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2024-05-13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精选十篇)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篇1

(一)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的“人”,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自然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开始就强调作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的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1】以人为本的“人”又是“社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停留在“自然人”上, 更没有把“作为人的人”归结和还原为“自然的人”。马克思向来反对把人仅仅看做是自然存在物, 强调现实的个人都是在一定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的, 因而是社会存在物。人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人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即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人作为自然界与社会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有机统一。

(二)个体人和类的人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的“人”,是“个体人”与“类的人”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强调指出,“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以个人为本”或“以类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许多人即全人类。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个体, 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是各不相同的;二者不是矛盾的,不能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全体人民,又不能过分强调类人而忽视个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3】任何个人都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现实的个人总是属于一定的群体,总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但我们也不能把人理解为把所有个人都排除在外的抽象的类。事实上,真实的人是由所有个体、群体和类,按一定的结构和方式结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

(三)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的“人”,是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了当代人的发展而且还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所以说以人为本并非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长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的“人”,既强调当代人的发展又不能忽视后代人发展的权利和空间,强调发展的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它体现了一种长远的眼光,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期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要既着眼于当前人的发展,又着眼于未来人的发展,从而把现在与未来有机统一起来,其次,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要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上的分配以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原则;最后,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要把人的实践活动控制在各相关系统可承受范围内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统筹现在与未来,当代人的发展要为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开阔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的发展不仅要为当代人负责,更要为后代人负责,为人类发展的历史负责,决不能“吃子孙粮,断子孙根”。

二、关于以人为本的“本”的哲学思考

(一)世界之本

“本”在哲学本体论中的意思, 指的是世界的根本、基础,即世界的本原和终极本质。传统本体论哲学由于它不理解世界的属人性, 离开人、人的现实生活、人的实践活动, 去追问世界的终极本质, 从而把世界看作是离开人的虚妄的抽象世界。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讨论的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界之本。【4】“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强调世界的属人本质,指出了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把对世界终极本质的追问回归到人及其实践中,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现实世界, 正是通过实践人就将自己牢固地确立为现实世界之“本”。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基础,人是万物之灵,永远处于世界的中心和优先选择的位置。“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根本原则, 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 密切关注人和人的世界, 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的维度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历史之本

“以人为本”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来承担的,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创作者、参与者和承担者。“从历史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力量。”【5】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且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人民群众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智慧,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作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作者,不仅改变对象,而且在改变自我。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就要“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作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历史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人作为历史之本,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

(三)价值之本

在价值论层面,本就是根本和本位,是中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价值论中,价值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主体才成为中心,成为一切事物所指向的出发点,要求根据人的价值和需求来决策行事。在价值论上,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人的价值第一位。“以人为本”指明了基本的价值导向:就是社会发展依靠人和为了人,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价值主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以人为本”这个“本”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多数人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价值关系中, 始终是物趋近于人, 人是价值的中心、根据和目的。把人民利益作为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辩证思维

(一)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人集目的和手段于一身, 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实现自己的目的, 他必须把他人当作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样, 他自己也是他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 这是一种相互的关系, 在其中, 人人是目的, 人人是手段。”【8】从目的意义上讲,“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手段意义上讲,就是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就把人既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又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接着又说:“‘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 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9】因此,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以人为本”思想正是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

(二)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

“以人为本”既是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从应然性角度看,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以人为本”这种理想追求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并力求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得以实现。【10】“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贵民重民的“民为邦本”的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从实然性角度看“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为从“以人为本”这种理想追求的实际表现情况看, “以人为本”原则从古到今都没有很好地贯彻和落实, 更不用说实现这种理想追求。【11】古代的民本思想,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治人”和“治于人”的根本关系。西方的人文主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想,直接撇开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带来整个人类的解放。以人为本是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是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

摘要:本文拟从哲学角度, 分别对“人”和“本”进行哲学思考和以人为本的辩证思维角度出发, 以揭示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而丰富的哲学寓意。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思考,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李秀林,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韩庆祥, 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4]张奎良,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J].哲学研究2004 (5) .

[5]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人民出版社, 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7]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 2004-03-01.

[8][10][11]王成光.关于“以人为本”的辩证思考, [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05.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篇2

摘 要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着 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以人为本;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群众观点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本文拟就“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哲学上予以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历史渊源

什么是以人为本 ?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具体地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人

【2】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古希腊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原初的“自

然”转向了人事。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 把人对神的崇尚, 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 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 把对“人”的理解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一词最初出自《管子·霸

【3】言》:“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指建立霸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儒家以人为本, 肯定人的价值。孔子首创了人本主义的哲学体系, 否定了传统的天命神学, 认为“未能事人、焉

【4】能事鬼”、把人从天帝、鬼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肯定人“惟万物之灵” , “天

地之性人为贵”的价值判断, 把人作为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儒家认为, 人惟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中最宝贵的存在。

二、“以人为本” 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 是前进性的运动, 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辩证的发展观强调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强调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协调的而不是孤立的、不均衡的发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从实践的结构来看 ,它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构成。其中,实践主体 ——人 ,是各要素中唯一具有自觉能动性的要素 ,因而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 ,居于主导地位。它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 ,也是实践结果的支配者和享用者。从实践的特点来看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目的性 ,人的实践活动正是以其目的性区别于一切非生物的运动和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活动 ,实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满足人的需要。从实践的功能上看 ,它包括创造客体的价值 ,增强主体的素质 ,提高实践手段的水平,因此实践的功能是围绕着人的价值需要和发展。实践离不开人 ,离不开人的利益、需要、目的。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可以说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

三、“以人为本” 思想对唯物史观中人的理论的体现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摆脱自然界对人的威胁,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 ,社会的发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相比, 主要指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同时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在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正

【5】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马克思主义正

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坚持群众观点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共产党宣言 》 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6】因此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最终实

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 ,是无产阶级政党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四、“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原理告诉我们 ,人口因素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 ,开宗明义地指出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 ,“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 ,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7】 艺术、宗教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种群众史观, 而不是英雄史观。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论述中 ,他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它决定着生产力 ,最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及快慢。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民群众 ,因此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顺理成章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它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完成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 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 而是平民大众,【8】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就深刻揭示了群众史观这一观点。

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 关键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的一个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发展观规律不是外在于人和人的活动的, 而由无数人的活动的合力作用形成的结果。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主体, 而且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其次,人民群众改变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本身就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世界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是利用客观规律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的过程。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挥作用的。最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证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法宝之一。这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只有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都有序、平稳的展开,并最终取得胜利。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者生产的 ,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发展 ,物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的上层建筑

