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收入和支出

2024-05-04

医疗收入和支出(精选九篇)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1

关键词:居民消费,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然而,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居民消费在整个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也逐年下降, 其中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下降到2011年的0.69, 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5下降到2011年的0.74。相反, 伴随着平均消费倾向的不断下降, 城乡居民的储蓄却屡创新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医疗、教育、住房的不断改革, 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然而, 医疗、教育和住房的市场化似乎并没有给国民带来多大的实惠, 相反, 使得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这些社会保障公共支出逐渐转移到了老百姓自己的身上。再加上市场化改革后, 药价、学费和房价不断上涨, 且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出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消费结构看, 1993年开始, 娱乐教育文化支出超过家庭设备成为第三大居民消费支出项目, 90年代中期以后, 住房成为第四大居民消费支出项目;而从增长速度来看, 1990—2006年,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增长最快。所以, 在老百姓身上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因此, 学术界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新的三座大山使得居民不敢消费, 反而增加储蓄来预防未来不确定性支出, 使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萎靡不振。那么, 真的就如大多数学者所说的这样, 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Leland (1968) 对预防性储蓄进行了理论阐述, 后来经过多人的不断改进, 形成了目前为大家所认可的消费理论。Kimball (1990) 认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会使得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但国外对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那么, 中国居民消费不足是否是因为居民过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引起的呢?黄继炜 (2008) 研究教育和医疗价格的变化, 发现教育和医疗价格的上升会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负面的影响。杨水根和雷楚晶 (2013) 基于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研究发现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消费支出存在正向相关。骆祚炎 (2010) 研究了住房支出、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影响, 他认为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负相关。杨汝岱和陈斌开 (2009) 研究了高等教育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他们以经验时事观察为基础, 利用CHIP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截面分析表明, 高等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 它使得有大学生的家庭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12%, 两年混合截面分析也有类似的结论。张乐和雷良海 (2010) 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 研究了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结果显示, 制度变革引起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是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实证研究

结合国内外文献, 本文利用1993—201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相关数据, 通过协整模型, 分别研究了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与其他文章不同之处有四点: (1) 与大多数研究不同, 本文的住房支出不是统计年鉴中消费支出中的住房支出, 而是购房支出。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住房支出不包括购房支出, 居民的购房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而不属于消费。 (2) 本文直接研究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而不是像其他研究那样, 将三者综合为不确定性支出, 这样能更好地观察三者对消费的不同影响。 (3) 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1年的数据, 而并没有选用从1978年至今的数据。这是因为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房地产市场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选用这些数据能更好地分析“三改”之后对消费的影响。

(一) 模型构建

本文将使用协整模型, 利用OLS模型研究三者对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 并且, 本文将对城镇和农村进行分别研究。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影响居民消费的回归模型为:

其中, ct为t期居民消费支出, ht为t期住房支出, et为t期教育支出, mt为t期医疗支出, ut为白噪声。

(二)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及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1993—2011年城乡时间序列数据, 主要变量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居民住房支出、居民教育支出和居民医疗支出。其中住房支出为居民的购房支出。

注:D (c, 2) 表示对消费二阶差分, 其他类同。检验类型中依次表示是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其中滞后阶数根据SZ准则自动选取。根据上述ADF检验, 发现这些变量都是二阶平稳的。

(三) 协整检验

运用Johansen检验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结果如下:

根据Johansen检验 (表2) ,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 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

(四) 回归结果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9372,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9087, F检验的值为3503.187, 概率为0.000, DW值为1.343328。除了教育支出e在15%水平上成立外, 其他均在95%以上显著。因此, 该模拟的方程还是可以接受的。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3890,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2668, F检验的值为813.3679, 概率为0.0000, DW的值为1.024508。所有的变量均在9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该模拟方程可以接受。

(五) 回归结果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与医疗支出、住房支出以及其滞后一期、二期呈正相关, 从模型来看这几个变量都十分显著。其中, 医疗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消费虽然与住房支出呈正相关, 但住房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非常小, 可以说住房支出几乎不会促进消费。而消费与教育支出呈负相关, 虽然是在15%水平上显著, 但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两者是负相关的, 并且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也是相当强的, 教育支出每增加1元, 消费支出就减少1.09元。再看农村, 农村居民消费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都呈正相关, 且所有变量都显著。与城镇居民一样, 医疗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住房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小。不同的是, 农村居民消费与教育支出呈现很明显的正相关, 且教育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很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城乡宏观数据, 利用协整模型, 分析了长期城乡居民消费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关系。结果发现医疗支出与消费呈正相关, 且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住房支出虽然与消费呈正相关, 但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强;教育支出对与城乡来说都有很强的正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论, 针对“新三座大山”的现实背景,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对于住房来说

自从开始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 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房价上涨都过快。尽管本文的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住房支出对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在这个动辄需要用一辈子的储蓄买一套房的现实下, 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 抑制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 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保证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条件, 控制资产过度膨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另外,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 多多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 让他们住得起房。

2.对于医疗来说

虽然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医疗支出对消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笔者认为, 医疗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是因为现在人的健康意识增强, 很多人会去购买一些医疗保健用品。因此, 作为政府部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 继续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公共卫生以及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医保体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对于教育来说

农村居民普遍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因此他们会更多地为子女在教育上投入资金。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城镇的孩子在择校方面有时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前段时间说某城市幼儿园一年二十万, 还有许多家长排队去给孩子报名。这说明我国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很大问题, 政府应该规范学校的收费项目, 严禁学校乱收费。

参考文献

[1]郭志仪, 毛慧晓.制度变迁、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分析[J].经济经纬, 2009 (05) .

[2]杨汝岱, 陈斌开.2009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 2009 (08) .

[3]张乐, 雷良海.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J].消费经济, 2010 (04) .

[4]田青, 马健, 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 2008 (07) .

[5]杨水根, 雷楚晶.我国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 (03) .

[6]易行健, 王俊海, 易君健.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02) .

[7]骆祚炎.住房支出、住房价格、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增长——兼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J].财经科学, 2010 (05) .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篇2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且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三、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根据统计数据,描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状况。评析财政赤字现象;结合实例,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教学内容 本课课题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

承前启后作用,因为国家财政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课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3.学生情况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个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但对国家如何参与社会分配还缺乏了解。

生活背景: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再加上高一学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材料:。那下面请大家想想个人有财力兴建地铁项目,如果不能‘应该有谁来建设?钱从哪里来?

1.若回答个人可提醒这类工程投资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是追学生可能的回答:○

求利润的个人无力也不愿投资的。

2税收或财政收入。可以说: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有关国家财政的知识。

进行新课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财政含义

【板书】国家财政

那么,什么是国家财政呢?国家要想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就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收入。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叫做国家财政。

【板书】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国家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每年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国家都要做计划,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情况怎样,国家还要做总结,接受人大的审查、批准和监督。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第三项议程:审查和批准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

这种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需要说明的是,预算和决算又都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决算。比如河北省的预算就是地方预算。

(二)国家财政作用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请看P65最上边的例子思考财政的作用?你能想出关于这一作用的其他例子吗?

