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024-05-10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精选十篇)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1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解, 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及其法律机制加以论述。

一、建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一) 和谐社会的内在含义

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协调一致, 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和谐稳定的, 要求社会发展是全面而又可持续的, 从本质上说, 它与法治社会追求的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可以说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在秩序的形成过程中, 尽管有多种力量可能发生作用, 但其形成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规则, 不同类型的规则在秩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但在现代社会, 起主导作用的应当是法律规则。现代社会的和谐是机会均等、主体平等的社会, 是政治法律上平等和经济利益分配平等相统一的和谐。法律有好坏良恶之分, 法治国家的法律不仅是“法律之治”, 而且更是“良法之治”。而公平正义则是“良法”的灵魂, 是现代法律合法性的基础。

(二) 构建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实, 法治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至近代, 西方各国虽然普遍建立起了以法律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 但我们也不能说这种秩序就已经达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仅仅依靠法治也无法真正实现和谐社会, 其中, 道德和宗教等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为整体先进的西方文明, 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发展规律:法治乃是大治之本, 即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

二、和谐社会的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平优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要素中,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之本,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性要素。我们当前所说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分歧和纠纷的社会, 而是有着完善、公正、高效的解决矛盾和纠纷的科学制度与机制的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正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经济的发展, 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问题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平等地为社会各阶层所享有, 先富起来的越来越富, 社会贫富悬殊已接近危险水平, 我国已迅速地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何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 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党中央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非常及时、有深刻的意义的。

(一) 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和分配

公正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性问题。之所以提出公正合理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这一问题, 是因为目前利益关系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是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没有处理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用于广大人民群众最为需要的教育、社保、卫生等方面的比例明显偏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像经济增长速度一样提高, 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工人和农民并没有同比例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有些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反倒有所下降。其二是收入差别扩大, 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 并涉及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即基本人权、生存权、发展权。社会不公一方面是由于收入不公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失衡造成的。一些地方政府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土地、厂房、商标转让给商人, 使他们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成为拥有百万、千万甚至亿万资产的富翁。

(二) 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的法律机制

首先, 应当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 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不应仅仅局限于诉讼援助, 还应扩展至各类案件的申诉、法律咨询等方面。还应重视对弱势群体民事法律援助, 对群体性的农民工和因工致残的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 简化法律援助的程序。对于情况特殊的案件, 如若不及时进行法律援助就可造成重大损害的, 即使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和经济困难证明, 但有事实可以证明确实存在重大侵权行为的, 法律援助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可以先行受理并指派人员进行法律援助。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找材料,到-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邓小平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属性。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追寻着社会和谐的民族梦想,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论著中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3

关键词:道德 道德素质 和谐社会

0 引言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一个充满道义关切和共享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既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使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分享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的每个人具备良好的素质,使社会公平正义秩序得以维持,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得到增强。

1人的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有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和社会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素质既包含量的规定性:道德素质的状态、水平、层次;又包括道德素质的根本性质:崇高或卑微、优良或恶劣、积极或消极、进步或落后。道德要对社会发生作用必须通过道德素质这一环节实现。道德素质的作用,是通过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文明与野蛮等的认知、评价从而影响、调节、教育、预测、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而实现的。人类的行为是在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制度作为一种规范的模式引导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良好的政治制度和宽松的政治关系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不好的政治和紧张的政治关系则会对道德产生消极影响。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新闻导向和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和气氛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因而,一方面,必须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坚决反对、排斥不道德的行为和错误观点。

2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道德的维护、引导、激励和约束

2.1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又是辨别善恶是非的标准。一个人道德社会化的程度高低,决定了其文明的水平,从而也决定了其发展的限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认识来看,每一个人生下来时,还只是一个自然物,而人在本质上却是一个社会人。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要经过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一个人也只有顺利地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才能顺利地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社会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中道德社会化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中国传统认识来看,人在本质上就是个道德人,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有做人的道理、规矩,只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而不进行做人的教化,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遵守做人的规矩,人就会同禽兽差不多。因此,遵守人伦道德,正确处理好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做人时时处处离不开道德,道德伴随着人的终身。比如:在家里要遵守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工作岗位上要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每个中国公民都必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凡是符合道德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他人幸福的行为都是善的、好的,否则就是恶的,坏的,道德成为了评判善恶是非的标准。

