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教学

2024-05-10

法理学教学(精选十篇)

法理学教学 篇1

关键词:法理学,教学,现状,改革,方向

法理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在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 但是, 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致使很多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力知识结构, 更加无法掌握法理的本质。法理学除了要传授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 还要实现对法学方法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只有具备较高的法理素养, 才能够在法律现象中发现法学的价值所在, 实现对正义的不懈追求。

一、法理学的地位

法理学是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务实能力的培养, 是法学研究和学习的向导。法理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对不同类型的法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法理学属于宏观性的学科, 能够开拓视野, 实现法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用途, 实现法学地位和价值的提高。对于法理学的研究是治国的根本, 缺少法理学, 就意味着文明和现代化的程度需要不断提升。

二、法理学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 高中教育与大学课程存在衔接问题

对于大学法学教育,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 为社会培养更多素质高、法学素养过硬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 在高中没有接触过法学的实质性知识, 不具备对法律基本知识的认识, 社会经验匮乏, 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法学理论, 面对抽象性极强的法学理论, 感觉无所适从, 心生恐惧。同时, 对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法理课程中的定义和精神。

(二) 学生和教师对法学理论教学存在轻视的态度

当前, 在各个领域里, 对于实用性的追求十分迫切, 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实际功效, 甚至与经济效益等同, 要求所有理论学习和研究为其提供基础, 同时, 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成效, 没有认识到各学科、学术之间的区别。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 很多从事理论教学的学者忽略了理论性学科的价值, 很多学生也将其视为借口, 将对理论学科的不重视视为一种正常现象, 忽视了理论知识和储备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作用。在短时间看, 是找到了一条捷径, 但是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三) 法理学教材内容比较乏味和枯燥

虽然法理学的教材种类比较多, 但存在风格统一化的问题, 千篇一律, 毫无活力。在教材中, 所有的原则、定义等内容被堆积在一起, 内容缺乏形象性, 晦涩难懂, 教条化比较严重。同时, 在教材中, 对理论的阐述层次比较低, 理论观点比较陈旧, 一家之言严重, 没有融合当下最新的思想和理论, 无法引起学术上的共鸣。

(四)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手段落后

在当前的法理学教学中, 主要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 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之间的联系, 没有将教材上的理论观点与实际相结合, 各自独立, 脱节严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学辅助都源于网络, 不加更改, 直接照本宣科, 忽视学科发展趋势与学生的认识层次直接的关系。一旦出现法理学教学效果较差的情况, 就将责任推给学生的不勤奋。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落后。

三、法理学教育背景的变化

(一) 法学教育生源受到冲击

鉴于法学就业前景的不乐观, 尤其是一些低等的法学院, 学生质量不是很高。虽然我国法学教育层次相对完整, 但是近年来, 法学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 边远地区的基层很少有人问津, 而中层法律岗位又供过于求。为此, 很多优秀的高中生源流入其它专业。生源质量的下降是影响法学教育品质的关键。

(二) 法学就业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当前, 法学就业市场呈现多元化局面。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判定就是社会对法学毕业生的评价, 也就是对法学院的定位, 因此, 法学院校不得不将这种职业市场的导向作为教学的指导。鉴于公检法招录的饱和状态, 更多的法学毕业生流动法律服务行业, 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基层部门等。多元化的行业导向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素质的同时, 还要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 法学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教育方向, 实现与市场的接轨。

(三) 法学学生的精力不集中, 用于学习法学知识的时间逐渐被减少, 对法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 很多学生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司法考试、培训等行为中, 有些学生在踏入学校的初始就进入备考状态。这样就导致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投在专业学习中。同时, 在司法考试的热衷下, 很多法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发条的梳理和传授上, 以至于学生对法理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但是, 司法界当前逐渐开始重视法理课, 认为其有助于培养法科学生法律素养。因为一旦缺乏法理知识, 学生是不可能胜任法律职业, 不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而掌握法律职业技能需要以相应的法学理论知识为前提。

四、如何实现法理学教学的改革

(一) 不断改变教师和学生对法理学的轻视态度

从事法理教学的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法理学对于法律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树立完整的法学观念, 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有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改变急于求成的思想, 实现理想与长远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 使学生明白:一个合格的法律从业者既要掌握法律条文、司法程序, 还要培养自身对于法律本身思辨性的理解, 因为再多法律条文不能实现对所有法律现象的概括, 一旦遇到新的问题, 需要运用法律的思辨性来进行解决。

(二) 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不断优化

对于法理课程, 至少要达到96个学时, 最佳课时数量为120个学时, 这样可以实现对法理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 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架构。同时, 可以在高年级设置思想史等选修课,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

鉴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法理学的教学思想要实现与时代的结合。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重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拓展思路, 实现与法学发展步伐相一致, 达到对法学理论的传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法理的抽象性, 培养耐心, 实现法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法学的发展过程, 帮助他们扫清法理学习过程的障碍。要选用新型的教材, 实现新颖教学方式与生动素材的结合, 同时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用实例揭示法学观点, 以法理透视生活。注意师生之间感情的增进, 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展多种讨论会, 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 改变被动的教学形式,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素质。事实上, 生活中具有很多法理教学素材, 尤其是一些争议较大的案件, 其立法提案不是对相应法律条文的异议, 而是对理论背后公正机制的衡量标准的争论。因此, 对于法理的学习要突破课堂的限制, 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检验理论。依法治国的提倡使得社会成为法律生活的模式。书本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的, 社会生活才更具动态变化。因而,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到生活中去寻求学习的源泉。法理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整合, 提高教学品质, 灵活运用各种案例, 实现对价值的考量, 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司法体现的是一种理想思维, 需要通过长期法实践才能形成。

五、结语

鉴于我国法学教育的争议性, 为了适应我国的法治环境,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实现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结合。法理学的课堂教学要满足法学专业的教学目标, 采取合理、科学的教育手段, 尊重教育规律, 传播现代法律的精神, 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法律思想, 形成高素质的法律素养, 塑造理想的法律思想人格, 同时也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爱龙.论法理学教学与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 :157-160.

[2]程静.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校法理学教学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 2014 (20) :33-34.

法理学教学大纲 篇2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2011年)

授课教师强世功教授

(jiangsg@pku.edu.cn)

助教:

第1、6组:徐斌

***

pku.xubin@gmail.com 第2、7组:朱琳 *** pkuzl1988@163.com 第3、8组:李威克 *** liweike06@163.com 第4、9组:史志强

*** xiaoshi8418@gmail.com

第5、10组:张佳俊 *** 2006715006@163.com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围绕主权与法治的问题,结合美国宪法与中国宪法中的重大案例,讨论现代法治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一方面训练学生阅读判例和文献的能力,由此掌握法律分析和推理基本能力,培养法律人思维;二是通过对这些判例和文献的阅读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全面把握并思考法理学的主权概念,以及主权在现代国家中面临的问题,培养政治家的政治视野。

二、授课方法:

1、个人阅读:课程大纲所列文献为每个人必须阅读的文献,其中黑体字标示的案例和文献,每个人必须提交案例摘要和读书报告,没有用黑体标示的部分可以不做读书报告,有兴趣和余力的同学可以提交读书报告。

作业需要提交到网上: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网站(论坛)http://jus.pku.edu.cn/bbs/thread.php?fid=40

需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注册,课程板块的密码问助教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10组,根据课程进程由助教组织小组讨论。

3、模拟法庭:为了深化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和表达、论辩的能力,组织三次模拟法庭。具体要求已经写在每个模拟法庭的内容和要求中。请助教注意提前组织大家讨论,并作法庭辩论的准备。参加第一次模拟法庭辩论小组的组长,需要提前组织本组的同学阅读案例,并提前准备法庭辩论的材料,双方需要提前一周将自己的上诉或者答辩材料提交对方

三、课堂纪律和考试:

1、每个学生按照课程进度须课前向助教提交“案例摘要”和“读书报告”,由助教根据提交的内容讨论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2、考试成绩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40分,由助教根据提交作业、参与模拟法庭的表现给出成绩。

3、期末开卷考试占60分,写一篇小作业。

四、课程参考资料:

美国宪法(中英文对照); 中国宪法(1982年); 香港基本法(1990年包括人大释法的内容)

涉及到美国宪法案例,如果要了解相关的历史和问题,可以参考王希:《原则与妥协》和布莱斯特等:《宪法的决策过程》(上、下)

五、授课内容大纲(案例和文献可能根据情况有所调整):

专题一 法理学、法律职业与法治国

第1讲:法律是什么?

1、法理学在西方的转型:

2、法律是什么的立法视角: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

3、法律是什么的司法视界: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

4、法律人:大陆法与普通法

第2讲:法律职业:理性与激情:

1、霍姆斯:“男孩想要的东西”,《霍姆斯读本》

2、霍姆斯:“法律的道路”,《霍姆斯读本》

3、霍姆斯:“法律职业”、4、霍姆斯:“以律师为业”,《霍姆斯读本》

5、霍姆斯:“法学院的功用”、6、霍姆斯:“大学的功用”,《霍姆斯读本》

7、霍布斯:《利维坦》第六章,第十一章。

8、科耶夫:《黑格尔导读》,代序

9、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第3讲 :法律职业:法律人-政治家

1、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

2、克罗曼:《迷失的律师》,第一章

3、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一章

第4讲:主权与法治国

1、霍布斯:《利维坦》,第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六和二十九章。

2、施密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第三、四、五、六节。

第5讲:现代主权秩序的形成:民族国家与帝国

1、施米特:《陆地与海洋》(1-100页)。

2、科耶夫:“法国国事纲要”,《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3、强世功:碳政治:全球化时代的战略抉择

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七章。

5、强世功:“当代‘和谐世界’之路:从中非关系看‘第三世界共享发展计划’”。※第一次小组讨论:助教需要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一次本专题的内容;

专题二:现代法治国中的主权问题

第6讲 :主权与司法审查:

马伯里案

1、Marbury vs.Madison(1803)

2、Eakin v.Raub(1825)

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78篇 齐玉苓案与河南种子案:

1、黄松有: “宪法司法化及其意义: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的一个《批复》谈起”,《人民法院报》。

2、宋春雨 :“ 齐玉苓案宪法适用的法理思考”,人民法院报2001.8.13

3、河南种子案判决书以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文件

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二、三、四章

5、陈端洪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外法学2008.2

6、赵晓力:“司法过程与民主过程”

第7讲

※第一次 模拟法庭:吴嘉玲案

第一组

vs.第二组 第三组

vs.第四组

要求:

1、全班同学需要熟读吴嘉玲案的终审判决书,并撰写案例摘要。

2、全班同学需熟悉香港基本法的有关条款,仔细阅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解释及其说明。

3、法庭辩论双方需要阅读该案的初审、上诉审判决书(英文),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

4、参考文献:

强世功:“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之争”,《中外法学》(第8组)强世功:“司法主权之争”,《清华法学》(第8组)

5、注意:不要受判决书书写次序和逻辑的影响,要从辩护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把整个案件分拆,重新组装。

6、法庭辩论的双方要精心准备案例,掌握自己和对方的推理逻辑,每一个方出庭5人。

7、法庭辩论双方需要参考判决书形成自己的辩护意见;在阐述相关大法官的法律推理和法理原则之外,可以超越判决书的内容,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挥。

第8讲:主权的法律建构:单一制、联邦制与一国两制

必读文献:

1、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15-16篇;第37-39篇。

2、塔利:《陌生的多样性》,第三章

3、赵晓力:“以共和反对民主”,《清华法学》,2010年6期

4、甘阳:“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

5、强世功:“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技艺”。

6、强世功:《中国香港》,第七、八、九章。

第9讲:联邦主义:美国宪法中的商业条款 ※第二次模拟法庭:United States v.Lopez(1995)

第五组

vs.第六组

第七组

vs.第八组

要求:

1、熟读案例,全班每个同学都需要提交案件摘要(Brief),助教指导学生撰写案件摘要,并组织本组同学讨论案件的内容,以准备参加模拟法庭。

2、全班同学需要熟悉McCulloch v Maryland(1819),Gibbons v.Ogden(1824)案例,并提交案例摘要,以了解美国宪法中联邦与州的关系的争论核心。

3、法庭辩论的双方需熟悉美国宪法中商业条款(或贸易权力)的发展历史: 参考书:

《美国宪法的决策过程》(上),P.445-592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P.115-192

4、法庭辩论的双方要精心准备案例,掌握自己和对方的推理逻辑,每一个方出庭5人。

5、法庭辩论双方需要参考判决书形成自己的辩护意见;在阐述相关大法官的法律推理和法理原则之外,可以超越判决书的内容,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挥。

第10讲:谁是主权者:民族与人民

1、Dred Scottv.Sandford(1857)

2、Civil Right Cases(1883)

3、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1954)

4、Regentsof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Bakke(1978)

5、Lochner v.New York(1905)

6、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九章

7、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导言、第六、七、八章。

8、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附录

第11讲:主权的文化构造:国家认同与文化象征

1、Taxes v.Johnson(1989)

2、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第八章

3、哈贝马斯:“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附录

4、强世功:“言论自由与公民宗教”,《清华法学》,2009年1期

5、强世功:《中国香港》,第一、二、三章(第4组)

※第二次小组讨论:助教需要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一次本专题的内容

专题三:法治国及其超越

第12讲:灵魂秩序与法治秩序(上):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

第13讲:灵魂秩序与法治秩序(下)

1、柏拉图:《理想国》,第八卷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 第二部分,第七-八章;

3、罗伯斯皮尔:“关于政治道德的各项原则”,《革命的法制和审判》。

4、朱熹注:《大学》

5、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

第14讲:法治与公民不服从

※第三次模拟法庭:苏格拉底审判

第九组 vs.第十组

要求:

1、熟读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吴飞译,华夏版)正文部分,法庭辩论同学最好看一下注疏部分,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提前看一下《斐多》篇。

2、每个同学都需要提交读书报告,并准备观摩模拟审判。

第15 讲:法治国的精神基础

1、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

2、林肯:“葛底斯堡的演说”(1863)

3、朱熹注:《中庸》。

法理学研讨式教学法探析 篇3

关键词 法理学 研讨式教学 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要回答“如何进行法理学的教学”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法理学的学科特性是什么,即法理学对于学生的贡献是什么;(2)通过什么教学法可以更为有效地将法理学的学科特性凸显出来;(3)该教学法应如何具体操作。

