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2024-05-20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精选十篇)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篇1

关键词:财政职能,财政支农支出,农民增收

建设西部强省, 主题是富裕三秦百姓, 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统筹考虑。陕西省是农业大省, 2009年农村人口2 131.2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56.5%。没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富裕, 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 西部强省就无从谈起。但是, 陕西省农民收入持续多年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基数低, 增长慢, 农民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 不仅与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差距大, 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等相比, 也存在相当大差距。要改善这种状况,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非常措施, 支持农民增收,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009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 129元, 在全国排第18位, 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高9个位次。城乡收入比高达4.11∶1, 远高于全国城乡收入比平均值3.33∶1, 与同期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仅低于贵州和云南, 是全国城乡收入比超过4∶1的4个省份之一。从最近五年情况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 272增加到14 129元, 增加了5 857元, 增幅70.8%, 年均增幅11.3%, 同期农民收入由2 052元增长到3 438元, 增长67.5%, 年均增幅10.9%。

而事实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数字。因为统计意义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有很大区别,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 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 归农民所有的收入,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性基金, 需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 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至6倍左右。

国际上通常认为, 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 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 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 说明我省基尼系数已超过0.5 (我省没有相关数据) , 其提示的危险系数可想而知。

(二) 农民收入与GDP增速不相匹配,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2009年, 陕西省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 186.65亿元, 超过山西804.06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21 732元, 按汇率折算超过3 000美元 (达到3 005美元) , 在全国排17位, 农民收入在全国排第27位。与2005年相比,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3 933.72亿元增加到8 186.65亿元, 净增加4 252.93亿元, 增长108%, 年均增幅15.8%, 而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幅10.9%, 远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情况看, 2009年, 全省县及县级以上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83.5%, 而县以下消费额仅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6.5%。从历史数字看,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1978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比34.9%, 2000年下降至18.6%, 2005年再度下降为16.9%, 而2009年较2005年再度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市场逐步萎缩, 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与全社会消费能力相比, 与农村人口占比相比, 差距越来越大。从一定程度上讲, 与城镇较强的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相比, 农村资源外流严重, 农业弱质愈加严重。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上不去, 农村市场就打不开, 农村消费就拉动不了, 将会严重阻碍当前经济发展。

(三) 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财政总支出来看, 2009年全省财政总支出1 841亿元, 用于“三农”的支出482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26.2%, 比2006年“三农”支出增加了3.1个百分点。但73.8%的支出用于非农领域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他支出) ;按照全省总人口3 772万人计算, 人均财政支出为4 881元, 而占总人口的70%多的农业人口, 只享受了482亿元的财政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到30%。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陕西省对农村的投入明显不足, 城乡财政资源配置很不均衡。从支农支出比重来看, 2006-2009年全省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3%、12.6%、12.6%、14.5%, 年均增长12.6%, 但与占全省总人口的农业人口的比重相比, 财政支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从支出结构来看, 以2009年为例, 全年支农支出267.7亿元, 基础设施类支出占到52.5%, 补贴类支出占到20.8%, 事业经费支出占到17.1%, 产业发展支出占到8.4%, 救灾类支出占到1.2%。可见,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较少, 养人的钱比办事的钱多, 支出结构明显不合理。从支农资金管理来看, 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由10多个单位和部门分管, 自成体系, 各自为战, 同一性质的资金隶属不同部门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衔接沟通和统一规划安排;就同一部门而言, 在支农资金安排上相对分散, 形不成合力, 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 造成资金使用的不少浪费。从金融支农来看, 到2009年末, 全省仍有100多个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农民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普遍存在。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列为重中之重, 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 要求政府必须采取非常措施, 要从发展农村, 发展农民, 发展农业的角度, 在短期内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加农民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在经济与社会资源配置中大力向农村倾斜, 补贴农业, 补贴农民, 充分发挥经济稳定器的积极作用。

二、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

(一) 农民收入构成

从农民收入构成的发展趋势看, 农民收入逐步从以农业收入为主导阶段过渡到了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并重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 农民收入构成日趋多元化, 显示出四个特点。一是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所占比例快速下降,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 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5.7%, 比2005年的54.5%下降8.8个百分点。二是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 由2005年的36.9%提高到2009年的41.6%。五年来, 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5%。三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实, 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4年以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农机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 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 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5.9%提高到2009年的10.1%。转移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6.3%。四是非农收入增长慢,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偏低。2005-2009年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第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07.3元, 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9.7%反而降到8.9%,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7.7%。陕西的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的收入只占63%, 而江苏、浙江两省非农收入 (指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二三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分别在两省农民收入中占到78.5%和80%。

