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2024-05-22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精选八篇)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高校

近来, 不断看到网络上流传着关于80年代的人回忆自己童年记忆的帖子, 像什么斗鸡、弹珠、扔沙包、拉马、拍纸片游戏, 还有诸如红白机、弹弓枪、塑料小兵、变形金刚等玩具, 再到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葫芦娃、邋遢大王奇遇记、一休哥、忍者神龟、猫和老鼠、圣斗士星矢、希瑞公主、灌篮高手等动漫……这些对于同属于成长在80年代的我来说, 有着特别的感触, 正是因为这些独有的记忆与感触, 恰恰证明了我们是80后的一代, 同时又是有别于70、90年代的人。这些特有的记忆就像给一个人贴上了标签, 贴有这个标签你, 可以找到与你有着相同标签的人们, 由于你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因而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一种亲近感;而在茫茫人海中, 这个标签同时又是你有别于他人的标志。

一、自封的文化标签不能代表文化本身

生活中我们还有其他的标签, 各种不同的标签构成了一个人独特的生活文化圈。但是有些时候, 即便是自己给自己贴上标签, 却不一定会被贴着同样标签的人们所认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有被问及的是你是哪儿人的经历吧?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流动剧烈的国度来说, 生活中被初次见面的朋友问及你是哪里人, 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而不论你是回答祖籍地还是现居地, 都意味着你给自己贴上了一张地域性标签。但是, 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我身边的一些朋友, 他在福州出生、长大, 但由于其父母中的一方是外地人, 或者说过去是由外地迁居来福州居住的, 因此在他家里从来没有用福州方言交流的氛围, 我朋友也因此从小到大都不会说福州话。按理来说我朋友在福州出生、长大的人, 对外宣称自己是福州人没有错, 但由于他不会说地方方言, 无法融入地方文化的原因, 即便他说自己是福州人, 给自己贴上福州人的标签, 但通常情况下却不被人认可为是福州人, 或只能算作是非正宗的福州人。就拿福州人来说, 如果你不会说方言, 不知道福州的名产鱼丸、扁肉是用什么做的, 不知道十番音乐, 不知道闽剧, 不知道福州地方的节日与风俗流程等, 你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福州人。人与地方文化上的传承与联系, 是你可以被视为本地人的标致, 也是区别于外地人的显著标致。而这种文化的特殊性的培养, 是需要在特有的文化氛围下才能进行的。如果孩子的父母不会地方方言, 从而无法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方言文化环境的话, 孩子在家就无法顺利学成方言。在现代社会, 人们经常感到迷茫, 感觉不到自己与生活的城市之间存在的联系, 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这些人暂时还无法找到自己与城市文化上的联系, 无法找到那种贴上标签后的认同感;换句话说, 是他们的血液里少了与自己生活的城市保持着文化上的联系, 而这种文化性的标签是需要本人在获得文化传承后才能得到的。

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也改变着我们保持文化特殊性的文化空间。我们到国内的大中型城市走过一圈后会吃惊地发现, 现在国内许多城市的面貌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没有自己的特点;然而我们又会在出国旅游后感叹, 国外许多地方保有着许多各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参照国外模式的, 但为什么现如今的我们会给外接一种全国各地城市发展基本雷同的感觉呢?恐怕是我们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城市发展的目标大多是向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前进。与其说是与国际接轨, 不如说实际上是与美国接轨 (难道我们目标是向菲律宾、孟加拉国、柬埔寨这些国家模式么, 显然不是) 。由于发展目标上的同一性, 我们在经济上接轨的同时, 不知不觉中文化上也接轨了。最突出的表现无疑是城市的面貌与市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在一片推土机的翁鸣声中不断变化着原来的面貌, 高楼拔地而起, 我们常常会用略带得意的“旧貌换新颜”一词来描述这种变化。而另一方面, 新都市的生活方式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部分的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年轻一代。去咖啡屋喝咖啡, 看好莱坞大片, 听歌剧、西洋音乐会, 吃牛排, 洋快餐, 泡吧, 过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日, 了解星座运势等等, 成为了各大城市年轻一代人千篇一律的现代生活模式。而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并不怎么受到年轻人青睐,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民间文化、民间活动等在年轻人中不受追捧, 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程度也不远如洋节日来得浓厚。一群中国出生, 中国长大的人, 给自己贴着中国人标签的的人们, 却如同一批异乡人一样生活在这片具有古老文明的土地上。这难道就是我们梦寐以求所追求的方向么?其实, 这类问题的出现, 并不是现在的中国人不热爱中国文化, 而是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被西方文化占满了, 缺乏了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至今的民族精神、民族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自身最为值得珍惜的宝物。世界上最深刻认识到这点的应当算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在经受两颗原子弹后投降, 美国成为了他们的太上皇, 日本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一切权力。然而正是这种国破家亡的痛楚, 让日本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在努力寻找着证明大和民族存在的证据, 寻找着日本的复兴之路。不久, 日本人醒悟了, 他们认识到国家可以没有, 但只要花道、剑道、茶道、歌舞伎、能乐、相扑等这些代表着日本民族的文化继续存在, 大和民族就不会灭亡, 日本就有复兴的一天, 于是日本人立即开展了对本国文化财保护的工程, 成为世界上最先对本国文化遗产进行法令保护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文化在战后凝聚了大和民族的力量, 使日本在战后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迅速崛起。从日本的反思中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任何民族来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需要依靠社会环境、社会教育对人的培养与熏陶, 同时也不能离开学校教育。特别是在中国现如今的社会状况与教育体制下, 学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培养,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当下社会环境中, 学校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么多年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将会持续发展。在如今的中国, 城市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主流文化的话语权, 并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 如今的城市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西方文化。改革开发以后, 为了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 过度地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地位及重要性, 西方文化常常被人们赋予了“时尚、文明、先进”的头衔;而另一方面, 西方文化的上位却是以牺牲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代价的。传统文化在一段时间内一度被国人认为是“愚昧、落后、老土”的代名词, 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的思想, 实际上是长期以来积蓄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美国情节的体现。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甲午战争后的“全盘西化”, 到改革开放后的“对美开放”, 美国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同化, 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在向着西方看齐的发展目标下, 我们可以看到,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体制是学习西方的, 同时, 作为为现行体制配套的人才培养体制, 自然也是照搬西方的。多年的教育与培养, 以西方体制、文化元素为基础的中国现代城市文化正在逐步成型, 而讽刺的是, 传统文化元素反而只变成了一种润色与点缀。如国内有许多地方星巴克、麦当劳、牛排馆这样西方饮食文化店面搞成中国风格的装修, 为了让客人感受下中国特色文化;国内旅游人们要去乡下欣赏、感受下中国风等, 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一种讽刺。同时也反映出在许多城市里已经越来越缺乏传统文化培养与传承的氛围了。

