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角度驱动教学

2024-04-30

设计者角度驱动教学(精选十篇)

设计者角度驱动教学 篇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a.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是一个的任务, 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学习的过程。b.目标具体。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目标就是完成当前的任务。c.在动手做中学习。把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到一起。d.在任务中培养学生兴趣, 独立性和主动学习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项目都是与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能转化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a.成果驱动。项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产生成果。b.综合性。把所有知识点综合到一起。完成项目。c.自主性。在项目完成过程中, 学生本身是这个过程的主导。d.开放性。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都是学生本身自由选择发挥的。e.学习评价的多元性。f.难度高。

2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联系与区别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联系。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 二者同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 都是依靠学生在学习中具体行动产生学习效果。都是在学习中做, 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统一。2.2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区别。一方面, 项目驱动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解决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教师在项目驱动法的教学中设计项目时考虑的问题比任务驱动法教学要多。另一方面, 任务驱动教学法更侧重的是当前任务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项目驱动教学的设计难度比任务驱动教学法要高的多。

3 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

目前, 大部分学校都采用单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各有自己的优点, 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整合课程开发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3.1 设计任务驱动比项目驱动简单, 任务驱动学习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作为项目驱动的基础。3.2在基础欠缺的情况下实施项目法, 完全由学生独立设计与实施显然是不合适的, 应先使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得到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储存, 根据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 在第二阶段再实施项目教学法, 学生就会适应并达到项目教学法应有的效果。

4 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相结合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实施

在传统的网页设计教学课程中, 大部分教学模式都是以章节知识点讲解为主, 缺乏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提出“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相结合”教学模式, 通过把一个完成的设计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驱动的知识点, 使学生在具体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4.1 项目设计。在整个项目教学的运用中, 项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项目大小, 知识点关联和学生完成的难易度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根据课程需要把网页设计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成为一个网站项目, 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网站的建设, 教学中的知识点被分解到网站建设的各个分页环节之中。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设计成一个网页任务, 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 制作的各个知识点相关应用网页被嵌入到整个网站之中。4.2 项目内容。4.2.1 章节知识点项目。将网页设计大章节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分解成为网站分页设计的练习项目, 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章节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常用并且基础的知识点, 并且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当前章节的网页设计之中。4.2.2 各个章节基本任务。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 每一名同学都需要根据章节所学内容, 运用到本章节的网页设计任务中, 使学生在掌握了本章节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灵活运用和掌握, 达到学以致用, 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相结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4.2.3 开放式扩展任务。在学习完成各个章节之后, 学生设计本章节网页使用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此基础上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每一个章节基本设计任务完成之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 运用自己当前掌握的知识, 自主设计自主完成扩展任务。综合运用Dreamweaver、Fireworks、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完善扩展任务。在扩展任务中, 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同时教师能够通过学生在扩展任务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4.3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方式上, 每次教学过程均围绕一个任务目标组织各教学环节, 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任务设计成案例, 每一节课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设计成一个相关网页, 给学生模仿和借鉴, 完成本章节的基本任务, 。以任务目标为主线, 结合相应项目讲解各相关知识, 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在开放式扩展任务中, 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操能力。在学期末可以把综合设计作为最大的一个开放性章节项目, 作为最后学习的综合设计实践环节和学期末成绩的参考。综合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整体规划、网页布局、网页制作、网站发布和网页测试这五个任务, 给学生有充足的制作时间和空间, 综合运用所学的所有知识, 尽自己最大能力制作和完成最后的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让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体会实践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中的各个流程。4.4 学习效果评定。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效果评定包括平时设计任务的学习效果和最终综合实践项目两个部分。在平时任务设计考核评定包含基本任务的完成和扩展任务的完成。其中基本任务的完成包括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运用在设计中的反映, 以及平时表现, 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等情况。扩展任务的完成考察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等。最终综合实践项目的考核包括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协作分工组织能力等方面, 可以施行作品答辩, 现场打分等形式, 这种考核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说, 更加客观、真实而全面。

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网页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将项目化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集合运用到网页的教学。教学实践表明, 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今后就业和走向工作单位后能够较快地担当实际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针对传统网页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项目为主导, 任务驱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通过把一个完成的设计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驱动的知识点, 使学生在具体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该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法,网页设计

参考文献

[1]赵鑫.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蔡群英, 黄镇建.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法在《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 2013 (3) :34-36.

