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教育

2024-05-10

国文教育(精选十篇)

国文教育 篇1

但在现代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 国文的教育中却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除却国文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不健全和结构性的失误之外, 国文在大学也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国内非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极少有机会接受国文教育, 于是国文的逐渐衰落和迷失就显而易见了。

在此, 我想就以下几个问题简单阐述我关于国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断层的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国文词解

“国文”———尤其在港台地区或民国时期———很大程度上、很长时间里被当作“语文”理解, 但这里, 我以为“国文”不同于简单的“语文”, 国文是比语文深奥太多, 广泛太多的东西, 它是与一个国家民族性、灵魂更加贴近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一门需要被一部分人掌握的技能;国文不仅仅是“文”, 还有史、理等等诸多方面, 它是综合, 是整理, 是包容。

二、现代社会国文缺失的相关表现

1语文水平的阻滞。这也是最初级的表现之一。“国内汉语教学地位不断下降的事实,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 即使在高等学府的学生中仍有请假条书写不规范、错别字连篇、写作能力差等语文程度的滞后现象, 这于我国长期以来畸形的国文教育有关, 又是极大的讽刺。

2社会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诸如孝、仁、侠、义等等, 其中内涵丰富、意境悠远, 成为世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特征。但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 这些曾经有口皆碑、妇孺皆知的时代的最强音慢慢衰落、泯灭, 我们的社会文化失去特色, 失去支柱, 被逐渐同化, 成为全球化中普通的一个终端。

3国文意识的缺失。中华民族沿袭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 但我们的国文意识, 甚至国宝意识都相当淡薄。从历史上多次国宝被夺到今天忽视传统文化, 我们在逐渐丢失宝贵的民族灵魂。我们缺乏对民族灵魂的正确认识和保护、传承。比如文物云集的博物馆中,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错位、文化遗失的现象:有的导游为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兴趣, 有的电视剧为提高收视率, 做出有悖于历史真实的解释, 对观众造成了误导。此外, “韩潮来袭”等文化进口的现象使我国传统文化本就有所忽略的地位又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国民仿韩热情高涨, 韩语竟一跃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语言, 加之英语在国内长期受到相当的重视, 国文逐渐被当作理所当然而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三、国文及国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1国文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语, 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从语言中, 我们领略着一国风情;从语言中, 我们汲取民族精神:语言是国民性的提升和精华, 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凭据。

2国文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一个民族求生存、求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领航灯。“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 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 有一种内在的资源”, “语文教育是为人才打‘精神底子’的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足以影响终生”。因此高校的国文教育在精神方面更为重要。

3国文具有深刻的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功能。这一点与“语文”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 如, 而国文体现国民性的特殊之处又使国文的教育作用在更广阔的领域、更高深的境界得到了拓展。我们应不仅注意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掌握, 更应注意到受教育者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国文修养, 即具备基本的国民素质、国民意识, 而这后者, 是关系民族兴衰的关键。

四、国文教育出现缺失的原因浅析

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现状等因素不可分割, 国文教育的缺失问题也可从以上几个方面略作分析。

1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呈现出深度化、全面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国门不断打开, 外来思想文化大量涌入, 本国的国文教育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且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和现状使国民经济成为国家发展和全民关注的焦点, 文化层面的国文教育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忽略。

2社会主义政治呈现出新的形势下的现代化趋向, 执政能力、民主范畴成为焦点, 并与当今世界的新发展紧密结合, 这些变化使对于传统的沿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忽略。

3当今的社会文化趋向于“快餐文化”, 时代的步伐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之下, 传统和文化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人们在疲于奔波时, 更多地关注着经济和政治利益, 国文教育不如语文来得实在、来得迅捷, 因此国文教育地位的失落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上述之外, 国文教育的缺失还与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民族的心理特质等因素有关, 作为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问题, 还值得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五、国文教育的提升及补充

1适当定位、合理目标。首先, 面对高等学校的学生, 国文教育应不仅仅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更应上升到社会人文气息、国民素养的新高度;其次, 从学科发展来看, 国文具有广阔的前景, 应同21世纪的新状况结合起来, 增加其时代性、前沿性, 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方面;从传授者角度来看, 国文教育应在一般教学基础上,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着重于知识技能之外的综合素养的逐步提高。

2活跃气氛、加强交流。国文的教育是历史的, 又是发展的, 只有在不断的交流和探讨中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在交流中, 国文不断汲取新鲜的生命力, 同时, 本民族的后代也能更好地汲取国文精华。课堂活动中可加如情感、道德教育因素。

3注重技巧、加强技能。作为一门学科, 国文也一样要在某种程度、某种方式上体现出其现实性, 这就与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在听、说、读、写方面成绩优异, 且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文化素养。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言之有物。作为国文教育, 学生还应当具备一定缜密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素材训练学生自由思想, 自由表达,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好奇、怀疑、反思精神的开拓型人才, 实现语文人文教育的‘以无用致有用’”, 同时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有深入的了解和保护意识、常识。

