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

2022-04-20

一、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重要性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课的核心。任何物理规律都是由物理概念引出的。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学体系的主干,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要学好物理课,就必须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好物理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 篇1: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及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还需要系统的練习才能达到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策略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物理概念的形成对感性材料教学认知

1.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的有关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

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3.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针对考试说明的调整,物理复习应注意以下策略

1.吃透说明、调整策略,节约备考时间和精力。比如说删除了力矩,那么磁力矩还备不备考?当然不考,力矩都删除了还谈什么磁力矩。再如热学中理想气体考试要点调整后,就只需掌握对体积、温度、压强的关系作定性分析。

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从近两年,特别是去年理综试卷分析来看,理、化、生三科中物理难度偏高。为达到三科难度适中,今年物理难度将会有所降低。从考试说明的样题中就看到物理增加了两道选择题,而且最后的物理压轴题难度也将会有所下降。考试说明的调整也说明了这一点,删除内容多为计算繁复的知识。对此,我们更应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上。

3.理顺知识网络。学科网络是解答各学科试题的通道。虽然有三科综合题,但难度都不是很大。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还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两年的理科综合试卷和考试说明样题,都基本如此,所以不要过分强调综合,而忽略了学科内主干知识的梳理、归纳。

4.熟练掌握应试技巧。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5.端正态度,从容应考,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考从考理、化单科过度到考理科综合,由于题量的限制,知识面的覆盖必然大幅缩减。但是,绝不可因此而走猜题押宝的歧路。应全面掌握主干知识,不可疏漏任何一个小问题。千万不要听信一些类似江湖骗子之流的什么压轴卷、××密卷、高分宝典卷之类的蛊惑。

作者:白 茹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 篇2: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一、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课的核心。任何物理规律都是由物理概念引出的。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学体系的主干,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要学好物理课,就必须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好物理规律。

二、形成物理概念的策略

1.恰当引入概念,为形成物理概念打下基础

教师向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的感性材料,恰当引入概念,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打好基础。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动量的概念时,先介绍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一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不是你,而是他,为什么?这种探究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考虑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速度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质量,这就很好地引入了动量的概念。

2.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物理概念

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现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进行科学抽象,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例如,质点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看作质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点运动情况都相同的物体,即平动的物体;另一种是转动的物体,因转动物体各部分之间的运动差异,对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大小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而乒乓球旋转时对球的运动影响很大,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这样,质点的概念得以准确形成。

3.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将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思维中,由理性认识回到实际应用中,通过一系列典型、有针对性的实例问题巩固物理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通过讲述放入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改变时,它受的电场力随之改变这样的例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电场强度反映电场本身力的性质,与放入其中的检验电荷无关。

三、掌握物理规律的策略

1.提出问题,总结物理规律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具体指向,进而总结出物理规律。让学生置身于物理世界中,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感性认识,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供基础。通过实验事实,利用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取得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物理规律。如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电热Q与电流强度I、电阻R和通电时间t的关系,总结出焦耳定律。

2.理解物理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物理规律及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规律使用条件和范围,深刻理解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

明确物理规律,首先要从理论上会解释规律,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物理规律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这一点,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内在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以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例,两个定律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没有第一定律,就不会有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但不能去掉牛顿第一定律。

3.训练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规律的过程,是将抽象的物理规律具体化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精心选择能加深对物理规律理解的例题和习题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物理规律,训练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类型的习题讲精讲透。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技校物理课教学的关键,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准确掌握物理规律,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开封市技师学院)

作者:张改叶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论文 篇3: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我发现: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地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物理教学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指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某种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定律、原理、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物理概念同时还是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反映。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在一定条件下物理规律揭示了某些物理量之间间接存在的、必然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内容。第二,物理教学的关键就是能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第三,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怎样才能形成物理概念

作为教师,至少要让学生明白引入这个概念的用途何在,能

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

识。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

动量。

2.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每一个物理现象,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简单地说,马蹄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它的反作用力使马前进。而车虽受地面摩擦力,但小于马拉力,所以只能前进,而不是后退。

3.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

得出结论后,要强化概念和规律并使学生理解。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例如我们要引入摩擦系数的概念,因为只有它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接触表面的材料以及粗糙程度,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

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中说:“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力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其中的“一切”“总”“力”“迫使”以及“改变”都是很重要的字眼,学生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总之,要想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真谛,不仅要记住其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相关物理問题。此外,还需要系统地练习才能达到深入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中学)

作者:田红斌

上一篇:改革开放统一战线论文下一篇:电力规划思考分析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