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

2024-05-08

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精选十篇)

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 篇1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当拿到一首声乐作品时, 我们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 把自己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 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 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很生动。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演唱者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歌曲主人公的形象。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 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 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当然, 演唱者解释音乐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 它是技能、知识、生活、记忆及情感等的积累, 积累越丰富, “灵感”也就越活跃。因此歌者在平时的声乐学习中, 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 去感受生活, 增强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心理学上的所谓想象, 指的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 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 可以在已感知的对象之外, 通过一种“大脑影院”中生活回放的过程, 改造记忆表象和综合过去的审美经验, 它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画面感, 储存在大脑中的生活画面也会因此而得到展现。演唱者在歌唱中常常会闪现出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美妙的、可贵的心理“瞬间”, 它们在情绪、意念或感受等方面不同程度、不同深度地近似或逼真于作品所拟情境中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感受。这些瞬间, 就是演唱者向角色转化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

心理学中的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它是一般人都有的正常心理现象, 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无意想象过多, 会干扰正常的思维与行动。有意想象则是在一定的目的、意图和任务支配下的有意识的自觉的想象。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 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

声乐训练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训练的技术含量特别高的训练, 应时刻伴随有意想象。例如:美声唱法声音的艺术形象必须是通畅的、圆润的、明亮的、结实的、轻松的、灵活的、纯净的、柔和的。对美声唱法声音形象的认识, 可以通过美声歌唱大师的声音效果在听觉表象记忆中获得。在声乐训练中, 歌者不能盲目地发声, 必须利用有意想象去练习发声。亚里士多德在《记忆与回忆》一书中说:“记忆是想象和心灵的同一部分, 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 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内心要永远保持正确的发声记忆, 在较长的发声训练时期, 不断进行有意想象, 对错误的发声与正确的发声进行比较, 分析错误的原因, 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加以解决。只有带着目的训练才会真正达到训练的效果, 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用“歌唱意念”指挥和控制发声机能, 歌唱意念就是人在歌唱中的思维活动。歌唱时, 在歌唱意念的指挥下, 使发声机能在改变音域、音量、音色、语音、情感、动作方面, 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沈湘教授曾说:“除了‘感觉’之外, 就是大脑的形象思维了, 它是指挥调整的‘司令部’, 歌唱意念, 在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中, 是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他把歌唱意念的作用, 强调到“司令部”的地位, 目的是正确指挥和控制发声机能, 不断提高声音效果。

歌唱是演唱者歌唱意念与发声机能协调共同形成的情感表达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高级神经系统形成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激起正确的歌唱生理活动, 从而形成完美的歌唱。

在整个歌唱过程中, 歌唱意念一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在歌唱时, 每一个音的听觉形象先在意念上做好准备, 而不是从生理上去做动作。当歌唱意念正确时, 发声机能会相应地做出反映, 并自觉地调整自己, 进入理想的发声状态, 达到意念与技能的和谐统一。歌唱艺术的实践也证明, 一个好的演唱者, 即使具备了优越的发声机能, 也必须在正确的歌唱意念的引导下, 才能自然地发挥发声机能的作用, 产生美好的声音效果, 获得优美的歌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歌唱意念因素是主要的, 它贯穿歌唱艺术的全过程。歌唱意念的变化影响发声机能的变化。在歌唱实践中, 意念和机能必须协调配合, 才能进行正确的歌唱。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就是指歌唱意念带动了发声机能, 使演唱者身心一致地投入到歌唱当中, 从而产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优美歌声, 并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情感的表达当中, 进入歌唱艺术的最佳境界。真正的歌唱家都是心动在先, 并始终引导身体相随, 意念和机能浑然一体。因此, 在平时歌唱中, 歌者应该正确运用歌唱意念, 积极引导发声机能, 及时进入歌唱状态。对各种声乐技巧的训练, 都要用正确歌唱意念引导, 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力, 利用形象语言, 正确运用歌唱机能, 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说感知是评判听觉形成容易与否的关键, 那么音乐想象力则是评判听觉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因而我们要不断开发音乐想象力。

首先, 不断扩大和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体验, 从而增加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为了充分开发想象力在演唱中的作用, 歌者要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特别是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 应该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画面, 各种人物的形象和情感特征, 特别要善于捕捉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一个好的演唱者首先应该是热爱生活、有多方面爱好的人。

其次, 掌握歌曲的表现手法, 这是引起想象的必要条件。同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 长笛三度音好像鸟鸣一样, 歌唱的不同表现手法, 也会引起人们对歌曲不同的想象。

再次, 进行选择性想象训练, 指定一个想象范围, 自己选择适合的歌曲。比如说:举杯欢庆的场景, 就会想到《欢乐地节日》、《举杯吧, 朋友》等;草原景色, 就会想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歌》等。

歌唱想象力表现在对歌唱技巧的想象及情感的流露中, 通过对想象力的开发和利用使歌唱技巧达到一个境界时, 歌者就应该用想象力提升自身对歌曲内涵的了解, 投入情感去演唱每一首歌。“感动别人”是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与效果;“感动自己”是演唱者进行艺术创造所需要的内心感染力, 它来源于演员对歌曲丰富的想象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没有心灵的投入, 就不可能是真情的流露, 一切表演都是失败的。因此, 想唱好每一首歌, 都应该充分利用想象力, 让自己置身于歌曲创作的情景之中深入体验, 为其感动, 受其感染。

美好的声音必须是有真实丰富的情感的, 以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要使声乐艺术创造真正达到以情感人的效应, 演唱者就应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把歌曲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地演唱出来, 并且把这种真实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融为一体, 这一切都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 篇2

美好的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具备优美悦耳、表现力丰富的声音。然而,人的声音条件各有不同,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促进艺术修养及歌唱能力的提升,美好的音质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达到改善的目的。一个优秀的歌唱家,要树立声乐的专业敏感,适应非自然艺术化对于发声的要求,使其在艺术的说与唱中形成自然的活动反应。做好各种练声训练,从而达到声音美的目的。

2. 演唱的“字”美

声音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声音的内容。歌唱脱离不了语言,字音的纯正与否是评价声音美的重要标准之一。演唱中每个字的字音结构各不相同,要做到吐字清晰,中华民族声乐唱法中就采用了“开、齐、撮、合”的吐字方法,配合科学的发声及共__鸣器官的美化和扩大,声音才会更加圆、柔、甜、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唱者在歌唱时,还要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创设不同的咬字速度和力度,确保观众能够准确清晰地听清歌唱者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音,让听者充分领略作品最完美的意境。

