稳定的词块。 (2) 词块集语义、语境和语法于一体。 (3) 约定性。许多词块是人们在语言行为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他们依照特定的社会惯例而形成并有固定或半固定的搭配。

二、词块学习策略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 词块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因为学生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词块学习策略, 那么在作文中就能够灵活而且准确的运用这些词块, 从而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其次, 词块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运用词块学习策略, 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很多习惯性表达, 极大的节省了语言输出的时间, 极大的促进了语言的流畅性和语句的连贯性。这样不仅使所写的文章连贯性比较好, 而且读起来非常流畅, 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最后, 词块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掌控能力。拥有好的词块学习意识, 学生对于文章的总体篇章结构就能够很好的把握, 那么对于文章整体的篇章结构就有了很好的驾驭能力, 这样运用一些段落上的衔接词, 可以使文章语句连贯, 结构清晰, 衔接自然, 一气呵成。通过很好的运用词块,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 结构非常清楚, 整体上文章的篇章结构就把握的非常好, 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会得到肯定,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努力的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种良性循环, 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词块学习意识和运用词块学习策略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1.从学习单元话题类词块入手, 从而帮助学生增加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作为教师, 我们可采用话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识别和积累相关词块。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识别和习得与话题相关的有用的新词块, 并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前帮助学生归纳储备本单元话题的相关词块。这样学生掌握了关于某个话题的词块就能在类似话题的写作中套用, 从而可以增加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这种单元话题类词块学习就像我们牛津英语里的word power部分, 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个章节设计一个话题的词块, 通过这个章节的词块学习, 可以让学生掌握和积累相关的词块, 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就会非常有效, 到时候写作文的时候, 就会非常顺手, 不会没有话写, 而且表达的准确性自然也会提高。

2.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来帮助学生学习词块。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引导他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再从互联网、图书馆等处搜集相关资料, 从中提取词块。通过学生的兴趣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词块的动力, 从而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提高我们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再让学生口语讨论的时候, 给他们一个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通过小组式的讨论学习法,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块。

3.鼓励学生养成随时发现词块、记录词块和学习运用词块的良好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教师,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学习中, 鼓励学生养成随时发现词块、记录词块和学习运用词块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从而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平时的讲课中, 可以让学生对于重点的词块加以记录, 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作文甚至口语都有很好的帮助, 不会让大家到时候有种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感觉。有了好的学习习惯, 自然写作水平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 词块学习策略是我们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通过词块学习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最大效度地把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 提高学生语言的生成能力。通过词块学习策略, 让学生对所学的词块灵活的加以运用, 把外因变成学生主动生成词块的内驱动力, 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 提升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把词块学习策略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 而不能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彭雅菲.有效运用词块法, 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J].考试周刊, 2014 (81) .

词块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篇5

关键词:语块,词汇教学

语言习得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以整体形式储存于大脑,构成了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这种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多词组合结构叫做语块或词块(Lexical Chunks)。词块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一项难点。因此找到针对学生具体实际的词块教学策略能够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及把控能力。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通常以机械的灌输为主要方式,以认识了解该词的具体词义为目的,从而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词汇本身的意思,缺乏将语言运用于具体语境的机会。一旦脱离语境,单纯地偏重词义讲解,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渐渐丧失学习词汇的乐趣和热情。这主要是源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重视英语词块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学生表面上单个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而在输出时却发现自己平日所学都完全不能满足书面或者口头的表达。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一直以来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每天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开不了口或下不了笔?

二、词块教学法的提出与分类

词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创始人Michael Lewis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这些词汇分布在一个具有生成力的连续体上,是人们理解语言模式的原始数据,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理解和产出这些不可分的整体词块。王立非(2007)指出, 词块就是事先预制好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这种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思,它以整体形式被记忆储存,并在即时交际时被整体提取,不需要使用语法规则进行加工分析。语块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Lewis将语块分为以下四类:

1.单词和聚合词(polywords)。前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单词,后者通常为2-3个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不可变化,不可分割,如by way of; on the other hand。

2.搭配词(collocations or word partnerships),指自然语言中共现频率很高的单词组合,如catch a cold; racial discrimination。

3.固定表达(fixed expressions),这类词块相对少见,形式固定且具有话语功能,大多为口语交际套语、谚语等,如how are you; kick the bucket。

4.半固定表达(semi-fixed expressions),通常为非连续的结构性短语,相对于固定表达,这类词块数量较多,且广泛见于口语及书面语中,如could you pass…please?; firstly,… secondly,… and finally,…

