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文化

2024-05-12

都市农业文化(精选九篇)

都市农业文化 篇1

一、北京三大产业融合之价值

从经济价值的视角看,产业融合价值是大都市郊区产业升级、价值增值、居民增收的必然途径。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大都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其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日益增大;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护和改善生态,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又是借助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开发就业潜力、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价值增值的产业。

产业融合提升经济收益见图1。

从美学意义的视角看,三大产业融合是大都市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都市农业是自然之美的产物,生态旅游是社会之美的产物,文化创意则是自然和社会之美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耦合。只有三大产业有机融合,才能创造更为完善的美,满足人们更高级的审美需求,提升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水准。

从生态前景的视角看,三大产业融合是大都市生态平衡、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类资源和环境面临枯竭和损伤的现代社会,都市人的现代生活最短缺的不是工业产品、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现代都市人只有把自身融入生态和谐的环境和消费之中,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所以,促进三大产业的融合,是一个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哲学角度看,三大产业融合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双向作用的必然结果。在人和自然这个统一体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脱离自然的人类社会,同样也没有不存在人类而孤立的自然界。自然因人的需要和情感而变得越来越美丽,人类因自然的给予和付出而变得越来越繁华。所以,促进三大产业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升华的必然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呈现出精神化、心理化、个性化、独特化、时尚化等特点,以都市农业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先导的融合产业迅猛发展,促使三大产业越界融合为新的产业系统。作为体验经济发展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双重产业,三大产业的融合需要创新供给、创新需求和支持条件。

二、北京三大产业融合之内涵

三大产业融合之主体是指从事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客体是指产业融合主体直接作用的对象或目的物,具体而言是指融合型产品。所谓融合型产品是指原来相互独立的产品或模块,通过整合而融合了多个产业属性或功能于一体的新产品。

产业融合涉及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制度等构成要素,因此产业融合的识别可以从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制度融合等变量来加以研究。

1. 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通过衡量技术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产业共享相似技术的程度,或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的程度。在三大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现代农业、旅游和文化创意技术的融合。

2. 企业融合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通过衡量企业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产业的企业行为,或经营内容的相似性程度。企业并购、投资业务、战略联盟及产品销售等都可反映出企业业务内容。因此,在三大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企业的重新组合,即通过市场使农业企业、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实现外部合作;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实现三方合一,在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实现合理分工。

3. 产品融合

融合型产品创新对于产业融合的出现与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判断融合型产品的生产量在多个产业中原有产品生产量的比例,可以反映出产品的融合程度。在三大产业融合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相互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多功能需求的复合型产品。

4. 市场融合

市场是与产品的销售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融合主要是指各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有机配置。

5. 制度融合

宏观层次的产业管制制度对于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微观层次的标准与设计规则和对于产品的融合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三大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区域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有机配合。

三、北京三大产业融合的路径模式及选择

1. 路径模式

(1)政府主导、整体规划设计、开发经营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设计,通过组织整理农村集体农业和旅游资源,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或财政补贴,引入科技和文化创意元素,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例如,北京房山区蒲洼乡政府充分利用深山区的生态资源和政策集成比较优势,统筹规划、设计,整体开发沟域经济走廊。沿议合—蒲洼—宝水—东村10 km沟域,发展沟域林下冷凉经济,打造出一条花果、风景走廊。开发“蘑菇宴”,恢复山梆子戏等特色文化,打造绣挂饰、鞋垫、葫芦烙画等工艺品。建设了花台综合生态观光园、中华蜂科普园、画家写生基地,立足冷凉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已发展成为蒲洼的主导产业之一。解决了全乡近1 200人就地就业,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关闭煤矿后的2 130元,增加到2011年的7 492.6元。政府主导、整体开发建设模式见图2。

(2)市场主导、政策支撑、企业开发经营此类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撑和优质的社会服务来引进社会资金,利用企业集团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由企业整体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典型例子是大石窝镇引进北京天德园种植有限公司和北京腾氏集团公司,正在开发的集会所、休闲、会展为内容的低碳高端沟域经济项目,即美石谷会所、阿尔卑斯农场。引进企业集团合作开发建设模式见图3。

“十一五”期间,北京房山区充分发挥全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生态休闲产业,成功吸引了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首创奥特莱斯、青龙湖国际红酒城、云居寺文化景区等一批重大生态休闲产业项目。截至2011年底,全区已入驻投资10亿元以上的生态休闲产业项目达10个,计划总投资410亿元。目前,还有在谈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生态休闲产业项目北京文化生态城、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佛子庄绿色财富论坛产业园等13个,规划总投资1 000亿元。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房山现代生态休闲产业有望打造成为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房山转型发展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

(3)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集体开发经营该模式主要特点是,在政府科学指导和提供基础服务的基础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理村域农业和旅游资源,吸收社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促进三大产业融合。该模式以霞云岭乡四马台村为典型代表,但其缺点是受村域资金和实力的限制,实现规模经济较困难。

2001年以来,北京房山区四马台村走出了一条“以黑养绿、以绿兴旅、以旅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营业总收入17 221万元,人均纯收入26 502.4元。主要举措是: (1) 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经济。充分利用村内337.3 hm2仁用杏资源,投资3 000余万元,实施年加工能力1 000 t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规模化生产体系; (2) 依托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利用666.7 hm2(万亩)松林资源,实施66.7 hm2(千亩)林下食用菌栽培,在林间地种植中草药黄芩,制作成“黄金茶”,作为特色茶饮,打造知名品牌。在丰富本地旅游市场的同时,开发北京市场,打入国内市场; (3) 发展特色养殖,丰富旅游项目。建“蜂情园”,养殖优质蜂500箱,开发蜂蜜、王浆、花粉等系列蜂产品,演绎蜂产品文化,并发展成旅游项目,供游客参观和购物。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集体开发经营模式见图4。

(4)“政府搭台、村民唱戏”、个体开发经营该开发模式主要特点是在政府科学指导和提供完善服务的基础上,由农村农户个体或合伙开发组织整理现有农业和旅游资源,自发地、小规模地发展以农家乐、农耕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政府主导、个体开发建设模式见图5。

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西3 km,距北京城90 km。该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村落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起伏、蜿蜒雄浑壮观,山势奇异优美。村落坐落于缓坡之上,以龙头山为中轴线,呈扇形延展,依山而建。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山地四合院76套、656间,排列井然、错落有序、布局严谨,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群。爨底下海拔650 m,“背靠龙头浸水,前照金蟾望月”,上有古栈道、双龙洞、花仙池,下有门插岭,还有神龟啸天、蝙蝠献福、佛影照庄,以及笔架、笔峰等。2003年以来,该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古老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引领、示范村民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2011年,全村每天接待中外游人1 000多人以上,高峰时游人达到4 500多人,农民户均年收入3万~6万元,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贫困面貌,成为北京郊区最诱人的美丽乡村。

2. 路径选择

根据前述4种路径和模式,诸因素综合分析比较,列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各乡镇、村庄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抢抓机遇,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路径和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不同路径和模式比较见表1。

都市农业 篇2

摘要:展示了后工业时代都市农业的两大最新版本:市民下乡体验版本和农业进城版本。并揭示其在统筹城乡、发展生态低碳经济中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都市农业 下乡体验农业进城

