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设计

2024-05-10

个体设计(精选十篇)

个体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生物的个体发育的概念;掌握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生命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热爱自然、共同构建和谐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胚的发育。 (2) 教学难点:果实、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来源。

〖教学关键〗

熟练掌握受精后的子房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发育去向。

〖教学方法〗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 实际观察用水浸泡过的花生、大豆、玉米等种子及果实, 采取点拨质疑与启发探讨相结合, 结合问题发现、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将细小肉眼不可见的微观结构变得形象可感。引导学生根据课程设计逐步认知相关内容, 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忆旧铺垫, 悬念引新

多媒体展示桃花剖面结构图, 思考: (1) 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 (2) 被子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相遇并结合的?什么是双受精?借此设置悬念, 引出新课: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那么一枚小小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株成熟植物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 采用以问题引导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初步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明确概念

多媒体播放向日葵“受精卵→成株”的发育过程视频, 启发提问:个体发育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接着由学生给出生物个体发育的定义;最后教师导正, 明确并解析概念。此种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三种子的形成

1. 点拨设疑, 引出问题

被子植物是靠种子繁殖的, 种子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学生会做出种种猜测:天上掉下来的, 水底浮上来的, 地上长出来的……老师以“科学无极限, 一切皆有可能”, 肯定学生的大胆猜想, 借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媒体动态展示:“双受精作用完成→果实种子形成”的宏观过程, 引导学生明确种子的自然来源: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来。

师:受精后的子房是怎样发育成种子的呢?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2. 回忆结构, 明示重点

回忆初中学过的种子的结构及种子最重要的结构——胚, 引出本节重点——胚的发育。

明确告知此为本节认知重点, 提高注意力, 争取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动态展示“受精卵→胚”的微观放大过程, 同时老师辅以语言解释, 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对照屏幕图示, 由学生总结胚的发育, 从而加深认知, 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老师做矫正, 形成统一认知, 强化重点;学生观察浸泡过的花生、大豆种子, 实际寻找胚, 增强对四部胚的感性认知, 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能力, 也进一步巩固重点内容。

3. 适时质疑, 引发新知

胚的发育要靠大型泡状细胞从周围组织吸收营养物质, 它的周围组织又是什么呢?在学生的种种猜测中进入主题:胚的营养源——胚乳。

多媒体动态展示“受精极核→胚乳”的微观放大过程, 同时配以语言解释;学生试着归纳胚乳的发育;最后对照图文并举的屏幕强化认知。

4. 设置疑问, 引出难点

胚和胚乳有了着落, 种皮呢?由设问引题, 激发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难点的化解。多媒体展示“双受精子房纵剖图→果实种子对应结构”视频, 让学生形成深刻的第一认知;老师板书以增强记忆;对照图文兼备的屏幕再度认知以求突破难点。

5. 引导发现, 拓展认知

由种子形成的过程, 推得种子的结构应有种皮、胚、胚乳三部分;学生观察标本发现:玉米种子三部结构, 花生种子二部结构。启发质疑:花生种子的胚乳哪儿去了?经分组讨论得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的种子类型结论;列举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让学生讨论所属种子类型, 既深化认知, 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

四种子的萌发

1. 谜语撷趣, 引出问题

由谜底“花生”师顺承:“让‘花儿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愿望怎样才能变为现实呢?”学生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既发挥了思维的灵活性, 又舒缓了紧绷的神经, 轻松开始新问题的探究。一句“种下去开花再结花生。”引出问题“种子的萌发”。

2. 回忆再现

回忆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个别回答后, 师点评归纳为:“熟、整、活、气、水、温”。有效实现新旧链接, 为形成完整认知奠基。多媒体动态展示“种子→幼苗”发育过程, 让学生直观感知, 增强记忆。

五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多媒体动态展示向日葵“幼苗→成熟植物体”过程, 直观感知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引用民谚:“桃三杏四李五年, 枣树当年就还钱。”形象说明不同的植物从“幼苗→成熟植物体”的时间长短差异性, 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科学地看待自然现象。

六课堂练习

“猜猜看”等多样习题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 有效而灵活地检验了教学效果, 很好地巩固并提高了认知。

七归纳小结

第一, 多媒体动态播放:向日葵“受精卵→种子→幼苗→具有根、茎、叶的植株→成株→美丽家园”画面, 并配有悠扬清雅的背景音乐, 轻松愉悦中强调知识目标: (1) 理解生物的个体发育的概念; (2) 掌握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第二, 在图文、声像的辅助下, 教师升华本节课的情感目标。领略了美丽奇妙的个体发育历程, 不禁感慨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怦然心动的同时, 相信热爱生活的你, 一定会有更加切实的行动。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善待如花的生命, 拥抱广袤的自然, 共筑和谐家园!

个体设计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

2.理解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结果。

3.理解玉米胚乳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结果。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图40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和图41玉米胚乳的发育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观察荠菜种子结构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掌握种子的每种结构是由子房内哪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荠菜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和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使学生感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通过荠菜的胚的发育过程和玉米胚乳发育过程的实例说明植物的个体发育,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植物胚的发育。

[解决办法]用边讲解、边贴剪贴图、边板书的方法突出重点,让学生复述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且教会记忆的方法强化重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荠菜胚的发育过程真正理解必须建立球状胚体和胚的空间概念。

[解决办法]

用贴植物胚发育的剪贴图的方法以及让学生观察荠菜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让学生建立胚的空间概念。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对基细胞和顶细胞的识别。

[解决办法]

让学生明确:①图38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是一个立生胚珠,而荠菜的胚珠是一个倒生胚珠;②受精卵发育成胚是以胚珠的珠孔作为参照物。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靠近珠孔的为基细胞,远离珠孔的为顶细胞。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兼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

①荠菜植物标本或挂图;②胚珠的结构挂图;③荠菜胚的发育各期剪贴图(图的上端粘一条透明胶布,以便粘在黑板上)。④浸泡好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⑤菜豆和玉米(或小麦)幼苗(提前把种子播在盛土的烧杯中,最好使种子贴在杯壁上);⑥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先行组织者的方法复习与初中紧密相关的知识。

2.让学生复述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过程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知识结构“链条”,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网络结构,有利记忆长久。

3.让学生自己观察荠菜种子结构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并做课堂练习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见《素质教育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建立联系]

多细胞生物体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个体,这个过程叫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不同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也不同(边讲解边板书)。

通过先行组织者的方法复习初中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在银幕上投放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②出示花的基本结构插图,根据图,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其中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雌蕊由哪几部分构成?

③出示P110中图38子房和胚珠的结构图,根据图,指出子房和胚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在受精后各部分发育成什么?什么叫受精?受精卵的染色体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有何不同?

要 求:同桌同学可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回忆并思考,互相回答银幕上所列的`问题。待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回答后,由老师集中全班同学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讲授新课,扩大感知]

想一想,被子植物的胚珠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种子的胚的?受精极核是怎样发育成胚乳的?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两个问题。先以被子植物――荠菜为例,讲解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我们着重讲两个问题(边讲、边贴剪贴图,边板书)。

(1)被子植物的胚是怎样发育的

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图38子房壁是一个立生的胚珠,而荠菜的胚珠是一个倒生的胚珠,并且受精卵发育成胚是以胚珠的珠孔作为参照物。接着边讲解边剪贴粘贴图,边板书,让学生知道:

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接近珠孔的一个细胞叫基细胞。另一个细胞叫顶细胞。这两个细胞同时继续分裂,但分裂状况不同。顶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形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球状胚继续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同时细胞的形态和机能进化,便形成子叶(两片),胚芽(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胚轴和胚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这几部分合称为胚。胚是荠菜下一代植物的幼体。

要求记住: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如果条件适宜,种子萌发,胚就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

基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行细胞,构成胚柄。胚柄下端是一个大型泡状细胞,它从周围吸取营养物质,胚体发育。胚柄的作用是将胚推送到胚乳中,使胚从那里吸收养料,任务完成后,胚柄就逐渐退化了。

为让学生理解记忆,抽一名学生复述一遍,老师根据学生复述过程,用多媒体教学将刚才所讲内容用简图表逐渐投放在银幕上(如下图所示)。

老师强调:要记住简图表,一定要结合P111中图40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的图示,采用图文结合,并用在大脑中放“电影”的方法进行回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快、记得好。

(2)被子植物的胚乳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极核受精后,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多数胚乳核。这些胚乳核游离在胚囊的原生质中,先分布在胚囊的边缘,随着原生质不断地增加(原来胚囊中有个大液泡),胚乳核也不断分裂,直到充满整个胚囊,最后核分裂减弱,同时在胚乳核的外围细胞壁,出现了许多胚乳细胞,整个组织就是胚乳。指出P112中图41玉米胚发育受精后 12小时的状态和36小时的状态。

要求记住: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

为使学生理解并强化记忆,抽一名学生复述刚才老师讲的过程,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口述内容,用简表逐渐投放在银幕上(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如下)。

这是特别说明的是绝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较早,胚发育较迟,直到胚乳形成后,胚才开始强烈生长。因为胚乳是为胚将来的发育提供养料。

(三)总结、扩展

1.启发学生自己做出小结

2.课堂观察实验(同桌同学可相互讨论)

[方法和问题]

(1)把浸泡好的菜豆和玉米种子发给学生(用刀片把玉米种子从胚中纵剖切开),观察肛和胚乳。

(2)观察菜豆和玉米的幼小植物体,指出根、茎、叶各是由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

(3)把菜豆和玉米种子做比较,看有哪些不同?进一步思考菜豆种子为什么没有胚乳?此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也没有胚乳?