2.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没有道德的人就会失去灵魂和良心,必然成为害群之马。司马光总结了中国的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儒家认为,人是道德的动物,“人者,仁也,人而不仁非人也”。没有道德的人不能算人(不能成为合格的人),只能算恶人、坏人。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不甚用处。”蔡元培先生也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之本,若无德育,则虽有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正如但丁所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空白,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实践一再证明,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可见,道德是做人之根本。

2.3道德是指引人生前进的灯塔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利·居里》一文中,提醒人们,不要仅仅看到她的工作成果和对于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他认为,像居里夫人这样的人才,“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德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此,一个人在才智方面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格”提供的动力和思想保证。人生面前两条路,一条是通向善良的人间天堂;一条是通向罪恶深渊。道德教人趋善避恶,扶正祛邪,指引人们通向真善美的人间天堂,避免误入罪恶的深渊。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理性智慧,它表达并设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和激励人们去创造真善美的社会和实现真善美的人生。道德要求的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它从现实的社会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入到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和谐社会的质量。

2.4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把人的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的道德建设关系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国家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发展力,有利于增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的竞争,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精神力量的较量,民族精神的抗争,但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的竞争。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领域的竞争。有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战争”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一国综合国力中是有形的,是硬件,而精神资料的生产状况如何则是无形的,是软件,但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都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漫步历史发展的时空隧道,从原始蒙昧的氏族部落到现代文明的社会群体,道德的光辉伴随社会前进的每一个脚步,文明进步的每一个成果和标志,无不凝结着那神奇的力量。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每一分子的参与,公民道德进步就是社会进步。如果说人的道德素质卑俗、低劣、消极、落后,那么,我们就不能设想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更谈不上我们的社会将如何进步、发展。时代发展着,社会进步着,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追求应该是永不停步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吴灿新.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J].岭南学刊.2005.(2):21-23.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4

一、和谐社会的运动员道德教育认识

1、运动员道德教育的目的

随着“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国家大政方针的提出以及北京奥运的临近, 如何更好地发挥道德作用, 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 成为21世纪初我国道德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等, 都是我们深入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体育道德建设, 是历史的要求, 是时代的召唤。本文通过不断促进体育法制道德化和体育道德法制化, 分析其原因, 探讨解决的对策。从而将对体育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对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2、体育道德的理论阐述

体育道德, 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影响极广的职业,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对外作为我们国家的优秀代表, 对内作为社会大课堂的“教员”, 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与1981年颁布了《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和《裁判员守则》, 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这是加强体育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体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二、体育道德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引发体育道德危机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它的参与主体是人, 因此, 人的思想和认识, 也必然随着体制的转型而变化, 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中过时的思想和认识,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它同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一样, 对于社会的发展, 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是一把“双刃剑”。其两面性决定了利益的驱动与满足, 既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意志与努力拼搏的激情, 使主体精神充分弘扬与发展, 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也能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其次,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使体育法规制度建立过程非正常化, 引发体育道德危机。对于体育法规制度的建立,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建立完善的体育法规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转型期, 法律和道德关系重整的过程, 就是不确定性道德从法律领域逐步撤退, 法律取得对社会控制的主导性地位的过程。

2、体育道德评价内容多极化引发体育道德危机

以足球甲级联赛为标志的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改革, 从1994年开始, 至今虽然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 但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这不仅与相关的法规制度未完善有关, 而且与体育道德评价内容多极化相适应的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全有关。在生产关系相对稳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人们的经济行为既简单又单一, 国家是绝对的利益主体, 其他主体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1) 体育主体利益获取途径的多样化, 使主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处于一种动态游离、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以适应多元化的利益集团。因此, 多极化的体育道德评价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中。而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不同, 它是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其建立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结果。

