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高三数学复习法

2024-05-04

高效的高三数学复习法(精选七篇)

高效的高三数学复习法 篇1

第一步:学生进入高三之前, 教完高中数学三年所有的新课内容。暑假要求学生对高中数学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进行整理、记忆。

第二步:高三第一轮复习, 以当年或者近几年的天利38套为主线, 打破以前的顺序, 抓住主干知识。刚开学, 安排一些简单的内容, 如复数的计算、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的解法、极限、集合、线性规划、统计等这些知识点。它们的计算性更强, 理论性相对较弱, 学生只要接受一些固定的解题模式即可。应该给学生强调:这些考的不是难度, 比的是熟练的程度, 就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得很好的。这些题目本身就多以选择、填空这样的小题形式出现。对于好学生这些分数不能丢, 不太好的学生这些更是拿分的知识点。

比如明天计划复习复数, 我今天会拿一节课给学生上自习, 就要求他们先把书上关于复数的定义、运算定理记住。有些老师喜欢上复习课, 又把知识在黑板上讲一遍, 经过调查, 这种简单知识的简单重复的效果并不好, 老师只是在自我安慰, 以为学生记住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放手专门给他们时间自己记忆。然后就和学生一起, 按照38套固有的顺序, 寻找每套题中出现的复数的题目, 一起做, 一起讨论解决, 讲之前学生一定要做, 当然不是一定要求每个都完成。今年38套关于复数的题目都讲完了, 你觉得学生的效果还不好, 还可以找去年的38套里的相关题目。其它知识按此流程复习。

给学生列个知识点复习的进度表, 这样自觉的学生就会提前有的放矢。提倡数学课上课前两分钟, 学生提前做一道今天要讲的题或者回顾一道上节课讲过的题。

第三步:主要按照38套大题的顺序, 三角函数、概率、函数、导数、向量、解析几何、数列、立体几何。

比如三角函数, 讲之前还是会拿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记公式, 然后先讲关于三角函数的选择和填空题, 再讲大题。其它知识点大致也按这个模式讲。

需要强调的是:

1、像三角、导数、数列这类计算性很强的, 就应该着重强调学生要把公式记熟。

特别是像三角函数里的二倍角公式这种考试频率出现较高的公式要重点记忆。

2、概率有些老师喜欢讲的很细, 方法讲10多种, 我认为没有必要。

方法多了学生在用的时候不清楚, 应该还是讲主要的技巧, 如特殊要求先考虑、插空、捆绑、平均分隔板法等。重点不是讲技巧, 而是放在对题目的理解和翻译上。概率讲的再多, 哪个又能肯定自己在高考场上想的就是100%正确的呢?

3、函数应该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复习时长也较长。

用38套之前就应该仔细的讲解有关基本函数的图像、性质, 并要用其他的参考书加以充实。

4、解析几何可以分层要求, 基础差一点可以去找分, 不要求把整个题都做对, 不要产生害怕的情绪。

重点放在求曲线方程、韦达定理这些容易的采分点上, 这部分对学生的计算要求也很高, 不要看见有多个未知数就浮躁, 平时就应该练习些复杂的计算, 千万不要报平时就不算了, 考试时再算的心态。

5、数列和解析几何都易于压轴, 数列概率更高。

所以更应该强调数列的基本运算和技巧, 选择、填空里的数列要做对。不好的学生可以放弃太难的构造。对于优秀学生应该专门复习压轴题。

6、立体几何在高三下期讲, 讲的时候传统解法和空间向量并行。

重点强调前三个大题要做好。高三下期进入第二轮复习。

高三数学二轮如何高效复习 篇2

高三数学二轮如何高效复习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

高三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很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第二轮数学复习的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必须“给出习题选方法”。选法是思维活动,只要在如何选上做文章,才能解决好学生自做不会,老师一讲就通的问题。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

第二轮数学复习仅有两个半月的时间,从面面俱到从头来过一遍是根本做不到。要做到紧紧围绕重点方法,重要的知识点,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近几年的重点题型,狠抓过关。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

高三数学复习中一切的讲练都是要围绕学生展开的,贪多嚼不烂,学生如果消化不了,那么,讲再多也没有用。只有重质减量,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减少练习量,不是指不做或是少做,而是要在精选上下功夫,要做到非重点的就少做甚至是不做。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