2.课堂练习:

下面是一种被子植物(2N=22)的生殖发育情况,要求在[]内填写构造名称,在( )内填上染色体数目。

(四)作业布置

要求阅读教材和布置P113中复习题。

备注:(准备答疑)

1.P110中图38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中,卵细胞两侧的助细胞于受精时消失,与其相对的三个反足细胞,在胚和胚乳生长时也相继消失。

2.认识荠菜胚的发育图时,要建立空间概念。胚的发育全过程是在胚珠内进行的,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发育

一、植物的个体发育(被子植物――荠菜)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小结

八、教学参考

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的发育 卵细胞受精以后,就进入了休眠状态,受精卵休眠时期的长短,随植物的种类而异:有几个小时的,如水稻、橡胶草等;有2-3天的,如棉花等;有长达几个月的,如秋水仙等。休眠以后,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逐步发育成种子的胚。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常用荠菜为例来说明。荠菜的合子经过短暂的休眠以后,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胞:靠近珠孔端的胚柄细胞,远离珠孔端的是胚细胞。胚柄细胞稍大,经过连续的横向分裂,形成由6-10个细胞组成的胚柄。胚柄的主要作用是把胚推向胚囊内部,以利于胚在发育过程中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胚细胞先要经过两次纵向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与第一次的分裂面垂直),成为四个细胞,然后各个细胞再横向分裂一次,成为八个细胞的球状体。这八个细胞先进行一次与球状体表面平行的分裂,再经过朝各个方向进行的连续分裂,形成一团组织。随后,这一团组织顶端的两侧分裂得比较快,渐渐形成两个突起,并最终发育成两片子叶。两片子叶之间的凹陷部分则逐渐分化出胚芽。与此同时,与原胚相连的胚柄顶端的一个细胞以及原胚基部的细胞也不断地分裂生长,一起分化成胚根。胚根与胚芽之间的部分就是胚轴。不久,由于幼胚细胞的横向分裂,使得子叶和胚轴延长,并使得胚珠和子叶弯曲成马蹄形。至此,一个完整的荠菜胚就形成了。胚柄除了具有把胚推向胚囊中去的作用以外,还有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等到胚发育完成了,胚柄也就逐渐退化消失了。

个体设计 篇3

【关键词】个体差异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设计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是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基于个体差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设计原则

1、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设计物理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例如可选择《阅读材料》中的《黑洞》、《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等内容,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和讲解。这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多方请教等,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给他们以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彻底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为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能在教學中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不同思维,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例如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卡车内,如果有个人竖直向上跳起,那么他将落在何处?”学生都积极参与,开展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辩论。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应落在原地,但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该落在车的后方,他们认为人跳起后,车在向前运动,因而人将落在后面,双方相持不下,各持己见。某个学生的回答别出心裁:“按这种说法,你就可以完成24小时的世界环游,当你跳起来时,地球已经转过去,人就会落在后面。那么,只要24小时不停地、持续地跳,你就能实现环球旅游了。”此时,辩论进入高潮,有学生说:“空气如果和人一样,在地球向前转动过程中,落在后面,那么,风该有多大?”有学生说:“怪不得密闭的车厢内不会感到有风,而在敞开的车上就会有很大的风。”学生们越辩论越明了,此时的学生神采飞扬,此时的课堂充满生机。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可使我们的教学活动体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要求,使尊重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更富有成效,学生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创设差异情境,促进主动建构的原则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得知识,而是通过本人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达。每个学生的学习准备,即“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它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的适应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获取新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不同的有差别的物理学习情景,可以帮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物理知识的建构。

二、个体差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作业设计重点

1、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层次、有梯度, 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了让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能让能力低的学生“吃得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次都给他们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从作业的设计形式上来看,可以设计两种形式的作业。 一类作业比较基础,特点是坡度低,程度浅,即能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打好基础,熟练基本知识,也能使困难生小步前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另一类作业是提高作业,特点是小综合、多变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大部分学生稳步提高。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等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对于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物理成绩。

2、作业设计要体现主体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作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因此,作业的编选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可设计创意作业、情境作业、学生自选作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自己控制,自我安排,使作业成为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一个试验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把作业的重心立足于学生积极主动地,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使学生觉得每项知识都是自己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我能做”。

3、作业设计要具有引导性,激发学生探究潜能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设计这样一个作业: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定一座大楼的高度.学生们的回答可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中。其次,要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学会对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的处理、分析与论证,寻找出物理结论、概念及规律,是学生获取知识很重要的手段,如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各处电流,比较它们大小关系,发现总是相等的,而并联电路端电压是相等的。这样,学生对所获得的发现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就会自己得出相应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章伟民.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设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9).

亲鱼个体快速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4

1 系统概述

亲鱼是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 在水产繁养殖生产过程中, 针对亲鱼个体的跟踪、监控手段十分有限和原始, 只能做到粗放管理。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提升我国水产原良种场亲鱼养殖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 我们借助非接触性无线射频技术对亲鱼对象进行数字标记和精准识别, 并研发出针对亲鱼个体的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监测管理系统, 结合无线通信设备及数据库管理软件, 建立起一套亲鱼养殖个体全程动态跟踪监测管理系统及其技术解决方案, 并逐步扩展推广到各级原良种场以及苗种产销供应链之中。

系统首先采用标准化流程给亲鱼标记对象注射RFID玻璃管动物标签, 随后通过自行研发的分离式手持RFID抄网型识别器和冰壶型识别器跟踪和读取标签信息, 从而实现对亲鱼个体的自动识别。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手持PDA或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记录、查询、选择和浏览亲鱼的个体信息。同时, 手持PDA或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将亲鱼个体信息无线传输到安装有亲鱼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数据库的服务器上, 为每条亲鱼个体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 实现亲鱼的精细化喂养、管理和追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 系统功能特点

结合实际生产操作, 将射频识别组件与养殖器具 (抄网) 进行整合和重新设计, 实现抄网识别, 使亲鱼无须曝露在空气中太长时间, 甚至可以实现水下识别, 以尽可能减少对亲鱼的干扰和伤害。

采用将射频识别探测组件与亲鱼个体信息查阅、选取和操作部分进行全分离式设计, 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不仅可以实现亲鱼同步识别操作, 而且可以单独针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批量预选的亲鱼群体进行批量选鱼操作等, 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对亲鱼个体的管理能力, 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识别数据传输均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 减少了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 同时系统采用了无线智能语音反馈和提醒方式, 为生产人员实地操作最大限度的地提供了方便。

1.2 抄网型读写器的技术优势和特点

由于目前市面主流的读写器均采用TI, PHILIPS等大型芯片生产厂采用的芯片进行信号的调制解调, 如EM4095等。电路的发射功率在芯片出厂时就被限制了功率, 无法做远距离识别。因此, 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 如鱼类的识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自主研发的抄网型读写器主要具有以下优势:1识别距离远, 识别迅速:识别区域覆盖整个网兜, 实现了只要将亲鱼用抄网捞起, 1~3秒内实现识别, 整个操作对亲鱼基本无伤害。2数据传输方便快捷:全程采用无线传输, 直接传输到手持PDA上。3现场记录亲鱼:通过手持PDA, 我们可以现场记录亲鱼的状态和各种变化情况, 并通过无线网络及时发送到亲鱼管理数据库服务器中, 实现了记录的实时化。

1.3 关键技术难点和技术创新点

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在于对大功率, 多通道的低频读写器的开发以及大直径天线的匹配。为此我们创新性的设计研发了抄网型RFID读写器和先进的功率放大器, 保证了射频发射效果;采取多通道识别, 保证了覆盖范围无死角;实现了水上, 水下均能识别, 保证了亲鱼在不脱离水面的情况下的快速识别。为亲鱼的跟踪识别、挑选和溯源提供了最为方便的识别途径, 有大规模推广的实用前景。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实际水产养殖工作环境的需要, 我们采取了读写器读取信息功能模块部分与现场数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部分进行分离设计的方式, 在实地操作时采取双人配合方式完成亲鱼识别和管理操作 (也可以先在现场预先进行系统设定, 然后由单人完成亲鱼个体选取和分拣操作) 。并通过无线蓝牙耳机语音提示告警的方式, 反馈系统的提示信息。当抄网识别到一条亲鱼的射频编码时, 将首先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手持式PDA中, 通过无线网络将手持式PDA与远端服务器建立联系, 进行数据比对、信息查询、记录和管理等操作, 并将反馈信息通过手持式PDA向操作者佩戴的无线蓝牙耳机自动发送语音提示。从而确保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下, 系统反馈信息能够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抄网操作人员。