1到2015年我省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财【举例】义务教育免费(○

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里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

2中央财政再次下拨特岗教师2010-2011学年工资性补助经费12.2亿元,截至目值增长。○

前,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经费30.5亿元已全部下拨,比2009年增加8.3亿元,全国14.8万特岗教师年人均享受补助20540元。)先从农村开始,促进社会

3国家财政部日前已会同民政部对今公平。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种粮补贴,家电下乡等。○

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4学校保持食堂价格稳定 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

5中央财政拨付123亿元助力地方医改 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归纳】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归纳出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财政可以改善人民生活。

【板书】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过渡语: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搞预算决算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中来呢?也就是说国家财政究竟有何作用呢?第四课我们将会学到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在调节中作用是基础性的价值规律作用很大,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由于个人企业的追逐利益很多行业不原投资或者容易唯利是图而危害消费者的权利或公共安全,你比如说三鹿奶粉,假疫苗,楼歪歪等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国家调节而财政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上面说的地铁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提问】请大家回顾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工程或项目涉及到国家财政。

【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场馆建设,(四大工程,大家知道新世纪的四大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此四项工程是2001年3月,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四大工程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一些行业、一些地区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通过地铁项目建设,归纳出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世纪四大工程,进一步概括出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还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板书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作用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和“苹什么”又浮出水面。而随之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达4.4%,也创下24个月以来新高。11月20日国家出台16项措施其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都与财政部有关因为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来实施。

请大家看P65中间的两个镜头(补充知识:长期国债是指偿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一

般被用作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回顾之前的4万亿

4万亿元投资属于财政支出,目的就是要刺激国内需求。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运行并不平稳,那么从图中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看P66名词点击)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经常会不平衡,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思考】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萎缩或通货紧缩。请大家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紧缩?回顾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叫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思考】反之,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

【讲解】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种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的政策叫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稳健的财政政策。

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一些政策,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政策。

【板书】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过渡语:财政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钱”,这“钱”从何而来?又用向何处?这就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问题了。其中收入是前提,要花钱首先得有钱是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

1.【板书】财政收入含义 2.来源

请同学们看看P66的相关链接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归纳】形式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看p66相关链接 强调)税收占90%以上,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可见,税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自觉纳税。

【思考】请大家思考,非税收入可能包括哪些收入形式?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形式,如收费、罚款等。

【板书】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利、债和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那么如果要使2010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大家有什么建议?

【板书】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回答】征税,提高利润,债务收入 归为一类即分配比例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之一是分配政策【板书】。

【点拨】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在分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什么因素会影响财政收入呢?今年我国财政税收入预计达8万亿,那大家想一想建国初1949年的财政收入与现在相比哪个多,为什么?对,显然是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当时由于连年战争而且生产力水平显然不如现在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另一个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板书】,而且这个因素更重要是基础性的,为什么这么说,经济不发展,没有钱,你国家再怎么提高分配比例也没用(把书翻到p66看最下面一行画出“基础性的”一词。)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我们再回到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增加税收的方法,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一味增加税收呢?显然不可以,我们回顾前面的课程便知道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个人企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只有按照一定比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下半年预期,2010全年可能将实现8万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应伴随着劳动者收入的普遍提高,让劳动者感受到国富带来的好处。老百姓上不起学了,看不起病了,退休生活没有保障了,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竟然没水喝了,电、气、水都要涨价了。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福祉的提高不成比例。如果说以前老百姓尚能理解自己在个人福利方面的牺牲是为了国家富强的话,现在就不得不问一下: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究竟给公众带来了什么?)

国家财政收入也不宜过少,因为它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可以比较2010南非世界杯场馆建设进展缓慢和我国大型场馆建设速度之快。

【总结】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财政收入,而且影响是基础性的。如同我们“要把蛋糕切好,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大之后考虑如何切好也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有了,下面就看怎么花了,也就是财政支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P67相关链接)【板书】财政支出的含义 具体用途

从图中可看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和债务支出等。目前在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这是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政策的反映,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类和保障类的支出将越来越大。(财政社保“十二五”规划要求各级财政加大社保投入,将目前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0%提高到25%左右。同时,要将“各类未纳入社保制度的群体尽快纳入覆盖范围,实现真正的全民社保”。)(可以和三个作用相联系)

(三)、财政收支对比关系(A)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但财政支出也会影响财政收入,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会是怎样的呢?大家把书翻到66页

【板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关系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节余-----财政盈余;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支相等(几乎不存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赤字------财政赤字

其中收支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补充:略有节余的状态,一般认为财政以财政节余数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根据历史经验,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的2%以下可视为财政收支完全平衡。略有赤字以财政赤字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财政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了财政收入的4种形式和财政支出的5个主要用途,懂得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探究了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三个巨大作用。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3

【关键词】浅议;医院、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随着2013年1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所属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属于事业单位,但医疗卫生行业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于2010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其早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样致使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收入费用表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下面将解析二者报表勾稽关系。

收入费用表既反映医院的各项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以及相应的成本费用等,具体来讲 ,对应总账上的医疗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会计填列,同时填列报表时 要将财政基本补助收入也要纳入进来统一进行核算,也就意味着医院收入包括四大板块:即住院收入、门诊收入、药品加成收入、财政基本补助收入。但与之相对应的医疗业务成本也要按照会计上的配比性原则进行核算,特别注意的是,运用财政项目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资要剔除在外(具体要通过待冲基金账户进行过渡处理)。避免财政资金、科教项目资金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纳入医疗业务成本,致使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看病成本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收入费用总表中设计的医疗收入加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形成总收入(要特别注意剔除科教项目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但与之对立的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还包含有财政补助基本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因此医疗结余中还包括财政补助基本收入,又包含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考虑到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补助政策以及事业单位结余分配不能够用财政资金的相关规定,必须对财政补助基本收入、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医疗业务成本形成的财政补助基本结转从医疗结余中剔减出去,方能进行医院的结余分配。

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来看,分为两项内容,一是财政(一定是本级财政)给予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补助支出,另外是财政给医疗卫生部门的项目补助支出,结合收入费用表;二者的勾稽关系必须一致。但从两张表来看,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相对来讲比较好对应,而财政补助基本支的收支余额(即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在收入费用表中的医疗收入和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中列拓,因此本期医疗结余中包含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必须予以剔除,从而真正反映医疗卫生部门真正的收入、成本费用、结余,对此医疗卫生部门结余才能进行结余分配,计提相应的专用基金,最后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对于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减去本期财政基本补助中用于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中的余额,形成财政补助基本结转,留待下期继续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当地财政部门不能予以统筹。而对于财政补助的项目支出,运用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支出,余额形成财政项目结转,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财政部门统筹资金规定精神,超过两年的要予以统筹本级财政。对此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当中没有说明,因此从二者报表架构来看,显然收入费用表的内容包含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内容,但是二者报表的属性又不尽相同,收入费用表属于月报,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属于年报,因此两张报表的勾稽关系平时对不上,也只有等年末时收入费用表的年报才能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才能产生相对应关系。这是特别注意的一点。

