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2024-04-07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共6篇)

篇1: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究竟有什么影响,我在全园范围内作了一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使用观察法和谈话法,结果显示:

1、在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63%的幼儿能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67%的幼儿能保证每天刷牙一次,26%的幼儿能做到早晚刷牙两次。结果显示:在幼儿卫生习惯较好的家庭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只1.5%的家长表示会在幼儿不注意的情况下偶尔偷次“懒”;而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其家长在生活卫生方面的表现成了幼儿养成不良习惯的活教材。另外,家长在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幼儿,都有很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随心所欲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幼儿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统计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从本次调查结果看,需要家长帮助脱衣服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16%;吃饭需要家长来喂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5%;玩过的玩具需要家长来收拾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3%。把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幼儿与其家庭结构互相对照发现,他们当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

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3、在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越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得心应手。那些学历较低的家长,知识的贫乏,使他们认识不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以后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更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方面。

我重点调查了对待家中老人的态度。36%的家长能做到注意自己在家中尊敬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10%的家长虽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但也注意教育幼儿要尊敬老人。这说明占被调查总数96%的幼儿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尊老教育,这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方面的表现也是比较好的。另外4%的家长没有想过教育幼儿尊敬老人这个问题,自己在家中的表现也比较随便,结果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幼儿在尊老方面表现较差。

家长的职业差异、素质高低等因素,导致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和力度有所不同,使得幼儿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表现迥异。我们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而不是成为幼儿不良习惯滋生的温床。来源: 东方之星

篇2: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在阐述家庭氛围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一种亲密和谐、温馨自由的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家庭,尤其是家长,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也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家庭氛围;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2、精神环境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2、教育方式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2、父母的关系

3、兄弟姐妹的关系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二)提升自身素养

(三)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

(五)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前言

亲社会行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费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话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从自我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行为的过程,它也是幼儿内在的心理特征外在的表现。这不仅仅能够加快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进程,而且这能够使他们成年后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得到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社会更好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最先接触的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氛围。尽管家庭氛围的作用如此重大,但是,研究发现当前家庭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已的价值观念,纠正错误的思想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格调,它是指在某一环境中人们互相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的某种心理特征和环境气氛。家庭氛围也就是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在此过程中所人们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情调,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习惯,教养方式,生活情调 ,道德准则,人情世故等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大方、勤恳、好学、诚实、守信、谦逊、合群、讲文明、爱劳动、爱干净、守时等;不良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孩子就会使他自卑、胆小、多疑多虑、嫉妒、自私、孤独、懒惰、放任自由、不懂礼貌、言语行为粗俗。因为学前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过程中,家长是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对象,也是他们最喜欢树立的榜样。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思维定势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一词在1972年时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维斯伯乐提出来的,它是和侵犯、否定等行为相对立的。亲社会行为是属于社会行为的这一大范畴,根据它目的和动机来分,可以把个体的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所指的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过程所体现出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如: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合理平等的竞争行为也是亲社会行为的范畴,因为它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还够与合作、助人行为相互转换。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就是指那些违法或者是社会不能接受的社会行为这就是属于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攻击行性行为是最典型、最有代表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的:他律性阶段和自律阶段。他律的道德性行为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别人的引导和要求下才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行为,由于这一时期的他们认知发展水平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主体的,所以导致缺乏移情的能力。自律阶段的道德性行为发展已经和自我为中心分开了。他们有了自已的意识、和想法。可以根据自已已有的经验来判断事情的好坏。此阶段幼儿移情能力也开始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也不断发展。帮助别人的行为越多。而且得到帮助后知道感恩。当伤害到别人是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幼儿的亲社会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这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拥有幼儿亲社会行为可以使幼儿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也同时能够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识。当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现出来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行为都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而且能加深人际关系。如果幼儿能够具有合作与帮助行为更有利于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每个亲社会行为可以说是以一种榜样性的行为存在于社会中。幼儿可以从其他榜样中吸取对自已有益的的信息为了自已更好的发展。