(2) 体育德评价内容的多极化, 在短时间内, 难以形成为多数人认可的统一的体育道德评价标准, 使体育道德的公认度降低, 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 其道德救济已不足以抵制多元社会中不道德的体育行为的发生。

3、体育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引发体育道德危机

计划经济体制下, 体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事业, 一切体育活动均在国家的指令和安排下进行。诸如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比赛, 甚至衣、食、住、行等均由国家统一调配, 体育行为主体的道德主要表现在对党和国家利益的忠诚, 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心, 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爱国奉献是运动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个人利益和得失不被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个人正当和合理利益摆到应有的位置, 体育行为主体对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受到鼓励和肯定, 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追求, 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则, 同时也符合伦理准则。

价值观念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市场经济内在并不必然是信用经济和道德经济, 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出现无信用、无道德的现象。由于对利益的最大追求, 在一些层面上不可避免的忽视对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而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 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造成旧体制解体后, 新的法规制度建立的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巨变, 这种后发性巨变, 对我国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改革, 只能采取集中突变方式进行, 不可避免地使体育法规制度建设出现滞后, 利益驱动的杠杆处于一种毫无制约的境况中游离, 极易造成体育行为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偏离公认的体育伦理道德规范。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体育道德认识水平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 东西方体育文化发生激烈碰撞, 中国体育道德文化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这种巨变触及体育的各个角落, 必须以全新的思想和意识去主动积极的应对, 才能准确的把握体育道德的理论和原则, 从而支配主体的体育行为, 而这种把握更多的体现在体育行为交往中的体育道德情感、信念、意志和行动。因此, 充分发挥体育道德在推进体育健康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必须提高对体育道德的认识。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 坚信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育道德是体育行为的立足之本, 发展之道, 是保障体育法规制度贯彻落实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 加强教育, 摒弃传统保守的体育道德思想和观念。传统道德作用的范围往往是熟人社会, 承诺超越功利, 并且重义轻利;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倡导的道德是社会性的, 重视利益追求, 道德发生的依据是理性。

2、建立权威性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是由众多的单元组成, 这些单元一方面本身存在着差异, 另一方面, 他们处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和部门, 社会对他们的行为规律和行为方式的要求不可能千篇一律, 具有不同的规定性, 即道德要求具有多元化。一个社会要增强凝聚力, 就必须首先加强一元化的价值导向, 并始终靠共同理想和信念去团结社会成员。建立权威性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是保障体育健康顺利发展的基础, 这种权威性表现在体育道德评价标准的一元化和有用性。首先, 强调一元化的体育道德价值导向, 这种一元化, 要求在体育道德评价中, 要有统一的标准, 强调失道的底线, 依据行为失道的程度将受到何种惩罚, 使失道者无法从中得到好处, 而遵守道德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标准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和维护, 不会因其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而不同, 更不能采取对自己“有利或无利”的价值原则来对待这一标准。否则, 体育道德的批判功能将失效, 引发道德危机。

3、加强体育法规建设, 促进体育法规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21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育法规与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 推进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 方式和范围各不一样, 但二者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

体育法规是带有强制性的外在约束, 是他律;而体育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的内心塑造良好的品质, 实现道德的教化, 是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 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范畴不同, 但其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克服和减少其中的道德缺失, 推动体育健康发展, 必须促进体育法规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正确客观地认识和处理体育法规与道德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及定位。一是体育道德在体育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人们对完善体育法规制度的建立, 只是一个相对、具有时空意义的概念, 体育法规制度只有符合体育道德的内在价值取向, 才能实现体育行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 才能在体育行为交往中成为公认的行为准则, 因此, 体育道德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完善的体育法规能减少体育道德危机, 对体育道德起保护、促进作用。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 确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一个靠国家强力机构的强制和威严, 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殊途同归, 共同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摘要:体育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道德已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塑造人的理想、强化人的内心信念、规范人的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还会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浅析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运动员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和谐社会,运动员,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尤维娜, 孟成.关于优秀运动员职业道德之我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9 (1) :24-26.

