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模型

2024-05-07

操作模型(精选九篇)

操作模型 篇1

一、在操作中诱发模型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么,由“指尖”抵达“智慧”的通道是什么呢?让学生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在内心产生疑惑与探究的欲望,积聚操作的内驱和势能,让操作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而不是外在的指令要求,是一则良策。

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反过来,提供三条线段是不是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对此,学生或肯定,或否定,或心存疑惑,此时用小棒替代线段来围一围的操作自然成为学生验证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强烈需要。在选择长短不同的小棒围三角形的尝试中,学生会主动发现:同样是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则不行。这是为什么呢?操作结果势必诱发新的探索:“怎样的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怎样的则围不成?”学生的探索自然会汇聚到一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数学模型上。从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四种小棒中,选择三根小棒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比较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显然,真正建立在学生内在需求基础上的数学活动,能够有效诱发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思考与探索;翔实的操作体验和深层的认知需求协同作用下的数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建构数学模型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在操作中丰富模型体验

概念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尤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掌握,也容易混淆。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做具体的、形象化的演绎,将静态的描述转化为动态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发源、依托并超越操作活动。通过操作获得直接的感性体验与认识;在有层次、多维度的操作体验中逐步丰富表象、感悟属性;凭借“操作—思维,思维—操作”的不断往返交替与螺旋上升,助推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本质领悟与理解。

如《认识周长》的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在二维平面图形中研究一维长度的概念,对学生而言具有认知上的挑战,其关注点和思维都难以聚焦,认识也难以清晰、到位和深刻。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并顺应先前认识图形的经验与顺序———由体到面,做进一步的递推,再由面到线逐步建立起一周边线长度———周长的概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经历一些必要的操作活动,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体验“做中学”。首先,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卡通贴画的边缘描一描,并从卡片上剪下来,剪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你沿着什么剪的?从哪里剪到哪里?卡通贴画的边缘,也就是边线在哪里?”在描、剪、指、说的过程中体会“边线”“一周”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书本、课桌、树叶、硬币等物体表面的“一周边线”,并且比较它们的长短;再让学生独立描一描平面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不规则图形)的边线,帮助学生从实物到平面图形,完整地建立对“一周边线长度”———周长的理解。最后,再设法让学生量一量树叶的周长、树干的周长,在化曲为直,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式、拓展的操作体验中,丰富和完善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

概念教学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内涵,二要让学生厘清、界定其外延。由于二者往往会交织于概念模型形成的过程之中,常常需要通过分层操作、专项操作让学生在丰富模型体验的基础上完善、深化对模型的认知。

三、在操作中生成模型表征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表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

学生的操作过程是一种思维的外化过程,常常能够助推其直觉思维和具体形象(表象)思维;学生在操作过程的体验,对操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基于操作结果的分析与感悟,常常会内化为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或图式。随着表象的不断丰富和逐步精致化,则会进一步深化为理性经验和认识,实现图式表征到意义表征的飞跃。

如《搭配的规律》的教学,出示图片信息:2件上衣和3条裤子;呈现问题:一件上衣与一条裤子搭配,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先让学生借助实物图片摆一摆,通过实践操作获得直观经验;再把自己的想法设法在本子上表达出来;然后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数学思考:有的用文字一一列举,有的用符号(字母、数字、图形等)来表达,还有的用连线方式呈现……最后,通过比较、概括达成共识———用连线的方式表达(如图1)。这种几何直观的图式兼具形象性和过程性,在后续解决类似于“4个素菜与2个荤菜,1个荤菜搭配1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之类的问题时,学生便能运用。

搭配图式是一种直观化的操作模型,它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抽象概括,成为更为上位的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符号化的数学模型。如将上述搭配图式提升为乘法原理的数学模型:这类图式还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上例变成20件上衣和30条裤子,运用搭配图式还方便吗?能改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20×30)此类问题的解决能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吗?(a×b)在搭配图式的运用与拓展中,乘法原理的数学模型水到渠成。

操作活动常常起始于某个特定的情境和特定的实物,但不能仅仅止于操作过程的经历和结果的获得,也不能只停留在直观感性和直觉思维层面。实施操作活动以后,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自己操作的所获所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交流,通过比较、分析,强化对表象的认知,并利用表象架设桥梁,通过对表象的符号化、数学化,实现操作活动的思维内化,逐步建构学生头脑中关于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数学模型。

四、在操作中完善模型建构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研究数学的思维模式与思想方法,体验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其间,常常要以操作的阶段性结果为基础,做进一步的分析思考、猜想验证、交流切磋,实现数学模型的逐步修正、拓展与完善。

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首先明确研究方向:边上的钉子数与图形的面积的关系(如图2)。然后,通过观察填表、分析数据,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多边形的面积是边上钉子数的一半,即S=n÷2)。接着,学生在钉子板上自由构图,验证所发现的规律,并引发冲突(如图3):“为什么先前发现的规律在这里不适用了呢?”通过操作、比较发现:当图内只有1枚钉子时,即当a=1时,S=n÷2。

“当a=2时,多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边围边研究。学生运用前期研究成果,迁移先前操作活动经验,得出当a=2时,S=n÷2+1。据此发散:当a=3、4……时呢,有规律吗?能一一验证吗?需要一一验证吗?有什么规律?探索活动从动手操作的有限层面跃升到类比推理的无限境地,学生亲身经历类似数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思辨、猜想、验证、推理活动,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逐步修正、拓展与完善数学模型,获得“操作—发现—推理”的数学学习与探索的方法启迪和历练。

五、在操作中助推模型升级

操作活动不只是单纯的“动手”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迪与促进,实现外显动作与内隐思维的双向互动,促使“操作的思维”和“思维的操作”螺旋上升。以问题解决为行为驱动,以操作过程和阶段性结果为思维载体,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反思等活动,不断实现对已有数学模型的创造性改造,逐步创生出新的数学模型。

如《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根据单式统计表(如图4)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然后分析数据,回答“哪个兴趣小组男生最多?四个兴趣小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等问题时,发现往复观察、比较的不便,产生组合、重构新的统计表的需求。学习小组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有的把4张单式统计表纵向排列(如图5),以解决数据对比不便的问题;有的在将四表第一横栏合并(如图6)后,发现数据对比十分方便,但同时产生了数据与组别无法对应、标题如何合而为一等矛盾;有的则更进一步,提出交代男生总数、女生总数以及总人数的设想……学生操作、反思、重构,最终形成复式统计表,从而实现了对数学模型的改造升级。