4重视检测, 形成氛围。应将教学提升与成绩检测有机结合起来, 重视对国文教学的验收, 如举行大学生汉语水平测试DHC, 同时“列语文为必修课, 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 “开设读书活动和系列讲座”等。

5提升人文精华, 弘扬中华。国文教育始终应与国家、民族的文化地位、文化精神紧密联系起来, 以教育明志, 以教育扬国, 应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本文中, 我以一个经历过高校国文教育全程的学生的视角看待国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紧迫程度和一些观念设想, 其中着重阐明了国文教育在宏扬中华民族民族灵魂方面的重要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信在国文教育的路上, 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立场:《应对大学语文多一些必要的认识》[1]郭立场:《应对大学语文多一些必要的认识》

[2]莫云:《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当代立场》.理论经纬.2007 (1) [2]莫云:《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当代立场》.理论经纬.2007 (1)

李国文简介 篇2

作者:李国文

在中国,一提奸雄,必定马上想到曹操。如果看过京剧,立刻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那张大白脸,这是《三国演义》塑造出来的曹操。其实,奸,只是曹操的一个侧面,雄,却是他在历史上的全部。李卓吾在《藏书》中对其评价极高。“操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武子兵法,而用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与虏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而决机而乘,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说:“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坑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遍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虽然,陶谦实有以致之也。”说实在的,就光明磊落这点,我是赞成曹操的,他不是鲁迅先生讽刺的“又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也不像时下一些先生们,台上握手,台下踢脚,当面称兄道弟,背后落井下石。搂得你挺紧,可捅进你腰里的一刀,也挺深。他当年,行刺董卓不成,亡命流窜,行到中牟地方,被陈宫捉了,因曹是个反董义士,陈不但释放了他,还挂金封印,随同他一块去了。途中借宿旧交吕伯奢庄上,因猜疑,曹操便做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杀人灭口之事,从此留下恶名。现如今,陶谦劫杀其父老全家,他还有什么犹豫,不去兴师问罪,大动干戈呢?“恶滔天矣”又如何,他就是要在徐州这一带大开杀戒,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细想起来,曹操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不也光明坦荡,心口如一嘛?比之那些实际上如此行事,偏又做出一番假张致,满嘴仁义道德,甚至还流出两滴鳄鱼泪者,要大气得多。

王夫之对陶谦评价极低,说他很差劲,说他也颇不是东西。“盖谦之为谦也,贪利赖宠,规眉睫而祸福者也。然则曹嵩之辎重,谦固垂涎而假手于别将耳。”老先生总结曰:“吮锋端之蜜,祸及生灵者数十万人,贪人之毒,可畏也夫!”所以,什么谦谦君子,什么长者风度,什么见贤思齐,什么温良恭让,这些表面上看到的,书本上写着的,是当真不得的。姑妄听之,可以,竟然信之,那就不必了,这也是生活教给我们的聪明。

重视“国文”教育 提高书写能力 篇3

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时即开始练习书法,书法练习一直是从古至今学校教育中的常设课。但三十余年来,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和一般家长都忽视学生的习字问题,以至于现在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部分中青年人,其手書汉字也很不好看,且明显的文字基础薄弱。加之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更令年轻人几乎以键盘代替写字,手书能力迅速下降。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严重的后果已经出现苗头。比如,网络上充斥着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的博客;大学里普遍过于重视英语而忽视本国语言,很多研究生学术和学位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不足。与此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却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和书写能力的培养。美国的英语课程贯穿小学至大学本科二年级。自小学开始即强调写作,包括阅读和其他课程实践的总结报告,并计入考核成绩;大学本科所有科系一、二年级的英语课均由英语系开设,与英语系学生同上,并安排定量的课外文学阅读作业。

很显然,我国的“国文”教育亟待加强。为此建议:

1.将书法列入中、小学作文课的实践环节,规定每周上交的书法作业量。

2.在大学本科适当强化语文训练,要求所有院系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必须设立课外阅读或实践环节并编写报告。如此,可不增加中、小学生已过重的负荷。本科生通过上述训练还可逐步从其中、小学时代养成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部应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有关培养得以贯彻执行而不流于形式。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篇4

一、何谓大学国文

国文是建立在国学大的背景下展开的。广义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狭义的国学是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文是指本国的语言文学作品,民国时期的国文就是现在所说的语文科目。“国文”顾名思义,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依赖感。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的学习更强调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现代语文的学习则更强调功能、更强调应试,进而忽略了原有的本族文化意蕴的深刻内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国学”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它是我们民族精神成长发育的基石,也是一个国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基本素养。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文化多元现象,弱化了我们对“国学”的传承。而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教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们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国文教育现状