3. 演唱的“腔”美

声乐演唱中离不开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和声,研究词曲内在的逻辑性、作品的发展脉络和情感层次,将作品本身所附有的内涵与情感通过演唱表现出来。要根据字音的情感变化要求进行创腔的处理,将歌唱中的曲调、字调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唱腔旋律的音乐情感和形象,展示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突出歌唱艺术的美感。

4. 演唱的“节奏”美

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情感表现;审美想象;声乐演唱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表演中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声乐表演的表现力,情感影响着歌唱者的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想象力影响着整个声乐演唱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极其重要,使他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融入声乐演唱中,使声乐演唱更加完美。

1歌曲的内在含义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演唱的歌曲一般都有其内在含义,是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每首歌曲都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深情厚谊,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先理解作品的内涵,一字一句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含义,再结合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活背景,深刻理解作者用意。同时还要领会歌曲中每个音符的含义和旋律的转换。

2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掌握歌曲主旨,真情表演。歌唱者在个人文学素养的前提下,对歌曲内涵深入的了解。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否则声乐表演就空有形式,缺乏内涵,枯燥无味。所以歌唱者在抓住歌曲主旨的同时,用真情去演唱。

(2)音色的巧妙运用。在声乐演唱中一贯强调歌曲要唱情,可见情感的表达对歌唱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歌唱的方法不但要讲究声,更应该重视情感的表现。在对同一作品进行演唱时,不同的演唱者声音不同,演唱出的韵意也不同。所以演唱者演唱时不仅要声音美妙,也要把握好各种音色的变化,如果一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是浑厚、雄壮的感觉,二演唱者却用明亮华丽的声音来演唱,就会使这场声乐演唱南辕北辙,使人感觉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作品之前一定要认真理解作品、想象作品的声音起伏变化,比如对于抒情柔美的歌曲,演唱者要用甜美清脆的声音来演唱,以达细腻、柔情的艺术效果。另外演唱者要研究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境,并在演唱时准确生动的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歌曲富有感染力。歌唱者用优美的声音再结合作品真实的情感,完美地将歌曲献给听众,使听众听之欣然,为歌曲所折服,以达到声乐演唱的目的。

(3)情感的巧妙运用。优美的声音是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的基础,如果声音不到位,听众是不会去欣赏的。而且优美的声音还能引发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想象力。在声乐表演中,首先做好对歌曲的分析,因为歌曲分析是艺术想象的重要前提。声乐艺术包括曲和词的运用与结合,将音乐和文学语言有机结合在起来,使他们相互融合,互为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声乐表演的情感表现力,而且使声乐演唱更加具有魅力。语言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传达人的思想情感,所以声乐表演中演唱者通过语言的魅力表达出作品的主旨和意境。另外为了是作品艺术感更高可以在作品原来的基础上稍加夸张和想象,把作品更加和谐、更加艺术的表现在观众面前,增加其艺术魅力。

(4)情感的准确把握。在声乐演唱中,丰富的情感表达是需要训练和技巧的,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做好呼吸和动作节拍的演练,呼吸是影响声乐演唱好坏的重要因素,只有熟練掌握了呼吸技法在演唱中的应用,才能使作品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另外呼吸中气息的调节直接影响着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声音的好与差,可以说二者互为影响并相互制约,所以说演唱者要经常进行呼吸训练,首先从吸气开始并结合歌曲的情感使二者相融相生于一体,努力使自己所做出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符合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演唱时演唱者吸气的过程就是对作品情感意识的强化过程,人的歌唱欲望在吸气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另一方面呼吸能够影响歌唱者的情绪和情感,在无形之中唤起歌唱者的情感和表情,从而为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做好铺垫。在反复的练习中,演唱者也要带着情感,培养情感记忆,以便其在真实演唱时情感流露更加自然、和谐。在演唱过程要情感融入要真实、丰富,并把情感融入歌唱表演和审美想象力中,从而使歌唱情感和表情动作更加和谐。

3审美想象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1)表象和想象运用。表象是人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在脑海里所形成的初步印象,所以准确和持久的记忆是表象进行储存的基础。在声乐演唱的训练中,歌唱者必须注重对感知和记忆的敏感度,强化作品细节的感知和的记忆力,以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因为想象力的发挥与表象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成正比关系。在自然形体的感染和刺激下,演唱者的视觉和情感想象力便会在感知和记忆的印象下得到丰富和发展。一般情况下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达到的,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表象了解,感知和记忆等心理素质在表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作品情感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才能通过演唱表演将其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2)思维和音乐想象。音乐想象贯穿于声乐演唱的整个过程中,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利用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丰富和升华作品的二次创作,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音乐的艺术形态本身就是人在思维上虚无缥缈的想象力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形的感染,只有真正用心倾听的人,才会感受到他的艺术所在。想象促进声乐演唱的发展,丰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演唱者在接触一部声乐作品时,会对作品中的情和景展开初步的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作品的意境,是作品的已经更加具有感染力。演唱者是具有无限广阔而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天地,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出效果也不同,但是只要想象力所要表达的意境相似,演唱者的演唱效果整体上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所以说演唱者的思维想象力对声乐表演至关重要,不仅能丰富歌曲情感表达,而且使歌曲意境得以升华。

(3)审美体验。声乐演唱者的审美体验是演唱者再创作的画龙点睛之笔,演唱者往往把其全部心理因素集中在此。美集中体现在声乐演唱中,再造审美意象是美感产生的前提。审美情感是人类心理普遍存在的情感因素,这种审美体验是指欣赏艺术的人们对艺术美的欣赏角度和切身体验。比如人们对艺术歌曲《黄河怨》的欣赏,《黄河怨》本身是一首抒发作者凄婉哀怨、悲愤的感情的,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以缓慢、低沉、悠扬的旋律来表现作品的意境,随着主体的展开,慷慨激昂的旋律让我们的内心也与歌曲中丰富的意境联系在一起,歌曲中所表达的情境好像就在眼前,使我们好像亲身经历了作者当时的境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和欣赏。

4结语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乐记》中载“凡音之起,皆因人心感于物而动”。歌唱者要想使自己的音乐歌曲更具魅力必须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作品情感方向,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充分晕染作品的情感,只有这样的演唱才称之为天籁之音。参考文献:

[1] 郭晓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观周刊,2011(39):288.

[2] 熊伟.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3(1):102103.

[3] 瞿红.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魅力中国,2013(34):78.