2.2 RFID抄网读写器设计

基于水产养殖对象生活环境的独特性, 应用于鱼体的RFID标签必须采用低频标签, 并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入方式进行鱼体标记。低频标签在阅读器提供的场强足够大时即可以自动发回标签信息。为实现长距离读取, 阅读器天线应能给标签提供足够的场强.同时必须保证阅读器本身产生的噪声干扰较小, 以实现微弱信号提取。

为了实现抄网识别, 我们采取了分离元器件设计方案, 增大读写器的发射功率, 提高了接收灵敏度, 同时对天线重新进行了全方位设计, 采用铜线绕制方式, 实现了在天线尺寸为25 cm的圆形, 12mm的玻璃管标签体外读取距离可达到27 cm。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用于畜禽、宠物等的同类低频读写器理论上体外最大读取距离通常为8~12 cm以内, 而实际读取距离则更低) 。

为了能够消除天线死角, 达到一次性快速读取的效果, 我们采取了多通道天线组识别技术。并采取分离元器件设计的方式对读写器进行了重新设计。读写器功率为2 W, 通过增大功率, 放大信号, 以达到最佳的读取性能。RFID抄网读写器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

多通道大功率读写器按照11784/11785协议, 通过信号发射, 通道选择, 接收信号来获取玻璃管标签信息。天线采用的是25 cm和40 cm两种圆形天线, 在天线馈线2 m长的情况下, 12 mm玻璃管标签在亲鱼体内的读取距离为21cm, 并且在天线覆盖范围内无死角, 如图3所示。

2.3 近、远程无线通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 本系统各功能模块间的无线数据传输采用了三种无线通讯技术, 即:WIFI无线传输技术、GPRS无线传输技术和蓝牙通讯技术。WIFI无线传输主要用在区域范围内的近距离信息传输, 如抄网与PDA之间的数据传输, 空旷环境下传输距离可达80 m左右。采用WIFI主要解决了数据的采集与数据本地存储的要求。

GPRS主要用在PDA与数据服务器之间的通讯。GPRS没有地域限制, 通过GPRS我们能够把养殖现场与远在异地机房中的亲鱼养殖服务器内的数据库信息建立起双向联系通讯的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的远程同步汇总和传输, 便于管理系统实现全程养殖管理数据的保存、查询与分析、处理。

根据实际工作环境, 我们还设计采取了无线蓝牙耳机的语音提示方式。当手持RFID抄网识别器识别一条亲鱼并传输到PDA时, 手持PDA将自动发送语音反馈和提示信息给蓝牙耳机。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下, 确保反馈和提示信息能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操作人员。实现了系统识别信息的非目视双向传递功能 (尤其适用于现场嘈杂和室外强光环境) 。操作人员根据语音提示信息, 识别亲鱼的个体信息, 并最终完成针对该尾亲鱼的具体生产操作。

此外, 为了适应不同体型规格养殖对象的实际应用需要, 我们根据水产养殖的特点和生产现场实地操作的具体需求, 还设计制作了一种冰壶型识别器, 该装置适用于较大体型的亲鱼个体识别, 弥补了抄网对较大体型亲鱼个体识别的不便之处。

2.4 抄网辅助功能模块的设计与研发

由于手持RFID抄网识别器使用的大功率读写器、WIFI模块均比较耗电, 电源设计上, 我们采取了平时设备静默, 在需要读取标签时大功率读写器和WIFI才工作的模式。同时, 我们采用大容量的 (4000毫安) 可充电锂电池, 使设备持续工作时间达到8 h以上。

同时, 由于手持RFID抄网识别器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和严苛, 在防水处理和抗摔方面, 我们尽量让线路隐藏在手持RFID抄网识别器的手柄内, 同时外壳采用不锈钢外壳加固, 使设备达到完全防水和具有较强的防震抗摔性。

2.5 PDA软件开发

PDA与远程服务器之间采用GPRS通讯, 为防止在通讯中数据中断, 我们采用了“.net”的WEB-SERVICE方式, 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PDA里面我们还采用了小型数据库SQL, 用来保存识别的数据信息, 确保数据不丢失。同时, 集成了语音引擎, 以及与蓝牙耳机的语音通道, 保证了语音通讯通道的顺利连接。

PDA软件功能主要如下:亲鱼查询, 数据上传, 数据下载, 系统设置等功能。1亲鱼查询:可以根据亲鱼编号查询所有亲鱼完整的详细信息。2数据上传:是将识别的亲鱼编号以及亲鱼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端。3数据下载:将亲鱼的追溯信息下载到PDA上, 通过抄网型读写器识别, 查看亲鱼个体信息。4数据分析:可以对亲鱼养殖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并分析其生长周期的各项生理指标及相关参数, 实现对亲鱼养殖全程的跟踪和追溯。5通讯程序负责WIFI、GPRS和蓝牙无线网络通讯数据的连接和传输。6系统设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用程序进行相关设置。

PDA软件架构如图4所示。

2.6 服务器端软件管理平台研发

系统主要为水产亲鱼养殖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 主要模块有:亲鱼基础信息登记, 亲鱼日常检查信息管理以及亲鱼自动识别, 检查信息接收等。主要功能是在亲鱼信息管理中, 完成亲鱼基础信息的录入, 系统人员管理, 以及通过GPRS网络与PDA进行无线通讯, 实现数据的上传与下载。同时对PDA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汇总, 查找以及打印, 导出EXCEL表, 实现水产养殖的信息化, 为水产精细化养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服务器软件架构如图5所示。

软件界面设计简洁、方便、友好, 符合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亲鱼信息管理的实际功能需求。在数据分析模块, 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调取每条亲鱼的各项生理和养殖相关数据, 如:亲鱼鱼龄、体长体重数据、亲本回溯、养殖情况、摄食情况、繁殖记录以及电子病历等, 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为下一步针对其个体的繁养殖计划制定提供准确、实用、可靠的数据支持, 并为每条亲鱼个体在其整个养殖周期进行全程的跟踪和追溯提供了可能。

3 结论

本项研究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网络化的亲鱼个体快速识别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亲鱼养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 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水产养殖产业中的典型应用和一次有益尝试。实现了对亲鱼养殖个体信息的全程数字化管理, 为日常生产决策和科研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精准和可量化的技术应对手段, 解决了以往传统养殖模式下难以对亲鱼个体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和管理的问题, 有力的促进我国无线射频技术的研发应用水平, 为改善了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落后的传统养殖方式和亲鱼个体管理手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汪.亲鱼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水产养殖, 2004, 12:28-31

[2]翟鸿雁.RFID与传感器网络集成方法研究[J].现代计算机, 2011, 2:21-23

[3]熊瑛, 向阳.RFID技术及其在现代养殖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 2008, 1:19-21

[4]沈继君.RFID技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 2010, 3:146-147

[5]王志强, 刘文霞.物流控制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应用和抗干扰性能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21 (7-3) :154-156

[6]金康福.基于RFID技术的烟草出入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设计与开发, 2011, 7 (4) :813-816

[7]温泽锋, 夏龙, 齐长永, 等.浅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在SPF级实验动物管理上的应用[J].实验动物学, 2010, 27 (3) :36-38

个体设计 篇5

二.起好企业名称

三.到工商局注册局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四.名称通过后,填写工商局要求提供的资料,包括

1.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委托书

3.公司章程

4.股东会决议

5.人事任职证明

6.公司住所证明(房屋租赁合同)

7.股东身份证复印件若干张

五.到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六.到工商局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七.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领取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八.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

如果是个体工商户,它的登记注册费是23块,这个交给工商部门的费用去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包括一个营业执照正本和营业执照副本的费用,今年以来,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收费,也就是说,办个体户营业执照不需要交给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费了

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是: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经营场所的场地证明文件,证件相片一张,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如果材料齐全且符合工商部门的要求的话,一般十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拿到营业执照30天内去地税、国税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15块/证。

需要的材料是: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如果是公司营业执照,那么费用就高很多了,交给工商部门的登记费用按照注册资金的一定收取,最低是300块,此外,办公司营业执照的手续比较多,在网上说不清楚的,因为涉及什么到会计师事务所做验资证明,到银行开基本户,公司章程什么的,如果嫌麻烦,可以找一些.代.理...公司办你搞定手续,费用大概需要千把块吧,各地的收费都不同的。注册公司还有注册资金的,一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最低是10万,两个或者以上的股东的,注册资金最低是3万。

个体设计 篇6

关键词: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行为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434-03