那么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学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方面承担起责任。我国目前年轻一代的培养教育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承担的。但是我们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对于西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轻视却是普遍存在的, 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 西方文化就是科学的代名词。中国艺术研究院摩罗先生在其微博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人了解莎士比亚胜过了解汤显祖, 了解卢梭伏尔泰胜过了解朱熹、王阳明。中国人仰慕亚历山大和凯撒, 却诅咒秦始皇, 天天赞颂华盛顿, 却天天批判朱元璋。我们的教育只教了一种文化:西方文化, 一种知识:西方知识。学人与西方文化具有天然亲缘性, 对母文化却难免隔膜, 甚至充满鄙夷与敌意。以前我们总是认为, 出生在中国的人, 不必教育其传统文化, 因为我们的下一代总是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少教育他们一点传统文化, 那样的话就不会拖他们学好西方文化后腿, 我们中华民族今后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 也许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这样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却是成了实实在在的黄皮白瓤的香蕉人, 日本人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很清楚的认识到, 文化若被同化则何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是这个民族的消亡。在现代化进程已经破坏了人与原有地方文化间的联系, 破坏了传统文化存在的生态环境的今天, 我们急需要改变原来对待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 用重视的目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用特别的教育的方式, 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文化自觉。我们需要通过高校教育, 重塑、培养传统文化与现代人们的联系, 重构现代社会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区, 摆脱文化殖民, 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金国华。《改革与思考:高校教育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2.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与艺术课程建设 篇2

【摘 要】新时代高校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文化创新与繁荣至关重要。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转变思路、培训师资、丰富内容以及完善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美育;艺术课程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解决这个矛盾的落脚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因为“物质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2],“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而能否真正汲取精神食粮中的养分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人们自身的美学修养息息相关,所以,新时代的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美育教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M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表明了对学校美育这一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的高度重视。

高校美育是学校美育的最后一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会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人生,甚至会成为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创新的资源动力。因此,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三个方面中的重要一环,其实施的具体载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进入新时代的高校在社会需求、竞争和资源等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应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以推进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时代与学生需求的当代美育之路。

二、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文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同时,美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改革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但是,与新时代美育承担的功能相比,与广大学生对于美育的要求相比,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艺术专业课程的美育功能认识不到位

在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还简单的把艺术专业课程当成单纯的知识性的课程,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其美育功能。殊不知,艺术专业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能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艺术的美育功能,即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在物质日益充足,精神问题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艺术专业课程的训练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的审美能力可以让人更深入的感受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逐步培育起民众的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审美能力的欠缺会使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建立文化自信,也很难深入的继承文化传统,并开拓未来,而“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普通的个人,他们还将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品,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去影响更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专业课程开展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艺术专业课程中审美体验不足

美育是要通过让人们认识、体验、感受和欣赏美,进而获得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很多艺术专业课程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审美的体验,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相分离,审美实践和创造思维的引导不足,美育课程的综合性和趣味性不强。美育课程本身不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就不能够获得充足的审美体验,对美的感受获得不足,自然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和美感的传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艺术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效果。