(二) 农民增收的趋势分析

1、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的就业效应和创业环境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近几年, 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09年底, 全省实际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1 584万, 城镇化率达到43.5%。其中, 西安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8.8%, 极大地集聚了资本、技术、人才、劳力等各类生产要素。2010年, 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这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进程, 提高农村资源要素的集聚度,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2、“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的实施强化了产业支撑, 一批主导产业县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从2009年产业发展看,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达到1 200万吨。粮食亩产达到240.7公斤, 较上年提高3.8公斤。果业、蔬菜、畜牧业的规模、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2009年苹果和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创全国第一。苹果总产805万吨, 优果率达到75.4%。设施蔬菜种植工程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蔬菜产量1 257.6万吨, 较上年增长17.9%。生猪新增存栏197万头, 增幅达到19.8%。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0.1%、14.9%和12.9%。据统计, 洛川、宜川等果业大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眉县2009年农民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2 5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 阎良区人均瓜菜收入2 423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5%, 显示了产业助农增收的强大拉动力。

3、农村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形成促农增收新增长点。

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扶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形成了一波创业的新高潮, 大大刺激了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速很快。2009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57元, 较上年增长33.5%, 来自第三产业收入249元, 增长9.3%。2010上半年, 农民现金收入中, 家庭经营性第二产业收入52元, 增长7.5%, 第三产业收入达到262元, 增幅18.2%, 显示了较强的增长力。

4、工资性收入上升空间大, 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工资性收入增收依赖于转移就业人口数量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 农民就业空间逐步增大。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902万人, 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62.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加之, 中、省支持农民培训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农民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劳动报酬的提高。

5、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 是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保证。

中央提出支持西部大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 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向西部倾斜,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我省农村经济提速有利时机, 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把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放到最大, 可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影响我省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很多。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 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农业科技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民农业收益仍然偏低。二三产业收入偏低, 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难以形成强大的增收推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民增收缺乏基础支撑。

三、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继续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

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20%用于农业、5%用于扶贫”的政策要求, 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支出有限支持农业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真正实现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省级财政在保持支农投入力度不减、比重不降基础上, 通过完善对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考核、通报、奖励制度,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更多采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等政策手段, 鼓励和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 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新格局。

(二)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着力支持农民增收重点项目

要积极转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 从目前简单采取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 向更加关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引导和示范先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支持建设制约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末级渠系的更新改造, 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支持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 和治沟造地工程,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支持以打坝治沟造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等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 控制水土流失;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改善区域生态,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二是支持发展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大区域、大产品、集中做大;小区域、小产品、分头做强”的思路, 重点支持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和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粮食生产要以支持实施种子工程、高产创建为重点,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稳定粮食总产。果业继续以苹果、猕猴桃为重点, 支持推广关键技术, 实行标准化生产, 坚持果畜结合, 提高果品质量, 实现提质增效;畜牧以生猪、奶牛为重点, 继续支持百万头生猪大县、万头生猪示范村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促进规模扩张;蔬菜以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主, 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特色产业要以支持发展集中连片的核桃产业基地为重点,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红枣、茶叶、蚕桑、中药等区域特色产业。三是支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统筹资金, 加大投入, 支持杨凌设施蔬菜和生猪养殖示范园区为重点, 促进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 加快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新格局,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植保工程、种子工程, 支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根据陕西省农业发展情况, 重点扶持生猪、奶牛养殖机械、果业机械、设施大棚机械的推广,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支持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支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三)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 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篇2

大冶市财政局企业科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企业民营化进程加快,财政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县(市)财政企业科(股)室觉得职能太少、太虚,工作无从着手,我们也有过同样的困惑。近几年,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我们在如何发挥财政监管职能,做好财政企业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作出了一些探索,总的感觉财政企业工作责任大、职能强、担子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1、高度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钢铁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是重点财源。当我们了解到国家工信部对400㎡以下高炉限期在2011年底关闭的政策后,我们对全市的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和统计,迅速就新冶特钢、华鑫实业2家钢铁企业面临的规模小、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即将关闭的实际情况,向市政府领导专题汇报,建议市政府成立专班,动员两家企业合并重组,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组成新鑫钢铁集团公司。我们派专人负责新企业的扩建和技改工作,积极落实财政扶持资金。

