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2024-05-05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精选十篇)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1

关键词: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成本,成本计量,投资行为

一、家庭教育成本计量

(一) 课堂教育成本

首先, 就选择学校方面而言, 南京市和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推行“就近入学”政策, 根据户籍并结合电脑派位的方式, 学生被直接分配到某所学校。以鼓楼区为例, 其成立了以琅琊路小学、拉萨路小学、力学小学、芳草园小学、三牌楼小学等五所小学为首的教育集团, 已有16所小学加盟。而其他老城区和新城区都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教育集团。这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择校费”这一教育成本在南京市的比例要相对小得多。2013年南京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中规定:从2013年起, 小学初中不收择校费。

其次, 由于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借读费教育, 所以实际花在课堂上的教育成本并不是很多, 而且政府致力于免费义务教育和对困难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减免。据调查, 小学生收费最低只交90元的学费, 其余家长表示每学期的学费也只要几百元左右。所以, 现阶段南京市小学生的课堂教育成本即每年入学的学费。

(二) 课外教育成本

课外教育成本指除正规学校教育外, 家庭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形式。

表1为调查样本中各收入组家庭的课外班支出均值和课外班负担率, 从中可以看出, 在有课外班补习支出的家庭中, 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提高, 课外班补习支出也在逐步上升。调查的在校生家庭样本中, 低收入组家庭课外班补习支出负担率最高, 而高收入组家庭课外班补习支出负担率最低。这反映了样本中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在其子女的课外补习投入上有明显差异, 低收入家庭在其子女的课外补习努力程度上更大。

二、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相关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投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国家与政府出台的很多方针政策都为家庭教育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同一城市中不同家庭在教育投资方面差异较大, 而大部分教育投资的货币收益比重较小, 且风险日益增加, 因此寻找方法来提高家庭教育投资收益、防范其风险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本文前半部分对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成本的调查和总结,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的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风险和收益情况进行分析。

(一) 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教育支出猛增, 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高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 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一大困难, 对于城市中低阶层家庭来说, 原来被认为是“家常小菜”的基础教育费用变成了一份“昂贵的大餐”。根据本文的调查数据, 南京市家庭的月平均教育支出在1000元左右。

2. 家庭教育支出的分配不合理, 结构失衡

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 在南京市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投资中, 学校教育成本支出结构相对简单, 由于南京市义务教育免除书本费, 学费占据的比例超过了总费用的一半, 杂费和其他费用比例相差无几。与此相对的, 课外教育成本结构则多样化, 在课外的支出方面, 课外班的费用毫无疑问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 其余的支出由上到下依次是文具用品、书报杂志及其他支出。

3. 家庭教育投资观不明确, 缺乏理性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数据, 虽然有40%的家长表示自己在教育投资方面很理性, 有自己的规划和思考, 但仍有超过50%的家长表示, 自己很容易跟风。通过调查过程中和部分家长访谈发现,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 只有很少部分的家庭考虑到了校外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没有考虑收益率的家庭占到了半数以上。这说明, 家庭对校外教育投资的收益信心不足, 教育投资更多的是表现在概念的形成上, 大部分家庭很少对校外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的核算与评估。

4. 校外教育投资的目的和原因偏颇

校外教育承担着培养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等更全面素质的教育功能。然而家庭的校外培训目的却深受学校考试升学制度的影响, 更多的是为了学校课业成绩的提高, 而在被调查的小学生家长中, 这一目的和孩子所处年级密切相关, 往往年级越高, 家长们越希望孩子通过课外培训提高成绩, 而希望孩子培养自己兴趣的家庭逐渐减少, 也有少数的家庭是因为跟风而选择课外教育投资。

(二) 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文的调查问卷还主要涉及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 从收集到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本文主要整理出如下几点。

1.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由图1可以看出,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消费是有直接影响的, 并呈现正相关关系。高中及高中以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低, 均值为1230元。而学历在大专及大专以上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高, 均值为1650元, 约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的1.3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 学历为中专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最低, 而学历为大专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最高。总体上来说,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就越重视。

2. 家庭经济条件

根据调查问卷所整理得到的数据可知, 南京市家庭月总收入在3000~6000元的家庭, 教育成本平均花费为1158元, 月总收入在6000~10000元的家庭, 教育成本平均花费为1264元, 而月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教育成本平均花费为1692元。

从整体来看, 家庭总收入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支出成正比, 但中低收入组的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 低收入组极力地想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培养子女成才, 其每月教育投入向中等收入组逼近, 所占月收入比例更是达到近27%。另外, 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明教育质量更为高收入人群所注重。

从具体分类来看, 收入高的家庭会选择为了孩子的教育购买学区房, 选择重点小学和像新东方这样口碑更好的教育辅导机构。而收入中等或较低的家庭则会选择上班购物方便的住房, 在选择小学时也会偏向于一些离家近的非重点小学和非正式的家教中心。

3. 家庭教育动机

除此之外, 本文还对家长选择教育投入的目的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 大部分家长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感兴趣, 他们便会选择此项教育投入, 这也是现今社会家长选择给子女们报名兴趣班和辅导班的主要理由, 比起拔苗助长, 如今的家长更注重遵循孩子的学习意愿。约1/4的家长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 有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及成长。少部分家长并没有从上述两方面进行考虑, 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跟风进行了某些教育投入。

三、对南京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建议

针对南京市小学生在家庭教育投资上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从家庭的角度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良性发展。

(一) 注重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 确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支出比重

家长在决定家庭教育投资方向和投资金额时, 除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孩子的兴趣特长以外, 还必须考虑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 量力而行。尤其是在校外教育投资方面, 很多家庭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适不适合, 家庭经济是否允许, 对校外教育投资热情高涨, 以致出现许多家庭教育负担沉重, 不惜压缩其他的家庭消费支出, 甚至难堪重负的情况。因此, 面对并不是必须的家庭教育投资, 每个家庭应适当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力, 切勿带着盲目的攀比和责任心理去投资, 而应量力而行。

(二)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

很多家长, 在选择课外培训班时更多的是注重学业知识的训练。在小学这种影响孩子性格、兴趣形成的重要时期, 家长应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视孩子的全方位教育, 鼓励孩子们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义务劳动, 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意识。

同时, 家长们也应该注重对孩子潜能的开发。每一个小学生都有无限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而由于现在的学习负担过重, 孩子的自由空间被剥夺了, 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实践、去体验、去创造, 更谈不上潜能的开展, 因此家庭教育投资更要重视如何有利于孩子潜能的开发, 而不是知识的累加。

(三) 因材施教, 理性选择课外培训教育机构

当前国内校外教育投资普遍呈现的一个矛盾问题是家庭投资意识非常强烈, 然而却缺乏对校外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与评估的意识。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 本文发现一半以上的都存在跟风、非理性的投资的现象, 就更不用提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估了。所以, 家长在进行校外教育投资的过程中, 要实现教育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必须进行理性思考和决策, 选择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合适和最合理的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培训项目。这就涉及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

(四) 增加教育的时间投资, 物质与精神投入相结合

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 有些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 但自己却忙于工作很少过问孩子学习的感受, 也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把教育寄托在学校和课外辅导机构就可以了, 无需多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情况进行关注。可以说这是教育观念中的一种误区, 这样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所以, 家长要在注重经济投入的同时, 还要抽出时间陪孩子, 给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和生活上的指导。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 精力、时间、情感的投入不是金钱能够替代的了得。

参考文献

[1]城市小学生家庭课外教育选择行为特征——基于消费视角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04) .

