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2024-05-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精选十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1

关键词:全国农运会,宗旨,和谐,团结,文明

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正能量”,由于我国拥有8亿左右的农民,这决定了农村体育工作在整个体育事业中的重要性。1986年9月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成立,并确定每四年举办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是世界上独有的,自1988年以来共举办七次,每一届农运会都有一定的宗旨,在宗旨的指引下,七届农运会成功的举办,对促进亿万大众的健身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历届全国农运会的宗旨概述

第一届于1988年10月在北京举行,宗旨是“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第二届于1992年10月在湖北孝感举行,宗旨是“团结、友谊、奋进”。第三届于1996年10月在上海举行,宗旨是“团结、友谊、文明”。第四届于2000年10月在四川绵阳举行,宗旨是“团结、奋进、文明、富裕”。第五届于2004年10月在江西宜春市举行,宗旨是“团结、崛起、文明、小康”。第六届于2008年10月在福建泉州市举行,宗旨是“拼搏、创新、和谐、小康”。第七届于2012年9月在河南南阳市举行,宗旨是“运动、健康、和谐、幸福”。

2 历届全国农运会宗旨文化内涵解读

2.1 团结、奋进、拼搏、崛起

“团结”在宗旨中重复出现的频度最高,分别在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出现。“团结”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团结”一词继承了我国的优良美德,传承了奥林匹克的品质。农村人口占居我国人口的多数,因此提高农村凝聚力,加强团结、和谐凸显其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农村的团结和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缺乏精神支柱。充分利用农民运动会这个大舞台,宣传农村和农民的团结精神,是对农村、农民思想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契机,对凝聚人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国家和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众志成城,齐心合力,才有进步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面对动荡、复杂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加强团结,才能稳定我国的政治局面、社会局面,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团结”一词的多次出现,从整体来看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奋进”共出现2次,分别是在1992年的第二届和2000年的第四届全国农运会中提出的。“奋进”是指振奋向前、奋勇前进,在竞技运动中,无形中存在这种精神,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需要团结和合作。“拼搏”仅在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出现一次,农运会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在新的历史背景中,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新理念指导下的农村综合变革,农村的发展、变革和建设需要拼搏精神,农运会宗旨中提出“拼搏”是农运会内需的体育精神,也是全国农民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展现。

“崛起”仅在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中提出1次,该届农运会在江西省举行。200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吹响了“中部地区崛起”的伟大号角,江西是其中的一个省份,全国农民体协以及江西省委抓住这一政治机遇,在我国确定“中部崛起”战略方针的背景下,把“崛起”作为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宗旨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地域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服务总体来看较少,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等因素,导致农村体育整体发展缓慢。农民体育是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重中之重,农村体育发展的崛起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其崛起和发展将带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较为健康、科学发展。

2.2 友谊、文明、和谐

“友谊”在历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中共出现2次,分别是1992年第二届和1996年第三届,1971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旨在促进体育在比赛中和谐、健康运行。通过农运会的举办,给各族农民朋友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对于体育技术的提高和交流也大有裨益,这种多样化体育文化交融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和友谊。

“文明”一词共出现3次,分别在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的农运会中。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群众性活动,在广大的农村各地蓬勃开展,第三届农运会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政治背景下,把“文明”作为农运会宗旨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农运会的召开给农民朋友提供了舞台和契机,不仅展现当代农民的素养,还体现了农民对体育比赛制度的了解程度。

“和谐”一词在历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中共出现2次,分别在第六届的2008年、第七届的2012年。2004年9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和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借第六届农运会召开的契机,不失时机地把中央刚刚提出的和谐思想融入到农运会中,对农运会的顺利召开、对整个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都起到重要作用,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特点,突出“海峡两岸、同胞亲情”特色,推进海峡两岸体育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亲情和祖国统

2.3 富裕、小康、创新

“富裕”一词作为宗旨仅在第四届全国农运会,该届农运会于2000年10月在四川绵阳举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农村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摆脱贫困跨入温饱阶段(1979—1985年)、从解决温饱实现富裕小康(1986—2000年)阶段以及正在不懈奋斗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1—2020年),在第二阶段的15年中,农村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生活逐步实现富裕的演变过程,借全国农运会召开的契机来表达全国农民富裕生活的心声,体现了农民对幸福富裕生活的喜悦。

