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灵魂

2024-05-23

技术的灵魂(精选十篇)

技术的灵魂 篇1

一、明确目标,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的内容便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有明确目标的“任务”,以此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第一堂介绍计算机基本发展史的课上,笔者把学习任务分成理论、硬件、软件等几块,学生自主结合,通过教材、图书、电视、网络媒体等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在课堂交流,进而完成思考:现在,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在将来,我们还需要计算机为我们做些什么(也就是未来型的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从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讲述了新知识的创新及产生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的学生甚至希望自己能设计下一代计算机。

二、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反过来,创新意识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为基础,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不论是编程还是设计题,其实现方法都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各抒已见,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或者能参与,能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例如在VB语言的教学中,有三种循环语句,当讲到第三种时,有学生提问:这三种循环语句是否可以通用?这时笔者没有马上给出“可以”这个简单答案,而是由此扩展出另外一个题目:请同学们试用前面两种循环语句改编本节课的例题,上机调试一下,看看究竟能不能通用?这样,在完成这一过程中,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改进教法,提高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的探索性学习,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对话交流的模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支持,使我们能克服原来的障碍限制,在个别化教学中做到积极对话和交流。

例如笔者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的优势,将多媒体教学网络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根据具体课程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1)边讲边练。充分利用一些网络教育的工具,使整个教育过程在机房里进行,教师在讲课时可统一控制学生机,需要练习时再释放学生机。这种教育方式可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对话交流。(2)先上理论后上机操作,利用液晶投影仪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部分的讲授后,引导学生上机作业,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3)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更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提高,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了教学效果质与量的高水平。

四、简化考核,巩固创新结果

教育是过程,考核是评价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如果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创新能力便不能从成绩上得到较好的体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单纯以分数论高低的考核方式。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的考核,我们利用题库生成软件让学生在微机上直接完成,这样在考核理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测试;而对于编程,也不再以得出正确结果为唯一判定标准,而是把学生的设计思路、整体设计风格和算法的新颖和创造性都纳入考核范围,从多方面对一个程序设计题进行评价。由此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巩固创新成果。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手段,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展的生机,但是并没有减轻教师肩上的重任,作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这种最新的学习工具,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创新”成为信息技术课的灵魂,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对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 1999.7.

灵魂的工程师从修缮自我的灵魂开始 篇2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近来我拜读了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谈阔论,但却真正能深入我们的灵魂。他能给孩子以做人和学习的启迪,给教师以教学和教育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念。用来指导我们实际的教学,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规律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真心的给予他们。就像小树需要阳光雨露,这样,他们就会健康的成长。学生是活生生的,是具体的人,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是不同的,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都能获得相同的东西。书中所阐述的与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是相似的——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中我们应尽量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很诚恳,“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一种对孩子不染一丝尘埃博大的爱。怀着爱与深深的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

回想我十几年的带班岁月,历历在目,每一届学生在我的心里都是一片暖阳。我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和孩子们迎接了五中的每一个黎明和日暮,我的孩子也只能6点多就带到学校,在我监督学生早锻炼早读之后再匆匆送到幼儿园,晚上我也是园里最后一个接孩子的家长。可是如果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又怎么对得起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呢?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大都来自乌盟,山西等地的外来打工者家庭。这些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无不烙下深深的印记。而今年这一届的情况更严重,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缺少监管,没有清晰的理想观念,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王家辉,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开麻将馆,经常不在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妹;刘彬,母亲车祸身亡,父亲离家出走,靠年迈的祖父母抚养却还迷上了打游戏;冯肖楠,父母卖菜,无人照管,沉迷于网络;刘佳欣,自闭症症状严重,父母却忙于打工糊口,从未正式就医等等等等。

“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苏霍姆林斯基。

而这些学生的内心又是很敏感脆弱的,他们也和老师一样想触摸到我们的内心,可是他们又害怕与人交流。我常在课下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困难所在,号召同学们互相关爱,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真意,并给予事无巨细的关心和及时具体的帮助。妇女节,我自费让学生给困难家庭的妈妈送去牛奶,感恩母亲。教师节,我还出钱让学生给各位科任教师买些小礼物,感谢恩师。让爱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只要心中充满爱,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

每次家访看到学生的生存环境后,我的心情都很沉重,也痛恨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世间人人平等,何况是孩子呢?他们也渴望得到正规的教育,所以才背井离乡在外漂泊。他们也更加渴望爱与被爱,可是他们的父母却疲于生计,无暇照顾。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需要付出千倍万倍的爱与呵护,无私奉献,让他们也能够打开心灵,张开翅膀,翱翔于蓝天。因为每个生命的怒放都期待春天的到来啊。

“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孩子的弱点。尤其是在对你的学生的错误、冒失,一句话,不正确的行为需要作处理的时候。教师的艺术和水平正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他还告诫我们,“我亲爱的同行,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要经受这种热忱的锻炼,也就是说,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

再如,作者在谈到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时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造诣,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细细琢磨,作者的策略在今天的教学中,也显得如此精确。的确,我们应当让儿童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研讨者、摸索者,从中需要我们的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的这种欲望。我们要建立新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抛弃那些应试的、功利的思想。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调整教学目的,而不能被备课教案所捆,否则就成为死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怎么去体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要努力扮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当我回望来时路,却已在教育的战线上执着的走了十几年,我也常被自己周围的老师和学生们感动着:我喜欢走在校园里,听学生们亲切的喊一声“老师好”; 我喜欢和学生促膝相谈,为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方向;我喜欢登上讲台,看那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点燃理想之光;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快乐着我的人生。

对于教师如何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去做,苏霍姆林斯基也给出了他的专业性很强的建议。

“我们的工作是用心脏和神经的工作,确实是每日每时都在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我们的劳动处于经常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所以,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到他的健康。”

“幽默是消除激动和气愤、放松抑制的弹簧的一个较好方法。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孩子们之所以热爱和尊敬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孩子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来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我想,作为多次被评为文明城市的包头举办读书文化节,意在让每个市民成为真正的读书文明人。今后,读书将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如何恢复政治的灵魂? 篇3

1979年,我还在圣何塞州立大学读航空工程学专业,会偷偷跑到激光实验室做全息图,或是在半夜匆匆来到计算机实验室尝试一下IBM的打孔卡和Fortran编程语言。在课余和周末,我在当地政治竞选活动中做志愿者,并考虑把自己的专业换成政治科学。那时我23岁,正试图找到自己在生命中想要做的事情。我在想:技术和政治,哪一个能更多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技术看上去很有前途但却或多或少没有灵魂。当我做志愿者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心和灵魂。所以,在1979年末,我把自己最宝贵的财产Tandy TRS-80微型计算机留给了朋友,驱车来到了爱荷华州,成为泰德肯尼迪(Ted Kennedy)竞选总统活动的前线组织员,工资是15美元一天。

在爱荷华州,肯尼迪的团队正利用着当时总统选举所能用到的最先进的技术:电话和谨慎使用的3乘5英寸卡片纸。付费电话间会给注册民主党员以及独立选民打电话,询问他们在接下来的爱荷华州党内总统候选人预选(caucuses)中会给谁投票。卡片上会有投票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代表投票者回复的手写代码数字。“1”表示会给肯尼迪投票,“2”表示倾向肯尼迪,“3”表示还没有考虑好。最糟糕的是“4”:投票人支持我们的对手,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当像我这样新来的肯尼迪团队组织者到达爱荷华州后,会被告知组织工作将在哪些郡进行,还会拿到一鞋盒已经写好代码的卡片。

从那时起,你做了所有你认为有用的事情。如果某种说辞打动了一位立场不确定的代码为“3”的选民,让他开始倾向你的选举人,你会把这种说辞一直用下去。但你不太能够传达给其他组织者你碰巧找到了一种有说服力的说法。你每天晚上把所有更新过的代码数字传到指定的地区竞选总部。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拿这些代码数字做什么。

