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闻

2024-05-07

海外新闻(精选五篇)

海外新闻 篇1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正在就新版《安全健康项目管理指南》征询公众意见。《安全健康项目管理指南》于1989年首次发布, 为体现当前科技与实践方法, 人们正对其进行更新。它旨在帮助雇主在工作场所内建立健康安全管理计划, 其主要方法包括在事故发生前发现和消除风险, 确保员工在安全健康方面的发言权。

新版《安全健康项目管理指南》对中小型企业尤为有用。文件强调了同一作业场所不同领导相互合作, 共同保护工人的实现方法。该指南为建议性文件, 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也不影响OSHA其他标准或法规的义务性要求。 (郁振山译)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英国建筑行业发布新文件遏制职业病趋势

每月, 英国有上百名建筑工人死于职业病, 建筑行业为鼓励企业管理职业健康风险, 发布了名为《建筑行业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的指导文件。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 (HSE) 责令建筑行业采取措施, 遏制此趋势。

HSE的检查员在建筑行业检查活动期间, 发出了200余份与健康相关的执行通知书。这凸显出人们对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的误解之普遍。雇主也错误地认为管理健康的难度更甚于管理安全。

此文件就建筑行业“健康风险”的意义和职业卫生服务对预防和控制风险作用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以降低职业疾病的发病率, 增强建筑行业对工人的吸引力。 (郁振山译)

——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 (HSE)

第6次欧洲工作状况调查结果发布

第6次欧洲工作状况调查结果已经发布。结果显示, 欧洲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性别隔离;年轻员工的工作强度更高, 工作更不稳定;老职工接受培训的机会更少;虽然物理风险依然存在, 但女性管理者数量出现增长;不同职业间的工作质量差异明显。

工作场所暴力是引发抑郁、焦虑和自杀的主要风险, 暴力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15%的工人报告称受到过暴力等不良社会行为。

调查结果展示出了不同国家、职业、性别和年龄不同工作状况, 凸显出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情况。 (郁振山译)

——欧盟职业安全健康署 (EU—OSHA)

加拿大安大略省颁布新版JHSC培训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新《健康和安全培训法》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生效, 它旨在提高加拿大健康和安全联合委员会 (JHSC) 成员的培训质量, 适用于安大略省所有超过20名员工的工作场所。

新法规将替代1996年的培训标准。它包含了申请JHSC培训项目资格和培训从业人员资格时必须达到的具体要求。新培训法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3处。一是具体行业的具体风险:第二阶段的培训必须要对至少6个行业的具体风险进行回顾。二是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以保留认证资格:为保证成员了解最新法规和具体行业的培训要求, 2016年3月1日后获得资格的JHSC成员要每3年接受1天的继续教育培训。三是培训的持续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培训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包括至少5天的面对面教学, 培训的课堂容量控制在25人以内。 (郁振山译)

海外新闻稿发布的主流方式 篇2

一、投放

二、国外稿件定向投放(大媒体投放、指定国家投放、指定行业投放)

三、境外社交媒体投放(脸书、推特、Instagram、YouTube、博客等主要平台)

今天,我们特别谈一下通稿投放里的“美国通稿”。

美国通稿在全球各类通稿投放里极具典型性,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因为:

1、就单一国家来讲,在美国的稿件投放数量最大;

2、发布媒体的数量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刊登的媒体数量都要多,最多可达650家以上;

3、发布媒体中含权重媒体,比如ASK;

4、谷歌整体收录效果好于谷歌对其他国家媒体的收录。

我们下面从时效性、谷歌收录、精准投放和多媒体稿件等几个客户最关心的方面,分别解构下美国通稿的运行方式。

一、新闻时效性

中国客户在发布新闻稿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时效性。

美国通稿的操作周期相对非常短,一般12个小时就能完成全部的投放工作。这里说的全部的投放工作,指的是,从拿到客户审定好的终稿后到稿件刊登出来的时间。我们曾经有过5个小时刊发出全部500家媒体的记录。