所谓都市农业,就是与都市(特别是都市消费、环境)深度融合、有效互动、产业化、科技化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比较,都市农业越来越脱离传统的“吃饭产业”层面,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消费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系统,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1]

都市农业包括两大版本:一是市民下乡体验的精英农耕和网游迁移体验;二是农业进城的市民居家农耕和学生校园农耕。

(一)市民下乡体验的都市农耕

市民体验型农业的前身大多是由政府支持、政府或龙头企业出资,高校农学科研精英团队主导设计运营,在城市近郊农村建立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近几年适应市民需求进行扩展提升,在面向市场营销的同时,延伸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

而目前在我国发达都市表现出强劲势头的,则是中国化的“社区

支持农业(CSA)”模式,主要形式为在农村建立的城乡互助合作社、新型农场、市民农园。CSA模式上世纪70年代在瑞士起源,之后在日本得到初步发展,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都有了一定规模,仅北美就有上千个CSA农场,为超过1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在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何慧丽教授等在解决农村问题上的“乡村建设派”,一个被称为“用脚做学问”的农学教授,一个是挂职副县长,带领农民进程卖米卖猪肉的大学教授,基于一方面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增收难,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加剧、渴望健康食品的需求,最初通过联络市民向农民买米包地、建立城乡互助合作社、社区支持农场等,使市民消费群体直接和与农民建立经济合作关系,保证全过程生态种植,自主选择的方式获取耕种果实。

随着2008年以来的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网络社交游戏的火爆,一些生态园区和城乡互助农场对原有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市民也可参与生产和管理: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预付给农民这一年种植的收益,等于变成了农民的股东与农民共同承担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农民则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保证食品的安全。没有中间商环节,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农民增加了收益,消费者得到了有机的农产品。比如由温铁军教授的学生,曾去美国“当农民”,人称“洋插队”的石嫣博士在北京市郊创办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客户类型之一种叫“劳动份额”,客户每家在农场中租有30平方米的土地,周末到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顺便摘取劳动果实。同时城市近郊的农民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得到租金,受雇于农场从事田间管理增加了收入。

有的原生态农场在当地谋求设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在多个方面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树立典型,开拓思路,包括政府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城市资本如何与村民利益结合、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多重社会效益(解决就业、农村老龄化、村集体参与的社会保障体制)等等[2]。

网游迁移版本,是投资者利用农场偷菜游戏造成的文化社会轰动效应,把注意力资本化,将虚拟世界网游搬到现实世界的以盈利为主的最新创业模式。投资者将租得的大片土地划分成小块,由市民领种,亲身体验田间劳作的乐趣;没空打理时由农场工作人员代管,有的农场还配备远程监控设施,消费者在家中也可监控到农作物生长的情形,如果没时间赶来收获,农场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配送当季成熟的果菜。

(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

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包括居家农耕和学生校园农耕。

这两年中国人似乎注定要跟菜较劲。伴随网游偷菜引发的全民大辩论中,2010年的大半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全国范围出现了菜价上涨,于是媒体热炒都市“菜奴”,这时不仅一些老年人热衷小区空地上种菜,更是出现了阳台农业、屋顶农业等新潮农耕形式,显现出居家农耕部落快速崛起的势头。

一些居民见缝插针的利用自家楼下的小区闲置地种植蔬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可以使之更便捷和环保:用生物技术的方法,用本地土生成的土壤中的变成微生物肥和微生物药,改变传统农业,使小区农业不臭,不造成任何污染,这样市民可以就近在小区内搞农业。

更为神奇的是阳台农业,也可叫做空间农业。“阳台农业”利用智能计算机系统创造一个温室环境,通过系统来控制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水分、肥料、温度,与传统农业最大不同是,采用营养液种植无须泥土。人们可以买蔬菜种子和营养液回去自己种菜,真正实现“阳台农业”,既可以体验种菜的乐趣,更可以吃上放心菜,更看重达到观赏美化收获兼顾的多重效果。

迷你农业版本更是将农业精品化、便携化、宠物化。蚂蚁“登堂入室”,成为办公桌上的时尚宠物;卡通盆栽“毛发浓密”,等你来设计百变造型;变色仙人掌在阳光下五彩斑斓„„这就是近来全国玩具市场上独树一帜的新秀——生态玩具,作为此领域的佼佼者,以“生态低碳、创新生活,益智开心、乐中有得”为经营文化的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更是以独有的市场敏锐性拿下了“开心农场”的注册商标。

校园农耕也伴随开心农场网游的风靡渐呈燎原之势,不但许多中小学针对沉迷网络偷菜的孩子现实中却五谷不分,专门开辟“学农基地”,种植瓜菜蔬果,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学校菜园全部由学生自己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使孩子们在“汗滴禾下土”的耕耘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而且在许多大学校园,也开辟出有机农耕实验田,主要由社团同学管理种植有机农作物,学习生态农耕理论并实践。开展农耕志愿者活动,如成长

读书会、品尝会等活动。组织参观有机农场、生态农耕教育基地,在社区做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产品的宣传。

最新版本的都市农业的意义

首先,都市农业将统筹城乡作为题中已有之意。对于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由“外源工业化(过于依赖出口,外贸依存度畸高)”向内源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拉动内需)转型,和新一轮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就业安置、近郊农地流转等,提供了比较乐观的前景和日趋具体的操作模式。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建立起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为都市树起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在新的经济起点上为解“三农”问题打开思路。

其次,都市农业作为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业,代表人类未来发展生态低碳经济的趋势。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年鉴指出,一个新兴的绿色低碳经济已处于萌芽阶段。有人形容,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经济体,相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来说,像一头大象撞入茶杯,旧有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再沿用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中国必然要走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上来[3]。

而都市农业,正是顺应这股“以人为本”的浪潮,善而且美,可以做大,也可缩小,可以走出去观光体验,也可带回家赏玩怡情、教育孩子增长见识,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的特点:多样性、承载性、环境友好性、营销性等,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情感体验、交往教育等融为一炉的综合创新,是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业。

最后,都市农业作为以高科技和生态文化提升传统产业,涉及到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流转,不应回避的是制度体制上存在的瓶颈。特别是在现有集权官僚体制下,一些官员仍然奉行经济和文化上的GDP崇拜和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无视民生和社会舆论,会直接影响到统筹城乡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话语权与利益得失。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四川政协网,2009-01-06

[2]包头土默特右旗原生态农场,新浪博客,2010-11-30。

都市农业文化 篇3

一、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在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其实质是指建立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基础上,融城市与郊区农村为一体,运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实行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大农业生产体系。“十一五”以来,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十分迅速(见下表),分析其成因,主要是:

资料来源:2008年《北京统计年鉴》

⒈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础是都市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目标是形成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北京市农业功能的多样化正是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础。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一些突出特点高度的融合性。传统农业是封闭循环的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业必然向二、三产业延伸,二、三产业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恰恰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⒉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条件是都市消费水平的急剧升级

2007年北京市常驻人口达到1633万,还有流动人口400万,具有消费群体规模大、消费结构层次多、消费质量高、消费需求变化快等特点。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59元。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北京都市型农业的经济、美学、生态等隐性价值也开始显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肺、眼、脑”的需求。显然,要延伸北京都市农业的产业链,要开发北京都市农业多种功能和隐性价值,就必须拓宽产业融合之路,把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起来,实现价值增殖和农民增收之目标。所以,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结构

