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特色大学

2024-05-02

高水平特色大学(精选十篇)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1

作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起源, 创建于1909年的河南理工大学擎起服务国家采矿业技术进步的大旗, 开中国近代能源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 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步入文明时代的见证, 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

走进新时代, 站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省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高校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奋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 让百年学府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出彩, 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的执着追求。

面对学校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刻, 河南理工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能力时, 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10余年的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二是学校相对迅速发展起来以后, 进入重内涵和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面临更多新的难题;三是学校进入河南省和原煤炭行业高校相对前列以后, 发展目标和参照系的选择, 面临的人才、市场和政府等办学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河南理工大学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办学定位是前提。办学定位是大学的发展起点, 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只有定位准确, 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创造核心优势。作为立足河南、服务地矿的地方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将要建成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为:整体办学实力河南领先、全国一流, 建成2~3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 进入国家同类院校的前列。

学科建设是龙头。判断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上只有打造一定数量的学科高峰, 形成高层次学科平台, 组建有影响的学科团队, 才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地矿特色鲜明, 瓦斯地质、煤层气抽采研究全国领先, 采矿、测量、信息与控制、机械、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上, 河南理工大学将致力于打造以优势学科为核心, 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优势学科群, 形成品牌特色, 为安全、矿业学科建设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而努力。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关键。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对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作为区域、行业特色型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激发科研活力, 以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标志性国家级科研成果, 成为区域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服务方面, 学校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提升服务行业、“四个河南”建设能力, 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根本。高等学校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河南理工大学将积极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进一步把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支撑点,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教师队伍是支撑。教师队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创造主体和重要支撑。没有一流的教师, 不可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 是学校的金色“名片”。河南理工大学将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名师、名家、名人以及教学、科研、服务团队, 实现院士人选、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的突破。

大学文化是灵魂。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向上的大学精神是学校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是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无形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实施“文化兴校”战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实践, 潜心培育“好学力行”的校园风气, 铸就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精神家园。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2

关键词:桥头堡;高水平大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7-01

一 “桥头堡”战略的内涵与进展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港口的性质、运输线路的便捷和政府部门的定位是确定桥头堡的主要依据;融国际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中心,是桥头堡的主要功能定位。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从调整完善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作出了“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大部署。这是国家对云南发展的定位,不仅关系云南省的开放,而且是涉及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问题。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目的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建通道,建设我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二是建平台,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提升西部大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带动西部发展;三是建基地,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建窗口,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窗口。“桥头堡”战略的具体内容还涉及交通运输电力网络、金融支撑体系、基层组织和民族团结等方面。

二、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1、要求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

云南省内普通高校经管类大学的区域性特色不明显,对外开放的各类人才中,对东南亚南亚的经济贸易及商务知识的积累需要加强;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基本状况,政治法律、经济贸易与投资、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系统的了解,适应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要求大学的课程建设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云南省各高校在区域性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上,同样是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的地方有:对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加强对东南亚、南亚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区域合作等东南亚、南亚课程体系;教师专业背景集中于理论研究,需要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从事经济与贸易的实践经验,驾驭相关课程。

3、要求大学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东南亚、南亚”课程

开设体现区域性特色的东南亚、南亚系列微型课程和语言课程,以“东南亚、南亚商务环境概论”为核心课程,开设: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与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南亚国家联盟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印关系与区域合作等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东南亚、南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打下基础。

三、“桥头堡”战略对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作用

“桥头堡”战略对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背景

桥头堡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迅速发展,贸易快速增长,投资日益活跃,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平均增长率高达27%,年贸易额突破了20130亿美元;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3.2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7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市场。“桥头堡”战略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作用

(1)“桥头堡”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力资源的建设,“桥头堡”建设过程就是人才战略实施过程,而人才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讲离不开大学的人才培养。因此,“桥头堡”建设教育必须先行,“桥头堡”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推动作用明显。

(2)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桥头堡”战略对云南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的教育只有与国际化接轨才可能加快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学校自身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步伐,从这个角度上讲,要实现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在桥头堡建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然要推进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3、东盟国家的经济较快速度增长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

(1)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技能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3

作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创建于1909年的河南理工大学擎起服务国家采矿业技术进步的大旗,开中国近代能源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步入文明时代的见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

走进新时代,站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省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高校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让百年学府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出彩,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的执着追求。