为什么这么快?接下来的部分主要分享给同行们,不少同行问过我这个问题,以前只是跟比较熟悉的同行们讲过,今天把其中的部分原因公布出来。

美国通稿的发布流程是自动加手动,以自动为主。之所以能做到自动,是因为接受新闻通稿的媒体,相互间签署了共同的内容接受/兼容的电子协议。这份电子协议主要规定了编辑规则、免责条款、内容管理和处理流程等具体信息。基于这份电子协议,各个新闻网站得以在几乎同一时间接受、发布由统一新闻源提供的新闻。

新闻源的上端(不是顶端),其它自有后台的新闻源也一样,都是这个总的新闻源的分支节点,当新闻稿件被提交后,系统和媒体只是对违反编辑规则、涉嫌法律风险等的稿件加以处理,其他一般商务、金融、科技等类型的内容,都会按照电子协议的规定被自动推送至相应新闻网站。

二、新闻稿谷歌收录

这部分要讲的内容其实挺多的,很多懂行的客户最看重的就是这点,但是决定能否被谷歌收录的原因是综合的,也比较复杂,下面说几个要点。

1、是否原创; 100%原创的稿件被收录的可能性,比抄袭和修改别人文章的可能性要大很多。这种原创包括文字原创、图片原创、视频原创。花些时间,做些调研,写自己的东西。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都会提升稿件质量,稿件质量越高,被谷歌收录的可能性越大。

2、稿件字数;

作为新闻稿来讲,以英文为例,被谷歌收录的最佳字数是400-600字区间,这是谷歌算法决定的。很多客户愿意多写,其实无论从新闻稿阅读效果和谷歌收录效果来讲,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写的多了,比如3/5000字,谷歌后台有可能从字数判断这更像是一篇论文,而非新闻稿。

3、媒体权重;

谷歌偏向抓取权威媒体的内容,无论是新闻或是其他资讯。比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包括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这类媒体能登出的文章一般都质量很高,通常是新闻热点、重大关切,有时甚至靠记者、编辑的专业能力“制造”受众关注的焦点,谷歌算法会优先抓取新闻焦点、热词,这使得权重高的媒体获得更多被抓取的机会。

4、是否针对谷歌优化;

在美国有众多的搜索引擎优化公司、团队,他们为美国通稿发稿系统做的最棒的事情,就是对发布后台做了系统性的优化。一是按照行业分类把稿件向目标受众做精准的推送;二是为系统内置了META标签功能,通过对META标签(如关键词提取,强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式)的使用,可以让稿件对谷歌抓取更有利,也更友好。

最后说一下精准投放和多媒体稿件的概念。这里的精准的概念是相对的,相比之前单纯的在互联网媒体发稿,目前美国通稿发稿系统可以在包括科技、金融、体育、教育等51个行业或领域内对稿件进行分类、推送。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美国以外的3个英语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受众进行推送。而多媒体稿件,则是稿件中可同时包含文字、图片、链接、超链接、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要特别说明的是视频部分,稿件中嵌入的视频是一个YouTube或Viemo的链接,需要把视频首先上传到这两个视频网站中的任意一个(首推YouTube),得到视频链接后,再把链接超链到稿件中。当稿件发布出来时,我们就会在网页中看到YouTube展示的稿件视频。网页是否能正常展示,主要看网站的功能是否支持。目前大部分网站都可以支持这类效果的实现,特别针对YouTube平台,很多网站都设计友好,可以做很好的展示。

还有两点和美国通稿使用关于的事情值得一说。一是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用这个产品的问题。我们有这么一类客户,他们并不知道美国通稿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对他们有什么用。他们使用美国通稿的理由很简单,他们的美国同行在用,美国的竞争对手经常会用发通稿的方式发布企业新闻、推出新品、技术升级等各种利好。这种做法其实挺聪明的,美国人做生意实在是精得很,没有产出比的钱他们是不会花的,只有真正有效,才会让美国的生意人掏腰包买单。从这里又引申出第二个,更值得一谈的话题,即效果。

我被客户问过记不清多少遍,这个东西管用么?效果怎么样?以我做多年的经验,讲一句公道话,效果一定有,但这是个动态、积累的过程。每周、每月都有新内容,连续投放一年的效果一定好于只做