最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鼓励幼儿能做出更多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行为。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孩子拥有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他表现利他行为的机会会更多。孩子对父母就不仅仅是畏惧、害怕。而是亲切、友好。孩子赶在父母面前说真话讲真事。这种生活环境会使幼儿自发地沉浸于充满快乐的具有创造性活动之中,这对于幼儿来说形成独特个性起到促进作用、父母在替孩子做决定时。首先,要征求孩子的见解。其次,要给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最后,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更容易形成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也就是一种出于自愿的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就会把这种友好的行为移情到别的事情上面孩,以便孩子能更好的处理更多的问题。使得孩子能拥有一个友好的人际交往圈。来更好的实现亲社会行为。有时家长觉得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只是不能及时的实现,因此在遇到一些事情时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效果会更佳。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道德行为才能够渐渐的内化,使得利他行为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这些当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实现利他行为起到关键作。所以家庭氛围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扎实而稳定的基础。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它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在这里也就是指孩子有没有独立空间,比如说书房,孩子课外阅读的图书是否齐全,是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方面的工具是否必备,能否为孩子提供外出实践或旅游等方面的支出等。如果有一定经济基础为幼儿创设整洁而又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不仅会给幼儿带来美感还能够使他们感觉心情舒畅。一般来说相对物质条件好的、社会地位高的家庭来说,从孩子生下来给孩子吃的、住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买最好的学习用具,受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在幼儿一两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受国外文化的熏陶。因此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都齐全。而且幼儿有一个稳定而舒适的交往环境。这些幼儿从小就形成一种优越感,在幼儿园里觉得自已比别的小朋友拥有的更多。从而使孩子形成自信的心里特征。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从幼儿出生到长大都不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甚至一些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孩子一生下子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没有条件和能力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没有广泛的资源来教育幼儿。只能给予他们基本的温饱需求。还有的一些家长打工外出的时候都把自已的孩子带着出去租房子住,使幼儿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总是漂流不定。导致他们在幼儿园觉得自已什么都不如别的小朋友。长时间就是幼儿对自已没有自信,不喜欢和人交往不愿意参与到大家的活动更不愿意去帮助别人。从而使幼儿就形成自卑、胆怯、害怕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是指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之间恭敬,夫妻和睦下形成的精神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否合理、要求是否恰当、是否尊重他们的决定、有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与孩子交往过程做有没有做到公平、民主。如果家长能够有效合理的态度对待这些,激发幼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家庭精神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是最重要,最直接。父母及长辈之间一句简单的鼓励、问候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的表现。

案例:壮壮是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所以老是摔倒。只要一摔倒他就坐地上哭,父母或爷爷奶奶看见了就心疼,怕孩子坐到地上太潮湿了。就赶紧跑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所以孩子在以后学习中只要一摔就等着有人来抱他,自己不想着起来。导致壮壮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走路。而芳芳也是刚开始学习走路,每次摔倒的时候也是坐那哭,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就会在一旁笑着鼓励她,芳芳真棒。是最厉害的小宝宝。几次以后芳芳在摔倒的时候他就不会老想着会有人来抱起她而是自已努力的站起继续走。很快她就学会了走路,然而对自已也有了自信心。分析:通过上诉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家长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壮壮的生活在一个过渡溺爱孩家庭中,家长没有及时的去激励孩子让他自已体会成功的乐趣。而芳芳的家长懂得激励、引导孩子是孩子从学习中能感受到自由的成功乐趣。所以在以后的成长中他会把自已的所生成的良好心理特征去影响别的小朋友,她愿意去激励和帮助别人,有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生成和发展。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的学习氛围是的指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团结愉快、积极乐观、充满互动、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它不仅仅具有满足孩子物质需求,而且要激励家庭成员之间一直处于不断学习进步的状态。但是现在一些家长片面的认为学习型家庭就是自已不厌其烦叮嘱孩子学习,而且还监督他们一直去学习。这样就觉的自已已经很负责认了。而自已却很少学习,甚至对书产生厌恶感。使得自已很少与孩子有学习上的交流,只是起到单纯的监督作用。这种行为尤其是对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影响是极大的。婴儿从他刚出生就要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所以家长要不断的和他交流。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不理解。从而使幼儿形成胆小、不爱讲话等等毛病。这些性格形成都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中合作行为的形成。例如:一位家长在家拿一些小卡通图书给自已不到两岁的儿子看,想让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动物。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还没形成看书的意识和动机,所以只要看见书拿起就把它扔掉,要不注意力被吸引到别的事物上去了。因此站在大人的角度就觉的那是不爱学习的表现。所以也对孩子爱理不理的,也没有意识去想想其他办法来引导幼儿来学习。这样不久等到孩子能上幼儿园了,回到家问父母一些问题:妈妈那是什么花那么漂亮,爸爸那是什么鸟在唱歌呢?他们只会回答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已也根本没有意识去学习、发现、探索知识。他们觉得那学习就是孩子自已的事。所以给幼儿也就形成了懒惰、不爱思考而行为习惯。而且不负责任。因此到了幼儿园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解决问题。也不愿意去帮助其他小朋友学习,当有小朋友有问题需要帮助时,他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已的问题,什么导致幼儿形成这一系列不好的行为习惯呢?都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所以幼儿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发展的社会,建立学习型家庭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你都应该热爱学习。让家庭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幼儿是在不断模仿中形成自已的人格的,家长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就能体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影响着他们对孩子教育观念的形成,从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并不是一个直接过程,它通过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孩子的期望。它是教养方式和行为的外显形态的表现。但是当今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太迫切。他们错误的认为“棍棒”之下出”才”.在他们的教育理念里孩子都是父母管教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想不到的是父母觉得跟幼儿没有道理可讲。认为他们太小给他们讲也是白讲。只要小孩不听话就打和骂,只有样才能够让他们记得更深刻,以免在以后范一样的错误。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的。不利于孩子日后形成利他行为。与“棍棒”教育观念相对立的是“爱”教育。孩子就是未来发展的希望,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而他们把自已孩子视为宝。他们片面的认为“爱”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最终形成溺爱。这也不利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同时,教育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幼儿心里的发展。