示范演唱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流行演唱的学习之初是从模仿开始的。同时模仿也是初学流行演唱的最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所以,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模仿学习则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除了介绍一些演唱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巧以外, 例如吐字、呼吸此类并不体现在实质层面上的技术技巧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不断的体会。而此时介入示范演奏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唱的时候也是学生产生最初感性认识的依据, 学生通过对教师的示范演唱来学习怎么表达、处理作品, 此时教师的示范演唱则是学生学习的标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演唱思维。把教师所进行的示范演奏当成学习的目标和标准。例如:学生在学习演唱一段较长的乐段时, 需要具备很高的呼吸技巧, 如果在很难完成或者是完成的较为吃力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示范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慢慢体会气息的运用。同时学生在通过模仿学习之后掌握了技巧之后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 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这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说有的学生在咬字上相对较差, 有的学生在呼吸上略显不足等等, 抓住他们的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地示范演唱奏, 在演唱的同时穿插讲解与学生的模仿。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将其列为最需要修正、加强的技术技巧, 这样才能把学习上的难点进行集中性的克服与击破, 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地。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听觉、视觉反应以及心理感受来进行学习的。教师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以及掌握技术技巧的能力, 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流行演唱的积极性, 因为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演唱技巧以及对作品表现力的把握能力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演唱中提高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那么技术水平的提高则会微乎其微, 同时教师的教学程序也会很难的进行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些方面也取决于教师, 所谓“身先士卒, 为人师表”则是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率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教师在演唱作品是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 那么学生也会被教师的示范演唱所感染, 把老师的示范演唱作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从自我角度出发来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会以高学习的效率, 也会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表演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演唱特点, 也会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激发学习兴趣

教与学虽然是两个对立存在的行为模式, 但是两者确实互利互助、不可分割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对教师的一种模仿。学生除了肢体上进行一定的活动以外, 心理活动更是流行演唱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对流行演唱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与教师的示范演唱也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 也应该把一定的精力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来。如果学生对流行演唱丧失了兴趣, 那么则会产生恶性循环, 演唱时敷衍了事,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伴随着也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演唱奏技巧, 最终导致厌烦心理。因此, 老师引导学生的演唱兴趣和欲望则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学生在演唱一首技术难度较高的作品时, 由于长时间的重复练习或是不能突破难点则会产生烦躁的心理, 最后达到逃避练习的地步。这时候教师的适当适时的示范演唱则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把正确和错误的示范同时的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教师不同示范演唱模式的理解来进行分析, 如果通过自身的分析攻克技术难点, 则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建立自信心, 随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四、启发、引导学生

教师的一切教授专业知识的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那就是让学生更快、更高、更多的掌握的演唱的技术技巧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把握能力。示范演唱是众多教课手段中最为直观的一种。但是教师的示范演唱并不只是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 更多的是要通过示范演唱让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另外, 教师的示范演唱中也包含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演唱经验, 这无疑能够避免学生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的技术技巧或者作品内涵是并不能通过语言表述得清的, 这就需要通过示范演唱来进行配合讲解, 从中不断的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在将之理解之后再运用到演唱技巧中来, 帮助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演奏水平, 同时在对作品的把握方面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语

从上面笔者的分析中不难看出, 示范演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教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演唱的时候要以启发、引导学生的艺术思维为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脱离了教学之后还能更好的进行演唱。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 在进行示范演唱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保持技术技巧的正确性, 语言也要生动、平实。示范演唱并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 但确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技法之一, 教师如果能够合理、适当的运用示范演唱则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同时也会营造出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流行演唱, 让这门艺术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流行演唱爱好者开始接触并学习流行演唱。但由于流行演唱学习者们的接受、理解能力以及自身嗓音条件的参差不齐, 所以并没有一本书可以准确的记录出流行演唱的标准方法。同时我们在演唱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些关于如何演奏出作品内涵以及增强艺术感染力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的通过语言表述清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标准的示范演唱, 从听、看、感三个角度进行综合性教学,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以及演奏的精髓。

关键词:师范演唱,流行演唱,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伟平.试论高师声乐教学的示范作用[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 2002年2月

[2]顾元成.浅谈流行音乐演唱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 2006年2月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篇5

想象在作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是写作文时迎着春风绽开的花蕾,是作文世界里明亮的太阳。

有家长问我,孩子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脑袋里词汇少?也有家长问我,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观察的少,是不是观察多了也就会写了?我很简单地回答,不是,不是因为词汇少,也不是因为观察少,就是因为想象力不够。

总体看,小学生书读的少,语言文字涉猎不多,但这不是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诚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应用起来捉襟见肘,然而词汇的选用是不拘一格的,一个意思的表达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总是能说明白的。词语是写作的前提,但不是写作的现实,也就是说,不是词语越多的人就一定越会写文章,词语少的人就一定不会写文章。最简单地说,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了,写作文就是写话并把这些话连成完整的文章,如果说字词是一块块的砖头,写话、写文章就是用砖头砌墙,盖成房子,对学生来说,所缺少的不是砖头,而是构建房子的能力。而构建文章的房子,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想象力。词语是孤立的,死寂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想象是联系的,活跃的,形成作文的内容,想象之源使语言之水汹涌澎湃。学生写不出作文,不是因为词少,而是没有想象,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使语言成了无水之鱼,晒在沙滩上干死了。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写作文的前提,但也不是写作文的现实,只有观察没有想象也写不成作文(能写出来观察记录)。从观察这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边观察边写作,不可能写看着妈妈就写妈妈,写蚂蚁就看着蚂蚁就写蚂蚁;从写作这头来说,不可能写妈妈就让妈妈到跟前来,写蚂蚁就抓只蚂蚁来。并且,好多写作的对象,写作文之前不是没接触过,甚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笔、写不出来,比如孩子和妈妈天天在一起,但是能够写好妈妈的并不多,似乎越是熟悉的事物越陌生了。顺便说一句,作家写出的情景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作家,艺术想象力远远高于常人。正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象;观察是外在的,死寂的,孤立的,想象是内在的,活跃的,联系的,想象之源使得笔下的生活之水源源不断。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外在的,思维的任务正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写作正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艺术结晶。说通俗点儿,俗语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对写作文来说,天有地有不如自己头脑里有,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感觉和联系才能写出作文来。

在作文领域,一提到“想象”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想象作文,比如我来到了金星、火星人的地球一日、喜羊羊新传等等不着边际的当前还不能实现的情形——非现实想象作文。其实,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仅存在于这种“想象作文”当中,还存在于各种作文当中。