一、两周投放的效果。有规划,高频次,持续不断的发布利好或实用信息,一定会培养目标客户、受众越来越强的粘性和关注度。无论是今天主要谈论的美国通稿,还是其他国家的通稿、定投、大媒体投放等等,都更适合打造品牌,在不断塑造品牌的带动中创造效益。

决定是否有效的不仅仅是连续不断的投放,也包括稿件质量、媒体选择、整体投放规划等诸多因素。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专门解读如何写好一篇让外国受众愿意看、看得懂的新闻稿。

海外新闻 篇3

2015 年12 月,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 发布的新数据显示, 长途货运司机及其雇主面临着大量的重要安全问题。该研究基于NIOSH的长途货运司机健康与损伤全国普查, 是首个涉及货车事故、工伤、工作环境、驾驶培训、态度及行为的项目。研究结果发表于期刊《事故分析与预防》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 主要内容如下:

出现非事故性损伤并造成工时损失的司机中有68% 未上报雇主;73% 的受调查司机认为运送时间异常紧张, 这更容易导致超速、违反驾驶时长规定、疲劳驾驶和超载等不安全驾驶行为;35% 的受调查司机在职期间至少上报过1 起交通事故;38% 的司机在职业生涯初期未接受足够的培训。 (郁振山译)

—— NIOSH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留住老员工减缓建筑行业技能鸿沟

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 影响深远。为应对此趋势,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 (CIOB) 发布了一系列报告, 探索建筑行业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方法。

报告指出, 19% 的英国建筑行业工人将在5 至10 年内退休, 雇主需吸引更多人才, 更重要的是留住老员工。尽管57% 的被调查人员表示留住老员工“尤为重要”, 但这并没有体现在他们公司的实际政策中, 比如灵活作业、交接计划、延长退休年龄的退休计划等。同时, 尽管多数被调查人员承认老员工的指导作用明显, 但只有63% 的人认为这种作用已成为工作场所的普遍特征。雇主一方面要认知当前在职工人的技术水平, 一方面要落实灵活作业制度、延迟退休年龄的退休计划等措施, 保证老员工的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工人。 (郁振山译)

——CIC (英国建筑工业委员会)

MSHA举行萨戈煤矿爆炸事故10 周年纪念活动

2006 年1 月2 日,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发生爆炸, 当时有29 名矿工正在地下作业, 其中16 名成功逃生, 12 人丧生, 1 人重伤。2015 年12 月31 日, 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局 (MSHA) 举行纪念活动, MSHA局长约瑟夫A·梅恩发表致辞。

约瑟夫A·梅恩表示, “2006 年发生的3 起矿难事故是促成《2006 年煤矿改善和新应急法》 (Mine Improvement and New Emergency Response Act of 2006) 的重要事件。该法要求所有矿山经营者要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培训;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发展科技, 改善地上、地下工人的信息交流。MSHA不会忘记事故中逝去的生命, 将会继续努力, 避免发生类似事故。” (郁振山译)

—— MSHA (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局)

欧洲女性工人职业安全健康的新风险和新趋势

2015 年12 月, 欧盟职业安全健康署 (EUOSHA) 发布新文件, 总结了欧洲女性工人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新风险和新趋势。

工作场所内外的不平等可对女性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该文件提供的数据反映出女性工人在就业、工作环境、风险暴露、工伤以及健康问题上的趋势。

新风险主要是由不稳定的就业导致的工作模式的变化。新趋势包括工作量更大, 工作强度更高, 因工作条件较差而流动至异地工作, 非正规经济就业人数增多。 (郁振山译)

海外新闻 篇4

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国际新闻传播、国际舆论对国家间关系、国家形象等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中, 时政新闻作为发生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更是对国际社会的动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影响、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都不可忽视。

新闻媒体作为全球信息传播的媒介,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事务参与主体的各国而言, 都某种程度上希望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力量影响国际舆论, 对内对外树立或改善国家形象, 纠正他国媒体的舆论误导或偏见。新闻编译作为“翻译”和“编辑”的结合体, 在这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与单纯的时政新闻翻译不同, 时政新闻的编译不求逐字逐句的刻板对应, 而是将跨文化传播、意识形态、译者目的、受众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是一种有目的地改变原文形式、内容的翻译活动。这同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不谋而合。

