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数范畴

2024-05-20

汉语数范畴(精选七篇)

汉语数范畴 篇1

数的语法范畴是语言的重要范畴之一。数量概念是人的思维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每种语言都有数的概念, 只是不同的语言中数的概念系统和表达手段是不同的。某些语言中的词类就有单复数的区别。比如, 俄语名词книга—книги;英语的名词book—books。英俄两种语言通过词尾的变化来体现单复数的概念。至于汉语的“数”范畴概念在语言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传统的汉语语法在研究数的范畴时受到西方模式的影响, 往往偏重于寻找表达数范畴的统一的形式手段即词缀, 结果得出汉语不存在“数”范畴的结论。也有相当数量的语言学家肯定汉语数范畴的存在。他们认为:“们”不仅仅是一个表示集合量的标记, 它是一个在名词短语里的“定词”位置上实现的复数标记 (石毓智:326) 。针对汉语界存在的这种分歧, 我们从俄语功能语法角度来观察这一现象, 以期从中受到启发。

二、俄语功能语法理论

功能语法理论由前苏联科学院院士А.В.Бондарко创建。功能语法突破传统的语法描写方式 (由形式到意义) , 主要采用了从功能到手段的描写方式。Бондарко认为:功能语法的研究对象是进入语言交际领域中的语法单位发挥作用的规律, 包括对语言从形式到意义和从意义到形式两方面的研究 (Бондарко, 2003:3) 。功能语法这一学科的特点在于它贯彻了从功能到手段、从语言意义到形式的原则;它研究语法单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以及它与语言手段在言语中的相互作用, 旨在揭示语法形式、词汇、篇章相互作用的系统, 揭示语言手段在传达话语意义是发挥功能的规律。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法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而更有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功能语法更注重的是语法单位和与其在话语中相互作用的语言手段的功能。它的研究对象是语法单位、语法范畴及其与词汇、上下文和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单位相互作用的功能规则。首先, 它把语法单位或语法范畴和范畴意义两者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语言形式是语义范畴的载体, 语义范畴的研究依赖于语法单位和语法范畴。其次, 功能语法研究的语言形式不仅仅只局限于词汇这一层面, 它把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都纳入到自己的研究对象中来, 包括大量错综复杂的词法、句法手段。

三、功能语法与汉语数范畴

传统语法研究多提倡从形式出发去寻求意义, 即从相同的形式结构中概括出共同的语法意义, 从不同的形式结构中抽象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 把这一原则应用到汉语这样缺乏形式标记的语言, 研究工作就复杂起来。因此, 功能语法所提倡的从意义到形式的方式也许更适合汉语。

在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中, “语法范畴”这一概念的界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汉语学界对这一概念也有不同的阐释。一些语言学家在印欧语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 把语法范畴理解为:语法范畴就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根据这一观点, 在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类型的语法范畴。这是因为印欧语系语言是富有词形变化的语种, 而汉语是缺乏词形变化的语言。所以, 单纯从词的层次上来寻找语言范畴的语法标志当然具有局限性。传统语法研究的局限性使许多语言学家试图寻找新的研究视角, 而重点在于突破传统语法对语法范畴的局限。

Бондарко坚持“从内容到形式的表达手段”和“从形式到内容”的原则, 即把语法范畴视为是范畴意义及其表达形式的统一体。他所阐释的语法范畴具有两个侧面:既有内容方面 (语义) , 又有表达方面 (外形标志) 。从语义角度看, 语法范畴是一组同类的语法意义。任何语法范畴的一般意义都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意义组成。这些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范畴意义之中的个别意义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例如, 名词的数范畴的一般意义由单数意义和复数意义这两个个别意义组成, 单数意义与复数意义相对立。从形式角度来看, 语法范畴是一组表示个别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一个语法范畴起码包含两个形式列。它们便是语法范畴的组成部分, 处于对立的关系中。例如, 名词数范畴用下列相互对立的两列形式表示:book—books。

语法范畴的内容和形式, 即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现方式或手段, 它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形态发达的语言多采用显性语法形式来表达语法意义, 因而有着明显的形式标记。例如, 俄语的语法形式多体现为一定的语音形式、词缀、元音交替、辅音交替、重音等。相比之下,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式标记, 因为它更多使用的是隐性语法形式。隐性语法形式因其“隐”而比较难于确定。隐性语法形式总是和某种语义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说, 功能语法意义到形式的描写方式更有助于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

传统的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仅限于词法, 得出了汉语数范畴不系统、不完善, 甚至否定其在汉语中存在的结论。功能语法理论消除了形式上的局限性, 它把属于不同语言层面 (包括词法、句法、够词、词汇等) 但统一于相同语义功能的手段看作一个整体。它把语法功能引入到语法范畴的研究中, 将语法范畴的分析由静态的语法标记研究进入到动态的分析过程。从这一新的角度来看, 我们认为汉语数范畴是存在的, 它可以从词法、句法、语用等方面来考察。

(一) 汉语数范畴的语法意义

“数”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定义, 是指词形变化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 一般分为单复数两种。从本质上来说, 汉语数范畴同样也由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范畴意义构成:单数意义和复数意义。吴长安比较系统地概括了汉语数范畴的特点。他指出:汉语的单数与复数有相对和绝对之分。绝对单数如代词“你、我、他、她”。绝对复数如带有“们”复数标记的短语“我们、你们、孩子们”等。相对单复数既可以指单数, 又可以指复数, 至于究竟指的是单数还是复数, 要在具体上下文中确定。他还指出汉语的数有泛数和定数的区别。比如:“两小时、三本书”这种记数的表达叫定数。而在句子“他买了鱼。”中强调的只是买的对象, 至于是多少鱼则不确定。此时的数概念表现出来的是泛数。

(二) 汉语数范畴的语法形式

如前所述, 语法范畴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数范畴的每一语法意义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形式或范畴标记。英语名词复数通过加词尾-s或-es构成。俄语数范畴也有一系列范畴标志。汉语数范畴语法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