女儿叛逆行为表现家庭教育 篇2

转眼间女儿两岁半了,近来女儿好像不喜欢照大人的要求去做,而是常说“我自己来”。比如开饭了,饭菜都端上了餐桌。妻子像往常一样端着宝宝的小碗给宝宝喂饭,这次宝宝不干了,还很生气,哭着闹着要自己来。妻子怕宝宝把饭撒到衣服上,餐桌上或地上那样太浪费了,但是宝宝坚决反对妻子喂饭。我示意妻子把筷子给女儿,让她自己夹菜,这下女儿不哭了。开始用筷子夹菜,夹了几次偶尔一次成功了,女儿特别开心,好像在说我自己会吃饭了,我自己会吃饭了。菜吃完了,女儿嘴上、身上都是菜。我们看着既高兴又可惜,高兴的是孩子自己吃饭孩子高兴我们也高兴,可惜的是浪费了一部分菜。女儿吃完菜,又要喝小米粥,并且要用自己的小碗,要自己喝。我再次示意妻子让女儿自己喝。最后女儿喝一大部分小米粥,撒了一部分。这样一来,一向不爱吃饭的女儿今天破天荒的吃了特别多,而且女儿今天显得格外高兴。

说完女儿吃饭,我们再看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她想要一玩具,你给她送到手上,对不起你给我送回原处,我自己拿;吃煮鸡蛋时她要自己磕破皮,自己剥皮,自己吃;还有吃橘子,饼干,穿袜子,鞋子等等都是说我自己来。

再说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做的几件事:第一,八点多要上床睡觉,第二,上床后要让爸爸给她烫奶粉,然后再喝几口白开水,只能爸爸去做这件事换别人来做她可不干。第三,女儿喊爸爸把小马桶拿到卧室,让爸爸把她放到马桶上小便。换其他人不行,除非爸爸不在家例外。要是姐姐把她的小马桶拿到卧室,她就大声的哭闹,不去小便以示抗议。迫不得已姐姐只能把小马桶重新从卧室再拿到卫生间。让爸爸重新再把小马桶拿到卧室,让她小便,这样一切安好。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对了,近来孩子老爱说“我就不”,好像是无意识的。有时候你让她吃她爱吃的`水果,她脱口而出说:“我就不吃”,你再问她时,她一看是自己爱吃的苹果立马上前去拿,并说我吃我吃。让她吃饭也是这样,你问她吃不吃,他先说我就不吃,并表示得意洋洋的样子。你说不吃就要饿肚子了,她就吃了。

妻子说我们这样顺着孩子行吗?不会把孩子惯坏吗?没学习家庭教育前,我也有同样得的想法。学习家庭教育后我对妻子说,除了安全隐患的事情要限制孩子不能去做,但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去做的原因,尽管孩子一时还不能理解,慢慢的孩子就会懂得。其他的事情只要孩子想做放手让孩子去做。我们可以做一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探索,想象,随心所欲也好,天马行空也罢,随她。因为我意识到女儿现在是两岁半处于第一断乳期,进入了第一反抗期。这些表现只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的行为,可以置之不理。当然如果涉及的孩子的人身安全,我们必须加以管制。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各种智能,及其他能力。因为两岁左右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对什么事情都好奇,对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自己吃饭,穿衣,拿杯子,端碗。我知道孩子这样做可以锻炼她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可以无形中锻炼孩子的大小肌肉的能力。当然,孩子在摆弄东西的时候,由于手眼还不够协调难免会有一些破坏行为。家长不要打孩子,不要吓唬孩子,让孩子慢慢来。

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秩序感,也就是进入了秩序敏感期,比如穿衣戴帽穿鞋,孩子要求有一定顺序的。如果不那样做孩子内心会感到不安全。再比如摆放物品,生活有规律,理解事物间的时间、空间关系及事物的分类等。我们家长理解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就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秩序感。

理解了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孩子的行为表现原来是孩子自我成长过程中的探索的需要。我们家长只要做到该放的时候放,该管的时候管,管放适度就可以了。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3

关键词:特殊家庭 心理 赏识教育

【分类号】G635.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但并不是每个细胞都尽善尽美,家庭也是一样,我们称这种不尽完美的家庭为“特殊家庭”,特殊家庭存在的原因各异,然而他们造成的共同结果就是对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在当代社会,特殊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使得特殊家庭的孩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人们易对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产生偏见,这些偏见和家庭本身的问题造成了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焦虑、压抑感等。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认可,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本来就缺失关爱的成长环境下,特殊家庭的监护人往往对这些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抱怨式教育使得这些孩子的生存更加令人堪忧。这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自暴自弃,有一种深深的无望感和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得不到认可。在长期这样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下,特殊家庭出来孩子的未来将更加雪上加霜。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特殊家庭易导致学生出现性格缺陷。一般而言,特殊家庭的孩子缺乏应有的关爱,残缺不全的教育和多种负面情绪的影响,抑制了其天性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易使学生出现性格上的缺陷。由于负面心理作祟,特殊家庭学生易形成自卑心理,一般性格较为孤僻,与其他同学的交往难度较大,有的呈现出多疑敏感,且攻击性较强。整体而言,他们都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由于缺乏交流,他们也缺乏对生活的信心以和对学习的上进心。

二、特殊家庭教育的缺失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品行。由于特殊家庭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易使得學生有养无教,染上不良习惯和行为,孩子正在成长期时,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他们模仿能力强、如果家长和老师在这一时期不多关心和交易他们,很容易“学坏”,这些不好的习惯的养成在成年之后有危害社会的潜在可能,这也是人们易对特殊家庭子女产生偏见的原因。