因此, 本文试图从奈达功能对等的视角, 以环球网“海外看中国”栏目为例, 来探讨时政新闻编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 功能对等理论从信息的类型、译者的目的、受众类型三个层面对时政新闻编译策略的指导意义。

2 新闻编译的含义及特点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从古至今, 文人学者们提出的翻译标准中永远都把忠实原文作为头等大事,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也是把“信”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国际新闻的编译却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翻译行为。

新华社高级编辑刘其中在《英汉新闻翻译》中, 对新闻编译的定义是:“新闻编译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手段, 将用原语写成的新闻转化、加工成为译语语言新闻的翻译方法。与原来的新闻相比, 经编译而成的新闻保留了愿与新闻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 氮气内容却更加集中, 更加精炼, 更加可读, 更适合于在译语国家或地区进行二次传播, 也更适合于译语语言读者们阅读和理解。”[1]它通常“含有两个层次, 一是翻译, 二是编辑, 而且两者常常是交织、融合在一起。”

新闻编译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这既有翻译文本特征, 也有新闻文体特征。既要求译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原文的尊重、忠实, 不扭曲, 又要求其达到简洁、客观、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等标准。除此之外, 因新闻编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和交流, 它也具备非常明显的跨文化传播属性。因此, 新闻编译在翻译的基础上, 更需要灵活变通, 需精心选材并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删减等, 以符合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受众期待、意识形态、政治要求等。

3 柰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核心观点之一: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因此, 翻译时不应该过度追求字词毫无差别的完全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奈达试图打破只在语法、语义、词法方面进行翻译研究的传统, 从跨文化、交际理论模式、信息接收者的心理等角度寻求突破点。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 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2]143。翻译研究的关注点, 从信息的形式转到翻译原语的意义和意图上[2]146。

此外,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还将译文读者的地位极大提升, 高度重视译文读者的反应。这与新闻编译的要求十分吻合。

由此可见, 功能对等对新闻编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奈达提出, 功能对等可以从信息类型、译者目的和受众类型这三个层面实现[3]。时政新闻的英汉编译也不例外。

4 时政新闻编译实践中的体现

环球网是由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 是国内颇有影响力的中央级综合性网络新闻媒体, 也是中国唯一以中英文双语日报为依托的大型双语新闻门户。其“海外看中国”栏目是通过对外媒涉华报道的选择和编译, 来让国人了解外媒眼中的中国。因其官方代表性, 以下分析以该栏目编译内容为例, 从三个角度讨论时政新闻编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

4.1 依据信息类型特点进行编译

因编译涉及的信息类型为新闻, 因此在编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新闻文体的特点, 并依据这些特点来在编译过程中做相应的变动和调整。这些特点包括简洁明了、时效性强、按照倒金字塔式的顺序等。

外媒新闻网站上一些时评性质的文章不宜直接翻译。直接翻译这些新闻容易出现篇幅过长, 生搬的痕迹太强的特点, 并且也不易达到新闻报道简洁、信息明确的标准。因此编译时, 就应在忠实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尽量贴近新闻写作的标准。

以环球网“海外看中国”栏目2016 年2 月24日的一篇名为“制裁中国?不理智也不可能”[4]的新闻为例, 该报道编译自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2 月23 日的一篇时评文章[5]。原文是一篇近3 000 字的英文时评, 主要论述了美国近来对于中国所采取制裁措施的不明智之处, 并详细列举分析了多方面的理由。但译者在进行编译时, 并没有照搬原文, 一字不差地翻译, 而是有所取舍。

首先, 译者只提炼和保留了原文的主要观点和分论点的中心内容, 大量删去了细节性的阐述、举例等。由此保障了编译之后的新闻篇幅较短, 内容简洁, 主要观点一目了然, 不拖沓。

其次, 译者还依照倒金字塔的原则, 将原文的中心论点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即“试图对北京实施大范围的制裁, 既是不明智的, 最终也不会奏效。”可以让读者在浏览网站新闻时, 能够最快速地抓住这篇报道的核心内容。