动物行为能一定程度反映动物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是动物福利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定量测量动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将以加速度传感器为主的采集节点的设计用于运动行为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行为、能量消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展比较早[1],常将传感器节点做成穿戴式[2],戴在手腕上[3]、腰部或是内嵌到特制的衣服、鞋里面[4],同时测量x、y、z 3个轴的加速度值,来判断人体的手臂和走步姿态及用于检测老人的跌倒行为[5-6]。但在动物行为监测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2010年,Cornou等开始利用布带把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蓝牙模块固定在母猪颈部,将采集到的运动信息传输给PC机进行行为分类[7]。国内华南农业大学尹令等以牛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开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奶牛行为特征监测,用于判断奶牛发情和疾病状况[8]。南京农业大学刘龙申开展了母猪产前行为监测的研究,通过站卧姿态变化次数和筑窝行为来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9]。

本研究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361与无线发射模块CC2430设计了1个运动信号的采集节点,实现对动物个体日常活动的数据记录,为进一步数据的传输和行为模式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1 系统网络结构

个体行为的无线监测网络由无线传感器网络、GPRS/3G网络和监测中心组成(图1)。传感器节点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源,节点上配有MMA7361,可布置在监测个体身体的任意位置,便于用布带固定在动物颈部或脚踝处,实现对个体运动参数的采集。网关节点汇聚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通过GPRS/3G网络发送给监测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进一步行为分析。

2 模块的选择和确定

2.1 加速度传感器

基于运动行为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加速度传感器要采集各监测对象的实时加速度值。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及功耗的需要,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中需要选择一款体积小、质量轻、低功耗、便于佩戴的高灵敏度加速度

传感器。经过对同类传感器各方面的比较,本研究選用了MMA736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MMA7361L[10]是飞思卡尔公司(Freescale)推出的一款超低功耗、小型电容式的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可提供模拟电压输出的x、y和z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采用 15 g 或6 g灵敏度重力选择模式,具有信号调理、一阶低通滤波、温度补偿、自检、带有线性自由落体检测和零重力检测等功能。工作电压为2.2~3.6 V,工作电流为400 μA,设置为睡眠模式时工作电路仅为3 μA。通过MMA7361L可以测量出任意时刻3个方向的加速度分量。

2.2 ZigBee模块

CC2430[11]是一颗真正的系统芯片(SoC)CMOS 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高性能并满足以ZigBee为基础的2.4 GHz ISM 波段应用对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它结合1个高性能2.4 GHz DSSS(直接序列扩频)射频收发器核心和1颗工业级小巧高效的8051控制器。

CC2430芯片延用了以往CC2420芯片的架构,在单个芯片上整合了ZigBee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它使用1个8位MCU(8051),具有32/64/128 kB 可编程闪存和 8 kB 的RAM,还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几个定时器(timer)、AES128 协同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32 kHz 晶振的休眠模式定时器、上电复位电路(Power On Reset)、掉电检测电路(brown out detection)以及21 个可编程I/O 引脚。

CC2430芯片采用0.18 μm CMOS 工艺生产,工作时的电流损耗为27 mA;在接收和发射模式下,电流损耗分别低于27、25 mA。CC2430的休眠模式和转换到主动模式的超短时间的特性,特别适合那些要求电池寿命非常长的应用。

3 加速度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考虑到加速度传感器节点的通用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硬件,节点的结构框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整个节点的设计由4部分组成,该平台利用RF射频芯片和CC2430处理芯片,工作在2.4 GHz,支持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IEEE 802.15.4,采用8位低功耗微处理器,通过A/D接口采集MMA7361三轴加速度数据,并即时发送给网关节点。数据采集速率为40 Hz,无线数据收发速率为250 kbps。

如图3所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0~3.3 V的模拟电压信号,通过外接几个去耦电容以及滤波电容后直接接入无线单片机CC2430的模拟输入端口P0_5、P0_6、P0_7进行3个方向的加速度值的采集;为了调试、测试阶段的方

便,在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中设计了相应的电源指示灯D1、电源报警灯D2以及节点建网/入网指示灯D3;此外,在实验室设计阶段整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电源由5 V的可充电锂电池组成的电源模块提供。

4 节点软件设计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是用户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在协议栈的应用层开发自己的用户程序。为了满足运动行为监测系统实际运行的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距离,在被测对象身上布置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在动物畜舍内布置网关节点。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具体软件功能是:网关节点建立1个局域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网内短地址固定为0x0000,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以及间接消息的转发;加速度传感器节点加入相应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在接收到网关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命令后,定期向网关节点发送自己采集的3个方向的加速度值。为了减小系统功耗,网关节点在定时时间未到时处于低功耗状态(睡眠状态),加速度节点在未收到采集加速度传感器数值命令时也处于低功耗状态(睡眠状态)。

nlc202309041633

5 试验和结果分析

2013年12月12日到19日在江苏省金坛市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试验,选用12头长白母猪为试验对象,实物如图4所示,将传感器节点利用松紧带固定在母猪颈部下方进行24 h监测,母猪佩戴節点后无异常反应。实时采集到的数据以图5方式显示。

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传感器节点能够不间断采集三轴加速度的数值,在特定时间内,母猪的行为模式和运动量趋于稳定,当活动量加剧或减少及异常行为出现时,可作为妊娠、分娩、疾病等情况的识别特征,该节点也可用其他牛、羊等大家畜的行为、位移、步数等数据量记录。

6 结论

本研究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361和无线射频模块CC2430为核心,通过移植协议栈设计了1款新型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网络节点,可以方便组建低成本、低传输速率、高效率的无线网络,实现对各个对象动作的实时监测。在永康猪场配对测试发现,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稳定,具有较低的丢包率以及较低的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家畜(猪、牛、羊)行为监测和运动能量的前期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1]Sekine M,Tamura T,Ogawa M. Classification of acceleration waveform in a continuous walking record[C]//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1998:1523-1526.

[2]Nurmi P,Floréen P,Przybilski M,et al. A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activity recogni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C]. Las Vegas,U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5:650-655

[3]Mathie M J,Coster A C,Lovell N H,et al. Accelerometry:providing an integrated,practical method for long-term,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human movement[J].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004,25(2):R1-R20.

[4]Morris S J,Paradiso J A. Shoe-integrated sensor system for wireless gait analysis and real-time feedback[C]. 24th Annual Conference and the Annual Fall Meeting of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EMBS/BME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Joint,2002:2468-2469.

[5]赵 伟,周玲玲. 加速度传感器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应用[J]. 电信快报,2008(5):37-39.

[6]Iso T,Yamazaki K. Gait analyzer based on a cell phone with a single three-axis accelerometer[C]. Helsinki,Finland:MobileHCI,2006.

[7]Cornou C,Lundbye-Christensen S,Kristensen A R. Modelling and monitoring sows activity types in farrowing house using acceleration data[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1,76(2):316-324.

[8]尹 令,刘财兴,洪添胜,等.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特征监测系统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203-208,彩插四.

[9]刘龙申. 母猪行为体征实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10]Freescale Semiconductor. ±1.5 g,±6 g three axis low-g micromachined accelerometer[EB/OL]. [2014-07-01]. http://cache.freescale.com/files/sensors/doc/data_sheet/MMA7361L.pdf.

[11]TI. CC2430 software examples users guide[EB/OL]. [2014-07-01]. http://www.ti.com.cn/cn/lit/ug/swru 178b/swru178b.pdf.

个体设计 篇7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就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来看, 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基本实现, 而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却比较难以实现, 因为每一名学生在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 每一个孩子知情意行都是不一样的。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 教室里的学生一般的学习情况成正泰分布特点, 即中间大, 两头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思考的对象是以班级里中间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背景, 对于两头孩子的课堂教学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前头的孩子会觉得教师的课堂简单、无趣。后面的孩子则不知所云, 觉得课堂索然无味, 游离于课堂之外。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源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没有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二、个体差异的含义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 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的差异是指心理生理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进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对教学过程华美的预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真正设计出适合每一名孩子的科学素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科学课堂, 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更是每一位科学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三、个体差异在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现

对于3~6年的学生来说, 学习科学时的个体差异现象则表现在课堂注意力持久性差异, 实验探究时动手能力差异, 记录能力的差异, 交流时语言表达能力差异。

课堂注意力持久性差异, 笔者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持续观察发现, 一个班级中, 总会存在3~5左右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坚持, 一不小心, 就会发现这批孩子转移注意力:或与周围人说话, 或者自己一个人出神发呆, 或者是低头做小动作。这不是说这些孩子故意不想听课, 而是天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而有的学生则是不管老师讲的是否听懂, 始终都能保持全神贯注的注意力, 思维始终跟着老师走。

实验探究时动手能力差异, 这种现象在六年级学生里表现的特别明显, 有的学生设计实验时, 思路清晰, 条理清楚, 一旦动手实验了, 仅仅是处于旁观的角色。或者是在动手操作时, 连一个结都不会打, 一个固定螺丝不会拧。而有的学生则是动作干脆迅速完成实验, 获得结果。

记录能力的差异, 尤其是需要对现象进行描述的观察实验, 有的学生能很快的明白记录纸的结构, 把重点和要点很准确的记录, 而有的学生则是无所事事, 记录单总是空白一大片。

交流时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 有的学生上台交流时, 能完整条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而有的同学则是把记录纸一放, 上台就紧张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 或者就是捡一句话当中的重要部分表达, 而不是完整连贯的表达。

学生的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应该考虑进去, 使课堂的40分钟人人都能参与进来, 人人都有所收获, 人人都能获得增量, 培养能力。

四、基于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设计例举

1. 做足充分的课前调查, 了解全体学生的前概念

在新课之前, 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或多或少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概念原型。但是不同的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原有基础是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 是非常比要的。例如, 曾经听到有位科学老师在对《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说课时, 提到的对学生的课前调查。

问题1:什么是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接触面发生摩擦。

学生回答中, 能提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占95%;提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碰撞/相撞/撞击”等占45%;提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移动/滑动/摩动/互擦”等占34%。

问题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情况 (现象) 存在摩擦吗?