和意识形态 ,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起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始终坚持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 ,才能使我们党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说 ,以人为本 ,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 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不只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而是要以人民整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只是以人的经济利益为目标, 而且更是以人的社会生活质量精神生活品质为目标;不只是以人的眼前利益为目标, 而且更是以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 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出现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失衡局面;在经济日趋活跃、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 社会经济秩序的规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等问题。我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所做的积极努力。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不分的职业、阶层、民族,他们都是平等的, 没有主次、先后、高低之分,都应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平等保护。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发展民主和法治, 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价值。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它符合中国最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有利于激发个体活力,从而激发社会活力,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是新的历史时期高举人的旗帜,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创造力的重要举措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贯彻,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普遍的体现,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事实。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

5【2】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3】《管子·霸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孔子:《论语.先进.第十一》,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文选》,人民出版社,200

4【6】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6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69-02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我们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首先就要从以人为本的“人”开始着手。从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关于人的概念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黑格尔曾经提到过关于人的观点,他虽然克服了传统宗教神学对人的理解,认识到了人的劳动性和对象性,但却难以摆脱其唯心主义实质,还是把人当作思维本身的产物;费尔巴哈则彻底推翻了黑格尔关于人的唯心主义解释。他认为人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但他的这种观点同样是不科学的。他所谓的人的现实性,只是直观地抽象地去理解人,他的活生生的人只是人的肉体、人的血液的物质方面的现实性,而马克思对人的概念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在其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受,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重新解释了人的概念,他强调的是人作为有思想有思维的动物,是要将自身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去理解和审视的。

我们在此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所指的,就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而就社会主义事业来讲,每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参与者都属于以人为本中人的范畴。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来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1.以人为本在价值观层面的内涵: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指导原则,更是一种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指出了前进方向,同时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方式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社会性的。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着某种实践活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告诉我们,在道德层面来讲,每个人都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尊重自己及他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命权力。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各种道德缺失现象频出。而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正是针对各种道德缺失状况所做出的纠正和弥补。马克思人的思想中关于人道主义的解释,是真正从人出发,维护个人权力,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2.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要明确的是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答案无疑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群众。所以在社会发展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了解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首先要明确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没有独立性,只能依靠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存活,人不会与共同体之外的事物发生联系和交往。所以在这一阶段个人和社会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他们受原始社会关系的阻碍不能有充分的联系和交往。

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与社会已经有了全面的关系,以及多方面系统的能力体系。虽然这时的社会关系是以异己的物的关系来呈现的,人的发展依然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约束,但这已经为第三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的社会状态向另一种全新的、合理的社会状态过渡,即由人受历史必然性统治的状态向人支配社会关系的状态过渡。人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人的身体、智力、潜力和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马克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创造者,人的发展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同时又不断地努力打破这种界限,从而创造世界改变环境。个人得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指导性的意义,但就具体而言,在企业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就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相对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状况而言的。而人的价值又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另一层面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人的价值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企业只有将关注点转向职工的需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使员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另外,许多企业也注重人才的建设和教育,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力,是能够进行建设和教育的。人的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例如人的教育和培训、人才的选拔和流动机制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人能够主动并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使其能为我所用。所以人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企业要获得利润,获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创造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去激发其潜力,在员工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财富。

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一点,就是人能够进行生产活动——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初也是最必要的实践活动。人的本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就是人的需要,人能够进行劳动生产,以及异化劳动都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当人在接受教育或培训以后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同时,反过来他也会利用自身的技能去改造周围的环境,从而导致个人所在的整个企业的发展。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以人为本理念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每一个单个的个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所以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体及基础力量。虽然人民群众是政府管理的对象,但政府应当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给予人们应有的权力和保障。虽然政府和国家处于管理者的地位,有管理人民的权力,但更应该明白政府和国家所拥有的权力是由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是来源于人民的。政府的本职工作就是要服务于人民。

以往的资产阶级也讲人权、人本思想,但是资产阶级不能摆脱其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他们只是把人权、人本思想当作借口,实际上只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而无产阶级则完全不同,无产阶级代表的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无产阶级奋斗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更要遵循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政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当中去,关键是要转变执政理念。政府的职能要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人,才占据社会的主体地位。而政府的角色则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和利益,只有彻底转变政府角色,才能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各项政策当中去。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是在围绕人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政府已经明显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例如各种税费改革;国家加大力度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以及一直在进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讲大话、空话,贴近基层人民群众,体察民情;实干兴邦等都体现了政府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体现。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把人民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舟,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其中也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唯物史观也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对人民群众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从量上来说,是指由大多数人所构成的一个群体;从质上来说,则指的是一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或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的人。这里的人民群众则正是以人为本理念中所指的人的范畴和概念。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此外,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对社会的精神文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关系变革的决定因素。所以,从古至今无论哪个时代虽然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各不相同,但不变的是,如果哪个朝代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那么是必然要走向灭亡的。所谓民心,对一个国家的统治和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政府一直在转变角色和作风,并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差距,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等。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现实的社会性的。可见除了在物质生活层面,政府还需要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敏.超越人本主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牛献忠.人的建设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3]姚颖.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浅析“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 篇4

早在几千年前先哲们就已经提出“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 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法则, 现为众多国际先进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所推崇。此法则用在管理上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在观念上应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切从员工的利益出发, 根据员工的特点知人善用, 在充分发挥每个人自身价值的同时使企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但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并不表示企业是慈善性的机构, 也不表示员工不能被处分或解聘, 管理人员要尽量因才适用, 公平待人, 根据表现给予奖惩。有时, 管理人员为了维护单位的利益, 必须执行某种不愉快的工作, 也会因此使部分员工失望或受到伤害。在此种情况下, 管理人员要使用最温和及最有耐心的方式来和员工沟通。

管理人员要设法让每位员工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完成某些重要的事情, 基于这种想法, 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管理人员应该对部属持这种看法, 但这种态度是装不出来的, 你必须真正相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才行。让员工觉得自己重要正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因为使员工觉得重要, 会鼓舞他们有更好的工作表现。洛克菲勒就曾说过“我会付更多的薪水给擅长待人, 而非擅长处理事务的人。”高昂的士气是增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勉励每一位部属, 提高他们的自尊和士气, 鼓励部属努力发展他们从未探索过的90%的潜能, 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绩效水准。管理人员如何使部属觉得重要呢?首先要聆听他们的意见, 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 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你在赋予他们责任的同时, 也要赋予他们同等的权利。徒有责任没有权利, 会摧残一个人的自尊;最后要让员工知道你很赏识他们。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喜欢被赞美的人, 正因为此, 作为管理人员更应该经常表达对他们的赏识。