1 法理学学科的独特性

法理学的学术品格首先是其批判性。法理学自身如何定位?这是一个对“法理学是什么”的本体性的追问。法理学与哲学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法理学“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映、讨论法的原理和法的基本问题,并尽可能给出答案”。①法理学追问的是法的本体问题,即对法的存在本身及以何种方式存在进行追问,这意味着法理学具有批判性的品格,对现存的体制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法理学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质疑现存的对法的原理和基本问题诸多的回答,不断地探究意义,不能停止对问题的探究。

法理学的第二个基本品格是对法的整体进行思考。法理学关注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法学知识,而是关注于对法的现象做整体的提问。法理学因为其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其提出的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不过,对于整体的认识需要从诸多部分开始,“人的理解总是只能从关注个别事物开始”。②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即法理学需要关注法的整体而人的认识又只能从个别开始,这构成了法理学的学习和理解的难题。

法理学的第三个基本品格是参与性。考夫曼经由对纯哲学家的法理学、纯法学家的法理学与非哲学家的法理学的批判后认为,“只有经过积极的后思和共思,通过自己参与探索,人们才能占有一种哲学家的学说”。③考夫曼紧接着又指出,传授是与哲学的本质相悖的,传授也许可以收获很多,但正如纯法学家的法理学所面临的困境一样,这种科学主义的法理学最后就会蜕化为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再也没有能力展开事物的其他方面,只会导致所传授的思想僵化、硬化和绝对化。

2 研讨式教学法对于法理学教学的适用性

独白式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单向传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受众。独白式教学的教学思维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性,强调的是所传授知识的权威性。这种独白式教学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极具影响,从小学至研究生阶段学生接受的基本上都是这种独白式教学。而且对于理工科知识的普及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人文学科,尤其是法理学来说就很不合适,甚至会使得法理学的学习在这种独白式教学之下仅仅成为一些断语、一些知识片段。

研讨式教学是与独白式教学相对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西方学术世界广泛存在着一种“seminar”的教学,其含义就是一种研讨式教学,费孝通先生将其音译为“席明纳”,理解为“席”地而坐,“明”经辩理,广“纳”群贤。德国的洪堡认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并不是‘学’。大学学生需要独立地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于诱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去做研究工作。”研讨式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师生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联系法理学的独特性,研讨式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法理学教学具有适用性:

首先,研讨式教学强调主体性。在独白式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教师是权威,而学生是受动者、知识的汲取者。这是一种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学习过程是机械被动的,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扼杀掉。研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研讨式教学将独白式教学的单向度知识传授改变为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其次,研讨式教学强调思想训练。研讨式教学从问题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是一个思维逐渐深化的过程。能够提出问题意味着主体可以从自身之外对外界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疑惑、作出评价、给出解答。这个过程本身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这种主体性也不能是无所限制的,提出的问题、作出的评价都应该具有理论脉络,也就是说思想不是信马由缰,而是有规范、有论证的。在法理学的学习中,如果不注重法学既有的理论脉络,所作出的思考就是天马行空的玄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研讨式教学强调参与性。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参与性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师生对于问题的探讨是平等的,通过平等参与、共同探究来进行研讨。如果说独白式教学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中还有其作用,但是对于法理学学科的深入学习就不合适了。法理学的学习不能通过传授,因为传授本身会将知识僵化,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而研讨式教学法正是通过平等地参与对话对问题进行探讨,拒绝传授,学生对法理学的认识因而就是开放的、不间断的深化过程。

3 研讨式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研讨式教学法应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探讨模式,具体到法理学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操作:

3.1 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几个不同层次,包括基础知识性的问题、具有分析和启发精神的思考性问题、体现了学科前沿的具有研究性的新问题。④这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对于法理学来说,有时基础知识性问题本身同时也是学科前沿的具有研究性的新问题,比如,对于“法律是什么”这样一个本体性问题既是学生学习法理学的基础知识基础,同时在对“法律是什么”的解答中可以开放出若干具有分析和启发精神的问题,而且“法律是什么”也是法学前沿的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新问题。

3.2 研讨问题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师生可以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是师生对话,也可以学生之间对话。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针对问题做富有开放性的理解。在研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理论透视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但应注意的是研讨过程的开放性应是在依循着相应的理论脉络的前提下进行。

3.3 作出初步结论

通过研讨,师生加强了对问题的认识,此时教师应总结对问题的认识。正如法理学的学术品格那样,对于法理学中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答案,如果对法理学得出教条主义的解答,那得到的不过是一些关于法学僵化的知识残片。教师总结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清理学生思路的过程。应认识到法理学其实质是每个人对法学的基本看法,经过长时间的法理研讨,如果在学生中能够形成“一人一个法理学”的局面,就可以认为研讨本身取得了基本成效。

注释

① [德]考夫曼.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1:3.

② [德]考夫曼.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1:6.

③ [德]考夫曼.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1:11.

④ 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8(10).

参考文献

[1] 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法律出版社,2006.

高职院校法理学教学模式探索 篇4

作为理论法学, 法理学具有高度抽象性, 其内容是抽象理论思维的结晶, 与法律现象有一定距离。为此, 学习、研究法理学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 具备必要的法律实践感性认识, 而且应该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 法理学学习通常安排在法学专业学习的开头, 与刚刚结束高中学习, 初入大学校门, 知识面、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的大一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 结果造成教和学的不相适应———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作为教师, 感到法理学课堂缺少活力;作为大一学生, 感到法理学抽象难解, 又不能回答现实中的问题, 这就为法理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直接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必要结合法理学的学科特点, 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的合理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职业性教育和通识性教育。法学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观, 旨在培养以品德素养为首位、综合素质为基础、专业素质为主干、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法科学生毕业后,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既可以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法律职业工作, 又可以到党政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部门从事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大专学历的高职类法学教育, 既不同于本科类院校, 更不同于专门从事法律课程教学研究的政法类学校,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法学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掌握一种或几种实用技术的法律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法律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法、懂法并具有一定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成为研究法律、精通法律并具有很强法律运用能力的人。

作为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不同, 是专门以训练学生理论思维和提供方法论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掌握法理学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是学习和研究部门法学的必要准备和前提, 对学习和深入研究部门法学及法学其他分支学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而, 高职法理学教学应当帮助学生把握法的一般精神, 培养学生在法律职业中根据法的一般精神, 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正义的需要。

二、法理学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与应用法学不同, 法理学作为理论法学, 其所阐述的各种范畴、原理的可操作性并不强, 它们往往需要借助于应用法学的具体化之后才能用于解决现实法律问题。因此, 不具备应用法学知识的大一学生经常会对法理学的内容感到困惑, 法理学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一大瓶颈。而目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法理学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讲义式教学法, 即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这种讲授方法很难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法学理论信息, 往往使整个课程流于形式化, 使整个法理学教学陷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头昏脑涨”, “空洞”且“晦涩难懂”的怪圈,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教学双方缺少热情, 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在课后, 也甚少有课外作业, 考试也多以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 不利于法学思维的培养和法律方法的形成, 难以实现法学教学目的, 其弊端显而易见。因此, 要缓解法理学教学中所面临的抽象与具体、一般的理论与现实的法律问题间的矛盾关系, 就应对目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采用多元化、复合式教学模式, 使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协调, 以适应法学教育的总体目标。

三、构建法理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 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我国的法学教育总体上是以教师为模式, 即以“教”为中心设计的, 教育目的、内容、方法都主要体现教育者的意愿与偏好,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是一批批符合社会期望的标准“法律人”。而随着高校的扩招,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 高职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进入司法机关, 成为“法律人”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 根据现有政策, 我国的高职院校所招收的普通高考生往往是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任务完成后剩下的学生, 相比之下, 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差, 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因此, 高职法学教育应有自己的特殊教学模式, 不能机械地模仿法学本科教育的模式, 忽视高职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事实,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志和愿望, 从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转换, 并尽可能帮助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设想做好准备。这样, 学生自己关于未来的设想受到重视, 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地学,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二)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法理学的授课过程之中, 应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积极扮演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等角色, 归根到底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重点讲授法

讲义讲授法是法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 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传统的讲授法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全面了解法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历史发展背景。不过, 片面地依靠教师单方面长时间的满堂灌, 容易将课堂变成走过场。因此, 在课堂讲授时, 其内容应有所选择, 对于部分重要内容, 由教师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课堂讲授;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 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增强针对性, 以提高教学效能。

2.典型专题研讨法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教材的重难点, 确定一般知识与重点知识。一般知识作为背景资料给学生讲解, 而重点知识除了讲解以外, 可以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专题来进行研讨。在研讨时, 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要摆脱原来在讲台侃侃而谈的主角心态, 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互动交流气氛, 多以微笑、眼神的赞许等动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此时的责任主要是倾听并做好相关的发言记录, 当然对于离题的学生的发言, 应及时用简短的话语为其指明方向, 巧妙地将其发言限制在本主题相关的范围内, 切实提高上课效率。通过典型专题的研讨, 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与思考, 激发他们对法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3.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法的方法起源于美国, 由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所创设, 教师选取某一法律领域的特色案例, 指示学生课前阅读, 课堂上采取苏格拉底式问答法,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彼此之间的探讨和辩论,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个法律规则的内容、适用范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应对新的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理论、案件与操作三大块,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辨能力, 同时也能增加法理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次, 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时, 一方面要着眼于教与学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 也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使教学内容有所发展和延伸。

(1) 案例讨论教学法实施步骤

第一, 发布讨论案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 提前两周将确定的案例及材料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理论思考。

第二, 导入前期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进行课前讨论, 在网上BBS区或QQ群发表对案例的看法, 这样, 形成并营造出一定的前期讨论效应。

第三, 实施课堂集中讨论。以班级为单位, 由任课教师主持, 依次由推荐的学生有选择地对每个案例进行集中发言、自由讨论, 之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

第四, 延伸讨论。在课堂讨论之外, 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BBS讨论区或QQ群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进一步看法;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与讨论案例有关的信息在网上转贴, 从而引起“案中案”式的连环讨论。

第五, 课后小组讨论。以案例为契机, 组织学习兴趣小组, 进行深入专题讨论。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具体说来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 案例分析法所选择的案例, 应具有典型性和疑难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关法律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而相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则更能反映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对应关系。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 等等。而具有一定疑难性的教学案例, 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并注意到现实案例的复杂多样性, 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 教师要担任“引路人”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 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 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提示, 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

第三, 教师就案例分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一方面要肯定成绩, 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对于一些有创意的观点要给予推广, 同时要找出不足, 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予重点讲解。另一方面,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 力求给学生留下条理清晰、富有说服力的深刻印象。总之, 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旨在通过训练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裁判案件的程序合法性和实体正当性,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批判精神及论证说理能力。

摘要:法理学作为一门对法知识高度概括、抽象的法学理论课程, 是学习和掌握各部门法学知识的入门向导, 是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正确法律观的基石, 是高职院校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凸显出众多弊端, 文章针对上述弊端, 从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合理定位进行分析, 结合法理学自身的学科特点, 综合运用重点讲授法、典型专题探讨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法理学,案例分析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爱荣.面向实践的法理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14-15.

[2]白平则.我国高职法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6) .26-27.

[3]谷旭牧.浅谈“案例讨论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18-19.

[4]赵迅.走出法理学教学困境的理性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62-64.

《法理学初阶》教学大纲 篇5

《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属于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基于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的不同,我校将该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法理学初阶》,二是《法理学进阶》,前者着眼于法学、法律与法治基本知识的继承与传授,为其他部门法学课程的学习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准备。后者则着重于基本原理的分析与研究。

《法理学初阶》是法学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法学、法律和法治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法学理论思维。

本课程3学分,讲授50课时,考试以闭卷的形式进行。

导论

法学与法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对法学和法理学有一个宏观和基本的认识。掌握法学的研究对象、法理学的含义和范围以及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法学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充分理解法理学的含义及其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教学时间】 1学时

一、法学简说 1.法学词源

2.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3.法学的层次

法学有三个层次:知识之学、智慧之学、精神之学。

二、法理学简说

1.法理学的概念和范围

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在中国法学界,其研究方向涉及有关法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立法学、比较法学、法律解释学和行为法学等基本理论或总论性的问题。2.法理学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一方面,法理学不仅仅是法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它是对古今中外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抽象,主要承载着解决人们法治观念层面的功能,由此指导各个部门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法理学的研究同时也离不开部门法学。

上编

法学基本问题

第一章 法学历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中西方法学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既增进法学知识和培养法学思维,又能通过对法学演变过程中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现实法 1 律现象的洞见能力。本章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建议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西方法学的历史。【教学时间】 3学时

第一节 中国法学的历史

一、先秦诸子的法哲学思想 1.先秦法哲学思想的主题

先秦诸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而天下失序的混乱时代,如何重建秩序成了头等重大的政治和法律思想主题。2.儒家的礼制秩序观

先秦儒家所要重建的礼制秩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在的规范秩序;一是内在的精神秩序。

3.墨家“尚同”的秩序观

墨子法哲学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称天说鬼,主张法天而遵天法;提出“壹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和秩序观;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追求普天之下的人类大同,减缓等级差别。

4.道家的“法自然”论

依老子所论,“道”“为天下式”,是万物的端绪,是一切统一于其中的最高形式。尤其是“天道”至公,为“人道”也即帝王统治之术昭示了方向。帝王政治理应效法“至公”之“天道”,观天地之象以行人事,也就是所谓的“法自然”,而“自然”是“无为”的。5.法家的“刑赏二柄”说

法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坚持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强调用明确、公开、客观而苛严的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建立社会秩序。法律从根本上说乃是君主驾驭臣民的“刑赏二柄”,不应望文生义地比附为“法治”概念。

二、儒家化的古代律学

1.律学因其研究对象是“律”而得名,它滥觞于秦,发展于两汉,昌盛于魏晋,至唐达于顶峰,唐以后渐趋衰微。

2.诞生于秦的中国古代律学以注释、阐述现行法为对象。3.律学的杰出代表作是《唐律疏议》,在作为其基本原则部分的《名例》篇首,疏文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三、走向“现代”的中国法学 1.中西交接而开新传统

自19世纪中叶伊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所导致的政治时局的大动荡和西学之东渐,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新思潮、新主张、新理论,中国法学开始其异常艰辛的现代化历程。对于紧迫的政治性问题和制度变革乃至政治革命问题的探究和回答构成为近代中国法学的基本内容。其中,权利话语和法治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法学的发展。