4.2 考虑译者的目的进行编译

编译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新闻译者在编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新闻文体的特点, 还要考虑政府立场、意识形态、国家形象等政治方面的因素。

长久以来, 西方主流媒体一直对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负面看法, 报道也以负面为主, 有的甚至带有歧视性的用词。而随着中国的崛起,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和恐慌都随之增加, 对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对于中国人权、民主等方面的抨击和追问有增无减。这些西方媒体的舆论误导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际形象。

因此, 新闻译者在进行英汉的时政新闻编译时, 必须要注意一定的政治原则和目的, 比如对内维护中国国家形象, 比如切合国内意识形态。

以环球网“海外看中国”栏目为例, 虽然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 以负面报道居多, 但从该栏目编译新闻的素材选取来看, 编辑大多选择外媒对于中国的积极报道进行编译。如“被美国批评所激怒, 泰国向中国外交显著转向”“韩经济副总理:萨德反导系统不会影响中韩贸易”“外媒:非洲记者免费赴华受训北京彰显软实力”等。这类对于中国的正面报道仍占多数。

虽也有相对数量较少的负面新闻, 但译者仍以添加中方专家评论的方式来进行意识形态的转换。

以2016 年2 月25 日一篇名为“美媒:中国南沙雷达可追美隐身机, 但美能提前消灭”[6]为例。该篇报道编译自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 22 日的一则消息和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一时评。

CSIS的消息称根据美国获得的卫星图片, 可推测中国正在南沙群岛建设先进的高频雷达。而“国家利益”的时评则称:虽然该雷达可探测美国隐形飞机, 但美完全可以在战争时期, 提前消灭这些雷达, 就像其在入侵伊拉克时一样。环球网的报道在编译了这两部分内容之后, 在文末两段又加入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于该问题的回应, 以及中方军事专家对于美国双重标准的指责。

环球网的新闻译者通过加入中方观点, 平衡了原文中美方偏激和略带挑衅的观点, 重申了中国对南沙驻守岛礁的主权, 同时指出美国此做法的不妥之处。以此达到译者维护国家形象、避免西方舆论误导的目的。

4.3 考虑受众因素进行编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非常看重读者反应, 因为读者才是译文的受众, 是由他们来对译文进行评判。在新闻编译过程中, 译者需充分考虑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 阅读期待与习惯等。

以环球网“海外看中国”栏目2016 年2 月24日一篇名为“日媒:日本以违规为由扣押中国渔船, 中国专家有话说”[7]的报道为例, 该报道编译自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原文称近期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捕捞的中国渔船数量激增, 日方已扣押一艘中国渔船, 并要求中方削减渔船的数量。环球网译者在编译完原文的新闻内容之后, 在最后添加了中方专家对于该事件的看法, 并劝诫日方应先查清事实再下结论, 不应过度夸张类似的小摩擦而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

新闻译者在末段编辑添加这一内容的原因, 除了合理修正政治言辞这一点, 更多地有将受众的反应和接受程度考虑在内。中日之间有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历史隔阂, 也有中日钓鱼岛之争等领土争端, 又有国内多次发生“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等不理智行为, 因此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的厌恶情绪非常容易被激化。译者的编译策略正是为了平衡日媒单方面的观点, 让中国读者能更好地阅读和接受报道。

5 总结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 新闻编译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单纯文学翻译的差别;其新闻文体的特征、跨文化的交际功能等决定了新闻编译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奈达对翻译的功能对等标准与新闻编译的要求十分吻合。因此, 该理论对新闻编译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即需从信息类型、译者目的、受众类型这三个角度综合考虑, 利用适当的编译技巧进行新闻编译, 从而达到新闻写作的标准、满足译者的相关政治目的并符合读者 (即受众) 的文化习惯、心理预期等。

参考文献

[1]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04.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43, 146.

[3]Eugene A.Nida.Toward AScience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56-157.

[4]环球网.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2/8592742.html#thread.

[5]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官网.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the-right-way-sanction-china-15285.

[6]环球网.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2/8598651.html.