(三)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存在狭隘倾向

学校美育是学生接触优秀高雅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美育绝不等同于艺术教育,而是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科学美育等四个方面的综合美感教育。学生既要能够感受音乐、舞蹈、绘画、影剧欣赏和文学中所蕴含的深沉的艺术美,也要能够体验自然万物呈现的天然美,发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中美好的人和事所展现出来的和谐美,欣赏一切科学现象中所隐藏的神秘和严谨的美。而当前的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性,会无意中偏废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强的其他方面的美育,造成学生美感的偏颇与单一,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引导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都是非常不利的。

(四)艺术专业办学同质化降低审美体验

艺术最根本的特征是独创性,同理,艺术院校与专业也应该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但目前来看,艺术专业办学同质化现象很普遍。艺术院校与专业正在逐渐失去自身个性,脸谱化现象严重。无论学校地处何处,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师资状况怎样,艺术专业所开课程、所讲内容渐渐趋同。在艺术院校和专业的课程里,看不到本地特色艺术形式的展现与传承,艺术院校和专业正在慢慢变得没有性格,美学风格模糊,审美体验大大降低,这对艺术专业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是致命的。

三、新时代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改进策略

面对新的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必须尽快补足美育教育的短板,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鉴于上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转变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思路

应及时将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传达给每位教师,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师尽快认识到美育对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以及国家复兴的重要意义,明确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肩负的美育职责与重要使命。让教师有意?R的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美育的角度切入,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让未来更多的中国公民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

(二)培训艺术专业课程美育师资

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审美水平和美育能力,以保证课堂美育的效果。教师是课堂氛围的创造者,是课堂走向的引导者,是课堂内容的输入者,只有教师专业素养扎实,知识储备丰厚,审美感受强烈,引导能力足够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水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活动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趣味性。所以,要引导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丰富艺术专业美育课程内容

1.有意识的在艺术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自然、社会和科学美育的内容,注重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构建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淡化专业的界限,以克服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的狭隘倾向,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增加学生的知识和美感储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体味天文、物理、生物、创客等科学之美,为学生进行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奠定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2.将艺术专业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深入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艺术院校和专业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浸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灵魂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同时,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具有较强审美专业素养的各个层次的艺术专业人才,将审美理念注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体系,鼓励各个艺术院校和专业应形成自身鲜明的美学特点。

3.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美育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美育功能,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技术的训练,把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内涵丰富、品味高雅、形式时尚的美育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学生的青春个性,并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获得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四)改进和完善艺术专业美育课程形式

1.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课程形式。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艺术专业课程美育目标,在适合的课程中采用适宜的课程形式完成目标。其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规划,制作相关“慕课”、“微课”等,丰富课程资源。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和优化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多种其他资源,完善全方位美育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

2.大力改进课程技术手段,鼓励使用新媒体,进行相关平台,以及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建设。使得艺术专业美育课程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更强的冲击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境界、审美能力以及参与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自觉性,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逻辑,教学过程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 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 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对训练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逻辑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地方院校, 逻辑课教学却面临诸多问题, 现状不容乐观,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一、地方高校在逻辑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逻辑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世界, 逻辑学已渗透到许多学科领域, 如心理学、法学等, 欧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逻辑的研究与普及。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逻辑学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但是反观我国实际情况, 仅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设立了逻辑学本科专业, 拥有硕士、博士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也是相对稀少。虽然很多高校意识到逻辑学开设的必要性, 但是开设其课程也多为该课程的延续性。许多专业本该开设逻辑课而未开设, 目前仅在哲学、思政、法学、汉语言文学、管理学等几个文科专业开设逻辑课。另一方面, 逻辑课时也大大缩减。在90年代以前文科专业逻辑课时一般在72学时以上, 至少也有54学时, 而现在一般只有48学时, 有的甚至只有32学时。形成这种状态有多方面原因, 主要原因是忽视了逻辑教育的重要性, 再就是高校改革实行校院 (系) 两级管理, 造成院 (系) 之间专业壁垒, 没有逻辑教师的院系就不开逻辑课, 因教师设课。

2、对逻辑课程教学目标认识不清

首先, 逻辑学分为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 内容的取舍上,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有其各自的优越性, 教育界亦有“取代论”与“吸收论”之争。目前, 在地方高校逻辑学教学中仍以讲授传统逻辑内容为主;现代逻辑的内容因为专业上的难度, 课时上的限制, 教师、学生的逻辑素质等各方面原因, 被有意无意忽略。各地方高校对逻辑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这样的现状不利于逻辑学的研究与发展。高校作为逻辑学普及与研究的重要阵地, 应当明确逻辑学其主要教学目标应是进行日常思维训练, 因为对学生来说, 具有逻辑头脑比具备逻辑知识更重要, 逻辑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分析和处理日常思维中所遇到的逻辑问题提供便利实用的逻辑工具。