管理人员要尽量留住优秀的员工, 这也是尊重员工。因为, 只有尊重员工, 才会想尽办法吸引他、用好他、留住他。企业的发展需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 需要提供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 对于最优秀的人才, 是决不能吝啬的, 借助慷慨的薪资, 你将会拥有一群苦干且效率高的员工。用高薪吸引优秀的人才只是第一步, 要培训并留住他们, 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培训一名新员工, 如果任其离开, 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 而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管理人员一定要铭记“优秀的人才是很稀少的———所以一旦发现他们, 就得尽量地留住他们!”。前通用汽车的最高主管阿弗烈德·史隆就曾说过:“你可以拿去我的资产———但将人员留给我。五年内, 我一定可以将那些资产再赚回来。”管理人员的成功要靠部属的表现, 企业的成功亦是如此。人才比计划重要, 留住好的人才是优良企业的标志。

最成功的管理人员通常也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多听少说。倾听是一种艺术, 这种艺术的第一信条, 就是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 当和对方交谈时, 要尽量屏除其他事物的干扰, 让对方觉得他是除你之外的唯一在场者。事实上, 我们许多管理人员在和员工建立上司/雇员关系时, 犯了一个错误———把关系变成老师和学生一般。虽然老师一般都是站得高高的, 并且包办大部分的讲话, 但一位好老师也知道如何去倾听他的学生说话。优秀的管理人员也因如此, 管理人员对部属扮演权威者的角色, 会使得双方产生敌对的关系, 使得有效的沟通中断, 最后变成谁也不听谁的。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信息, 还使别人觉得重要。不断的和下属沟通, 倾听他们对企业的建议, 你会知道他们周围发生的一切, 更会感觉到你的员工是新构想的无价来源。

赞美是所有激励手段中效果最大的。赞美具有一种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 是管理人员鼓励部属的最佳方式。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就曾说过:“人们嘴上要你批评他, 其实心理只要赞美”。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 必须了解赞美别人可以使人成功的价值。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赞美你的员工, 而此种赞美对他们来说, 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般。让员工知道你欣赏他们的表现, 他们就会表现的更好。因此, 身为管理人员, 要认真寻找机会给予员工真挚的赞美, 而且一旦找到机会, 就马上给予赞美。因为赞美不会在隐秘中茁壮, 员工也是如此。

优秀的管理人员还应掌握批评的技巧。当部属有人犯错时, 管理人员若不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就太过于纵容了。但批评必须有技巧, 否则会具有破坏性, 批评应该是对事, 而不应该针对做错事的人, 那样会打击他的自尊。同时, 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原则, 讲话单刀直入, 如果你对某位部属的工作不满意, 你不该马马虎虎———你必须表达你的感受。你必须刚柔并济;换句话说, 你必须保持管理人员的角色, 同时也必须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在讨论问题前后, 不要忘了赞美, 而且要试着以友善的口吻结束。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 不会使对方遭到太过无情的责难, 或是引起对方的愤怒。此外, 不要在第三者面前公开批评某个员工。在第三者面前责备某人, 不仅打击士气, 同时也显示你极端冷酷。这种行为不仅会引起对方的难堪和愤恨, 同时在场的每个人也会有困窘和不安的感觉。作为管理人员要知道:你的工作是扮演一个问题解决者的角色, 掌握批评的技巧, 会使你的成功率大为提高。因此, 在你的员工表现不佳时, 你先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 然后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你的部属会觉得有人支持他, 会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他不仅会感激你, 而且会竭尽所能, 不让你失望。

鼓励员工参与新决策的制定。人们不喜欢放弃他们已经拥有的, 不仅如此, 人们对任何改变还会产生基本的抗拒。因为改变表示人们必须有所行动, 要进行调整, 要做些不同的事,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保持现状要容易多了。任何企业的管理人员都不希望在全体员工的埋怨和抗议下实施一项新的决策。那么尽量鼓励员工参与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决策, 如果你希望你的部属全力支持你, 你就让他们参与进来, 而且越早越好。让员工参与决策, 借助员工的参与, 你即可以避免伤害他们的自我, 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一位有效率的管理人员总是会在计划的构思阶段, 就让部属参与其事。由于信任同事并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 优秀的管理人员在任何新冒险的初期就会获得广泛的支持。事实上, 人们只会经常抗拒他们未参与决策过程的任何改变。而聪明的管理人员甚至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构想, 并给予奖励。要知道:你越允许员工参与某项新计划, 他们就越会支持它。

冒险可以激发出创新、勤奋和高度的进取心。作为管理人员, 要鼓励部属冒险, 让他们知道失败为成功之母。一个冒险的环境要由企业的高层来塑造。假如最高主管没有这种精神, 很可能你就无法在企业的其他部门找到这种精神。这种特质要由上而下地渗透, 最高主管必须赋予高层主管冒险的自由;同样, 高层主管再将这种自由延伸给他们手下的每位员工。每一位主管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对大小事物均要有绝对的决定权。而当两位主管之间起了冲突时, 上级主管必须判定事情是在哪位主管的管辖范围内, 然后全力支持这位主管的决定。管理人员对不佳意见的拒绝一定要谨慎, 因为对员工建议的批评, 自然会打击他们提出建议的信心, 使得往后再也没人敢提出任何建议了。让人自由自在地尝试冒险, 并允许错误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正是滋润个人成长和创造力的最佳营养品。因此, 请全力支持下属大胆的尝试和不断的创新, 要能接受他们的失败, 要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 要提醒你的下属:失败并不可耻, 一失败就放弃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最好的企业都是从内部培植人才。如果一家企业经常向外求才, 一定会使得员工士气低落。这种在企业内部培植人才的作风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气氛, 使每位员工都会为企业的长远未来打算。刚刚进入企业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不必永远在基层工作, 只要他肯增加技能, 充实学识, 在企业里其他的工作机会多得很, 只要多留意就行了。这样的制度会将员工的离职降到最低的程度。要知道:每一位员工都需要企业花很久的时间加以训练, 员工的离职就是企业的损失。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到, 在企业里限制别人发展也就是束缚了自己, 他能否获得升迁, 取决于他是否训练他人来取代自己的职务。如果一位管理人员为了使自己在企业中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因而不肯训练别人接替自己的工作, 那么他自己便丧失了升迁到其它更高职位的机会了。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得法, 所有的员工都有平等升迁机会的话, 人才总不会被淹没的, 优秀企业的制度应该能确实最佳的人才升迁到企业的最高阶层。而企业如果不能由内部发展出一个管理团队,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弱点。培养人才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职训练, 在一个管理优秀的企业里, 没有一个人是不可取代的, 因为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有储备人员, 可以在需要的时刻接替他们的工作。因此作为优秀的管理人员你也一定要训练能取代自己的人。

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是不怕以身作则的, 会在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忱方面为部属树立良好的榜样。你以身作则, 你的部属也会很快地追随。要知道, 员工经常会模仿管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纪律———不管好或坏。一位优秀的管理人员应是其他人的榜样, 食言而肥的管理人员会破坏部属的士气, 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损及个人的威信。因此, 作为管理人员, 你不仅要在外表装束上提供良好的典范, 更要在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上树立榜样。因为身教永远胜于言传。