2.近代中国的权利话语

“权利”(right)乃是近现代政治法律文化之核心概念。首次用古汉语“权利”一词对译西文“right”一词是1864年刊行的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主译的《万国公法》,这种翻译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诸如“自主之权”、“天予人之权”、“人权”、“权利”、“天赋人权”、“天赋权利”等等这些近现代政治哲学、法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术语为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广泛使用,成为中国现代法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3.改旧律而创新法 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变革传统专制政治法律制度成为此后的主流思潮。维新派明确地以民主、民权、平等和自由等现代观念和原则作为创建新的政制体系的价值选择和目标指向,并提出了取代传统法制的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新的法律体系模式。尽管维新变法运动并未能取得多少实际成果就被顽固派所绞杀,但他们所确立的在新的价值基石上重建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目标却始终昭示着后来的人们。4.从“法制”到“法治”的新时期法学

第二节

西方法学的历史

一、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 1.古希腊哲人的思想道路

古希腊哲人对自然和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现象具有非凡的哲学洞察力,他们对自然、社会和政治法律制度首次进行了具有内在逻辑深度的分析和把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认识、把握自然和人类社会诸现象之本质的概念工具和思想表达方式。尤其是他们原创性地提出和阐发的正义和法治观念直到今天仍然是富于启发性的。2.古希腊的正义理论

把正义视为法律存在的基础和根据乃是古希腊人深厚的观念传统。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3.古希腊的法治观念

亚里士多德首次对“法治”作了系统的界定和阐释,其所理解的法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法治指向公共或普遍的利益,它不同于为了单一阶级或个人利益的宗派统治或暴君专制;第二,在依据普遍规则而不是依靠专断命令进行统治的意义上,同时也是在政府重视法规所认可的习惯和约定常规的比较笼统的意义上,法治意味着守法的统治;第三,法治意味着治理心甘情愿的臣民,它不同于仅仅依靠暴力的支持的专制统治。

二、罗马法学

1.罗马法学的历史地位

罗马人将希腊人在思辨王国里取得的成果落实到于现实的实际事务,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结为一体,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体现着理性精神,传承了希腊文化,其结果是使罗马法和罗马法学成为世所公认的西方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精神力量之一。罗马法学以其产生的先导性、内容的完备性、影响的深远性在法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罗马法学的历史进程

罗马法学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随着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和罗马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商业国,罗马法和法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涌现出了不少有名的法学家,后世称他们为古法学家。公元1世纪到3世纪,罗马法学进入了昌盛时期,西方学者称之为古典时期,也即黄金时期。公元4世纪到5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这是导致罗马法学衰落的主要原因。罗马法学的中兴时期。这是指查士丁尼在位时期(公元527—565)。查士丁尼特别重视法典的编篡,经过六年的努力,共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篡》、《法学阶梯》以及他死后才最后编定的《查士丁尼新律》,统称“国法大全”,又称“民法大全”。“国法大全”是古代西方最庞大的一部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是罗马法学的集结和精华荟萃。

三、欧洲中世纪法学

1.中世纪法学的历史意义

中世纪法学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注释法学和教会法学之中。

注释法学从方法论上标志着世俗法学的新生,使法学摆脱了神学的控制而成为独立的学科。注释法学所阐发的罗马法原理和原则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罗马法系的形成,为西方两大法系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教会法学对后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基督教教义中所宣扬的人不分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应该说是后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渊源之一;教会法学在主张教权至上的同时,又不否定王权,其宗教权与世俗权相互依存、重叠而形成的两权分立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影响了后世权力分立的思想和学说的产生。2.注释法学

注释法学分注释法学派和注解法学派(或评论法学派)。3.教会法学

4.经院哲学家的法律观

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其法律思想相当丰富,尤其是他的自然法思想相当深刻,对后世影响相当大。

四、西方近代法学的开新 1.古典自然法学派

西方17、18世纪是古典自然法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古典自然法学派论说的主题是自然权利说与社会契约论。2.哲理法学派

哲理法学亦称法的形而上学,它用抽象的思辨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其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代表作有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3.历史法学派

历史法学是一种实证主义法学,其所研究的对象是实然法,而不是应然法;法学家们使用的方法是历史比较的方法,而反对假设和推理的方法。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是胡果,但历史法学的主要观念则是由其学生萨维尼提出来的。4.功利主义法学

功利主义法学的理论渊源部分地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其杰出代表是杰里米·边沁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5.分析实证法学

分析实证法学与古典自然法学、历史法学并列,被称为西方十九世纪三大法学,其主要代表是奥斯丁,1832年他出版《法理学的范围》一书,论证了分析实证法学的基本主张。

五、西方现代法学的多元格局 1.自然法学的复兴 2.新分析法学 3.社会学法学 4.经济分析法学 5.批判法学

第二章 法学性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法学的基本属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法学的概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难点是法学的属性,尤其是对它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时间】 1学时

第一节

法学基本属性

一、法学的基本属性

1.法学的科学性 2.法学的人文性 3.法学的意识形态性 4.法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

第二节

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法学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指导着法学的研究,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2法学的科学成果,是哲学的材料来源之一。

二、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两者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2.两者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

3.两者在发展进程中的互动关系。

三、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1.法学的研究领域向自然科学领域延展。2.自然科学方法向法学研究渗透。

第三章 法学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法学功能的概念和不同的层次,明确不同的法学功能分别对应于法学的三种形态:社会学法学、解释学法学、价值论法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应重点掌握和理解法学功能的不同层次。【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学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一、法学功能的概念

所谓法学的功能,不是“法学面向法律”的功能,而是“法学面向人类社会”的功能,是法学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功能。

二、法学的三种功能与法学的三种形态 1.法学的三种功能

(1)通过理解社会中的秩序而发现社会秩序背后的规则,这是法学的初级功能;(2)通过编织意义而促进社会成员之间达成基本的共识,这是法学的高级功能;(3)通过批判社会现实而树立起一个社会所必须的正义准则,这是法学的终极功能。2.法学的三种形态

(1)理解社会秩序、发现社会规则所对应的法学形态是社会学法学。

(2)编织意义、促进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团结所对应的法学形态是解释学法学。(3)至于批判现实、树立社会正义所对应的法学形态,则为形形色色的价值论法学。

第二节 法学的初级功能

一、西方法学寻找规则的历程

1.在古罗马早期,法律与宗教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调整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规则。但随着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十二表法》的制定,法律规则开始摆脱宗教规则,逐渐成为社会规则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类。

2.从5世纪到11世纪,随着宗教势力的扩张,宗教教义构成了社会秩序背后的主要规则。3.近代以后,各国法学依然承担了为本土的社会秩序寻找规则的功能。

二、中国法学寻找规则的历程

1.孔子的学说以“仁”、“礼”为核心,目的在于为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寻找再造秩序的规则。2.汉初,董仲舒要求罢黜百家,提倡儒术,主张经义决狱,这些学说的一项功能同样在于把社会生活中既存的“礼”或“义”提升到现代意义上的正式规则的地位上来。3.盛唐时期,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的“永徽律疏”,以法律解释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进行了具体化、成文化、规则化的表达,成为中国传统律学的代表性作品。4.宋明以后的中国律学没有承担起寻找社会秩序背后的社会规则的功能。

5.20世纪上半叶,国家正式立法机构颁布了众多的宪法和法律,但遗憾的是,这些规则都没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没有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固有秩序。

6.改革开放以后,一个新的趋势开始浮出水面:国家要求“民主立法”,提倡“立法调研”。在这种趋势的背后,包含了这样一种理念:正式规则要尊重社会生活,回应社会秩序。

第三节 法学的高级功能

一、寻求意义与促进共识

法学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寻找人类社会秩序背后的社会规则,还在于生产“意义”。在法学生产意义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交流这些意义的法学活动中,人们传递着、共享着这些“意义”。人们关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认识可能因此而趋于一致,社会共识由此而形成,社会团结因此而实现。

二、西方法学如何促进人类共识

1.在西方历史上,法学产出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是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阐述的正义观。

2.古罗马时代,万民法取代了市民法;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阐述的神学世界观,都分别标志着一个新的意义的诞生。

3.在近代,洛克的《政府论》同样生产了一个全新的意义世界。

三、中国法学如何促进人类共识

1.依照中国传统的礼法观念,三纲五常是天之经、地之义,具有无可质疑的正当意义。2.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西法东渐,民主宪政取代了君权神圣,逐渐成为中国民众的新共识。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法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人治与法治问题的大讨论,通过这样的理论争锋,“法治”最终获得了正面的意义。

四、法学促进人类共识的主要方式 1.法学教育 2.法学研究 3.法学交流

第四节 法学的终极功能

一、法学作为“正与不正的学问”

法学是区分正义与不正义的学问,承担评判现实、树立社会正义的功能。

二、法学如何树立正义

1.苏格拉底认为:守法就是正义。

2.柏拉图认为,只有当统治者代表被统治者制定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法律时,才称得上正义。贤人政治才是实现正义的更良善的途径,哲学王的统治比法律的统治更有利于实现正义。

3.亚里士多德,把社会正义的理想更多地寄托在“普遍服从良法”的法治上。4.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评判现实的法学理论以古典自然法学派为代表。

5.马克思从社会批判的立场上阐述的法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法学理论、拉德布鲁赫通过对纳粹法律制度的批判等,都可以视为法学批判现实、树立社会正义的不懈 6 努力。

6.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政治现实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道家法哲学对异化了的儒家礼法秩序的批判智慧,以及现代的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对传统的皇权国家体制的批判意识,都体现了法学批判现实、寻求社会正义的功能。

第四章

法学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法学体系的概念和类别,明确法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法学的整体性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法学体系的概念,并能够把握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边缘法学几大法学类别的主要特征和区别。【教学时间】 1学时

第一节

法学体系的概念

一、法学体系的概念

法学体系又可称为法律科学体系,它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二、法学体系的特征 1.系统性 2.层次性 3.现实性 4.开放性

三、法学体系的意义

1.加深对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2.确立法学研究的基础领域 3.推进法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4.便于法学各分支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交流

第二节

法学体系中的类别

一、法学分支学科的类别

法学体系分为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边缘法学五大类。

二、法学体系中的主要类别简介 1.理论法学

理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的共同问题和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其特征有:高度抽象性、高度概括性、理论的基础性、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2.应用法学

应用法学是以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为目的,并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其特征有:较强的实用性、较高的针对性、学科的广泛性。3.法律史学

法律史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和法律思想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其特征有:历史真实性、历史规律性、文献资料性。4.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是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一门法学分支学科。其特征有: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学科领域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层次性、研究对象的跨国(区)性。5.边缘法学 边缘法学是法学和其他学科因部分研究对象的交叉重合而形成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其特征有: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属性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针对性。

第五章 法学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学方法的概念及其与法律方法的区别,认识法学方法对法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了解不同的法学分析方法,通过不同法学方法的比较,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法律和法律现象,加深对不同法学流派的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学方法的概念和六种比较重要的法学分析方法;难点是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不同。【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学方法概论

一、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路径、方式、手段和工具。

2.方法与方法论早在近代就已经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了一起,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已经是一种关于方法的理论。

3.我们主张不严格地区分方法和方法论,而是视语境交互地使用这两个词。

二、法学方法与法学方法论

1.自罗马法学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研究法学,并形成了各种法学流派,比如说自然法学、注释法学和后注释法学等等。

2.法学方法论是19世纪后半叶才产生的。法学方法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资概括的各家各派的方法及其成果;二是对于法学学科的发展而言,由于法学研究本身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因而迫切需要新的方法论来重塑研究的进路与格式。3.法学方法就是通过某种立场、途径和工具,获得关于法律是什么的理解。

4.关于法学方法和法学方法论的思考,在西方法学史上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条线索是从法学之外的立场研究法学;另一条线索是从法学内部的立场来研究法学。

5.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法学方法和法学方法论是从外在视角出发的“关于法律的思考”;而法律方法和法律方法论则是从内在视角出发的“根据法律的思考”。

第二节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价值分析方法

1.价值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研究对象(事物或活动)进行价值分析的方法。

2.从具体研究方法上说,价值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肯定法律具有价值属性而不是“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的。第二,确立法所蕴涵的各种价值,如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第三,根据这些价值对现实中的法律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实证分析方法

1.19世纪中叶,英国法理学家约翰·奥斯丁的《法理学范围之限定》的发表,标志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产生,也使得实证分析方法成为了主要的法学研究方法。

2.奥斯丁并不试图像自然法那样从某种永恒不变的关于人性的形而上学假设出发推演出整个法律体系,而是努力从实证的角度对某个已经存在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该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进行分析。

三、社会学分析方法

1.法国思想家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而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是社会学的 三大奠基人,他们三个人确立对现代社会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分析理路,使社会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社会法学派就是把法学的传统方法与社会学的概念、观念、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法律现象,注重法律的社会目的、作用和效果,强调社会不同利益的整合。

3.社会学法学尤其注重研究法的实效,通过对法律实效的研究来推进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变迁。

四、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萨维尼认为,法律并非某种由立法者刻意制定的东西,而是那些内在的、默默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它深深地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其真正的源泉乃是该民族普遍的信念、习惯和共同意识。就像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样,法律是由“民族精神”决定的。

五、比较的方法

随着多元文化论的出现,民族国家的形成,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已经没有哪种法律制度能够宣称自己是普世性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这样,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尤其是不同法系的法律进行比较,就成为了一件重要的工作。

六、经济分析方法

上世纪70时代,科斯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波斯纳发表了《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分析方法运用到法学中来,标志着“经济分析法学”的诞生。

第六章 法学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学教育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充分认识法学教育对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重要作用,从我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中,明确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教学难点是法学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教学时间】 1学时

第一节

法学教育概论

一、法学教育的概念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专门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学教育的特点

1.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技能为主要内容。

2.法学教育注重法律理念、法律意识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

3.法学教育是综合性教育。

4.法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知识教育和职业训练的统一,教学实习在法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1.法学教育是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最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对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息息相关。

3.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法学教育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法律变革的方向。4.法学教育还是法律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

一、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起步

1.新中国成立前后,战争年代因急需干部而对干部进行短期培训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形势的需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人才,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2.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调整,西南政法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相继成立。1953年,又决定成立中南政法学院。

3.1954年,由高等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政法教育会议决定恢复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法律系,并建立西北大学法律系,加上中国人民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和武汉大学法律系,政法院系设计形成了4院6系的格局。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曲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由于中国共产党在1957年及其之后,在指导方针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社会发展的曲折,也使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的挫折。