3、逻辑课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准

当前我国还处于逻辑发展的新阶段, 地方院校在开设逻辑专业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材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如何在各具特色的逻辑教材中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也是地方院校逻辑课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高校逻辑学教材在编写之初, 多是根据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编写, 更注重逻辑学知识的形式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偏重于逻辑知识的完整性, 教学方法也上也存在从自然语言到形式化语言过渡衔接不好的问题, 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习逻辑时感到枯燥、难懂, 对逻辑学的学习兴趣度降低, 甚至有畏难情绪。

二、对地方院校逻辑课程教学效果改进的几点建议

逻辑学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性学科, 逻辑的缺失意味着理性的缺失。高校作为逻辑学普及与研究的重要阵地, 大学教育的目标追求要求我们对当前中国逻辑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反思, 探讨新形势下逻辑学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发展。

1、明确认识开设逻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对大学生来说,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帮助。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 思维会更清晰缜密, 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另外, 好的学习方法通常能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 掌握逻辑思维方法,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展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应该强化逻辑学教学在整个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逻辑学要成为现代大学机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 不仅是文科专业, 理科专业也应该开设逻辑学课程, 提高逻辑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2、改善逻辑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 我国地方高校逻辑教学的状态比较混乱, 对教学对象、专业培养的目标、教材的选择等方面没有严格统一的规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逻辑学课程的开设应根据学校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 在逻辑学课程规划和设置中, 应确定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专科生学习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 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本科生则应当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有初步的认识,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逻辑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生则主要学习现代逻辑知识, 以提高逻辑学研究能力。

3、完善逻辑教材建设, 促进逻辑师资力量壮大

在逻辑学教材的编写方面, 应避免逻辑教材内容趋同, 不仅要大力研究适合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材, 还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学校层次使用的逻辑学教材和教学辅助用书。针对逻辑学教学薄弱的现状, 对现有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提高, 并逐步招收逻辑学研究生教师, 以培养逻辑教学和研究的后备力量, 以促进师资力量的兴旺。此外, 逻辑学教学工作者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逻辑学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另外, 高校还应搭建逻辑学学习平台, 促进教学相长, 这样高校才能真正担当起逻辑学普及与研究的重任, 从而振兴我国逻辑学事业, 促进逻辑学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志超、汪安平:《浅析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民营科技》, 2011, 11。

[2]曹敏晖:《论大学生学习逻辑学兴趣的培养》, 《文教资料》, 2011.8。

[3]伍玉婵:《“乐教”与逻辑课课堂教学改革》, 《广西高教研究》, 2001, 8。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4

通常来看, 田径运动情况最能够说明某个人的身体机能状况, 因为田径运动需要全面的使用到呼吸、运动等几个人体的主要系统, 而譬如耐力跑这样的项目能够帮助心肌增厚, 放缓心跳, 提升心跳深度, 使心脏舒张期能够得到延伸, 从而能够防止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力量类的田径运动则能够帮助肌肉提高自己的横断面积, 使肌肉更加强健有力。所以, 整体来看, 田径运动可以帮助人体的神经系统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 调节人的睡眠, 缓解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使大脑能够在兴奋与抑制间维持平衡, 使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上升, 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度。科研结果显示, 长期从事田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情绪, 消除心理疾病困扰。

2、田径运动有利于改善人体综合素质 , 改善人体能量储存的能力

大学时我们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 为我们进入社会做着基础工作, 我们从校园中走出来就进入了社会舞台, 成为了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和劳动者, 需要去生产社会财富。而无论我们将要进入什么岗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所以, 高校之中加强田径运动, 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 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身体技能方面的充足准备。另外, 田径运动能够塑造学生的个性, 锻炼他们坚毅忍耐的个性以及面对艰难险阻不会退缩的信心。而当今社会飞速发展, 生活节奏极快, 社会中的个体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极其需要这种坚韧的品质。

3、田径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有利于普及该项运动本身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田径是其中的重要赛事之一, 并且诞生的金牌数之多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这也是各国运动员瞩目的焦点。可是实际上我们发现, 就连我们高校的天之骄子们, 也会出现铁人三项是否等同于田径三铁、三级跳远是否应该助跑、跳远是否立定等稀奇古怪的问题。尽管大家都知道谁是飞人博尔特、谁是假摔王子刘飞人, 可是其实对于他们的田径项目并不了解或者仅知皮毛。因此, 非常需要在各个高校进行田径运动教学, 帮助我们的大学生了解田径运动, 明白到底哪些项目、如何选训练, 让田径运动推广开来。通过田径运动的开展, 帮助我们的大学生提高个人身体素质, 并且传播田径的理念和知识, 让田径可以在社会中更加的普及。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实际上田径运动就是源于我们的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因为我们作为人类在从事生产生活是无法抛弃田径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跑跳投三个动作。从历史来看, 最早的田径项目实际上就是由劳动动作转换过来, 两者之间真正的是相辅相成, 因此, 更需要将其认真的继承下去, 让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成为一种实际行动。可是, 实际上高校每年的体能测试却在提醒我们面对一个严酷的事实, 那就是我们的大学生体制在不断恶化, 亟需我们注意;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也在铺天盖地的宣传, 学生中体重超标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而患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的人却不断低龄化。这些数据和现实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改革是否合理。教育改革中将学生的体育课改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看起来使我们的学生更加自由, 更加有选择性, 可事实上却是让我们的学生机体素质越来越差。