“想象”一词的含义极为丰富,各个学科都从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对作文写作来说,也可把想象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做样的,或许作文的一句话中包含了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把这些想象初步地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形象回忆、形象联想和形象设想(假想)。作文中大量的想象是形象回忆,就是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再现经验过的事物的形象,把外在的事物形象移植到头脑中来,建立起思维中的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这种形象是全方位的,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不光是视觉,我们写作文,是要写出文中应有的、需要的形象。形象建立得好,作文才会写得好。形象回忆贯穿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司空见惯。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这位朋友是我在小记者班认识的同学,她那富于变化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今年11岁,在绥芬河市第二小学五年五班学习。她的个子在班里不高也不矮,在班里坐第一排呢!但是她是一个小胖墩,走起路来就像一个高傲的小企鹅,再加上她穿着时髦,在同学们中间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黑天鹅。她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黑里泛红,再加上那双弯弯的柳叶眉和杏仁般的大眼晴,显得特别的精神。平时,她的脸上总写着快乐,那双眼睛就好像是总在说话,特别是那张樱桃小嘴,真的总是说个不停。长长的头发披到腰间,有时也梳成那么一种高高的发型,显得很典雅,再戴上一对儿红色的发卡和头花,好像是两颗红玛瑙吸引着一只红蝴蝶,看起来十分俏皮。

这个段落是对这位同学肖像形象的回忆,写的主要是视觉感,把同学的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了读者。

星期天下午,我从英语班出来,高兴地拿了一张100分的英语卷回家了。

我刚一推开家门,高兴得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正在低头扫地的妈妈抬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是不是英语考100分了。”

我灵机一动,心想先试探一下妈妈,就支支吾吾:“嗯嗯„„我我„„可是„„那个„„”

妈妈被我支吾毛了,像一只被拔了毛的老虎,瞪着眼睛没好气地追问:“到底英语考了多少分!啊!”脸色立马由晴转阴了。

我说:“考了100分。”这时,妈妈的脸色又由阴转晴了,紧紧地抱住了我。作者: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禹

这几个段落向我们传达出了作者和妈妈之间的声音、表情、动作、心理等形象。

和形象回忆不同,形象联想是作文中更高级的想象形式,运用也很多。形象联想就是把不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作文的语言和内容。形象联想是以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来实现的,不同的事物之间总会有着某种的相似或者某种属性的联系,写作正是要发掘和利用这些联系。通过形象联想,我们开拓了思维,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见异思迁,由此及彼,阐发联想,这正是写作应有的境地,靠着这一能力,我们实现了艺术创作,创作出了新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形象回忆是对事物的个体再现,那么,形象联想是对事物的关系艺术的再现。形象联想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在转换中丰富起来,使语言活跃起来,生动而形象。

先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初春的傍晚,一个人在家正等着父母下班回家。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抬头望着窗外,微微的风吹动着树的枝条,天空透彻的蓝,没有一丝云朵。最让人难忘的,是西方橘黄色的夕阳。

我的双眼,锁定在那一刻,橘黄色的光辉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同学们的笑脸,开玩笑的话语,老师祥和,父母的教导…….这些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人,夕阳的光束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对我说:“蒙蒙,这个学期可要加油哦……”“蒙蒙,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老师的关心问候,父母的爱与教育,印在夕阳中,温暖着我稚嫩的心灵。本文是《窗外的夕阳》中的两个段落,转自芭比小女生博客。你看,在她的笔下,由夕阳联想到了同学、老师、父母,这样写,使得文笔产生了转动,像旋转的舞姿。当然,这篇文章通篇都充满了联想。凭借形象联想这个平台,可以形成多种文章结构,比如借物言志、借物抒情、情景作文等等。联想,不仅可以是外在形象相似性的联想,还可以是内在某种东西的联想,如,看到大树的翠绿想到青春的活力,看到搬东西的蚂蚁想到人的力量。

形象联想当中有一类是类比想象,就是把两个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其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在作文写作中用得也很广泛。先看一些例句:

夏夜的月亮就像妈妈的笑脸,温馨而美丽。

夏夜的月亮,就像老师的眼睛,充满爱意地盯着着我。

夏夜的月亮,就是我朋友的心,纯洁而善良。

夏夜的月亮,好比挂在天上的月饼,好像是中秋节已经来临了。

夏夜的月亮若是我家的一面明镜多好啊,我会用它来梳妆。

视觉: 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不可能有那么大)视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不可能有那么高)

听觉: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声音的频率人耳根本听不见)

雪花落地的扑簌声是最悦耳的音乐(这音乐也只有神仙能听得到了)嗅觉:幸福是心灵的香味(根本闻不到这种味道)

前一类通过联想形成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后一类形成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我把这些修辞方法形成的句子统统称作想象语言。因为这些句子都是通过类比想象实现的,联想中的比较(把不同事物在头脑中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是形成这类句子的源泉。

对未来情景的设想也是作文中很有用的一种想象。此不赘述。

想象乃人类的传家宝。在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上,由于有了想象(那时也许还没有语言),人类高于了其他所有的动物,当古猿看到山上的大火,他们就联想到曾经吃过的被烧死的动物的熟肉,又由此联想到人工取火;他们看到海里的水,就想到没水喝的时候,就把江河里的水装进陶罐埋在地下以备后用,如今,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一切都是想象的花朵。今天的我们传承着人类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接过人类的传家宝,在作文写作中重视想象,善于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艺术的蓝天里遨游!

形象思维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篇6

【关键词】 声乐演唱;形象思维;表象再现;二度创作

形象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定的创作规律,从而在脑海里形成特定的人物、场景等具体表象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成功艺术家必备的艺术想象的感知能力。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同任何一项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一样,总是和演唱者或创作者自身的感受、体验紧密相关。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通过对歌曲的内容、情感、情绪、形象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己文化修养的艺术想象,进行二度艺术创作,主要依靠声音的表现力,把声乐作品形象化,让欣赏者能在歌声中捕捉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种生动的情感表达、甚至一个具体事件的发展等等。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有许多的表达和提示方式,在歌唱者的演绎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歌唱演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把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给予人们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歌曲词义提供的直观性形象思维

如同许多诗歌散文一样,语言文字的直抒胸臆常常最能直接地表达人物的心情、性格、思想和各种事物的美与丑,爱与憎。听过一首好歌后,常会听人们说:“这词太美了。”可想而知,歌词可以激发人们无限遐想。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常常就是一首好的诗词,演唱者在演绎作品过程中,语言文字的提示介入是演唱者最初接受的心灵体验,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怀,常常因词而来。如施光南、任志萍的作品《多情的土地》,首先,歌曲的开篇“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是一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因为“我深爱”而显得“多情”,紧接着就是“多情土地”的描写,如“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足迹,一层层金黄翠绿……”字里行间深切表达着作者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热爱,景物动人而形象,情感细腻而深沉。作品通过具有浑厚柔美音色的歌唱家关牧村的演唱,更是让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优美的词意和旋律曾让多少游子为之动容,让听者思绪飞扬,仿佛身临其境,让唱者情真意切,犹如自身经历,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再如,《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的词主要是建立在“夸家乡”的基础上。首先是描写家乡的山、水、梯田、果园等景物,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秀色宜人的美丽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俨然是一幅迷人的青绿山水画,当我们在心目中领略到如此美丽的景物时,怎能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因此,字里行间的美景描绘很自然地就将歌曲推向高潮,热情赞颂:“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如果说丰富的形象思维源于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那么一首好词则是人们最初的艺术体验和提示,它不但可以直抒胸臆,让人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蕴藏暗示,让人浮想联翩,恰到好处地为歌曲提供生动的形象思维信息和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展示歌曲魅力的作用。