三、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建和发展

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建提供了前提条件。

2.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的《第八次全国人民司法会议纪要》提出要恢复法律系,培养司法人才。

3.1983年12月31日-1984年元月5日,教育部、司法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座谈会,总结高等法学教育恢复和重建的经验,对高等法学教育各层次的培养规格作了具体规定。

4.到1988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政法院校系发展到25院(校)和81个法学系,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层次结构基本形成,为20世纪90年代法学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5.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加强法治建设的新阶段。

6.法学教育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法学教育的质量有下降的危险,整顿法学教育秩序已成为当下的主要议题。

中编

法律基本问题

第七章 法与法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法律基本问题的开篇章,通过学习,要求对法与法律的含义有基本的把握,比较中西方对法的不同理解,掌握法的特征,明确法律的渊源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领会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通过对法与法律的正确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律的特征、作用和渊源,难点是理解中西方 “法”与“法律”词义的文化差异。【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概念的历史发展

一、古汉语中“法”的词义

1.在汉语言中,“法”字的古体是“灋”。其含义是:“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2.古代汉语中的“法”、“律”、“刑”等词语彼此之间有关联。

二、西方思想传统中对“法”与“法律”的区分

1.西方的“法”除有“法”的含义外,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或“规律”、“法则”之意,因此它们常被人们理解为“客观法”,或“理想法”、“应然法”。

2.西方的“法律”则主要被理解为人们依主观意志和认识而制定的法律,即“主观法”或“现实法”、“实然法”。

3.在西方法文化传统中,人们凭借自然法概念将“法”与“法律”明确地区分开来。自然法理论认为,法律在本质上是规范性的,“恶法非法”,因为存在着一种规制政治权力和法律权力,并为人们的行为制定道德标准的自然法体系。

三、“法”的广义与狭义

1.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秩序,需要社会规范和行为规则,广义的“法”同人类社会共始终。

2.狭义的“法”仅指国家出现以后的一种社会存在。狭义的“法”即法律,与国家有着直接的关联,是一种历史现象。

第二节

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现代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主要特点 1.确定性 2.概括性 3.程序性 4.公开性 5.平等性

6.不溯及既往性

第三节 法律作用

一、法律作用的含义 1.含义

法律作用是指法律对于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2.法律作用的特点

(1)法律作用具有人为性(2)法律作用具有现实性(3)法律作用具有局限性

3.法律作用可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预测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三、法律的社会作用 1.分配社会利益 2.解决社会纠纷 3.实施社会管理

第四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释义

1.法律渊源是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又称法的渊源,或法源。

2.法律渊源可分主要渊源和次要渊源。主要渊源包括制定法、判例法、国际条约和协定等应当优先考虑适用的法律规范。次要渊源包括习惯、法理、学说等。

二、法律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 2.判例 3.习惯 4.法理

5.法学家的学说 6.国际条约和协定 7.宗教教义和戒律

第八章 法律演进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法律从起源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有一初步的了解,正确认识法律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法律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法律发展的方式,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法律现代化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法律发展的规律和方式,难点是法律移植和法律现代化问题。【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起源

一、原始社会规范

原始社会的调控准则是原始社会规范。原始社会规范是原始社会中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而缓慢地、自发地形成的,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主要包括原始禁忌、原始宗教、原始礼仪、原始习俗等。它们的实现主要依靠传统的力量和首领的权威。

二、法律起源的历史过程

1.法律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规范文明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法律文明的起点。

2.法律产生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运动发展,直接原因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三、法律起源的规律

1.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2.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发展成为制定法的过程。3.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

第二节 法律发展

一、法律发展基本理论

1.在法律发展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观点。它们分别是:先天主义的理性建构论、法律与主权的命令说和法律的历史进化论。

2.与历史上既存的法律发展理论相对应,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界在法律发展问题上也出现了 建构论与进化论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

二、法律发展的时空线索——法的历史类型与法系

1.法律发展的时间线索是法的历史类型。根据时间线索,人类的法律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法律发展的空间线索是指法系。它是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历史渊源、继受关系和法律制度的固有特征而对其进行的分类。凡是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继受关系以及固有特征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就属于同一法系。

三、法律发展的规律 1.从神法向人法发展

2.从“身份的法”向“契约的法”发展

3.从古代民主法治型法,经人治型法最终向现代民主法治型法发展 4.从不成文法向成文法发展 5.从族群之法向世界之法发展

四、法律发展的方式 1.法律继承 2.法律移植 3.法律创新

第三节

法律现代化

一、现代化理论 1.“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2.现代化理论从萌牙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修正时期,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二、法律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1.法律现代化的含义

法律现代化是指一国法律伴随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现代化变革而出现的、以某些特征为显著标志的、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深刻变革过程。2.法律现代化的特征

(1)法律现代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2)法律现代化包括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3)法律现代化是一个传统人治社会获取现代法治社会的特征的动态过程,以实现法治为目标,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4)法律现代化是变革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三、法律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1.以法律现代化最初的动力来源为标准,可以把法律现代化划分为内发型和外发型两种模式。

2.内发型法律现代化的模式,是指法律由于社会诸内部条件的成熟而从传统走向现代。3.外发型法律现代化的模式,是指因一个较先进的法律对较落后国家法律的冲击而导致的该国法律的进步转型过程。

第九章 法律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法律结构的概念和特征,明确法律结构的基本要素,特别注意法律概念的含义和特征、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种类、法律原则的特点和功能等。对法律中的技术性规定也要有所了解。本章是对法律的进一步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法律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三个要素的概念、特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结构概述

一、法律结构的概念

所谓法律结构,是指由各个必备的法律要素有机构成的法律系统。

二、法律要素内容的确定 1.划分标准

在划分法律要素的具体内容时,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第一,不同法律要素间要具有形式上的相对独立性;第二,不同法律要素间要具有地位与功能上的差异性。2.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标准,一般认为据以构成法律结构的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技术性规定。

第二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1.法律概念的含义

法律概念是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一些权威性范畴。2.法律概念的特征

(1)法律概念的语言特征。即法律概念具有明晰和确定性的特征,这也是对法律概念最基本的要求。

(2)法律概念的法律特征,即具有法定性。

(3)法律概念的实践特征,即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二、法律概念的作用

1.法律概念的构建功能。它是构成法律结构最为基础性的要素。2.法律概念是立法者在其实际立法过程中进行法律创制和推进法律变革与发展的语言工具。3.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也必须借助法律概念来进行。

4.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法律概念是培养和形成社会中一定水平和程度的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进行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的媒介,同时还是是具有不同文化与地域背景的人们进行关于法律的讨论和交流的重要基础。

三、法律概念的种类

1.以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可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

2.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可将法律概念分为主体概念、权利概念、义务概念、客体概念和事实概念。

3.根据概念所适用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可将法律概念分为日常术语、专门术语、技术性术语三个主要类别。

第三节 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含义

法律规则是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社会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1.所谓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指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要由哪些必备要素构成,以及如何确立这几个要素的功能和它们在法律规则内部的具体逻辑关系。2.法律规则必备的构成要素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三、法律规则的种类

1.根据行为模式与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三个种类。

2.据强制性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两类。

3.根据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和非确定性规则两类。

第四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原则的概念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法律原则的含义和内容:从静态意义上讲,法律原则是法律中能够作为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来源与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从动态意义上讲,法律原则是指导法律规则的创制以及在法律的具体适用中作为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依据的准则。法律原则是构成法律结构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要素。2.法律原则的特征

(1)法律原则的法律性与价值性。(2)法律原则的原则性与可操作性。

(3)法律原则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强大的适应性。(4)法律原则的指导性与强制性。

二、法律原则的作用 1.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

(1)法律原则指导和影响重要法律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确定,甚至决定着某些概念的兴与废。

(2)法律原则指导着法律规则的创制并制约规则变动的方向和范围。(3)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内部有机统一与和谐的保障。2.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

(1)在法律规则的具体适用过程中离不开法律原则的指导。(2)法律原则有弥补具体法律规则缺失的作用。

(3)法律原则对相关的自由裁量权有限制作用,是确定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的重要依据。

(4)特定情况下发挥补救的作用。

3.在人们了解和遵守法律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法律原则是法律与社会普遍价值观念的契合点。人们对法律的一般观念从此开始,也是人们对法律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的必要中介。同时它还是人们广泛参与立法等法律环节运作的重要认识与价值基础。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1.根据法律原则产生的依据和稳定性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两类。

2.根据法律原则调整社会关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两类。

第五节 法律中的技术性规定

法律中的技术性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有关法律文件生效和失效时间的规定,关于公布法律文件的文字形式的规定;二是在法律文件中对有关概念进行技术性的界定和专门说明的规定,以及对有一定法律意义的具体标志与物品的制作形式、比例大小和尺寸等作出技术性要求和说明的规定;三是对法律运行各环节中所必须应用的专门技术与方法的规定。

第十章 法律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法律的不同分类及其意义,尤其注意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根本法与普通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和作用。对公法与私法、普通法与衡平法等特殊分类也要有基本的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各种法律分类的基本概念,难点是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问题。【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分类

一、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概念

(1)成文法是经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以法律条文作为表现形式的法律的总称。成文法又称为制定法。成文法最高的以及最完善的形态是法典。

(2)不成文法是指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不成文法并非来自立法机关的创制。它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形式。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特点比较

(1)从内容上看,成文法具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形式,内容编排逻辑井然、清晰明白。不成文法中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够清晰,需要借助相应法律技术去发现法律的原则和规则。

(2)从立法程序上看,成文法的制定和修改有严格的程序规定,是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产生出来。而不成文法的形成并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需要立法机关创制产生。

(3)从各自的功能看,成文法有较好的规范功能、预防功能和社会改革功能。而不成文法没有清晰的条文形式,在规范功能、预防功能和社会改革功能上稍逊于成文法,但不成文法更具有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

(4)从司法适用上看,成文法由于以词汇和语言来表达内容,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使法律规范通常需要解释才能适用。而不成文法并不完全依靠明确肯定的语言来表达内容,使法律解释的必要性降低。

二、根本法与普通法

1.根本法,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宪法,又称根本大法。

2.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

3.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区别体现在立法主体、立法程序、基本内容、效力等级、法律解释和监督等方面。

三、实体法与程序法

1.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是根据法律的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对法律作出的划分。

2.实体法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职责与职权关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3.程序法是规定保证实体权利与义务、职责与职权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等。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 1.国内法是由国内的立法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制定和认可,在一国领域内实施的法律规范。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国内法与国际法相比有以下不同:(1)创制主体不同(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3)强制性质不同 五、一般法与特别法

1.根据法律适用的效力范围,可将法律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2.一般法是针对一般人、一般事项、一般地域、一般时间生效的法律。特别法是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项、特定的地域、特定时间生效的法律。3.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4.在一般法和特别法的适用上,特别法优于一般法。5.一般法与特别法划分的意义

(1)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可以克服法律的僵化性。(2)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可以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3)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可以增强法律的应变性。(4)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可以提高法律的稳定性。

六、固有法与继受法

1.根据一个国家法律的来源可将法律分为固有法与继受法。

2.固有法是从一个国家本土中产生出来的,是本国法律传统的产物。继受法不是本国法律传统的产物,而是来自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法律的特殊分类

一、公法与私法

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进行的基本分类。

2.公法一般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程序法、国际法,私法包括民法和商法。3.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始于古罗马。

4.在如何划分公法与私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权力说、主体说、利益说、应用说、法律关系说等。

二、普通法与衡平法

1.普遍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英美法系国家对法律进行的分类。

2.普通法是指产生于英国11世纪,以国王的令状为基础,综合了各地的习惯法,通过司法审判的形式形成的法律。它的表现形式是判例法。

3.衡平法是为弥补英国普通法的僵化性和机械性,救济那些依照普通法无法得到公正判决的当事人,通过判例法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法律形式。衡平法的运用并不依照严格的规则,而是依靠法官的良心、道德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来进行审判。

三、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在联邦制国家有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的区分,单一制国家则不存在这种划分。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的构成 17 要素、以及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理解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明确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对引起法律关系变革的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要有明确的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律关系的三个构成要素,难点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教学时间】 3学时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所谓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所确定的主体之间具体行为的法律相关性。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的产生以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2.法律关系以主体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3.法律关系是形式与内容、动态与静态、过程与结果的辨证统一。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最根本的要素。

2.我国现阶段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国家。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社会构成单位,如人民、民族、一定的行政区域(省、市、县)等单位也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3.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资格与条件: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1)所谓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2)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

在有关于此现代理论体系中,主要通过权利、特权、权能、豁免、义务、无权利、责任、无权能等八个法律概念来界定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2.法律关系的元形式(1)权利-义务关系(2)特权-无权利关系

(3)权能(权力)-责任关系(4)无权能-豁免(无责任)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1.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主体之间建立起一定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具体目标,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意志和行为欲影响和改变的对象,是起到连接权利与义务等法律概念并使其具有实际内容的现实载体。

2.在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关系客体主要有:物、非物质财富、行为,以及能够满足人们有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其它财富。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据以形成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则所属法律部门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宪法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类别。

2.根据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否具体化,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两类。

3.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地位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两类。

4.根据法律关系之间因果联系与相互间地位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两类。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1.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主体之间依据法律规范而结成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诸要素发生了变动。

3.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完结。

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与条件

1.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是法律规范。2.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法律事实。3.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4.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则所规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并且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现象。

5.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在一定主体意志支配之下而作出的,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

第十二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律意识的概念、结构和作用,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分类,理解法律通过对行为的指引和激励来实现其目标和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律意识的理论和法律对行为的激励机制,难点是法律对行为激励机制。

【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

二、法律意识的结构

1.从人的认识过程的角度,法律意识可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观念。2.法律心理是低级阶段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

3.法律思想体系是高级阶段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它表现为系统化、理论化了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形式,在整个法律意识中处于主导地位。

4.法律观念,是指介乎于感性和理性阶段之间的一种特有的法律意识反映阶段。

三、法律意识的作用

1.法律意识是法律创立和完善的重要思想依据。

2.法律意识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也有重要作用。

3.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非常重要。

第二节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在现代法理学中,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2.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两个特征。

3.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1.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性行为