分析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使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三者融为一体,综合开发和利用了当地资源,改变了单一开发和利用的离散结构,使其结构得以优化,使其价值得以升值。

2. 互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三者形成互为一体的立体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脱离了单一的农业或旅游业的单维性,使之结构不断丰富。

3. 相互提升的功能体系。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三者形成相互提升的功能体系,从根本上脱离了单一的农业或旅游业的片面性,使之功能不断拓展,以满足人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不断提升之需求。

4. 相互渗透的产品体系。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三者形成相互渗透的产品体系,从根本上脱离了单一的农业或旅游产品的惟一性,使之消费产品不断增加,以满足都市居民的生活、休闲、审美之众多需求。

北京郊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而且具有历史悠久的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北京不仅具有众多的风景名胜、自然景观、原生态保护区,而且具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把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条件充分,前景看好。

三、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价值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则是大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则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所谓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即指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大城市消费市场迅速升级条件下,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驱动下和都市农业相互关联的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一种产业发展新范式。

1. 从经济的视角看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价值,是郊区产业升级、价值增值、居民增收的必然途径。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大都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其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愈益增大;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护和改善生态,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又是借助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开发就业潜力、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价值增值的产业。

2. 从美学的视角看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意义是大都市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一切美的都来自于自然和人文的历史性耦合,都市农业是自然之美的产物,生态旅游是社会之美的产物,文化创意则是自然和社会之美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耦合。只有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才能创造更为完善的美,满足人们更高级的审美需求,提升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水准。

3. 从生态的视角看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前景,是大都市生态平衡、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类资源和环境面临枯竭和损伤的现代社会,现代都市人的现代生活,最短缺的不是工业产品、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生态和谐是现代都市人的必然追求。现代都市人只有把自身融入生态和谐的环境和消费之中,方才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所以,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 从哲学角度看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双向作用的必然结果。在人和自然这个统一体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脱离自然的人类社会,同样,也没有不存在人类而孤立的自然界。自然因人的需要和情感而变得越来越美丽,人类因自然的给予和付出而变得越来越繁华。所以,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升华的必然趋势。

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发展建议

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北京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改善政府服务机制,为产业融合创造好的支持环境

产业融合,使得原有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发生迁移,多个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重新组合,这一切的具体过程的发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比如企业的创新精神的激励,知识产权的保护,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技术、法律等服务的支持。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中,尤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撑。产业融合要求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受规制产业的动态发展,把握文化创新和技术融合对受规制产业的影响。产业融合不可避免地要求改变产业管制框架。要尽快形成条块结合的、辐射联系的管制模式,打破部门分割及行政垄断局面,打破部门、行业、城乡的界限,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在产业间形成合理的经济联系加快推进产业间的融合进程。

⒉以市场为向导,推进产业市场和技术融合

市场融合是实现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没有市场融合就不可能有产业融合的形成。由于市场融合带来了更大范围综合性的竞争,增大了竞争的强度,促进了市场融合的进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鼓励企业不断开发新市场,以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实现产业融合主体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传统产业的必然选择。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要从研究需求出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融合。企业首先要克服“惰性”,克服传统运作惯性,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不稳定性,企业要重新设计适应产业融合的战略和制度。

⒊高标准做好论证、规划、设计和策划工作

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重要的前提是高标准做好论证、规划、设计和策划工作,切忌盲目上马、生搬硬套、机械拼凑。好的项目、优质产业都需要前期认真的论证、详尽的规划、周密的策划等工作。不能靠“拍脑门”“想当然”“赶时髦”,不能靠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一时冲动。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一定要凸现我们自然、人文、环境和谐主题,赋予诗意、赋予情怀、赋予信仰和哲理。不能杀鸡取卵、不能掠夺资源、不能破坏生态和谐,我们要保护好原生态条件下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

⒋政府为主导、给予有力的财政和信贷支持

政府应该制订和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给予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积极有效的支持。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研发和运作等方面,给予必有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在投资和创建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信贷安排。要在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于休闲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在经营管理方面,因势利导,大胆创新,灵活建立“国有民营”“民有民营”“集体经营”“集体民营”“国有国营”等多元化的投资经营机制。同时,要定期编制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⒌重视教育、强化培训,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知识创新的时代,唯有重视人才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实现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快发展。一是要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二是要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定期编制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目录,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三是要完善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海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可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交流;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主导因素及基础条件分析[J].社会科学,2003(3).

[2]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

[3]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5(3).

[4]陈柳钦.论产业融合[J].实事求是.2007年第3期.

[5]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6).

[6]牛有成.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内涵与途径[N].北京日报.2007年7月16日.

都市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篇4

都市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随后其他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和城市地理学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农业的研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农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明确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解读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并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农村、农民以及市场建设关系等方面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从其形成过程来看,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城乡之间差别逐渐消灭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一般是在隙地带或者周边地区,利用城市中的成产要素,由市民经营,服务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需要的农业生产。都市农业经营者生活方式城市化,基础设施完备,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以及科技、资本集约度高。中外都市农业在起因和内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兴起有其制度(土地私有)和法律上的原因,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和产物。发展中国家如非洲都市农业走的是另一条不同的道路,政府认为都市农业不合法,不允许其存在,但因为农业是城市贫民谋生的重要保障手段,所以都市农业一直在艰难地生存着。我国的都市农业实质上是由学者和政府提出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是经济和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都市农业概念是由城郊农业发展而来,它更多地属于经济范畴,行政区属的色彩很重。

2、都市农业的功能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功能一般阐述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向市民供应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农业教育;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则侧重于对食物安全、维持城市贫民生计、缓解城市环境危机等特殊作用。综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的都市农业规划经验及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情况来看,其基本功能可以表述如下:

1、经济功能。主要指提供优质的鲜活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以提高农民收入。

2、社会功能。主要是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与游憩的场所与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教育功能。

3、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3、都市农业的分类

根据都市农业产生机制的不同,将都市农业分为原生型都市农业和诱致型都市农业。原生型农业是直接受城市化发展影响而发生变形的农业,是受保护的对象,在落后城市是城市贫民借以谋生的自发农业,在现代城市是为了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的自觉农业;诱致型农业首先是半企业行为的现代企业,如城市近郊区的农业园区,随后是扩散型农业,即大城市郊区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根据都市农业的实施情况又分为以下几种模式:成品农业模式(出售产品和加工品为主);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

4、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都市农业土地使用问题

土地使用权的安全问题,由于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和土地公有两种所有制形式,而我国则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是被垄断的,因而国内外都市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存在着差异。根据阐述,在国外,都市农业可利用的土地一应俱全,从狭小的住宅空间(窗沿、容器、栅栏、屋顶、墙角和围墙上),到公娱用地、公共设施和交通要道两边,再到郊区的公共和私人用地。大部分以生存为目的的都市农业在非私有土地上进行,在公路两旁,河边、铁路两旁的空地,闲置的私人土地和公园等。总的来说,利用这类土地只是暂时性的,使用者的权益无法保障。