管理的模式有很多, 每个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但不管在那种管理模式中, 优秀的管理人员都会以“满足别人需要”和“公平待人”为出发点, 会注重每一个人的价值, 会强调坚持原则和以身作则, 会鼓励积极参与和冒险尝试, 会懂得真心帮助员工并和员工一起分享工作的乐趣。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赢到员工的尊重, 才能使企业里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管理哲学的精髓。

摘要:该文从管理学、心理学相关角度提出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文中描述了企业的管理人员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 艺术的管理, 掌握管理中的技巧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企业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文对企业管理人员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人力资源的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篇5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揭开了唯心史观和宗教神学的神秘面纱,面纱下面是空洞的“历史”,而非人;而唯物史观则深刻地认识到,“历史”不是空洞的历史,而是“人”的历史,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活动。所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形成的,历史也是在人类追求自身目的的实践之中演进的。

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 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人的内在本质在外部的现实表现,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活动 成为外部的现实。正如马克思所进一步指出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从这样的理论中只能得出“以人为本”的逻辑结论。唯物史观对人的理解,与其他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存在着根本区别,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由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当人们同物质生产资料处于不同关系的时候,人们就会在社会物质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会具有不同的存在和不同的特性。而随着物质资料及由物质资料决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也就跟着变化,从而人们本身也就发生变化。由于“现实的人”具有丰富的现实特性和发挥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因此在唯物史观看来,“以人为本”这个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反对社会历史的神创论、主张人创论的时候,在反对神的权威、提倡人的权威的时候,在反对将人不当人看待、强调人的类特性和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的时候,唯物史观理解的以人为本与其他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解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在涉及到人类内部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动力的时候,唯物史观的理解就与唯心史观基础上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民本主义存在着根本区别。

唯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也不能简单地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当今一切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最高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历史的动力,树立一切依靠人,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实践“以人为本”。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基本矛后的解决,阶级一斗争的开展,改革的实行和深化,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所以,人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在历史发展中,人的动力是物质动力和 精神动力的综合。精神是人所特有的,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特殊的动力作 用。在实践生活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因此,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 展的动力。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历史的目的,一切活动的归宿都是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全面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是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发展的明确理论指导。

以人为本,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领导 全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更不是为了某一部分人或少 数人的特殊利益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发展,因此,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拥 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 标准,使人民群众既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让发展 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上 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意义,做到尊重人、实现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坚持“科教 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 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 素质,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含义,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也 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正 确总结。

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黑格尔的哲学思维 篇6

关键词:思维;自由;回归

当我们提及起“思维”便能知晓它是人凭借其本性就能有的能力,它承认了人之为人的真实本性,使得人自身与动物得以区分开来。思维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我”作为这个主体,以思维为对象,通过细密的研究掌握概念如何是其所是,揭示世界的规则与规律,使思维的主体通过外在的行动与心灵进行一种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回复,使这个“我”在自身之中是其自身,与自己应该所是的自我得到同一。

一、一般思维与哲学思维

人能够自称为“我”,这是人与动物和自然事物的区别,“平常我们使用这个‘我’字,最初漫不觉其重要,只有在哲学的反思里,才将‘我’当作一个考察的对象。”黑格尔在《小逻辑》导言的开始部分就說道了人之为人在于思维,但如同那个人人都能自称的“我”和在反思中作为考察对象的“我”来说,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哲学思维和那个使人之为人的思维也是有所区别的。

二、对思维的思维

一般说来,我们意识到的情绪都被表象为表象,而之所以哲学思维不同于表象便是在于,哲学是一种对思维的思维,也就是说,是以概念去替代表象。因此,一种“不惯于作抽象的思维,亦即不能够或不习惯抓住纯粹的思想”的困难便足以解释哲学的难懂性。而另一种观点则站在“人凭其本性就能够思维”之上,认为哲学“似乎没有研究、学习和费力从事的必要”。这种对哲学的态度最终的落脚点实则是放在了对于哲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思维和把握。哲学思维是对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发现,而这个被发现的内容便是哲学思维的内容,即是那些意识所形成的内在与外在的世界,是一种精神性的世界。这样的一种有精神所形成的世界之所以可以作为哲学的内容,是因为它并非是纯然的内在活动,它能够对现有的经验表象进行改造,内外渗透,从而造就世界。思维的作用不断的通过自规定与自否定,将意识纳入到主体和主体生活的构架之中,使其产生意义,最终能够冠以“现实”之名,从而可供哲学以思考。

往往我们所认为的这样一种以“现实”为内容的思考活动是经验性的行为,因为不管是任何一种意识或是精神性的活动,我们都需与对象事物有密切的接触,根据具体的经验和见解,“对当前的实况进行考察,尊重现象,承认现象;睁开眼睛观看存在的东西,并且尊重和承认这种直观”从而使内心的意识活动与对外在事物的先前直观相对应以此来把握真理。然而,这样的以经验的方式来寻求事物真理的思想又是不同于一种哲学的思辨。哲学思辨的意义通常是在于把经验性的思考内容的空洞性与不确定性给予弥补,而不是总是停留在一种直接的被给予的事实和材料之上,通过对经验科学中的普遍性和规律加以应用分类,以哲学思维的方式通达到真正必然性的反思,以把握自身内容的概念与现实性。

三、思维的自我回归

思维应该如何在“我是我”的同一状态下去寻求一个不同一的状态呢?思维看似与感觉、直观等诸多的精神活动相并列,但是与这种彼此外在的个别性的感情事物相比,思维有着能动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思想的形成或规定性一般是普遍的抽象的东西。”思维对外物进行掌握和统摄,并于他物之中取得自身的确定性。作为能思的主体的“我”来说,当我说出“我”时,这个“我”即是指排除了一切他物的“我”,但是这样的一个“我”又是任何一个排斥了别的事物的“我”。我所拥有的这个“我”是和别人所共有的,因此“我”是一个自在自为的普遍性,这样的一种大家所共有的“我”就如同是个人的情感、表象所共有这一个“我”一样,而作为抽象的“我”来说,“我”则是纯粹的自身关系。这里的纯粹何以得以纯粹之名?当我们在特定的情况下说出“这一个”时,我们将其保留,但是这个被保持下来的“这一个”已经不是当时所说的“这一个”了,它从一个直接的指示变成了间接的,而它之所以可以被保留用来指称,是由于它不是别的东西,即不是那个作为特定的“这一个”,这样的经过否定作用得以持留下来的即是那个单纯的、纯粹的“这一个”。