[2]李万来.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21 (2) :54-57.

[3]王斌.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98, 7 (2) :36-37.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5

2011级工程造价6班吴振楠111343358

概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字:和谐社会重要性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思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在中国历史上都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孔子“以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 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西方,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和谐是一种美”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全世界和谐”再到现代社会学的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从一个哲学范畴到一种社会管理理念再到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思想,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浩瀚的西方文明之中。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也提到: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上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

1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 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会中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第一,从我国国内来看,这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

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存在不少的影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

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一些领域的腐蚀现象严重。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二,从国外国际来看,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国竞争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我们必须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才有能力来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第三,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来看,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第二,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的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文化保证。

构建智能城市体的必要性和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智能城市体;必要性;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44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有效的推动了基础设计的建设,各个地区的人们都开始向城市中心聚集,给城市的管理以及城市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由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效率较差,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城市化的发展,运用先进的技术管理城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方式。智能城市体属于现代城市建设的新形式,能够通过网络传输,将多元化的服务与相关的管理相结合,更好的实现高效的管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 智能城市体概述

智能城市体通常是指一些覆盖范围较广的,具有统一的管理,集中了休闲、居住以及购物等较为系统的动能,利用了计算以及网络与其他智能技术,并通过网络传输,将多元化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管理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智能城市体属于智能城市的一部分,集合了城市综合体以及智能小区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智能化。智能城市体继承了智能化以及城市综合体的优点,将二者相结合,从集成服务的角度出发,按照城市的系统功能与运行形式来划分区域,一般可由单一的或者多個住宅构成,而服务的范围没有限定,较为自由。智能城市体的主要特点服务系统平台建设规模小,实施管理的成本低,且能够执行动态服务。

2 构建智能城市体的必要性

近年来,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改善,选择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人们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城市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的建设,都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此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2]。智能城市体的概念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其属于一种新的城市化建设的体系,与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智能城市体能够迅速的感应到市民的生活需求,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服务,且其能够建立起智能化的,能够随时扩展的服务平台,并形成系统的关系,运用管理系统支撑城市的发展,因此,智能城市体的建设非常渐渐,能够为政府的活动进行服务,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3 智能城市体模式研究

3.1 智能城市体技术构成

目前,建设智能城市体是将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运用到服务系统中,以便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的更新各种数据与信息。实际上,智能城市体能够对小区居民需要随时关注的物品,例如房屋以及车辆等制定主动标签,而对于公共的设施则会制定一些被动的标签,在一定环境下,二者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利用[3]。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标签,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手机信息服务,随后在按照物理信息服务来完成单独的处理。在运用物联网与云计算建设智能城市时,假如从技术方面考虑,系统的参与者一般包括了多种类型,例如固定位置的云服务提供者、群众使用平台以及城市管理者等,这些要素都能够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智能城市体系的基本框架,由此促进智能城市体的建设,促使城市服务逐渐趋于人性化。

3.2 软件运营模式与软件开发模式服务区分

目前,我国的智能城市体的运用模式主要包括了软件运营模式与软件开发模式,两种模式的服务方式以及对象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不同的优势。在软件运营模式中,提供云服务的商户能够像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而这些应用服务能够帮助一些老人或者幼童,可随时监控他们的行踪,以免走失或者在家中出现意外无人知晓。此外,还能够对城市中的自然气候进行监控,以免出现自然灾害[4]。上述服务均是建立在软件运营模式中关于监控区域内的信息搜集的前提下。在引用软件开发模式时,主要的参与者为云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平台开发者等。中心服务上能够为软件开发这提供良好的平台,保证系统中的各项应用都能够顺利的运行,而软件平台需要第三方的软件开者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以此保证各项软件都能够顺利运行,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3.3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智能系统设计