观光农业的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较高,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观光农业在都市农业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但是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基本上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造成了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其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占领市场。而且体现现代科技的观光农业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经营期间还需要很高的运营成本,其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旅游收入有限,收回投资遥遥无期。许多项目要么转产,要么依附于其他产业,其长远发展令人堪忧。

都市农业中的农民问题

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是文化素质问题。都市农业发展中教育体制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服务水平很低,农民集体谈判能力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可以有效地解决郊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规模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问题。

5、都市农业的发展措施

都市农业文化 篇5

关键词:农村农业,城郊农业,都市农业

一、地理界定

城市与农村是相对立的两个范畴, 但要在其之间划分明确的界限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正如在青年人与中年人之间划分明确的年龄界线一样。虽然世界上存在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 但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社区, 各国政府为管理、统计上的方便, 往往只能用行政的方法加以限定区分, 而且采用的是复合型的标准。

1. 中心市区 (都市地区)

中心市区又叫城市核心区 (Coreaarea) 。这一地区大致包括相当于城市建成区 (Urbanbiult-uparea) 和城市新区地带 (Urbantract) 的范围。城市建成区系指在城市行政辖区内, 已建设发展起来的集中连片的非耕作地区。城市新区地带系指与城市建成区相连, 由一系列居住新区、工厂、商店、娱乐场所组成的楔状连片地区。日本对中心城市的规定:一是常住人口 (夜间人口) 5万以上;二是非农业就业人数占全体常住就业人口的75%以上;三是昼夜间人口比1.0以上;四是向其他特定城市通勤者占全体常住就业者比例在15%以下, 总流出就业者比率30%以下。

2. 城市化地区 (城郊地区)

城市化地区 (Urbanizationarea) 是中心城市通过跨边界的经济活动自然形成的区域, 有的学者将之称为城市外圈 (Outerring) 或灰色区域 (Middleground) 。它是指一种农村及城市活动的空间高密度混合区, 此处空间经济系统内的城乡联系很紧密, 包括:一是大都市外围地区 (一般在与城市的日通勤范围内) ;二是处于大城市之间, 靠近主干道或铁路周围的发展走廊区;三是有时在一些国家的次级城市中心 (如省会等) 周围也会出现此类区域;四是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的、人口密度很高且农业与非农业混合的农村地区。

城市化地区与中心城市内部一些人口密度较低, 具有农业活动、农业人口的“空隙区”是不相同的。前者具有经济行为混合性很强的独立性, 而后者的非城市行为力量薄弱。政府为管理上的方便, 将这些城市化区域称之为市郊 (Suburb) , 并规定了其统计上的范围。

我国对郊区设置的规定:一是城市建设所必须的地区或者是紧靠市中心区的职工聚居区, 或者是市区附近必需的蔬菜等生产基地;二是与城市市区关系密切的地区, 比如受地形限制, 划归城市管辖比较有利的城市附近地区, 无法从市区划分出来的插花性质的农业区;三是其他群众生活与城市关系密切的地区。一般应当保证城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维持在20%以下, 郊区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存在和规定的。由于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就业机会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外扩散和移动以及农村剩余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趋势的持续, 城市区域不断扩张, 城市与城市化区域都在增长, 尤其是城市化地区的增长, 被称为“市郊化”的趋势, 使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3. 农村地区

在我国没有直接规定“农村”这一统计指标的口径, 本文中泛指通常理解下的广大农村地区。

二、三大农业的内在联系

1. 城郊农业的产生

列宁曾经深刻地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商业性农业的形成及其在城郊 (列宁称之为“市郊”) 表现的特色。“改革后俄国农业最大的特点之一正在于不同农业地区的特殊性”, 并特别指出:“在首都近郊, ……。这里的特点不是商业性谷物业, 而是商业性畜牧业。”“在城市近郊和工业特别发达的国家或区域, 牛奶业发展得最快。”并且, 列宁在其历史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 首次把城市近郊称为“区域”。从这些分析中, 可以明显看到:资本主义工业和大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城郊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第一, 它产生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大大增加非农业人口”, 表明了城郊型的商品性农业是滞后于城市的产生而形成的;第二, 既使形成了列宁所描述的“市郊经济”, 仍然只是商品性农业的类型, 只有这种变化, 仍然不会改变所在区域作为乡村的根本特性, 也不会改变生产者作为农民的根本特性 (包永江1991) 。

《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 并且对“城郊农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专业化, 促使城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品性农业, 即“城郊型农业”。城郊农业的发展, 在其结构、功能、效益上都不同于乡村地区的一般农业, 但在各大中城市的城郊却具有相对的共同性, 这种差异性和共同性, 使城郊农业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形态的农业, 即所谓的“城郊型农业”。这种城郊型农业在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构成等方面都具有城郊独有的经济特色, 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它是随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规模的扩大, 通过城郊地区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而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是城郊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成熟的结果, 因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 都市农业的产生

都市农业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 但因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历史条件差别很大, 各国都市农业产生、形成的动因各异, 其发展演变的历程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产生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需要而被动产生如日本、韩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有部分发达国家都市农业是主动产生的, 和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 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形成几乎相同的产生方式和经营机制, 成为城乡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产物, 如美国、新加坡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都市农业是出于缓解城市贫困、保障食物供给的客观需要而产生,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 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我国各大中城市, 都市农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由传统的城郊型农业衍生或转变而来,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长期以来, 城市的发展格局一般是以城区为中心呈带状或环状向外扩张, 城区内农业用地极少, 农业生产多分布于城市郊区, 属城郊型农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升级, 对城郊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农业功能亟待进一步转变和拓展, 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纷纷提出大城市农业要由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 都市农业应运而生。

3. 内在联系

城郊农业是发生成长于城市周边地区, 从一般农区中分化而成, 以生产本地城市需要的鲜活农产品为主要目标和功能的农业生产类型。

都市农业是发生成长于现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 由城郊型农业发展而成, 以满足城市建设及其产业发展和人民现代生活多种需求与生态环境优化为主要目标和功能, 具有与城市其他产业, 除劳动对象外, 基本相同的产业形态和生产方式, 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类型。

由此可见, 城郊农业的生成起点是农区农业 (陈凡, 1995) , 都市农业的生成起点是城郊农业。

三、三大农业的主要区别

1. 产业结构方面的区别

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是以种粮和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在广大的农村, 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辅以家庭饲养业, 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的局面。

城郊农业产业结构的显著特征, 是根据温饱型城市的社会生活水平, 以满足市民饮食消费的鲜活农产品为其生产结构的主体。

由于都市型农业与城市其他产业的高度融合, 由此, 使都市农业比较容易地吸收城市大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结果, 使都市型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大扩充, 形成以小康型或现代型城市的社会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为指向, 不但包含农业 (种养业) , 而且包含以农业为内核的工业与第三产业, 不但能满足城市人民饮食物质生活需求, 而且能满足城市居住环境、精神享受、产业发展等多种需求的新型产业结构。因此, 从本质上可以说, 都市型农业的产业结构, 是植根于农业, 以农业为底色的城市化的产业结构。