案例:明明今年三岁半,在家中喜欢乱人玩具,有时候看见妈妈刚好把沙发收拾好,他就偷偷的过去把发垫都扔到地上。妈妈只是在那一直喊“停止、停止”妈妈越喊她仍的越快因为他好奇为什么要停止能,但是大人就觉的没必要和他们讲太多,只打他他以后就不敢在扔了。分析:通过分析此案例得出:此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性格和自尊心的形成阶段。家长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不仅使孩子容易形成粗暴的性格而且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粗暴的性格对幼儿日后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到了消极作用。

2、教育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权威型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指导、交流和解释。所以使孩子形成活泼、愉快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和控制力。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性,能够和同伴之间能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幼儿形成利他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专制型教育方式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家长的权威性,孩子一定要听从家长的权威,没有的商量和交流,只有孩子听家长的的,任何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家长从不愿意听孩子的。总觉的自已说的做的、为孩子安排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发展好。这种家长一般喜欢用武力来实施自已的决定和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一般以惩罚为基础的,从而使幼儿从小就形成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及受挫的时候容易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都不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更不能让幼儿产生帮助、合作、谦让、理解的社会性行为。

第三、放任自由型的教育方式 就是父母对待以不重视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之间都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对待孩子永远都是很随意的。只是觉得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孩子 “长幼无需序”,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家长忽视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导。尤其对那些学前前儿童来说,父母如果不能用在言语或行为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好像在大海中漂游,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即使干错了事情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所以这类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冲动、抗拒和反叛的心理。他们老是觉的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导致在交往中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起到阻碍作用。

第四、漠不关心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不仅仅缺乏爱的教育,而且缺少行为方面的指导和控制,因此家长和孩子互动很少。他们对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及时的反馈,而且容易产生厌烦感、不愿理会孩子。然而对于那些需要耗费他们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就父母就很少愿意去完成。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都具有较强攻击性行为,在以后的同伴交往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替别人的难受和想法。更不利于幼儿移情行为的形成,这类型的孩子有时候可能做出一些出轨行为。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不好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常言道:“什么样的家庭就可以成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幼儿最先接触的人。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言语的幼儿他们还没有判断力。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就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早最深刻的启蒙。而且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较高的模仿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的。他们就模仿并且交给其他的小朋友。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如:大人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幼儿就会在无意中注意到大人们所表现的那种忧郁感和愉快感。随着幼儿的长大,他们就形成自已的判断能力。等他们上了幼儿园他们就会把大人这种如何面困难、处理压力的、焦虑及挫败的方法去运用到处理和小朋友们的交往问题上。所以当你的内心波动时,如果你用极端的语言来表达自已的的情绪,或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事情。那么也极容易让幼儿形成比较偏激的心理。当你心里感到麻烦时,而你选择发泄的方法是大喊、大闹、甚至和家人吵架,即使你所觉得你这种发泄的方式并不是指向孩子的,但是孩子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同样的样式处理他们自已的事情。当你对一些人或一些事怀有这抱怨的态度抱怨时,而你所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因此孩子也会同时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心理波动,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会觉得不安,烦躁。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在影响的未来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来影响孩子。不要让自已不好的言行举止注入到给孩子的心理来影响他们的成长。这样会使得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得不到发展,导致形成反社会的行为。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对幼儿生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幼儿产生安全感以至于以后能做出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反之家庭成员之关系紧张不融洽,甚至经常互相大喊大叫、争吵、相互责备、相互打击、这些都会使幼儿就形成孤僻、任性、懒惰、自私、自大的性格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会使幼儿形成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来影响周围的同伴。这些都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具体的说主要是以下三种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最大。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和长辈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但是在现代家庭中最突出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因为婆媳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恰当,这将会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甚至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心情及生活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案例:在幼儿园里彤彤和佳佳两个人吵架,而且彤彤快把佳佳骂哭了,于是强强过去帮助了佳佳。并且安慰佳佳。从此以两个人就开心的一起去玩了。玩着玩着强强就突然掐佳佳的鼻子,还把佳佳掐哭了。老师问强强你为什么要欺负小朋友呢?刚才两个人还是好朋友么。但是强强一声不啃的在那站着。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时好是坏。