2、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过去,我市原有水泥企业20多家,随着国家对“五小企业”整顿力度的加大,到2008年底已全部关闭。如何利用大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传统水泥产业,我们利用原市国有水泥厂改制的机会,建议市政府 1

招商引资组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从2008到2010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干法水泥企业3家,年产量从过去的2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800万吨。为支持3家水泥企业发展,近两年,我们安排电力设备配套资金1000万元,重点转型企业贷款贴息资金420万元,并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节能减排项目。

3、大力支持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我们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和市政府相关部门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一起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明确现有企业和新增企业5年内经济发展目标,制订了《热交换器行业发展规划》,《铝合金行业发展规划》等行业发展规划。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有力地推进了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饮料食品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市财政拨专项支付高等院校编制费用,2010年拨付专项费用50万元。同时,对新兴产业不断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2010年,市财政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资金2.1亿元,其中省厅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1.2亿元,其它专项资金0.9亿元。

二、加大扶持企业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加大向上争取财政资金的力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把向上争取财政资金,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作为抗击危机的重要手段。在资金的争取过程中,我们和局领导一起向省厅企业处汇报相关工作,请求给予大力支持。2008-2011年间,我市从省厅争取到县域经济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调度资金计3.7亿元,为我市县域经济在困境中求融资、求发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2、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2011年初,为争创全国百强(县)

市,在设立镇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企业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返还、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市级资金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和有关部门一起深入乡镇、企业调研,提出了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研究,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主要包括继续安排镇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实行新增税收市级留成部分20-50%奖励;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安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00万元;建立乡镇工业小区内项目建设以奖代补制度;实施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财政贴息等一系列扶持镇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全年本级财政安排借款资金8000万元,无偿项目资金5000万元。

三、强化资金管理责任,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1、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按照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一项资金,一个办法”的要求,我们制订了镇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乡镇工业小区项目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新增税收市级留成部分奖励资金等管理办法,完善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评审论证制度。我们会同其它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项目库,实行项目申报从项目库提取,专家评审制度,保证了项目申报的质量,避免了有些企业利用关系,虚报和多头申报套取财政资金,改变了过去主管部门确定申报项目,财政部门临时盖章的局面。

3、加强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我们对财政拨付的项目资金,定期和不定期同主管部门一起到企业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每年对项目资金进行一次检查,项目完工后进行验收评价。同时,将

企业按时报送企业快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

四、扎实做好协调工作,密切财企合作关系

1、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财企关系。财政支持企业发展,涉及到经建、农业、商贸、农发等相关科室。只要是涉及到企业的事情,我们总是积极带领他们到相关企业了解情况,提供相关数据资料,顺利完成了项目申报、企业所得税调查、再生资源退税等工作。与此同时,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同相关部门,切实解决了企业用电难、招工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协调财企关系,使企业更加了解和支持财政企业工作,充分认识到企业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企业财务人员把企业科视为他们的娘家,依法纳税,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财政部门在企业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去年政风行风评议过程中,60多家企业对财政投的都是满意票。在省厅企业处领导的指导下,我局在全市经济管理类名列第一。

2、积极开展企业税源调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后,我市财政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责成财政局牵头,每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税源调查。我们在这项任务中一直是主角,一方面布置税源调查任务,组织财政、国地税、审计部门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另一方面认真做好调查资料的汇总和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对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每次预测的企业税收任务与实际当年完成任务数字基本吻合。与此同时,对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欠税情况等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确定当年的财政收入任务提供了有力地数据,市政府将税收任务下达到了税务

部门,每年也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不断规范涉企行为,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在强化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不断规范涉企行为:一方面协同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共同商讨印制了《大冶市涉企收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对落户我市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行政性收费除上交中央、省级外全免,事业性收费按法定收费标准下限收取,服务性收费按成本价收取。另一方面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省规定的收费项目外,禁止任何部门和单位自立名目收取以及向企业索要赞助、“搭车”收费等。属于国家规定的罚没项目、标准要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给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企业老总吃下一颗定心丸,使得众多企业落户大冶,安心创业。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篇3