Lewis词汇法中词汇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词汇概念, 不再认为词汇学习是单个单词的简单累积,而拓展到了词组、 短语、惯用语甚至句子的层面。他所倡导的词块教学法将词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强调树立词块意识的重要性。

三、词块教学的理论依据

Lewis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加强词块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理解和产出语块的能力,学习者通过对语块的学习可以逐渐掌握整个语言系统,并熟练地掌握运用该语言。Pawley和Sydey(1983)也指出,对外语学习者而言,要达到或接近本族语者的流利程度和选词能力,就应进行更多的语块练习(谭爱华,2006)。Sinclair和Renounf(1988)在他们所倡导的词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词汇教学不应该只是鼓励学生扩大词汇量,而更该让他们充分利用已学单词,掌握已学单词不同语境下的重新组合要比学习一些生僻词有用得多。大量研究也表明,本族语者都是程式化地在使用语言,他们的大脑中储存着许多可被随时提取的词块。词块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将词汇放置于具体语境甚至语篇,帮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及运用词汇,其核心便是培养学习者学习词汇搭配,惯用语和半固定词汇结构等词汇组块的能力。词块学习可以有效的促进学习者在产出时更加地流利、自然。

四、词块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树立词块意识。学生在记忆词汇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意识到仅仅孤立地记忆某一个英语单词的汉语对等意思的方法是及其低效的,而将词块作为词汇学习的最小单位方可大大提升自己的输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词块理论,提升对词块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词块的敏感度,增强词块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辨认课文中出现的语块,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语块,再分小组完成每一部分当中所涉及的重要语块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块的认识并逐步养成记忆词块的意识和习惯。

2.内化吸收词块。在学生对词块有一定意识后,教师要学会改变单纯地灌输式词汇学习模式,否则容易滋生他们的厌倦情绪。可以尝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习能方式,或者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词块用于演讲或者小型辩论赛中,调动他们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

3.促进习得词块。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认知。教师在讲授时,应该结合词汇的具体历史文化背景,比如说当时当地的社会习俗、 习惯表达法以及中西方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习得语块的同时也能收获文化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激发学生从平日里所阅读的期刊杂志中自觉地去获取相应的词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词块的能力。

五、结语

随着对词块理论研究的不断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词块作为词汇教学的最小单位。因为词块教学既减少了言语表达时的信息处理时间,也保证了语言产出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地道性,它打破了传统词汇观孤立的语言学习模式, 从“零存零取”到“整存整取”,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35-38.

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词块理论,初中,英语写作

从1975年Becker首次提出“词块”的概念后, 一种新的理论——词块理论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词块是语法, 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 可以作为整体被储存在记忆中, 在使用时能够直接提取。这有助于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本文旨在将词块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探讨它对中学英语写作的作用。

一、引言

作为一项语言输出的技能,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难点。英语写作要求学生在掌握丰富的词汇量的基础上, 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又要有较好的篇章布局能力和英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一篇英语作文, 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熟练程度。

尽管多方面都要求重视英语写作, 但是英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的现状并不理想。老师对写作的教学方法和力度都不够理想, 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畏惧感, 没有兴趣。在写作中, 存在着以下问题:1、词汇贫乏, 找不到合适的词进行表达, 从而造成词不达意, 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和整体表达。2、受到母语干扰的影响, 出现了大量的中式英语。3、学生还缺乏语篇的认识, 写作常常停留在字词的翻译阶段, 不能适当运用过渡词和连接词。

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大量的记忆词汇。词汇是语言的中心, 是语言基础的基础。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 那么词汇则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要掌握一门语言, 首先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词汇量的不足直接影响着语言基本技能的运用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听力理解、阅读水平、写作表达和其他技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词汇的能力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词汇量丰富的学生写作能力却不理想的问题呢?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认为掌握一个单词就是掌握其读音, 拼写, 中文词义。而且中文词义也只止于课本上的中文含义。老师上课教授单词, 也是带读一遍, 讲解单词意义, 展示例句和相关短语。这导致即使词汇量丰富, 在写作中出现词不达意, 不知如何表达, 写不出准确、地道、连贯的作文。这种死记硬背的单词背诵和单纯的词汇讲解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低效。虽然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词汇对于英语写作的作用, 却找不到高效的词汇教学和学习方法。作为教育研究者, 探索积极有效的词汇学习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近来, 词块理论的提出和研究, 为英语的词汇学习和写作教学提供了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词块, 作为集词汇和语法的特征于一身的语言使用的重要单位, 作为语言输入、记忆、储存、输出的最小单位, 在英语教学中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 形式较为固定。因此, 学生在学习时, 可以他们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记忆, 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 词块作为语言的半成品, 在使用时可以被直接提取, 无需过多的考虑语法规则, 这无疑减轻了限时写作的压力。同时, 由于是整体提取, 学生所选择的词语就更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 克服了母语的负迁移, 提高了语言写作的准确性和地道性。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词块理论的研究探讨较少, 而且较多的集中在大学阶段, 所以本文旨在将词块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中, 探讨它对于英语写作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1、词块的定义