(1)制定系统设计的目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战略要求,从服务功能集成的角度中,以物联网主要载体,以云计算为支撑,为了有效的满足群众对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与综合化的要求,建设一个易推广以及通用化的服务系统。另外,在不改变城市系统构架以及基础设计的条件下,少量的增加软硬建设施,利用云计算平台的优点,就能够有效的进行功能扩展,将云计算与物联网相结合,为城市建设系统的管理平台。

(2)系统应用模式的建设。物联网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不同,在智能城市体中,智能化的城市生活服务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与服务的交互以及物品与服务的交互,感知设施以及通信网络等成为了服务实体之间的桥梁。在具体操作中,智能城市体内的车辆以及房屋等都有自己的主动标签,而超市以及公共设施等则拥有被动标签,可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制定标签,对于同一对象来说,两种标签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组合使用,在智能城市体服务区域内,部分标签读取器就能够主动的收集信息,在相应的工作区安装相关的设备,就能够完成信息的处理。如上文所述,我国的智能城市体的运用模式主要包括了软件运营模式与软件开发模式,两种模式都能够为信息服务做贡献,而信息服务的参与者则是信息服务的提供商以及居民等,待智能城市体居民的数量达到一定量时,云服务提供商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Web-Service形式,为所有需要信息服务的用户提供数据查询以及资料提取等服务形式,且能够快速的完成公共场所的监控以及人口普查等工作,为商业选址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在智能城市体中运用软件开发模式则能够使第三方通过E-Service输入来增加平台的功能,并以此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3)系统特点。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运用促进了智能城市体的安全性以及灵活性,由于整体的数据与关键的代码都存贮在中心服务云中,用户无法获取完整的资料,非常安全。且智能城市体与其他的服务区能够共享相关的技术与资源,有效的节省开发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规模效应还能够提高综合成本的优势,增加服务能力,减少系统的中断时间,增强系统的修复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起系统的管理模式,可充分的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来构建系统的智能城市体,按照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地区特征来制定系统设计的目标,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

[2]刘文峰.建筑等基础设施结构安全监测物联网系统与应用[A].2013年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交流会会议资料集[C].北京:中国硅酸盐学,2013.

[3]陈荃,罗爱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8).

[4]杨京英,熊友达,姜澍.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作者简介:甘永进(1986-),男,广西贵港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应用;罗莉(1979-),女,广西桂平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应用。

论社会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篇7

一个民族社会心理的形成与这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 以及长期实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密切相关。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之一, 在长期实行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社会心理。中国学者吴增基曾归纳了包括鲁迅、梁启超、陈独秀、梁漱溟、林语堂、孙本文以及利玛窦、罗素、斯密斯等30名中外著名人物对中国人的国民心理倾向所做的描述。根据这个描述他作出了下面的表格。

这些人关于中国人社会心理特征的描述虽然与今天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特征有些出入, 但是我们任然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在今天的社会其中的几项排列顺序可能颠倒过来, 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产生以前没有的社会心理特征, 尽管这样, 表格中所列出的18项特征基本上概括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特征既有其积极健康的一面, 如重和平、重礼仪和重道德伦理等。也有其消极阴晦的一面, 如注重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种心理特征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积极的社会心理, 处理好不利的社会心理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

注:此表摘录于吴增基主编的《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改革》, 1996年版, 第21页。

2 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心理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社会的构建中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和处理的问题很多, 特别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心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2.1 民主法治对社会心理的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要建立这样的民主法治社会必然要求人们破除传统的法制观, 特别是人们对权利和权威的崇拜和惧畏。中国二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非常严重, 政府机构和官员办事效率不高, 互相扯皮的事件时有发生, 贪污腐败在个别地区也十分严重。人们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较高, 但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官民关系的不协调和人们对官员畏惧的心理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影响民主的发扬,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不到广泛调动。破除这种不良心理就要加强人民的监督和民主权利, 让人们切实感觉到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主人, 而不是法“治”的对象。让处于社会低端的人们能够通过有效的渠道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提到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和社会责任心, 这样民主法治才能得以实现。