一、着力保增长调结构

这次危机中河南之所以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从根本上讲就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综合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支柱产业大都集中于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过大,工业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发达等等。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解决综合竞争力不强这个深层次矛盾,把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转型升级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支撑,把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作为中原崛起的新动力,出台了以财政调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十大举措”和“八项措施”,全力以赴战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省财政整合6亿元,支持实施“双百计划”,重点扶持133家升级转型高成长企业和172个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技术项目加快建设,着力培育工业转型增长点;筹措10亿元支持县级搭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打开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通道;筹措16.1亿元支持土地整理和挖潜,筹措5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筹措资金,对出口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给予贴息和补助,支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发展和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等等,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扩大内需,又解决竞争中的弱势短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全省经济运行效果比预想的要好,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8.2%,实现了“决战二季度”的预定目标。

二、着力服务企业发展

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今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及时出台扶持困难行业渡难关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政府服务企业质量。财政筹措4.3亿元,采取产品储备、贴息、注入资本金等措施,支持煤化工、有色等困难行业企业恢复产能和产品升级。筹措17.9亿元,在所有县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长期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按规定加快办理免税、减税、退税。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中央统一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前,于去年11月份即取消(停征)、降低1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今年又进一步取消3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困难企业在2009年之内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摆脱去年10月份以来出现的陡然下滑局面,自2月份起连续5个月保持平稳回升态势,上半年增幅达到7.1%。

三、着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去冬今春,河南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旱,为确保大灾之年夺丰收,省委、省政府迅速制定实施了“600抗灾夺丰收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28.1亿元支持应急水利工程建设和抗旱工作。同时,加大各项涉农工作节奏,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比往年提前2个月兑现到位;农机购置补贴启动时间比上年提前近3个月;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夏粮产量在大旱之年达到61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运行越是困难,越要注重保民生、保稳定。也只有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改善民生,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社会预期,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今年以来,在减收增支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切实抓好以“十大实事”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上半年全省财政筹措拨付“十大实事”资金328亿元。以支持高校毕业生、城市困难群体和农民工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万人;950万返乡农民工中920万人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71.8‰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7.6万人,基本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试点,深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月人均增加122.9元,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和50%以上。

五、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财政体制机制是引导各地发展的“指挥棒”。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各地应对危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改进预算编制方式,从今年起,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实行“整合资金、分口切块、政府定规模、主管副省长组织协调部门定项目、财政部门汇总平衡报政府审定”的办法,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有机融合到部门预算中,为集中财力办大事创造了条件。在积极运用财税杠杆支持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着眼建机制、调结构、促转型,深入调研,科学测算,合理拟定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方案,改革增值税分配政策,增加企业所得税市县留成,加大对资源类税收的调控,调整非税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分类实施激励性财政政策,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推动创业创新 篇4

对小微企业实行减税降费,不断扩大优惠政策范围

今年以来,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财政部依然较大幅度地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减税486亿元,其中:239万户纳税人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减税86亿元;2 700多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了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减税400亿元。经国务院批准,从10月1日起,财政部进一步扩大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范围,按照有关法规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这次调整实际上是把减半征税优惠政策扩大到了所有的小型微利企业。同时,为合理引导政策预期,将增值税和营业税免税优惠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7年底。这两项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减税规模预计超过1 000亿元。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对小微企业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可减轻小微企业负担100多亿元。

启动双创城市示范,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持模式,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启动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将对小微企业的个别企业、个别项目的支持,改为对示范城市的整体支持;将分部门分行业专项推进,改为多部门联合实施,形成政策合力。针对创业者在市场信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引导示范城市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减免场地租金等费用,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引导示范城市加快构建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检验检测等多元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示范城市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创业便利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今年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将杭州、合肥、成都、长沙、江门等1 5个城市纳入首批示范。

推动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努力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增加中小企业股权投资资本量,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将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成立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注于投向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行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同时,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央财政出资不超过200亿元,设立400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向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初步预计,两只基金设立正常运转后,在母基金参股基金层面可带动社会资金总规模达到3 500亿元。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政策,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扶持。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实施,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由针对不同群体的5万元、8万元、10万元不等统一调整为10万元,个人贷款基础利率上浮3%以内的部分由财政贴息,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贴息奖补资金106亿元。此外,继续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通过预留采购份额等措施,提高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政府采购的比重;以发展代理记账服务为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服务;等等。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做好聚财 篇5

基于当前财政形势,市财政局深度把握财政规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做好生钱、收钱、借钱、贷钱、融钱、赚钱、省钱、要钱“八钱”文章,多方聚财增收,壮大财政实力,服务科学发展。