虽然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因素很多,但是学习兴趣和爱好与成绩绝对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味的强调“补弱”是不科学的,要因人而异,因成绩而异。一般,成绩居中上游的学生,应以“扬长”为主,居下游的学生,应以补弱为主。处理好扬长、补弱的关系,才是正确的做法。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2005年春季高考、2007年秋季高考、2010年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抓《考试说明》与信息研究

在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像一轮复习一样面面俱到。那么怎么提高复习效率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捕捉高考信息,吸收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挖掘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甚至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和习题中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回归课本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对典型问题进行引申,发挥它该有的作用。

三、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你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轮应该掌握的差不多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版块知识的融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比如函数和导数、立体几何等等。

四、加强思维训练,规范答题过程

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道题都失分。所以大家要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要一步一步答题,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认真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学会踩得分点。

五、及时总结反思,明确改进方向

高效的高三数学复习法 篇3

【关键词】复习课型 高效课堂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因而加强对高三数学复习课型的研究,可切实提高课堂复习效率。高三的教学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轮复习即为基础性复习;第二阶段为二轮复习即综合复习阶段;最后一阶段为三轮复习即强化训练与综合检测阶段。因而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应以追求效果为首要目标,不仅要对复习目标、内容(包括训练与检测)、进度等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和安排,而且更要深入研究各个阶段复习课课型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复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阶段基础性复习课型的主要特点:仔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阶段复习的好与坏是决定后两个阶段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前提所在。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就是说相当数量的高考试题都来自于课本或课本作业题的改编、加工和发展,因而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基础性复习,应紧紧围绕课本和考纲进行复习,充分发挥课本的基础性与示范性作用。将高中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完备的知识网络,使每个学生对整个高考数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和把握,进而有利于知识的储存、提取和应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数学复习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应以夯实双基为主,对建构的知识网络上的每个知识点要弄清楚,了解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后阶段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复习中要贴进课本,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知识点要加以引申,要善于总结以丰富解题思路,使之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发挥课本作用,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应重温课本中相应的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相关的定理、公式得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对习题要再浏览一遍,个别题最好做一遍,多方面思考,探索习题间的联系。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规律性的东西,要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性的依据可形成自己的经验公式等。

再次,在复习的各个环节,在解题规范和表达方式上以课本为主,又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

第二阶段综合性复习课型的主要特点:综合深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阶段复习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保障,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第二阶段复习要加强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知识的识记能力基础之上,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复习课型体现“深刻性、拓展性、发散性”等特点。

特点一:深刻性。对概念的理解要深刻。无论在什么问题情境中,对数学知识都能正确识别、理解,并能灵活地运用它解决相关问题。如在数学解题时,如何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寻找解题突破口的关键。

特点二:拓展性。组织的教学内容要突出与其它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间的联系。一个数学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的联系越多,它的拓展性就越强。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如进行变式:变条件、变结论、变情境、变解法等,使教学内容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能。

特点三:发散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善于从多角度去看问题,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空间。教学中可采取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识得更清楚、更透彻,优化解题方法。

在第二阶段复习中,要始终坚持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为载体,在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上下功夫,纯理论地讲方法、技巧和思想,或在专题上搞得过高过难,都是低效的。

第三阶段强化性课型的主要特点:强化训练,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第三阶段复习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它是高考适应性训练的最后阶段。强化复习是以挖掘和提升学生潜能为中心。以综合运用和心理优化为基本点,以造就最佳竞技状态为主要目标的过程。强化复习是在基础复习和综合复习的基础上,按照知识交汇点和数学整体意识的观点对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进行组织整理,以保证提取和运用它们时的准确性和快捷性;通过练习、测试、讲评等活动,内化以至熟化基本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以促进思维的敏捷性和严谨性;遵循高考命题规律及其基本格局模拟高考情境,从而锻炼考生在应试心理、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等各个方面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强化复习的主要任务包括:进一步巩固、熟练和深化基础复习、综合复习的成果;沟通不同知识点、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较高层次上运用它们解决各类具体问题,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把握各类题型的考核能力,形成明确的应试策略。

强化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具有整体意义的知识,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体现高考命题趋势的题目的表现方式。

强化复习发热主要特点是它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学生在全面中有重点,规范中讲策略。

高考要考出好成绩,就学生而言,考试时要有自信心,保持平和心态,把握全局,从易到难,沉着应试,注意审题,计算细心,避免无谓差错,才能发挥应有水平;就教师而言,深入研究复习课型,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推动学生的进步,也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成就理想。

【参考文献】

[1]裴光亚.高考数学综合复习导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 4.