2.2 公平正义对社会心理的需求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均贫富的心理, 这种心理要求社会财富在社会各基层之间的分配大体一样, 整个社会的贫富情况基本相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表现了这种社会心理, 太平天国起义所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一个显著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也提到了平均地权。在今天贫富二级分化逐渐扩大的社会形式下要求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们不平衡的心理也越来越强。这种均贫富的心理是一种典型的平均主义, 是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 在中国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平均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只会拖住中国的发展。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里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而是一个使人们享受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 互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这个体系能让人们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构建这样的公平正义就要从传统的求平均、求一致的心理里走出来, 建立积极健康的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心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 社会物质财富还没空前繁荣, 还不能满足全体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缩小二级分化。

2.3 诚信友爱对社会心理的需求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中国是一个重伦理、重道德的社会, 诚信友爱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友爱是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心理。

中国引入市场机制后, 竞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 使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甚至亲情却越来越淡泊。同住一栋楼却不知道邻居是谁, 出去找工作要提防上中介、传销和卖保险的当。人与人之间不再那么信任, 而是相互警惕。这些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心理是我们应该消除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诚信友爱基础上的, 有了诚信友爱, 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人无信不立, 人与人之间只有做到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一致, 社会生活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我们的社会才能高度文明和谐。

2.4 充满活力对社会心理的需求

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特征中有很明显的中庸思想, 容易安于现状, 容易满足还听于天命。这些心理根深蒂固, 今天虽然有所改变, 但其负面作用任然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在今天全世界重创新重发明的社会, 我们要摒弃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尊重,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2.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理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都是十分严重的。中国人自古就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 凌驾于自然之上, 从来就是取之于自然, 没有考虑过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社会心理虽然在今天被认为是错误的, 但在个别地区以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任然是屡见不鲜的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摆正我们的心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和谐社会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粗放型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科学发展观才是正途。

摘要:社会心理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要根据中国人的特色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 建立积极健康的公众心理, 满足和谐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公众心理,和谐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邓伟志.和谐文化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传统体育养生,必要性,现实意义

1 前言

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几十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把这样的发展概括为:科学发展观。而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工作。从党中央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目标之一,到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党的五大能力之一,再到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四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思想,充分体现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有机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现代社会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运动之必要性

现在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之多。因此,增进我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必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另外,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长足的改善,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过大,造成人们过重的心理负担,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大;现代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肿瘤患者)的比例也同样在扩大。

对于增进老年人健康问题和预防现代化疾病,现代体育有其巨大的局限。首先,现代体育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第二,多数现代体育项目不太适合老年人参与,因为多数现代体育项目激烈、紧张,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很难参与锻炼;第三、现代体育对于现代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没有针对性,现代体育所追求的是人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的强壮,很少涉及现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不同于现代体育。传统体育养生讲求心静、气和、阴阳平衡,体态自若,它追求健康长寿而不为强壮,感召对生命的敬畏,最终培养人的习常性保持机体动态平衡的意识。从技术上讲,传统体育养生动作少且简单,但练功效果好。一般常结合音乐来练习,使练习者兴趣盎然。所以传统体育养生易于推广和普及。

3 在构建和谐社会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

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个分支,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调控,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导引术,它包括静功、动功、保健功,另外还包含武术中的太极拳、各种功法等。

3.1 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增进国民的的身体健康,节约开支

“养生”,即保养性命的意思,健康长寿是它追求的目标。它的运动形式比较缓慢,运动量适宜,通过练习可以很好地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外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针对性强,比如:张广德老师创编的舒心平血功是提高心脏功能和防治高血压、冠心病、低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导引术。在我国古老的导引功———八段锦中有“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针对性的锻炼方法及手段使得传统体育养生具有“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健身效果。

