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2024-05-10

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精选十篇)

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篇1

一、应加强学生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知情权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物理概念教学会发现许多不足, 我们在“是什么”“怎么用”上花的时间较多, 而在“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上则是个盲区, 即不重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实际上, 我们如能让学生知道物理概念建立的过程, 不但能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更能较好地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 所以我们应加强学生概念建立过程的知情权。

例如, 我们在讲力臂的概念时, 传统的教学方法:从生产、生活中为了省力出发, 引出羊角锤、撬棒等机械, 围绕杠杆的用法和特点给其下定义, 即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然后强调作图, 巩固力臂概念, 对为什么要引入力臂概念, 学生感到惘然, 只有死记硬背。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得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定义后, 不急于引出力臂概念, 而是先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加以引导, 再得出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我们就称其为力臂, 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力臂的概念, 这样, 既让学生亲历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步步深入, 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力臂的概念, 加深了对力臂的概念的理解。

二、可利用“认识冲突”建立概念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 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形成了一系列物理概念, 但这些观念往往是片面的, 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但其还具有一定顽固性, 与物理科学概念的形成相抵触, 这时,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使物理概念被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 那么针对这一问题较好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呢?我认为利用物理实验的直观性让学生“体验到认知冲突”是建立正确概念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纵横联系、进行比较、深化概念

初中物理中, 许多概念之间既有本质的不同的一面, 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概念本身, 又要注意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采取找联系, 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方可使学生区别异同, 防止概念的模糊。例如“蒸发和沸腾”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一:发生的条件。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气压、温度下发生。二是发生的部位不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三是剧烈程度不同:蒸发比较缓慢, 而沸腾比较剧烈。四是变化不同。蒸发时会降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而沸腾却保持沸点温度不变。它们的联系是:都要吸热, 都是汽化现象。还如:实像与虚像、压力与重力、电动机与发电机等。通过比较有助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四、把握概念内涵, 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防止把概念“狭义化”或“扩大化”

物理概念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防止学生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严密, 把概念“狭义化”或“扩大化”了。

五、学以致用、抓住关键、及时巩固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即会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有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其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此外, 学习就是克服遗忘的过程, 这就需要对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 克服遗忘, 以达到强化概念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比热容”概念的定义式时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误以为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与质量、温度变化成反比, 一定要通过及时练习使学生明确比热容的定义式是表示物质一种本质属性的物理量, 就同物质密度以及导体电阻一样。

六、循序渐进、分层教学

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讲物理概念必须循序渐进, 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因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加深, 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的很透彻, 故概念教学要分层推进, 不可操之过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篇2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一个数学教师,要把概念教学放到突出地位。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从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移一移,折一折,减一减等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论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1 先让学生把画好的圆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32份······然后剪下来,再把剪好的扇形拼在一起,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分得越多,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接近。然后用16份的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拼看还能拼成那些学过的平面图形。由此,学生可以把圆面积推导公式转化为已学过的五种平面图形,根据圆与五种平面图形的关系,自己探索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利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学生的思维在兴趣驱使下,不断升华,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体会。

3、概念教学中的类比迁移

概念教学是枯燥的,有些概念往往是课上掌握很好,综合在一起就出现了概念的混淆现象;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来教学实践的体会: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有几点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4、概念在小组合作中拓展。

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并分享他人的成果,在心与心得交流,思维之间的碰撞中进行思维的拓展与整合,从而找到探究的最优方法,归纳、总结并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师要根据编者意图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供学生交流学习。30人的旅游团乘车到机场,面包车每辆限坐7人,的士每辆限座4人。小组讨论:若是你,你要怎样租车?学生列式为30÷7=4„„2,要租5辆面包车;30÷4=7„„2,要租8辆的士。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大家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租车?”分组讨论,学生又列出各种租车方案。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让学生兴趣中学习枯燥的数学概念,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浅谈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篇3

关键词:物理概念 应用 理解 整理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概念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的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从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划分的角度,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一点点做法和小小的体会。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到表面认识上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的目的和意义

“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密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1)一般情况下,铁和木头哪个重?(2)我们能说铁一定比木头重吗?这样接着引出比较物体质量多少应采用控制体积相等和物理学中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比较轻重,为密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2.阐述清楚建立概念的思路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在知识学习中,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他们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奠定基础,而且这样的学习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习效果较好.“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 另外,概念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阐述它们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