“小康”一词作为宗旨出现共2次,第1次是在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中,该届农运会于2004年10月18日至24日在江西省举行。“小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一直到十五大实现的三步走,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走过前两步,在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进一步阐释了这种初步小康水平的涵义,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不平衡地发展,对小康社会进一步全面阐述;另外国家体育总局把2004年群体工作的主题定为:“农村体育年”,主题口号为:“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主题活动为:开展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小康”一词作为全国农运会的宗旨提出是在这两方面的政治背景下提出的,体育文化事业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领导下,在富裕的农村,体育发展出现了小康体育可喜的局面;而农村体育建设主要难点在于中西部地区、在于农村、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康”一词作为全国农运会的宗旨也是对农村体育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小康”一词第2次出现是在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中,本届农运会于2008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小康”一词的再次出现,充分说明了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活的道路上需要持久的拼搏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方案》,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意识,不断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差距,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农村小康体育现代化的前进脚步,“小康”一词作为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宗旨也是检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颁布实施以来的成果。

“创新”一词作为宗旨仅在第六届全国农运会,该届农运会于2008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创新是在原有资源基础上,通过资源再配置、再整合或改进,进而提高或者增加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本届农运会和上届农运会相比,具有很大的创新之处,项目方面增设了健身秧歌大项、21个小项,新增项目更加体现了农村特点,更加贴近农民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新设挑搬运粮食比赛、抛掷秧苗比赛,这些赛事设项的创新,不仅增加了农运会比赛内容,也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农运会在普及与提高结合、群众性与竞技性结合、多样化和生活化结合、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的创新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创新是全国农运会进步的灵魂,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群众体育和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源泉。创新是农运会生存发展的灵魂,尤其在项目设置上要更加体现农村特点;创新是农村、农民生活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创新作为农运会的宗旨内容具有深刻涵义。

2.4 运动、健康、幸福

这3个词语是在河南南阳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提出的宗旨,从历届奥运会来看,这3个词分别仅有1次。本届农运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大型体育盛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体育对于人们的健康作用不断增强,体育运动既追求着身体的、精神的健康,还追求着社会文化的健康。体育运动与人的健康关系中,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多元综合性。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强壮、健美,使人从外在形体和内在生命素质上;同时,它为社会输送着活力,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导引人们塑造自身,塑造生活,获得幸福。

运动、健康、幸福3个词语是人类维系生存的本质要素,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一个人的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和生活风貌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民运动会不仅在于提高人民的体育水平,还必须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为人们的幸福服务。

3 结语

全国农民运动会作为农民的大型活动,在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对农村、农民形成健康、科学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的国情现状,目前虽然农村体育开展现状总体不均衡,差距较大,我们深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四年一届农运会宗旨的指引下,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将不断迈向新的群众体育高峰。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奚凤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我国农村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6(9):8-10.

[4]李苏.农民运动会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3(4):7-10.

[5]唐建忠.我国非奥运动会项目设置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 3,36(4):33-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哲学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作 者:任洪彦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政治系,青岛,266071刊 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年,卷(期):200320(2)分类号:B0-0关键词:小康社会 哲学解读 党的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3

关键词:民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5-02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应有两个维度,宏观层面上,它是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体现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微观层面,它是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目标,涉及民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的重合度越高,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就越高,党执政的基础就越稳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那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与民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是否一致呢?

一、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十八大召开期间,新华网组织了《网民畅想2020中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专题活动,参与发帖的有数千人,具有一定的广泛度,应该可以部分代表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解读。笔者对发帖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家的目标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提出了对政治、文化和环境的期待。如qi2018:小康社会是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有更健全的法律,人民享受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食品更加健康、交通更加便捷、房价更加合理,人们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的关系,人们能够有钱花,更要花得起钱。但见新:小康社会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夜不闭户。小康社会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那些物质上比较丰富的人不会瞧不起穷人,而穷人想变成富人唯一的途径也只能是多劳多得,老百姓心甘情愿纳税,公务员无私奉献地为人民服务。

网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均衡化的,而不是“被小康”的。如柳暗花明——不会再有贫困点,任何地方都不应有需要支援的。会员1954272——在中国大地上不再出现有人一夜暴富,天天喝酒;有人整日劳苦,终生吃“糠”。蓝天李——没有腐败、垄断和特权。全国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在十倍以下,城市与农村基本没有收入和物价的差别。

我国民众对小康社会的期盼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古代的社会理想,小康是一种宽裕、富足的生活,近代则将小康定义为“中等水平”生活,时至今日,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已从经济状况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同时更加强调个人的幸福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小康感受、幸福感觉似乎是最难衡量的——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有其个人的评价标准,因此很难统一。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多数人的幸福感与其拥有的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文化价值观被认同和生存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相关。而这些要素能否在十八大报告中找到对应的目标呢?