操作模型 篇2

缸体零件图如图56所示,

图56 缸体零件图图形分析该缸体零件图形由缸体、座、腔体以及缸体顶上两个半圆凸台和孔所组成。从左主视图中可看出缸体和其内的腔体均为回转面生成,底座为长方体并有一个矩形通槽,四角圆角半径为R=10mm,并且有4个沉孔和2个定位孔组成。其创建的操作方法如下:(1)利用“旋转”命令,将主视图右边的凸台、以及下面座图形去掉,旋转生成圆形缸体和内部直径为40和35mm的腔体造型。(2)将左视图中的上面圆的图形去掉,然后,连接上边线,拉伸生成座的造型。(3)将沉孔以中心线为准绘制成沉孔图形的一半封闭图形,旋转求差生成沉孔造型。再利用引性阵列生成其余3个沉孔。具体的创建操作如下:(1)除轮廓线(粗实线)图层打开,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或者保留可见轮廓线,而将其余全部删除。图57 修改后的图形(2)绘制封闭的图形。 将修改后的图形经过添加线段而构成封闭和图形后,然后,生成5个面域,如图57所示。(3)旋转生成缸体和腔体造型。 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选择“图形1”,以图形最下边的线段为旋转轴,按回车键后,创建出如图58所示的缸体和腔体造型。图58 创建缸体造型                       图59 创建底座造型(4)创建底座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拉伸”按钮,选择“图形4”,输入拉伸值为60mm,创建底座造型如图59所示。(5)旋转生成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分别选择“图形2”、“图形3”、“图形5”,以各自的旋转轴线旋转生成回转实体。如图60所示。图60 旋转生成实体(6)圆形阵列。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阵列”按钮,在“阵列”对话框中选择“环形阵列”类型,以缸体的原心为环形阵列的中心点,设置数量为“6”,选择图形3生成的旋转实体,单击“确定”按钮,生成环形阵列。(7)运用“差集”命令,先选择缸体实体,回车后,再选择环形阵列创建的6个圆柱体,回车将6个圆柱体减去后,生成缸体前端面上的6个M6深14mm的螺纹底孔造型如图61所示。图61 创建前端螺纹底孔               图62 调整缸体至合适的位置(8)创建缸体上的两个半圆形凸台。其操作如下:① 调整视图方向。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西南等轴测”按钮,然后,单击“动态观察”工具条上的“自由动态观察”按钮,旋转视图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如图62所示的位置,② 建立UCS(用户)坐标系。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按回车键,再输入:N 新建用户坐标系,再按回车键,输入:3 即用3点确定坐标原点。用鼠标捕孔的中心点,将坐标原点设置在圆心处,如图63所示。图63 建立UCS坐标系                     图64 绘制图形③ 绘制图形。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15mm的圆,绘制的图形如图64所示。④ 创建一个面域。 用“面域”命令,选择图形,回车后,生成一个面域。⑤ 将生成的面域和旋转生成镜像至右边。如图65所示。提示:镜像可在前视平面内进行。图65 镜像实体             图66 创建半圆形凸台造型⑥ 拉伸面域创建半圆形凸台。选择左边的面域向下拉伸4mm。 再选择右边的面域向下拉伸15mm,再利用“并集”命令,创建缸体上左、右两边的半圆形凸台造型,如图65所示。⑦ 利用“差集”命令,将旋转生成的实体从缸体中减去,创建孔造型,如图67所示。移动前                移动后    图67 完成缸体部分的创建               图68 实体的平移(9)创建底座上的沉孔造型的操作:① 移动图形5旋转生成的实体。利用“M”(移动)命令,将实体向前移动10mm,结果如图68所示。② 实体的矩形阵列。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阵列”按钮,选择“线性”阵列类型,设置参数如图69所示。选择移动后的实体,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实体线性阵列如图70所示。③ 利用“差集”命令,将线性阵列后的4个实体从底座上减去,创建4个沉孔造型。④ 底座4条垂直边圆角,圆角半径R=10mm,完成的底座造型如图71所示。图69 设置矩形阵列的参数图70 生成矩形阵列                     图70 完成底座的创建(10)缸体与底座的合成操作:① 在“前视平面”内,利用“RO”命令,将底认旋转90度。② 标注尺寸后,以标注的尺寸为移动的依据,如图71所示。③ 以缸体右边的边线为基准,移动后完成整个缸体的创建,如图72所示。图71 标注的尺寸 图72 缸体零件实体模型

在操作中分层细化模型思想 篇3

[关键词]多边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分层细化 模型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42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且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多边形,因此单纯识别多边形对学生来说是较为轻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已经认识的图形和未认识的图形,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课教学的关键。为此,课堂上我通过描一描、围一围、画一画三个不同要求的操作,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细化对多边形的认识,使学生顺利、正确地建立了多边形的模型思想。

一、结合经验,建构多边形的模型思想

教学片断:描一描

师(出示例题图,如右):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一个和三角形边数相同的图形吗?(生观察)

师(启发):要清楚地表示出自己找到的是哪个图形,可以用笔把它描出来。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和它们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先找一找,再描一描。

师(出示 ■) :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它们是几边形?你能在窗格图案中找出和它们边数相同的图形吗?

师(总结):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是由几条边围成的。

……

反思: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四个步骤,即观察物体——建立表象——抽象图形——建立模型。在本节课中,我将例题通过四个问题逐步展开,引导学生在观察例题图、描一描和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四边形,认识到“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四边形的方法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五边形、六边形,并且推导出七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多边形。学生通过描一描等操作,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多边形的模型,并且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是由几条边围成的”这样的认知。在这样逐步细化的教学中,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构建了多边形的模型体系。

二、动手操作,巩固多边形模型思想

教学片断:围一围

师(出示右图):钉子板上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生答略)仔细观察这三幅图,你觉得哪几枚钉子特别重要,不能缺少?

生1:我觉得拐点的钉子特别重要。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什么是拐点的钉子。(生上台指)

师:你能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吗?要特别注意拐点的钉子哦!

……

反思:认识是操作的前提,学生只有深入地认识多边形的特征,才能在操作中准确地围出多边形。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重要的钉子。学生在自己观察、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拐点的钉子很重要,进一步巩固了脑海中的多边形模型。其实,这里学生所说的拐点就是以后要学习的“角”。

三、不断尝试,发展多边形的模型思想

教学片断:画一画

师:你能把一张四边形纸分成两个三角形吗?先动手画出一条线,再沿着这条线折一折。(生动手操作)

师:能把这张四边形纸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吗?(生答略)

师: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请你动手画一画。

……

反思:这节课,引导学生能够将多边形各图形之间建立联系,巩固深化多边形的模型思想,既是我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我安排了三道层层递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联系,掌握方法。同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四边形,保证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图形都是不一样的,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方法后再小组讨论,最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找出方法,建立联系,深化思想。

总之,将操作运用到认识多边形的每一步,将多边形模型思想的建构逐步细化,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是我在教学“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课的深刻体会。

凸显操作策略 完善模型建构 篇4

一、利用生活素材, 激发参与操作

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内涵, 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注重学生行为与情感的参与, 创设具体操作活动情境, 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 引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实践操作, 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动手、动脑、动眼,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多种多样的表象, 发展数学形象思维, 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推动逻辑思维的展开,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意义。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将教材中的内容展示出来, 进一步配合教材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补充和开发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辅助教学。

例如, 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例3时,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16个苹果学具动手摆一摆, 做到: (1) 1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几个苹果? (2) 把每份中的8个苹果, 再平均分成4份, 每份几个?怎样列算式?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 经过互动交流后, 各小组对各自操作结果进行小结, 小组代表上台叙述操作经过, 教师根据学生的解说, 利用多媒体屏幕进行演示。教师要求学生边观看屏幕上的演示, 边认真进行思考, 列出了算式:16÷2÷4=?学生叙述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再把每份苹果平均分成4份, 一共分成8份。教师继续提出挑战:“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现在每份几个?又可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 认真进行探索。”学生又一次动手操作探究后, 列出了算式:16÷ (2×4)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算式: (1) 16÷2÷4=? (2) 16÷ (2×4) =?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最后,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探究, 从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素材和已有的活动经验, 创设形象的操作活动,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内化知识, 有利于学生拓展数学思维, 加深对数学表象的理解。

二、内化操作经验, 丰富数学经验

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数学表象, 来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学生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是按照“动作认知 (操作水平) →图形认知 (表象水平) →符号认知 (分析水平) ”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 亲身通过操作活动, 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 重视积累数学的表象经验, 帮助学生联系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符号, 不停留于具体直观思维, 进行适度抽象, 促使学生建立起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数学表象, 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连续、流畅,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角度寻求建构与数学意义相一致的数学模型。