案例分析: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对人时好是坏。通过访谈可知,强强的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不和,但是妈妈又不敢和爸爸抱怨,所以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奶奶,甚至说奶奶不好。见了奶奶总是拉着一张脸,看见不顺眼。但是,只要爸爸一回来就是笑脸相迎,有说有笑的。这就导致孩子学习妈妈这种时好时坏的双重人格。也使幼儿形成不懂的尊重别人的心理。也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难以发展。

2、父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父母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有深刻的。首先在完整而又关系和睦的家庭里,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关心和呵护。有助于他们形成谦让、帮助、分享、同情、安慰等心里的形成。但是一些幼儿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不和。只要一睁眼两个人就吵架、大闹甚至闹的离婚。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在家的时间都是处理他们的矛盾,无暇顾及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的教育。这就使他们感到孤独、失望、情绪低沉。极容易对他人产生粗暴。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心里不能及时的给予纠正。那么就会是得他们的心理扭曲不利于形成帮助、分享的行为。这些孩子患抑郁症和产生犯罪行为的机率更大。所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亲社会会行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及父母关系融洽和睦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形成。3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一些家庭有多个孩子。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在平时交流的更多,如思想、行为、学习等。如果他们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吵不闹,不争斗。这样使得整个家庭和谐。那么有助他们在以后形成帮助、合作、竞争的心理,促进利他行为的形成。但是如果兄弟姐妹直接关系僵硬,经常争吵,在家谁也不愿意和谁玩。妈妈买的玩具都不在一起玩,总是各自分一些自已玩自已的。买了的好吃的谁也不让谁。总是要抢着吃。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合作。看见别的小朋友有困难时他们也不愿意去帮助。这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着消极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为了能够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及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更好的发挥。家长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必然的。所以家长在创设过程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造就性格、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多关注幼儿的成长细节是很关键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习惯如:衣、食、住、行及同伴关系的交往而且要关注他们在幼儿园的一切行为,甚至小到去分析幼儿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些家长不要错误的认为把孩子送幼儿园就很放心了。觉得教育孩子 就成了老师的事了。其实我们更要协助老师做好学校教育。多去和老师交流来注意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好让老师也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更好的教育孩子促进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

2、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提升家长的素养是基础是关键。对于夫妻有了自已的孩子,这仅仅是取得了做父母资格的先天条件。要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那就必须要通过获得专门的学习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已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文化素质及必要的教育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种教育的精神力量能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家庭的心理品质也就是家长知、情、意即人格等心理的发展。一定的文化素养这里就要求家长的学习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而且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充实自已的知识水平。如:电视、电脑、报纸、及各种出版的书刊必要时多学习学习外国家庭的有益的经验来扩大自已的知识层面更好的教育教育孩子。

3、注重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亲自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就是家长和孩子直接的真实情感的表露。这种情感的体现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爱护。因此我们从孩子生下来到性格的形成再到完善家长都要做好和孩子不断的交流,及互相学习。不仅仅不是生活上的交流还要注重学习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但交流的的时候也需要技巧,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要学会说话。要使的孩子和自已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不能一味的给孩子灌输大道理,特别是对于2到3岁的孩子来说,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主要时期,也是性格比较混乱时期。所以这是父母给予指引性的叫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要多注意自已的说话的语速、语调、表情、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去倾听也就是多去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在孩子眼里父母就像自已的朋友一样,做到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4、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指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密切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要密切孩子和长辈的关系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还要处理好大人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的孩子的成长。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家庭各成员之间也要多沟通。特别是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要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爷爷、奶奶也不能受传统的思想影响,表现出重男亲女的情绪。这都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快乐。要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首先必须要注意大人们讲话、交流时要温和、对待家人优点要多赞扬,缺点要宽容,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能和家人斤斤计较。遇事情时要学会认真的思考、要多去了解家人,要学会理解。要知道尊老爱幼发扬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