收入费用表中的数字逻辑关系也是清楚的,大体上分为四个内容:财政补助的基本结转、财政补助项目结转、医疗卫生部门收入减去费用(不包含财政基本支出当中形成的医疗业务水平、管理费用)的医疗结余、科教项目结转。在这四个内容中,财政补助项目结转相对取数容易,只需要查阅财政补助项目收入、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的明细账即可得知;科教项目结转报表项目只需要查阅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即可得知。比较难以取数的是医疗结余、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因为二者混淆在一起,用医疗收入加上财政补助基本拨转收入形成总收入,然后减去总的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形成医疗结余,此时医疗结余中含有财政补助基本收入支出所余的结转部分,但由于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对医疗结余的分配只能限于自身收入、支出之差额进行分配,而不能对纳税人形成的公共财政资金余额搞分配,因此要把医疗结余中含有财政补助基本结转要剔除在外,这也是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也是《预算法》的精神。

而对收入费用表最终反映的结果又进一步对应了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项目:财政补助结余(含基本结转、项目结转)、科教项目结转、事业基金等,也符合这次会计改革中的资产负债表观点。因此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隶属于收入费用总表,而收入费用总表又隶属于资产负债表,这是两报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参考文献:

[1]《事業单位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医院财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4

1 重构地方收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地方财权与事权的长期不匹配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现行中央和地方的税制框架及经济利益关系, 但是由于这次改革只涉及到“财”的领域, 基本上没有触及到“政”的范畴[1], 即只是财权的重新分配, 而事权划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导致了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基本上是中央和地方各占一半, 而从财政支出比例来看, 地方财政支出占了总财政支出的85%, 中央只占15%, 这种收入与支出的严重不对称影响了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虽然为了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 中央也采取了转移支付的方式弥补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缺口, 但从效果来看, 一方面转移支付大多为专项转移支付, 影响了地方政府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中央与地方需求信息的不对称也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1.2“营改增”使重构地方税体系迫在眉睫

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收入体系最为重要的环节。分税制改革以来, 相比较而言, 营业税应算作地方的主体税种, 目前营业税收入大概1.5万亿左右。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 拉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大幕。2012年上海“营改增”试点的实际减税效应达到了250亿。2013年8月1日起,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 同时, 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 扩大了部分现代服务业泛围。2013年“营改增”实际减税规模超过1 400亿。2014年1月1日起, 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纳入试点。财政部正在积极研究电信业、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的试点方案,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预计“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减税规模将达到5 000亿。目前考虑到地方财政收入问题, “营改增”部分的增值税收入没有并入原有增值税进行中央与地方的分成, 而将这部分增值税收入全部归地方所有, 但这只是“营改增”的过渡期安排, 不可能长期维持。因此, 当“营改增”全面实现后, 就面临着地方主体税种缺失的问题。

1.3 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使重构地方收入体系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全口径决算的四类主要政府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出让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近30%[2], 近年来, 受土地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的影响,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 直接危及地方财政收入[3]。

1.4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客观要求重构地方收入体系

2013年12月30日, 审计署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结果显示, 截至2013年6月底, 地方总体债务余额达到17.8万亿, 相比2010年10.7万亿的审计结果, 增长了7.1万亿;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规模从2010年4.1万亿提升至2013年的6.9万亿左右, 很明显, 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相比,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过快增长, 不仅使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而且使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甚至信用风险不断加大。

1.5 中央一些支持地方财力的政策只是过渡时期的特殊政策, 不可能长期持续

2013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意见》, 提出了以县乡政府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 逐步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实现县级政府财力与保障责任相匹配的目标, 并提出责任目标的主体是省级政府。这些支持地方财力的政策很明显只是改革过渡时期的特殊政策, 不可能长期持续, 从长远看,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力问题, 必须重构地方收入体系。

2 当前地方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收入体系主要由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以及地方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三部分组成, 就目前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地划分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 具体应包括纳入政府间收入划分的范围、总体收入比例的确定、税种的划分、税收分成比例的确定等方面, 目前这些方面存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中央财政收入总体不是过高了, 而是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与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不匹配。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50%, 而中央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15%左右, 因此, 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中国财政体制的重要问题。但是, 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来看,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 中央财政收入 (含社会保障基金) 比重通常在60%左右。如2009年,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中央政府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分别为80.17%、45.96%、70.45%、51.53%、78.04%、53.35%、45.25%、93.35%和48.78%。与此相比, 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并不高,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与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不匹配的原因是中央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占比过低。

第二, 政府之间税种划分与分成比例的确定不合理。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政府间一般按税种属性划分收入, 税基流动性大或涉及收入分配的税种, 划分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收入, 而税基较为地域化的税种, 划归地方收入。与此相比, 我国在税收划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主体税种缺失。“营改增”之前, 营业税在地方税收收入中占30%以上, 虽然不是太高, 但也算是地方的主要税种。“营改增”以后, 地方唯一一个大税种没有了, 而区域性特征明显、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适合地方政府征收的地方性税种, 如资源税和房产税, 在我国都还处于试点阶段, 地方税收收入就只能主要依靠与中央的共享税。二是主体税种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 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又不合理, 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例如, 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较高, 显然不利于有效遏制地方过度追求数量型经济增长的冲动, 而企业所得税的共享也会影响市场在全国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出口退税的地方共担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等等。

第三, 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没有纳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范围。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等。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已经占到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近1/3, 非税收入的超常增长是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但是随着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 其又没有纳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范围, 无疑就造成了在某些问题上 (如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中央与地方利益目标的偏差。另一方面, 虽然中央要求实行全面、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制度, 要求不仅要编制一般收支预算, 对政府性基金也要编制预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并没有按要求编制透明、规范的预算, 资金使用随意性大。

2.2 政府间转移支付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为50%多一点, 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却达到85%左右, 两者之间超过30%的缺口主要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来弥补, 转移支付数额很大,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不明晰, 一些应该中央负责的事务, 交给了地方处理, 而一些属于地方管理的事项, 中央承担了较多的支出责任, 还有一些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项, 职责重叠, 支出责任不清, 导致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也较为零乱, 转移支付数额大但效果不理想;二是中央各职能部门分项管理转移支付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 资金分散, 不利于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大, 资金使用项目由中央确定, 不利于地方自主理财和提供符合当地需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既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又影响地方积极性;四是专款配套政策缺乏规范的设计程序和依据, 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2.3 地方政府融资不规范, 债务包袱重, 风险大

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量非常大, 这部分投资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显然是不够的, 目前通用的做法是通过设立各种形式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来融集资金。但投资融资平台由于其先天的原因存在很多问题, 如注册资本到位率低、担保不规范、资金挪用现象普遍、资金收益率低、偿债能力差等等,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也不断加大。由于财政资金有限, 不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债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性大, 甚至出现借新债还旧债的情况。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预算法》和《贷款通则》均规定地方政府不能编制赤字预算, 不能向国内中资金融机构贷款, 这就直接导致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隐性化, 其使用缺少预算约束。

2.4 省以下地方收入体系不健全

1994年的税制改革只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进行了分税, 到目前为止, 省级以下也没有规范的分税制。如果按照现有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思路, 我国需要设立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财政体系, 在如此分散的财政体系下, 要想实现完全的分税制, 即一级财政一级税收显然是很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目前省以下财政体制很复杂, 按税种划分收入、总额分成、收支包干和统收统支等体制形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省以下收入体系不规范问题突出。另外, 一些省级政府没有承担均衡省以下财力、保障基层基本支出的责任。