例如, 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教师在多媒体屏幕出示题目:“一根不锈钢管有若干米长, 张小明用米尺从不锈钢管的一头量到5米处作一个记号a, 又从不锈钢管的另一头量到5米处还是作一个记号b, a与b之间的长度是这根不锈钢管的1/4, 这根不锈钢管有多长?”学生认真研读题意,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题意, 动手画一画线段图, 通过讨论、分析说理, 寻找量率的关系, 呈现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1) 5×2÷ (1+1/4) =8 (米) ; (2) 5÷[1/4+ (1-1/4) ÷2]=8 (米) ; (3) 5÷[1+ (4-1) ÷2]×4=8 (米) 。又如, 教学“用小棒拼摆图形”时, 教师提出:“摆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 摆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为什么?”生1:“需要9根, 用乘法算出来的。”教师提出挑战:“能不能用这9根小棒摆出更多的三角形?”学生动手摆起小棒, 用9根小棒摆出4个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 教师提出:“如果运用计算方法, 要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现在减少了几根?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自己摆出的图形, 相互进行探究, 生1:“这些三角形都连在一起了。这根小棒是这个三角形的边, 也是另一个三角形的边, 减少3根。”生2:“这两个三角形共用一根小棒, 这两个三角形也共用一根小棒, 减少3根。”教师要求学生想象:“如果一直摆下去,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又会是什么图形?”“谁能用最少的小棒摆出两个长方形?”在动手操作活动中, 学生发现如果“共用边”用的小棒越多, 节省的小棒就越多。通过内化操作经验, 逐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估计、判断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锤炼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完善了数学模型的建构。

三、优化操作策略, 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对于学生的学习, 仅仅是经历还不够, 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 将活动所得内化和概括, 最终培养成思维能力。教师应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 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水平, 精心设计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突出思维的本质, 做到密切联系手与脑, 让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 把外部的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智力, 以这种内化方式, 训练学生能够借助表象思考能力, 有效地拓宽数学思维活动空间,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数学知识模型。

例如, 教学“面积单位”时, 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 教师要求学生在硬纸板上分别剪出一个1平方厘米和一个1平方分米纸板, 并在操场上画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 指导学生一边操作, 一边思索与探究:“要剪成什么形状?画成什么样子?边长有多长?剪出来和画出来的图形有多大?”这种实践操作活动, 学生认识三个面积单位的空间意义, 由具体直观经验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经验, 凸显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又如,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出示题目:南方制药厂生产一种药品, 每片12粒药品, 药盒外包装标注3×4, 你能猜出这片药粒是怎样排列的?学生根据题意运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生1摆出横4竖3, 列出算式为4×3, 表示4个3相加;生2摆出横3竖4, 列出算式为3×4, 表示3个4相加。教师进一步提出:“还有哪些不同的摆法和相应的算式?”这种拓宽思维的操作活动,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获得训练, 快速地完善数学模型的建构。

摘要: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的精髓, 有条理地分析优化操作策略, 让学生亲历数学模型建构过程, 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模型比较研究 篇5

巴塞尔委员会提供了3种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 (BCBS, 2003) :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度量法。新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高级计量模型包括内部计量法 (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es) 、损失分布法 (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es) 和计分卡法 (Scorcard Approaches) 。新协议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损失数据、外部损失数据、情景分析和定性指标, 自主开发操作风险计量模型。

资料来源:Toshihiko Mori, Eiji Harada;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Operational Risk Capital Charge, March 14th, 2001.

1.1 基本指标法

基本指标法是指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 (用α表示) , 计算公式如下:

ΚBIA=GI*α (1)

其中, KBIA是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 GI是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α是15%。

1.2 标准法

它与基本指标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方法将金融机构的业务分为8个产品线, 计算各产品线资本要求的方法是用银行各产品线的总收入乘以一个该产品线适用的系数 (用β表示) 。β值代表行业在特定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产品线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的简单加总, 计算公式如下:

KTSA=∑ (GI1-8*β1-8) (2)

其中KTSA是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 GI1-8是按基本指标法的定义, 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过去3年的年均总收入, β1-8是由委员会设定的固定百分数。

1.3 内部计量法

将银行的操作风险暴露分解成一系列业务种类i和风险事件类型j, EI (i, j) 表示i类业务在j类风险事件下风险暴露的规模或金额;PE (i, j) (Probability of Loss Event) 表示i类业务在j类风险事件下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LGE (i, j) (Loss GivenEvent) 表示i类业务在j类风险事件下操作风险发生的损失程度;参数γ (i, j) 则是将i类业务在j类风险事件下的预期损失EL (i, j) (The Expected Loss) 转化成资本配置要求的转换因子。则该产品线/风险类型 组合的预期损失 (EL) 为:

EL=EI×PE×LGE (3)

即操作风险资本配置要求为:

K (i, j) =∑i∑j[γ (i, j) ×EI (i, j) ]=∑i∑j[γ (i, j) ×EI (i, j) ×PE (i, j) ×LGD (i, j) ] (4)

该方法是假定预期损失 (损失分布的均值) 和意外损失 (损失分布的尾部) 之间具有固定和稳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可能是线性的, 也可能是非线性的, 即资本配置要求是预期损失的复杂函数。

但是, 此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即转换因子决定于整个行业的损失分布, 而单一银行的风险损失分布不可能与行业损失分布恰好一致, 可以考虑用风险剖面指数RPI (Risk Profile Index) 来调整利用内部度量法计算出的资本金配置水平。风险剖面指数反映的是单一银行风险损失分布的意外损失 (UL) 与预期损失 (EL) 的比率, 即UL/ELULEL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多种因素, 如交易规模的分布、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的严重程度等,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风险控制环境的条件函数。公式如下:

K (i, j) =∑i∑j[r (i, j) ×EL (i, j) ]=∑i∑j[r (i, j) ×EI (i, j) ×PE (i, j) ×LGE (i, j) /RPI (i, j) ] (5)

1.4 损失分布法

损失分布法的模型的考察思路是银行根据损失的历史数据, 来估计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在这个基础上来计量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具体风险损失的计算由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强度组成, 分别为损失强度分布模型和损失频率模型。

损失分布法隐含了不同的风险类型和损失事件是正相关的假设。而现实中更多的情形是介于绝对正相关和彼此独立之间的情形, 并且这样的计算往往会高估银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通过将描述多元随机变量相关结构的方法运用到值的计算中, 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对操作风险进行简单加总计算风险资本出现的误差问题。为了得到操作风险损失的累积损失分布函数, 较为常用且效果较好地是基于的蒙特卡罗方法。

1.5 记分卡

在记分卡方法下, 银行的业务同样被划分为若干种业务类型和事故类型。银行首先依据行业标准为风险制定一个初始值, 然后通过记分卡法不断修正, 使其更能反映潜在风险和适应不同业务类型的风险控制环境。与其他高级衡量法相比, 记分卡法较少依赖于历史数据, 而更多偏重于全面的定性分析。同时, 记分卡法必需建立在良好的定量基础之上, 并通过历史数据来确证其风险评估。

记分卡方法的关键在于设计出切实可行的, 能够充分反映风险状况的评估打分指标。评估专家通过对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 如内控因素、人员状况、内外部环境、硬件设施以及历史风险损失等给每一类操作风险记分, 得到风险发生可能频率和损失严重程度的估计。这样可以计算出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用记分卡法计算操作风险的方法可以表示为:

K (i, j) =EI (i, j) ×ω (i, j) ×RS (i, j) (6)

其中EI代表风险暴露, 也就是某个业务线上操作风险的敞口是多少;RS代表风险评分 (risk score) , 表示某种类型的操作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ω是一个比例因子, 即每次发生操作风险后可能损失的比例。操作风险非预期损失可以按照预期损失的一定比例推算, 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或通过记分方式直接给出估计。

1.6 极值理论

操作风险的极值理论法是专门用来衡量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的尾部即损失极值的方法。它可以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 依靠样本数据, 得到总体中极值的变化性质, 具有超越样本的估计能力。

