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壮民族

2024-05-07

黑衣壮民族(精选三篇)

黑衣壮民族 篇1

黑衣壮地理位置特殊使得传统建筑形式得以保留, 但在现代建筑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下, 当地民居逐渐发生自主更新演变, 通过实地调研, 寻求传统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适应与现代民居合理性之间的平衡点, 为黑衣壮民居合理演变提供参考。

1 自然环境及民族特点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位于桂西南部, 与云南、越南相邻, 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大石山区,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那坡县是黑衣壮的主要聚集区, 聚落多处偏远山区, 交通闭塞, 经济落后, 黑衣壮受外来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少, 使其保持了较为原始的壮族文化传统, 被称为“壮族的活化石”。

因历史的战乱和迁徙, 黑衣壮选择了保护性强的大石山区生活, 其中, 黑衣壮聚落以那坡县龙合乡达文屯最为典型。达文屯地处石灰岩岩溶山地地貌的石山区, 地表水渗透严重, 干旱频发, 通过3个圆形大水柜收集雨水来满足全村人畜和农耕需求。石多地少, 村民自给自足, 农业以种植耐旱的玉米为主, 产量低下。森林植被率低, 树种结构单一, 以椿芽木为主要建材。

全屯63户, 共293人, 有梁氏, 马氏, 隆氏和黄氏, 其中以祖籍为广东南海的梁氏居多, 皆为黑衣壮。达文屯于2003年修建简陋石路, 但因地理位置偏远, 经济, 交通限制, 使得达文屯较完整的保留了黑衣壮的物质和文化精神。

2 村寨规模及特点

达文屯坐西南, 朝东北, 背山面谷, 群山环绕。建筑沿着等高线布局, 顺应地形, 无明确中心 (见图1, 图2) 。以石材垒砌而成挡土墙, 保持水土, 筑成平台, 形成建筑基底、耕地以及室外交通和活动空间, 营造出台阶式的整体布局空间, 层次感强烈。每个台阶高差大约4 m, 保证了前后建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全屯以两条纵向石路贯穿, 沿地势加以横向道路联系各户, 路宽约2 m。屯最低处的风水林建有一土地庙, 屯入口的卫生室和达文小学是达文屯最早的现代平房结构建筑, 前设广场, 成为全屯唯一的公共活动中心。因黑衣壮特有的精神和物质文化价值, 2005年区文化厅选定达文为黑衣壮生态保护范围, 且2007年建成黑衣壮原生态博物馆。

3 传统干栏建筑特点

壮族传统建筑为干栏式建筑, 其特点为:底层架空以圈养牲畜, 二层居住, 顶层储物。

3.1 建筑结构技术

达文屯现存传统干栏民居多建于建国前后, 皆属于全楼居的干栏形式, 多为四榀五进深或者七进深, 中柱柱径约200 mm, 明间宽约3.6 m~4 m, 次间宽约2.7 m~3.3 m, 建筑面宽约10 m, 进深约11 m~15 m, 建筑宽大, 区别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建筑。屋顶为悬山顶形式, 檐口高约3.6 m~4 m, 总高约8 m。

建筑采用“大叉手”结合穿斗式的建筑构架形式, 每榀屋架用两根斜梁交叉榫接, 与穿枋、落地柱、瓜柱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体系, 斜梁上打木钉固定檩条 (见图3) 。大叉手的房屋结构形式被认为起源于构木为巢时期的三角形人字棚架[1]。由于屋面所需承重荷载较大, 各落地柱间加一瓜柱来减小叉手斜梁中部弯矩。达文屯民居建筑采用满枋满瓜的形制, 即各瓜柱柱脚都落在最下一层穿枋 (大串) 上, 穿枋满穿各瓜柱[2]。由于大叉手屋架的檩条直接搁置于斜梁之上, 檩条位置不用和柱顶对应, 做法简单, 无需大量制作榫接构造, 多用整木作为构件, 对木材的加工和建造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