4.2、建议

一是各个高校首先从意识上要重视田径运动, 尽管我们可能无法将田径课变成过去那种强迫学生参与的形式, 可是我们应当在所有的专项体育课程中和其他体育活动里面传播田径的精神理念, 让我们的学生充分领会到田径的魅力和精神实质, 让他们明白田径无处不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从事田径。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5

一、强调生命教育的原因

“生命教育”由是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那么生命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1]”的品格。刘济良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2]”。我国台湾学者孙效智等人认为, 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3]的教育。“全人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而我认为, “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教会人们去正视生命、珍视生命, 包括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积极向上, 充满斗志。大学生本该青春、热情、积极。然而近年来高校校园内发生的诸多事件却令我们侧目。例如, 清华大学铊中毒朱令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大学生虐猫事件;2013年山东一名大三学生或因挂科自杀、2014年厦门南洋学院一名17岁女生因为情感问题而自杀、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从8楼跳下等等。这些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可能是学习上、人际交往上、工作上、恋爱交往上遇到了困惑或者不解而选择的一条不正确的解决方式。这反映了大学生个人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 内心空虚、承受不了压力而导致精神世界坍塌, 更重要的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而出现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以及学校管理存在的缺失, 教育形式单调, 内容僵化, 针对性不强, 且流于形式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只是预防大学生自杀, 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可以帮助大学生尊重生命, 从而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模式。有时候, 生命教育乐于帮助大学生“关注生命”, 体会生命的美妙, 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 遇到问题想法设法积极解决问题, 而不是选择逃避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深化改革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提高思想和道德修养, 尊重国家的法律法规, 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同时, 规范、指引大学生的具体行动, 使其不危害自身、同学、家人、学校、自然、社会等的利益。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 通过讲述唯物辩证法, 帮助同学们学会辩证思维, 学会全面思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通过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历程, 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生活中出现的挑战, 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通过人生价值的讲述,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并且促进个人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

三、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探析

1.生命教育如何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提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是根据时代的变化、现实的需要 (大学生自杀、犯罪等行为增多) 而做出的新的尝试。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入“生命教育”的章节, 并且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我们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如生命从何而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 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提出个人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或者在理论上, 我们有没有学习生命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定或者讨论, 帮助同学们来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 从而使同学们更加容易把握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如可以在“思修”课中增设“生命教育”的内容,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 教育大学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个人价值。在《形势与政策》课中, 帮助同学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一致的理念等等。通过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去, 从而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因为大学生比较热衷参加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 因此,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从而正确认识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如可以向大学生展示一些我们尊重的先进人物 (如抗日英雄、劳动模范等) 或者具体的体验生命珍贵的实践活动 (去戒毒所做义工、慰问监狱囚犯等) 。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 来请同学们对高校学生自杀、犯罪的现象进行分析, 分析之后在假如自己当时遇到这样的情况, 自己会怎么办, 或者就高校大学生自杀、犯罪的现象来说明高校思政教育中还存在的哪些不足以及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上如何补充。

2.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探析。随着近些年大学生悲惨事件的发生, 我们发现, 高校思政课中并没有花大篇幅对生命教育进行系统的讲述, 而生命教育对生命的重视, 则有助于防止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所以, 我们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把生命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 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思政课由1971年的三门课程发展为当今的五门课程, 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如“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就是我们党个国家认识到我们必须增进大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以便我们大学生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和国际的变化, 了解国内和国际政策制定背后的深意, 也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不再把我们的视野局限于学校内部, 而是更多地了解学校外面的世界。然而不足之处在于, 始终没有把生命教育的课程纳入其中或者说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也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单章单节的课程设置, 有的可能只是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带而过, 这可能是高校思政课存在着的很大的一个遗憾和不足之处。通过把生命教育的课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是我国对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悲剧事件背后的深刻反思, 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之一在于生命教育有了一个授课的平台。生命教育可以凭借高校思政课这个大的平台, 对“生命教育”这个理念进行广泛的传播。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中是公共课, 再加上高校的思政课共有五门课程, 因此, 高校思政课在高校中有着很大的普及、宣讲率, 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聆听到“生命教育”的教学。例如, 在大一刚入学阶段, 同学们便会学习“思修”, 我们开篇接触到的就是“适应人生新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 避免大学生在高中转化为大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偏差。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习上, 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寻求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教导我们尊重生命, 不会以生命的代价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和压力, 我们要学会理智处理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及时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3) 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第一次把生命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之一。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情感、生活、工作上等等的压力, 对生命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 因此早有学者明确指出, 生命教育应该加入高校教学系统, 因此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排遣和疏通,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更应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结语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 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 其生命更是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大学生往往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工作上的矛盾和压力, 因此出现轻生的现象。通过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 来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和生命教育观念的传播, 指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逆境,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然而近年来高校校园内自杀、投毒、虐待等事件频频发生,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有契合之处。通过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生命教育的教学成果, 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 1999, (4) .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肖敬.浅谈生命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高校,人文素质