极值理论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 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它主要包括两类模型:BMM (Block Maxima Method) 模型和POT (Peaks Over Threshold) 模型。BMM模型主要对块最大值 (block maxima) 建模, 在BMM中, 极限型定理保证了块最大值的极限分布为广义极值分布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GEV) 。BMM模型主要用于处理具有明显季节性数据的极值问题上, 对数据进行分组, 然后在每个小组中选取最大的一个构成新的极值数据组, 并以该数据组进行建模, 它对数据要求较多。而POT模型则对观察值中所有超过某一较大阈值 (threshold) 的数据进行建模, 这一阈值的超出值的极限分布则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POT模型通过事先设定一个阈值, 把所有观测到的超过这一阈值的数据构成数据组, 以该数据组作为建模的对象, 对数据要求的数量比较少, 它可以进行单步预测, 给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VaR的估计值。由于POT有效地使用了有限的极端观测值, 它被认为在实践中最有用的模型之一。

1.7 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是一个带有概率注释的有向无环图。这个图模型能表示大变量集合的联合概率分布, 可以分析大量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贝叶斯方法的学习和统计推断功能, 实现预测、分类、聚类、因果分析等数据采掘任务。

关于一组变量x=x1, x2, ……xn的贝叶斯网络由两部分组成:一个表示X中变量的条件独立断言的网络结构S;与每一个变量相联系的局部概率分布集合PS是一个有向无环图, S中的节点一对一的对应于X中的变量, 节点之间缺省弧线表示条件独立。SP定义了X的联合概率分布。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 第一步, 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第二步, 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根据概率乘法公式有

p (x) =i=1np (xix1, x2, ……xi-1)

Pai表示变量xi的父节点集, 则

p (x) =i=1np (xiPai)

于是, 为了决定贝叶斯网络的结构, 需要: (1) 将变量x1, x2, ……xn按某种次序排序; (2) 决定满足式 (2-2) 的父节点集Pai (i=1, 2, ……n) 。

从原理上说, 如何从n个变量中找出适合条件独立的顺序, 是一个组合爆炸问题。因为要比较n!种变量顺序。不过, 通常可以在现实问题中决定因果关系, 而且因果关系一般都对应于条件独立的断言。因此, 可以从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划一个带箭头的弧来直观表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步, 指派局部概率分布p (xiPai) 。在离散的情形, 需要为每一个变量Xi的父节点集的各个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显然, 以上各步可能交叉进行, 而不是简单的顺序进行可以完成的。

2 模型的比较

基本指标法简便易行, 以银行的总收入作为单一的指标,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过于简单, 计算出的监管资本较高, 而且不同风险管理状况的银行都使用统一的α不能发挥操作风险管理的奖优罚劣机制, 此类模型另一缺陷是操作风险的暴露与总收入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只能反映部分操作风险, 不利于加强银行的相关内控管理建设。因此, 巴塞尔委员会不鼓励银行使用这一方法, 认为基本指标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小银行。

标准法对银行业务进行了划分, 使用了反映不同业务类别风险特征的β值, 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基本指标法的简单延伸, 没有克服基本指标法的缺陷。由于同一业务类别的不同损失事件类型的风险分布是不同的, 标准法没有对不同的损失事件类型加以区分, 使用同样的β值, 计算出来的各业务类别的操作风险不能与商业银行实际存在的操作风险相匹配。标标准法适用于还没有建立内部损失资料和符合内部评估法的银行。所以标准法是我国商业银行量化操作风险的短期努力方向。

内部衡量法在标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每个业务类别划分成7种损失事件类型, 对于每个业务类别/损失事件类型组合, 银行可以使用自身的损失数据来计算该组合的预期损失。内部衡量法下的监管资本是通过假设非预期损失与期望损失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 (线性或非线性) 而得出, 监管资本的大小能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损失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不同于前两种模型直接用风险暴露指标 (总收入) 作为损失数据的近似替代, 并且假设风险暴露指标与最大可能损失之间有线性关系的做法。内部衡量法最大的缺点是一概假设期望损失与非预期损失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 不符合损失分布事实上的具体特征, 是其较大局限。另一方面内部衡量法的使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如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等, 同时此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一大障碍是损失数据的不足。但是, 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损失数据。内部衡量法是通过对预期损失的计算, 然后通过非预期损失转换系数算出银行所需的风险资本, 从图形上来看是偏重于研究图形的左半部分。

损失分布法采用了整体损失分布概念, 通过计算VaR直接衡量非预期的损失。损失分布法与内部计量法的区别在于损失分布法直接根据历史的损失数据对非预期损失进行估计。而内部计量法是假设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进而通过预期损失来估算非预期损失。从目前的情况看, 这种方法尚存在两大缺陷: (1) 数据问题。损失分布法是对所需要采集的操作损失数据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要提高资本金度量的精度, 需要外部数据的补充。高额/低频的损失事件构成了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主体。但是, 外部数据库一般只记录极端损失, 即损失额最高的部分, 并且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处理。这样, 综合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进行的损失分布估计会偏向于高额损失, 因而计算出来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会严重高估。 (2) 操作损失分布的尾部量化问题。LDA中广泛运用了VaR, 但VaR本身存在不足之处, 即没有考虑阈值水平以上操作损失二维分布中的低频、巨额的尾部分布部分。目前LDA对于另一维 (高频、低额部分) 已能建立精确的模型, 并且对未来预期损失做出较为准确的估算, 但针对低频、巨额损失事件的度量误差较大, 而这应该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和防范的重点。另外损失分布法并没有考虑各个业务类别/损失事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损失分布法比较复杂, 目前, 还没有损失分布模型的标准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代表了今后操作风险测度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不具备采用损失分布法的条件。损失分布法研究区域涵盖了风险分布除尾部以外的大部分区域。

计分卡法简单易行, 采用计分卡法, 银行可以更早地进行操作风险量化, 不必等到内部数据库建成或利用外部数据。计分卡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是西方国家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 计分卡法最大的缺陷在于过分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 缺乏客观性。计分卡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完全取决于设计这种方法的专家, 因为这种方法所选取的指标和每项指标的权重都靠专家的经验来决定, 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计分卡方法研究的区域是整个风险分布的中间部分。

极值理论利用有限的极端观测值, 对观测值中所有超过某一较大阈值的数据进行建模, 直接处理损失分布的尾部, 没有对损失数据预先假设任何分布。运用极值理论计量操作风险必须面对一系列的不确定性。这包括: (1) 参数不确定性。即使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数据来处理以及有很好的模型, 参数估计仍存在标准误差; (2) 模型不确定性。可能有很好的数据, 但模型很差。利用极值法至少能处理好一类模型, 但它们在高阈值上才适用, 从而不得不考虑阈值的设定问题; (3) 阈值的确定比较困难, 阈值的确定难度较大, 极值法的关键是设定一个最优阈值, 当所选取的参数超过该阈值时, 纪录下来作为极端情况的样本数据。通常情况下阈值越大越好, 但较高的阈值又使得过量损失数据较少等。 (3) 数据不确定性。由于只有少数点进人尾部区域, 因此难以有充足的数据满足统计要求。极值理论只考虑对尾部的近似表达, 而不是对整个分布进行建模, 侧重于研究图形的右半部分, 即尾部特征。我国商业银行损失数据的积累不足, 而且极值法的运用成本过于高昂, 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具备使用这种方法的能力。

贝叶斯网络以损失数据为基础, 贝叶斯网络的方法是基于贝叶斯概率理论。模型中变量的状态设置可以细分, 也可以加入体现不同业务类型和事故类型的影响变量。贝叶斯网络模型基于不确定性状态下的推理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另外, 模型中的过程描述可以融入情景因素。

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模型的选取

为确保操作风险管理活动被很好地理解和执行,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同时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 选取适宜的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

(1) 首先建立一套相对简略的、但是比较完整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基本覆盖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缓释、监控、报告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 从相对简略的领域出发, 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完善, 扩大其覆盖的操作风险的领域。