5、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率也不断的上升。这就要特别的要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首先要做到地位平等,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觉的妻子的地位就是比丈夫的高。其次,在家里的男主人不要太大男子主义了,也要为自已的妻子分担一定的家务。不要让自已的妻子觉得委屈。但是同时妻子要学会去理解丈夫。互不影响对方的工作要做到互相关心与尊重。再次,夫妻之间不要因为双上方的家长影响自他们之间的感情。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 语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也为幼儿良好的性格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最多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使幼儿形成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同情等行为。

参考文献

篇3: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一、教师过分斥责自制力差的幼儿, 不利于幼儿认识错误

自制力差是由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精心布置了一个活动区, 幼儿却不能领会教师的意图, 将玩具扔一地;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活动, 由于个别幼儿的违纪行为, 活动不能进行下去。这时,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失去控制, 大声斥责孩子, 甚至惩罚这些孩子。然而, 对于教师的发火生气, 自制力差的孩子, 首先感受到的并不是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而是在想, 怎样才能逃过或减轻老师对自己的惩罚。

教师对幼儿经常大声呵斥, 还会对幼儿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如幼儿学着老师的样子呵斥其他幼儿。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模仿, 对知识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 他可能认为大声呵斥别人, 也是人们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而这与我们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可见, 教师失控的教育行为, 会被孩子模仿, 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工作中, 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 控制情绪, 原谅孩子们所犯的一些“错误”。即使孩子真的违反了“规则”, 老师也要查清根源, 让孩子真正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采取过急的态度, 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坚定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期, 自我评价能力较差, 大多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评价, 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 教师辅导一名平时在各方面能力都较差的幼儿, 老师一遍又一遍教, 这位幼儿就是不开窍, 渐渐地, 这位老师的话语中, 焦急成分增多, 幼儿也显得不安起来,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最后到低头默默不语;这时, 正好旁边的幼儿之间也发生矛盾, 随之听到了告状声, 等待老师的解决, 老师的情绪终于控制不住了, 盯着那位能力弱的孩子, 生气地说:“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快让你妈妈领回家吧!”那个孩子委屈地哭了。

再如:幼儿园要检查孩子们学习跳绳的情况, 班里每天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练习跳绳。半个月过去了, 还有两位小朋友不会, 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示范讲解动作, 结果还不行, 老师着急说:“你们俩怎么回事, 今天学不会就别吃饭!”第二天, 两位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 并和妈妈说, 自己是一个笨孩子。可见教师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容易失去控制。教师斥责孩子的这些话, 虽然是情急之下说的气话, 却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对那些能力差的孩子来说, 在做其他事情时, 也会缺乏信心。老师要信任每一个孩子,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教育方式, 要以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 孩子就会从成人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 获取强大的推动力,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克服困难, 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自信心不断的增强。

三、教师压制幼儿个性, 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 发展他们, 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 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 要给幼儿极大的自由, 使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释放出来。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某些幼儿的表现出乎教师的预料, 致使教师教育行为失控。

如一节美术活动课, 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添画, 丰富画面内容。教师已经提醒了一个孩子好几次, 要他在画面上添一些内容, 使画面更加漂亮, 幼儿就是不动。教师有些生气, 但孩子非常自信地说:“我觉得已经非常漂亮了, 不需要再画了。”这时, 老师为孩子的“公然抗命”而恼火, 并斥责他, 强迫他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

教师这种失控的教育行为, 仅仅是为了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的, 然而却剥夺了幼儿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从此, 幼儿也许只会循规蹈矩, 自我创造精神被老师粗暴的做法熄灭了。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在一次美术活动中, 有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中企鹅和北极熊在一起玩。老师问:“企鹅生活在南极, 怎么来到了北极呢?”孩子说:“企鹅生活在南极, 没有伙伴多寂寞, 它能和北极熊生活在一起多快乐呀!”老师及时表扬了他不仅画面有新意, 还有爱心。并把他的作品挂在“展览栏”里, 当别的小朋友来看他的画时, 他总是很高兴, 并非常高兴地介绍他的作品。

这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老师要对幼儿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为, 给予及时的强化, 允许一些看似不符常规的行为出现。

四、教师过分娇纵“好孩子”, 影响其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师教育行为失控也表现在对一些孩子的过分偏爱上。有的孩子长得漂亮, 有的孩子聪明活泼, 有的孩子会讨人喜欢, 教师对这类孩子过分的肯定、爱抚等等, 易使这些孩子形成骄纵的个性。