“今天, 我们正面临着教育无所不在的功利化的浸染,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置于先行设定的单一成长范式之中, 他们实际上在教育中早已失去了自主选择的可能性, 教育的功利化需要教育本真的回归, 我们需要不断地激活教育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就是激活我们时代教育的可能性。”[1]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惟器惟新, 人惟其旧”, 中国人的人文素质观首先应来自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文学史是大学中文系最为基础的课程, 这门课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学史内容庞杂, 要点繁多, 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住文学作品的阅读。“阅读经典”应是中国大学生要重视的事情, 中国的经典著作太多了, 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地读。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的学生, 文史哲的著作都要涉猎才比较全面, 经典的力量是不估量的。人生有涯, 这些典藉谁都没有时间把它全部看完, 但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其中的一些。还要指出一点, 读中国的古代书籍, 要读原典, 不能读那种译成现代文的甚至是连环画一类的。阅读原典, 还要静下心来, 心无旁骛, 并且用心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 这才能真正把书读进去, 也才能有所收获。阅读, 也只有阅读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观内在因素,

大量阅读, 尤其是经典, 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因素, 高校教师也要据此辅之以合适的现实教育。当然教师自己要具有自己高尚的人格, 孔子曰:“非道弘人, 人能弘道”。而现今大学却屡次被披露出教师的不少违反学术道德之事, 当一个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被众人得知是一个虚伪无耻的人时, 不知令多少莘莘学子的眼神为之迷茫。[2]教师在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时, 还应结合经典作品对学生展开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 、国情教育, 也就是说, 要让学生对中国具体社会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及如何认识这些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涉世未深, 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力要多读这样的作品, 比如《史记》、《资治通鉴》、《金瓶梅》《红楼梦》等, 《红楼梦》里就说“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在阅读这样的作品以后认识社会就会更客观更深刻。教师再辅之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给学生以现身说法,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情世态等作较为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有机会多接触社会, 在认真读书的同时也要放眼现实, 不能一昧苦心于自己的书斋。要让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 无论是好是坏, 要有一个客观的品评标准。对于在学习生活或感情上遇到的困难, 也要有恰当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能耐心开导, 循循善诱, 当学生有困惑向老师求教时, 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这样, 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就不会感到迷茫, 会逐步形成自己对很多现实问题的看法, 也不会做出一些荒唐可笑或失去理智的事情。

(二) 、挫折教育, 这应该是现在的大学生最需要的一种教育, 老子的《道德经》和《西游记》等名著在这方面对学生很有启发意义。如果真正领悟了这些作品的深刻内涵, 学生就会逐步学会面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并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道德经》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 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凡事就不会走极端。《西游记》则可以让学生领悟为事业而奋斗的艰辛, 认识到只有不畏困难, 坚持到底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现在的学生, 特别是在城市长大的独生子女一代, 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长大, 造成了很多的大学生独立能力差, 一旦碰到困难或遇到挫折时便无所适从, 在心理上无法承受。古人云“坚难困苦、玉汝于成”, 承受人生的苦难和挫折本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经历。大学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 但同样也可以说是压力重重, 各门功课的考试压力, 与同学、室友正确处理好关系的压力、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压力, 完成毕业论文的压力, 情感不顺的压力, 就业的压力, 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压力等等。每年都有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出现, 这些自杀很多都是在面对压力无法释怀时的一时冲动。如果学生真正领悟了老子辩证思想和庄子的与世无争的宽广胸怀时, 那么这些大学生还有什么压力会放不下呢?高校教师也要多跟学生交流, 多讲一讲应对挫折之策, 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对于一些心理反常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开导。另外, 大学里还可以结合古代经典作品阅读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 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谘询室, 现在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开始了高度的重视。从客观上说, 挫折教育是现在的学生最需要用心去体验的一门课。

(三) 、就业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是关系到高校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很有现实意义。人生就如一个战场, 《孙子兵法》会告诉你如何从整体上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如何在就业时运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而《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就是“人才说”, 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人才竟争的社会, 如何用人才和人才如何被用在《三国演义》中都有众多的例子。现在的就业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级别的人才双选会,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很有必要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的就业知识教育, 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就业观。一个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何, 在他 (她) 对待就业问题时的心态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要让毕业生明白找工作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还有社会的需求来决定自己的就业范围。现在的毕业生都喜欢往大城市跑, 往外企、央企、国企跑。向往高工资、高福利, 有明显的“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有就是就业随大流, 现在公务员考试好像成了学生最理想的就业渠道, 其实每个毕业生都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适不适合当公务员, 也要考虑自己考试的成功率有多少。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大学毕业时找的工作只不过是其间走完了一小段, 真正奋斗的路程还长得很。即使现在的工作自己不满意, 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 有一种观点叫做先就业再择业, 这也是很不错的一种策略, 就是暂时找不到工作, 也可以选择考研、自主创业等方式。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锻炼, 再加上就业时的冷静与客观, 一个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了一个在思想上逐渐成熟的时刻。