木柱立于石柱础之上, 防潮、防腐、防虫。由于建筑背山面谷和前廊的设置, 达文传统民居的前排石柱一般比后排的都高, 高度在1.5 m左右, 以防止雨水飘落或溅起造成前廊木柱受潮腐坏。石柱直径上小下大分别为220 mm, 300 mm, 制作工艺处理朴素, 较为精良, 前排石柱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建筑采用木骨泥墙作为主要的围护结构。在房屋山墙和背面墙体先用木骨架绑扎外挂在屋架上, 为泥土提供良好的支撑面, 使其粘结牢固, 再敷上经过龙须草和牛粪发酵好的熟土, 制作墙体, 保温隔热。同时会在墙体上 (特别是靠近火塘的一侧, 火塘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留下多个500 mm×500 mm左右的孔洞, 改善室内采光和通风质量。满枋满瓜的结构, 瓜枋比较密, 也有利于扑制木骨架, 加强墙体的稳定性。房屋正面墙体使用木板来进行围护。屋顶悬山挑出约600 mm, 以防止雨水对于山墙的损害。

用料主要为当地的椿芽木、石材和泥土, 就地取材, 造价低廉。材料性能有限, 建筑木构架技术和节点的处理工艺都较为粗糙简单, 与桂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柱头、瓜柱等部分没有装饰性的设计构造, 以满足功能需求为重。“大叉手”结构和木骨泥墙的使用可以推测达文黑衣壮传统建筑与巢居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3.2 房屋布局以及功能使用

达文屯传统民居平面形制上为典型的“前堂后室”型 (见图4) , 通过正门进入厅堂以及火塘来组织交通, 进入各自的卧室和其他功能房间。当地居民根据自家人口数量情况、经济水平以及使用需求等其他因素的差异, 会在厅堂后面卧室以及前廊与厅堂之间各加一进, 增加卧室、杂物房等其他辅助房间, 满足需求。传统干栏建筑多为三开间五或七进深。以神龛为中心, 厅堂居中, 是家庭活动的中心, 同时也是祖先、神灵的栖息之地, 一般占据三进深的空间。周边卧室和其他房间围合厅堂, 减缓外界气候变化对于厅堂的热舒适度的影响。

达文黑衣壮传统民居的入户形制是正面侧入式, 在用地有限的山区中, 较正面直入形式来说节省空间, 在房屋前面加一进深作为前廊, 有屋檐遮挡, 楼梯用木材构筑, 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交流的重要空间。由于前廊的加入, 前檐口就需要低于屋后檐口高度, 以覆盖前廊, 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室内采光效果。平面有着明显轴线对称形式, 火塘居于一侧, 前廊楼梯轴线与堂屋轴线不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族“居中为尊”的观念影响, 同时又保留了一定壮族原始传统的中间做法。

火塘在传统民居中依旧是一个家庭的主要标志, 一般位于厅堂西侧, 是居民煮食生活的重要场所。火塘上部阁楼用于储藏粮食, 烟熏干燥食物, 防虫防腐, 延长其保存时间。长期下来也让木构架外表面附上黑色的木镏油似的薄膜, 框架变得干燥, 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层架空, 形成良好通风效果, 防潮隔热, 改善了二层室内湿热环境。一层用于圈养牲畜和沤肥, 居民为方便管理和生活, 直接在二层设置投料口及楼梯进入一层, 而入口不设置遮盖物。因缺水, 卧室内设置旱厕。当地生活习惯和安全性需求, 人畜不分离, 卫生环境条件差, 干栏建筑本身热拔风效应, 气味灌入二层, 影响室内空气环境。

4 自主更新建筑特点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 建筑现代材料和技术经过外出打工的当地人传入, 达文屯当地人民开始了建筑的自主更新。同时, 相关部门对达文屯引入了沼气技术, 来解决卫生环境和能源问题。对于自主更新我们看到了文脉的传承, 也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冲击。达文屯的民居自主更新依据更新程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4.1 过渡自主更新民居

在自主更新早期, 经济和技术上的短缺, 使得更新程度受到明显制约,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留了达文传统民居的形态, 下面我们以达文马其集宅作为这类民居的一个典型性代表进行分析讨论。

马其集宅于2004年建成, 不是在原来老房子的基地上直接新建的, 房屋为屋主自行设计并请人共同建造。传统干栏式建筑特点明显: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人居、三层用于储物。房屋平面形制、功能以及尺寸大小均按照老房子的形式模数建造。房屋外墙以及外廊部分用混凝土材料以及沙石砖建造, 从而解决了当地传统民居部分防水、防潮以及构件寿命短造成经常翻修的问题;木材以及瓦片是直接取自于老房子的构件材料, 在基地重新组建而成, 自然保留了当地传统木构架形式 (见图5) 。这对于房屋平面形制以及尺寸大小依旧保持传统形式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结构上的变化在于墙体的加入, 建筑墙体和木柱共同承重, 使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有一定的提高。