二、不同风格的曲调可以使不同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表象再现

特定的地域风俗、人文历史、劳动习惯等客观因素促成特定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典型的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形象和民族特色,由此滋生出的许多歌曲及其演唱形式和表演方式也常常深入人心。因此,当一个歌者在演唱类似于这些歌曲时,典型的音乐形象就在眼前呈现,往往使欣赏者和演唱者在音乐的延绵起伏中,仿佛置身于似曾相识的画面中。像这样的歌曲有很多,例如歌曲《信天游》系列中的《兰花花》,音乐形象鲜明,曲调高亢抒情,“旋律中高低走向一呼一应的对比句极富有表情,生动描写了封建制度下的农村妇女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1]53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歌唱者常常在歌曲的开始的第一句高音就能捕捉到歌唱的画面,把悲愤而无奈的兰花花形象十分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信天游》高远辽阔的音乐、腔宣扬的歌声早已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黄沙扑面、一望无际的陕北边区。再如在人民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其主要用途是用来统一劳动节奏和劳动情绪,从提高劳动效率的,多是采用一领众和或齐唱的歌唱形式,旋律极富节奏感,结构极为工整,在劳动中起着很好的协调作用。如《打硪歌》,歌曲中的领唱者就像劳动中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而合唱者就是所有劳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当类似于这样歌曲在十分有力、紧凑的音乐节奏中展开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个热火朝天而井然有序的生产劳动的场面,逼真动人,极具感染力。此外,还有许多极具秀丽江南景象的歌曲,如《茉莉花》、《采茶舞曲》、《江南瑶》、《梦里水乡》、《桥》等等,歌唱者在演唱如此优美动人而朗朗上口的歌曲时,心中的景物无需用更多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典雅精致的音乐旋律仿佛让人置身于风景如画的美丽江南。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音乐和歌曲,因为它们极具地域、民族、风俗等特性,使歌唱者在形象思维上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能凭借自已丰富的想象力和感知力,进行二度创作,并且更具画面感。

三、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的形象再现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故事和人物传奇,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中,人们通过各种记录手段,让这些感人的人物和事件代代相传,音乐也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人们通过歌剧、清唱剧、情景剧以及歌曲的创作,再现了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在塑造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和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典型的人物和事件的印证显得格外重要。“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艺术家在着手创造艺术形象之前,先经过一个体验或构思的过程,将要创造的形象,已经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自发和自觉地活动起来。”[2]153因此,演唱者利用形象思维上进行再创作,并通过深入体验和理解人物事件的发展轨迹是成功演绎好角色的必备条件。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江姐》中的江姐、《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等等,还有许多根据历史传说描写的叙事歌如《木兰从军》、《昭君出塞》、《文成公主》、《牛郎织女》、《孟姜女》,以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而创作的歌曲《松花江上》、《嘉陵江上》、《北京颂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些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歌曲中,不乏深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咏叹调、生动表现历史事件发展的抒情曲,以及再现传奇人物精神面貌的优美旋律。当这些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演唱者的思想和内心的准备在这些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尤为重要,所谓“入戏三分”就是对一个好的歌唱者在成功演绎一部声乐作品的最好评价。有很多时候,在歌唱的舞台上,并没有歌曲所要表现的人物及事件的环境背景和故事情节的铺垫,更多的只是一个歌唱者的独自表达和表现。只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和形象思维上的准备,深入理解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把角色和自身融为一体,用动人的歌声再现这些妇孺皆知的事件和人物,相信表演者和欣赏者同样在心灵深处会产生共鸣,收到满意的艺术效果。

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形象思维所表现的也许只是作品中的一种情感、一幅画面、一则故事、一个人物,当欣赏者能够清晰地从歌唱者的歌声中捕捉到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或是一个场面的时候,正是一个声乐作品成功的形象再现,也是作曲家与演唱家共同的追求目标。与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门类相比,声乐缺乏具体可感的事物参照,更多的是生活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最终活跃在演唱者的形象思维中。因此,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是一个长期学习、体验、积累、沉淀、升华的过程。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储备、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历练是成功塑造各种音乐形象的条件和基础。只有心中充满情感,你塑造出来的形象才会更丰满。

谈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篇7

声乐和钢琴是音乐专业当中技巧性、表现性很强的两门学科, 他们常用自己独立的风格呈现着不同的艺术作品。然而, 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在客观上似乎存在着主次之分。因此, 一些演唱者往往缺乏合作意识, 把钢琴伴奏看做附属品, 以至于演唱者只顾自己唱, 伴奏者只能被动弹奏, 在配合中服从声乐演唱者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而伴奏的目的是将演唱与音乐的完美集合, 从而使得作品能很好的表达其内涵与情绪。只有处理好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才能使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融入到一起, 使声乐演唱得到更好的发挥。

一、钢琴伴奏在音乐表现中的特点

钢琴伴奏是钢琴艺术综合能力的反应, 它不仅需要伴奏者具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手指能力, 熟练掌握和声编配的理论知识, 将丰富的伴奏音型、织体及各种表现手法储存在大脑中, 还要有在键盘上正确的弹奏方法, 设计合适的指法, 并有在各常用调上移调弹奏等综合能力, 而它与钢琴独奏却有差别。

(一) 角色方面。

钢琴伴奏要将陪衬和烘托作为“伴奏”原则, 精准的进行演奏。要清楚怎样使得演唱者很好的将作品演唱出来, 使演唱者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才是伴奏的重点, 而不是通过伴奏仅仅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突出的钢琴演奏技巧。当然钢琴伴奏不是单纯的和演唱者进行相互配合, 和独奏一样, 钢琴伴奏也需要对作品进行认真的研究, 这样才会更好的表现作品的真正意图。

(二) 技术方面。

钢琴独奏长期接受专业方面的练习, 演奏技巧完全能胜任钢琴伴奏, 但这种模式需要技巧上的一些改动。视奏:钢琴独奏一般都为两行谱表, 而声乐伴奏用的是三行甚至更多。所以这种视觉习惯需要调整, 放宽视野, 从而逐渐养成边弹边唱的习惯;乐谱的分析“主角”与“配角”的划分, 钢琴伴奏者要对谱子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例如“主角” (歌曲的前奏、间奏、结尾等) , “配角” (声乐的陪衬、烘托、背景等部分) 。