[3]蔡燕敏.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式实验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篇2

[题 目]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摘 要]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文件(湘教基字[2001]8号),我省普通高中、大中城市初中从2001年新学年开始,必须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采用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在新教材中,作者强调采取了“任务驱动”方式,而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讲,“任务驱动”方式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将普遍采用这一教学法。本文就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什么要在信息技术教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设计“任务”以及采用这一教学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 键 字]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 [作者姓名] 熊小强 [性 别] 男

[工作岗位] 雅礼(寄宿制)中学计算机教研组组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雅礼(寄宿制)中学 [邮 编] 410129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ahxxq@163.com

ahxxq@sina.com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步伐,从2001年新学期开始,我省已将中学计算机课程定为必修课,更名为《信息技术》,并采用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在新教材中,编者强调采取了“任务驱动”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既注重科学性,又讲求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讲,是一种新颖的教与学的方法,那么,如何深入理解“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方法,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就是我们广大中学计算机教师所要面临和思考的新问题了。下面,我根据自己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把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提出来,以求同行指教。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俗的说,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子任务组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

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一个公文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以“知识点”构筑的知识体系,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也就是以前称之为“双基”的部分。但信息技术学科情况却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并没严格的规定性。这就使得它的知识体系较难把握。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又在飞速发展,不仅是原有技术、知识的更新,还伴随着技术门类的不断增多。

另外,信息技术课程又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更新换代很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更少地偏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传授,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课程的功能在于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符合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也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另外,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教师在上课时,总是需要分析每课的主要任务,怎样来执行任务,这实际上就是课前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要求学生在本课上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实际上是给学生布置任务。有时教师事先把总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一个个的目标,然后把一个个小目标细划为一个个较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知识、了解掌握、熟练应用四个层次,“知识”是指识记名词的概念;“了解”是指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是指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操作,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我认为,“任务”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育心理实验中发现: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低落,则反应迟缓;在教学过程中,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对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任务”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象、图形、视频、声音、动画、文字、文本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生于特定的艺术化的情境中,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高二教材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中的“影像采集和播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事先收集的一些精彩的影像或游戏演示动画播放出来,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认为自己学了也可以去采集和播放那些视频文件,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一种要了解这些知识的强烈欲望。

2、可操作性强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绝对不行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际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上机实践,远比教师讲、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讲解后,演示操作后,一定要留一半以上时间去让学生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这样才能更加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特别注重它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讲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设计“班报”等任务;讲声音的采集和处理时,给学生布置“配乐诗朗诵”的任务;讲程序设计时,让学生设计一个“成绩管理系统”的任务等等。这样让学生完成 3 任务的同时,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学生也很有成就感,提高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针对性要强

本学期我对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基本调查,其中,家庭已配置有计算机的学生达到了72%,会上网,能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查资料的学生也达到了47%,而对计算机还比较陌生的学生也达到了9%,所以,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一,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的能力、兴趣等,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能力的不同来设计任务,让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的执行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考虑,“以兴趣为主线,以实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例如:讲“多媒体技术基础”时,不直接给学生讲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发展,而是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播放音乐、电影,随后解释播放音乐、电影用的播放器,可用WINDOWS自带的,也可用豪杰超级解霸进行播放,这样学生立刻表现出兴趣,想自己试一下;在讲POWERPOINT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给学生布置设计自己的个人简历或设计一套广告演示文稿等等。

4、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5、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一步,学生完成任务之后,非常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肯定,产生成就感。所以,在每一节课里,都应安排5至10分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要当场进行表扬,并通过投影仪或机房管理系统广播给所有的学生欣赏,或让做得好的学生给其它同学讲解他(她)是如何完成这幅优秀作品的,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至于每一次上课他们都想尽快尽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争取让老师把他们的作品作为成功的范例展示给其它同学学习。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的技能,这一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当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将“任务”设计得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要关注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乏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统筹兼顾,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终生受用。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也不能按以前的老方法设计,而应设计成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案。下面我就以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多媒体及其应用》中的“声音的处理”一节为例,设计一个简单的教案,来谈谈如何设计“任务驱动式”教案。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受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有几年,计算机水平相对来讲较高,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兴趣不是很大,所以在上课时首先应充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用精彩“任务”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一个稍微有点挑战性的“任务”去让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作能力,也可以由多个学生一起完成一个作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课名: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年级:高二年级

教学目标:学会声音的采集方法,掌握声音的处理

技能目标:掌握用录音机录制声音及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简单处理。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使用电脑过程中体味多媒体作品的艺术美。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做好的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八首背景音乐文件。

设计与思考:用“任务”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针对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任务”。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配乐诗朗诵”的任务,把声音录制、声音处理、音量调节等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分析任务、讨论任务,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新、旧知识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结构。另外,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人人都能完成“配乐诗朗诵”。而如何获取最佳效果,则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思考、设计、创新。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展示作品。

这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在悠扬的轻音乐中,诗人充满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2.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师的导语:这是谁的诗?你觉得效果怎么样?你也能完成这样一首自己朗诵的配乐诗吗?