能正确举例的占79.7%。举例内容集中为:穿衣、梳头等产生静电时、擦橡皮时、洗手、洗衣服、闪电产生、刹车等。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大部分已经能正确举例, 但是对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 这个词不能很好的进行描述。因此仅从一个学生们熟悉的例子来引出概念, 学生们原有的错误认识“碰撞”仍然存在, 一部分学生认知水平依然在原点。

根据这份课前的调查统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会有的放矢。在讲授什么是“摩擦”这个概念之后, 除了常规的思路之外, 特别的还设计里碰撞、相撞、撞击等图片来与正确的相对运动这样的对比图片, 来帮助学生分辨清楚摩擦的概念。

2. 课堂导入设计简洁生动, 激起全员积极思维

课堂导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思维。对于班级大部分学生来说, 一般性的导入都能起到收心, 激发学生欲望的作用, 而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生来说, 刚刚从课间兴奋状态回到上课的学习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激起兴趣刺激, 因此课堂导入应该生动简洁, 能激起全员积极思维, 切不可导入部分呆板、老套。

比如, 在教授《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这一课时, 因为这一课的重点是理解反冲力的特点, 而气球是是帮助学生理解反冲力的有效材料。于是在课的一开始, 老师就拿出一个气球, 将其吹大, 然后手放开, 气球在教室乱飞。学生看到老师在玩气球, 马上就兴奋得不得了, 哄堂大笑。待笑声结束之后, 老师平静的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说:“气球飞了”。教师又问:“气球为什么会飞?而又是靠什么力飞呢?”学生顿时安静下来, 教师接着进入正题。

这样的课堂导入, 以强烈的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 不管是注意力水平高的学生, 还是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的都能很好的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既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又紧扣教学内容, 可以迅速的突破教学难点, 可谓一举两得。

3. 课堂探究活动分组恰当, 关注全体学生

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但是对于小组的分组却采用随机的、依据座位、学号或者学生身高来分组。小组人数的确定也往往是根据实验室桌子的数量以及班级人数而确定的。小组人数一般4~6人。这样的分组方法势必会出现小组人员素质的差异以及在某些实验时小组人数过多,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出现动手能力强的起着主导的作用, 动手能力弱的则是袖手旁观的状态。

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依据教学的内容, 设计合理的小组分工, 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差别、能力差别、性格差异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小组人员的确定。在人数的确定中, 应该根据实际探究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 对于较复杂的实验探究可以设置操作人员2名、记录人员1名。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则应该采用双人组、甚至单人小组的形式, 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独立自主的实验和对现象进行记录。进而汇总在小组的记录单上, 获得最终的小组集体成果。而不是所有的课堂实验探究, 都以一成不变的四人、六人小组进行。

例如, 在教授《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时, 课前, 教师布置每一位学生准备一节5号电池, 导线和小灯泡则是由学生学具袋中的材料提供。这就保证了课堂实验时每一位学生都有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这个点亮小灯泡的实验, 通常的做法是4人小组一套实验材料, 4人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马上将材料占位己用, 并在努力的点亮小灯泡, 而能力较弱的同学则是旁观者的角色, 只能看着同伴点亮小灯泡。对于注意力水平不够的同学来说, 可能会马上思想开小差, 会觉得反正有人在做了, 我就不需要做了, 等他点亮了, 我再来看一下就好了。而每人手里一套实验材料, 则人人需要动手点亮小灯泡, 我再也不能依靠别人的成果来完成任务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因此得到锻炼。

4. 课堂反馈形式丰富多样, 充分满足不同需求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肯定会出现出乎教师设计之外的学生回答和表现。这些问题有时会让你啼笑皆非, 有时会让你大吃一惊。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迸发出奇思妙想。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的心理反应, 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来化解这样的意外。而在处理这些意外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这些意外的回答, 应顺势引导, 坚决不能避而不谈, 甚至诋毁、生气。

学生把探究活动当成了游戏, 并乐在其中, 这是每个科学老师的愿望, 但是游戏又不等同于探究, 因为探究有着严密的结构性和目的性。案例中, 教师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 以不伤害学生的心理为前提, 巧妙的进行化解。这正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结果, 既保护了较弱孩子的偏移行为, 保护了他们的学习好奇心和探究乐趣, 又把科学探究引向正确的道理上。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的导入, 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 课堂反馈和课堂评价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一刀切地对待学生, 是提高学生科学学习效率的保证, 是教师掌控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只有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 才能保证《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才能保证每一位孩子都公平接受科学教育, 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亮.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小学科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泽华, 戴素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瞿晓峰.深度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践行与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东.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科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个体设计 篇8

台湾创意文化商品转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主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分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知识产权三项。台湾的创意文化商品首先具有所有文化产品所共有的特点:极高的创意凝集和附加价值, 集文化性、知识性、经济性于一身等。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 又逐渐获得了超越于集约化经济发展的个性特征, 即文化商品在向消费大众提供美感同时, 消费者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商品与个人气质的契合, 从而满足心灵需要, 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获得了个体化的风格。

自从2002年“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诞生以来, 台湾地区文化产业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 同样创意文化商品的内涵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詹伟雄、李仁芳、刘大和、陈文龙、刘维公等台湾学者, 试图将“美学”的维度引入产业商品的分析之中, “美感”已经成为他们认识和理解台湾商品模式转型的关键概念。他们甚至对“文化创意”理念下台湾地区的创意文化商品做出历史转型的判断或预设:“美感时代已经来临!”他们强调了美学已经成为主导当今文化商品生产的最大因素;创造美感风格, 在商品中提供体验美感的直接经验, 是产业商品形态发展的大趋势和新潮流。

以上学者的阐释代表了台湾知识界对文化产业的新认识, 即应大力发展以美学为维度的创意文化商品, 使其成为新的“审美的文化”的产品。

这种对于文化商品美感传递的要求, 作用于消费者身上便显示出个体化的特色来。创意文化商品的美学元素加入, 将器物所内含的文化因素在体验者的审美过程中得以自然呈现;通过美感体验, 文化商品所注入的便更是情感、意义、甚至是历史, 这些都让文化商品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更深一层的情感共构。读者在这种共构中找寻到自我的风格, 文化商品也自然获得了个体化的特征。由于此种交融美感和个人经验的文化商品摆脱了大工业时代日益趋向复制化、标准化的文化商品, 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传统、纯粹的艺术文化, 故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也完成了当下台湾创意文化商品转向个体化的发展轨迹。

传统文化与现代个体的碰撞美感

1991年,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宫崎清赴台, 传授利用复兴传统工艺而振兴社区的方法。宫崎清认为, 工艺来自“人心之华”, 传统手工艺是内在生活态度所展现于外部的信息符号, 必须先保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精华, 而后才会有动人的工艺产品。宫崎清这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归依心态, 期望工艺品对传统文化美感具有保存或提升的功能, 这一思路仍保留至今。然而在当今台湾的创意文化商品生产中, 对传统文化美意发掘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如何用现代形式表现出来, 以引导消费者能够发出共鸣, 从而产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文化商品也具备了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个体化特征。

白瓷艺术家王侠军统领的八方新气公司在台湾新兴的文创热潮中推动了一场“新瓷革命”。他成功地把握了传统瓷器固有的温润高雅气质, 又借其表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以及生命力的无比强大巧妙, 两者相融, 将现代时尚创意与传统高难度的烧窑技术结合起来, 观赏者在产生对瓷器古韵美感的同时, 对每一件艺术品表达的现代情结都会有各异的理解和阐释。琉金穗月公司则是致力于将古老的琉璃工艺引入现代建筑, 他们倡导着“琉璃艺术生活化”理念和“没有琉璃, 不算豪宅”的口号, 在装置过程中根据客户的个人审美喜好和生活习惯对琉璃进行塑形和选择, 使或华美或温雅的琉璃制品能融入客户的个体生活。原先千篇一律的瓷器、琉璃的批量生产由此转化为反映不同层次消费者理念的个性化产品。