(三) 聆听。

伴奏者要有一种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整体感觉, 将演唱者带入音乐中。首先伴奏者必须认真聆听, 配合演唱者适当停顿或延长, 并充分利用踏板及其他演奏技巧, 准确表达情感的变话。聆听还包括及时发现演出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演出中如果出现突发的小状况时, 就应该努力通过钢琴来及时补救错误。因此钢琴伴奏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成功的声乐表演一半要归功于伴奏, 而伴奏者的魅力源于伴奏者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 以及与演唱者的融洽配合。

(一) 引导演唱者和欣赏着进入待定的音乐情绪

每一首音乐都有他的特定背景和意境。为了充分的表现艺术形象, 演奏者在前奏阶段起了描绘作品意境, 调动演出情趣的重要作用。告诉听众演出即将开始, 接着演唱者与伴奏者进行发挥, 进行默契的配合, 这是一个在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的过程。相互间配合演奏, 可以带给聆听者留下和谐、美妙、相得益彰的感情。

(二) 提示作用

提示是钢琴伴奏中最基本的作用之一, 提示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分为好几种, 钢琴伴奏的提示作用在调式调性、速度和情绪、音色及风格的变化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在演唱中首先要确定调性, 歌曲在调性转变的时候, 光凭从人声部分去“找音”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时钢琴伴奏可以通过间奏预示调性, 来帮助演唱者准确的捕捉音准;然后钢琴伴奏就是在情绪和速度上的提示, 音乐情绪可以通过音乐的速度来准确表达;其次就是钢琴伴奏在音色和风格方面的提示, 对于演唱者和钢琴伴奏的要求是最高的, 也是钢琴伴奏功能的最高境界。同时再进行默契的配合, 这是一个在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的过程。这种配合演奏, 可以给聆听者留下和谐、美妙、相得益彰的感情抨击。这种效果的达成, 需要钢琴伴奏者具有高深的艺术功底和修养, 必须对所演唱歌曲的风格和背景有准确的了解与准确。

(三) 衬托及补充功能

好的音乐作品, 是需要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努力的, 通过之间的默契配合, 才能让作品的情感得到很好的表达。钢琴伴奏以其形式的多样化优势在演唱中不断的增添效果。在整体音效的平衡和充实方面钢琴伴奏都发挥着最大优势, 使得主旋律流动和丰盈;旋律的衬托和补充在轮唱、重唱、同度进行、长音及休止处的补充、复调进行、临时充当主旋律等形式中都有体现。钢琴伴奏和人声在演唱中的互补和衬托使音乐作品表现的更淋漓尽致。

三、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意识

声乐演唱离不开钢琴伴奏的配合, 钢琴伴奏被誉为“艺术指导”, 两者是一个表演整体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是密切的伙伴关系。在实际的音乐表演中, 声乐演唱是主要部分, 而表演者再创作的心态、情绪、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作品解释的准确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伴奏。

(一) 首先钢琴伴奏要配合演唱者的呼吸。

了解演唱者的呼吸, 找到他的呼吸气口, 在伴奏中其实是与演唱者一起唱的, 这样演唱出来的作品才会自然, 不会太赶强拍子。当演唱者即将唱到高潮时, 要给其足够的呼吸时间来完成高潮的演唱。这样才能在音乐上给任满足感。

(二) 其次要注意音乐的整体感觉。

要根据情绪的变化来, 处理每一个音符要表达的感情。所以钢琴伴奏要处理好触键方式和音量。触键有“贴膜式”和“高举式”, 贴膜式手指不用抬高, 只要贴着键盘就可以, 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是抒情的, 速度比较慢的;而高举式是手指自然放在键盘上, 用力时利用手指、手腕的反弹力像拍皮球似的从键盘上反弹起来。声音应该是“亮”“脆”“富有弹性”的。这样音乐有颗粒感, 声音也相对的集中。所以要根据作品来处理所需的演奏方法, 增强整个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 然后演奏者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当拿到作品时要很快的把它弹奏出来, 当钢琴演奏序曲、幕间曲、尾声时一定要能充分、准确地表现作者的意图与感情。另外, 还要达到对每首曲目能逐节的进行分析.还要抓住作品的所要表达的意境与内容。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了解歌词的内容, 这样才能在感情内容风格上表现的更准确。

(四) 在演唱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钢琴伴奏者要永远保持“高度警觉”。

例如演唱者在完成声乐作品的时候难免有一些“难点”, 其中有技巧、音乐、声音的难点时, 平时在合作的时候都显而易见, 所以伴奏者要“牢记于心”, 并且进行多加练习;当然在演唱中也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例如跑音, 跑调节奏不稳, 记错反复记号等这时需要伴奏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不能出现手足无措等现象, 而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性。所以进行演奏前要进行足够的沟通, 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演出的过程就是相互协作, 互相配合。优秀的伴奏者无疑能够给表演者增添精神魅力, 这种魅力就来自于二者的良好互动和各自良好的音乐感知力。

四、结语

音乐是美妙的, 音乐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 钢琴伴奏能够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表现力, 使旋律更加丰满。一首作品要雕琢成完美的精品, 靠的是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努力, 与默契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吕晓明.声乐艺术指导与教学.天津音乐学学报, 1995

[2]张杰.浅析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J].音乐美学.

[3]郭洁.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演奏功能[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 (12) .

[4]张红霞.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 2008 (05)

[5]裴娜.论钢琴伴奏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 2008, (23)

论听力在声乐学习及演唱中的作用 篇8

一、耳朵的生理功能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耳朵是听觉器官, 人的听觉系统除了听音外, 还有定位、监听、信息存储等功能。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 最重要的就要属耳朵的监听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监听功能包括音高监听、音量监听及音色监听;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功能, 叫做信息存储功能, 也就是记忆功能。

二、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失聪”现象

每个声乐学习者都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 听不出自己声音的问题所在,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声乐演唱中的“失聪”现象, 这里我们把它分为四种类型——

(一) “全失聪”

是指完全听不出任何人的声音、方法及位置正确与否, 既不会听出歌唱家哪里唱得好, 也搞不懂自己哪里唱得不对, 不知所云, 糊里糊涂。

(二) “半失聪”

是指逐渐能听得出正确的声音, 能感受歌唱家及老师演唱正确时的动听之处, 也对声音的位置和状态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 但到自己发声、唱歌的时候又变成了“聋子”, 听不出自己声音的位置在哪里, 也无法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

(三) “偶失聪”

是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经过反复练习, 能够逐渐将老师传授的发声方法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但不是很稳定, 偶尔也会出现听不出自己声音位置的情况。

(四) “不失聪”

是指对任何人声音的音色、方法、位置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能及时修正自己发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甚至可以指导其他人纠正错误,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张口即来”、“张口即正”。达到这种状态, 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声乐演唱者了, 这是需要多年的辛苦磨练才能达到的, 而且, 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 否则也会因为疏于巩固, 失去听觉的敏锐性, 回到“偶失聪”状态。

三、听力不济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很多学习者在出现“失聪”等问题时, 往往会手足无措, 停滞不前。那么, 为什么会听不出来、应该怎么办就成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关键问题。

(一) 为什么?