1. 复数标记“们”。

汉语复数标记“们”可用于代词后表示复数, 如:“我们”、“他们”、“你们”等。也可用于指人的普通名词之后表示复数概念, 如:“老师们”、“朋友们”等。

2. 数量词。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 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数量单位的词。数词和量词是汉语表达数量意义最基本的手段。汉语主要通过数词、量词这两个词类, 以及数词、量词和名词及动词的组合来表达数量意义。量词常常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和数词一起使用, 即构成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

3. 重叠。

汉语的复数有时也采取量词重叠的形式替代名词来完成。量词的重叠使用有一定的附加意义, 汉语中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 表示“每一”或“很多”的意义。如:“天天”、“个个”等。数量词组也可以重叠表示复数概念, 如:“一串串”、“一瓶瓶”、“一颗颗”等, 这样的重叠是汉语特有的手法,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汉语中表达数量意义的手段也是极其丰富的, 分布在不同的词汇、语法、句法等层面, 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表达体系。结合言语表达系统, 综合研究语言系统是功能语法理论在阐述范畴意义的主要原则。在表达数量意义时, 加入不同的修辞性修饰成分, 句子就可以隐含一定的语用信息, 表达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 表达对所述事物“多”与“少”的主观评价。例如, “他吃了整整一只鸡。”“他连一分钟都没撑下来。”等。

此外, 在将语义功能引入语法范畴研究之后, 语法意义的产生环境也被看作语法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每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或者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偏爱, 这些数字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习俗, 体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如:“事不过三”、“九九归一”等。在这里使用的数字, 大都已经失去本身所含有的确定数量意义, 体现的是一种模糊数量的关系。

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 因而数范畴是汉语和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共性。但是每个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结构。因而, 不同类型语言的数范畴系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它们或隐或显, 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汉语数范畴系统体现着汉语的民族特征。通过词内的形态变化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称为“综合式”。汉语则属于以“分析式”为语法手段的分析语。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传统语言学将语法形式限于词的层次, 这大大限制了对汉语语法范畴的深入研究。俄语功能语法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这一角度来看, 汉语数范畴不仅客观存在, 而且有其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本文采用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语数范畴, 证实了汉语数范畴的存在及其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特点。

参考文献

[1]БондаркоА.В.Принципы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йграмматикиивопросыаспектологии[M].Москва:УРСС, 2003.

[2]黄扬春.俄汉语表达数量意义的手段及功能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姜宏.汉俄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J].外语研究, 2005 (6) :45-49.

[4]李光杰.汉语“体”“数”语法范畴再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64-65.

[5]秦坚.对汉语语法范畴的再认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124-129.

[5]石毓智, 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1.

[6]王超尘.现代俄语理论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 语义关系 范畴 文献综述

转折作为一种语义关系范畴,主要用来表达语义前后关系不一致关系。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概括而形成的类别。语言学中的范畴主要分为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范畴,语义范畴是指对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而形成的类别。转折范畴是指语义关系中表前后关系不一致的一种类别。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将表达伦分为“范畴”和“关系”两部分,最早建立汉语语义范畴系统。

目前对转折范畴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

吕叔湘先生、王维贤先生、张仁先生都对转折的涵义做过探讨。郭志良先生撰写了《现代汉语转折词研究》,对汉语转折关系复句从《马氏文通》至上个世纪末期间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整理。

另外,郭志良先生的论著《现代汉语转折词研究》和丁志从的《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是研究转折复句的最新成果。

转折范畴的研究主要从转折连词、转折副词及转折句三方面进行。

1.转折连词研究

此研究包括陈宝勤《先秦连词“而”语法语义考察》、王磊《“但”的词性演变史及其机制》、金春梅《“但”字小议》、王小敏《“但却”与“但……却”及关联词作用的再思考比较》、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和语法过程》等。

周刚先生的《连词与相关问题》和席嘉的《近代汉语连词》对汉语连词进行了全面考察。

转折连词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转折连词的类型学研究。比如李晴的《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表达的类型与逻辑关系》,文中将转折关系分为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的转折关系表达。还有赵越的《现代汉语转折连词及其类型学解释》描述了转折连词的萌芽期、探索期、描写期、发展期、创新期五个时期的研究现状,重点考察了转折连词与语序类型学理论知识。一类是对转折连词的个例研究。这一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主要对“但是”、“可是”、“却”、“不过”等个例连词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刘立成、柳英绿的《“不但”类连词的成词理据》运用标记论和语法论理论对“不但”类连词的成词理据进行探讨,“不但”类连词的成词与该词内部两个语素的标记性有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调查证明“否定+限定”构成的具有连接功能的语类的模式具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刘清平的《“却”与“但是”的异同考察》从语义、语用、句法角度对“却”和“但是”进行比较,指出“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却”强调对比。从连接功能上讲,“却”可连接句法功能不同的两个语言片段,“但是”不行。“但是”总是放在后一分句的句首,“却”有时放在后一分句的状语之前,有时放在状语之后。这类的研究还有很多。

2.转折副词研究

从历时角度对转折副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还”、“却”、“可”等个体考察上。董小娥、张平、唐敏均对副词“还”做过系统研究。董淑慧、李宗江、刘红蕾等从历时平面上对表转折的“却”进行研究,主要分析转折副词“却”的来源、产生动机和机制,以及“却”多项意义之间的关系。太田辰夫、向熹、席嘉、邓云华和石毓智都对“可”的归类问题进行探讨,前三者都认为“可”应归入副词,而邓云华先生和石毓智先生则认为应归入“转折连词”。

孟冬梅的《现代汉语转折副词研究》重点分析了转折副词“反而/反倒/反;竟/竟然/居然;偏/偏偏;其实;倒/倒是;却”的句法功能、语义分析及语用功能(焦点提示功能及篇章功能)。荣美的《副词“可”及其常见相关搭配的研究》从共现问题、相近词语的比较研究入手,详细地描述副词“可”的用法,并讨论“可”与“千万”的连用现象。