二、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概括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而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内涵更加丰富。从民众视角分析,这一变化更好地顺应了民意,回应了民众关切。

(一)经济领域,回应了民众对脱贫致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切

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此前的量化指标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出现了有增长没发展的现象,衍生出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弊端。因此,十八大报告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与城乡人均收入的翻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就在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其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目标要求,重点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而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出发点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落脚点依然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二)政治领域,回应了民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关切

报告提出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说明党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力图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而不是由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进行包办和垄断。

(三)文化领域,回应了民众对道德规范、社会关系和谐的关切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是从价值层面为民众指出了未来的精神归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盼,也是小康生活幸福感的深层次来源。

(四)社会领域,回应了民众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民众最希望得到解决的就是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最希望改变的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可以说,上述目标要求最能直接回应民众关切。

(五)生态领域,回应了民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给民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民众急切盼望政府提供不损害身体健康的环境。因此,“美丽中国”一经提出,便成了热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生态的关切在这个词语里得到了回应。

三、正确解读“全面小康社会”需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

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中国201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0.1%,其中“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达到76.1%,“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82.5%,“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4%,“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6%,“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8%,“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2%。

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全面小康社会”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但从民众的视角看,首先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做几次入户调查,填写几张问卷,在网络上设定一个投票系统,在办公室统计几组数据,就能真实反映小康实现程度吗?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给民意调查拟定“标准答案”,让被调查民众统统回答“满意”。因此面对这些数据,网友明日的太阳发帖:国家统计局又在忽悠国人。这类言论可以说代表了很多网民的意见。其次,民众的真实感受与这些数据相差甚远。在高达86.4%的“生活质量”实现程度面前,很多人依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在实现程度为82.5%的“社会和谐”面前,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加大,利益分配失衡,民众的被剥夺感日益强烈。诸如此类,民众很难产生全面小康的幸福感。再次,尽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数据”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但依然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民众的综合感受。

因此,判断民众生活是否小康,不能光看统计数据,不能被数据显示出的成绩所蒙蔽,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冲刺的阶段,更要求真务实,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误。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做了个表率。2012年底习近平同志冒着严寒前往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看望困难群众,感慨地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实地了解情况”。

(二)“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是内容全面、区域全面、群体全面的小康。因此,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满意度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点。在某种程度上讲,补齐发展短板,让弱势群体感受小康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此其一。

其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需要在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上着力。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在缩小收入差距、在提供城市公共设施的均等化服务、在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福利歧视、在为广大人民的正常社会流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建立健全与中等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目标、在消除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的担忧、在真正解决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这些具体问题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中,要更多地考察民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统计局发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12-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4

全会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 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 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 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 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5

未来五年,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认识与理解“决胜全面小康”与“建设经济强省”的内在联系?请看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的透彻解读!

李新的这篇6000字长文,刊载于今天(6月13日)四川日报第五版,是深度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系列署名文章的第六篇。请君细赏——为了帮助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四川省委宣传部策划组织,四川日报持续推出“深度解读”系列重磅文章,由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执笔,从多个角度,分不同专题,对党代会报告进行深度解读。

川观君也撸起袖子,持续为大家送上《学报告掌上手册》。带你秒懂党代会权威解读,掌握党代会中心思想。进入专题请点击→《学报告掌上手册》决胜全面小康 建设经济强省■李新 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的实践成就,提出了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的根本遵循,绘就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四川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在决胜全面小康中阔步前行,在建设经济强省中不懈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四川应有贡献。未来五年再上新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元,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整体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决胜全面小康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省情,抢抓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体现四川特色、彰显四川实力、惠及四川人民的新发展进程。实践证明,发展是兴省之要。过去五年,我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30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超过8000亿元……飞速进步的四川吸引了全球的眼光。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依然是四川的基本省情。我省当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不足,经济搞不上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空话。因此,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在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把握发展节奏,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补齐发展“短板”、体制机制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加快闯过转型升级关口,在后发高点上起好步,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报告》指出,“决胜全面小康,既要重视平均数大多数,又要重视极少数,做到领域、人口、区域全面覆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发展进程中切实回应广大群众所需所盼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民共享,也是全面共享,既是共建共享,更是渐进共享。过去五年,我省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四大片区”和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打出组合拳,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同一时期,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形成。实践充分表明,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