面对学校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刻,河南理工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能力时,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10余年的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二是学校相对迅速发展起来以后,进入重内涵和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面临更多新的难题;三是学校进入河南省和原煤炭行业高校相对前列以后,发展目标和参照系的选择,面临的人才、市场和政府等办学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河南理工大学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办学定位是前提。办学定位是大学的发展起点,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创造核心优势。作为立足河南、服务地矿的地方院校,河南理工大学将要建成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为:整体办学实力河南领先、全国一流,建成2~3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进入国家同类院校的前列。

学科建设是龙头。判断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上只有打造一定数量的学科高峰,形成高层次学科平台,组建有影响的学科团队,才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瓦斯地质、煤层气抽采研究全国领先,采矿、测量、信息与控制、机械、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上,河南理工大学将致力于打造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优势学科群,形成品牌特色,为安全、矿业学科建设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而努力。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关键。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对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作为区域、行业特色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激发科研活力,以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标志性国家级科研成果,成为区域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行业、“四个河南”建设能力,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根本。高等学校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河南理工大学将积极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进一步把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支撑点,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教师队伍是支撑。教师队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创造主体和重要支撑。没有一流的教师,不可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是学校的金色“名片”。河南理工大学将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名师、名家、名人以及教学、科研、服务团队,实现院士人选、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的突破。

大学文化是灵魂。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向上的大学精神是学校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无形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潜心培育“好学力行”的校园风气,铸就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精神家园。

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当代中国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最近十年间,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相比, 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仅需要若干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也需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培养大批优秀和拔尖创新人才, 是我们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北京交通大学至今已走过了112年的办学历程, 是一所典型的具有行业背景、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学校长期以来隶属铁道部管理, 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 划转后, 学校在办学定位和方向上经过反复研讨, 确立了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发展战略, 即把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以信息与管理学科为优势, 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大批优秀和拔尖创新人才,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更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和历史使命。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和优势取胜的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多年行业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学科、平台和人才优势, 在新的历史和体制条件下, 着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行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

一、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培养大批优秀和部分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特色大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高水平特色大学要获得新的发展, 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 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与时俱进,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满足新的需求。

高水平特色大学首先要支撑行业的发展, 它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意义就是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113年前, 中国出现了北京交大、西南交大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中国矿大 (焦作路矿学堂) 这样一批最早的工科院校, 就是今天一批行业型大学的前身。这些工科院校引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 培养出早期的工业人才, 中国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当前, 中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期。客运专线即高速铁路建设、货运方面的重载运输, 原有线路技术装备的提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都非常大, 可以说世界轨道交通最大的市场和需求都在中国。党中央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加大铁路建设的投入, 将以世界铁路5大关键前沿技术为起点, 不但需要高速、重载、安全和信息化等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更需要打造中国品牌。建设好这些“百年工程”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就是创新型人才的严重不足, 因此, 需要高水平特色大学为行业培养大批优秀和拔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来支撑当前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未来的安全、高效运营, 进而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科学昌明。

高水平特色大学在与时俱进、支撑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同时又不失其本, 一是要走出象牙塔, 二是不能丢掉象牙塔。大学要走出象牙塔, 要通过科研开发来建功立业, 要培养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 但是大学也不能丢掉象牙塔。大学的发展规律要求大学必须坚持理想、坚持追求。大学校园要能容人, 大学要志存高远, 要有大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要有远大的目标, 在支撑企业发展的同时, 要在战略方面超前于企业, 逐步从当前支撑行业发展的角色逐渐转换为引领行业发展;必须坚持着眼于未来的大学精神, 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由教育体现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 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认识和各种技能, 培养学生成才, 更应帮助学生不断实现自我,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成人, 使其能够面向未来。高水平特色大学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 并且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未来的需要, 这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基本特征

高水平特色大学质量观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 这是一种发展的质量观。其质量观念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以及办学指导思想和特色优势等教育的重要要素中, 并依此指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 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全面素质教育。

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均被包含其中。相对于个体在现实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整合而成的外显能力来说, 素质是个体更为稳定的内在品质, 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水平。因此, 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的就业素质、谋生素质, 而是作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不仅是学生现时的或将来某一个时期的需要, 而是学生终生受用的素质养成;不仅发展智力, 更要突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 更要培养学生成人,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

2.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要体现多元化。

由于国家与社会、行业与市场等需求主体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 学生与家长对学习需求的个性化, 学校与教师对学术性、知识性要求的多样化, 决定了高等教育需要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而不能是传统的单一性规格定位,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期望。对高水平特色大学而言, 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 不仅要培养少数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 更多地还要培养各类大批工程型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要, 还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 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目标要求, 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行业一般性科技及管理工作, 还应具备创新的潜质、发展的潜质、甚至行业领军的潜质。