三、特殊家庭家长的不良教育方式。特殊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极化,一种是过分溺爱,一种是过分严格。这两种教育方式对孩子都是很不利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偏差的心理状态,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是所处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但自身的心理因素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资原因,如果这些矛盾及时能到到调整和解决,孩子心理将会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引起心理异常。所以,作为这一不可忽视的群体的老师,怎样扭转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是必修的一课。

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是解决这些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赏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不属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兴趣教育,情感教育和关于爱的教育。

一、循循善诱,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赏识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尤其对特殊家庭的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优点,但是在特殊家庭的孩子可能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使得优点被掩默。作为班主任要格外关心和观察这些学生,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促进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在心理学观念里,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老师的赏识是肯定性压力,应扑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示教育。

当然,学生的转变是个渐变的过程,有反复是很正常的,要对在他们的成长阶段树立信心,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愉快地发展。

二、用真诚的情感和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无私的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对于平时就缺乏关爱的特殊家庭学生来说,班主任更要多关心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注。班主任还要力求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极力避免让他们收到鼓励、歧视和不平等的对待,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尽情地与同学们建立友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多创造机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

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受到了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痛苦和压抑,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泄出来,作为班主任要多鼓励他们发挥其的特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或者班级开展的各种比赛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多鼓励他们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并真诚积极地肯定和赞美他们,多给他们积极正面的人生体验。

四、多关心他们离开学校后的家庭生活

作为班主任还要格外注意他们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多与其监护人沟通,坚决杜绝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教育。对于暂时没有监护人的学生更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

结语: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一种基本尊重,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从得到认可开始的,也就是说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觉醒。作为班主任,要从内心深处关心和呵护这些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和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缜 《浅析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与赏识教育》《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1期

【2】 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1,92.

【3】 高峰强.《 塑造完美的自我人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课题: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调查 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投资,教育投资行为

家庭教育投资是关系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是以居民家庭为主体, 为了培养或提升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而向教育领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活动。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于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家庭教育投资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对上海的问卷调查, 本文力图探讨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基本特征以及存在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2008年的10~12月, 我们在上海的卢湾区、闵行区浦江镇以及青浦区和宝山区四个点 (分别作为中心城区、城镇和城郊的代表) 进行了家庭教育投资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有子女且子女达到入学年龄的居民家庭, 其中子女教育层级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500份, 回收约1300份, 其中有效问卷1211份, 回收有效率为93.1%, 包括中心城区样本283份、城镇样本627份、农村样本301份。

教育层级与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有着显著的关联, 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和高中阶段, 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总额较高, 尤其是在1000~3000元以及3000~5000元两段投资额中, 幼儿园阶段和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阶段, 见表1。形成这一原因可能在于, 由于小学和初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 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补贴, 从而使个体家庭教育投资相应降低。

另外, 居住区域与家庭教育投资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尽管城镇与城郊和中心城区 (城市) 的投资差异不甚明显, 但是中心城区与城郊在家庭教育投资总额上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调查发现, 在每年教育投资额为1000元以下的家庭当中, 城郊的比例为77%, 而中心城区仅为33%;而年家庭教育投资额在3000~5000元之间的家庭, 城郊家庭的比例为16%, 中心城区的比例达28%;5000元以上的城郊和中心城区家庭比分别为2%和7%。家庭教育投资总额所体现出来的城乡差异可能并不能轻率地理解为城郊家庭不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支付费用, 还可能有其他一些客观的原因, 比如城乡之间在家庭经济收入上的差距, 以及教育投资供给上的差异。尽管与内地省份相比, 上海郊区的教育供给较为丰富, 如有各种辅导班, 兴趣班, 培训班之类, 但是与中心城区相比, 还是较为欠缺,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海城郊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

二、调查结果分析

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则是家长在进行教育投资时的实际作为。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 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主要集中“请家教”、“上辅导班”等教育投资形式。我们此次调查着重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投资行为展开。

1. 请家教

请家教是中国广大家长最为常见的教育投资行为。2005年公布的《上海中小学生成长质量调查报告》显示, 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家长请家教的比例由低年级的9.3%升至高年级的25.2%。[1]调查发现, 占调查总数46.5%的上海家庭曾经为子女请过家教。当问及请家教的原因时, 选择最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比例高达46.9%, 而选择“孩子跟不上课程进度”的仅占16.3%, (见图1) 。可见请家教已经不仅仅是成绩较差孩子的选择, 家长也不满足于孩子的学习仅仅是“跟上进度”, 而是要向“更好”靠近。

随着孩子的就读层级升高,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请家教的现象表现得越发显著, 从幼儿园的5%, 到小学13%, 初中18%, 再到高中阶段已达到44.9%, 呈现一种绝对正相关关系。这一状况除了与孩子课业负担逐渐加重有关之外,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 教育层级的提高使孩子面临的学习压力也不断加大, 孩子学习成绩又直接决定着他们考取名牌大学的几率以及更长远的就业, 所以得到多家长们的普遍重视。

此外, 还有11.9%的家庭是因为父母没有辅导孩子的时间和能力而请家教, 10.9%的家长由于孩子的自觉性差而请家教, 见图1。然而这些动机与“家教”这一补充教育形式的不符, 家教不仅无法代替父母的教育作用, 而且也不应该成为迁就孩子不良学习习惯的手段, 靠家教的督促来维持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只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

2. 上辅导班

辅导班种类繁多, 按其目的可以分为辅导功课类、参加竞赛类和培养兴趣类三大类。调查结果显示, 曾经选择过这三种辅导班的上海家庭比例分别为45.1%、15.7%和54.3%, 见图2。

从更为具体类别来看, 选择最多的依次是英语 (58.8%) 和电脑辅导班 (27.5%) ;其他类型包括舞蹈类18.7%、书画类26.1%、乐器类19.2%、手工制作类10.7%、歌咏类9.7%。这一结果显示出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高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特征;而选择手工制作、科技类辅导班的家长很少, 说明上海家长对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普遍忽视。同时, 在辅导班类型选择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孩选择舞蹈与乐器比较常见, 男孩选择棋牌类和体育类相对较多。许艳丽在天津的调查中也有类似发现, 并将其解释为“表现社会性别”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偏好的影响, 毕竟传统社会性别认为女孩应该具有美丽的形象和女性气质。[2]

调查同样显示, 教育层级和性别对于辅导班类型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就读层级的上升, 选择功课辅导班的家庭越来越多, 选择兴趣辅导班的家庭越来越少。可能的原因是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和升学竞争的到来, 上海家庭对于孩子功课的关注开始占据更主要的地位, 而对孩子兴趣的培养退居次要地位。