伴随着人们患病几率的下降,人们可以节约在看病上的花销和开支。调查显示,经常练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人群,医疗费用的支出明显地低于不经常练习的人群。而在经常练习的人群中,中老年人占据了很大比重,相对而言他们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传统体育养生降低了他们的医疗费用,也就等于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收入分配拉大的矛盾。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技术还不发达,医疗经费受到限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条件不完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传统体育养生,可以满足人们健身防病的需要,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这样不仅降低了医疗费用,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3.2 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传统体育养生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增进人们之间的和睦关系。传统体育养生以追求身心平衡发展为原则,注重人体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健康关系,注重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和审美要求,天然地占据着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一隅。传统体育养生要求心情舒畅,无为不争,注重个体涵养的增加和修为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增进人们之间和谐相处。和谐社会首先是人的和谐,人只有在“和”的状态下,生命才能得到最顺畅、最理想的发展。习练传统体育养生的过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和”,进入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的过程。人们在进行传统养生体育锻炼的同时,渗透了中华民族和气、和美、和满的思想内涵,它可以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美德,磨炼意志,由个体发展到全社会素质的提升,推动社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增砖添瓦。

3.3 发展传统体育养生运动有利于塑造个人健全的人格

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转折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使人们处在剧烈竞争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时间得不到调节或释放时,就会导致各种异常现象,如失眠、精神失常、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发生冲突、暴力乃至违法行为等,给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传统体育养生能让练习者保持身体和心理上的松静自然状态,调节心理,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健康,达到心平气和的身心状态,从而创造一个健康、幸福、愉快的社会。传统体育养生不仅讲求健身,还注重健心;不仅讲求性命双修,而且讲求涵养美德。传统体育养生一直把道德的修养、精神文明的建设放在首位,讲求“身心并修”,“形神兼备”和“内外合一”,把涵养道德、与人为善作为修炼养生的技术要素,要求练习者首先要净化心灵、排除杂念,具有超脱世俗纷争的意境,才能在练习中精神贯注、思想集中,从形体运动中影响气质,修德悟道,达到修身养性,增强体质的效果。

3.4 发展传统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体育养生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它反映着我们民族的世界观、生命观以及整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人们通过学习可以领略到“由臆达悟”的思维方式,阴阳平衡、内外兼修的健身理念,重命贵生、天人合一的生命观;经络、五行、精、气、神等一些虚虚实实的符号,是概念,又是范畴;可有形,可无形;是物质的实体,又是功能状态;老子谓:“名,可名,非常名”,其意在玄,妙有玄生,玄妙相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贯穿着中国哲学精神,并印证实践对理性的思辨艺术。它所体现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有置身于传统“家园”之中的感觉,并且能够从中体认到某种“本质和伟大的东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天,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冲突也日趋剧烈,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可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门窗,向世人宣扬着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

4 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和政府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建设和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传统养生体育对弥补现代体育之局限、缓和社会之矛盾、促进人类之健康都有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们的传统体育养生必将在此社会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新的贡献。因此,弘扬和推广传统体育养生已成为我们传统体育工作者和社会管理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任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编写委员会.中国传统养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广德.导引养生功标准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洪波.和谐社会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5]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中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9

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在物质财富持续增长的同时, 随之而来精神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只有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才能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比较注重经济发展, 而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 特别是在作为基层的社区文化建设上, 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落后与其他基础建设。因此, 加快社区文化发展步伐, 努力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 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先进的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文化素质, 营造独特的社区精神, 奠定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每个社区都会因为自身地域条件和经济差别而形成适合自身的特定的文化理念, 社区管理者以特定的文化理念来规范和影响本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准则, 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让社区群众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侵蚀,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对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包含了专业教育、学校教育外和社会自我教育, 例如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开设烹饪、服装设计、文艺、健身、书法等培训班, 这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水平, 还可以使他们学到各种技能, 提高就业和生活质量。各种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的活动都可以使居民得到教育和感知, 从而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如六安市金安区七里站社区, 在长期的社区文化活动中, 不断以积极、创新、向上的社区文化来影响社区居民, 逐渐把“文明、创新、向上”打造成七里站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口号。社区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培训班, 如老年书法美术班、曲艺班、摄影培训班、户外活动兴趣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烹饪培训班、服装裁剪培训班等, 人们在工作空闲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现在, 仅七里站社区就有曲艺剧社、锣鼓队、书画社、摄影爱好协会等多个社区团体, 社区的部分人员通过技能培训, 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增加了社会就业, 七里站社区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区精神。有了