2. 产出形态方面的区别

传统农业即农村农业的产出主要是初级农产品。

城郊农业以满足市民饮食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为主。

都市型农业的产出形态, 从本质上来说, 是现代产业型的、城市型的产出形态。即渗透着现代科技武装起来, 具有现代生产技术、现代生产设施、现代科技素质的劳动者, 以及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者等要素, 与城市充分融合, 与城市其他产业的产出形态基本类同的产出形态。而城郊型农业的产出形态, 本质上属于农业型的产出形态, 并未真正摆脱传统农业产出形态的束缚, 走出传统农业产出形态的圈子。

3. 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农村农业和城郊农业都是自给农业兼商品农业, 而都市农业是纯粹的商品农业。

农村农业的主要功能, 不管是在传统农业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阶段, 都是生产功能为主, 保障粮食安全由于都市型农业真正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 也就决定了都市型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在与城市化为一体和与城市利益真正一致的情况下, 使这种功能的多元化, 具备了与城市一致的内在需求必要性和城市环境条件创造的外部可能性。而城郊型农业, 由于在地域上与城市是分离的, 因此, 城郊型农业实际上并不具备功能多元化的内在需求和外部条件, 以生产功能为主, 加上不完整的外向功能和生态功, 是其必然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黄映晖, 史亚军.都市农业发展动因及功能的国际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1) :54-59

[2]孙宏滨, 孙世芳, 乔敬图, 唐丙元.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4) :37-41

[3]干经天.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的特征比较与本质差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1 (3) :73-78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促进都市农业发展 篇6

1 杭州都市农业装备水平发展现状

近年来, 杭州市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要求, 坚持“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服务新农村”理念,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跨越, 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了速度加快、质量提高、领域拓宽、机制完善的态势, 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幅明显, 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到2010年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0.74万k W,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40.89亿元, 处于浙江省首位;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中型、高性能、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发展迅速, 拥有各类农用拖拉机16 759台, 高性能联合收割机972台, 水稻插秧机381台, 油菜收获机械118台, 植保机械23 232台。优势特色农业机械也得到快速发展。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53 300台 (套) , 设施大棚33 986 756 m2, 冷藏保鲜库256 631 m3, 微喷滴灌设施3 779套, 应用面积0.67万hm2, 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机械得到广泛应用。

2 提高都市农业装备水平的重要性

2.1 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不可替代的生产手段

农机装备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减轻了劳动强度, 解放了生产力, 为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我国大城市郊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约有60%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已由农业机械承担, 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2 农机装备是农业新技术实施的重要载体

农业新技术包括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农机装备。农机装备的普及应用, 又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播种、施肥、植保机械才能达到节种、省肥、省药的目的, 并保证良种的生产、肥效的发挥和药物杀虫的作用。与人工相比, 机械播种可节种30%~50%, 机械施肥可节省30%~50%的化肥, 高性能植保机械可节省30%~40%的费用。大量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 才得以实施精准农业技术, 实现播种、施肥、中耕、灌溉、植保、收获等方面的精确作业, 从而达到高效、低耗、优质的目的。

2.3 农机装备促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

传统农业局限于产中活动, 现代农业是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 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在发达国家, 完成这个社会化生产的基本环节是应用各种先进的农机装备和设施。如种植业产前的种子精选、加工、育种等, 通过农机装备形成规模化, 可直接向农民提供种苗服务, 产中的耕作、灌溉、植保、收获、运输等, 由于先进、高效机械的出现, 形成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产后加工方面, 收获、贮运、保鲜成套机械装备和加工技术的发展, 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加工线。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工厂化、社会化生产。

2.4 农机装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机装备在抗灾减灾、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节水灌溉、高效施药、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农机装备不仅在抗灾减灾、稳定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肥、药、种子的利用率, 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机械, 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保护性耕作可有效保持水土, 防止土壤风蚀水蚀, 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 降低作业成本;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达到高产、稳产。2.5农机装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机装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随着大批农机装备的投入使用, 不少农民已从单纯的种植业中解放出来, 从事第三产业或乡镇企业的生产,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2.6 农机装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按照优势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而这些措施任何一项都离不开农机装备的核心作用, 因此, 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例, 精量播种节省了种子, 化肥深施节省了化肥, 保护性耕作节省了油料, 高效植保机械节省了农药, 微喷灌节省了水。

3 杭州市农业装备的发展重点

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表明, 各国应从本国的生产实际出发, 发展适合本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技术装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均耕地较多, 主要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大型高效农业机械;英、法、意、德等国为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 以中型农业机械为主, 同时又发展与本国优势资源相适应的农业装备 (如法国的葡萄种植与收获机械、荷兰的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等) ;人多地少、以水稻生产为主的日本, 则发展小型、高机械化程度的工厂化育秧和机插、收获等系列农业装备。

根据杭州市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在保障粮油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作业需求的同时, 重点提高农机装备在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生产环节上的应用水平。

3.1 水稻生产机械

以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以及相配套的标准化育秧技术为重点, 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和加工机械,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3.2 油菜栽植、收割机械

重点研究和引进推广高效低耗的油菜直播、移栽、收获机械化装备, 全面提高油菜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有效减少冬闲田。

3.3 蔬菜生产机械

大力发展蔬菜的耕整、播种、地膜覆盖、移栽、植保、采摘、包装、保鲜机械设备等, 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推动全市蔬菜无害化生产。

3.4 茶叶生产加工机械

重点推广应用茶叶耕作、喷灌、修剪、炒制加工机械, 防霜设施、害虫诱杀灯、供水系统, 引进、应用夏秋茶机械采摘与加工机械, 增加茶农收益。

3.5 水果产后加工机械

重点推广柑桔、梨、葡萄的采后机械化分级、包装、打蜡、贮藏装备,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延长销售期。

3.6 干果生产机械

重点推广香榧、山核桃高压喷雾、授粉机械, 山核桃剥壳机械、采摘装备。减少山核桃壳的环境污染和保障果农生命安全。

3.7 畜牧养殖机械

进一步发展畜牧养殖小区的畜禽饲喂、饮水、调温、清粪、挤奶、防疫等机械, 提高养殖小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3.8 水产养殖机械

重点推广大棚、温室及其附属设施、高效节能增氧、自动投料、净化处理以及水产品初加工等机械装备。

3.9 竹笋生产机械

重点研究推广鲜笋保鲜、竹笋产后初加工机械装备、喷滴灌设施、小型机泵站、病虫害防治装备等。

3.1 0 花卉苗木机械

重点推广、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容器育苗、设施栽培装备, 耕整、播种、植保、起苗、收获等作业机械。

3.1 1 蚕桑生产机械

重点推广桑枝修剪, 桑枝粉碎加工培育食用菌, 桑园耕作、喷灌机械, 鲜茧烘干、初加工、桑果冷藏保鲜等机械设施。

3.1 2 食用菌生产机械

重点推广菌种培养拌料、原料粉碎搅拌、高温灭菌、液体接种以及温控湿控机械, 提高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水平。

3.1 3 中药材生产机械

重点推广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等田园作业机械, 以及清洗、烘干、切片等产后初加工机械。

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对农机购置、农机从业人员培训、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农机示范园区 (基地) 建设、服务组织培育、农机安全生产以及机耕道路建设改造等给予资金保障, 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更新, 促进农业机械服务上新水平。