3.转折复句研究

将转折连词研究和句式研究结合在一起,力求在句法方面更加深入完整。郭志良先生的《现代汉语转折词研究》和丁志从的《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是研究转折复句的最新成果。邢福义先生从逻辑语义关系将转折复句分为转折句、让步句和假设句。王维贤先生将逻辑语义和形式特征结合起来,将复句分为表让步的和表转折的关联词语成对使用的让步句、单用转折的关联词语的转折句、不用关联词语的意合句。陈琳的《转折复句的语义语用修辞研究》分析了转折复句的类别,以及转折复句A与B之间的语义关系、功能类别。另外,对个例“但”与“但是”、“虽然A,但是B”、“A,但是B”、“但”与“却”,“A,但是B”与“A,可是B”、“A,但是B”、“A,不过B”进行了研究。王雪的《汉语转折复句语义关系的认知研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转折复句语义关系内涵、分类及语义关系的表征(转折前句、转折后句的表征及转折标记的表征),同时探讨了转折语义关系的生成基础和生成过程及生成动因。陈曦的《句群中的转折关系研究》中探讨了转折句群的组合手段及功能,以及多重转折句群的语义特点及结构特点。赵月琴的《现代汉语限止类转折连词的篇章研究》运用焦点理论和篇章衔接理论探讨了“但是/但”、“可是/可”、“不过”、“只是”、“倒是/倒”、“却”这六组限止类转折连词,说明对于转折范畴的词语已经从词汇研究发展到句子研究,甚至篇章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郭志良.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邓云华,石毓智.从限制到转折的历程.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

[4]丁志丛.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

[5]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李宗江.“即、便、就”的历时关系.语文研究,1997.

[7]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8]刘立成,柳英绿.“不但”类连词的成词理据.2008.

[9]王岩.“不过”论析.2008.

[10]史金生,孙慧妍.但(是)类转折连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形成机制.语文研究,2010.

[11]荣美.副词“可”及其常见相关搭配的研究.2013.

[12]王雪.汉语转折复句语义关系的认知研究.2014.

汉语数范畴 篇3

一、时态范畴

“时”是动词通过语法形式的变化表示动作的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一般分成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3种形式。韩语有时的范畴, 但是汉语没有时范畴。

诸多学者认为, “态”是动词通过语法形式的变化表示动作性动词与施事名词的关系。一般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关于“态”的概念, 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金哲俊 (2011) 认为态范畴是指具有履行行为特征的语法范畴。态范畴通常可分为行为的持续态、完了态、未完了态。汉语中分别用“着”和“了”表示持续态和完了态。

A.弟弟吃饭。 (未完了态)

B.弟弟吃着饭。 (持续态)

C.弟弟吃了饭。 (完了态)

从学者的观点来看, 我们了解到“时范畴”和“态范畴”是两个不同的语言学概念, 并不存在“时态范畴”的概念。这样以来, 本论文针对韩汉语时态范畴对比的研究就陷入了一个寸步难行的境地。依据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 我们了解到对比语言学的目的, 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尽可能详尽地深入比较, 探索不同语言的内在特征。因此, 我们引入了“时态范畴”这一概念。此处的“时态范畴”既不属于时的范畴, 同时也不属于态的范畴, 是一种集合“时范畴”和“态范畴”为一体的新范畴。

弟弟在家里玩。 (持续状态)

二、词汇形式上的对比

韩语中表示过去时态意义的时间名词有等, 汉语中有过去、古代、从前、以往、历年、往年、一向、从来、上星期、当初、当时、刚才、去年、前天、上个月等。韩语中表示过去时态意义的时间副词有等, 汉语中有刚刚、起初、已经、又、顿时、本来、曾经、才等。

韩语中表示现在时态意义的时间名词有等, 汉语中有现代、现在、这时、每天、常年、平时、年年、如今、有时、目前等。韩语中表示现在时态意义的时间副词有等, 汉语中有从来、一向、历来、至今、永远、随时等。

韩语中表示将来时态意义的时间名词有等, 汉语中有“明天、后天、下星期、下个月、明年、后年、以后等。韩语中表示将来时态意义的时间副词有等, 汉语中表有从此、立刻、马上、就等。

三、语法形式上的对比

(一) 过去时态

韩语的过去时态一般规定为事件时先行发话时的时间表现, 过去时态一般表现为等过去时制词尾, 由补助形连接词尾以及冠形词形词尾汉语过去时态没有表示时间的语法形式。

我昨天看了那部电影。

(二) 现在时态

韩语的现在时态以事件时和发话时一致的时间表现规定, 一般用现在时制词尾来表示。汉语的现在时态可以依靠助词“正在、着”和时间词表现, 其大多数情况是一种空形态。

弟弟吃饭。

(三) 未来时态

韩语中表示未来时态的词有先语末词尾等, 补助形连接词尾汉语的未来时态用“要、会、可能、肯定、应该”等助动词和时间词表示。

明天可能会下雨。

在本论文中, 通过韩汉语时态范畴的对比, 我们查明了两个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韩语以形态变化表示时态, 相反, 汉语的时态没有形态变化, 主要靠谓语的意义。在词汇形式上, 韩语和汉语都可以使用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来表现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但是, 韩语的有些时间名词可以通用为时间副词, 在汉语的应用过程中, 时间名词不具备此项功能。在语法形式上, 韩语用时制词尾、冠形词形词尾、惯用型等来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汉语主要依靠助动词来表示。但是, 韩语和汉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具体情况已经在本论中详细分析过。

摘要:目前, 在韩国和中国的学术界对韩汉语时态范畴的对比研究不是特别多。本文采用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本着对比语言学理论的原则, 对韩汉两种语言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未来时态等的词汇形式和语法形式进行分别对比和分析, 寻找出异同点。

关键词:时态,范畴,对比

参考文献

[1]陈立民.《语言研究》的“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6 (6) .

[3]戴庆厦.《语言学基础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10 (9) .

[4]崔曦秀.俞春喜, 《韩国语实用语法》,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8.