直到2012年的奥巴马总统竞选,这些东西全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显变好。3乘5英寸的卡片被计算机打出的纸片取代,但是政治选举中基本的代码系统没有改变。更糟糕的是,在我参与政治之后,选举活动在基层组织和选民联系上的投资越来越少。电视广告变得日益重要,甚至早在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投入的资源就已经从在选民家门口与他们见面聊天的环节转入选民的起居室里播出的30秒钟广告。就这样,政治开始失去它的灵魂,而这灵魂就是普通选民对选举的积极参与。

1982年,我是洛杉矶市长汤姆布拉德利(Tom Bradley)的竞选副经理。那时布拉德利正寻求竞选加州州长。我试图说服竞选团队从迪吉多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买一台PDP系列的计算机,用来寻找直邮筹款的目标、运行选民个人识别数据,以及追踪动员投票的目标。之前还没有人专门为了政治竞选安装起一台计算机,而我的同事也不想把钱冒险花在未经检验的领域。我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自己买了一台机器,然后自己安装好。我们用它来通过直邮募集到了几十万美元,而且我们构建了庞大的加州选民数据库,用来指导我们的基层运作。

我们有了数据:我们知道哪个选民完全是我们的人,哪个选民需要花些功夫才能出门投票。我们还为动员投票的组织工作定下了200万美元的预算。

大选日的前几天,我们的民意测试显示我们已经落在了共和党竞争对手乔治多克梅吉安(George Deukmejian)的后面。我们的民意调查人告诉我们,如果竞选团队不在面向全州的电视上再花200万美元,我们会输掉竞选。突然之间,我们所有的定位和选民识别的努力成了无用功:竞选活动把预留给动员投票的200万美元全赌在了电视广告上。

在选举日当晚,我用DEC公司的PDP计算机看着我们自己的数据和选区报告给加州州务卿办公室(California Secretary of State’s Office)的数据。根据出口民意调查(exit polls,在投票站出口处对刚投完票的选民所做的调查),所有三家广播电视网都宣布布拉德利会是赢家。但是计算机却不会看走眼。在投票结束几分钟之内,它就吐出一份预测:布拉德利将会输掉10万票。几个月后,最终的结果显示我们输掉了大约9万3千张票,大概每个选区输3票。

这样的决定在接下来30年的大选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在两党竞选中都可以看到。电视每次都能赢。民调驱动的电视广告没费多大功夫就吸走了政治的心和灵魂。但就在政治停滞的那几年,技术已经进化了,让人们可以分享想法和故事,或是相互买卖东西,这确实改进了他们的生活。2012年底,位于政治光谱的两端的政治从业者都相信,也许可以挑战自上而下、金钱驱动、以电视广告为中心的政治竞选方法,转而使用技术来创建一个自下而上、以人为中心的政治。

2004年,佛蒙特州前州长霍华德迪恩(Howard Dean)竞选党内总统候选人,吸引到了麦凯恩2000年竞选的职员、肯尼迪的前手下、来自两党的活动家和全国各地普通民众的参与和注意。这些人想要构建一种不同的政治竞选:一种让人们有能力自己组织起来的竞选。他们希望把草根行动主义带回到政治过程中,并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政治,而不是作为消费者在电视上观看政治。这次竞选也吸引到了我:我是竞选经理人。

迪安的竞选是一次伟大的先驱性努力,但它发生得太早了。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有5500万个家庭有互联网,但是宽带很少,而且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都还不存在。第一个大众化的智能手机iPhone要到2007年才发布。迪安的竞选应该已经打破了比尔克林顿总统的筹款记录,并创建了一个65万人的全国性组织,这比之前任何总统竞选的参与人数都多。但是,社交网络的火箭发动机还需要一个大选周期才能从宽带的燃料中获益并为新模型提供充足的推力,达到逃逸速度。

到了2007年,参与到政治竞选中的美国人的数量超出了人们之前的任何想象。电视广告几乎和巴拉克奥巴马的竞选无关,尽管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应该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希拉里·克林顿输掉了民主党提名竞选。原因很简单,她用的是老式的竞选方式。但是奥巴马在2008年的胜利之所以意义非凡,不仅是因为他在线募集到50万美元、让1300多万人加入到他的竞选活动中。他在2008年的胜利最杰出的成就是让他的团队成员可以在2012年做一件真正新颖的事:创造一个由大数据武装的全国竞选运动。

就像萨沙艾森伯格(Sasha Issenberg)在《一个更完美的联邦》(A More Perfect Union)一文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大数据为奥巴马2012年的竞选团队提供了2008年给奥巴马投票的6900万选民的名单,让团队可以一票一票地重建胜利联盟。大数据告诉竞选团队哪些选民还没有做决定,甚至哪些共和党支持者有可能转向投票给奥巴马。竞选团队花费了1亿美元研发政治史上最庞大的人际网络。上百万美国人从其他美国人那里了解到对他们有用的议题。这些交谈比电视广告上话费的几十亿美元更有效力。毫不夸张地说,奥巴马2012年竞选改变了一切。

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的竞选团队及其联盟犯了希拉里·克林顿在2008年犯过的错误:他们开展的竞选活动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全神贯注于购买电视广告和影响媒体。作为一个职业政治战略家,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我曾经认为,不会再有任何人采取这种策略。但是,共和党并没有理解新的政治,他们在选举中溃败了。一位沮丧的罗姆尼团队成员在选举后说:“我们甚至不是在同一个比赛中奔跑。”

有几个原因会让共和党的追赶之路非常艰难。首先,共和党在构建全国网络上严重落后。第二,共和党不受它所需要的一群人的喜爱:那些受过技术教育的、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喜欢编写软件,做数据分析。最后,共和党自上而下传播讯息的选战纪律中,有些东西妨碍了党员们稍稍松手允许草根组织成长。最近几年中最成功的保守派运动茶党对共和党的不信任几乎就和他们不喜欢民主党一样多。

但2012年大选的显著事实是,捍卫老式政治方式的民意调查人、咨询师、顾问和政治守门人比米特·罗姆尼或共和党输掉的更多。在人类活动中可能找不到什么地方会像职业政治中那样小心翼翼地守护权力。老式传统的守卫军会在接下来的几次选举中努力证明旧方法仍然有用,其中一些人毫无疑问也会改弦易辙适应新方法。但是,旧方法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复存在。23岁的组织者们倾听人民的声音,和选举团队合作来测量不同说辞的说服力。他们会在中期选举和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敲开民众的家门。

赢得大选的方法是否可以被用在执政中?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他的管理部门没有有效地利用“为美国组织起来”(Organizing for America)来调动民众支持他的立法活动。“为美国组织起来”是2008年选举胜利以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National Committee)创建的社区网络。但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该网络正在请求美国人给国会施压,让国会通过总统的债务提议。有了大数据和庞大的支持者网络,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也许不再会表现得如此无力。

技术的灵魂 篇4

1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三大性”

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仅是单纯技术角度, 更要从工程经济方面来分析, 但又不能片面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它综合了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范等的要求。一个项目从决策分析、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最后竣工交付使用。整个过程、都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服务。

复杂性:对于一个项目, 房地产企业不同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都有其阶段性工作内容, 他们的技术管理较单一, 都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 而房地产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要衔接、协调各阶段、各工种、各种建材、设备之问的关系, 从平面到立面有机地组织落实到一个工程上, 要解决从土建、水、电、燃气等多项问题, 不仅如此, 还要根据不断变幻的市场, 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