毫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要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建成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解决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只有靠实打实地干;要赢得发展先机、厚植发展优势,也只有靠实打实地干。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要把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变为我省生动实践,归根到底就是要强化执行、狠抓落实。过去五年,无论是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还是脱贫攻坚、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我省落实,是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必须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做到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稳环境,又做到经济发展要进、创新驱动要进、脱贫攻坚要进、改革开放要进、民主法治要进、党的建设要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进程中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发展领导力;在加快弥补发展短板的工作进程中加强研究,全面增强发展执行力;在有效防控各种风险的应对进程中勇于探索,全面提高发展支撑力。做到稳字当先,稳中有为、有进,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确保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

建设经济强省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

当前是我省加快转型发展,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关键冲刺时刻。必须推动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实现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准确把握当前面对的战略机遇期。《报告》指出,当前,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发展方式正在加速转变,已进入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多点多极发展整体跃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转型发展是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一方面,全省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7095万千瓦,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初步建成;交通领域投资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铁路、高等级航道里程分别达6610公里、4623公里、1515公里,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新增12条;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一举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另一方面,多重发展机遇交汇叠加。由“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勾勒的经济新空间,由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布局形成的改革新阵地,由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政策组成的战略新组合,共同形成了实现跳起摸高、乘势而上的发展机遇。四川是中国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和资源大省,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预见,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必将持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空间和领域,进而对我省经济强省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拉动。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必须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我省未来五年发展始终,并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符合实际的具体举措。要善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来夯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制度基础,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新环境。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牢牢把握发展的基点在创新、支撑在协调、希望在绿色、空间在开放、目的在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行为要坚决纠正,做法要彻底摒弃。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以探索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要善于推动观念创新来提高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全省发展置于全国发展总体结构中来布局谋篇,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结构。要善于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互济中不断探索并归纳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的四川经验,在竞相跨越中扎实推进协同发展,提高发展的协调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在“四化”同步的进程中践行绿色发展,在主动融入全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进程中促进开放发展,在发展与民生的互动中提高发展的共享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藩篱。《报告》指出,“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藩篱,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直接抓手,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过去五年,我省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确立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5万亿元,均增长120%以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9万户;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任务基本完成,不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目标,有必要以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以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举措,来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我省最重大的改革试验任务,要抓好9张清单的实施,重点推进国家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举措,全面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创新发展。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让创新创造热潮在巴蜀大地蓬勃兴起。特别要注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地方税收体系,推动融资平台发展转型。

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等五个方面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勾勒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4.2万亿元,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到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到40%,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们要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过去五年,通过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全省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天府新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5个、增加8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增加38个,过千亿元的县(市、区)1个。省内增长极的引领带动和点极之间的协同联动,促进了区域内经济布局和要素配置优化,有效增强了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作为激发区域内在活力、增强四川经济实力的重大抓手,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处理好竞相跨越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以国家战略规划设计形成的经济新空间、改革新阵地、战略新组合为抓手和载体,强化成都与周边以及攀西、川南的协同发展;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同城化,建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区;以成渝深化合作为机遇,推动川东北5市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以共建产业园区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带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兴增长极,形成区域发展新引擎。把天府新区建成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推动川南经济区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川东北经济区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攀西经济区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优化提升“两扩两强”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最大限度优化整合资源、激发潜力活力,在优势互补中实现更大发展。