传统民居建筑为了改善室内的通风和采光, 会在泥墙上开洞, 但由于泥墙这一材料的不稳定的特性, 洞口往往较小。前期自主更新的建筑, 仍然开较小的窗洞, 专门利用空心砖块设置洞口, 亦作为通风和装饰用。前廊栏杆装饰, 简单朴素, 虽受经济水平的制约, 当地民居的自主更新受传统建筑影响的同时, 也有对审美和改善生活层面的追求。

自主更新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部分材料上的改变。主要原因在于:

1) 经济基础有限。当地全砖混结构的房屋建造一般花费在20万元左右, 此房屋建造共花费2万余元, 通过对传统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 和部分材料改变可以大幅度降低新建房屋的造价, 建筑空间尺度无变化, 保留传统;

2) 传统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制作工艺繁琐, 在防雨、防潮、使用寿命以及施工方便性与现代建筑材料相比捉襟见肘, 促使围护结构和廊材料更新最为迫切。

当地民居前期自主更新的局限性大, 因地理位置偏僻, 与外界交流比较少, 黑衣壮民族封闭自守的心理特点以及经济因素, 使得第一批民居的自主更新浅尝辄止, 并没有实现生活条件和质量上的提高, 因此可以视为当地村民当今自主更新民居的一种过渡形式。

4.2 现代民居

现代民居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材料的改变, 几乎摈弃了传统材料, 使用钢筋混凝土和砖块建造, 为砌体承重结构。现代材料有良好的防腐防潮及密实的特点, 防止一层味道的扩散;自由开窗, 满足室内光照需求;在建造规模上不受传统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层数面积增加;平屋顶可以为人们提供晒台, 同时在缺水的达文屯可以进行蓄水。但是其通风保温效果不如传统建筑材料。现今木材价格与砖块等现代建材价格差别不大, 经济水平仍是他们所考虑的重点, 对于村民来说耐久性更好的现代材料是最好选择。

达文现代民居保留着传统干栏式建筑特色: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人居、三层储物。三开间, “前厅后室”的平面形制, 正面侧入型的入户方式;保留旱厕、投料口、厅堂进入一层楼梯的传统建筑模式;随着灶台的引用设置了厨房, 仍保留火塘, 也用于煮制。厨房上部并没有设置钢筋混凝土楼板, 而是用木板铺设, 上用于储存粮食, 是传统建筑中利用火塘烟雾熏烤储存粮食的生活习惯;厅堂宽大, 有充分的室内活动空间, 利于进行大型节日活动;前廊依旧在生活之中扮演着重要的交际活动空间, 且平面整体尺度和传统建筑相近, 部分现代民居前廊设置厕所便于秽物导入沼气池;三层平面通过卧室与功能房围合起居空间, 同样有着“前厅后室”的意味 (见图6) 。

达文屯由于人口增多, 兄弟分家, 基地面积不足, 也出现了两开间的现代建筑, 仍是“前厅后室”的平面形制, 正面侧入型的入户方式, 神龛依旧位于房屋中部对门位置, 其精神地位仍保留 (见图7) 。可见, 现代建筑的功能空间安排, 仍保留着传统黑衣壮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信仰, 体现当地居民适应时代发展的自主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其更新存在局限性和弊端。当地村民新建民居基本都在三层以上, 而实际上使用两层就可以满足需求, 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没有很好的规划使用与需求, 甚至保留屋顶以便日后再建造。达文民居布局依顺等高线布置, 各台地高差在4 m左右, 过道宽度4 m~5 m, 传统建筑分布合理节约用地, 但是现代民居建筑高度远超过了传统民居高度, 影响到后排建筑的采光通风。由于建造技术基于外出打工见识学习, 多为经验之谈, 导致现代民居的结构不合理, 空间尺度大胆, 最大跨度可达9 m以上, 只在一层设柱。达文民居人畜不分离, 厅堂直接设置楼梯通向一楼, 但未进行隔离和遮盖, 气味上灌,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环境。局限于长期生活习惯, 室内卫生条件依旧较差, 更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 民居自主更新启示