3.准确呈现概念的内容

物理学中的概念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又如密度和速度等概念的定义中要解释“单位”的含义;再如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要加以比较.这样在理解时不致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但它仍然要和感性经验密切联系着”,因此,“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经常都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 ,所以,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不够,还应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建立范例模型,这也是呈现概念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运用、理解概念的阶段

概念呈现出来之后,就必须对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理解,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使新知识与已有的其它知识链接起来,这就进入了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运用、理解概念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方法主要有教师的例题讲解、学生的练习巩固、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等,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是:①题型设计应典型,难度逐步加深,对较难的习题要进行适当的拆分,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轻松学习;②留给学生时间,教给学生方法,要求他们领悟运用知识的要点;③练习的内容应多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相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概念的整理阶段

概念的教学到第二阶段,并没有结束.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的本身和其零星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

对概念的教学要求整理的内容主要有:①概念的内容(要求准确精炼并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②概念的运用条件.③在练习中总结的推论(如根据密度判断实心物体的浮沉状况).④与其它知识的关系.在此阶段的教与学的主要要求有:一是教师做好整理示范,并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方法.二是要重视学生的整理,并做好方法指導.三要教给学生运用整理提纲进行结构性回忆的复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整理知识的好处。

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篇4

潜概念 (preconception) 是与显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潜概念是反映人们认识客观对象处在模糊阶段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常常表现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它以实践材料和事实为依据, 反映着同样实践的认识必然存在着相同的模糊状态。潜概念不同于虚假概念, 它反映实践得来的认识, 是构成显概念的要素、前奏、环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学生对同一物理概念, 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带有个性的潜概念。

二、如何利用“潜概念”进行教学

如何科学利用“潜概念”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是物理教师必须面临的选择。笔者认为, 科学利用“潜概念”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教学, 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潜概念”存在, 了解这些“潜概念”对科学的物理概念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教学时, 可以对知识点的相关概念提前进行准备, 对学生的一些“潜概念”进行摸底掌握, 可以提问, 也可以谈话了解, 对学生的“潜概念”进行分析再准备教学知识, 这样可以起到辅助了解的作用, 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 对“潜概念”教学要注意选择一些已有的知识点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解释与分析。但不管是何种“潜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向显概念转化。“潜概念”是构成潜科学的基本细胞, 是引导人们作出重大突破前奏的酝酿, 是获得重大的科学成果的阶梯环节。“潜概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可作为人们指导实践的方式, 使人们在科学前进道路上, 有时避开大道、深入森林, 最后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发现。

三、利用“潜概念”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设计导入式问题

在许多新课程的教材中, 教学单元前开始单独设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请你先说”等栏目, 来引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或“潜概念”。如在速度概念教学中, 学生在小学、初中的《数学 (应用题) 》《科学》教学中不断强化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以前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这一个“速度”有没有反映运动的方向性?②用一个怎样的物理量来描述运动状态, 既能表示运动快慢, 又能表示运动方向?并在稍稍讨论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③对解决问题②, 从位移概念和以前的“速度”概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后, 引出“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再定义”这些科学的速度概念。最后经过学习讨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等概念, 指出以前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的“速度”, 只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确切地说具有“速率”的意义。另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导入设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引入介绍、理解概念背景等, 如果遇到实验性较强的概念, 我们可以在实验前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介绍, 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2.组织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就是老师为课堂知识讲授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 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接受知识的心态与情境, 情境教学的方式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无论哪种方式都与教学知识相关。让学生在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教学情境中修正错误想法, 是帮助他们获得物理概念的最佳途径。如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短跑运动员可以在不到1 s的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10 m/s, 自行车比赛选手可以在10 s左右的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11 m/s, 交通事故中两车相撞时通常可以使80 km/h行驶的车辆在0.002 s时间内停下, 等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 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 并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控制变量法) 。通过这些速度变化快慢不同的实物情境比较, 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3.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提供与概念相关的信息, 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讨综合, 科学处理各种信息,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则是为学生进一步建构物理概念和认识新概念的合理性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高一第一节《力》中, 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能不能把力定义为是手对黑板的作用?”“定义中‘相互’两字如何理解?”“力的相互作用有无先后?”两个不同概念从一个转移到另外一个, 具有平缓过渡效果, 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这样建立在理解基础的学习方式, 才是取得教与学良好效果的关键。

学生面对与概念相关的大量信息, 仍会习惯试图用以前的认识来解释新的现象, 在多次解释失败后就不得不引起对“潜概念”的反思、评估和交流, 再让学生尝试用物理概念去解决“潜概念”不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对物理概念的有效性就会有更深刻地体会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苏建东.物理概念教学的探究分析[J].教书育人 (学术理论) , 2005 (4) .