造成听力不济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值得一提的, 是内外听差。你是否曾经在录音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跟平时完全不同, 感到非常诧异, 而问起身边的人, 他们却并未感到异样呢?那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发出的声音效果和音色都是不同的,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声音传播的介质, 而这个特殊介质中的声音, 却只有我们自己本人才能听到, 他人能听到的只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于是, 这种内外的差异就形成了。很多声乐学习者不了解这个原理, 靠拼命压喉等做作的发声方式, 使自己的耳鼓膜得到最大的振动, 这种声音自我感觉音量很大, 共鸣很足, 能够极大地获得自身听觉的满足, 但在他人听来, 却极为压抑、憋闷。所以说, 有时候并不是演唱者的听力真的那么差, 只是过于相信和满足于自己听到的声音罢了。除此之外, 精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意志不坚定等等, 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听力不济的原因。那么, 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真正提高听辨能力呢?

(二) 怎么办?

首先, 在初学时就要进行听觉辨别能力的训练。作为声乐学习者, 一定要把听觉的训练要有意识地纳入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来, 要自主、客观地先自己认真聆听, 试着找出不足, 再结合老师的指导予以调整。在对声音正误的判断上, 不要单纯地依赖于音响效果, 也要注意听辨声音的位置点。

其次, 在声音的选择上, 一定要非常准确。确切地说, 我们选择的并不是某种纯粹的“声音”, 而是发出这种声音时的位置和状态乃至整体的感觉, 这是超越了物理因素的心理元素, 是抽象思维的具体表现, 要理解这其中的真正含义, 是必须经过刻苦练习和深思熟虑的。

再者, 要多做比较, 学会用“第三只耳朵”聆听自己的声音。由于内外感觉的“听差”, 我们往往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借助录音机可以缩小这个差别。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借助录音设备, 反复琢磨录音与自我感觉的不同, 了解听者的体会和感受。真正学会了用“第三只耳朵”聆听自己的声音, 一切错觉和假象就都无法扰乱我们的思想, 也无法阻挡我们顺利地找到正确的演唱方法了。

总之,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 要用最大可能的敏锐听觉来听每个音;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意识和头脑, 理性、沉稳地歌唱, 做驾驭声音的主人。最后, 需要说的还是那句老话——持之以恒。每天的练习, 即使只有十几分钟, 也是绝对必要的。

结论

听力在声乐演唱的学习和实践中, 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在积极地参与并发挥作用, 拥有良好的听辨能力, 是声乐学习者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绝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梁广程.乐声的奥秘.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2月版

论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 篇9

声乐美学隶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通过人声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从而探求声乐艺术美的本质与普遍规律的学科,是音乐美学的重要分支,从音乐美学的视角来看,声乐艺术美学是音乐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确立了声乐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研究方法。

二、声乐美学在演唱艺术中的体现

(一)演唱中的音色。

音色是歌者在艺术实践表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演唱中的音色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演唱者的嗓音条件及音色,嗓音条件及音色是由歌者先天的条件所决定的。二是演唱的技术方法与音色,音色变化的条件是后天通过技术要素运用来予以实现的。三是演唱者的心理因素,在演唱过程中歌者的知觉与感觉以及表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二)歌者的修养。

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歌者的修养、演唱水平及自身的文化基底显得尤为重要。对声乐作品演绎的效果是否够好,与声乐艺术的美感及歌者的修养有直接的关系。歌者需要全面加强个人艺术修养及能力的培养,才能将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蕴含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传递给欣赏者。

(三)演唱艺术的情感体验。

演唱艺术的情感是歌者自身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是歌者内心最真实的反映。想要把声乐作品演绎到极致,歌者必须将自己设置在特定的大语境之中,了解作品的创作环境及背景,将自身的认知体验与声乐作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艺术性,还要注重真实性。作为有声艺术,声乐作品需要歌者通过演唱来表达,把蕴藏在声乐作品中的声情、曲情完美展现,只有在感情上引起观众的共鸣才能够达到声乐艺术情感的审美效应。

三、声乐美学在演唱艺术中的作用

(一)演唱艺术中的声乐美学原则。

演唱艺术中的声乐美学原则主要通过三方面来体现:一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声乐演唱的过程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在演唱之前要客观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声乐艺术的演唱是在演唱过程中以真实性为基础并使其富于创造性。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都具有时代的鲜明特征,并且具有特定的艺术风格及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不同的声乐艺术表演主体。三是歌唱技巧与表现性的统一,演唱技巧的掌握是歌者的必修课,声乐技术是为了突出艺术表现性的,也是要通过演唱技术来加以保障的。

(二)演唱艺术在声乐美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语言艺术的表现,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特殊工具,生动的演唱都要建立在鲜明的语言之上,从而抒发情感体现艺术美感。二是音乐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节奏与润腔两方面。节奏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因素,歌者要对节奏及速度有所控制,只有准确地把握和审阅作品的节奏及速度,才能让演唱的效果更具感染力。润腔是演唱艺术的核心,是抒发美的体现,同时创造美、深化美,从而深拓作品的含义,突出作品的韵味风格。三是歌者神韵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中的润腔不是作品中的规定,而是歌者在演唱过程中以自身的情感为中心的艺术再创作,润腔的功用主要是装饰美化,突出作品的韵味风格。四是演唱风格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艺术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歌者的神韵体现其演唱艺术的灵魂,在演唱过程中要有精气神,要注重艺术美学的要求,借助演唱音色的变化和节奏的急缓,通过神韵抒发美的体现、创造和深化。