(学生反应:学生欣赏《雨巷》后,对这样一首熟悉的诗所达到的效果很有兴趣,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自己来完成这样一首配乐诗朗诵)

二、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

(点评: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高潮阶段,是学生活动最热烈的时段。这里我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解决任务,讨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并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

预计学生会围绕如下三方面的问题讨论:

1.如何录音

高二的学生,大多知道如何在录音机中录制声音了。2.如何把轻音乐混入到录音文件中

学生对这一点不太清楚,所以学生对这里也有着强烈的兴趣。3.如何调整录音效果。

(自我点评: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空,鼓励并提示学生开启想像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创新。学生观察力之敏锐、探索能力之强,惟有教师下功夫去挖掘才会被发现。)

三.教师简单示范。

因为高二年级的学生知识面广,吸收能力快,所以可以快速地给学生示范一下如何调整录音的音量,如何录音,如何混入背景音乐文件,以及调整录入的人声的大小与轻音乐声音的大小使其协调等。

四.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配乐诗朗诵的任务,有八个背景音乐可供选择,让学生尽可能做出最动听的效果。

1.学生在明确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带着强烈的兴趣,很快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因为录音音量没有调节好,而导致录音效果差等,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组织交流,对完成作品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点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协助学生完成任务,组织好课堂秩序等都体现了教师的 6 主导作用。)

4.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1)作品奖励。

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完成了配乐诗朗诵的同学,口头进行表扬。

(点评:学生的成果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会很有成就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提高)

(2)欣赏优秀作品。

选出一至三个做得好的作品播放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来进行评价。

(点评:创设同学间互相学习、欣赏的氛围,树立榜样,开拓视野,刺激新的兴奋点,让学生不断激发和保持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经验介绍

让同学们选出刚才听到的最优秀的作品,让做这个作品的同学在班上进行简短的经验介绍。

(点评:学生的表示欲很强,让“任务”完成得优秀的同学做经验介绍及示范,将带动班上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每位同学都想争取有这样的机会,并且,也能从学生的示范中发现操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是老师示范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每堂课都应有选择地安排少数同学进行示范。)

五.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鼓励没完成或完成得不成功的学生下次继续完成作品,并且,可以将下堂课的精彩任务先让同学们知道,激起他们课外获取信息来完成任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及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

这堂课的实施表明,引人入胜的“任务”,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兴趣,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省开设时间不长,很多学校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实践这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拓宽教学设计的思维角度 篇3

一、挖掘文化中的数学精神

小学数学教育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承,在形式化了的数学知识的背后,应该有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朴素无华的思想方法,乃至引人深思的人生故事。它们积淀着丰厚的数学文化和数学理性精神,因而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而缺少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往往失之于“薄”。

如教学数位顺序表的知识时,学生兴趣索然,因为这些信息他们早就知道了。对学生来说,“为什么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值?进一步地,十进制是哪来的?为什么不是其他进制”这些问题才是他们想知道的。如果教师只是生硬地告诉学生这是“规定”,就显得有些霸道和缺少数学文化的底蕴。数学既要讲推理,也要讲道理。

因此,教师在思考教学设计时,应联系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感受古人曾经用石子、结绳、刻痕计数时的种种不便,从而体会到由实物计数到符号计数的抽象是一次了不起的跨越。再从巴比伦数字、罗马数字计数的繁难,甚至笨拙,让学生感受到位值制计数的智慧——每个数字既有一个自身的值,又有一个位置的值,因而用十个符号能便捷地表示一切数……通过学习数学历史和文化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一数学成就的伟大。

二、强调教学中的逻辑力度

笔者在听教师讲课时,发现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常常是两个字——“下面”。究其原因,这类教学设计通常只是有关知识点的简单拼盘,其教学环节的展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之间、与学生的认知需要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即教学设计缺少逻辑力度。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失之于“散”。

为了提高教学设计的逻辑力度,有的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情境链”串起“问题串”。如有个教师讲授20以内数的分拆这个知识点时,他创设了一个草原上小羊们勇闯狼堡,营救美羊羊的故事情境。教师放录音:在青青草原上,狼和羊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一天,美羊羊被抓走了!羊儿们来到狼堡前,发现一堵用“数砖”砌成的墙——“数墙”,只有破解了“数墙”上数的秘密,才能进入狼堡……学生被吸引,进入教学设计情境,一起来想办法营救美羊羊,揭开“数墙”上数的秘密。通过上述环环相扣的“情境链”,将相关知识点巧妙地穿插其间,形成“问题串”,这样的设计让课堂仿佛有一种磁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卷入其中。

当然,用“情境链”串起“问题串”只是提高教学设计的逻辑力度的策略之一,是一根明线。此外,还需要有两根暗线,即知识的呈现顺序要与知识的内在逻辑相匹配;知识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需要相呼应。一根明线与两条暗线相辅相成,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设计的逻辑力度。