[2]唐良军.物理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 2002 (19) .

[3]马昌法.物理概念教学的基础——概念引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2 (5) .

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篇5

李朝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物体的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体的形状、特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学会这部分教材对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二是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把许多本来有联系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要改变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为主线,把“看”、“动”、“练”、“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思维体系,从而顺利达到“通”的目的。具体来讲就是:

看—全面观察。实践证明:儿童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经常是从观察开始和发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简单图形已有初步了解,如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长方体„„,但他们对此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还不能说出其本质特征,往往是口欲言而无声。所以教学时,我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表象。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和正反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以此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初步认识,使他们由具体物体的形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继而上升为概念,初步培养或形成空间观念。

动—动手操作。杨振宇博士说:“中国的儿童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儿童动手兴趣浓,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其实动手操作是把书本等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桥梁。由于小学生生性喜欢动手操

作,而且抽象思维依赖于动作思维或形象思维展开,因此动手操作对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性等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所以教学时,我尽量组织学生开展“剪”“拼”“量”“摆”“数”“做”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出物体模型,学会对图形或模型进行分解、组合、平移、翻转等转化方法,使他们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感化方法,进一步理解掌握其本质特征,初步掌握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转化方法,同时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如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侧面裱有彩纸(或自己在侧面糊纸)的圆柱体,边看边摸说出其侧面特征后提问:“你能用转化的方法自己求出侧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讨论、操作,有的学生说:“我沿着一条高剪开,侧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侧面积的周长(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侧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侧面的面积侧面=底面周长×高。”有的同学说:“我沿着一条斜线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侧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侧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侧面的面积=底面周长×高。”。有的同学说:“我沿着高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正方形,同样得到侧面的面积=底×高。”通过操作,学生不但发现了展开后的特例(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丰富了侧面的表象,而且通过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学生主动、直观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一把开启面积计算方法的钥匙。实践证明: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于同一事物,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就学习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常气氛,使学生以饱满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练—巩固训练。通过全面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对几何知识初步理解和掌握后,为了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形成能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习题进行巩固训练。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精讲多练,注意数形紧密联系,逐步做到“物体——图形——表象——物体”的循环,使学生看到图形名称就想象出物体形状、特征和计算方法等,并能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不断开拓思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增强空间观念及其理解应用能力。

如:圆柱体体积习题的设计,首先我说圆柱体,让学生闭眼想象各种形状的异同和计算方法,再根据具体图形说出图形名称和所需数据后计算,使学生能依据直观图形帮助分析理解,然后逐步过渡到只根据图形名称和数据计算,使他们能再现图形的表象来帮助分析、理解题目,然后只出示图名称和数据间的关系让学生独立解题。最后出示圆柱体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量出所需数据再计算。这样通过分层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其理解、应用能力。

理—系统梳理。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散乱、零碎的知识容易遗忘或发生混淆。因此在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我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串点成线,举一反三,扩线成面,形成网络,并使之根植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统中,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及其理解、应用能力。

通—触类旁通。为了促进事物的整体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教师要注意沟通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因此教学时,我充分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适时归纳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及时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分辨异同,达到沟通、同化知识,增强理解及其应用的能力。

如:教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后,我及时沟通同化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即都可以用V=sh来计算。

V长方体=abh 当a=b=h时,v正方体=a³ V长方体=abh=sh V正方体=a³=sh V圆柱体=πr²h=sh 这样使学生在解答某一习题时,能在头脑中迅浮现出这类习题的方法,锻炼了学习思维的广阔性。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篇6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判断推理的基本要素,是学习其他基础知识的根基,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数学的概念是很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很少让学生参与交流、操作活动,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数学概念,从而忽视概念的灵活运用。因此,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不感兴趣,实质理解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看法,也尝试了一些做法,与大家探讨。

