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

2024-05-01

玉文化(精选十篇)

玉文化 篇1

王弥笑

自古至今, 中华民族盛行尚玉之风经久不衰, 远在良渚文化时期, 玉作为“神物”被良渚人以其发达的玉文化赋予种种美善与礼德。

“玉神物”出自《越绝书》中风胡子为楚王讲述兵器发展过程时提及的“夫玉亦神物也。”可见, 玉不仅具备兵器 (工具) 的功能, 更以“神物”之功用令世人尊崇。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 玉作为通神之物, 巫觋以此上飨神灵, 下达神意, 其本身也逐渐被神化, 进而成为具有“物化形态”的神。

此外, 玉与石就科学含义而言有着类近之处, 随着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逐渐萌生出对美的模糊概念和意识, 玉以其“坚栗精密, 以和柔刚”等独特的自然属性日益博得人们的喜爱, 促使其与石彻底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同时, 由于史前先民对美的认识是萌生于对自然神的崇拜、敬畏之中, 即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观念与原始宗教紧密相联, 如梁漱溟先生所说, “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 且每依宗教为中心…… (人类文化的种种) 初时都蕴孕于宗教之中而不分”。故此, 史前先民对玉的喜爱也因着美与“神”最初地融合而衍化为尊崇。

迄今为止, 最早的玉饰物是出土于距今8200年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块、马家浜距今6000年的崧泽遗址出土的玉璜、玉串饰等。继马家浜与崧泽文化之后则是作为可与“红山文化”相比肩的良渚玉文化, 其玉器之种类、造型、工艺、纹饰等各方面均令后人称奇, “即使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已蚀变成象牙白或鸡骨白, 已无法辩识其原质地及其外溢的色泽, 但……表面的细腻平滑和隐约可见的光泽, 仍深深地感染着观者……”。良渚玉文化注重表现的主题与其崇拜的“神人兽面”, 既反映了良渚人对玉本身的崇尚、喜爱, 也象征着美与“神” (即审美意识与宗教崇拜) 的融合与统一。因此, 良渚玉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雏型, 而且促使人们对“玉之美”由单纯的感性认知上升至神秘且充满观念性的自然崇拜, 同时, 更体现了良渚人的审美意识与原始宗教的完美融合。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于河姆渡时期已开始制玉, 此期玉器种类有璜、环、珠、等饰物, “材质以产出于河姆渡附近冯家村的萤虫为主”。作为迄今所见该地区最早的制玉成品, 直接影响承接其后的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玉器的发生和发展。至马家浜文化时期, 玉器种类有璜、璧、环、镯、珠、坠等饰品, 质料以“白色或黄白色玛瑙、玉髓为主”, 琢制工艺和器物造型较河姆渡时期有所进步。此外, 随着人们对玉的喜爱日益强烈, 加之原始宗教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石器的器形也逐渐脱离单一原始的风格, 并且, 促使玉器的功用向更广的范围发展。而承自马家浜文化的崧泽文化在玉器种类和造型等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此期虽以“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玉料为主”, 但仍有少数萤石制品。除却璜、镯、环、坠、管、珠等, 玉壁的出现不仅“代表长江下游地域最早出现的葬玉新风尚, ”而且造型规整, 琢制较精的玉琀与同期出现磨制不甚平匀的其他玉器种类相比, 一方面“说明崧泽人对葬玉的重视”, 另一方面表明崧泽玉器已逐渐呈现出分层的趋势, 进而影响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马家浜、崧泽文化这一玉文化发展系列, 为良渚玉文化的崛起和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良渚玉文化继崧泽文化的制玉传统发展而来。此期的制玉成果堪称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巅峰。良渚时期的出土玉器以瑶山、反山、汇观山和寺墩最丰富, “多数随葬有琮、璧、钺等丰富的玉礼器”。

尤以反山出土的玉器“制作工艺水平之高, 雕琢之精致, 纹饰之繁细, 均在良渚文化玉器独占鳌头”。

良渚玉器据目前考古发掘的结果可将其粗分为生产工具, 装饰品和礼器三大类。良渚时期的玉质生工具有斧、铲、凿、杵、纺轮等;装饰品包括珠、管、璜、镯、带钩、各类动物形佩饰等, 玉礼器包括琮、璧、钺、三叉形器、冠形器等。在诸多的玉器种类里, 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礼器于形制、纹饰、功用、出土墓葬级别等各方面最令人注目, “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由此可见, 琮在良渚玉文化中不仅充当着原始礼制的象征物, 在整个良渚文明中也突显出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

这一时期的玉器形制、纹饰和制玉工艺也更丰富、精湛。除却人物和动物型器物, 此期的几何型玉器主要分圆曲型器 (璧、璜、镯等) , 圆方复合型器 (弧刃钺、琮等) 。纹饰造型主要包括兽面纹、龙首纹、鸟纹、神人兽面纹等。玉器材质以“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玉料为主”。作为玉文化高度发达的良渚时期, 每类玉器的造型、纹饰和琢制均体现出严格规化的统一性, 其制玉工艺呈现出完美工细, 典雅质朴的特色。这不仅反映良渚人善于发掘和表现玉的性能和美感, 也体现出良渚先民对玉的喜好、崇尚和信仰。

此外, 由于我国玉文化初期呈现多元化格局。因此, 影响良渚玉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元而丰富的, 良渚玉器的工艺水平、文化内涵及其所反映的精神世界, 也正因良渚玉文化与其他多处玉文化发生的偶然甚或必然的碰撞和联系而摆脱地域的局限性, 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这说明, 良渚玉文化不仅体现出古越族本土的文化特色, 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太湖流域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之一, 良渚玉器流露出憾动心腑的美, 也许并不完全来源于那鬼斧神工的制玉工艺, 而是它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信仰的重要代表之一。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巴蜀出版社, 1993年4月第一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一版.

[3]杨伯达.巫、玉、神泛论, 杨伯达论玉——八秩文选[M].紫禁城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一版.

[4]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紫禁城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玉文化发展历程 篇2

翡翠是玉文化的一种代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认为玉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美石,和大自然、宇宙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美而敬,因爱而惧。当先民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味的形状用于各种用途,说明了人类独具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意味着人们思想中的信仰、寄托和审美。一件玉器或饰物,表达了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最早的信念和虔诚,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意,发生着新的作用。经过历史岁月的浸染,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玉文化。

翡翠是山川大地之精华,玉文化是民族智慧与山川大地精华完美结合的产物。翡翠文化,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而来,是玉文化高层次的发展。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经济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对翡翠这种玉石的不断认识和发展过程中,翡翠把中国传统玉文化推向顶峰。翡翠的绿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个性,那就是和平、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翡翠的绿色又是大自然的主色调,代表着年轻、旺盛及向上,热爱生命,很好地表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往直前的精神;翡翠的绿是那样神秘深邃,含蓄端庄,纯洁柔和,它代表着一种向往,一种自然之边,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美学。翡翠以绿为主,各色相容,合而不同,代表着我国众多民族的团结,可以说玉是华夏之魂,翡翠是中华之瑰宝。

我们远古以来就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我们知道女娲补天用的是五彩石,为什么用五彩石而不是一块随便的石头呢?我们从神话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主观意识也是一种美学的追求。

早期的玉器和现代的玉器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早期认为美石为玉,也就是我们从物质上获得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古人用“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来形容人的精神高洁;形容男人英俊潇洒用“玉树临风”;形容女人的则更多,如“冰清玉洁”、“婷婷玉立”、“如花似玉”„„

其实玉器的发展在全世界各地也都有出现,古玛雅人玉面具的制作与中国的红山文化时期接近,但随玛雅人的消亡玉器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新西兰毛利人 1

制玉始终停留在装饰品的层次,而中国的玉文化延续8000年的历史从未间断。

一、神玉文化:

1、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产生过程—玉和石头的分离

(1)红山文化:大约公元前4000-6000年,位于内蒙赤峰一带。主要代表产品有:C形龙(华夏银行的LOGO)、玉猪龙、鸟类等动物造形图案。

(2)良渚文化:大约公元前4000年,位于浙江良渚一带。主要代表产品有:玉璧、玉琮等。

2、夏代:夏代出土的玉器不多,代表产品七孔刀。

3、商代:商代妇好墓中出土750多件玉器,其中500多件是佩玉。其主要功能有:祭祀、礼仪、佩饰、陈设、生产、殉葬等。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玉人体现出当时奴隶社会严格的地位分级,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身份的关注;还有一件黑背白腿俏雕的甲鱼,打破了俏色巧雕始于明清时代的说法。

二、礼玉文化:政治统治神秘化

西周:从西周开始,玉器被规定佩戴。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又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立体雕的产品,如玉马。此时还出现了组佩,佩戴胸前随人的移动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声音,主要用于限制自己的行动和仪表并追求视觉和听觉美。

三、德玉文化:

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的出现带来了他的思想给中国人或者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定的行为准则。孔子关于玉有德的学说奠定了玉的后来的理论基础,成为了玉器发展的一个精神支柱。也因为孔子认为玉有德,而使玉得到发扬光大。