2.5 地方收入体系的法制化水平低

就地方收入相关立法来看, 税收收入法制化水平低, 而与政府性基金和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立法基本上是空白。

我国现有18个税种, 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通过人大立法, 其他15个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条例开征的, 税收立法滞后问题突出。目前我国税收立法权在中央政府手中, 人大要不要收回税收立法权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另外,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 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没有开征新税的自主权, 这种制度安排也使得地方政府难以从实际出发筹集稳定的收入。税收法制化水平低还表现在税收优惠随意性强, 地方为了自身目标的实现可以随意减免税或收过头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随意减免税, 人为制造“税收洼地”, 形成不公平竞争, 干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性基金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社会领域的政策目的,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 依法向特定群体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一种非税收入。我国目前还没有政府性基金的基本立法, 政府性基金的法律制度框架仍比较模糊, 这已成为当前规范政府性基金的最大制度障碍。地方政府融资同样没有法律依据, 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和风险隐性化, 对地方政府债务缺少硬约束。

3 重构地方收入体系:过渡期安排与长远改革目标

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还处于不断深化阶段, 地方收入体系不完善、不稳定是客观存在的, 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不明晰[4], 只有在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科学划分的基础上, 使地方收入体系与地方事权、支出责任相匹配, 因此未来地方收入体系应随着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调整而不断改革, 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1 重构地方收入体系依据的基本原则

地方收入体系重构应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基础, 同时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条件。地方收入体系重构应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既要以确保国家统一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为前提, 又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收入体系重构还应有利于理顺公权与公民的关系, 使国家治理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 重构地方收入体系应依据以下原则:

一是以支定收原则, 地方收入体系构建要以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明确为前提, 地方收入体系应尽量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二是应按照税收收入的内在属性,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将税基流动性较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年度间波动较大以及税负易转嫁、涉及收入分配等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将税基较为地域化, 信息能由地方政府较好掌握的税种收入, 划归地方收入。三是因地制异原则, 地方收入体系重构应充分考虑地区间财力差异程度等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应起到平衡地区间公共财力的作用。四是循序渐进原则, 对于条件成熟的改革要尽快在全国推开, 对于条件还不成熟的就先在小范围试点, 不能一刀切。

3.2 与重构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 地方收入体系的过渡期安排

地方收入体系的重构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确保地方财政的稳定运行, 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过渡期安排。

一是要稳定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的共享税制。“营改增”后, 地方主体税种消失, 但短期内为地方重塑主体税种是不现实的, 受经济发展阶段影响, 有些税种理论上可以成为地方主要税种, 但实际操作中现阶段还不可行。地方只有依靠与中央的共享税来确保其财政收入, 因此必须稳定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的共享税制。

二是规范非税收入, 严控地方政府的卖地行为。要加快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的立法程序, 使非税收入有法可依, 规范运行。同时, 还要规范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 提高非税收入的资金使用效率, 使其取之有度, 用之合理。

三是要完善转移支付体系。这包括两部分:一是上级政府为平衡区域差距而下达的一般转移支付;二是要求下级政府承担某一特定任务、政策的专项转移支付。要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下, 重构转移支付体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 同时, 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增强转移支付的制度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四是允许地方政府编制赤字预算, 为地方政府开辟合理的融资渠道, 使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同时加强立法监管, 加强债务的使用管理、加强市场对于债务的优胜劣汰, 保证地方债情况清楚、规模适度、风险可控。

3.3 基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明晰的地方收入体系的长远改革目标

从长远来看, 地方收入体系的完善应以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科学、明晰划分为基础, 并与之相匹配, 既包括分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又包括财政体制和税收立法权的改革。

一是要结合我国国情, 在全国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 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架构, 将财政层级扁平化。这将为全面、彻底地进行分税制改革奠定体制基础。

二是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 重构地方税体系。国际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的分税制, 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 而且从不同税种的属性来看, 客观上存在着有些税种适合中央征收, 而有些税种由地方征收效率更高。一般来说, 那些税基难于移动、产权明晰的资产是地方政府的天然税源, 如财产税、资源税等都应当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5]目前我国资源税和财产税中的房产税都还处于改革试点阶段, 试点中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另外, 那些在本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 由于消费了地方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因此其税收的一部分也应交给地方政府。

三是应该在统一税政的基础上,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 增强地方的财力保障能力。在中央规定地方税设立原则的基础上, 可以赋予省级政府一定的开征地方税的权力, 但为了避免地方对全国统一市场的分割, 应明确规定地方不能对生产和流通环节课税。

参考文献

[1]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再思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56-58.

[2]陈硕.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J].经济学 (季刊) , 2010 (7) :1428-1433.

[3]邓子基.“土地财政”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平稳转型[J].福建论坛, 2012 (5) :4-5.

[4]唐在富.中国土地财政基本理论研究——土地财政的起源、本质、风险与未来[J].经济经纬, 2012 (2) :104-105.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5

的构成、计量、确认及报表编制

一、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 事业单位会计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事业性收费。

事业单位按其具体的业务性质大体上包括以下两大类:

1.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

2.气象、水利、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

(二)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系统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三)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式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式,也就是执行单位预算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事业单位同政府财政的拨款、缴款关系。

根据各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我国曾采取过三种资金管理方式。

1、全额拨款制

实行全额拨款制,就是单位所需的全部经费的基本上由政府预算拨款供应。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通常适用于业务收入不很多、不经常、不固定的事业单位,如各类学校、卫生防疫站等。

2、差额补助制

实行差额补助制,就是单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首先要用本身的业务收入来抵补,其不足部分由政府拨款补助。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通常用于有经常、固定业务收入的单位,如各类医院、剧团、体育场、幼儿园、托儿所等。3、自收自支制

3、实行自收自支制,即单位以自身组织的业务收入,弥补其全部业务支出,做到以收抵支。它通常适用于提供一定产品或劳务的有固定收入的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研究所、校办实习工厂等。

自1月1日开始施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取消三种资金管理方式的划分,实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国家对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在会计核算方面,也不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取消三种资金管理方式,并不等于取消财政对各类事业单位拨款数额的差别。财政部门将根据事业发展计划、事业单位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和财力水平,确定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定额(定项)拨款标准。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拨款标准和计划工作量来确定政府拨款金额,编制财务预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事业单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和各个行政单位。

1、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的特点主要是:

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

2).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单位虽然实行有偿服务,但往往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

3).出资者不要求回报,不准备收回资财,不具有明确的产权。

2、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的差别主要有:

1).事业单位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却实行有偿服务,有的还可以做到收支相抵,而行政单位的服务则是无偿的,不能搞创收,所办的经济实体要脱钩,从根本上看行政单位是依靠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来进行活动的。

2).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这些单位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这些单位大都进行着能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五)、事业单位会计的内容

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及其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支出、结余,构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六)、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依据财政部19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基金、收入、结余等会计要素分类。在会计制度中,除列有序号外,还按类别规定统一编号,以便汇总使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使用。