另外, 居住区域也对辅导班上的教育投资有着明显的影响。除了功课辅导班没有太大城乡差别之外, 调查发现, 不管是竞赛辅导班、兴趣辅导班, 以及买书、旅游等方面, 都体现出城市高于城镇和郊区的特点, 见表2。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与城郊相比, 中心城区在教育投资的供给方面更为丰富, 可选择的类别也更多, 家长也更愿意作出相关的教育投资。

3. 出国留学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出国留学一直是上海家长们热衷的一种教育投资行为。调查显示, 高达42.2%的家长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意向。在谈到出国留学的原因时, 选择最多的两个是“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57.0%) 和“以后就业上更有竞争力” (29.3%) , 见表3, 这说明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主要考虑孩子将来的发展与就业。目前我国出国留学绝大部分属于自费留学, 需要支付大笔的费用, 从而对家庭的经济条件提出较高要求。47.0%的上海家庭将“经济条件不允许”作为不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第一原因, 可以推断如果不是家庭的承受能力限制, 可能选择出国留学的家庭会更多。

不过, 仍有19.4%的家长认为国内的教育环境也很好, 不必送子女出国留学, 这一方面表明居民家庭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满意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也说明上海居民家庭已经超越了“盲目出国热”的阶段, 在作此项投资选择时有了更冷静的思考。除此以外, 父母教育程度与是否支持孩子出国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如55.0%大专学历以上的父亲鼓励子女出国留学;而大专以下者只有43.2%。

并且, 对于不出国的原因分析发现, 父亲的年龄对于这一决定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查显示, 越是年轻的父亲, 越是赞同国内教育环境的改善, 使他们觉得送子女出国留学没有必要, 这一比例在20~30之间的父亲的比例占到了48%;然而在41~50岁之间的父亲当中, 只有9%的人认同这一点。相反, 由于经济原因才放弃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随父亲年龄的上升而递增, 在20~30岁之间的父亲当中只有12%的人认同这一点, 而在在41~50岁之间的父亲当中则有38%认同这一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使年轻一代的家长普遍在国内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感同身受, 他们看好中国的高教发展。而对于那些40岁以上的家长来说, 他们出身于20世纪60~70年代, 由于时代原因或者未接受过高等教育, 或者在改革之初所受的高等教育与国外的高教水平差距较大, 从而使他们并不认同中国的高等教育。

调查还发现, 孩子的就读层级与送孩子出国的意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大约在39%~53%之间, 并大体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特点。家长在孩子幼儿园阶段送出国的意向为48%, 大学阶段为53%;而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意向分别是44%、39%, 40%。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可能在于, 家长们普遍认同孩子在幼儿阶段出国会有助于他们接受西方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而到了大学阶段, 西方的大学教育水平要高于中国。至于中国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教育, 与西方国家相比, 被认为更有助于孩子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结论

通过对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问卷调查, 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带有如下特点。 (1) 上海居民普遍重视家庭教育投资, 对请家教、上辅导和送子女出国等教育投资行为来看, 一半左右的家庭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并且随着教育层级升高, 这一特征越发明显。 (2) 上海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并未消除, 在家庭教育投资总额和投资选择方面中心城区明显高于郊区。 (3) 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体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 幼儿园和高中阶段的子女教育投资仍是一笔较大的开支。 (4) 年轻家长比年长家长更看好国内高教水平, 在送子女出国留学方面更为谨慎。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堪忧存在三大主要问题.新华网2005-5-31.

家庭教育日志: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 篇5

1.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型的家庭

对少年期的孩子,一般说来并不要求放任,并不决然反对家长的干预,而是要在父母的关心与孩子的独立之间寻求某种可以接受的关系。因此,父母对子女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有计划地放任”。

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其自然发展、充分发挥其特长,具有一定的宽容性。另一方面,绝不放任自流,娇惯孩子,使其随心所欲。宽容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承认他们是有各种感情愿望的独立人,纵容则是容许孩子有不良行为,它只会给孩子带来奢求,增加孩子对不合理权利的需求。

在民主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总是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他们正当的要求给予肯定和满足,对孩子不正当的要求,则耐心地作出解释,因势利导地加以制止。孩子想用剪刀,家长就教他怎样用,不会生硬地把剪刀夺过来,对他痛加呵斥。

2.对孩子不良的行为连行必要的“惩罚”

“惩罚”不是责骂和殴打,而是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施行的一种心理对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的就一定要做,不行就是一定不行,绝不做出让步。

孩子晚上想看电视,哭着闹着不去睡觉,父母对他的哭闹就不予理睬,把电视关掉,让他去哭.等到孩子感到哭闹的“武器”不灵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停止哭闹。这时再去跟他讲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了。

3.对孩子的任性进行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5.采取预防措施

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6.巧妙运用儿童心理

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 篇6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较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教育

攻击性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他人,更会妨碍自己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另外,攻击性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较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一、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攻击行为是一种内在生理的驱动,有先天遗传和内分泌的原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这种行为在二三岁会频繁出现在儿童身上,到五六岁形成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在青春期。同时,男孩的攻击行为明显多于女孩,男孩不仅爱欺负女孩,而且在男孩中间,也高发冲突和“战争”。这与性别是直接有关的。

二是家庭因素。有些家长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三是环境因素。由于儿童模仿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心理得到加强。

四是自我中心意识。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导致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把玩具据为己有,不分享而相互争抢;而且儿童过多的是以自己为核心,谁都得听他的,他得是权威,这样,一旦有别的小朋友不理他,或者没有按他的意思游戏,那他就只有用拳头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获得在同伴中的领导地位。

二、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一是家长的抚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二是孩子也会影响父母。关于父母抚养方式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容许态度能最好地预示男性青少年期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的有效预测指标不是父母的抚养方式,而是儿童自己气质的冲动性(高活动性、冲动性的儿童易成为高攻击性儿童)。从事这项研究的奥尔维斯认为:一方面高活动性、容易冲动的儿童会使母亲精疲力尽,而变得对他的攻击性很容忍,从而助长孩子的高攻击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常常激怒母亲,使她无法容忍而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警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这就是说,孩子自己也参与了家庭抚养环境,并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儿童的攻击性倾向。

三是家长缺少对孩子的监控。家长对儿童攻击性的另一间接影响是通过对儿童游戏、行为、朋友选择等活动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的。研究发现,缺少家长监控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和过失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骂老师,违反规则等。对青少年犯的家长的调查发现,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缺乏监控实际上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不关心。

四是容易滋生攻击性的家庭模式。美国的两位心理学者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儿童是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他们把这种家庭环境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多为一成员迫使另一成员停止对他的侵扰。在形成高压式交往的过程中,负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家庭成员惹怒另一成员时,后者就会用哭叫、打闹和谩骂来还击。这样,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还发现,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极少用鼓励等积极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只会选择高压性的策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高压环境出来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家长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关注。相反,在非高压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不需要用激怒其他家人的方式来得到关注。这种家庭的家长用惩罚方式教育孩子时也更为有效,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住局面而不致陷入对抗的处境。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7