随和之宝:随侯之珠(曾侯乙)、和氏璧(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礼记》中孔子: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

管子:玉有九德

荀子:玉有七德

到汉朝的时候在《说文解字》归纳为五德:仁、义、智、勇、洁。

玉由此从王室普及至上流社会,走下神坛进入民间。

秦:

秦享国时间只有14年,未发现有出土玉器的报告。可能将来在秦始皇陵被开采后会有所发现„

汉:

项羽鸿门宴请刘邦,范增举玦示意的故事。

汉朝出现了大量的葬玉:觉得玉可以使人不朽

玉唅:蝉形,(1)高洁:只饮露水,叫声鸣亮(2)重生:蝉蜕变重生,从爬虫变成飞虫。

玉握:猪形,豕„

中山靖王墓,最早的金缕玉衣;江苏狮子山楚王墓,最大的金缕玉衣;广州南越王墓,最早的丝缕玉衣。

金缕玉衣 > 银缕玉衣 > 丝缕玉衣

西汉仙人骑马玉雕件、东汉马踏飞燕都是动态的马,表明玉器写实越来越多。隋、唐:

隋朝和秦朝相似,享国时间非常的短。有史料记载的是最早的玉钗、玉簪出现在隋朝。

唐代是封建王朝的顶盛,最有名的玉器是玉代(蟒袍玉带),从高祖李渊时候就有规定的佩戴了。玉带 > 金带 > 银带

唐朝时期金银器的出现和唐三彩的流行都在很大程度上对玉器有所冲击。虽然如此,唐朝仍是玉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1)丝绸之路进一步开通:打通了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地区的通道,提高了和他们的文化交流,反映在玉器上的有羚羊兽首杯(波斯文化)。

(2)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佛教文化得以进一步的发场和普及,飞天、观音、佛等雕件出现。

四、饰玉文化:

宋、辽、金:

宋代帝王寻求和平,甚至以土地换和平,人口一度增殖,人民暨求平安多生子女„

开始出现玉坠(立体的把玩件)

玉佩(平面的佩戴件)

玉坠抓在手中有一惊安心的感觉,增加安定的感受。

宋代出现了第一次摹古收藏热:(摹商、周到汉)

1、政治原因:帝王提倡,宋徽宗酷爱艺术。

2、文化原因:宋朝兴起最早一次的文物考古热。

3、经济原因:富裕使士大夫有钱来收藏。

宋代玉鸭、执莲童子等反映了生活现实。

辽:交颈鸳鸯、玉臂鞲

金:春水玉、秋山玉

宋辽金玉器主题多以务实、收敛为主,与唐代务虚类不同。

元代:渎山大玉海(忽必烈时期制造的碧玉酒器)反映了当时元代蒙古人豪放的性格„

像元青花瓷器都是比较大件的明代:明代玉器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同时期的家具和紫砂壶却相对发达。明代与西域地区被隔断,玉器来源不畅,所以治玉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明代的玉器也被收藏者们称为“粗大明”,但是明代诞生了一位被称为“治玉第一大家”的陆子冈。

清代:玉器的颠峰时期,也是传统玉器和翡翠更替时期

(1)颠峰时代:

1759年乾隆平定准噶尔回部,打通了玉器的运输通道,因此玉量丰富。凡说玉必说乾隆玉,说工必说乾隆工,乾隆时期治玉达到颠峰。乾隆喜爱玉器超过任何人,咏玉的诗超过800首,他的14个儿子全部以玉命名。

中国最大的玉器作品“大禹治水图”,从山上开采出来到最后完工运回北京耗时超过10年,可以想像当时国力之强盛。

另外一件国宝玉器“桐荫仕女图”,是一位玉匠用一个残料制作而成的,开创了就玉石就形而创作的先河。

(2)白玉与翡翠更替:

① 嘉庆四年的时候嘉庆帝下旨停止河田地区进贡玉料,白玉数量由此大幅减少。

② 慈禧太后痴迷翡翠。

由于白玉数量的骤减和统治阶层痴迷翡翠,引领了一场绿色时尚潮流,从此翡翠开始在国内上层社会流行。

9、近、现代

近代:宋美龄引领的另一次时尚潮流

现代:(1)上世纪90年代后,翡翠开始流行并走翘,价格迅速上涨,短短的10年间价格上涨超过40倍。(2)08奥运会对中国玉文化的宣扬使翡翠、白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如今,翡翠已经不再是达官贵人、皇亲贵胄的专属奢侈品。作为吉祥如意之物,翡翠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首饰消费、收藏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国内翡翠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消费者购买翡翠首饰的经济能力日益强劲,对翡翠饰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亲密接轨,玉石文化得以进一步推广。翡翠、玉石创作也进一步国际化,中西方工艺相结合,传统的翡翠玉石与国际先进的镶嵌工艺结合迸发出令无数消费者惊叹的火花。翡翠工艺、题材的西方化、潮流化使我们既可以消费时尚又可以品味文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翡翠的价格上涨何止40倍。尤其是高档翡翠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即便是在金融风暴之下也不曾下滑。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随着消费者对玉文化的了解,翡翠专业知识的掌握,翡翠的购买倾向将会越来越趋向高端产品,种质好的产品。

中国玉文化 篇3

价值连城的玉石

由于原材料的不断减少和市场需求量急增,近年来玉石价格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据有关资料显示,同样的一级和田白玉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价格为100元左右1公斤,1995年涨到6000元,2000年涨到1万元以上,而目前价格已超过每公斤100万元,30年时间价格翻了1万倍,且仍在继续上涨。另外相对于国内出产的白玉而言,缅甸出产的翡翠更是珍品中的珍品,价格要超过白玉10倍乃至百倍。

中国是一个玉石之国,其特有的玉文化,拥有7000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山上见到一只凤凰落在一块石头上。由于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不会落在普通的石头上,因此他断定这一定是块美玉。于是卞和捧着这块美玉去献给他的国王。国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国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国王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卞和再次捧着这块玉石去见新国王,国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新国王死后,他的儿子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美玉在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并加工这块“石头”,果真得稀世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成为稀世国宝,后来辗转流传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由于秦国比赵国强大,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之手。和氏璧只不过是一块玉石,却价值十五座城,所以“价值连城”就成了成语,用来形容一件东西具有极高的价值。

秦国得到了和氏璧,并将其制成传国玉玺。秦代亡国之君将传国玉玺献给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直到西汉(前206~8年)末年,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在皇权争夺中被摔掉一角,后来工匠用黄金补上了摔坏的部分,自此便产生了一种玉上镶嵌黄金的玉石工艺——金镶玉,也正是北京奥运奖牌所采用的工艺。

玉的“五德”

目前地球上的岩石种类也有数千种,但能被称作玉的岩石也只有上百种,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也就是说漂亮的石头,具有玉的五德,就可以称为玉。至于一块石头漂亮不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玉,这就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生产、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审美观点、社会需求等因素来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不是玉的石头可能被当作玉。比较典型的实例是百合玉、珊瑚玉、叠层玉。这些原来用于烧石灰、铺路、盖房子的石头现在则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物化石和漂亮的花纹以及特定的历史含义从而被当作玉石来看待。

天然的玉石如果质量不尽人意也可以进行优化处理,这样就出现了玉石的等级。以翡翠为例,天然翡翠经过切割、雕刻、抛光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处理的就是A货,A货翡翠在颜色、结构、材质上均保持天然本色。翡翠如果经酸、碱漂洗,再经合成树脂充填孔隙处理过就是B货,翡翠B货在市场上也称“漂洗翡翠”或“洗过澡”的翡翠,质检证上常注明:“漂白充填处理”。经染色处理过的翡翠为C货,此外还有覆膜处理——“穿衣翡翠”。翡翠的质量评估要从颜色、透明度、结构、净度、切工、重量六个方面进行。

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对玉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认为玉有五德,人只有具备了玉的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为君子,实现人的最高境界。所以玉的一个定义除了是“石之美者”,还应具玉的“五德”。

许慎所说的玉的五德主要是根据玉的五种力学和光学特征来比喻人的五种道德品质:用玉的光泽来代表君子的仁;用玉的透明度来代表君子的义;用玉的声音来代表君子的智慧;玉的韧性和硬度来代表君子的勇气;用玉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来表明君子的廉洁和自我约束。

“君子比德于玉”。喜欢玉的人,都要以玉的“仁、义、智、勇、洁”来自比,远离非德之为。

玉与生活

玉在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用玉石做成的器具主要可分为佩饰、摆件、文玩、生活器皿、礼器五大类。

佩饰是最常见的玉器,古人把玉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又认为玉有祛灾辟邪的护身功能。中国人的佩玉之风历经千年,至明清时更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明代佩玉很发达,是冠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皇帝冕服、皇后礼服均佩之,皇族成员及文武大臣也以等级的不同而佩有不同玉料的玉饰。现在见到最多的是玉带和带钩。清代佩饰玉更加丰富多彩,有香囊、扁方、扳指、带钩以及各种玉佩等。扳指为圆筒形,一端略薄,可套于手指,拉弓搭箭用。清代玉佩种类繁多,有双鱼佩、鸡心佩、英雄佩等,大多是寓意吉祥的图案。目前流行的玉佩饰主要是吊坠和手镯等,远没有过去复杂。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最流行的玉是和田玉和翡翠,其次有岫玉、独山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和田玉因其主要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青海、四川、辽宁等地以及俄罗斯均有产出,辽宁岫岩县产“老玉”、甘肃产的“祁连玉”、台湾产的“台湾翠”等都是和田玉。此外波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也出产和田玉,尤其俄罗斯产和田玉质量最好。