推进财源建设,做好生钱文章。一是做强支柱财源。通过奖励补助、贷款贴息等形式,加大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改投入。二是催生新型财源。研究制定财政政策,支持商贸物流、休闲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培育后续财源。支持建设周期短、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大力支持骨干工业企业扩能项目,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四是壮大基础财源。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培育实体经济。

实施综合治税,做好收钱文章。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组织收入上的牵总、协调职能,加强涉税信息收集、税源监控、税负比对、税收结构分析,为税务部门提供征管依据。对税负偏低、纳税异常的企业,协调税务部门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协调税务、法院、纪检、审计等部门严厉打击偷税逃税抗税行为。

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借钱文章。为及时保证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所需,积极争取借用上级国库资金支持,缓解支出压力,保障资金急需,服务全市发展。深入研究政策,做好贷钱文章。一是激励银行放贷。对商业银行安全性、贡献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调配各家商业银行财政存款的依据,激励金融机构放贷。二是运作土地贷款。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作为质押条件,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收储土地成本支出。三是抓实涉外贷款。

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融钱文章。一是招商引“钱”。引进大企业、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二是BT融“钱”。对城市道路、桥梁等公益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探索运用BT方式融集建设资金,缓解政府一次性投资压力。三是债券筹“钱”。面向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平台直接融资。

强化“四资”运作,做好赚钱文章。一是运作专户资金。二是搞活国有资产。三是经营城市资源。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对能够进入经营领域的城市基础设施、空间资源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

严格资金监管,做好省钱文章。一是绩效预算省资金。二是严格管理省资金。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严控预算外追加。三是投资评审省资金。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篇6

面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投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评价

1.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引导、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过渡期,财政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持,主要是发挥积累、分配、调节、监督等财政职能,一方面积累资金,搞好分配,改进投入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投入效果;一方面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纠正市场调节的偏差,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农村和农村产业的全面发展.

2.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标准。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程,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最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依靠科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不能仅靠政策引导,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注重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应根据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展示特色,使整个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

(3)坚持转变增长方式。应努力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状况同土地占用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不相适应。种植业占用的土地资源明显偏小,而林、牧、渔专业所占的大量土地资源没有得到较充分的治理、开发和运用,形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村劳动力投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存在为数不少的闲余劳动力,形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结构差,既削弱了市场部分能力,又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科技含量低的主要表现是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由此带来了农产品和某些加工产品品质不佳,造成大路货积压,优质和畅销农产品和加工产品长期紧缺。

3.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增值偏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存在重生活服务、轻生产服务的现象,削弱了农业科技应用的力度,造成产前、产后服务的不足,形成了市场信息交流滞阻,不利于农户同市场的联系,降低了农村生产的市场应变能力。

三、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财政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积极的举措,自然是进行宏观调节的必然要求。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财政必须采取全力支持的積极态度。

1.更新支农概念,从农村对财政的总体要求出发真正落实到“财政支农”。要求财政突破原有的农口部门的实践,把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教育、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都纳入支农工作的范围,明确有关支农工作的事权,由农口统一协调,改由财政统一协调。即把用于农村的各项资金纳入统一协调的范围,在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由主管财政支农资金的职能机构统一协调,为确保统一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开。

2.坚定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完善社会服务组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第一产业的调整,应依靠科技进步,重点抓好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发展优质品种,以适应加工增值,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二产业的调整应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重点,并通过关、停、转,并与集镇建设相结合等途径,改变生产过于分散的现状,形成更高的集约化生产。应以产前、产中、产后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社会服务为主,广泛发动并组建各种民营组织,把现在农村中的各种专业协会、专业人员普遍发动和组织起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

3.搞好整体规划和项目管理,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应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良性的生态循环为主旨,搞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予以切实认真的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就不予立项。通过总体规划和立项审查的两道关口,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充分起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

4.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通过这方面的建设,为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开拓市场,为农村二、三产业的提高和发展开辟阵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广阔的发展途径,从而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尽早实现。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篇7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从战略全局出发, 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扎实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确保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管理手段, 具有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监督管理等重要作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是建设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因此, 财政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 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各级财政要切实增加文化投入,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 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 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

二是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 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要重点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 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三是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 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 创新财政管理方式, 努力提高文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