2.积极法律行为(作为)和消极法律行为(不作为)3.抽象法律行为和具体法律行为 4.个体法律行为和群体法律行为

三、法律对行为的激励机制 1.法律的外附激励

外附激励方式既包括赞许、奖赏等正激励,又包括压力、约束等负激励。2.法律的内滋激励

内滋激励属于主体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自觉精神力量,如认同感和义务感。认同感是内滋激励的基础,义务感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心要求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种自觉的精神动力,使之心甘情愿付出一定代价。3.法律的公平激励 4.法律的期望激励 5.法律的挫折激励

行为科学基于成功与挫折是行为的两种可能的结果,因而把挫折理论归入激励的范畴。

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和本质,了解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和违法的构成要件,对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功能、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和免责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违法的构成和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学时间】 3学时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1.在现代汉语中,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之事,如职责;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法律责任通常在第二种意义上被使用。2.法律责任的常见定义

(1)法律责任是法律所确定的违法者因其与法律相冲突的行为所应承受的惩罚和制裁。(2)法律责任是指强制责任主体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3)法律责任是因某种行为而产生的受惩罚的义务及其对引起的损害予以[赔偿的义务。(4)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即由违反第一性的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的义务。3.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

(1)法律责任针对的是特定的主体,具体是指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的主体;法律义务针对的是一切社会主体,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2)法律责任通常具有惩罚性,即法律责任是针对第一性的义务没有被履行而进行救济、制裁;法律义务是作为与法律权利相对应的法律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不具有制裁性。

20(3)法律责任的产生是以法律义务为前提,没有主体对义务的违反就不会产生法律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定性 2.强制性 3.当为性

四、法律责任的本质

学界关于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有三种学说。1.道德责任说

此种学说强调之所以给违法、违约等行为以否定性评价,要求其承担不利后果,是因为本质上这些行为个人能够决定的且都属于道德上的不正当行为。2.社会责任说

该学说强调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不是主体自我控制的行为,而是不以主体的意志自由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决定的。3.规范责任说

该学说强调法律责任与法律规范相关,是法律规范对特定行为评价的结果。

第二节 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有三种:违法、违约和法律的特别规定。

一、违法 1.违法的概念

所谓违法,通常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2.违法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构成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的主体。(2)主观要件:违法主体的主观心理态度上必须有过错。

(3)客观要件: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以及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客体要件:违法破坏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二、违约 1.违约的概念

违约是指合同主体违反合同约定,通过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未履行合同义务的状态。2.违约与违法的不同

违约引起的法律责任主要适用于合同或契约主体,对特定人有效,属于个别调整范畴;违法引起的法律责任是针对不特定的人,属于规范性调整范畴。3.违约的法律责任

(1)法定的法律责任;(2)约定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的特别规定

1.有些既不违法也不违约的行为,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而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如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制度、产品责任等。

2.在认定这种法律责任时,必须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依据。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功能

一、法律责任的种类

1.民事责任:指公民、法人、国家或其他民事主体因民事违法行为、违约或因特定的法律事实出现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其特点有:(1)民事责任是一种以救济为主的法律责任。

21(2)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3)民事责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

2.刑事责任:指公民、法人、组织等主体违反刑事法律而应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其特点有:

(1)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责任,具有惩罚性。(2)刑事责任通常是非财产责任

(3)刑事责任主要是个人向国家承担的法律责任。3.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或某些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4.违宪责任:指因违反宪法而应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其特点是:(1)违宪责任主要是一种政治责任。(2)违宪责任的承担方式比较特别。(3)违宪责任的归责主体特别。

二、法律责任的功能 1.制裁功能 2.补偿功能 3.预防功能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承担

一、法律责任归结的概念

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判断、认定、追究或减缓、免除法律责任的活动。它是法律责任承担的前提,但不必然导致法律责任的承担。

二、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公正原则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2)罪责相适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效益原则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及意义

1.法律责任的承担指责任主体依法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2.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有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3.法律责任的承担的意义。

四、法律责任的免除

法律责任的免除又称“免责”,指根据法律规定本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基于某种法定的主客观情况,可以不必再承担法律责任。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协议免责

4.自首、立功免责 5.诉辩交易免责 6.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第十四章 法律实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法律实现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实现的条件和方式,了解法律效力的范围及其相应的原则,深入理解法律实现、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法律效果、法律效益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律实现的条件和方式,以及法律效力问题。难点是法律实现、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法律效果、法律效益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时间】 3学时

第一节 法律实际系概述

一、法律实现的概念

所谓法律实现,是指体现在法律规范中的一定意志、利益和目标经过法的有效实施,从而转化为社会现实的过程和结果。

二、法律实现的特征

1.法律实现离不开社会中主体有意识的活动与行为 2.法律实现是法律调整社会的目的和价值的实现 3.法律实现是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 4.法律实现要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三、法律实现的条件

所谓法律实现的条件,是指具体影响和制约法律有效实现的因素,包括法律条件和社会条件。

1.法律实现的法律条件(1)法律规范的科学有效

(2)各种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2.法律实现的社会条件

(1)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是法律实现所依赖的最基本的条件(2)法律实现离不开其它社会规范的共同作用(3)人们的法律意识对法律实现的重要影响

五、法律实现的方式

法律实现方式是指法律的意志与要求转化为社会现实的具体形式。对法律实现方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认识。

1.从是否需要在主体间建立相应的法律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法律实现划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律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律实现两种方式。

2.从与国家强制力联系的紧密性程度,可以将法律实现划分为法律的非强制实现和强制实现两种方式。

3.从行为模式的角度,可以将法律实现划分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两种方式。

第二节 法律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1.法律效力指法律的保护力和拘束力,即法律对其调整对象所具有的普遍的支配性力量。2.法律效力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针对不特定的主体,可以反复适用,一般包括法律的对象效力、法律的时间效力和法律的空间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针对特定的对象,不能反复适用。

二、法律效力的来源

1.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效力来源于法律本身制定得良好。

2.实证法学派认为,一个规范的效力来自另一个较高的规范,最终,法律效力来自一个基本 规范。

3.社会学法学认为,法律效力是一个“事实的概念”。

4.社会心理学派认为,法律效力来源于人们对法律的心理态度。

三、法律效力的等级

1.法律效力等级也称法律效力层次,指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同法律渊源在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

2.确定法律效力等级的原则(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等级序列原则(3)后法优于前法原则(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四、法律效力范围

法律效力范围指法律规范约束力所及的范围。包括法律的对象效力范围、法律的事项效力范围、法律的时间效力范围和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1.法律的对象效力范围

法律的对象效力指法对什么主体有效,也称对人的效力。确定法律的对象效力的原则有:属人原则、属地原则、保护主义原则、折中主义原则。我国采纳折中主义原则。2.法律的事项效力范围

法律的事项效力指法律对主体的哪些行为、事项、社会关系有效力。其基本原则有:事项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一事不二罚原则。3.法律的时间效力范围

法律的时间效力包括法律何时生效、何时失效及法律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是否有效三方面。

4.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

法律的空间效力指法在哪些领域内有效,即法律效力的空间范围或地域范围。

第三节 法律实现

一、法律实效

1.法律实效的概念

法律实效是指社会主体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法律在实践中被遵守、被执行和被适用。

2.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关系

(1)法律效力指法律具有的约束力和保护力,属于“应然”范畴;法律实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的实际实施状态,属于“实然”范畴。

(2)法律效力一般强调形式有效性,即法律只要满足由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即获得约束力和保护力;法律实效一般侧重实质有效性,即法律只有在实践中部分或全部被遵守、执行、适用,才是有实效的。

(3)法律效力是证成法律存在的必要条件;法律实效是对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实施以及实现状况的一个评价指标。

二、法律效果

1.法律效果是指法律为了实现其目的,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而对整个社会所发生的客观影响和实际后果。

2.法律实效是法律效果的前提。

三、法律效益

效益是经济学上的术语,在法理学上通常在下面两个意义上使用:其一指将法律效益与 法律效果等同。在此意义上法律效益指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给人们和社会带来有效的效果和好处,此时侧重法律的社会效益考察。其二法律效益是指从具体的法律入手,为获得适合法律目的的效果,考察法律实施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和产出的比率。

总之,一部法律有法律效力,不一定有法律实效;有法律实效,不一定有法律效果;有法律效果,不一定有法律效益。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再到法律效果、法律效益这一连续过程,是法律从形式有效到实质有效的层层递进的过程,是法律实现这一目标的不断展开的过程。

第十五章 法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系的定义与分类,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其发展的趋势。对其他法系有一大概的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法系的概念、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系概述

一、法系的概念 1.法系的定义

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2.法系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要正确把握法系的含义,必须把法系同法律体系、法学体系、法律文件体系等概念区别开来。

二、法系的分类

由于人们对法律文化或法律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存在重大的不同,对法系的分类没有统一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茨威格特的划分,他把世界上的法律分为八个法系:罗马法、日尔曼、北欧、普通法、社会主义、伊斯兰、远东、印度教。

第二节 民法法系

一、民法法系概述 1.民法法系的概念

民法法系是指起源于古代罗马法并自中世纪起,在西欧大陆各国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的,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在这种法律制度影响下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的总称。2.民法法系的地理分布

二、民法法系的历史发展 1.民法法系的起源

民法法系起源于古代罗马法。2.民法法系的发展

在中世纪,随着罗马法在欧洲大陆的复兴以及教会法、习惯法和商法的相互影响,民法法系得到发展。

3.民法法系的进一步发展

17-18世纪,在法国革命和古典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下,民法法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初步形成。

3.《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出现标志民法法系的形成

三、民法法系的精神和特点 1.强调私法,保障私权 2.强调理性与哲理 3.法学家的重要作用

4.法律法典化及其独特的法源 第三节 普通法系

一、普通法系的概念与地理分布 1.概念

普通法系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以普通法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又称普通法系,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代表。是世界上与大陆法系相对应的另一主要法律制度。2.地理分布

二、英国法的历史发展 1.普通法的形成 2.衡平法的兴起

3.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冲突及其法律改革

三、美国法的历史发展 1.殖民地时期的法律 2.美国法的形成

3.十九世纪后期的发展

四、普通法系的精神与特点 1.以判例法为主的独特法源 2.以司法为中心和法官造法 3.财产信托的合理设计 4.注重程序和诉讼对抗

五、两大法系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两大法系的各国法律在法律技术、法律方法等方面有不断融合的趋势。

第四节 其他法系

一、伊斯兰法系

1.伊斯兰法系的概念及其分布范围

伊斯兰法是来源于神的启示的规则的总体,泛指以伊斯兰教义为基础的法律,而伊斯兰法系则是指所有伊斯兰教法的总称。其分布的主要区域是阿拉伯半岛,在西亚、中亚、非洲、东南欧、北美等地也有分布。2.伊斯兰法系的发展过程及渊源

(1)伊斯兰法系的发展过程分为创立和形成、全面发展、停滞和改革四个时期。(2)伊斯兰法的渊源主要由《古兰经》、圣训、法学家的论述和类比四部分构成。3.伊斯兰法系的基本特点(1)原则上的不变性(2)法学家的法律(3)法律与宗教合一

二、中华法系 1.中华法系是最早产生在东亚大陆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由于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故能超越国界,影响周边国家,形成以中国专制制度为内涵,以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同期法律制度作为外延的带有儒家特色的区域性法律系统。

2.中华法系的特点

(1)以专制制度、宗法等级特权为特征(2)法律具有统一、封闭的特点(3)儒家思想的绝对统治

(4)重刑轻民、诸法合体的法律传统

下编

法治基本问题

第十六章 法制与法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了解法制、依法治国与法治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对法治的整体看法与思路,理解民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法制与法治的关系,并能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领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制、法治和法治国家等概念,以及民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法制与法治等关系。难点是如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我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有正确的认识。【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制

一、法制释义

1.广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

2.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3.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是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法制与民主 1.民主释义(1)希腊文里,“民主”(demokratia)是由“人民”和“统治”两个词合成的,原义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

(2)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

(3)在权利层面上,民主从消极意义上讲即没有特权;从积极意义上讲即人人平等。(4)所谓现代民主,就是遵循预定的程序,在平等基础上的少数服从多数,从而实现大多数人的统治权力,即以服从多数、遵循程序、保护少数等基本原则来体现的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并由此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作风和日常生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权利和和自由,享有管理国家和其他一切社会事务的权力。2.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

(1)民主和法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2)民主和法制相互渗透,彼此补充。(3)民主和法制相互保障,彼此促进。(4)民主和法制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总之,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第二节

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有法可依 2.有法必依 3.执法必严 4.违法必究

第三节 法治

一、法治释义

所谓法治,就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方式和社会秩序、社会状态。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2)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

(3)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又常常被理解为“以民主为基础和前提的法制”。

(4)法治还经常被作为一种文明的法的精神,与理念、原则、观念等词联用,如“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治观念”等等。

(5)法治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状态和理想的社会秩序。

二、法制与法治辨析

1.“法治”与“法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法治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而法制主要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法制关注的焦点是秩序,法治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至上权威。

2.法制与法治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法治是法制的前提,因为只有在以法治国的治国思想和主张指导下,才有可能建立和健全法制;另一方面,法制又是法治的保障,因为只有建立了完备的法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使以法治国的治国主张得以实现。

三、法治与人治辨析

1.人治作为治国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以下含义:

(1)人治不等于没有或取消法律,而是借助法律实现专制;

(2)人治通过法律建立和稳定统治秩序,但法律不是社会和权力的基础,而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工具,因而终究权大于法;

(3)大于法的权力不是一般的职权而是指极权,在古代社会则通常为皇权或王权以及贵族特权。

2.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治强调依靠统治者个人的作用来统治国家,要求把权力给统治者个人,使之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实行对国家和人民的统治;而法治则强调通过法律治理国家,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各级领导者都要依法办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个人特权。简而言之,人治所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而法治所强调的则是法律的权威。

3.所谓法治国家,就是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工作都依法进行,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人权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

4.法治国家的特征有:法制完备而法律至上、政治廉明而民主完善、经济繁荣而社会安定。这样的国家,要求任何机构、组织及个人都受法律支配,都在法律之下从事各项工作和活动,尤其要求很好地保障人权,司法机关司法公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四、中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路径

1.从世界历史的进程看,法治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有:一是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自发演 进型法治发展模式;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发展模式。2.从现实来看,中国选择的是第二种路径与模式。

第十七章 立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主要掌握立法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我国的立法理念、立法体制、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等内容。并从我国的法律渊源、法律体系和法律解释等角度加深对立法的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解释。【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立法概述

一、立法的概念

“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称法律制定。在我国,立法指国家专门机关遵循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创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专门活动。

