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2022-09-11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概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物理概念教学大致包含以下三环节。

1 创设物理概念学习的情境

创设情境有以下常用方法。

1.1 运用实验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地思考。如在进行“自感”教学时,利用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器做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提出问题:(1)在通电的瞬间,为什么两个灯泡中一个先亮,另一个后亮?(2)在断电的瞬间,为什么与线圈并联的灯泡突然一闪?演示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疑问,为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创设物理情境的“第二信号系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动量”概念的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学生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站在树下,抬头看见一片树叶落下即将砸到头顶,一定会满不在乎,而看到远处有一石块飞来,一定会急忙躲开。为什么这两种现象,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呢?以上现象与物理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有关。

1.3 按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展开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逻辑展开,把新概念自然地引申出来,也可以创设学习新概念的良好物理情境。例如,由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理解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深化,也有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 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

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必须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按照物理学中建立概念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他们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用精炼正确的语句把这个概念的内涵表达出发。对于物理量,还应紧扣他的物理意义,得出他的定义式,明确他的适用范围。

3 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物理现实中,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了“摩擦力”和“惯性”,可向学生提问:如果锤头从木把上脱落,用什么办法把锤头装牢?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运用学生的惯性、摩擦力等知识解决这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不一定要太多,关键在于问题的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

物理概念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并具有阶段性,不能一开始就企图讲深讲透。真正重要的是使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适量的要求,又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逐步拓展。

摘要:物理概念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创设情境、建立物理概念以及运用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关键词:物理概念,情境,运用

上一篇:如何帮助大学生制作并撰写一份“惹眼”的简历下一篇: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造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