(一)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当下主流意识是功利的,从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立足社会的基本,忽视了写作、演讲、面试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才是一名合格大学生毕业的立足之本。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不及高中水平,错字处处可见,表达能力欠佳,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唤醒他们对国文学习的主动意识。

(二)国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功利社会的背景下,大多数人重物质不重精神,这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原因。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不再像古代受到重视,儒学之风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今天已经俨然被削弱。大家之所以喜欢陈晓旭版的《红楼梦》,封其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剧组演员的敬业。在当年拍摄伊始,他们就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培训,学习其中的文化课,使演员被知识熏陶,慢慢融入其中。然而,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鲜有剧组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在拍摄的前期准备过程当中,大多数人都把预期效益、投资费用看得很重,从而忽视了当中蕴含的文化纲常。当代高校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考试课的学习,忽视考查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学习,归根结底是因为追求学分的功利心。从而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学科外部的关联性。当今学生更注重学分,忽略了需要学习相应的文化,夯实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达到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的目的。

(三)相关表现

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本国历史的地位在一片“振兴国学”的呼喊声中却仍在下降,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忧心。出于这种对弘扬母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高校老师更应该自己以身作则把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各个高校更应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而不是任意删改觉得“没有用”的学科,着力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使学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大学国文课程设置的走向究竟需要强调人文性、强调工具性、强调审美性、强调适用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现代大学里开设了很多通识课程,很多都有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但通过提高驾驭母语、品味母语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课程恐怕非大学语文莫属了,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应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倘若脱离了工具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基础;倘若脱离了人文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方向,而大学,则更强调人文性。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课的两大支点。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文化元典和文学经典的结合,以及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的结合。

三、大学国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言规范性

语言文字应放在大背景下考量,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得创造的文明得以继承。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肯定,比如“点赞”“给力”,新词汇的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流传和发扬。外国语的大量深入,提醒我们注重本族语的文化倾向性。对语言文字要有责任意识,使其健康发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写规范汉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将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在尊重方言的同时,推广普通话,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建设和谐的社会。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经济发展的现在能够迅速地抓住机会,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试金石。口语表达的基础又是语文能力学习的外在表现。高校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的演讲能力及面试能力。不善言谈和不善表达的话,就很容易给人留下能力不高和思想匮乏的印象。这样的人不管处在哪一个社会层面,也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轻松地进行人际交往,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器重和赏识。要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境地,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成为架通事业成功的桥梁,让语言成为连接自己和他人的纽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立世和处事的成败。因而高校大学生应通过国文类的课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强语言方面的自信力。

(三)增强教育品德功能

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做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识的传授。巴金勉励后辈“说话要说真话,做人要做好人”。先贤的众多论述,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诚然,不做好人,就不会说真话;不会做人,“努力学习”就失去了方向,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孔子也讲“不学礼,无以立”。待人以礼,待君以礼“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乡党》)。在大学里学知识固然重要,修习人品更重要。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在提醒我们,学生应该以德为本,德育是首要。尤其是高校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品德。从每一句话、从每一节课、每一个学期做起。

(四)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纲常

世人一讲到儒,马上就会联想到孔子、孟子,因此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儒”是从孔子那时才有的,“儒”都是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他们胸怀天下、知识广博、讲究仁义。其实这些都是误解。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儒”,他们的流品非常复杂,有“君子之儒”,也有“小人之儒”。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做“君子之儒”,而不是“小人之儒”。后来经过孔子的不断努力,把那些“古儒”改造成“新儒”,这就是思想史上讲的“儒家”。历朝历代也把这种儒家思想延续至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儒”为“柔也,术士之称”。“儒”为什么会有“柔”的意思呢?我们分析,这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儒”源于东夷,而东夷诸族柔逊多礼;二是初期的“儒”多是有学问、有本事的公族,亦即读书人,而读书人大多性情柔逊。

从汉字的结构看,“儒”字从“人”从“需”。“需”的本义是密云在上,雨要下而未下的样子,因此“需”字有办事不坚决果断、性格柔弱的意思。凡是从“需”的字,常常都有柔弱是意思,如“孺”“孺”“糯”。许慎所讲的“术”,有时并非泛指所有的杂术,而是专指所谓术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那么他讲的“术士”,也可以专指熟悉六艺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帮助诸侯用六艺教育人民的人,都是人民教师,当教师时间长了,自然有股文弱之气,所以被他们成为“儒”。儒家学说主要内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无论是孔子讲做人的道理,抑或是孟子讲政治,都以“仁”字为出发点,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仁”的核心。他们的重点是人,也就是指人的心性和品德,因此孔子和孟子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文化纲常和道德的最高标准。实施国学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国学底蕴,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将对社会公德、各种公约、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大学需要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的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在大学国文意识形态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崛起势在必行,由此,更要构建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简析了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国文教育对其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功利地去学习,主要阐述了国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以及相关表象,还有国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功能以及体现传统文化的文化纲常,最后说明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新。

关键词:国文教育,文化纲常,大学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镜如.大学国文教育的断层[J].才智,2009(02):27-28.