海外新闻 篇5

记者:今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北京市广播影视企业赴美参加NAB展是首次吗?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目标?

陈煜:组织北京市广播影视企业赴美参加NAB展今年是第一次。

每年的NAB展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广电参展商参加, 以2015年NAB展为例, 参展商有1, 726家, 来自159个国家97, 915名业内专业人士参观, 展览交易额207亿美元, 展览同期举办各类会议论坛500场, 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超过80家。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 包括巴西、韩国、法国、英国、德国等, 重点推广本国广播影视科技产品与技术, 为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合作提供支持。

此次组织参展是依据中宣部、广电总局积极推动的“走出去”发展规划, 努力贴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北京地区的中国民族广电企业走出去, 大力对外宣传推广拥有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中国广电企业, 增强民族企业的海外影响力。今年组织北京市的广电企业参加NAB展也可以说是一次尝试, 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以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为主体, 依托NAB展作为国际推广平台, 组织北京地区创新能力较强的广播影视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企业赴美参展交流, 推动北京广播影视科技创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二是搭建会议交流平台, 促进民族企业与国际知名技术组织、播出机构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更好地结合起来, 扩大业务领域, 优化合作形式, 提高产品质量, 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记者:此次组织参展企业的构成分布是怎样的?

陈煜:此次我们是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通过公开征集、企业报名、专家评选等程序进行参展企业的遴选。重点展示北京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突出展示北京广播影视产业在台内制作与播控、传输覆盖与监测、云计算与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四个方面的技术与产品。结合产品技术内容, 为技术研发实力强、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搭建推广与交流平台。特别要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性强的中小企业, 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政策支持与帮助。

此次组织的参展企业有: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视广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石威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凌云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中科云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宝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记者:此次参加NAB展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哪些?展出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创新点?

陈煜:这次我们在NAB展上主要有两项活动内容。

一项是4月18~21日NAB2016展览会期间,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中央馆内搭建“中国北京广播影视科技主题展区-中国 (北京) 展区, China (Beijing) Pavilion”, 展区总面积约180m2, 安排9家北京广播影视行业中具有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设备生产的企业参展。展区设计风格统一, 展区内设置接待台、洽谈区等公共服务区。此次展出的重点是突出展示北京广播影视产业在台内制作与播控、传输覆盖与监测、云计算与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四个方面的技术与产品。

另一项活动是以促进中外广电业界技术深度交流为目的, 结合国际广播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参加2016年4月19日 (展会第二天) 在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会议厅举办的“中国北京广播影视技术交流会, China (Beijing) Broadcas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minar”, 会期一天, 会议规模约100人。

我们希望通过组织这两项活动, 为中外企业搭建产品展示、技术研讨、业务合作的平台, 作为一项尝试, 一是创新会展服务模式,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的展览展示与互动交流;二是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模式, 依托国际展会平台推动北京广播影视技术创新成果、优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走向世界;三是创新产业信息推送方式, 通过高相关度信息的精准投放, 利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途径, 向国际市场目标群体推介北京广电企业和产品, 打造北京广电技术产品信息全球化精准投放平台。

记者: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目前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陈煜:组织北京市广播影视企业参加NAB展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15年确立的项目。前期我们到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了解企业参展需求。

我们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 通过对项目内容的不断优化, 增加企业参与积极性, 国际行业组织机构、专业媒体、设备制造与技术研发企业资源达到一定规模, 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北京广播影视自主创新型产品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将广播影视“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记者:组织中国广播影视技术企业国际参展有哪些积极的推动意义?

陈煜:近年来, 中国企业赴国外参展数量激增, 开拓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中国企业赴国外参展也突显如展台位置隐蔽、企业资质良莠不齐、展示产品种类单一、目标客户组织不力等诸多问题, 不仅影响企业展览效果, 更难以体现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创新的真正实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海外新闻】相关文章:

海外新闻稿发布的主流方式04-18

海外油田05-05

海外简讯范文05-16

海外员工风险05-13

海外股权投资05-13

海外油气项目05-02

海外蛇文化05-10

海外再布局05-12

海外代理网络05-18

海外管道项目05-18

上一篇:调整思维下一篇:编排学生座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