3. 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达成各种外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的同时, 必须把促成学生的自身发展作为核心。人才培养是对学生的培养, 只有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努力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 使教育过程更加富有弹性与柔性, 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空间,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奋发成才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并为其终身发展和实现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 这样的人才培养才是合乎教育规律的。

4. 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要体现学科发展。

高水平特色大学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 就是大批工程型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也是一流大学内涵中存在的一种永恒的价值诉求, 也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对高水平特色大学而言, 办学特色鲜明与否是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要依托于历史积淀的行业学科实力, 依托于代代传承的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独特优势, 依托于长期从事的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的实力, 而这些也是综合性等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因此, 高水平特色大学不但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更应该体现学科发展, 突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紧紧地围绕人才培养开展,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使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三、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1. 树立全球意识, 做好学科专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高水平特色大学应以自身优势为基础, 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 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变化、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等不断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调整, 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北京交通大学按照“突出信息学科优势, 保持现代交通特色, 加强工学门类领域, 加速社会急需专业建设”的思路,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面向学科前沿, 进一步梳理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发挥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示范作用, 在人才和资源方面的汇聚作用, 在专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真正实现“强优势、有特色、入主流、占前沿”。目前, 在优势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特色学科建设带动下, 学校本科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41个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工、管为主体, 工、管、经、理、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专业结构和布局。其中, 通信工程、交通运输类、经济管理类等10个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 明确目标定位, 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水平特色大学要在深入挖掘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 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规格定位, 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提出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这一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 培养具备健全人格,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强, 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材。同时, 在整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 突出优势与特色。如:“思源班”等实验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复合型与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 (专业) 以及在国内高校中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 (专业) , 要保持领先地位, 发挥示范作用, 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人才;铁路特色专业要适应轨道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 培养具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潜质的行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等等。形成了拔尖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等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达到上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实现使学生的总体品质达到“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 成为具备创新潜质的人才,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 从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整体设计, 强化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构建了课内外相结合的4年不断线的科研训练体系, 突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保持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

3. 创新培育过程, 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模式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关键。高水平特色大学要把基于研究和探索的创新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推行因材施教、按类教学、分级教学、联合培养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 强调“探索”、强调“质疑”、强调“努力拼搏、敢为人先”,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激发学生的活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校以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核心, 创新培育过程。第一,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为龙头, 针对继续深造、就业、出国学习等不同流向的学生, 设计相应的出口, 探索按类教学、分级教学、主辅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如多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以“思源班”为载体, 研究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了“三位一体”的导师制、“科学思维训练-研究性教与学-科研创新实践”的培养方法、“多次选择”的管理机制, 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第二, 在全校层面着力推进“四个重要环节”的改革与建设。①推进重要基础课程分级教学。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了大学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方案, 加大了课外学习要求, 突出了对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训练。②推进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全校主干课程全部实行小班授课, 采用研究性教学。③推进科学研究方法论系列课程建设。各专业新培养计划中全面设置了专业导论、科技文献检索和学科 (专业) 研究方法论等核心课程, 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④推进科研训练体系实施。构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 完善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运行机制。

4. 科研促进教学,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

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水平特色大学要以行业科技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深化产学研合作,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积极将最新科技前沿技术引入教学内容, 依靠先进科技成果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主要从四个层面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一是每年投资1千余万元着力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验条件。如, 学校依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1个部市级重点实验室, 建设了“土木工程”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工程”等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以及一批与轨道交通发展同步的校内特色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二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实验平台自主开发。学校以项目拉动, 研制了一批科研教学兼顾、独具轨道交通特色的实验系统, 为学生开设专业综合实验和自主创新实验。如, 利用“轨道交通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网”、“青藏铁路GSM-R系统”等最先进的研究成果, 完善了光纤通信等实验平台。三是加强与行业联合共建实验室, 提升科研与教学水平。如, 学校与铁路企业联合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16通道随机加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载荷识别实验系统, 与铁道部共同建成国内第一个“铁道部GSM-R实验室”, 其紧密契合科技前沿和工程需求的实验项目和内容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四是致力于通过加强与行业研究机构合作、与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 促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 在技术研究、科技咨询、人才培训方面发挥作用。目前, 学校已与铁道部及各铁路局签署8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铁路龙头企业、研究院签署23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签署20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地铁运营公司、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等上百家企业以及部分铁路建立了长期实训实习合作关系, 形成了35个稳定的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 建立机制政策, 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水平特色大学应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规章制度,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 促进学的自主性与教的创造性的和谐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创新潜能, 保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水平大学的学风校风建设 篇5