各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要的科目可以不用的,如有需要亦可增设,以不妨碍会计报表汇总为原则。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6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 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随着住房价格的一路攀升, 居住消费支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的二元性, 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必然和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居住消费支出进行研究时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该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模式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研究采取科学合理有效措施来拉动和刺激居住消费支出,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住房作为一种正常商品,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住消费需求会随之上升, 一定的收入水平是保障人们进行居住消费的必要条件, 两者基本上呈正比例关系, 意味着收入的增长会刺激居住消费, 反之, 则会抑止居住消费。可以对收入中不同部分同居住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收入是居民住房潜在消费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体现了居民未来住房还贷能力状况。

研究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的理论基础是消费函数理论, 但是对于收入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56年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并且, 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持久收入水平而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作出消费决策。弗里德曼在他的持久收入假说中将收入划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 本文拟分析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和住房消费的关系以及对住房消费的决策影响, 对于研究当前我国的住房供给需求与消费决策理论与房地产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与房价走势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供给与需求理论, 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但是收入是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Maattanen在2011年指出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拥有住房, 并且指出收入分配与住房价格用一个分配的模型方法予以分析。Benito在2006年指出住房价格和顾客花费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而且强调两者的公共因子和原因链接扮演的关键角色在最近几年有所弱化。[1]Cutler在2005年指出香港居民的消费、收入以及财富之间的存在关系。[2]付文林在2010年指出消费需求不足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结构的基本特征。并且通过消费支出占中国GDP比重的变化趋势相当稳定, 提出了提高劳动者报酬率, 促进中国需求导向型经济增长必须要处理好的四个基本关系。[3]董长瑞在2006年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之间的动态关系, 并进一步证明了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4]苏良军指出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但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 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习惯是影响暂时收入消费份额的重要因素。[5]臧旭恒在1994年对持久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6]通过已有的国内外文献, 多数对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同消费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对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同居住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 且特别是城市和农村居住消费支出进行比较研究的就更少,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在居住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二、城镇和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发展变化轨迹

住宅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国国民经济中, 住宅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 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也不断高涨。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2011年全国住宅房地产投资额44319.5亿元, 是2000年住宅房地产投资额的13倍。随着房地产的市场化, 住宅房屋价格一路攀升, 从最初的几百元一平米上涨到了几万元一平方米。从国家统计年鉴数据看, 从2002年的2000元左右上涨到了7000元, 当然7000元是平均价格, 在好地段的住宅价格已上涨到了一平方米几万元的价格。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居住消费支出随之上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也不断上涨, 从1998年人均4331.6元, 2013年上涨到了18022.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998为408元, 到2013年高达1745.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也不断上涨, 从1998年人均1128.2元, 2013年上涨到了6112.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998为408元, 到2013年高达1233.6元,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做折线图 (如图1所示) 。

三、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理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暂时收入的估算

住房消费支出与居民的收入密切相关。居民的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 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料到的、连续的、带有常规性的收入;暂时收入是指一时的、非连续的、带有偶然性的收入。根据弗里德曼现期持久收入的估算方法, 估计我国居民持久收入的计算公式:

现期持久收入是现期收入与前一期现期收入及前两期现期收入的三阶移动平均值来近似地表示, 暂时收入以当期收入减去估算的持久收入来表示。据我国城市居民的现期可支配收入估算得出我国城市居民的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 (如表1所示) 。

单位:元

四、城镇和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居住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分析收入同住房消费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居住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 也就是居住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

C为住房消费, Y为收入, Yp为持久收入, Yt为暂时收入。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 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变动会有不同的变化反应。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持久性的, 那么人们就很有可能消费掉所增加的大部分收入;如果收入的变动具有明显的暂时性, 那么增加的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就会被储蓄起来。根据持久收入假定, 收入不稳定的居民一般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 而收入稳定的居民一般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在可支配收入中暂时收入占有较大的比重, 则暂时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就会较少, 而大部分会用于储蓄。因此根据各年度的统计数据, 验证住房消费对不同的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和二者的相关性。根据消费理论函数, 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分别代入1998年~2011年的相关数字,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式中的系数, 所的结果列于下表2:

表中R2为相关系数, S.E为回归标准差, D.W为德宾-沃森检验值, 从回归结果看, 农村和城镇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大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R2较大, 表明真实值和估计值之间的拟合程度很高。F值表明了解释变量Yp和Yt都对因变量C有显著影响, 但是D.W却不能确定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自相关。

为了消除非线性相关因素对回归的影响, 对于我国城镇居民

为了消除非线性相关因素对回归的影响, 对于我国农村居民

仍然用199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资料,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结果如表3所示。

式4和5中, Yp和Yt的系数为居住消费的持久收人弹性和暂时收入弹性, 农村的分别为1.102187和0.097967, 城市的分别为0.617611和0.177208。通过上述实证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在1998年到2011年期间, 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行为基本符合持久收入假说, 居住消费支出主要是持久收入决定的, 而与暂时收入存在不显著的相关性。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每变化1%, 居住消费变化1.102187%, 暂时收入每变化1%, 消费变化0.097967%, 居住消费的暂时收人弹性大大低于居住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城市居民持久收入每变化1%, 居住消费变化0.617611%, 暂时收入每变化1%, 消费变化0.177208%, 居住消费的暂时收人弹性大大低于居住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

从这个结果来分析消费同持久收入、暂时收人的关系, 可以推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 即两者的相关程度较高, 农村尤其高。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持久收入的相关程度更高一些。城乡居民居住消费对暂时收入的敏感性较弱, 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暂时收入的相关性更弱。这也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居住消费支出是大额支出, 在一定程度上较多地依赖于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 并且在两者的比较发现, 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较城镇来说更多的取决于持久收入, 而不是暂时收入。

五、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从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实证分析来看,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行为存在很大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以及消费观念与消费偏好的差异造成的。在当前, 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收入较为稳定的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信贷, 因为其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不愿意为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的农民提供信贷支持。农村居民在住房支出方面更多依赖于持久收入, 而不是暂时收入, 因此在实证研究中, 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中持久收入影响较大, 而暂时收入影响较小。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土地的收成, 土地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较大风险, 不仅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而且受经济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很大, 农村居民收入的季节间隔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其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低收入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民的消费观念相对较为谨慎和稳定。特别是大额支出还是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因此, 针对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要提高和均衡发展当前的消费水平, 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切实增加农民实际收入, 缩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发展当前经济的首位。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是缩小城乡消费差异的关键和根本, 从1998年开始, 我国政府非常重要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城乡消费的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因此, 切实遵循“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思路, 以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根据各个农村区域的特点, 因地制宜地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经济效益, 逐步达成小康经济水平进而实现小康的居住水平。在加快农村结构调整的同时, 优化国家资源分配制度, 构建并逐渐形成支农惠农政策体系,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切实从各个方面增加农民的持久收入, 并且丰富和拓展暂时收入的来源途径。

2. 发展农村金融信贷, 加快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升级

促进农村金融信贷稳定有序发展, 减少农民居住消费的资金约束。加大对农村农民生产经营信贷以及购房信贷支持力度, 从价值链、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支持带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创建与发展, 满足农村居民各个环节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当然, 城市和农村居住消费差距拉大的关键原因是农村金融系统的贷款障碍。农村居民已经部分进入城市购买住房, 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拥有较为发达的金融服务系统, 银行的普遍存在和金融机构的高效率使城市居民的提前消费成为可能;而农村地区无论是银行数量、服务水平还是放贷规模都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这就造成农村居民居住消费面临着资金预算约束。因此, 大力发展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业务, 支持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广, 培养农民安全使用现代金融工具的消费习惯。并且持续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网络建设, 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消费质量