和田玉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按颜色和花纹划分,划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黑玉、黄玉、糖玉、花玉等。其中透明度高、油润度好的优质白玉叫做羊脂白玉,是和田玉的最高级别。现在,和田玉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玉种,由于常年开采和滥采滥挖的问题,新疆和田玉面临着资源枯竭、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翡翠一词来源于翡翠鸟,这种鸟的毛色十分美丽,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因此而得名。翡翠在中国的利用历史很短,其发现是在明末清初年间,迄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清以后,翡翠开始流行,逐渐成为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且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中国古代以翠玉为护身符,认为佩戴它能驱灾避险,这既是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是对养生益寿的祈求,此民间传统延续至今。

汉字与古代玉文化 篇4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比德于玉。”儒家将玉的天然品质与其核心价值观“德”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玉德说”。例如《说文》就说玉有“五德”:玉质润泽温和, 是仁爱的象征;透过外部纹理可以查知内部纹理, 表里如一, 是忠义的象征;玉声清脆舒扬, 能传至远方, 是智慧的象征;宁折不挠, 是勇敢的象征;棱角分明而不锋利, 是廉洁的象征。可见, 玉曾是高尚品德的化身, 是君子修身的标杆和榜样。“玉德”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精髓, 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玉德”之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汉字字形, 对中国古代玉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玉”, 甲骨文中

写作、、、等, 其中的短横代表玉块, 有的三块一组, 有的五块一组;上下贯穿的一竖表示穿玉的绳子, 绳子的上端有时还有绳结。那么, 玉块为什么要三五成组地穿成串儿呢?原来, 在古代, 就像贝壳一样, 人们曾经把玉穿起来当货币用。王国维《释珏朋》中说, 殷商时期, 玉和贝都可以充当货币, 使用时将玉用绳穿起来, 当时, 一串玉叫, 两串玉叫“珏”。《说文》:“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珏”, 在甲骨文中作, 正像两串玉并在一起之形。据《管子·揆度》记载:“以珠玉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币为下币。”可见玉在古代不但充当过货币, 而且还曾经是货币中最为贵重的一种呢。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 “珏”的左右两个部件都是“玉”, 但写法却不一样。这是因为, 甲骨文的常常上下不出头, 写作, 与国王的“王”字容易发生混淆。为了加以区分, 便添加了一点作“玉”。但是, 当“玉”作左部件时, 由于这个位置从不出现国王的“王”字, 所以“玉”在这个位置就不用加点了。现在有些解释汉字的人, 不顾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事实, 将“玉”解释成“王腰上的那点东西”, 将“玩”解释成只有像王这样的元首才有资格玩, 这只能是对汉字的不负责任的“戏说”。

既然玉和贝都可以充当货币, 那它们无疑都是珍宝了。珍宝的“宝”甲骨文作, 其中的部件就是的省写, 表示玉;部件表示房屋, 就是现在的“宀”, 习称“宝盖头”;部件即“贝”字。房子里有玉有贝, 当然可以表示珍宝之义了。

作为珍宝的美玉, 常被古人作为祭祀品敬献给祖先神灵, 成为古代祭祀礼仪中的重要用具。“礼”字的古字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礼”的繁体字作“禮”, 从示从豐。“豐”是“禮”的初文, 甲骨文写作, 像一个高脚的器皿里盛着两串玉, 反映了古代以玉供奉神灵的情形。“礼”的本义就是“事神致福”, 由于与神灵祭祀有关, 所以后来又加上了义符“示”。可见“礼”的起源与玉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 从神灵的“灵”字的古字形, 也可以看出玉和神灵之间的关系。“灵”的繁体字作“”, 从玉霝声, 《说文》段注说:“, 巫也, 以玉事神。”先民们出于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畏惧, 逐渐将自然神化, 为了获得神灵的福佑, 先民常用宝贵的玉作为祭品, 以显示他们对神灵的虔诚, 希望玉能够向神灵传达他们的祈福, 所以“”字便以“玉”为义符。“”字还有另外两种写法:或从示作, 或从巫作。通过这组异体字的义符互换, 可以看到玉因为能在祭祀中沟通神灵, 也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礼记·学记》中有句名言:“玉不琢, 不成器。”玉石不经过加工, 就不能够成为器皿。没有经过加工的玉石叫璞。甲骨文中有个字, 唐兰先生认为就是“璞”字:其中部件像深山形;像两手拿着凿一类的工具;就是玉;是“甾”, 《说文》解释为缶, 是一种用来装东西的器具。整个字组合起来, 表示在深山中, 双手执凿, 开采玉石, 放到缶中, 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古人开采玉石的场景。璞的外形往往很粗糙, 外观和普通石料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在粗糙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华美的姿容。据《韩非子》记载, 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 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他坚信这是一块美玉, 便先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 不料都被玉工鉴定为石头, 自己也因欺君的罪名被砍去了双脚。后来楚文王即位, 卞和因为宝石被看做石头, 忠贞之士被当做骗子而哭得双目流血。楚文王听说后, 命人剖开璞玉, 发现果然是一块绝世美玉, 便将其雕琢成璧, 命名为和氏璧。后代发生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中的璧, 指的就是这块和氏璧。

加工玉石的过程叫治玉, 也叫琢玉。“琢”字从玉豖声, 其中的声符“豖”也兼有表意功能。《说文》:“豖, 豕绊足行豖豖。”“豖”字是在“豕” (意思是猪) 字上加了一点, 表示猪的腿被绳绊住了, 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意思。“豖”字加上“口”字旁, 构成“啄”字, 表示鸡啄米、啄木鸟啄树时的动作, 这些动作都包含有持续的重复性, 其特点正与加工玉时工具持续击打玉石相似。古人以“玉不琢, 不成器”来比拟教育的重要性, 说明人只有经过持续不断的培养和锻炼, 才能成材。

用玉石加工成的玉器种类繁多, 不少玉器的命名都是有理据的, 有的以功能作用而命名, 有的以形状特点而命名。我们可以通过部分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 来探寻一些玉器的命名缘由, 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如“瑗”字从玉爰声。“爰”甲骨文作, 像一只手通过物体牵引另一只手, 是“援”的最初写法。“爰”有“援引”义, “瑗”也包含“援引”的意思, 表示一种用以援引的玉器。《说文》:“瑗, 大孔璧, 人君上除陛以相引。《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璧是环形的, 中间的孔称“好”, 四周的玉称“肉”, 孔的直径是“肉”宽度的二倍, 可见瑗是一种孔比较大的璧。国君在上台阶的时候, 左右的人要保护国君以免失足, 因为古代的等级制度比较严格, 侍者是不能直接接触国君的身体的, 所以侍者握住瑗的一边, 让国君握住另一边, 引导国君上台阶。瑗的孔比较大, 是因为孔必须要同时容纳两只手抓握。

谈谈你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 篇5

玉石,科学定义是自然界中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细腻、色泽洁润、坚韧耐磨,以致密块状产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的矿物或岩石(多晶)。《说文解字》有言:“石之美者,玉也”。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玉就已经出现,甲骨文出现的时候才有三千年的历史,而玉的历史已有一万多年。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玉的国家。中国一直都有玉石之国的美称。玉有五德,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自古以来,玉就代表着美好,带玉的字词一定是一个好字词。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谓玉之五德----即,仁、义、智、勇、洁。“润泽以温,仁也;鰓里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玉、爱玉、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君子玉不离身。可见,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对玉石就怀着一种崇敬之情。在中国石器时代,玉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避邪去灾的吉祥物。而远古时代先民对于玉的崇拜更多是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有着深厚情感。其中,有一种特别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