[2]李明,何二元.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的固有课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44-150.

[3]吴燕娜.大学语文教育观念与教学手段的更新[J].石油教育,2003(01):13-14.

[4]林亦农.大学语文教育三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04):22-24.

[5]田玉军,陆季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02):47-49.

大学国文期末试题 篇5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战国策中的论辩技巧

2、《西厢记》中红娘的性格特征

3、建安风骨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4、《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性格特征

5、鲁迅作品中“吃人性”的具体表现

二、赏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赏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赏析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赏析李清照《武陵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林逋《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4、赏析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赏析艾青《回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回声

你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4、赏析张爱玲《金锁记》节选

世舫挪开椅子站起来,鞠了一躬。七巧将手搭在一个佣妇的胳膊上,款款走了进来,客套了几句,坐下来便敬酒让菜。长白道:“妹妹呢?来了客,也不帮着张罗张罗。”七巧道:“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世舫吃了一惊,睁眼望着她。七巧忙解释道:“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足,下地就得给她喷烟。后来也是为了病,抽上了这东西。小姐家,够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没戒过,身子又娇,又是由着性儿惯了的,说丢,哪儿就丢得掉呀?戒戒抽抽,这也有十年了。”世舫不由得变了色。七巧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她知道,一不留心,人们就会用嘲笑的,不信任的眼光截断了她的话锋,她已经习惯了那种痛苦。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红楼梦》中宝黛之恋,谈谈你对“门当户对”的看法。

2、结合儒家思想谈谈你对“仁”的看法。

1、请举例说明宋代爱国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不少于300字)

2、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不少于300字)

3、请根据下面《红楼梦》的片段比较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不少于300字)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²耀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2009~ 2010 学年试卷(B)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三言二拍

2、婉约派

3、元杂剧

4、章回体小说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3、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2、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4·散曲的艺术特点

三、赏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赏析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节选)

台湾中学国文考题选登 篇6

1.老师要每位同学选读一本小说,开学后上台讲述读书心得。请问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报告,不但让一旁的老师听了摇头,而且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A)《论语》读后感(B)《三国演义》读后感

(C)《老人与海》读后感(D)《世说新语》读后感

答案:A。能把《论语》当小说读的学生,应该向他膜拜,而不是摇头。

2.为了自然课报告的需要,婉容上《鸟类百科大全》网站搜寻资料。请问她所打的四组关键词中,哪一个会查询不到内容?

(A)鸿鹄(B)鸿儒(C)鸱枭(D)昏鸦

答案:B。虽然大学者有时也叫“鸟鸟”的,但那并不代表大学者就是鸟。

3.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哪位女作家的相关作品找不到?

(A)李清照(B)刘侠(C)潘希珍(D)彭端淑

答案:D。他是男的。

4.晋宏所做的动作里,哪一个没有“拍”的意思?

(A)打球 (B)打寒噤(C)打人(D)打蚊子

答案:B。虽然有时A和C也不用拍。

5.做下列哪个动作时,左手和右手不会交叠相碰?

(A)“攀”上月台 (B)为子“祈祷”

(C)“抚掌”而笑 (D)“揖”让而升

答案:A

6.为了帮同学们复习期末考试,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生难词语要大家齐声朗读,请问下列哪个词语让不太会发卷舌音的思源感到很困扰?

(A)滑稽(B)佝偻(C)强聒(D)容赦

答案:D。试试看,真的很难念。

7.为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佳燕依照国文老师的推荐,到图书馆借《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参考。请问佳燕应该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

(A)近体诗(B)词(C)曲(D)新诗

答案:B

8.慧禅创作了一首五言绝句投稿《东峰青年》,已知稿费是以每字5元来计算,请问慧禅一共可以获得多少稿费?

(A)100元(B)140元(C)200元(D)280元

答案:A。5言×4句×5元=100元。

9.信廷决定上高中后加入学校最热门的国乐社。请问他在社团里,可以学到哪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A)胡琴 (B)钢琴 (C)小提琴 (D)风琴

答案:A。认为B、C、D是国乐的请举手,教室后面有墙壁,手放下后自己去撞。

10.当贺毅写国文作业时,因为懒得翻课本,就直接拿有德的簿子来抄。在糊里糊涂照抄的情况下,请问下列哪一句话抄错了?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B)别号冰果室主人

(C)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与学者(D)曾参与戊戌变法

答案:B。有人念到大学了还会把饮冰室记成冰果室,所以不怪贺毅。

11.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鬟花黄

答案:D。A祭典礼服,B诸葛亮专用,C邋遢男专用。

12.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

(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

(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秤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