[2]尤荣勇.对高三数学首轮复习解题教学的建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 ,10.

[3]张福俭.高三数学复习方法,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 ,5.

[4]周建勋.对高三数学复习的思考与建议,中学数学.月刊,2006, 11.

浅谈高三英语词汇高效复习法 篇4

关键词:英语词汇,高三复习,高效

威尔斯金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就很少,但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由此可见,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可能在高考英语学科中取得高分。而高三学生的学情是他们已经学完所有考纲词汇,准备进行词汇复习。他们面临的情况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高效地复习英语词汇呢?

一、词汇复习话题化

《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要求掌握24个话题项目: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3.周围的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s),4.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5.学校生活(School life),6.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7.个人感情(Emotion),8.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9.计划与愿望(Plans and intention),10.节假日活动 (Festivals,holidays and celebration),11.购物( Shopping),12.饮食(Food and drink),13.健康(Health),14.天气(We ather),15.文娱与体育(Entertainment and sports),16.旅游和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17.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18.自然(Nature),19.世界和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2 0 . 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 ( P 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a n d m o d e r n technology),21.热点话题 (Topical issues),22.历史和地理(History and geography),23.社会 (Society),24.文学与艺术(Literature and art)。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覆盖了这24个话题。教师在复习词汇时可以根据话题来进行。在复习模块6 unit4时,笔者发现这一单元就是“environment”为中心话题的。下面笔者以“environment”这一话题为例,谈一下如何以话题为依托进行高效地词汇复习。

步骤一:头脑风暴。笔者让学生brainstorming,尽可能多地想出与“environment”相关的词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结果如下:

Possible words: pollution,pollutant,pollute,chemicals,chemical fertilizers,pesticide,low-carbon,renewable,r e c y c l e , r e c y c l a b l e , d i s p o s a b l e , c h o p s t i c k s , e n e rg y ,environmentally-friendly,global warming,greenhouse gases,carbon emission,ice melting,species,die out,extinct,wastegases,emit,carbon dioxide,consume,phenomenon,fuel,catastrophe,flood,drought,deforestation,ecosystem…

Possible Phrases: result in,go up,oppose doing,save energy,subscribe to,take measures to,tend to,advocate do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w-carbon economy,protect…from…,arouse the awareness of…

步骤二:实战训练。“环境”这一话题是高考热点话题,在全国各地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名校联考试题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这一素材的高考阅读。比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2的B篇、2013年天津卷B篇、2013年安徽卷B篇、2010年安徽卷E篇等等。笔者把这些经典的阅读材料整理一下,然后发给学生作为实战材料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关于“环境”这个话题的阅读中加深有关环保词汇的记忆,并进一步拓展关于这一话题的词汇。

步骤三:总结完善。学生在完成这几篇关于环保方面的高考真题和名校模拟题的阅读之后,笔者会让他们再读一遍这些文章,在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划出跟“环境”这一话题相关的词和短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归纳,把这些词汇整理到笔记本上去,再让学生限时抢记,并抽查学生落实的情况。

二、词汇复习情景化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社会背景即情景。词汇复习在情景中进行有助于学生对词汇表意功能的掌握,增加他们运用词汇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词汇记忆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即不容易忘记。高三词汇复习课内容多,为了调动学生复习英语词汇的激情,教师在词汇复习课上的例子需情景化。教师举例力求做到与学生生活相关、为学生所熟悉、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与学生的经验相关、与学生的好奇心相关。

在复习新课标人教版Book8 Unit4 Pygmalion这一单元的词汇时,首先,笔者会让学生根据课文和原来上新课时的笔记找出本单元的核心单词和短语。他们找出的词汇如下:pass…off as,without hesitation,rain cats and dogs,fortune,show sb in,merciful,in disguise,betray oneself,the upper class,condemn,remark,put sb to trouble,in amazement……

然后,笔者让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他们自己找出的重点词和短语来改写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或者《青蛙王子》,改写的要求是只要学生用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形象,然后发挥自己想象,创造性的运用这些素材。在改写过程中,学生热情空前高涨,思维也非常活跃,效果非常不错。以下是我们班一个学生改写《青蛙王子》的习作:

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beautiful princess whose name was Eliza.One day it was rainy when 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When she opened the door,she was greeted with a frog.The frog said: “I know it will put you to much trouble,but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Would you please let me shelter from it?” Without hesitation,Eliza showed it in.