那么玉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山海经》最早就指出彘身而载玉,在一万两千多年前玉就被作为工具使用或者是被做成好看的首饰佩戴了。但真正能称之为玉器时代的时期,是八千年左右,在兴隆洼出土了一系列上百件玉器。这时候开始玉器已经深深和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开始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而要说玉的历史发展长卷中最突出的时期,那就不得不说“红山文化”时期了。红山文化的最显著标就是c型玉龙的成型,这是这个时期最典型的玉器,这也是我国最早的龙标志物,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而与之可以并称的青白玉雕太阳神,在其简洁奇妙的形体无形中就透露着威严和神圣。良渚文化中的青玉琮、玉璧反映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现了先民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在盘古开天、黄帝、尧舜禹时代,白玉以其珍贵、稀有、坚韧的特质,成为皇权、财富、尊贵的象征。商周春秋时期,玉器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文化融为一体,“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比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六瑞、六器、组佩与吉、凶、军、宾、嘉结合,以礼用玉、以玉节礼,出现了大量浮雕、圆雕人物、动物玉器,并以独特的结构、几何形纹饰、流畅的线条、准确生动的造型,使各种玉器富有宗教与文化的意义。汉代玉器则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方法,将人们想象中富有浪漫色彩的仙人生活与现实中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玉器的造型上,采用粗旷豪放、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注重整体效果。道教是思想、教旨、文化都源于中华本土的民间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从东汉末年形成,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能与儒、佛教抗衡的重要宗教流派。道教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就是使玉文化在儒家礼玉制度逐渐衰落的背景下能顽强地延续下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唐代是中国玉文化、玉器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摆脱了上古玉器以 “礼”为中心和以丧葬玉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唐代玉器玉料精美,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工艺细腻、精湛,内涵丰富。玉带是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使用者受身分等级的制约。宋代玉器纹饰综合发展,各种深浅浮雕、圆雕、镂雕均有特色,其中平浅刻和镂空技艺空前高超,具有鲜明的特点。玉带板的正面、背面纹饰以多层次、复杂又整的镂空纹饰表现出来。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采用深浅浮雕技法,黑绿白变织纹路,怪兽和海水的完整画面,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玉器内容繁多,寓意丰富,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清代的玉器具有淳朴、简古、精工、细致的典雅风格,尤以山子玉器为世人瞩目。

玉石文化给我国历史从不同方面带来了不同层次的影响。首先。玉文化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而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意义。其次,玉意识能够演化成国家意识。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再之。玉的性质推动社会的发展。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军队和武器。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玉器文化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包括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还有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辟邪除祟和延年益寿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新奇的德玉文化 篇6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混乱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混战争霸。为什么社会这么动荡呢?是因为社会制度即将发生改变,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这时候,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的思想、学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行为准则。孔子关于玉的学说,奠定了玉的理论基础,成为玉器发展的精神支柱。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之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问孔子,我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搁在盒子里,好好收藏着呢?还是寻一个好价,把它卖了呢?孔子说,你就卖了吧,卖了吧,我这儿还等着卖呢。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把自己比做美玉,也想把自己卖了呢。他为什么把自己比成玉?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玉有几德呢?说法不一,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玉有十一德。《礼记》中,孔子认为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图1)。

(1)

管子认为有玉有九德。荀子认为有七德。到了汉朝,《说文》把玉归纳为五德。五德就比较容易记了,为仁,义,智、勇,洁(图2)。

(2)

春秋时期,玉进入了社会上层,对玉的认识发生了争论,争论的主题就是“重玉轻珉”。“珉”是什么呢?就是类似玉的一种美石。

《礼记》里记载,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子贡问孔子说,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贵玉而轻珉”?是因为玉少珉多吗?孔子说:“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什么意思呢?说不是因为玉少珉多,是因为《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德,所以玉才重要。

孔子认为玉有德,而珉无德。这等于孔子给作了一个结论。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到了春秋时期,玉已经成为君子的化身。

那德是什么呢?关于德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其中很多内容,需要学者反复地去解释,甚至争论。当玉被赋予“德”,作为宫廷、上流社会非常重要的礼器的时候,它就体现了非常巨大的精神力量。

唐明皇曾为这样一件事发过火,当时找不到礼器用的好玉,有人糊弄皇上,把珉摆在那儿,唐明皇发现了非常地生气。《太平御览》这样记载:“礼所谓‘君子贵玉而贱珉’,是珉不可用也。”“如以玉难得大者,宁小其制,取其真。”我宁肯用小的,我也要用真的,这就是大唐皇帝对玉的态度。

《诗经》有这样的描写,把玉比作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就是从这儿来的。什么意思呢?各种解释很多,我们选其一种,就是:像我这么漂亮的人,有文采的人,是经过了像玉一样的切磋,琢磨,才逐渐形成的。切磋、琢磨,这种制玉的方法,比喻培养美好人品的形成过程。后来才引申为其他意思,如探讨、商量、磨炼、思考等。

孔子将玉人格化以后,就把玉纳入了道德范畴。在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用道德对人进行约束。今天为什么要加强法制呢,是因为道德失去了比较强的约束力了。

孔子将玉人格化,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后,玉就走下了神坛。早期是神玉文化、礼玉文化。到了春秋战国,就变成了德玉文化。玉文化首先在上层社会普及,尔后渐渐进入民间。

我们非常的熟悉完璧归赵故事,出自《韩非子》。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识玉高手,叫卞和。他看到一块璞玉,就是没有加工的玉。他历经三代楚王,最后把这块璞玉献给了楚文王, 雕成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和氏璧”。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归了赵国,秦国也很想得到这块璧。

这块璧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才是它的物质价值。秦国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连城”的由来,可见它的价值之高。

这个事很难办,秦国非常强大。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斗智斗勇,最后把这块璧带回来了,完璧归赵,这就是故事的由来。

但这块和氏璧最后还是归了秦国,史书中有记载。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是什么呢?随,就是随侯之珠,和,就是和氏之璧,这两件价值连城的东西,都归了秦国。

璧在中国的玉器中,非常多,非常有名,收藏者特别喜欢这类东西。这类东西的作伪,也非常多。很多人拿给我看。前些天还有个人,找我说我这儿有块璧,马先生,你给我瞧瞧。我一瞧,就说这块玉是作伪的。他当时觉得很奇怪,他说您只看了一眼,怎么就知道呢?我说这事比较简单,你没有注意战国以前,甚至汉以前所有玉璧,它的边缘非常清晰。简单说叫非常利,锋利的利,你这个全是圆滑的。仅从这一点就可以判定,这个是作伪的。我们说的作伪,包括现在作的伪,以及以前的作伪,但可以肯定,它不是汉朝以前的玉璧。

从良渚文化开始就有玉璧了,那时是素璧,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谷纹璧。非常漂亮的谷纹璧,一颗一颗地像谷子。为什么出现谷纹璧呢?这与农业有关。中国历来是农业国,中华民族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图3)。

(3)谷纹璧有着浓郁的农耕社会文化特色

“民以食为天”,吃是很重要的,谷子是我们的主食。那么谷与玉,谷与龙又有什麽关系呢?因为跟水有关。古人认为,玉跟水有关,属阴的,有水。龙是可以助雨的。所以春秋战国以后,大量的玉器出现谷纹,就是这个道理,开始用它跟上苍沟通了。

农民希望年年丰收,希望风调雨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他把谷子上升为神的高度。老子认为谷是万物之本,我们要生存,要吃,就是“民以食为天”。《周礼》中解释谷纹璧,它说:“谷,善也,其饰若粟纹然。谷,所以养人。”说谷纹璧,是个好东西,它的纹饰和谷子一样,它可以养人。这时比较世俗了,关心的是人的生存。这跟古人讲的,玄之又玄的事,跟上苍的看不见的沟通,意义不一样了。

谷纹璧,历朝历代都做,因为这东西吉祥。清代有大量仿制的谷纹璧,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国家从古到今,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民族,虽然也有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但是我们的民族还是以农业为主。

我们再说一件东西,这件东西距今很久远了,这件玉器叫(西音)。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像一颗牙,是一个解绳器,可以把绳子的死扣解开。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冲牙,因为解绳器有用虎牙、猪獠牙做的。我们的少数民族中,今天还有人随身带着解绳器。为什么呢?因为绳子非常重要。古人出门,大都要带一根绳子,这个绳子可以解困。比如,砍完柴怎么拿呢?拿绳一捆,背着就回家了。遇到危险的时候,把绳子拴在哪儿,就上去了,绳子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我见过使用很久的猪獠牙,磨得锃亮,很漂亮(图4)。

(4)集实用性、象征性于一体的装饰品

关于,《诗经》有这样的记载,很有意思。《诗经》中《卫风》篇这样说:“芄兰之支,童子佩。虽则佩,能不我知。”解释一下,芄兰是一种植物,植物长得非常茂盛,可能代表了女子的心情。茂盛的芄兰旁边,站着一个男孩子,佩带着,你虽然带着但不能解开我心中的结。

佩,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志。女孩子有爱慕之情,但没法表达,希望你能解开我心中的疙瘩。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古人认为,它能解开疙瘩,象征着变乱为治。一团乱麻,我怎么解开呢?可以快刀斩乱麻。古人就要用,一点一点地解开。我们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盘根错节,不能凭简单的愿望,或凭冲动就快刀斩乱麻了。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工具,我们有这样心态,这种疙瘩是可以解开的。所以佩,当时也作为一个治乱的象征,一个王者佩,表明我有能力治乱,政治含义很深刻。

我们说战国玉,不能不说曾侯乙墓。曾侯乙墓是非常有名的战国大墓,出土的过程拍成纪录片,我看过无数遍,每次看,都觉得惊心动魄。曾侯乙是什么意思呢?曾是国名,侯是爵位,乙是他的名字。战国有七雄,还有一些小国,像曾国。曾国的国君,就是这个曾侯乙。从文献上查,在今天湖北随州市。有学者认为,曾国就是随国,但没有找到与随国对应的东西。史书上记载了随国。我们刚才说的随珠,就是随国之珠。曾侯是不是随侯,尚没有一个结论。