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缺少生活视角的数学教学设计往往会失之于“窄”。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善于从贴近当下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儿歌、动画、游戏中捕捉素材,挖掘其中与数学内容相契合的生活原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脚手架”。

如教学“抽屉原理”知识点时,学生即使经过“将4只苹果放入3个抽屉”的实际操作活动,依然不明就里,这让教师很烦恼。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乘坐地铁的经验。一次进站乘坐地铁,车厢门一开,有4个座位空着,但进来了5名乘客,其他人都迅速地各就各位了,只有一人站着——这不正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抽屉原理吗?学生马上就可以明白。因此,数学教学设计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有“跳出数学教数学”的视界。这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设计者角度驱动教学 篇4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工业设计教学,教学效果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 才有真知的收获。”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的新生》中的精辟见解, 也是对“做中学”理论的支撑。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设计教学不仅应遵循“做中学”思想, 而且在“做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应很好地运用“任务驱动法”。但在信息时代如何用“任务驱动法”提高设计教学效果, 却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在信息网络时代, 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量接收途径平等, 原来师生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悬殊已不复存在。那么在这个时候,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不仅对设计实践课很重要, 而且对于理论课同样很重要。

“任务驱动法”是新时代对设计师生新的要求。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 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路,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用计算计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网络时代, 教师其实并不是很好当, 因为在信息网络面前,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量几乎是同等的。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在信息时代有了新的内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也对设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仅是学到设计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如何搜索资料, 如何跟人合作, 如何跟人沟通, 如何最快地学习软件, 如何推销自己的设计等。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不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能实现的, 而是需要在课题的任务完成中锻炼的。因此教师应从认知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而不是教授具体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网上资料很多, 为什么要教师自己费心去找呢?给出问题, 给出关键词, 给出任务, 把任务抛给学生, 把球抛给学生, 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兴趣也会很高。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 巧妙设置任务, 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 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去学习新知识, 感受新方法, 形成新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 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信息知识是死的, 能力是活的。在设计课程的学习中, 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培养五种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实际的任务完成中得以调动和提高的。因此, 任务驱动法既是设计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又是新时代对教师新的要求, 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之一。

“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任务驱动法”设计非常关键。一般说来, “任务驱动法”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任务的设计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设计, 若能将这枝火把点燃, 就取得了通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授之以鱼, 更授之以渔, 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任务的设计除了掌握设计理论与方法外, 还强调创意、创新、表现自我的意识。

首先, 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时, 必须有清晰、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包括整个活动的目标和每个小环节的目标。制订每一个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 此目标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对问题进行思考。其次, 教师在指导学生向目标努力时, 应该能够预测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何时需要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其次, 向学生讲明任务的目的很重要, 对于学设计的学生来说, 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 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设计, 更重要的是掌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和经验, 改善和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计划能力和推销自我的能力。在一次任务的设计中, 教师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学生, 在这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希望学生注意在哪些方面的提高。如笔者在教产品设计原理时, 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你最喜欢哪类产品?以“某某产品的前世今生和花样年华”为题作一个产品的变迁专题, 要求分析产品变迁的原因、趋势, 以及背后的故事。 (两个人一组进行合作) 很明确地告诉学生, 这个任务不仅是考验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而且锻炼大家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还有宣讲能力。这样,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高了很多。

再次, 任务的情境设计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借助实物和图像、动作、语言、新旧知识与观念的关系和矛盾、问题等创设基于生活、注重形象、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情境。在设计教学中, 笔者经常采用的是把所教班级当作设计公司, 以“模拟公司运作”, 进行分组讨论, 分组设计。并把构思草图贴在教室墙壁上, 并用大量的贴纸来评价方案。同时, 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不拘形式。或围成一圈, 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灵感, 进行一小时的“头脑风暴”讨论等。

最后, “任务”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只有具有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 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产品设计原理中讲产品的结构时, 对于非工科的工业设计学生来说, 结构对他们是陌生乃至枯燥的。于是笔者布置的任务是:以“大变小, 小变大”为关键词, 做思维导图。学生先是打“哈哈”, 什么物品是这样的呀, 经笔者一点拨, 学生颇有兴趣, 列举了许多具有此特性的事物, 甚至孕妇的肚子, 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温情的大胆想象力。最后, 以大家的想法为基础, 总结产品的常用结构。学生也在这样的游戏任务中, 对产品的结构有了很好的理解和记忆。