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过去五年,通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全省“四大城市群”建设、“百万安居工程”和“百镇建设行动”成效明显,百万人口大城市达到5个、新增4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提高7.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0万人以上,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符合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深入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指明的加快四川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要求我们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同时,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要求我们积极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着力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优化“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空间布局。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要求我们优化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等三个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过去五年,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端现代产业加快发展,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现代金融、旅游、石墨烯等一批重点产业得到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增长128%,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提高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我省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抓创新要用好政策。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一号工程”,依托成德绵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集中破解创新发展瓶颈制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持续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抓创新要找准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高端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要注重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抓创新要激励人才。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放在优先位置。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导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更具激励性和吸引力的制度环境,大力实施招才引智计划,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让一切创新创造源泉迸发涌流,为转型发展打造强劲引擎、注入澎湃动力,推动我省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当代本质要求 篇6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人民一直奋斗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小康社会的定义,本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根本途径出发,论述了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关键词: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现代农业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简介:肖明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政协副主席;张志强:河北省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张相武: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从党的五中全会到党的六中全会,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和新部署,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本质要求。所以,从我国现阶段的特征出发,深入理解党的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的本质要求,这对提高全党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如期完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是党的五中、六中全会最鲜明的主题,而将其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则是科学发展本质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前后,我国人民生活已达到了整体小康水平,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生产之间供求矛盾的制约,使我们达到的整体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胡锦涛总书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指引我们党在“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和难以预测的各种风险考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作用,不但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还使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与物质供求之间矛盾的解决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实践证明,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的新境界,党的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上述国情、世情之后,准确地作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据。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情况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作用,确保“十二五”计划提出的“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二、转变方式的本质要求

党的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战略措施,这就决定了转变方式的本质要求有两个重点需求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一是要找准主线的切入点。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必须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贯彻到“十二五”规划的始终和全过程,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扩大内需的有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方面,要进行科技体制创新,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在资源环境建设方面,要坚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把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建设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上,把促进再就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把提高城乡收入,消灭绝对贫困,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明建设方面也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出发,走改革发展、产业发展、市场发展的新路子,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二是通过上述主线途径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制约性和保障性的问题,在发展中得到切实而不是形式上的解决。首先,确实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条,就业压力大,社会矛盾增强的问题。其次,确实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质机制障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面临国际压力较大的问题。再次,确实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最后,要按照六中全会的布署,确实解决投资和消费关系平衡、文化荒漠、道德缺失、精神萎靡的问题。将文化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上述这些问题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点又是检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唯一标准,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转变方式就可能空运转,而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才能使经济发展从速度和质量两个本质方面,确保经济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的。

三、改革攻坚的本质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我国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总的战略部署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体质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其艰巨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所以,党的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科学地分析和判断这种改革攻坚的本质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原则的坚持。一是率先改革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些发展较快地区和单位,先行一步打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有关规定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允许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领军人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获得改革开放攻坚的胜利。二是完善改革的原则,要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深层次矛盾,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推动非国有经济实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深化资源性产业价格和要素市场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三是适应改革的原则,要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除了要搞好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还要对搞好各级政府自身的改革,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改革,逐步实行党务和政务的公开,加快对权力运行的全面监督,改革执政的方式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四是和谐改革的原则,不论哪种体制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在确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个别人的利益和眼前利益,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纠纷,因此,坚持和谐与改革并行,改革与和谐并举,实行无社会动荡的改革和无阵痛的改革。

四、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是我们党早已确定的长期战略任务和目标,这次党的五中全会把“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再次确立为“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注入了时代的新内容和新活力。第一,注入了现代农业破解发展的分析力。使全党上下清醒的认识到,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整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紧迫,农业发展的方式仍然粗放。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平衡压力增大,农民增加收入仍然迟滞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发展中破解。第二,注入了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决策力。使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上述这些问题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又是“三农”的问题,但是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所以党的五中全会科学决策“十二五”期间,我们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为我国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撑。第三,注入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把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强农业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和改善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条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

五、根本保证的本质要求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党的五中会会和六中全会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本质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契机,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创新建设的根本途径,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提供具体性和功能性的保证。一是通过党的思想性和先进性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上系统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并且要把科学发展作为新时期的社会科学,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战略思维,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准确把握发展态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造发展新模式,全面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的攻坚指挥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把“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和“文化兴国”的总战略具体深化、细化和量化,为“创先争优”的活动增添新的内容,并纳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中去,着力提高党员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提高党支部的科技功能和科技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提高党支部的科技功能和科技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科技先锋队的作用和科技模范作用。为科学发展提供有支撑力的科技保证。三是通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锻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建立健全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党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为巩固和提高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为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能力保证。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对那些未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腐败分子,给予严厉的惩罚,从标本兼治上加强反腐倡廉从而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十二五”规划的完成,凝聚党心民心,提高政治清明的廉政保证。五是通过“党管人才”原则和坚持实施,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人才资源作为完成“十二五”攻坚任务的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既要充分利用好国内人才的作用,又要大胆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人才库的整体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改善人才管理模式,落实人才政策,为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不竭的资源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7