二、立法的特征

1.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2.立法既包括有立法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

3.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4.立法是一项包括多种变动法律的专门活动。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理念

一、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1.立法指导思想,是指立法中具有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的思想,是体现主权者的根本利益和整体意志,并形成为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2.法制统一原则 3.民主立法原则

4.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第三节 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

立法体制是指关于立法权的配置方面的组织制度,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即在一个国家中,哪些主体享有立法权或可以参与立法,各立法主体享有哪些立法权限。

二、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点

1.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即实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国家立法权属于中央。2.两级并存的立法体制,即中央一级的立法和地方一级的立法同时存在。3.多类结合的立法体制。

三、中国现行立法权的配置结构

1.中央立法权

中央立法权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和最高行政机关的立法权两类。2.地方立法权

(1)地方立法机关的立法权(2)地方行政机关的立法权 3.关于授权立法问题

4.关于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问题

第四节 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一、立法程序

1.立法程序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修改、废止法律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

2.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法律制定程序(1)第一阶段:提出法律议案(2)第二阶段:审议法律草案(3)第三阶段:通过法律(4)第四阶段:公布法律

二、立法技术

1.立法技术是指立法活动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有关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的技能、技巧规则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包括立法结构技术和立法语言技术。本章介绍的是宏观立法结构技术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立法主体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来进行。3.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即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地整理、分类和加工。4.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5.法律汇编是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排列,编辑成册,不改变文件的内容,也不是制定法律。

6.法律编纂是对属于某一部门法或某类法律的全部规范性文件加以整理补充、修改,甚至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新的系统化法律,是一种立法活动。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与法律体系

一、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规章 6.国际条约

判例、政策、法理等属于我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

二、中国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与部门法划分

(1)法律体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2)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30(3)部门法的划分标准有:法律的调整对象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部门法的另一标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科技法、军事法、诉讼法组成。

第六节 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基本理论 1.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legal interpretation)是指一定的解释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的含义以及法律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活动。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法律解释的分类

(1)根据解释手段或解释角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论理解释和法意解释。(2)根据解释尺度或解释结果的不同,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3)根据解释的效力的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4.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法定解释或有效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5.非正式解释又叫无权解释或者无效法律解释,是指未经授权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公民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其基本特点是该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包括学理解释与任意解释。

二、中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 1.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由制定法律规范的机关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

在我国,司法解释就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3.行政解释

所谓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贯彻的问题所作的说明。

第十八章

守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守法的概念和要素,认识到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守法的重要意义,对公民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要有正确的理解,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良性违法问题要有正确的把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说明公民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难点是良性违法的问题。【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与守法

一、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也叫法律实行,是指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包括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

二、守法释义

1.守法的概念

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即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各个主体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2.守法的意义

(1)法律遵守是对全社会主体的普遍要求,是法律实行和实现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2)法律遵守是法律实现的必然要求。(3)法律遵守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4)法律遵守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

三、守法的要素 1.主体

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哪些人和哪些组织应该成为遵守法律的主体。2.守法的内容

守法就是准确履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守法的范围,指的是守法主体应该遵守的究竟是哪些法律。

第二节

守法义务与良性违法

一、守法义务的理论根据

关于公民为什么应当守法的问题,法理学上主要有三种学说:承诺论、公平论和功利论。

二、良性违法

1.所谓“良性违法”,就是出自良知的违法行为。

2.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将良性违法归纳为三种:一是公民个人违抗的那些法律,乃是被认为不正当地损害了他们根本利益的法律;二是公民个人认为按照某个法律的命令去做则是不道德的,或者认为不做那个法律所禁止的事则是不道德的,于是必须去违反法律;三是公民个人之违抗法律,不是因为该法律本身会产生不道德的结果,而是他们试图借机反对他们认为是不正当的个别法律,或者政府的某项政策。

第十九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明确执法的概念和功能,以及我国的执法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行政执法的极端重要性。在学习执法原则的过程中,要求深入思考如何防止行政执法权被滥用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执法的功能和原则。【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执法概述

一、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1.执法的概念

(1)广义的执法建立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的逻辑两分的基础之上,仅与立法相对应,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或委托的其他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的活动,既包括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2)狭义的执法则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力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三分的基础上,是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权力机关,即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32(3)本章在狭义上使用执法这一概念,即仅指行政执法,不包括法的适用即司法活动。2.执法与行政

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宪政国家制定的宪法使长期以来不受限制的行政特权受到根本法以及人民代表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约束,使“行政”转变为“执法”。3.执法的特征

(1)执法主体的特定性和国家代表性(2)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3)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

二、执法的功能 1.实施法律

2.实现政府管理职能 3.保障公民权利

第二节

执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未经法律许可,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包括执法主体的设立和执法职权的存在要合法、行政执法行为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合法性原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执法的合理性原则是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而确定的基本原则。该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客观、必要、适当和合理。

三、正当程序原则

1.该原则的目的是对行使行政权进行程序控制,以防止行政权的滥用,通过行政程序公正实现行政实体公正。

2.执法的程序正当性标准主要有

(1)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2)要保证相对人的听证权、辩论权、回避权、知情权等程序性权利在行政活动中受到承认和保护

(3)行政程序公开

四、效率原则

执法的效率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进行执法时,在对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进行权衡和取舍时,要考虑社会的总成本与总投入之间的关系,要尽可能地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第二,行政机关进行执法活动时,也要考虑自身的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的比值问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五、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进行执法活动时要讲诚实,守信用。

六、责任原则

1.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承担责任。

2.行政责任的发生存在三种情形:一是违反法律的行政行为,二是行政不当损害相对人利益,三是行政行为事实上造成相对人权益损害。

第三节

执法的分类与体系

一、执法的分类

1.抽象执法和具体执法

33(1)抽象执法,即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2)具体执法,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作出的处理决定。2.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1)羁束性执法是指法律规范对执法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等都已经规定得非常明确具体,行政主体在处理行政事项作出裁断时.只能因循规定,而毫无裁量余地的行政执法行为。

(2)自由裁量性执法是指法律仅对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作一般的原则性规定,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凭借自身的判断进行裁量的行政执法行为。3.依职权的执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1)依职权的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无须相对人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

(2)依申请的执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依据相对人的申请才能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4.强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1)强制性执法是指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以行政主体的单方面意思表示就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执法行为。

(2)非强制性执法是执法的新形式,是指由一定的行政主体依其职责主动发出的,但其效力的发生要以行政相对方的自愿服从、接受为特征的行政行为。

二、执法体系

1.执法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的职权和管理范围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执行法律而构成的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的和谐整体。

2.我国的执法体系由政府的执法、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等部分构成。

第二十章

司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司法的概念和特点,从司法权的特征去理解和把握司法的基本原则,并认识执法与司法、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区别,思考如何提高司法能力和实现司法公正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司法权的特征和司法的原则。难点是如何理解司法公正。【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司法概述

一、法律适用与司法

1.从广义上讲,法律适用指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从狭义上讲,它专指国家司法机关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也即“司法”。

2.法律适用的概念,通常是在狭义上来使用的,即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二、司法的特征 1.主体的特殊性

司法是国家特定的专门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我国的司法权一般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法院和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2.专业性 3.国家强制性 4.程序法定性

程序性是法律适用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5.裁决权威性

第二节 司法权

一、司法权的概念

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特定的专门机关依法所享有的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并对案件作出裁判的权力,是根据法律进行社会矫正和社会救济的权力。

二、司法权的特征 1.终局性

所谓司法权的终局性,一是指在与立法权、行政权比较中,只有司法权作出的判断是最终意义上的;二是指“司法的既判力”和“一事不再理原则”。2.中立性

司法权的中立性是指在解决纠纷、平抑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行使司法权的法官既不能倒向争讼的任何一方,也不倒向所谓的“公共利益”,而只是“唯法律是从”。3.独立性

司法权的独立性表现为:

(1)司法权的专属性,即司法权只能由特定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行使。(2)司法权的非服从性,即司法权的运作过程不服从任何没有法律根据的力量左右和影响。(3)司法权的被动性、程序性,司法权的被动性是指司法权非应当事人请求不启动运作的属性。这也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重要区别点。司法权的程序性是指司法权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依照一套预定的、明确的、正当的程序展开的。

第三节

司法的基本原则

一、司法公正原则

1.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生命和永恒主题,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和安全网,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一项必备条件。2.司法公正指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严格依法独立的、不偏不倚的进行司法活动。3.司法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其中程序公正尤其重要。4.如何实现司法公正

(1)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2)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需要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3)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还要进一步切实维护司法权威,必须不断提高和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和业务素质,必须充分尊重司法规律。

(4)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要求司法机关树立科学的司法理念,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坚持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统一,坚决抵制和克服人情、关系、金钱、地部门保护等各种干扰;进一步完善并强化内部监督,坚决杜绝执法不严,警惕和防止司法腐败,切实提高公正司法、廉洁司法的能力。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是指适用法律时必须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案件的审理和案件的判决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此作为适用法律的前提。2.“以事实为根据”的核心是要求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重证据。3.“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处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案件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以法律规定作为审理案件的唯一尺度。

三、司法平等原则

1.在我国,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法律统一适用于全体公民,而不以公民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方面的任何差异而有所区别。

2.司法的目标是实现公民依法享有的同等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3.司法过程中,公民的诉讼权利平等。

4.司法平等原则在实践上并不排除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区别对待。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仅指实施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指制定法律上的平等。

四、司法独立原则

1.司法独立原则的含义

(1)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行使此项权力;

(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准确地适用法律。

2.贯彻司法权独立原则,必须正确认识司法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的关系。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决不意味着司法机关可以脱离共产党的领导。

4.人民法院的上下级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民检察院的上级与下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这种监督与领导也必须依法进行,上级机关不得非法干涉下级机关的司法活动,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影响其决定。

4.为了保障司法权独立原则的实现,还必须在实际运作上使司法机关的人权和财权不受制于其他部门,必须理顺司法机关内部关系,必须重建并完善陪审制度。

5.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指法院独立,不是指审判员独立,是机关独立而不是个人独立。

6.司法责任原则

第二十一章

法律监督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法律监督的概念、构成和制度模式,认识法律监督的特征,明晰法律监督制度建立的依据,领会建立完备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当代法律监督体系有基本的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难点是国家法律监督制度建立的依据。【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监督和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1.广义上的法律监督,指的是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公民,对于法律运行和操作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所实施的评价和督导。

2.狭义上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3.法律监督是一种法律活动,其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消除法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越轨和冲突,保证一切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合法性。

二、法律监督的构成

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方式。

1.法律监督的主体,就是法律监督行为的实施者,即依法享有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

2.法律监督的客体就是法律监督的对象,即监督谁的问题。我国法律监督的客体主要包括进行各种法律活动的所有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全体 36 公民。即人人都必须接受监督,但以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职务活动为主。

3.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法律的制定、适用和遵守,即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4.法律监督的方式,即监督权的运行方式、方法、程序等等

三、法律监督制度模式 1.自循环监督与交互监督

(1)所谓自循环监督又称系统内监督,指的是在某个确定的系统内实行纵向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自我监督,监督的主体和客体一般都存在于同一系统内。

(2)所谓交互监督,又称系统间监督,是指不同的子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交叉监督。2.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

(1)社会监督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指国家机关以外的各种社会力量对国家机关所实施的监督。

(2)国家监督又称法定监督,它是由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授权的团体组织实施的,具有特定的监督对象、内容和范围,使用法定的监督方式,并产生必然的监督后果的法律监督形式。包括立法监督、检察监督、审判监督和行政监督。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特征和依据

一、法律监督的特征 1.法律监督具有法定性

2.法律监督权与法律权力具有对应和统一性

二、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依据

1.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是现代廉洁、民主政治的需要

2.法律监督制度是现代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是对人性不完善的弥补

3.法律监督既是法律调整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良好机制,也是法律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4.法律监督有利于实现法律信息的反馈

第三节 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一、国家法律监督体系的构成

1.法律的国家监督是一种法定监督,即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进行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2.国家机关作为法律监督的主体,一般指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法律活动的监督。

3.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权限、监督范围、程序和效力由宪法和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4.这种监督构成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进行监察和督导的活动。2.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1)立法监督。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种专们活动。

(2)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三、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1.广义的行政监督指的是行政机关系统内的自循环监督或者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的交互监督,以及行政机关对公民和法人的专业性行政监督。

2.狭义上的行政监督,仅指行政机关的内循环监督,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执 37 行公务的监督和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我们是从狭义上来理解行政监督,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监察。

3.行政复议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公务行为的监督。

4.行政监察是通过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运用国家权力,实行自上而下的、事后的、被动的检查和察视的一种特殊的行政监督。

四、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

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能就是法律监督。2.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1)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2)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

(3)对刑罚执行机关及司法行政活动的监督(4)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5)对自身的监督

五、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

所谓审判监督,指审判机关对法律的适用过程进行的监督。主要表现在:(1)审判机关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2)审判机关对自身审判活动的监督(3)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第四节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1.社会法律监督指的是国家机关以外的,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团体、人民群众等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执法、司法和守法行为的督促。此种监督的目的在于保证法律实施的合法性。其特点是不直接运用国家权力,不必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形式。2.我国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1)公民监督(2)社会舆论监督(3)社会组织监督

社会组织监督一般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政治团体、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监督。

(4)执政党的监督

第二十二章

法律职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法律职业、法律职业化、法律职业共同体等基本概念的含义,了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历史发展和法律职业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法律职业素养的要求,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思考我国法律职业化的实现途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要重点掌握法律职业、法律职业化、法律职业共同体等基本概念和法律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难点是法律职业化的实现。【教学时间】 2学时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一、职业、法律职业化与法律职业共同体 1.“职业”一词有两个外延不同的含义:一可以指作为谋生手段或者兴趣爱好的工作;二指某种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在于它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

2.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化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该词的,它是指对从事某种特殊工作的人进行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完成该职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3.“法律职业”一词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层面的,在这里,法律职业被等同于人们所从事的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工作;二是狭义的、现代层面的,是指只有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和高尚法律职业伦理的人才能从事的工作。

4.当代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所进行的法律职业化运动,正是在第二种含上使用该词的。5.在西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被称为“法律人”,由法律人所构成的团体被称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拥有共同的知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简而言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组成成员具有同质性。