超前性: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投资周期长的特性, 要求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要有超前性一幢住宅、一幢写字楼要使用几十年, 甚至百年。加之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市场的选择、住宅科技含量的提高, 短短几年, 单从住宅房型讲, 就经历了一室一厅、二室一厅, 三室一厅.双厅双卫层式等多种形式的演变, 甚至超越了前十几年的变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居住质量、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要求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超前性, 从技术角度增加开发产品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全面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2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些什么

(1) 参与编制所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针对所要开发的项目.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为开发商决策提供技术上的依据。

(2) 根据开发商要求编制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书, 包括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指标、面积标准、装饰标准。同时负责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详细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并组织企业内部的经营、工程、预算、计划等各部门对各阶段成果进行研究、修改。

(3) 参与编制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组织设计.组织协调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并与取方经常联系及时沟通情况, 研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与工程监理单位组织召开的各种工程会议, 解决工程中各种技术问题。

(4) 组织各种建材、设备的技术考察、选型, 负责核验用于项目上的一切建筑材料, 并把住质量关, 参加工程建设中各阶段分项分部的验收工作及隐蔽性工程验收的认可签证。

(5) 编制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组织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6) 制定企业内部的技术措施、编制和实施企业内部的科技发展规划搜集科技情况。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的科技信息, 适时推广新材料、新技术, 提高开发产品的科技含量。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题技术研究、总结工作。

3 如何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

3.1 编制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目标

根据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结合开发企业的自身特点及技术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规范、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 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管理要达到的目标, 使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责任分明、目标明确, 如制订岗位责任制、技术管理者责任制、质量管理办法、各工种的技术标准, 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化的建议。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又能有效避免工程技术决策的随意性。

3.2 广泛、经常地搜集工程技术方面的情报和信息

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使得工程技术发展速度更快.搞技术管理不了解国内外有关建筑工程发展状况及各种技术情况, 、信息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我国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仍比较落后, 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近几年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科技、建筑材料不断发展, 作为开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颁紧跟发展, 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领域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更好地为企业、社会服务。

3.3 利用市场经济竞争的经济体制

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诸多方面纳入招标轨道遵循这规定的程序, 招投标工作既符合建筑法, 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3.4 依靠有关各科研单位, 专门机构和专家等社会力量

企业的技术力量及覆盖面终究有限,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众多工种、众多学科的技术问题。虽然作为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 要具备多工种、多学科的基本知识来协调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但不可能样样精通。况且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 我们不可能及对熟悉掌握, 因此, 在遇到一些技术性较强、专业性程度较高的技术问题时, 可依靠社会力量, 聘请专业或高级管理者来解决, 或者向有关专业机构咨询, 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4 怎样处理好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4.1 技术管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过, 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环境效益, 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 或许能带给开发商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从长期来讲, 对企业仍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因为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始终服务于社会, 虽然企业主要承担着经济职能, 而经济职能服务于社会存在.更何况企业自身本来就是社会中的一个单体,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它的社会责任,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品牌效应对房地产业而言作用仍是巨大的, 一旦产生作用, 其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4.2 技术管理与经营的关系

工程经济学重点告诉我们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一个项目是否能产生效益。这就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处理工程技术问题时既要满足技术可行性, 又要注意经济合理性及经营概念。在进行商品房开发过程中, 在城市规划允许的原则下提高容积率, 增加得房率, 选择合理的房型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 为了适应经营需要, 保证工程质量, 应多做方案比较, 在经济条件受限时, 设计、施工要先保证安全, 使用功能。随着市场需求变化, 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做到灵活性, “以不变应万变”。设计、施工中要从技术上解决未能事先预见而出现的市场新问题。为此, 在施工前修改设计或根据业主的反馈信息进行局部修改, 这里又涉及到经营部门的工作。因此, 工程技术管理要与经营部门紧密配合、互相补充、相互修正、共同开发建成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房产。

4.3 技术管理与进度控制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 技术要求, 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有些矛盾, 技术要求愈高, 工程质量标准愈高, 工程进度就相对要慢一些, 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 有时出现施工技术或建材出现质量问题, 根据技术要求, 要停工整顿或返工修理, 但对于房产公司而言, 房产已经预售, 交付使用确定日期。使得开发商处于尴尬境地, 为了确保质量及工程技术要求要停工或返工, 这样延误了工期, 影响交付使用的日期。如为了工期, 则无法满足工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 监理单位也不会通过。因此, 房产开发过程中, 技术管理人员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要事先预测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好准各, 出现不利因素后要积极协调设计、施工单位, 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使工程进度基本不受影响, 实现兑现交房诺言, 增加信誉, 创造品牌, 树立形象。

技术让政治找到灵魂? 篇5

技术看上去很有前途但却或多或少没有灵魂。当我做志愿者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心和灵魂。所以,在1979年末,我把自己最宝贵的财产Tandy TRS-80微型计算机留给了朋友,驱车来到了爱荷华州,成为泰德肯尼迪(Ted Kennedy)竞选总统活动的前线组织员,工资是15美元一天。

在爱荷华州,肯尼迪的团队正利用着当时总统选举所能用到的最先进的技术:电话和谨慎使用的3乘5英寸卡片纸。付费电话间会给注册民主党员以及独立选民打电话,询问他们在接下来的爱荷华州党内总统候选人预选(caucuses)中会给谁投票。卡片上会有投票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代表投票者回复的手写代码数字。“1”表示会给肯尼迪投票,“2”表示倾向肯尼迪,“3”表示还没有考虑好。最糟糕的是“4”:投票人支持我们的对手,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当像我这样新来的肯尼迪团队组织者到达爱荷华州后,会被告知组织工作将在哪些都进行,还会拿到一鞋盒已经写好代码的卡片。

从那时起,你做了所有你认为有用的事情。如果某种说辞打动了一位立场不确定的代码为“3”的选民,让他开始倾向你的选举人,你会把这种说辞一直用下去。但你不太能够传达给其他组织者你碰巧找到了一种有说服力的说法。你每天晚上把所有更新过的代码数字传到指定的地区竞选总部。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拿这些代码数字做什么。

直到2012年的奥巴马总统竞选,这些东西全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显变好。3乘5英寸的卡片被计算机打出的纸片取代,但是政治选举中基本的代码系统没有改变。更糟糕的是,在我参与政治之后,选举活动在基层组织和选民联系上的投资越来越少。电视广告变得日益重要,甚至早在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投入的资源就已经从在选民家门口与他们见面聊天的环节转入选民的起居室里播出的30秒钟广告。就这样,政治开始失去它的灵魂,而这灵魂就是普通选民对选举的积极参与。

1982年,我是洛杉矶市长汤姆布拉德利(Tom Bradley)的竞选副经理。那时布拉德利正寻求竞选加州州长。我试图说服竞选团队从迪吉多公司买一台PDP系列的计算机,用来寻找直邮筹款的目标、运行选民个人识别数据,以及追踪动员投票的目标。之前还没有人专门为了政治竞选安装起一台计算机,而我的同事也不想把钱冒险花在未经检验的领域。我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自己买了一台机器,然后自己安装好。我们用它来通过直邮募集到了几十万美元,而且我们构建了庞大的加州选民数据库,用来指导我们的基层运作。

我们有了数据:我们知道哪个选民完全是我们的人,哪个选民需要花些功夫才能出门投票。我们还为动员投票的组织工作定下了200万美元的预算。

大选日的前几天,我们的民意测试显示我们已经落在了共和党竞争对手乔治多克梅吉安的后面。我们的民意调查人告诉我们,如果竞选团队不在面向全州的电视上再花200万美元,我们会输掉竞选。突然之间,我们所有的定位和选民识别的努力成了无用功:竞选活动把预留给动员投票的200万美元全赌在了电视广告上。