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具有特别的约束力。

校风对一所高水平大学、对师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1)校风对一所学校而言,是其整体形象的综合反映。

校风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后,作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各自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它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方向和精神风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状况如何,校风就是最好的集中体现。校风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惯性。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校风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其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个体的行为和作风从“无序”逐渐变为“有序”,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校风的要求,又反过来促进或推动校风的巩固。所以说,校风一旦形成,极难改变,无论是良好的或是不好的概莫能外。校风体现了一所学校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内涵。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育人环境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一致,其校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也要体现其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就这一点而言,高等学校因为特殊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个性更加鲜明。例如,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牛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虽然都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校风,这就是由他们各自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我们反观现实中的一些所谓“薄弱”学校,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形成“独特”的不良校风,积重难返、不易逆转所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风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对良好校风的培育自当给予极大的关注。

(2)校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校风是学校成员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行为倾向和精神风貌。

它既是群体行为的总凝练和总概括,又反过来给校园个体人格的社会化提供

模式和参照系,并为这些行为模式的实施提供群体鉴别与评价的道德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校风特别是教风必然对本校教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无形中形成相应的要求和影响,这就是具有优良校风的名校往往都拥有一个名师群体,容易造就名师的原因。名校造名师、名师促名校。

(3)校风对学生而言,对其提高全面素质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校风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对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用。学生在校风尤其是优良校风的影响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生活过程中,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样养成的良好素质,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将会终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其次,校风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能以潜移默化的方里互一尽式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三,校风作为一种“文化效应场”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影响较之对教师的影响更大,校风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学生个体起着熏陶和渗透作用。学生在这一“文化效应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群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进而促进校风尤其是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4)优良校风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熏陶、趋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校风作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风尚,通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这种作用是在成员本人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发生的,因此往往也是最难抵御和防范的,日积月累,最后呈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毕业生,都从本校的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身受益,铭志不忘呢?这是因为校风和学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而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 着类似现象,无论理想抱负、价值观念,还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各人都受到群体互动和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的多数人的一致态度,能引导学校成员在良好的气氛中趋向群体认同,促使成员注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克服不良习气和散漫作风。良好的校风,对先进的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对后进的是一种感召和鞭策。

第二,感召、促进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前人创建,后人继承和不断发展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优秀分子的模范作用和前辈学长的榜样作用,通过学校群体内部的感染作用,将会汇成一股巨大而持久的感染力,引人向上,催人奋进。风气的力量,古人早有称道:“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足见良好风气的教化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有上进心,有荣誉感,只要注意引导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形成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校园里将会出现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风气,为大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这个环境中,正气占绝对优势,不正之风受到谴责和抵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荣誉感,对大学生成长将会起到无形的促进作 用。同时学校风气的好坏又会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调节、约束作用。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一旦形成,好像“模范”一样,为人们所共同遵守,自觉维护,约束自己的言行;少数沾染不良风气的学生,将会受到正确舆论的谴责。校风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强化集体意识。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作用受到校风的深刻影响。同时,要求个体接受校纪的规范,融化于校风之中,同化为行为,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2)良好校风有利于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们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要经常评价监督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校风要求与规范,变他律为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良好的校风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事做起。良好的校风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等。坚决杜绝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严重败坏学风的现象。因此,优良的校风,反过来又塑造了良好的学校群体形象。总之,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而长效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同一所学校尤其是校风优良的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风及其作用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概言之,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具体说来,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学风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风范,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不良校园氛围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后天的成长,《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居”,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学风,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引导实践、形成氛围、明确方向、鉴别真伪等。对学风的诸多功能加以归纳和概括,其最主要的功能应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导向,二是辐射。

1.学风的导向功能。导向就是引导方向、指明方向。学风具有导向功能,是因为学风会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褒贬倾向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实践朝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去关注、去努力。学风的这种导向功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从个人来讲,当他确认并坚信某种学风是正确的、有效的之后,这种学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就转化为他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比较牢固的行为定势,他就会自觉自愿地以此种学风的原则和要求去规范行为并付诸实践。在这里,学风起到了导向作用。其二,从社会环境氛围来看,当一种学风为社会所倡导和赞颂并形成为浓重的舆论氛围时,这种学风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起到一种指引作用,它在客观上就会向人们提出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么做的要求。应当这样做,是提倡和鼓励;不应当那么做,是束缚和制约。无论是提倡、鼓励,还是束缚、制约,都是一种引导。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6