2. 任务的指导和监督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激励、唤醒、鼓舞。”当听课变成讨论, 传授变成指导, 那么指导的过程也是存在着相当的艺术技巧。首先, 教师在设计课前制定详细的设计指导书, 对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如选题、市场调研、成本分析、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都有明确要求。在情感上, 指导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 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 多给予学生表扬, 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成功感的同时, 提出问题, 平等地、探讨式地解决问题。其次, 在知识上, 应给出学生更多的知识链接, 更多不同的方法, 启发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在设计的课堂, 不仅仅是学到设计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如何搜索资料, 如何跟人合作, 如何跟人沟通, 如何最快地学习软件, 如何推销自己的设计。学生难免有惰性, 也难免被动。如何激起他们的热情, 如何督促他们积极参与, 如何监督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 都是需要仔细分析研究的。

首先, 有些任务以团队形式完成比个人完成更有效。“三人行, 必有我师”, 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 将会更好地互相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 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 笔者提倡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 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的方式, 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 团队的形式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 组长的设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和监督学生, 促进任务的顺利进行。

其次, 是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自由探究的机会。如提供网络电教室、资料室、多媒体教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得出各种各样的解释, 我们不仅应当尊重, 而且应该鼓励。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保持探索的热情与学习的动力, 才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 是教给学生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的方法, 在遇到问题时如何灵活解决。在任务的指导和监督过程中, 教师的实践经验有很大的权威性, 教师自己的成功作品和成果对学生具有无形的说服力和鼓舞作用。

3. 任务的评价

任务讲评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以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处理技巧等为题, 以学生的作品为主线进行讲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完善与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任务的评价形式有多种, 有理性和感性评价之分, 也有自评、互评和师评方式之别。在评价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理性评价的内容和指标是否和任务的目的一致, 采用什么方法能避免自评和互评的随意性。如在草图方案互评中, 宜根据产品的形态、结构、材料、色彩、创造性等设计要素列一个表, 让学生有理性的评价指标可以遵循。

总之,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网络时代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最为合适和可行的教学方法。任务的完成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可激发他们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责任感、设计使命感, 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有的放矢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充实专业知识, 更加理想地完善自己, 从而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前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创新思维论.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教学设计 篇5

1.学习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2.明确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好处。

3.学会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我”的方法。

一、叙述的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

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记叙文当中,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叉出现的情况。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有极强的感染力,易打动读者;而第三人称虽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根据具体素材和要表达的情感作出准确选择。

二、问题呈现

低分作文中的“我”:冷冰冰、假大空

1.……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几百字的复述)……

2.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听某人讲过某个故事(几百字的转述)……

3.……我在幼儿园时、我在小学时、我在初中时、现在高中,我……(凑够字数为止)

4.我来到古代、未来,看见XXX。(穿越类、科幻类)

纯粹无“我”:所谓的小说、故事新编等等。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中如何写我1.以“我”观照人事,写出情感波澜——勾勒出“我”的情感线索。

(1)以“我”为辅

“我”是事件发展的见证者、知情者,“我”的情感是相对理性的、客观的,贴切于大众的角度。

如:《孔乙己》,小说中“我”作为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旁观者),我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记录下了有关孔乙己的见闻(知情者),“我”在小说中的情感与作者本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回事,而仅仅是“小伙计”的情感。

(2)以“我”为主

“我”是事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我”的情感是感性的、流动的,贴切于人物身份与生活真实。

如:《社戏》,文章中的“我”是看社戏的主要发起者(参与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者),“我”的情感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契合与作者的情感,贴切了“我”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身份和心理真实。

(3)有主有辅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角色,起到不同作用。

如:《祝福》,小说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亲历者),和祥林嫂临死前还有短暂但很重要的接触,和祥林嫂的死有着一定的关系(推动者),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旁观者),两种视角交错使用,见证了人物的命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表达更真实、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2.常怀悲悯之心,传达人性光辉——绘出“真我”的风采

四、练一练

1.请结合点评在横线处添加恰当的句子,使文段感情线索变得清晰起来。

对你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好难!

我①不喜欢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高高瘦瘦的,一年四季经常穿着一条米黄色的长袖衫,一条灰裤子和一双蓝布鞋,他不苟言笑,对我好像也是若即若离。所以我有点怕他,和他也不亲近。

有一年夏天,表弟弟我家玩,中午吃完饭后,我便和他一起看电视。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就到厨房拿了两块切好的西瓜过来,我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解决了,顿时好一阵凉爽啊!由于天气闷热,我又偷偷到厨房里拿了两块西瓜,吃完后,我们还不约而同地打了个饱嗝。后来,我接二连三地去拿西瓜,终于被爷爷发现了,他对我大吼,语气冷淡而严肃:“谁让你吃那么多西瓜的?”