综上所述, 中国文学史课程对高校人文素质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文学即人学, 古典名著的阅读对学生心灵有着良好的熏陶作用, 我们应让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让社会这种大环境和学校这种小环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自然会逐步提高, 而且还会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也会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浅谈美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7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 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 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 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同时, 在社会普及审美教育, 培养一大批理想高尚的具有审美素养的新型人才, 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文明建设中的所急需的。美育的目标是培养美好的, 善良的心灵, 以美动人, 以情感人, 对教育, 智育, 体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美的观念、观点。

我国近代最早提倡家庭美育说我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主张“美育从胎教开始”。美是始终要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不可少的高尚素养。用不同的形式方法把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全方位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 并把美育和体、智、德育并列纳入教育方针之中, 其特点有两种突出的表现:

一、早期性事家庭美育的第一特征

可以说家庭是美育的第一课堂, 就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一个社会基层单位, 当婴儿还没有出生时, 他已经开始在“家里”接受父母的影响了, 有条件的家庭, 孩子还在“母腹”中就应该进行美育, “胎教”对于每个人都是不陌生的, 其兴起到遍及, 越来越被社会接受, 并受到极大的重视, 如从简单的听优雅音乐, 发展到孕妇去进行温室游泳, 读美丽的诗词文字, 去各地欣赏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科学的发展, 母亲定时去吸氧等, 五花八门。胎教都是健康向上的, 目的在于培育出美丽、聪明、健康、向美的宝宝。胎儿在各种美好的感受中接收“美”的信息, 用以开发大脑。左右两半球的重要机能, 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从母体中就有协调活动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对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婴儿尤为重要。

孩子出生后, 父母的一言一行几乎所有孩子都认为是最完美的, 而孩子就处于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状态。所以说, 儿童的一切言行, 品德首先效仿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 家庭美事因其有充分的自由。心理实验表明, 儿童在自由气氛中最容易接受教育。众所周知:一个和孩子成为朋友的父母, 是合格的父母。其次, 家庭环境中到处都体现出美的气息, 室内外布置, 装饰体现出主人爱美的倾向, 庭院的设计, 周围环境都有审美因素, 这些为家庭美育提供了可能性, 孩子满三岁后是幼儿期, 其接受的是家人的培养, 到六七岁才能逐渐走进学校, 接受学校教育。五六年几乎占人生的十分之一了, 这不能算是一个小数字, 它也是人生性情确定的一个重要时期, 所以如果家长不懂得早期美育的话, 孩子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长期性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表现

有句俗语:“树大不遮太阳”“儿大不遮爹娘”这就是说,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孩子, 是有孩子回到家里或父母的身边, 父母的一言一行, 家庭的一桌一椅, 都会对他产生影响,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家庭美育具有长期性特点。最直观的表现如我们经常做梦, 梦到的是老家的房屋, 陈设甚至孩时经常做的事情, 喜爱的东西等。从这点来看, 即使孩子上了学, 参加了工作, 也同样受到家庭审美环境, 人文环境的影响, 始终贯穿于人的一生, 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审美特征。首先是生活影响, 如穿衣打扮上, 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什么样的色彩是由人的审美爱好决定的。生活中所做的一些事情, 什么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的, 受到的是道德标准的影响, 而道德与美是相通的, 良好品德与美好的思想, 首先要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 因美育与德育是一致的, 都是要培养美好的善良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听大人讲有趣故事, 这可以使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美的品行, 什么是丑的行为, 从中吸收了美的信息, 也取得了道德美的教育在工作中, 美育给我们的影响更为突出, 如果是美好心灵的人受到领导注重和培养, 有良好爱好的人受到同事们的青睐与羡慕, 行善良行为的人受到大家的赞扬与尊重, 而生活离不开家人的关心相处, 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意见和帮助, 所以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 都离不开家庭熏陶。在家庭中接受的美育就应称为家庭美育, 在学校、社会中接受的教育是定时有限的, 而家庭美育的影响是长期的。

我们应尊重学校教育对孩子培养的重要性, 但是也不能容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 美育是社会文明内容的一部分, 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 美育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在质上区别于以往的任何社会的文明。现阶段, 我们要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禁止黄赌毒的侵害, 从小教育孩子远离不良的宣传, 不良的场所, 正确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电视等工具。家庭教育不仅培养孩子高雅文明的审美习惯, 挖掘良好的创造才能, 而且是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的最佳途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 家长最能及时发现蕴藏在孩子身上的艺术天赋与才能, 还能让这些天赋与才能得到及时的培养和发展。如我们经常培养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训练班等, 从中发现闪光点, 下力度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有可能成为音乐或美术界优秀人才, 类似情况在艺术史上不胜枚举。不管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将从事任何职业, 幼年美育总会给他今后事业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美育,重要性