哲学的思辨是以一种纯粹的思维形式和纯粹自在的精神来进行活动的。思维和精神得以纯粹便是自由的,一个纯粹的思维主体也是自由的。因为自由的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精神便得以可能,在同一与不同一的矛盾转化中,对象物是自身,自身也是对象物,在忠实于自身的同时,又力求征服对方。自由的思维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反思,自由的精神意识也依靠自身从而形成自我意识,一个自我面对另一个自我时,否定对方,并又在对方之中确定自身。思维的本性是自我做主,精神的活动在自身之中,我们是以自我否定的方式是我们应该所是的那样,如此,便是黑格尔所谈到的哲学思维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2009.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1997.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1981.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历史主体,全面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摒弃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 从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 将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 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在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位, 以人为核心, 以人为目的,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坚持和继承了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根据时代的变化,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思想, 是与唯物史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 为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 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表明,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 是一切活动的目的所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依靠人和为了人的有机统一, 是对人的价值的推崇和高扬。

一、以人为本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

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力量, 人民的利益同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构成社会发展的过程,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是历史创造者。人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若没有人的参与, 社会的物质生产,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就不能发动和进行, 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若没有人的参与, 蕴藏在人类身上的巨大天赋就无以发挥, 人的本质力量、创造性和主体能力就无以形成和充分发展。虽然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 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但是人又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 在一定的程度上突破这种限制, 人就是在这种限制和突破的统一中创造历史的。

社会的存在, 是作为主体人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 “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历史是一个是人所创造的属人世界, 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历史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 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

唯物史观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 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社会历史的一切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所创造, 这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动力。

从根本上说, 社会历史的发展源于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无限创造力。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 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 而是平民大众, 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表明,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早在一百多年前, 马克思就曾指出,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 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本质的发展。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 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且愈来愈成为第一资源, 人的本质、人格、品质也成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成功架构高效运行和改革创新的主体保证。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民为价值主体,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人们各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 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必须强化和突出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的地位, 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决定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 必须始终围绕人的需要和发展而展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它的最后的价值归依, 最终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享受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也是人民群众, 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政治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和发展, 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要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深入实际, 体察群众, 顾全大局, 着眼长远, 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必须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

在一定意义上, 社会发展的历史, 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 是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在人类的生产实践过程中, 生产者本身也是改变和发展着的, “炼出新的品质, 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 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 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是发展的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

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认为,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的思想, 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一个由“人的依赖关系”开始, 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就其主要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 人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类特性, 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就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的全面发展。第二, 人的社会特性的全面发展。人必须创造和发展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 并合理地建构自己所拥有的这些关系, 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均匀地发展自我。第三,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人作为有个性的个人而与他人相区别, 自由充分地表现自身的个性魅力和丰富性,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和最高体现。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与目的。人的发展不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也是社会历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历史说到底不过是个人和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 坚持发展为民, 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放在一切决策和决策实施的首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都着眼于人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单纯的经济增长, 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需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既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 更看到了人的发展, 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中心, 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和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坚持发展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 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爱民、亲民、为民的执政本质,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大浩.“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4) .

[2]杨兴林.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命题解读[J].新视野, 2007, (3) .

[3]刘远传.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J].江汉论坛, 2007, (12) .

[4]谢维楚.关于“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

[5]宁小梅, 刘期彪.论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意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

小议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篇8

“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向,“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任务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它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治国策略,是政治执政的指南针,它强调了个体平等,确定了人与其他事物,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哲学观是对精神的追求,在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传授某类自然科学知识,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可量化的物质财富的积累,课程体系从以人为本出发,形成科学的教育哲学观,还要重视学生的精神变化,从根本上改进教育,用精神力量去感化,提供哲学基础,实施推动力,给予教育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1. 强调个体平等。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决定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从深层次来说,强调了个体的平等,确立了人类的地位和优势,逐渐强调了个体价值及人身地位,注重个体的相对自由,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它还体现了个体价值的多元化,个体的个性差异以及个体所需的利益多样化,肯定了个体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强调了个体应拥有的各项权利,确立人人平等的教育哲学观。人的存在才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人文关怀和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也是在教育中所要体现的,如此才能让文明得到更有效的扩展。

2. 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在教育中让学生科学地看待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明白自然和生命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的哲学关系体现在人要融入集体中,个人主义要和集体主义相融合,人与人的关系包涵着人对自身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和谐对待。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协调发展,让人从群体中真正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而解放出来,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本质上实现人的自由和尊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二、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分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阐述了“人”并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自然的产物,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的载体,是自然、社会和精神三者的统一,以发挥个人价值为原则。就教育哲学观而言,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方式,通过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教育而体现自身价值,通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而富有时代精神和持久的生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不仅存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贯穿在广泛的教育之中,可以从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这三方面来阐述。

1. 人的自然属性。

从人与自然的相关属性来说,以人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了科学主义的精神,人是自然的产物,关爱自然就要注重人的各种需求。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将教育运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秩序。教育哲学观就要以人的自然属性为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学生能够科学并且理性地对待自然界,还能正确看待个体自身与自然的相关关系,明白生命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个体的生存和自然息息相关,珍惜生命也要珍爱大自然。

2.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包括个人和集体主义的融合,人的个体、群体价值的统一。人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存在于群体中,从社会属性来说“以人为本”就要照顾到其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合理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根本的目的在于学生能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风气和秩序,教育应该是教导学生做文明人,在受教育中能够时刻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哲学观中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人从属于社会,所作所为都与社会息息相关,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 人的精神属性。

人的精神属性阐明了人与自身的关系,人自身对物质的享受以及在精神上的追求和谐共处,精神上的力量能支持着人的健康的情感体验,能使人获得价值和尊严的强烈感受。教育是由教和学决定的,离开了人,教育就缺乏具体的内容而成为空壳。由此在教育哲学观中就需要从“以人为本”出发,良好的教育深入人心,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心理和物质感受达到协调发展。

三、以人为本教育哲学观解决措施

“以人为本”把人放在首位,这样的教育哲学观为我们指明了教和学的行动方向,决定着人的自觉行动,在教育中一切以人的名义出现的问题,都具有教与学之间密切相关的具体内容,遇到相关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措施也应如此。在教育中学生是具体的人,不能脱离教育实际中遇到的具体条件和现实的可能性而漫无边际地谈论学生的问题,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由此,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的解决措施就从树立科学人本理念、找准人本切入点、构建教育服务体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构建起和谐的教育体系。

1. 树立科学人本理念。

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本理念是引领教育的重要思想,有效教育是推进学生素质的基本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主体是人,是未成熟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人,要以教育人、引导人为出发点,关心人、帮助人,对人的肯定与尊重是教育的前提,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让学生的教育发展成为其自觉的追求,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和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正确处理人文关怀。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形成就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如果没有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基本素质就难以全面提高,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强化教育哲学观,牢固树立人本观念,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才能以实际行动实现教育的人本化。