除去工艺制造产品, 服务业的文化创意产品也体现出审美性与个性化的一大亮点。代表性的如“齐民有机中国火锅”、“慕求黄金冬虫夏草概念馆”、“沐兰精品旅馆”等。“齐民有机中国火锅”的创建者顺应当下消费者渴望回归东方简洁精艺之美的这股文化潮流, “齐民”店名来源于东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 这是一本以“食为政首”为中心思想, 详细记载北朝时期农、林、渔、牧、酿造、烹调等生产技术与方法的古籍, 而这些正成为“齐民”制作火锅汤头和佐酱时所师法的对象。食材有机健康, 各种严格择选的蔬菜、果物、米面、豆类等置于展示区的冷藏柜中, 参差错落中展现出活泼生机;黑白二色为主的空间中, 营造出古中国简约雅静的建筑风格, 无论餐具、菜单安排、上菜方式到入口食物, 都恰似一场精心安排的东方古风盛宴。不同于其它传统火锅众人同菜的方式, 齐民火锅采取个性化的套餐方式出菜, 从奉茶、前菜、品汤、佐酱到餐后主厨招待的手工小点, 均是消费者在融入“齐民”氛围后根据个人喜欢所定制。在此用餐, 食客能在中国式慢食的过程中, 体验“听、见、嗅、触、味”的五大感官享受, 大有逐渐进入桃花源的惊异感觉。就这样, 原本单一的饕餮之行, 在“齐民”处便成为食客通过传统中式的美学感受和个性化的定制点餐模式, 而进行的一场自我探访传统文化精义的“美的历程”。

“几米”:发掘现代个体心灵节奏的美意

“几米制造”, 由单纯的绘本创作而发展为今日涵盖几米作品的经纪、授权、几米网站经营等综合业务的“墨色国际”公司, “几米制造”已经具有了企业的性质。如何由读者熟悉的绘本创作, 壮大为使几米的图像世界全方位的延伸——“几米”提供了台湾创意文化商品是如何糅合现代人情绪的审美艺术价值与商品实用性价值于一身的优秀案例。

几米1958年出生于台湾, 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 性格腼腆, 偏爱简单的家居生活, 低调而淡泊。1995年, 几米得了血癌, 经历了生命中最为黯淡的岁月, 但恰是这段饱受折磨的伤痛时光, 让几米敏锐纤细的神经得以自由发散。从此几米开始了大量的创作, 笔下的图画开始着意呈现出一种现代人心灵孤寂状态的味道:在欢乐明丽的画面外, 飘散有淡淡的哀伤, 疏离的情感和些许的无奈。

几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 作品开始不断地在两岸三地各产业与媒体间曝光与发声, 广受各方好评:

2000年台湾远传电信的情人节套装手机礼盒里, 《向左走, 向右走》的图像首次被印制在手机上;台湾Yahoo网站促销专案, 又以水印的方式把男女主角图像展现;HP多功能打印机等产品中, 也能找到几米人物的星点足迹;三菱汽车广告中, 搭配《月亮忘记了》的桥段, 汽车驶于漫画场景中, 虚实交错的视觉与温馨浪漫的剧情动人心弦;2003年MOTO推出两款手机配合几米的图画和铃声下载, 数月之间就有5万多次的下载记录……, 各种表现手法使几米品牌很快火了起来。

商家何以如此青睐“几米制造”?几米的合作伙伴上海星巴克咖啡公司总经理徐光宇解释了一部分原因:他认为, 几米创作的图像世界, 反映了各层面都市人群的生活形态同时又迎合了个体追求心灵寄托、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品牌精神与星巴克在咖啡市场的定位不谋而合, 这是星巴克与几米合作的重要原因。在这里, 几米对于个体的文化、身份识别功能被置于重要的高度。

而随后成立的墨色国际则进一步强调几米是一个Lifestyle的品牌, 规划未来将发展的“几米概念店”, 突显几米制造所要形塑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美学风格, 通过此类美学化的产品, 希望能唤起消费者个体的情感体验上对商品气质的认同。

几米授权专卖的每件商品都为体验者提供一个美丽温馨的故事。在每一件产品的背后是蕴有一定文化心理和审美内涵的, 这尤其反映在产品特别的名字上, 如“海豚的秘密”、“奔向大海”、“窗边念一首诗”等等。体验者每走近一件几米艺术品, 就如走入一颗都市心灵的内部, 几米制造引领着每一位欣赏者透过产品看到并相信世界上的美与善, 不同的产品烛照出不同都市现代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正如变幻多姿的万花筒, 不同的个体能在几米的故事中发现自己的映照和寄托, 这正是几米产品的最迷人之处。专卖店布置和他的绘画一样, 给人清爽淡雅的感觉, 几幅作为背景和照片的绘画, 几盏恰到好处的射灯, 几件可爱有趣的周遍产品, 不经意般为个人的慢慢品味赏析构筑了这一隅令人心情安宁的空间。

从上面的几米制造的营销模式和巨大的商业成功中, 可以看出几米塑造品牌形象时清音细雨似的美学追求, 是如何在迎合现代人心境时起到重要作用的。

墨色国际的总经理李雨珊认为, 延伸商品的审美价值是几米产品营销策略的一环, 他们希望藉由商品, 通过消费者对“几米”的审美感受, 制造并创造个体与几米品牌之间的情感和互动以及回忆。恰如其所表达的:“不论世界越来越美丽, 还是人性越来越哀伤, 在生活中的夹缝人, 我们希望在几米传递的品牌价值中, 可以找到一点点心情转换的空间。”

几米制造的成功从本质上讲是由于一种包容了现代个体生活感知、美学认同感的文化价值取向。几米所有的作品都是原创, 每部作品都代表不同的意念, 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性, 原创的差异化个体化就是几米品牌的卖点。几米品牌销售的是一种都市现代人的文化价值、生活感知、美学认同感、真心与用心、梦想与坚持。几米的创作经过多年累积, 始终保有丰富多元内涵及成熟的生命体验价值, 能道出平凡众生的内心渴望, 以及人世间最直接单纯的温暖。正如消费者是透过某种特殊风格品牌的购买行为, 来达成理想中的人格特质和生活方式;几米所绘的图像有如心灵密码, 建立起商品与文化气息之间的连结, 带给消费者文化感受的同时, 个体也能在几米作品中找到自我内心的映照与寄托。

设计就是经济

随着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生活精致化、风格化己成趋势。消费者在消费文化商品时, 不再只是满足于功能或品质的需求, 美的体验更凌驾其上, 成为消费考虑的重要指标。相应地, 传统的“社会集体性”的经济生产正在转变, 即从一个“集体制约的时代”转向“个体式”的社会, 创意文化产品本质上成为个人主义的、感性的。恰如詹伟雄所言:“美学经济背后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激进化的趋势。”台湾创意文化商品业充分把握了这一消费心理和产业发展的双重转变, 籍此创造了接连不断的商业奇迹, 这些夺人耳目的成功, 突出了经济生活的人文维度和美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为何要在创意文化商品的发展中加入“美学维度”和“个体性”的考量?经济上的动因无可厚非, 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选择。在经济快车高速行驶的今天, 个人的心灵感验与情感经历似乎应当同样被置于不可低估轻视的地位。大众的一切活动, 从经济活动至文化创意, 其合理与否的重要衡量标杆渐渐更多了个人主义的色彩与风格:是否考虑到个体的心理体验、情感需求, 是否能使个体在千篇一律的工业复制品中找到独一份的美的愉悦, 创意文化商品的“美学意义”和个人风格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满足市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

然而正当“美学”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台湾创意文化产品转向模式的重要维度的同时, 也有质疑之声存在着:重视美感和个人主义的“设计就是经济”的思维进入台湾企业, 会造成许多企业认定设计的“美感资产”、“个人风格”是唯一可以让产品杀出重围的利器, 于是近几年“设计至上”、“精英主义”成为台湾企业发展文化商品的重要标竿。过分推崇创意产品的个人风格而忽视产品的“品质”的商品制造理念和政策是否有些偏颇?所谓“美学维度”、“个人主义”无论如何都必须建立在产品“品质竞争力”的基础之上。过分强调商品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义, 而忽略其基本性的功能意义, 对产业的持久发展也是不利的。

个体设计 篇9

建筑设计从自然和文化的统一性中生长而出

*融合的规划理念

银川滨河新区国际医疗城位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交界位置。西北面是苍劲翠绿的河谷平原, 东面是波状起伏的沙地, 奇特的自然景观沿黄河两岸构成了沙漠生态区。黄河千百年来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华夏文明, 宁夏的长城文化久享盛名, 场地附近残留的部分明代长城遗址仍然可见。

因此, 项目规划在体现国际化的同时, 融入了黄河和长城的元素。

我们的规划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和历史人文文化, 理念定位为“融合与生长”, 不同地貌在这里交汇, 世界各地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 这里是沙地边缘的绿洲、医疗旅游的胜地、一座独一无二的治愈花园。延展的体块设计犹如黄河之水源远流长, 并向远方无限延展, 布局上为二期及远期发展预留无限空间, 也寓意滨河新区的机遇无限、蓬勃发展。