4 结语

都市农业文化 篇7

都市农业通过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多元功能服务都市发展, 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生态屏障功能和景观功能[2], 即都市农业具有较高的防护与保育作用以及净化能力, 如防沙降尘、保持水土、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污染、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 并且不同于城市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对缓解因快速城市化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都市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生态足迹以及实现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9,10];学者也已经展开了对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定量评估方面的大量研究, 并获得重大进展[11,12]。然而, 城镇化快速发展削弱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问题不断加剧, 都市农业生态安全问题面临挑战[13,14]。中国城镇化水平接近于52%, 正处于城市病的爆发时期, 特别是近期中国城市雾霾、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凸显, 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如何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 以保障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现有文献从实践和理论上论证了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对都市发展的重要性, 并对其价值展开定量化研究, 但并未深入到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研究。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和动态性特征, 其空间分布格局是都市与农业在空间上互动耦合的结果, 并制约和影响都市农业生态的过程和服务水平, 关系到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性意义, 无疑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空间, 协调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与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展, 促进城乡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1 研究区概况

西安都市圈位于关中平原中部, 是深受西安和咸阳两大城市深刻影响的都市区及其乡镇地域, 行政上包括西安市域全部、咸阳市两区六县 (秦都、渭城、兴平、武功、乾县、礼泉、泾阳、三原) 和杨凌区 (图1) , 共22 个区县, 土地总面积约为14995 km2、2011年总人口约1215.28 万人;本区在构造关中城市群, 振兴陕西经济及其引领我国西部经济与区域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2006-2012 年 《陕西省统计年鉴》 以及2005 年、2011 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统计可知, 2005-2011 年西安都市圈城市化水平以每年0.73%的速度增长, 2011 年达到44.44%,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都市圈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趋势, 此城市化现象深刻影响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 直接表现为都市农业用地空间分布与结构的变化。从都市圈边缘区向核心区变化过程中, 农业用地破碎程度加剧、结构趋向多样化;2005-2011 年城市建设用地平均以每年22.14%的速度增长, 达到2.355 万hm2, 耕地面积由2005 年的57.93 万hm2减少到2011 年的52.91 万hm2, 林地、园地、草地面积分别增加5.01 万hm2、4.24 万hm2、5.88 万hm2, 水域面积基本不变;农业用地总面积由2005 年的117.19 万hm2增加到2011 年的122.06 万hm2, 农用地开发程度进一步加大;其中设施农业与休闲农业面积分别达到0.29 万hm2、2.7 万hm2;可以看出, 城市快速扩张中耕地面积锐减, 但受到都市对农业需求总量增加、多样化与高级化趋向的影响, 林地、园地、草地面积增加, 都市农业用地总面积并未因城市扩张减少而具有增加趋势, 并且都市农业用地类型趋向高级化。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用地空间分布以及结构变化呈现特有特征, 直接影响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总量和空间格局变化。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解译2005 年与2011 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 获得包含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园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 空间分辨率为30 m;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及城市化等数据来源于2006、2012 年的 《陕西统计年鉴》、《西安统计年鉴》、《咸阳市统计年鉴》以及《杨凌政府工作报告》与实地调研数据, 粮食作物价格等数据来源于2006、2012 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2 都市农业功能的测评

2.2.1都市农业用地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经济价值计算

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广泛应用于农田、城市绿地、土地覆被等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15,16,17], 借鉴上述研究, 本文通过公式 (1) 与公式 (2) 分别求得2005年与2011年适合西安都市圈的都市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当量, 其中, 鉴于西安都市圈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以及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重大作用, 确定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谢高地等[17]把中国陆地生态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与休闲娱乐等9个方面, 为使以上各功能更符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内涵, 本文对上述部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结果进行合并, 以突出都市农业特性, 其中把水源涵养与土壤形成与保护合并为水土保持功能, 气体调节与废物处理功能合并为环境净化功能, 食物与原材料供给合并为生产供给功能。园地取林地与草地均值 (表1) 。

公式 (1) 为:

式中:Eα为西安都市圈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粮食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元/hm2) ;k为西安都市圈小麦、玉米、稻谷、油菜籽等主要农作物种类, pk是查询《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获得并计算出的第k种农作物的全国平均价格, qk、mk分别是查询西安、咸阳及杨凌等地方统计年鉴获得的第k种农作物单产 (t/hm2) 与面积 (hm2) ;M为n种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公式 (2) 为:

式中:Eij为第j类都市农业用地类型第i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 (元/hm2) ;eij为第j类都市农业用地类型第i种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单元的当量因子;i为生态服务功能类型;j为都市农业用地类型。

2.2.2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栅格化实现方法

根据遥感解译得到的每个栅格都市农业用地类型面积和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 分别利用公式 (3) 与公式 (4) , 运用Arc GIS栅格分析方法, 测算西安都市圈每个栅格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以及动态变化状况, 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栅格化空间分布。

式中:Vn为第n个栅格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 Anj为第n个栅格第j类都市农业用地面积。

式中:kn表示第n个栅格单元的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变化情况, Vnb、Vna分别为研究期末及期初第n个栅格的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 t为研究时段长。

3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变化特征分析

运用Arc GIS地统计分析功能, 结合表1, 计算得到2005 与2011 年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各用地类型以及各区县的都市农业生态服务总价值。

(1) 2005 年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0.93×106万元, 2011 年达到16.33×106万元, 增加5.40×106万元, 总量增加明显 (表2) 。在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方面, 林地始终处于最高水平, 其次是耕地, 园地一直处于中间水平, 草地与水域相对较少。从变化量看, 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最多, 高达4.96×106万元, 占总变化量的80.69%, 其次是草地、园地, 水域基本不变, 耕地则下降0.10×105万元。内部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显著改变, 但变化趋势明显, 林地、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分别增加5.67%、2.88%, 园地、水域基本不变, 耕地下降最为明显, 减少7.73%。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对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最大, 水域最小, 园地、草地影响逐渐增加。耕地对都市圈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仅次于林地, 但城市扩张加速耕地的削减, 导致耕地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 逐渐成为制约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服务城市化发展的首要因素。

(2) 分析图2 可以看出, 两个时期西安都市圈各区县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以及单位面积都市农业生态服务价值量表现出共同的分布格局, 即都市圈边缘区县高于核心区县, 较高的区县主要是位于都市圈边缘区域的周至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礼泉县等, 较低的区县集中分布于都市圈核心区域的西安市市区、咸阳市市区等, 整体上呈现从都市圈边缘区县至核心区县逐渐递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边缘区县都市农业用地类型以林地、园地集中分布为主, 林地、园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较高, 其次, 城市化水平均低于20%, 区县都市农业面临的城市扩张压力较小, 都市农业景观斑块面积大, 破碎化程度低;而核心区县以耕地集中分布为主, 耕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较低, 并且城市化水平均在50%之上, 建设用地集中分布, 耕地破碎程度加剧, 导致区县都市农业生态价值量降低。