在选举日当晚,我用DEC公司的PDP计算机看着我们自己的数据和选区报告给加州州务卿办公室的数据。根据出口民意调查(exit polls,在投票站出口处对刚投完票的选民所做的调查),所有三家广播电视网都宣布布拉德利会是赢家。但是计算机却不会看走眼。在投票结束几分钟之内,它就吐出一份预测:布拉德利将会输掉10万票。几个月后,最终的结果显示我们输掉了大约9万3千全张票,大概每个选区输3票。

这样的决定在接下来30年的大选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在两党竞选中都可以看到。电视每次都能赢。民调驱动的电视广告没费多大功夫就吸走了政治的心和灵魂。但就在政治停滞的那几年,技术已经进化了,让人们可以分享想法和故事,或是相互买卖东西,这确实改进了他们的生活。2012年底,位于政治光谱的两端的政治从业者都相信,也许可以挑战自上而下、金钱驱动、以电视广告为中心的政治竞选方法,转而使用技术来创建一个自下而上、以人为中心的政治。

2004年,佛蒙特州前州长霍华德迪恩(Howard Dean)竞选党内总统候选人,吸引到了麦凯恩2000年竞选的职员、肯尼迪的前手下、来自两党的活动家和全国各地普通民众的参与和注意。这些人想要构建一种不同的政治竞选:一种让人们有能力自己组织起来的竞选。他们希望把草根行动主义带回到政治过程中,并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政治,而不是作为消费者在电视上观看政治。这次竞选也吸引到了我:我是竞选经理人。

迪安的竞选是一次伟大的先驱性努力,但它发生得太早了。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有5500万个家庭有互联网,但是宽带很少,而且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都还不存在。第一个大众化的智能手机lPhone要到2007年才发布。迪安的竞选应该已经打破了比尔克林顿总统的筹款记录,并创建了一个65万人的全国性组织,这比之前任何总统竞选的参与人数都多。但是,社交网络的火箭发动机还需要一个大选周期才能从宽带的燃料中获益并为新模型提供充足的推力,达到逃逸速度。

到了2007年,参与到政治竞选中的美国人的数量超出了人们之前的任何想象。电视广告几乎和巴拉克奥巴马的竞选无关,尽管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应该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希拉里克林顿输掉了民主党提名竞选。原因很简单,她用的是老式的竞选方式。但是奥巴马在2008年的胜利之所以意义非凡,不仅是因为他在线募集到50万美元、让1300多万人加入到他的竞选活动中。他在2008年的胜利最杰出的成就是让他的团队成员可以在2012年做一件真正新颖的事:创造一个由大数据武装的全国竞选运动。

就像萨沙艾森伯格(Sasha lssenberg)在《一个更完美的联邦》(A More Perfect Union)一文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大数据为奥巴马2012年的竞选团队提供了2008年给奥巴马投票的6900万选民的名单,让团队可以一票一票地重建胜利联盟。大数据告诉竞选团队哪些选民还没有做决定,甚至哪些共和党支持者有可能转向投票给奥巴马。竞选团队花费了1亿美元研发政治史上最庞大的人际网络。上百万美国人从其他美国人那里了解到对他们有用的议题。这些交谈比电视广告上话费的几十亿美元更有效力。毫不夸张地说,奥巴马2012年竞选改变了一切。

米特罗姆尼的竞选团队及其联盟犯了希拉里克林顿在2008年犯过的错误:他们开展的竞选活动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全神贯注于购买电视广告和影响媒体。作为一个职业政治战略家,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我曾经认为,不会再有任何人采取这种策略。但是,共和党并没有理解新的政治,他们在选举中溃败了。一位沮丧的罗姆尼团队成员在选举后说:“我们甚至不是在同一个比赛中奔跑。”

有几个原因会让共和党的追赶之路非常艰难。首先,共和党在构建全国网络上严重落后。第二,共和党不受它所需要的一群人的喜爱:那些受过技术教育的、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喜欢编写软件,做数据分析。最后,共和党自上而下传播讯息的选战纪律中,有些东西妨碍了党员们稍稍松手允许草根组织成长。最近几年中最成功的保守派运动茶党对共和党的不信任几乎就和他们不喜欢民主党一样多。

但2012年大选的显著事实是,捍卫老式政治方式的民意调查人、咨询师、顾问和政治守门人比米特罗姆尼或共和党输掉的更多。在人类活动中可能找不到什么地方会像职业政治中那样小心翼翼地守护权力。老式传统的守卫军会在接下来的几次选举中努力证明旧方法仍然有用,其中一些人毫无疑问也会改弦易辙适应新方法。但是,旧方法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复存在。23岁的组织者们倾听人民的声音,和选举团队合作来测量不同说辞的说服力。他们会在中期选举和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敲开民众的家门。

赢得大选的方法是否可以被用在执政中?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他的管理部门没有有效地利用“为美国组织起来”来调动民众支持他的立法活动。“为美国组织起来”是2008年选举胜利以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创建的社区网络。但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该网络正在请求美国人给国会施压,让国会通过总统的债务提议。有了大数据和庞大的支持者网络,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也许不再会表现得如此无力。

技术的灵魂 篇6

在这盛夏时节里, 这位知名策划人王琪玮接受了本刊的人物专访。见到王琪玮时, 她正从策划现场赶回来, 蓝白相间的T恤衫, 天蓝色的牛仔裤, 黑框眼镜, 散发着魅人的知性气息, 就好像淡淡的青草一样芳香清新, 给人一种平易可亲的感觉。访间, 王琪玮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策划之路以及活动中遇到的点点滴滴, 让大家能零距离接触、分享她的工作历程。

另辟蹊径的人生路

求学期间, 王琪玮学的是俄语专业, 一直以来她都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 是老师眼中的可塑之才, 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从小长辈就教育我要做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 我想知识的丰富才能助力我梦想的实现。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新闻记者这一职业, 对那些有深度的报道总是充满兴趣, 正好在毕业时央视开播俄语频道需要招兵买马, 于是这样偶然的机会, 我触电媒体领域。”接触媒体后的王琪玮, 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 也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起来。

三年新闻记者的工作经历, 让王琪玮热爱上媒体的工作, 她想从“门外汉”华丽转身, 做一个真正的媒体人, 于是她踏上了异国的求学之路。通过专业的学习后, 王琪玮意识到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以及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开始以市场为基准, 深刻的洞察到消费者和客户的心理, 整合了营销资源, 与市场的传播特征和独特需求相结合, 建立了数字化营销、品牌全传播、公关、广告、体验营销等多个业务板块……王琪玮带领着她的锐动科杰团队实现着每个人心中的媒体梦, 在前行的进程中形成了最具差异化的体系竞争力, 从而成为一家国内极具专业背景的新媒体营销传播公司之一, 更为众多客户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整合传播解决方案。

华丽转身后, 王琪玮成为名副其实的策划人,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策划人。不仅因为她的策划模式在国内独一无二, 更在于她的方案总能独树一帜, 与众不同, 就好像能让人领略到沙漠绿洲的独美,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成功一个策划活动不难, 难的是每一个策划案的完美, 王琪玮做到了, 且做成了可流芳的经典之作。

她和她的团队

王琪玮是一个专注的人, 她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对一件事情进行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 才能有深厚的积累, 才会达到一般人到不了的高度, 才能够向纵深开拓专门技术, 才可能厚积薄发, 取精用宏。”王琪玮集中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以打造“中国整合营销第一推动力”为核心使命和目标, 和锐动科杰团队一起致力于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

王琪玮和她的锐动科杰团队并不是单纯地做营销策划服务, 而是将新媒体营销、PR传播、网络营销、活动营销整合为一体, 向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整合传播解决方案。“专注品牌成长是我们的责任, 在我的团队中不乏有资深的专业品牌营销策划人员, 为企业提供着一体化、专业化的品牌服务。”

王琪玮和她的锐动科杰团队专注于企业品牌的建设, 心无旁骛, 坚持纵横在这一领域, 就好像水滴石穿一样, 分分秒秒都奋斗在媒体的一线, 用专注的态度收获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成为领域内独树一帜的媒体企业。