[5]李得春.《韩国语语法教程》,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现代汉语话语强调范畴构建与研究 篇4

鉴于目前对汉语话语的强调还缺乏研究, 论文分别考察和讨论了话语层面和句子层面的强调形式, 并试图初步建构一个现代汉语话语强调范畴的形式体系。根据论文的考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 论文确认话语层面的强调形式有十种修辞和五类话语标记, 句子层面的强调形式有四种语序移位结构和两种构式。

排比、层递、反复、同语、反问、倒装、夸张、映衬、撇语和对比这十种修辞格分别以形义的均衡、形式的重复、结构的变化、意象的凸显和事物的侧重这五种方式来帮助言者达到凸显和强调话语内容的目的;话语标记在语用平面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论文根据强调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 将表强调的话语标记分为强调背景信息的“你知道吗/吧/的”、强调言者参与的“我是说”等、强调言语主观真实性的“说实话”等、强调言语施事行为的“我跟你说”等、强调上层语义关系的“……的是”等五大类。

句法异位结构和语用易位结构都是句法成分移位所造成的非常规语序结构, 移位之后句子的命题意义基本上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句子的语义价值和语用价值。从语言符号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出发, 这两种同义异形结构体现了一条重要的认知规律——凸显, 凸显是说话人借助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和使用来突出和强化某种意义;“再……也/都……”和“连……也/都……” 两种句式是具有固定语法意义的构式。两个构式的意义是结构式所独立具有的整体意义, 表示强调, 任何符合句法语义条件的成分进入这些构式, 其整体意义都是表示强调。类似的还有“疑问代词……也/都不……”“‘一’+数量短语……也/、都不……”“量词重叠式……都……”。

汉语数范畴 篇5

一、“吃”与“喝”的范畴化研究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 世界上的事物也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人们要对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理解并且用语言进行认知和表述, 就借助了范畴化这一方式。人们会对事物和动作进行比较, 根据其相似性进行分类, 这就是范畴化认知过程。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 它将心理学研究发现的人类认知的比较和归纳阶段应用到语言领域中。每一个认知范畴中的事物与本范畴内其他事物都具有共同的某些特征。是否具有一个范畴的共同特征便决定了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比如“鸟”这一范畴, 所有的鸟都具有“有翅膀”“有喙”“覆盖有羽毛”等特征。同样, 作为动作范畴, “吃”与“喝”同样具有自己范畴的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吃”是这样的:嘴部动作, 咀嚼, 食物放入嘴里, 消化的第一步。而“喝”, 根据人们的普遍观点应为:嘴的动作, 液体放入嘴里, 摄入物无需消化。由此可见, “吃”和“喝”都是通过口腔摄入食物的过程, 它们都是“食物摄入”这个范畴的子范畴。而它们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是否需要咀嚼和摄入的食物是否需要消化。所有的人在表达摄入米饭、馒头、青菜、肉类等固体食物的时候都使用“吃”这个词, 而在表达摄入水、酒、果汁、可乐、牛奶等液体食物的时候使用“喝”一词。如果食物换成稀饭、粥、酸奶一类粘稠东西的时候, 不同便产生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的是“喝粥”, 但“吃粥”的用法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存在的。可见在“吃”这一范畴中, 固体类食物的摄入是典型, 居于范畴中心;而在“喝”这一范畴中, 液体类食物的摄入则是其典型。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形边界不同, 现代范畴理论认为两个认知范畴之间的界限都不是明确的, 而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同样作为食物摄入过程的“吃”与“喝”这两个范畴之间同样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摄入粥等无法明确区分固态或液态食物时, “吃”和“喝”两个动词都有可能出现。因为这类食物处于固态和液态食物的模糊交界上, 不能明确划入任何一个范畴中。面条和西瓜虽然都属于固体食物, 但是这两种食物中所包含的水分很大, 不像馒头、面包那样有很强的固体性。因此它们虽属于吃的范畴, 但在范畴结构当中在相对边缘的地位。由于“吃”和“喝”之间模糊的边界, 摄入面条和西瓜两种食物时, 人们的认知有可能进入“喝”的范畴。

二、环境对范畴认识影响的分析

人类是生活在客观环境当中的, 人类的认识过程归根结底是受环境制约的。人们对范畴的理解也不是全凭自己主观创造的, 而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制约和控制的, 同样人们对一个词语的使用也离不开环境。语境决定着一个事物或动作在其范畴结构中的地位。F.Ungerer和H.J.Schmid指出, “context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ntal phenomena, while the situation refers to some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real world”。也就是说, 语境属于思维现象的范围, 同时此思维指示了客观世界的某些事情。现在回到“吃”与“喝”的区分上, 每当提起“吃”这一字眼的时候,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浮现出吃东西的形象。此前提到人们在摄入固体食物时用“吃”一词, 而液体食物时用“喝”一词。而区分固液体的标准则是因人而异的。人们对于外在的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就是把客观事物逐渐内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会与新内化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必然会对内化客观事物的过程产生影响。人们对“吃”和“喝”的区分也会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的影响。对于一个老人或者出身贫寒的人来说, 其儿时的记忆中面条多是清汤寡水, 而在这种情况下用喝面条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与此形成对照的则是生于富家子弟, 由于他们的记忆中并不存在可以照人的面条, 那么他们用“吃面条”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了。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 比如说生病之后, 需要吃药, 有时候我们会用“把药吃了”, 但有的时候也会用“把药喝了”。不同的用法便取决于不同的语境。当药物是颗粒的时候, “吃药”多一些, 而如果药物是液体的时候, “喝药”也就成了人们的选择。但是如果药物需要用水送服的时候, 人们的选择便发生了不一致。这个时候人们的选择, 多数是习惯的作用, 即受到自己过去长久的语言习惯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养成的习惯决定。由此可见, 在此类上面所提的情景的条件下, “吃”与“喝”的选择对一个语言使用者来说已经固定了下来, 并且可以对后代产生影响, 这也就形成了某种语法化的现象。