我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跑到房间躺在床上哭,只是那时的我并未注意到,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满是怜爱。

从那以后,我便有点②讨厌爷爷了。虽然后来妈妈说爷爷其实是怕我们吃坏肚子啊!我却不信。

后来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对自己最爱的人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后,我就偷偷地对着镜子开始练习起来。就在我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发现镜子中多了一个人,他一脸喜悦地站在房门口。为了驱散我心中的那点仇恨,我故意装作没看见他,并在“我爱你”前加了许多人的称谓,唯独没有他。我边说边偷偷地瞄了几眼,发现他一脸的伤心和失望,在他转身离开时,我似乎看见了他眼角的泪。那天我③既高兴又难过,却始终没有对他说这三个字。

直到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心中的情感才迸发出来,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爷爷之间的坎其实是我心中的坎。我想如果那时我说了“爷爷,我爱你”,也许我和爷爷之间的距离就不会这么长了,我的心中充满了④懊悔和歉疚。

课堂教学中驱动性问题设计初探 篇6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一、驱动性问题设计提出的背景

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当前,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分数,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够重视学生探索问题及获得知识过程的展示,导致学生不会问、无问题可问,结果学生尽管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却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思,笔者认为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易于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并以此驱动教学过程的展示是教学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

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

1.驱动性问题设计难度要适当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设计难度太大时,学生“够不着”,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当问题设计难度太小时,学生“已摘到”,也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当问题设计难度适当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颜色成因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硝酸铜溶液中溶有NO2,蓝色的Cu(H2O)42+与棕黄色NO2混合色为绿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学生通过分析,认为铜片的质量相等,浓、稀硝酸均过量,Cu全部转化为Cu2+,在同体积的溶液中Cu2+浓度相等。从而排除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论。设计实验通过加热绿色溶液使NO2逸出或向绿色溶液中通入O2使溶液中的NO2变为HNO3,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由绿色变为蓝色。以上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机地衔接了起来,问题设计得精妙。

2.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

例如:对“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小块铝片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结果无明显现象。有同学提出该实验不能说明“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也可能是“没有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学生通过分析钝化的产物与没有反应的铝片的比较,设计出把铝片从浓硫酸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能和硫酸铜反应,从而得出“浓硫酸使铁、铝发生钝化”的结论。以上设计的驱动性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问题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和发展。

3.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以学习方法为亮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例如:对“氯水漂白原理”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分别把红布条:①放入干燥氯气中;②放入稀盐酸中;③放入新制氯水中。有什么现象出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实验发现:①和②红布条没有褪色;③中红布条褪色。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由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ClO—等离子和H2O、HClO、Cl2等分子,通过实验排除干燥氯气、H+、Cl—、H2O的漂白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新制氯水中含有漂白能力的粒子为HClO和ClO—的结论。

三、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1.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坚持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究性原则

驱动性问题应该是侧重思考型、启发型和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探究性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地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产生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2.驱动性问题设计要坚持预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预先准备好各种对策。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新的、可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随时发现问题、捕捉问题,驾驭好课堂,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題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时间,更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哪怕很复杂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启发引导,让问题答案从学生口中讲出。

参考文献:

[1]乔军.“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1(8).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与误区 篇7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当中,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理解后,找出任务中所用哪些知识,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任务的完成,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它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完成任务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困惑、讨论交流,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分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总结与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互帮互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学得好,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生自学的时间多了。教师应如何面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和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以学生为主导,做好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教师应调动学生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技能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在此情况下引导学生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仿真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以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小目标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提出的任务有学过的,有没有学过的,没有学过的是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4.“任务”评价科学合理

评价要以激励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学生或学生小组等。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要及时,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进步发展,而不是“秋后算账”。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5.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相结合

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这类任务规定了一个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资源,多采用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角色多为观众+演员,教师角色多为演员+导演。

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每个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完成,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涉及的主要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主要综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此类任务相对较大,学生角色多为导演+演员,教师角色多为导演+顾问。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认识的误区

在对待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下几个方面是较为常见的。

1.概念简单化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学生是否主动学习的标志,但如果把任务作为一种形式或一种方法,那就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误解了。

2.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任务布置下去后,应有指导和检查;任务完成后,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的评定是“作品式”评价,也就是以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来进行评价的。这样评价更侧重于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审美观等多方面素质。评价和总结是学生获得自我锻炼和提高的必要途径,缺少这一环节,学生完成任务后就没有积极性,“驱动”力就失去了。

3.对任务的要求理解上也有偏差

任务应具备综合性,能把新旧知识综合起来,也即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新知识;任务应具备可操作性,最好能通过学生的实践进行完成,太抽象、太深奥的理论学生常常难以完成;任务也应对学生有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任务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还应具备思考的空间,有思考的空间学生才能创新,才会推动学生不断去思考。如果把任务设计得太简单,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最大的失误。

4.任务不分层次

学生之间的基础不同,每个人都是存在差异的,在设计任务时应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使学生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果不分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失落感。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学有所得。或者把任务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部分,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完成提高任务,这样的任务驱动才最为有效。

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和分配需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去获取知识,去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教育与职业, 2008 (11) :36~37.