3.2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空间分布及变化

运用公式 (3) 计算基于30 m×30 m栅格的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 利用自然断裂点法聚类, 并绘制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空间分布图, 如图3。 2005 年功能值密度高值区占都市圈面积的36.22%, 集中分布于都市圈南部秦岭山区、礼泉县北部及临潼与蓝田交界处;功能值密度中值区占9.17%, 礼泉县南部较集中, 并零散分布于周至县、户县、长安区境内;功能值密度低值区占36.58%, 广泛分布于都市圈平原区域。2011 年功能值密度高值区、中值区、低值区占都市圈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5.97% 、6.03% 、26.22% , 分别下降0.61% 、3.14% 、10.36%, 高值区基本不变, 中值区轻度下降, 低值区下降最为剧烈。同2005 年相比, 高值区空间分布总体特征不变;中值区在户县、长安区境内消失, 周至县内向平原区西部和中东部转移, 分布更为集中, 礼泉县境内向北部扩展;低值区在平原区的分布大量缩减, 趋向于零散化、破碎化状态。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都市圈边缘区域较高, 内部区域较低, 从边缘区至核心区表现出减少的空间分异特征;面积分布上以高值区、低值区为主, 中值区最少;在空间分布形态上表现出高值区分布较集中, 中值区分布较零散, 低值区分布范围广并呈现破碎化趋势, 2005 年至2011 年的空间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由于南部秦岭山区以及礼泉县北部的林地集中连续分布、人类活动影响小以及单位林地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高, 以致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高并且分布集中, 空间分布区域基本不变, 构成西安都市圈生态屏障。礼泉县南部、周至县北部部分区域以园地、草地为主, 生态服务功能值较高, 但空间分布面积少, 易于变动;都市圈平原区的中远郊农耕区以耕地为主, 并且道路、居住等非农业用地对耕地分割作用强烈, 导致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较低, 空间分布区域变动幅度大, 支离破碎状态越来越严重。

3.3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运用公式 (4) , 计算栅格单元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程度, 根据结果并结合西安都市圈实际, 运用分位数法进行聚类分析, 当-0.1%≤kn≤-0.03%时, 为生态服务功能减少区域;-0.03%<kn≤0.001%时, 为基本不变区域;0.001%<kn≤0.1%时, 为轻微增加区域;0.1%<kn≤0.4%时;为中度增加区域;0.4%<kn≤1.5%时, 为显著增加区域。结合Arc GIS, 统计各类型区域包含的斑块数量并绘制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图 (表3、图4) 。

结合表3 及图4 可知, (1)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呈衰退区域比重为24.09%, 大致呈两个环状条带分布, 由乾县-礼泉中部-泾阳北部-三原北部-阎良中部-临潼东部-秦岭北麓平原区-杨凌构成的外部环形衰退带, 以及秦都-渭城-高陵西南部-临潼东部-灞桥-长安北部-雁塔-未央构成的内部环形衰退带。 (2) 基本不变区域所占比重为2.85%。零星分布于长安区、户县及兴平市交界处, 户县中东部、礼泉县东南部与周至县北部亦有少量分布。 (3) 轻微增加区域约占三分之二, 所占比重最高, 集中连续地分布在都市圈北部秦岭山区, 其次集中分布于由武功-礼泉南部-泾阳南部-三原南部-高陵北部-临潼北部构成的条形带上, 其他区县内以斑状或点状零散分布。 (4) 中度增加区域占5.20%, 除周至县中部分布面积较大以外, 多以点状形式零散分布。 (5) 显著增加区域占4.24%, 亦零星分布于礼泉、泾阳、三原、临潼境内。

4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能够全面分析系统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18,19], 定量分析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其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是基础, 并且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期内都市农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人类活动。为研究人类活动中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以各区县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减少量 (y1) 、基本不变量 (y2) 、轻微增加量 (y3) 、中度增加量 (y4) 、显著增加量 (y5) 为母序列, 各区县2005 年至2011 年城市化水平 (x1) 、人口总量 (x2) 、GDP (x3)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4) 、第一产业产值 (x5) 、第二产业产值 (x6) 、第三产业产值 (x7) 、农民人均纯收入 (x8) 、农业机械化水平 (x9) 变化量为子序列, 计算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变化与上述因素的关联度 (表4) 。

从表4 可知,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4) 、农民人均纯收入 (x8) 、城市化水平 (x1) 、第二产业产值 (x6) 与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626、0.620、0.617、0.612, 说明城市消费、农民收入、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建设在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时空格局演化中具有主导作用, 但都市农业生态功能不同变化类型的驱动因素差异很大, 具体表现如下。

(1) x1、x2、x3、x6与y1的关联度为0.753、0.741、0.690、0.769, 表明城市化发展、人口增加、GDP与第二产业产值提高等因素是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增加、城镇扩张、工业建设为寻求足够发展空间占用大量农用地, 导致部分土地丧失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2005-2011 年都市圈城市化水平增加6.21%, 达到44.44%, 人口总量增加将近90 万人, GDP增加近3 千亿元, 但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面积约4.5 万hm2, 直接损失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约0.452×106万元, 其中位于都市圈边缘区的乾县、礼泉、周至、临潼、长安、蓝田主要是农村居民点增加、城镇建设占用农用地及林地转耕地为主, 而都市圈内部的兴平市、灞桥区、秦都区、渭城区、未央区以城市扩张、工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最为突出。

(2) x5、x7与y2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804、0.727, 即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发展对稳定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位于都市圈的农业区域因占据优越地理区位更易于受到城市科学技术、教育培训、人才资金、消费需求的辐射带动, 因此都市圈农业易于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并且发展迅速, 农用地经济效益较传统农业显著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换。即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提高, 增强农业用地的可持续性,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得以保持。西安都市圈2005-2011 年第三产业产值增加1103.9 亿元, 设施农业面积与旅游观光农业面积分别增加约0.29 万hm2、2.2 万hm2, 如位于长安区、兴平市与户县交界处分布有大面积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土地综合生产率达10 万元/ hm2, 保持了农用地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

(3) x4、x8、x9与y3、y4、y5的综合关联度一直处于最高水平, 即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改善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西安都市圈城市居民的都市农业消费需求层次趋向于多样化和高级化, 促使农业用地结构不断调整, 传统大田作物用地大量转向苗木花卉、园林水果、生态休闲、牧业渔业以及生态防护林用地, 由于园地、林地、水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较高, 农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显著提升, 周至、户县、临潼及礼泉县表现最为突出。农民为追求农业用地收益最大化积极转向上述农业用地类型, 表现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关联度较大的特点。农业技术革新提高农用地生产率, 保证了农产品的高产、优质, 有利于改善农用地耕作环境和土壤保肥能力, 避免农用地超负荷耕作, 减轻农用地退化及其由此引发的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

(4) x1与y4的综合关联度较高, 体现了城市化发展具有改善都市农业功能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增加以及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乡村地区对农业用地的扩张压力, 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化因素对都市农业生态功能作用的复杂性。

可以看出, 自然分异是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形成及其演变的基础, 社会经济分异是重新调整因子, 区域人口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因素通过影响都市农业用地类型, 使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产生地域分异并不断演化。

5 结论

(1)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服务都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同都市农业用地类型及不同区县的生态服务功能水平差异显著。2005-2011 年,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增加5.4×106万元, 林地生态服务功能始终居于突出地位, 园地、草地影响逐渐增加, 而耕地锐减制约了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水平的发展;都市圈边缘区县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普遍高于核心区县的空间特征基本不变。