三、“吃”和“喝”的历史演变

心理学家以往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来在人们的认知范畴之中, 有的范畴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更容易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 所以这些范畴对人的认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这些范畴便是基础范畴 (basic category) 。同时人类的范畴认知是有层次的, 一个范畴包含在它的上一级范畴也就是范围更大的范畴之中。上面提到“吃”与“喝”两个范畴都是“食物摄入”的子范畴。但语言从来都是变化的, 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也是经过不断地改变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献当中, “吃”这一字并未出现。那时出现在书面文字当中表示食物摄入的是“食”“服”等, 如“硕鼠, 硕鼠, 勿食我黍”。也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吃”这一范畴便被包括其中。后来随着书面语言的世俗化, 许多口语的词汇渐渐进入书面语当中, “吃”这一字便进入了书面语当中。那时“吃”这一概念与现在不尽相同。“吃”字一出现便一直是一个基础范畴, 相当于“食物摄入”。比如说在明朝时期所著的《水浒传》当中, 便有“与洒家吃酒”一句。从“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语言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吃”在其中并不像它现在这样仅仅表示固体食物的摄入, 像酒、水一类的液体食物的摄入也用“吃”这一个字来表示。可见当时“喝”这一个范畴是包含在“吃”范畴之中的, 是“吃”的一个子范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喝”这个表示液状食物摄入的范畴在“吃”这个范畴中越来越突出, 逐渐从“吃”中剥离出来, 自己构成了一个基础范畴。反过来, 语言的发展则可以反映语言使用时环境的情况, 比如“喝”从“吃”范畴中的脱离就可以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液体食物的种类增多并且在食物中的地位上升, 进而达到需要与固体食物相区别的程度。这一过程就与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大发展所带来的饮品种类和数量极大丰富的过程重合。这一语言现象也就反映了这段时期社会环境的改变。

四、结语

不同的认知范畴之间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这些地带同样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使用。“吃”与“喝”两个认知范畴之间便存在一定的模糊, 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中便会出现两个词相互替换的情况。另外, 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经验体系逐渐形成。这个经验体系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 进而影响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环境的变化引发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改变, 进而诱发语言使用的变化。反之, 通过对语言的使用情况的分析, 可以进行对语言使用时的环境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吃”和“喝”两个词语在普通话以及某些方言中的使用特征, 进而确定了区分两词的最重要特点。随后本文分析了环境对这两个词使用的影响。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 因此今天语言的使用情况是以过去发展为基础的, 在第三部分本文简述了两个词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吃,喝,范畴化,环境,演变

参考文献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刘润清, 刘正光.名词的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3) .

汉语数范畴 篇6

从认知的角度看, 范畴化可说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 它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 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 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在语言里, 范畴化首先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形成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正是人们对所处的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

对现代范畴理论作出系统研究和贡献最大的当算Eleanor Rosch, 她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并将范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义层次、基本层次和下义层次。Lakoff和Taylor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 他们都认为:语言结构就像非语言的概念结构一样, 也有原型效应。语言中的范畴都是原型范畴, 如语言中的语义范畴就具有原型范畴的许多性质, 一个多义词所形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各义项地位是不同等的, 这也像原型范畴一样, 有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

二、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以基础范畴词为中心, 在此基础上扩展词汇量。

我们知道范畴分为三个层次:上义范畴、基本范畴、下义范畴, 范畴结构中的各层级的信息量和实用性是不同的, 基本层次范畴在认知上和语言上比其他层次更加显著。而且, 人类认知也是从基本范畴开始的。从这点来看, 我们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 即从基本词汇入手, 并且是以常用的基本基层词汇为中心。所学习的常用基层词汇以语素的身份进入复合词中, 成为复合词的构词基础, 方便留学生理解。例如, 学生在学习“树”这个汉字之后, 根据汉语词语的复合词特征, 即使不知道“白杨树”、“银杏树”是什么, 但是根据“树”字也会知道这是一种植物, 更极有可能是一种树,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猜词的成功率。

2.对一词多义的词义变化作原型性解释, 注重词汇深层关系的讲解。

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里十分普遍,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一词多义现象是围绕原型意义的词义的辐射范畴。语义范畴以词的中心意义为原型, 通过隐喻随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向其他意义延伸。例如“轻”, 首先让学生了解“轻”的基本义是重量小, 由重量小可以引申到数量少、程度浅, 例如“年纪轻”、“病的不轻”。因为重量小,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不重要”, 例如我们会说“责任轻”、“担子轻”, 形容所要承担的东西、责任不重要。最后“重量小”, 我们引申到用力程度上不猛, 用于“轻轻地打”、“轻轻地拍”。所有的“轻”的义项都是根据其基本义“重量小”引申而来, 向留学生解释了基本义, 也就是解释了词汇的原型, 这样顺应认知系统将词汇扩展开来教学。

3.充分利用上义层次、下义层次, 建立词汇网状结构, 增强记忆。

人类习得语言词汇是从基本层次词汇入手, 并且以常用基本层次词汇为中心, 向上不断扩展到更加抽象的词汇形成上义范畴层次, 向下扩展到更加具体的词汇, 形成下义范畴层次, 平行层面上不断延伸到不常用基层词汇, 这就形成了以习得常用基层词汇为中心的网络结构。在结构中, 词汇之间的关系则体现得更明显, 一个词语会在大脑中激发另一个词语, 从“苹果”、“梨”、“香蕉”, 可以上升到“水果”范畴, 平行延伸可以到“蔬菜”范畴。上述“苹果”再向下延伸, 可以有“红苹果”、“青苹果”, 甚至可以延伸到味觉“甜”、“酸”、“涩”, 通过网络结构的延伸, 可以使留学生体会到词的概念关系, 并能够一次性串联起很多词汇。我们可以选定一个范畴, 通过延伸上义范畴层次和下义范畴层次, 建立词汇网状结构, 减轻学生词汇记忆的负担。

三、结束语

词汇学习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为我们进行词汇的教学提供了新方法, 从基本层次范畴来看, 我们所用到的词汇大多都是基本词汇, 因此应当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对于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我们通过讲原型, 并将词义引申研究与理论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词语意义的来龙去脉, 这对留学生掌握词汇具有实质性的帮助。根据认知规律, 并结合词语的上下义范畴, 建立词汇网络, 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词语的运用, 还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实现词语的深加工, 从而有利于促进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字短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李媛媛.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看汉语词汇的教与学[J].教育理论