[2]刘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代教育科学, 2004 (6) :12~14.

任务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 篇8

1. 注重渗透方法、培养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鉴于可以预见的变革速度, 我们可以推测知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总之, 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与技能, 用不了多久就会过时。因此, 教师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等相对稳定的内容时, 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 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维度去思考问题,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化;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 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 作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同时, 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 不应把方法当做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 教学中对于要学生完成的任务, 教师要注重讲清思路, 理清来龙去脉, 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 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增强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 那么任务的设计就要留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 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 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 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不同渠道、

/王斯艺

不同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 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2. 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教师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多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协作完成。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再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 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 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 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 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与技能, 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在P o w e r P o i n t的教学中, 对于标题、表格、组织结构图等单张幻灯片的任务设计, 可以让学生单独完成, 而对于P o w e r P o i n t的应用, 如制作一个项目报告, 则可以分小组进行, 组内合作、组间比赛。

设计者角度驱动教学 篇9

传统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 , 多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 以考试结果测验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标准。此种教学模式, 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能突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缺陷明显。因此, 对景观设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分析

(一) 任务驱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 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隐含地设计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 以学生完成设计的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 主动的分析任务中的问题, 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会发现问题, 学会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 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和加工。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的互动协作中, 找到任务的解决方案, 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教师以讲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任务驱动模式”中, 教师只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通过合适的情景设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任务的好奇和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 也培养的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任务驱动的特点

1.情境模拟, 目标明确

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起引导组织作用, 通过营造知识的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任务化, 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习目标明确并且只管, 使得学生印象深刻, 容易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并且使得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容易理解。

2.自主与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通常是采用三步: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教学法采用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讲解所需知识、完成任务和扩展任务五步。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 一个场景的完成, 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自主与合作学习, 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在一些较大的综合性任务的完成中, 往往需要一个小组, 一个团队的成员分工与合作来完成。自主中有合作, 合作中有自主学习, 这就是任务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体现。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 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 使得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得到了培养, 进而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可以“任意发挥”, 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不限制手段、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开阔了思路, 发挥了想象, 使得她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 理解更加深刻, 更加形象。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 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进而整体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一) 设计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章节的学习目标, 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任务。例如“绿化景观设计”章节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绿化基本功能, 对绿化设计中的造山、水景、绿化种植景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使得学生能以绿化景观要素进行造景设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按部就班地讲解绿化的基本功能, 以及绿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基本要求, 最后布置作业, 结束章节的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 没有使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枯燥无味,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教师可以以“设计学校教学行政楼周边绿地”为任务, 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拿到任务后, 就会产生疑问:“如果造景?绿化造景的要素设计是什么?校园景观怎样设计?”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

(二) 指出核心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所产生的具体问题, 应该给于正确的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进行分类总结, 明确的提出整个任务学习的核心所在。例如, “行政楼周边绿地设计”的任务核心, 是:以植物绿化水景, 小品为造景要素, 来进行校园造景针”;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 可以知道学生参阅相关的专业文献解决。指导学生对任务的核心进行分组讨论。

(三) 有效指导学生并最终完成任务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核心, 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已学知识和想象, 提出怎样改造这些缺点的方案。教师在此间,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分析研究实际的案例, 通过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的学习和借鉴, 寻找到恰当的解决任务的方案。教师在此环节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以具体的环境为背景讲解造景要素, 从而加深学生对解决任务手段的了解, 并最终绘制出任务的方案本。

(四) 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完成的方案本, 进行批阅和总结, 发现学生对校园景观造景要素理解的错误, 以及对所要掌握的造景方法的掌握程度, 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辅导。在肯定学生探索学习成果的同时, 通过对比同类案例, 加深学生对章节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 对章节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使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结束语

任务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还是理论掌握方面, 其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运用, 使得其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与此同时, 任务教学模式, 对教师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 同时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提炼。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 讲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引进课堂, 拓展学生的视野, 真正实现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学”和“做”的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5) .

[2]陈凤姣.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福建高教研究, 2008 (6) .