达文屯黑衣壮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反映当地民族风俗, 生产生活水平、现代技术发展, 认知能力提高, 结构材料优化, 交通条件改善, 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私密性要求提高, 都促进了传统民居的自主更新和演变。将传统建筑技术中生态发展观和建造智慧,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观念, 为传统建筑注入新鲜的活力。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尊重居民条件差异和生产生活方式, 合理优化改善生活条件。当地居民在更新之中依旧没有很好的改善村、房屋中脏乱差的环境, 建筑平面布局, 建筑间距不合理 (见图8) 。

2) 传统建筑构架以及材料的沿用优化。通过现代技术, 改善材料性能, 最大化保留传统特色。也可对传统建筑材料二次利用, 节省造价,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3) 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条件, 科学引导建筑更新技术。村民虽有一定保护传统的意识, 但多考虑其实用性, 可行性和经济性。村民在发展和思维观念方面欠缺长远眼光和技术, 需科学合理的引导建造更新。

4) 政府部门予以组织参与, 对于村落的整体规划, 公共设施, 水, 电, 排污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及经济帮助。

黑衣壮传统民居的发展形态是顺应自然的发展方式, 现代民居的演变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改变。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不是停留在空间形态上复制, 而是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对居住建筑实用性以及经济性的本质追求。同时, 在建筑安全合理性进行正确科学引导, 结合现代技术, 满足黑衣壮民族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2]陆琦,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干栏民居差异性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 2012 (1) :35-38.

[3]雷翔.广西民居[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5.

[4]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

探秘黑衣壮 篇2

最近我有幸走近白云山中的黑衣壮,感受到了黑衣壮族人的别样风情。在我下榻的宾馆前台便有“黑衣壮族风情园”的广告宣传资料,我打电话过去,对方热情回应。既然是“风情园”必定类似公园,我想当然地这样认为。于是我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稍事休息后,我就坐车奔赴黑衣壮风情园。风情园名叫“吞力屯”,应该是壮语的音译。到了风情园,我看到岩石垒成的长墙,中间有一个园拱的门,穿过石拱门,吞力屯便在眼前了。原来想象中的“黑衣壮风情园”也就是一个黑衣壮民聚居的自然村。

以黑为美的神奇部落黑衣壮传统文化中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服装和佩饰。据那坡县长期研究黑衣壮的学者介绍:黑衣壮以“黑”作为穿着的标记和民族的标记,首先与历史上土司制度的规定有关,在明清土司统治壮族时期,规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蓝两色;其次,黑衣壮由来的传说也决定了黑衣壮服饰的形成和延续;黑衣壮至今仍然保留着穿黑色的传统,主要的原因是“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深入人心。同时,穿戴上的实用性与款式大方朴素美观有机地结合,完善了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内涵。

在屯口,我发现有不少黑衣壮族姑娘们在迎接来访的各地游人,一袭的家织布黑衣。妇女的服装更具特色,无论老少,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其围裙既宽且长,戴时,能系周身一圈有余,裙底垂到小腿;围裙不仅能用来装饰,如将裙角往上打个三角形系在前腰间,以示潇洒美丽;还可以把裙底翻上来当包袱用。相传在中国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是壮族人,黑衣壮至今都沿用着最古老的纺织术。妇女头巾也是用自己纺织染成的长条黑布折成,银簪、银链等物品的装饰更使她们黑中闪艳。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端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双鱼对吻银项圈是黑衣壮妇女婚嫁时必备之物,说明黑衣壮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黑衣壮女子的佩饰中最漂亮的是头花。妇女在成年后要绾髻,插上班簪、头笼、头叉、头花后用玉环珠缠绕头花;头花一般有六朵,未婚女青年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才能戴;已落夫家的妇女只戴头叉。黑衣壮妇女的佩饰较多,耳环、耳坠、玉珠、项链、项圈、手镯、戒指都必不可少;大多来自家传或是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浮财”。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多数妇女喜欢将自己的门牙镶成金色,以表示她们的美和其身份、地位的不俗。黑衣壮男人穿的是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这种装束便于他们进行劳动和在山里行走。传统的男装头上还缠着圈成数圈的黑布头巾,腰间系一条红布或红绸的带子,以示驱鬼赶邪,兼有显示男人威武神勇气概之意。