词块这一概念, 最早是由Becker于1976年第一次提出的, 他认为词块就是以整体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串词, 可以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制组块供学习者使用的。但是, 至今为止, 对于词块的定义, 目前众研究者们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而且, 各个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 给予了它不同的术语。Becker认为它是具有可分析空间的公式化框架, Krashen把它看作是半固定式的短语, Haworth则使用预制语言来表述, 我国学者周邦友使用词串来表达。

2、词块的分类

最为普遍接受的是Lewis和Nattingger& De Carrico的分类。

Lewis按照词汇内部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功能把词块分为四类: (l) 单词和聚合词, (2) 搭配词, (3) 惯用话语, (4) 句子框架和引语。

Nattingger & De Carrico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词块的语用功能上。他们在著作中根据词块的结构特点, 制定了四个划分标准根据这四条标准, 他们也同样将词块分为了四类: (1) 聚合词, (2) 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3) 短语架构词块, (4) 句子构建语。另外, 他们还根据词块的语用功能将它们分成了三类:社交互动、必要话题、和语篇手段。

国内外对于词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块的定义, 分类和特征等方面上,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明确词块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 是学生突破对词块运用的障碍。但是对于词块定义的不明确性等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

3、国外写作的研究现状

西方写作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西方修辞学。二十世纪以来, 出现了建立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的修辞法, 这种写作教学模式重视的是成品。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后来发展为成果教学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成果教学法占据着英语写作教学法的主导地位。二十世纪60、70年代, 由于认识到传统写作教学法的不足, 各种教学法纷纷涌现。在美国出现的“表达法”, 它采用了自由写作, 日记等手段, 特别重视作者的存在。60年代末, 70年代初出现了在当今美国教学实践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程序教学法”。它强调文章的内在形式, 认为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70年代由于交际教学法的盛行, 使得交际法渗透到写作教学中, 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写作的内容。于是“交际写作法”产生。后来经美国学者的倡导, 交际写作法被用于实践。随着体裁理论的发展, 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法应运而生——体裁教学法。它强调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写作的差异性。Badger和white集合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优点提出了“过程体裁法”。

4、国内写作的研究现状

在过去我国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 “成果法”“内容法”“过程法”等西方先进的英语写作教学法介绍到我国后, 我国对于英语写作的研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受西方理论的影响, “成果教学法”在我国一直受到重视。成果教学法注重写作的成果、分数, 这样使得写作过程都是由老师控制, 整个过程枯燥无味, 学生对于写作产生厌烦畏惧心理。正是由于这种种的不足, “过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重视学生的写作技巧, 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是语言输入不够。专家学者又开始探索, 提出了“体裁教学法”, 但是仍存在对写作技巧不够重视的问题。韩金龙分析总结了三种写作教学法的优缺点, 总结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 - 体裁教学法”写作教学步骤。

国内外对于写作教学法的研究成果, 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有助于在实践中改善写作教学的现状。但是对于“过程体裁法”这一新的教学法研究还不是很多。

三、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1、初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对于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英语写作教与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从写作教学这方面来看, 老师大多采用“成果教学法”, 教学模式很单一。这种教学模式下, 写作的训练都在老师的控制一下, 很难培养学生写作的创造性, 而且写作训练枯燥无味, 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写作过多的强调语法和篇章结构的正确性。

从学生这方面来看, 第一, 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兴趣, 存在畏惧感。第二, 很多学生写作像在做翻译题, 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三, 词块意识薄弱, 由于学生词块积累完全靠死记硬背, 没有灵活的应用, 所以在写作中无法快速提取词块。第四, 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很多的错误。如:用词单调, 词汇使用不当, 中式英语泛滥等问题。

2、词块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法过于强调语法, 这样的理念势必会影响到语言的流畅性和写作中词汇使用的不当。而词块却不同, 词块的不同组合就能形成句子, 进而形成篇章。这很好的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词块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优势在于:

(l) 有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组织篇章, 快速搭建文章框架。在词块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固定句式和语篇框架语。这些词块都可以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组织段落或篇章给予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忆些语篇框架, 如:firstly……secondly……thirdly……, 表示个人观点可以使用as far as I am concerned.通过记忆这些段落框架, 可以加快语篇组织的速度, 是文章表达清晰, 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2) 有助于学习者运用有效的衔接手段, 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一篇好的文章要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这就需要句与句之间有合适的链接词来使行文连贯, 逻辑清晰。英语中有很多具有连接和过渡作用的词块。例如:表示举例的:for example, such as;表示因果的:so that, in order to。

(3) 有助于学习者正确地运用语法和词汇, 提高写作语言的准确性。词块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的准确性。词块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 因此, 学习词块是学生语言准确性的保证 . 词块的学习能够促进词汇知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写作时, 学生能够直接提出词块, 只要根据语法稍作加工, 就能快速地输出一个正确的句子。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还能够提高写作语言的准确性。

(4) 有助于克服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提高写作的地道性。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母语的负迁移, 写出很多中式英语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母语思维对于外语的支配作用。而词块是约定俗成的搭配方式, 符合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 词块的记忆能够使学生更加习惯英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减轻母语负迁移的作用, 这样学生写出来地道的文章。

四、小结

词块理论是基于现在学生写作的现状, 分析词块和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通过对词块的学习, 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写作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提高篇章结构的连贯性和流利性, 继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常晨光.公式性语言的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2) :7-10.

[2]廉洁.词汇短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J].外语界, 2001, 84, (4) :29-34.

[3]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 1999 (3) .

[4]姚宝梁.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1) :50-55.

词块有效应用 篇7

一、 词块理论

词块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 因为它会根据人们不同的理解, 有着不同的含义。词块一词最早是被Beeker提出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词块, 那就是被模式化的词状结构, 词块的整体框架非常稳固, 部分词汇可以发生变动, 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他将词块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是单词和短语、搭配词、习惯用语以及句子框架。可以看出, 词块和词汇存在较大差别, 词块是在词汇的基础上逐渐延伸慢慢变为短语, 再慢慢变为完整的英语句子。

二、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有助于初中生记忆与运用单词

以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是要求初中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 或者记忆一些英语段落与句子, 这种灌输式的学习英语方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初中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记住大量的英语单词, 但是学生还是不会运用这些已经记住的英语单词, 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也会忘记这些曾经已记住的英语单词, 相当于没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内容。

而运用词块的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 让原来孤立的单词经过调整、搭配以及组合等形式变得更加整体、固定。例如, 部分短语或者是常用的英语语句, 经过初中生的记忆之后, 会停留在他们脑海当中, 当初中生进行阅读、 写作或者是交流时, 能够得到有效的练习, 使得他们对所学到的英语单词记忆更加深刻, 并且, 初中生经过重复的练习, 还能够加强对英语单词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有助于初中生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

在以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常常是将英语词汇的原意翻译给初中生, 然后当初中生理解之后, 开始教他们如何进行造句, 通过造句让初中生更深刻地了解词汇的意思以及它的正确用法。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将英语的思维模式教授给初中生。但是通过词块理论的教学, 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增强对英语单词的记忆, 还能够利用词块中的习惯用法以及语法结构, 来引导初中生学会英语思维模式。[1]

三、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 应用原则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育中应用词块理论, 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原则, 给初中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在提前做好词块, 然后在课堂的讲课中, 给初中生引入英语词块, 继而在初中生对词块有了一定认知之后, 再教授初中生词块的概念, 让初中生自己到文章中寻找, 最后教师做指点与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原则, 不仅可以让初中生变为英语课堂上的主角, 还能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课外资料, 让初中生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强化。

2. 应用的具体措施

转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传统思想。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初中生, 学习英语知识, 让初中生跳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以及短语”这样的错误思想, 和初中生一起整理出英语课本中出现的英语词块, 然后引导初中生去记忆这些词块。在这里需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把短语和词块区分开, 不可以混为一谈, 同时还不能太广泛, 因为那样会给初中生记忆英语单词带来困难。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词块理论。初中生在听英语的时候, 会经常出现个别单词能听懂, 但是整句话却不能正确理解, 这种现象说明初中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太多的词块记忆, 也不会正确地运用这些词块, 把握不了英语文章的整体架构。词块理论教学就是以词块为中心的基本记忆, 词块的结构与英语单词相比较而言更容易理解, 所以初中生记忆起来也不费力, 能够提高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2]

在新时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当改变授课的重点, 不能还像以前一样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让初中生死记硬背英语课本的词汇表,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 还会让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当将词汇和语义相互结合起来, 正确地给初中生引入词块理论, 进而提升初中生英语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永琴.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音乐美下一篇: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