一、凝聚发展共识,做好顶层设计

2012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志着合格本科院校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综合性本科的转型。之后,我们开始思考学校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在这一关键时期,教育部提出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我们认为,许昌学院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契合了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思想,也契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

2014年,徐济超副省长先后两次到学校调研转型发展工作,提出许昌学院要打造“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省市要共同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品牌示范性应用型大学。这一要求,为学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成为学校完善办学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转型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上,我们确定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办学定位,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个定位和目标,在顶层设计上我们突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符合”。

“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建设“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培养“立地顶天”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讲,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仅仅培养纯粹技能性、岗位指向较为单一的技术人员,而是要培养既掌握系统知识体系,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科建设上,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以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科技创新上,坚持校企协同创新,突出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两个符合”:一是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高质量的学科专业支撑,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较强的服务发展能力,要体现大学使命,彰显大学职能。二是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坚持立足地方办学,服务地方发展,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就是“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办学的发展之路,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着力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办学定位的“地方性”;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的发展之路,积极创建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成立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创新型行业学院,增强办学活力,突出办学定位的“服务性”。

二、争取政府支持,寻求企业合作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尤其在学校转型发展初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时候,要想真正融入地方办学,政府的大力引导、政策支持和强力推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学校的转型发展不可能取得这么明显的成效,至少不会如此顺利。

2013年12月5日,许昌市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助推许昌学院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学校与许继集团等30余家地方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启动了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市政府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学校整合许昌卫校成立了医学院,还把许昌市中心医院等许昌最好的三家医院作为许昌学院附属医院,加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2014年11月22日,许昌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支持学校转型工作:五年内要再投入1.3亿元,支持学校转型发展,还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行业学院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政策倾斜。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初步构建起了“市场导向、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社会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紧贴区域产业,打造专业集群

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专业群,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是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

学校坚持“以工学商学为主、文理支撑、多科协调、强化应用、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围绕许昌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途径,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先后停招了一批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专业,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和拓展,凝练方向,突出特色,培育集群。

目前,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90%的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28个,理工为主的专业格局基本形成,机电信息、土建园林、生物食品、能源材料、医药卫生、文化传媒、管理经济等专业群初步形成。

四、内培外引结合,壮大“双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积极调整思路,通过内培外引,努力打造一支由“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锻炼。比如,学校规定,对取得行业职业资格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促成了教师主动要求到一线锻炼和服务的良好局面。

学校积极推进校地人才双向交流,2014年开始,与许昌市共同实施了“双百工程”,计划5年内从许昌市聘请100名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派出100名干部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每年各选派20人左右。

一年来,27名兼职教授到学校授课、讲座232节,指导课程建设45项,指导青年教师156人,指导毕业生27人。20名外派挂职人员到地方和企业开展理论培训83讲,参与管理咨询275次,联系开展技术服务76次。双方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研发、技术攻关141项,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2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34个,实习实训基地32个,安排学生实习实训5755人次。

“双百工程”架起了校地合作的“立交桥”,把地方、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人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促进了“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促进了校地、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进一出”,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多方共赢。“双百工程”已被列入河南省2014年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

五、深化开放办学,校企合作育人

为增强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学校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和电梯学院,路桥学院、汽车学院、钧瓷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等行业学院的组建工作也在加紧推进。行业学院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桥头堡”,在学校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通过成立行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特色课程教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比如,瑞贝卡学院与瑞贝卡集团合作编写了10门课程讲义,全面推行了模块化教学。

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

六、校政校企联手,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持续支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学校面向区域重点产业,首批与企业合作成立了9个协同创新中心。许昌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连续投入5年,学校进行1∶1配套,也就是5年内要共同投入1亿元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在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食品检测试剂盒、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低空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批研发成果被企业投入生产或即将投入生产。2014年,全校教师申请专利221项,一年申请的专利超过了以前十年的总和。

学校还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成立了42个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年,学生先后获得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在201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了1项特等奖和2项金奖。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学院,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以“双百工程”为平台,深入实施校地人才共建,全力推进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以行业学院为基础,深入推动与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和文化服务能力。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构建起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和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7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2015年7月23日, 河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决定从2015年开始启动我省高校分类发展计划, 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7~10所特色骨干大学、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0所左右品牌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何为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我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未来将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管理。那么, 什么是高水平大学呢?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教育弱则国家弱, 教育强则国家强。综观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无论大小, 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强国, 都或多或少拥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按照笔者的理解, 所谓高水平大学就是国内一流、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型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实施的“985工程”大学 (共39所) 的建设目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 在本文中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同等意义的范畴。

什么是特色骨干大学?笔者认为, 所谓特色骨干大学是指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高水平的行业性特色大学。2011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3所部属大学所共同组建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 就是一个典型的特色骨干大学联盟。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高等教育资源大省, 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我省决定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和7~10所特色骨干大学, 正是基于省情做出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积淀和高投入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但也有少数例外, 如香港科技大学仅有20余年的办学历程就已经成为世界知名高校。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呢?