说到“黑衣壮”为何以黑为美,这里面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般的传说:古时有外族入侵族群,“黑衣壮”奋起抵抗,但由于势单力薄,节节败退,眼见就有灭族之灾。当晚,首领侬老发梦见祖宗拿着一束蓝靛草对他说:“它能帮助你们。”侬老发一点即悟,当即传令下去:全族人用蓝靛把衣服染成黑色!是夜,全身皆黑的族人在黑夜掩护下奇袭敌军,把敌人杀了个落花流水。胜利保卫家园的族人一致决定:世世代代都着这带来吉祥的黑衣。

游览黑衣壮的故乡,吸引人的还有他们的建筑。依山傍林的小山丘上,一排排、一行行的小木房错落有致。他们的居所用木材、石头建成,分三层,屋顶为双斜面。虽然这种干栏式民居在我国南方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见到,但是像在黑衣壮居住的那坡这样连成片,建筑风格统一的却很少见。屯子很干净,石头铺就的路面,房屋都是新近装修过的,黑衣壮人的民居建筑下面为打磨过的坚固石柱支撑,上面用木头搭建楼房,呈“凹”形。下面放养着牲口,上面住人。房屋的内部结构也都是大同小异,房子的后半部分是卧室,前半部分很宽敞,不做任何分隔,左边是厨房,中间是饭厅,右边是客厅。房屋旁边都用石头围出一块菜地,各种各样的菜蔬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惹人喜爱。我拿着相机,一面走一面拍。屯子里的大人都很热情,都会邀请我去他们家吃饭,你大可随意走进屯里的任何一家,他们都会热情地倒茶端凳子,认真地回答你的提问。他们的热情让远离家的我们感觉到一种温暖。

黑衣壮民的生活是自给自足的,自己种的粮食、蔬菜,自己养的家禽、家畜,自家织的布做的衣裤和鞋子。我在一家黑衣壮的客厅里,就看有一匹匹的棉布,自家织的,花格的、纯色的,当然,最多的是黑色的,织得十分精致,还摆放着一些手工做的布鞋、背兜,黑色的布面上都绣着花草,工艺虽不能和机器生产的产品比,却别有一番情趣。虽然生活的环境是艰苦的,但在我眼里,勤劳的黑衣壮民的生活是富足的。不论大人孩子,脸上都挂着满足和恬静的笑。家家的炉灶上,都挂满了一条条腌好的猪肉,利用柴火热度熏腊肉。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在我眼里很有情味。

黑衣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族群。屯子的中央有一新建的歌舞场,每逢有外来游客,黑衣壮人就穿着黑色的服装,踏着召唤的鼓点,从各自的干栏木楼里走出来,奔向村头简易的操场。这情景,就像一群群黑色的蝴蝶从树林里飞出,扑向灿烂绽开的花丛,整个村寨都变得美丽而又神奇。他们给游客表演献红舞、祝寿舞、黑枪舞、捶布舞和团结舞等舞蹈。这些舞蹈都源于他们的生活,有的反映他们抗击异族入侵的战争;有的反映他们接人待物的礼仪;有的反映他们对老人的尊敬;有的反映他们捶布做新衣、准备去见情人的喜悦。演员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们用娴熟的舞步表达着一种古朴的情怀,大山的神韵通过他们灵动的舞姿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据说,在那坡县的一些黑衣壮聚居的村屯,从3岁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够伴着古乐,翩翩起舞。

在大山里,山一座连着一座,到处是黑黝黝的石头,“九分石头一分土”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村屯里没有招待外人的客栈,但热情的黑衣壮人欢迎你去任何一个家庭居住。黑衣壮目前仍过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在“风流节”等传统节日中,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来到百年老树下或大草坪上相会,红美带是黑衣壮族青年男女重要的定情物和吉祥物,把写有自己生辰八字的红美带抛入大簸箕中,经搅和后各人自己抽出一个,得出的红美带上写有的名字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青年男女通过“红线传情”对唱情歌、互赠信物而情定终身。歌声里寄寓了黑衣壮的生活理想,也流淌着他们优秀灿烂、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他们坚忍、乐观、简朴、勤勉的优秀品质。