如:在一次“猫捉老鼠”游戏活动中, 有一个扮演猫的小朋友违反了游戏规则, 钻进“鼠洞”抓老鼠, 其他小朋友大声喊, 花猫不能钻鼠洞!这位小朋友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却说:“管得着吗?老师喜欢我!我就能进去!”边说边显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再如:在一次公开课中, 老师正声情并茂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突然平时受宠的浩浩小朋友站在椅子上大声喊:“猴子大笨蛋!猴子大笨蛋!”给老师以措手不及, 其他老师暗示浩浩, 可他满不在乎地说:“猴子就是大笨蛋么, 张老师还说我聪明呢!”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幼儿会将教师的这种亲昵性交往行为不分场合地加以应用, 还会对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 有时教师稍加批评就会极大挫伤其自尊心, 甚至会由于老师与其他小朋友的亲昵而心生嫉妒, 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 教师在工作中, 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即使遇到特别招人喜爱的孩子, 也要有意识地藏起那份“爱心”, 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优越感, 要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篇4:谈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先来看一下父母的宠惯对孩子的影响:

四岁的东东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散步,看到花坛盛开的月季伸手就摘。爸爸看到进行了阻拦,结果孩子在一旁大哭大叫“坏爸爸臭爸爸”,这时妈妈不但不劝阻孩子,相反却摘了一朵递到孩子的手中;在商店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孩子们都会恋恋不舍,赖着不走,有的父母经不住孩子的哭闹纠缠,往往做出让步;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奶奶就跺脚打地哄孩子不哭推卸责任;在孩子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缠着家长哭闹,有的家长狠不下心来,有的家长则果断的离开。其实孩子的哭闹只是他制约家长的一个手段,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让步,那么孩子乱耍脾气的坏习惯就养成了。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例如懒惰、贪睡、挑食、摔东西、不讲卫生等习惯都是父母的一再迁就而惯出来的。

再看一下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在孕育中父母就开始实行胎教,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直至呱呱落地长大成才,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父母的表率是孩子模仿的样板,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在家庭中要为孩子们创设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家庭成员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究教育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在幼儿园,谁欺负你,你就欺负他;吃东西,要拿大的,吃完再要;如果有人抢你玩具你就抢他的,别让他欺负你”等等。在幼儿园我曾听到孩子说出妈妈告诉她的小秘密:“我妈妈说,谁打你,你就揪着他的衣服把他推到墙根,狠狠的扇他两巴掌,再踢他一脚”。孩子本来是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的,听到父母的这些教诲感到迷茫,不禁发出疑问:“老师,我妈妈说的对吗?”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一时的打闹吵架而相互指责,甚至动手教训别人的孩子,搞得邻里朋友之间不团结不愉快等等。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把幼儿纯洁美好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品德。

幼儿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让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无绝对标准。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对标准是:必须与年龄相符;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通过学习能掌握所处社会的语言,参与社会生活相互交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遵守纪律,能懂得奖与罚的意义;能正确处理与小伙伴的关系;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其情绪表现与环境是一致的。1987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的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在幼儿园学到了要乐于跟别人分享你的东西;把东西放回原处;把弄乱的东西整理好;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打人;要团结友爱;吃饭之前要洗手”等等。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古人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危害他人,甚至危害国家。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林则徐也曾写过这样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样的古人教诲告诉我们,真正为子女长远利益着想,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对幼儿不宠惯,不溺爱,谈吐文明,仪表大方,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言出必信,信而必行,这样才能在家庭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达到教育效果。

在93年的胜利油田“齐鲁新苗”竞选行为测试中有这样的一个行为测试题,把一个板凳歪倒放在幼儿通道口,结果大多数孩子都绕着走过去,有的孩子还看了几眼,但是也是绕了过去。只有一个小朋友叫杨昱的走到这里停了下来,把它搬走。在幼儿园有这样的情况:在游戏活动中,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蹭破了皮,显得非常痛苦,小朋友看到了,有的过去扶她起来安慰他,有的就在旁边看到他的痛苦样子哈哈大笑嘲笑他。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那种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情商的发展养成。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情商其实也不难,就像孩子吃完香蕉你让他把皮扔到垃圾桶一样。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东营火车站我遇见过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向行人讨钱,出于同情,我就给了她一元钱,女儿问我为什么,我就告诉她老人很可怜没钱花,讨钱吃饭,子女不孝等。从那以后,每当在火车站看到这位老人女儿总是要一元钱给她。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但是却唤醒了孩子的那颗同情心,让她感觉到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在细微处抓紧用力,例如从小训练孩子讲卫生、爱整洁、有礼貌等,天天坚持直到自觉执行形成习惯为止。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生活环境能给幼儿的心灵带来美好的启迪,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家长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一个能时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例如在家庭中药尊重老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夫妻间型号尊重、谦让、谅解,避免在孩子面前激化矛盾,保持整洁宁静的家庭环境,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让家庭充满笑声,还要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家教对孩子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养成也及其有益。只要家长能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有着正确的行为准则,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注重教育方法,并善于发现教育契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循循善诱,就能使孩子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将是孩子成长成才的财富,并将终身受益!