[3]徐静姝, 张剑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08 (06) .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初探 篇10

1 任务的含义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所谓任务大体是指以社会文化为背景, 以真实情境或接近真实情境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 通过运行和调用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来实现待定目标的功能。

任务是一件具体的事情, 它具有特定的目标, 要通过对软件的多种功能的正确操作来实现。比如说在Word2000“美化文档”这一节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一个任务“某某职业中专将举行建校30周年校庆大会, 学院校庆办公室委托我们设计、制作《致校友书》, 欢迎历届校友返回母校参加庆典活动并为母校捐资助学。要求在录入文档的基础上 (上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 美化、修饰《致校友书》。”这是一个真实、具体的事件, 完成这一任务, 需借助Word2000中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及颜色、设置字符间距、字符的特殊处理、设置段落格式、分栏等功能。

2 任务的分类

通过以上任务设计, 不难看出任务具有双重性, 即教师通过任务引导学生, 学生通过任务进行学习。按照学习方式分类, 任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模仿型任务, 此类任务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 按教师指定的要求和内容去做;另一类是扩展型任务, 学生完成此类任务不局限于所学知识, 而是通过自学有所扩展;最后一类是开放型任务, 教师给出原则性要求, 所做课题由学生去发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使用这三种类型的任务,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任务的设计

3.1 任务设计的依据

当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并不是按照“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的, 或者有些按照“任务驱动”模式编写但与实际教学脱节, 而且在各级各类学校中, 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课时设置等也有所不同。采用任务驱动法, 教师要关注的主要不是教学生怎么进一步操作, 而是考虑怎样设计任务。一堂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任务设计的优劣。那么, 教师要依据什么来设计任务呢?

首先, 任务设计要依据学科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 那么,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就要关注任务的可操作性, 通过操作让学生获得实用技能。

其次, 任务设计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总体教学目标, 使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比较熟悉的素材, 设计母任务, 其中隐含总体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并对母任务进行分解, 得到更明确的子任务, 分配教学课时, 最后按照每个子任务所需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关系罗列授课顺序。

第三, 任务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非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大都在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水平参差不齐, 同时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资源的欲望表现得很强烈, 但其兴趣的指向往往偏于尽快上机, 而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则常常不很热情。据此特点, 教师可以设置基本任务 (包括模仿和扩展型任务) 和扩充任务 (以扩展型任务为主) , 基本任务要求人人都要完成, 扩充任务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同时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任务, 并在任务中尽量组合一些基础知识。

3.2 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它的可操作性, 设计出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完成的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知识能力和兴趣等, 使任务由简单到复杂, 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

任务的设计要遵循提高能力原则。任务的完成要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3 任务设计的优化

3.3.1 具有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好奇心, 才会启动思维, 主动寻求解决它的办法, 并且一个人只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 才能乐在其中, 精力才会高度集中,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任务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任务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设计的任务无法吸引学生, 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如何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任务?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 要尽量了解学生, 要设计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感兴趣的一些任务, 这样可以吸引他们,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否则教师即使精心设计了任务, 由于缺乏兴趣, 学生也很难投入教学中, 只能是事倍功半。如在教学《插入艺术字》的过程中, 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一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所写的, 自己动手, 看看成功后的礼物是什么?“礼物”沟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组织比赛, 四人1小组, 每人有重点地选一项工具对艺术字进行变化, 看哪一组找得最多。以此通过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热情。这样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般而言, 源于生活和符合学生个体需要的任务较能吸引学生。

3.3.2 体现操作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行不通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 尽量设计一些学生需要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 操作过程要由得简单到复杂。教师在注意到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时, 应防止把任务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操作, 像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这样的任务太具体, 学生不需要思考分析, 任务完成后也无从拓展, 只能停留在掌握技能本身, 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3.3 把握系统性

在教学中的任务的设计, 一定要把握系统性。任务应该是具有以下特点:“子任务”涉及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对本节教学目标要形成全覆盖, 并突出重点。“母任务”与“子任务”密切结合, 形成一套相对完整, 而又前后照应的“任务”体系。提倡根据主题活动的实际需求, 使所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在“母任务”中得到更新与发展。

3.3.4 表现主体性

首先, 在任务的设计上要紧紧围绕每堂课的教学目的, 必须言之有物, 不能为了任务而设计任务, 华而不实, 流于形式;其次, 任务的难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没有信心, 太低又难以达到激发起学习动机的目的, 必要时可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任务的完成当中。

3.3.5 落实评价性

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最能体现学习者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对于任务设计的优化来说, 应该要充分利用评价, 来实现任务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要“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 要综合地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来全面考察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和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一是口头评价法。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可评价在表达任务结果时, 小组成员发言人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条理是否清晰, 易于理解;能否根据组员的特点灵活地使用信息传递和交流技巧。

二是作品评价法。它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用大屏幕展示优秀作品, 会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三是过程评价法。有的学生基础较差, 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做得不如其他同学, 对这样的学生更应恰当地给予评价,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结果评价法。教师要给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说明的机会,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 除了教师评价外, 也可让学生自己评、互评。

每一堂教学活动, 都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一次任务的评价, 不只是一个任务的结束, 更应当是下一个任务的开始、向导和动力。

总之, “任务驱动”教学在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教师要先考虑周全, 保证任务的趣味性、系统性、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任务评价, 使之真正能够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