[4]刘慧、那英志.语言认知规律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

汉语数范畴 篇7

一国际汉语教学中应教授的词汇

从历时的角度看, 汉语词汇可分为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从共时的层面说, 汉语词汇可分为共同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尽管四种不同方向上的词汇可能有所重合, 但差异性更加明显。从实用的目的来说, 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现代汉语词汇, 因为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问题, 而不是为了读懂古书。现代汉语词汇是比较鲜活的词汇, 无论对学生的口语还是书面语的学习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汉语方言分歧大, 词汇在现代共时层面上更为复杂, 形成了共同语词汇和不同的方言词汇。有的方言词汇连以汉语为母语者都不会使用, 何况是母语非汉语者, 国际学生无需学习此类方言词汇;因此, 国际汉语教学中教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词汇乃顺理成章之事。由于共同语词汇是在北方方言词汇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方言词汇、古语词汇、外来词汇而形成的, 有时以汉语为母语者讲普通话时也会带上一些自己方言中的词汇;因此,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词汇也需要规范。在国际汉语教学中, 我们主张教给学生规范的汉语词汇;如果在规范与地道之间做出选择, 宁教规范词语而不教地道词语。因此, 我们在提取基层词汇时, 应当排除未进入普通话的方言词汇, 选择规范词汇。

二国际汉语教学用基层词库建设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个词都由其形式和内容构成, 词的形式就是词音, 词的内容就是词义。词义包括词汇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 其中词汇意义是源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关系的反映所形成的概念;它取其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形成的词语能让人通过学习后准确地认识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学术界经过多年研究, 对词汇有无系统性的看法基本达成了共识, 认为词汇并非像一盘散沙, 与其他语言要素一样, 有较强的系统性;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的系统性进行了专门研究。从大的方面说, 词汇具有四大系统:词汇的形式系统、意义系统、结构系统和功能系统。直接与词库建设研究相关的系统是词汇的意义系统, 即词语根据其意义特点和相互间的意义关系而形成的系统。在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系统中, 词语根据其词汇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构成各种聚合;特别是与概念体系中的各种关系对应, 形成相应的各种词汇语义系统。例如, 根据上下位关系形成同类聚合, 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同体聚合, 根据集合与元素语义关系形成集合—元素聚合, 根据层序语义关系形成层序聚合, 根据循环语义关系形成循环聚合, 根据同心语义关系形成同心聚合, 根据典型与一般语义关系形成典型聚合, 根据同族语义关系形成家族聚合, 根据意义相同关系形成同义聚合, 根据意义交叉的关系形成近义聚合, 根据意义的相反关系形成反义聚合, 根据意义的对立关系形成对义聚合。1这些类型的语义聚合根据意义的同类关系形成更大的类义聚合。类义聚合再根据意义概括的类别的不同、范围的大小而分类, 并按意义的逻辑关系分层排列, 形成现代汉语词汇意义系统横向和纵向结合起来的类—层结构。

类—层结构中有一个层次在认知上和语言上比其他层次更显著, 在国外称之为基本层次范畴。最早提出该范畴的人是Roger Brown, 他说:“事物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有不同的名称。但是, 只有一个抽象层次上的名称是人们经常使用的。”2Rosch&Mervis把范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义层次 (如家具) 、基本层次 (如椅子) 、下义层次 (如餐椅) , 认为范畴结构中各层级所具有的信息量和实用性是不同的, 它们在地位上并不相同, 在建立范畴过程中有一个层次在认知上和语言上比其他层次更加显著, 这就是“基本层次”, 表达这个基本层次上的词就是“基本层次词”。3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也表明, 范畴的基本层次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不能太具体, 也不能太抽象, 可向下或向上不断扩展。例如桌子、椅子是基本层次, 人们区分桌子和椅子比区分不同的桌子或不同的椅子容易得多, 因为不同的桌子或不同的椅子太具体;桌子或椅子的上义层次“家具”又太抽象, 在人们的头脑中缺乏视觉原形。人类习得语言词汇也是从基本层次词汇入手的, 并且是以典型基层词汇为中心, 向上不断扩展到更加抽象的词汇, 向下扩展到更加具体的词汇, 平行层面上不断延伸到不典型基层词汇, 这就形成了以习得典型基层词汇为中心的网络结构。因此, 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 我们也应以典型基层词汇教学为中心, 构建出逐层向外扩展的词汇网络。

三国际汉语教学用基层词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提取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词汇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不仅存在于具体性词语中, 也存在于抽象性词语、行为动作词语和性质状态词语中。就现代汉语而言,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提取包括九类:生物、具体物、抽象物、时空、生物活动、社会活动、运动与变化、性质与状态、辅助词。因此, 我们主要采用苏新春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以下简称《分类词典》) 中的8.3万多条通用性词语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该词典较为合理的五级语义词汇分类体系, 按照课题组讨论并确定的标准提取所需基本层次范畴词汇, 并建立国际汉语教学用基层词库。

(二)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等级划分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等级划分是词库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初步估计, 从《分类词典》中提取的基层词可能上万条。但这些基层词在言语中的使用频率不尽相同, 可以依据苏新春等研制的“现代汉语通用词频级位序词典”中的频次确定其等级, 或依据国家汉办、教育部社科司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等级划分》中不同等级的词汇, 并将其与基层词汇进行比对, 分出相对应的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等级划分不仅体现在使用频率上, 还体现在不平等的认知地位上, 即同一范畴内的基层词汇, 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例如, 《分类词典》所收水果类的词语有138个:

以上这些词语中, “瓜、瓜果、果蔬、山果、水果、鲜果”等属于上层词汇, “苹果、梨、柑、柚、橘、橙、柠檬、柿、芭蕉、荔枝、榴、樱、橄榄、枣、菠萝蜜、菠萝、椰、杏、李、猕猴桃、羊桃、木瓜、葡萄、桃、桂圆、山楂、花红、草果、西瓜、白果、槟榔、芒果、草莓、杨梅”等都是基层词汇, 其他的可算下层词汇。人们通过向前辈学习和生活体验等途径, 知道“梨、苹果、李、桃、猕猴桃、杨桃、菠萝蜜、芒果、梅、杏、西瓜”等是水果中的典型成员;通过与这些典型成员进行相似性类比, 把“香蕉、芭蕉、无花果、文冠果、柑橘、橘、甜橙、荔枝、龙眼、葡萄、柿、沙枣、枣、山楂、草莓、杨梅、石榴”等也归入水果范畴, 甚至连坚果类“银杏 (白果) ”也归入水果。更典型的是像“西红柿”这样的词语, 有人认为是水果, 有人认为是蔬菜。这说明词语的分类除了纵向的层级分类之外, 还存在同级不同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分类。这样就可以分出典型、次典型和不典型的基层词。

四国际汉语教学用基层词库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国际汉语教学用基层词库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针对不同范畴的不同上下位语义关系, 用“经验感知的完整性 (完形性) ”或“显著性”标准从《分类词典》中提取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并建立词库;然后用实验法和调查法检验提取出来的基层词汇的认可度;最后依据基层词汇在“现代汉语通用词频级位序词典”或《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等级划分》中的频级位序划分出常用、次常用、不常用三级基层词汇;或采用原型理论分出典型、次典型、不典型三级基层词汇, 形成现代汉语基层词库。词库建设方法主要有四种:

1.词典调查法

汉语历史上, 以义类编纂的词典主要有5部:《尔雅》《同义词词林》《简明汉语义类词典》《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尔雅》是第一部按义类编纂的综合性辞书, 其作用在于训诂, 与严格意义上的义类词典有一定的距离。《同义词词林》是现代汉语首部语义分类词典, 其作用在于为写作和翻译提供更多的同义词, 是严格意义上的义类词典。《简明汉语义类词典》《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均以《同义词词林》为蓝本, 在此基础上增加词量、调整分类。其中, 《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展现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全貌和内部系统, 体现了汉语社区的真正生活、认知方式和思想观念, 有助于读书、学习、写作及中文信息处理, 是一部成熟的语义分类词典。该词典收词8万余条, 采用五级语义层分类体系:一级类9个, 二级类62个, 三级类508个, 四级类2057个, 五级类12659个。4该分类体系便于提取不同类别的词语及其词语所属不同级别上的分类名称。

本文提取现代汉语基层词的首要方法是词典调查法, 即以词语的“完形性”或“显著性”为标准识别《分类词典》中基层词汇的一种方法。《分类词典》内分五级义层, 便于我们从众多词语中甄别出基层词。下面是词库中的截图:

该图是关于基层词“牛”的层级图, “牛”处于《分类词典》中的第四级, 上层第三级是“畜类”, 下层是第五级“牛、公牛、母牛、奶牛、小牛、牦牛”等不同的分类。从第一级到第五级, 词语所指事物越来越具体;反之, 则越来越抽象。根据五个级别判定, 四级中的“牛”的完形程度最高, 与同级的“马、羊、猪”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 与自己内部的其他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 这说明“牛”是一个基层词。

《分类词典》包括生物、具体物、抽象物、时空、生物活动、社会活动、运动与变化、性质与状态、辅助词等九类一级词汇, 不仅每类词汇的抽象程度不同, 而且相同范畴内也存在一些特殊现象。依据本课题词库建设的目的是为国际汉语教学, 在词典调查的过程中, 首先应排除一些与现代汉语基层词无关的词语, 如非词 (包括短语和词素) 、古语词、方言词等;然后依据完形标准排除一级、二级、三级名称词语, 它们均属于上位范畴, 体现完形时需要借助某个基层词;再次, 依据完形标准, 从四级和五级名称词语及其五级名称词语统摄的下位词语中甄别出基层词语, 排除五级名称词语包含的完形程度较低的下位词语;最后对提取出来的准基层词进行筛选, 如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兼收, 同形词收常用的, 通称词收《现代汉语词典》专门释义的, 同义词收常用的或单音节的。这样就可以提取出所有的准基层词语。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来检验从《分类词典》中提取的基层词汇的认可度。从词典中甄别出来的基层词只是本课题组按照其成员的认知经验依据词典编纂者的分类提取的, 只能算准基层词汇。还应该设计调查问卷, 选取从小就讲普通话并有语言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以验证从词典中提取的是不是真正的基层词汇。

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抽取四级名中某个名称所统摄的全部词语, 以词语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是否具有完形或完形程度的高低作为判定标准, 甄别基层词。例如“牛”的认知完形调查设计:

从表1可以看出人们经验认知完形感知的程度:生物无完形;动物、畜类无确定完形, 它们只能借助下义层次的词语来进行完形感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借用词语, 如对“牛”特别熟悉的就会用“牛”的完形来替代“动物”或“畜类”的完形, 对“马”特别熟悉的就会用“马”的完形来替代。在24个有关“牛”的词语中, 只有“牛”的完形程度最高, 除“牛”之外的其他不同种类的“牛”都具有“牛”的本质特征, 也就是具有“牛”的完形, 但在具有“牛”的本质特征之外, 还有一些“牛”范畴内部不同词语的区别特征。所以“牛”的完形度最高, “牛”应该被判定为基层词。这样的调查方法主要是为了检验以汉语为母语者对不同层级词语完形度的认可是否有差异, 由于词量太大, 我们只能采取以不同范畴中的词语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

二是对通过词典调查法调查出来的词语进行调查, 检验其认同度。例如, 课题组成员从《分类词典》中调查出79个肢体动作类基层词语, 认为它们能够在人脑中反映出具体而真实的动作形象, 人们基本可以做出该动作, 而且理解词的意思;这些词语都具有“动态形象”。设计问卷调查表时, 可以举例提示被调查者如何进行问卷作答。如当人们听到“握手”一词时, 头脑中会出现两只手的手掌接触并上下晃动的动态图景。这样, 被调查者就会根据调查者的提示, 对每个肢体动作类基层词语做出判断, 并在调查表中选择自己认同的那一个选项。肢体动作类基层词语的完形认同度调查设计如表2。