2. 找准人本切入点。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表明,在面对教育对象时,可以找准切入点直接或间接改变人的需要、行为和动机,达到教育的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平时需多参与学校整体的教育,树立服务观念,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高度的支持与协助,以有效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善用教育原理,以尊重、肯定和接纳的态度发掘学生困难,倾听其思想,帮助其解决困难问题,使学生不会迷失自我成长的方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其理论传授、舆论引导、实践教化等都可成为人本理念的有效切入点,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共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精神风貌和文明行为规范,形成科学民主的氛围。

3. 构建教育服务体系。

没有成功有效的教育服务体系,教学的一切目标都将成为空谈,甚至连学校的设置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传统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压力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提供具有不同专长学生成功的机会,以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还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能够得到相应的心理调节和指导,创造情感互动环节,使其能和他人相互沟通,和谐相处。学校还需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和咨询,目前有的学生心理十分脆弱,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学生因不堪忍受打击而自杀的现象,这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要经常开展心理交流活动,让学生解除积累的心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处于教育中引导地位的教师,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教育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每位教师因为其社会背景以及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都不尽相同,价值观及人生哲学也不同,但是学生是所有教师共同服务的对象,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教育专业素养,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使教与学更符合教育的原则并且让教育更有成效,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用奉献和付出的心理优势拉动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品质。

四、总结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呼唤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才能使生产力稳步发展,物质财富的建设才更加有意义。这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还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着眼点,增强学生的体魄,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培养其良好的品格,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开拓其个性张扬的自由空间,将其塑造成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理论学刊,2004,(8).

[2]邱祥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3]戴树根.论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德育观的确立[J].湖南社会科学,2004,(5).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篇9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出了图书馆学五法则:“书是为了读者用的, 每一个读者有其书, 每本书应有其读者, 节约读者时间, 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根据以上法则来衡量, 我们发现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主要体现在: (1) 在服务管理上, 仍是惩罚多于教育, 缺乏与读者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和互动; (2) 在馆藏资源利用上, 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挖掘的文献资料所蕴藏的信息的深度还不够, 许多文献的潜在价值并未被读者充分利用; (3) 服务理念方面, 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较少, 对读者成分的分析不够细化, 缺少多元化服务。

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思想内涵

所谓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主要指服务人员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 一般不通过普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而实施的一种服务方式。人性化这种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早有体现。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阮冈纳赞五法则中, 有四项法则与人直接有关, 是人性化思想具体化。其核心是, 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满足人的需求,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 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 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相互依赖关系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 因为服务不是僵化的条文, 也不是冷漠地按章办事, 而是面对活生生的读者, 投入相当的情感和思考, 以及相互沟通。对各种“规范”之外的需要, 要给予富于人情味的关注和做出富于创造性的应对。图书馆推行人性化的服务是为了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 工作更具“人情味”, 给读者一种亲和力。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 以及这种人文精神中所凝聚的实践智慧、处世方略、审美魄力和情趣等, 对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与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解决当今社会各项领域中的人文困扰, 这也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 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图书馆员的形象、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直接的体现, 只有很好地解决图书馆服务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 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图书馆工作中敬业奉献的具体体现。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 与它所倡导的君子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密切相关, 而这一精神也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品格。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每一个馆员都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2. 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

以人为本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儒家认为, 人是天地间万物之灵, 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社会价值系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扩大, 而社会价值系统理所当然地能够规范和调节个人的价值体系, 人既是情感化的, 又是社会化的。所以应以儒家思想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思想为基础, 并将其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3. 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就是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

所谓入世精神,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儒家文化的主流是经世致用, 治国兴邦, 这种入世的态度在当今社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积极的参与意识, 即主人翁精神, 重视和强调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四、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 又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所以说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 还是从馆员自身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都有着深层次的服务含义。

1. 图书馆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

图书馆事业的成败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图书馆领导者要考虑对员工的培养教育, 关注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以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教育。领导者要善于观察, 善于引导, 善于升华, 与员工充分沟通, 知人善任,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建立一套吸引、稳定、激励人才的有效机制。

(1) 信任激励

现代管理中, 任何群体成员都有受人尊重、被人信任的需要, 尤其希望得到领导者的信任。领导者的尊重和信任, 会激发下属产生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 反之, 群体成员被人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产生失落感, 表现为工作灰心丧气, 甚至对自身的发展和升迁感到悲观失望, 这是一种不利于增强团队士气的消极心理。图书馆领导要适时采取信任激励的方法, 使组织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 关怀激励

儒家认为:“上下同心, 其利断金。”关爱馆员, 经常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 应成为现代领导者具备的领导风格。认真细致地了解馆员的心态, 搞清他们的需求, 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他们, 使他们的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 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为图书馆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 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服务。

(1) 研究性阅读

信息整理属于文献资源研究性阅读, 根据就业需求分门别类, 简明突出科技信息时效性, 通过馆员的加工, 一般是: (1) 经常根据发展计划及科技部门需要及时提供给需求者。 (2) 通过服务咨询向大学生推荐。 (3) 注意大学生读者需求最新信息, 有关科研, 生产课题, 推荐有关学科或专业进展及科研成果。例如:我院近两年新增置商务英语专业, 大学生学艺注重时效, 除本专业外, 还有如索引、文摘、快报等。或者馆员在内容和形式上经过信息加工, 使学术性和大学生的专业性和谐, 目标明确。引进适合他们阅读与学习的商务英语系列丛书等, 开阔他们的新思路。图书馆针对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开展个性化主动服务, 配合教育创新服务, 不仅是对传统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正常延伸, 而且是对适应网络环境的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全新拓展,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就业资源的使用效益, 必将成为今后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2) 学术性阅读

阅读学术性资料, 研究学问, 创造就业环境。如阅读学术性资源, 有学术性、技术性特点, 在各类型报刊中, 出版数量最大, 拥有读者最多, 也是图书情报部门收藏和利用的重点。它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等内容, 大学生可获取学术性信息。

(3) 和谐性阅读

最好的动态科技信息是最适用的信息。高校图书馆向大学生推荐进展性刊物, 主要是学术期刊, 它报道了各种学科或专业的科研动态、工作综述和展望。大学生通过学术期刊, 可交流学术经验, 了解基础理论、实验技术或生产技术边缘学科, 等等。

参考文献

[1]刘群.从心理学角度看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 (2) .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篇10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人人相关, 是普通人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并非高不可攀、玄而又玄的理论, 而是普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普通常识”。经过化解和归纳, 充分认识“普通常识”的科学性规律, 便可以成为“平凡真理”, 进而又可成为“社会共识”, 使大众对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产生认同。同时, 人居环境科学又是需要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探索才可以实现的科学理论, 它要将“普通常识”“平凡真理”“社会共识”从一般感性上升为科学理性, 它渗透于各个学科的理论之中, 融汇贯通成为一个大的学科体系, 最终成为渗透于日常生活与建设活动中的“普世哲学”。