The next day,it cleared up.When Eliza was preparing breakfast,the frog asked whether she could give him a kiss.Eliza thought the frog was so cute and approved.The moment she kissed the frog,it turned into a handsome man.Eliza looked at him in amazement.The man told Eliza that he was a prince and the evil witch turned him into a frog and only after being kissed by a merciful girl did he become a human again.He remarked that he took a lot of trouble to find such a merciful girl but in vain and it was not until she met her that fortune smiled on him.Eliza was impressed by him and make accommodations for him.Gradually,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One day,there came a man from the upper class.He said the king ordered him to look for the prince.Hearing this,the prince got into deep thought.When the man drank water,the prince killed him with a sword.He told Eliza: “The man is that evil witch in disguise.He betrayed himself when he opened his mouth to speak.” Finally,Eliza and the prince went back to their home and lived happily.

根据以上学生在改写童话故事的表现和他们的改写结果,笔者认为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复习词汇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增加学生运用词汇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词汇运用的能力,加深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三、结束语

高效率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 篇5

——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

(邮编253200 山东省夏津第一中学 徐庆明)

摘要 高三数学的复习,重点要解决一个效率问题。而传统的复习方式存在效率低,无效劳动多等诸多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复习时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学生的复习、练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在如何提高学生平时练习、训练中目的性和有效性作了一定的探索,对复习中方法优化作了一定的思考,但愿对高三复习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

关键字 针对性 审题错误 计算错误 涂改错误 有效性

进入高三数学的复习以后,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非常有必要革新传统的复习模式,以提高复习的效率。传统的复习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练,老师考,考后老师再讲,然后学生再练”,如此循环,周而复始。这样的复习虽然有效但绝对算不上高效。因为复习缺乏针对性:学生听讲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听,听重点、难点和疑点。但练的时候往往很盲目,老师布置什么题就练习什么题,常出现已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要重复地练,而不会的知识和方法练得少或根本练不到。那么怎么做才能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呢?

首先,作为学生,要清楚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方面存在哪些缺陷和漏洞。可以利用质量较高的试卷进行几次测试,也可以利用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试卷的中失分因素,并进行分类和正确的归因。考试中的失分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分或没有得全分;

(二)因知识结构有漏洞或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好而失分;

(三)题目根本不会。

第一类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这类错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逐步减少。先要明确纠正措施。审题错误主要是审题时不够细心,匆匆扫一眼题目就忙着去做,结果没把握好题目要求。这样的同学在平时审题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给审题一定的时间,要知道审准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养成审题认真的习惯。《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包含数的运算和式的运算。运算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很多题目的结论都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实现。计算出错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不合适的跳步、口算心算和解题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若是前两种情况,在平时解题时要尽力避免跳步、避免心算口算,直到逐步形成习惯;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也能有效地避免上述两种错误的产生;若是解题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就要在平时多训练,坚持一口气解完一道题目,在解完一道题前不能松懈,在两道题目之间可以稍做停顿,以确保不在解下一道题的过程中因思维疲劳而精力分散。平常注意多进行限时解题训练,也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抄写错误指的是考试时因慌乱而出现的笔下误的情况,考试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理上要把考试等同于平时的练习、做题,表述解题过程时不慌乱,多加注意就可以逐步得到纠正。涂改错误是指试卷中出现的题目做对的改错了和做错的改对了的现象。尽管做错的改对并没有失分,也要纳入整改的范围,通过减少这两类错误,提高自己的卷面书写质量,可以达到隐性增分的目的。

分类总结后,就要制定每类错误的递减目标,如审题错误要由上次考试的5次减少为2次,计算错误由上次考试的7次减少为3次,涂改错误要有由上次考试的6次减少为3次等,并按照一定措施加以训练纠正。通过对下一次考试试卷的分析,检测训练结果。