剧情很俗套, 类似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过很多。太多类似的故事里, 父母们总是说着类似的话, “这个世界上我是为你考虑最多的人”“我爱你才会这样做”“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结果呢?往往由于种种原因, 父母的苦心并没有收获幸福, 甚至反而遭遇了更多的挫折和痛苦。

很多家长也很苦闷于爱的初衷与结果背离的结局, 在此笔者就家长方面来浅谈一下, 现实生活中父母们以爱的名义, 却对子女做出了一些“非爱的行为”。

一、过度保护和限制

咨询中曾经接触过一位高一男生, 自述问题是不擅人际交往和行动力差。在交流中逐渐得知, 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束很多, 不愿意他与同学出去玩, 反对他上网, 更不用说聊Q Q和玩游戏了。和同学外出, 该男生总是担心会超时, 怕父母担心, 有时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就违心地放弃了和同学出去玩的想法。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家长让他一心学习, 所以渐渐地他对家里的事不关心也插不上手了, 逢年过节亲戚走动, 他总是找个地方看书。每当这个时候家长就向别人解释说“他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子, 爱学习, 不善与人打交道”, 言若有憾, 心实喜之。因为母亲在商场工作, 她说节约时间而且退换方便, 该男生就从没自己买过衣服。早上起不来床, 妈妈给半梦半醒的他喂饭, 晚上写作业, 妈妈削好水果, 一块块儿送到嘴里。高中住宿后周五要带很多东西回家, 他按下门铃, 妈妈就下楼到单元门处接他。

过度保护和限制是在爱的名义之下最常见的行为, 这种行为表面上减少了危险、避免了麻烦, 同时也降低了孩子的成就动机, 造成无助感。为了节约学习时间、避免退换衣服的麻烦, 孩子就少了与人打交道的机会, 难以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和审美观。为了减少结交坏朋友的可能性, 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他们接触不到形形色色的人, 也就不可能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 包办衣食, 孩子就缺乏掌控时间的意识, 难以适应独立的生活。一个不会自己挑选衣服, 不会自己挑选朋友, 甚至没有父母就不能按时上学的孩子, 周围的伙伴会怎么看待他?他会怎么看待自己?没有体验和经历, 充满无力感和失控感, 必然会造成孩子心怀无数梦想, 却落实不到行动上。

男孩说了这样一句话, 令我印象深刻, “我一边享受着这依赖, 一边痛恨这依赖”。愿天下这种溺爱孩子的父母们认识到, 他们为孩子创造的“享受”背后, 有着孩子对自己、对父母的无奈, 甚至怨恨, 那不是爱, 而是“非爱”。

二、盲目比较

一群幼儿在一起玩耍, 一个宝宝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小朋友。妈妈着急地引导孩子:“宝宝, 你过去一起玩啊!你也唱首《小燕子》吧!”众人的注意焦点转移到这个安静的宝宝身上, 宝宝却更加拘谨羞涩, 低头不语。妈妈只好无奈地向大家解释, “我家宝宝太内向了”, 宝宝似乎也觉察到妈妈的情绪, 母子不免都有些怏怏。

所有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常以比较的形式出现, 有时不免过于盲目。在子女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时候, 旁观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优于伙伴的地方会有短暂的高兴, 但让家长长久记挂的却是自家子女不如人之处。“为什么小朋友们都在玩, 你却待在一边看?”“你看看你同桌成绩多好, 多向人家学学。”“别人能行, 你为什么做不到?”家长的出发点是让孩子多向伙伴学习, 却忽视了一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没法进行简单比较。

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与生俱来, 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机敏好动, 容易获得关注。有的孩子安静内敛, 容易被人群忽视。但没有外在的行为活动并不等于没有内在的心理活动。在人群外观察、模仿, 正是某些孩子适应新环境或者进行学习的方式, 类似一种“预热”。通过这一过程, 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智能得以充分启动。这样的孩子在融入新环境之后, 往往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 表现毫不逊于外向型的孩子, 甚至会取得超常的成就。可是若家长仅通过外在的表现而盲目比较, 就给孩子下了“迟钝、拘谨”的定义, 那么被贴上这种标签的孩子便自觉不如人, 难以放开自己, 更不用说展现自己的潜能了, 对孩子自信心的养成和日后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忽视生命的独立性

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间的一段历程, 孩子借我们的身体而来, 却始终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情感。他们的到来不是为了实现父母未尽的梦想, 不是为了光宗耀祖, 不是为了让父母感到自己的强大有力, 也不是为了成为父母婚姻的联系纽带, 他们的到来是经历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 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和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一事实。而这种尊重, 给孩子的影响就是自尊。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 会觉得自己值得尊重。这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性需求。

然而, 这种独立需求常被忽视。在被问及为什么生孩子时, 有些年轻父母会回答“结婚多年, 有点平淡, 生个孩子玩玩儿”“趁现在父母身体好, 可以帮忙看孩子, 自己少受累”“双方家人都催着要孩子, 尽传宗接代的义务”。部分年轻的父母视孩子为工具、负担、义务, 唯独忽视了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体。他们能否在养育的过程中, 逐渐修正对孩子的态度, 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生命的陪伴者、促进者?我们不确定, 但期盼着……

四、强加意志

多年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往往听到中年老师提出不解, “当年我们哪里听说过什么心理问题?父母或务工或务农, 忙得根本没时间管孩子。我们自己料理吃、穿、学习, 还要干家务、看弟妹。现在的孩子获得的爱与关注更多, 反而悲观叛逆的多了, 得抑郁症、强迫症的多了, 甚至自杀的案例都层出不穷”。

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现象。除了现代社会的节奏和生活方式、青少年面对的同一性矛盾、学生群体的升学压力等因素, 造成两代人心理状态差异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上文提到的忽视孩子生命的独立性, 往往衍生另一种非爱行为——强加意志。当代青少年往往集多代长辈的期望于一身, 受到非同一般的关注, 管束和要求自然也更多了。一些早教机构推出针对孕妇和胎儿的课程, 从幼儿园开始很多孩子就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中进出各种特长班, 一直到高考选专业、大学毕业找工作, 都有相当数量的父母越俎代庖, 将自己的愿望等同于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已经成为家长们普遍的认知, 只是这“起跑线”不断提前, “终点”永远是家长的意志。孩子到底想不想“跑”, 爱不爱“跑”, 是否适合“跑”, “跑”到哪里去, 很少有人倾听和重视。