可以说, 人居环境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但是面对的情况又是错综复杂的, 各有特殊性, 因而也可视为永远的“学术前沿”。从人类的发展前途来领悟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 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信心。此外, 人居环境科学是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所做出的理论探索, 在世界上也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

就中国人居环境而言, 中国社会也正处在转型之中。当今的时代发展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世界的发展也面临转型, 今天可称为是“大转型”的时代, 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大的时代背景。

“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成绩显著但问题严峻”, 这是转型过程中, 中国呈现的特点。同西方相比, 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化的发展急速, 规模浩大, 中国对问题的认识及对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西方的发展模式, 包括一些已经证明不合适的模式等, 仍在中国重演, 这迫使我们必须在总结30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多方借鉴、研究, 探索中国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在学术领域涉及多个重大问题, 包括:科学与人文、中与西、古与今、城与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等等。

记者:您的著作中曾提到:“世界任纷纭, 我自觅转型”, 请问您想强调的是什么呢?

吴良镛:历史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转型的过程。在世界问题的纷纭变幻中, 中国也正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 城市急速发展, 各方面的问题纷繁芜杂, 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难以预料。但是,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社会要进步, 人类要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当前, 我们正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时代重任。当今城市规划中的很多现实问题都离不开人居环境的思想, 无论规划体系由分散走向整合、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统筹, 等等, 这当中, 人居环境中的整体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 是围绕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 尚处于始创阶段, 我们仍在吸取有关学科的思想, 努力尝试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 结合实际走自己的路。

记者:就中国而言, 您认为, 转型的重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实现转型?

吴良镛:从中国当前的社区发展看, 主要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建设经营模式, 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 不能盲目遵循美国的房地产发展途径, 可以试借鉴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地建设“社会住宅”的成功经验, 更重要的希望根据中国国情, 另辟蹊径。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社区和住房问题是关系民众生存的关键问题, 也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的智慧来解决时代的问题, 在住房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的内涵。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理论上说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 社会建设就要责无旁贷地加多一份责任和义务。住房及社区的多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但也不是没有新生的萌芽, 社区规划还需要积极的倡导与规划, 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秩序, 促进人民安居, 这是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记者:您提出要建设“完整社区”, 那么您对“完整社区”的设想是什么?请您谈谈正在广东云浮试点的情况?

吴良镛:社区本身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在社会整体转型的今天, 建设“完整社区” (integrated community) 正是从微观角度出发, 进行社会重组, 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 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例如, 社区养老问题、残疾人康复问题、青年工作者的居住问题, 等等。今天的中国已进入所谓“后单位”时代, 由各事业单位的“大院”分头负责, 逐渐转向由社会负责, 因此, 必须丰富社区的内涵, 建设“完整社区”, 承担综合功能, 解决社会问题, 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从2010年至今, 我们同广东省云浮市政府合作, 进行人居环境理论的地方基层实践——在当地逐步开展“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营造”的实验。而美好的人居环境与美好的人类社会共同创造, 意图就是把环境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目标逐步统一起来, 各种设施的建设无不源于美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云浮市开展了一系列这样的实践。一方面, 广泛建设以“健康、生态、幸福”为目标的、关系民生的人居环境设施, 如:建设全市5条总长500多公里的生态慢行绿道网, 整体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另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建设中来。如:采用创新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推进模式, 提高地方群众的参与主动性和基层组织凝聚力;同时, 坚持统筹和整合, 以城带乡, 探索新型城镇化。如:健全保障机制,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共同享有。基于此, 云浮的实践还将继续发展, 从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进一步推广到社会文化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的缔造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云浮共识》, 进一步强调“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为目标。全国各地都可以做不同的试验, 创造不同的经验。实际上, 一些城市都自主地进行了面向人居环境的可贵探索。在此基础上, 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向更大范围推广。

记者:从重视民生与建设“完整社区”出发, 如何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

吴良镛:从时代发展的需求出发, 人居环境科学应当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物质与社会:“美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二是城乡统筹;三是生态 (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的保护与修复;四是宜居与住房;五是方法论的探索。

社区是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场所, 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 不能只当成一种商品来对待, 必须把它看成是从基层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公益事业。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 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当中不仅包括住房问题, 还包括服务、治安、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教育等多方面因素, 应当逐步走向“完整社区”的概念。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今天, 完整社区的建设尤为重要。

解决社区和住房问题, 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 需要进行多学科融贯综合的研究, 把社区与住房建设放到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 在战略上整合它所涉及的多方面政策问题, 在战术上需要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所进行的物质空间规划建设的基础上, 融合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综合探讨住宅设计、环境塑造、制度保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问题, 以实现良好住房、完整社区以及和谐社会的共同营造。

记者: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城乡统筹模式?应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吴良镛:城乡统筹是中国快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城乡发展中, 正面临“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 城乡之间的差距、沿海同内地间的差距都在持续扩大, 各地城乡都在用最短缺的资源负担最大的建设量。同时, 在快速城镇化的情况下, 现代化与地域性之间的矛盾, “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 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如果不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不从城镇化战略问题就城与乡进行双向探索, 显然难以得到全面的结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 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如何保持广大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始终是中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第一, 不能用城镇化取代新农村建设, 不能把城镇建设的做法简单地套用于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 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 保持广大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避免用土地统筹代替城乡统筹。

第二, 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构建农村公共设施配置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理论、转变农村建设方式、改进设施配置技术,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第三, 以县为单元开展农村基层治理, 以县域为单位, 促进城乡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在农村地区搭建起“县域”平台, 整体地解决农业、新兴工业、农副业、手工业生产, 发展县域经济, 依据地方现实情况进行试点。通过不断的试验, 对制度加以创新, 孕育新的能够切实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制度, 不断发展丰富县域农村基层治理的理论体系。

记者:城镇化发展存在复杂与多元化特征, 那么, 该如何营造和谐的社会与人居环境?