(2)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空间分异性显著, 不同功能值密度类型区的空间演化特征差异明显。研究期间, 西安都市圈生态服务功能值密度呈现从边缘区向核心区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 功能值密度高值区分布面积与空间较稳定, 中值区趋于下降与零散化, 低值区分布范围广但表现出分布面积大幅度收缩、空间破碎化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3)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005-2011 年, 西安都市圈生态服务功能轻微增加区域集中于秦岭山区及北部条行带上, 衰退区域形成外部和内部两大环形衰退带, 基本不变、中度增加及显著增加区域多以斑块状、点状形式零散分布。

都市农业文化 篇8

2015年2月3日,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承办的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蓉举行, 本次共签约项目32个, 金额达89.27亿元。签约项目涉及农业观光旅游, 高端种业, 蔬菜、水果有机种植, 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流通等多个领域。

中粮集团、联想集团等作为企业家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约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探讨 篇9

一、国内外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日本是世界上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 “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 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 称为都市农业。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 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重庆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设还刚刚起步。

都市农业 (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 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 比如Urban Agriculture, City Agriculture等, 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 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 由城里人耕种, 即都市农业”, 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 由于它牵涉面广, 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 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国内外诸学派众说纷纭, 至今难有定论。

二、都市农业的特征与主要功能

1. 都市农业的特征

(1) 城乡界线已日益模糊, 具有高度的城乡融合性

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 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 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 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 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 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 已经完全城市化, 形成了城市渗透农村、农村渗透城市, 城市和农村浑然一体, 同时, 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 农业与旅游交叉融合, 现代农业科技、设施与农艺相互交接融合, 且逐渐走向和谐统一。

(2) 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 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如日本许多大都市在城市扩展过程中, 把原有的城市尽量改造为“田园城市”, 并把农业作为优美的环境予以保留下来, 真正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

(3) 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 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随着都市农业区域内经济地租的上升, 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 都市农业转向资本、设施、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农业生产方式高度设施化、工厂化、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大市场化。并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 为大城市及国际市场提供所需的鲜活农副产品。目前,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有机构成甚至高过工业。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的农业基本实现了生产栽培园艺化、基地设施现代化、生产操作机械化。

2. 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1) 生产、经济功能

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工业技术, 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为都市市民提供鲜嫩、鲜活的蔬菜、畜禽产品、果品、花卉及水产品, 并要求达到名特优、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或观赏性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且相当部分农产品需就近供应。同时都市农业依靠大都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优越条件, 冲破地域界限, 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 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 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优化产业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经济功能都是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

(2) 社会文化功能

都市农业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对社会稳定发展、城乡居民就业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观光、旅游休闲, 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通过开辟景观绿地、观光农园、旅游农庄、市民农园、花卉公园等, 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 以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 达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同时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 并直接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教育, 因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另外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因都市农业的发展而得以继续延伸和发展, 如日本、德国等。

(3) 生态功能

首先是指为城市增色添绿、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提供新鲜空气,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其次是指将生活废水及垃圾用作灌溉和肥料,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能;再次是创立市民公园、农业公园以及开设其他各类农业观光景点, 减少或减轻“水泥丛林”和“柏油沙漠”对都市人带来的烦躁与不安的目的,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使农业真正起到“城市之肺”的作用, 如德国、日本、新加坡等。

(4) 示范辐射功能

都市农业是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前沿农业, 对一般农业的发展具有样板、示范功能。都市农业能够依托大城市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 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 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土地高效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如日本、新加坡等。

三、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

重庆是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直辖市, 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带动辐射效应不强, 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增收困难。因而, 围绕“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 首先在“一小时经济圈”内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建设都市农业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生产保障、出口创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体验观光、文化教育、示范辐射功能, 彻底改变目前农业落后现状, 改善重庆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区为核心, 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范围, 包括永川、合川、江津、涪陵、南川、巴南等23个区县, 幅员总面积接近28700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幅员总面积的35%, 据2006年年底的年报统计, 区域内年末乡村人口1204.0万人, 占全市的比重为49.8%;常用耕地面积约1042.9万亩, 约为全市的一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67.3亿元, 占全市的比重达57.6%。)

四、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

1. 世界都市农业的主要实践模式

(1) 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美国大西洋沿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五大都市圈形成的带状区域, 被美国的经济学者J.歌德 (Jean Gottmann) 称之为“巨型带状都市”。这一南北长约960km, 东西宽约50~160km的区域里都市和农村相互交叉, 融为一体, 农业如网络一样分布在城市群之中。该区域内的农业由于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巨大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都市农业。

(2) 偏重生态、社会功能的模式。以欧洲城市最典型, 如英国的森林城市, 德国的田园化城市等, 由于经济发达和文化传统等原因, 更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3) 生产、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功能兼顾的模式。以东亚的日本和南亚的新加坡为典型。日本有许多高集约化的尖端农业, 尽管其国内食品需求热量的60%以上来自国外, 但蔬菜自给率却高达90%以上, 城市四周有许多土地用于植林, 美化城市, 发挥生态功能, 国土面积的60%以上为森林所覆盖。

新加坡把公园与农业科学结合在一起, 在农业科技公园内建高技术农场供投资者发展尖端农业, 是生态农业和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完美形式, 值得参考。

2.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

根据国情, 我国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 但也要重视生态、社会与文化功能。重庆发展都市农业应以“一小时经济圈”为重点, 选择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 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 同时关注都市农业的生态、生活、文化、社会功能。

3.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1) 成立都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加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制定都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 搞好组织协调、政策资金支持和规范化管理, 营造都市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制定土地保护和利用政策, 确保都市农业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都市农业要重点发展集约化、专业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农业, 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

(2) 发挥都市农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和特色品牌农业, 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生产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牧业、中药材等方面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生产与开发各种优质农产品、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3)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观光功能

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基础、交通、区位、市场等限制条件, 还需要重点遵循“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突出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等原则。利用都市农业的区位优势, 大力开发农家乐、农家游、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等以旅游服务为主、产品生产为辅的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

在观光农业每个场点和项目中, 要力求展示最独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 设计要富有创意, 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如:特禽 (超大型羊、猪和微缩型的蜜蜂大小的“迷你鸡”等) ;特菜 (袖珍型的番茄、茄子、彩色辣椒、南瓜等) ;特果 (象冬桃、菊花桃、大樱桃、苹果梨、树莓、体量巨大色彩绚丽的珍奇瓜果等) ;特趣、特餐 (如鸵鸟宴、全羊餐等) ;特饮和娱乐植物, 如:笑树、蹦跳草、炸弹树、挨刀树、光棍树、醉树、醉草、醉花等强调奇特, 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使游客大饱眼福。同时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 挖掘当地民俗风情, 农耕文化, 本土文化。

(4) 加强都市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都市农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博览会, 提高农业在社会上的地位, 改变人们对农业的观念, 形成都市农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良好外部环境。一方面通过培养实用人才来发展都市农业, 另一方面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吸引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晓霞: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人教网:http://www.pep.com.cn/gzdl/jszx/jxyd/jxyj/200810/t20081008_521643.htm

[2]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等.-1999, (4) .-208] (编号:99-3-1-③-35)

上一篇:红色经典下一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