未来不是梦

站在策划人的起点上, 王琪玮又开始了思考。“我的理想是做出色的媒体人, 这就要有独特的创造力、丰富而又深厚的学识、专业的运营机制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品牌形象。”其实在王琪玮的心中, 她将重心投向了媒体的运作机制上, 她认为媒体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优势, 向公众更好的呈现企业品牌的形象, 最为重要的品牌的文化。

多年来, 作为行业中最资深的策划人, 王琪玮不仅做到了每一个策划案的亲力亲为, 更是将每一次的策划当成责任的担当, 担起企业品牌由内而外的文化传播。“对客户的一点敷衍, 给自己带来的策划挫折尚属小事。如果因为自己的不专业, 造成了品牌运作的失误, 给客户造成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损失, 在我看来是不能容忍的, 因为那不只是专业上的失败, 更是道德上的无良。”策划不是玩创意, 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只要一个案例失败, 就会贻害客户, 也伤害到自身的品牌美誉度。

以敬畏之心坚守媒体策划的尊严, 做别人没做过的。这是王琪玮对自己的一贯苛求, 对她的锐动科杰团队也是同样的要求。正是这样始终活跃在媒体一线的策划人, 直接担当起企业品牌文化的建立, 做独特性兼具唯一性的媒体策划。

技术的灵魂 篇7

首先采访的是Chris Lyons先生。作为舒尔公司公共关系部技术和教育传讯经理, Lyons先生已经服务于舒尔公司26年了。他著有许多音频相关的出版物以及书籍, 帮助人们学习如何使用音频设备及掌握音频技术, 其中的Audio System Guide For Video Production (视频制作中的音频系统指南) 作为笔者的从业入门教程对其在业务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此次演讲的题目是《大型活动的无线频率协调与规划》, 主要围绕舒尔公司最新的Axient无线话筒系统, 结合一些应用实例及功能演示来介绍各种新的无线音频技术。

符亮:您好, Lyons先生, 我是《现代电视技术》的特约记者符亮。今天非常有幸能参加这次活动, 听了您的演讲我感觉受益匪浅。作为一名电视台的音频技术人员, 我和我的同行们经常会在节目录制时使用无线话筒等设备, 也常常会在使用中碰到一些问题。作为无线音频设备的专家, 您能否提出一些建议来告诉我们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无线音频系统的安全性?

Chris Lyons (以下简称Chris) :首先感谢贵刊对我们这次活动的支持。

对于无线音频系统的安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设置合适的频点, 即频率规划。因为无线传输最忌讳的就是同时使用相同频点的设备, 为了避开同频设备, 我们应该在使用之前找出安全的频段, 然后在此频段内尽可能地使用厂商预设的频率编组, 因为这都是经过计算和测试的兼容频点。

还有就是使用者应该充分了解无线信号传输的途径, 也就是无线信号如何从发射机的天线传送到接收机的天线。事实上很多无线话筒出现的问题都是由于接收机天线位置选择不当而引起信号丢失而造成的。

最重要的基本就是这两点:频率的规划和天线的摆放。

符亮:说到天线, 在使用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天线:有被我们俗称为鲨鱼鳍的指向天线, 有像个船桨似的全向天线, 还有螺旋形的强指向天线。那么在各种应用场合下该如何正确的选择天线的类型呢?

Chris:一般情况下, 系统内标配的有源指向天线就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场合的使用需求了。而我们也会根据一些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的推荐使用不同种类的天线:如果在数量要求较多, 频段覆盖面宽的无线系统需求的情况下, 我们会推荐使用全频段天线用来覆盖整个所使用的无线频点;而在现场发射源相对固定且有很多类似手机和对讲机这种无线干扰源的情况下, 我们推荐使用指向性天线;螺旋形的天线主要应用于超远距离传输和高强度的射频干扰的环境。

总体说来, 天线的选择和使用主要还是取决于场地尺寸、受干扰程度以及成本预算。

符亮:看了您的演讲及Axient产品的演示, 我对舒尔公司推出的这一全新系列的无线产品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您所介绍的, Axient系列产品拥有很多革命性的功能, 包括您今天主要提到的频率协调与规划。那么贵公司是怎样想到提出这样的概念呢?

Chris:作为全球最大的音频应用设备厂商之一, 舒尔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会与制作电视节目、大型演出及体育转播赛事的音频工程师们进行定期的沟通。尽管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 可以说是最权威的无线音频系统使用者, 但是他们还是会在现场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 从而造成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些反馈, 我们得以了解用户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反馈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一些工程师在表演之前会花很长的时间对无线话筒及无线耳机返送监听等设备的频点进行详细的规划, 以保证演出的安全。但是往往正式演出时附近突然会有人使用了一些大功率的同频无线设备, 干扰了我们正在使用的频率, 这样整个无线系统规划的频率就被打乱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断演出, 替换被干扰的话筒。在一些十分重要的场合, 我们往往会让重要人物同时佩戴两只无线领夹话筒, 其中一套作为备份。但是手持话筒就不适合这样做了, 总不能让歌手一手拿一只话筒吧。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问题也会经常被提到。很多艺人, 尤其是那些大牌明星们, 他们在彩排时往往会出于一些原因不使用正常的音量来演唱, 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走台排练。而在彩排时, 调音师们会根据当时的输入电平调整无线话筒发射机的音频输入增益。于是正式演出时调音师们就傻眼了——歌手放开歌喉演唱时甚至会比彩排时的音量大十几个dB, 这就很容易造成发射机的输入部分产生失真, 而如果不能拿回发射机就没办法再调整其输入增益。

正是这些反馈, 促使我们去开发新的无线系统时, 包括了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即全自动规避频率干扰和遥控话筒发射机的增益。

符亮: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我发现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专业无线话筒基本上都是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 包括Axient系统。那么请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数字无线传输技术在专业音频领域的应用呢?

Chris: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问题是传输延时和频带带宽。现在很多数字音频传输的核心部件还是主要面向民用领域, 包括手机、无线电话等。对电话来说上百毫秒的延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对无线话筒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大多数数字无线话筒的总体延时都超过10毫秒, 这在一些情况下是无法容忍的。而在保证音质的基础上, 想要进一步缩短延时就要在传输中使用更大的带宽。但在传输频带如此紧缺的条件下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况且数字化的无线音频传输所占用的带宽本身就比模拟传输要大很多。因此传输延时和频带带宽是限制数字无线音频设备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目前舒尔公司已经推出延时低于3毫秒的数字无线话筒, 在一定带宽内保证了非常高的音质, 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应用场合。

符亮:那么您认为未来无线音频技术将向哪一方向发展呢?