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基础设施相对较薄弱, 包括农村道路、供暖以及给排水设施等, 这些都与居民的居住息息相关, 直接影响了居住水平。加强和提升农村居民居住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的提升与改善,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本前提条件, 这也是缩小城镇和农村居住消费差异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 要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加快居住基础设施的提升与优化。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居住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民间投资,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电网、农村给排水网、农村公路改造和建设、农村医疗网点建设等, 积极为提高农民居住消费水平、居住消费质量和居住消费层次创造条件。

摘要: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 居民住房消费方面的支出亦成不断上涨趋势,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支撑, 利用1998年2011年度数据, 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居住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 即两者的相关程度较高。农村尤其高, 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持久收入的相关程度更高一些。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暂时收入的敏感性都较弱, 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暂时收入的敏感性尤为弱。

关键词: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居住消费支出

参考文献

[1]Benito A, Thompson J, Waldron M, et al.House prices and consumer spending[J].Bank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 2006, (02) .

[2]Cutler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income and wealth in Hong Kong[J].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5, (02) .

[3]付文林.住房消费、收入分配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J].经济学家, 2010, (02) .

[4]董长瑞, 梁纪尧.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2) .

[5]苏良军, 何一峰, 金赛男.暂时收入真正影响消费吗?——来自中国农村居民面板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 2005, (07) .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7

1. 可支配收入排位比较。

2011年, 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从高到低依次为:湛江市 (17 583.62元) 、汕头市 (17 473.89元) 、揭阳市 (16 878.89元) 、阳江市 (16 878.19元) 、茂名市 (16 113.39元) 、汕尾市 (15 751.37元) 和潮州市 (15 664.31元) 。2007年来以来, 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位上升明显的城市有3个, 其中, 湛江由第二位升到第一位、揭阳由第四位升到第三位、阳江市上升最快, 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潮州、茂名的排位下降明显, 茂名由第三位退到第五位、潮州第五位退到第七位, 两城市都退后两位, 汕尾排位保持不变。

2. 可支配收入增量比较。

2007年, 粤东西两翼七市中只有5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 2008年7个市全部进入万元级。但七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2009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1 574.72元, 已进入2万元级;2011年全省人均家庭总收入30 218.76元, 已经跨入3万元级。2007年来以来, 五年间阳江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最多 (8 188.19元) , 茂名市增加最少 (4 918.41元) ;而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 198.18元, 比茂名市多增加46.53%。东西两翼七市中, 2007年收入最高 (湛江) 与最低的 (潮州) 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545元, 2011年扩大到1 919.31元;2007年收入最高的城市 (湛江) 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为6 403.3元, 2011年扩大到9 313.86元;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 (潮州) , 比全省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41.44%。

3. 可支配收入增速比较。

2007年来以来, 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阳江市 (增18.05%) 、汕尾市 (增13.27%) 、汕头市 (增12.63%) 、揭阳市 (增11.94%) 、湛江市 (增11.7%) 、潮州市 (增10.81%) 和茂名市 (增9.53%) 。排在前五位的城市高于全省年平均增长速度 (11.03%) , 排在后两位的城市均未达到全省年平均增速, 潮州市和茂名市分别比全省年平均增速, 低0.22和1.5个百分点。

4. 收入构成比较。

2011年, 在七市中湛江市人均工资性收入最高 (达14 239.62元) , 比最低的阳江市高30.12%, 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49%;茂名市人均经营净收入最低, 比排第一位的阳江市低77.71%;潮州市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 揭阳最低。

总体看, 七城市人均收入构成中, 有6个城市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 (只有阳江市为56.97%) ;揭阳、阳江市人均经营性收入比重达两成以上, 而茂名市不足5%;潮州、茂名、湛江市人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16.09%) , 达到20%以上。

二、消费支出和消费构成的比较

2008年, 只有汕头市人均消费性支出 (10 764.95元) 过万元, 2009年人均消费性支出过万元城市增加到4个 (从高到低依次为汕头、潮州、湛江、揭阳) , 2010年七市人均消费性支出全部进入万元级。2011年, 七市人均消费性支出从高到低依次为:汕头 (15 746.22元) 、潮州 (14 096.76元) 、湛江 (14 055元) 、揭阳 (13 269.4元) 、茂名 (13 161.83元) 、汕尾 (11 983.42元) 、阳江 (11 765.37元) ;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汕头市, 比最低的阳江市高25.28%, 但比全省平均水平 (20 251.82元) 低22.25%。2007年以来, 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最快的依次为:湛江市 (增61.37%) 、汕尾市 (增55.19%) 、茂名市 (增52%) 和潮州市 (51.35%) ;增长较慢的依次是:揭阳市 (增46.45%) 、汕头市 (46.29%) 和阳江市 (35.4%) , 只有阳江市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没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41.26%) 。

2007年以来, 粤东西两翼七市消费支出排位前两位稳定, 由粤东的汕头市和潮州市占据;第三至七位接替变化。人均消费性支出最高的汕头市与最低的阳江市的差距, 2007年两市相差3 041.93元, 2011年扩大到3 980.8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最高的汕头市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7年的3 572.94元, 扩大到2011年的4 505.6元。

1. 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2011年, 七城市人均消费支出的领头羊汕头市, 人均消费支出八大类中有6项排在前三位, 另外两项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排在第二位的潮州市人均消费性支出有5项支出排在前三位, 别外两项排在第四, 还有1项排在第六位;茂名市人均消费性支出有两项支出排在第三位, 有1项排在第四位, 其他5项排在五至七位;阳江市有两项分别在第二位和第四位, 其他6项排在五至七位。

2.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比重) 比较。

2007年以来, 七城市消费水平全面提高, 城镇居民生活已经整体进入小康社会。2011年, 七城市恩格尔系数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汕头市 (44.86%) 、汕尾市 (43.75%) 、潮州市 (43.71%) 、湛江市 (41.95%) 、揭阳市 (41.84%) 、阳江市 (41.74%) 和茂名市 (40.45%) , 比2007年分别下降:2.87个百分点、3.23个百分点、2.99个百分点、4.96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七市恩格尔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 但均高于全省平均数 (36.89%) , 五年间全省平均恩格尔系数稳定在37%左右。从数据上看, 粤东西各城市偏重食品消费, 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并且粤东各城市食品消费比重, 略高于粤西地区。

3. 消费倾向比较。

2011年, 在七城市中平均消费倾向最高的两个市是:汕头市和潮州市分别为90.11%和89.99%, 比全省平均水平 (75.29%) 分别高14.82和14.7个百分点, 最低的是阳江市 (69.71%) 。2011年, 七城市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茂名市 (1.7) 、汕头市 (1.1) 、潮州市 (1.09) 、汕尾市 (1.07) 、湛江市 (0.98) 、阳江市 (0.60) 和揭阳市 (0.56) ;全省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为0.59, 七城市中有4个城市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大于1, 这说明这些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消费增长率明显大于收入增长率。但是, 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家庭消费需求的增长。