一、引入概念是首要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学生能否学好概念的关键一步。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不同的概念引入的方法就不同。

概念的引入有多种形式,如形象、直观引入,猜想引入,联系实际引入,利用数学问题引入……等等。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时,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入。先出示学生熟悉的火车铁轨、手电筒发出一束光、竖琴三幅图片,学生会发现笔直的铁轨两端都望不到尽头,从而引入直线的概念: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的线叫做直线;同理,利用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光可以引入射线的概念,竖琴的琴弦可以引入线段的概念。在概念引入时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从而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形成概念是其次

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所以概念的形成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足够的材料、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索去完成,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发现事物新的本质属性或规律,进而获得新概念。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让学生学习“三角形”的概念时,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我充分发挥学具的桥梁和启智作用,让学生准备了四根长分别为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的小棒,任选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过程中,学生发现选择8厘米、4厘米、3厘米和选择8厘米、5厘米、3厘米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学生在拼摆过程中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组成,而是由三条线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终身难忘的。

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不断深入地进行数学思考。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中,我为学生精心设计了研究百分数的特定素材,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启动数学思考。第二步我利用收集到的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如60%苹果汁、40%葡萄汁,雪花啤酒的酒精度是3.2%,茅台酒的酒精度是52%,羊绒衫的含量是95%,让学生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前进了一步。由于教学素材的精心准备,教师引导的逐步递进,学生在比较和交流中逼近百分数意义本质属性的同时,教学思考也不断深入。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也为后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巩固、应用概念是提高

概念的巩固与运用,是进行概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不注意对概念的及时巩固和经常应用,就会使学生对概念掌握不牢固,不善于应用。只有牢固地掌握概念,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而通过多种多样的运用,才会更好地使学生加强对概念的掌握。巩固概念的方法是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并感到有趣。练习时尽量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年、月、日”以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如果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算一算明年的生日是星期几,再算一算家人的生日是星期几,则可以在前一个休息日(几月几日)为他们的生日准备小礼物。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还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提高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又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来构建概念,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概念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拓展引申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概念与其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沟通、联系,以便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数学概念有些来源于生活实际,有些来自于数学内部,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选择合适的数填空、根据成语猜百分数、写百分数的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应用概念来解决数学问题或生活问题,培养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提升概念的应用价值。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概念的教学外,还应注意教到一定阶段时,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的归类、整理,对学生的概念作穿线结网,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

如何对概念进行教学 篇7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小学数学中有好多概念, 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 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如只有明确牢固地掌握数的概念, 才能理解运算概念, 而运算概念的掌握, 又能促进数的整除性概念的形成。

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其中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一般来说, 在数学教材中, 小学低年级的概念采用描述式较多, 随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 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因此小学概念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数学概念的直观性;二是数学概念的阶段性。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 我们必须注意充分领会教材的这两个特点。

一、依据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进行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必须适合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 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1.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该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辨别和概括这两种心理活动贯穿于“感知----表现----概括-----概念系统”这一发展过程中。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中, 我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先用8厘米的小棒去围三角形, 学生发现随便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 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 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 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中, 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 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 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 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一般适用于高年级教学。

二、使用知识迁移的理论方法进行教学

知识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以后学习的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我们要注意知识间异同点的揭示,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 第一步, 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x宽;第二步, 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沿一顶点作对边的高, 将它分成两部分, 然后拼成等积的长方形;第三步, 根据等积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x高。这思路和经验, 为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迁移作了铺垫。那么, 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时, 我们只适当提示, 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等积的三角形, 通过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建立联系, 自然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概念一是要知道它的外延意义, 二是要理解它的内涵意义。而内涵意义是概念名称在学习者内部唤起的, 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学习者的这类反应, 取决于他们对这类物体的特定经验。

四、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 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 加强练习, 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 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习一个阶段以后, 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 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 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 可以化简比;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 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只有把比的意义理解得一清二楚, 才能继续学习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样做, 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 既便于理解, 又便于记忆。概念学得扎扎实实, 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际应用, 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 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 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通过了解的过程, 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 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 我让学生回家后, 观察家里那些地方有这些平面图形。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 学生感到新鲜, 有趣。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 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运用概念, 不仅巩固概念, 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 进一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题, 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这种题目灵活, 灵巧, 能考察多方面的数学知识, 是近些年来巩固数学概念一种很好的练习内容。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用得比较多的还有正例和反例教学, 特别是在数学概念理解的深化阶段, 反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既可以利用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概念教学, 也可以利用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多方面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概念进行概念教学。总之,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 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尝试各种教法, 综合各种教学方式以提高我们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摘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 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生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概念, 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 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 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 相比灌输的方式教授概念的模式而言, 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过程,知识迁移,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篇8