Chris: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但我认为其实这主要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举个例子, 在开发Axient的时候我们使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开发方式:之前我们会在产品研发80%进程的时候将样机提供给客户, 再吸取客户的反馈;而Axient则是在与大量客户沟通之后才做的产品设计。我们用了很多个团队同时进行研发, 一个团队研发充电电池系统, 一个团队研发频率规划及切换功能, 一个团队研发控制软件Wireless Workbench 6等等, 而这些开发都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的。

谈到无线音频技术的未来, 在美国, 我了解到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在尽量小的带宽里放入更多的无线频点。还有就是希望可以进一步降低发射功率:如果在保证无线信号传输质量的基础上有可能降低话筒的发射功率, 则可以进一步减小互调失真, 这样就可以在有限频带内增加频点, 在一些无线设备高数量需求的场合下可以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及兼容性。

符亮:谢谢您的解答!希望在今后能看到更多像Axient这样富有革命性的音频产品出现。

Chris:谢谢!舒尔公司会一如既往地以客户需求为核心, 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

之后笔者又采访了Dave Grundtvig先生。作为一名在电视转播和现场演出行业有25年从业经验的资深独立音频工程师, Dave Grundtvig先生为全美最为重要的体育赛事做现场混音, 包括美国橄榄球联盟 (NFL) , 超级碗, NBA联赛, 职业棒球大联盟, 北美冰球联盟 (NHL) , 高尔夫锦标赛和奥林匹克赛事。他此次演讲题目是《如何在体育现场直播中捕捉真实的声音》, 在演讲中他结合了很多实例来介绍如何捕捉体育赛事现场激情的气氛和活力, 使用5.1声道环绕声的混音给电视观众带身临其境的现场享受。

符亮:您好, Grundtvig先生, 我是《现代电视技术》的特约记者符亮。作为一名即将参加奥运会转播公共信号音频制作的音频主管, 我认为您刚才的演讲对我在业务上有很大的帮助。在演讲中您介绍了很多种体育项目的制作方式, 包括篮球、足球、棒球等等。那么在这些运动中, 对于音频制作, 哪一项是您认为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呢?

Dave Grundtvig (以下简称Dave) :我喜欢制作各种体育运动的声音, 但是相比一些时间比较长、比较平静的运动, 我会更喜欢一些有冲击力而且富有激情的运动, 因为这些运动在声音上富有更多的能量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创作。我个人是个棒球迷, 而我真的不喜欢棒球转播, 因为时间太长了, 有时候一个球 (摆出一副投球的动作) 半天都投不出去, 这对于坐在调音台前等着拾取声音的我简直是一种折磨 (笑) 。我很喜欢制作赛车的声音, 它的画面极其富有动感, 因此需要有冲击力的声音与之相配合。在拾取赛车或者是摩托车比赛时我们经常用两只话筒编成一组来使用, 一只称为Come Mic, 一只称为Go Mic, 通过他们你可以听到赛车从面前压面而来时产生的压迫感, 以及因为高速度而产生的多普勒效应。但是总体来说, 对于音频制作, 篮球是我的最爱。这项运动的激情不仅体现在球员之间的对抗, 而且还有球的碰撞、教练的怒吼和观众的热情, 这些都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符亮:刚才您在演讲中提到, 您会在工作中对声音不停地进行调整以找到最佳效果, 而不是像很多做体育节目的录音师那样把声音调得差不多就摆着推子不动了。那在这样长时间的比赛中如何一直保持精力集中呢?

Dave:如果比赛项目是快节奏的, 像篮球和曲棍球, 即使连续制作几个小时你仍然可以很容易保持精力集中, 因为比赛很容易就让你很兴奋。但是如果碰到像棒球这种项目的时候, (慢慢把头低下) 我也经常会顶不住打瞌睡的, 这对任何一个调音师来说可能都是个问题。

但是作为一名调音师, 你一定要记住你的精力应该集中在声音上而不是球赛本身。举个例子来说, 有好几次转播NBA比赛, 直播结束后我走下转播车, 别人问我哪个队赢了, 我经常站在那儿想半天也记不起来, 最后只能抱歉地告诉他我不知道, 因为我的注意力完全不在比赛上。

符亮:刚才您介绍了您在制作NBA比赛的时候使用了几十只话筒, 而且完全是一个人在调音。相比而言CCTV曾经的奥运会篮球制作团队调音需要三个人, 那么有什么技巧可以让您的调音如此高效?

Dave:这并不简单, 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大量的经验。做个比喻, 我认为体育转播的调音就像是弹钢琴一样。对于同一个体育项目的调音, 无论在哪辆转播车, 用什么调音台, 我都会使用大体相同的推子布局, 也就是说我会把最常需要控制的信号放在同一个位置。当你坐在调音台前调音的时候, 就如同坐在钢琴前把手放在琴键上一样, 每一个手指放在推子上都各司其职, 我完全不用低头看调音台, 只要看着监视器用我的十个手指来控制调音。

当然这只是在常规赛的情况下, 话筒数量相对少一些。而到了全明星赛的时候, 我们会在赛场周围布置一圈界面话筒, 同时我们也会为此增加一个调音台专门用来做这些话筒的预混。预混调音台送出一组立体声信号进入我的播出调音台, 再把这些信号与之前的那些基本话筒混合而得到最终混音。但是无论如何, 关键话筒的推子布局在总体上是保持不变的。

符亮:在调音时您会考虑使用AFV (音频跟随视频) 的自动混音功能么?

Dave:我在调音时很少会使用自动混音,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完全手动控制。AFV功能基本上只有我们在转播赛车时会用到, 因为画面切换的节奏很快, 而且车速很高, 有时候会达到300迈的速度, 手动调音会跟不上这么快速度。

有一次我在进行Drag Racing (一种直道赛车比赛) 转播时, 我也尝试过使用AFV功能。我记得那次一共有8台摄像机, 我们在每个摄像机上安装一只超指向话筒, 然后用切换台进行触发对调音台上相应的推子进行联动, 来控制话筒的开启或关闭。但是很快就发现有个问题, 如果不是按照机位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切换的话, 话筒开启的顺序就对不上。于是后来我们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还是改成手动调音了。

符亮:我注意到您对观众效果的是拾取是非常重视的, 我曾经听过NBA全明星赛的声音, 观众效果非常丰满, 现场感非常好。您能讲讲在观众效果话筒的选型和布局方面有什么技巧么?

Dave:而对于话筒选型, 就像刚才的演讲中所提到的, 我认为观众们就像是一个交响乐团, 因此我就要用我最好的音乐录音话筒来拾取观众效果。我经常使用舒尔KSM32这样的大振膜电容话筒, 而尽可能不去用超指向话筒。但是很多情况下你会受到环境的局限, 比如有时候会下雨, 你就会舍不得让这么精贵的话筒冒雨工作, 你也不能给他盖个塑料袋什么的, 否则话筒里出来的声音会十分诡异。在一些特殊场合, 有时我也会用一只立体声的超指向话筒放在摇臂或者是蜘蛛摄像机上面, 用来拾取整体的环境声。但如果条件允许, 大多数情况下我更愿意使用大振膜的电容话筒。

而对于话筒的布局我认为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因为场地的大小、扩声的设计以及观众的布局都不尽相同, 因此每一次你都必须对观众效果话筒的摆位做一番精心的设计。你要仔细观察场地找出最合适的位置:首先不能把话筒放得离观众太近, 否则就会总是听到某一个人的声音或者两三个人聊天什么的;而且也不能放得太高, 否则很容易就会拾取太多的反射声, 让声音浑成一锅粥。我认为观众效果应该是有群体感、有包容感的声音, 但是也会包含很多细节, 比如一些人的尖叫声和清晰的鼓掌声等等。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言, 应该运用你的创造力根据实际情况很灵活地选择观众话筒的类型和布局。

符亮:那么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高度来放置观众效果话筒呢?

Dave:这个还是要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判断。大多数的体育场馆都是一个碗的形状, 我会把用来送前置声道的观众话筒放在碗的底部位置, 这样可以得到来自扩声的低频信号而且可以避免拾取过多的反射声, 而后置的环绕声道话筒会放得高一些用来增强空间感。

符亮:在演讲中和刚才的介绍中您谈了很多关于话筒摆放的设计, 在这些话筒布局的设计中有很多是您自己创造的吧?

