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研究

2022-09-11

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入高校成为必然趋势

从世界竞技运动发展的趋势来看, 运动水平越高, 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高, 从大学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成为国外发达国家提高竞技水平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六七十年代运动员选拔是由体校—省队—国家队为链条的发展机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运动员, 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在这种管理体制的限制下, 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全面发展和提高。

没有科技支撑竞技体育就不可能有辉煌的成就。应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 一方面把世界先进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运用到竞技体育训练中去, 另一方面结合体育训练实际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利用其它学科的先进成果和手段解决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争取在训练手段、恢复方法、医疗保健和运动营养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通过两者的相互转化, 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05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等下发教体艺[2005]3号等系列文件, 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出了意见。

当运动员进入高校运动队, 经过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和高校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使其接受新观念、拓宽其思路、活跃其思想;高水平运动员大学毕业后, 增加了他们以后就业的机会和能力, 减轻了其后顾之忧, 训练会更投入, 有利于运动员出好的成绩, 更有利于今后运动员自身的发展。

2 综合性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经验

对四川大学足球队、成都理工大学攀岩队、西华大学乒乓队三所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 有数十万专门的经费, 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补助, 以保证高水平运动队稳定、持续的发展;学校针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确立了明确的奖励制度。对运动成绩突出、品学兼优的运动员, 学校保证其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设有专门的竞赛教研室, 负责对代表队进行系统管理, 各代表队实行主教练竟聘制, 对主教练实行目标管理, 奖惩分明, 保证主教练的训练积极性、训练效果, 主教练负责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日常管理;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并按教练的要求阶段性的进行生化指标分析, 配合教练进行系统训练, 学校附属医院负责给运动队提供医务监督和医疗保障;学校设有专门的运动灶, 运动员在集训期间, 由学校统一安排饮食, 给运动员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 以保证运动员的训练。

3 师范院校的优势和特点

3.1 自身开设有体育类专业

这是师范类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的巨大优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 有比较广泛群众运动基础和一定水平的运动能力, 有非常好的条件成立高水平运动队。而且不会因为学生的新老更替造成整体运动水平的下降, 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强,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牢固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

师范类院校有部分教师既具有在高水平队训练和比赛的经历, 又有正规的全日制本科与硕士的学习过程, 加之长期从事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和训练。理论结合实践,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掌握了一整套科学、成熟、有效地训练方法和手段, 建立了完善的训练体制和计划。

师范院校的学生培养方向正是各个基层的教育战线, 能够大幅度加强基层教师的教学训练水平和理论知识。同时基层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为其今后进入高水平运动队打下良好的基础。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了基层群众的运动水平, 也提升了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能力。

4 对师范院校的积极影响

(1) 体育是高等院校对外交流的窗口, 高水平运动队是高校提高和宣传自身品牌的亮装外衣。全面加快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 有助于以点带面, 树立师范院校自身的品牌意识, 扩大和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力。

(2) 师范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训练、科研、人才等多项多学科优势的同时与奥运战略协调进行。

(3) 提升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最大的缺憾就是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较低, 这不是单纯的引进多少博士、硕士生或是花多少经费在学校宣传上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高水平运动队在参加各个级别的重要赛事时, 具有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广告效力。随着比赛成绩的提高, 与之相对应的广告效力也成正比上升, 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4) 能提高招生数量和质量,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学生是高校生存的立足之本, 如何使学校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里有一个实列:“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冲甲成功后, 咨询学校的电话络绎不绝, 甚至国外的学生也打电话来咨询如何报考理工大学”。学生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和成长中, 可以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报考师范院校。

(5) 对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的促进。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中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就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大量的社会商业资金投入中的, 不仅可以形成自身良好的链条循环, 更可以刺激其它运动项目蓬勃开展。学生在这种良好的体育环境中, 通过潜移默化陶冶和熏染, 将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感受。通过对学校个体体育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来促进大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5 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 未能从基层培养出优秀运动员, 其生源受到我国运动训练体制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体制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条块式体育管理模式不相融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由于其政府行为而导致高校竞赛水平发展不平衡, 使高校竞赛市场失去了平衡。

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有条件的、有选择性的组建能够快速提高运动水平的一至二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 不可大规模的成立运动队。同时应坚持不懈, 建立完善的管理、训练机制和硬件和软件设施, 发挥师范院校多学科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 造就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的体育人才。

师范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是利大于弊切实可行的。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扬长避短, 加快学校的建设发展, 缩短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 走一条师范院校发展创新的崭新道路。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教育体制的转变, 学生升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加大。加上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力推广、奥运战略的出台, 各个高等院校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段。许多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同时, 争相成立和发展学生高水平运动队。为此, 笔者提出师范类院校成立和发展学生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队,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伟堂.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再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9

[2] 徐超, 王静文.直面2005年普通高校体育高水平运动员招生[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4.

[3] 姜丽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体育学刊, 2001, 8.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浅探下一篇: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本站热搜