一、采用多种方法引入概念

1.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一个新概念, 可以首先创设一个教学情境, 让学生从熟悉的问题或很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入新概念, 使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 由特殊到一般, 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数学概念。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时, 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小亮星期五和星期六两次去超市购物, 星期五用30元买了6袋牛奶和12个面包, 而星期六超市搞活动, 所有商品一律七五折, 小亮用30元买了10袋牛奶和15个面包, 请问打折前牛奶和面包的单价各是多少?学生对这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很熟悉, 所以很快就能从题中找出两个未知数, 并能分别设打折前牛奶一袋X元, 面包一个y元, 然后教师提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并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仔细分析以后, 列出6x+12y=30和0.75x×10+0.75y×15=30两个等式, 这时教师说明两个方程中的x, y含义相同, 因此x, y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方程, 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这个情境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产生的整个过程。

2.类比法引出新概念

有些数学概念的内涵有相似之处, 我们常把这些概念作类比, 明确它们本质属性的异同, 从而引出新概念。例如学习立方根概念时, 我们可以先复习平方根概念然后类比着提出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则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然后再让学生找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从而深刻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3.借助具体事物和实践活动引出新概念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的机会, 通过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锝出概念。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 教师先放映一些精美图片, 比如蝴蝶, 五角星, 太和殿等图形,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 观察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特征, 还可以让学生现场剪一个双喜字, 仔细观察它的性质特征,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 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4.质疑法引出概念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持续活动, 因此教师可以提一些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例如, 在学习初一数学负数概念时, 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3-2=1, 那么2-3等于几呢?学生就会思考用学过的数已不能表示了, 那么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着说:我们引进一种负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负数概念就自然而然的引出来了。

5.归纳法引出新概念

初中数学正弦函数概念的引出就采用了归纳法,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即它们的比是undefined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同样可以推出45度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是undefined, 再比如60 度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是undefined, 学生可以归纳猜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确定了, 那么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是一个定值, 这个比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只与度数有关, 我们把这个比值叫这个角的正弦函数

二、巩固概念, 深化概念

1.当概念初步形成以后, 教师为了使他们能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就应该及时组织有效的练习来进行巩固, 教师还可以举一些正反例让学生分辩理解, 从而对新概念加以强化, 例如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后, 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例子如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等让学生从中找出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从这些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中深化巩固概念, 练习是巩固深化概念的有效手段, 教师要重视这个环节。

2.把相关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学生获得的概念一个个积累起来, 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把相关知识纵横联在一起, 使学生对某一概念形成整体认识 , 《数学课程标准 》 中提到重要概念可以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例如初中函数的概念在三个学段都有, 总复习时学生就可以把这些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综合在一起, 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概念的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运用概念, 从而牢固掌握概念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是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体现对概念的灵活运用, 例如学会了负数的概念后我们可以把向东走记为正, 那么向西走就可以计为负, 海平面以上计为正, 海平面以下就可以记为负.这些都是负数概念的一些应用。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 篇9

一、利用化学实验揭示有关概念

初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每堂化学课都有实验,是他们一开始就喜欢化学的重要原因。化学实验有很多教学功能,揭示化学概念就是它的功能之一。

初中化学上有很多概念可以由实验来揭示,比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教师除了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实验来说明外,还可以设计其它实验来揭示这两个概念。如,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白纸剪碎,但这时纸的物质性没有改变;而用火柴点燃白纸,将其烧成灰烬,纸的物质性发生了变化。后者产生了与纸不同的新物质,故这种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说,用实验来揭示概念,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概念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实验揭示化学概念时,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能将实验总是用演示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亲手操作,亲自体验探索化学概念的过程。如,讲授饱和溶液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自己探索:100ml 20℃的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质量的硝酸钾,是不是能无限制的溶解呢?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就能总结出饱和溶液这个概念。其实,初中化学上的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都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得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得到的概念远比我们用讲解的方法掌握得更牢靠。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无法用实验揭示的化学概念,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绝不能千篇一律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二、利用模型或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很多化学概念是无法用现有的条件来揭示的,比如,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量等,教师无法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索它们,但也不能因此让学生死记。教师可以采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把这些化学概念具体、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多媒体能较形象地模拟声、光、电等效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问题的意义是化学概念教学的基础