李斯说的随和之宝,随, 指的就是随侯之珠。据说当年随侯到郊外打猎,遇到一条受伤的大蛇,他命令手下救了这条蛇。放生之后,就把这个事忘了。多年以后,一次他出去狩猎。回来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水面突然分开了,出来一条大蛇,蛇含着一颗非常亮的珠,大蛇把珠放在船头就消失了。后来随侯想到,这个蛇就是我几年前救的蛇,这个珠就是夜明珠。

《淮南子·览冥训》中这样说:“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这两件宝贝,后都归了秦朝。那么曾侯乙墓中,出土没出土夜明珠呢?没有。但出土了很多琉璃珠,把玻璃珠做成眼球状,俗称“蜻蜓眼”。看到玻璃眼,觉得一个珠子上都是眼睛。那么夜明珠这种东西,是什么呢?很多人拿夜明珠给我看。我还见报上说哪儿发现一个多少斤重的夜明珠。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新鲜,就是一种荧石,可以吸收光。在暗处,它可以把它吸收的光释放出来,不是神奇的东西(图5)。

(5)做成眼球状的琉璃珠

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时,文物的出土量,令世人震惊。一共出土15000件文物,黄金8430克,青铜器是最多的。今天到武汉湖北省博物馆,看曾侯乙墓的青铜盘,令人叹为观止。难以想象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制造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墓出土了多少青铜器呢?总重量是10.5吨。玉的数量并不多,大约600件玉,但非常精美。

曾侯乙墓的挖掘,创造了中国考古的几个之最。第一,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编钟,今天还可以奏出乐曲。第二,工艺最精的青铜盘。第三,容积最大的青铜酒器,可以容纳很多升酒。第四,先秦时代最大的金制器皿。第五,就是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天文图像(图6)。

(6)余音袅袅穿越千古

还有一个之最,就是在曾侯乙的头骨中,找到了21件玉器。是放在死者嘴里的,叫。他嘴里一共有21件,有玉牛6个,玉羊4个,玉猪3个,玉狗2个,玉鸭3个,玉鱼3个。,把玉搁在死人嘴里,希望死人不朽(图7)。

(7)“”寄托着对死者的祝愿

汉代以后随葬放,一般就放一件,搁嘴里一个蝉,就是俗称的知了。

为什么曾侯乙的嘴里,放这么多东西呢?这也是一个谜。这么多东西放在嘴里,是很麻烦很不容易的。一个微雕的玉,最小的也有1厘米多,大的2厘米。但是21件一大把,全都塞进嘴里。由此可以想象曾侯乙生前,一定非常奢侈。古人的奢侈,首先就是吃。曾侯乙吃得肯定比别人好,所以他嘴里的东西,全是玉雕的能吃的物件。

曾侯乙身上佩戴了什么呢?我们看到一件重要的玉器。

这件玉器出土之前,我们不能想象,战国时期,中国玉器的工艺,竟如此精湛。叫“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是可以活动折叠的。原来我们见过的这种工艺,是明清以后的,没想到战国就有了。它突破了商代以前,或者西周以前的作法。商周以前做一件佩玉,就用一块玉做一个玉件。曾侯乙是用一块玉做若干件。把1块玉分割为5片玉。16节龙凤玉可以拆解,可以组合。在上面刻了37条龙,7只凤,10条蛇,一共刻了50多个动物。先秦时代的玉器中,这件可算是顶级精品。它是干嘛用的呢?有学者推断,它是挂在帽子上的,因为它出土的位置,挨着死者的头颅。这个今天尚没有结论,只是一个估计(图8)。

(8)叹为观止的智慧和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斗争激烈,宫廷内部容易发生暗杀。就用组佩约束人们的行为,所有大臣上朝要戴组佩。为什么要戴佩呢?限制你的行为,一旦你的动作过激,组佩就会发出声响,提醒君王。

组佩变成了一个预警装置,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一开始是为了追求形象美,声音美,但是没想到,这个声音还起了其他作用。

从西周开始,出现了剑饰。剑,作为随身所带物,西周就开始有饰物出现,这个饰物用什么做的呢?用玉当之无愧。剑柄,剑首,是玉的;剑格,玉的;剑,玉的。这四块玉,是自春秋战国直到汉时期,玉中必配的四件(图9)。

(9)装饰美丽的武器还可以用来炫耀

当剑装饰了大量玉后,玉器的新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就是它的美。除了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还有它的美学功能。剑饰凑成一套,是非常不易的,我们在大量出土的西周剑饰中,没有找到过一套完整的。但生活中有,生活中老有人拿来成套的。为什么呢?做的比找的容易。我碰到过一个朋友,给我拿来一套剑饰,问这套怎么样?我说,你这套东西都是老的,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不是一个时期的,这里有西周的,有战国的,有汉代的,是七拼八凑,凑成这一套剑饰。也很难得了。但是,作为收藏,你应该闹清前因后果,不是同一组的剑饰,收藏起来,就不如原本一组的珍贵。有时候,玉器风格的演变,是非常微妙的,有时候看战国的跟汉代的非常相近。所以,把握各个时代玉器的特征,在收藏中尤为重要。尤其是早期玉器,每个时代的特征,应该准确地去把握。

春秋、战国的玉器装饰品,占了70%以上。原因是统治阶级对玉的崇拜已经不那么神化了,他开始喜爱玉了,来感受玉的温润,用佩玉来炫耀自己的权势、地位、仪表、风雅。这种崇玉文化,由于孔子的出现,把它提高到德的高度,这种新观念,以玉比德,强调的是德玉文化。原始社会,是一个神玉文化;奴隶社会,是一个礼玉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德玉文化了。中国后来的玉文化,全部限定在德玉文化之下(图10)。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玉文化 篇7

一、《说文》中的“玉”

《说文》中“玉部”共收字126个, 重文17个, 其中与“玉”相关的专名有37个, 称为“石之似玉”, “石之次玉”的有26个。据《说文》:“玉, 石之美, 有五德:泽润以温, 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其声舒扬, 尃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橈而折, 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 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大意是说, 玉有五种品德:它的样子柔润有光泽而且温和, 好像人具有“仁”的品质;玉的纹理, 从外往里可以看得清楚, 这好比人的“义”;玉的声音舒缓悠扬, 可以传到远方, 这好比人的勇敢;玉虽然有棱角, 但它不会使人受伤, 这好比人的节操。玉字的整体就像由三片玉组成, 中间一竖, 把三片玉连接起来。许慎将玉德归结为“仁义智勇絜”。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玉与人有相通之处, “玉润而不污, 至清洁也, 故君子比之于玉”。正是因为玉与人们所崇尚的品行相符, 所以古人把玉作为品德的化身。在古人心目中, 玉绝不像今天这样仅是一种观赏物, 而是具备五种德行的, 它不仅要有“石之美”, 还要有“玉之德”。中国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典型伦理文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有玉德就更加受到人们宠爱。

在汉代, “玉”不仅作为语言符号, 同时也被当作文化符号使用。许慎对玉内涵的讲解折射出汉人在语言使用中机械的比附联想, 这种比附联想实际上也是汉人一种文化心理的积淀, 即一种思维习惯。

二、从《说文》对玉器的记载解读玉文化

我国古代的玉文化意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通过对“玉”特殊的自然属性的利用, 展现了古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形态。玉文化在先秦已经成熟完善, 汉代则是这种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并且体现在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简单把《说文》记录的“玉部”字从用途上分为三类:日常生活用玉, 政治用玉以及祭祀用玉。

1. 日常生活用玉。

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起装饰作用。陈性在《玉经》中描述玉的质地时说:“体若凝脂, 精光内蕴, 质厚温润, 脉理紧密, 声音洪亮。”玉精良细腻的质地, 纯净怡人的色泽和清脆悦耳的声音, 给人以安静高洁的美感, 符合当时人的审美标准, 所以古人用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说文》中用“璬”、“瓃”等17个字介绍了用玉所制成的装饰品。古人认为玉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起到警示和规范作用, 所以古人总是设法在服饰上点缀一些玉饰。如《说文》中:“珩, 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从玉, 行声。”“珩”是佩上的横玉, “佩”是衣服带子。因为佩上面有好几种玉组成, 所以人走动时佩玉相互撞击, 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这声音对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如果佩玉的人脾气暴躁, 当他听到玉相互撞击的声音, 他就会努力调整自己情绪, 变暴躁为舒缓, 所以许慎说“珩”有“所以节行止”的功用。玉在古代除了具有装饰的作用外, 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 古人平日交往时也会使用玉, 多是用来表示友谊、亲情和爱情。比如《诗经·卫风·木瓜》“服之以琼琚”, “服之以琼瑶”, 这里的“琼”、“琚”、“瑶”都是古代的美玉的名称, 因为玉具有坚硬的特性, 因此让人联想到坚贞忠诚的爱情, 所以用美玉来比喻纯洁坚实的友谊和爱情。