其一, 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竞争, 不管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还是高科技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但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离不开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培养。以美国为例, 美国只有3.1亿人, 却拥有4724所高校, 其中, 本科院校就达3039所。在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学中, 美国的大学就占了约60%。香港地区虽然仅有700万人, 却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我省目前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 离开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是难以想象的。

其二, 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亟待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我省129所普通高校中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 这与我省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就全国而言, 截止到目前,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 其中“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分别为39所和112所, 平均每65所普通高校中有1所“985工程”大学、每22所普通高校中有1所“211工程”大学。如果按此比例, 河南省应有2所“985工程”大学和5所“211工程”大学。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 我省应有“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分别为3所和8所。可见, 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高水平大学严重稀缺。

其三, 我省普通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少特色骨干大学。目前, 在我省50多所本科院校中, 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和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不少高校的管理者在办学目标定位上贪大求全, 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 导致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过多过滥, 致使不少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 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比如, 我省本科院校设置英语专业的有44所高校, 开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同为40所, 开设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的分别为38所和34所, 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有19所, 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8所, 开设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的有16所。同质化导致大而全的办学定位, 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 也纷纷办起了文学院、法学院等, 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这种办学定位的错位和贪大求全, 致使这些原来以理工见长的大学失去了办学特色。

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那么, 河南省应该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呢?

首先,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积极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也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的必然选择, 师资力量是建设一流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的关键。

2015年10月, 国务院开始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乘此东风, 我省应从“十三五”规划开始, 把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按照国家一流、世界知名大学的标准进行建设。

其次, 明晰办学目标定位, 积极推进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办学定位涉及大学特色学科建设, 事实上, 不少世界一流大学诸如普林斯顿大学 (0.79万人)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0.2万人) 等在校生规模并不算大, 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袖珍大学,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 根据我们的省情, 从“十三五”计划开始, 我省应积极引导省内高校明晰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 控制盲目的贪大求全, 以服务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 重点培育与我省优势产业相关的特色骨干大学, 经过15年到30年的建设, 使这些特色骨干大学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再次, 积极培育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特色骨干大学) 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 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和特色骨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综观国内外的世界一流大学, 即使是综合性大学也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世界一流, 都有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如芝加哥大学自1970年至今共有12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45年内独占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经济学研究的鳌头。因此, 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应以本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为突破点, 采取重点培育举措, 力争把这些重点或优势学科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科, 从而提升本校的办学层次和知名度。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8

第三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暨共建工作座谈会12月19日在西安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 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希指出,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 与相应行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今后要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办学的道路, 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希强调, 加紧构建和不断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必须统筹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统筹好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大力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二是要统筹好高水平大学和其他院校的协调发展, 支持一部分学校先发展起来, 然后实现共同发展;三是要统筹好中央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协调发展, 中央部门应投入更多精力关注、指导、扶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四是要统筹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要继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协调处理好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学术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五是统筹好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及中外合作举办的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高水平特色大学 篇9

邵荣:好的。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 建有建军东路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

学校于1996年5月由盐城工业专科学校与盐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盐城工业专科学校 (始名盐城工学院) 创建于1958年, 1986年成为全国建材类3所示范性高等工业专科学校之一;盐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5年。2000年, 创建于1964年的盐城会计学校并入盐城工学院。

半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盐城工学院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的校训, 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 围绕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 形成了以工为主, 工、经、管、文、理、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 64个本科专业, 面向全国31个省 (市、自治区) 招生, 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500多人、联合及全程培养研究生161人。学校占地面积2266亩, 校舍建筑面积57.17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16.35亿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藏书170多万册。《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 专任教师1200多人, 其中“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人、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465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博士415人 (含在读) ,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聘请特聘教授12人, 聘请兼职教授180多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20多人, 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2人。学校与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99名教师受聘研究生导师。

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 (类) ;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9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含建设点) 、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生代表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交叉创新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金奖。校“梦之声”合唱团屡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2011年2月应邀赴维也纳参加“中奥建交40周年金色大厅庆典音乐会”演出, 2015年2月荣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毕业生考研率达12%以上,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多次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建材行业和地方发展需要, 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拥有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 学校科技查新工作站为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 建有江苏高校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拥有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产品快速设计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 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3个校级科技服务平台。

2013年、2014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9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4项, 省部级项目187项, 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24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35项;获批省级以上奖励17项, 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86篇, 获授权各类专利197件, 其中发明专利48件。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等3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底特律大学举办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与加拿大蒙克顿大学联合培养硕士, 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韩国江陵原州大学、韩国国民大学合作开展校际交流项目。

学校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记者:盐城工学院是如何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以工为主, 打造建材特色的?