要想使学生牢靠地掌握化学概念,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适当的记忆,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中,有的概念或原理很深奥,学生只靠自主学习是很难理解的。比如催化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改变”和“不变”的含义;又如化合价,教师也必须对其作必要的点拨,否则学生即使记住了也掌握不了。

四、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归纳、总结

化学概念比较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过一个阶段教学后,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的总结,这是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效律的重要措施。比如,当学习了分子、原子、元素后,教师就要把这三个概念进行对比、总结,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概念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

五、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及时巩固,化学概念教学也不例外,离开了巩固教学就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对化学概念进行有效的巩固呢?

当学习了一个新的化学概念后,教师就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或习题对它进行巩固,学生在完成巩固练习后,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能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溶液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有关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题目: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溶液?A.澄清的石灰水,B.牛奶,C.硫酸,D.稀硫酸,E.石灰沙浆。

对化学概念的巩固,还表现在: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化学概念多而碎,根据遗忘论原理,每过一段时间,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自然地忘记一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做到及时巩固,那么就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概念的遗忘。当然,在复习巩固的时候,教师切忌搞题海战术,那不是巩固,只能叫盲目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有效的作用。长期搞题海战术,最终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严重违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

在巩固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评价工作的及时跟进,正确地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非常重要。教师不能简单地与学生对答案,对那些做对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错的就加以批评,否则就无法用评价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甚至会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评价,尽管他们掌握的知识不一定好,做的习题的正确率也不高,但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是可喜的,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鼓励,绝不能随便地批评或挖苦他们,否则就会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六、把握化学概念含义的发展

学生在形成化学概念的时候,常常是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的,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也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开始学习氧化反应的时候,有些学生总对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理解,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里的氧不是指氧气。但当学生学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知识后,就能对氧化反应的含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借助实验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概念教学,学生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永恒主题, 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实验为基础, 许多的相关书籍在论述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时都将这样的叙述列在首位:“化学实验有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巩固”、“实验能使学生形成有关物质的概念、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 由此可见, 借助实验完成化学概念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

一、利用化学实验, 转迷思概念为正确认识

在有些化学概念的教学中, 教师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学生似乎听懂了所讲的化学概念, 且能准确进行表述, 但从检测反馈来的信息却不尽如此, 学生的理解实际并不到位、不全面, 甚至是错误的。分析原因发现, 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 学生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 但却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实质, 只有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种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被称为“迷思概念”。导致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很多, 如日常生活经验、习惯称呼的曲解、媒体的误导以及学科间的差异解读等。由于成因的简单和普遍性, 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顽固性、破坏性, 对于学生对化学科学概念的建立具有很大的负影响存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本质, 构建准确的科学概念。化学实验教学就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手段, 利用化学教学实验可以暴露出学生的迷思认识, 再选用恰当的实验给出正确的事实依据, 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 从而建立科学概念。

【案例】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复习回顾]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习过的一些比较熟悉的反应, 思考这些反应的进行情况, 稍后我们请同学举例回答。[学生活动]…… (这里学生举例说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都能按照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完全反应。) [提出疑问]那么大家是不是都是这么认为的呢? (此时, 大多数同学是支持这一观点的, 有少数同学持有不同意见。教师在此可以故意不做评判, 激发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指导学生实验]反应1:2Fe3++2I-=2Fe2++I2;反应2:Fe3++3SCN-=Fe (SCN) 3 (红色) 。