第二类问题是因自己对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而造成的。主要有知识点模糊不清,解题方法不会或不熟,解答过程不规范,丢三落四等。知识点不清楚就要看教材,问同学问老师;解题方法不会就要学,不熟就要练;解答过程不规范也要练。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每次考试后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习逐渐进步、复习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好第二类问题,就要清楚地知道是哪些知识和方法,建议同学们用“知识清单”的做法,将自己存在问题一一列出来,记在备忘录上。然后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短时间、高密度、过饱和”的方法,在两周内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集中训练(要集中全部“火力”,要全力以赴),最后要进行检测验收,以确认训练的效果。如此循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知识清单”上画一个小红旗,表明又占领了一块“阵地”。之所以两周一个循环,是因为时间太短了不容易见效,太长了易拖沓,产生厌烦的情绪,影响复习效果。

关于弄清知识点,练熟解题方法就不用我多说了,我主要说一说怎样进行解题规范性的训练。要知道怎样解题才规范,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辅资料中的例题解答格式,仔细揣摩和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解题中要注意模仿。要认真对待老师批改的作业,向老师请教怎样解答才规范,然后进行修改。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第三类是根本不会的题目。这类问题往往是因为综合性和技巧性很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关于这类问题,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攻克,一是因为这类问题虽然量很小,但真要攻克却需要很多的时间,这对于紧张的高三复习来说,是很不划算的;再者,随着第一、二类问题的解决,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很多第三类问题逐渐成为第二类问题,可以按第二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所以我们策略是暂时搁置第三类问题,全力解决第一、二类问题,这符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策略。

由于高三数学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只有提高复习中练习和训练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使我们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效率。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围绕一题建构高三数学复习高效课堂 篇6

一、围绕一题, 构建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 就是用不同的思维方法, 多角度、多途径解答问题及数学题目, 由于其内在的规律、思考的途径不同, 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法. 因此, 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堂上, 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典型题目的引申拓宽,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发散思维, 探求多种解法, 以此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性.下面我们来看看一道高考题中求线面角的三种解法:

如图, 在五棱锥P - ABCDE中, PA⊥平面ABCDE, AB∥CD, AC∥ED, AE∥DC, ∠ABC = 45°, AB = 2, BC = 2AE = 4, 三角形PAB是等腰三角形.

( Ⅰ) 略; ( Ⅱ) 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

( Ⅱ) 解法一直接找出线面角法.

分析看到所求问题是线面角, 想到把线面角找出来再求角, 此题直接找出点B在平面PCD上的射影不容易, 根据题意条件将不规则的几何体补成相对比较规则的几何体, 可以使所求问题更加明朗, 从而便于求解.

根据题意条件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B作AP的平行线与过点P作AB的平行线相交于点G, 可将三棱锥P - ABC补成直三棱柱PAC - GBF, 作BH⊥GF, 连接PH, 则BH⊥平面GFCP, 即BH⊥平面PCD, ∠BPH就是PB与平面PCD所成的角.

解法二此题难点是此几何体中如果不进行补形的方法不容易找到斜线PB在平面PCD上的射影, 难以找到PB与平面PCD所成角, 但只要用其他方法找到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也可得到线面角.

具体解法: 略.

解法三利用向量法求解线面所成的角,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直线所对应的向量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的夹角来处理, 由 ( Ⅰ) 知AB, AC, AP两两相互垂直, 分别以AB, AC, AP为x轴, y轴,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以下略.

通过一道高考题, 就在线面角方面复习了线面角的几种方法. 运用一题多解, 启发了学生寻求多种解法, 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从多种方法中发现最新颖的、最独特的解法. 围绕一题, 针对问题, 寻找一题多解,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题涉及的多个知识点, 从而使用多个知识点来解题, 体现出课堂上的高效率, 即促使我们如何建构高效课堂.

二、围绕一题, 构建一题多变

围绕一题, 着眼问题中心, 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当作球心, 我们围绕球心不同角度观望, 靠近, 想尽各种方法到达球心问题, 到达球心问题后, 我们离开球心问题盘旋离开, 使我们想到离开方式的多变, 构建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 由浅入深, 形成系统,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所启发. 下面我们来看问题的变换.

在高三复习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可采用围绕等差数列的通项层层变换, 逐步提高难度, 逐步得到各种求解的方法. 复习“累加法”和“累乘法”可从简单的等差数列开始: 数列{ an} 中, 若a1= 2, an + 1= an+ 2, 则an=________.

变式1: 数列 { an} 中, 若a1= 2, an + 1= an+ 2n, 则an=_____________ .