篇5: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国信嘉园幼儿园 金灿丽、周晶晶

摘要: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得天独厚的权利,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其现状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师评价行为;幼儿人格

前言

教育中的评价行为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望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行为具有管理之意,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而幼儿是逐步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这里的成人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教师,而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一、当前幼儿园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晕轮效应

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态度误区——晕轮效应,教师的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对幼儿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晕轮效应也指成见效应,指在观察判断和评价某一行为主体的时候,由于该主体的某一方面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以次掩盖了出的这一方面则演绎、扩张开来形成晕轮的作用了教师评价中的这一效应会对幼儿人格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于幼儿的喜爱程度和智力测验的结果来区分“好孩子”、“聪明的孩子”、“笨孩子”,肯定性的评价较多地给予在语言和认知发展较好的孩子,而对于“爱捣蛋”、“老犯错误”的幼儿,教师的评价往往是否定性的,使幼儿体验不到教师表扬的自豪和成功的喜悦,而更多的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没其他小朋友聪明,幼儿的挫败感极强,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幼儿常常会把教师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容易导致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缺乏坚持性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正因为这样的晕轮效应,导致教师对幼儿作出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感,使教师的评价不能发挥作用。

(二)评价标准成人化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会出现言语不当的情况,成年人在对自己同龄人讲话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而面对幼儿时却很少想到幼儿的感受,忽视了每个幼儿都需要鼓励,需要尊重。

附件一: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的纸盒进行小制作,在展示幼儿作品时,有一名

幼儿高兴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让老师观赏,教师一看粘得歪歪扭扭的小飞机,冷漠地随口说道:“你没用心做吧,放那儿吧。”过后其他小朋友都兴奋地谈论今天的作品时,这位小朋友神情沮丧地坐在边上。因为刚才在做作品时,他是很用心做了,但是老师没有给他正确的评价。

附件二: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下是师幼对话的情景: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身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长出了两条腿)

师:对,在大脑袋和长尾巴之间长出了两条会扑水的后腿,小蝌蚪能游得更快了。

师: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它游哇游,这时它看见了谁?

(幼:鲤鱼妈妈。)

师:小蝌蚪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我请几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表演完毕)

师:通过表演,大家知道青蛙的外形特点了吗?

(幼: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幼:要是鲤鱼把小蝌蚪给吃了怎么办?

师:„„(愣了一下,然后假装没听见,孩子很失落,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愚蠢。)

幼儿一旦感受不被尊重,就会产生一种低落的自我感受,形成一种消极的心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正确的认识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从而对幼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三)评价语言空泛、缺乏个性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存在着比较空泛、缺乏个性和真诚等问题,在幼儿园,我们也会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每天重复的几句话“你不错”、“你真棒”、“你能干”等,仿佛是口头禅似的。其实,这样一般化、笼统化的评价意义不大,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后来就变成了空话和套话,并不能让幼儿明确地知道自己优缺点,有时还会产生混乱,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还使师幼关系变得肤浅而形式化。还有些教师喜欢对幼儿进行负面的评价,随意贴标签,如“害羞”、“动手能力差”、“能力一般”、“内向”、“不爱说话”等等,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很容易认同教师的评价,结果就会固化他们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附件三: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形式单一,忽视非言语评价

教育评价大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在评价幼儿常常用到言语评价,却忽视了非言语评价及其独特功能。其实,在教育中非言语评价使用起来最简便、最频繁,也最有效,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心理效应。如教师对幼儿某种良好行为的微笑、点头等,对乐于助人者的点头、鼓掌等。这些非言语评价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具有的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并且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不具有的优势。

(五)评价情绪化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如果把个人的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大半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教师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就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有一位教师因为受到了批评,情绪不好,当两位小朋友发生矛盾哭闹时,教师没有认真了解、安抚,而是大声的训斥两个孩子。于是两个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伤害,其后果往往不可预计。幼儿的心理是稚嫩的,作为成年人理应去小心呵护,而不是去伤害。做教师的也许工作了一天累了,想休息一下,而这时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想亲近你,缠着你做这做那,这时有的教师就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玩去。”这样的反应会导致幼儿极度的失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二、改进教师评价行为的策略