4. 交通和通讯支出比较。

2011年, 七城市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排在第一位的湛江市 (2 412.92元) , 比最低的汕尾市 (1 303.86元) 多支出1 177.55元, 高45.96%, 比全省平均水平 (3 630.62元) 低33.54%。

5. 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较。

2011年, 七城市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排在第1位的潮州市 (1 437.47元) , 比最低的阳江市1 231.06元, 多支出206.41元, 高14.36%, 比全省平均水平 (2 647.94元) 低45.71%。

6. 服务性消费支出比较。

2011年, 七城市人均服务性消费从高到低依次为:汕头市 (3 196.42元) 、湛江市 (3 121.44元) 、茂名市 (3 071.41元) 、潮州市 (2 889.76元) 、揭阳市 (2 834.26元) 、阳江市 (2 362.26元) 和汕尾市 (2 335.97元)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支出构成不断优化, 城市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加快。2011年, 七城市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超过15%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为:汕头市27.04%、茂名市16.19%和揭阳市15.66%, 排第一位的汕头市比全省平均增幅 (11.28%) , 高15.76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2007年以来, 得益于东西两翼经济的快速发展, 七城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得到了明显增长。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七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七城市城镇居民的收支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七城市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在拉大, 并且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笔者建议:

1. 进一步加大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

2007年以来, 东翼各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2%, 西翼为16.34%, 而全省为10.62%, 东西两翼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各部门应努力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 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在“珠三角”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 推进和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2. 正视差距, 科学发展。

2011年, 粤东西七城市人均生产总值排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第十一至十七位、汕尾排在第十九位;有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特别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排位靠后。粤东西地区未来发展要从偏重于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民生改善, 发展的各项举措, 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3. 调节收入分配, 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建设幸福广东。为此,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必须关注居民生活,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合理分配国民收入, 促进收入分配均衡发展, 在保证发展投资需求的同时, 加大对国民财富的分配, 让市民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 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和“普遍富裕”。

4. 健全机制, 缩小差距。

广东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别明显。应对这种局面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公共服务型财政, 加大医疗、安居工程、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发达地区要健全扶持机制,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原则, 举全省之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继续面向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 要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控制居民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和发展差距的扩大, 使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粤东西城市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 要逐渐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 服务消费需要更加旺盛和广泛, 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基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已经成为经济强省, 全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举世瞩目。但是, 由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民生活差距较大。地处粤东西两翼的七城市同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他们的城市特征和发展水平相近, 常被作为两个经济整体来进行比较。利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对粤东西两翼七城市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进行比较, 进一步了解东西两翼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为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并提出小区域差距的对策建议。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8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两大类, 即2010年甘肃省农户收入和支出情况。农户收入情况包括7个小项, 即传统农业收入 (主要指来自于谷物、薯类、豆类等粮食生产所得收入) 和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 (主要指蔬菜、水果等种植, 牲畜、家禽等养殖所得) 、打工所得、个体经营所得、亲朋资助、国家资助及其它未列收入;农户支出包括10项, 即日常生活支出、购置农资农具、学生学杂费及生活费、购置家具、购置衣物、购置电话和通讯费、婚丧嫁娶支出、外出打工生活费、外出打工路费及其它未列支出。调查对象为甘肃省农户, 调查方法是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时间是2011年7月。此次调查收回调查问卷334份, 其中有效问卷298份。调查农户所在地遍布甘肃省11个县25个村, 基本符合统计学上的随机抽样原则, 所以该问卷调查有效。

二、甘肃农户收入、支出的水平与结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㈠甘肃农户收入水平与结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 甘肃省农户平均每户年收入为22517.8元, 其中传统农业收入平均为3067.7元, 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平均为3246.2元, 打工所得平均为9097.6元, 个体经营所得平均为2536.1元, 亲朋资助平均为771.21元, 国家资助平均为896.1元, 其它收入2903元 (如表1) 。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 2010年甘肃农户收入最多的三条渠道依次为打工所得、种养殖业所得和传统农业收入, 其中, 打工所得收入远远高于其他收入, 占农户平均总收入的40.4%, 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传统农业收入低于种养殖业收入位居第三, 传统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与过去相比大大下降。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 (包括传统农业、种养殖业收入) 占总收入的28.04%, 远远低于非农性收入 (包括打工和个体经营所得) 占总收入的51.66%。综上所述, 2010年甘肃农户年平均收入中一半多来自非农收入, 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户收入的最主要渠道。

㈡甘肃农户支出水平与结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甘肃省农户平均每户支出18440.4元, 其中, 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平均为3222.46元, 购置农资农具平均支出871.59元, 学生学杂费及生活费支出平均为4510.1元, 购置家具支出平均为1109.78元, 购置衣物平均为974.05元, 购置电话及通讯费平均为516.49元, 婚丧嫁娶支出平均为3523.74元, 外出打工生活费平均为1642.33元, 外出打工路费平均为323.56元, 其它支出1746.23元 (如表2) 。

由表2和图2可以看出, 2010年甘肃农户平均支出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学生学杂费及生活费、婚丧嫁娶支出和日常生活支出, 其中学生学杂费及生活费远远高于其他支出, 占农户平均总支出的24.46%, 成为农户最主要的支出。可见, 当前甘肃农村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户的大负担, 而婚丧嫁娶开支也日益增加, 成为农户很大的负担。在所有的支出中外出打工路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最少, 并且支出金额很小, 这说明农民外出打工的区域主要是在省内及周边地区, 如宁夏、内蒙、新疆等地区, 到东部沿海地区打工的不多。

三、甘肃农户消费支出计量分析

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户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着本地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状况, 便于发现农户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对甘肃省调整消费方向, 拉动经济快增长, 提升消费层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著名的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是由收入决定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根据这一理论, 研究甘肃农户消费水平时可以建立如下消费函数模型:

式中Ci表示农户家庭消费支出, Yi表示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 α、β表示待估计参数。从经济意义上说, α表示自发性消费, 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α﹥0, 0﹤β﹤1。根据2011年入户调查获取的298份调查问卷, 以调查整理出来的2010年甘肃省内不同地区农户家庭年消费性支出和年收入的截面数据作为样本观察值, 用OLS法对模型Ci=α+βYi+μi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甘肃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消费函数:

从回归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 甘肃农户收入对消费支出有显著性影响, 农户家庭边际消费倾向β=0.58, 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每增加1元, 平均就有0.58元用于消费。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 甘肃省农户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农民收入增加后只有60%左右用于消费, 可能的原因:一是甘肃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身较低, 收入水平不高抑制了农户的消费意愿;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情况下农户只能自保, 所以消费意愿得不到完全的伸展;三是农村的消费观念相对比较传统, 节俭的风气依然保留。

四、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㈠农户收入结构较为合理, 但总体收入水平较低

总体上看, 2010年甘肃农户收入结构较为合理, 外出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 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较快, 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 农民工就业机会较多。另一方面反映出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 在农村劳动力富裕的情况下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都能够走出家门外出务工, 从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从发展趋势看, 农民外出务工所得逐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收入虽然低于打工所得, 但仍然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前农村取消了一切税费, 平均每户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较多, 所以, 农副业收入较过去有所增长。同时, 农户经营收入比例较高, 可以看出甘肃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越来越强, 能够通过做一些小买卖赚取收入。但无论是外出打工收入, 还是农副业收入等, 从整体收入水平看, 农户平均年收入为22517.78元, 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偏低。