(三)声乐艺术美学的演唱艺术分析。

声乐艺术美学的演唱分析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声乐演唱的音质美,作为专业的声乐演唱者要树立起声乐的专业敏感,通过改善纯音的条件来提高嗓音的发声素质。声乐演唱的音质美主要是由声音的本质决定的,通过练声逐渐达到改变音质的目的。二是声乐演唱的字音美,声乐演唱艺术既要掌握好字音的结构特点,还要在艺术实践中掌握运字行腔的方法,字音的纯正可以作为判断音质美的标准,因此在声乐演唱时,要注重曲调、字调的有机协调,突出演唱艺术的美感。三是声乐演唱的行腔美,实际上是歌者通过充分调动嗓音的方法来对演唱效果进行美化的艺术活动,只有具有了声情的美,才能更好地向欣赏者传递听觉的美感。四是声乐演唱的节奏美,声乐作品中的节奏结构具有丰富的变化手段与方式,作为节奏因素,不仅在旋律中发挥其造型功能,与此同时还显示出它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

摘要:声乐艺术美学是音乐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确立了声乐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研究方法。声乐艺术美的本体所凝聚的一切美的因素,都在声乐演唱中有所体现,研究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声乐演唱行为成为一种美的实践与美的感受,以此来创造出更优秀的音乐。

关键词:声乐美学,声乐演唱艺术,作用

参考文献

想象在演唱中的作用 篇10

一、在声乐演唱中融入情感的重要作用

1、帮助解决声乐作品的内涵情感

声乐作品的基础是对生活经历的感受以及对乐曲内涵的理解。首先演唱者要深入了解月曲折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风格和特点实现掌握,此外还要了解声乐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此外演唱者还要快速的融入在意境内,设定自我的角色感受乐曲的精髓,将声乐内的情感实现有效的挖掘,并且将生活经验代入到延长内,只有这样才能将乐曲中的深层含义全面的展现出来。若是演唱者无法对声乐中潜藏的情感实行完全的消化,就不能全面的诠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这种演唱就一定是枯燥的,不能对将观众的心进行打动,更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无法展现出音乐的精华。不同的演唱者在延长同一首声乐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效果,情感表达的方式对乐曲的总体演唱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帮助对作品角色的全面演绎

声乐作品在演唱中是要将无生命的静态音符转化为生动悦耳的声音。对此演唱者就必须对整个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的转变等进行把握,同时还要用心去体会。随后将自己融入在相应的意境内,这样的演唱才能真正的打动人心。

演唱者在对乐曲进行熟悉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创作者的情感思路角度上,对作者的情感实行把握,对作品的潜在思想和精华实现感受,并且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准确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不能对作者的真实情感产生误解。在演唱中,演唱者要对每一个词与的褒贬和语调的变化就行把握,不要放过对作品中任何一个展现作品情感的地方,实现自身角色对乐曲背景的更加贴近,如在对《白毛女》进行演唱中,在唱出了“北风那个吹”这一段中,演唱者要将自己化身为喜儿,这样才能够成功准确的塑造出作品中的角色。因此演唱者在延长前要对喜儿的身世、处境进行了解,同时了解其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只有在事前对相应的角色进行良好的解读,才能将自己更好的融合在乐曲背景内,通过虚拟的角色来对乐曲中包含的情感实行体验,演唱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人文情感,这样才能对曲子中的情感因素以及虚拟角色实现把握。

二、表演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

1、表演可以进一步丰富演唱者的艺术想象力。

艺术在创作中的想象力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并且想象力和其思维、情感以及周围的环境是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着的。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能够对演唱者的艺术想象力实行进一步的丰富,进而对演唱者的艺术想象力进行有效的激发,在其想象力的作用下推动其进一步的去参与表演。此外表演者可以在丰富艺术想象力的基础上,结合声乐中的内涵和情感,很好的运用自身的音色、音质以及乐感等来塑造歌曲的意境和任务形象,实现对原始作品的的二度创作,进而促使演唱者在演唱以及表演形式上形成较为独特的风格,使其能够传达出与众不同的音乐美。同时演唱者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想象进行结合,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对作品中的真实情感进行领悟,同时将其中的情感和精髓完美和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作品好,表演者演唱的好,这样能够达到双重效果,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声乐的演唱者在音乐殿堂中演唱的艺术美。此外表演者可以结合艺术想象,通过情感来对演唱的声音进行带动,这样会更容易找到感觉,实现对声乐演唱者的领悟。

2、对艺术实践中的自我感觉进行确定。

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具备良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在众人的目光中自由和大方的展现自己,放开表演,这样才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演唱者需要在演唱中具备充分的自信心,充满自信心的演唱者首先要对自身的演唱能力在心理以及精神上实行自我的肯定,这样才能够更加从容的去面对演唱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对自身的态度进行端正,将一切杂念进行抛开,轻松的站在声乐表演的舞台上,提前准备,帮助自己创造出演唱的意境,促使自身提前进入到演唱的角色中,这样才能够在舞台上更加自信的歌唱,在表演中才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的延长着才能够通过演唱作品来对自己的情感进行突出,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突出自身在艺术实践中的良好感觉。

3、表演可以提升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质。

在声乐演表演中,表演是能够让声乐演唱成功的重要方法。在演唱中,演唱者要结合歌曲的内容,对创作者的主要经历、风格、创最背景进行了解,同时掌握创作者背景下的音乐特征和民族特点,这样才能够全面的释放自己,同时演唱者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作为优秀的演唱者,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众所周知,技巧是音乐中的重要部分,并且表演者要想完美的诠释一首作品,必须不断对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行提升,表演技巧会随着文化素养的提升而提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声乐表演者不但可以使得表演者在演唱中不断提升演唱的技巧,同时还能潜移默化的对演唱者的文化素养进行提升。

4、在声乐的演唱中,演唱者为了更好的对声乐作品中想要表达的艺术形象进行充分的展现,就必须在其中融入更多的表演,这对演唱者而言工作量会更大,在声乐演唱中,不断要对演唱的技巧实现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将表演和歌曲实行相互融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艺术的内涵。

不同的人的声乐演唱特点是不同的,演唱者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创作者的构思和想法进行领悟和揣摩,通过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将歌曲完全的演绎出来。

三、小结

本文分别对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从中可知,情感表现能够调动声乐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情感,消除演唱的空洞感,并且更好的传递给观众;表演技巧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把握演唱的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结合两者将会实现声乐演唱者对乐曲的完美诠释。

摘要:声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能够与人的心灵进行贴近的人类自然艺术,表现是将其推向成功的必要方式。在声乐演唱中,要重视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文章对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表现,表演技巧,声乐演唱

参考文献

[1]秦励.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和提升策略分析[J].通俗歌曲,2013(8):45-46.

[2]李敏.技巧对声乐表演的情感表达作用[J].戏剧之家,2015(3):67-67.

[3]师洪震.浅谈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148-150.

[4]王涛.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5(22):75-76.

上一篇:生活中的代数式下一篇:山西体育中心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