Dave:对于每一种运动项目, 基本都会有同一种特定的话筒布局方式。不过我会经常做一些实验, 用来测试新的想法, 比如使用一些新的话筒或者改变一些关键话筒的摆位。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过基本话筒布局和配置是差不太多的。

如果在实验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就会继续使用这些新的技巧进行制作。但是由于转播不是我一个人来做, 和我合作的工程师看到了觉得不错回去也会使用这种方式并与大家交流。这样过了一阵之后我就发现大家都会用这种话筒布局了, 但我不能说这就是我发明的。

(这时坐在一边的Chris进行了补充)

Chris:我和Dave很早之前就认识彼此并经常一起合作。据我所知, 在80年代末, 美国大多数转播机构还都满足于立体声制作的阶段时, Dave就开始在棒球比赛中尝试5.1声道环绕声的拾音。他有很多想法并且做了很多尝试, 包括在使用一对超指向话筒来拾取比赛的效果声, 以及使用一些特殊的话筒来专门拾取低频信号用于LFE声道。这些在当时的从业者看来是十分疯狂的, 而现在这些拾音方式往往都已经成为了标准。

符亮:您的创新精神确实值得钦佩。那么从立体声制作进展到环绕声制作时, 您认为哪些方面是最重要的?话筒的摆位、设备的使用还是调音的技巧?

Dave:我认为最重要的绝对是调音技巧。所谓体育信号的环绕声, 就是由正前方的现场播报和评论声、中央部分的主观视角的声音效果以及身后的观众环绕效果共同构建的, 他们都占有自己所处的空间并且具有相互联系。当我混音的时候我就是在构筑这个3D的声音空间。

在刚开始接触5.1声道环绕声调音的时候, 调音师们会把精力大量集中在前置声道的效果声和环绕声道的观众声, 从而很容易忽视中置声道的评论声, 声音在下混合之后就很容易出问题。在美国, 收到观众投诉最多的就是关于评论声过小, 听不清楚等等,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观众还是希望能够听到评论员的声音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我认为在进行环绕声调音时, 你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确保评论声, 保证它在下混合时不被效果声和观众声干扰。

符亮:最后一个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数字音频发展到现在已经遇到了瓶颈, 那么您认为未来数字音频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敢·爱”的灵魂 篇8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

《现代企业文化》:英菲尼迪目前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如何?未来又有何规划?

约翰·德·尼琛:我们2014年第一个季度在中国的销售增长是非常快的。2013年和2012年相比, 销量同比增长54%。2014年度第一季度和2013年同比增长153%。英菲尼迪整个增长是属于提速的一个态势。

而2014年的策略是要扩大经销商网络, 因为我们觉得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我们打算今年年底之前, 由目前67家经销商扩展到80家经销商, 同时还能够保证每个经销商有好的利润水准。明年我们将推出一个英菲尼迪的紧凑车型, Q30, 就相当于Q50的更低级别的车型。它是我们与戴姆勒奔驰共享平台研发的。

另外我们现在也正在考虑一个可能性, 就是研发出一个全新的专门为紧凑车型和跨界车建立的平台。并且这个平台上的车型将有可能共同生产。目前, 我们已经沟通到比较深入的阶段。应该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我们就能够跟大家分享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信息。同时, 未来关于英菲尼迪和奔驰共同进行生产的计划也在研究之中。

对于未来, 我们对动力总成的计划是, 为英菲尼迪旗下各种车型生产各种不同排量和形式的发动机。同时我们这个计划也为混合动力做了准备。

《现代企业文化》:您是否认为未来针对消费者情感方面去营销, 是英菲尼迪在豪华品牌市场取得更大份额这方面一个努力的方向, 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步骤?

约翰·德·尼琛:关于什么是豪华品牌, 我相信它不光是有核心产品以及核心产品所代表的比如非常高的质量以及很好的科技, 非常好的性能以及非常优秀的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一些非物质价值。这也就包括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以及他认为品牌价值究竟在哪里。

对于英菲尼迪而言, 我们的品牌价值就是深植于优秀的产品本身, 第二个, 当然我们也对这个价值有一个自己的认知, 也就是究竟英菲尼迪是谁, 我们是谁。所以我们做市场宣传的时候, 不光是要让中国消费者对于我们英菲尼迪的品牌首先进行熟悉, 这就包括我们要告诉他们究竟我们是在什么样的平台上生产的, 我们采取了哪些先进科技, 而更重要的, 如果我们想和竞争对手有所区别的话, 必须要注意到情感方面的一些需求。

因为毋庸置疑的是, 现在市场上所有的豪华车, 都是非常好的产品。我对于我们所有的这些竞争对手都很尊重。但是, 我们和他们的不同之一, 就体现在对于品牌的认知方面。作为豪华车方面, 我们是一个挑战者。在这里, 我相信除了我们的产品和科技本身, 使我们不同于宝马、奥迪以及奔驰的其中之一, 就是我们关于情感方面的关注。

《现代企业文化》:您提到“敢·爱”这一品牌理念。请问您对“敢·爱”这一品牌理念如何解释?

约翰·德·尼琛:作为最感性的豪华汽车品牌, 我们在2 0 1 4年提出了“敢·爱”这一品牌理念, “敢”意味着勇于坚持、在探索中前行;“爱”则涵盖各种美好的情感, 是人性真、善、美的表现。

《现代企业文化》:目前大家非常关心, 英菲尼迪国产以后, 国产和东风合作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可以透露一下吗?

约翰·德·尼琛:东风集团在我们心目中, 是中国最强有力的汽车集团之一。加上考虑到他和我们日产公司长期合作的关系, 我们选择东风是非常合理以及合乎逻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珍惜和东风的合作关系, 使得英菲尼迪在市场上占得一些先机。

灵魂的翅膀 篇9

书上说,小孩的眼睛是通灵的,因为那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瞳孔里没有一点污秽,所以才能最真实地看清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这双眼睛,孩子们往往能看到世人无法洞察的现象。据说,这是上帝赐给世间所有孩子最宝贵的礼物,直到你的心被世俗尘烟所污染,蒙蔽了双眼,那时才将永远失去这项异能。

我从来都相信这并非虚构,小时候的那一幕至今仍在我脑中不断出现。那是多么耀眼美丽的一刻,灿烂的阳光照耀在那对洁白的羽翅上,闪耀而夺目。然而,不管她是多么的美丽,也没人与我分享那时的幸福。因为不会有人相信,那是真的。如今我也已经习惯,就算是一个人独享这份幸福,也没什么关系。

这是记忆中的情景……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转身进入人群就很难找到,生活平静而又幸福,然而灾难也总是悄然而至……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我在认真听老师讲课。突然感觉整个大地都在抖动,还未反应过来,头上的灯就落了下来,重重地砸在地面上,墙上的壁画也已剥落,光滑的墙壁也开始扭曲。我本能地跑向大门,却发现门早已被慌乱的同学堵得严严实实,一个都逃不出去! 紧接着,伴随着一阵天旋地转,迎接我的是一片黑暗……

我在一片废墟中睁开眼,眼前一片黑暗,那种黑暗是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的,它渐渐化成一缕缕莫名的恐惧直钻我心。我想逃离这黑暗的世界却又束手无策,只有脚部那蚀骨的疼痛证明我还活着。小腿被石块压住动弹不得,尖锐的东西划破肌肤,能清楚的感受到血液流向裤管的湿热,血怎么都止不住,只是在不停地流。除了腿部,全身也都一阵酸痛,头也碰到硬物而擦破了,血流到了脸上。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我听到了牙齿颤抖发出的声音。我靠着仅存的一点意识想呼救,却发觉嘴里的求救声也变成了难以听闻的呻吟。手沉重得抬不起来,仿佛不是自己的双手,我感觉自己濒临绝境,只差一步就步入死亡。没想到我的家乡也会发生这样的灾害,泪水不知何时早就流出,混合着头上滴下的血,滴在地面发出响声,仿佛最后的哀乐。