更可怕的是, 这种期盼有时还伴随着家长们观念里的自我牺牲, 让孩子无从躲避和拒绝。“我们那一代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会, 你可一定好好珍惜, 学出个样子来, 替我们家争口气。”“妈妈辛苦工作一周, 才够你上一节钢琴课的学费, 你可一定好好弹, 才对得起妈妈。”自身的情感和需求被极度压抑, 缺少自我觉察和自我探索的机会, 担负竞争和负疚的双重压力,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实在是不正常的“必然现象”。

而上一代人受到的来自父母的干涉较少, 父母往往自顾不暇, 对孩子只有最基本的要求:不生病、不违法、自食其力。然而, 这恰恰就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内容:身心健康、人格独立。孩子具备了这两点, 也就拥有了自我成长、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加之拥有自由的心理空间, 束缚较少, 能够充分地发现自我, 探索外部世界, 自然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如同小树根基扎得稳, 风雨历练也不会影响它蓬勃生长;盆景被人为地塑造形状, 虽在室内备受呵护, 却缺乏最原始的生命力。

世界上, 父母的爱最为深厚绵长, 但若用以“摧毁”一个孩子的人生, 也最霸道无情。爱是什么?是尊重、理解、平等、欣赏、包容。只有真正了解爱的真谛, 才能够将爱的目的和行为统一, 真正让孩子带着父母的爱健步前行。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8

关键词:家庭因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浓厚情感性。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由血缘关系决定,这种情感关系贯穿人的一生一世。这一特点使家庭教育特别富有人情味,而且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都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第二方面是家庭教育的个别性。学生在家庭接受的是个别教育,这一特点使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这两方面的特殊性,既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又容易使家庭教育失去分寸,难以把握。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情感特征,既可能直接转化成教育的动力,使受教育者接受父母的影响,又常常使教育者的情感与理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是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取得家长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感情往往起着重要作用,而感情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因此,造成父母对子女要求的宽严度把握不准。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每个方面都要争第一,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很容易导致一些父母采用粗鲁的教育方法。比如训斥辱骂,抑或是棍棒相加。他们错误地理解了传统“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以粗暴的方式逼迫孩子实现父母对他们的过高期望。这种让子女生活在高压恐惧环境中的行为,会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让子女产生怨恨、逆反的负面情绪,加深亲子之间的心理隔阂。有的父母或是祖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不统一,对子女的要求不能达成共识,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孩子,往往会使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无所适从,最后同样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有的家长过度溺爱子女,对于孩子有求必应,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有错不仅不批评教育,还想方设法进行包庇掩护,长此以往纵容孩子的任性、自私,让孩子形成懒散、蛮横、不体谅尊重父母的恶习。这三种家庭教育对孩子极易产生负面作用。

撇开家庭教育的好坏不说,影响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环境。常见的家庭一般由父母与子女构成,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与孩子是最亲近的“伙伴”,他们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他们的监护者,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直接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轻松融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长远的。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夫妻相敬如宾,家庭成员互亲互爱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从小接受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养成优雅的言行举止和礼貌待人接物的习惯。

父母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言行举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追求的前提是首先从自身出发,从自我做起。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加深亲子之间交流的层次,引导子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家和万事兴,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培养优秀子女的重要条件。子女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尊。因此,父母要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无论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父母应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只有真正认识、了解孩子,才能理智地对待孩子,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起点,从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入手,构建学校和家庭教育网络。对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共同配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首先,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认识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德育的培养目标,端正家长教育观念,使家长清楚意识到,孩子既是自己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个分子,而不能仅仅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随意不负责任地管教。家长应站在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思考问题,增强责任心,理智地对待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与家长一起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明确对孩子的教育应遵循“非成人化”原则,而不能简单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克服以己度人的“自我中心”倾向,经常有意识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充分认识到孩子与成人之间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区别,如思维能力、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都与成人有质的不同。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要帮助家长认识到“表扬是人人皆宜的营养品”“批评只是功效有限的药物”。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和耐心对他们进行感化,使他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家长表扬和批评要注意把握分寸,做到客观公正。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9

一、家庭教育误区

1. 物质满足多, 精神给予少。

家长过多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而不注意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和什么人一起玩, 玩什么游戏, 家长关注得并不多, 家长也很少和孩子谈生活的艰辛或自己事业奋斗的过程。

2. 知识传授多, 智力开发少。

很多家长把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等同起来, 因此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 硬性灌输各种知识, 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阻碍他们应有的智力发展。

3. 娇惯宠爱多, 严格要求少。

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 言听计从, 甚至姑息、迁就, 缺乏必要的约束, 以致孩子自私、任性, 缺乏遵章守纪的意识。

4. 期望要求多, 因材施教少。

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多, 但符合其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具体措施却很少, 造成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针对性, 以致事与愿违, 影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5. 关心智力因素多, 培养非智力因素少。

大多数家长关心孩子的焦点是智力的发展, 而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孩子在智力发展的背后, 却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质不良、性格孤僻等发展性的危机。

6. 身体关心多, 心理指导少。

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身体方面的需要, 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 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导致孩子出现大量心理问题。能与家长正常沟通的孩子少得可怜, 甚至很多孩子往往与父母之间有沟通障碍。

7. 硬性灌输多, 启发诱导少。

家庭教育不讲究方法, 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 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孩子稍有反抗或抵触, 家长轻则怒斥, 重则拳脚相向、棍棒相加, 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他们变得懦弱自卑, 或在反叛心理下变得难以驾驭。

8. 脑力劳动多, 体力劳动少。

家长把学习成绩当成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 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 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家务, 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样会让孩子从没机会干演变形成本来就不该我干的不良心态。孩子的心理产生概念转移, 等到家长想让孩子干的时候, 已经很难改变了。

9. 教育分歧多, 统一要求少。

家庭成员之间为孩子的教育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对孩子缺乏统一要求, 使得教育作用相互抵消。有的孩子成了家庭成员争执和斗争的牺牲品, 有的孩子学会钻空子, 学会察言观色, 见风使舵;有的孩子骄横跋扈, 谁的话也不听。

1 0. 为个人着想多, 为社会着想少。

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任意摆布, 使孩子束缚在家庭自我的小圈子内, 向孩子灌输利己主义思想, 直接导致孩子与人交往能力下降, 甚至出现自闭倾向。

二、家庭教育误区的心理学解读

客观一点地讲, 将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愿望,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度, “望子成龙”几乎是家庭成员思维的定式。然而, 种种家庭教育误区的存在, 又恰恰导致了意识缺损型家庭教育的产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 我们可以将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种。

1. 专制型———“棍棒底下出孝子”:

教育孩子时表现出简单粗暴、急于求成、滥施权威和暴力。在这种类型的家庭中, 家长往往用身体惩罚或心灵施暴的粗野专制方式对待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家长的严密控制, 动辄受到斥责和打骂, 使孩子胆小、懦弱, 或产生暴力倾向。

2. 溺爱型———“可怜天下父母心”:

过分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 甚至对于孩子超越现实或不合理的要求也一味迁就, 使得自己对孩子天然本性的爱变得盲目病态, 最终导致孩子娇气十足、四肢不勤、人格缺损、性格偏异。

3. 袒护型———“孩子是自己的好”: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甚至把缺点也当成优点加以爱护, 千方百计地隐瞒他们的过错, 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孩子的错误思想行为。家长的态度和评价会在涉世不深、阅历肤浅、知识贫乏、判断力较差的孩子当中, 形成一种错位的是非标准, 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4. 放任型———“树大自然直”:

认为孩子就像小树一样, 长大了自然就会挺直, 以一种自然会好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 放任其自由发展。

5. 情绪型———“烦恼时别惹我”: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就像多变的天气, 反复无常。家长教育措施上的随心所遇欲, 造成孩子思维上的混乱、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心灵上的压抑, 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以至使孩子无所适从, 甚至走向极端。

6. 物质型———“考好怎么都行”:

奖励过分, 且偏重物质奖励, 使孩子本来纯洁无暇、天真烂漫的心灵受到物质享受的刺激和诱惑, 逐渐滋长物质欲望, 养成贪婪心理, 甚至失去童心、不思进取。

7. 至尊型———“众星捧月”:

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 是自己的希望所在。全家人众星捧月地为之奉献, 滋长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 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10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家庭教育

何谓家庭教育?可以说, 家庭教育是一个立体的教育体系, 对一个家庭内部而言, 是应该包含了家长 (父辈) 和兄弟姐妹等所有的家庭成员甚至包括长期在家中的无血缘关系的人比如保姆等的对人个体文化价值观等的影响过程;而对于家庭教育活动的目的本身而言, 家庭教育又不仅涉及家庭成员本身, 甚至还应该包括各种以增进个人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态度与能力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以及使人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家人关系和谐, 家庭成员顺利融入社会, 具备社会幸福感的一系列其他活动。

在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上, 长久以来一直有种误区, 认为行为习惯主要是在校园中形成的。持此观点者振振有词:一个人从小到大, 要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在校时间起码也有十多年之久, 行为习惯养成自然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这种观点由此衍生了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不同地位的理解:认为学校教育是中心, 是重头戏, 其他两种教育是插花, 是辅助。

只把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配合学校教育的辅助性活动, 这样的观念如不及时更正, 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这会助长部分家长那种恶劣的习气:一旦开学, 给了孩子学费, 把孩子送到学校, 自己回家就开始当甩手掌柜, 孩子的事啥也不管了, 反正一切有学校操心呢!自己只管着到了期中期末过问一下成绩。成绩好了是孩子聪明表扬一下, 一般给点物质奖励, 成绩不好了就骂一骂罚一罚孩子或责备学校老师没水平。更有甚者, 在孩子出现一些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学校要求家长到校配合教育时, 竟然说:“有什么办法?我说他都不听的。老师, 就靠你们多帮我教育教育他, 给他一次机会咯……”其次, 家长放手式的教育方式又可能造成孩子“双重人格”, 对家长欺瞒其在校时的真实表现, 在家在校两个样。因此, 与其说青少年行为习惯是在学校中养成的, 还不如说家庭在其行为习惯养成上要担当更多的责任。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有的学校也在开始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际上, 家庭教育确应是学校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家庭与家庭教育的核心引导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和谐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本文尝试着利用个案分析的方式从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角度探寻一条家、校、社区三位结合的可操作的路子。

一、个案分析

个案一:小许 (化名) 是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学生。初接触他时班主任就有第一印象:这小子很“贼”!果然没错, 进校没多久小许就因为常常上课吵闹, 故意顶撞老师而被年级警告。小许父母来了, 当着父母、老师的面, 小许表现出了痛悔, 认错的态度非常诚恳。其家长也一再说坚决支持学校对孩子严格要求。过了一段时间, 宿舍管理员反馈信息说小许在宿舍经常吸烟并且从不清理内务, 使宿舍脏臭, 同学们意见很大。找他本人调查, 他一口咬定是宿舍管理员把他和真正吸烟的同学弄混淆了。他那副含冤莫名的样子, 令你不由得疑心是错怪了他。家长又来到了学校, 对这事觉得难以相信:孩子在家可是乖宝宝呀?怎么会违反校规呢?绝对是老师弄错了!

进入了高二, 一天, 事情又发生了。晚上20点多正上晚自习时, 一名女生突然冲出教室跑上教学楼七楼说要跳楼, 原因是男朋友突然说不要她, 而她和男朋友一起才开学一个月就花光了女生父亲一次性给的一万元全年的生活费。这名女生来自单亲家庭, 家中没有别的亲人, 只有父亲在外地工作。钱花光了, 一边是对父亲没有了交代, 另一边是自己生活没有了着落, 认为最重要的情感寄托现在也落空了, 唯有寻死一途。她的男朋友正是小许。面对这起事情, 老师除了对该女生进行劝慰外, 还找到小许配合教育。而小许的观点是:“和她一起把港口 (学校当地) 玩腻了没什么意思就说分手呗!” (原话) 。找到小许家长, 家长觉得交女朋友是儿子的私事, 至于花钱, “我家里有的是钱, 花一点算什么!给一点钱那个女仔不就得咯?!” (小许家长原话)

高三下学期的一个早上, 班主任到教室看到, 才过了一个晚上, 班上的两位女同学原本好端端的额头竟受了伤。调查发现是小许晚上22点从校外喝酒回来, 拿了灌水的矿泉水瓶子从三楼男生宿舍扔向对面三楼女生宿舍, 把对面女生宿舍的天窗给砸坏了, 天窗脱落砸伤了正站在下方的两位女生。而女生宿舍楼距离男生宿舍楼足足有七米多远, 这个距离是只有用力瞄准才能砸坏天窗的。班主任了解整个经过并与当时在场的同学核实之后, 劝说小许向两名女同学道歉并赔偿相应损失。

然而小许对其父母又是另外一套说法:说自己在校园内的商店买了矿泉水喝, 上到宿舍时刚好喝了一半, 见到对面两个平时要好的女同学一时兴奋, 挥手间就不小心把矿泉水瓶扔出去酿成了伤人的后果。这下可就来事儿了:家长赶到学校, 指责班主任由于过去的事情对小许产生成见, 诬蔑小许, “当面道歉的做法太粗暴, 造成小许心灵受到创伤!” (家长原话) 并且还使用当地非常难听的方言辱骂年轻的女班主任。