变式2: 数列 { an} 中, 若a1= 2, an + 1= an+ 2n, 则an=____________ .

总结出此类型递推公式为an + 1= an+ f ( n) .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n + 1- an= f ( n) , 利用累加法 ( 逐差相加法) 求解.

总结上面一类型的求法后, 提出: 如果把an + 1= an+f ( n) 中加号改成乘号, 得到:

变式3: 数列 { an} 中, 若a1= 2, an + 1= an·2n, 则an= _____________.

又可以总结出类型2递推公式为an + 1= f ( n) an.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利用累乘法 ( 逐商相乘法) 求解.

综合前面两种类型我们又可以得到下面两种类型的数列通项的求法:

类型3递推公式为an + 1= pan+ q ( 其中p, q均为常数, pq ( p - 1) ≠0) .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n + 1- t = p ( an- t) , 其中t =q/1-q, 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类型4递推公式为an + 1= pan+ qn ( 其中p, q均为常数, pq ( p - 1) ( q - 1) ≠0) . ( 或an + 1= pan+ rqn, 其中p, q, r均为常数)

从上面例题说明高三数学复习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少而精的习题, 通过一题多变既使学生打好基础知识, 又使学生思维、逻辑推理、解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提高, 还能使繁忙的高三学生跳出题海. 通过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与本题相干或相似的一系列数学题目, 能很好地以一道题为载体办理多个或多类数学题目, 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各类相同题目的接洽和差别, 从而把握和消化多个数学题目. 通过一题多变的操练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数学常识及其内涵接洽, 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有限的实习到达把握多个数学题目的目标, 更好地发挥复习课的高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

三、围绕一题, 构建知识网络

围绕一题, 我们怎么看待此题, 我们怎么周旋于此题, 又怎样从此题中出来更多的变式题, 但都离不开知识网络的建构, 达到高效的复习课堂. 例如在复习y = Asin ( ωx + φ) 性质时会碰到一类型:

( 1) 设函数求函数f ( x) 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

( 2) 求函数f ( x) = 2 cos2x + sin2x的最小值.

虽然所求的问题不同, 但是此类型都需要利用和差倍角公式到达y = Asin ( ωx + φ) + k, 再求所问, 所以在课堂讲解时第 ( 1) 小题我们就应该进行归类, 高考就是考察应用常规知识解答问题, 必要构建便于提取收集的基础知识, 较好的基础使学生们可以很快地确定解题方法, 敏捷召集脑子中储存的信息举办选择、组织, 然后作答.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 对知识收集的梳理和建构, 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的高三数学复习法 篇7

一、备考方略

1.按照“五轮复习法”的要求备考。制定备考计划 (含教学进度计划) ;然后按照“一细、二粗、三综合、四强化、五回首”等五轮复习法搞好每一轮复习。

2.按照教学“五认真”的要求教学。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试, 并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之成为学生成绩的增长点。

3.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教学。优化认知渠道, 分解认知过程;由浅入深地讲解, 反反复复地训练。要反复钻研, 认真备课, 了解学情, 分层教学;要真正做到“抓本质, 求分层, 讲中心, 有步骤”,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变式训练, 精讲多练。我们要切实克服满堂灌, 所有题目都先讲, “牵着学生鼻子向前走”, 然后再 (练的) 机械重复性练习, 以及 (做后) 不管不问的“放羊式”练习。要在讲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大胆地去做, 培养学生“跳一跳, 去摘果子”的主观能动性, 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同类题目不能一次性地全部一拥而上, 要变形地、逐步地下放到以后的各类练习、考试之中, 使学生有新鲜感, 有刺激性, 这就是变式练习。

5.做好归纳、总结、反思、品味工作。采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思维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及方法, 对所做的习题加工整理, 细细思索, 深思体会。重视反思, 可减少失误, 可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点, 可以真正使学生巩固知识, 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6.钻研一纲三题, 探求高考数学命题走向。要特别注意新大纲和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和全国成人高考试题以及高职类高考试题, 切实明晰高职类高考近三年的试卷内容、题型、难易及其所占试卷的分值比例, 做到有的放矢。

7.专题复习, 领会数学方法。高考数学的复习可分知识专题和方法专题, 在知识专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 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方法专题是对高中数学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 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 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复习渗透在每一轮的复习之中, 不能仅局限于第二轮复习之中。