四是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 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 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五是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不断壮大文化建设整体实力。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同时, 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 促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8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太原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更是推进太原市率先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 在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促转型, 齐心协力谋跨越的关键时期,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 以创新推动转型, 以创新支撑跨越, 紧紧抓住了太原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必将对太原市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完成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贯彻落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战略部署, 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财政部门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为此, 我们将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把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落实好部署好,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各项职能,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环境创新, 不断完善财政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政策, 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好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到: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将国家鼓励高新技术发展、节能减排等有关税收政策, 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 确保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切实保障项目实施、人才引进、优化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三是集中资金保重点, 努力实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要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 紧紧围绕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符合太原市产业政策的重点产业, 以及对太原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整体拉动作用, 对太原市技术升级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 保证重点突破。四是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监督。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 健全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支持科技园区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 继续落实对园区的财政倾斜政策, 壮大园区财政实力, 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 为科技园区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六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对政策性信用担保企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支持和监管, 改善企业金融服务环境, 疏通创新型企业融资瓶颈, 鼓励和畅通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多种投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以企业投资为主体, 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七是努力创优财税发展环境。坚持“阳光、高效、专业、清廉”的财政服务标准, 努力提升工作效能, 倾力打造太原财政服务新形象, 为全市创新发展环境再做新贡献。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财政部门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勤奋务实, 努力工作, 圆满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实现太原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府财政职能发挥 篇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分税制机制; 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 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 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 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直接监督, 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社会监督机构, 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 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 所有这些缺少良好的会计秩序是不行的。

因此, 我认为可以利用财政监督的三个转变从发挥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诚信三方面来规范会计秩序。

1 发挥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 健全财政监督管理职能

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服务作用, 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和拓展, 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财政部门, 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的职能作用, 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新体制, 是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

1. 1 注册会计师鉴证服务作用, 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 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观领域,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注册会计师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宏观领域, 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 也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财政部门对社会审计也日益重视。无论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 还是从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职能, 财政监督的职能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门有关规章制度来看, 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再监督, 这样可以确保注册会计师监督的有效性, 同时, 也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心。

1. 2 要切实保证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管理监管到位

这包括两方面工作: 一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监督。二是对违法违纪的处理。包括对注册会计师违反工作规则的处分和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规则等事项的处理。对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的, 要根据情节轻重, 分别给予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和撤销事务所的处罚。

1. 3 加强部门配合, 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要发挥好监督管理职能, 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省注协和各地注协要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沟通。特别是做好与审计、司法、证券监督管理等部门的通力协作, 把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与审计业务检查结合起来; 把事务所的检查与对企业的检查、税收稽查结合起来; 把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会计法》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 形成整体联动的合力, 同时也可以减轻事务所接受多头检查的负担。同时要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力量, 建立起大要案曝光制度、举报奖励制度, 共同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1. 4 把落实市县注册会计师管理任务与健全机构职能结合起来, 抓好机构的组建工作

目前, 由于许多市县的注册会计师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起来, 靠省厅注协的力量, 已越来越不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按照“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能要求, 抓紧健全或充实市县注册会计师管理机构, 完善其职能已迫在眉睫。

1. 5 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

建立规范的中介市场秩序, 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要求, 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2 从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入手, 加强财政监督的力度

我们在对一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 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会计核算不规范, 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都有虚增现象, 利润也大幅虚增, 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严管, 才能真正地实现财政监督。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和指导: 从法制上强制性要求某一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设置财务人员,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记录、核算、反映;加强会计人才的社会化培训, 为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教育企业管理者应重塑管理理念, 强化财务管理; 要正确认识监督检查与服务的关系。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机关, 要有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 应与税务、工商、银行、社会中介机构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协调好工作关系,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协助指导好企业会计工作, 使财政监督发挥应有效力。

3 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为保证财政分配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财政分配过程中依法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收益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会计诚信和财政监督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 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它要求会计行业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维护财经秩序,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取信于社会。会计诚信和财政监督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 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

3. 1 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围绕服务财政改革这个中心, 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它从过去单一地对企业财务收支检查, 转向对财政收支全过程实施监督, 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会计监督包括对会计监督体系、单位会计行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监督和社会审计机构及其职业人员质量的监督。可见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3. 2 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

财政监督通过有效地利用监控、检查、稽核、督导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和结果, 特别是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制裁和公告, 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威慑力, 起到警示和制约作用, 对加强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推进诚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已历时多年, 财政监督的成效日益显现出来。财政部门本着客观公正、依法行政的原则,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被查单位下达了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对部分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的单位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将抽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告, 这样不仅对违法、违规者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使被查单位在检查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 制定整改措施, 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有利地促进了会计诚信建设, 也为地方财政监督规范会计秩序提供了依据。

3. 3 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

财政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财政监督使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权益及其他财政管理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建立良好的收入征管秩序、规范的财政资金分配秩序、良好的会计秩序, 确保财政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强对会计领域的监督, 通过对各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中介行为实施有效监督, 督促各单位按照统一的法律和规则开展会计工作, 监督中介机构规范、公正地执业, 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促进全社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敏敏, 谢志华.论公共财政下完善财政监督的前提[J].财政监督, 2013 (9) .