新的种子, 为扬州清曲传承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编写扬州清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 策划拍摄扬州清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 为扬州清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文化站还编写了《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中的《狮子舞》《扬州医药》《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等文本。

总之, 东关街道文化站走“走出站门、立足社区、贴近群众, 特色办站之路”, 取得明显效果, 让走出站门的社区文化更红火。个园社区的文化型社区创建经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全街道已创成1个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 1个省级文明社积极向上社区的精神, 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就有了保障。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以金安区十里铺社区为例, 该社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和残疾人等不同人群参加不同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 尤其是组织社区居民代表本社区参加省市区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 不仅提高了社区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还增强了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 就越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的一份子的权利和义务, 就越愿意为社区建设出力。2012年十里铺社区组织参加各类活动17次, 获得各类荣誉15个, 其中省级表彰2次, 十里铺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整个六安市也是名列前茅的。

三、用社区文化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营造社会关系的和谐氛围

社区通常都处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 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都有一定的基础, 这也是不良风气滋生的温床, 社区里发生的涉黄涉赌涉毒的案件时有发生, 极大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抵制“黄赌毒”侵害的工作中, 单靠公安机关的时候惩罚是达不到标本兼治的, 这就需要用先进健康的社区文化来感化社区居民, 为他们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 让不良风气没有滋生的土壤, 没有毒害人民的机会。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大力宣传“黄赌毒”的危害, 社会和家庭联合行动抵制侵害, 把受害群体纳入社会大家庭中,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帮助, 让先进健康的社区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 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四、社区文化有利于提高社会竞争意识, 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

社会竞争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 这不仅不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反还会促进和谐社会向更高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竞争是社会进步的灵魂, 也是社会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面前, 一个社会竞争意识的强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人群所处于的文化氛围, 倡导积极竞争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于提高社会竞争意识作用是巨大的, 社区文化打造社区的气质和灵魂, 在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工业商业等方面倡导竞争意识, 这样可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塑造一流的社区品牌。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外来客商都能享受参与的乐趣, 使人们在工作、休闲、购物、旅游中体验社区文化的魅力, 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建设, 我们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认清自己所处的重要位置和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以先进的社会主义社区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先进的社会主义社区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层面的保障。

区, 5个市级文明社区, 10个区级和谐示范社区, 形成“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社区文化建设特色, 东关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作者简介: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篇10

一、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对“实事求是”一次给与了一种全新的阐释。毛泽东把“实事”解释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从“实事”出发, 就是从客观存在出发, 这就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把“是”解释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客观规律性;把“求”解释为“研究”, 并将其放在“实事”与“是”的之间, 把二者联系起来, 表明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找出固有的规律性, 以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这样既唯物又辩证的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二、实事求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承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 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 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 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 这个精髓, 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 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 等等, 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 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等,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针对的是普遍的政治文化, 反对政府官员陷入到清谈文化中, 尤其陷入到意识形态的教条之中, 而对解决具体问题一筹莫展。“谈”与“干”, 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把实事求是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亦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事求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风险同在。如何迎接新的挑战, 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最起码的官德底线, 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就是要讲实话。讲实话需要一份原则、勇气和坦荡, 因为实情有时可能会触及自身、家人、朋友抑或某些“小圈子”的既得利益;有时一条真实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可能会挑战领导的权威;只有磊落的人格才能产生实诚的话语, 赢得真挚的民心。

近几年来,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 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增长, 物价基本稳定,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劳动集体争议、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开始下降, 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等等。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 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 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 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 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 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从而进一步增强实事求是的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

总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 才能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 不断解决新课题, 开拓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3]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上一篇:大地电磁法下一篇:法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