(2) 基础数据的搜集和积累。操作风险管理需要信息系统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 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 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应当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运用先进的量化操作风险方法是巴塞尔委员会的倡导趋势, 应当先作好基础工作, 为先进方法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选取恰当的操作风险衡量方法。新协议提供了3种不同的计量方法, 这3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商业银行可对这3种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估, 考虑在本行实施时所需要配套采取的各项措施, 以选取适合自身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从长远来看, 商业银行应着手建立损失数据库, 积累损失数据, 为早日过渡到先进的计量方法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建立商业银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操作风险的模型和内部程序,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 定量评定操作风险, 提取相应的资本准备, 坚持科学发展和理性经营。

情感语言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研究 篇6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数据的情感分析模型, 这个情感分析模型基于几个词汇本体的组合: (1) 自然语言处理信息交换模式 (NLP Interchange Format, NIF) [1], 这种模式提出了一种在万维网上利用URIs描述文本、引用文本的方式; (2) 本体词汇模型 (Lexicon Model for Ontologies, Lemon) [2], 这种模型提供词汇信息, 提供不同领域词汇信息的区别或同词不同义之间的区别; (3) 情感模型Marl[3], 将词汇入口或词义与一个情感信息相连。

1 自然语言处理信息交换模式

探索NLP工具的特长, 并使它们协同工作是很困难的, 特别是这些工具接口及输出还采用了不同的格式。因此, 一旦一些特定的工具被集成, 这个集成通常是不能被其他人重用的。为了简化工具之间的组合, 提高他们之间的互操作性, 促进关联数据的使用, 提出了NIF。NIF是一种基于RDF/OWL格式的模型, 这种模型为NLP工具之间、语言资源之间以及语言资源注释之间提供互操作。这种互操作是通过NLP工具使用RDF来交换文本文档的注释来实现的。下面是一个NIF的例子, 这个例子中, NIF提供两种URI模式, 用来将字符串表达成RDF格式的资源。例如, “Berlin has a new mayor!”这个句子中的Berlin被两种不同的NLP工标注, 即OLi A和DBpedia。

2 本体词汇模型

当前语义网中, 存在大量可用本体, 但是这些本体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1) 现有语义网标准能够提供的描述这些本体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完善, 通过NLP应用开发利用这些本体资源, 需要更全面更完善的本体信息。 (2) 虽然存在大量可用的描述了大量语言信息的词汇资源, 但是这些数据格式不统一, 并且这些数据与本体和其他资源连接起来很困难, 一是当前的语义网标准不够用, 二是大量词汇资源的数据格式不统一。于是提出了Lemon模型, 该模型能够共享语义网的术语和词汇资源, 也能连接到已存在的本体提供的语义表示。Lemon模型能够简洁描述已存在的词汇资源;结合标准的NLP工具, 根据Lemon模型能很容易地为领域本体生成新的词汇;结合生成的及已存在的词汇, 能协作发展为本体实体提供大量的词汇描述。Lemon模型希望能够为任意一种本体描述其语言资源信息。SKOS (Simple Knowledge Organize System) 只擅长于描述词表类本体, 而Word Net以及其他特定领域的语言资源不能描述任何本体。

3 情感模型Marl

多数情感系统在进行情感挖掘、情感分析后将所得到的结果以非结构化的格式发布, 还有一些情感系统建立了它们自己的格式或语言, 就造成了各情感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 数据不能共享。情感模型Marl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通用的网页元数据模式 (本体) , 用一种形式化的模式发布情感挖掘的结果。情感信息由一个统一的方式描述。一是在全网范围内比较和执行情感信息成为可能;二是使用目前的搜索引擎虽然能够找到所期望的情感信息, 但是文本索引在准确度和灵活性上都比不上基于元数据的索引;三是与其他元数据连接, 效用是更大问题。上面这个动机看起来很合理, 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 想指出的是内容提供者发布元数据最大的争论在于:提高元数据在网上或搜索引擎中的可用性。元数据使得查询更准确, 召回率更高, 搜索结果中包含了从以HTML格式发布的元数据中抽取的数据后, 检索效果更明显。通过情感模型Marl描述情感信息, 从而达到了相同的效果。情感模型Marl首先分析了不同种主观数据源, 构造了一种通用模型Marl本体V0.1, 然后分析了封闭环境下的情感特征, 并使用一个企业开放注释系统作为案例研究, 接下来使用新鲜数据来评估Marl本体, 并弥补了发现的一些缺陷。这个特定的模型中, Marl集中了所有数据属性在一个情感类上。在本体设计选择时, 存在一个通用的问题就是:构造特定的概念为领域本体的类, 还是作为文本属性或简单的URL链接, 这个选择很困难。为了充分发挥语义网的潜能, 最好的方法就是构造元数据概念模型, 实体使用特定的本体来描述, 但是真实情况与实际操作有很大差距。因此, 提出了一个模型, 以确保可扩展性, 同时使得更简单实用。

解释情感本体描述问题之后, 接下来展示它们的可能用途以及封闭开放系统之间的不同。

在这个例子里, 情感本体仅仅以文字属性来使用, 结构化的信息 (连接情感文本、情感值、文档) 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即使使用关键词搜索引擎, 发布情感元数据仍然是很有意义的。虽然发现的信息是残损的和不准确的, 但实际中一旦查询到了想要的文本的情感信息, 由于元数据的原因, 对它们作比较和以不同的格式转换都是可行的。而且, 在语义元数据检索方面研究的进步, 利用这种简单的关系可以将搜索查询应用到大数据集上。语义网的一个目标是提供实体查询服务。实体查询提供的是一个确切的概念, 这样用户就会减少在关键词查询中遇到的歧义问题。

4 结语

情感语言资源作为情感分析的重要工具, 情感资源整合作为情感分析的基础任务, 其构建问题逐渐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情感资源整合模型, 介绍了模型中涉及的几种关联数据模式自然语言处理信息交换模式 (NIF) 、本体词汇模型 (Lemon) 、情感模型Marl, 为情感资源整体提供一种基于语义网的解决途径, 下一步将深入进行情感模型的关联数据描述方面的研究。

摘要:情感分析强烈依赖语言资源, 尤其与情感词典有直接关系, 而这些情感词典等语言资源通常是分散的、异构的, 并且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笔者提出一种模型, 旨在: (1) 为情感分析构建一个通用语言资源表达模型, 为基于已形成的关联数据格式 (Lemon、Marl、NIF、ONYX) 的情感分析及服务建立APIs; (2) 建立一个语言资源池, 用互操作的方式使得分散的语言资源及服务能在情感分析中可用。笔者描述了资源池中可用的语言资源及服务, 并列举了几个基于资源池的实例应用。

关键词:情感本体,本体,NIF,Lemon,Marl

参考文献

[1]S Hellmann, J Lehmann, M Nitzschke, et al.NIF combinator:combining NLP tool output[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Engineering & Knowledge Management[C].2012:446-449

[2]J Mc Crae, D Spohr, P Cimiano.Linking lexical resources and ontologies on thesemantic web with lemon[A]//Extended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on the Semantic Web:Research&Applications[C].2011:245-259.