答案:C。A指子路,B指徽钦二帝,D指段誉他爸。

13.“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来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下列哪个选项?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答案:B

14.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 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 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 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A

1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下列哪个选项?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国问禁,入境问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答案:C

我的国文启蒙 篇7

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我的幸运在于中学时代是在淳朴的乡间度过,而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也宜于学习中文。

一九四零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近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什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名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

至于国文名师,则前后换了好几位。川大毕业的陈梦家先生,兼授国文和历史,戴着厚如酱油瓶底的眼镜,学问和口才都颇出众;另有一位国文老师,已忘其名,只记得仪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陈老师那么不修边幅,更记得他是北师大出身,师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陈先生,甚至溢于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有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旧学之好可以想见。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仪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够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有一次和同班的吴显恕读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余,对纷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请教戴老夫子,也带点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滔滔不绝,不但我们问的典故他如数家珍地详予解答,就连没有问的,他也一并加以讲解,令我们佩服之至。

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我不太喜欢这种文章,但感于双亲的谆谆指点,也就十分认真地学习。接下来是读《留侯论》,虽然也是以知性为主的议论文,却淋漓恣肆,兼具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动。再下来便是《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几篇。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父母教我这些,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曳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不过那时为我启蒙的,还应该一提二舅父孙有孚先生。那时我们是在悦来场的乡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里,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涛声日夜不断,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个山头,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亲经常在重庆城里办公,只有母亲带我住在乡下,教授古文这件事就由二舅父来接手。他比父亲要闲,旧学造诣也比较高,而且更加喜欢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倾向。

他为我讲了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一面捧着水烟筒,不时滋滋地抽吸,一面为我娓娓释义,哦哦诵读。他的乡音同于母亲,近于吴侬软语,纤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书不少,最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图动人的线装《聊斋志异》。二舅父和父亲那一代,认为这种书轻佻侧艳,只宜偶尔消遣,当然不会鼓励子弟去读。好在二舅父也不怎么反对,课余任我取阅,纵容我神游于人鬼之间。

后来父亲又找来《古文笔法百篇》和《幼学琼林》《东莱博议》之类,抽教了一些。长夏的午后,吃罢绿豆汤,父亲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细览他的《纲鉴易知录》,一面叹息盛衰之理,我则畅读旧小说,尤其耽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甚至《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包公案》《平山冷燕》等等也在闲观之列,但看得最入神也最仔细的,是《三国演义》,连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也读了好几遍。至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要到进了大学才认真阅读。当时初看《红楼梦》,只觉其婆婆妈妈,很不耐烦,竟半途而废。早在高中时代,我的英文已经颇有边境,可以自修《莎氏乐府本事》,甚至试译拜伦《海罗德公子游记》的片段。只怪我野心太大,头绪太多,所以读中国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

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井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范,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犹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情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俾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慨叹学生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话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什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位穷乡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

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也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当时中学生之间,流行的课外读物分为三类:即古典文学,尤其是旧小说;新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白话小说;翻译文学,尤其是帝俄与苏联的小说。三类之中,我对后面两类并不太热衷,一来因为我勤读英文,进步很快,准备日后直接欣赏原文,至少可读英译本;二来我对当时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学文体,多无好感,对一般新诗,尤其是普罗八股,实在看不上眼。

同班的吴显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书,常携来与我共赏,每遇奇文妙句,辄同声啧啧。有一次我们迷上了《西厢记》,爱不释手,甚至会趁下课的十分钟展卷共读,碰上空堂,更并坐在校园的石阶上,膝头摊开张生的苦恋,你一节,我一段,吟咏什么“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后来发现了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也激赏了一阵,并传观彼此抄下的佳句。

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近,习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兼采二舅父哦叹之音,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朝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驶,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涌唐宋。若是吟起更高古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晋书·王敦传》说王敦酒后,辄咏曹操这四句古诗。一边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作节拍,壶边尽缺。清朝的名诗人龚自珍有这么一首七绝:“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酒半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说的正是这种酒酣耳热,纵情朗吟,而四座共鸣的豪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感性的生命所在。只用今日的国语来读古诗或者默念,只恐永远难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前年十月,我在英国六个城市巡回诵诗。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译之后,我一定选一两首中国古诗,先读其英译,然后朗吟原文。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足见诗之朗诵具有超乎意义的感染性。