6.在广义上,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一般有三种:应用类,主要指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有的还包括仲裁人员和公证员;学术类,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法律辅助技术类,主要职责是辅助法官、律师、检察官和其他法律人工作,如法律书记员、律师助理、法律文秘、司法警察等。

7.狭义的法律职业主要指法官、律师和检察官,他们是法律职业的代表。

二、西方法律职业及其共同体的历史发展 1.法律职业最早起源于古罗马。

2.在中世纪,多元的社会关系促生了多元的法制,统一法制的缺失,使现代法律职业无法生成。

3.12世纪开始的罗马法复兴和罗马法律教学与研究活动,为现代法律职业的形成奠定了智识基础。

4.按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说法,现代法律职业的初步形成应当是在16世纪。

三、法律职业化的意义

1.法律职业化是实现法律形式合理性的条件。

2.法律职业化是维护法律的自治性、实现法律正义的前提。3.法律职业化是民主法治实现的推进力量和保障。

第二节

法律职业素养

法律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法律职业思维、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

一、法律职业思维

1.典型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三个特征,即“独立性”、“保守性”与“崇法性”。2.法律人的思维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理性

(2)注重程序的意义

(3)以追求法律“真”为终极目标

二、法律职业技能

1.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系统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技术和能力。

2.法律职业技能包括普通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法律职业伦理

1.法律职业伦理的含义

法律职业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它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在法律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

2.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普适性要求,即适用于所有法律人或者说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法律职业伦理准则:另一个层面是特殊性要求,即仅适用 39 于某种特定法律职业的基本法律职业伦理准则,例如法官职业伦理、检察官职业伦理、律师职业伦理等。

3.普适性的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1)实现社会公正(2)忠于法律

(3)维护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团结和声誉 4.特定法律职业的伦理要求(1法官必须保持中立)

(2)检察官必须忠于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3)律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构建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

一、中国法律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源远流长的中国法律制度,并未酿造出现代意义的法律职业,也因此未能出现法律职业共同体。

2.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为使中国法律“现代化”,开始研究西方的法律,并在国内建立了法律院校,培养了一批法律家充实到依照德国模式建立的法律机构中。

3.1949年以后,我国社会固有的那种不强调法律和法律家重要性的文化偏见又被我们执政党的革命精神、革命话语和革命经验所强化。

4.1995年《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官与检察官职业制度化的开端。1996年《律师法》正式颁布。所有这些都表明,人们在价值上已认同法律职业化的取向。但我国距离法律职业化还有相当困难的历程,我国法律职业远未实现同质化。

二、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的实现途径

1.法律职业化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改革,并继而推动制度改革。2.法律职业化要求法律职业的独立和垄断。

3.通过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职业者相互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

4.坚定不移地走法律人的精英之路,在少而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和强化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待遇和保障制度,为法律公正的实现建立物质基础。

第二十三章

法律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法律程序的概念和要素,正确理解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并对正当法律程序的概念和功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律程序的概念和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难点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功能。

【教学时间】 3学时

第一节

法律程序的概念和要素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

1.法律程序就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2.法律程序的类型可按法律关系的性质划分为公法程序和私法程序,凡是在法律程序中主要体现为服从或隶属等不平等关系的法律程序为公法程序。凡是法律程序中主要体现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法律程序为私法程序。

3.法律程序还可按法律运行的过程划分为法律制定程序、法律解释程序、法律实施程序、法律监督程序等。

二、法律程序的构成要素 1.法律主体和法律行为 2.法定步骤和方式 3.程序法律后果 4.特定价值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

一、法律程序内在价值的含义

法律程序的价值,一是指作为达求良好结果的手段,二是程序自身的德性。评价法律程序的标准有二:一是结果有效性,二是过程价值有效性,偏重前者的观点可简单称之为程序工具主义,偏重后者的称为程序本位主义。

二、法律程序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 1.参与 2.公平3.正统性 4.和平5.尊严 6.理性 7.公开

8.及时和终结性

第三节

正当法律程序及其功能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含义和历史

1.正当法律程序就是将程序正义作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追求而形成的法律程序。2.正当法律程序最早起源于英国的程序正义的理念。

3.受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影响,美国宪法确立了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功能 1.限制恣意,约束权力。

2.保障作决定者充分接纳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或最好的判断。3.通过和平的程序保障充分、平等的发言机会,疏导矛盾冲突。4.稳定实现确定的程序运行结果。

5.可以导致人们对程序运行的结果有效服从,并有利于法律信仰的形成。

第二十四章

当代中国法律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有关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基本内容与现实要求。明确其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把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当代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 1学时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法律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2.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3.协调发展的发展观 4.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法律发展

1.在法律发展观方面,确立“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观

2.在法律发展的力量依赖方面,进一步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模式

一、“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模式含义

1.所谓“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模式是指:

(1)在价值选择上,必须肯定“人”是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模式是一套制度体系。

2.法律发展的“以人为本”价值准则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准则是不同的。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模式的要求

法理学教学 篇6

关键词:生理学;知识竞赛;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

前言.生理学是一门基础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医学入门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实践操作的训练。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任务重、难度大,再加上常规教学手段较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不佳。本研究在2015级临床专业的学生之间开展生理学知识竞赛,探究其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级84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2名。研究对象选取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排除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其中,对照组男17名、女25名;年龄19~21岁,平均20.28±0.71岁;理论考试67.56±4.37分、實践考试64.68±5.43分。观察组男19名、女23名;年龄19~21岁,平均20.42±0.58岁;理论考试68.85±4.52分、实践考试65.73±4.97分。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并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1.2.1对照组。该组学生接受常规手段进行教学:课前进行预习,上课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两部分;学生参加全校的常规期中、期末考试。1.2.2观察组。该组学生在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开展生理学知识竞赛,其中,常规教学方法、内容与对照组学生一致。①竞赛分组:按学生学号进行排序分组,每6名学生1组,将学生分为7个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老师担任评委、计分的工作:②竞赛流程:竞赛分为必答题、抽签题与抢答题3个环节。期中,必答题为老师上课中讲解过的生理学教学理论、实践操作的重点:抽签踢环节中的各个题目的难度适中、相近,保证题目的公平性;抢答题在选题前确定答案,分为A、B、c、D4个选项供学生选择。③竞赛安排:根据学生的课业、常规考试进行调整,可在期中考试后进行,避开学生繁重的考试任务:可将竞赛安排在于学生课程不冲突的周末,竞赛时间为2个小时。④记分与奖励方法:每个小组的成绩由一名老师进行统计,每个答题环节结束后公布当前各个小组的分数:竞赛结束后根据各个小组的分数高低公布第1、2、3名获得小组,并颁发奖状与奖励品;⑤竞赛总结与反思:在结束竞赛后,由生理学任课教师总结竞赛过程并提出比赛中过程中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的薄弱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两组学生均由同一名老师进行授课。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均一致。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上课情况;其中,上课积极性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评定:①积极:学生100%按时进入教室上课:②一般:上课签到率学生在90%以上,偶有迟到现象:③消极:上课签到率在90%以下,经常出现迟到、旷课现象。④上课积极率=(积极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系统处理本文中获取的数据资料。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结果分别用t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试情况。经过1个学期的学习,观察组学生理论、实践考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上课情况。对两组学生的上课迟到、到课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学生积极13例、一般20例、消极9例,上课积极率为78.57%;观察组学生积极15例、一般25例、消极2例,上课积极率为95.24%。两组学生上课积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P=0.02)。

3.讨论

当前,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给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生理学是医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性学科,打好生理学的基础有利于医学院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针对于当前生理学教学质量低下的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已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知识竞赛是一种通过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竞赛模式。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操作知识,分为必答题、选答题及抢答题3个环节,每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反应能力均具有一定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当前知识竞赛在各个学习阶段、专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将知识竞赛模式引入生理学教学,可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向更好的水平发展。此外,在开展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及临床发挥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87.83±4.39、实践成绩86.81±4.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49±4.41分、7 9.68±4.57分,上课积极率95.24%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终上所述,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生理学知识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具有较高的开展价值,值得应用。

关于法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篇7

一、法理学在我国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是我国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律科学中, 法理学是基石, 是最为主要的理论法学, 构成了整个法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方法论。在法学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中, 法理学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 统领着法学的教学, 既构成了法学阶梯的入门课程, 又高于部门法学, 成为法学的理论集大成学科。

法理学主要研究、讲授的是法学、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当代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热点和难点, 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和制度建设的核心理论问题。其培养的目标是以法理为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 以理性分析为形式, 以塑造和提高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为目标。着重在于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系统地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 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 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 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 提高专业水平, 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由此可见, 法理学是法学学科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我们应根据其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法理学教学效果。法理学 (也称为法哲学)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 一方面承载着为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解答法律之惑的己任, 另一方面还肩负着培养法律职业者, 并使其具有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能力的实践任务。

二、传统法理学教学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法理学教学, 无论是从教学手阶段还是教学方法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法理学传统教学手段来说, 教师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从教学方法来说, 大多数学校都仍然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着重对教材上的概念、术语、原则等进行分析和讲授, 而忽略了法理学培养人才中重要的一点, 即应从教学的角度对学生整体法律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 并通过教学锻炼和提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的培养即通常我们所指的法理学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在现有的法理学教学中, 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 学生只是被教授的对象。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在课堂上发表和坚持自己的看法。这种被称为灌输式讲授的法理学教学方法“使许多人懈怠于独立学习, 学生们逃跑到补习人员那里寻求帮助……这表明, 大学课程缺乏教育力;对内容上的要求太多, 而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上又做得太少。”这是德国莱比锡的法学教授瓦赫在1913年所写的一段话。因此, 在法律本科教学中, 我们对法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在于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 可以实现既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积累,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学思辨能力, 并且有效地训练学生把这种知识和素养运用于实践问题。

三、我国法学本科法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以讲授式教学法为基础

讲授式教学法即以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这是我国法学教育普遍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向多位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和技能, 讲授法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过多地使用讲授法, 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被动。同时, 老师讲解过多, 学生也难坚持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我们认为, 在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 还应当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基础。

首先, 法学教育总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成文法传统的国家, 法律规范体系逻辑严密、完整有序。作为成文法国家, 法律出台前, 立法者和法学家就已经设计了或采纳了某种理论或概念, 具体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原则、概念在大陆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成文法的学习, 往往是先从概念、特征、原理、原则入手, 只有掌握了法学基本理论之后, 才能形成法律思维, 而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讲授式教学法。

其次, 教学方法的适用是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的法学本科学生是从高中基础教育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法学教育。他们不具备丰富的社科人文知识, 对法律的理解仅仅存在于感性的层面, 同时, 由于我国高校的学时设置和为了节省教学资源, 法理学的教学往往采用大班合上的方式。因此, 从教学对象上来看, 尚未形成案例教学法所要求的法律思维;从教学时间上来看, 也没有办法能够在系统地教授理论知识之时, 就采用案例教学等其他方法。因此, 在我国目前的法理学教育中, 仍应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主。当然, 也不容忽视传统讲授法的明显弊端, 尽量发扬其长处, 融合其他教学法, 如多媒体教学、提问法、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等, 不断探讨讲授教学方法的新形式。

(二) 采用辩论式教学法

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当采用辩论式教学法, 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各种假设性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并深入思考的去思考法学问题, 从而培养其思辨能力。在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法学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宽, 法学教育再也不能是“填鸭式”的满堂灌, 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辩论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学生经过自主性思考, 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法理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互启发, 主动探寻解答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个体学习与团体学习相结合的互动学习方式。在法理学教学中, 通过组织讨论, 学生可以不断加深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 在观点的沟通与交锋中, 批判修正先存的论断, 尊重吸纳合理的意见, 最终推进对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辩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法理学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

(三) 采用案例教学法

法理学作为研究法律一般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的思想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对它的教学和研究不可避免地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近些年来, 法理学家们更为注重一些个案研究, 注重从个案出发进而对抽象的法理问题进行研究。因此, 笔者认为, 在法理学教学过程中, 应当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法理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应侧重以具体社会生活中热点、焦点案例为基础, 从中导引、抽象出法原理与法治的一般理念, 以此开拓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新途径、新道路。并将学生置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自觉能动的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从寻找发现问题开始, 以理论和原理解决问题为终了,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法学思辨能力, 而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他们获得一种相当大的成就感, 易于形成良性循环的法理学教学新秩序。所以, 我们在探寻更合理有效的法理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应当给予这种教学方法以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加以实践, 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的通过对法理学在我国法学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及法理学培养目标的探讨入手, 明确了法理学所培养的目标不仅在于基础知识的教授和掌握, 更重要和更深层次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因此, 应根据此目标对我国本科法理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寻求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法理学教学方法, 即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基础, 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系统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 1987

[2].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法学研究[J], 2003 (4)

[3].杨征军, 鲁玉兰.法学实践教学法探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

[4]. (美) 托马斯.D.摩根.为21世纪培养法律学生.法学译丛[J], 1998 (3)

[5].吴海珍, 李笑盈.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若干理性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 (4)

[6].[德]魏德士.丁小春, 吴越 (译) .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法理学教学 篇8

一高职院校法理学教学中对法律思维的界定

法律思维是法律执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 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 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或叫思维方式。作为现代社会的法律执业者, 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 虽然这些职业的差异很大, 但是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无论法官、律师、检察官还是法学教授, 其法律思维与其他职业人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对于法律思维的特点, 高职院校法理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一) 法律思维是以法律为起点的实践思维

法律执业者的思考, 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对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 也就是说必须以法律作为起点和最根本的依据, 来思考和判断法律问题。法律执业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 整个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 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 这个思维过程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律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模式的特征, 就在于法律思维是法律规范性的思维。

法学必须关注和面向社会的世俗生活。法学与自然科学不同, 它没有物理、化学一样的严密和精确, 进行法学上的疑惑也不能在实验室里得到求证和解答, 它不是“纯思”, 它不追求“纯粹的知识”, 而是“实践的知识”。法学上的结论, 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统一而又无差异的再现和证实。尽管法学可以建立严谨的学科体系, 可以有独立的思维方法, 但是法学的科学性归根到底是和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 因为法学永远不可能不受意识形态、阶级利益、道德观念等价值性因素的影响, 法学家也永远不可能像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对他的研究材料那样来面对法学的对象———制度、人、复杂的社会、形形色色的矛盾与纠纷。总之, 法学的实践性决定了法学的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而学习法学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思维也必然是以法律为起点的实践思维。