一、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的重点

社会建设内容广阔, 包括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各个方面, 而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 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宅、社会保障等。十七大报告专门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专题对社会建设进行了论述, 凸显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2]党和政府按照公正原则对一系列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规划和设计, 促进有关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改善民生中更加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是至关重要的。收入分配关系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系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对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认真探索, 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并明确提出要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全面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收入分配要切实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尤其是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思想。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优化社会结构, 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 尤其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 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努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上, 促进各阶级、各阶层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4]十大八报告再次强调,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 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5]二是在收入分配上,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 这是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而确定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提出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收入差距, 控制高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提出使人民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重要论断。三是在地区差别上, 提出以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和谐。为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中央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中央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 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规划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并从各地区实际出发,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 强调从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三个方面抓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

三、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是通过社会整合, 完善社会功能, 实现社会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社会, 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的行政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三者互为补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 共同履行管理社会的职能, 促进社会的和谐。长期以来,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在“单位制”社会的管理体制中, 政府行政管理渗透并控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被社会认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随着社会日益分化和流动速度的加快, 迫切需要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整合, 以理性、合法的方式, 反映并满足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求, 实现社会需要的组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以“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题, 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内涵进行了阐释, 为当前和今后完善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6]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 重申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报告指出, “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论述是我们当前完善社会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 着眼于新的实践, 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的位置上, 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 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 是对社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6.

[3]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篇8

讲解法、情境启发式、探究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 识记现阶段我国人民所达到的小康社会现状。

(2) 能正确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 识记“三步走”战略部署, 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目标。 (4) 识记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5) 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现。

(6) 理解在新时期,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质。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我国目前的小康虽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我们要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展望家乡的发展前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难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思路及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好日子》, 导入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 学习新课

1.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

2.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从问题中分析我国是什么样的小康水平。

问题一:2000年, 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左右,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左右, 说明什么? (结论: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问题二:结合自己所在的乡村和家庭变化情况, 回答人民物质生活、教育、文化生活、交通、住房、医疗保障方面的情况。 (结论:不全面)

小结: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在本世纪头20年, 国家要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师生互动讨论:

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农民“全面奔小康”要做哪些努力?

师生交流讨论后,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以培养学生思考、剖析问题的能力。

4.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1) 如何正确理解艰苦奋斗? (2) 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 课堂小结

本站主要知识点: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在本世纪头20年, 力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四) 板书设计

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 本世纪头20年,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3.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五) 课堂练习

一课三练中知识梳理部分。

(六) 课后作业

一课三练中知识提升部分。

七、教学反思

优点:课前作了充分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让课内与课外知识相联系,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实际,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课堂中, 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课后, 布置作业, 以巩固已学知识, 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层次教学, 对优等生的重视不够,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忽视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思维方式, 这是今后教学工作中注意改进的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们确立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把“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严格保护耕地, 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头戏在“三农”。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 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道路。

一、农村发展战略要调整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的集体主义 (大锅饭) 到改革开放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 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怎么搞?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发展造血型经济。农村有肥沃的土地资源, 但是广大群众脸朝黄土背朝天换来的是粮食卖不出去, 种的水果蔬菜也卖不出去, 要么是价格太低, 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造成思想上还停留在生产上自给自足。“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 无疑为农民朋友解决了后顾之忧。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去依靠手工劳动为主, 计工分, 吃大锅饭, 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机械化作业, 插秧机、收割机已经进入广大农村, 农民已从传统的手工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我国也有成功的例子, 比如华西村、大邱庄等。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更不能形成规模化。农民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 土地资源出现了闲置, 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跟着出现了。剩余的劳动力靠劳务输出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整合资源, 树立科学发展观, 就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政府部门就要加以政策引导, 进行产业扶持。农业农村要发展, 必然要靠政府的引导。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村委班子就要转换职能, 要像做企业一样把经济搞起来。村长书记是企业一把手, 村民社员是职工。村长书记要跑市场要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 创新思路, 整合优势资源, 走有特色的地方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必然选择, 结果将是我国农村农业生产将高度产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将被逐步打破, 农村人口布局将发生根本变化, 城乡差别将基本消失。乐观地估计, 在二三十年以后, 我国现有大中型村庄的一部分将转化为2—5万人的小城市, 一部分将完全消失, 还有一部分将收缩为几户或十几户人家组成的小型居民点。