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篇8

先生姓徐, 名锦澄, 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 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 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 秃秃的, 亮亮的, 脸型却是方方的, 扁扁的, 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 银丝小镜框, 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 勾一个轮廓, 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 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 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 鼻尖有一些红, 像酒糟的, 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不时地吸溜着, 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 有板有眼有节奏, 也有时忘了吸溜, 走了板眼, 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 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 好像是在给谁穿孝, 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 余生也晚, 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 迈着八字步, 两眼望青天, 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 如果笑起来, 是狞笑, 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 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 三日一问, 五日一考, 不用功便被淘汰, 下午的课稀松, 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 学生们便不踊跃, 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 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 学生却个个都到了, 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 一部分从事午睡, 微发鼾声, 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 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 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 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 徐老先生之所以凶, 老是绷着脸, 老是开口就骂人, 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 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 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 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 题目尚未写完, 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 就在这吸溜之际,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 冷笑两声, 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 写完了当然还要讲, 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 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 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 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 吸溜一下鼻涕, 骂我一句, 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其中警句甚多, 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 也就没有再多说, 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那一次起, 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 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 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 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 有古文, 有白话, 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 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 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 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 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清通”、“尚可”、“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 一行一行地抹, 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 经他勾抹之后, 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 很灰心, 很觉得气短, 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 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儿, 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 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 冗长, 懈啦光唧的, 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 你再读读看, 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 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 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 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 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 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 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 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 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 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 不知他云游何处, 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 不禁的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选自《梁实秋怀人丛录》)

[赏析]

毛泽东的国文老师——汤增璧 篇9

一、汤增璧的革命与教育生平

清朝末年留学日本的汤增璧与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以及著名革命家宋教仁、黄兴等人交情甚笃, 是同盟会的创建人之一。身在日本的章太炎于1906年加入到同盟会中, 并受孙中山委托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章太炎的盛情邀请下, 汤增璧在《民报》编辑部担任校对, 不久后任编辑和副主编一职。1907年, 著名的《挽刘道一诗》被盛传是汤增璧代孙中山所写。《挽刘道一诗》是为哀悼被清政府杀害的革命志士刘道一。当时在日本东京的同盟会会员们听闻此噩耗, 立即在总部召开追悼会, 汤增璧为事务繁忙的孙中山代笔写下了这首悼诗。

1908年, 汤增璧联合与他一起在日本留学的江西籍同学, 在日本创立了《江西》一刊。该刊以宣传反帝反封建、推翻清王朝为己任。每期刊物出版之后, 都会被人通过各种方式秘密运至汤增璧老家江西于大街小巷散发。《江西》的革命思想内容不仅在江西的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间广泛传播, 而且有力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形势, 使清政府极为恐慌。1908年年末, 清政府请求日本有关部门查封《民报》编辑部。与此同时, 清政府策反同盟会成员汪公权, 并指使他在章太炎的茶水里下毒。由于同盟会发现及时, 清政府和汪公权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此次下毒事件, 使不少同盟会会员及民主革命人士有了归国与清政府面对面斗争的打算。1910年, 汤增璧从日本回国并参加了第二年的武昌起义, 后又到湖南长沙做多家刊物、报社的编辑工作。1912年, 黄兴在从广州赴武汉出任铁路督办的途中于长沙停留, 专门为与汤增璧重聚, 并邀请汤增璧为在汉口新创办的《国民日报》题写元旦贺诗。

汤增璧的文笔深受孙中山、黄兴的肯定与赏识。他淡泊名利、正直清高。作为同盟会的元老和与孙中山交往过甚的知名革命人士, 汤增璧在辛亥革命后并没有谋求一官半职, 也没有飞黄腾达, 因而在后来的国民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国民党不可能让这样一位学识渊博、文采奕奕的元老安然归隐, 而是盛邀汤增璧在国民政府中任职。1927年, 汤增璧任国民政府侨民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秘书。但汤增璧对蒋介石背叛革命极为愤慨, 对蒋介石嗤之以鼻。他毅然决定辞去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内部的一切职务, 献身民国教育事业, 坚持从教20年直至1948年辞世。从事教育工作期间, 汤增璧并非没有公职,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曾一度出任国史馆编辑和国民党中央党史编撰委员会委员, 专门负责编辑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革命先辈的史料。在汤增璧看来, 在教学之余出任上述公职并非对蒋介石集团趋炎附势, 而是为记录革命历史和教育革命后人做点实事。

二、汤增璧与毛泽东的师生情谊

汤增璧一生忠于革命, 忠于民国教育事业, 在他长达40余年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 最令他自豪的事情之一, 就是于1914年至1915年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而毛泽东在他的革命领袖成长过程中, 曾受过多位老师的教诲和帮助, 汤增璧就是鲜为人知却又对毛泽东影响极大的一位老师[2]15。

尽管接受汤增璧的国文教诲仅有一年时间, 但毛泽东一直铭记着汤增璧与他的师生情谊。1936年, 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时, 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往事。其中就特别提到了汤增璧对他的影响。斯诺的《西行漫记》详细记载了相关内容:毛泽东的政治观点和理想成形与完善于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从一位唐姓老师那里毛泽东经常可以借阅辛亥革命前夕曾产生重要革命意义的旧《民报》来看。毛泽东从那些报纸上第一次知晓了当年远在日本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革命活动, 他那时就觉得十分有趣。在一份旧《民报》上, 毛泽东读到一则中国学生结伴徒步旅行至西藏边境的故事。这个故事极大鼓舞了毛泽东, 但是他当时没有什么钱, 所以只能先在湖南境内旅行。在这里, 毛泽东向斯诺所说的唐姓老师实际上就是汤增璧。因为斯诺对中文语音中的“唐”与“汤”并不能明确区分, 所以在《西行漫记》里汤增璧就成了唐老师。