*建筑有机生长

为了使边缘绿洲得以延伸、体现生长的理念, 同时从运营和管理角度出发, 最终形成了以公共主街和医疗主街串联起各个中心, 而中心接待同时承担医技共享的布局形式。各个中心依次排开并可向远方无限延展, 契合黄河之水源远流长的寓意, 同时也为远期发展提供了可能。

1.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以“融合与生长”为理念

2.功能分析

两条主街, 即一条医疗主街和一条公共主街连接不同的医疗中心。医疗主街串接五个分中心的病房部分和其他医疗功能, 平行于新区规划主路路网。

各个分中心的不同功能的建筑在这里汇合, 沙漠文明和大河文明在这里交融, 不同的医疗建筑沿两条主街生长, 构成一系列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花园, 同时提供了私密性空间。

面向河谷的西侧, 设置门诊区域体块, 不同体块向黄河方向伸出。紧邻沙地的东侧, 病房呈蜿蜒曲线伸展形式向沙地方向生长, 逐渐融进沙丘和矮小植被中。五个病房楼延伸的感觉让我们联想到黄河之水之绵延、源远流长, 亦如长城之蜿蜒、连绵不断。

场地高低不同的地势, 为整个医疗城的布局创造了趣味性, 借助地势高低的不同, 各建筑沿地势平缓地呈台阶式布置。东侧病房楼处地势高端, 病房布置均为南向, 为住院人员提供良好的日照和景观。顺地势由高向低发展至西侧黄河方向, 在各分中心病房楼裙房分别布置各中心轻型医技和功能检查。各中心病房楼的方向垂直于医疗城内部的医疗主街方向, 由此, 两条主街分别为住院患者和门诊游客提供了通道, 连接了医疗城的门诊、住院、医技等医疗功能, 也连接了各医疗中心的景观花园、餐饮娱乐、商业等休闲功能。最西侧的门诊处于地势最低端, 接待中心布置于此, 公共的功能检查和康体中心及商业服务设施位于接待中心周边。开敞的多层中庭一面连接接待楼, 另一面连接医疗主街, 通往各个分中心。

围绕门诊和接待中心设置一个开放的广场, 为人流和车流交通提供空间。靠近黄河一侧的广场一端, 形成河滨大道, 供游人和患者休憩散步、眺望。

融合和生长的规划、建筑策略, 使得整个建筑群体完美地结合于当地的自然、人文, 在整体统一的语境下生长为一个有机的建筑整体。

室内设计在统一的整体建筑语汇中营造多样的空间主题

医疗城需要统一的管理和单体的各自运营, 因此我们在建筑风格上力求连贯和统一性, 对于个体差异化则通过室内设计手法解决, 做到各分中心专科各具特色, 体现出不同文化和风格。因此, 在该项目中, 室内设计的重点是寻求整体统一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完美结合。

在设计方案中, 每个中心根据运营和投资方的特点, 都被赋予了一个文化主题, 具体包括:接待中心的中国主题、妇婴中心的西方主题、干细胞中心的穆斯林主题、JK整形的韩国主题、健康管理中心的自然主题。每个中心门诊区围合的三层室内庭院均采用统一的建筑语言, 并同时反映各专科和各种文化的独特性。

各中心在整体的框架下都有一套体现自身特色和品牌的特征标志, 各种文化和特征通过室内设计的手法得以体现, 例如:地板拼花各有不同, 墙壁上的艺术插图和拼花样式与各自的主题相互呼应, 中庭玻璃顶遮阳的图形也各不相同。标志元素、雕塑等装饰都会随着主题而展现出应有的特质。

3.各中心的主题

4.接待中心大厅

5.干细胞中心大厅

6.妇婴中心大厅

*五大文化主题

接待中心采用中国主题。该中心的功能为接待首访客户, 故为客户提供如酒店般具有欢迎氛围的环境是设计重点。该中心的公共区域地面用石材拼装, 并运用了黄河元素设计了“黄河主街”, 贯穿各中心, 寓意黄河古道源远流长;接待区域的设计参考了船的造型, 象征生命之舟。接待中心格局规整、明亮美观、视野开阔,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较好的视野以及寻路系统, 减轻他们在寻路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减少寻路时间。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陈设其中, 以此为接待大厅增加了传统艺术气息。

干细胞中心采用穆斯林主题。该中心的整体颜色采用了绿色调。木材使用了深色调的胡桃木贴面以及咖啡森林的概念, 生机盎然却又不失庄严, 凸显国际医疗城的国际化定位。

妇幼中心采用西方主题。该中心以温暖、家庭化为特色, 在色彩和风格上, 体现人性化, 根据使用者生理、心理需求, 创造出符合使用者需求以及喜好的空间。妇幼中心整体采用黄色调, 其入口处大规模运用活泼的暖色调。这些色彩配合立体且富有层次的灯饰以及动物图样的植物造型, 使该区域看起来明亮开朗、富有童趣, 极富西方特色。

康体中心采用自然主题。该中心在深色系的青石板以及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墙上大肆使用蓝色调。该区域所使用的漂浮木采用中间色调, 大厅的室内装饰和其他重点装饰物均采用蓝色调。

整形美容中心采用韩式主题。该中心由韩国JK集团共同运营, 采用韩式主题, 白色为主。

*六个重点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灵活可拓展。公共大厅接待台的设立是为了灵活地支持各个办公和行政流程。木质材料的接待台配合白色、铁锈色以及金色的壁纸, 使得整个区域颇有档次且氛围温馨。在共享办公区内配有工作站, 可以灵活地支持该空间内的各个工作流程。这些空间采用了中性纺织品与具有木质纹理的材料相结合的家具, 配上可调节的灯光, 创造出不同级别的光照。

诊疗区域, 营造积极氛围。在诊疗区域内, 使用了令人心情舒缓的浅灰色调, 并辅之以具有强调功能的特殊色彩。天花和地板则使用了木质颜色。在诊室中采用特殊形状的问诊桌, 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营造积极的问诊氛围。

标准病房, 强调舒适、私密。标准病房为单人间, 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私密性、舒适性以及医疗服务。房间内采用中性的颜色、软装地面, 并且使用相宜的艺术品进行室内装饰。

VIP与VVIP, 满足高端化需求。在这些区域内使用了高级的装饰材料, 以此来营造出一个顶级的医疗室内环境。建筑上的细节设计以及顶级材料的合理运用, 是创造功能卓越、环境优美的室内环境的关键所在。在此依旧使用了淡灰色的地毯和软装地面, 并结合精心挑选的工艺品以及舒适的家具, 营造出一个令患者宾至如归的医疗环境。

一体化产房, 增加温馨感。产房的选材尤为重要, 更注重吸音性以及艺术性, 从而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环境。木纹材质的设计增加了温馨感;室内只保留必要的医疗器械, 使用隐藏的设备带, 使得病房看上去充满了家的温馨。在术后恢复区使用了具有降噪功能的天花板, 在满足美观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降噪需求。在病房区和门诊区的设计中, 采用了同样的材质和手法。

11.建筑外立面

休闲空间, 塑造放松氛围。康体中心餐厅充满优雅而放松的氛围, 云状的灯光以及布满浅灰色纹理的墙面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宾至如归且富有热情, 拼纹与每个中心主题的拼纹方式一致, 提供归属和方向感。康体中心的游泳池区极富自然元素:淌着水流的瀑布墙、闪烁着自然光泽的马赛克地砖以及鹅卵石造型的地面。

结语

个体设计 篇10

一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 可能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变量因素, 即网络环境各维度和个体特征各变量对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 而网络环境因素对个人特征变量也有影响。

1. 研究方法

(1) 首先对研究对象的个体资料进行调查, 资料内容包括网络学习年限、网络学习经验、专业类别、年级以及性别等, 这主要作用是用于样本特征的分析。

(2) 采用网络学习效果评估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网络自主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该评估量表主要参考William Horton的E.Learning评估模型以及台湾学者梁佳玲关于E.Learning效果评估问卷修订而成。

(3) 对于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成效的个体特征因素, 研究中采用个体特征量表进行调查, 量表以Zimmerman所提出的自主学习6维研究框架为基础, 并对其他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及量表进行了参考修订。

(4) 对于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成效的网络环境因素, 研究中主要采用网络环境因素量表进行调查, 量表的编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及其他的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问卷, 同时还借鉴了翟绪阁 (2008) 编制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量表题项由30个题目组成, 分别评估了网络学习效果、网络学习影响因素 (个体特质:意志水平、目标设置、学习策略、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环境因素:交流协作、学习条件、网络资源) 以及个体学习期望, 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积分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进行。

2. 信度分析

信度是检验研究量表题项内部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信度分析主要考察Cronbachα系数, 一般认为Cronbachα系数0.8以上代表信度非常好, 0.5~0.8为可接受值。