二、让新型农民职业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当前, 我国农业经营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呈加重趋势, 要建设现代农业, 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顺应分工分业的历史潮流, 大力培育职业农民, 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 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另一条出路就是进城务工。我国的剩余劳动力很多, 但是城市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原因之一就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很低, 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农民要在城市就业, 就要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技术水平, 这样在大城市中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而不是只靠出卖力气挣钱。

三、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应起积极作用

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推动农村和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设施的资金投入, 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

我国于2010年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方面的投入将增加近300亿元, 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也将大力增加投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首先, 2010年我国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按中央要求, 2010年将全面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将少数集中连片品目改为征收农业税;农业税税率整体降低一个百分点。其次, 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2010年将在13个粮食生产区全面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 直补资金总额为100亿元, 约占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40%。再次, 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新增支出要确保主要用于农村。支持西部“两基”攻坚, 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及向中西部农村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最后,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粮食综合能力建设及扶贫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国债资金的使用向“三农”倾斜。

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免除农业税,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工程。让农村居民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 使老年农村居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使农村居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实现“养老不犯愁”。

五、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较多, 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诸方面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是导致社会不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2. 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建设现代农业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 提高农民的素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这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3.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意义 篇10

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环境

21世纪初,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对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和发展趋势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判断, 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一) 国际政治环境

1、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个问题”, 认为“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面发展, 各主要战略力量及其影响力相对均衡化, 使中国能够在在这个发展不平衡的国际格局中壮大自己的国际实力。

当前,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一些边境的划分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 中印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中国-东盟合作不断深化。由此可见, 我国与周边国家正在增强互信与互利, 赢得了较为宽松的战略空间。

2、面对的挑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虽然当今世界总体和平, 但也有局部战争;有总体缓和, 也有局部紧张;有总体稳定, 也有局部动荡。“9·11”事件后, 美国借反恐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积极强化军事同盟, 以求实现“单极统治”。一些国家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依然突出, 由此引发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除传统性安全以外, 一些非传统性安全, 如恐怖主义、走私贩毒、武器扩散、疾病传播、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使人类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形势。

由此可见,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既面临国际社会诸多机会, 也面临不少挑战。

(二) 国际经济环境

1、面临的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抓住了有利时机,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分享了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促进了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使我国在技术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 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机遇;此外, 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投资回报将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投资场所, 这必将为我们注入大量资金,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平等性将进一步加剧。而且, 国际经济是一个开放性体系, 必然存在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危险和威胁, 如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知识霸权、核心技术控制、地下经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等一些外部因素越来越对国际经济安全构成新的挑战。随着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 世界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 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提出之时就天然的具有两个衔接:一个是与我国的现代化衔接。在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上与温饱指标和现代化指标的衔接, 使我们的小康经济更具现实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2]另一个是与国际标准的衔接。中国到2020年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 大体相当于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际的平均水平。

(一) 2001年跻身世界下中等国家行列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 2000年中国国民总收入 (GNI) 居于第7位。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90美元, 已经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社会发展看, 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发表的《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设立的技术成就指标看, 2000年中国的这项指数为0.299, 处于世界中等水平。[3]从生活水平和质量来看, 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3) 》, 2000年我国生活质量指数为46, 在1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4位。从综合发展看, 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究, 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从1990年的第8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据《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3) 》, 到2000年, 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6%, 在108个国家中的世界排名是第61位。

从以上的综合分析来看,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时, 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居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后列。

(二) 2020年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据国务院研究中心有关研究, 在21世纪的前20年, 若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到2020年, 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汇率计算, 中国的GDP将由2000年的10645亿美元提高到41970亿美元, 名列世界第三位。[4]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认为, 按照2000年汇率计算, 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由2000年的840美元提高到2851美元,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45%。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5亿以内, 人口素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较高水平[5], 义务教育年限到2020年基本达到12年, 基尼系数可能从2010年的0.45左右下降到0.40左右, 回归国际警戒线。[6]根据王涌芬等人的预测, 到201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仍居于世界第8位。据此推测, 到2020年或2030年, 我国的综合国力再上升1-2个位次是有可能的。如果将港澳计算在内, 届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可以进入世界前5名。[7]