小许案例中, 家长的包庇态度一览无余。这可说得上是纵容型家长, 只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 不肯面对孩子在个性和行为习惯上存在不良缺陷的现实。从多方面途径了解到, 小许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当好, 其父亲是个私营企业主, 母亲是全职太太。其父经常把职场上那一套哄骗工人的做法在家中情不自禁地演绎出来, 对待子女的态度则是只要孩子成绩稳定, 就进行物质奖励。平时只满足于孩子表面的乖巧, 养成了孩子问要钱就给的性子。潜移默化之下成长起来的小许就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 自私自利,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对金钱缺乏概念的不良个性品质。

从他课堂蓄意吵闹干扰正常教学, 在宿舍吸烟肆无忌惮, 结交朋友没有责任感肆意花对方的钱, 伤害同学也无所谓并且当面忏悔过后依然如故等表现, 再结合家庭教育的情况, 我们可以推断出正是家庭教育造成了他如今的个性品质。

显然, 家庭得为他的成长买单。这个案例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当代家庭教育缺失的责任感的培养。只要是社会成员, 对人对事, 就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对推卸责任习以为常, 将来怎么能去适应一个民主法制, 竞争合作并存的社会呢?

个案二:学校早上十一点, 邀请了教育专家召开面向全校家长的《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讲座, 主题是家长如何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去教育孩子形成家庭责任感, 从而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成为一个讲文明的良好公民。讲座刚结束, 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家长们为了能抢先购买到讲座主题的系列书籍, 一拥而上, 把专家签字售书处给一下子推翻了!同时, 会场上一片狼藉:到处是家长随地吐扔的痰渍、烟头!而这些都一样不落地被自己的孩子们看在眼里!

这令人深思:作为家长, 以身作则难道不是家长应该随时具备的品质吗?这一幕恰恰发生在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了如何塑造受欢迎的品质之后, 实在令人倍觉讽刺。

二、对策探讨

(一) 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成败。家庭教育既是对孩子的教育, 也是对家长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更新不是说完全抛弃旧有的教育观念, 而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 根据人的成长发展的需求去规划设计家庭良好的教育氛围。

1.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精粹的教育思想, 比如诚信克己、谨言慎行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还应在现代的家庭中占有牢固的地位。比如前面所提及的小许案例, 家庭教育诚信缺失, 使得他对父亲欺瞒工人的做法产生认同, 从根本上就形成了一种歪曲的价值观: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做食品结果做出了毒品、做药品结果把人治死等罔顾他人生命等的社会不良现象多如牛毛, 以至全社会道德败坏世风日下, 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会孩子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家务劳动是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最好契机。有学者做过统计, 在现在的家庭, 美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有一个多小时, 而在以勤俭耐劳美名天下的中国人的家庭中孩子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每天却不足一刻钟!除去读寄宿学校无法参加家务劳动等的客观因素, 有些家庭主动不让孩子承担家务。不做家务的孩子, 其实一开始就丧失了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类似小许的父母大事小事全部包办, 孩子根本没有自己担风雨的机会;而且当任何一点不好的结果出现的时候, 父母又会适时地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 所以, 当需要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 他们本能地选择了退缩和逃避。

2.家长应该具备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能尝试用心理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比如家长要了解角色期待法。这是个社会心理学概念, 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试验已经证明, 期望, 以及因期望而产生的鼓励、信任, 是帮助个人成长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家庭教育过程中, 若是希望家庭成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应该常常对之抱以明确的期待。社会总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符合自己身份或社会地位的规范化的行为模式, 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这种规范化的行为模式, 就可能做出有悖道德习俗风尚和社会传统的不恰当的举动。家庭有责任教导个体明确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3.家长还要不断学习。家长把孩子推给学校, 不配合学校工作, 致使孩子产生惰性, 行为不规范。你看, 孩子顶撞老师常用的一句话不就是“我爸妈都不管我, 你管那么多干嘛?!”家长说, 哎呀, 我不是不理孩子, 我这不是工作忙嘛!工作忙是一个回避学校质疑的经典借口, 但实际上有些家长忙的是什么呢?忙于找麻将牌友, 忙于“胡了!”家长们还疑惑:为什么我还得要学习呢?孩子不是有学校教吗?错啦!很简单的道理, 孩子在不断求学成长, 而作为家长肩负着引领孩子成长的责任, 怎可原地踏步?因此要形成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观念。

4.家庭成员应形成合力参与全家教育。家庭成员之间应融洽相处, 自由表达情感, 注重知识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 为个人提供与社会交流和娱乐的机会。家庭活动组织严密、计划性强等都能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避免过多说教, 重在创设环境

教育并非是教的过程, 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过程。不是通过听, 而是依靠人个体作用与环境获得的经验。教育的任务不是讲解, 而是在为人个体设置的特殊环境中预备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活动主题。

为了使活动达到系统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等的目的, 应该由学校在其中扮演文化活动策划带领者的角色。学校教育独有的优势, 比如系统的教学资源, 专职的教育管理者, 能够开设课程等, 更能帮助实现这一点。

学校教育机构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简单的组织集会或考试并不能有效解决学生行为心理的个案。因此学校教育还必须同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联合在一起。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建立家长学校, 成立家长委员会, 每个学期组织家教宣讲团到各主要社区开设流动家庭亲子教育讲座。

学校可以提供学生成长联系卡或建立“导师制”, 一个导师负责几名学生, 根据学生成长记录每个月一次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情况, 同时把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情况做好记录以留备查询。学校的导师制建设不但应该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并且结合学生操行双月报制度开展, 导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学生操行双月报》和《致家长信》, 对双月报还进行抽样分析。组织导师召开导师经验交流会, 导师还要撰写个案分析, 每学年汇总教育经验编辑成册, 就成为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校本教材。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 随时随地的, 启蒙重于知识, 模拟重于传授, 因此, 考虑定期举办家庭亲子教育交流会。家庭亲子教育交流会不单是一群家长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更主要的是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策划系列家庭亲子教育交流会如“告别不良家庭教育习惯”、“如果我是爸爸 (妈妈……) ”创造亲子平等交流机会。还尝试了小品表演的办法, 由学生演绎在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折射出符合当今社会的家教思想内涵。

学校和社区作为媒介帮助构建“易子而教”的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模式。每个社区应该牵头建立本社区在校生档案, 结合社区的家庭档案, 把材料提供给学校, 由学校挑选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的家庭环境, 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互相交换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做可以丰富子女受教育的环境, 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上一篇:显著性模型下一篇: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