2. 祭祀用玉。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没法解释便认为有神灵统治世界, 因此对神灵顶礼膜拜, 玉最初就充当了祭祀的媒介。《说文》:“靈, 靈巫, 以玉事神。从玉, 霝声”。“靈”就是后来的“灵”字, “灵”就是巫, 据《说文》“巫, 祝也。女能事无形, 舞降神也。”由此可见, 巫与神灵沟通的中介也是存在于玉石之中的。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 甲古文中“巫”的字形就是两片玉垂直交错的形象, 展现出巫师以玉侍神的场景。 (1) 玉也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琥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我们的先民一直有着天圆地方原始观念。祭祀天所用玉器为圆璧, 仿天圆而作;祭祀地所用的是黄琮, 外圆内方, 仿地而作, 这些祭祀的玉器是先民对天地原始崇拜的产物。《说文》:“珑, 祷旱玉。龙文。从玉, 从龙, 龙亦声。”“珑”是古代天旱用于求雨所使用的一种玉, 玉的上面刻有龙纹, 这个字也是玉和龙的合文,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先民对龙的崇拜。 (2) 玉用作祭祀祖先时的“玉主”。据《说文》“琮, 尊祖庙也”即在庙里供奉玉制的“主”之类的东西, 是祭祀、膜拜的对象。《榖梁传》中有“文二年, 作僖公主”。这里的“主”就是琮, 是一种“玉主”, 这也体现先民对神和祖先的一种崇拜心理。 (3) 古代为死者举行丧葬仪式时也使用玉。古人有灵魂不灭的信仰, 所以古人对埋葬死者是特别重视的。他们尤其注重两点:一是使死者灵魂得到安宁, 二是使尸骨不朽。古人以玉作为陪葬主要是为了使死者尸骨不朽。《说文》:“琀, 送死口中玉也。从玉, 从含, 含亦声。”“琀”就是在死人口中放一块玉。古人认为玉可以防腐, 所以用玉来保存尸体。这种玉多做成蝉形, 因为古人认为蝉可以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 所以将蝉形的玉置于死者口中可以防止污秽之气进入。含玉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要事死如事生。亲人死了, 孝子“不欲虚其口”, 口中含玉, 好像亲人永远吃着东西似的, 这种风俗盛行于春秋时代。

3. 政治用玉。

由于玉石的特性, 封建统治者又赋予“玉”政治上的意义, 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说文》:“瑁, 诸侯执圭朝天子, 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周礼》曰:‘天子执瑁, 四寸。’从玉, 冒, 冒亦声。”玉器在古代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作为朝会时所执的瑞信, 体现了统治阶级的身份和地位。《说文》:“瑞, 以玉为信也。”“瑞”是古代玉制的信物, 相当于后来的印信。《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请瑞焉, 以命其徒攻桓氏。”杜预注:“瑞, 符节, 以发兵。”所谓“以玉为信”是把玉也作为一种凭据。据《说文》:“琥, 发兵瑞玉, 为虎纹, 从玉, 从虎, 虎亦声。《春秋传》说:“赐子字双琥。”这里说明“琥”是用作发兵平乱的玉器, 上面刻有虎的花纹。

三、《说文》中体现对玉认识程度的深入

随着玉在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政治、祭祀方面的广泛使用, 汉代人对玉的认识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说文》中记录了一些描述玉颜色、声音以及治玉方法的汉字。

1. 玉的颜色。

《说文》中的“瑳”、“玼”、“璱”、“螢”、“璊”和“瑕”这几个字记录了关于玉的颜色。古代科学不发达, 要想把玉从石头中分辨出来主要依靠人们的经验和直觉。石头美丽与否最直观的形态就是玉石所呈现出来的色泽, 因此玉的颜色就成为人们辨别玉石优劣的重要标准。在古代不同的玉色有着不同的用途。

2. 玉的声音。

《说文》中的“玲”、“瑲”、“玎”、“琤”、“琐”和“9”这6个字记录了玉的声音。据《说文》:“玲, 玉声。从玉, 令声。”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写到:“声转于吻, 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 累累如贯珠矣。”这里的“玲玲”表示玉石之间撞击时发出的清脆声音。因为玉的声音节奏舒缓悠扬, 比较符合儒家中庸之道的审美标准, 所以表示玉的声音这些字经常会出现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

3. 治玉方法。

《说文》中记录的关于治玉方法的字有3个:理、琱、琢。据《说文》:“理, 治玉也。从玉, 理声。”治玉叫“理”, 是指顺着原来的纹理把玉璞剥离出来的工序。据《说文》:“琱, 治玉也。一曰似玉。从玉, 周声。”“琱”字一说解释为似玉的石头, 后《广韵》注释为“琱琢”, 《汉书·酷吏传》又有:“琱, 谓镂刻也”, 因此《说文》中注解为“琱, 治玉也”也是正确的。“琱”是对玉的进一步加工。“琱”后来写作“雕”, 《孟子》中“必使玉人雕琢之”可为证。据《说文》:“琢, 治玉也。从王, 豕声。”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 可以为错;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这段话说明可以用硬度大于玉的石来治玉。那么“琢玉”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工作呢?据《周礼·考工记·玉人》中称琢玉的玉匠 (玉人) 为“刮磨”之工。玉不是用治玉工具直接雕刻出来的, 而是用解玉砂及水作为砣子与玉碾琢而成的, 由此可见古代的琢玉技术是十分复杂的。

语言符号不仅是一个个音译结合的单位, 而且也是体现道德系统的文化符号。《说文》“玉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的文化, 同时也反映出先民造字时的认知策略。先秦两汉时期, 玉器文化发达, 重玉意识浓厚, 把玉置于崇高而尊贵的地位。在玉文化的演变中, 先民最初都是赋予玉以神化的色彩, 把它作为神灵的化身, 继而赋予它权力和身份的色彩, 使之成为等级社会中权力、地位的象征;同时赋予了它道德伦理色彩, 使之成为有德君子的化身, 正是因为“玉”具备了这些的社会功能, 因此它也就具有了深层的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玉部”字作为研究的对象, 介绍了《说文解字》中所记录的玉的名称、种类、用途以及特性, 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汉字来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信息, 展现我国古代发达的玉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字,玉文化

参考文献

[1]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上[J].东南文化, 1988 (6) .

玉文化 篇8

我们从“玉”文化探究情节的安排意图。

一、玉的文化内涵

1. 玉与君子人格

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于玉比德”的传统, 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标志。玉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象征, 代表理想境界中的君子。配玉, 也是人与自然, 与上天和神灵的一种沟通方式。从红山文化的玉龙到三星堆文化的玉璋再到殷商西周的玉文化传统, 从“黄金有价玉无价, 藏金不如藏玉”的俗语到《诗经·小戎》“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引申为人格的宽缓柔和、温良恭俭) ;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说———“玉, 石之美者有五德” (仁、义、智、勇、洁) 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 这些文人雅士诗句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对人性高洁、自由、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2. 玉与等级

古玉器还有另外一种象征, 那就是它的政治价值。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它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 是古代人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出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 六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六种不同的玉器, 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从秦朝开始, 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 一直沿袭到清朝。

可见, 玉代表着不同等级的人的地位和身份, 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

二、“宝玉摔玉”分析

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 故问我有也无, 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 岂能人人有的。”

黛玉以为宝玉因为他有玉, 故问及自己有无, 从黛玉的话中, 可以看出玉并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能够佩戴玉的人应该算是高贵的人了。

宝玉听了, 登时发作起狂病来, 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 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 单我有, 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一则, 在宝玉看来, 如果玉是君子品性的标志, 那么神仙似的黛玉就该有玉, 而黛玉没有, 那说明这玉并不灵通, 可见这玉并不是人品的标志。二则, 在玉面前人不平等。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玉, 外面来的黛玉也没有玉, 惟独宝玉自己有玉, 这并不是宝玉的高贵之处, 那显然是特权之处。

追求自由平等、个性独立的宝玉“摔玉”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情节并不突兀, 反而是曹雪芹精心安排设置, 既照应了“木石前盟”的约定, 否定了“金玉良缘”的世称, 又表现了一种个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之境, 更能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突出《红楼梦》的悲剧内涵, 引人深思。

从《红楼梦》看中国传统玉文化 篇9

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石头记》可以说是一部玉记。曹雪芹作为正直、敏感、处于风雨飘摇的封建末世的传统知识分子,他的一部玉记,实将玉文化的精髓领悟的淋漓尽致,然而他也用另一只眼看到,“玉”已被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沦为统治阶级的至宝。

曹雪芹于悼红轩“披阅十载”的《红楼梦》引用神话为楔子:女娲补天,用石三万六千五百块,独独剩下一块未用,留在青埂峰下,此石经女娲之锻炼灵性渐通,而进入红尘,云游一遭,又将所经历之事镌刻在奇石之上,故曰《石头记》。文中的男女主人公宝玉、黛玉,玉字边儿的同辈,通篇贯穿的“金玉”之说,以及贾府日常生活中的器皿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翡翠盆……在这部传统文化的大百科全书中,玉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绝不是作者偶然为之,而是中华传统玉文化对曹雪芹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体系、知识结构的形成上,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在《红楼梦》中玉文化被作者提到了至高、至纯和至美的境界,堪称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玉性和人性结合的最高峰。姹紫嫣红的大观园中,曹雪芹将这“极清净”、“极尊贵”的“玉”字赋予了宝玉、黛玉、妙玉,将玉的精、灵,赋予了作者心中珍爱的这“红楼三玉”。作为旧时代的反叛者,红楼三玉都是闪烁异彩的宝玉,具有为时代潮流之先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赞美的其实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中国历史上那些正直、孤傲和聪睿的士人。宝玉、黛玉和妙玉走了历代士人所能选择的三条道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离尘出世。然而在风雨飘摇的封建末世,赫赫扬扬的“宝二爷”被误解为“痴”、“傻”的好色之徒,欲补天济人而被抛弃;寄人篱下的林姑娘被斥为“小性儿”,“最是多心的”,固守“木石前盟”的爱情亦被“调包计”构陷;“槛外人”道姑妙玉爱洁成癖,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悲极!