通过对具有语言学专业知识背景的30人进行问卷调查, 肢体动作类基层词语中, 完全同意的24个, 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只有2个, 其他均为基本同意。本文认为, 只要是选择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的均为认同, 反之, 则为不认同。这样, 就可以确定出77个肢体动作类基层词语:

3.词频选取法

在提取基层词时, 词频选取法仅用于同义基层词的筛选, 主要用来提取常用程度等级不同的基层词汇, 是依据现代汉语基层词汇的频级位序划分其等级。在提取基层词汇以后, 将其与“现代汉语通用词频级位序词典”或《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等级划分》中的词语进行比对, 最终提取常用、次常用、不常用基层词汇。常用基层词汇就是我们为实现“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应以常用基层词汇教学为中心”的一个基础性词表。例如形貌类的基层词汇在56008个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排名为:大 (19) >小 (65) >高 (76) >方 (372) >中 (374) >深 (456) >短 (788) >直 (1007) >长 (1368) >细 (1534) >宽 (1668) >圆 (2068) >正 (2228) >曲 (2340) >厚 (2600) >粗 (3086) >浅 (3470) >瘦 (3696) >薄 (4128) >胖 (4216) >歪 (5214) >矮 (5267) >窄 (6526) >凸 (9586) >凹 (10293) 。如果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的词汇等级表一 (2245个) 、表二 (3211个) 、表三 (4175个) 、三级附录 (l461个) 所收词语的分级, 形貌类的基层词汇可以归为:一级基层词汇 (大、小、高、正、中、深、长、短、直) , 二级基层词汇 (矮、方、浅、粗、细、宽、圆、厚、薄、胖、瘦) , 三级基层词汇 (曲、窄、歪、凹、凸) 。

就现代汉语词汇整体而言, 基层词汇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词汇, 应该让学生先学习;就基层词汇内部而言, 有常用、次常用、不常用之分, 甚至有的基层词还没有非基层词常用。所以, 对基层词也应从词频的角度进行划分, 找出应该先学的基层词语。

当然, 有的学生试图用相对词频来提取基层词, 也可以尝试。因为多数基层词的使用频率确实很高, 常用性也是基层词的一大特点, 但应确保频率高的词必须以经验完整性 (完形) 为前提。

4.认知分类法

从大的方面说,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从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和提取现代汉语基层词, 如前面提到的完形标准就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关注人们对事物、现象乃至关系的认知经验而形成的完形感知。从小的方面看, 人们习惯同时认知成对的词语, 如“开—关、前—后、左—右、胖—瘦、方—圆”;性质与状态类有大量这样成对的词语。然而, 从性质与状态范畴里提取出来的成对的基层词, 它们的频率并不一致, 有的相差甚远。例如, 从形貌类基层词语的频级位序排序和等级划分可以看出, 一级基层词汇中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方—圆、胖—瘦”均符合认知分类的规律, 但“高—矮、正—歪、深—浅、曲—直、宽—窄”等均置于不同的等级词汇中, 这样的排序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不利于教学。因此, 对于基层词汇的教学安排, 除了考虑词频排序之外, 还应考虑认知规律, 把同类词语放在同一级别中。该类词语可以以成对词语中频率高的那个词语为代表, 成对排序为:大—小>高—矮>方—圆>中>深—浅>长—短>曲—直>粗—细>宽—窄>方—正>厚—薄>胖—瘦>正—歪>凹—凸。

以上所述四种词库建设的方法是针对国际汉语教学用提出来的, 它们之间有的有内在的联系, 有的并没有内在的逻辑性, 只是就教学的先后顺序而言。如果只是为了提取现代汉语基层词汇, 利用完形标准以及辅助标准, 采用词典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均可完成。频率选取法和认知分类法主要针对已经提取出来的基层词的等级划分, 本来用频率选取法就可以完成等级分类, 但基层词中有成对的词语, 出于学习和认知的考虑, 采用认知分类法对基层词的等级划分进行人工干预, 最终能研制出更加合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使用的现代汉语基层词等级划分词库。

五余论

本文所述的词库建设依据、内容、思路和方法只是就宏观而论, 在具体判定一个词是不是基层词时, 往往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词库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提取基层词的完形标准不能一贯到底, 特别是对抽象词汇来说, 完形标准不再像确定具体事物词汇那样清晰, 而是凭一种经验来感知现象或关系的完形形象。对于不同语义关系层次范畴的词语所使用的标准也不完全一致, 如类属关系完全可以采用完形标准提取基层词汇, 而整体部分关系除采用完形标准外还需要采用显著性标准方能提取基层词汇。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 调查表的设计和实验的操作会碰到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同的调查对象需要设计不同的调查表。本调查专业性很强, 没有语言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很难完成调查内容和实验内容, 因此本课题的调查和实验只能限制在有语言学知识的人群中进行, 这势必会影响基层词提取的客观性。这个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设计出让其他人群也能作答的简易问卷调查表。

基层词汇在语言运用中的地位不完全一样, 即便提取出现代汉语中所有的基层词汇, 也还存在分级问题。基层词的分级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级。如依据词频分级, 可以把“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词汇”数据库与“现代汉语通用词频级位序词典”数据库进行比对, 提取不同频级的基层词汇。由于两个数据库中表的字段不完全相同, 这就需要建立词库间的关系, 把其中相同的词语提取出来, 再按频率排序, 最终建立“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等级划分”数据库。此外, 基层词汇还可以从认知中家族相似性的角度或与词语相对应事物的凸显性进行分级。

参考文献

[1]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S].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2.

[2]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S].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梁丽.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王晓宏.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 .

[8]王细娇.从原型理论和范畴化谈基本词汇教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1) .

[9]周有光.现代汉语词汇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0]苏新春.现代汉语分类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上一篇:直流电容电压平衡下一篇:汉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