一、舞蹈美育的内涵

舞蹈美育是通过启迪性“身体教育”引领人们以舞蹈行为陶冶情操、健康身心、提升意志品格、激发创造力, 实现自我优化。它既非单一的舞蹈技能训练, 亦非抽象美学研修。在施教中, 应确立完整性、综合性理念。以诗的意韵、画的景象、乐的音律引领对舞蹈的审美体验, 在欣赏、解读、认识舞蹈的同时, 把生活中的情感唤醒、激活, 插上想象的翅膀。由此激起参与舞蹈的兴趣, 通过合理的课程进行认识身体、感知身体、解放身体的训练, 进而运用自身形体创造美的形象。此外, 汲取生理学、心理学的成果, 将有助于舞蹈美育的科学性、实践性、交叉性、开放性。

二、舞蹈作为美育的手段之一具有它独特的魅力

首先, 舞蹈具有动作性。即舞蹈的艺术形象始终贯穿在舞蹈动态之中, 通过活动的形象反映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的活动, 所以它不仅塑造和展示人体美, 而且能提高人的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的灵魂。舞蹈教育, 即是以塑造“人”为出发点, 以科学的眼光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健康, 使人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 我国教育滞后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 忽视了对右脑潜能的开发, 使学生的抽象思维活跃, 形象思维呆滞。舞蹈教育以它独特的方式从人体出发, 通过全身的配合、肢体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空间意识的适应等, 使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使学生用身体感受和开启了另一种思维。

其次, 舞蹈具有节奏性。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和节奏同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 老人步伐迟缓、小孩行动敏捷、工人的机器生产劳动和农民的田间手工操作、人们的欢快喜悦、压抑悲痛等都会显示外在的内在的不同节奏。因此, 在生活节奏的基础上产生的舞蹈动作, 不仅可以像体育活动那样健身, 还有其独特的娱乐审美作用。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手段之一, 它又融音乐与美术于其中。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我们暂且不论它的对与错, 起码它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受教育者需要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之中去协调自己的肢体语言, 将音乐转化为视觉的、动态的音符。学生可以在舞蹈表演中, 从服装、灯光、道具、舞美等各方面体会到舞蹈中的美术。美术是单纯的、静止的视觉艺术。舞蹈将这些静止面贯穿起来, 使学生在动态中体会到生活的艺术美。

因此, 只有人的思想感情到了用文字和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的程度, 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 舞蹈正是运用了人们表达感情的这种特殊形态, 构成了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 它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身心结合, 以感情引起体动, 以体动表达感情, 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因此, 舞蹈在揭示人物的心灵、抒发情感等方面, 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能充分体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素质教育中, 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功能。

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的重要性

在学前专业的舞蹈教育中, 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感受舞蹈教育独特魅力的权利, 而不是让舞蹈成为少数“特长生”的专利。舞蹈课的开设可以弥补舞蹈普及教育的缺陷, 通过简单、基本的教育内容, 使学生认识自我, 学会支配身体, 用身体语言体现自身的优雅气质。学生的潜能是不可预知的, 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发掘、选拔具有舞蹈潜能的人才, 全面发挥他们的能量, 带动更多学生对舞蹈、对艺术的求知与感受, 更好地发挥幼儿教师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应该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为主, 不要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 在适当范围内对学生进行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 造就其挺拔、优雅、协调的体态, 加强其对身体的支配力, 促使学生协调力、创造力及对艺术的感受力方面的训练与提高。同时, 加强对学生“非文字文化”方面的素质培养, 提高其艺术审美力, 学会用评论的眼光欣赏舞蹈作品。

由于舞蹈艺术的中介是人体, 没有体态的自然美, 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 首先要进行基本的形体训练, 解决一些学生因长期的不良写作、走路等姿态造成的弯腰、驼背等不良体态, 通过不同民族民间舞的学习, 使学生在不同的动作动律、不同的体态中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 给学生带来比书本更为直接、生动的体验与感受, 感受各种民族的旋律与节奏特点, 感受各民族的人文精髓, 在形式感知的同时进入情感体验的状态, 从而体会更高层次的舞蹈美, 培养学生与其文化层次成正比的艺术素质。

四、结语

舞蹈能培养人的气质, 使人形体健康、美化人的仪态。受过舞蹈训练的人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形态和仪态。一堂好的舞蹈课就是一次美的熏陶, 各种文艺节目的排练和演出、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 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情感, 让学生在舞蹈的艺术宫殿里体验人生的哲理、情感的转折、理想的追求。当各种体验达到高峰时, 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使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舞蹈形象的熏陶和感染。

总之, 舞蹈美育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是其它课所不能替代的, 是素质教育所期待的教育形式之一。作为一名舞蹈教师, 就该很好地利用这块平台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为素质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下一篇: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