综合上述情况, 这时中国将初步实现现代化, 在世界的位置将居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或较高水平。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 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三、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际意义

我国用20年的时间实现GDP再翻两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不仅会实现中国十几亿人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 也会提前实现国际社会 (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 提出的2015年实现全球社会发展目标, 为人类发展作出积极的重大贡献, 这包括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一半;婴幼儿死亡率降低2/3;孕妇死亡率降低3/4;普及小学教育, 净入学率达到100%;在中小学男女生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消除15-24岁人口文盲率。[8]

(一) 为发展中国家助力, 世界将出现多样化的新画卷

目前, 我国已向137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援助, 并免除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欠我国的债务。但我们的援助规模还是有限的, 因为我国刚刚摆脱了贫困。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我国将拥有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技术援助的实力。举例来说, 在我国GDP为1万亿美元时, 假定我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我国GDP总量0.5%的援助, 那么援助额只有50亿美元。如果在2020年我国GDP增加到了4万亿美元, 假定我国仍然从GDP中拿出0.5%来进行援助, 那么, 援助总额就会超过200亿美元。因此,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作出越来越多的实质性贡献。[9]

此外, 如果中国能够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 无疑是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大国提供丰富的经验和重要的借鉴, 将对推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按许宪春的预测, 到2020年, 中国的人口数为143198万人。[10]因此, 在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使十几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将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不是注定要被“边缘化”的, 相反, 只要政策得当, 就能趋利避害, 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如果说, 20世纪最后30年“亚洲四小龙”、东盟的快速发展发展曾经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那么, 中国在21世纪头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努力, 将会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深刻的启示。我国将为多样化的世界增添一幅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画卷, 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从中汲取他们认为是有益的素材。[11]

(二) 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推动世界经济繁荣

我国从2002年正式加入WTO以来, 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持续6年保持在20%以上, 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据海关总署2008年1月1日公布, 2007年中国外贸总额达21738亿美元, 比2006年增长23.5%, 位居世界第三。当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 我国外贸即使只翻一番半, 外贸总额也要达到15000亿———18000亿美元的水平, 位居世界第三。那时, 我国关于健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让发展中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好处的意见, 将会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对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02年11月4日,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接着, 2005年7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正式实施, 标志着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的实质性运作阶段。到2020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规模和外贸规模将超过日本, 而与美国、欧盟相接近。那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一起, 成为世界上鼎足而立的三个经济力量中心。中国和东盟大量的进口和大量的出口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和东盟的1.8亿人民将共享自由贸易区合作的丰硕果实, 实现共同的繁荣。

(三)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推动多极世界格局形成

在20年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加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使我国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物质力量。

首先, 综合国力的加强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其次,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与世界各国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解决贫困、粮食、能源、环境保护、反恐、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问题等, 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这些共同利益, 是遏制冲突和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物质力量。例如, 中美建交前, 双方的贸易、投资关系几乎为零, 而到了2001年, 中美贸易额已高达805亿美元,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45亿美元;2020年, 中美贸易将超过2000亿美元, 美国在华投资也将超过1000亿美元, 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 将有力地制约美国的反华势力。遏制中国, 就是遏制美国自己, 打击中国, 就是打击美国自己。因此, 中国越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就越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12]

美国的单极霸权是建立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的,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将有力地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今天, 欧盟的经济实力与美国已不相上下。欧元的出现, 使美元独霸天下的局面开始动摇。日本的经济实力大约是美国的一半。20年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总量将接近美国, 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此外, 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拉丁美洲的经济已经或即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都具有巨大的潜力。非洲34国也决定致力于建立非洲共同市场, 开始走向联合复兴之路。这些新的经济力量中心的逐渐兴起, 意味着多极世界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形成,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 将成为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一支重要的、积极的力量, 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摘要: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正处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对于我国和世界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背景, 并将小康社会目标同国际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国际意义进行论述。

上一篇:地质条件分类下一篇:反窃电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