曹雪芹用“十年辛苦”塑造的凝聚着作者毕生心血、全部理想的贾宝玉是《红楼梦》中贯穿全书的轴心人物。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顽石”,赤瑕宫中的神瑛侍者,荣国府中的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不愧为“玉兄”!“宝玉”之名来源于他出生时带来的那块“灿如明霞,莹润如酥”的“通灵宝玉”。曹雪芹赋予了主人公美玉般的形质,由此贾宝玉有着玉石般高洁坚贞、宽容博爱的自然本性,然而“玉”又是“宝”,是贾府中“略可承望”的封建家国之“宝”。然而玉之本性是石,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要将他推上“宝”的尊崇地位,是有悖本性的,必然走向背负!这块被寄予厚望的宝玉,竟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的“假宝玉”!

贾宝玉不是封建家国之“宝”,而是人格灵性之“玉”。家国需要这块宝玉来补一补“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天,然而这块宝玉却不走他们安排的“仕途经济”的补天之路,不仅“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来等事”,甚至严厉谴责君权专制、家族专制,把它们的代表人物比作“浊臭逼人”的“渣滓浊沫”。贾宝玉这种“天下古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僭越之举,只能被满脑袋封建意识的世人看成“偏僻乖张”和“痴呆傻狂”。而宝玉其实是强烈要求补天的,他要修补这天的非人性。贾宝玉(曹雪芹)自认为并始终坚信自己是“补天济世之材”,具“有利物济人”之德,但是他并不是用“理治”、“伦常”等“祖宗之法”来补济,他向往用对人的爱来取代对人的害,用“以情济人”来对抗“以理杀人”,用一个他所憧憬的“情天”来补封建专制的“理天”!至此,贾宝玉与寄予他厚望的君父所理解的“天”已大相径庭。本是执着筑“情天”的璞玉被强拿来做补“理天”的珍宝,美玉已被扭曲,终至一事无成,潦倒半生,“枉入红尘”,落得“情天莫补,顽石空留”的结局,乃是必然的事。这样的宝玉已是“灵性不通”,君父期望他成为“真宝玉”,而实际上他却成了叛逆的“补天石”,这样明明是女娲造就的补天之材,亦“无才补天”,纵有补天之意,也终究无可奈何被抛弃。

贾宝玉乃“今古未有之一人”,“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应金而生的薛宝钗被作者赋予“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容貌,“无书不知”、“通今博古”的学识,且“行为豁达”、“随份从时”,有胜于黛玉的“另一种风流”。无疑宝钗是高贵的,从一开始作者就将她放到了与黛玉比肩的地位。她们各自有“宝玉”名字的一半,正如她们一个带走了宝玉“木石前盟”的爱情,一个占有了“金玉良缘”的婚姻,然而曹雪芹却吝啬一个“玉”字于她。黛玉具有玉样高洁坚贞的心灵,一往情深的痴情,正是“宝姑娘”难有的。“藏愚守拙”的宝钗,不愧为相夫兴家之“宝”,却实难当人性骨格之“玉”。在贾府“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这株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论容貌薛宝钗可与之匹敌,论才学史湘云亦能一较长短,其持家不及探春,作画惜春亦是能手,再加上在贾府中又不得人缘,她是如此的不完美,正如贾宝玉的“痴”、“傻”,于黑暗现实的泥淖,他们是何等的格格不入。然而他们是性灵情爱的两半,宝玉为了走自己的路,有“就是死了,也是情愿的”痴语,黛玉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吟唱。他们绝不强颜媚俗,同流合污,而是独善其身,为此他们甘愿付出最大的代价———宝玉走了,黛玉死了。他们最终是以死亡来捍卫自己的美质不受污损,保持了玉样的纯洁。

莫忘栊翠庵的尼姑———妙玉,她实乃彻头彻尾为“玉”之命运者一大悲!生已不能选择,亡亦不得而知。欲洁亦成他人园中摆设,云空却未料流落何方,沦为他人玩物。纵有玉质,无力回天,终陷泥淖中。同是孤女,同是自幼多病,妙玉这异于常人的身世,却与黛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人说妙玉是黛玉的影子,此话绝不是妄言,她们身世的惊人相似绝不是偶然。妙玉就是出家的黛玉,黛玉就是红尘中的妙玉,她们在相同的背景下走了不同的路,在红尘与空门中各自抗争、追求,然而在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下,红尘中的黛玉,空门中的妙玉,殊途同归,都逃不脱社会的戕害。红楼三玉中,宝、黛追求自由的爱情,反对封建束缚,其离经叛道早以为人所公认。至于妙玉,不甘青春虚掷的抗争,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这些与贯穿全书的宝黛爱情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致的。《红楼梦》里,宝玉尊女性,远仕宦的“怪”病几人不晓;黛玉的乖戾也曾使人议论纷纷;妙玉则更为典型,以至于人人都怕接近她。然而,三人虽都以怪闻名,我行我素的色彩很浓,但三人内部却一直是互相敬重,视为知心的。俗语道:物以类聚。曹雪芹之所以在三人名字上都冠以“玉”字,其原因就在于在他的心目中,三人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一致性。

玉文化 篇10

一、玉象征着尊贵和地位

“玉”从古到今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被看作是圣洁的化身。从距今五六千年的内蒙古翁牛特旗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巴林右旗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以及良渚文化中的“龙首玉镯”和“玉琮”等可以看出, 我国先民崇尚美玉的文化观念由来已久。《说文解字·玉部》云:“玉, 石之美也。”其美有五:“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鳃理自外, 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其声舒扬, 专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桡而折, 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 絜之方也。”以此“五美”比喻人的五种美德, 即仁、义、智、勇、洁等人类所具有的高贵品质。《荀子·法行》云:“夫玉者, 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 仁也;栗而理, 知也;坚刚而不屈, 义也;廉而不刿, 行也;折而不桡, 勇也;瑕适并见, 情也。扣之, 其声清扬而远闻, 其止辍然, 辞也。”《管子·水地》云:“夫玉之所贵者, 九德出焉。”古代文献中分别谈到“玉”有五德、七德、九德, 甚至十一德, 这说明玉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是广泛的, 它应用于一切社会活动之中, 如祭祀、宴飨、朝聘, 乃至普通的交往、服饰等, 以标示皇权的至高无上、衣帽服饰的高贵华美、君臣上下的尊卑有别、为人品行的高雅守信, 以及友谊爱情的纯洁坚贞等。

玉在古代被使用时有明显的等级规定, 《周礼·玉人》云:“镇圭尺二寸, 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 公守之;命圭五寸, 谓之信圭, 侯守之;命圭七寸, 谓之躬圭, 伯守之。”可见, 帝王赏赐玉圭给臣子, 取的就是栋梁柱石的含义。《周礼·典瑞》中也有“以玉作六端, 以等邦国。王晋大圭, 执镇圭, 缫藉五采五就, 以朝日;公执桓圭, 伯执信圭, 缫藉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 男执蒲璧, 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会同于王。诸侯相见, 亦如之”之类的记载。这些史料说明, 祭祀天地、诸侯会同、觐见时诸侯执玉的规格、形制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这一切都把玉放到崇高而纯洁的地位, 进而上升到神圣的高度。由此可见, 玉器是权力、等级的象征。因而“玉”受到历朝历代贵族统治集团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玉具有信物的功能

由于玉质的晶莹和刚硬, 具有纯洁和坚贞的含义, 所以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玉往往用来表示诚信, 具有信物的功能。这时的玉不再用来突显它的区分等级性质, 更多的是体现它的信义象征。如“瑞”字本是一种玉制的信物, 《说文解字·玉部》云:“瑞, 以玉为信也。”相当于后代的印信, 用来馈赠友人或情人。《诗经·秦风·渭阳》云:“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诗经·卫风·木瓜》中也有“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佩玖”、“投之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之类的诗句。这些诗句让人体会到彼此之间的纯洁友情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因此, 用玉来比喻高尚纯洁的友谊、爱情, 自然是非常贴切的。