黑衣壮至今严格执行族内婚制,但绝对禁止近亲结婚。其主要原因是恪守祖先传统遗制,为了保持族群纯“黑”的纯正传统。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族内婚长期存在的原因。迄今为止,黑衣壮青年男女多喜欢在本屯本村找对象。青年男女虽然可以通过歌圩等场合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要经过媒聘、定命、纳币等一系列礼仪。婚礼是奇特而有趣的,婚礼在夜间进行,新娘出家门时,其父、兄不能看其出门。新娘出门后,不得回头看娘家,更不能往回走。否则,被视为不吉之兆。新娘到了男方家,过门入洞房后,对送入洞房的饭菜,只能象征性地吃一点点。至午夜鸡叫头遍时,新娘必须悄悄地和伴娘返回娘家。此后,每个月,由男方的妹妹或姐姐到女方家接新娘去男方家帮工二至三日,小住二三日后,新娘又返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共同生活。如是三到五年,直到新娘怀孕将要生子,新娘才到男方家定居下来,至此,夫妻始得朝夕相处。

现在,黑衣壮许多年轻人平时穿戴得比较随便,从原来的“全黑”过渡到“上蓝下黑白头巾”的所谓第二代服饰了。但每逢传统节日庆典或有外人来做客时,他们的穿戴仍旧非常认真,服装和佩饰一丝不苟。特别是女孩子们都要自己或互相精心打扮一番。

黑衣壮民族 篇3

关键词:黑衣壮服饰元素 工笔人物画 教学 线条 色彩

[本文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艺术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JG201314)研究成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民族服饰的配色、图案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仅可以为工笔画的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为工笔画教学更具民族特色提供了条件。

一、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区。其中,广西壮族占全国壮族的百分之九十。根据人们的习惯,按壮族女子服饰颜色对其进行划分,一般分为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灰衣壮和黑衣壮,共五类。

黑衣壮因其服装从头到脚只有黑、青两色而得名,根据其服饰特点,可以分为上衣下裙、长袍和上衣下裤三种类型。上衣下裙型主要分布在百色隆林、那坡,崇左大新的部分地区,它保留着上衣下裙、裙内穿裤的原始样式;长袍型主要分布在崇左大新、龙州一带,其女子外穿长袍、内着长裤;上衣下裤型分布在广西大部分的壮族地区,上衣为对襟衣或右衽衣,下为大裤腰宽腿裤。

黑衣壮女子的头饰也是丰富多彩,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如百色隆林、崇左龙州一带的女子喜欢用白色头巾包头,头巾两端织有花纹,末端有白色垂线悬挂。百色那坡地区的成年女子发式为绾髻,头上插班簪、头笼、头花等,若盖上黑头巾,这些饰物仍露在外面;青年女子戴黑头巾,一般为三角形,两边布角自然垂下。

壮族的绣鞋,年轻人喜欢用艳丽的色彩来绣花,纹样有龙、凤、花、蝴蝶等动植物;老人多用厚重的颜色,纹样有云、龙、凤等。

二、工笔人物画的现状及其教学要求

工笔人物画是我国最早出现和形成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它的主要表现技法是以墨立形和以色赋彩。工笔人物画相对于其他画种来说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点,它的现代化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之上;即使是借鉴西画,也应该“衡中西以相融”,存中国画之魂,表现中国气质和精神,这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从高等艺术院校的工笔人物画教学可以看到,现代工笔人物画相对于传统工笔人物画而言多了兼容性。从艺术角度来看,西方绘画强调模仿和再现,中国绘画则强调传神和写意。现代工笔人物画在吸收西方艺术思想的营养后,表现形式不再单一,变得尤为多样。现代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中合理运用西方绘画的造型、光影、色彩等表现方法,从而使工笔人物画的题材、形式、语言、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工笔人物画教学过程中,在吸收西方绘画思想的同时,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研究民族艺术特有的艺术品质,深入理解中国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标准,从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风格。