3. 效度分析

(1) 专家咨询。在量表编制完成之后, 首先是向相关的专家人员进行咨询, 如具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等, 咨询内容包括量表内容的完善程度、描述的准确程度等, 并根据其意见做出相关的改进, 使量表更加符合当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与特点。

(2) 预测试。为进一步确定量表的信效度, 研究首先选择了上海某本科院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预测, 其目的是为了测试量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会不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困惑, 出现语意不清、填写困难等情况, 然后根据他们对量表的意见, 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完善。最后还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 以观察量表的题项对其所属维度的含义反应是否准确, 并根据所获得的检验结果对量表进行了再一次的修正。

二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分析

1. 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情况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 在个体行为特征中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意志力以及完成网络学习的目标上基本保持在中等以上水平, 大学生整体上对网络学习较为乐观, 对网络认可程度较好, 个人意志力水平呈现中等水平。部分学生意志力较强, 受到网络娱乐化的影响。在网络学习策略、学习资源信息处理中大学生表现为学习的能力不足, 需要在实际教育中进一步引导。

2. 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

通过样本数据估计, 目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整体水平呈现中等偏上, 整体偏离程度不大, 因此可以估计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上有利有弊, 学习水平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 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预测, 在互联网媒体中, 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程度较高, 且倾向于网络学习。

3. 大学生网络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样本统计表明: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群体交流协作以及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的影响, 其中群体交流、协作因素对网络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均值等于4.2327) , 且得到普遍认可, 在网络学习中极为重要, 对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且整体离散程度较小 (标准差等于0.25813) ;在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中, 均值在4以上, 且标准差较大, 我们认为大学生网络学习条件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 提高网络基础条件是他们关注的因素。

4. 网络学习效果的个体差异分析

从个体特征因素和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中, 可以看到:1专业因素和学习效果并没有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说明专业对网络学习效果没有较为明显的影响。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我们定性地认为:年级和性别对网络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年级越高网络学习效果越好, 男生对网络倾向性高于女生。然而样本表明, 不同年级和性别对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同样不明显, 与实际认识存在差异。3大学生网络学习年限和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网络学习年限和学校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达到0.847, 网络使用年限越长则学习效果越好, 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则表现较好。

5. 网络环境对网络学习效果的作用

从网络学习环境相关研究中, 网络学习效果与群体交流协作, 及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学习资源对大学生网络学习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关系数达到0.971。而群体交流协作能力对网络学习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应该看到群体之间的交流协作是互联网等多媒体学习的重要因素, 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效果。

6. 个体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的作用

大学生个体特征中, 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不同学生群体对待网络的态度、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则表现不同, 但是在众多特征中, 网络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最直接的是学习策略的使用, 相关系数为0.911;其次是信息处理能力, 相关系数为0.837, 两者之间和网络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关联性。研究发现, 个体意志水平会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所以在选择网络学习共同体时, 提高网络知识学习的方式、方法极为重要。

7. 个体学习诉求分析

在大学生个体诉求研究中, 采取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衷程度。1网络学习资源中, 大学生首先对网络专题内容较关注, 其次是界面设计效果、主题大纲、题目等;2在当前大学生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上, 搜索引擎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工具, 其次是网站、论坛、学校网络数据库;3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大学生实际情况差别很大, 同学们对待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的方式为在线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 其次为文本形式;4通过对较多样本的统计, 大学生对待网络的变化和因材施教的方式各有不同, 其中多数认为, 网络的学习需要提高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名师等课堂, 多开设专家在线交流学习, 提高自我的交流协助能力, 对教学实有裨益。

三基于个体特征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引导策略分析

1. 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干预机制

(1) 学习的内在动机干预。自主学习主要是依靠人的内在意志驱动, 因此其动机也是内在的, 是自我从内在所激发出来的。不过从整体上来说,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的因素较为复杂, 至少包括了学习兴趣、价值意义、意志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目标设定、归因倾向等。从个体特征因素表明, 教学的作用可以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目标的设定;在成就归因倾向中, 这会让学生对学习的失败归因为个体努力, 成果归因为个体能力, 从而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受到激发;学习目标的制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主学习的动机造成影响, 通常来说, 学习目标以发展技能、掌握知识为主, 这对于其学习的推动力更大。

(2) 充足的认知策略引导。针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现实情况, 同我们传统所熟知的技能和知识教学相比, 认知策略教学还未被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 对于个体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认知策略引导中, 我们可以确立起三类子目标, 其一是让学生对认知策略的相关程序性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 其二是让学生能够对认知策略的条件性知识进行合理、熟练的应用, 最后是对学生的认知策略实际运用进行训练、培养和激发。

(3) 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于网络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过程两个侧面, 前者指关于自我、任务、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或观念, 如网络学习的观念、对任务难度的评价、对完成任务最佳策略的判断等;后者指对认知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如时间管理、策略选择等。元认知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或成分,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

(4)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利用社会环境的重要形式是主动寻求学业帮助, 即量表设计中所关注的群体交流能力, 因而学业求助能力应纳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学生主动选择或营造舒适、安静的学习场所, 掌握从图书馆到数字资源渠道查阅所需资料的方法,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也应作为一个辅助性目标确立起来。

2. 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策略

网络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 有其内部结构和构成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以通过解析其内部结构入手, 然而自主学习能力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 使得细微的结构解析和成分划分相当困难, 甚至无法实现。如果以简单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 势必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茫然感, 或流于形式。因此, 需要将“大学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目标分化, 落实到“具备网络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能做什么, 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控性。

(1) 认知领域基本目标。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首先要对自己应当完成的网络教学任务有客观、充分的认识, 如应当完成的任务目标, 以及完成该任务的手段、方法等;其次要能够对自己进行充分的认识, 即了解自己的个体特征、知识、能力, 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再次是具备相关的学习策略知识, 以完成任务;最后是要对自己在当前的学习条件有清楚的认识。

(2) 情感领域基本目标。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第一, 要愿意接受学习内容;第二, 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而言, 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对弱化, 而对网络教育者来说,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轻松和谐的网上教学辅导氛围也会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第三, 学习者能够对网络学习的价值做出期望预估;第四, 学习者要能够对他们所持有的态度或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

(3) 行为领域基本目标。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行为领域当中, 主要包括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外显行为、内隐行为或说是思想行为。其中, 内隐行为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选择, 如学习反思、学习评价、学习选择、学习调节等。外显行为指的是可以被外界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如做题、修改这类的行为等。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修改计划、应用新的策略方法完成任务。

3. 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能力的发展, 并且提供了个性化培养方案。构建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可以从学业引导、学业评价与学业保障三个方面有效地促进网络自主学习的发展。

(1) 学业引导体系。目前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基本采用的是专业培养计划和自主发展 (第二课堂) 两大部分, 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 学业引导体系应该包含现代教育技能训练, 即信息化学习指南、网络学习培养方案和网络课程学习。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 形成积极思考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 学生的选择更为灵活和多元。

(2) 学业评价体系。建立网络学业状态数据库及时反映大学生学业发展情况的信息, 是用来评价学业状态的基本数据, 类似于体验中的各项指标。学业评价与实时指导就是利用学业状态数据库, 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评价大学生各阶段的学业状况, 指明其在学业上的优势和不足, 并实时给出针对性的学业发展指导,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方法, 对大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指导。如:1课程学习的评价, 包括学分高低的评价、知识结构的评价以及课程选修合理性的评价。2能力与意识的评价, 对大学生能力和意识的评价是学业评价的难点, 积极探索从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3) 学业保障体系。首先, 需要配备学业导师。对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强化, 例如帮助他们制订合理学习的目标, 安排适合其知识能力基础的学习任务, 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度, 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 使其能够适应网络下的自主学习, 并在其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指导。其次, 丰富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学习中心, 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录像、重点难点指导等基本教学资源传到网上, 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拓展他们的学习范围, 例如学科前沿的变化动态、相关的专题讲座、典型案例等, 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拓展学习空间, 又不使其感到重复、机械、枯燥。再次, 搭建多样化的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 如可以实现“网络+沙龙+论坛+年会”的相结合, 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沟通与交流空间。最后, 对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如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等。在课程的设置上和学习资源的选择上, 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意愿、主观需求, 学习过程中的任务情景以及学习问题等, 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工作, 一是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另外, 还要完善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如高速的网络条件、氛围浓厚的学习空间等。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 J.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8 (1)

[2]Zimmerman B J&Risemberg 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1997 (3)

[3]Zimmerman B J&Martinez P M.Students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elating grade sex and gift-ness to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1)

[4]Zimmerman B J.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3)

[5][美]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张勇、潘素萍.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理论与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 (1)

[7]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9 (3)

[8]袁登华.国外目标承诺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 2004 (5)

[9]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0]冯其红.大学生学业引导与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 2015 (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个体设计】相关文章:

个体建构05-07

人才个体05-07

个体选择05-08

个体标准05-12

学生个体05-22

个体就业05-24

个体评价05-31

会计个体06-08

个体发展特征04-10

新个体加入05-16

上一篇:法理学教学下一篇:小学写字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