邵荣:我校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努力打造建材特色的。

1981年盐城工学院就确定了“面向行业, 以培养建材专业人才为主”的办学定位。1986年学校当选中国建材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是全国建材类3所示范性高等工业专科学校之一、江苏唯一的以建材及其装备为学科专业特色的高校。近年来, 学校适应建材行业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重大科技需求, 与行业、企业主动对接, 加大对行业共性需求、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的力度, 推动产学研合作走向纵深, 取得明显成效。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加快推进, 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技术改造等重要任务, 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产业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趋势。学校抓住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和绿色建筑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的新要求, 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组织科研力量, 在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研发方面取得可喜成果。近年来, 我校承担了省经信委30%的项目, 成为省经信委墙体材料革新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之一, 承担的“红外反射涂料的研究与开发”、“淤泥烧结砖的研究与开发”等两个项目已实现产业化, 开发的“节能淤泥烧结砖”、“节能粉煤灰建筑砌块”、“红外反射涂料”等产品被列入“江苏省建设科技新产品”推广项目。

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转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 学校整合环境、化工、材料、机械、电气等学科科研团队, 围绕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与行业、企业共同承担国家、省建材行业项目77项, 承担建材企业技术改造成成果转化320项, 在12项行业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许琦教授独创凹凸棒土基脱硝催化剂复合载体, 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 填补国内空白。倪文龙教授2007年起与江苏鹏飞集团合作的“大型水泥煅烧关键节能技术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实现4项国内技术首创, 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2011年企业年产值达22亿元, 比2006年翻了4倍。吴其胜教授研制的“高效多功能水泥及矿渣助磨剂”有效降低能耗10%以上, 解决了美国格雷斯、希普、瑞士西卡等水泥外加剂公司对该技术的垄断。

面对建材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 学校充分发挥材料、机械、化工等省级重点学科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积极与建材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为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科研平台, 设立开放基金, 共同承担项目, 开展技术攻关, 促进了建材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学校坚持“建材为主, 行业至上, 立足江苏, 服务全国”的办学思想, 为建材行业培养了1万多名工程技术人才, 江苏省建材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领导、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有70%是我校毕业生。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36人, 有我校校友12人;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14人, 有我校校友2人;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机械分会会长和副会长19人, 有我校校友10人, 另外, 我校有3位教授受聘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为支撑和推动江苏建材行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 学校还积极为建材行业培训在职专业技术人才。从1983年开始, 我校就与国家建材局合作举办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2006年起, 与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江苏省建材工业协会、江苏省司法局合作培训建材行业技术骨干3000多名。目前, 是江苏建材系统人员培训定点单位, 是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国玻璃有限公司指定的“高级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 与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国家建材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 面向全国建材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训, 一年来已培训513人次企业技术骨干。

记者:请介绍盐城工学院牵头成立的“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情况。

邵荣:“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 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我校牵头成立的“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获得江苏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 2014年获得江苏省第二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点。中心由盐城工学院牵头, 盐城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紫光吉地达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中心以主要研究建材制造过程中烟气污染治理、节能和固废资源化中的科学技术及环保装备问题。多年来, 盐城工学院与建材环保行业以及协同体高校、研究院和企业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初步搭建起由盐城市人民政府直接参与, 汇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 依托盐城环保产业园及其骨干企业的, 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合作创新体系。

与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安徽大学等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加强了人才与信息交流, 合作申报各类重大课题, 实现了多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

与国内仅有的两大建材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签定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盐城亭湖高新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江苏省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为盐城市国家级“环保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与环保产业园骨干企业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紫光吉地达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国家级节能环保机械公共技术平台”、“国家建材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环保分中心”、“江苏省新型环保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江苏省烟气脱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研发平台。围绕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节能粉磨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联合创新工作, 取得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研发成果。