三、广西黑衣壮服饰元素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表现

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是指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和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在题材、形象以及审美上已成为工笔人物画创作重要文化资源。在广西,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以黑衣壮服饰元素为主题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在教学中,相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从线条来说,黑衣壮服饰样式比较简单,在画面中线条疏密若处理不好容易形成平均之势。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和服饰的各种元素中寻找疏密变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将画面中线疏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头发稠密的线条和面部轮廓的对比;第二层,肘关节内外轮廓和腹部线条的对比;第三层,膝关节部分的线条对比。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根据人物和服饰特征寻找细节的疏密对比,如:百色隆林“三层楼”壮族女子服饰(图1)整体分为短衣及臀、裙子及膝、长裤过脚,犹如楼层叠起、错落有致。上衣白色领口中下部有刺绣的花边,裙子为百褶裙,裙边有精细的几何纹样,并配有两条长短不一的绣带;裤子多为黑色土布。这样的服饰元素本身就非常具有画面感;领口花边和上衣的疏密对比、百褶裙和上衣、裤子的疏密对比以及裙子绣带和百褶裙的对比等等。在已经固定的三个层次的对比中加入这些细节的对比,画面中的线条就具有了节奏感。但是,也不能因为节奏感而忽略的整体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启发学生,不能照搬,要学会取舍,组织线条。

黑衣壮服饰的布料以土布为主,土布的质感与普通布料相比,土布比较厚重、粗糙。怎样指导学生用线条将布料的质感表现出来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从线条的用笔用墨入手,如:笔上的水分可以干一些,线条可以略粗,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会像普通布料那么柔和了。

第二,从色彩上来说,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具有装饰性的特点。装饰性色彩不受固有色的限制,要求合理运用色彩之间的对比协调而产生最美的画面效果。黑衣壮服饰以黑、青纯色为主,其色彩的单一性,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启发指导学生在创作中将同样的颜色画出不同的效果,既表现出土布服饰的色彩又表现其厚重。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实际,逐渐引导学生意识到以下几点:1、黑衣壮服饰的色彩体现在工笔人物画种,主要表现在民族服饰色彩与传统工笔画色彩的融合;2、染色要一遍遍反复地分染、罩染,最终达到淡而不薄、厚而不腻的效果;3、工笔人物画的色彩不受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不是对固有色的再现,也不是纯粹主观地用色,更不是纯粹以画面构成赋彩,而是三者的完美结合。

在着色过程中,要考虑画面的统一协调性。最好选定某种色调来把握画面大的色彩效果,如:冷色调、暖色调或是蓝色调等等;一幅画面中如果没有主色,它将杂乱无章、平淡无奇。用色对比不能过于强烈刺激,也不能过于柔和。在创作中,要时刻提醒学生不能简单地再现固有色,只有在其本身的色彩上,加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及画面构成需要,做到各个颜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方可相辅相成。“三层楼”壮族女子服饰的布料较粗,一般为蓝衣、蓝裙、黑裤或蓝衣、黑裙、黑裤,或黑衣、蓝裙、黑裤等。首先我们要选定画面基调,根据这个基调确定用色。如工笔人物画《壮家姐妹》(图2)中,画面以蓝色调为主,那么,画面中出现的所有顏色都要为蓝色服务。中国画的蓝色称之为青,颜料中有头青、二青、三青、花青、酞菁蓝,将这些颜色按照需求整合在画面中,即构成了画面的主色;其次,中国画的黑,以墨色为主。墨虽分五色,但不足以表达黑衣壮服饰中的黑。以黑色衣服为例,若画面中的黑色均用纯墨色来表现,那么,颜色单一,无法满足画面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给墨色一个色彩倾向;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墨色中加入胭脂、花青、赭石等颜色,使单一的墨色具有冷暖倾向,呈丰富多彩样,既不脱离现实又有一定的区别;最后,在色块的处理上,也要有一定的节奏,使之形成白蓝黑相间,相邻的色块要有区别。服饰中花边的处理,也要统一在蓝色中,适当点缀些红黄等色调,不能喧宾夺主。另外,为了表现土布服饰的粗糙感,可以在上色完成之后,以水洗之,力度要适中,不可洗过,以露出些许斑驳为宜。

四、结 语

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推动了少数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题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创作出优秀作品的艺术能力。所以,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追求方向,养成一种整体连贯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养成多视角、多方位地认识观察对象的习惯。只有通过双向学习,借鉴融合,自立面貌,加强造型和专业基础的严格训练,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语言,为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红晓.广西少数民族服饰[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魏恕.现代工笔人物画教学的新思考[J].大家,2012(03)

[3] 谷丽虹.浅析新时期的工笔画教学[J].成功,2009(02)

[4] 孙利波.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墨关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5] 周燕弟.对工笔画教学现状的一点认识[J].书画艺术,2002(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电子办公到信息化管理下一篇:工科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