[2]张信柱.我国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 2012 (15) .

[3]康贵民.服务型政府框架下行政监察职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房聪.关于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 2011 (35) .

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10

关键词:公共财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谓和谐社会, 是指不同社会阶层、集团和群体之间、不同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状态。所谓公共财政, 就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取得收入并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 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

目前, 我国达到社会和谐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高速的增长与就业不足并存, 几乎成了中国经济的特有现象;二是收入分配呈逐步扩大的态势, 城乡差距近十几年明显拉大, 全社会收入分配拉开的幅度和速度过快, 相当部分人未能真正共同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 收入差距与贫富悬殊导致阶层分化对立, 群体事件增加, 积累着社会不稳定因素, 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公正;三是地区差距仍旧较大;四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经济成果与资源投入不相称, 环境资源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而且也影响着社会财富增长的质量。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 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必须建立公共财政机制, 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构建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而完善公共财政职能, 必须把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公共财政的第一要务,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此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让农村居民, 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沐浴公共财政阳光, 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财政新增用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 应主要用于农村, 逐步提高财政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

2、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3、继续实施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确保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

4、重点推进农村税费、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收制度等改革, 大力支持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乡镇财政体制等配套改革步伐, 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改革效益;五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提高财政支农整体效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社会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 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对城乡居民进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更是弱势群体的安全网, 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目前, 我国一部分人享受过度保障, 一部分人则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这种做法严重地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给国民提供高水准的社会保障,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逐步建立一种水平不高但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应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2、在广大农村完善最低社会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 避免贫困人口的生存危机。

3、运用公共财政手段, 积极帮助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以及病残职工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4、从政策上落实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经济责任, 努力构筑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促进社会成员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实现社会和谐, 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充足, 应把就业优先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财政部门要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 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社会成员的充分就业。

1、采取补贴、税收、担保投融资等财政政策,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以及就业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提高就业增长弹性。

2、支持设立“再就业基金”, 对吸纳再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实行工资补贴, 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实行培训补贴。

3、支持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建设, 向所有城乡失业者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4、加快构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服务网络, 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5、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努力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支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鼓励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四、加快义务教育发展步伐,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应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教育公平。

1、继续加大“两免一补”、助学贷款、贫困大学生救助等工作力度, 保证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城乡学生都能够上学读书。

2、改革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将目前以县为主的承担体制改变为由省以上政府承担, 解决基层财政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的问题。

3、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清理整顿教育收费秩序, 有效减轻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经济负担。

五、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着力建设健康社会。

公共医疗卫生关系国计民生和劳动者的素质, 公共财政应发挥其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和重要作用, 加快发展以农村为重点的城乡卫生事业。

1、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加大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农村卫生等事业发展的投入。

2、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支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

4、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立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突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5、积极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 加强以传染病防控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努力改善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

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家园。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 现代财政最终将向生态财政转变, 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损害越来越小。财政工作既要实施对环保产业的支持, 也要对破坏环境的经济行为进行调节。

1、进一步做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协调推进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源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抓紧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继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减少人为破坏, 发挥自然修复能力, 再造祖国秀美山川, 加强财政在生态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4、在支持生态建设中实施直补农民政策。近3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828.9亿元, 支持完成退耕还林1.35亿亩, 荒山荒地造林1.84亿亩;安排231.9亿元, 支持保护了14亿亩天然林, 营造林木0.62亿亩;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资金50亿元, 支持保护重点公益林4亿亩。上述政策, 既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又使农民从财政补贴中直接受益达687.06亿元。

总之,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经济社会卓有成效的发展和全面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 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责无旁贷。我们相信通过建立公共财政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职能, 我国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启春.公共财政学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

[2]喻廷才.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EB/OL].2005.4.29.

[3]齐守印.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EB/OL].2006.1.12.

上一篇:体育终身教学思想管窥下一篇: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