上述《西行漫记》中有关汤增璧的记载言简意赅、情真意浓,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第一, 毛泽东将他“政治观点和理想的成形与完善”一辞放在回忆汤增璧的内容中, 还突出了汤增璧给他看《民报》的细节。毛泽东通过《民报》将他的政治观点和理想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革命活动联系在一起, 足见汤增璧对毛泽东革命思想的影响。第二, 正是因为在汤增璧给他看的一份《民报》中有学生徒步旅行至西藏的故事, 才直接促使毛泽东于1917年暑假期间游学湖南五县, 并从中亲身了解到了社会的疾苦。第三, 毛泽东特别提到《民报》上报道学生旅行至西藏边境, 即现在的四川省康定县境内。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队伍确实经过了康定县。毛泽东所说的“给了我极大鼓舞”充分说明了汤增璧对他日后艰苦而光辉绚烂的革命事业的深刻影响以及毛泽东时隔20多年后依旧怀念恩师的情感。

除了《西行漫记》以外, 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也记载了汤增璧与毛泽东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例如在《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中, 李锐就记述道: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 国文老师在教书方面好像并不擅长, 很多学生对他都有质疑甚至反感, 但他曾经做过报纸的编辑。毛泽东经常到他的那位国文老师那里请教时局问题, 而不是请教国文。得到国文老师的教诲后, 毛泽东多次向质疑和反感国文老师的同学们说, 要看到他的长处, 要看重他在报社的工作及能力。在这段文献内容中, 那个国文老师就是汤增璧。由于汤增璧在登上讲台前一直从事的是报社校对及编辑工作, 因而教学经验缺乏是合情合理的。与很多同学不同, 毛泽东对这位缺乏教学经验的国文老师十分尊重, 懂得要去学习老师的办报能力及时局观点等长处。

汤增璧非常喜欢勤学好问、一身清苦还要心忧天下的毛泽东。汤增璧一年后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师岗位, 但仍然与毛泽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毛泽东需要的时候还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例如1917年汤增璧为毛泽东引见日本友人宫崎寅藏;1921年毛泽东通过汤增璧的关系获得江西萍乡县政府关于开办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的许可, 毛泽东通过这一合法渠道将工人们组织起来, 领导和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925年毛泽东任广州国民革命政府主办的《政治周刊》主编, 同在广州与孙中山一起工作的汤增璧经常与来访的毛泽东一起研究时局, 并多次欣然为《政治周刊》撰写专栏。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 毛泽东离开广州领导和发动秋收起义, 从此再未与汤增璧谋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汤增璧亲自致电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毛泽东, 向他表示祝贺, 毛泽东随即复电恩师表示感谢并表达期望恩师有机会再予赐教的愿望。1946年, 在美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下, 蒋介石罔顾民愿发动内战。汤增璧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做法, 提出坚持国共合作的主张。同年, 于南京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周恩来受毛泽东委托特地拜见汤增璧, 表达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对汤增璧坚持孙中山民主革命精神、反内战、反独裁的正义呼声。1948年, 在汤增璧因病弥留之际, 他对刘揆一说, 润之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全部希望, 可惜他再也不能见到润之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 毛泽东曾多次打听汤增璧及其后人的境况, 但因汤增璧临终前要求家人不得向外透露他与毛泽东的师生关系以免打扰毛泽东的工作, 所以未能获得有用的信息。直到毛泽东去世之后, 汤增璧的儿子汤钟琰才公开了此事, 让人们更加缅怀汤增璧的高风亮节及其与毛泽东的深厚师生情谊[3]3。

参考文献

[1]孙海林.湖南第一师范名人谱1903—1949[M].岳麓书院, 2003.