“有人吗? 有人吗?”我听到了一阵呼喊,本来以为是幻觉,结果声音又再度响起,我顿时有了精神,求生的欲望又再度燃起,将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这……这里……有人。”我艰难的从嘴里吐出几个字。对方也有了反应,有点惊讶地问: “是不是小詹? 我是李艾啊。”我一听立马也兴奋起来:“李艾? 是,我是小詹,你怎么样?”“还可以,只是腿部有些擦伤,你怎样?”“我,我还可以吧! ”头越来越昏,依旧坚持着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希望,我们一起用砖块敲打,也许会有人听得到。”我废力地抬手拿起身边的砖头,往边上敲打,砖头敲打边上的石块发出沉闷的声音。突然,一阵头昏又来了,我手一松,又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渐渐苏醒,听见李艾焦急的声音,我立即回应,李艾这才放心,可是腿部的疼痛又再次袭来,我本能用手去捂,手碰触口袋时才发觉,口袋里还有买来没吃完的3颗巧克力。我欣喜万分,对李艾说: “李艾,我,我这儿还有巧克力,你看一下,你,你那有没有可以吃的! ”只听到一阵摸索声,一个同样欣喜的声音响起: “有,我这儿有半瓶水! ”我十分高兴,求生的希望就在眼前,我从口袋中掏出两颗巧克力,刚想打开一颗往嘴里送,却忽然犹豫了,我已经越来越虚弱,而李艾却没受什么伤,救援又不够,而且也只剩下3颗……我越来越矛盾,求生意识,让我难以抉择,可是又一个生命就在眼前……最后,我拿出了3颗巧克力摸索着递给了她。李艾也将水摸索着递向我,问我要不要喝水。我用力的将水推了回去,骗她说我这儿有水。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越来越虚弱,呼吸越来越急促,我快坚持不住了,我感觉死亡之神离我越来越近了,这时仅存的意识中隐隐约约听见外面传来嘈杂声。我欣慰地笑了,手慢慢垂下,静静地听着,眼皮越来越重,最后慢慢,慢慢的闭上了,嘴上的口型形成一句话———李艾,加油,好好活着!

……

书上说,善良的人会飞往天堂,在飞往天堂的途中,阳光会净化灵魂,让灵魂成为纯洁的象征。此时的我轻飘飘的,轻轻拍打着身上雪白的翅膀,绚丽的阳光照在上面,与蓝天白云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忽然听到下面传来清脆的童音“妈妈,妈妈,你快看! 天上有个人在飞,她有翅膀,飞得好高啊,妈妈,快看! ”一个孩子指着天空对妈妈喊着。母亲头也不抬,说道: “傻孩子,怎么有人会飞呢? 快走……”

朝阳的晨光照在孩子的脸上,纯洁而又美好……

简评: 小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将“地震”这一众人皆知的生活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通过两个孩子在地震废墟中言行以及“我”在生死关头将生的希望留个另外一个孩子的事迹,表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中国在2010年面对大灾大难取得胜利的可贵精神之一,有了这一精神,不仅让文中人物“我”的灵魂得到了飞翔,还让文章的中心得到了升华,可谓一举两得。另外,从结构上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有放有收; 从叙事情节上看,文章的结尾既是故事的结束却又是故事的开头,开头结尾做到了异曲同工之妙。总而言之,文章既符合“选材生活化、情感真实化、视角独特化、手法多样化、语言个性化、文风朴实化”的“六化”审美标准,又反映了中华少年成长的经历过程,同时又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追求自由的灵魂 篇10

译者在序言中称集中体现了黑人种族正直、勇敢、热情、真诚,同时又机智、聪明等优秀品质的道格拉斯为伟大的“黑人魂”,这并非过誉,这也正是人类所需要却又往往极为缺乏或遭到了异化、贬损、压制、扭曲的优秀品质。对此,道格拉斯有一段简明但很精辟深刻的论述:“我是我自己,你是你自己;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人、平等的人。……上帝创造了咱们俩,并使咱们成为各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被平等地提供以各自生存所必须的才能。”(第127页)这是一个人能否具备上述优秀品质的必要条件,是很平常的道理,也是掷地有声的金子般的真理,要认识到它,要清楚地表述出它,却是要像道格拉斯那样饱受奴隶制血腥之苦、百折不挠地进行过反抗强暴的不屈斗争,而且一旦认识到了它,那么还得时时刻刻准备着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她。这当然只不过是人类社会伟大美好的理想,就像道格拉斯也只不过是人类社会成员中的极少数的精英分子,严峻的现实产生出了人类社会伟大美好的理想,却也以其血腥残酷和复杂纷繁而蹂躏着、践踏着真理和正义,使得人类追寻理想、追寻人自身的痛苦历程曲折而又艰难。

可以说道格拉斯这本小书既是对他自己争取自由、正义,反抗奴隶制的百折不挠斗争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类追寻伟大美好理想的艰难历程的缩影式的生动写照。在道格拉斯笔下这种对人类社会伟大美好理想的追寻,也就是在奴隶制下奴隶们对自由和民主的追寻。对于生活在奴隶制度下的人们来说,这种自由的获得和民主的实现,有着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两方面的必要条件:心灵上的内在自由和制度保障上的外在自由。人类需要自由就像需要阳光和空气,这是出自人类心灵深处的热切呼唤,是对美的渴望、对人性的冀盼;人类心灵上内在自由的获得又是必须要制度上外在的保障,健全的民主保障机制才有可能使自由真正像空气和阳光那样分享给人类的每一分子。既没有内在心灵上的渴盼,或因愚昧的无知和意识形态的蒙蔽与欺骗,而不知自由为何物;又受迫于奴隶制度或任何其他形式的专制制度的迫害压榨而慑于反抗,纯然听命于他人与自然,这样的人是奴隶,是许许多多值得同情的道格拉斯的被“邪恶和残忍”的奴隶制度“剥夺了读和写的权利,……处于完全的无知之中”(第132页)的兄弟和姊妹们。他们是奴隶制度的血腥的牺牲品,也是对孜孜于追寻伟大美好理想的人类的绝妙的反讽,这种不幸和罪恶就正如道格拉斯所愤然指出的那样:“它是对灵魂的蹂躏,是对不朽的精神所进行的战争。”(第132页)而更深刻的是奴隶制度(任何其他形式的专制制度亦然)不但损害了无辜的奴隶们,也同样损害那些操纵着奴隶们命运的为所欲为的奴隶主们,他们尽管有着外在的毫无制约的权力,可蓄奴制在带给他们外在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剥夺、腐蚀、异化和损害了他们的心灵与内在的自由。道格拉斯所描述的奥德太太就正是在这种血腥的制度下“柔软的心肠变成了铁石,羔羊般的禀性让位给母虎似的凶狠。”(第41页)也正是这种血腥的制度还孳生出了人类最可耻、最卑劣的一小类堕落分子——奴才,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心灵上的需要,而完全甘愿沦落为奴隶制的打手和工具,道格拉斯笔下的狡猾、残忍、冷酷的监工高尔(“他谄上欺下,对奴隶,要他们低声下气,俯首帖耳,在主人面前,他就奴性十足地摇尾乞怜。”(第27页))和“职业驯奴师”科维(“他特别善于欺诈。他的一生就是专门用来谋划和实现最最下流的诡计的。”(第63页))就正是这样的败类。然而,血腥、残忍和邪恶最终还是压不住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蒙蔽和欺骗也终究会在心灵的渴望和理性的启蒙下而自行崩溃。

道格拉斯的精神确实是不朽的,在一九八五年美国出版的他的评传中,“认为他是杰弗逊民主思想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在这方面的地位与林肯不相上下”(第5页)。在这里,我觉得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不只仅仅是道格拉斯以他的光辉人格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由和民主的不屈的个体追求,更应该是“美国式的民主”所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对自由与正义起保障作用的民主机制的运作规律。道格拉斯的这本小书及它所给我们留下的这些思索,对我们国家的民主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想来也是不会不有所裨益的。

上一篇:肉羊常用的疫苗下一篇:个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