(1) 取一支试管, 加入5mL 0.5mol/L的KI溶液, 滴加0.1mol/L的Fe Cl3溶液5~6滴 (KI溶液明显过量) ; (2) 在实验 (1) 的溶液中加入4 m L的CCl4, 振荡、静置; (3) 取实验 (2) 的上层溶液, 滴加KSCN溶液。[激起矛盾]在以上的实验 (3) 中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 这说明什么?[提出问题]在KI溶液过量的情况下, 试管中依然有Fe3+剩余, 这又说明了什么? (化学反应有些能进行完全, 有些则不能进行完全) [归纳总结]由此可见Fe Cl3和KI的反应没有完全进行到底, 该反应是有一定的限度。[过渡]那么哪些反应是有限度的, 哪些又没有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继续探究的问题了。 (下面通过演示实验或者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可逆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这一设计中设置情境, 让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进行, 利用学生的迷思概念抛砖引玉,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究, 了解科学知识的真相, 通过亲身的体验, 转变了自身的迷思概念, 正确理解了可逆反应的概念。

二、通过化学实验, 改理性认识为感性认识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 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 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属性。这些概念的形成一般都是以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为切入点, 而物质的性质往往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得以表现, 化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感知实验事实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感知物质及其变化的具体实验现象, 进而形成相关的化学概念。

【案例】电解质的教学设计。[演示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选取Na Cl溶液、Na Cl固体、醋酸溶液、蔗糖溶液, 分别连接小灯泡之后借助仪器形成并联, 引导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情况。[提出问题]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学生回答]…… (在这里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出来Na Cl溶液可以导电这一关键点) [过渡]为什么同为Na Cl, 一个导电而一个不导电呢?我们可以通过观看下面这个视频得到一些启发。[视频]Na Cl在水中的电离。[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之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谁可以说出物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此处引导学生回答物质由于在水溶液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 [归纳讲解]电解质的概念。教材中“电解质”这一概念是这样描述的:“这些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个概念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 对其的教学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单一讲解, 学生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学生在观察灯泡发光的同时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灯泡会发光而有些不会。在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电解质这一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达到完成化学概念的教学目的。

三、基于化学实验, 变抽象为形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该实验的微观模拟动画为辅助材料展开这些概念的教学,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案例】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对比实验]在两只洁净的试管A、B中装等量的Cu SO4溶液, 分别向试管A、B中滴加等量的Na Cl溶液和Ba Cl2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呢?[学生回答]…… (A中没有明显现象, B中有沉淀产生) [过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动画来进一步的认识。[播放动画]上述两个反应的flash模拟动画。[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动画, 比较之前的实验现象, 同学们能够给离子反应下个定义吗?[学生回答]……[归纳讲解]总结学生回答, 明确界定离子反应的概念。在这个教学设计中, 借助明显的实验现象以及动态的高科技呈现方式, 使抽象难懂的化学概念形象化, 同时使得教学手段多元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 从长期来讲, 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形成的化学概念是深刻的。

四、借助化学实验, 化枯燥成趣味

化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 晦涩难懂, 对学生来说是枯燥而又乏味的,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尽可能的突破单一传统的讲授方式,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 提高趣味性, 尽最大可能的拉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通过创新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的教学设计。[演示实验]把两片大小薄厚基本一致的苹果切片放于两只洁净的表面皿上, 静置约一分钟后观察现象。随后向其中一个苹果切片上滴1~2滴稀盐酸溶液,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温馨提示]果汁里含有亚铁离子, 并且大家也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回答上述的一些问题。[学生回答]…… (苹果表面发生氧化, 颜色变暗, 滴了酸的那一处基本变回了原本的颜色) [继续追问]怎么发生的氧化?滴酸为什么可以变回原本的颜色?学生回答]……[归纳讲解]归纳总结学生回答, 明确界定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教材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是以钠与氯气的反应为例:“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表现出还原性;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 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表现出氧化性。”这里面涉及的概念诸多, 读起来也比较绕口, 这样的概念因为信息量大又有些绕口容易形成混乱,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抵抗心理。因此案例设计中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水果作为实验材料,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接受了这些概念, 并且形成长久的深刻记忆。

总之,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关键、中心的内容, 是化学知识的“骨架”, 化学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化学的学习效果。但是, 化学概念的教学几乎是最不容易教的, 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学的。每位化学教师都应不断探讨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经验为本, 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开拓思维的探究实验等实现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2]姜宏文.基于化学实验进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以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概念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12) :23-24.

[3]王后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07.

[4]李汉清.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及对策[J].化学教学, 2013, (2) :6-7.

[5]金岳.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 2013, (4) :21.

上一篇:心律失常你该怎么办下一篇:热点新闻报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