操作模型 篇7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向“管控一体化”模式转变。如何充分发挥数据网络和控制网络的综合优势,实现控制网络和数据网络的无缝连接,构建适合企业特点的控制与管理一体化网络平台,是当今网络技术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

管控一体化模式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通过Web技术与Infranet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企业管、控数据流之间的无缝衔接。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所需的内部网络Intranet通常由3个层次构成[1],如图1所示:最上层是企业主干网,主要承担各类数据的传输任务;中间层是互联网络层,由其完成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底层是局域网络层,主要用于部门内部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及其信息交换。中间层网络和底层网络被称为企业基础网络Infranet,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Intranet的服务质量(Qo S)。而基于Web技术的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企业内部网的可靠性、兼容性以及实时性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效率更是影响系统性能之关键所在。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网络协议来构建高效的Infranet,值得深入研究。

BACnet网络是一种基于BACnet协议而建立的控制网络,而BACnet协议是由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提出的一种数据通信和数据交换协议[2]。该协议以其良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得到众多设备生产厂商的认可和多个国家的支持(如美国于1995年将其确定为国家标准),并于2003年1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接纳为国际标准(ISO16484-5),这也是迄今为止在楼宇设备自动化领域唯一的ISO标准[3]。

虽然BACnet是针对楼宇设备自动化领域定义的网络协议,但其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使得BACnet协议能够适用于更广泛领域的网络控制系统[4,6]。本文拟在通过分析BACnet网络的互操作机制建立相应的互操作模型,以此来说明BACnet网络的广泛适用性,从而为BACnet网络在企业综合自动化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BACnet协议的特点

BACnet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把参与通信的各类设备抽象为标准“对象(Object)”加以描述,并定义“属性(Property)”来说明对象的内容,定义“方法(Method)”或“服务(Service)”作为对象访问的基本手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对建筑自动化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访问均以标准化方式进行(即采用面向对象的描述方法);2.设备检测与控制信息均以消息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3.借用了一组成熟的局域网标准作为BACnet的底层通信工具。

1.1 描述设备的通用化方法

描述设备的通用化方法就是为每一类设备预先定义一组对象,例如模拟输入输出、数字输入输出、日程安排表、控制环路、报警等均可被定义为对象,并可进一步把对象描述为属性集。那么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描述为由不同属性值所表示的可访问信息之集合[8]。例如,一个模拟输入量在BACnet中就被定义为模拟输入对象,其当前值、对象名称、设备类型等信息即构成该对象的一个标准属性集。

在BACnet标准中,目前已定义了18类标准对象和123种不同的属性[2]。每个标准对象至少应包含3个基本属性(对象标识、对象名称、对象类型),每个属性都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对于一些需要通过网络来获取公用信息的设备,BACnet则定义“消息(Messages)”来满足它们之间的通信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无障碍交互。

1.2 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数据通信标准,BACnet协议同样遵守OSI-RM规范。但为了提高网络的通信效率,BACnet采用了精简(Collapsed)的体系结构,仅定义4个层次: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如图2所示。其中,应用层整合了OSI-RM的高四层协议,实现了楼宇自控系统中的通信处理和设备的互操作功能;网络层定义了BACnet标准的高效路由和网络拥塞控制机制;链路层则采用ISO8802-2定义的Ⅰ类LLC协议规程,并将其作为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基准协议;物理层则直接引用了5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标准局域网协议(如Ethernet、ARCNET、MS/TP、PTP和Lon Talk等)。因此,BACnet协议可直接与多种现场总线/局域网协议实现互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并支持星型、环形、总线型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1.3 BACnet协议的服务

在BACnet网络中,设备之间的交互主要体现为协议所提供的服务(Service)。服务是一个BACnet设备用来向其它BACnet设备请求获取信息、命令其它设备执行某种操作、或者通知其它设备有某事件发生所采用的方法。如果说“对象”提供了对楼宇自控设备“网络可见”部分的抽象描述,则“服务”提供了用于访问和操作这些信息的命令。

在BACnet标准中服务是分层定义的。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所需的通信服务,并定义对象的表示、互操作服务规程以及传输数据的编码规则,其中对象表示和互操作服务规程是BACnet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互操作的关键之所在;网络层定义了网络寻址规程和网络层管理服务;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MAC和LLC2个子层,分别为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提供相应的控制算法,并以统一定义的逻辑链路控制层来屏蔽不同介质访问之差异,为异构网络互联定义了一种通用接口,详见文献[3]。

截至目前,BACnet已定义了42个基本服务并将其分为6类[8]:对象访问服务(Object Access Services)、文件上传下载服务(File Access Services)、远程设备管理服务(Remote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s)、事件与报警服务(Alarm and Event Services)、虚拟终端服务(Virtual Terminal Services)、网络安全服务(Network Security Services)。为准确地描述这些服务的功能,BACnet协议定义了4种基本的服务原语: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响应(Response)和证实(Confirm)[2]。任何2个对等应用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均需采用抽象的服务原语(Service Primitive)来表述,因此BACnet的服务描述具有通用性。

综上所述,BACnet协议所提供的服务包含了楼宇自控网络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从静态的观点来看,服务是对“命令”或“消息”及其操作参数的编码;从通信交互的过程来看,服务不仅是对“命令”、“消息”及其操作参数的编码,而且也包含着对接收服务环境配置和服务应答的有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服务对象的状态进行动态描述。因此,BACnet协议是以对象模型为基础、以服务描述为手段,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互操作机制的控制网络协议。在BACnet标准中,以对象模型来定义被访问的实体对象,以服务模型来定义访问实体对象的方法,从而达到以指定的方式间接地访问设备对象之目的。

2 BACnet的互操作模型

互操作是设备之间进行动态交互的一种方式,其实现模式主要有两种: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5]。直接模式采用“命令”方式对实体进行操作,也称“命令模式”;间接模式采用“读-写(Read-Write)”方式对被操作对象的属性进行访问,因此也称这种模式为“读写模式”。对象模型是BACnet互操作的理论基础,抽象化的对象描述方法是实现互操作的技术关键,根据互操作功能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互操作模型如下。

2.1 R/W模型

间接访问模式是对互操作复杂过程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借助于BACnet对象模型把被操作的实体抽象为“对象”,从而屏蔽被操作实体的结构和配置,通过“读-写”对象的属性间接地实现对被操作实体的控制与管理,即BACnet协议以读写访问的方式,实现了对物理设备的互操作[2]。这种基于BACnet对象模型对物理设备实现统一操作的机制,被称之为R/W模型。

R/W模型采用读或写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即只需要使用“读取一个数据项的值”和“写入一个数据项的值”2个基本的命令或2条原语就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操作,并为协议的扩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机制[10]。由于该机制不增加原语的数量,其服务原语条目相对固定,从而保持了协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出于灵活性方面的考虑,BACnet协议定义了有限数目的高级操作命令,可以将这些高级操作命令视为基本“读”、“写”命令或服务原语的衍生产物。

2.2 BIBB模型

BIBB(BACnet Interoperability Building Block)是对BACnet互操作功能进行分解和抽象所形成的基本单元,它是由一种或多种BACnet服务所形成的集合[4]。目前BACnet定义的BIBB模块已达50多个[6]。其目标是为设计者提供一种集成化的互操作描述方法,而设计者无需理解相关技术细节或具体的实现细节,因此可以把BIBB理解为“BACnet互操作功能构造块”。其主要作用是简化网络控制系统的应用需求描述,以便以最小的代价来满足设备互操作的功能需求。

为便于描述互操作功能,BACnet参照ASHARE Guideline13-2000 Specify Direct Control System对B I B B进行分类,并定义了5个互操作域I A(Interoperability Area)[5],它们分别是:数据共享域DS(Data Share)、报警与事件管理域AE(Alarm and E v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日程控制域S C H E D(Scheduling)、趋势域T(Trending)、设备与网络管理域DM(Device and Networks Management)。根据BIBB的定义及分类,不同BIBB为BACnet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例如,支持数据共享域DS的BIBB具有如下属性:读属性、多属性读、写属性、多属性写。读属性服务是为获取单个对象的单个属性值而提供的方法;写属性服务是为保存单个对象的单个属性值而提供的方法;多属性读服务和多属性写服务可应用于同时对多个属性的读取或写入操作,以此来提高设备之间通信的效率。

BACnet的任何一种互操作都可归类到5个互操作域IA之中,反过来每个互操作域都包含着多个BIBB模块。对于复杂的互操作功能描述,可以通过多个BIBB组合来表示。这种通过基本单元组合描述复杂过程的方法,是BACnet标准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描述方法之一[9]。注意,为了能够全面地反映互操作过程中作用双方的对应关系,BIBB总是“成对”出现的,并符合“客户/服务器”模型的要求。例如用A、B代表互操作的双方,当A和B需要实现某种互操作功能时,则选择A、B两类设备都支持的互操作域,并以标准化的模式进行交互。