[2]周士钊.少年毛泽东的故事[M].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导学创意 篇10

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对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 课标要求:“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

本专题希望学生能通过专题学习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从而深切感受到人性美和人情美。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梁实秋的文章语言幽默风趣, 很吸引人。特别是对徐老师外貌、习惯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挖掘人物的精神闪光点, 并进一步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最后活学活用, 当堂训练, 让学生运用这些描写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 并进行朗读交流, 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重点·难点·疑点]

学习这篇散文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人物与散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往往是真实的, 在现实社会中是真有其人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置身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 故事情节往往前后是关联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故事往往是片段型的、松散型的, 前后有时并无内在联系;小说往往是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 而散文往往是以展现人物品格为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刻画的人物就具备以上特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 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3、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 性情暴躁, 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过程]

一.读文章, 理思路

这篇文章比较长, 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 就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而导学案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首先, 补充梁实秋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中的散文精品让学生读一读, 了解作者的散文风格;其次, 做导学案上的预习检测题, 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多读, 要求至少读三遍;最后, 思考“诱思导学”, 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把有疑惑的地方和不能确定答案的地方做上标记, 可以在下次的课堂上作为自己的学习重点来解决。

预习检测: (结合导学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补充: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文中出现的“像貌”一词, 这是过去的不规范的写法, 现在应写作“相貌”。

2、解释词语

惟妙惟肖:指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 非常逼真。

迎刃而解:比喻关键的问题解决了, 其他的有关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读文章, 知形象

1、自由朗读文章。确定这篇文章从总体上看, 刻画人物形象的有哪些段落?你认为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几段?

明确:2—11段都是描写“国文老师”的。

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二段。

2、找同学来把这最“生动”的一段朗读一遍, 其他同学认真听, 然后找同学来总结一下“国文先生”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二段, 老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并提出建议。

改正:“他的身材高大, ……鼻孔里常常藏着两筒清水鼻涕……。”应改为“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明确:讨论总结“国文老师”的特点:

相貌———古怪

习惯———不好

脾气———暴躁

徐先生的确爱骂人, 就连梁实秋先生都挨过骂, 还被骂出了“警句”。让学生找到这一节, 把描写徐老骂人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 边读边想象体会)

3、“吸溜一下鼻涕, 骂一句, 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生动的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可以想见当时的徐老师是气愤异常, 那么是不是从那以后徐老师对于这样一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学生就恨之入骨, 弃之不顾了呢?

明确:不是。

问:原文又是怎样说的呢?

明确:“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 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4、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手”, “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而作者所说的“收益最多”, 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第八段, 徐先生选辑教材的方法独到。

“有古文, 有白话, 新旧兼收, 难得的开通。使我对国文的兴趣提高了不少。” (这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 也不乏时代气息。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 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第九段, 徐先生善于诵读。 (学生齐读此段)

“朗读可很有意思, ……他念得有腔有调, 有板有眼, 有情感, 有气势, 有抑扬顿挫, 我们听了之后, 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思的一半了。”

(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读课文语言的理解, 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 要读得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许多感悟。)

第十段, 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改作文都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 徐先生追求的是简洁、硬朗的文风, “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 剩下的全是筋骨”。作者说“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 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 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 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先生的教诲”。

第十一段,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技巧。 (齐声朗读十一段)

小到用字、开篇、说理, 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 徐先生都一一传授, 使“我”“至今受用”。 (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写作来说, 依然具有指导性。)

5、分析到这里, 学生对徐老师应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你认为徐老师除了“相貌古怪, 脾气暴躁, 行为不好”之外, 还有那些特点?更确切地说徐老师具备哪些品质?

明确: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 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至此, 徐老师的形象鲜明的凸现出来:

徐老师是一位相貌古怪、习惯不好、脾气暴躁, 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6、总结回答“诱思导学”的第2题: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主要追述了徐老师哪些方面的事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叙写了徐老师的形貌神态;爱骂人的个性;自己选辑教材, 朗诵课文;给“我”改作文;教“我”作文的技巧。

徐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 使“我”受益最多, 至今不能忘怀, 感激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读文章, 习手法

1、分组讨论: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 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刻画的呢?

(导学案的“诱思导学”第3题———本文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调刻画了自己敬仰的恩师徐老师的形象。人物个性鲜明, 呼之欲出,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请思考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明确:⑴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惯、暴躁脾气, 到后来的敬业爱生, 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 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衬, 正所谓“瑕不掩瑜”。

⑵“国文老师”的形象之所以能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 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征, 进行细腻描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 那秃秃亮亮的肩头, 那方方扁扁的脸形, 那总是耸得高高得肩头, 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 那油渍斑斓的长袍……寥寥几笔, 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家。

四.读文章, 悟深情

(读第一段回答导学案“诱思导学”的第1题)

本文开头说徐锦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 使我受益也最多, 我至今不能忘记他”。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徐锦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他的外貌非常丑陋, 习惯又非常独特, 脾气还非常暴躁;说他“使我受益也最多”是因为徐老师对“我”特别关心, 对“我”的作文不但详批, 而且还面批, 他还特别传授给“我”很多作文的技巧, 使“我”受用终身。

这一段言简意赅, 在结构上, 总起全文;从内容上,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体会作者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

[反思与强化]

拓展训练:

想让人物鲜明生动, 呼之欲出, 就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特征, 进行细腻描画。

练习:猜一猜“他” (“她”) 是谁?

用100字左右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 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 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

上一篇:行为和结构下一篇:推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