在军事生活中, 最典型的信物代表是“琥”, 《说文解字·玉部》云:“发兵瑞玉, 卫虎文。从玉从虎, 虎亦声。”琥就是虎形或带虎纹的玉器, 本义卫虎符。其实, 古代用来调兵遣将的信物不一定全称为琥。《周礼·春官·宗伯》云:“牙璋以起军旅, 以治兵守, 不以琥也。”璋是古代君王用以调动军队的兵符。玉制, 边缘形似牙齿, 故名曰牙璋。郑司农云:“牙璋, 缘以为牙。牙齿, 兵象, 故以牙璋发兵, 今时以铜虎符发兵。”上文提及的“瑞”也具有符节的功能, 《左传·哀公十四年》云:“司马请瑞焉, 以命其徒攻桓氏。”杜预注:“瑞, 符节, 以发兵。”由此可见, 上古时期曾用玉虎符、牙璋或瑞等玉制品来充当调兵遣将的信物。

三、玉器是古代重要的祭器和丧葬之物

玉制祭器常常用于祭祀天地四方、先祖列宗、日月星辰、山岳河川以及其他各路神灵等重要活动。《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 奉玉齐。”祭祀时, 以“玉”奠于神座, 用毕收藏起来。如《说文解字·示部》云:“仲春之月, 祠不用牺牲, 用圭庇及皮币。”祭祀河神时, 则投璧于河。《左传》庄公八年有“牺牲玉帛, 不敢加也”的语句, “不敢加也”就是说不敢虚报, 可见古代以“玉”祭神是常有的事。

古人在祭祀时对“玉”的看重当是从上古时期开始的, 原始居民认为, 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 是通神的崇拜物。商周时期, 玉器作为礼制之符瑞而为王室服务, 当时的“六器”就是祭祀自然神的玉器。古人“以工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 各放其器之色”。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 古人主张天圆地方, “以苍璧礼天”, 因为天是圆的, 又是苍色的缘故;“以黄琮礼地”, 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古人以玉的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之说, 从而产生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也许正是由于祭祀神灵的庄严, 《周礼》对“六器”的造型确定、玉材的选用以及祭祀对象的安排都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后世历代帝王都承袭了这一祭祀制度, 从而体现出玉器在祭祀神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 玉还是重要的丧葬之物。古人认为玉是灵物, 可以保护尸体不被邪魔侵犯, 防止精气外逸, 从而具有再生的可能。《周礼·典瑞》云:“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疏璧、琮以敛尸。”《墨子·节葬》亦云:“存乎诸侯死者, 虚府库, 然后金玉珠玑比其身。”应该指出的是, 纯粹的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 而是指那些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随葬玉器, 如握玉、玉塞、玉衣、玉玲等。就保护尸体本身而言,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含玉”, 也称为“晗玉”, 是古代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周礼·天宫·天府》云:“大丧共含玉。”大丧是指帝王的葬礼。其他人死后则含璧、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 因死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古发现的资料可以证明, 早在殷商时期, 死者口中就含有贝。从周代到春秋时期, 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中州816号西周墓的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代墓葬中经常见到。古代为死者口中“含玉”除了保护尸体不腐烂的良好愿望之外, 还应该有不忍心让死者空口而去的习俗。正如《左传·文公五年》云:“含者何?口实也。”何休注曰:“孝子所以实亲口也, 缘生以事死, 不忍虚其口。”可见, 死者口中的“含玉”, 一方面是希望保护尸体不腐烂, 另一方面应该是承袭了原始的含食观念, 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有饭吃。

四、玉具有驱鬼避邪的作用, 是重要的配饰

远古人类即有石崇拜的习俗, 认为石是神灵之物, 尤其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 其“硬、美、润”的特质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这也为玉笼罩上了种种神圣又神秘的光环, 进而把“玉”奉为万物主宰、天地之精。由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无法理解和抵御, 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 而“玉”便是他们认为沟通神灵、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祥之物。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 历朝历代几乎都把“玉”的出现看作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传世文献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汉书·文帝纪》载:“十六年九月, 得玉杯, 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 明年改元。”《魏书·灵徵志》亦载:“北魏高宗和平三年四月, 河内人张超于坏楼所城北故佛图处获玉印以献。印方二寸, 其文曰:‘富乐日昌, 永保无疆;福禄日臻, 长享万年。’玉色光润, 模制精巧, 百僚咸曰:‘神明所, 非人为也。’诏天下大酺三日。”诸如此类的记载虽然未必真实可信, 但它反映了古人对“玉”作为一种吉祥之物的迷信和崇拜。

人们以“玉”祈求吉祥, 往往通过刻于“玉”上的吉祥词语或吉祥图案体现出来。如汉代“长乐”谷纹璧, 就是以吉祥语“长乐”和吉祥图案一起体现这种思想的。汉唐以后, 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尤其普及, 诸如“龙凤呈祥”、“吉祥如意”、“玉堂富贵”等, 这些词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古人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与人类祈求吉祥如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驱邪避凶, 能够避免凶险灾祸, 其本身就是吉祥善福。因此, 古代的所谓“压胜佩 (厌胜佩) ”, 就是吉语加上压胜佩一类的配饰, 也是为了趋吉避凶以保平安。从其功用来看, 更接近压胜器。

所以, 随着民间使用“玉”的普及, “玉”成为一种吉祥福康的象征, 作为一种信仰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视“玉”为一种驱凶避邪的神物, 作为装饰品佩戴于身。古代人们佩玉, 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 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 而且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 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玉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是高尚德行的象征

玉器是人们随身佩戴的重要装饰品, 可以说, “玉”从一出现便与美联系到了一起。由于“玉”本身的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 从而使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正如清代学者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中所云:“古人之祠, 凡所甚美者, 则以玉言之。”从古到今, 人们常常将“玉”的细腻和洁白无瑕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气节和年轻女子的美貌。因此, 一些反映人的品质、气节、美的词语便应运而生, 成为佳句并一直沿用至今。如“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等, 由此引申出“玉”为“美”的象征义。

中华民族爱玉、尊玉观念从“玉”字本身也能看出来,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四五百个, 而带玉组词更是不计其数, 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 后世流传的“宝”字, 是“玉”和“家”的合字, 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 在古代诗文中, 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从语言表述角度来看, 玉是美好的代名词。由玉字构成的许多富有美好含义的字词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词汇世界。女人生得美丽被称为“玉人”, 她的容貌可用“玉容”、“玉貌”、“玉面”、“玉琢”来形容。她的身体是“玉体”, 手是“玉手”、“玉笋”, 臂是“玉臂”。她站在那里是“亭亭玉立”, 迈的是“玉步”, 即使是小家小户的清丽女子, 也用“小家碧玉”来比喻。男子长得俊秀就用“美如冠玉”来形容;站在那里是“玉树临风”;形容一个人有才华, 可以承担大任就是“擎天玉柱”;还有“珠玉在旁”、“珠沉沧海”、“怀珠抱玉”等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或品行高洁。以“玉”比喻美, 不仅仅表现在人的本身及其才华, 还有这些才华的外在表现。如比喻文字之美用“字字珠玑”来形容;见解精当叫“珠玉之论”;形容一个人的声音圆润叫“珠圆玉润”;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引出别人的观点叫“抛砖引玉”;别人的话甚为重要或切中要害, 则是“金玉良言”等。人们除了用“玉”喻人之外, 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也常常用“玉”或跟“玉”搭配的词汇来表示, 如:美好的花卉草木是“琪花瑶草”;美妙的音乐是“金声玉振”;月亮是“玉盘”、“玉钩”;形容美好的东西多时叫“琳琅满目”等。

也许正是因为“玉”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从而使之成为高尚德行的象征。正如《礼记·玉藻》云:“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从春秋末年以降, 随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 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 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孔子阐明“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德, 开始把玉拟人化。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完全可取, 但它代表了儒家对玉的认识和看法, 强调了玉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外表的美, 而在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因此, 玉还有“五德”、“九德”之说。人们赋予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 便使玉成了君子的化身。故有“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之类的语句。佩玉成为君子有德的象征。据史料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诸侯都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 他们佩挂玉饰, 以标榜自己为有“德”之人, 《诗经》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玉”的这种文化内涵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 它既是古代社会对玉神观念的继承, 又是世俗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总之, 综上所述, 玉的使用在上古时期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 发挥着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可以说, 玉文化就是中国7000多年的文化, 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 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 有关它的趣闻, 更是丰富多彩, 光怪陆离, 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自古以来, 人们赞美玉、爱玉、佩玉, 它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装饰品, 更象征着人的高贵以及高尚的品格。也许正是因为上述诸方面的因素, 才使得玉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帝王的专用物。

参考文献

[1].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 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2].纪德裕:《汉字拾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74~75页。

[3].褚红:《〈说文解字〉玉部字的文化意蕴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 (2) 。

[4].杨天宇:《周礼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09页。

[5].林尹:《周礼今注今译》, 紫禁城出版社, 1998年版, 第66~67页。

[6].张兰香、钱振峰:《古今说玉》,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1~63页。

[7].左民安、王尽忠:《细说汉字部首》, 九州出版社, 2005年版, 第91~92页。

[8].王贵元:《汉字与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94~95页。

上一篇:有限合伙制公司下一篇: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