2.3 集成化的BIBB模型

虽然借助于BIBB可以描述互操作的基本性质,但由于使用到的BIBB数量较多,让用户直接选择恰当的BIBB来说明互操作功能有一定难度。为便于使用BIBB,BACnet根据应用需要把已定义的BIBB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集成,因此定义出6类标准设备(Standardized BACnet Devices)[2,3]:BACnet工作站(BACnet/WS)、楼宇控制器、高级应用控制器、专用控制器、智能执行器、智能传感器等。

一般情况下,基于这6类设备即可以满足构建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的需要。每一类标准设备对应着一组由BIBB定义的互操作功能,一旦选中了某种标准设备,该设备所定义的BIBB均是可用的,因此只要根据不同需求合理选用标准的BACnet设备,所构建的网络控制系统就具有了相应的互操作功能,从而使应用系统的互操作功能描述得以简化。可见,这种描述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让系统设计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应用需求分析及其实现方面,而不是关注网络通信的基本要求。

总之,R/W模型、BIBB模型、集成化的BIBB模型是从不同层面对BACnet的互操作性加以描述,从而解决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相互访问及数据交换的问题。BIBB模型屏蔽了访问的差异性,提供了构造互操作功能模块的通用化方法;而集成化BIBB模型则使得互操作模块的实现得以简化。因此,借助于BACnet的互操作模型可以构建高效的Infranet,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实时交互问题。

3 互操作模型的应用

随着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企业内部需要交互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需求不仅对各类设备之间的交互提出要求,而且对各应用系统之间、应用系统与设备之间的互操作也提出了较高要求。BAS必须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等)进行集成才能实现设备控制信息与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以便BAS的信息能够更直接、更实时地参与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决策[9]。这就要求BAS不仅自身应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而且BAS与其它系统之间也要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而且这种需求是基于Internet的。

显然,上述互操作需求在BAS系统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对BAS进行扩展,才能使其满足Web访问的技术要求。BAS与其它系统进行互操作的关键,在于操作本身的设备无关性,即要求访问设备的方法必须要有通用性。XML/Web Services技术是实现设备无关性的最佳选择,其开放性、标准性和简便性在IT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正在向自动控制领域及其它应用领域渗透。

根据BACnet标准设备的定义,BACnet工作站是实现BAS与其它系统互操作的关键设备。只要对BACnet/WS所定义的基本互操作功能进行扩充,并利用Web Services技术来重新定义BAS的“读/写”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ce),就可以实现不同BAS的集成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7]。虽然BACnet/WS是BACnet标准的一部分,但其定义的API是“协议中立”的,其它标准(如Lonworks等现场总线协议)均可以使用。即BACnet/WS所定义的接口为独立于任何BAS的通用接口,所有BAS均可利用该接口与企业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互操作,更详细描述参见文献[7]。

从B A C n e t/W S实现互操作的方式来看,BACnet/WS是在应用层上定义的通用接口,通过它不仅直接实现了BAS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和互操作,而且这种系统集成方法可以避免由网关集成所带来的网络延时和传输瓶颈问题,从而实现BAS与其它系统的无缝集成,提高信息传输和互操作的效率。从企业内部网的构架体系来看,Infranet是面向控制设备或采用现场总线构建的底层网络,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设备与应用系统的实时交互完成对控制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因此,BACnet定义的“读/写”应用程序接口为这种交互提供了通用化的接口与方法,通过互操作模型可直接与Web服务器及操作台浏览器进行交互,可以满足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对Infranet的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面向对象技术的采用为BACnet互操作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象模型和读写操作模式的建立为互操作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完善的机制,简化的层次化体系结构为互操作和网络互联功能的描述提供了极大便利,而BIBB和IA标准、BACnet设备、互操作测试等技术规范的建立为互操作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BACnet协议的互操作机制而建立的三种互操作模型,为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应用系统的集成和互操作提供了具体方法,对BACnet标准设备的扩充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网络交互能力。因此,基于BACnet网络构建企业所需的Infranet是完全可行的。

摘要:文章从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对Infranet的基本要求出发,简述了BACnet协议的特点。通过对BACnet协议的体系结构、服务描述方法以及互操作机制等的详细讨论,总结归纳出BACnet实现互操作的3种模型:R/W模型、BIBB模型、集成化的BIBB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互操作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给出基于BACnet网络构建Infranet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Infranet,BACnet协议,BIBB,互操作模型

参考文献

[1]周耿烈,胡赤兵,吕红梅,等.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的集成[J].制造业自动化.2007.7.

[2]ANSI/ASHRAE Standard 135-2001,BACnet-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Networks[M].USA,2001.

[3]董春桥.智能楼宇BACnet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Steven T.Bushby,New Tools for Specifying BACnet[J].ASHRAE Journal.2002(3):33-37.

[5]Steven T.Bushby.NISTIR6392,November 1999-Guide to Specifying Interoperable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Using ANSI/ASHRAE Standard 135-1995,BACne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bacnet.org

[6]David G.Holmberg.BACnet Wide Area Network Security Threat Assessment[M].NISTIR 7009,U.S.Department of Commerce,July 2003.

[7]BSR/ASHRAE Addendum c to ANSI/ASHRAE Standard135-2004(Public Review Draft),Available at http://www.bacnet.org.

[8]Paul Vaillancourt,Monitoring Network Aware Sensors Us-ing BACn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VOL.6 No.1,January 2006.

[9]董春桥,李凯.BACnet互操作机制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7

数字图书馆网格互操作模型研究 篇8

数字图书馆与网格都具有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等特征, 因此可以利用网格技术建立一套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 包括:数据交换与通信格式、信息交互协议、资源管理与组织方式、组织原则、用户管理与认证、访问控制等方面, 以便将独立的数字图书馆有机组织起来, 协同工作, 以统一界面对外提供资源服务, 来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

2. DL Grid互操作模型

DL Grid系统通过Globus和OGSA-DAI提供的服务接口, 实现网格资源的发现和采集, 屏蔽了底层物理数据库的分布性和异构性, 对采集的元数据进行清洗和重组, 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逻辑数据库视图, 实现对网格数据资源的透明访问。DL Grid系统在OGSA-DAI的基础上对内实现了元数据的发现、采集、重组和元数据的管理, 对外实现服务发现、数据连接和数据查询处理等功能。

3. 相关技术

3.1 网格资源发现与采集

系统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采用了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资源组织形式, 所有资源均以虚拟形式进行管理。MDS是一种基于网格环境的信息服务框架, 采用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LDAP) 对外提供统一接口, 管理网格中各种资源和服务, 提供方便有效的目录服务。在网格环境中, 由于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统一的资源注册接口来查找和采集网格中资源, 但是资源提供者需要提供自己的静态信息以方便查找, 如库名、base URL、端口号等。这些异构的信息被统一提交到LDAP服务器中, 然后存放到目录服务器中, 这些资源信息是采集服务、查询服务和告知服务的基础。

资源的采集使用org.globus.mds包, 与MDS服务器相连。具体流程如下:⑴连接到服务器, ⑵初始化一个MDS对象, ⑶通过mds.Host Info Lookup, _mds.search执行搜索, ⑷得到MDS所有信息写入XML文件, 并对该文件进行XML解析得到基地址, ⑸把基地址分配给相应采集节点, 执行采集程序。

3.2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借鉴了元数据服务的思想并做了改进, 采用了分层的分布式结构, 把所有资源被划分为多个逻辑域, 每个域的GDSR都和一个元数据服务器 (Domain Meta Data Service, DMS) 相连, 用来存储和管理本域内元数据, 并对本域内的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对所有域建立索引由系统的中央元数据服务器 (Global Meta Data Service, GMS) 统一管理。

中央元数据服务器GMS由两个模块组成:索引服务模块 (Index Service, IS) 和元数据库。其中元数据库中存储了索引信息和系统内每个域的采集到的元数据服务器信息, 索引信息记录了系统内所有逻辑数据库到域元数据服务器的索引。当某个域的DMS不能提供可用的数据服务时或发生错误时, 系统自动将请求转交给GMS, 由GMS分配给其他域的DMS执行。