高水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篇10

这些做法在多年来的实际教学中证明是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 也是比较符合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 但有一些问题也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 理论教学的工程问题。学校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 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着力于培养系统掌握产业过程的特色本科毕业学生, 这就要求要深入开展工程基础教学, 进行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使学生具有独立承担项目的部分研究、设计工作的能力, 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2]

第二, 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问题。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和实践教学的场地。 (1) 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实践环节的衔接和与市场产品的脱离。目前的实践教学缺乏应用实际, 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科专业知识操作过重。做实验的时候, 有些学生总是很慢, 常常最后完成, 其实这并不表明他们特别认真细心, 反而说明他们实验前没有全面预习, 实验中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另外实验教学内容很多年来很少有改革创新, 导致内容陈旧, 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而实验课程教师也不愿意去思考和企业要求相关的实验项目, 固守不变的实验项目, 自己教学会很轻松。 (2) 工程实践的教师匮乏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很强的教师指导下, 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整体实验教师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 实践教学教师的年度培训人员比例占理论课程教师年度培训比例的1/5, 然而实验室教师却通常不能有机会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一方面由于校内培训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 另一方面实验课程开课之后, 实验教师常常忙于实验课程的教学, 而没有时间参加校外的相关业务技能的专题培训。结果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流于形式, 校内培训没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实验教师的水平。其直接后果是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增长, 从而使实验教师不堪重负, 最终导致实验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3) 实验室缺乏问题。从多年的实际专业招生情况来看, 二本新进专业已从过去的一到二个专业增加至目前的三到四个专业, 甚至更多个专业。但专业实验室仍只有原来的一些, 没有相应的根据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室的接受能力已至饱和。这导致实验室资源紧张, 上节课的实验课还未结束, 下节课上实验课的学生已涌入实验室, 结果是学生不得不草草了事结束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做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 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应有的技能, 又导致实验教师管理的难度加大, 尤其在对实验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方面, 无法做到完全清查。

第三, 能力培养模式问题。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里是主要的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今天的学生中明显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也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3]事实上, 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决策能力、适应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 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 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这表明社会的科目要比大学校园里的复杂得多。随着时代的发展, 纯书生型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近年来, 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 在同等条件下, 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党员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相对普通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能力, 这正反映了社会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客观要求。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 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所不足正是当前能力培养模式中缺失的地方, 如何让学生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行业以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更是当前能力培养模式中的短板。

因此, 理论体系的工程教学问题、实践教学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和能力体系的构建问题, 均是当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本地资源、行业、市场和人才要求, 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 理论教学要重视对工程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是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又包括: (1) 参与工程问题建模、分析及解决能力; (2) 改进创新与工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3) 工程思想、工程标准及相关意识等。这要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而不是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核心。应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本科毕业生, 解决工程能力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知识体系、第二课堂知识体系等内容的改革与完善, 把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中, 从而实现工程能力的真正突破, 从而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 实践教学要结合应用实际, 注重兴趣与学科专业操作并重。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要与当今社会产品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实验指导老师首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 通过检查预习报告, 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等, 未完成教师要求的预习报告的学生不得参加当次实验。同时, 老师应当在每个实验课上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对回答不了的同学应当给予适当的惩罚, 学生要在完成实验预习报告的基础上,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 实验课程要注重全过程的培养。[4]学校、二级学院要通过轮训、人才交流等方式努力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能力匮乏的问题。多渠道、多形式解决校内培训相关的保障措施, 同时通过科研实验室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实验室加紧改造等方式扩大实验场所的教学能力, 以真正解决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

第三, 开发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注重创新实验的开展。创新实验是学生个人或团队, 在导师指导下, 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成果 (学术) 交流等工作。创新实验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 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2) 重视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自发组织团队, 在导师指导下, 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 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是学生自发组织团队, 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 采用前期创新项目 (或创新性实验) 的成果, 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 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这些内容, 有些部分可纳入教学体系, 有些部分可作为学生课外实践内容。 (3) 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进行比赛,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

总之, 二本新进工程专业要向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倾斜, 突出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侧重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 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并行, 改革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

摘要:本文提出了应用型工程本科特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理论教学工程能力培养不够, 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不足和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理论教学要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要结合应用实际, 注重兴趣与学科专业操作并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忠辉.关于四川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思考[J].四川有色金属, 2006, (04) :1-5, 14.

[2]唐振银.持续发展凉山有色金属工业之管见[J].四川有色金属, 2002, (03) :4-6.

[3]胡桂珍.钛材在氯碱工业中的应用[J].钛工业进展, 1996, (02) :26-28.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下一篇:PVC塑胶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