(一)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

1.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能带着偏见运用表扬和批评。既要看到幼儿的优点、长处,又要看到幼儿的缺点,根据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表扬是为了肯定幼儿,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而批评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为了使幼儿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便于及时改正。

2.先抑后扬地安抚脆弱的幼儿

批评对于那些胆小怕事、性格内向的幼儿时,应特别慎重,因为这部分幼儿往往因为老师的批评长时间放不下,表现为情绪紧张、抑郁,对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在评价这些儿童时应主义方法的运用,如私下给他指出哪里做得不好,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幼儿真正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如果需要在集体面前批评时,可以采取先抑后扬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但引起这位幼儿的注意,起到了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保护了他的自尊心,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

3.鼓励表扬“被忽视幼儿”

教师应该重视这部分孩子,应关心他们的成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其主动地与其他幼儿交往、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此类型的幼儿应该经常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要经常当着全体幼儿的面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这样不但其他幼儿开始注意他,愿意与他交往,而且他自己也能逐渐走出自己的封闭的小天地,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化进程能顺利实现。

(二)灵活把握言语和非言语评价的时机

幼儿有独立的人格,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渴望教师能够关注他、表扬他。因此,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总是受到教师的冷遇、指责或是被教师不闻不问都会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容易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对幼儿进行正面评价的时候,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优点或成功之处。当儿童有进步时,教师的一句“真棒”、“有进步”的称赞。特别是教师的身体语言动作的支持。即教师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和其他关怀性的身体动作(如拍肩、抚摸头)等传递对儿童的关爱、肯定与心理支持,如与言语支持有机配合使用,则对儿童的作用更大。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使幼儿的成功变为可观的,成为推动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当然,教师也应该关注不爱说话、不善交际的、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当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个赞赏的、满意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示意,一次轻轻的抚摩,都是对幼儿最好的支持和肯定。非言语方式特别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在教师评价中尤为重要。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轻轻的抚头、拍肩、握手等都会使儿童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随之增强。

(三)具体评价为主

教师有时会为了维持班级纪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实施评价行为,或者表扬遵守纪、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或者批评违反纪律、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尽管教师评价蕴涵的目的不同,但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会把教师蕴涵其他意图的评价当作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单纯评价。因此,不论教师的评价行为是出于维持班级纪律,还是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这些评价行为都会被幼儿简单理解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评价,并会以此为标准评价周围事件。教师在日常评价中应该以具体评价为主,避免评价空洞和泛化。评价语言要具体,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评价方式具体评价幼儿。具体的评价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便于幼儿理解评价内容,也利于幼儿评价能力的提高。

如在上述美术活动的评价中,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中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四)在同伴面前慎重评价幼儿个体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特别是当众评价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择伴行为。幼儿不大愿意和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幼儿一同玩耍,相反,他们很愿意和一个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作朋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特别是当众否定幼儿时要慎之由慎。当众的否定评价不仅会伤害受评价幼儿的自尊心,而且会影响其他幼儿的选择行为,容易孤立受批评幼儿,不利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五)从幼儿出发

教师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幼儿,在此基础上才能实施评价。教师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幼儿作为尝试独立的社会个体,作为受家庭、社会文化共同建构影响的社会个体,其行为具有复杂性,出现消极行为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更要理解幼儿作为成长初期的个体,他们有着寻求真理、道德、美感的本能,但鉴于知识、表达能力有限,幼儿很多稚嫩的行为也许有着善良的本意,却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后果。作为教育者,教师在实施评价前应该联系具体场景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客观确认被评价幼儿的行为初衷。

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幼儿不同程度的进步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正确的评价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把幼儿放入群体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着眼于与他自身相比,时时处处让他在教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幼儿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希望的方向努力。

(六)评价方式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知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教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要一劳永逸,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比小、中班幼儿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方式,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评价行为追根到底来源于对幼儿真诚的爱。评价就像一门艺术,其艺术力量在于达到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师幼之间真诚的交流,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尊重儿童、信任儿童、理解儿

童,这样的评价行为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才是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参考文献

篇6: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以92名3-5岁幼儿为被试,着重探讨了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中的重要维度-社会抑制性影响幼儿的利他行为.爱社交的幼儿利他行为多于害羞的幼儿.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幼儿利他行为比溺爱型的多.社会抑制性、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利他行为产生交互作用.

作 者:刘文 杨丽珠 作者单位:刘文(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116029;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116029)

上一篇:五年后的我演讲稿下一篇:与企业共命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