每个域的元数据服务器DMS可分为由四部分:服务发现模块 (Service Discovery, SD) 、服务日志、域元数据管理模块 (Domain Meta Data Management, DMM) 和元数据库。其中元数据库中存储了域内所有逻辑数据库、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库资源的元数据。DMM模块从GDSR获得注册到本域内的所有GDSF的句柄, 访问GDSF的服务数据元素, 抽取描述数据库资源的信息, 存储到本域的元数据库中。服务日志记录了本域内数据库资源提供的数据服务活动, SD模块用于从服务日志中发现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4. 模型性能分析

针对本文所提出的DL Grid系统, 我们用GT4和OGSA-DAI部署实现。并模拟了4个数据库, 分别为SQL server, My Sql, DB2, Oracle, 通过连接校园网, 来测试网格环境下异构数字图书馆检索及联机编目功能。通过试验我们收割2万条元数据, 在此基础上我们实现了跨多个异构数据库的检索查询服务。通过试验发现在查询条件较少时, 跨多库连接查询时的处理时间要比直接用JDBC连接用时要长, 但是随着查询条件的增加, 在处理时间上的差别是逐渐减少的, 下一步重点是通过缓存机制来提高系统的请求响应时间。

5. 结语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 篇9

从银行诞生的那天起, 操作风险便随之而来。近些年来, 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银行案件频发且损失数额巨大, 操作风险已然成为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2005年以来, 中国银监会便针对我国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 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 对操作风险管理及计量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意味着加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刻不容缓。

二、操作风险概述

根据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所谓操作风险, 是指“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包含法律风险, 但不包含策略风险与声誉风险。”

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分类,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王旭东 (2004) 、张吉光 (2004) 等根据操作风险定义的外延大小, 将操作风险归纳为广义的操作风险 (把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视为操作风险) 、狭义的操作风险 (只有与运营操作相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 。钟伟和王元 (2004) , 李宝宝 (2011) 按照操作风险的定义方式将操作风险分为直接定义与间接定义, 亦与此类分类角度相似。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方法, 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可以划分为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和高级计量法三类, 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包括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极值理论模型、积分卡法以及其它一些新的高级衡量法 (田玲、蔡秋杰, 2003) 。

三、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

在操作风险计量的方法中, 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收集数据和计算方面相对容易。然而, 陆静、张佳 (2013) 指出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着不足:一是假设操作风险资本与银行规模直接相关, 与实际不符;二是不能鼓励银行积极参与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 与目标不符;三是计算出的风险资本相对较高, 对经营不利。

CAPM模型将企业收益中不能被其他风险因素解释的波动性统一归因于操作风险, 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较为笼统, 与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不相符。此外, 其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差, 对操作风险敏感度较低, 同样不利于银行内部管理的加强。

内部度量法与前面的模型相比, 最大的优势在于银行可以使用自身的损失数据来计算监管资本要求, 且其考虑了银行业务间的相关性, 具有一定灵活性。但它对建立损失数据库的能力要求较高, 使用的条件限制很严格且过于保守。此外, 其假设非预期损失与期望损失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 并且假设风险暴露指标与最大可能损失之间有线性关系的做法很容易造成与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单位和损失类型不相匹配, 与实际的损失分布有出入。 (高丽君、李建平等, 2006)

损失分布法是内部度量法的高级版本, 强调建模, 而不是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期作出估计,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可以提高风险敏感度, 能较好地反映银行的业务特性, 但也因此加大了计算的难度。高丽君、杨丰睿 (2013) 认为损失分布法能准确地对操作风险进行估计, 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然而损失分布法的最大的不足是银行操作性风险的数据缺乏可比性和平稳性, 另外, 损失分布法需要假设和模拟具体的损失分布形式, 且没有对可能超过VAR的操作风险损失给出任何预测。

极值理论模型的优势在于直接利用数据处理损失分布的尾部, 而不是对整个分布进行建模, 这就避开了分布假设的难题, 同时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 有助于处理风险度量中的厚尾问题。该模型的最大不足在于数据问题和阈值的确定。由于模型中有较多的参数要估计, 对损失数据的要求较高, 且损失数据需要按照新协议划分好业务类型, 避免损失数据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间出现重叠。而阈值的确定对极值理论模型来说极为重要, 阈值选取过高容易造成可用数据过少, 而阈值选取过低则不能够很好的对尾部进行估计。然而, 极值理论模型基于强有力的统计理论, 目前已经成为评估极端事件尾部概率最有效的方法 (刘晓星, 2006) 。

刘睿、詹原瑞 (2007) [10]认为记分卡法的优势在于把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相结合, 可以综合平衡各类目标, 促进内部沟通、学习和激励, 并且能够对战略管理当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假设和验证。胡剑、李伟杰 (2009) 认为记分卡法较少依赖历史数据, 更多偏重全面的定性分析, 可以用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来反映其资本水平。但是, 作为高级衡量法的一种, 记分卡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定量基础之上, 且由于加入了主观因素, 需要通过历史数据来验证其风险评估。

就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样本数据较少的情况, 高丽君、杨丰睿 (2013) 认为可以采用贝叶斯网络增加推断效果, 由于利用了先验知识, 采用贝叶斯方法有助于解决操作风险损失数据, 尤其是年度极值数据不足问题。但是陆静、王捷 (2013) 发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先验概率的确定往往被忽略了, 而过分强调了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功能。因此针对传统贝叶斯网络方法在先验概率设定中的不足, 他们提出可以采用超级贝叶斯方法, 但由于存在数据收集、网络拓扑结构建设、先验概率设置等诸多挑战, 该方法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且研究领域主要仅停留在操作风险的管理层面。

总之, “自上而下”的方法简单易行, 但其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差, 对操作风险敏感度较低, 不利于加强银行相关内控管理建设, 且从整体层面计算风险资本金, 难以应用在部门或业务单位层面。而“自下而上”法在度量准确性、风险的敏感性和减少监管资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刘峰等, 2013) 。对于业务简单的小银行, 可以选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银行, 建议选用更高级的计量方法。同时, 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业采用高级计量法。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 在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上既应考虑到模型的特征, 又要综合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对模型的选择要及时进行灵活的动态调整。

四、总结与展望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由于操作风险的固有特性及各种模型的局限性, 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覆盖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操作风险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机构和学者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操作风险的量化有所发展。

理论扩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并不是孤立的, 它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从众多复杂的风险事件中区分出操作风险, 同时如何将操作风险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融合, 都需要对操作风险有更好的认识, 有更强大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数据完备。高级计量法是操作风险计量的必然趋势,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对实施高级计量法提出了具体的标准, 其中包括对内部数据的要求和对外部数据的要求。无论是用于损失计量还是用于验证, 商业银行必须具有至少五年的内部损失数据。对于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要求可以适度放宽, 允许使用三年的历史数据。除总损失金额信息外, 商业银行还应收集损失事件发生时间、总损失中收回部分等信息, 以及损失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因素等描述性信息。同时,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应使用相关的外部数据, 包括公开数据、银行业共享数据等, 并书面规定外部数据加工、调整的方法、程序和权限。外部数据应包含实际损失金额、发生损失事件的业务规模、损失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等信息。很显然, 在数据的完备上, 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模型构建。一是从计量模型的有效性上入手, 摒除为了计量而计量的思想, 防范模型风险的发生, 需要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二是从计量模型的适用性入手, 完善具体的模型以更好的适用于中国的商业银行, 如CAPM模型中影响因素的选取、极值度量模型中阈值的选择等。三是从计量模型的创新性入手,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还没有完全适用的模型, 需要计量模型的创新来不断充实操作风险的研究方法。

上一篇:产蛋鸡常见病防治下一篇:新疆民族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