8.浓缩知识点, 编制小教材。由于职业类数学教材内容较多, 学生不容易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 可对每一章节主要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 主要是公式、方法、典型例题, 然后汇编成本。如:我在教学中整理了“集合与罗辑”“不等式”“数列”“函数三角函数”“指数与对数方程”“解析几析”“平面向量”这几章, 共20页, 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可视到所有知识点, 也便于复习掌握。

二、五轮复习法

(一) “五轮复习法”的含义。

职业类高考班的学生第三学年先后进行五轮复习, 即一细、二粗、三综合、四强化、五回首。通过这五轮复习, 使学生达到步步高的分层学习目的。

(二) “五轮复习法”的理论基础。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遗忘规律组织教学。人掌握知识要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 同时, 人对知识的掌握是要遗忘的, 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 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次刺激才能使其真正掌握。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本身就不很扎实,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分层教学, 变式训练。因此, “五轮复习”的实质就是:分层教学, 多次反复;变式训练, 多次认识。

(三) 解析“五轮复习法”。

总教学目标:全面了解, 重点掌握;应用熟练, 运作灵活;总教学策略: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五轮复习, 变式训练。

第一轮:细——新课式复习阶段 (春节前结束)

1. 教学目标:全面基本掌握考纲所要求的知识点、书上的题目和一般解法等。

2. 教学策略:全面复习, 细细讲练

⑴按照课本章节的顺序, 以节为单位进行授课, 像讲新课一样进行讲解, 但整体进度要快。

⑵要细而不能太细, 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 时间不能过长, 不能总是停止在一个问题上;不能太节外生枝, 大搞推论, 常用结论等, 不能太深、太难、太综合以及过多练习。

⑶要保证复习质量, 同时也要有快的战略思想, 要坚持进度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⑷进行多次练习及一次单章小测验。要求是基础知识点, 有些题目是书本上的及讲过的。

第二轮:粗——单元复习阶段 (2月份——4月上旬)

1.教学目标:专题掌握。即宏观看书, 重点掌握;吃透教材, 把握精髓;系统归纳, 点面结合;浓缩成点, 归纳成条。

2.教学策略:系统复习, 专题讲练

⑴分为函数、方程、数列、向量、三角、解析几何等六大板块, 以各大板块的章为单位进行系统的整体复习, 一般分为系统讲解, 分类讲解。

⑵专题训练, 定型掌握。要对专项类型的题目进行专门讲解, 并进行定型训练。

⑶每章复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测验, 每一大板块复习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练习及综合测验, 要求有一定的综合性, 但所考专题是讲过的类型, 必要时, 增加个别较难一点的题目。

第三轮:综合——训练阶段 (4月中下旬)

1.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熟练程度。

2.教学策略:整体复习, 综合讲练

⑴要明确这轮复习是为下一轮强化训练做前奏的, 学生刚复习完所学知识点, 还不太熟炼, 需要进行为期2-3周的综合训练。因此试题选择不要过难, 而是通过做题达到熟练掌握知识, 是一种在“实训场”内的综合演练。

⑵采取“讲练、讲练、再讲练”的形式。

⑶要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多份综合练习, 并不是定时定量的强化训练。因为学生掌握的大量知识可能生疏, 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受到刺激而达到掌握, 同时, 通过练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熟练度。

⑷进行一次综合测验, 要定时、定量, 并及时讲解。

第四轮:强化——模拟训练阶段 (5月份)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题的“调兵遣将”的能力, 使学生熟练掌握, 灵活运用。

2.教学策略:强化训练, 模拟考试。

⑴组编若干份有代表性的模拟试卷。

⑵采取“考讲、考讲、再考讲”的形式。

⑶在规定两小时内考试, 及时批改, 并做好讲评工作, 是一种“实战演习”。

第五轮:回首——看课本阶段 (考前一周)

1.教学目标:知识点高度浓缩, 重点题型高度精简, 使之成点、成条、成块, 以便“轻装上阵”。

2.教学策略:回归课本, 整体梳理。

⑴回归教材, 进行高度梳理、浓缩, 构建知识网络。

⑵引导学生看专题、看模拟试卷, 构建专题网络。

⑶教师答疑, 查缺补漏。

⑷学生调适心理, 掌握考试技巧。

参考文献

[1].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上一篇:高收视率下一篇:静电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