吴良镛:当前, 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中国城镇化也面临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 而且更为复杂多元。2012年6月召开的“里约+20”峰会 (Rio+20) , 继续从全球的角度关注城市、能源、水、粮食系统和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事关全球人类共同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可持续和平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之上”。在战略方面, 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具有时间紧迫感的大战略;在战术方面, 这一命题已成为科学技术探索的热点。

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 文化建设在人居环境中与物质建设同等重要。就人居环境领域而言, 需要更多的与相关科学技术相联系, 需要进一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与拓展。

面临大规模快速城镇化, 要从战略高度谋划城乡发展, 在大框架下确定未来发展路线, 而有关战略构想又须通过可操作的措施落到实处。当然, 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的“顶层设计”, 不能满足于已有成果, 而要因时代变化而重新进行检验;同时, 其途径也因时因地而异, 并不能等量齐观, 有赖于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既有决策者的关键性作用, 也有智库的创造性的贡献。

面对现实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思想, 但更应该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智慧”, 进行再创造, 从中探索今天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在这个互动的格局中, 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记者:您多次强调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那么,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吴良镛:“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问题。宏观层面上,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要以民为本;中观层面上, 城乡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微观层面上, 广大群众也需要一个良好宜人的生活环境。

古语有云:“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国家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国家的政策要重视民生, 正是从关怀人为出发点。我们在不断进行着多层次理论的探索与思考, 也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展拓理论, 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其总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努力, 探索一种交叉的多学科群组, 融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等与人居环境相关的部分, 形成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 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前提之一。人居环境科学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怀, 故而必然要具备高远的人文精神境界, 我们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和正在进行的“中国人居环境史”研究, 正是试图重新认识东方人居传统中的人文智慧。

记者:您认为, 目前我国人居环境建设存在哪些现实问题?需通过哪些途径促进解决?

吴良镛: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成就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当前, 中国城镇化面临规模巨大、速度空前、民生问题凸显的挑战, 同时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文化、交通、住房等多个方面, 且因地区差异而更显错综复杂, 面临着“转型”, 这是历史性任务。从世界范围看, 如此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史无前例, 也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的经验, 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

城镇化反映方方面面的建设, 包括若干交错的系统, 如:城镇系统、交通系统、河湖系统、信息系统、文化系统, 等等。将各个系统都投影到空间中, 相互叠加、交联, 成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空间巨系统, 作为在空间上共同经营的研究平台, 进而开展系统的研究与协调的行动, 实现人居科学指导下的空间优化。以此解决城乡统筹、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文化继承与创新等城镇化中的若干基础问题, 既自上而下纲举目张, 又自下而上积极主动, 创造有序、宜居的人居环境。

整体观念的缺失造成了今天城市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它提示我们需要运用复杂性科学观念, 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原则, 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关方面, 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政策管理各方面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战略决策, 并具体有效地落实到有关的空间规划中, 确保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对当今规划科学进行改革。从人居环境角度而言, 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优化、有序发展;在科学研究中, 应面对时代任务, 探索合理范式, 进行系列实验;进而归纳出若干重大关系, 总结出科学理论, 实现战略上的可能突破。

记者:您认为, 如何通过以问题为导向, 确定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

吴良镛:中国正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大课题, “转型”与“重构”有待于战略突破。当然, 这涉及各方面工作, 需要长时期探索,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宜“稳中求进”, 而非一味追求速度。

当前, 较之改革开放初期, 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 “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并存。改革开放的成绩不容抹煞,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 为此所付出的高昂代价, 在理论上是不可持续的, 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道路。例如: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城市发展的种种难题;住房制度改革, 仍旧存在住房不公平的现象, 城市中继续大量出现一般市民无法负担的商品性住房;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与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三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年连续成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 政府部门的相关投资在逐步上升, 但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 广大农村仍然面临着生产水平低下、劳动力短缺、村庄凋敝等令人担忧的现象。

这些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第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 社会中就存在不安定、不安全的因素。“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要求与过程, 是大势所趋, 但又不能听其自然。我想说, 任何纯技术性的措施, 临渴掘井, 只可以收效于一时, 问题的关键在于全局性战略。我们应以交通问题的教训进而思考其他问题, 包括今天城市所普遍面临的水危机, 以及应对极端性气候事件、或者暴雨狂风问题等。需要进一步以现实中的严峻问题为导向, 探索自己的道路。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时代的挑战推动其不断有新的发展。

记者:从广义建筑学起步, 到人居环境科学提出, 作为亲历者, 您如何看待它未来的发展?

吴良镛:我毕生所从事的建筑专业思想发展同我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战乱中的生活和学习的种种经历, 使我加深了对居住问题的认识、对基层劳动人民的情感, 怀着对战后重建的强烈憧憬和谋求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的希冀, 推动我开始思考城乡发展、住宅建设等重建中的基本问题。多年来, 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人居环境实践, 既是检验理论的必需过程, 也是展拓理论的重要契机。

在有了“建筑学要向科学发展”这一初步认识后, 我开始逐步酝酿, 希望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学术思想。1989年, “广义建筑学”提出, 它特别强调从交叉学科, 尤其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建筑;通过“聚居”这一概念, 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 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综合社会构成, 找到了建筑在多元社会中的发展框架。在此基础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1993年, 正式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不再囿于一个学科, 而是从学科群角度整体探讨。1995年, 清华大学成立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伴随着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城乡建设实践的推进, 感觉到要完成大课题就要有大兵团, 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 而大兵团的协作离不开共同纲领。因此, 于2001年出版《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系统阐述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此后十年间, 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也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 2011年出版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2002-2010) 》。2011年, 在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过程中, 又对原有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提炼, 使得人居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有所完整, 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科学方法、理论内涵、理论应用、学科发展、实践模式等。

人居环境问题,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 正在越来越复杂, 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重视各层面的实际问题, 淡化学科界限, 开展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哲学和方法论上要具备生成整体的思想, 这需要最高决策的智慧。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发展到现在并未完全定型。当前, 生态灾害、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环境、生态、能源等各种问题的困扰。在这些新的挑战中, 酝酿了相关科学的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人居环境科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 包括低碳、节能、减排、生态的保护与恢复等, 要注视从某些新观念的提出、发展, 以至于“大幅度”的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术发展领域, 人居环境科学也可由此得到新的启示, 来为面对能源的匮乏、以及土地、淡水等资源的紧缺等提供有效的科学对策, 并探索某些传统学科改造、发展的途径。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大转型”的时代, 虽然问题众多, 但也带来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契机, 展现出蓬勃的希望。就城乡建设而言, 必须面对现实问题, 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 寻找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共同创建美好未来。

“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过程, 是大势所趋, 但又不能听其自然。刚才我说过, 人居环境, 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优化、有序发展, 在科研方面, 要面对时代任务, 探索合理范式, 进行系列实验, 从而归纳重大关系, 总结科学理论, 争取实现战略突破。

记者:您如何看待转型中的创新问题?对于中国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 您有什么展望?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源于生活的领悟、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来自国际的共识。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向国际学者和学术组织吸取营养, 寻找大方向, 把握大趋势。从个人感悟到学术探索, 再到团队建立, 并获得学院、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这是一个由幼小萌芽逐渐发枝长叶的过程。通过国内外交流, 希望我们现有的工作能够更多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指正, 也希望能够将古与今、中与西沟通起来, 将学术前景与全球发展沟通起来。

上一篇:掌握歌唱艺术下一篇:课堂教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