(二) 法律思维是问题思维

法学就是要解决各种法律问题的学问, 大的可能是国际间的争端、地区间的争端、民族间或种族间的争端等, 小的就是指我们日常的事务, 夫妻间的纠纷, 邻居间的纠纷, 同学间的纠纷等。法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法律问题, 为法律问题提供答案。而法律思维是针对法律问题而进行的思维, 这样的法律问题是无处不在的, 它既可能是立法问题, 也可能是执法问题、司法问题、守法问题;既可能是法律解释问题, 也可能是法律推理问题。

(三) 法律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

案例:乙向甲借钱, 借据上写明, 乙向甲借钱一万元, 上面有乙的签名和借款日期。借条由甲保管, 甲是货车司机, 他将借据拽在兜里, 时间久了, 借据被弄得脏兮兮的, 于是甲把借据的边沿裁掉了。由于乙久不还钱, 甲就起诉乙, 要求还款一万元。乙辩称仅欠甲1000元, 其它9000元已在之前分四次 (3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 归还给了甲, 每一次都是在河边以现金方式支付的, 并称还钱的记录都是记载在原告手中的借据上, 因为那张纸很大, 记载在一起, 对双方都很安全, 可是现在原告把还款记录撕掉了。甲说乙是一派胡言, 根本不存在还钱这回事, 请求法官进行裁判。

法律思维具有运用一定思维方式为法律决定寻求理性证明方式的能力, 具体包括演绎、类推和归纳等。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彰显出法律思维的理性, 体现了法律思维的逻辑力量。在处理这个“半张借条”的案件时, 就要有很强的运用法律思维的能力。根据举证责任, 谁应当承担不利责任呢?若乙还了钱是否有义务举证, 若甲认为乙没有还钱, 他该怎么证明乙没有还钱。法院判决的结果是乙还甲1000元, 即法院认可了乙已还甲9000元的事实。法院解释为, 这个案件纠纷源于证据瑕疵, 而瑕疵是由甲带来的, 如果甲没有相反证据证明, 就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法院认为证据保管人负有保管义务及相关责任。

(四) 法律思维是经验、理性的思维

法律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法律执业者理解和运用集合了理性和经验的法律规定来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不是单纯的思辨, 也不是单纯的经验判断。“法律的目的要求法律执业者能够完美地结合运用经验分析和价值判断”。可以说“法律思维就是一种经验条件下和范围内的法律人的职业活动”。

(五) 法律思维是评价性思维

法律思维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其他思维是不同的, 法律思维以“崇尚法律”“恪守公正”为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法治社会“法律至上”观念深入人心, 这也就决定了法律思维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崇尚法律”, 面对任何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 基本任务在于作出合法与否的判断, 并对照法律规定, “以权利义务为线索”, 最终作出权利安排和义务界定。同时, 公平、正义作为法的永恒价值追求, 从根本上决定了法律思维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在于“恪守公正”。

二高职院校法理学教学中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法律实务人才, 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对于法律人来讲, 思维方式甚至比他们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是有据 (法律规定) 可查的, 而思维方式是决定他们认识和判断的基本因素, 况且非经长期专门训练则无以养成。”因此, 要想培养和造就合格的法律执业者, 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 特别是法理学, 作为专门训练学生法律思维的基本技能和理论思维方式的学科与课程, 应当着眼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法律思维。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规范的法律语言

“思维活动及其模式的建构是在语言直接参加的条件下完成”的, 因此思维是通过语言体现的。“语言是传达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心理的特殊的难以剥离的外在形式, 当法律一旦形成, 语言就成为它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对于法律, 我们不可能通过视角直观到它的任何抽象的或具体的意义, 只能通过语言符号的整合、组织, 才有可能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法学是职业性知识体系, 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逻辑的, 是经过法学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出来的行业语言, 与人们“日常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许多场合, 法学的语言对外行人来讲是非常陌生的。

高职院校在法理学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坚持“够用”原则, 有针对性地讲授法律专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 在教学中除了教师以规范的法律语言教学外, 还运用课堂案例讨论、课内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来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法律语言, 并且学会运用法律语言的技能, 使学生能够以法律语言为基础开展社会交往、进行法律思维、从事法律职业。

(二) 培养和训练学生以法律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法律执业者必须具备以法律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包括对法律规定的解释能力、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能力, 以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能力。作为学生, 在接受法学教育阶段, 应该学会像法官或者律师一样亲身体验法律思维运用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法理学教学, 应该改变以往过多的理论授课、过分地强调课程体系完整的教学模式, 注重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 训练学生的辩论或调研能力,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运用以“生活揭示法理、以法理透视生活”为原则的案例教学方法, 可以从任何一个案例进入法理学, 基本上使每个问题都会融入案例, 而案例也会涉及到一些部门法内容,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案例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形成清晰严谨的法律思维能力。

(三) 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执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的法理学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需要进行教学组织设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 由教师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分别在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教师模拟、学生模拟、教师与学生共同模拟等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采用模拟法庭教学形式, 使学生充分投入法庭角色的实战演练当中, 通过模拟法庭实践, 由学生自主组织、演示, 老师辅导、点评, 使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 熟悉法律诉讼程序, 提高案件分析、法庭辩论、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从而对法理的学习形成一个从点到面, 从关注现象、思考问题到掌握知识、提高法律实践运用能力, 从法理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到整合法律、诉讼程序、法律文书制作等多学科学习的系统的良性过程, 以促进其实体法律知识和程序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发掘学生的潜力与智慧, 提高学生的执业思维能力和执业技巧。

(四) 培养学生的社会法律意识,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法律意识既是法律思维的重要内容, 也是法律思维的产物和结果。全面树立“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法律意识, 才能增强和提高法律执业者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水平。在现代法律意识的支持下, 法律思维表现为权利的思维方式和程序的思维方式。无论何种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执业思维应该彰显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信仰。因此, 在高职院校法理学教学过程中, 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理念、崇尚法律和献身法治的精神、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在高职院校法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建立起学习的原则, 将法理学的思维和精髓深刻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原则可以是分享体验、交流观点的分享原则, 先观点、再理由的理性原则, 自由表达权利的权利原则, 民主表决制定课堂规则的民主原则, 以及先举手后发言的程序原则。

参考文献

[1]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1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3]林喆.法律思维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4]刘愫贞.论法律语言学的学科定位——语言与法律的关系[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3) .

法理学教学 篇9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 结合教学主题, 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 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介绍, 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还可以为今后的临床学习进行铺垫, 培养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是目前高等教育各个学科中盛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基于此, 我们尝试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案教学法, 在不断摸索实践中, 总结了一些经验体会。

1 正确选择案例

教师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上, 应以教材为中心, 根据学科特点, 对大量的临床案例进行筛选, 也可修改真实病例或编写模拟病案。首先, 所选案例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能够掌握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 是否与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其次, 所选案例难度应适当。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 案例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案例难度过高, 学生会无从下手, 无法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反之, 难度过低, 过于简单, 同样会降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只有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 才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生物电现象这一比较抽象的内容时, 可以选用高血钾周期性麻痹的案例, 让学生根据所学生理学知识思考患者产生肌无力的原因。最后, 所选案例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以针对性强、短小深刻为主, 以便在课堂时间内完成。过大的案例不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此外, 可适当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如某医院血型输错造成病人死亡, 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 能够更好的掌握交叉配血这一知识点。

2 合理应用案例教学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推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 引出生命现象的规律和机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方法应当是多样的, 而不应局限于某种单一模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应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讨论, 以适时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观点中的偏颇, 弥补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漏洞[3]。根据案例在教学中应用时机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

2.1 课前案例

教师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 结合案例附上相应的思考题,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案例, 结合教材、网络等多种途径寻找解答问题的思路, 并提出新的问题。课堂上,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激发他们急于找到答案的愿望。

2.2 课堂案例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知识背景, 在课堂的不同时段合理地引用案例。首先, 在授课之初, 教师可以先提出案例, 并根据案例提出相关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 进而引入新课, 让学生带着悬念, 跟随教师的节奏, 并层层深入的剖析问题后面的原因, 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效果。其次,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课堂需要插入案例, 尤其是在讲授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时, 更应该以案例教学来使学生对课堂讲述的基本理论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 而且案例教学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最后, 在授课接近尾声时, 学生已经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 但可能尚未形成较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此时通过案例来进行课堂小结, 能够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 并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2.3 课后案例

教师在课后可提供给学生一些篇幅大, 内容多, 联系广的案例, 并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课后通过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 学生能够对课堂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复习, 并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促进对知识体系的全面认识, 有效联系新旧知识、促进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中, 不再是教师进行单一的理论讲解, 而是师生共同对生命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认知听取学生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观点, 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不应直接否定, 而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并进行适当讲解, 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获得答案。作为案例讨论中的引导者与推动者, 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医学基础、临床知识, 以此为知识背景, 为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和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案例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案例往往与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密切相关, 而学生还未学习病理学、药理学及相关临床课程, 用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全面分析一种疾病。因此, 教师在选择病例时,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 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的案例;教师对案例进行设置的问题, 应对学生的思考能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案例教学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案例教学而忽视传统教学。某高校在生理学教学开展案例教学, 课后学生的反馈意见总体是肯定案例教学法, 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 不能取消传统的生理学教学, 希望更多的生理学课程还是用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方法更好些。随着高校扩招, 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而案例教学又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 因此, 过分强调案例教学的又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能够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但案例教学的实施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的特点, 在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等问题上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承彦.生理学教学中穿插内科医学理念探索和实践[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 34 (1) :18-19.

[2]徐敬东, 王跃秀, 候晓莉, 等.案例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14 (6) :413-415.

[3]薛彩萍, 戴翠萍, 徐迎冬.案例教学法在护生《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资讯, 2011, 34:190.

[4]沈宁, 赵薇, 李树学, 等.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0:93-94.

法理学教学 篇10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心理学效应,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生理学是每位医学生接受医学教育的首要环节, 是后续临床和护理等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 在几年的生理学教学中, 笔者发现许多大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机单一、学习兴趣低下, 面对枯燥的理论课学习显得茫然。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求知中得到快乐, 而后主动自发的继续求知。如只是在校期间被动勉强学习, 一旦离开学校, 随即丧失继续求知的内在心理动力。在社会急剧变迁、知识超速爆炸的今天, 这样的学校教育是不合时宜的[1]。结合在生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体会, 简要谈谈如何运用心理学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水平。

1. 应用“首因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运用“情感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或接触时所注意到对方特性 (如仪表、神态、言谈举止甚至装束) 往往较后来所注意到的影响大, 这种决定第一印象的形成是最先出现的中心性格特点所具有的技能效应, 即心理学所谓的“首因效应”[2]。大专层次的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 往往刚具备了或正在丰富自己的观察揣摩的能力, 他们与教师初次接触时, 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谈吐举止、精神面貌、脾气性格等, 以此推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态度。若教师在初次见面时呈现给学生认真的教学态度、高度的教学热情、亲切的教学风格和渊博的医学知识, 能在很大程度上赢得学生的好感,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3]。教师的教学热情能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加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亲切的教学风格和渊博的医学知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加大教学互动, 使教与学有机融合。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合理利用情感效应,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3]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 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生理学是大专学生初入校门接触到的一门基础课程, 是专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疾病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病理过程, 无一不是正常生命活动发生量变和质变的结果, 只有掌握正常生命活动规律, 才有可能去探索病理变化过程的奥秘, 为后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生理学理论知识抽象难懂, 教师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其认知活动活跃。

为验证“首因效应”和“情感效应”的作用, 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随机抽取4个班级 (2006年6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录取分数线, 入校后按专业随机编班的大专层次学生) 做了对照试验。对象:试验组由中西结合医疗班男生28人, 女生32人和护理班女生69人组成, 对照组由中西结合医疗班男生30人, 女生31人和护理班女生64人组成。教学内容:血液系统。具体实施:在试验组上课前, 笔者注重外形, 如工作服的整洁、发型的干练、良好的精神面貌等;在授课过程中, 注重表情的控制、眼神的传递、说话的语气语调、板书的工整清晰。在对照组授课时, 只是穿着便装, 披发, 故意显露出疲倦, 面无表情, 目光游移无神, 说话平淡, 板书随意。结果:经过5个学时的教学, 试验组的学生课堂纪律好, 学习气氛浓, 教学互动开展顺利。在讲授完血液系统主要组成和功能后, 结合临床病例, 要求学生分析白血病患者为何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倾向三大症状时, 试验组的学生能很快与课堂中所学的血液中三大类血细胞的具体作用挂钩, 一一分析出临床病因。而对照组的学生课堂中睡觉的多, 做其他事情的也比比皆是, 课堂提问如同石沉大海。当此章节教学结束时反馈测验结果统计显示, 试验组的学生成绩全部合格, 90分以上的有113人, 占87.6%, 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60分以上的72人, 合格率只有57.6%, 其中最低分只有37分, 而90分以上的也只有45人, 仅占36.0%。试验结果充分说明“首因效应”和“情感效应”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巨大作用。

2. 应用“反馈信息”强化学习动机, 运用“碰撞效应”深化过程理解

生理学中提及的反馈控制系统, 即由受控系统通过反馈信息影响控制系统活动的作用。心理学理论中也存在着“反馈信息”的论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有效进行奖励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 来自学习过程或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给予正确、适当的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动机强化方式,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4]。教师多鼓励、多帮助, 少批评、少指责学生, 通过表扬与帮助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逐步形成一种热爱生理学、想学生理学的良性循环。学习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又在鼓励中体验成功, 对学习动机起到强化作用。

除此之外, “碰撞效应”也为我们熟知, 当两个以上物体相撞, 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力, 能够影响彼此的运动轨迹;并且, 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表面会留下痕迹, 碰撞越强烈, 留下的痕迹也就越深。两个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展开讨论乃至争论, 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认识和印象就会更全面、更深刻。“讨论法”或“问题讨论法”就是碰撞效应在教学法上的体现, 它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学生的某点观点也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笔者在讲授感官生理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这个知识点时, 不断给学生强调视杆细胞只能分辨明暗, 不能辨别颜色, 视锥细胞才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可学生总是容易混淆, 直至一次课堂讨论中有学生说到视杆细胞好比一台黑白电视机, 视锥细胞是彩色电视, 一片笑声过后学生都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形象的比喻, 举贴近生活的例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版.1998:134

[2].詹启生, 俞智慧.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不同情境下作用的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8 (3) :251-253

[3].傅臣, 高丽雪.如何以情感效应促进英语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5) :48-49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下一篇:个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