㈡市场经济不发达, 就业和致富门路有限

当前, 甘肃大多数地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民资金积累不多, 影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市场不发达, 小集贸市场多、上规模的大型市场比较少,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全、流通不畅, 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并且不利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和未来发展。同时, 由于农民积累的资金不多, 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投资其他生产领域, 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使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的可能受到阻碍。

㈢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科技素质低, 增收有难度

从总体上看, 甘肃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科技素质低, 在观念上往往会有很多局限性, 这些限制因素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 不能科学种田,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大多数农民守着土地不进行种养殖业的有效规划和创新, 不能从土地和农业中发现挖掘发展的机会。从另一方面看, 因为农民的技能比较单一, 职业技能缺乏, 所以, 很难找到除苦力以外的其他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这些都是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㈣农民教育负担过重

从调查的结果看, 学生学费及生活费用支出是甘肃农户家庭支出的最主要部分, 占总支出的24.46%, 究其原因:一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住宿费太高, 如高中及以上的教育支出较多。即使是义务教育阶段, 部分地区撤销村级小学并入乡镇小学以及部分家长主动将孩子送入乡镇小学就读, 增加了教育支出;二是农户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 为了让孩子有美好的前程, 借读费、补习费、资料费等费用也高居不下, 成为农户家庭的重要负担;三是这几年物价的上涨也造成了学生生活费用的上涨, 从而加重了农户家庭的负担。所以, 虽然近年来政府的很多改革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是这些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样使得农民教育支出增加。

㈤消费结构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看, 农户的大部分支出用于教育和婚丧嫁娶。从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看, 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太重, 当然这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和生活成本上升有关, 属于农户不能自主的支出。但婚丧嫁娶费用支出成为除教育支出外最高的支出, 并日益成为农户的负担就属于不合理的消费习俗, 是陈规陋习。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用于购置农资农具的支出相对较低, 仅占农户总支出的4.73%, 这对于农业技术改造以及农业生产及其不利。

五、改善农户收支水平与结构的政策建议

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培育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产业群

审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最快的途径。虽然西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目前, 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逐渐形成, 地方特色产品比较突出, 但继续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通过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对西北大农业的发展既是必需的, 也是必要的。所以, 当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培育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产业群, 从而带动各区域相应的农产品贸易、加工、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促进农户家庭收入的提高成为可行的发展之路。

㈡加快城市化建设, 大力发展县域民营企业, 为农民提供更多致富门路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2010年西北地区城市化率约为39.84%, 远低于全国46.59%的平均水平。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城市化进程是西北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的经验来看, 民营企业在农民增收、创造就业和促进城市化建设中作用巨大。所以, 西北地区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引导民营企业发展, 使之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吸附器, 以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农村和区域发展。为此, 政府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要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企业布局适当集中, 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同时, 注意调整企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开发, 加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为农) 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门路。

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绝大多数省份,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缺乏。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电网建设和通讯设施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沼气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引导建立农机服务专业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同时, 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㈣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 科教兴农, 知识富农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促使农民改变落后的技能和生产观念, 制定科教兴农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因此,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 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现代农业耕种技术培训的进程, 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为农民多渠道就业和多渠道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为农村消费支出提供信心

医疗收入和支出 篇9

1 数据和模型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黑龙江省某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和基金支出总额统计报表, 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见表1。

1.2 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1.2.1 条件检验:

对原始数列通过一次累加生成新的数列, 对原始数列作准光滑性检验, 对累加生成数列检验指数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均可以建立GM (1, l) 模型[7]。

1.2.2 建立模型:

对X (1) 建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μ, 此式即为GM (1, 1) 模型, 按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a、μ的估计值。从而得到基金筹资总额的GM (1, l) 模型为:基金支出总额GM (1, l) 模型为1x2=441.536 1。

1.2.3 精度检验:

计算均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 按表2的方法进行预测精度的等级判定, 若预测精度的等级达到一定要求, 可以进行外推预测。

注:“…”表示未统计;“-”表示待统计。

通过计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GM (1, 1) 模型的P=1, C=0.171 306;基金支出总额GM (1, 1) 模型的P=1, C=0.092 638, 精度等级都属于一级, 可以对其运用GM (1, 1) 模型进行预测。

2 结果和预测

2.1 计算结果

分别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的原始数列和累加生成数列按照模型进行计算, 计算出残差和相对误差, 可以得到表3的计算结果。

2.2 外推预测

根据前文建立的GM (1, 1) 模型分别对2011—2013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进行预测, 预测值见表3。通过计算结果和外推预测可以看出, 模拟值与实际值非常接近, 说明本文建立的GM (1, 1) 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同时, 也要注意到, 利用GM (1, 1) 模型, 精度较高的仅仅是最近几个数据, 离现实越远, 预测意义越弱。

3 分析和讨论

本文运用建立的GM (1, l) 模型, 预测黑龙江省某县2011—2013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 选用了过去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数据。然而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的因素很多, 如参合人个人缴费额、财政补助资金额度、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资金额度及捐赠资金额度等指标;影响基金支出因素也很多, 如新农合参合比例、新农合报销比例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指标, 因此, 预测此数据时必须结合各方面因素的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预测模型。

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受多种因素相互关联的影响, 产生波动作用, 因而应用传统的预测方法会受某种程度的局限。GM (1, l) 模型可将无规律的原始数列生成为较有规律的累加生成数列再建模, 它不受大样本和典型概率分布等条件的限制, 因而具有适用性强, 预测性能好的优点。

通过外推预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情况, 发现拟合值和实际值基本接近, 利用该模型进行基金筹资总额和基金支出总额的预测, 并进行相关指标计算, 可以作为制定和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反映不确定因素对灰色系统的影响, 提高预测精度, 要不断加入新的数据, 建立新的模型进行预测。

摘要:简要介绍灰色理论预测方法, 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GM (1, 1) 模型, 经检验该模型的预测、模拟精度等级属于一级, 预测结果可靠, 可以用来预测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总额和支出总额情况。应用GM (1, 1) 模型对未来3年的基金筹资总额和支出总额进行预测分析,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GM (1, 1) 模型,灰色理论预测,基金筹资总额,基金支出总额

参考文献

[1]李明凉.灰色关联分度新判别准则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 1998, 16 (1) :68-70.

[2]Wu W.Y, Chen S.P.A prediction method using the grey model GMC (1, n) combined with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a case study on Internet access population forecast[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5 (169) :198-217.

[3]Zhou P, Ang B.W, Poh K.L.A Trigonometric greyprediction?approach to forecasting electricity demand[J].Energy.2006 (31) :2839-2847.

[4]Hsu C.C, Chen C.Y.Applications of improved?greyprediction model for power demand forecasting[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3 (44) :2241-2249.

[5]Kayacan E, Ulutas B, Kaynak O.Grey system theory-based models in time series predic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37) :1784-1789.

[6]付继华, 孟浩, 王中宇.给予灰色理论的动态测量系统非统计建模方法[J].工程技术, 2008 (6) :1245-1249.

上一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下一篇:木材运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